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风湿你该怎么办
面对风湿你该怎么办(精选4篇)
面对风湿你该怎么办 第1篇
一、故意反问,及时体验
教师可以在学生回答出正确结果后,采取故意反问或追问的方式,获得绝大部分学生的认同,然后再顺理成章地给出定义、结论。
例如在教学“5的乘法口诀”时,教师将书上的主题图放大,精心准备了5张彩球图,每张上面画了5个彩球,准备以这些图片作为学习材料来探究每一句口诀。当教师刚贴出图宣布课题的时候,有一学生抢白道:“我已经会5的乘法口诀了。”接着,立即有好几个学生响应:“我也会了。”“一五得五、二五一十”这时教师可以趁学生学习热情高涨反问学生:“你是如何发现这些口诀的?你想用什么材料来说明每句口诀的意思呢?”(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后同桌交流)反馈时,学生有顺势选择老师贴好的彩球图说明的,有选择教室里同学人数说明的,还有迁移4的口诀规律说明的。这样,课就在学生积极寻找材料、争着说算理的自由活动中进行。教师从中充分发挥了组织者作用,适时鼓励学生自我表现, 体验口诀的形成过程,收到了较好教学效果。
以上教例,如果教师板下脸来说:“你真的会吗?你知道乘法口诀是怎么来的,每句口诀表示什么意思吗?”冰冷的话会把学生学习热情的火焰给浇灭。
二、增加质疑,扩大体验
因为即使绝大部分的学生认同了,也会有少部分的学生就不认同,可能有不太理解之处,甚至会有疑问。要让学生把疑问提出来,并积极地去解决它,这是最可贵的,也可以使知识的形成更为有效。质疑问难为学生的交流创设了时间和空间。
例如解决问题:小明步行3小时走6千米,5小时走多少千米?学生读完题,就有许多小手林立,要求解答,算式是6÷35。接着教师在提问每步求出的是什么后,肯定了此种解法,而后约定俗成地停顿片刻等待学生质疑,果然平时不爱发言又有长距离行走经验的周同学站起来对老师说:“时间÷路程行吗?”结果,全班哄堂大笑。教师鼓励他说说理由,“因为3÷6等于1千米需要半小时,5小时里有10个半小时,所以5小时走10千米。”这个学生的质疑多好啊!独特的自我释疑,半小时这一生活经验的妙用, 立刻引来了全班的热烈掌声。
三、足额验证,深入体验
小学生在学习描述类等知识时,立足已有的数学现实与经验,课一开始就会唤醒头脑中的猜想,获得直觉。此时,教师应当思考学生提出的猜想是否有合理成分,是否有生活背景,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验证,而不是一味地否定学生的“怪想法”。
例如“加法交换律”的教学,课始用多媒体播放故事:从前有一个人,养了一群猴子。一天,他对猴子说:“早上给你们每人3个桃子,晚上给你们每人4个。”猴子们一听,都表示抗议。“那么,早上每人4个,晚上每人3个,怎么样?”“早上吃4个,变多了。好! 好!好!”
师:同学们看到了这则故事想发表什么意见?
生:我觉得猴子太傻了,早上吃3个、晚上吃4个和早上吃4个、晚上吃3个,总的个数不是一样吗?
生:养猴人只不过把早上的个数和晚上吃的个数调了个儿, 猴子就上当了。
生:每人一天一共吃了7个桃子:3+4=7,4+3=7。
师:比较这两个算式,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调换加数的位置,和还是一样的。
师:这是你的一种猜想,我们可以举几个加法的例子试一试。(师请生把例子写在黑板上)
师:刚才我们举的是算式的例子,我们还可以举出生活中许多事例来验证这个猜想,谁来试一试?
片断中,对交换律生活化的验证分析,促进学生顿悟,体会一些更深邃的,甚至难以用语言表达的内涵,这是数学教学的精髓之所在。
四、提供反例,全面体验
反例相对于正确例子而言,从反例入手可以显示出事物某一方面的特性,以帮助学生认识事物,更好地把握事物间的联系。反例可由师生双方有机提供,但教师要适时发挥反例功能。
例如“简单的分数加法”的教学,“2/5+1/5的结果会是多少?”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况:2/5+1/5=3/5,2/5+1/5=3/10。“怎么大家计算的结果会不一样?这是怎么回事?”然后, 在教师引导中学生通过讨论、动手操作活动,获得形象感知。这样,学生既加深了对分数意义的理解,通过反例、操作发现正确结果,又了解了正反两面相比较的思维方法,从而使学生在摔打中成熟,在成熟中创新。
面对冷饮宝宝你该怎么办 第2篇
刚吃饱饭
最好在两餐的中间吃。因为空腹吃冷饮对胃粘膜有刺激,导致胃炎;刚吃饱饭就吃冷饮,会造成胃内环境紊乱,影响消化。
大汗淋漓时
孩子大汗淋漓回家时不要立即进食冷饮,应先擦干汗水,先喝凉白开或休息一会儿后再喝冷饮。否则会引起腹痛腹泻或咽部发炎疼痛。
冰淇淋超过3个
控制冷饮的量。冰淇淋儿童每日可摄取:1-2个(普通蛋筒大小);冷饮每日可摄取1-3瓶(500毫升)。当然,凉白开可敞开供应。
大口吃
教会孩子吃冷饮的方法。例如吃冰淇淋等固体冰饮时,不要一口吞下,最好在嘴里融化后再下咽,这样可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酷热难耐的夏日,孩子们生活中最喜欢的事情是什么?看看他总是缠着你要冰淇淋吃的样子就知道了。宝贝偏爱冷饮的原因着实很多:解渴、刺激、痛快,还好喝,成年人都逃不过的诱惑,孩子当然躲不过。但是,凡事都有一个度,我们要强调的是:当孩子爱上冰淇淋,你的监督和呵护就要随时启动。
爱吃宝宝变不吃宝宝
即使到孩子到了15岁,他的消化道也没有完全发育成熟,更不用说婴幼儿的消化道功能发育不全了,这种情况具体反映在为对某些食物的消化不良上,如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等;同时由于孩子的胃肠黏膜血管及有关器官承受寒凉的能力薄弱,吃喝冰冷饮食会影响正常胃液分泌和消化,孩子便表现为不想吃东西了。
聪明宝宝变笨瓜宝宝
儿童过多食用冰凉饮料和食品,可造成人的的第二大脑中枢──腹脑的损害,对身体极为不利。人的肠壁上附着两层由神经细胞和神经束组成的`薄如蝉翼的网状物,这就是“腹脑”,它可以感受各种信息,及时作出反应并发出指令。如果冰凉饮料过多摄入就会对腹脑产生不良刺激,孩子便会表现为迟钝。
玩闹宝宝变泄肚宝宝
儿童胃肠道黏膜柔嫩,血管丰富,若受到冰镇冷饮的剌激,胃粘膜下血管会急剧收缩,血液供应骤然减少,既使胃肠蠕动加快,引起腹泻,又伤害消化道免疫力,比如,肠道抵抗各种细菌的能力下降,也引起腹泻、疼痛等症状,还可引起咽痛、咳嗽等,甚至诱发扁桃腺炎。
强壮宝宝变娇气宝宝
孩子图痛快,冷饮冰品吃得太多,会_淡胃液,影响消化。同时,由于冰凉饮料刺激肠道蠕动亢进,会缩短食物在小肠鹊耐A羰奔洌而小肠是食物营养吸收的主要场所,因而会影响养分的吸收,不利于孩子的发育和身体供能。这也是让宝贝们发育受阻、免疫力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
力量宝宝变缺钙宝宝
面对食物中毒,你该怎么办 第3篇
识别早期表现
食物中毒者多在进食后数分钟至数小时内发病,其典型症状为“上吐下泻+肚子痛”。
食物中毒者早期症状往往是腹部不适,可能会感觉到腹胀,一些患者还会有腹痛,个别还会发生急性腹泻。与腹部不适同时伴发的还有恶心、呕吐、发烧、拉水样便等。吐泻严重者还可出现脱水、酸中毒,甚至休克、昏迷等。
采取自救措施
一旦发现身边的人出现上吐下泻、腹痛等疑似食物中毒症状时,应立即让其停止食用可疑食物,并立即拨打120呼救。
在专业医生到来之前,可以采取以下自救措施:
催吐 对中毒不久而无明显呕吐者,可用手指或圆钝的勺柄刺激患者舌根部的方法催吐,或让中毒者大量饮用温开水并反复自行催吐,以减少毒素的吸收。催吐越早越好。
经大量温水催吐后,呕吐物已为较澄清液体时,可适量饮用牛奶以保护胃黏膜。如在呕吐物中发现血性液体,则提示可能出现了消化道或咽部出血,应暂时停止催吐。
导泻 如果患者吃下中毒食物的时间较长(超过两小时),精神尚好,可采用服用泻药的方式,促使有毒食物排出体外。用大黄、番泻叶煎服或用开水冲服,都能达到导泻的目的。
以上处理只是为治疗患者争取时间,在紧急处理后,患者应该马上入院进行专业治疗。
需要强调的是,一旦高度怀疑食物中毒,家属还应提供以下资料给医生:(1)食物的名称,是水剂还是固体食物;(2)患者的吞食量是多少;(3)从吞食到采取措施时的时间间隔有多久;(4)保留残留食物,并及时送当地卫生监督部门进行定性检验。如果身边没有食物样本,也可保留患者的呕吐物和排泄物,以方便医生确诊和救治。如果和患者吃相同食物的人也有相似症状,就更可能是食物中毒。
远离剩菜剩饭
其实,急性食物中毒是完全可以预防的,具体措施有——
◎采购食品时,要到有一定规模、信誉好、食品质量把关较严的超市或农贸市场选购,不要在无证摊点处购买食品,以确保食品原料的卫生安全。
◎不要生食肉类、海(水)产品等食品,选购鱼类、肉类等食品时,尤其要注意新鲜度。烹调时,鱼类、肉类应充分加热。
◎制作食品时,要做到生熟食品分开加工,生熟用具分开使用。
◎热天食物容易变质,一顿没有吃完的饭菜不要再吃。
◎不要吃冷热不均的食物,即使用微波炉加热也可能因加热不均、加热程度不够留下隐患。
◎熟食在常温下保存时间要不超过2~3小时。研究表明,食物暴露在空气中2小时后,有害细菌繁殖的数量比刚做完时高出2倍以上,而且随着时间延长繁殖速度呈几何级数快速增长。
◎外出旅游时,不要在无证摊贩处或流动摊点购买食品;不要随便采食不认识的野果、蘑菇及野菜等。聚餐时,应选择食品卫生条件好、信誉度高的餐饮单位,不要到无证照摊贩处就餐。
面对风湿你该怎么办 第4篇
这期特别报道将为您呈现详细的甲型H1N1流感的传播、防治, 希望糖尿病患者能有效预防, 提高警惕。
震惊糖尿病患者的新杀手
据世界卫生组织5月底的最新报告显示, 糖尿病、哮喘和心血管疾病患者以及孕妇, 更应警惕甲型H1N1流感。世界卫生组织驻中国官员说, 上述人群更容易受到感染, 并且一旦收到感染, 更容易使病情严重。比如免疫损害疾病、糖尿病, 哮喘和心血管疾病还有孕妇等, 另外20~45岁的年轻人也容易感染。
虽然这只是基于初期全球74例死于该流感病例的一个研究意见, 但我们也应该提高警惕, 如果您是糖尿病患者, 那么就不仅需要对H1N1进行全面的了解, 还需要积极的预防和改变生活方式了。
H1N1糖尿病患者该如何面对?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的仝小林院长在糖尿病和流行病学领域都有很高的造诣。2003年非典时期, 仝院长作为北京SARS定点医院主持一大病区治疗的负责人, 治疗了248名患者, 是在SARS治疗过程中接触病人最多的医生之一, 他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利用中西医结合治愈了多例SARS患者, 并在非典中获得了“中医抗击非典特殊贡献奖”。
在这次甲型H1N1流感开始在全球萌动之际, 仝院长在百忙之中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给糖尿病患者朋友们提出了几点建议, 供大家参考:
一、坚持吃蒜可防流感
仝院长给糖尿病患者的第一条建议就是:养成每日食用大蒜的习惯。
众所周知, 大蒜具有保健、杀菌、抗衰老、抑制肿瘤的作用。特别是大蒜能提高人体自身的免疫抗病能力, 有效地预防流感等病毒对人体的侵害, 而且大蒜富含多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 是非常好的保健食品。
针对大蒜的吃法, 仝院长建议最好是生吃, 这样大蒜的功效才能完全显现出来。因为大蒜所含的挥发油一旦加热就会挥发, 功效会大打折扣。食用量每日两瓣即可, 可以做佐餐调味品。
二、勤开窗, 多喝水
仝院长曾在非典主持医疗工作时, 要求所有的病房都开窗通风, 一位与非典患者同处一间病房的患者小B, 由于房间24小时通风, 那位非典患者在死亡3天后, 小B竟然完全没有被感染。可见房间空气流通, 有新鲜空气置换, 若有感冒者, 房间里的病毒被流动的空气驱散, 于是减少了感冒传播的机会。多喝水有助保护皮肤、黏膜屏障, 有助于身体排出代谢废物, 排出毒素, 糖尿病患者更应该多喝水, 每天至少应喝8杯水或一定量含糖量低的果蔬汁。
三、勿紧张, 保持乐观的心态
精神紧张能降低免疫系统的防御能力, 使人易患感冒。英国的科学家对394名志愿者进行心理试验, 测定每个人的紧张状态程度, 然后与外界隔离9天, 第10天由研究人员把含感冒病毒的液体滴入受试者的鼻孔里。结果发现, 心情紧张者感冒的发病率达47%, 反之发病率只有27%。检查还发现, 心情紧张试验组受试者的鼻咽部的干扰素、核酸酶等局部抗病毒物质明显比对照组受试者的少。可见心态的乐观对预防流感的重要性。
四、饮食没必要刻意改变
膳食营养的平衡可以有效增强人体免疫力,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预防人感染猪流感的作用。仝院长认为, 人体内营养素的充足和均衡关系到机体免疫系统的强弱, 但糖尿病患者没有必要改变平时的饮食结构, 只需要尽量多食用新鲜蔬菜水果, 口味要清淡, 食物多样化。此外, 还可选择一些对肺部、喉部有好处的果蔬, 如百合、马蹄等。多食增强免疫功能的食物如蘑菇、木耳、银耳等。
注意饮食卫生, 要尽量减少聚餐, 以避开易感人群。就餐时, 可设立公共筷、匙或推行西餐“一人一份”的分餐制。饮食应忌辛辣, 少食肉类及脂类食品。
五、没症状时可以不喝中药
针对国家公布的甲型H1N1流感预防中药方, 仝院长认为没有必要从现在就开始服用, 这些中药方主要是针对的是疫情发生后, 可能接触到患者的高危人群。在没有疫情的情况下, 健康人没有必要喝, 尤其是糖尿病患者, 每个人的体质都不同, 服用同一个方子, 不一定能起到好的预防效果。主要还要靠饮食预防、生活起居预防方案, 关键是注意个人卫生, 养成良好生活起居习惯, 提高免疫力。一旦出现了感冒的症状, 可以根据情况, 选择适合自己的药方来服用。
六、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
如果您的周围人感冒时, 其触及的电话、门把手、毛巾等都有可能沾染上流感病毒, 因为流感病毒除了经空气、唾液、飞沫传播外, 感冒患者摸过的东西也是很重要的传染物, 并且病毒可在这些物体上存活达数小时。仝院长建议一定要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 这样就可以减少病毒在手上停留的时间, 避免感染。
七、与感冒患者接触的人可以戴口罩:
不是所有口罩都能防病, 也不是所有人都需要带口罩。仝院长指出, 只有医用12层棉纱口罩可阻止病原体的传播, 戴其他口罩根本不能防病。如果您正在与感冒患者接触, 您最好马上戴N95口罩或12层以上棉纱口罩。口罩只能一次使用, 一旦湿了就起不了阻隔病原体的作用了。戴口罩应盖住鼻部, 不要老用手触摸口罩, 也不能把口罩挂在脖子上反复戴。戴过的棉纱口罩可用500mg/L有效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消毒, 也可用压力蒸气蒸20分钟灭菌。
八、坚持运动, 但不要到人多的地方去
许多糖尿病患者都喜欢扎堆锻炼和活动, 在H1N1流感蔓延的时候, 仝院长建议大家尽量不要到人多的场合和室内不通风的地方参加活动, 可以选择空旷的室外进行锻炼, 锻炼时要注意适度原则。如果非得要到公共场合去, 比如到医院拿药品, 可以带上口罩, 跟他人接触时保持一定的距离。
什么是猪流感?
猪流感是一种由A型猪流感病毒引起的猪呼吸系统疾病, 该病毒可在猪群中造成流感暴发。这次在实验室已被证实的引发疫情的病毒是猪流感病毒A (H1N1) 亚型, 是一种之前从未在人和猪身上出现过的新型猪流感病毒, 发病人群多为青壮年。
猪流感有哪些症状?
人感染猪流感后的症状与普通流感相似, 包括发热、咳嗽、喉咙痛、身体疼痛、头痛、发冷和疲劳、厌食等, 有些病例还会出现腹泻和呕吐, 重者会继发肺炎和呼吸衰竭, 甚至死亡。
猪流感是怎么传播的?
猪流感的传播主要是以感染者的咳嗽和喷嚏为媒介, 在人群密集的环境中更易发生感染, 而越来越多证据显示, 微量病毒可留存在桌面、电话机或其它平面上, 人通过接触这些物品, 再透过这些和手指与眼、鼻、口的接触来传播。
如何预防猪流感?
墨西哥城要求公民在公共场合彼此距离最少1.8米。
此次猪流感病毒呈现的一个特点是, 就是对青壮年攻击性强, 墨西哥确诊的死者中大多数年龄都在25岁至45岁之间。卫生专家提醒, 流感爆发后很难防止它蔓延, 但常识可以帮助个人自我保护。他们指出, 第一要务是洗手, 以酒精为底的洗手乳或泡沫消毒剂, 杀死细菌或病毒的效果也非常好。
吃猪肉会不会传播猪流感呢?一般说来, 目前的H1N1只要不出现变异, 加热至71℃就能被杀, 市民不必盲目担心。
因为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跟人类H1N1病毒的抗原非常不同, 所以季节性流感的疫苗不能为人类提供保护。为了防止感染, 应采取以下措施:
保持手部清洁, 并用正确方法洗手。如没有明显污垢时, 可用酒精搓手液消毒。
避免手部接触眼睛、鼻及口。
打喷嚏或咳嗽时应遮掩口鼻。
不要随地吐痰, 如要吐痰应将分泌物包好, 弃置于有盖垃圾箱内。
有呼吸道感染征状或发烧时, 应戴上口罩, 并尽早求医。
若出现流感征状, 切勿上班或上学。
如外游途中或回程后出现发烧或类似流感的征状, 要马上就医, 告知医生有关外游记录。
猪流感如何治疗?
目前, 世界卫生组织还没有研发出针对猪流感病毒的疫苗。由于H1N1猪流感病毒不同于H1N1人类流感病毒, 现有的流感疫苗并不能预防H1N1猪流感病毒。但四种治疗季节性流感的药物可预防猪流感:金刚烷胺 (amantadine) , 金刚乙胺 (rimantadine) , 奥司他韦 (oseltamivir) 和扎那米韦 (zanamivir) 。尽管其均为治疗流行性感冒的有效药物, 但近期从猪流感患者体内检测出的病毒特征来看, 它已对金刚烷胺 (amantadine) , 金刚乙胺 (rimantadine) 有了抗药性。因此在治疗和预防时, 采用奥司他韦 (oseltamivir) 和扎那米韦 (zanamivir) 将更为有效。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的预防药膳和药方:
预防药膳:
二白汤:葱白15g、白萝卜30g、香菜3g。加水适量, 煮沸热饮。
姜枣薄荷饮:薄荷3g、生姜3g、大枣3个。生姜切丝, 大枣切开去核, 与薄荷共装入茶杯内, 冲入沸水200~300ml, 加盖浸泡5~10分钟趁热饮用。
桑叶菊花水:桑叶3g、菊花3g、芦根10g。沸水浸泡代茶频频饮服。
薄荷梨粥:薄荷3g、带皮鸭梨1个 (削皮) 、大枣6枚 (切开去核) , 加水适量, 煎汤过滤。用小米或大米50g煮粥, 粥熟后加入薄荷梨汤, 再煮沸即可食用, 平时容易“上火”的人可吃。
预防药方:
1、太子参10g、苏叶6g、黄芩10g、牛蒡子10g
煎服方法:每日1服, 清水煎。早晚各一次, 3~5服为宜。
2、大青叶5g、紫草5g、生甘草5g
煎服方法:每日1服, 清水煎。早晚各一次, 3~5服为宜。
3、桑叶10g、白茅根15g、金银花12g
煎服方法:每日1服, 清水煎。早晚各一次, 3~5服为宜。
4、苏叶10g、佩兰10g、陈皮10g
煎服方法:每日1服, 清水煎。早晚各一次, 3~5服为宜。
墨西哥的“零号病人”
墨西哥确认的第一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是一名四岁男童埃德加埃尔南德斯, 他住在墨西哥维拉克斯州的拉格洛里亚镇, 镇子有一家大型的养猪场。
镇子早在今年2月就开始有一些人出现强烈的感冒症状, 有1300人需要医疗救助。3月份的1天, 当这个4岁的孩子放学回家时, 出现了发烧、头痛、眼痛的症状。与其他人不同, 他患的是甲型H1N1流感。4月1日, 埃德加开始出现流感症状, 两天之后州流行病专家提取了样本。在这个研究所的实验室里, 研究人员分离出了三种流感毒株, 一种是H3N2, 一种是乙型的, 还有一种他们无法确定, 他们认为可能是H1型的。4月21日, 研究所将病毒样本送往加拿大国家微生物实验室和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寻求帮助, 检出了甲型流感病毒。23日下午, 加拿大科学家将病毒亚型确定为H1N1。4月28日, 墨西哥政府确认埃德加是墨西哥发现的最早的“猪流感”患者。由于有的医生认为他可能是流感的源头, 因此称他为“零号病人”。
流感远未结束人类任重而道远
历史的教训是惨痛的, 今日的各项数据是惊人的。记者站在编辑部所在的12楼, 看到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多了一些惨白色的口罩, 马路上的汽车川流不息, 呼呼的北风吹不散暗灰色天空的污浊。
进入21世纪以来, 人类社会进入工业化、信息化时代, 农业也走向产业化、规模化, 肉类、蛋类被大规模集体养殖, 在恶劣的养殖环境、诱人的商业利益驱动下, 各种流感病毒开始滋生, 我们的生存环境越来越恶劣。
人类的健康家园在哪里?为什么当社会在不断进步时, 我们生存的环境越来越恶劣?为什么我们的医疗器械越来越先进, 却仍然跟不上病毒的生长和变异速度?
最后, 一个个的问号留在笔者心中, 同时也留给所有的读者。
面对风湿你该怎么办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