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与起点小学教师演讲
明天与起点小学教师演讲(精选14篇)
明天与起点小学教师演讲 第1篇
教师演讲稿:明天与起点
尊敬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我要说的是明天与起点,
有人说明天是童话,有人说明天是梦幻,有人说明天是神秘的,是今天的海市蜃楼
不,年青的朋友,明天是火,明天是光,明天是振兴中华意志中的展现 茫茫黑夜里,明天是乳白色的晨曦;冰天雪地里,明丽的杏花,春雨是朦胧的山水画.明天充满着光明,但明天的历程同样艰辛,工地上,姑娘小伙那流淌汗珠的.红黝的脸上,积蓄了明天的纯朴的信念;灯光下老师那疲倦的客颜蕴含对明天的希翼和追求,胜利欢呼的岁末不正是明天新的征途和起点吗? 起点,在人生的道路上会产生无数新的起点,关键是你能否把握住这人生的重要时刻.共青团中央评选出的十佳青年,在广阔的天地里耕耘他们找来了起点;在茫茫科海中扬帆他们找到了起点;在红领巾飘扬的队伍里,在孩子们闪光瞳仁里, 他们找到了起点
正是我们的老师和辅导员精心培育和引导,使千千万万名少先队员象“十佳少年”一样,从尚不稳健中寻找了属于他们的起点. 亲爱的朋友,不要以为起点不重要,“于里之行始于足下”,“万事从一开始”.不要因为“起点”构不成画面而忽略它的位置,正是因为那些起初构不成画面的起点组合成丰富多采的人生.人生的起点如果常常是模糊不清,人生将会留下一路遗憾.
人生的辉煌始于起点;祖国的明天从今天开始.教师,多么明亮,光辉的名字.我们老师辛勤的耕耘将托起明天的太阳,给景秀河山添辉加彩. 我为我们的老师而骄傲,我为祖国的明天而希望满怀.
让我们从起点开始,展现一个美丽的明天吧!
谢谢大家!
更多相关
五年级竞选体育委员演讲稿创建文明和谐校园演讲稿三八节演讲稿--做时代新女性超精彩应聘演讲稿经销商合作伙伴会议演讲稿
明天与起点小学教师演讲 第2篇
人生的起点假如经常是模糊不清,人生将会留下一路遗憾。人生的辉煌始于起点;祖国的明天从今天开始。教师,多么明亮,光辉的名字。
明天与起点小学教师演讲 第3篇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在解决问题,尤其是综合性较强的问题时,常常感到无从下手,或理不出头绪,所以就会出现“课上一听就会,自己做做不对”的无奈状况,问题出在哪里?“听”与“做”之间的差距到底是怎样产生的?差距到底有多大?怎样缩小这种差距?带着这样一系列的问题,笔者进行了调查研究与思考.
原本以为,学生做不出题目是因为基础知识掌握不够,其实不然,因为他能听懂,能接受教师的分析,说明基础知识不再是主要问题(个别情况可能存在).“听”其实就是教师教的过程,“做”其实就是学生接受与迁移的过程.仔细想想不难发现,产生这种差距的根本原因就是学生的思维起点与教师施教起点之间有差距,教师组织引导与学生自主迁移之间有差距.
针对以上的差距,教师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与阶段,适当调整教学策略,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思维起点形成对接.在当前新课程改革下,教师更应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教学策略问题上进行深入的探究.
下面结合日常的教学实践,谈一点教师教学策略方面的做法与体会.
1 基于学生己有经验下的教学策略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视这一点,往往是在教学前深入学生,了解、搜集学生已有的数学认识(知识)、数学经验(体验),教学时以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为起点,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已有经验的支撑,帮助学生内化需要掌握的新知识.具体到我们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根据课堂情况、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教学内容的不同,在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起点上适时地提出经过精心设计、目的明确的问题,使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最大限度的发挥其作用.这对启发学生深层的思维和更好的学习数学有很大的作用.
例如,学生解答含有变量参数的问题时,对变量参数取值范围的讨论往往很难做到完整有序,在解含参数的不等式问题教学时设计了如下的教学片段,并在课堂上教师做了如下的组织引导.
1)问题:不等式x2+2(a-2)x-4<0对一切x∈R成立,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这个问题学生很快得到了解决,然后让表达能力较强的同学分析过程,老师给出点评.
2)将问题改为(a2)x2+2(a2)x4<0对一切x∈R成立,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有了刚才的问题,好多同学也很快解出了答案,但又忽视了对二次项系数的判定,发现问题后,提出了以下问题,组织学生共同探讨:
师:它是二次不等式吗?
生:不一定.
师:什么情况下是?什么情况下不是.
生:a2≠0时是,a2=0时不是.
师:在各种情况下应如何解释题目给出的问题?
生:a2=0时得一4<0,a2≠0时应根据二次不等式问题来解决.
师:4<0是什么含义?这个式子对x的取值有何要求?
生:是对任意的x∈R是恒成立,说明a=2对问题是成立的.
师:a2≠0时,成为二次不等式,应讨论什么问题?
生:讨论,成立.
对于系数确定的二次不等式问题,绝大部分学生有过较明确的学习与体验,而在此基础上出现的含参数的问题却总是难以突破,在上例的学习过程中,始终站在学生的起点上设置问题,这样的设置学生容易进入状态,所以学生始终处于问题探究的过程中,使之在原有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内化为新的知识与技能.
再如:利用函数的奇偶性求函数解析式,也是高中数学函数性质综合应用的一个热点和难点问题,笔者在教学时做了如下设计:
设f(x)是R上的奇函数,且当x∈[0,+∞)时,有f(x)=x(2x),那么当x∈(∞,0]时,f(z)=____.
本题学生的思维盲点很多,整个过程是如下进行的.
师:已知当x∈[0,+∞)时,有f(x)=x(2x),求什么?
生:当x∈(∞,0]时,f(x)=?
师:我们解决问题的一般原则是求什么设什么,这里如何设定?
生:设x∈(∞,0].
师:这里的x能代入f(x)=x(2x)吗?为什么?
生:不能代入,因为定义域不满足.
师:如何才能代入,作什么样的变换?
生:当某个值是[0,+∞)内的值时可以代入,所以变换为一x∈[0,+∞),f(x)=一x(2+x).
师:这是我们要求的结果吗?
生:不是,我们要求的是f(x),而不是f(一x).
师:怎样转化?
生:利用奇偶性f(x)=-f(x).
师:请大家求出结果.
生:一f(x)=f(x)=x(2+x),所以f(x)=x(2+x).
老师给予适当的总结疏理.
老师通过以上的合理组织,在发挥了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启动了学生已有的知识与思维体验,形成了最合理的思维过程,从而也最大限度的参与了课堂.
学生的思维不可能自己放出光彩,只有在教师正确的引导下才能得到发展,合理的设问是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积极思维的很好的手段,只有最大限度的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才能使学生成为主体.
2 基于数学问题本质的教学策略
中学数学教材的体系是一个近似严格的演绎过程,很多地方都略去了数学发现过程,虽然知识结构严密,表达形式符合逻辑;但正是这种表达形式,在某种程度上忽视甚至颠倒了数学发现发展过程中最关键的步骤,掩盖了数学认知活动的本质特征.如果我们的教学也完全根据教材的顺序和内容编排,按部就班,学生很难理解提高,更不用说自主迁移与灵活应用.所以教师的教学应该从问题的数学本质出发,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究,使大多数学生体会数学的发现过程,为进一步的学习创造条件.
例如:对直线参数方程中参数t的几何意义,很多学生很难理解与掌握,更谈不上应用参数的几何意义解决问题了.首先有必要看教材中对参数方程的推导过程.
提出问题:如何建立经过点M0 (x0,y0),倾斜角为的直线l的参数方程呢?
下面的推导与构造出现的很突然,思路不流畅,使学生很难进入状态与接受.
在直线l上任取一点M(x,y),则=(x,y)(x0,y0)=(x一x0,y-y0).
设e是直线l上的单位方向向量,则e=(cosα,sinα)(α∈[0,π)).
因为,所以存在实数t∈R,使,即
即
因此,经过点M0 (x0,y0),倾斜角为的直线l的参数方程(t为参数)为
显然这样的发现过程,从表面上看也是学生自主探究,但与学生的已有知识与思维起点相差很远,最后只能是死记硬背,也就谈不上灵活应用了.于是,笔者在教学中设计了新的教学策略与方法如下:
问题:确定一条直线需要几个条件?
两个点或一个点一个方向.
直线的点斜式方程:
这是学生很容易接受的过程.
令,则有
于是,过定点M0 (x0,y0),倾斜角为α的直线的参数方程(t为参数)可以表示为:
下面研究参数t的几何意义,如图1,从比例式中可看出(直线上的动点到定点的距离).
规定:当方向向上,则t>0;
当方向向下,则t<0;
当M0与M重合时,则t=0.
再比如:在球的体积公式推导过程中怎样想到用一个圆柱挖去一个圆锥.主要是由于球中截面面积为πr2=πR2一πh2是两个圆面积之差,而半球的底面积为πR2,所以考虑在一个圆柱的每个平行于底的截面中挖去一个半径为h的小圆,从而自然地构造出所需的几何体.
这样的引导,可以和学生一起在课堂上更好的还原数学本质,从而达到培养数学思维能力与数学素养的目的.
3基于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发展与迁移模型的教学策略
学生学习的发展与迁移是指进行某个内容教学时,在课堂创设的内容情境中的问题已经基本获得解决的情况下,在问题内容情境中的新问题、新知识生长点上,对问题进一步探究而提出新的问题并形成新的问题情境而作为问题解决教学的进一步延伸或升华.从而可以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思维的深刻性、批判性和创造性,教师一般会采用以下的一些策略来体现问题的价值.
1)对学生对问题内容理解中的错误码进行剖析.既可以指出学生具有反面意义的典型的错误思维方式与思维过程,又可以对学生在问题解决中出现的一些似是而非的“解法”进行必要的反思,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元认知能力,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
2)对问题内容情境中的条件等进行深度考察、变式,提出新的结论或问题.在问题解决后,教师并没有停留在问题表面,而是通过对条件进行考察或更新,得到新的发现或新的问题.这些都是数学及命题思想的根本,有利于教学内容的深化和引申,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有效途径,很值得当前数学教学中重视.
举例给出以下几个教学片段:
例如,对不易识别模式,进行形式转换;或较复杂,不易整体突破的非常规问题,根据问题的结构,数学对象的内涵(本质属性)和外延(使用范围),灵活转换思维角度,运用分解、分割、分离、分情况等策略,转化为一些相关连的小的子题目,就常常化新为旧,化生为熟,化难为易,思路顿开.
已知函数f(x)=x33x2+1,g(x)=,则方程g[fx)]-a=0(a为正实数)的根不可能为().
(A)3个(B)4个(C)5个(D)6个
此题的主要难点在于,题目结构复杂,学生无法认识清楚题目到底要做什么,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进行形式和思维角度的转换,转化为一些相关连的子题目,从学生熟悉的模式入手,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本题中主要涉及两个函数的零点问题,相关子题设计如下:
①方程g(x)3=0的根是什么?如何求解?
②方程f(x)=2的根有几个?如何判断?
③方程f(x)=b的根有几个?如何判断?
④以上问题与主题有何联系?如何“组装”?
通过上述子题的设计引导,使学生发现题目设计的本质意图,进而可以实现迁移,其本质为,两个函数在复合过程的一种有效的“组装”,函数的具体形态,对我们解题并不会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课后给出下列题目,作为巩固性练习,自我体验和实践问题的解决过程.
1.设定义域R的函数f(x)=若关于x的方程2f2(x)(2a+3)f(x)+3a=0有5个不同的实数解,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A)(0,1)(B)()
(C)(1,2)(D)(U ()
2. 已知函数f(x)=x22x,g(x)=,若方程g[f(x)]一a=0的实数根的个数有3个,则实数a的值是__________.
3. 设定义域为R的函数f(x)=关于x的方程f2(x)+bf(x)+c,=0有7个不同实数解的充要条件是().
(A)b<0且c>0 (B)b>0且c<0
(C)b<0且c=0 (D)b>0且c=0
4.已知函数则关于x的方程f(2x2+x)=a的根的个数不可能是().
(A)3个(B)4个(C)5个(D)6个
再如下面的立体几何折叠问题,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使得学生在这类问题上存在着较大的思维盲区.其一是折叠问题一般都存在着一个动态的过程;其二是折叠后的图形不再是学生较熟悉的完整几何体,为了使学生顺利实现思维迁移,笔者做了如下设计.
如图2,在平面内直线EF与线段AB相交于C点,∠BCF=30°,且AC=CB=4,将此平面沿直线EF折成60°的二面角a-EF-β,BP⊥平面α,点P为垂足,如图3.
(Ⅰ)求△ACP的面积;
(Ⅱ)求异面直线AB与EF所成角的正切值.
第1步:抛开广义的平面概念,将问题转化为一个基本图形的折叠,仔细研究问题,可将问题转化为直角三角形ABD沿着一条中位线CF折起(如图4).
第2步:不要一步到位,做好引导与铺垫,先将其折成为直二面角,认真研究图形的结构特征(如图5).
第3步:当第2步实现后,解决题目给出的“此平面沿直线EF折成60°的二面角α-EF-β”,则轻而易举(如图6).
第4步:变式训练巩固成果,折成任意的二面角下的问题,学生自然轻松解决,从而实现顺利迁移.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教学是通过引导学生对问题或知识体系循序渐进的学习来提高学生正在学习中的理解、转换和迁移能力.上述教学过程的处理与设计,恰恰是通过问题的“拆解”与“组装”,使学生的思维过程真正意义上实现了知识与能力的循序渐进,从而让学生提升了学习水平与能力.
总之,所有这一切策略都要由课堂教学体现出来,课堂才是有效教学的真正阵地.因此,对于我们数学教师,要以教学目标为灵魂,以教学预设为支撑点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依靠师生互动的桥梁,教学生成的魅力驾驭课堂.教师通过巧妙安排、引导,让教师的教与学生的思维起点实现完美对接,通过教师的教育智慧,激发学生的学习智慧,让学生在参与课堂的过程中,积极实现与教师的思维碰撞.使课堂教学达到精致完美的境界.
明天与起点小学教师演讲 第4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零起点”教学;共同体;分层教学;个体差异
随着教育部《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征求意见稿)中“零起点教学”这一改革意见的提出,“零起点”教学立即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并成为热议的焦点。究竟何谓“零起点”教学?它对孩子的成长有何意义?作为数学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如何应对?本文拟从小学数学学科的视角切入讨论。
一、何为数学“零起点”教学
小学数学“零起点”教学,就是指学习对象是零基础,教学之前没有接触过以数学运算等为代表的基础知识的学习;学校则要科学地编制数学课程计划,严格按照《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开展教学,不随意拔高教学和评价要求,不随意加快教学进度。“零起点”教学顺应了学生身心发展与教育规律,有利于夯实学生的学习基础,培养学生健康的学习习惯。
二、小学数学“零起点”教学的现实之困与挑战
1.“起跑线”上的竞争引起的家庭之困
【案例一】我咋老记不住
前不久,一段父母让4岁女儿背“5的乘法口诀”的视频在网络上爆红。整整一上午,父母二人轮番检查女儿“5的乘法口诀”的背诵情况,女儿屡背屡错,屡错屡背,哭诉着:“我永远都记不住3×5,这太难了,一点也不简单。”
20世纪80年代,美国曾评选出“儿童给成人的忠告”,一共10句,其中第一句就是——“我的手很小,请不要往上面放太多的东西。”而我们的现状是不仅放得“多”,而且放得“快”。揠苗助长式的提前开发,除了可能影响儿童的身体发育外,也极有可能因为学业负担过重导致儿童厌学情绪的产生,为儿童将来的成长埋下隐患。
2.“择优录取”导致的学校之困
【案例二】河边共有几只鸭
市区某知名小学一年级招生面试时,让孩子独自一人面对好几位“如狼似虎”的教师。“你能从20数到40吗?倒过来呢?”“你会做数学题吗?6+7=?15-7=?河边有8只鸭子在玩游戏,又游来了3只,现在一共有几只鸭?”
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的大背景下,优质学校无奈地选择了“择优录取”,为了“择”出优来,面试题就这样变本加厉,越出越深。有的变成了智力测验、脑筋急转弯,甚至出现了形形色色所谓的“变态题”。
三、小学数学“零起点”教学的应对策略
1.“幼小”形成共同体,顺利度过衔接期
为了适应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幼儿园和小学都要创设适合儿童发展的教育,要积极向对方靠拢,彼此沟通、相互衔接,形成教育的共同体,通过双方的合力为儿童一生的发展创造最大的可能性。
2.科学编排课程,旨在培养“全人”
“零起点”教学,要想凸显孩子的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就要敢于对现有的数学课程进行大胆改革,使之适于孩子们在轻松的玩乐中主动建构。如北京亦庄实验小学的教材是由校长、老师亲自参与编写的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故事、绘本、游戏、操作……因为孩子在概念化之前,要通过运动和体验来学习,来确认自己在这个空间里并找到自我。
3.直面“零起点”,共享“零起点”的快乐
数学“零起点”教学,遭遇“非零起点”的生源,已经成了不争的事实。很多孩子已经有了丰富多彩的生活体验和不同程度的实践收获。我们要小心呵护孩子对校园的新鲜感,竭力做到课堂对于每个孩子都是“零起点”。也许有些数学知识不需要教学,他们已对答案了然于心,但是这样的答案是怎么获得的,有多少思维训练的过程,往往常被我们忽略,而恰恰这又是最重要的。所以数学“零起点”教学更要关注知识的探究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良好的思维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养成。
4.实施分层教学,重视个体差异
对于不同的孩子来讲,“零起点”的“起点”也是各不相同的,因此,“零起点”教学并不等于忽视孩子的个体差异,而是在不同的起点上同时展开。正如毕淑敏所说,每个人都是不可重复的孤本,教师要寻找到每个孩子成长的密码。首先,目标设定要分层次,要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其次,学习过程的指导要分层次。对学困生要直观形象,对优等生可抽象思维。再次,作业的布置要分层次。学困生能掌握基础知识,中等生能灵活运用,优等生则重在使创新思维能力得到训练。最后,评价标准也要分层次。针对各自目标的达成情况,给予不同的评价,促进共同发展。
健康成长是儿童生命成长本来应有的状态。倡导“零起点”教学,实现真正“减负”,遵循教育规律和儿童身心成长规律,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的理性追求。我们的教师和家长都希望我们的儿童能从这样的地方出发,成长为一个有尊严、有能力、有创造力的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李希贵.面向个体的教育[M].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
小学老师演讲稿:明天与起点 第5篇
[小学老师演讲稿:明天与起点(共2篇)]篇一:小学老师演讲稿:明天与起点
小学老师演讲稿:明天与起点
有人说明天是童话,有人说明天是梦幻,有人说明天是神秘的,是今天的海市蜃楼?? [小学老师演讲稿:明天与起点(共2篇)] 不,年青的朋友,明天是火,明天是光,明天是振兴中华意志中的展现?? 茫茫黑夜里,明天是乳白色的晨曦;冰天雪地里,明丽的杏花、春雨是朦胧的山水画。明天充满着光明,但明天的历程同样艰辛。工地上,姑娘小伙那流淌汗珠的红黝的脸上,积蓄了明天的纯朴的信念;灯光下老师那疲倦的客颜蕴含对明天的希翼和追求,胜利欢呼的岁末不正是明天新的征途和起点吗?
起点,在人生的道路上会产生无数新的起点,关键是你能否把握住这人生的重要时刻。共青团中央评选出的十佳青年,在广阔的天地里耕耘他们找来了起点;在茫茫科海中扬帆他们找到了起点;在红领巾飘扬的队伍里,在孩子们闪光瞳仁里他们找到了起点?? 正是我们的老师和辅导员精心培育和引导,使千千万万名少先队员象“十佳少年”一样,从尚不稳健中寻找了属于他们的起点。
亲爱的朋友,不要以为起点不重要,“于里之行始于足下”,“万事从一开始”。不要因为“起点”构不成画面而忽略它的位置,正是因为那些起初构不成画面的起点组合成丰富多采的人生。人生的起点如果常常是模糊不清,人生将会留下一路遗憾。人生的辉煌始于起点;祖国的明天从今天开始。
教师,多么明亮,光辉的名字。我们老师辛勤的耕耘将托起明天的太阳,给景秀河山添辉加彩。我为我们的老师而骄傲,我为祖国的明天而希望满怀。让我们从起点开始,展现一个美丽的明天。
篇二:明天与起点(演讲稿)明天与起点(教师演讲稿)
[小学老师演讲稿:明天与起点(共2篇)] 明天与起点 有人说明天是童话,有人说明天是梦幻,有人说明天是神秘的,是今天的海市蜃楼„„ 不,年青的朋友,明天是火,明天是光,明天是振兴中华意志中的展现„„ 茫茫黑夜里,明天是乳白色的晨曦;冰天雪地里,明丽的杏花、春雨是朦胧的山水画。明天充满着光明,但明天的历程同样艰辛,工地上,姑娘小伙那流淌汗珠的红黝的脸上,积蓄了明天的纯朴的信念;灯光下老师那疲倦的客颜蕴含对明天的希翼和追求,胜利欢呼的岁末不正是明天新的征途和起点吗? 起点,在人生的道路上会产生无数新的起点,关键是你能否把握住这人生的重要时刻。共青团中央评选出的十佳青年,在广阔的天地里耕耘他们找来了起点;在茫茫科海中扬帆他们找到了起点;在红领巾飘扬的队伍里,在孩子们闪光瞳仁里 他们找到了起点„„正是我们的老师和辅导员精心培育和引导,使千千万万名少先队员象十佳少年一样,从尚不稳健中寻找了属于他们的起点。亲爱的朋友,不要以为起点不重要,于里之行始于足下,万事从一开始。不要因为起点构不成画面而忽略它的位置,正是因为那些起初构不成画面的起点组合成丰富多采的人生。人生的起点如果常常是模糊不清,人生将会留下一路遗憾。人生的辉煌始于起点;祖国的明天从今天开始。教师,多么明亮,光辉的名字。我们老师辛勤的耕耘将托起明天的太阳,给景秀河山添辉加彩。我为我们的老师而骄傲,我为祖国的明天而希望满怀。让我们从起点开始,展现一个美丽的明天。
明天与起点发言稿 第6篇
人类的明天,国家的明天,个人的明天,都由什么来决定呢?由我们教育工作者决定。教育才是决定未来的力量,我们教师就是托起明天朝阳的双手。而这一切的起点,必须是爱。
记得是《正面管教》中有一句话:在教育和争辩中,我们要赢得孩子,而不是赢孩子!不能道理上胜了,却情感上疏远。要让孩子因为我们的爱而进步。
说一个故事与大家分享。有一天,大卫教他7岁的儿子怎样使用割草机割草。正教如何在尽头把割草机掉头时,妻子叫他去问事情。当大卫转身回答问题时,儿子把割草机推到了草坪边的.花圃上了。大卫回头发现发生了的事之后,他开始失控了。因为大卫花了很多时间,费了很大力气,才侍弄出那些邻居们羡慕的花圃,大约有两尺宽已经被夷为平地。当他开始对儿子提高音量之后,妻子很快走到他身边,把手轻轻放在他的肩膀上,说:“大卫,请记住――我们是在养小孩,不是在养花!”
“我们是在养小孩,不是在养花!”大卫的妻子也在提醒我们,孩子的错误和孩子本身孰轻孰重?我们要时刻记住,我们的目的是孩子的成长,而不是分数或其他。当孩子表现不佳时,正是需要我们的爱和教育的时候,而不是斥责和伤害。记住:孩子的心灵比任何物质还要重要。当我们这么记住,自尊和爱的花朵就会开得比花圃中的任何花更美丽!
爱让我们明白孩子的心灵最需要尊重和保护,爱也能创造奇迹。这是一个发生在美国黑人贫民窟里的真实故事。一位大学教授带着学生到这里搞调查研究,课题是对该区200名黑人孩子的前途作预测。结果令人沮丧,200名孩子无一例外被测定为一无是处、无所作为、终身碌碌。四十年后,教授已经去世,他的继任者从档案里发现了这份报告,对预测结果很好奇,再次来到当年的黑人贫民窟。他惊奇地发现,当年被调查的200个孩子,除20个离开故地无从考查外,其余180个孩子大多数都取得了相当的成就,其中不乏银行家、商人、律师和运动员,而这一切,受访者都说最该感谢的是他们的一位小学老师。调查者找到那位已经迟暮晚年的小学老师,她吐字都已经不太清楚了,可有一句话,任何人都听清楚了――“我爱这些孩子!”
明天,太阳,起点作文 第7篇
在这间小屋里,我透过玻璃窗试图寻找人生新的起点,可我看到的只是雨季的茫然。手中的试卷,老师的轻叹,深深地刺痛了我的心。
窗外,雨拍打着树叶,淅淅沥沥,滴滴答答,可对现在的我来说,那声音却仿佛锤子一般敲击着我心中最柔弱的地方,让人心碎。抬起头,一片树叶在空中飘摇、坠落,一份失落的`惆怅顿时席卷全身,不知叶子的离开是风的追求,还是树的不挽留?
不经意间转过身,看到表姐在画架前,正摆好纸板画些什么,我轻轻地走过去,静静地坐在她的身旁。窗外有什么呢?飘零的树叶还是灰暗的天空?雨天的写生可能会更凄美些吧。
只见她抬头望望窗外,嘴角露出浅浅的笑,偶尔在画板上勾勒出一些风景线,有草有木、有花有草,还有两只小鸟的身影,最后竟然在画面上方赫然画上一个大圆,我满腹狐疑地看着她画。而她却似乎没有注意到我,仍然专心地画她的画。当开始上色时,我惊讶了,这不是一轮太阳吗?我终于忍不住打破了这一刻的宁静:“喂,你是在写生吗?这是太阳嘛!”“是啊这是一轮太阳。”我更不解道:“可今天是雨天呀!”她冲我笑着说:“我画的是明天的太阳,明天会是一个新的起点的。”
我的心为之一震,明天的太阳在画板上是那样的鲜红、明亮。我的世界在那一刻点燃。明天,太阳,起点,姐姐用明天的太阳照亮了我追寻的起点,尽管今天的雨笼罩着我们,尽管今天的天空被乌云占据,被黑暗挤压,我们仍有明天的太阳,有新的起点,明天,站在起跑线上,我将重新起跑。
雨停了,树叶经过水的荡涤,变得更绿了,潮湿的泥土浸润着草木的味道;雨过,一切温润得如此美好,原来叶子的凋零并不是它生命的终点,“化作春泥更护花”,它正走向实现自身价值的另一个起点。
明天与起点小学教师演讲 第8篇
一、我国农村小学教师教育机制创新亟待解决的问题
上世纪末, 我国农村小学教师教育经历了“培养主体更换、培养层次提升”的变革, “初中起点, 公费培养”的农村小学教师培养机制被完全颠覆。市场主导的自费培养替代了政府主导的公费培养, 高中起点为主的培养对象代替了初中起点为主的培养对象。从1997年到2006年的实践证明, 以高师为主体进行的开放式收费培养机制无法满足社会对教育公平的诉求, 整个基础教育师资出现了质量下滑的趋势, 农村小学师资队伍存在的问题日益突出。从2006年开始, 湖南省采用“初中起点、公费培养”的模式培养10000名师范生以充实农村小学教师队伍。2007年, 国家在6所部属师范大学开展了免费师范教育, 这应该是国家和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对所暴露问题的回应。从免费师范回归到现在, 当前的农村小学师资队伍出现了明显变化, 年轻的面孔多起来了, 原来不能开设的新课程有人承担了。但是, 这种变化不完全是免费师范带来的, 目前, 农村小学新的师资有两种来源:一是定向分配的免费师范生, 二是面向社会选聘的大学毕业生。从对用人单位的调查来看, 一线农村小学对定向分配的免费师范生普遍看好, 认为他们具有全新的教育理念、扎实的职业技能、多学科教学的职业素养, 又是本乡本土的毕业生, 工作适应快且不易流失。而对选聘的大学毕业生则有诸多不满意, 主要表现为三方面:一是这些大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和职业荣誉感不如免费师范生, 容易流失, 不稳定。二是无法马上适应农村小学教育的实际, 主要表现为学科知识较为精深, 但教师职业技能缺乏, 艺体素质达不到职业需求。三是大学生在求学期间一般强调对某一专业、学科知识的学习, 而没有进行小学多学科教学的系统训练, 无法适应农村小学多学科教学的需要。免费师范生受欢迎, 选聘的大学生受冷遇, 但在各地新的师资补充过程中, 免费师范生只是少数, 选聘大学生占多数。这是一对矛盾, 矛盾背后是两种小学教师教育模式的冲突, “初中起点、公费培养”是封闭模式, 而“综合大学教育加教师资格证申请”是开放模式。一般来说, 封闭型的培养模式代表传统与保守, 开放型的培养模式代表潮流与趋势。为什么“初中起点、公费培养”这种代表传统与保守的封闭型培养模式在湖南农村小学能受到广泛好评呢?这是一个值得我们研究和思考的问题, 特别是在我国农村小学教师教育机制改革与创新时期, 对“初中起点、公费培养”的湖南模式进行分析和完善显得很有必要。
二、从继承的视角看我国农村小学教师培养机制
从小学教师教育100多年的发展历程来看, 免费培养制度是主流, 其间中断过两次, 即1922年至1932年在“新学制”条件下实行的师范教育收费制度和1997年至2006年在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机制下实行的师范教育收费制度。从历史的视角来分析, 这两次师范教育收费制度的实施都对当时的教师教育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 也损害了基础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良性发展。历史经验告诉我们, 只要实施免费培养制度, 小学教师教育就能得到健康发展, 否则就会走向低谷。建国以后到上世纪末, 以中等师范学校为主体的免费培养机制曾为我国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农村小学教师, 到现在为止, 这些教师仍然是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的主要力量。这种以中等师范学校为主体, 招收优秀初中生进行免费培养的机制有其顽强的生命力, 其生命力的源头就在于“公费培养和初中起点”。在农村小学教师教育由中专向专、本科提升, 由封闭培养到开放培养的转变中, 一度出现了继承断裂的现象。主要表现为以招收初中生为主的中等师范学校淡出历史舞台, 而以招收高中生为主的专科或本科院校成为培养农村小学教师的主体, 培养主体的急速更换, 导致培养模式的改变, 以招收高中生为主, 进行收费培养的模式完全颠覆了“初中起点, 公费培养”的传统。“高中起点, 收费培养”是对“初中起点, 公费培养”的改革, 但这是一种缺乏继承的改革。10年的改革实践也证明了这点, 生源质量严重下滑, 培养出来的毕业生不能适应农村小学教育, 损害了农村小学教师队伍的正常补充, 对基础教育改革产生了消极影响。
通过对历史和现实的研究, 我们发现“初中起点、公费培养”应该是现阶段培养农村小学师资的最佳模式。为什么强调“初中起点、公费培养”呢?必须回答当前围绕小学教师培养而产生争议的两个话题, 一是等待就业的大学毕业生多, 为什么还要政府费钱费力进行定向培养?二是为什么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 还要从初中毕业生中来招收?要回答第一个问题, 必须了解小学教师职业素质构成的特殊性, 小学教师职业素质结构必须注重“宽口径、强技能”。“宽口径”是指学科知识面要广, 以适应小学多学科教学的需要;“强技能”是指小学教师的职业能力必须过硬, 包括规范用语、规范用字以及艺体素质都必须达到一定水平, 这种技能训练的周期相对较长。在开放模式下开展的农村小学教师教育, 也有教师资格证培训与考核这一机制来保证教育理论和职业技能的落实, 但是当前获取小学教师资格证只要参与短期的培训和考核即可, 这种短训对于工作对象是成人的中学教师来说, 稍许有点意义, 但对工作对象是小学生, 对职业技能要求较高的农村小学教师来说, 则用处不大。此外, 农村小学较为偏远, 物质、文化生活相对艰苦, 从市场经济视角来分析, 这一职业缺乏足够的比较优势。因此, 必须由国家公共财政支持, 开展免费的农村小学教师教育, 才能保证农村小学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要因答第二个问题, 必须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首先, “初中起点”招生可以吸引优质生源。在实施了“初中起点、公费培养”机制的湖南省农村初中, 中考结束后, 品学兼优的毕业生要么就读省示范性高中, 要么就读有免费计划的师范院校。选择前者, 具有不确定性, 且费用较高, 选择后者, 对工薪阶层和农民家庭有较大的吸引力。其实, 从2008年起, 湖南省也尝试过通过高考招收免费师范生来培养农村小学师资, 但与初中起点五年制专科年年爆满的情形相比, 高中考生和家长的反应冷淡得多。2008年, 全省只招收到180人, 2009年也只招到了300多人, 离每年500个招生计划相差甚远, 生源质量也较低。因此, 从生源质量的角度来分析, 通过“初中起点、公费培养”机制招收的学生质量更为优秀, 数量更为充足。其次, 青少年期处在身心快速发展时期, 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小学教师的职业素养要求任职者具备较强的职业技能素养和艺体素养, 这些特点决定了招收的学生必须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毋庸置疑, 初中起点的学生在可塑性方面要比高中起点的学生有较强的优势, 高中三年, 为高考而学, 目标单一, 其音、体、美素质在繁重的学习任务面前被压抑, 发展的关键期已经错过。第三, 有利于职业理想和职业情感的形成。初中毕业生的人生观还处在形成阶段, 没有定型, 容易培养他们的职业认同感和职业理想。
三、从创新的视角来看农村小学教师免费定向培养机制
首先, 从招生来看, 主张在政府主导下制订招生计划, 学生自愿报考, 通过规范程序, 多方监督公平。六年制本科和五年制专科在招生时必须经过以下几个程序:一是招生计划确定。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 由县、市根据本地区农村小学教师队伍建设需要, 提出当年的定向培养招生需求建议计划, 经市、州教育局审核汇总后报省教育厅, 省教育厅根据各地上报的需求, 统筹安排下达招生计划。二是有招生计划的县、市、区, 所有身体健康的初中毕业生都可以报名。三是县、市 (区) 教育局根据初选标准确定入选名单, 其标准是相貌端正、身体健康, 且中考成绩不低于当年当地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计划内招生录取控制分数线。四是县、市 (区) 公示通过初选的人员名单。五是市 (州) 教育局和招生学校联合进行笔试和面试。六是招生学校预录取。七是省教育厅对市 (州) 教育局预录情况及预录学生名单进行全面审核, 并向社会公示。八是县、市 (区) 人民政府与考生签订培养协议书。
其次, 从培养来看, 主张确定合适的培养目标和模式, 加强管理, 强化实践技能培养。第一, 确定合适的培养目标和模式。“初中起点、公费培养”机制存在两个层次, 即六年制本科和五年制专科。在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上, 六年制本科和五年制专科存在一些区别, 表现为:五年制培养主要是培养全科型农村小学教师, 要求毕业生能胜任农村小学的所有学科。在师范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中, 设置的课程面广, 包括文化课、技能课、教育专业课、教育实践课等, 主要特点是“专科层次, 全科培养, 不细化学科 (专业) 方向”。而六年制的培养目标是基础知识宽厚、专业知识扎实、综合素质较高、具有实施素质教育和一定教育教学研究及管理能力的小学教师, 为建设小学骨干教师队伍和培养学科带头人奠定坚实的基础。以“四二分段”的模式进行培养。第二, 加强管理, 激发免费师范生的学习动力。免费师范生存在着学习动力不足的问题。为了激发免费师范生的学习动力, 承担培养任务的院校做了一些探索, 提出了“刚性管理, 柔性引导”的管理机制。所谓“刚性管理”是指在实施免费师范教育机制之前, 湖南省教育厅就要求在生源地政府、学生和招生学校签订的三方协议上, 明确规定“乙方 (学生) 在学习期间自动放弃学籍、因触犯刑律或违反校纪被开除学籍, 或因自身原因, 学业成绩达不到甲方 (学校) 的培养规格要求, 不能获取毕业证和学士学位证书, 应向甲方缴纳违约金”。所谓“柔性引导”是指校方开展的人性化管理。一是课程管理上, 学校给学生留足个性发展的空间, 除五个限选模块课程外, 学校还开设大量的公共选修课和专业选修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课程选修。二是对学生进行师魂典范教育和职业理想教育。开展师魂典范教育, 提炼教师核心价值观, 开展实践体验教育, 坚定免费师范生的职业理想, 开展“到基层去,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职业导向教育, 把国家的需要作为自己的人生选择。三是建立了一套与其他大学不同的“小学大专班”和“小教本科班”的管理模式。在五年制和六年制的前二年, 学校为每班配备班主任, 班主任对他们进行适时适度的学习和生活上的辅导, 到三年级时改为辅导员制。采取这些措施, 指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第三, 强化师范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创新实践教学, 建立以专业能力训练与过关考核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系。2011年, 教育部颁布了《国家教师教育课程标准 (试行) 》, 《标准 (试行) 》明确规定“教师教育课程应强化实践意识, 关注现实问题, 体现教育改革与发展对教师的新要求”。因此, 在研究的基础上, 提出建立一套涵盖课堂内外, 以专业能力训练与过关考核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系。这种实践教学体系, 从培养目标入手, 层层建立专业能力子项, 确立各能力子项的实践教学时间、场所、内容、考核等因素, 并分成校外与校内实践教学项目。校外实践教学主要包括教育见习、教育心理调查和教育实习三类, 以实习合作小学为基地展开, 课时量约为总课时的16%。师范院校和生源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共同管理和指导校外实践教学项目, 并对实践教学成绩进行考核, 考核结果适用于区、县教育局对师范生的工作岗位安排和校内的教育实习成绩鉴定。校内的实践教学又分为课内和课外两个层次, 课内的实践教学项目, 在学科考核时一并进行;课外的实践教学项目, 由系部教学指导委员会组成专家考评小组, 对各项能力进行统一的过关考核。这种实践教学体系, 旨在强化师范生的实践意识, 适应教育改革与发展对教师的新要求, 达到“无缝”就业的目的。
第三, 从就业来看, 主张各方统一意见, 认真履行就业协议。当前, 在免费师范生就业问题上, 大多数县、市政府高度重视, 认真履行合同, 并且认为免费师范生切实解决了偏远农村小学师资短缺的问题。但也有个别县、市对免费定向师范生培养积极性不高, 除了客观需求不足外, 还存在两个认识上的偏差。第一种偏差是这些县、市的主要官员对农村小学教师培养的特殊性缺乏认识, 认为小学教师不用定向培养。小学教师培养的特殊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小学教师职前培养周期较长。对小学教师职业理想、职业技能的培养, 需要长时间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 不是短期培训可以完成的。二是小学教师的稳定性受亲情因素影响。公开选聘的大学生, 执教在偏僻的异乡, 远离亲情, 远离城市, 很容易流失, 师资队伍缺乏稳定性。对这些特殊性认识不足, 导致个别县、市领导产生“大学生俯拾即是, 想招多少有多少, 小学教师不用定向培养”的看法。第二种偏差是个别县、市官员缺乏责任感, 把教师招聘当作权利运作的自留地。目前还不存在免费师范生的就业问题, 只是有些不同的看法。因此, 免费师范生的就业问题, 只要各级政府部门从教育事业大局出发, 统一意见, 认真履行就业协议, 就不成为问题。
基于农村小学教师职业的特殊性以及我国农村小学教育的独特性。湖南省实行的六年制本科、五年制专科的“初中起点、公费培养”模式, 既有继承又有创新, 更有实践的证明, 这种培养机制是现阶段我国农村小学教师教育的最佳选择。
参考文献
[1]林溪.不断创新农村小学教师培养机制.中国教师报, 2010-5-26.
[2]詹小平, 李茂平.六年制农村小学教师培养:我国免费师范教育的新探索.高等教育研究, 2011 (12) .
[3]周挥辉.师范生免费教育实践的矛盾分析与政策调适.教育研究, 2010 (8) .
竞选演讲:改变创造明天! 第9篇
Dean Thomas: …a round of applause for Tim Yeung. (Students clap.) Next up to the 1)podium, we have Naomi Bartlett. Miss Bartlett, the mic is yours. (Students clap again.)
Naomi: Thank you Dean Thomas for that warm welcome, and thank you to my opponent and colleague, Mr. Tim Yeung. Tim’s done an excellent job of pointing out everything I’m going to do wrong if I’m elected, which now leaves me with ample time to talk about what will get done if I’m elected.
First and foremost, we’ll see this absurd 2)hike in tuition fees slowed and then reversed. We can all appreciate the necessity of inflation, but a 250% increase in six years is ridiculous at the best of times. ①And let’s not forget that the number of required textbooks in first- and second-year classes has risen from one or two books per year to four or six books per semester. ②How are students who are surviving hand to mouth supposed to afford these things?
Secondly, I’ve heard through the 3)grapevine that many people are expressing worries about the lack of practical support on campus. Cooking courses, study-habit training, budgeting, and interview skills are among the things I’ve heard mentioned, and I have to say that I agree—these things are of vital importance and, sadly, are being ignored. If I am elected, I will work with the head of each department to create these kinds of programs, run by volunteers, in an effort to improve the day to day lives of students.
③Last but not least, I’d like to look at equality. Many of you already know that I strongly believe in level playing fields. What I truly hope that everyone will come to understand is that no matter what the problem, no matter how insignificant you think it might be, I will be here with ears wide open. I will listen, I will consider, and I will do everything in my power to make sure your voice is heard.
And with that, ④I will bid you 4)adieu. I look forward to working with all of you in the future!
托马斯院长:……为蒂姆·杨鼓掌。(学生们鼓掌。)下一位,我们有请内奥米·巴特利特。巴特利特小姐,麦克风给你。(学生们再次鼓掌。)
内奥米:感谢托马斯院长的热情欢迎,感谢我的竞争对手兼同事,蒂姆·杨先生。蒂姆的演讲非常精彩,指出了如果我当选的不利之处,那么现在我有充分的时间来说说,如果我当选了,会做些什么。
首先,我们来看看,学费疯狂上涨的速度该降低并逐渐消停。我们都意识这(学费上涨)在通货膨胀时期有必要性,但是在经济环境大好的六年里,学费暴涨250%实属荒唐。别忘了,大一、大二课程的指定书目的数量从每年的一两本到每学期四至六本。那些生活拮据的学生怎么能够负担得起呢?
其次,我通过小道消息得知,很多人表达了他们对缺少校园技能培训课程的担忧。比如烹饪课、学习习惯训练、理财,还有面试技巧等,这些都是我听他们提到的,而且我不得不表示赞同——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但很遗憾,被忽视了。如果我当选,我会与各系主任合作,去制定各种各样的计划,由志愿者负责,努力去改善学生们的日常生活。
最后一点,但同样也很重要的,我想说说关于平等的问题。你们中的很多人都已经知道,我坚信平等的重要性。我真心希望,每个人都能明白,无论什么样的问题,事无巨细,我都会侧耳倾听。我聆听你们的声音,考虑你们的难处,尽我的全力去做好工作,来确保满足你们的需要。
好了,我该说再见了。我期待着将来与你们的合作!
Smart Sentences
① And let’s not forget that… 别忘了……
let’s not forget that…: used to remind listeners about sth. important(用以提醒听者某事的重要性)。例如:
Let’s not forget that the lives of ordinary people are of no less importance than those of the VIPs.
我们不能忘记,普通民众的生命也与那些重要人物的一样重要。
② How are students who are surviving hand to mouth supposed to afford these things? 那些生活拮据的学生怎么能够负担得起呢?
hand to mouth: having or providing only the bare essentials(生活仅够糊口、生活拮据)。例如:
With his limited income and big family, he can only live a hand to mouth way of life.
他的收入不高,家庭人口多,生活拮据。
③ Last but not least, I’d like to look at equality.最后一点,但同样也很重要的,我想说说关于平等的问题。
last but not least: the last thing to be mentioned is as important as all the others(最后但并非最不重要)。例如:
Last but not least, he plays the saxophone.
最后一点,但同样也很重要的是,他会演奏萨克斯管。
④ I will bid you adieu.好了,我该说再见了。
bid sb. adieu: say goodbye to sb.(道别)。例如:
It’s getting late and now I have to bid you all adieu.
明天与起点小学教师演讲 第10篇
或许,拥抱明天我们依然坚持不懈的努力着。
明天是一个灿烂的太阳,普照的阳光让我们感受温暖,
直到有一天,我们停下脚步,回首一望,
才恍然大悟,路边的风景依然光彩耀人的样子,
我们都错过了,谢谢你,明天,真的好美好!
我总是想扑捉昨天的记忆,才发现,
我的昨天竟是被无聊与空寂所占据,
我的时间也竟是这么的无聊的被活活吞噬,
我真切的感到懊悔。我仿佛才意识到,
时间是没有对手的,
它带走我们年轻貌美的容颜,
卷走我们感到懊悔而想要发奋读书的光阴,
吹赱我们对未来的希望,风卷残云过后,
我才发现时间的恐怖。可怕!
留下的给我们的.或许也只有悲惨的哀叹声了,
也许我们都将累了,老了,困了,倦了,想放弃了,
所有人都精疲力尽瘫倒在地,
一幅意志消沉的画面不知一次的出现在我脑海中,
是的,即使我是一个雄辩的律师,
我将没有最好的证词为人类辩护,与时间打官司,
简直是天方夜谭的事!而且我也知道做了也是徒劳的。
即使我是一名这名的摄影师,
随着时间的推移,
随着环境的变化,
我所拍摄出来的一张张照片,
从照片中,社会的日新月异的变化似乎又是时间的功劳。
即使我是一名技艺高超的绘画大师,
我也将无法绘画出时间这个神秘而神圣,可爱而又可恨的东西
即使我是一名著名的工程师,
也无法将未来的蓝图描绘好,
因为我知道,随着时间的流逝,
未来也将建筑出一幢幢的新兴大厦,
但是,时间似乎又可以充满着希望向我们走来,
明天,对,就是明天!
或许,十七八岁的年龄,真的会像明天七八九点钟的阳光那么的绚丽和灿烂
时间也许能使人清醒,给我们莘莘学子即使是在漫漫长途、
艰难困苦的求学路上,一丝丝的温暖与动力也油然而生!
用爱心托起明天的希望教师演讲 第11篇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
人们常说,没有梦想的人生是乏味的;没有创造的生活是平淡的;没有燃烧的事业是无奈的;没有爱的心灵是黑暗的。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用爱心托起明天的希望》
时光飞逝,岁月如梭,转眼我已
经在这个讲台上三年,三年前刚到四中时我那股青春的热情,站在学生面前时那种难以掩示的腼腆,如今已经变成了成熟和干练,但如火的热情,积极向上的做事态度却始终如一。
三年的时光让我对教师这个神圣的职业有了最本质的了解。有人常常这样对我说:“你是老师啊!不错呀!高工资,高享受,一天就那么几节课,动动嘴就行了,风吹不着,雨淋不到的,一年还有三个月的大假休息……”。每次听到这些,我只是一笑了之,我明白,只有成为一名真正的教师才能体会到这份工作的艰辛。现在的孩子自尊心强,有个性,我要用爱心去关怀,呵护他们。作为一名体育教师不在是早七晚五的生活,我们要带训练队就要起的早,我们要领学生参加比赛就不得不放弃业余时间,三九的严寒三伏的酷夏,我们坚守岗位,任劳任怨,不抱怨。我记得上中学的时候,我的一位老师对我说:“老师吃得是良心饭!”朴实的话语道出了教师精神实质,是啊!在这个平凡的世界里,我们需要像杨利伟那样的英雄,但更需要有千千万万,真真切切,实实在在能够在这个平谈的岗位而且永远充盈着燃烧激情的人,记得上学期期末,我带过的训练队已经毕业的学生的家长找到我说:朱老师,常听孩子回家提起你,我家有点事……孩子的情绪波动很大,孩子的学习成绩下降很快,我想找您帮个忙……”。听到这些使我很受感动,这是对我的信任,也使我感到责任的重大。我为自己能成为学生家长倾诉的对象而感到骄傲,只要你用爱心去面对学生,他们会完完全全把你当成自己最亲的家人,亲近你,信赖你,那一刻,我,为自己是一名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而骄傲!为我能成为四中这个积极向上的集体中的一员而自豪!我明白,教师,固然有着别人无法理解的艰辛,同样有着别人无法体会到的幸福!
有人把教师比作是“红烛”,是“春蚕”言语中不乏悲壮,今天,站在这里我要说:“教师应刻是一枚直上云霄的火箭,载着爱心托起明天的希望。
谢谢大家!
小学生演讲稿:新学期,新起点 第12篇
1:纪律是新的学期的知识和安全保护,不要在课堂上打,没有噪音,并敦促其他学生。充分利用课堂阅读书籍,增加知识。
二:狩猎更多的书,阅读更多中外名着,积累好话,写材。提高写作水平
三:长大一岁,写错字应彻底消除,坚持写红,好软硬笔书法,写流利而美丽的汉字。
四:打破数学的弱点,坚持口算,提高计算能力。在期间结束时获得良好的效果。
五:回熟英文单词,熟悉文字。阅读更多英语文章提高口语沟通能力。
以下是相同的 六:坚持每天背诵古诗,理解每个单词的意义,每句的意义。知道如何使用诗歌。熟练写每首诗。
七:作为一个旅的成员,举一个例子,先约束自己,然后约束别人。协助旅团辅导员做旅团工作,帮助教师管理班级。做一个好帮手老师,学生信任一个好的监视器长度。
八:班做严肃听,积极发言,仔细阅读每一课,回到每一个字,记住每一个公式,做好所有科目。
明天与起点小学教师演讲 第13篇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下午好!很高兴同大家在杭州相聚。明天,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就要拉开帷幕。国际社会期待着这次峰会,工商、智库、劳动、妇女、青年等社会各界也期待着这次峰会。大家目标高度一致,那就是推动杭州峰会取得丰硕成果。
杭州是中国的一个历史文化重镇和商贸中心。千百年来,从白居易到苏东坡,从西湖到大运河,杭州的悠久历史和文化传说引人入胜。杭州是创新活力之城,电子商务蓬勃发展,在杭州点击鼠标,联通的是整个世界。杭州也是生态文明之都,山明水秀,晴好雨奇,浸透着江南韵味,凝结着世代匠心。
我曾在浙江工作了6个年头,熟悉这里的山水草木、风土人情,参与和见证了这里的发展。在中国,像杭州这样的城市有很多,在过去几十年经历了大发展、大变化,许许多多普通家庭用勤劳的双手改变了自己的生活。这一点一滴的变化,集合起来就是磅礴的力量,推动着中国发展进步,折射出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
这是探索前行的进程。
一个13亿多人口的大国实现现代化,在人类历史上没有先例可循。中国的发展注定要走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我们“摸着石头过河”,不断深化改革开放,不断探索前进,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这是真抓实干的进程。
我们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松,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靠着拼劲、闯劲、干劲,靠着钉钉子精神,把中国建成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最大货物贸易国、第三大对外直接投资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接近8000美元。
这是共同富裕的进程。
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是中国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有7亿多人口摆脱贫困,13亿多人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大幅度提升,用几十年时间完成了其他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发展历程。
这是中国走向世界、世界走向中国的进程。我们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敞开大门搞建设,从大规模引进来到大踏步走出去,积极推动建设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中国同外部世界的互动持续加深,中国的朋友遍布世界。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改革开放38年过去,弹指一挥间。今天,随着中国经济体量的增大以及同世界的合作不断加深,中国经济走向受到外界关注。很多人都关心,中国经济能否实现持续稳定增长?中国能否把改革开放推进下去?中国能否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行胜于言。中国用实际行动对这些问题作出了回答。今年年初,中国出台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针对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突出问题,强调要牢固树立和坚决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今天的中国,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这个新起点,就是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增加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的新起点,就是中国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起点,就是中国同世界深度互动、向世界深度开放的新起点。我们有信心、有能力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继续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为世界带来更多发展机遇。
在新的起点上,我们将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开拓更好发展前景。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这是中国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阶段演进的必经过程。要在新常态下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必须依靠改革。因循守旧没有出路,畏缩不前坐失良机。中国改革的方向已经明确、不会动摇;中国改革的步伐将坚定向前、不会放慢。
中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我们将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凤凰涅槃的决心,敢于向积存多年的顽瘴痼疾开刀,敢于触及深层次利益关系和矛盾,把改革进行到底。我们将继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解决好当前经济发展中的主要矛盾,通过优化要素配置和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激发市场活力,促进协调发展。我们将继续创新体制机制、突破利益固化藩篱,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在新的起点上,我们将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释放更强增长动力。抓住科技创新就抓住了发展的牛鼻子。我们清醒认识到,中国经济发展不少领域大而不强、大而不优,长期以来主要依靠资源、资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支撑经济增长和规模扩张的方式已不可持续,中国发展正面临着动力转换、方式转变、结构调整的繁重任务。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是中国发展的迫切要求和必由之路。
我们正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创新第一动力的作用,努力实现从量的增长向质的提升转变。我们将推广发展理念、体制机制、商业模式等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大创新,在推动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上来一个根本性转变。我们将力争在重大项目、重点方向率先突破,积极牵头实施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我们将深入研究和解决经济和产业发展急需的科技问题,围绕促进转方式调结构、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等方面需求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推动产业和产品向价值链中高端跃升,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性发展。
在新的起点上,我们将坚定不移推动绿色发展,谋求更佳质量效益。我多次说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这个朴素的道理正得到越来越多人们的认同。
我们将毫不动摇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我们推动绿色发展,也是为了主动应对气候变化和产能过剩问题。今后5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能耗、二氧化碳排放量将分别下降23%、15%、18%。我们要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让老百姓在宜居的环境中享受生活,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生态效益。
从2016年开始,我们正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动调节供求关系,要用5年时间再压减粗钢产能1亿至1.5亿吨,用3至5年时间再退出煤炭产能5亿吨左右、减量重组5亿吨左右。这是我们从自身长远发展出发,从去产能、调结构、稳增长出发,自主采取的行动。中国在去产能方面,力度最大,举措最实,说到就会做到。
在新的起点上,我们将坚定不移推进公平共享,增进更多民众福祉。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要扎扎实实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各环节。
我们将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健全公共服务体系,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特别是要加大对困难群众精准帮扶力度,在2020年前实现现行标准下57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使7亿多人摆脱贫困,占全球减贫人口的70%以上,为世界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将继续为全球反贫困作出贡献。我们将更加注重公平公正,在做大发展蛋糕的同时分好蛋糕,从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出发,让百姓有更多成就感和获得感。
在新的起点上,我们将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实现更广互利共赢。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不断创造更全面、更深入、更多元的对外开放格局,是中国的战略选择。中国对外开放不会停滞,更不会走回头路。
我们将继续深入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支持多边贸易体制。我们将加大放宽外商投资准入,提高便利化程度,促进公平开放竞争,全力营造优良营商环境。同时,我们将加快同有关国家商签自由贸易协定和投资协定,推进国内高标准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在有序开展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逐步开放国内资本市场的同时,我们将继续推动人民币走出去,提高金融业国际化水平。
中国的发展得益于国际社会,也愿为国际社会提供更多公共产品。我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旨在同沿线各国分享中国发展机遇,实现共同繁荣。丝绸之路经济带一系列重点项目和经济走廊建设已经取得重要进展,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正在同步推进。我们倡导创建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已经开始在区域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我想特别指出,中国倡导的新机制新倡议,不是为了另起炉灶,更不是为了针对谁,而是对现有国际机制的有益补充和完善,目标是实现合作共赢、共同发展。中国对外开放,不是要一家唱独角戏,而是要欢迎各方共同参与;不是要谋求势力范围,而是要支持各国共同发展;不是要营造自己的后花园,而是要建设各国共享的百花园。
我们落实上述改革发展举措的决心是坚定的。这些举措已经初见成效。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长6.7%,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达到73.4%,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54.1%,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城镇新增就业717万人。可以相信,中国的发展前景一定会越来越好,对世界的贡献一定会越来越大!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当前,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正处于新旧增长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上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提供的动能面临消退,新一轮增长动能尚在孕育。现在,保护主义抬头,国际贸易和投资低迷,多边贸易体制发展面临瓶颈,区域贸易安排丛生,导致规则碎片化。地缘政治因素错综复杂,政治安全冲突和动荡、难民危机、气候变化、恐怖主义等地区热点和全球性挑战,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不容忽视。
面对当前世界经济的复杂形势和风险挑战,国际社会对二十国集团、对杭州峰会抱有很高期待。在去年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安塔利亚峰会上,我提出要对世界经济把准脉、开好方。中方希望同各方一道,推动杭州峰会开出一剂标本兼治、综合施策的药方,推动世界经济走上强劲、可持续、平衡、包容增长之路。
第一,建设创新型世界经济,开辟增长源泉。创新是从根本上打开增长之锁的钥匙。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蓄势待发,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技术日新月异,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结合,将给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带来革命性变化。这种变化不会一蹴而就,也不会一帆风顺,需要各国合力推动,在充分放大和加速其正面效应的同时,把可能出现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中方把创新增长方式设定为杭州峰会重点议题,推动制定《二十国集团创新增长蓝图》,目的就是要向创新要动力,向改革要活力,把握创新、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数字经济的历史性机遇,提升世界经济中长期增长潜力。这是二十国集团首次围绕创新采取行动,我们要把各国实施创新政策的力量汇集一处,做到理念上有共识、行动上有计划、机制上有保障。我们要针对全球经济增长低迷的突出问题,在宏观经济政策上进行创新,把财政货币和结构性改革政策有效组合起来。
第二,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拓展发展空间。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证明,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导致落后。重回以邻为壑的老路,不仅无法摆脱自身危机和衰退,而且会收窄世界经济共同空间,导致“双输”局面。
“轻关易道,通商宽农。”这是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应有之义。中方把贸易和投资摆上二十国集团重要议程。我们推动二十国集团加强贸易和投资机制建设,制定全球贸易增长战略和全球投资指导原则,巩固多边贸易体制,重申反对保护主义承诺。我们希望通过这些举措,为各国发展营造更大市场和空间,重振贸易和投资这两大引擎。
第三,建设联动型世界经济,凝聚互动合力。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各国发展环环相扣,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没有哪一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协调合作是必然选择。我们要在世界经济共振中实现联动发展。
我们应该加强政策规则的联动,一方面通过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放大正面外溢效应,减少负面外部影响,另一方面倡导交流互鉴,解决制度、政策、标准不对称问题。我们应该夯实基础设施的联动,中方发起全球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联盟倡议,推动多边开发银行发表联合愿景声明,加大对基础设施项目的资金投入和智力支持,以加速全球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进程。我们应该增进利益共赢的联动,推动构建和优化全球价值链,扩大各方参与,打造全球增长共赢链。
第四,建设包容型世界经济,夯实共赢基础。消除贫困和饥饿,推动包容和可持续发展,不仅是国际社会的道义责任,也能释放出不可估量的有效需求。据有关统计,现在世界基尼系数已经达到0.7左右,超过了公认的0.6“危险线”,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同时,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给不同产业和群体带来了冲击。我们要正视和妥善处理这一问题,努力让经济全球化更具包容性。
为实现上述目标,今年二十国集团首次把发展问题置于全球宏观政策框架核心位置,首次就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制定行动计划,首次就支持非洲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工业化开展合作,具有开创性意义。各方一致承诺推动气候变化《巴黎协定》尽快生效。我们还就能源可及性、能效、可再生能源、创业制定共同行动计划,加强粮食安全和农业合作。我们关心不同阶层和群体特别是困难群众的需求,推动各国讨论公共管理和再分配政策调整。
我们希望向国际社会传递这样一个信号:二十国集团不仅属于二十个成员,也属于全世界。我们的目标是让增长和发展惠及所有国家和人民,让各国人民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人民的日子都一天天好起来!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一个行动胜过一打纲领。二十国集团成员应该同国际社会一道坚定信念、立即行动,从以下方面作出努力。
第一,共同维护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历史一再证明,没有和平就没有发展,没有稳定就没有繁荣。各国安全紧密相关,没有哪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也没有哪个国家可以包打天下。抛弃过时的冷战思维,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是当务之急。我们呼吁各国珍惜难能可贵的和平和安宁,为维护全球和地9区稳定发挥建设性作用。各国都应该坚持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坚持多边主义,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分歧和争端,寻求而不是破坏共识,化解而不是制造矛盾,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和衷共济、和合共生是中华民族的历史基因,也是东方文明的精髓。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国强必霸的逻辑不适用,穷兵黩武的道路走不通。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派遣维和人员最多的国家,不久前在马里和南苏丹牺牲的联合国维和人员中就有中国人民的优秀儿子。我们将继续履行好国际义务,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和维护者。
第二,共同构建合作共赢的全球伙伴关系。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没有与世隔绝的孤岛。同为地球村居民,我们要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伙伴精神是二十国集团最宝贵的财富,也是各国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的选择。
我们应该求同存异、聚同化异,共同构建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国家不论大小、强弱、贫富,都应该平等相待,既把自己发展好,也帮助其他国家发展好。大家都好,世界才能更美好。
我们应该加强在重大全球性问题上的沟通和协调,为实现世界和平、稳定、繁荣提供更多公共产品。我们应该建立健全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机制,考虑国内政策的联动效应和传导影响,推动正面而非负面溢出效应。我们应该以伙伴关系为依托,秉持共赢理念,加强各领域务实合作,不断扩大合作内涵和外延,推动取得符合人民期待的合作成果。我们应该促进不同国家、不同文化和历史背景的人们深入交流,增进彼此理解,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第三,共同完善全球经济治理。常言说,小智治事,大智治制。面对世界经济形势的发展演变,全球经济治理需要与时俱进、因时而变。全球经济治理应该以平等为基础,更好反映世界经济格局新现实,增加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代表性和发言权,确保各国在国际经济合作中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
全球经济治理应该以开放为导向,坚持理念、政策、机制开放,适应形势变化,广纳良言,充分听取社会各界建议和诉求,鼓励各方积极参与和融入,不搞排他性安排,防止治理机制封闭化和规则碎片化。全球经济治理应该以合作为动力,全球性挑战需要全球性应对,合作是必然选择,各国要加强沟通和协调,照顾彼此利益关切,共商规则,共建机制,共迎挑战。全球经济治理应该以共享为目标,提倡所有人参与,所有人受益,不搞一家独大或者赢者通吃,而是寻求利益共享,实现共赢目标。
当前形势下,全球经济治理特别要抓住以下重点:共同构建公正高效的全球金融治理格局,维护世界经济稳定大局;共同构建开放透明的全球贸易和投资治理格局,巩固多边贸易体制,释放全球经贸投资合作潜力;共同构建绿色低碳的全球能源治理格局,推动全球绿色发展合作;共同构建包容联动的全球发展治理格局,以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为目标,共同增进全人类福祉!
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已经举行10届,正处在关键发展节点上。中方主办杭州峰会的目标之一,是推动二十国集团实现从短期政策向中长期政策转型,从危机应对向长效治理机制转型,巩固其作为全球经济治理重要平台的地位。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工商界是促进增长的生力军。中方把工商峰会安排在领导人峰会前夕举行,就是要充分汇集工商界的思想和智慧。我高兴地看到,二十国集团工商界人士积极参与全年会议进程,同其他各界人士一道,针对二十国集团关注重点,围绕金融促增长、贸易和投资、基础设施建设、中小企业发展、就业、反腐败等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为二十国集团政策制定提供了重要参考,为杭州峰会作出了积极贡献。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这几天,正值钱塘江大潮,“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我同各位一样,期待着二十国集团勇做世界经济的弄潮儿。相信在各方一道努力下,杭州峰会一定能够取得成功!
最后,我祝这次工商峰会取得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起点与终点 第14篇
富翁在海滨度假,见到一个晒着太阳安于现状的渔夫。
富翁劝他说:“你应该有长远打算,攒钱买条大船,再雇几个帮手出海打鱼,这样才能挣更多的钱。”
然后呢?渔夫问。
富翁回答:“你可以再买几条大船,办一家捕捞公司。做大后把公司上市,再去投资扩大生产。如此一来,你就会和我一样,成为亿万富翁了。”
成为亿万富翁之后呢?渔夫又问。
富翁说:“你就可以像我一样到海滨度假,晒晒太阳,钓钓鱼,享受生活了。”
渔夫听了,不屑地说:“我每天都在海滨晒太阳、钓鱼,难道你不认为,我一直都在享受生活吗?”
一般而言,故事讲到这里就应该结尾了。但是我们不妨看看另一种结尾:
富翁笑着回答:“如果都像你这样,终年守着这块狭小的海域,不敢出去闯荡,一生甘于平庸、无所作为,你觉得,这样的人生有意义吗?”
起点和终点重合,结果貌似一样,實则不然。在数学几何中,1度等于361度,然而,人生的1度并不等于361度。人生的1度,是安于现状,是原地踏步,是不思进取;人生的361度,则是经历了许多的磨砺与打拼后的回归。人生的意义就在于经历,经历也是一种财富。经历得多,生命才更有长度;经历得广,生命才更有厚度。有着丰富经历的人生,才算是完美的人生。
(据天津网 秦湖/文)
明天与起点小学教师演讲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