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案-《家居环保设计》活动方案
美术教案-《家居环保设计》活动方案(精选3篇)
美术教案-《家居环保设计》活动方案 第1篇
第二课 环保家居
教学目标:
1、认识环保家居,明确环保家居的标准。
2、了解日常家居中的健康隐患。
3、在家居细节中渗透环保意识,提高家居安全防范意识 教学重点 : 家居污染的危害
教学难点 :
家具污染的消除途径
教学过程 : 导课:
为了使家中住的更舒适,同学们的家中要搞装修,你了解家居装修中存在哪些健康隐患?
1、家居中的健康隐患
学生自学课本《读一读》,了解触目惊心的家居装修的数据和事例,引发学生的感触和求知欲。
学生分组交流家居中的健康隐患,教师归纳总结
2、环保家居成为时尚 学生分组讨论以下问题:
(1)你认为环保家居是什么样的家居?(2)生活中做到环保家居应注意什么?
《试一试》,学生谈家庭中哪些方面符合环保家居的要求 学生经过联系生活经验的交流学生后,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环保家居八字标准:健康、节能、自然、舒适
3、装扮温馨家居,留意健康细节 学生自学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日常生活中的相关体验和经历,分组讨论、交流教材中《读一读》和《谈一谈》中的活动,使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和体会环保家居应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生活细节做起,提高环保家居意识势在必行。
课堂小结:学生谈本节课的学习收获 布置作业:完成课后能力评估题 板书设计:第二课 环保家居
1、家居中的健康隐患
2、环保家居成为时尚
3、装扮温馨家居,留意健康细节
一种智能家居的设计方案 第2篇
1 方案论证与比较
如今智能家居的控制常用的有三种方案:
基于Internet的控制方法, 这种方法所能实现的功能最为强大, 也是目前高端智能家居系统所采用的主要方法, 可以实现家庭安防、可视对讲、远程抄表网络家电、物业保修等多项功能, 但是这种系统往往具有很高的价格, 动辄就要几万元, 而且还要在整个房子设计之初就要有所考虑, 因此这种系统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普及。
基于GSM的控制方法, 这种方法以GSM模块为基础, 可以实现自动拨号、短信收发等功能, 该方案的缺点为需要占用一个SIM卡, 对于性价比来说并不实惠。
基于DTMF解码的方式, 这种方法以DTMF解码芯片为主, 可以实现对DTMF信号的解码, 与其他方式相比这种方式的最大优点是价格较低, 而且不额外占用资源, 只需将终端并入家庭电话网络就可以实现对电器状态的查询和控制。
基于以上的比较, 本文采用的第三种设计方法在成本和制作难易的方面还是比较占优势的。
2 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
本系统以AT89S52为主要控制核心, 完成信息的采集、电器的控制等操作。以MT8880芯片为解码核心, 实现对双音频信号的解码, 采用APR9600芯片实现语音提示功能, 并配有1602液晶显示模块和键盘模块有较好的人机交互界面方便进行相关操作。
本系统的工作过程为当外电打入时首先由振铃检测电路对当前的铃音信号进行计数, 达到设定次数后则系统自动摘机同时播放语音提示, 要求用户输入密码, 密码输入错误或在设定时间内不进行相关操作则自动挂机, 密码输入正确后则根据语音提示按下相应的按键, 如设定1号键控制空调, 则按一下一号键空调继电器闭合, 语音提示空调已开启, 再按一下空调继电器断开, 语音提示空调已关闭。当家中防户门被打开时, 触发开关闭合, 自动拨打事先存储在EEPROM中的手机或电话, 并播放报警声。另外, 报警号码和系统密码皆可通过矩阵键盘进行修改。本系统操作非常简单, 稳定性高。
3 硬件设计方案
3.1 DTMF编解码电路
DTMF编解码电路以MT8880为核心构成。摘机后, 电话线上的双音频信号经音频变压器耦合后, 由MT8880的2脚输入, 经过运算放大和拨号音滤波器, 滤除信号中的拨号音频率, 然后发送到双音频 (高音频和低音频) 滤波器, 分离出低频组和高频组信号, 通过数字检验算法电路, 检出DTMF信号的频率, 并且通过译码器译成4位二进制码。4位二进制编码被锁存在接收数据寄存器中, 此时状态寄存器中的延时控制标识 (b3) 复位, 状态寄存器中的接收数据寄存器满标识 (b2) 位置;对外而言, 当寄存器中的延时控制识别位复位时, MT8880的13脚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由于和单片机的P32脚 (外中断0) 相连, 因此, 当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时, 向CPU发出中断请求, CPU响应中断后, 读出接收寄存器中的数据 (由MT8880的14~17脚输出D0~D3, 送到单片机的P10~P13脚) , 读完后返回高电平。
3.2 摘机、挂机电路
摘机、挂机电路主要由一个三极管和一个继电器等组成。摘机、挂机由单片机的P27脚进行控制, 当P27脚为高电平时, 三极管截止, 其集电极为低电平, 继电器线圈失电, 此时, 电话线断开, 电路处于挂机状态。当P27为低电平时, 三极管Q30导通, 其集电极为高电平, 继电器线圈得电, 其常开触点闭合, 于是, 电话线形成通路, 电路处于摘机状态。
可见, 摘机、挂机电路就是一个由单片机控制的电子开关, 它负责将电话线与远程控制/报警器内部电路的接通和断开。平时该开关处于断开 (即挂机) 状态, 以免影响线路上其他电话设备的正常工作。
3.3 铃流检测电路
铃流检测电路的作用是检测电话线上的铃流信号, 以便于让单片机统计电话铃响的次数或振铃的持续时间。
为了不影响电话机的正常使用, 要求远程控制/报警器在接到铃流信号后不能马上动作, 要有一定的延迟时间, 以便于让主人有足够的时间到达电话机跟前去接听电话, 也就是电话优先的原则。只有在若干次铃响 (比如5次) 以后, 如果仍然没有人接听电话, 就默认家里没人, 此时才允许远程控制/报警器摘机应答响应, 这就是铃流检测电路的作用。
铃流检测电路可见下图, 由于CBB电容C40不能通过直流, 因此在待机状态下, 铃流检测电路不工作。当有人打来电话时, 电话线路上有90伏左右25Hz的交流电压, 因此, 铃流电流通过C40、DZ1、光电耦合器U4的发光二极管、R30形成回路。此时, U4内的发光二极管发光, 使光敏管导通, U4的3脚输出高电平, 经D30、C28整流滤波, 控制Q28导通, Q28的集电极输出低电平, 送到单片机的P33脚 (外中断1) 。当没有铃流信号时, Q28截止, 其集电极输出高电平。由此可见, 单片机P33脚的低电平是随着铃流信号的出现而出现的, 只要检测到P33脚有低电平脉冲出现, 就说明线路上有铃流信号了, 而且通过计算P33脚低电平的次数, 就可以判断出振铃次数的多少。
当振铃次数达到5次时, 单片机从P27脚输出低电平, 控制三极管Q30导通, 其集电极为高电平, 继电器线圈得电, 其常开触点闭合, 于是, 电话线形成通路, 此时, 可接收电话线上的控制指令。
4 软件设计方案
5 结语
经过对系统长时间的工作测试, 我们发现连续待机一个星期后, 再对系统进行操作发现还是非常的稳定, 控制电器开断还是非常灵敏。但在测试过程中发现, 如果在播放语音提示时进行按键操作无法被识别也就无法立即根据按键情况切换语音提示, 因此系统必须在语音提示播放完毕后才能进行按键操作。对此问题我们原先以为是软件设计上的问题, 后经仔细发现这种情况是因为解码信号和音频信号时共用一个音频变压器进行耦合, 由此造成在语音信号播放时无法解码。虽然本系统有此不足, 但在实际应用中还是比较方便稳定。
参考文献
[1]樊昌信, 曹丽娜.通信原理[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8, 1
[2]金惠文, 陈建亚.现代交换原理[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6, 4
[3]康华光.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1
美术教案-《家居环保设计》活动方案 第3篇
【关键词】互联网+;电子创客;活动方案
一、本方案的背景:互联网+、核心素养
(1)时代要求:“互联网+”是当前的时代趋势,已经势不可挡。我们身处在4.0网络智能时代的黎明时期,尤其是云、微、客的兴起,学习的主体和时空都在改变。运用网络阅读和学习,将成为未来的常态,成为获取知识形成能力的方法,网络深度融入经济社会、融入人民生活,它将会影响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甚至颠覆教学的形态。随着科技装备和技术的日新月异,更多的工具将用于学习,更多的平台将提供学习服务,电子智能创客的出现已是时代的必然。
(2)人才的要求:2014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一个关键词“核心素养”。“核心素养”已成为“后课改”时代的靶心。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刘恩山教授认为,“核心素养”是一种跨学科素养,它强调各学科都要培养对学生终身发展有影响的东西。因此,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培养学生的知识获取途径,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对一个学生终身都有用的东西,这是很最重要的。
二、本方案的目标
终极目标: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教会学生学习、引导主动分析思考、乐于创新
人类已经进入“信息智能文明”时代,“互联网+”突破时空藩篱。当下,科学的学习方法并非是知识的“简单堆砌”和“常速积累”,而是学会对知识及信息的高效地获取、整合、转化、再创造的方法。作为科技创新的老师,教会学生学习就尤其重要,本项目意在改变过去不适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让学生制作电子产品,不断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电子创客的培养中,一个首要的任务就是引导学生查找资料,教会学生学习。通过开展本课题活动,学生不仅能把物理和信息技术学科中老师所教的理论运用于实践,而且在实践活动中也能验证更新所学的知识,经过“已有知识——实践——更新知识——再实践——智慧”的过程,培养学生思考、智慧、科学地解决问题,点燃他们的科学热情之火,并逐步引导他们建立自己的方法,主动地分析思考问题。
具体目标:制作出一套智能家居系统
根据学生的期望、兴趣,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收集喜欢的电子项目,然后与老师同学讨论学习它的原理、探索它的组装制作过程,在制作中进一步分析思考,学习相关的理论。这样一步一步地利用互网络学习电子技术,不断实践、更新、总结形成自己的特色创新电子产品,运用触摸开关,声控开关,红外开关,逻辑电路等制作出一套智能家居系统。
三、本方案的创新点和重难点
本方案的创新点:
①应用互联网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②在电子产品的制作开发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③运用触摸开关,声控开关,红外开关、逻辑电路等制作出一套智能家居。
本方案的难点:引导学习电子基础理论
本方案的重点:互联网下的学习习惯方法养成及电子理论学习
四、本方案所需设备环境及理论
1.本方案所需设备环境
互联网络环境和电子实验室。在互联网络环境中,每位学生配置一台平板电脑或台式电脑,在电子实验室,提供常见的电子元器件:二极管、三极管、电阻、电容、可调电阻、三端稳压、焊接元件板、三极管放大电路散件、电路集成运放板散件、呼吸灯散件、红外感应干手器散件、抢答器散件,常用的电子检测仪器:万用表、稳压电源、函数信号发生器、模拟与数字示波器,和常用的电子制作工具:电烙铁、尖嘴钳、剥线钳等。
2.本方案所需理论
多元化的理论:人才培养不仅是课程内容上要适合每个学生,在学生的学习方式等一些特性上也要适合每一个学生。这样才能实施个性化教育,成就每个学生成长的精彩,学生才能学到对自己一身都有用的东西。
知识技能理论:普通高中物理学、电学、计算机等理论
五、本方案活动过程和步骤【时间:2017年9月——2018年3月】
第一周,在高一与高二年级组织报名,选择有代表性的50名学生进行本项目的实验。明确本次活动计划的任务和目标,并制定相应的活动培训纪律和安全方案,同时还让学生熟悉互联网电脑室和电子实验室。第二周,教会学生怎样使用互联网进行学习,让学生明白学习的途径,掌握在互联网环境下的常用学习方法,对“互联网+”、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网易、可汗学院等有一个全新的认识。第三、四周,利用互联网引导学习电子元件的基础知识。本部分内容可以按照网络已提供的《电子基础技能》的微课内容进行学习,同时分小组在实验室探讨常见五类电子元件的外形、参数、性能及使用方法。第五周,机动。第六周,引导学生采用多种学习方式,学会万用表的使用,学会元件的检测,电流、电压的测量。第七周,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在网上购买简单的电子套件(比如:电子门铃、呼吸灯、流水灯、声控开关等)进行尝试性组装。通过组装引导学生自己利用网络去解决存在的问题。第八、九周,模拟电子理论的探索。门铃为什么会响,流水灯为什么会交替闪亮,引导学生去探讨,在互联网中寻找答案,从而引导学生去学习模拟电子线路的基础理论知识,熟悉模拟电路的基本原理。第十周,机动,学生半期考试。第十一周,组合学校每年的科技节,开展电子作品的制作比赛。第十二、十三周,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网络,了解数字逻辑电路的应用,学习数字逻辑电路的知识。第十四周,引导学生组装数字时钟,让学生自主查找电路的原理,学会分析振荡电路、编码器、译码器的工作原理。第十五、十六周,引导学生在互联网中学习arduino可编程单片机,了解单片机的最小系统制作,了解智能控制的过程,熟悉串并行数据信号传输的原理,理解智能控制过程。第十七周,利用arduino的集成模块,制作调试智能小车。第十八周,机动放假。第十九、二十周,学生发现身边的问题,利用互联网中收集的资料,购制元件或模块,运用触摸开关,声控开关,红外开关、逻辑电路等制作形成智能家居,制作自己的创新作品。第二十一,对学生创新的作品展示,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调查,并写出总结和研究报告。
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预案
(1)选择的研究主体对电子不感兴趣。作为研究对像的主体学生,一定要喜欢电子技术这门知识,有的学习只停留在口头上,只是一时兴起,如果有这样的学生,最好劝其参加其它实验小组。
(2)研究主体对原理理解不透。这属于正常现象,因为任何一门学科的理论基础都是前人丰富知识的总结,在半年的时间只能教会学生解决问题的办法,发现问题才是学生进步的开始。
(3)参考资料欠缺。如果某部分的内容在网络中介绍较少,或知识比较前沿,可以由指导教师收集相关的信息或提供相关解决内容补充于网络中,供学生参考。
七、本方案预期成果
运用触摸开关,声控开关,红外开关、逻辑电路等制作出整套智能家居。同时形成一套“互联网+电子制作”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有参考价值的研究成果报告。
美术教案-《家居环保设计》活动方案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