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尿频尿急论文范文

来源:开心麻花作者:开心麻花2025-09-191

尿频尿急论文范文(精选6篇)

尿频尿急论文 第1篇

1 病例资料

患者, 女性, 61岁, 因发热伴尿频、尿急20余天入院。患者于20余天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恶寒、发热, 体温最高达38.5 ℃, 热型不规则, 继之尿频尿急, 无明显尿痛, 伴腰背酸痛, 自行口服抗生素, 症状无改善, 外院就诊, 血常规:白细胞10.2109 、中性粒细胞比率72.7%、血小板301109 、红细胞3.981012 、血红蛋白111 g/L, 尿常规:未见异常, 腹部B超提示胆囊炎、胆囊结石。考虑泌尿系感染、胆囊炎、胆囊结石, 予头孢哌酮他唑巴坦抗感染治疗1周, 发热较前略有下降, 但尿频尿急症状逐渐加重, 夜尿15~20次, 遂至我院住院治疗。患者既往有慢性肾盂肾炎和腰椎间盘突出症病史。近5年来时感腰骶部、肩肘关节、颈椎等处有酸、刺痛, 呈游走性, 发作时间不固定, 持续数日, 服药可自行缓解, 近20 d左肩臂部疼痛加重, 左上肢活动受限, 双侧髂腰处亦疼痛致不能长时间行走、站立。查体:体温36.9 ℃, 神清, 精神差;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心、肺无异常, 腹部检查无异常, 左肩锁关节红肿痛, 活动受限, 双肩及胸、腰椎、髋关节多处有叩压痛, 左肩叩压痛明显。神经系统检查正常。MRI检查结果提示:双肩锁关节包括双侧肱骨, 胸椎、腰椎、骨盆多发骨髓浸润病灶。胸部CT:见肋骨侵犯;实验室检查:血沉59 mm/h;尿常规:白细胞2个/hp, 余未见异常;尿培养:阴性;彩超检查:泌尿系统无异常, 肝脾不大。生化检查示血清白蛋白32.6 U/L、碱性磷酸酶 (ALP) 167 U/L、总胆酸16.8 U/L、乳酸脱氢酶 (LDH) 2270 U/L、C反应蛋白 (CRP) 107.9 mg/L 腺苷脱氨酶125 U/L、尿素氮3.3 mmol/L、肌酐61 μmol/L、尿酸292 μmol/L、钾4.5 mmol/L、钠143.9 mmol/L、钙2.43 mmol/L。抗O及类风湿因子、肌钙蛋白均正常;血培养、抗核抗体、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人类白细胞抗原、CA19、CA129、CA50、恶性肿瘤特异生长因子均阴性;铁蛋白:1438.92 ng/ml;骨髓检查, 首次左髂前上棘骨穿细胞学检查未见异常, 次日以左侧髂后压痛点处再次穿刺:骨髓增生明显活跃, 全片原始+幼稚细胞比例增高, 占30%, 该类细胞胞体大小不等, 胞浆量少或中等, 染深兰色, 多数含空泡, 呈蜂窝状;胞核圆形或不规则形, 染色质稍致密, 部分细胞核仁清晰;该类细胞POX染色1.5%阳性, 98.5%阴性。流式细胞检查示:R1门异常淋巴细胞20.1%;R1门表达CD34、CD13、CD10、CD23、CD2、CD5、CD3、CD8、CD7、CD56、CD117、CD11b、CD14、CD33、CD15、TDT均阴性, HLA-DR:82.4%, CD38:16.4%, CD19:87%, CD22:74%;CD20:86%, FMC7:62%提示LCL可能大 (B系抗原异常表达) ;骨髓活检示:见多量形态单一的异型细胞代替骨髓正常造血主质, 该细胞中等大小、核圆、核仁明显, 可见核分裂, 间质广泛出血, 脂肪组织减少。临床诊断:淋巴瘤细胞白血病。予环磷酰胺+长春新碱+吡柔比星+强的松 (COTP) 方案化疗, 化疗1周后, 尿频、尿急症状改善, 发热消退, 2周后, 尿频、尿急症状消失, 1疗程结束后, 疼痛缓解, 复查LDH、CRP恢复正常, 骨髓检查:全片原始+幼稚细胞比例减少, <5%;MRI提示病灶周围浸润减少, 病灶无扩大。后转至血液科进一步治疗。

2 讨论

LCL又称淋巴肉瘤细胞白血病 (lymphosarcomacellleukemia, LSL) , 由于新的组织学和免疫学研究的进展, LSL这一名词已不再使用, LCL系指淋巴瘤的病程中发生骨髓广泛转移。临床以高热、无痛性淋巴结进行性肿大、白血病样血象和骨髓象为主要特征, 有远处扩散和结外侵犯倾向, 可侵犯多个器官如胃肠道、五官、纵隔或皮肤。始发于一器官后, 转移到其他部位。晚期在周围血液中, 有时可出现大量病理性细胞, 称白血肉瘤[1]。本例LCL临床症状特殊、体征罕见, 确诊时已属晚期。诊治体会分析如下。

2.1 临床体征

本例患者有双肩关节、肋骨、胸腰椎及骶髂关节多处骨叩压痛, 但全身浅表淋巴结均未触及肿大, 且纵隔CT、腹腔彩超未见肿大淋巴结, 与文献报道所见病例不同, 郑少青[2]报道10例病人均有颈部、双腋下、双腹股沟及纵隔淋巴结肿大, 女性均有乳腺淋巴结肿大, B超示均有脾肿大, 而本例无脾肿大, 无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 也无乳腺及纵隔淋巴结肿大。但骨髓细胞形态学提示原始+幼稚细胞比例增高, 占30%。世界卫生组织 (WHO) 诊断标准[3]:外周血可见淋巴瘤细胞 (多在10%以上) 或无淋巴瘤细胞, 骨髓中淋巴瘤细胞比例≥20%即可诊断LCL。此外, 陈辉树[4]指出:没有明确的淋巴瘤病史或相关表现:骨髓组织呈现下述7项表现之一, 并结合免疫组化和或分子生物学检测有单克隆增生证据者可诊断非霍奇金淋巴瘤侵犯骨髓 (NHLLBMI) 。 (1) 单幼稚淋巴细胞弥漫性增生浸润; (2) 异常大淋巴细胞呈结节状、片状、浸润; (3) 形态相似的异常大淋巴细胞呈广泛间质性浸润; (4) 中等更大的淋巴细胞充于血管内或血窦内; (5) 2个以上大小不等的中等大或小淋巴细胞结节, 并有贴近骨小梁分布者; (6) 虽然呈间质或混性浸润, 但细胞形态十分一致者; (7) 在小淋巴细胞、组织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浆细胞及小血管形成的背景中有RS细胞和 (或) HD细胞。结合免疫组化RS细胞和HD细胞CD20+、CD15+可诊断霍奇金淋巴瘤侵犯骨髓 (HLBM) 。患者临床确诊LCL, 但无典型的临床表现, 可能起源于骨骼的淋巴瘤属于结外淋巴瘤。新近的诊断标准由Krol等[5]提出: (1) 淋巴瘤累及结外器官, 无或仅有少量淋巴结累及; (2) 淋巴瘤累及结外器官, 伴或不伴局部淋巴结累及。经与大量临床病例比较结果认为:多以结外器官受累为主, 伴少量淋巴结累及的患者更符合结外淋巴瘤的诊断[6]。

2.2 辅助检查特点

LCL晚期周围血象白细胞总数>20.0109/L, 本例血常规:多次检查白细胞均在正常范围, 无周围血象变化, 体检多处骨压痛点, 所以先行MRI检查发现双肩锁关节包括双侧肱骨、胸椎、腰椎、骨盆、骶髂关节、头颅骨多发骨髓浸润病灶, 加上血LDH升高、血沉明显加快, 考虑血液系统疾病可能性大, 再行多次骨髓检查及流式细胞检查, 最终才明确诊断。提示LCL临床表现各异, 对类似病人, 积极完善相关检查如影像、血液学等, 甚至多次反复检查, 以达到早期诊断, 早期治疗, 积极改善患者预后。

参考文献

[1]陈灏珠.实用内科学 (下册) [M].1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2402-2410.

[2]郑少青.淋巴肉瘤白血病10例临床分析[J].中国热带医学, 2007, 7 (11) :2059.

[3]Jaffe ES, Harris NL, Stein H, et al.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Classifi-cation of tumors pathology and genet-ics of tumor of haematopoietic and lymphoid tissues[M].Lyon:IARC Press, 2001:109-252.

[4]陈辉树.淋巴瘤侵犯骨髓的诊断与鉴别诊断[J].白血病.淋巴瘤, 2004, 13 (5) :308-312.

[5]Krol AD, le Cessie S, Snijder S, et al.Primary extranodal non-Hodgkin s lymphoma (NHL) :the impact of alter-native definitions tested in the Com-prehensive Caner Center West popula-tion-based NHL registry[J].Ann On-col, 2003, 14 (1) :131-139.

男性尿频尿急如何预防 第2篇

第一、是控制饮食结构,避免酸性物质摄入过量,加剧酸性体质。饮食的酸碱平衡对于尿频的预防有很大关系。

第二、要经常进行户外运动,在阳光下多做运动多出汗,可帮助排除体内多余的酸性物质,多呼吸新鲜的空气,减少发病的几率。有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

第三、保持良好的心情,不要有过大的心理压力,压力过重会导致酸性物质的沉积,影响代谢的正常进行。适当的调节心情和自身压力可以保持弱碱性体质,使尿频远离大家。

第四、生活要规律,生活习惯不规律的人,如彻夜唱卡拉OK、打麻将、夜不归宿等生活无规律,都会加重体质酸化。病毒容易入侵。应当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保持弱碱性体质,使病毒远离自己。

第五、远离烟、酒。烟、酒都是典型的酸性食品,毫无节制的抽烟喝酒,极易导致人体的酸化。

尿频、尿急为啥吃药不管用 第3篇

广西 李女士

李女士:

你的膀胱过度活动症如果已经严格按照医嘱进行行为治疗和药物治疗,3~4周后效果仍然不好,需要做如下诊治:

1.重新诊断和评估。很多疾病可能造成尿频、尿急(可能有急迫性尿失禁)的症状,治疗失败有时是因为诊断不清甚至诊断错误,所以必须重新明确诊断。

2.在诊断正确的前提下,增加行为治疗的比重,也就是说做更多的行为治疗。

3.如果还是不行,在能够耐受药物副作用的前提下,增大药物剂量。

4.如果还是不好,考虑更换药物类型。

5.如果经过上面几个步骤效果还是不好,我们认为一线治疗(行为+药物)对患者来说不是特别有效,需要考虑二线治疗。

根据我的个人经验,80%~90%的患者能够通过行为治疗+药物治疗控制尿频、尿急的症状,只有不到10%的患者需要后续的二线治疗。

目前国际上通用的二线治疗方法是骶神经调节和膀胱注射肉毒素,但是这两种办法并不是百分之百能够治好。在顽固性尿频尿急患者中,有80%~90%的患者接受二线治疗后能够控制症状。

骶神经调节与膀胱注射肉毒素相比,膀胱注射肉毒素后,尿频尿急能控制好,但缺点是需要反复注射,会出现排尿困难;而骶神经调节的缺点是一次性投入费用比较高,但是三、四年之后,骶神经调节的总体花费低于膀胱注射肉毒素,而且长期的效果比较稳定。我个人推荐顽固的急迫性尿失禁患者首先考虑骶神经调节,不行再考虑膀胱注射肉毒素。

北京朝阳医院泌尿科

副主任医师 张鹏

钻进有点尿频尿急应该怎么办? 第4篇

做了血检,尿检等,医生说这是尿道炎产生的尿急尿频,尿道感染细菌促使细菌滋生,泌尿系统的不通,排尿不畅通。所以形成了尿急尿频。经常处在一个阴冷的环境,身体着凉最容易上厕所。但是医生给的建议要严格的遵守,在我们生活规律上,和饮食上都得注意。医生建议吃康列舒乐胶囊,和配合生活上的和饮食上的,很快就康复了。

在生活规律上我们应该注意卫生,在有病阶段不应该同房,注意卫生,怕细菌感染再次引起尿频尿急。尽量不要熬夜和远离烟、酒的环境。以防细菌的侵入。养成良好的生活规律了,病菌也远离了自己。在外面外面应该锻炼身体,多运动,多出汗,排除身体的毒素,增强身体的机能,增强免疫力。

在饮食上我们要多吃点绿色的有机食物,青菜和水果,多吃各种能清热解毒、利尿通淋的,含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蔬菜和水果,增强免疫力和增强免疫系统。能减少肾脏的压力,慢慢的恢复肾脏的排毒功能,恢复体能,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排除毒素。要防止病从口入。

尿频尿急该如何用药 第5篇

河北 张先生

张先生:

你老伴的病情应该是膀胱过度活动症,除了有尿频、尿急,还伴有膀胱容量减少。以下治疗意见供参考。

一、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此病最广泛使用的治疗手段,主流药物是抗胆碱能药物。

1.索利那新:各国治疗指南均将索利那新等M受体拮抗剂作为一线用药选择,适用于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伴有的尿失禁和/或尿频、尿急症状的治疗,可有效抑制逼尿肌收缩,具有高选择性和副作用小的特点。每日1次,每次1片(5毫克),必要时可增至每次2片(10毫克)。整片用水送服,餐前或餐后均可服用。

2.酒石酸托特罗定缓释片(舍尼亭):本品同为抗胆碱能药,适用于因膀胱过度活动引起的尿频、尿急和或急迫性尿失禁症状的治疗。口服,推薦剂量为1次4毫克(1片),1日1次。此药您老伴已有耐药性,暂不用。

3.曲司氯铵片:作用类似阿托品,适用于膀胱过度活动症。用法用量20毫克/片,口服每日2次,应饭前空腹用水冲服,整片服用。

4.奥昔布宁片:作用类似阿托品,但抗痉挛作用为阿托品的4~6倍,不良反应只为阿托品的20%。成人口服常用量为1次5毫克,1日2~3次;最大剂量为1次5毫克,1日4次,或遵医嘱。还有外用“奥昔布宁透皮贴剂”。

如有严重肾功能障碍、中度肝功能障碍等,需调整用药剂量,具体请在医师指导下谨慎用药。

二、行为干预

1.控制水和饮料的摄入量;多吃富含纤维的食物,以消除或预防便秘,避免因便秘导致的膀胱症。

2.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膀胱训练,以加强在出现小便冲动后延迟排尿的能力。刚开始时忍大约10分钟即可,然后慢慢延长,最终目标是每2~3个小时才排1次尿。

3.按照计划好的时间表,每隔2~3个小时排1次尿,而不是一出现排尿冲动就去排尿。

4.进行骨盆底肌肉练习,增加控制排尿的能力。练习时,想像自己正在试图阻止排尿,收紧有关的肌肉,忍住3秒钟(可逐渐延长至5~10秒钟)然后放松10秒钟,重复上述过程20次。一日可做多次,一般需要练习一两个月才能见效。

5.其他干预。如自我间歇导尿;用吸水垫、尿滴收集袋或穿成人尿布;A型肉毒毒素(老年人使用时要谨慎);骶神经刺激帮助控制膀胱;膀胱扩大术(一般只用于患有严重膀胱过动症,而且其他治疗都无效的患者)。

建议您老伴在市级以上医院的泌尿外科就诊,做一些必要的检查及测试,以确定是膀胱过度活动症的哪一类,才好根据病情对症进行治疗。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主任医师 徐璧云

尿频尿急可用淡白甘草汤 第6篇

湿热之邪及心火会影响小肠的分清泌浊功能,浊者渗入膀胱,导致患者出现小便赤涩热痛、尿频尿急的症状,心火上炎则会导致口舌生疮。从舌象上看,心火盛者表现为舌红,舌尖红,舌苔黄腻。

临床实践中我发现,淡白甘草汤对实症尿频尿急治疗效果显著。其做法为:将淡竹叶 3克、 白茅根 5克和生甘草 3克用70℃开水300毫升冲泡15分钟,即可饮用。本方偏凉,但不伤胃。不过,脾胃特别寒凉的朋友还是要减量或少喝。

淡竹叶为多年生草本植物,高40厘米至90厘米,根状茎粗短,坚硬。别称为碎骨草、山鸡米草、竹叶草。禾本科淡竹叶属植物。此方中淡竹叶性寒,味甘淡,无毒,归心经、肾经。可导泻心火、小肠火。主治胸中疾热、咳逆上气、吐血、热毒风、消渴等症。

淡竹叶在临床上有较多的配伍应用,如凡外感热病,心烦口渴,热在气分者,可与生石膏、知母、芦根等配伍,以清热除烦止渴;若气阴两伤者,可再加麦冬、人参等,以益气生津;心经热盛下移膀胱而致小便涩痛者,可与生地、木通、生甘草梢等配伍,以清心导热利尿;膀胱湿热蕴结小便淋沥赤涩者,可与海金沙、车前子、白茅根等同用,以清热利尿通淋。

白茅根为禾本科植物多年生草本白茅的根茎。别名茅根、地管、茹根、蓝根。春秋二季采挖,晒干,除去须根及膜质叶鞘,切段生用或炒炭用。白茅根性寒,味甘苦,无毒。入胃经、小肠经、肝经。可凉血止血,清热解毒,用于吐血、尿血、热淋、水肿、黄疸、小便不利、热病烦渴、胃热呕哕、咳嗽等症。可用白茅根10克至15克(鲜者加倍)煎汤口服。体虚者用量宜适当削减。白茅根最大的特点是:虽寒不伤胃,利尿不伤阴,是一味很好的中药。

生甘草,别名美草、密甘(蜜甘)、密草,国老、粉草、甜草、甜根子、棒草,系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深秋,荚果裂开,籽粒随风散布大地上,天然繁殖。其茎挺拔直立,根如圆柱,直径三四厘米,大的五六厘米,高一米多,最高者达三四米。甘草性平,味甘,归心、肺、脾、胃经。能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治疗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和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等症,并可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尿频尿急论文范文

尿频尿急论文范文(精选6篇)尿频尿急论文 第1篇1 病例资料患者, 女性, 61岁, 因发热伴尿频、尿急20余天入院。患者于20余天前无明显诱...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