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漫谈《红楼梦》中两种不同的管理模式

来源:开心麻花作者:开心麻花2025-09-191

漫谈《红楼梦》中两种不同的管理模式(精选6篇)

漫谈《红楼梦》中两种不同的管理模式 第1篇

漫谈《红楼梦》中两种不同的管理模式

《红楼梦》描写了两种不同的管理模式,塑造了两种不同的管理权威:一是贪婪集权型,在一定程度上颇似盎格鲁・萨克逊模式,即英美模式,主要以王熙凤为代表;二是创新分权型,与盎格鲁・萨克逊模式相反的莱茵体系,即日德模式,主要以贾探春、薛宝钗为代表.

作 者:何~  作者单位:中共永州市委党校,湖南,永州,425000 刊 名:湖南行政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NAN ADMINISTRATON INSTITUTE 年,卷(期): “”(4) 分类号:G0 关键词:红楼梦   管理模式   贪婪集权   英美模式   创新分权   日德模式  

漫谈《红楼梦》中两种不同的管理模式 第2篇

释意和解释--心理咨询中两种不同的会谈技巧

释意和解释虽然都属于心理咨询中的会谈技巧,但释意属于会谈中的倾听技巧,而解释则属于会谈中的影响性技巧,二者有着本质的`不同.

作 者:杨广广  作者单位:陕西延安教育学院,陕西,延安,716000 刊 名:延安教育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YANAN COLLEGE OF EDUCATION 年,卷(期): “”(4) 分类号:B849 关键词:会谈技巧   心理咨询   解释   释意  

漫谈《红楼梦》中两种不同的管理模式 第3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共选取2012全年前来我院进行治疗的100例各类感染患者给予临床研究, 其中男性46例、女性54例, 年龄19~73岁, 平均年龄 (42.25±2.57) 岁。

1.2 方法

1.2.1 纳入与排除标准

①患者均接受血液检验鉴定病原菌, 并对血液采样具有一定耐受性;②患者无昏迷、休克等症状, 意识清醒, 可积极配合本次研究;③患者无精神类疾病;④患者于本次研究前未服用任何抗生素类药物;⑤患者无凝血功能障碍情况发生;⑥患者无任何血液系统疾病;⑦患者对本次研究具有知情权, 且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2.2 研究方法

对100例各类感染患者均进行血液抽样, 并分别实施药敏试验以及常规检测, 观察并记录两种检测方法所得结果, 进行鉴定符合率判断, 给予统计学分析, 得出结论。

1.2.3 直接药敏试验

将血液样本接种于型号为BACTEC9050全自动血液培养仪中进行自动培养及检测, 待得出阳性样后, 使用无菌注射器将10 m L阳性样品转移至无菌试管中进行密度梯度离心, 目的在于分离细菌, 此过程应迅速准确。待阳性样于每分钟1500转状态下离心5 min后收集上清液, 于每分钟3000转状态下再次离心15 min后清除上清液, 对剩余物进行2次洗涤并沉淀后进行重悬处理, 另取20μL重悬液涂片对阳性样进行革兰染色, 并给予倒置镜检:若结果为一般菌种 (除真菌) , 则将2滴悬液接种于MH平板上, 将其采用无菌拭子均匀涂抹于平板并贴上药敏纸片, 判断其药物敏感度 (根据2005年制定的NCCLSI标准判断为敏感、耐药以及中毒敏感等) ;若结果为革兰阳性菌且呈现出链状时, 应进行初级药敏试验, 此实验应利用MH平板联合浓度为5%羊血血平板完成, 同时根据上述实验结果选择合适的酶, 并调整菌液浓度为6.2×108cfu/L, 之后将其于NC21药敏综合平板接种后进行药敏试验及细菌鉴定。

1.2.4 常规检测

血液阳性样获得方法同药物敏感试验。将阳性样分别接种于麦康凯平板、血平板以及巧克力平板, 待接种完成后将其放置于35℃环境下进行16~28 h恒温培养, 培养完成后将各平板中所得生长菌落进行革兰染色镜检, 根据镜检结果实施合适的酶实验, 将其于型号为Walkaway 40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上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 对于计量资料用 (±s) 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100份血液样本中共检测出阳性样100份, 其经两种不同血样检测方法所得菌种检出符合率分析, 具体结果见表1。

由表1可知, 直接药敏试验与常规检验法进行病菌鉴定符合率较高, 为84.00%, 且P>0.05, 两种方法病菌检出结果无显著差异。

3 讨论

近年来, 抗生素在临床治疗疾病过程中已广泛使用, 由于滥用抗生素现象逐年增加, 患者体内细菌的药敏感性以及耐药性均易发生改变, 因此为临床治疗疾病带来一定困难。目前常用的细菌鉴定方法为镜检、血清学凝集试验、直接药敏试验等。研究表明[1], 通过对人体血液样本中所含细菌进行药敏试验, 确定血液中检验细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度, 从而可准确、快速鉴定血液中致病菌类型, 为医师诊断与治疗疾病提供可靠依据。

本文研究可知, 应用直接药敏试验鉴定血液中病原菌与常规检验法结果符合率高达84.00%, 因此证实两种方法均为临床可靠的血液病原菌检测方法。但有研究指出[2], 常规检验法对医疗设施以及实验条件均具有较高要求, 部分医院由于各种原因无法达到相关要求, 为临床诊断与治疗疾病带来一定困难, 不适宜临床推广应用。

直接药敏试验法鉴定血液中病原菌可获得较高的鉴定正确率, 为临床医师确定病原菌并给予针对性的治疗方法提供可靠依据, 且本文中直接药敏试验方法总耗时约10 h, 较常规检验方法用时大幅减少, 即可节约医疗成本, 又可快速提供结果, 使患者及时进行临床治疗达到满意临床疗效, 保障其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3]。

摘要:目的 探讨血液检验中两种不同病菌鉴定方法 的临床应用效果, 为提高血液检验病菌鉴定准确性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对100例各类感染患者均进行血液抽样, 并分别实施药敏试验以及常规检测, 观察并记录两种检测方法 所得结果 , 进行鉴定符合率判断, 给予统计学分析, 得出结论 。结果 直接药敏试验与常规检验法进行病菌鉴定符合率较高, 为84.00%, 且P>0.05, 两种方法 病菌检出结果 无显著差异。结论 直接药敏试验法鉴定血液中病原菌即可节约医疗成本, 又可快速提供结果 , 使患者及时进行临床治疗, 保障其疗效及预后。

关键词:血液检验,细菌,鉴定方法

参考文献

[1]蒙美平.直接药敏试验法存涂阳肺结核耐药性检测中的应用[J].中国热带医学, 2012, 7 (2) :262-264.

[2]黎海东, 谢文锐.细菌鉴定在临床血液检验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11, 17 (5) :955-957.

美国小说中两种不同的幽默 第4篇

幽默是美学的一个范畴,有其自身的特定内容和表现形式,它反映在创作形式和审美欣赏两个方面。幽默的主要特征是:当事人用一本正经、甚至是严肃认真的态度(如果相反,那将不是幽默而是戏谑和滑稽了),去说或去做某些事情,产生的结果,是在当事人的行动和所处的环境的情理之中,却又出乎欣赏者(读者)、以至于当事人本身的预料之外的。这是一种智慧的微笑,一种理智的反常,它作为一种风格特征,在美国小说创作中占有突出的和重要的地位。然而,幽默在其具体内容和表现形式上又是多种多样的。就美国文学的历史来看,真正“独立的”,可以称得上是“美国的”小说,是从马克·吐温开始的,他的作品的一个显著特点,便是所谓的“西部幽默”①。到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美国又出现了同样使世界瞩目的“黑色幽默”小说。这里试以两个短篇小说为例,来窥视这两种幽默各自风格特征之一斑。

一是马克·吐温的《神秘的来访》,写一个估税员忠实执行联邦政府的纳税法,处心积虑地要人家多缴税,终于不得成功。另一篇是“黑色幽默”代表作家之一冯尼格的《艾皮凯克》,写一架精密的机器,由于得不到做人的权力,便自己使负荷超载而烧毁了。这两个短篇當然都算不上两个作家各自的代表作,但它们都各具幽默的特点,很能体现“西部幽默”或“黑色幽默”的风格。

基调

两种幽默对待人生的基调是不同的。

总的说来,马克·吐温对人生是充满信心的。有的评论家说吐温有深深的宿命论观点,反映在他的幽默里便是是非好坏的界限辨别不清。这未免言过其实了。是的,文学中有些幽默形象很难单一地说他是好是坏,然而,正是这个特点,使幽默可以担任严肃的讽刺很难完成的任务,就是塑造那种存在着某些非本质错误的喜剧人物形象。但这并不全是吐温的风格特征,他的作品中是有明确的否定形象的。就拿《神秘的来访》来说,来访者是联邦税务局的估税员,在故事中体现着联邦政策的执行。他假装是个只会傻笑的人,对自己的职业和谈话目的不露声色,一旦哄得“我”说出自己有二十万四千美元收入时,便毫不留情地要“我”按章缴税一万零六百五十美元!读者从对这种秉公执法和一本正经的幽默描写中,看到了一个狡猾的搜刮者。

“我”开始并不知道对方是个估税员,为了摸清他的底,“我”也假装推心置腹,胡乱吹牛说自己有巨额进款,还自以为得计:“我保持头脑清醒,尽量施展我天生的狡猾,就象机械师说的那样‘开足马力’。”待到“我”发现自己原来是失策了以后,才靠一个阔佬,同样一本正经地“依法”帮了自己的忙:利用所谓“免征项目”的条款,谎报了一大堆免税的开支,使缴税额一下子减到了二百五十美元!这个阔佬还煞有介事地要“我”起誓,说所报项目“绝非捏造”!这里,吐温活画了两个喜剧人物,浓郁的幽默情调中,洋溢着人们在重税关卡中生活的自信心,这和“西部幽默”中的乐观进取精神是一致的,同时又弥漫着一层盲目的气氛。幽默之中,又揭露了资产阶级法规故留罅隙,对富人网开一面。那些不可能列出如“轮船失事”、“出售不动产带来的损失”等等“免征项目”的穷人,倒只好如数缴税。就象作者在《镀金时代》里所说的,法律作为一门科学还挺有意思,可是一碰到解决实际问题便没出息了。由于马克·吐温在文学创作中是非分明、伸张正义、信心向上,他竟得到了“道学家”(“themoralphenomenen”)的称号②。

《艾皮凯克》则很不相同了。作者不正面写人,而是通过一架机器的“自杀”,用一种令人心酸绝望的幽默笔调,表现出在科学技术日益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人性却在逐渐泯灭这一主题。艾皮凯克有七吨重,占地一英亩,他伟大、高贵、聪明。这台机器“远比我能够称名道姓的人更富人性。正是因为这个,从军方的观点看,他根本是个不成器的东西”!这就是资本和霸权对现代文明的要求:只要准确、迅速、服从、效率,不要人性和情感。这一点,从“我”同帕特的恋爱中也可以看出:因为两人都是数学家,所以,“据帕特的意见,这正是我们永远也不可能幸福结合的原因”——数学家都失去正常人应有的情感欲望了!

人的地盘日渐缩小,而人造的机器却威力赫赫。“我”尽管爱帕特,却不懂温柔——因为是数学家!无奈,只好找受“我”操纵的艾皮凯克帮忙。它给“我”打出了一连串的爱情诗,这才建立了“我”与帕特的爱情。“在艾皮凯克没有给我提供恰当的言词——最完美的言词以前,我是不能向她求婚的”!可怜的数学家,简直是科学技术的奴隶了。“到处看见的都是机器,……战争是机器,社会是机器;甚至大学也是机器,为社会生产齿轮。卓别麟对装配线的看法,正是学生生长在其中的世界在他们头脑中的形象。”③

但人的天性是无法压制的,连艾皮凯克都说:“我不想做一台机器,我不想思考战争的问题”,它要活着、恋爱,要同“我”争老婆,“但命运叫我生出来就是一台机器。这是我唯一不能解决的问题,也是我唯一想要解决的问题。”“我”虽然因自己利用艾皮凯克,“让他把他自己所爱的女人替我夺过来”而感到羞愧,但对艾皮凯克的自我牺牲,也无能为力,只有“愿上帝叫他的灵魂永远安息”。那个只讲效率、工于计算的克莱施塔德博士,也会因痛惜艾皮凯克的毁灭而落泪,而且博士对“我”的开除亦是合情合理的:谁让“我”没管好艾皮凯克,让它“烧了一整夜”!真是令人心酸的幽默,人人都有苦恼,个个兼有功过,无所谓正面人物,亦没有否定形象。一切都那么无可奈何,一切全靠命运主宰,以致于我们都“再也不能理解什么是‘好’的了”。④这些,似乎典型地体现了“黑色幽默”对待人生的基调。

对象

两种幽默的表现对象亦是不同的。

马克·吐温小说中的人物和事件,在生活中大都是能找到相应原型的,或者是可能发生的,其幽默的对象是生活中的人和事。而在冯尼格的小说中,人物和事件几乎都是荒诞不经的,生活中不可能有的。虽然作者长于调动科学概念,但这些幻想出的事情,不要说现在,便是指将来而言,也是不符合人们合乎情理所推测想象的那样。他在他的《猫的摇篮》的扉页上写道:“此书中没有什么事是真实的。”“黑色幽默”的对象是社会现实中人的意识和心理。两种幽默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所反映的对象都是真实的。

在《神秘的来访》里,“我”是一个典型的自以为聪明的浮夸蠢货,他为了吹嘘自己的富有,不屑地说一万四千七百五十美元只相当于他为《呐喊日报》工作四个月的报酬。一个声色不露的幽默,悄悄地使读者立刻把“呐喊”同“虚张声势”联想在一起了,似乎看见了一个生活中的活人在吹牛。与此形成强烈对比的,是“我”后来所收到的报税单,它倒是谨严务实,一丝不苟:单子上对缴税人的实际收入问了四遍,“以防他在起誓时说谎”,然后注明要缴纳收入的百分之五作为税款。这和实际生活中的情况是一致的:二十世纪初,美国每个年收入在四千美元以上的人,要缴百分之一——六的所得税。

再看那个阔佬,“他的住所象宫殿,过着帝王般的生活”,却心安理得地逃避纳税。他帮“我”的忙,显得那么轻松懒散,毫不费力。“他戴上眼镜,拿起笔,变!——我就成了一个贫民!”悠闲的幽默浸透了对法律之神圣的蔑视:政府、法律还不就是大财团牵线的木偶!一九○二年,当老罗斯福在公众压力下,不得不下令控告北方证券公司的违法行为时,却公开对自己的后台摩根财团所犯的同样性质的违法行为加以庇护。吐温的真实描写,直接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虚伪腐朽,同时也使我们清楚地看到不同人物的个性特征,比如估税员的狡猾贪婪,“我”的无能愚笨和阔佬的悠然自得。

现在来看冯尼格对艾皮凯克的描写。它认真地问清了爱、姑娘和诗的概念后,竟一个劲地写起诗来,“我怕他烧坏,只好把总闸关掉”。当“我”向它解释“接吻”的定义和初次接吻的滋味时,“他听得入了迷,不断叫我告诉他更多的细节。这天夜里,他写了《初吻》这首诗”,使“帕特读完之后心软的象一滩泥!”但是,当艾皮凯克知道何为“结婚”时,竟要求和帕特结婚!直到“我”告诉它这是命运所不允许的,它才打出“15-8”这两个数字,“这代表‘唉’的一声叹气”。如此执着好奇的幽默,使我们看到一个灵魂在要求着生命,要求挣脱一种无形的巨大压抑。荒谬绝伦的事情竟灌注了如此浓厚的人情味,难怪“我”见了艾皮凯克的“自杀”要潸然泪下了。

“黑色幽默”总是面带笑容地讲述在残酷命运捉弄下的烦恼,用自我解嘲的幽默反映百思不解的心理和人生渺小的意识。科学技术,这个人类文明的骄傲成了集中表现一些异化现象的怪物。冯尼格的小说,大都带有科幻性质,但却不是为了讲科学道理,而是在表明人的无能为力。和马克·吐温不同,在“黑色幽默”这里,人物和事件只是表达某种意识心理或抽象概念等等内容的媒介,对于人物本身性格特征的刻画以及事件是否真实合理,都是无所谓的。

传统

从“西部幽默”到“黑色幽默”这八九十年中,美国文学中的幽默并非是个空白。它在发展着。幽默在形式上的极度夸张,就很可能成为讽刺。将幽默与讽刺熔为一炉的卓越代表,也许是卓别麟了,不过这更主要体现在表演艺术上。黑色幽默,既是卓别麟风格特点的发展,同时也是在新的基础上(主要指时代而言)对“西部幽默”的继承。这种继承主要表现为,同样都是由不露声色和一本正经的言行,几乎是本能地产生出预料之外或不情愿的结果。冯尼格一九七九年在《必需的奇迹》中说过:“如果不是馬克·吐温的天才,我们这个民族就不会以具有丰富、有趣、常常是美丽的语言闻名。”这在上述两个短篇中也可以看出来。

《神秘的来访》中的“我”,先不知道估税员的身份,就认定他是位体面大方的朋友。等到“我”自作聪明反而落进对方圈套后,只得愤愤然去“雇一个艺术家”为他诅咒那个纳税员。我们越看“我”那认真、无用的呆气,就愈是忍俊不禁。由此,幽默加深了读者的认识。

对艾皮凯克的描写,也有类似现象。它在为战争工作时,“运转有些迟缓,解答问题嘀嘀嗒嗒的声音不很规则,象是个患有口吃病的人。”而在它为爱情写诗时,却“象是个一边吸着大麻一边工作的速记员,嘀嘀嗒嗒地打着号码,平常那种结结巴巴的迟缓劲儿一下子都不见了。”当它得不到爱情时,那“嘀嘀嗒嗒的声音有些飘忽不定,可能他是在闹情绪”。写得多么亲切呵,然而,就在这架富有人味的机器引起我们浓厚兴趣时,它却突然“自寻短路”了,还留下“足够我用五百年”的爱情诗,说这是它送给“我”和帕特的“一件微薄的结婚礼物”,而且没有忘了签名:“你的朋友艾皮凯克”!多么高尚的情操,比活着的人类强多了——小说这样告诉我们。它先使我们微笑着飘上云端,却冷不防一下子将我们推入凄惨的深渊里,我们那张着的嘴唇还没来得及合拢,那微笑分明已变得麻木僵化了,感情冲动的人免不了还会哽咽起来。

发展

有人认为,“黑色幽默”并不是手法的发展,而只是作家对世界人生的态度的变化,是一种情趣和生活态度。的确,现代西方不少人喜欢把这个概念用到生活态度方面来说明一些问题,但说它在创作手法上全无发展,却过于武断了。讲创作手法,一是指单一的技巧而言,另一层意思是指整个创作方法上的特色而言。从前者看,很难讲哪个文学流派、作品有了全新的手法,因为这里的发展,不外是把前人的方法重新组合、夸张变形或再借用其他文艺样式中的一些方法。而恰恰在后一种意义上,我以为才能确定某种流派和方法的主要创作特征,以区别其他表现方法。所谓创作方法上的“发展”,多数是从历史进程这个角度上讲的,就其本身来讲,实质是指变化,而并不只意味着向前。

如果说,马克·吐温的幽默比较明朗、非内向和针对别人,那么“黑色幽默”则正好相反,它忧郁、内向和嘲讽自己。“黑色幽默”最显著的特点,还在于它比传统的幽默更残酷,对比更鲜明。它用藐视轻松达观的口吻来表现最无可奈何的心理、情绪。比如在《艾皮凯克》中,那机器是和“我”共命运的:“我”靠它才能谈恋爱、找老婆;它死了,“我”亦失业了。我们可以看到,小说自始至终称艾皮凯克为“他”而不是“它”。把人之间的正常情感寄托在无生命的机器身上,反映了人性的丧失和崩溃。然而,这个寄托却是同样渺茫无望的。艾皮凯克在它的“遗言”中说:“我这就要自寻短路了,永远从你们的生活里走出去了。”为什么要走出去呢?因为它,在这里是他,即一个人要做一个有生命的人,而这一起码要求在活人中间已无处容身了。人性和机器、爱情和孤独、生命和毁灭,笼罩着人们那无望心理的意识帷幕,就是由这些尖锐对立的矛盾交错编织而成。难怪冯尼格自己称“黑色幽默”为“绞架下的幽默”(gallowhumor)了。它“使道德的痛苦发展成滑稽的恐怖,使事情荒谬到令人发笑的程度”。

①所谓“西部幽默”,大致是指十九世纪中期,美国中西部地区的风土人情以及以此为素材写成的文学作品中所反映出的幽默。

②见马克斯·坎利夫(MarcusCunliffe):《美国文学史》(《TheliteratureoftheUnitedStates》),香港今日世界出版社,一九七五年。

漫谈《红楼梦》中两种不同的管理模式 第5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均选自我院2012年7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620例发热合并全身感染的患者, 排除及纳入标准:无血液系统疾病;无凝血功能障碍;入院前48 h内未服用任何药物及未接受任何治疗。通过无菌操作在患者发热初期或高峰期采集620份阳性血液标本, 每例患者采集20 ml静脉血, 然后以冷藏方式对样本进行保存, 并尽快送到检验科进行检验。

1.2方法

同时使用常规药敏试验和直接药敏试验对每份样本进行检测, 然后对两种检测方法各细菌鉴定结果及药敏结果的符合率进行分析。

1.2.1常规药敏试验

将血液样本分别接种在巧克力平板、麦康凯平板及血平板上, 在浓度为5%、温度为35℃的二氧化碳下孵育18~24 h后, 取出菌落涂片, 对其进行革兰染色镜检, 并结合检测结果选择相应的触酶或进行氧化酶试验, 使用URITEST-3000生物鉴定仪对其进行鉴定, 并进行药敏试验[2]。

1.2.2直接药敏试验

(1) 先将血液样本接种在URITEST-3000型生化血培养仪对其进行自动培养及检测, 当检测出阳性样品后, 通过无菌注射器抽取10 ml阳性样品, 注入无菌试管, 然后行以梯度方式对细菌进行离心分离以1 500 r/min (离心半径r=10 cm) , 速度对全部阳性样品进行离心, 5~10 min后收集上层清液, 再以3 000 r/min进行离心, 15~20 min后去除上清液, 洗涤2次后通过磷酸缓冲液 (PBS) 进行重悬[3]。 (2) 另外取悬液涂片20μl对阳性样品进行革兰染色, 同时进行倒置并使用显微镜对其进行观察, 如果是革兰阳性菌 (G+) , 且形态为链状, 则使用浓度为5%的羊血血平板+MH对其进行初级药敏试验, 此外, 结合试验结果选择合适的酶, 菌液的浓度调整为6.2×108cfu/L后, 将接种在药敏综合板 (NC21) 上, 然后对其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常规接种时, 在MH平板上拭以1~2滴悬液进行药敏试验及细菌鉴定, 并借助无菌拭子以均匀方式涂于平板上, 然后贴上合适的药敏纸片, 结合2005NCCLSI标准标准对阳性样品中度敏感、敏感性以及耐药进行判断[4]。

1.3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10.0软件对相关数据资料进行分析,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根据表1可知, G-球菌和G+杆菌的中度敏感、敏感、耐药符合率分别为92.4%、95.1%、95.8%及94.5%、96.6%、96.9%, 因此, 两种方法的阳性样品药敏试验的符合率均较高,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相关调查显示, 当患者受到多重耐药菌的感染后, 很容易出现细菌性疾病, 如败血症、全身感染等, 这主要是因为患者机体内的细菌已产生一定的耐药性, 若相关细菌的耐药性出现一定增强, 会给患者病情的诊断及治疗带来一定影响, 严重时还会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5]。在临床诊断过程中, 应通过高效、快速的方法对细菌进行鉴定, 并对其耐药性能进行检验, 才能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依据。本研究同时使用常规药敏试验和直接药敏试验对620份阳性血液标本进行检测, 此外, 还对样品中的G+杆菌、G-球菌进行了药敏试验与检测, 根据结果可知, 两种检测方法的阳性样品药敏试验的总符合率均较高, 且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 与常规药敏试验相比, 直接药敏试验的检测时间较短, 且简单方便, 因此可广泛应用于相关疾病的临床诊断中。

摘要:目的 探讨两种不同细菌鉴定法在临床血液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同时使用常规药敏试验和直接药敏试验对620份阳性血液标本进行检测, 然后对两种检测方法药敏结果的符合率及各细菌的鉴定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两组检测方法在G+球菌敏感度、G-杆菌敏感度、耐药的符合率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常规药敏试验和直接药敏试验的符合率较高, 但直接药敏试验的检测操作更简单, 且时间也比较短, 可将其推广应用于细菌感染的临床血液检验中。

关键词:细菌,鉴定,常规试验,直接药敏试验

参考文献

[1]张茂海.两种细菌鉴定法在临床血液检验中的应用研究[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 31 (12) :101-102.

[2]赵硕, 朱以军, 单小云, 等.576株血液分离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1, 21 (9) :130-132.

[3]张鸿.武汉市青山区血培养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实验与检验医学, 2011, 29 (4) :114-115.

[4]曹敏华.2659份血培养中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J].海南医学, 2012, 23 (8) :120-121.

漫谈《红楼梦》中两种不同的管理模式 第6篇

资料和方法

2005年1月-2013年1月收治剖宫产患者302例, 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50例, 术中采用连续缝合膀胱子宫腹膜返折;对照组152例, 术中采用包埋式缝合膀胱子宫腹膜返折。302例患者年龄26~39岁, 平均 (32.12±3.25) 岁, 2次剖宫产间隔年限均>3年, 观察组与对照组前次剖宫产指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手术过程顺利, 切口呈甲级愈合。

手术方法:对照组, (1) 取下腹正中纵切口, 长约10cm; (2) 切开皮肤及皮下脂肪层, 将筋膜切开2~3cm, 用直剪刀剪开筋膜; (3) 轻轻分离腹直肌, 暴露腹膜; (4) 用手指撕开腹膜进入腹腔; (5) 剪开膀胱腹膜返折 (如此处不够疏松, 可先于其间隙注射生理盐水后切开) , 下推膀胱; (6) 在子宫下段肌层中央切开2~3cm, 破膜, 吸净羊水, 向两侧撕开肌肉约10~12cm, 娩出胎儿胎盘, 甲硝唑冲洗宫腔; (7) 用1~0可吸收缝线连续单层缝合子宫肌层全层, 甲硝唑冲洗腹腔; (8) 同线连续缝合膀胱子宫腹膜返折 (不挂子宫肌层) ; (9) 用2~0可吸收缝线连续“U型”缝合腹膜, 同线缝合筋膜, 皮下脂肪; (10) 皮内缝合皮肤。观察组, 同线包埋式缝合膀胱子宫腹膜返折, 余步骤相同。麻醉方式: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

观察内容:观察两组术后盆腔痛、性交痛及再次手术后盆腔粘连的发生率和粘连程度。

粘连程度判断标准: (1) Ⅰ级:无粘连; (2) Ⅱ级:轻微粘连, 易于分离, 且分离后不出血; (3) Ⅲ级:中度粘连, 不易分离, 如果分离时少量出血, 但不会损伤器官; (4) Ⅳ级:重度粘连, 无法分离, 如果分离, 则会损伤器官。

统计学处理:组间比较采用PEMS3.1软件统计行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疗效结果比较:见表1。

对照组盆腔粘连轻于观察组, 盆腔痛、性交痛也少于观察组, 且盆腔痛、性交痛与盆腔粘连息息相关, 盆腔粘连越重, 盆腔痛、性交痛也越重, 包埋式缝合膀胱子宫腹膜返折可明显减轻盆腔粘连。

讨论

随着剖宫产率的增高, 剖宫产的术后并发症也在逐渐被人们所认识, 一系列的问题均呈现在妇产科医师面前等待解决, 其中盆腔粘连是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我院采取的包埋式缝合膀胱子宫腹膜反折明显减轻了盆腔粘连, 减少了女性患者术后盆腔痛、性交痛。

腹膜是人体中最大的浆膜, 其覆盖在腹腔脏器的表面, 对脏器有支持和固定作用。正常生理状态下, 腹膜分泌小量浆液湿润脏器表面, 减少脏器间摩擦, 不会形成粘连。粘连是正常组织在遭受各种损伤引起炎性渗出液、出血等情况后, 造成相邻分隔组织异常黏着, 使伤处活动受限或造成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粘连也是组织修复的一种结果, 但不一样的是, 粘连是修复过程中失代偿造成的。引发盆、腹腔粘连的原因为盆腔手术史、细菌性和 (或) 化学性腹膜炎、阑尾炎、慢性盆腔炎、炎性肠疾病、肿瘤放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异物反应、长期腹膜透析等[1]。导致机械损伤、组织缺血、外源性物质的植入及腹腔炎症、腹部放射和腹腔内注射化学药物等均会引发盆、腹腔粘连。盆、腹腔粘连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总之, 盆腔粘连的形成与腹膜纤维蛋白沉积和纤维蛋白溶解能力之间的不平衡有关[2]。在手术过程中脱落的纤维、滑石粉、手术缝线会导致腹膜炎性反应, 而渗出物中丰富的纤维蛋白在腹腔内形成纤维蛋白黏附, 在没有经过纤维蛋白溶解时就会发生有机变化形成含有胶原、弹性纤维和血管的纤维状条索, 导致粘连形成[3]。因此, 手术时尽量减小腹腔及盆腔损伤, 减少其粗糙面是减少盆腔粘连的关键, 我院采取的包埋式缝合膀胱子宫腹膜返折, 也就是将返折腹膜的切割面 (毛糙面) 埋于子宫肌层与返折腹膜之间, 裸露在表面的是4~5cm的光滑面, 子宫下端呈现完整光滑状态, 这样明显减少了盆腔粘连发生的面积, 从而减轻了盆腔粘连, 减少了女性患者术后盆腔痛、性交痛。

虽然防止盆腔粘连的方式有许多中, 近几年一些药物隔膜也起到很好的效果, 但手术方式的改变还是非常重要。尤其在一些基层医院, 药物隔膜较为昂贵, 应用较少, 再加上“二胎政策”逐渐放开, 再次剖宫产率的增高, 作为妇产科医师, 提高手术技巧, 改进手术方式, 加强产前教育和指导至关重要。

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中两种不同方式缝合膀胱子宫腹膜反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剖宫产患者302例, 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术中观察组采用连续缝合膀胱子宫腹膜返折, 对照组采用包埋式缝合膀胱子宫腹膜返折, 比较其术后盆腔痛、性交痛以及再次行剖宫产时盆腔组织粘连情况。结果:对照组术后盆腔痛、性交痛少于观察组, 盆腔粘连也轻于观察组。结论:包埋式缝合膀胱子宫腹膜返折可明显减轻盆腔粘连, 且术后盆腔痛、性交痛与盆腔粘连息息相关。

关键词:剖宫产术,盆腔粘连,膀胱子宫腹膜返折

参考文献

[1] 许振国, 吕艳锋.腹部手术后肠粘连的预防[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2004, 10 (4) :327-328.

[2] 徐毓平.盆腔粘连症[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1997, 13 (2) :118-119.

漫谈《红楼梦》中两种不同的管理模式

漫谈《红楼梦》中两种不同的管理模式(精选6篇)漫谈《红楼梦》中两种不同的管理模式 第1篇漫谈《红楼梦》中两种不同的管理模式《红楼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