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描写灯笼的小学作文

来源:文库作者:开心麻花2025-09-191

描写灯笼的小学作文(精选6篇)

描写灯笼的小学作文 第1篇

正月十五挑灯笼,这是早在多年前的西汉就有的民俗了。从前,西汉有一个皇帝非常信佛,每到正月十五,庙里都要点灯祭佛,所以民间也就流传着这样的民俗。

再过九天就是元宵节了,今天大舅带着妹妹和我去买灯笼。再大街旁有许多的灯笼,有点腊的纸灯笼,有用电的纸灯笼,有发光的电灯笼,有唱歌的电灯笼,还有又唱歌又会走的电灯笼……。各式各样,真是令人眼花缭乱。妹妹小,挑选灯笼的大事当然要交给我这个“高参”了。我一眼就挑中了那个梳着红辫子的女孩的电灯笼,这个电灯笼唱着“吉祥三宝”,而且还会走路呢!妹妹也甚是喜欢。我当然要点腊的纸灯笼啦!于是我挑中了小白兔采萝卜的纸灯笼,这个灯笼非常漂亮呢!

灯笼,我的纸灯笼,我把它小心翼翼地捧在怀里。还在想象着挑灯笼那天夜晚的情景……

描写灯笼的小学作文 第2篇

每到金秋时节,在行走的大路上,我常常情不自禁地关注起灯笼树来,或抬头相望,或俯身拾花。闻一闻那淡淡的芬芳味,令人沉醉。诗云:“秋日黄花吐,远望白云深。变色结了籽,红灯万盏临。”我想起北方的白杨树,虽长得笔直而高耸,但稍嫌单薄。茅盾先生曾写下了《白杨礼赞》,联系当时的社会现实,浮想联翩,热情地赞颂高高的白杨树,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一篇名作。

灯笼树生于海拔1000米左右的干旱山地,适宜在三峡宜昌地区生长。老百姓把它栽培于屋前屋后与庭园中,可以供自己观赏,日出而作看着亲切;日落而息摸着亲近。看来它同三峡宜昌地区人民心连着心。

有的搬进城市后,便成为一条条马路与大街的行道树,它已经替代了法国梧桐。那高大苍虬的主干,那宽阔伸展的树冠,那美丽的一盏盏灯笼花形,那淡淡的芬芳气味,给广大市民留下了极美好的印象。倘若同樟树间种,则更加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如同人与人之间相互取长补短,就能充实与丰富自己一样。

在美丽而浓郁的金秋氛围中,灯笼树以它自己的灿烂花色、独特花形,为大自然增添了光彩。让人油然想起中华民族传统里,每逢喜庆节日,家家户户要高高挂起红灯笼,以炫示欢乐,祈求吉祥!在这丰收的季节里,我难忘那竖立在城市马路、大街上的.一排排栾树,那高挂而密集的灯笼花耀人眼目,十分灿烂。这也是一座城市绿化、美化的最佳选择,仿佛在宜昌人民的心中点燃了一把把希望之火,寓意着这座城市红红火火的光明辉煌的前景!

描写灯笼的小学作文 第3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景物描写;作文教学;分析

有一定阅读量的人们都会发现,一段好的景物描写能够良好地展现出一个画面,有效地烘托出当时的气氛,让人们很容易接收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比如,朱自清在《春》中这样写道:“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这段对春的描写,选取了春天最吸引人的特征,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但是,在小学作文中,我们几乎不会发现这样的描写,所以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我们应该在启发学生的同时,把一些有助于掌握景物描写的方法传授给学生。

一、训练学生的感受观察能力

景物描写中,无论是对所写事物粗略地描绘,还是细致地刻画,都要抓住事物特征,这是关键。如果没有真实、准确的把握住所写对象的特点,那么写出来的东西往往是空洞甚至是错误的。小学生是一群活泼好动的孩子,这个年龄段的小孩喜欢跑跑跳跳,往往没有耐心停下来好好观察、感受什么。所以,在课堂上训练学生们的观察感受能力是很好的方法,这样不仅使学生们得到了训练,一旦学生养成了善于发现、勤于观察的好品质,这样在生活中他们就会不自觉地进行训练,是个良性循环的过程。人们对于事物的感知往往来源于五感,即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而景物描写也是在此基础上进行升华。

二、鼓励学生说出感受

“一切景语皆情语”,文章中的景物描写最终表达的都是感情,没有感情的景物描写是没有血肉的。所以,对于事物的观察,都要落脚到情感上。

小学生想象力丰富,有很多想法,这时就要利用这种天性加强训练。课堂上,老师可以准备一幅风景画或者一段文字作为材料,让同学们在观察和阅读过后发表自己的感想。“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对于同一事物的感受不会完全相同,应该请不同同学发表感想,这时的感想不要求文字优美,只要能正确反映出自己的想法即可。

这种训练应该和观察事物联系起来,这样能让学生在观察过后就能立即说出自己的想法,一举两得。

三、加强阅读,模仿写作

有的学生观察到位,想法丰富,但是到动笔的时候往往无从下手,自己丰富的想法反映不到纸上,这说明对于写作的方法还没有掌握。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只有多加阅读,才能慢慢体会到别人是如何把感情通过一支笔描绘出来,如何让读者切身感受到自己的想法。这是个长期的过程,短时间内很难看出效果,但是依然要持之以恒地坚持。

读书也要求读好书,只有读有益的书才能从根本上提升自己的素质。这就要求老师做好推荐书目的工作,在语文课本之外,老师应该给学生留阅读作业,将对学生景物描写写作有益的文章或者图书推荐给学生,并要求学生在阅读过后根据某一段进行模仿写作,这项工作也可以偶尔放到课堂中进行。在进行长期训练后,学生或多或少会产生一些语感,能用一段景物描写表达出自己的感情或者烘托出某个气氛,这就达到了目的,而学生的内在素质也得到了提高。

四、综合训练

前面一些训练都是基础工作,属于准备材料,只有前面一些是不够的。有的学生会观察、有想法、能写出一段不错的景物描写,但是全文结构混乱,条理不清,这也是不行的。

第一,老师应该教授文章的条理顺序。无论是文章还是观察事物,顺序都是重要的,有序的观察和结构能让文章表达清楚,让读者清楚明了。所以,在进行观察训练时,老师要加入对观察顺序的引导,在进行写作训练时,老师也要时刻提醒描写事物的顺序,这样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写作习惯。

第二,老师应该教授修饰方法。没有修饰的文章写的好叫朴实,写的不好叫平淡。而小学生几乎达不到朴实的效果。在进行模仿写作时,学生往往会不经意地掌握几种修辞手法,但这对于他们是模糊的。在对修辞手法进行系统地讲解和专项练习过后,学生们才会在理论上有所领悟,对于修辞手法的运用也会更加熟练,这样会对文章增色不少。

第三,在小学作文中,景物描写往往服务于记叙文,老师在给学生布置作文题目时,应该多加强调景物描写的运用。在作文批改时,对于用的好的景物描写要给予鼓励,不恰当的景物描写给出修改意见,这样对于学生的写作水平的提高大有裨益。

五、小结

小学作文对学生以后的写作起到奠基作用,不能忽视,所以需要老师有足够的耐心、巧妙的方法来指导小学生进行作文训练。当学生把景物描写成功的运用到文章中时,说明他对写作已有了初步的感觉,对于以后的写作很有帮助。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努力会成功,老师努力一样会成功。

参考文献:

[1]王秀丽.如何进行小学语文作文教学[J].学周刊,2012(23)

描写灯笼的作文400字 第4篇

这个灯笼是黄色的,是圆形的,它中间是由长方形的铁支架支撑着的,这样才能把这个灯笼撑起来。灯笼里面是用一根根铁丝固定的,还可以折叠呢!在灯笼的外面,我贴上了许多好看的图案,有小狗和城堡。小狗的头部是白色的,两只耳朵是黑色的,头顶上还戴着一个紫色的帽子,黑乎乎的眼睛,大大的鼻子。它身上穿着红色的士兵服,在手拿长刀,左手拿盾牌,旁边还有一条恶毒的蛇。那条蛇旁边还有一只友好的蜻蜓。士兵小狗的后面还有一座极美的又豪华的城堡。

材料准备好后,我就开始贴了。我先把小狗的头部贴好又在把衣服贴好。把刀贴在小狗的身体上,一只小狗就做好了。因为蛇的的身体好贴,我先把蛇的身体拿出来,然后再把它的眼晴贴好,最后把蛇身体上的的斑点贴上,就好了。接着贴蜻蜒,我先把蜻蜓的眼晴贴好,又把它身上的紫色横斑贴好,这样蜻蜓就做好了。最后,还剩一座城堡。我先把城堡的门贴好,又在城堡的最顶端贴上一个五角星。我把准备的东西都贴在灯笼上,这样就把灯笼装饰好了。

描写灯笼的诗句 第5篇

《和友封题开善寺十韵》

唐·元稹

梁王开佛庙,云构岁时遥。

珠缀飞闲鸽,红泥落碎椒。

灯笼青焰短,香印白灰销。

古匣收遗施,行廊画本朝。

藏经沾雨烂,魔女捧花娇。

亚树牵藤阁,横查压石桥。

竹荒新笋细,池浅小鱼跳。

匠正琉璃瓦,僧锄芍药苗。

旋蒸茶嫩叶,偏把柳长条。

便欲忘归路,方知隐易招。

《送郤先辈归觐华阴》

唐·李洞

桂枝博得凤栖枝,欢觐家僮舞翠微。

僧向瀑泉声里贺,鸟穿仙掌指间飞。

休停砚笔吟荒庙,永别灯笼赴锁闱。

骚雅近来颓丧甚,送君傍觉有光辉。

《甘露寺》

唐·孙鲂

寒暄皆有景,孤绝画难形。

地拱千寻嶮,天垂四面青。

昼灯笼雁塔,夜磬彻渔汀。

最爱僧房好,波光满户庭。

《苦学涪翁夜过其家戏作》

宋·舒焕

先生堂前雪月苦,弟子读书喧两庑。

撞门入室书纵横,蜡纸灯笼似云母。

《百合》

宋·舒岳祥

收合千戏不上枝,绿茎丹萼称施为。

灯笼翠干从高揭,火繖流苏直下垂。

文豹翻身腾彩仗,赤龙雷爪摆朱旗。

莫疑衰老多夸语,渍蜜蒸根润上池。

《夜过舒尧文戏作》

宋·苏轼

先生堂前霜月苦,弟子读书喧两庑。

推门入室书纵横,蜡纸灯笼晃云母。

先生骨清少眠卧,长夜默坐数更鼓。

耐寒石砚欲生冰,得火铜瓶如过雨。

郎君欲出先自赞,坐客敛衽谁敢侮。

明朝阮籍过阿戎,应作羲之羡怀祖。

《禅室》

宋·陆游

早夸剧饮无勍敌,晚觉安禅有宿因。

赫赫心光谁障碍,绵绵鼻息自轻匀。

蒲龛纸帐藏身稳,香碗灯笼作梦新。

勿为霜寒忆温暖,少林立雪彼何人。

《初寒独居戏作》

宋·陆游

开壳得紫栗,带叶摘黄甘。

独卧维摩室,谁同弥勒龛?

宗文树鸡栅,灵照挈蔬篮。

一段无生话,灯笼可与谈。

《灯笼》

宋·陆游

我年十六游名场,灵芝借榻栖僧廊。

钟声才定履声集,弟子堂上分两厢。

灯笼一样薄腊纸,莹如云母含清光。

还家欲学竟未暇,岁月已似奔车忙。

书生白首故习在,颠倒简牍纷朱黄。

短檠虽复作老伴,目力眩晃不可常。

平生所好忽入手,摩挲把挈喜欲狂。

兰膏潋灩支达旦,秋雨萧瑟输新凉。

讨论废忘正涂乙,遂欲尽发万卷藏。

所嗟衰病终难勉,非复当年下五行。

《杂题上元竹枝词三首》

明·王彦泓

绣佛前头结好因,上元香火肃凌晨。

悬幡一色灯笼锦,名氏较书善女人。

《琉璃砲灯》

宋·叶茵

体制先天太极图,灯笼真是水晶无。

远看玉免光中魄,近得骊龙颔下珠。

一焰空明疑火燧,寸波静定即冰壶。

游鱼且作沈潜计,鳞甲成时入五湖

《过莺斗湖三首》

宋·杨万里

忽闻江上四驩呼,知近吴江莺斗湖。

火炬灯笼不须辨,使家行住按程涂。

《化无尽历》

宋·释印肃

化城立有谁知意,普雨调和润万机。

大根枝节全体露,何殊弥勒降生时。

石儿拍掌连云指,木女含笙和水吹。

试问灯笼谁解舞,知无我者快拈锤。

《与符侍者》

宋·释慧空

秀峰三圣堂中,符也曾职其事。

节制火箸香匙,使得灯笼露柱。

圣僧颈上下来,天台山中入去。

通玄不是人间,忽雨忽晴忽雾。

挂灯笼小学作文 第6篇

我是一个户外爱好者,每次登山归来或长途骑行返回时,远远地看见阳台上的红灯笼,那感觉就像在黑夜中暴风雨里的小船指引它回港的灯塔,使远航的人们感到希望、感到温暖,从而使我充满了力量,加快回家的步伐。元宵节的灯笼,更让人感觉家的温暖,充满生活的期望。

在传统民俗中,每逢元宵节时,舅舅要给外甥送红灯笼;爷爷要给外孙送红灯笼;婆婆要给过门的儿媳送红灯笼这是象征传递红红火火。有时还会再加送一个小灯笼,象征着家族儿孙满堂,人丁兴旺。在这次小记者活动中,民俗研究专家李福蔚老师说,送灯笼就是在送吉祥、送光明、送人口。李老师还说,“过年就是承上启下的一种方式”,庆祝过去一年的丰收,展望来年的收获,不管是贴对联、吃元宵,还是送灯笼,皆是如此!其实,我们小记者这次做花灯也是一种承上启下的活动,去尝试着老祖先一代代传下来的手艺。因为这盏我们亲手做出来的花灯也会带给我们吉祥与希望,它会像神灯一样承载着我们的梦想和希望。吕向阳老师说:“也许我们现在只是在做一盏小花灯,但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会制造汽车、大楼,甚至是航母。”

今年春节,我们的左邻右舍纷纷挂起了红灯笼,一栋楼在晚上看起来是那么的红红火火和吉祥,可大多灯笼花样单一,似乎缺乏了许多文化元素。在这个生活速度越来越快的时代,我们抛弃了越来越多的传统,而各式各样的民间工艺,正是我们代代相传的文化根脉。

描写灯笼的小学作文

描写灯笼的小学作文(精选6篇)描写灯笼的小学作文 第1篇正月十五挑灯笼,这是早在多年前的西汉就有的民俗了。从前,西汉有一个皇帝非常信...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