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尿碘检测范文

来源:漫步者作者:开心麻花2025-09-191

尿碘检测范文(精选7篇)

尿碘检测 第1篇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以镇为单位,在丰县地区的李寨、梁寨、华山、赵庄和顺河5个镇,每个调查镇随机抽取1所小学,每所小学抽取40名8~10岁小学生;在每个调查镇随机抽取1个行政村,在每个行政村抽取40名18~40岁育龄妇女。均采集随机尿样10 ml和家中食盐各200份。

1.2方法

尿碘测定用过硫酸铵消化-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WSFFl07-2006),盐碘测定采用半定量试剂进行。

2结果

8~10岁儿童尿碘最高值为3 769.9μg/L,最低值为63.3μg/L,尿碘中位值为567.1μg/L。18~40岁育龄妇女尿碘最高值为4 230.2μg/L,最低值63.3μg/L,尿碘中位值为631.4μg/L。见表1。

与此同时对学龄儿童及育龄妇女家中食盐也进行了碘盐的含量测定,共检测400份。其中只有8份加碘盐,其余盐样均不含碘,检出率为2%,说明丰县对居民食用非碘盐的宣传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3讨论

碘缺乏病作为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已得到广泛关注,自1996年全民食盐加碘以来,我国的碘缺乏病防治工作已取得巨大成就。但随着碘缺乏病工作的深入,又陆续发现包括江苏省在内的11个省存在高碘地区或高碘病区,局部地区环境碘过高及其所带来的危害越来越引起关注[2]。而丰县位于江苏省的西北部,苏鲁豫皖4省交界处,属黄泛平原,暖温带季风型气候,是水源性高碘的主要分布地。检测结果显示,丰县地区8~10岁儿童尿碘中位值为567.1μg/L,其中尿碘在300μg/L以上的达到90.0%。18~40岁育龄妇女尿碘中位值为631.4μg/L,300μg/L以上的达到86.0%。根据国家和WHO推荐的尿碘值“碘过量标准”(>300μg/L),丰县地区居民碘摄入量普遍过高,属于碘过量,碘摄入量过多易造成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低下症、甲状腺瘤、甲状腺炎等,长期处于这种碘营养水平下会对机体造成一定损害。由于丰县地区为水源性高碘,农村居民以饮用浅层地下水为主,建议采取改变水源、停用加碘盐等措施来降低碘的摄入量。

摘要:目的 了解丰县高碘防治效果,为高碘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0年3月对丰县地区200名810岁儿童和200名1840岁育龄妇女进行尿碘检测。结果 810岁儿童尿碘中位数为567.1μg/L,1840岁育龄妇女尿碘中位数为631.4μg/L,尿碘值仍然很高。结论 学龄儿童及育龄妇女尿碘水平超出正常标准,高碘防治任务严峻。

关键词:儿童,育龄妇女,尿碘

参考文献

[1]李长青,张松建,马玉欣,等.顺义区2006—2008年学龄儿童尿碘监测结果分析[J].中国卫生检验,2009,19(5):1116-1117.

尿碘检测 第2篇

1试验

1.1 方法原理:

尿碘检测采用碘催化砷铈反应的原理,使用指示剂指示反应终点,根据尿碘含量与反应时间成幂函数的定量关系计算尿碘浓度。

1.2试剂:

尿碘定量检测试剂盒AR型,由武汉众生生化技术有限公司提供。

1.3 分析方法:

11.7%的尿样结果不理想,通过尿样复查,来分析试验失败的可能原因。

2结果与讨论

2.1 尿样的采集与送检对尿碘结果的影响:

尿样的采集与送检一般都是地方防保人员完成,实验室人员基本不参与。由于没有经过专业培训和指导,要完全做到试剂说明书中的规范要求要求非常难。据现场调查了解,有的工作人员采样很随意,将尿瓶直接发给居民自行采集,不作任何说明,这样就不能保证采样规范,甚至有人将自来水装入尿瓶中,因此每次都发现,少部分尿碘结果严重偏低,脱离实际,给结果判定带来困难。标本采集后,不能保证标本及时送到实验室内,也不放入低温冰箱内,夏天对尿碘结果影响特别大。实验证明,很多重新采集的尿样标本复做结果很理想,更能反应出尿样采集不规范。建议对采样要求有个规范说明,并分发到每一位采样人员。

2.2 实验仪器与器皿对尿碘结果的影响:

砷铈反应是在试管中进行,这就要求试管对实验不能有任何干扰作用。试管在不损坏的情况下,都是重复使用,试管必须洁净,不能残留上一次试验带来的碘污染。使用过的试管应先用自来水冲洗干净,浸泡于10%盐酸溶液中24小时,取出后再用自来水冲洗干净,最后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反复冲洗数次,晾干使用。由于本中心暂时没有专门用于尿碘测定的实验室,试管的洗刷经常与其他实验器皿一起进行,而且一次清洗试管数量很多,要达到以上清洗要求较难,和同行交流,发现很多实验室都存在这种情况。使用的加样器要定期校准检定,吸头若出现挂珠现象应及时更换。实验过程中还发现使用电热干燥箱消解效果要好于恒温消解仪。

2.3 操作细节对尿碘结果的影响

2.3.1 试液消化完毕后,一定要冷却至室温再加入还原剂,不能因为标本量多而忽视本步骤,影响测定结果。指示剂在溶液中时间过长易钝化,一次加入管数不要过多,以20管为宜。但实际操作中,由于标本数量较多,此点要求很难做到,只能依靠加快操作速度来减少此步骤带来的误差。

2.3.2 本方法采用碘催化砷铈反应的原理,因此反应速度与温度关系密切,反应时间对室温很敏感,要求实验室必须配有空调设施,保证实验过程中,室温保持一致。本方法最佳测定温度范围是15—25℃。

2.3.3 反应终点观察是本实验成败与否的关键,理想情况下,突变点的确定应由一人完成,才能将主观因素带来的误差降至最低。大批量检测过程中,要做到这一点很难。这就要求实验人员多沟通,多交流,在突变点确定上达成一致,形成统一判定标准,尽量减少主观误差。

2.3.4 由于本实验要求较高,实验温度和环境对结果测定影响较大,因此每批样品测定都应制备标准曲线(相关系数绝对值>0.995),同时加入高、中、低标准物质测定,保证实验结果准确度[2]。若用回归方程计算尿碘含量比较繁琐,一般采用试剂厂家提供的计算程序进行结果计算,操作方便快捷,适合大批量检测。

以上几点是近年尿碘检测过程中,造成尿碘结果不理想的主要原因,任何一点控制不好,都会使实验失败。虽然此方法是目前尿碘检测中最快速便捷的实验方法,但是此方法并不太适合大批量尿碘检测。一旦尿样数量巨大,实验中几点主要影响因素很难控制,影响实验顺利进行。在此建议,若开展尿碘检测,最少要有两名专业尿碘检测人员和专门尿碘检测实验室;尿樣送检要有计划,尽量避免集中大批量送检,确保每天尿样检测量不要超过200份,最好控制在100份左右,这样才能保证检测质量。在此,我们更期待尿碘自动化测定仪研制上市和普及[3],它将极大减少大批量检测带来的不便与误差,更好服务于碘缺乏病的防控工作。

参考文献

[1]陈祖培.中国控制碘缺乏病的对策1993-2000[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44-47.

[2] 万琛,龚燕.宋振威.快速定量检测试剂盒测定尿碘的方法验证[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9,19(9):2002-2003.

尿碘检测 第3篇

关键词:尿碘,碘缺乏病,学龄儿童

碘缺乏病 (IDD) 是指由于自然环境碘缺乏而造成胚胎发育到成人期由于摄入碘不足所引起的一组有关联疾病的总称, 包括地方性甲状腺肿、地方性克汀病、地方性亚临床克汀病、单纯性聋哑、流产、早产、死胎、先天性畸形等, 而其最主要的危害是影响胎儿的大脑发育, 导致儿童智力和体格发育障碍, 造成碘缺乏地区人口的智能损害[1]。儿童生长发育迅速, 需碘量多, 因此儿童是碘缺乏最敏感的人群。国家规定8~10岁的学龄儿童是碘缺乏病监测的主要目标人群, 通过定期检查儿童的食用盐碘含量、甲状腺状况、尿中碘含量水平, 就可以判断该地人群碘缺乏情况, 为指导防治工作提供可靠信息[2]。尿碘含量是反映人体碘营养状况最敏感的指标之一, 已成为IDD监测的常规指标[1]。为了解深圳市IDD防治工作现状和学龄儿童基础碘营养水平状况, 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09年对所辖6区600名小学生尿碘进行了检测, 现将检测结果分析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品及其采集

深圳市的辖区按东南西北中5个方位随机抽取5个小学, 全市共抽取30个学校, 对所抽取的学校选中小学五年级进行抽样, 每个班抽检20人的尿样, 全区共抽取600份的尿样进行检测。

1.2 方法

1.2.1 采样方法

采集任意一次尿样的中段尿, 不少于10 ml, 收集于无碘的密封的塑料管中并于4 ℃冷藏条件下送检待测。

1.2.2 检测方法

尿碘测定采用国家标准尿中碘的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 试验严格控制环境条件及防止碘污染, 实验室环境温度要保持恒定, 并对于检测结果过低及过高的样品进行复检, 进行样品测定的时候每批加入3个浓度的质控样品进行质量控制, 尿碘水平以μg/L计。

1.3 判定标准

按照GB 16006-1995 IDD消除标准和持续消除IDD标准进行判断定:儿童尿碘中位数>100 μg/L, <50 μg/L的样本<20%, <20 μg/L的样本<10%。

1.4 数据处理

由于尿碘分布呈向右拖尾的正偏态分布, 见图1, 故将其进行对数转换, 转换后数据了从正态分布。所有分析都是用SPSS 16.0软件完成。

2 结果

2.1 学龄儿童尿碘检测值

2009年, 深圳市共检测了600份学生尿样, 6个区学龄儿童尿碘总的中位数232.2 μg/L, 最大值为888.4 μg/L。尿碘值<100 μg/L的样本占检测样本数的10.3% (62/600) , 其中<20 μg/L的有4份, 占检测样本数的0.67%;20~49 μg/L的有14分, 占检测样本的2.33%;50~99 μg/L的有44份, 占检测份数的7.33%;尿碘值在100~199 μg/L的样本占28.2% (169/600) , 尿碘值在200~299 μg/L的样本占30.5% (183/600) , 尿碘值≥300 μg/L的样本占31% (186/600) 。尿碘≥100 μg/L的占89.7% (538/600) 。见表1。我们对各区学生尿碘>100 μg/L的样本占相应各区检测人数的比例卡方分析, χ2=5.32, P>0.05, 说明各区>100 μg/L的样本占有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2 不同性别学龄儿童尿碘水平

男性、女性儿童尿碘频数分布呈右拖尾的正偏态分布, 见表2, 其中位数分别为247.1和221.3 μg/L , 高峰值集中在100~300 μg/L 之间。男生尿碘>100 μg/L 占90.7%, 女生尿碘>100 μg/L 占88.7%, 经卡检验分析, 不同性别儿童尿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65, P>0.05) 。

2.3 深圳市不同年龄组学龄儿童尿碘水平

7~11岁儿童尿碘中位数分别为235.3、255.8、236.0、207.0、249.9 μg/L。根据表3可以看出, 各年龄段频数分布基本是呈右拖尾的正偏态分布。各年龄段尿碘值集中在100~400 μg/L之间。7岁年龄组>100 μg/L的占82.3%, 8岁年龄组>100μg/L的占88.3%, 9岁年龄组>100μg/L的占90.2%, 10岁年龄组>100μg/L的占90.3%, >11岁年龄组>100μg/L的占95.2%。结果见表3, 对检验数据进行卡方检验分析, 不同年龄段儿童尿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2.31, P>0.05) 。

3 讨论

本次调查结果表明, 深圳市6个区接受调查的600名学龄儿童的尿碘中位数高于100 μg/L, 为232.2 μg/L, <20 μg/L的有4份, 占检测样本的0.83%;<50 μg/L的有18份, 占检测样本数的3.00%。说明深圳市学龄儿童尿碘水平达到消除碘缺乏病标准。另外, 从频数表可能看出尿碘含量集中在100~400 μg/L, 占检测总数的76.2% (457/600) , 尿碘分布呈向右拖尾的正偏态分布, 这与相关的报告结果基本一致[3,4,5]。由以上结果可以看出, 深圳市学龄儿童碘营养状况良好, 已稍高于碘营养的适宜水平。

根据国际上最新的研究报告, 甲状腺为了合成生理需要的甲状腺激素对碘的需要量是60 μg, 即使有人患有IDD, 要消除碘缺乏症的全部症状, 每天所需要的补碘量也就是100 μg。2001年, 国际权威学术组织首次赋予了人类足量碘摄入, 超足量碘摄入和过量碘摄入的定义和剂量范围。即尿碘含量小于100 μg/L的为碘缺乏, 100~199 μg/L为足够碘摄入量, 200~300 μg/L为超足量碘摄入, 大于300 μg/L为碘过量。从我们的分析结果可能看出, >200 μg/L的占有61.5%, 显示我市儿童碘摄入大部分发呈超足量或者过量。国际卫生权威组织在报告中还特别指出, 不应该鼓励摄入量超过300 μg/L, 特别是在碘缺乏地区, 因为碘过量可以导致对健康的不良影响, 包括导致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IIH) 和自身免疫甲状腺病 (AITD) 。而目前部分省市报道的甲状腺疾病的确有日渐增高的趋势, 不排除有的病例是由于碘过量摄入而导致, 因为根据国际上公认的碘研究成果发现, 碘的摄入量与甲状腺疾病的关系成U字型的关系。即碘的摄入量的过高与过低都会导致甲状腺疾病的增加。因此, 不少专家已经提出, 我们的碘强化政策应该根据不同碘营养状况有不同的指导措施, 这样才能在最大程度上促进健康发展。卫生部目前也针对民众提出的“碘过量”的质疑, 在听取专家意见的基础上, 开始着手研究下调盐碘添加量的相关方案, 调整方案将于2010年上半年公布。

此次深圳市8~10岁学龄儿童尿碘调查乃随机抽样调查, 检测结果与被调查者近段时间饮食有关, 因此, 想得到最全面的评估数据, 还需要进行连续多次监测, 才能全面了解被调查者真实的碘摄入情况, 由此制定更完善的指导意见进行盐碘添加, 以降低碘缺乏症及碘过量引起的甲状腺疾病的发病率。

参考文献

[1]卫炜丽, 原春生.三门峡市2008年学龄儿童尿碘检测结果分析.医学动物防治, 2009, 25 (2) :98-99.

[2]卫芳, 单竹周, 张羽权, 等.2006年贵州省黔东南州8~10岁儿童尿碘含量.环境与健康杂志, 2008, 25 (2) :138-140.

[3]王玲芳, 骆效宏, 郭晓尉, 等.山东省学龄儿童尿碘监测结果分析.中国地方病学, 2004, 23 (1) :58-60.

[4]喻小青, 刘铭, 姚仲英, 等.贵州省第4次碘缺乏病监测分析.中国地方病学, 2004, 23 (2) :153-154.

尿碘含量与桥本甲状腺炎的关系研究 第4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选择

选取2014年1月—8月在我院就诊的成年桥本甲状腺炎患者158例,其中甲状腺功能正常组42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组35例,甲状腺功能减低组81例。158例患者中男22例,女136例;年龄20岁~81岁。另取体检健康者148例为对照组,其中男76例,女72例。入组条件:成年自愿加入者,保证资料的可靠性。以下人员除外:近期(6个月内)曾行131I治疗或行吸碘率测定者,使用过碘造影剂者(冠脉造影、ERCP等),应用胺碘酮、西地碘片、口服避孕药等药物者,孕妇、哺乳妇女及肾脏病者。

1.2 标本采集

留取清晨空腹尿样10 m L,加盖密封保存于4℃冰箱内不超过5 d,受试者在留取尿样的前1 d内未曾食用海带、紫菜等高碘食品和含碘药品。

1.3 标本检测方法

尿碘检测采用冷消化碘催化砷铈法(国家标准化尿碘测定方法),试剂盒购自武汉众生生化技术有限公司,由我院检验科高年资检验师专人负责。

1.4 桥本甲状腺炎诊断标准

(1)甲状腺肿大、质地较韧、特别是伴峡部锥体叶肿大者;(2)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阳性;(3)临床表现不典型者,需要有较高浓度抗甲状腺抗体。甲状腺功能亢进:促甲状腺激素(TSH)<0.005μIU/mL,游离甲状腺素(FT4)>22 pmol/L,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6.8 pmol/L;甲状腺功能减低TSH>4.5μIU/mL,FT4<12.0 pmol/L。TG-Ab阳性:TG-Ab>115 IU/m L;TPO-Ab阳性:TPO-Ab>34 IU/mL。

1.5 碘营养水平评定标准

WHO和国际控制碘缺乏病理事会(ICCIDD)2001年提出的标准,尿碘中位数<100μg/L为碘缺乏,100~199μg/L为碘适宜,200~299μg/L为碘足量,≥300μg/L为碘过量。

1.6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方差分析和t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尿碘含量比较

对照组、试验组人群尿碘含量分别为(194.2±84.3)μg/L和(290.9±205.5)μg/L,2组间尿碘含量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5.369,P<0.01)。2组碘营养过量的人群分别为22例(14.86%)和64例(40.51%),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χ2=8.283,P<0.05)。2组组内男女间尿碘含量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2.2 试验组不同甲状腺功能组间尿碘含量情况

甲状腺功能正常组与甲状腺功能亢进组人群尿碘含量无显著性差异(q=0.194,P>0.05),与甲状腺功能减退组人群相比较差异显著(q=2.094,P<0.05);甲状腺功能减退组与甲状腺功能亢进组人群尿碘含量无显著性差异(q=1.783,P>0.05)。见表2。

2.3 试验组不同年龄组间人群尿碘含量情况

20岁~39岁与40岁~39岁尿碘含量无显著性差异(q=-1.111,P>0.05),与60岁以上比较无显著性差异(q=-0.343,P>0.05),40岁~59岁与60岁以上尿碘含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q=0.581,P>0.05)。见表3。

3 讨论

我国推行全民食用加碘盐20年来,克汀病、地方性甲状腺肿得到了显著控制,然而成人甲状腺疾病的发病率却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经过许多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发现碘摄入量与甲状腺疾病呈“U”字形关系,长期碘摄取量不足和过量均可影响甲状腺功能,特别是对于具有甲状腺自身免疫遗传背景、碘缺乏背景和潜在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人群,碘过量的危害更为突出[1]。本次对比研究显示,本地区成人健康人群的碘营养状况为“适宜量”,患者组明显处于“超过适宜量及过量”状态,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桥本甲状腺炎组中甲减亚组与甲功正常组尿碘差异显著。此结果表明,高碘可能作为主要环境因素诱发桥本甲状腺炎发生和发展,与国内的报道相一致[2,3]。其机制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高碘加重碘的有机化障碍,使甲状腺激素合成减少而引起甲状腺功能减退[4];高碘摄入可能促使具有自身免疫背景者易发生自身免疫甲状腺炎而导致甲减。

本组患者中男女构成比为1∶6.19,女性明显高于男性,但尿碘水平无明显差异,提示甲状腺疾病的发生可能与女性月经周期、妊娠、哺乳等机体变化,对甲状腺激素需要量不同有关,这一点与其他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有相似性。临床实践中也可见到桥本甲状腺炎患者同时合并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等全身自身免疫性疾病,其是否有相关性尚不清楚。同时发现,桥本甲状腺炎随年龄的增加发病率呈现增加的态势,但尿碘含量无明显差异,提示年龄可能是其发病的另一独立危险因素。

本次研究发现,对照组尿碘中位数为171.3μg/L,说明本地的碘营养状况良好,尿碘小于100μg/L的人群仅占0.04%,但尿碘含量从67.9~503μg/L,个体相差较大。尿碘含量与当日碘摄入量和个体的碘负荷能力有关,本研究中采用尿碘的检查方法仅代表检查前24 h内的碘摄入量,可能是造成个体相差较大的一个原因,但我们也应看到个体之间的巨大差异。

综上所述,碘不足与碘过量均可导致甲状腺疾病的发生,晋中市正常人群碘营养状况良好。补碘应进行动态监测,根据自身的碘营养水平及碘负荷能力,个体化、合理补碘,将碘营养水平尽可能地控制在合理范围,减少甲状腺疾病的发生。桥本甲状腺炎患者及有甲状腺疾病家族史的人群应减少碘的摄入量。尿碘测定作为一项简便、易行的检查方法,可作为甲状腺疾病患者及潜在患者的一项常规、动态检查。

摘要:目的 研究尿碘含量与桥本甲状腺炎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4年1月—8月就诊于我院的成年桥本甲状腺炎患者158例(试验组)和148例成年健康受试者(对照组),均采集晨起尿液,用国家标准方法检测2组人群尿液中碘含量并进行比较。结果 试验组尿碘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2组组内男女间尿碘含量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组不同年龄组间尿碘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本地区健康人群碘营养摄入处于“适宜量”水平,试验组处于“超过适宜量及过量”水平。碘的过量摄入增加了桥本甲状腺炎的发生率,桥本甲状腺炎患者尿碘含量与年龄无相关性。

关键词:桥本甲状腺炎,尿碘,关系,临床研究

参考文献

[1]范歆,陈少科.碘过量与甲状腺功能的关系[J].医学综述,2011,17(14):2165-2167.

[2]滕卫平.防治碘缺乏病与碘过量[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2,18(3):237-239.

[3]王颜刚,阎胜利,赵世华,等.山东沿海居民桥本甲状腺炎与尿碘水平的关系[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4,20(4):337-338.

通州市妊娠妇女尿碘水平动态观察 第5篇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根据妇女保健系统管理工作程序, 以通州市20个乡镇的婚检妇女作为研究对象, 在孕妇系统保健服务的同时, 由统一培训的妇幼医师采集早孕期 (12周前) 、中孕期 (12~28周) 和晚孕期 (28~40周) 妇女尿样, 采样时间早孕期在早孕建卡时, 孕中期在孕20周, 孕晚期在住院分娩前5周, 每个乡镇采集4名共72名同龄未孕妇女的尿样作为对照组。

1.2 方法:

尿碘用快速检测法测定, 由经过培训的人员操作。

1.3 统计分析:

数据处理由统计软件SPSS 13.0完成。

2 结果

全部观察对象的尿碘动态水平:在妊娠妇女早孕、中孕和晚孕期分别检测了313、246和208名妊娠妇女的尿样, 其中有200名妊娠妇女在早、中、晚孕期全程观察, 分别与对照组进行比较, 其尿碘检测结果见表1和表2。

3 讨论

3.1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的尿碘最佳中位数在150~300μg/L, 如果人群的尿碘中位数≥100μg/L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150μg/L) , 其中尿碘<100μg/L的比例<50%, 而<50μg/L的比例<20%, 则可判断该人群不存在碘缺乏[1]。本项研究全部观察对象不同孕期的尿碘中位数均在200μg/L以上, 尿碘频数分布低于100μg/L的比例在20%以下, 表明普及碘盐后本地已不再缺碘。这与本地的碘营养状况是一致的。通州市处于长江三角洲, 临江濒海, 人民生活水平较高, 海产品丰富, 自1996年起实行全民食用碘盐, 1998年经考核达到国家消除碘缺乏病标准。

3.2 观察对象的尿碘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且尿碘频数分布显示对照组尿碘水平在100μg/L以下的比例最小, 且无小于50μg/L以下者。妊娠妇女的碘消耗高于正常妇女, 这与有关研究结果是一致的[2]。一方面相当多的孕早、中期的孕妇有厌食、偏食、恶心和呕吐等妊娠反应, 造成碘摄入不足, 另一方面, 胎儿脑细胞生长发育消耗碘元素, 致使妊娠妇女的碘消耗高于未孕妇女。也有报道认为孕早期妇女甲状腺激素水平增高, 碘的再利用增加是造成其尿碘水平低于婚检妇女的原因[3]。

3.3 无论是所有观察对象尿碘动态水平还是200名孕早期包括观察对象的尿碘动态水平, 均显示孕早期尿碘水平略低于婚检妇女, 而在妊娠过程中, 妊娠中期尿碘水平又低于早期, 晚孕阶段尿碘水平又有所提高。原因是由于妊娠的前3个月, 胎儿甲状腺尚不能合成甲状腺激素, 此期间母体少量的FT4、FT3通过胎盘进入胎儿就足以保证胎儿的正常发育。到妊娠中、晚期胎儿甲状腺功能逐渐成熟, 开始逐渐建立自己的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系统, 此时期母儿间甲状腺系统基本独立, 胎盘浓集来自母体的碘, 由胎儿自身甲状腺合成胎儿发育所需的甲状腺激素。同时妊娠期间母体对甲状腺激素的需求增加, 致使孕妇碘的再利用增加, 造成尿碘水平降低。妊娠后期, 由于妊娠反应症状减轻并逐渐消失, 胎儿在母体内不断发育长大, 孕妇的食欲明显增加, 碘的摄入也相对增多[4]。

关键词:妊娠妇女,尿碘检测,围产儿保健

参考文献

[1]闫玉芹, 陈祖培.对标准化尿碘测定方法应用过程中几个问题的讲座与建议[J].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1999, 18 (4) :298.

[2]王振华.孕产期妇女碘营养监测与保健研究[J].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1998, 17 (6-1) :2.

[3]周荣华, 董晓菊, 刘秋芝, 等.婚检妇女与孕妇碘营养水平及甲状腺功能比较[J].中国地方病杂志, 2000, 15 (2) :106.

尿碘检测 第6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于我院进行体检的不同孕期妇女临床资料98例作为研究对象, 依据孕期的不同, 9 8例孕妇分为孕晚期、孕中期以及孕早期, 其中孕晚期26例, 孕中期35例, 孕早期37例。年龄21~37岁, 平均 (29.87±5.19) 岁, 孕晚期28~40周, 孕中期14~27周, 孕早期2~13周, 所有孕妇近期内未服用过典性、抗甲状腺以及雌激素药物。

1.2 方法

采集样本, 取孕妇3 m L肘静脉血, 并分离血清, 将其置于-20℃存储待测。应用专业尿样瓶收集10 m L尿样, 放置4℃冰箱内存储, 以便尿碘测定。同时收集孕妇家中50~100 m L饮用水以及50 g食用盐, 置于专用容器并进行保存。样本检测, 尿碘与水碘应用 (WS/T107-1999) 酸消化砷-铈接触法检测, 盐碘应用 (GB5421-2000) 硫代硫酸钠性直接滴定法检测。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计数资料以例数 (n) 、百分数 (%) 表示, 采用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孕期妇女的甲状腺功能

各孕期妇女的FT3水平均较正常参考值高, TSH水平较正常参考值低, 而中晚期的FT4水平低于正常参考值,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2 不同孕期妇女的尿碘水平

孕晚期妇女的尿碘正常率较孕中期以及孕早期高, 孕中期妇女的尿碘正常率较孕早期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碘元素是合成体内甲状激素的重要原料, 是决定甲状腺是否健康的主要环境因素, 碘过量以及碘缺乏均会引发甲状腺疾病, 因妊娠期的生理状态较为特殊, 多数妊娠妇女易出现碘营养匮乏现象[3]。研究结果显示:各孕期妇女的FT3水平均较正常参考值高, TSH水平较正常参考值低, 而中晚期的FT4水平低于正常参考值;孕晚期妇女的尿碘正常率较孕中期以及孕早期高, 孕中期妇女的尿碘正常率较孕早期高, 与夏丽伟等探析结果相似, 为避免产后及孕期发生甲状腺疾病而对胎儿与母体产生不良影响, 所以需在孕晚期与孕早期时展开甲状腺功能筛查, 并依据孕妇尿碘状况适当调整碘的摄入量。妊娠期女性会增加对碘营养以及甲状腺激素的需求量, 但是因多数孕妇欠缺补碘意识, 在妊娠期间依旧遵循常规的饮食习惯摄取碘元素, 所以无法满足妊娠时期所需的碘营养水平, 致使孕妇甲状腺激素以及甲状腺功能出现异常, 继而导致胎儿早产、流产以及母体甲状腺肿大[4,5]。所以研究孕妇妊娠期间甲状腺功能与碘营养水平间的关系, 对改善激素异常、甲状腺功能以及指导孕妇补碘、医治方面具重要意义。虽然T4、T3以及促甲状腺性激素能直接地反映出孕妇的甲状腺功能, 但是上述检查需取血检验, 不利于常规检查或是长期监测, 对妊娠期女性存在较多限制, 不能及时了解孕妇的碘营养水平。此外研究甲状腺功能与尿碘水平有利于对孕妇的碘营养进行实时监测, 检测方法较血液检验更安全、更方便, 具临床应用与研究意义[6]。尿碘水平是评价孕妇碘营养水平的重要性指标, 若尿碘水平较低则代表孕妇缺乏碘营养, 碘营养缺乏可直接影响其甲状腺功能, 导致孕妇妊娠期间甲状腺功能逐渐减退, 并降低甲状腺激素合成几率与尿碘水平。

综上所述, 为避免妊娠期间发生甲状腺疾病而对胎儿与母体产生不良影响, 所以需在孕晚期与孕早期时展开甲状腺功能筛查, 并依据孕妇尿碘状况适当调整碘元素的摄入量。

参考文献

[1]王露颖, 周新娥, 王利民, 等.成都地区妊娠期特异性甲状腺激素水平参考值范围的探讨及临床分析[J].现代妇产科进展, 2016, 25 (4) :269-272.

[2]颜肇明, 易俏霞, 查金顺, 等.福建省泉州地区甲状腺抗体阴性孕妇不同孕期的甲状腺激素水平正常参考值的建立[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2014, 14 (8) :919-922.

[3]杨丹妮, 杨丽芬, 赵景深, 等.吉林省不同孕期妇女尿碘水平与甲状腺功能关系的调查[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 2013, 28 (3) :194-196.

[4]王颜刚, 王秀秀, 赵文娟, 等.青岛地区妊娠期妇女碘营养状况与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5, 18 (6) :993-997.

[5]余艳萍, 夏丽伟, 覃秀, 等.妊娠妇女尿碘含量与妊娠期甲状腺功能降低的相关性[J].贵阳医学院学报, 2015, 40 (8) :863-866.

尿碘检测 第7篇

1材料与方法

1.1仪器

美国Labcon公司纯水器;英国POLYSTAT超级恒温水浴箱,控温精度<0.2℃;北京博瑞赛公司自控消化器,孔径温差<1℃;上海佑科仪器公司723N可见分光光度计。

1.2试剂及溶液的配置

本标准所使用的试剂纯度除特别指明外均为分析纯;去离子水应符合GB/T 6682二级水规恪,电导率<1.0μS/cm。

1.2.1过硫酸铵溶液

称取114.1 g过硫酸铵,用去离子水溶解定容至500 ml,储于棕色瓶中。过硫酸铵溶解约有10%的正体积效应,溶液将变成550 ml左右,实际浓度为0.9 mol/L,标准所述的浓度有误,配置时建议定容过硫酸铵至500 ml。过硫酸铵溶液容易分解,最好现用现配。

1.2.2亚砷酸溶液

配置0.1 mol/L亚砷酸溶液需在碱性条件下溶解,避免生成剧毒的气态氯化砷。

1.2.3硫酸铈铵溶液

称取48.0 g硫酸铈铵溶于700 ml 2.5mol/L硫酸溶液中,用去离子水稀释至1 L,储于棕色瓶中。硫酸铈铵溶液配制后,其颜色随时间而变化,在新配制后12 h内变化最大,此后的变化缓慢,新配的硫酸铈铵溶液放置过夜后方可使用。

1.2.4碘标准储备溶液

准确称取经105~110℃烘干至恒重的碘酸钾(基准试剂)0.168 6 g于烧杯中,用去离子水溶解定容至1 000 ml容量瓶中,此溶液1 ml含碘100μg,储于棕色瓶中冰箱保存。

1.3方法

1.3.1内外质控样处理

从冰箱中取出质控样(国家标准物质中心提供),待与室温平衡后加5.0 ml去离子水充分混匀后取样。

1.3.2分析步骤

按照WS/T 107-2006尿中碘的过硫酸铵消化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测定方法测定。

2结果

2.1标准曲线的线性关系

在标准曲线线性范围内,碘浓度(C)与相应测得的吸光度(A)的对数值之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n=6),结果见表1。

2.2精密度试验

在标准曲线范围内测定高中低3个不同碘浓度尿样,每次测定3个平行样求均值,重复测定6次,其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0%,符合分析要求,见表2。

注:r=0.999 3~0.999 9。

2.3准确度及加标回收试验

测定已知浓度的国家标准物质中心购买的尿碘标准物质,每次测定3个平行样求均值,重复测定6次,结果为(89.68±2.28)μg/L,RSD为2.54%各测定值均在给定值的不确定范围内,且与给定值的相对RSD<10%。同时加入不同浓度的尿样标准物质进行测定,计算其回收率,回收率在99.5%~105%之间,结果见表3。表明该方法的准确度高,回收率好。

2.4质控结果

参加湖北省2010年尿碘外质控考核,测定浓度分别为(70.0±7.0)、(210.0±10.0)μg/L。实测平均值分别为71.0、210.4μg/L,其实验室间Z分值为-0.661,实验室内Z分值为0.696,所有测定结果均在质控范围,尿碘考核结果判定为合格。

3讨论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发布的WS/T 107-2006标准是在多年跟踪国内外尿碘检测的先进经验基础上,充分考虑了我国国情以及各级实验室的实际条件,针对原标准WS/T 107-1999在操作中所存在的问题,借鉴了国际组织推荐的用过硫酸铵消化尿样的技术,对原标准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标准采用过硫酸铵取代氯酸消化尿样,过硫酸铵溶液极易配置,并大大减少了消化过程中分解产生的有害气体的污染,而且不使用氯酸,使砷铈反应速度大为减慢,较大程度地减少了由于反应温度和时间偏差的影响所引起的测定误差,相比氯酸消化方法不仅易于操作,并明显提高了测定的精密度和准确度。

尿碘实验是以化学法测定微克级数据,干扰因素众多,实验室必需远离高碘环境,实验前用5%的硫代硫酸钠溶液对实验室进行除碘,以消除对实验的干扰,确保整个实验过程顺利的进行。

实验时,每批样品消化要与标准系列、空白实验及质控标样同时进行。样品消化时,放置在边缘的消化管因气流影响,温度偏低影响消化效果,可在待测边缘管外加无碘水的消化管以阻风,消化效果一致。所用消化管应使用同批次消化管,因消化管厚薄、粗细、底部弧度的不同均影响消化效果,对实验的精密度影响较大[3]。为提高测定准确度,首先要进行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这是保证分析结果精密、准确的首要条件,只有搞好了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才能参与实验室之间的外部质控,并对实验的精密度和准确度进行测定,达到质控要求,从而提高测定结果的准确度。

摘要:目的 对过硫酸铵-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测定尿碘进行质量控制。方法 根据WS/T 107-2006的方法评价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结果 在标准曲线范围内,碘浓度与相应测得的吸光度的对数值之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相对标准偏差(RSD)<10%,变异系数<10%。结论 该方法的准确度、精密度、线性范围都符合方法学的要求且结果满意。

关键词:尿碘,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质量控制

参考文献

[1]阎玉芹,陈祖培.对标准化尿碘测定方法应用过程中几个问题的讨论与建议[J].中国地方病学杂志,1999,18(4):298.

[2]阎玉芹,张亚平,刘烈钧,等.尿中碘的过硫酸铵消化-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测定方法[J].中国地方病学杂志,2004,23(6):282-285.

尿碘检测范文

尿碘检测范文(精选7篇)尿碘检测 第1篇1对象与方法1.1对象以镇为单位,在丰县地区的李寨、梁寨、华山、赵庄和顺河5个镇,每个调查镇随机抽...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