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名校规则范文
美国名校规则范文(精选4篇)
美国名校规则 第1篇
哈佛:来吧, 宝贝。到这之后你的年薪不会低于20万美元的!别轻信媒体!我们不是最喜欢拒人的学校!最没人情味的是麻省理工!别申请去麻省理工!申请我们这儿吧!相信我!即使两万两千多名申请者中我们只录取9%, 还是申请吧!顶多邮箱里多出薄薄一纸拒信。来吧!让更多的申请者来吧!这样我们的录取率就可以跌破1%了!
耶鲁:来到这里, 你就能追寻威廉塔夫脱 (美国第27任总统) 、老布什 (美国第41任总统) 、克林顿 (美国第42任总统) 、小布什 (美国第43任总统) 的步伐, 我们会告诉你怎么去治理, 或者毁灭一个国家。
斯坦福:哈佛算哪根葱?加州是我们的地盘。你对我们来说可有可无, 但不管怎么样你还是申请吧, 万一中大奖也说不定。
加州理工:不爽身边的那些社交狂人?整日对着高中里的帅哥美女而无所适从?凌晨三点的时候不是四仰八叉地躺着, 而是孜孜不倦地倒腾着物理实验, 这样的人生你是不是觉得更有意义呢, 想要把装满硝酸甘油的南瓜从六层楼上扔下去, 借此来发泄心中的怒气?那就来加州理工吧!
普林斯顿:请确保至少有一篇申请论文展现出高大傲慢, 那样你就稳进了!要知道, 我们学校比美利坚合众国还年迈, 还是排名第一的老大啊!
麻省理工:我们是一群怪人, 我们的校园建筑和宿舍可以为证。你应该试着申请我们这儿, 因为你肯定很想知道我们是用什么理由拒绝你的。
揭秘海外名校录取潜规则 第2篇
所谓的“潜规则”,具体有哪些呢?海外各大名校的招生标准和录取原则又是什么样的呢?如今,又到了高考季,许多家长估计又开始考虑孩子们的出国问题了,正好可以借鉴下哦!
美国的“傲慢与偏见”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生瞄准美国高校竞相提交入学申请。大家总以为,不唯分数而论的美国高校录取制度似乎距离公平更近。但是美国著名记者丹尼尔·金所撰写的《大学潜规则:谁能优先进入美国顶尖大学》一书,却为人们戳破了这样一个美丽的泡泡。
那么,美国留学到底有哪些不为人知的规则呢?哪些不成文的规定是中国准备赴美出国留学大军中的学子应该特别关注的呢?
为权贵子女大开后门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校长罗伯特·伯金诺曾经披露,在某一所常青藤大学,没有任何背景的学生所要争取的录取名额,仅占全部名额的40%。
如果你能给哈佛大学捐款至少100万美元,或者你的家庭有强大的关系和背景,比如国会议员的子女,你就能获得哈佛学校资源委员会(COUR)会员资格,更容易进入哈佛。
校友与教师子女优先
对校友和本校教师子女优先录取,在美国名校中间,几乎是公开的秘密。在一流美国大学的学生中,校友子弟大约占10%到25%,教师子女有1%到3%。
目前,在各大知名大学的大学校长身边,一般有一位得力助手,除了报答重要捐赠人以外,还会帮助本校校友的子女入学。比如青藤大学,经常少报因校友关系入学的学生人数,如将校友的孙辈不计入校友子女。
对亚裔学生分数要求高
根据2004年普林斯顿大学的一项统计,一名亚裔申请人需要比别人高50分的SAT成绩,才能在申请精英大学时机会均等。
因此,要想进入美国精英院校,除了平时成绩优异、SAT (学术能力评估测试,由美国大学委员会主办)成绩要远远超出其他族裔的学生以外,你还须发展自己在社交和领导才能等各方面,尤其要比其他同为亚裔的优秀学生更出色。
Tips:美国留学10大问题
1、致命的口头禅
2、注意你的举止
3、 聪明反被聪明误
4、无用的推荐信
5、选错了爱好
6、RP很重要,很重要!
7、什么该写什么不该写
8、 计划赶不上变化
9、成败就在录取委员会成员的一念之间
10、美国大学不爱“高分”爱“义工”
有意向去美国留学的学生,除了TOEFL、SAT成绩这些硬件条件之外,还要像备战考试一样,好好地准备你的课外活动。
英国的门槛“水涨船高”
随着留学人数的日益增多,英国的热门学校以及热门专业的录取门槛也在“水涨船高”。
其中商科,特别是金融和会计表现最为明显。具体来说,可以分为几大层次。
第一层次: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和华威大学一般只招收中国前十名大学的学生,即使学生在其他方面很优秀,所在大学也要至少是前三十名。
第二层次: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伦敦大学学院和帝国理工学院一般只招收中国前三十名大学的学生。
第三层次:爱丁堡大学和曼彻斯特大学,一般只招收中国前50名大学的学生。
第四层次:杜伦大学一般只招收中国前100名大学的学生;伯明翰大学招收前70名大学的学生,特别是市场营销专业;格拉斯哥大学一般只接受前200的学生,稍微往后一点的有时也可以尝试,最好专业排名靠前;南安普顿大学前150名大学的学生英国差不多。
英国约克大学对大学排名的要求相对还是比较宽泛的,今年有一位黑龙江科技学院(排名500多)的同学就被该校的会计与金融专业录取了。埃克塞特大学、拉夫堡大学、莱斯特大学等其他一些介于15名左右的学校,虽然没有格拉斯哥对排名那么明确,但是由于留学人数增长太多,因此排名太后的中国大学,学校也不考虑。可以考虑的大学中,对于非211大学的学生会被要求平均成绩达到85分。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他们有的学校对大学也有要求,比如都是“985及211大学”。因此,如果想去英国留学,最好提前参考各大学排名表和“211工程”学校名单,为以后留学带来更有利的条件。
Tips:择校要以专业为导向
在申请过程中,总会出现“旱涝不均”的情况,有些学生“颗粒无收”,有些学生却因Offer太多无从选择。面对这种情况,邵烨奇建议如果申请了不同的专业可以考虑更容易就业的专业。另外,学校的地理位置、在当地的名声、校友资源和职业发展服务是否完善都很重要。
加拿大:醉翁之意在移民
比起存在语言障碍的法、德等欧洲国家,北美地区的加拿大是美、英之后最受留学大军青睐的国家。很多学生和家长选择赴加拿大留学,是看重当地的移民优势。
加拿大移民分为联邦移民和省提名移民项((Provincial Nominee Program,简称PNP)。近日,加拿大联邦移民部确认目前加拿大联邦投资移民和魁北克投资移民已停止接受新的申请,而加拿大BC省移民在省提名项目中将更受欢迎。
华人聚居地温哥华就坐落在BC省,因为省提名要求申请人必须在指定的省份居住,而中国申请人通常比较热衷居住在温哥华,所以多数会选择办理BC省的省提名。BC省省提名计划的要求相对宽松,无学历、年龄或英文要求,投资额较少,与联邦及魁省移民160万加币的资产要求相比,BC省最低仅需40万加币的净资产与20万加币的投资额。
新移民制度还调整了经验类移民政策,加拿大从2008年开始对留学生推行经验类移民。目前通过经验类移民的国际留学生估计有数十万,在加拿大的国际学生中,中国学生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
新政更加看重移民申请者在加拿大的学习经历,以便更快融入当地社会。目前在加拿大留学的国际学生可以在读完两年全日制课程以后拿到3年的工作签证,工作一年以后可以申请经验类移民。工作的种类不受原来所读的专业限制,不需要雇主来担保,只需要提供工作不断税的税单和工作证明。
Tips:
一、中学生留学加拿大最常见的三种方式:
本科直录、本科双录、及去加拿大读高三。
二、加拿大本科主流录取要求:
高中成绩:平均85%以上,88%以上有竞争力!
学历:高中毕业证
会考:主要课程,如数学、英语,建议A(如需)
高考:建议一本上以上(如需)
雅思:大学直录要求雅思6.5分,小分不低于6,但更多大学允许学生先到大学学语言,然后进入大一,因此如果没有达到雅思6.5,只达到6/5.5/5/4.5,甚至没有雅思,也有可能获得加拿大大学语言和正课的双录取。
托福:直录要求80-100,同雅思一样,有机会双录取。
扶贫的美国名校 第3篇
美国名校的财政实力,主要看其拥有的捐赠基金。以2004年财政年度的数据计,哈佛、耶鲁分列第一、第二位,各获捐赠基金225亿美元和127亿多美元。但实际上,获捐赠基金不足100亿美元、排名第三的普林斯顿才是最富的。因为普林斯顿规模小,平均每个学生拥有的捐赠基金就成了各名校中最高的,学校在每个学生人头上就更花得起钱。所以,1998年,普林斯顿宣布,凡是家庭收入在46500美元以下的学生,其贷款将全部用奖学金替代。
美国给学生提供的教育财政资助常常是奖学金和贷款混合。奖学金不用偿还,但贷款是需要偿还的。不过,贷款从利率到偿还期等各项条件都非常优待。用部分贷款上名校,本是一个回报甚厚的投资,但人们很快发现,来自贫困家庭的孩子因为受惯了穷,有心理问题。比起富家子弟来,他们特别怕负债,一听说贷款上学,毕业后欠一两万美元的债,他们就可能在名校面前止步。毕竟,让一个贫民窟出身的孩子想象自己4年后在华尔街挣6位数年薪的情景是非常困难的。普林斯顿这一招,就是打消贫困生负债的顾虑,把最优秀的学生抢到手。2001年,普林斯顿索性把这一政策覆盖到所有学生:只要你需要并有资格获得财政资助,你拿到的就金是奖学金,贷款上学在普林斯顿从此消失。
普林斯顿连出两张硬牌,等于逼着竞争对手跟牌。但是,普林斯顿的钱太多,手面太大,其他学校跟不起。等到2004年,哈佛大学才宣布凡年收入在4万美元以下的家庭,学生的教育费用全免。不过,哈佛的这张牌比普林斯顿的牌还是软得多,因为普林斯顿的计划等于给所有需要资助的学生提供免费教育,其中有些学生的家庭年收入远远高出4万美元。哈佛这张牌,其他学校倒跟得起。2004年,布朗大学宣布以1亿美元将135名学生的贷款替换成奖学金。2005年,耶鲁宣布家庭年收入低于4.5万美元的学生的教育费用全免。斯坦福在2006年3月宣布了同样的政策。几天后,宾夕法尼亚大学宣布家庭收入5万美元以下的学生,其贷款将全部用奖学金替换。
大家拼来拼去,还是没有高校能挑战普林斯顿,但是全都能向哈佛叫板。因为那几个学棱已经把免费教育的基准,从哈佛的家庭年收入4万美元以下,提高到4.5万甚至5万美元以下。这就把世界第一名校逼到了墙角里。结果,2006年3月30日,哈佛大学宣布学生家庭年收入6万美元以下的,教育费用全免。
这里有几点必须澄清。第一,教育费用全免,并非一切都是无偿的。学校可以给学生安排一些校内工作,其收入可以作为奖学金的一部分。不过,学生的校内工作有严格的时间限制,必须保证不影响学习。事实上,太部分校内工作非常轻松。许多学生可以在工作岗位上看书;第二,所谓教育经费,不仅仅指学费,而且包括住宿、伙食、学習用品等所有正当教育费用。这些费用加起来,一年可达四五才美元。那些家庭收入超过6万美元的学生,有的也不可能负担得起这样的费用,他们也会根据收入水平得到校方不同程度的资助,只不过不是免费上大学而已。
更重要的是,哈佛最近的决定,以及普林斯顿2001年给所有需要资助的学生奖学金的做法,突破了扶贫的范围。美国平均家庭年收入为5万美元上下,年收入6万美元的家庭已经属于中产阶级,很难算是贫困户。最近十几年,中产阶级一直在抱怨,百万富翁们上学花钱不在乎,穷人上学有人给买单,唯独中产阶级需要承担相当的教育费用,养一个大学生最难。哈佛、普林斯顿这样的做法,等于给中产阶级传达了一个信息:我们绝不会忽视你们的利益。实际上,许多年收入超过10万美元的家庭,孩子上大学照样拿奖学金。
许多美国人都明白,关键还是要孩子读书好,读书好就可以上名牌。越是名牌,学费越贵,奖学金就越多,需要的贷款越少,家庭的投入越少。进名棱常常意味着享受免费教育,而且,即使因为家境好些,需要自己支付一部分费用,常常也就花几千美元,很少超过自己家庭收入的1/10。
百年名校:美国西北大学 第4篇
西北大学虽然校园面积不太大,但风景非常优美,有长达数英里的湖滨沙滩和浴场。校园建造在密执安湖之畔,蓝色的湖水和松软的沙滩给校园景色披上了一层浪漫的色彩。湖边的秀丽景色和从湖面上吹拂过来的阵阵微风以及湖畔的宁静和安逸,吸引着众多学子来到这里。
大学的建立和发展
1850年5月,一位物理学家、两位商人、三位检察官及三位牧师共9位男士聚在芝加哥一家五金商店的小阁楼里,商讨怎么建立一所“具有卓越水平”的高等学校。在美国历史上,依利诺斯、威斯康星、俄亥俄等州正式加入合众国之前,这一地带被称作“西北领地”。他们心目中的这所大学旨在为原“西北领地”的人提供卓越的高等教育,于是为这所大学起名为“西北大学”。1853年西北大学的发起者在芝加哥以北12英里的密执安湖边,购买了一片农田,作为西北大学的校址。
西北大学的第一幢楼是在1855年建造完成的,其文科学院于同年开学上课。当时第一期学生只有10名男生,教职工也仅有2名。1869年起,西北大学开始招收女生,使该校成为全美最早录取女生的高校之一。
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西北大学已成为拥有12个学院、2100名教工、7600名本科生、6000名研究生的世界著名大学。其中的新闻学院、文化艺术和工程学院实力最强。这些学科领域里的教授们大多承担着国家和地区级的科研项目,有些还与外国学者合作从事一些课题。
西北大学莫迪尔新闻学院是全美公认的最好、最出色的新闻学院。这所新闻学院不但设备先进,师资雄厚,出过将近20位普利策奖得主,而且还在毕业前给学生们提供10个星期、在全美国45家大报、10种杂志和8座电台的实习机会,积累宝贵的工作经验。 西北大学媒体管理中心创办于1991年,是美国高校中最早创办的媒体管理研究机构,除招收媒体管理专业的MBA研究生外,还大量面向各大型媒体中高层举办高级培训,是美国最著名的媒体管理人才培训基地之一。
西北大学凯洛格商学院更是实力超群。2002年,美国《商业周刊》杂志评定了全美商业学院座次,凯洛格商学院荣获第一名。同年10月份,英国的权威杂志《经济学家》也评出全世界范围内的著名商业学院,西北大学凯洛格商学院同样高居榜首。
美丽的校园
一进入西北大学,便不断地被扑面而来的各种美景所感染、所震慑。西北大学的校门口,矗立着两根坚固的石柱,石柱顶端横空架着一个半圆型的钢架,上面刻着“西北大学”四个字。整个设计朴素平实,不带任何矫揉造作之气。这种设计风格本身就体现着美国中西部人鄙视等级、崇尚平等的人生价值观,即:高等学府应向所有人开放,接受高等教育是每个人的权利,而不是一部分人的特权。
进入校园之后,映入眼帘的是成群的建筑物和碧绿的花草树木。校园里的大楼,既有仿欧洲式的古典建筑物,又有纯美国式的现代建筑物;既有殖民时期建筑风格的楼房;又有西部草原校舍式样的楼群。修剪整齐的草坪铺设在每一幢楼前和小径边,使漫步校园的人们宛若徜徉在花园之中。
西北大学拥有自己的湖岸线和沙滩。湖岸堆满形态各异的巨石,学生们可以随意坐在巨石上谈话、读书、欣赏湖光水色;也可以下到湖水里去游泳、嬉戏。密歇根湖很大,湖岸线很长,碧蓝的湖水与蔚蓝的天空在遥远的天际合二为一,坐在岸边的人可以展开想象的翅膀任意翱翔。这样幽静而又深远的环境,哪里像是一所大学,简直就是一座典雅美丽的大公园。
西北大学的图书馆,造型更是别具一格,它极像一本打开来的书,从它那一层又一层的硕大玻璃窗里流泻出来的灯光,仿佛组成了书页上面一排接一排的字。设计者的别具匠心,令人感佩。因为地处湖边,西北大学的地面不是一马平川的,它有坡度美。在楼群中间、山坡上,在需要点缀的地方,都可以看到线条别致造型独特的雕塑作品,能引起观者的遐想。艺术家蕴含在作品中的涵义,不仅美化了校园,也启发了人们的想象力。
开放的文化造就著名学府
西北大学的学术水平起点高,学校始终强调质量,不断改进自己,进行有选择的投资,设法吸引最优秀的学生。在招收学生时不问种族、肤色、背景和国度,尽量使学生来源多样化。来自不同地区和国家的学生在一起学习,可以通过接触互相启发和学习。与其他名牌大学相比,西北大学有什么特色呢?以普林斯顿大学为例,它是一所非常了不起的大学,但它没有法学院、医学院和商学院。西北大学强调职业特性,设有本科和研究生教育。全校只有15000名学生,属于中等规模的大学。它不同其他大学攀比,但经常跟自己比较,不断改进和提高自己,教学和科研水平一年比一年好。
优秀的大学需要一个开放的社会,允许人们在学校进行自由辩论。在大学和院系,年长者的观点应该受到年轻人的挑战,每个人都要经受得起挑战。大学需要一种开放的文化,学术自由是美国教育制度的一个重要部分。但这在美国也不是很容易能够做到。最近10年来,美国大学非常开放,教授的职务是终身的,这为他们专心搞好教学与科研提供了切实的保障。西北大学正是在这样一种社会背景下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成长为世界著名的高等学府。反过来,西北大学的发展也促进了美国乃至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
文理并重,相互促进
良好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无疑为西北大学的成功奠定了有利的外部条件,但一所大学成功与否最主要的还在于它的内部因素。西北大学是一所文理并重、教学与科研并举的大学。作为一所文理并重的大学,西北大学既有强大的理工科学科,又有相当出色的人文学科项目。由于长期以来注重文理并举,西北大学在自己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套极具特色的教育风格。
与众多美国著名大学一样,西北大学也注意培养学生的发现和探索精神,鼓励他们攀登科学高峰。但与其他大学不同的是,西北大学始终认为教育的核心是这样一条笃信不移的信念:不管一个人的专业是什么,打下一个坚固的文科基础知识是他日后成功的必备条件。根据这一办学思路,任何进入西北大学读书的学生,不管其专业是什么,都必须选读历史、文学、艺术等方面的课程。作为一种传统,西北大学在文科教育上可说是矢志不渝,毫不动摇。学生们常听到老师对他们说“文科教育从来不会过时”。为了帮助学生们理解、认清文科教育的重要性,西北大学还收集了许多材料,证明从该校毕业之后在各行业和各专业上取得杰出成就的人,他们的成功归于西北大学为他们在文科方面打下的良好基础。
西北大学强调文科教育并不是对文科本身有特别偏好,而是要学生,尤其是理工科学生,扩大知识面,了解西方文明史,并在此基础上增加对当今社会的理解和认识。这实际上就是我们所说的“通才”教育。依据这一教育思路,理工科的学生要在大学期间修完一定比例的文科课程;同样的道理,文科学生也要在规定的时间里修完一定的理工科课程,如数学、科技和电子计算机等。正是考虑到文理工科学生都要学习自己本专业之外的大量课程,西北大学在本科生入学的第一年不定专业,而是让他们广泛地选修各种感兴趣的课程,直到最后确定自己的专业。即使是到了大学的第二、第三年,西北大学的学生还可以改变自己的专业。基于这一考虑,西北大学实行一年四学期制,让学生们在大学期间尽可能多地选修自己所喜欢的课程,并在这种灵活宽松的学习环境下享受遨游知识海洋的乐趣。
由于重视教学,西北大学要求其世界知名教授亲临课堂第一线,向学生们讲授自己最擅长的学科领域。长期以来,西北大学抱定这样一条宗旨:“课堂授课在丰富学生们生活的同时,也丰富了教师们的生活”。西北大学的学生从入学起,就有机会聆听各专业领域的著名学者和教授讲授相关课程。
除此之外,作为一所研究型大学,西北大学拥有足够的研究设备,让学生在教授们的指导下,自己选题开展研究工作。600名本科生中,每人在其四年大学生活中都有机会从事一定程度上的独立研究工作,文理科均是如此。总之,西北大学在强调高质量教学的同时,也给予科研以高度的重视,真正使该校在教学和科研上相辅相成、齐头并进。
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
西北大学的校园生活丰富多彩,体现了美国中西部人的开朗、奔放的性格。最能反映西北大学校园文化的是两个颇具特色的节目。一个是一年四季进行的“绘石”活动,另一个是经年不衰的是“马拉松跳舞比赛”。前者是西北大学的“怪”传统:校园里某一角放置着一块1.8米高的大石块,学生们为了展示自己的艺术灵感和发泄自己的创作欲望,几乎不分昼夜地争抢着在这块大石头上泼洒颜料,兴致所至地涂鸦一番。由于这块石头上的艺术杰作天天翻新,它自然而然地成了西北大学的一大景观。一些珍惜自己“旷世奇作”的学生们为了使自己的杰作尽可能长地留在校园,甚至连续数天昼夜值班,以阻止他人“亵渎”自己的作品。而西北大学的“马拉松跳舞比赛”更具特色。这是每年举行一次的盛大舞会,每次有300名学生参加,每个人连续不停地跳30个小时。届时,参加者不仅穿戴整齐,喜气洋洋,而且还须慷慨解囊,捐赠钱款。西北大学借这一机会,给学生们为社会公益奉献爱心创造了条件,“寓公益活动于娱乐之中”。据组织者统计,在过去的24年里,这类狂欢舞会已募集了340万美元,并分别捐赠给了25个慈善机构。
除了这两个颇具鲜明特色的娱乐活动之外,西北大学还有其他的文娱活动,如电影节、戏剧节和音乐会等。其中学生音乐节极为光彩夺目。学校共有12支乐队,从古典音乐队到乡村音乐队,应有尽有,几乎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加这些乐队的活动。有的乐队远近闻名,每年进行露天表演时,总可把周围地区的大批居民吸引到校园里来,人山人海,水泄不通。此外,由于离芝加哥市近,西北大学还经常邀请文化名流来校园演讲、表演,学生们可以亲眼目睹艺术大师们的风采。
美国名校规则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