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禽流感病毒致病机制范文

来源:盘古文库作者:莲生三十二2025-09-191

禽流感病毒致病机制范文第1篇

1、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是我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哪类传染病之一?发生流行时,应按照哪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要求严格管理:()

A、属于甲类,按甲类管理

B、属于乙类,按甲类管理

C、属于乙类,按乙类管理

D、属于丙类,按乙类管理

2、下列哪型禽流感病毒感染的临床表现较重:()

A、H5N1

B、H9N2

C、H7N7

D、H1N

13、下列哪项是人类禽流感病最常见的并发症:()

A、肺炎

B、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C、肺出血

D、Reye综合征

4、流感病毒属正粘病毒科,分为几个型别:()

A、只有1型

B、分为甲、乙两型

C、分为甲、乙、丙三型

D、若干型

5、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血象淋巴细胞改变的特点是:()

A、淋巴细胞升高

B、淋巴细胞降低

C、淋巴细胞正常

D、异型淋巴细胞明显增多

6、与人流感病毒相比,下面哪项不是一禽流感病毒的特点:(

A、对环境抵抗力较强

B、在自然界抗原性较稳定

C、毒株呈多样性

D、变异速度快

7、下列哪种亚型的甲型流感病毒不是以往人间流行的流感病毒。(

A、H1N1

B、H2N2

C、H3N2 ))

D、H5N

18、下列哪项不属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传播途径:()

A、经血液传播

B、直接密切接触传播

C、空气飞沫传播

D、粪一饮水一口传播

9、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流行病学史中下列哪项最重要:()

A、病前1周曾接触过禽类

B、病前1周曾有到过高致病性禽流感疫区的历史,有与禽类等动物的接触史

C、病前I周曾接触过感冒病人

D、病前1周曾吃过鸡

10、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季节多为:()

A、四季散发,无季节性

B、四季散发,冬春季多见

C、四季散发,夏季多见

D、有严格的季节性,只见于冬春季

11、下列哪种药物属于口服的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类抗流感病毒药物:()

A、金刚烷胺

B、金刚乙胺

C、利巴韦林

D、奥司他韦

12、对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抗病毒治疗下列哪项说法是错误的:()

A、发病48小时内应用

B、抗病毒药可减轻病情

C、抗病毒药可缩短病程

D、对有合并症者疗效较好,尤其是全身性感染者

13、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检疫期为:()

A、7天

B、14天

C、21天

D、28天

14、对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患者的密切接触者的处理为:()

A、严密隔离至21天

B、一般隔离至21天

C、注射疫苗

D、可服用抗病毒药物预防

15、一例来自越南禽流感疫区的患者出现发热、头痛等流感样症状,且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标本检测呈流感病毒核酸阳性,临床诊断应考虑为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下列哪一类:()

A、医学观察病例

B、疑似病例

C、确诊病例

D、排除病例

16、确定禽流感由人传染人时,对病人实施近距离高危操作者,如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等医护人员,应实施哪一级防护:()

A、无须防护

B、一级防护

C、二级防护

D、三级防护

17、对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密切接触者应隔离观察多少天:()

A、3天

B、7天

C、10天

D、14天

18、禽流感病毒属于下列哪项:()

A、甲型流感病毒

B、乙型流感病毒

C、丙型流感病毒

D、新城鸡瘟病毒

19、下列哪项不属于目前所发现的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临床特点:(

A、早期表现与流感非常相似

B、最常见的是以持续高热起病

C、潜伏期短

D、人与人间传染性强

20、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患病早期取病人的下列哪项标本常可检出病毒:(

A、呼吸道分泌物

B、血

C、大便

D、骨髓

21、对禽流感病毒的下列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A、甲型流感病毒的一种

B、属于正粘病毒科

C、为DNA病毒

D、不同亚型的禽流感病毒其致病力大不相同

22、对禽流感病毒的致病力,下列哪项描述是错误的:()

A、只有高致病力的禽流感病毒才能引起禽流感暴发流行

B、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致病力非常强,接种易感鸡能致其75%死亡 ))

C、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流行均是由H

5、H7亚型引起的

D、所有H

5、 H7亚型均为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株

(二)判断题

1、禽流感病毒属于RNA病毒。()

2、所有的禽流感病毒都具有高度的致病性,可以引起75%以上的禽类死亡。()

3、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早期症状与人流感的早期症状相似。()

4、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预防主要依靠接种禽流感病毒疫苗。()

5、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患者如果入院时间较晚,已经出现并发症,也应该立即给予抗病毒药物治疗。()

禽流感病毒致病机制范文第2篇

市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

实施方案

高致病性禽流感是由a型禽流感病毒的高致病力亚型毒株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传染性疾病。禽流感病毒极易发生变异,可能造成病毒在人群中感染和传播。今年以来,国外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呈明显扩大态势,国内水禽广泛带毒,病毒污染面广,特别是进入秋冬季以

后,候鸟迁徙,家禽调运频繁,极易造成疫情传入和爆发。为做好应对我市可能突发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根据《国家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和《泰兴市高致病性禽流感应急预案》规定,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1应急工作原则

总原则:突发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应急工作要坚持加强领导、密切配合,依靠科学、依法防治,群防群控、果断处置的方针,及时发现,快速反应,严格处理,减少损失。

1.1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市人民政府统一领导和指挥突发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的应急工作;疫情应急处理工作实行属地管理;市人民政府负责扑灭突发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各有关部门按照《泰兴市高致病性禽流感应急预案》规定,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疫情应急处置工作。根据突发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级别,对突发疫情的应急实行分级管理。

1.2快速反应,高效运转。农业部门要做好突发疫情的各项应对准备工作,储备充足的疫苗、消毒剂、防护服及封锁、消毒和无害化处理等所需的设施设备。建立应急预备队,定期开展技术培训和应急演练。一旦发生疫情,要做出迅速反应,采取果断措施,及时控制和扑灭疫情。

1.3预防为主,群防群控。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高致病性禽流感监测和预警预报。同时,加强防疫知识的宣传,提高全社会防范意识,依靠群众,全民防疫,动员一切资源,做到群防群控。

2突发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的监测与报告

2.1监测

农业部门要加强对突发动物疫情监测工作的管理和监督,保证监测质量。重点加强对养殖密集区的监测;在经常性监测工作基础上,组织开展集中监测。对家禽发生的疑似疫情,必须及时采集样品进行禽流感的检测,并保存备份样品,初步诊断为疑似高致病性禽流感的,要送样到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进行确诊。

2.2报告

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向兽医行政管理部门报告突发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有权向上级政府部门举报不履行或者不按照规定履行突发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应急处理职责的部门、单位及个人。

2.3报告时限、程序和内容

发现可疑禽流感疫情时,必须立即向市兽医卫生监督所报告。兽医卫生监督所接到报告后,应当立即赶赴现场诊断,怀疑为疑似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的,应当在2小时内将疫情情况逐级报至省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并同时报市人民政府。省动物防疫监督机构认定为疑似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的,应当在接到报告后1小时内,向省农林厅和农业部报告。省厅应当在接到报告后的1小时内报省级人民政府,并报告农业部。

按照预案有关规定,及时报告疫情信息和有关情况。报告内容主要包括疫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发病的家禽种类和品种、家禽来源、临床症状、发病数量、死亡数量、是否有人员感染、影响范围、事件发展趋势和已采取的措施,以及疫情报告的单位和个人、联系方式等。在应急处置过程中,要及时续报有关情况。

2.4疫情的公布

按照《动物防疫法》的规定,由农业部统一对外公布疫情。

3突发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分级

根据突发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分类,从重到轻划分为特别严重(ⅰ级)、严重(ⅱ级)、较重(ⅲ级)和一般(ⅳ级)四级。

3.1特别严重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ⅰ级)

高致病性禽流感在21日内,相邻省份有10个以上县(市)发生疫情;或在1个省(区、市)行政区域内有20个以上县(市)发生或10个以上县(市)连片发生疫情;或在数省内呈多发态势,并感染到人,继续呈大面积扩散蔓延。

3.2严重突发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ⅱ级)

高致病性禽流感在21日内,1个省(区、市)行政区域内有2个以上市(地)发生疫情;或在1个省(区、市)行政区域内有20个疫点或者5个以上、10个以下县(市)连片发生疫情。

3.3较重突发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ⅲ级)

高致病性禽流感在21日内,在1个市(地)行政区域内2个以上县(市)发生疫情,或疫点数达到3个以上。或高致病性禽流感毒种发生丢失。

3.4一般突发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ⅳ级)

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在1个县(市)行政区域内发生。

4突发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的应急响应

4.1应急响应的原则

发生突发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时,市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做出应急反应。突发高致病性禽流感

疫情应急处理要采取边调查、边处理、边核实的方式,有效控制事态发展。未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的乡镇,要组织做好人员、物资等应急准备工作,采取必要的预防控制措施。

4.2应急响应

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发生后,要立即采取措施,控制疫情进一步扩散和蔓延,启动应急预案,做出不同的应急响应。

4.2.1农业部门

(1)组织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开展突发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的调查与处理;划定疫点、疫区、受威胁区。

(2)在疫区和受威胁区组织开展紧急免疫。

(3)负责对全市应急处理工作的督导和检查。

(4)有针对性地开展高致病性禽流感防疫知识宣教,提高群众防控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5)组织专家对突发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的处理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包括疫情情况、现场调查情况、疫源追踪情况以及对扑杀家禽、无害化处理、消毒、紧急免疫等措施的效果评价。

4.2.2市动物防疫监督机构

(1)市兽医卫生监督所做好突发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的信息收集、报告与分析工作。

(2)组织疫病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向农业局报告结果,提出并实施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3)按规定采集病料,送省级实验室或国家参考实验室诊断。

(4)承担突发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应急处理人员的技术培训。

4.3应急处理人员的安全防护

要确保参与疫情应急处理人员的安全。对应急处理人员提供符合要求的安全防护装备,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如穿戴防护服,实施医学观察等。要求严格按照程序和规范开展疫情处置应急工作,有效控制和扑灭疫情,确保人员安全。

4.4突发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应急反应的终止

突发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应急反应的终止需符合以下条件:

4.4.1疫区内所有的家禽及其产品按规定处理后,经过21天以上,无新的病例出现,并经监测未出现新的病原,且受威胁区病原检测为阴性。

4.4.2应急状态终止的决定以及决定的宣布、公布由农业部或地方人民政府依据法定程序办理。

5突发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应急处置的保障

5.1突发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发生后,市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应积极协调,按照《国家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的要求,做好突发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处理的应急保障工作。

5.2建立突发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应急处置专业队伍和骨干力量,要加强应急处置队伍的业务培训和应急演练,建立联动协调机制,提高装备水平;动员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以及志愿者等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应急救援工作,加强以乡镇和社区为单位的的公众应急能力建设,实现群防群治。

应急预备队伍由兽医、卫生、公安、工商等部门的人员组成。具体负责扑杀、消毒、无害化处理等疫情处置应急工作。

5.3针对本市特点开展突发重大疫情应急预案的宣传和教育培训工作。组织宣传、教育、文化、广电等有关部门,利用图书、报刊、音像广播等多种形式,对社会公众广泛宣传的应急法律法规、突发疫情应急处置、自救和减灾知识的,增强公众的防范意识,指导群众以科学的行为和方式对待突发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

禽流感病毒致病机制范文第3篇

LIVESTOCK AND POULTRY INDUSTRY NO.224

6

1温州地区高致病性禽流感 免疫效果的监

测与评估

金大春1肖剑1潘杭君1董信田1王跃川2

1浙江省温州市畜牧兽医局,(浙江温州325000;2浙江省瑞安市畜牧兽医局) 中图分类号:S858.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 0414(2007)12(X)- 0016- 02

摘要用H5亚型禽流感疫苗进行免疫,采用血凝抑制(HI)试验,对本市一 个年度所抽检的568个养禽场的鸡、鸭、鸽子等共计10

233份血清样本进行抗体检 测,分析其免疫效果。结果表明,温州市养禽场的免疫抗体合格率平均为72.0%,免 疫合格禽场所占的比率为73.1%。对不同地区、不同禽场、不同禽类的免疫效果分 析也存在差异。在11个县(市、区)之间比较,以鹿城区的抗体合格率最高,达到 92.4%;在568个不同禽场之间比较,以鸭场获得的合格比率最高,达到82.9%;在 鸡、鸭、鸽等3个不同禽类之间比较,以鸭获得的免疫效果最好,免疫抗体合格率达 到79.5%,与鸡比较差异显著(P<0.05),与鸽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

关键词家禽 高致病性禽流感 抗体水平 免疫保护率 免疫效果

最高稀释倍数作为HI滴度,即血清效价。 根据血清效价的判断标准,H5亚型禽流 感 灭 活 苗 的 HI 抗 体 效 价 大 于 或 等 于 4log2为阳性,判定为免疫合格;少于

4log2为阴性,判定为不合格;免疫合格率 在70%以上的为免疫合格场。

2 结果与分析

2.1不同地区的免疫合格率 在受检测的10 233个有效血清样本

中,抗体合格数为7 369个,平均免疫合 格率为72.0%。在全市11个县(市、区) 中,合格率以鹿城区最高,达到92.4%, 与最低的县相比较高出35.5个百分点; 其中鸡的免疫合格率也以鹿城区最高, 为93.4%,与最低的县(市)相比较高出 41.4个百分点;鸭的免疫合格率以龙湾 区最高,达到96.3%,与最低的县相比较 高出50.3个百分点;鸽的免疫合格率普

利用疫苗免疫接种仍然是预防和 控制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最主要最有效 的手段与方法。但疫苗免疫效果如何, 却要通过对家禽免疫抗体水平的监测 与分析来加以判断。从2004年开始,我 市开展了大面积的禽流感强制免疫工 GB/T18936~2003中规定的微量法,采用 血凝抑制(HI)试验进行检测,其中阳性血 清对照HI效价达到1:512。 1.4结果判定 以能完全抑制4个HAU抗原的血清 遍较低,并发现个别场没有进行免疫

(表1)见。

2.2不同禽场的免疫保护率 在受检测的568个禽场中,免疫合

格场415个,占73.1%;其中免疫保护率

作,每年免疫数量高达1 200万羽 (份、 次),常年保持相当高的免疫密度,为有

县(市、

表1温州地区禽流感免疫抗体监测合格率

鸡 鸭 鸽 合计 效控制禽流感的发生起到了十分重要 的作用。为了及时了解全市禽流感免疫 效果情况,准确掌握流行病学动态,我 们又在每个月初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在 全市范围内随机挑选部分养禽场抽检 血清开展实验室抗体水平的监测,为各 地及时有效地防控禽流感提供了科学 的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样本来源 选自2006年7月2007年6月温州

市畜牧兽医局实验室采样监测的数据。 样本涉及到温州市辖11个县(市、区)87 区) 检测数合格数合格率检测数合格数合格率检测数合格数合格率检测数合格数合格率 鹿城区54975.8582 538 92.4 瓯海区788 590 74.91 233984 79.8 龙湾区11974 62.2 750 722 96.3869 796 91.6 永嘉区868 613 70.68778 89.772.4 乐清市548 285 52.0 387 298 77.03000.0433 260 60.0433 260 60.0 瑞安县25013124 18.31 496 1 05170.3 平阳县356 250 70.2 517 342 1 129705 62.4 苍南县242 170 70.2 632 505 79.987458.48740 46.0743 423 56.9 泰顺县76049.0954 663 69.5

513

445965 150 66.2 675 568

93.43325394 88.5955 691583 60.4 洞头县60.01 115877 78.7256 113 44.177.2 文成县656 38374.7 19495

合 计5 569 3 85669.24 247 3 37679.5 417 137 32.9 10 233 7 36972.0

表2不同禽场的免疫保护率分布情况 个乡镇568个养禽场(户)饲养的113.6万

羽的鸡、鸭和鸽子。

1.2血清采集 每个月初随机挑选部分养禽场抽

90~100 70~89 40~69 39以下免疫保护率(%)

鸡鸭鸽 小计 鸡鸭鸽 小计 鸡鸭鸽 小计 鸡 鸭鸽 小计 养禽场数 127 174430570391110

6328 3 9424 161959 占受检场比率(%)44.7 67.7 14.8 53.7 24.6 15.2 3.7 19.4

22.2 10.9 11.1 16.5 8.5 6.2 70.4 10.4

取5~50个不等的样本,每个样本翅静脉采血3~4 mL,分离血清。试验期间共

表3不同禽类的免疫合格率与合格场比率

采集并监测有效血清样本10 233个,其 中鸡血清样本5 569份,鸭血清样本4

247份,鸽血清样本417份。

1.3 检测方法

参照 《高致病性禽流感诊断技术》 % 检测血清样本数 检测养禽场数收稿日期:2007- 10- 22 类别 检测数 合格数

197 69.4

鸭 4 247 3 376免疫合格率(%) 检测禽场数合格场数合格场比率 鸡 5 569 79.5 257 213 82.93 85669.2 284

鸽子 417 137 32.9 27 5 18.5

作者简介:金大春(1959- 男,,)学士,高级畜牧师,主要从事畜牧兽医实用技术研究与推广

疫病防控

17 2007 年 12 月 畜禽业总 224 期

在90%~100%的有305个禽场,占总数的

53.7%;免疫保护率在70%~89%的有110

个禽场,占总数的19.4%;免疫保护率在

40%~69%的有94个禽场,占16.5%;免疫 保 护 率 在 39% 以 下 的 有 59 个 场 ,占

10.4%(见表2)。

2.3不同禽类的免疫效果 本次共检测鸡血清样本5 569份,

合格数3 856个,免疫合格率为69.2%; 检测鸭血清样本4 247份,合格数3 376 个,免疫合格率为79.5%;检测鸽血清 样本417份,合格数137个,免疫合格率 为32.9%(见表3)。鸭的免疫合格率与鸡 比较高出10.3个百分点,差异显著 (P<

0.05),与鸽比较高出46.6个百分点,差异 极显著(P<0.01);鸡的免疫合格率与鸽子 比较差异也极显著(P<0.01)。本次共检 测鸡场284个,合格场197个,免疫合格 场占69.4%;检测鸭场257个,合格场213 个,免疫合格场占82.9%;检测鸽场27 个,合格场5个,免疫合格场占

18.5%(见 表3)。免疫合格场的比率以鸭场最高, 与鸡场比较高出13.5个百分点,差异显 著(P<0.05),与鸽场比较高出64.4个百分 点,差异极显著(P<0.01)。

影响;此外,是否与鸡的免疫剂量比鸭 少而影响其免疫抗体滴度相关,也有待 今后加以探索。

3.3 在进行抗体水平监测时,不能完 全以抗体水平的均滴度来代表家禽群 体免疫保护水平,而是要了解不同抗体 水平禽群所占的比例,来及时掌握和分 析易感家禽的密度,特别是低抗体水平 易感禽群的分布。一般来说,一个禽群 中易感家禽达到20%~30%,禽流感才会 接触流行。因此,监测时如果发现抗体 水平低于60%时,就必须进行免疫接种

(溥言,陈2007)。

3.4 影响家禽免 疫 保 护 力 的 因 素 较 多,HI抗体只是机体多种免疫保护因素 之一,它并不能完全代表禽群的绝对免 疫能力,如同样的抗体滴度,在一免或 二免后的效果就不一样,在雏禽和种禽 之间,在健康禽类或有病禽群之间,起 保护效果也不尽相同 (金兰梅,2005)。 因此,在进行免疫效果评估时,应当结 合考虑不同的禽类品种、不同的免疫次 数以及机体营养健康状态、饲养环境卫 生状 况 、气 候 和 温 度 、转 群 和 投 药 等 因 素 对 抗 体 效 价 的 影 响 来 进 行 综 合

分析。

3.5 疫苗免疫是防控禽流感的主要 手段,但不能成为唯一的手段。因为到 目前为止,疫苗免疫还不能达到百分 之百的保护。各地畜牧兽医部门应当 通过经常性的抗体检测,建立起完整 的养禽场禽群抗体水平监测档案,及 时分析判断禽群免疫水平和疫病的感 染情况,采取综合防治策略,科学使用 疫苗进行防控。

参考文献

[1]金兰梅,伍清林.禽流感疫苗对禽类免疫 效果的检测与分析.中国畜牧兽医,2005(3):

46~48

[2]张志成,韩良银.苏州地区高致病性禽流 感抗体水平监测. 中国畜牧兽医,2005(2):

46~47

[3]蔡奕琪,陈均林.东莞地区散养家禽禽流 感H5免疫效果调查. 中国畜牧兽医,2007

(296~:)97

[4]兰玲,盛卓君.新疆地区高致病性禽流感 的免疫抗体监测. 中国动物检疫,2007(2):

35~36

3 讨论与小结

3.1 通过对568个养禽场10 233羽家禽 的禽流感免疫抗体水平检测结果表明, 温州地区的禽流感免疫抗体水平平均 为72.0%,免疫合格禽场占73.1%。从表

●相关链接

高致病性禽流感监测方案(农业部发)

面上来看,已基本达到免疫要求,但从 个案来分析,问题还是不少。鸽的免疫 合格率仅为32.9%,合格场所占比率更 低于20%,且发现个别养鸽场就根本没 有按照免疫程序进行禽流感免疫,存在 着较大的安全隐患;鸡的免疫合格率也 只有69.2%,处于免疫保护临界值边缘, 且 其 免 疫 合 格 场 所 占 的 比 率 也 只 有

69.4%,存在着一定的免疫漏洞。因此, 必须加强免疫才能有效抵御外来病毒 的入侵。

3.2 蛋鸭的免疫效果明显高于鸡与鸽 子。通过近4年来对数万羽鸭和鸡的检 测结果也是同样的结论。分析其原因, 可能与鸡过多过量使用疫苗有关。在鸡 的生长过程中,连续不断地接种如马立 克、新城疫、鸡传支、法氏囊等多种疫 苗,且法氏囊和马立克对免疫又有一定 的抑制作用;同时,由于多数地方采用 棚式保温集约养鸡,饲养环境相对要 差,特别是鸡棚内的空气含有大量有害 气体,易于感染鸡的呼吸道传染病及寄 生虫病,会对鸡的免疫效价产生一定的

1.监测范围:不同年龄、品种的鸡、鸭、鹅和其它 家禽及野生禽鸟,以及相关区域内的猪等。重点对 种禽场、商品禽场、活禽交易市场、水网密集区、候 鸟密集活动区以及重点边境地区家禽进行监测。

2.监测时间:春秋进行两次集中监测,春季集中 监测在5月底前完成,秋季集中监测在11月底前完 成。日常监测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发现可疑 病例,随时采样,及时检测。

3.监测数量:各省每次集中监测至少采集20个 种禽场(血清样品≥20份/场、泄殖腔/咽喉拭子双 份样品≥20份/场)30个商品代饲养场户(、血清≥

20份/场、泄殖腔/咽喉拭子双份样品≥20份/场)、

30个活禽市场(泄殖腔/咽喉拭子双份样品≥20羽 份/场)、10个猪场 (血清和鼻腔拭子各≥20头份/ 场),野鸟新鲜粪便样本≥100份。对发现的死鸟需 全部进行检测,同时将样品送国家禽流感参考实 验室。

血清样本总量不少于1 200份,拭子样品和野 鸟新鲜粪便采集总量不少于1 900份。

4.检测方法:(1)免疫抗体监测方法、判定标准 及结果处理按《2007年高致病性禽流感和口蹄疫等 重大动物疫病免疫方案》执行。

2)用RT- (PCR或荧光定量PCR或NASBA方 法,进行泄殖腔拭子、咽喉拭子和野鸟粪便的病原 学检测。

5.监测结果处理与报告:病原学检测结果为阳 性的,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1)(对阳性禽及其同群禽进行隔离,必要时进

行扑杀,并无害化处理。

2)将阳性样品送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进 行确诊,(经确诊阳性的进行扑杀,并进行无害化处 理。

3)(将阳性情况按快报要求报告。

普通鸡体有望“种植”抗禽流感基因 扬州大学动科学院李碧春教授领导的科研小 组已经将抗禽流感的基因成功转入供实验的真核 细胞内,并证明该细胞可以

抗鸡瘟病毒。这为抗禽 流感的基因最终转入普通鸡体内“消灭”禽流感,

奠定了基础。 李碧春介绍说,该科研小组的实验方式是将

能产生病毒抗体的基因从鸡的体内克隆出来,通 过人工方法对其进行体外诱变,使之成为有禽流 感抗性的基因,再转移到普通鸡的身上,使本不具 备禽流感抗体的鸡能抵抗禽流感病毒。

禽流感病毒致病机制范文第4篇

今天这次会议,是在国内外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日趋严峻的形势下决定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全国、全省以及xx市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安排部署我市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工作,动员各级各部门和全市广大群众迅速行动起来,加大防控工作力度,坚决防止禽流感疫情在我市发生和蔓延。刚才,俊立同志宣读了《关于切实做好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希望各乡镇、各有关部门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情况,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要充分认识当前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的严峻形势,切实增强做好防控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今年以来,全球的禽流感疫情出现迅速蔓延的态势,已由东南亚国家扩散蔓延到瑞典、罗马尼亚等欧洲国家,并不断发生人感染禽流感的疫情。据世界卫生组织通报,自~年至今年11月1日,全球已有122人感染禽流感病毒,62人死亡,病死率约51%。从国内情况看,今年以来,全国有青海、新疆、~、内蒙、安徽、湖南、辽宁等七个省、自治区的部分乡村发生了禽流感疫情。5月4日,青海刚察县爆发禽流感,519羽禽类死亡。6月8日,新疆塔城爆发禽流感,2177羽家禽感染,460羽家禽死亡,1717羽家禽被扑杀。6月20日,新疆昌吉地区爆发禽流感,180羽家禽感染,63羽家禽死亡,117羽家禽被扑杀。8月1日,~拉萨爆发禽流感,2608羽家禽感染,133羽家禽死亡,2475羽家禽被扑杀。10月14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腾家营村爆发禽流感,2600余羽家禽感染,1492羽家禽死亡,9万多羽家禽被扑杀。10月20日,安徽天长市便益乡梁营村爆发禽流感,2100羽家禽感染,550羽家禽死亡,4.5万羽家禽被扑杀。10月22日,湖南省湘潭市射埠镇湾塘村爆发禽流感,687羽家禽感染,545羽家禽死亡,2487羽家禽被扑杀。10月26日,辽宁省黑山县八道壕镇爆发禽流感,目前已蔓延到18个乡镇,扑杀家禽600多万只。需要强调的是,近期在湖南发生了与病死家禽密切接触的不明原因肺炎病例,至今,该地区已有100多人接受了隔离观察,其中有1人死亡。虽然目前还不能诊断为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还需要做进一步的实验室的检测,但这是一个值得警惕的信号。如果发生大面积人感染禽流感病毒,或是病毒发生变异导致人与人传播,将对人类的健康和安全造成威胁。

对国际国内严峻的疫情形势,党中央、xx高度重视。今年以来,胡锦涛总书记先后5次、温家宝总理先后15次作出重要指示,给防控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胡锦涛总书记10月30日批示:要充分认识禽流感防控形势的严峻性,认识一旦爆发带来的严重危害,全面加强防控措施,完善预案,搞好各有关方面的协调和配合,并积极参与国际和地区合作,切实做好各项防控工作,尤其要严防禽流感疫情向人的传播,以确保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温家宝总理10月28日两次做出批示:要狠抓各项防控工作的落实,不存侥幸,不留死角,对疫情要及时、准确、客观的报道,掌握主动,避免炒作。加强与国际有关组织的联系,向其主动提供必要的资料,保持密切配合。要通过正确的宣传~引导,实事求是反映我们所做的工作及其效果,增强群众的信心。11月2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了xx第111次常务会议,专题研究了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工作,提出了12条重大措施。河北省委、省政府也高度重视防控禽流感工作,11月4日河北省省长季允石同志做出批示:当前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形势严峻,我省是养殖大省,做好防控工作事关人民群众健康安全,事关全省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各地、有关部门要按照党中央、xx的要求,认真贯彻“加强领导、密切配合、依靠科学、依法防治、群防群控、果断处置”的方针,采取有力措施,搞好疫情监测,完善突发疫情应急机制和应急预案,层层落实责任制,高度警惕,严防死守,确保不发生禽流感疫情,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家禽养殖业健康发展。

对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特别是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工作,我市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9月2日、10月25日,我市先后两次召开了全市动物防疫工作会议,对防治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自9月份以来,各乡镇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认真组织、周密安排、集中时间、集中精力,全力组织开展了以牲畜口蹄疫和高致病性禽流感强制免疫为重点的秋防工作,到10月底,强制免疫工作已全面结束。9月28日30日、10月9日,市指挥部组成12个督导检查组,对全市12个乡镇(街道办)的秋防工作进行了两次督导检查。从督导检查情况看,各乡镇领导重视、行动迅速、措施有力,免疫证持有率、耳标卡带率、动物防疫档案建档率等各项指标均达到了要求。

虽然全市秋防工作已经结束,对畜禽普遍进行了一次免疫注射,畜禽具备了一定的免疫保护能力,但我们决不能盲目乐观。从两次督导检查的情况看,全市防疫工作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还存在免疫死角问题,主要是散养禽只还存在不免疫现象,动物防疫档案填写不规范,部分养殖户不按程序免疫,不能达到应有的免疫效果。二是部分养殖场落实封闭管理制度不够到位,特别是部分养殖场(区)没有设置防范候鸟栖息的设施,候鸟迁徙引发疫情的危险加大。三是部分养殖场(区)落实定期消毒制度不够到位,甚至有的养殖场(区)没有设立消毒池、消毒室等,消毒设施不完备。四是个别乡镇落实村级防疫协助员误工补贴不到位,影响了其工作积极性,工作开展不顺利。五是畜禽养殖规模化程度低,布局不合理,饲养方式落后,散养家禽比例大,饲养、防疫的条件差,管理粗放。这些问题的存在,增加了发生疫情的几率,加大了我们做好防控工作的难度。虽然我市尚未发生疫情,但目前正值候鸟迁徙和动物疫病高发季节,并且迁徙将持续到12月份,疫情形势已进入一触即发的高危状态。因此,各级各部门要有清醒的认识、足够的估计和充分的准备,进一步增强做好防控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做到思想到位、部署到位、措施到位,坚决防止禽流感疫情在我市发生。

禽流感病毒致病机制范文第5篇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宣化区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会议,来部署我区的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工作,就是要站在全局的高度,着眼于保卫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的大局,认真贯彻落实落实中央、省市领导的重要指示,认清形势,统一思

想,明确责任,沉着应对,全力打好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阻击战。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认真形势,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做好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当前,我国已有5个省发生了7起禽流感疫情,我区属于交通要道,畜禽流通量大,一旦疫情传入我区,不但会对我区畜牧业产生重大的打击,给广大人民群众造成经济损失,而且还可能危及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社会稳定。如果发生疫情,受损失最大、最直接的将是农民,会造成农民收入大幅减少,严重影响全区农村的致富进程。而且,将对全区的经济社会生活产生极大的影响,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各级各部门要切实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省、市对当前形势的分析判断上来,统一到中央、省、市关于禽流感防控工作的一系列决策部署上来,以对人民群众财产和生命安全高度负责的精神,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把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作为当前一项十分紧迫的重要任务摆上重要工作日程,确保我区不发生疫情,把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工作做深、做细、做扎实。

二、紧急行动起来,加大工作力度,抓紧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做好我区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工作,关键是要全面、认真、不折不扣地贯彻全国、省防治高致病性禽流感工作会议精神和全市的重大部署,全面落实中央提出的“加强领导、密切配合,依靠科学、依法防治,群防群控、果断处置”的24字方针,坚持预防先行,依靠科学、依靠法制、依靠群众,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有力、有序、有效地落实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各项措施,以特殊的措施、特殊的作风、特殊的效率,切实抓好各项防治工作。

(一)抓紧做好各项防疫工作。一是要加强重点产区、大型养禽场、养殖专业大户和加工大户的防疫工作,这是当前特别要突出抓好的重点,必须抓紧抓好。养殖场要采取更为严格的饲养管理措施,实行封闭养殖、严格消毒。二是要强化农户散养禽类和零星加工运销禽类的防疫工作,全面实行强制免疫,必须确保强制免疫率达到100。乡镇政府和畜牧部门要周密安排,精心组织,逐村逐乡开展强制免疫注射,做到村不漏户、户不漏禽、禽不漏针。三是要广泛深入做好群众的宣传发动工作,提高群众的防疫意识,特别要对重点养殖户、养殖小区进行宣传培训,变群众被动接受免疫为自觉搞好免疫。

(二)完善防治高致病性禽流感应急预案,建立健全应急机制,确保快速处置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这是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当务之急。一是区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指挥部办公室要进一步完善动物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应急预案,并制定相应的、可操作的实施办法。制定的应急预案要科学周密,确保一旦发现疫情,能够立即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根据不同的疫情级别,采取相应对策,按照“早、快、严”的原则,尽快扑灭疫情。二是要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抓紧建立和完善动物疫情预警、预报机制和信息网络系统。各乡镇、各有关单位要迅速组织力量、培训人员,建立相应的疫情处理预备队。一旦出现疫情,要立即报告,立即按有关规定和程序启动预案扑灭疫情,严防扩散。

(三)严格疫情报告制度,建立健全“三级网三条线”疫情监测报告制度。一是全区要尽快建全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情的区、乡、村三级疫情监测报告网络和防疫监督机构系统、畜牧兽医行政系统、政府报告系统三线监控报告体系,形成“三级网”、“三条线”的疫情报告机制,确保疫情报告及时、准确、高效。二是对“网线”的报告,要落实到具体的机构和具体报告人员。同时建立健全重大动物疫情值班制度,实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各级指挥部成员和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必须保证手机24小时开机,确保信息上报渠道畅通。三是区防疫监督机构要坚持24小时值班和每日报告制度,发现疫情要按照规定程序及时上报。不得谎报、迟报、漏报、瞒报。

(四)加强动物出入境检疫,严防疫情传入传出。严把检疫关口是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的重要环节。区商务、畜牧、公安、工商等有关部门,要加大重点地区可疑物品的检验力度,提高抽查比例。同时,要加强检疫,严防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传出。工商等部门要会同有关单位继续对全区的冷库、禽类产品生产加工点和集贸市场进行全面检查,查明进货渠道,强化监管。另外要从即日起关闭我区的活禽和鸟类市场。

(五)落实防疫经费,搞好物资供应。区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指挥部要抓紧搞好防疫所需药品等物资的储备和供应,及早部署和做好生产、运输和余缺调剂等方面的应急准备工作,必

须足额足量,保证需要。区财政必须保证防疫经费所需,不能因经费不足影响防控防疫工作。

(六)加强人间禽流感防控工作,坚决防止高致病性禽流感对人的感染。这是一项十分重大的任务,必须彻底切断高致病性禽流感对人的传播途径。卫生部门要加强医学监测,防止高致病性禽流感人间病例的发生和流行。特别要做好高危人群医学监测和预防工作。禽类

养殖人员、屠宰人员、兽医工作人员都属高危人群,卫生部门要加强对他们进行医学监测,兽医防疫部门要加强对他们进行防护指导,坚决杜绝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感染人。

(七)做好科普知识宣传普及工作。这是对高致病性禽流感疫病实行群防群控的基础性措施。指挥部要会同广电部门做好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科技常识的宣传普及,让广大群众了解高致病性禽流感传播的特点和防治办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防疫能力。要开展多种多样的宣传活动大力宣传高致病性禽流感是可防、可控的、可治的,消除群众恐慌心理。

三、加强领导,明确责任,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位

当前,正处于我区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关键时期,防控工作的成效如何,关键在于加强领导、明确责任、严格纪律。各单位、各部门领导要以对党、对人民、对社会高度负责的精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做到认识到位、领导到位、机构到位、人员到位、资金到位、物资到位、措施到位、工作到位和责任到位。

第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做好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工作,是事关我区改革发展稳定全局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政治任务。一是各单位、各部门领导要深刻认识防控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切实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坚持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切实加强领导,统筹协调,落实防控工作责任制,全力以赴做好各项防控工作。二是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要对本地区、本部门的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负总责,政府和单位主要负责人是动物防疫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主要负责人。责任制要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责任要落实到人头,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三是实行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在当前防控工作中,因工作不到位,防控措施不落实,造成疫情发生扩散的,要严肃追究主要负责人和主管责任人的责任。

第二,切实配合,形成合力。各有关部门要在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密切合作,各司其职,做好各项防控措施的落实工作。要在政府统一指挥下,发挥组织、协调的职能作用,统一组织开展禽流感疫情监测、免疫、扑杀、消毒和病害产品的无害化处理。宣传部、广电局、科技局要加强对防控禽流感知识的宣传;财政部门要保证禽流感防控经费,支持禽流感防控工作。对公共性正常经费支出要列入同级预算。卫生部门要做好人群中禽流感发生情况的监测工作。公安部门要协助做好疫区封锁和强制扑杀工作,做好疫区安全保卫和社会治安管理。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禽类及其产品的市场管理,加大对违法经营畜禽及其产品行为的打击力度。交通部门要协助疫区做好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的设立和管理,优先安排禽流感防疫物资的调运。商务部门要积极配合动物防疫部门做好禽类屠宰厂的防疫工作。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具体负责辖区内的疫情监测和防控工作,驻宣单位、企业部队的防控工作实行属地管理;军队和武警部队在做好部队防疫工作的同时,要积极支持驻地的禽流感防疫工作。区指挥部组建的五个专门工作小组和一个办公室,要认真地履行职责,有效开展工作。各组长要切实负起责任,把防控工作作为份内工作之一认真抓好。

第三,加强督查,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为保证各项工作迅速落实,区委办、政府办和监察局联合成立防控监督检查领导小组,加大督导检查力度,对各项防控工作进行指导检查,确保各项工作高效运转,确保各项工作措施落实到位。

禽流感病毒致病机制范文第6篇

A:呼吸道传播和消化道传播

B:呼吸道传播和血液传播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人类禽流感病能够在人-人之间传播

B:人类禽流感病总是发生在禽类流行之后

一共6道题,每页6道题

单选类型试题:

1) 一例来自越南禽流感疫区的患者出现发热、头痛等流感样症状,且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标本检测呈流感病毒核酸阳性,临床诊断应考虑为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下列哪一类:

A. 医学观察病例

B. 疑似病例

C. 确诊病例

D. 排除病例

2)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是属于哪类法定传染病,发生流行时按哪类传染病管理:

A. 属于乙类传染病,流行是按甲类传染病管理

B. 属于乙类传染病,流行是按乙类传染病管理

C. 属于甲类传染病,流行是按甲类传染病管理

D. 属于丙类传染病,流行是按乙类传染病管理

3)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检疫期为:

A. 7天

B. 14天

C. 21天

D. 28天

4) 下列哪型禽流感病毒感染的临床表现较重:

A. H5N1

B. H9N2

C. H7N7

D. H1N1

5)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流行病学史中下列哪项最重要?

A. 接触过禽类

B. 当地禽类动物中有禽流感

C. 接触过禽流感患者

D. 吃过鸡

6)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主要传播途径:

A. 消化道

B. 呼吸道

C. 皮肤

禽流感病毒致病机制范文

禽流感病毒致病机制范文第1篇1、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是我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哪类传染病之一?发生流行时,应按照哪类传染病的预...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