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景点的作文
描写景点的作文(精选14篇)
描写景点的作文 第1篇
从西坪往泉涧公路方向一公里左拐,沿着一条蜿蜒的小路过一座桥,再行一公里,就到了厂上村一巨大石山下,被称为西坪“神仙洞府”如梦如幻的冰仙洞就在石山半山腰。山坡怪石嶙峋,草木稀少。洞口在一人家屋后十多米处,只有一人多高,倾斜而下,约有十来米宽。越往下越深,空间越来越大,光线越来越暗,景色却越来越奇。洞内有许多支洞,多因太深太陡或有水阻断或太窄而“养在深闺人不识”。据说有好事者曾多次在洞内沿不同方向寻找通道,爬到最高处似曾隐约见天光,然不得直出;后出洞沿山搜寻,终无结果,至今也无人觅得山顶的出口。
冰仙洞和西坪镇境内的洪水大洞有很多不同之处。洪水大洞的洞口在千仞绝壁之上悬空而开,冰仙洞口则“得来全不费功夫”;前者入洞后必须乘竹筏方能览胜,后者可穿鞋随意而行;前者越走越窄,给人惊险神奇实实在在之感,后者越走越宽,所到之处让人感觉像仙境,如梦似幻。
冰仙洞的奇异景色分为三个层次,即“动物”世界、“植物”世界、彩色世界。洞内的各处景观不仅能给人带来视觉和听觉的美感,还给人以想象和联想的空间。
每到一处,游人在看到涌现在眼前的林立的石头柱子、顶天的钟乳石笋、盘卧的光滑圆石、倒垂的“珍珠项链”、堆聚的“石桌石凳”和“昂首”的龟蛇形怪石等,不由得生出许多联想,甚至耳畔仿佛响起动物的叫声、人的说话声和大自然的风雨声。眼前的东西,你看它像什么,想它像什么,它就愈发像什么:盘着的像龟,昂首的像蛇,站立的像马,跑着的像虎,睡着的像狮,靠着的像佳人凭栏远眺,坐着的像神仙品茗对弈,蹲着的像罗汉闭目养神,吊着的像猴群追逐嬉戏,横躺的像醉汉酒醉无语,散开的像观音坐莲微笑,聚拢的像儿童三五捉鱼,歪斜的像蒸笼笼盖揭开,合拢的像海豚腾空接吻,挂着的像门帘严实遮蔽,点缀的像鸽儿飞翔蓝天俨然一个动物世界,一个海底龙宫,一处神仙洞府,一隅农家村落。
那些长得又细又小又高的石笋,像高粱、小麦在风中摇曳;那些随处而生的一簇簇石笋,像朵朵荷花盛开在石壁;那些依壁而斜上的石坡,像一片片翠绿的青草地。太多的石笋、石钟乳像叫不出名字的树,像生长在不同季节的竹。置身于洞中,仿佛穿行在原始森林,又仿佛踏青在小河原野随处可见栩栩如生的“生物群落”、生机盎然的“植物景观”。
由于还没有拉上电灯,越往里走,光线显得越暗。但是,冰仙洞有一个特别显著的特点,就是石壁、石缝和所有的“动植物”身上都闪着星星点点的光,时隐时现,让人浮想联翩:是磷粉还是其它矿物粉在辐射?是隐藏其中的水晶还是游者的心电感应?抑或是神仙悄悄安放的盏盏细小的“彩灯”?总之,灰白、淡黄、暗红、紫铜、赤黑、青绿各色兼备,在手机朦胧荧光或电筒光、蜡烛光、柴草光的照耀和反射下,洞内显得更加色彩斑斓、诡谲莫测了。此时,善于幻想的人会说,梦幻时刻到了;胆小的人会说,我到了地府吗;诗人画家会说,好一个福地,好一处洞天这难道不是一个少有的梦幻世界吗?
冰仙洞被西坪人甚至远方来参观过的人说成是神仙洞府,绝非夸大其词。“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抽空去看看吧。
描写景点的作文 第2篇
雷峰塔里非常美丽,我最喜欢二层的木雕,有白娘子的木雕、有许仙的木雕、有法海的木雕五层的天花板用黄金水抹得金灿灿的,几只虫子在上面飞来飞去,好像以为这是它们的家呢!
我还在雷锋塔上看到了美丽的西湖,还看到了保m塔,在西湖中央看到了三潭映月而且我看到宝m塔跟雷锋塔一样,都是西湖边上的塔,它所在位子在我看到西湖的左边,如果我在保m塔上看雷锋塔,那就在右边的湖边!而且,我爸爸说雷峰塔很好认,这时我心里想雷峰塔哪里好认呢?如果让我认雷峰塔,我认得出来吗?后来我思考了好一小会儿,也没想出答案。
雷峰塔第四层有一个望远镜,这个望远镜需要投一枚硬币,我也投了一枚硬币进去。我用望远镜看风景看的更清楚、更美丽了,我爸爸看了,也说很美丽。
描写景点的作文 第3篇
英语中“culture (文化) ”一词最早起源于希腊语“cultura”, 意为“耕作, 种植;作物”。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 文化成为了一种复杂的现象, 其外延也不断延伸, 内涵不断丰富。关于文化的定义也不尽相同, 据《大英百科全书》统计, 达160种之多。[1]其中, 19世纪人类学之父爱德华泰勒 (Edward Taylor) 的定义最为经典。在1871年出版的《原始文化》一书中, 他把文化定义为“一种复杂的整体”, 认为文化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习俗以及其余社会上习得的能力和习惯”。[2]萨莫瓦 (Larry A.Samovar, 2000) 认为文化是一个民族在人类发展长河中所积累的知识、经验、信仰、价值、行为规范、态度、等级、宗教、时空观念、社会角色以及社会关系等的总和。[3]人类学者认为“文化是无处不在、无所不包的人类知识和行为的总体”。文化学者则认为文化是人类社会“艺术、政治、经济、教育、修养、文学、语言、思维的总和”。[4]《辞海》则把文化定义为:“从广义来说, 文化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来说, 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它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结构”。[5]文化乃是一种历史现象, 每个社会都有特定的、与其相适应的独特文化。由此可见, 文化渗透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具有一贯性和持久性, 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可以在一个民族或地区世代相袭。
地域文化则是一个地区的文化传统、生活习俗、历史沿革和精神观念的结晶, 是一个地区的宝贵资源与财富, 是该地区人民在漫漫人类发展岁月中所创造的物质文明及精神文明的总汇。旅游景点, 尤其是人文景点, 往往积淀着深厚的地域文化, 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了那个地区人民的意念和想法, 展示了其社会观念、政治理念、生活方式、宗教信仰、传统习俗以及历史变迁等等社会发展的各方各面。
2 衢州景点的地域文化特点
衢州地处浙、闽、赣、皖四省交界处, 古有“四省通衢、五头总路”之称, 历史悠久, 古迹众多, 地貌多姿, 山水秀美, 人文荟萃。市内有重点风景名胜区共20余处, 主要旅游区30余处, , 有誉为“南孔圣地”的孔氏南宗家庙;有世称“围棋仙地”、道家福地的烂柯山;有公认“丹霞峰神州第一, 一线天全国之最”的世界自然遗产江郎山;有碧波万顷、风光秀丽的九龙湖;有云雾缭绕、江源风光的钱江源国家森林公园;有以峡谷奇峰、涧泻飞瀑、药王古迹见著的紫微山国家森林公园和药王山景区;有誉称为“千古之谜、文化瑰宝”的龙游石窟;有“枫溪锁钥”之称的文化飞地廿八都古镇等等, 因而该市被誉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十大特色休闲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
近年来, 衢州市的旅游产业得到蓬勃发展与快速壮大, 凭借着文化古城的特色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金字招牌、大力推进的“孔子”、“棋子”两大文化品牌以及国际孔子文化节和国际围棋赛事的举办, 一个儒雅而开放的衢州也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国外友人和游客所了解和接受, 衢州的秀美山水和人文景观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游客前来旅游观光。衢州的旅游景点, 很多都蕴含着衢州所特有的历史、人文、经济、地理、民俗等文化内涵, 景点的导游词具有很强的地域文化特色。
3 基于地域文化的旅游景点翻译
3.1 衢州旅游景点的英译现状
衢州旅游经济的蓬勃发展和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深入除了对旅游产业的配套设施提出更高的要求外, 还对旅游景点的导游词翻译提出了国际化的要求。而且, 对于有着丰富文化内涵的衢州景点而言, 导游词的翻译除了进行文字上的处理之外, 更多的应该是文化层面的处理, 要让外国游客能够理解的同时又能接受和认同我们的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说, 景点翻译似一种广告宣传语, 是向外国游客宣传和介绍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的文化的重要途径。
但是, 从笔者日常观察发现, 衢州地区的景点文本翻译存在着英文翻译不齐全、翻译不规范、错译和误译较多等问题, 而且现有的翻译在文化意蕴的传达方面也是问题多多。概括起来, 主要可以分为书写不规范、语法错误、用词错误、漏译、盲目直译、文化内涵缺失等几大问题。比如, 在药王山景区把“当心滑跌”译为“Caution, slip”, 在浮盖山景区则把这个警示语译为“Carefully slip”, 药王山景区把“景区内吸烟罚款50元 (除吸烟区外) ”翻译成“Smoke to fine 50 yuan in the scenic spot (besides smoking section) ”, 浮盖山景区把“严禁非工作人员操作, 以防夹手或意外受伤”译为“No unauthorized personnel operation In order to prevent clamps the hand or the accidental injury”等等, 均存在着语法错误;又如, 药王山景区把同一块导向牌上的“野猴坪”直接用汉语拼音译为“Ye Hou Ping”, 药王居译为“Yao Wang Ju”, 八卦井为“Ba Guajing”, 茶室译为“Teahouse”, 同一块导向牌上的标识语翻译就出现了译法不统一、大小写书写不统一、错译等问题。同是在药王山景区, 还存在着盲目直译和译本文化缺失的问题, 如“观候须知”被翻译成了“View Monkey Notice”, 而神农瀑则被译成“Shengnong waterfall”, “神农药膳馆”译为“Sheng Nong Jasper Lake”, 马尾瀑译为“Mawei waterfall”, 首先音译的“Shengnong”和“Sheng Nong”大小写不统一, 然后都没有把其中的神农采药洗药这一典故的文化内涵翻译出来;同样的问题在烂柯山景区也存在, 如“天生石梁”被音译为“Tian Sheng Shi Liang”, 忠壮烈园被译为“Zhong zhuang ancestral hall”。可以想象外国游客看到这些英文标识语时的一脸茫然, 不知其意, 更不用说向他们传达地方特色文化和中国文化了。
3.2 地域文化旅游景点翻译的原则和策略
对于富含地域文化特色的旅游景点而言, 其导游词文本的一个重要功能是文化功能, 是一个地区的地域文化和旅游文化的体现, 也是吸引游客的关键因素, 因为在这些导游词中, 不管是有关自然景观的介绍, 还是关于人文景点的诠释, 都包涵着一个地域的文化色彩。因此, 在翻译富有浓郁的地域文化的景点导游词时, 总体而言要遵循“信息性与文化性相对平衡”这一原则, 也就是说, 译文既要注重景点信息的传达, 又要保留中国文化的信息以及该景点的文化价值和景点地域身份识别的功能, 以宣传中国文化并凸显不同地域景点的文化异质性。
在翻译策略上则可以采用归化和异化相结合的策略, 灵活运用直译、意译、音译等翻译方法, 采用增词、减词、转换、解释、类比、借用等翻译技巧, 以对景点内涵的地域文化进行创译, 从而达到文化传达和跨文化交际的目的。概括来看, 在翻译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旅游景点时, 在翻译的策略选择上要处理好以下几方面关系:
1) 归化和异化的互依
翻译的本质是一种跨文化的传播, 是跨文化的信息交换和交流活动, 特别是对于景点翻译而言, 是一种文化传播的最直接手段, 是来景点参观的国外游客了解该地区以及中国的前沿窗口。这就要求旅游景点的翻译要做到合理运用归化和异化的翻译策略, 以正确翻译旅游景点文本中所包含的文化因素。
Venuti认为归化翻译是指“遵守目标语言文化当前的主流价值观, 公然对原文采用保守的同化手段, 使其迎合本土的典律 (canon) 、出版潮流和政治需求的翻译策略”;异化翻译则是指“偏离本土主流价值观、保留原文语言与文化差异的翻译策略”。[6]就旅游景点的翻译而言, 采用异化译法有利于保留景点文化的异域性, 激发外国游客对异国文化的兴趣, 但也会造成译文晦涩, 影响译文的可读性;采用归化译法则遵循了目标语言的规范和文化, 译文会更流畅、透明, 让外国游客能更容易理解, 因此可读性和可接受性更高, 但归化翻译以译语文化替代了源语文化, 在源语文化的传达上会差些, 不利于景点文化的传播, 容易造成景点独特旅游文化的丧失。因此, 在旅游景点的翻译中, 异化和归化翻译策略是一种互补和互依的关系, 译者要正确处理好这种关系, 以求在传达景点旅游信息的同时传递景点文化。
例如, 药王山景区的马尾瀑和农神瀑分别来源于两个传说。在介绍马尾瀑时有这么一段:相传, 孙悟空大闹天公时, 一怒之下驱散了天马, 任其各自放纵逍遥, 竟有一匹在药王山流连忘返, 终于化为山脉叫马头山, 马头向外, 马尾瀑是马尾, 马尾瀑名称由此而来。
但在景区的英文介绍中把“马尾瀑传说”译为“The legend of Mawei waterfall”, 这个译文首先存在着大小写书写不规范的问题, 另外直接用把“马尾”用音译来处理, 也不能很好地体现这个传说里的比喻文化, 因此可以把马尾瀑归化译为“Ponytail Waterfall”, 这样外国游客一看就知道了这个瀑布因形似马尾而得名。
神农瀑则来源于另一个传说:相传, 神农氏和药王孙思邈经常在这里洗药, 后人为了纪念他们, 就将瀑布叫做“神农双瀑”。景区的景点介绍译文中把这一段译为“According to legend, Shennong and Simiao Sun often washed medicine here, to commemorate them, later generations named it as“Shennong Double Waterfall”.在这个景点介绍中, 富含中国文化色彩, 神农, 又称神农氏, 是汉族神话人物, 传说中的带有传奇色彩的帝王炎帝, 传说中的农业和医药的发明者, 为世人尊称为“药王”、“五谷王”。这里直接采用了异化的译法, 把神农音译为“Shennong”, 不能传达这一文化内涵, 会让外国游客不知所以然, 建议翻译中采用异化和归化相结合的翻译策略, 增加注释, 把神农译为“Shennong, the legendary emperor Yan”, 这样既传达了景区的景点信息又传递了文化内涵。
2) 直译和意译的互补
直译是最常用的翻译方法, 它能够有效地保留语言的功能对等, 也就是说只要两种语言的功能对等能够实现, 那么直译是最有效的。但是直译涉及的往往仅是字面意义, 不能反射内涵意义, 如果处理不当的话, 直译很难将景点的文化内涵形象化, 生动传达文化意蕴。而意译可以摆脱原文的结构和形式束缚, 对原文做释义性的解释, 译文较自然流畅, 能保持原文的文化特色。因此, 在翻译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景点文本时, 要有效结合直译和意译的方法来生动形象地传达景点文化的内涵。
例如, 位于衢州市江山境内的廿八都古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有着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和民俗风情, 景区内的景点有着独特厚重的文化积淀。在这些富有中国古文化特色的古镇景点的翻译中, 直译和意译的互补运用显得尤为重要。如, 在古镇内有一段关于“隆兴钱庄”的景点导游词介绍:
晚晴时期, 以姜氏家族形成的商业集团, 在经营过程中积累了大量资本, 为扩大业务, 促进流通, 建立了“隆兴钱庄”, 在廿八都设总部, 在浙江、福建、江西等许多地方设有分号, 凡隆兴钱庄开具的银票在隆兴商号的所有分号均可兑现。
在景点的英文介绍中, 把上文译为:
In late Qing Dynasty, the Jiang Family’s business group was developing fast and had accumulated mass capital during the process.In order to expand business and accelerate circulation, they established Longxing Bank home-based in Nianbadu and with branches in provinces like Zhejiang, Fujian and Jiangxi.The notes issued by Longxing Bank can be changed for cash in all its branches.
该译文采用了直译的翻译方法, 暂且不管译文中出现的语法错误, 单从文化传达角度来分析, 此译文没能传达“钱庄”、“银票”等古代中国的特色文化。从该景点的中文导游词的文字介绍中, 游客可以感受到当时廿八都商业的繁荣以及中国古代的私人钱庄的兴盛和银票文化, 但是译文中把“隆兴钱庄”直译为“Longxing Bank”, 不能很好地体现这一历史文化特色。同理, 译文中把“银票”翻译成“note”, 也会让外国游客误解银票的用途, 因为在英文中note是指纸币, 与我国古代的银票有所区别, 银票的功能有点类似于英语中的check (支票) , 与英文中的“Bandar’s note (庄票) ”对等;把“兑现”直译成“changed for cash”也未能将其中蕴含的文化表达出来, 在我国古代, 把银票兑现是指兑换成银元等金属货币。
因此, 翻译时, 可以用意译的方法增加“old-style Chinese private bank”来对钱庄作进一步解释说明, 把“银票”意译为“Bandar’s note (庄票) ”, 把“兑现”译为“changed for silver currency”, 这样, 外国游客就既能了解这个景点的来由, 又能领略其中的中国古代特色文化。因此, 笔者建议这一景点介绍可采用直译和意译相结合的方法译为: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Jiang Family’s business group developed very fast and accumulated a large amount of capital.In order to expand business and accelerate circulation, they established Longxing Bank, an old Chinese-style private bank, home-based in Nianbadu, and opened many branches in such provinces as Zhejiang, Fujian and Jiangxi.The Bandar’s notes issued by Longxing Bank could be changed for silver currency in all its branches.
3) 译音和译意的兼顾
音译法是指用汉语拼音将汉语翻译成英语的翻译方式, 一般用于地名的翻译和约定俗成的或文化内涵已经被外国人接受的名称的英译。在旅游景点的翻译中, 景点名称多采用音译的方法, 但是由于音译方法的简便, 景点翻译中存在着滥用音译的现象。
在廿八都景区和药王山景区, 都可以看到很多滥用音译的现象。如前文中药王山景区药王居译为“Yao Wang Ju”, 八卦井为“Ba Guajing”等, 廿八都景区的古器具展馆内把“银器”翻译为“yin qi”、锡壶为“xi hu”、茶具为“cha ju”等等, 都是滥用音译的典型, 外国人看了之后会满脸迷糊不知所以然, 与其说这是译给外国人看的, 还不如说是给中国人看的, 连信息都没能有效传达, 更不用说传达文化了。
这些景点名称或者物件名称的翻译, 可以采用直译或意译并结合音译的方法进行处理。如, 结合音译、直译和意译, 可将“药王居”译为“Shengnong’s House (the house of Shengnong, the King of Medicine) ”, 因为在中国古代传说中, 神农氏被尊称为药王, 此景区的文化就是传承的这个典故;而八卦井并非为真正的一口井, 只是地上雕刻的一个充满水的八卦图, 所以可以采用音意结合的翻译方法译为“Bagua Diagram (the Eight Diagrams) ”;“银器”可翻译为“silverware”、锡壶为“tin pot”、茶具为“tea set”。
景点名称的翻译上则可多采用音意兼顾的翻译方法, 在全名上采用音译, 在通用名上用意译的方法, 或者增补通用名, 这样一方面可保持景点名称的完整, 另一方面也兼顾景点信息和文化内涵的传达。比如, 可以采用音意兼顾的方式将“药王山”译为“Yaowang Mountain (Mountain of the King of Medicine) ”, 这样就传递了这个景区盛产中草药, 神农炎帝在此采药留下各种古迹的文化内涵;“江郎山”可译为“Jianglang Mountain (The Mountain of Jiang Brothers) ”, 这样传递出江郎山景点名称的来由这一信息和文化, 传说江郎山由古代三位姓江的兄弟登顶后化为三爿巨石而形成;同理, “烂柯山”可译为“Lanke Mountain (Home of Go) , 这样, 景区名称中就能很好地传达该景区的棋子文化内涵, 作为棋子文化代表地、浙江省的重点名胜风景区的“烂柯山”因传说“王质上山砍柴遇见仙人下棋, 看完一局后发现斧柄已烂, 人间一百多年已过”而得名, 烂柯山由此被称为“围棋仙地”, 围棋之根, 烂柯也被用作围棋的别称。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 旅游景点往往含有丰富的地域文化背景和文化内涵, 所以在翻译景点名称和导游词时, 不能一味地译音或译意, 译者应该更多地考虑景点的文化价值, 让景点名称保留它应有的身份识别功能, 同时突出地域文化的异质性。译者可综合利用各种翻译策略和方法, 使译文兼具可读性、可接受性和文化性, 既让外国游客理解景点信息, 又向他们传达中国文化和地域文化要素, 从而达到促进文化传播和文化交流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1.
[2]顾嘉祖.语言与文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0.
[3]Larry A Samovar, Richard E Porter, Lisa A Stefani.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Third Edition[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
[4]窦卫霖.掘商务英语的文化内涵[J].对外贸易经济大学学报, 2003, 3.
[5]高分网.辞海[EB/OL].[2014-03-20].http://tool.gaofen.com/ci-hai/wenhua8.htm
商场是免费的景点 第4篇
但不可能所有人都像她每天不停地转换商场,对于更多的女性来说,专注于一个商场或者两个商场才是她们的王道。我一位领导的老婆在西单附近上班,她每天中午都要到西单商场逛一圈,但是从来不在那里买东西。有一年冬天,她发现了一件大衣,标价是8000多块钱。这件大衣让她魂牵梦绕,那个冬天的上班时间,每天都要去看几分钟。第二年冬天,这件大衣又挂了出来,标价已经是6000多块钱了,她又看了一个冬天。5年之后,这件大衣1600块钱,她买下了。
外地人到北京就要找名胜古迹,老北京们喜欢到公园,能在哪里增长见识忘掉时间就到哪里,女人最理想的消闲地方当然是商场,所有的商场都不需要门票。我在杂志社工作的时候,主编夫人有一回到长安街办事,办完事就到王府井的一家商场逛。她完全没有要买东西的打算,因为她的皮包里只有37元钱。她正逛得兴致勃勃的时候,一个十五六岁的男孩一脸轻蔑地把她的钱包塞到她手里,然后翘着嘴角说:包里就30多块钱你逛个什么劲呀!她呆了半天想是怎么回事,等她明白那孩子是个心高气傲的小偷时,已经再也找不到他了。她打开钱包,里面的钱分文未动。
描写景点的作文 第5篇
我们一大早就从宾馆出发,前往瑶琳仙境。这个景点是一个大溶洞。一进洞,我就被奇异的景色吸引住了,一大片石笋和钟乳石被灯光照得光彩鲜艳,栩栩如生。有“鲤鱼跳龙门”、“猴子抱仙桃”、“大公鸡”、“瞎眼懒狮子”、“三十三重天”其中最让我惊讶的是“瀑布”石,它高7米,宽13米,除了没有水以外,和真的瀑布太像了,真宏伟!听导游说,这在溶洞中也非常罕见,堪称天下奇观。洞中的美丽石景真让我目不暇接。
整个溶洞面积约有28000平方米,是我国溶洞之冠。我问奶奶:“为什么会有如此奇景?”“这一带都是石灰岩组成的山,”奶奶告诉我,“经过地下水的冲刷,石灰岩溶解了,日积月累,就形成了如此奇景。”
描写景点的作文 第6篇
合浦,是一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好地方。是全国闻名的珍珠故乡。
我们这地方的公路四通八达,直的,弯的,有从还珠广场到美人鱼广场的,有从体育场到中山公园的,像蜘蛛网一样多。街道也十分热闹,晚上,街道上人山人海,街道两旁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商品,让人眼花缭乱。我们合浦有很多著名风景区,比如:迷人的星岛湖,美丽的红树林,我最喜欢的还是家乡的还珠广场,特别是还珠广场上的“南方之珠”喷泉,这个喷泉雕塑是将三片珠贝分别指向东,南,西三个不同的方向。喻示地处广西北部湾“金三角”的珠城合浦县,东临广州浙江港、南接北海港、西靠钦州港。交接而上的半球体代表海浪,海浪的顶端上顶着一个硕大、明亮的南珠,三片珠贝的围合共托着一颗明珠升腾,象征开放、和谐与发展。整体造型形成一顶皇冠造型,向人们展示了勤劳、朴素的珠乡人民。每天晚上九时,喷泉就开始喷水了,有时喷泉水花四溅,犹如天女散花时代从天而降,恰似一枚枚火箭,喷着白烟腾空而起,有时,又如仙女下凡,将一篮篮似烟似雾的花瓣撒向人群,喷泉变化成各种各样的姿态,就像一幅幅美丽的画,真美啊!
合浦不但风景优美,而且物产丰富。都说“东珠不如西珠,西珠不如南珠。”闻名中外的南珠就是我们家乡出产的。它们又大又圆,颗颗都发出迷人的光泽。珍珠的用途可大了,可以做成华贵的首饰和各种各样的工艺品,可以做药,还能美容呢!相传,关于珍珠,还有一个“珠还合浦”的感人的故事呢!我爱我的家乡合浦!
描写景点的游记作文 第7篇
我的家乡在大丰,这里有麋鹿保护区、湿地公园、莎士比亚小镇 …… 然而,最美丽的是荷兰花海。荷兰花海可是八大花海之一呢。
刚一进去,就看到一块大石头,上面有四个醒目的工工整整的四个字:“荷兰花海”。这里有许多的郁金香,两眼看不到边,放眼望去,大片大片的郁金香就像是一条五彩缤纷的软绵绵的毛毯。 郁金香是荷兰的国花。郁金香长着光滑碧绿的叶子,又长又弯。叶子中间伸出壮实的花茎,向上托起了一朵柔美的花。花瓣一层一层的,像只典雅的高脚酒杯。这边一朵朵娇艳的粉色郁金香,羞答答的随风舞动,它们是粉色的公主;那边火辣辣的红色郁金香,它们风风火火的绽放着;快看,黄红相间的,就像一个个美丽的小仙女舞动着群摆;哇,活泼的橙色郁金香,它们那鲜亮的颜色成群的小蜜蜂,它们是花中的焦点;顽皮的紫色郁金香就像追赶皮球的小狗,淘气又可爱。微风轻轻拂过,郁金香的香气扑鼻而来,仿佛刚刚睡醒,那浓浓的幽香,令人心旷神怡!举目望去,大片大片的郁金香花把植物园妆点得五彩缤纷,绚烂多姿,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在阳光的照射下,各色郁金香花,芬芳吐蕊、娇艳妩媚,美得令人陶醉,令人流连忘返 。木桥下的河流也是清澈见底,鱼儿的嬉闹声更是增加了几分活力。和煦的清风柔和地轻轻擦过我的脸颊,它好像一位慈爱的母亲。风儿轻轻地吹,河水缓缓地流,郁金香尽情地展露美色,这里的一切都是那么地宁静,那么地甜美,简直就是梦中的世界!
我们美丽的荷兰花海就是这么绚丽可爱、引人注目!我爱家乡的荷兰花海!
描写景点的游记作文 第8篇
环顾四周,不禁叹了口气:啊!真的是长江南北著名的西湖!湖水波光粼粼,像一颗晶莹剔透的宝石,那么清澈!这一刻,我忍不住了。我立马跑去欣赏了十个传说中的西湖胜景,但还是从自己喜欢的地方开始欣赏。
一、三潭阴月。一到那里,我就被它独特的精神迷住了。快看!三潭印月就像一本故事书里的仙境。湖面上的水如此清澈,让人在阳光下感觉更好!湖面上的东西很古典,它被太阳投射的影子衬托出美丽优雅的景色…
三潭印月之后,我去苏堤看肖春。一到了那里,我一个人,仿佛在一座古桥上。看着湖面上的风景,我可以暂时忘记所有的烦恼,眼前的质变有了现在的局面。看古桥旁边的风景。柳树的柳枝改变了自己的形状,加上旁边的桃花,这是一个奇妙的组合!我们看到的一切都是苏东坡创造的奇迹。现在想背一首诗:“谁念‘苏堤’,风中就有‘东坡’。”
突然,我看到一个外国游客把一些果皮扔在地上,看他的脸,好像什么也没发生!像他这样的人,无端在地区浪费别人的成绩,和现在的美景成了极大的反差!这真是可恶...
描写唐山景点的作文 第9篇
通过认真地瞻仰李大钊故居里的一幅幅珍贵的图片和一件件与李大钊生活有关的实物,仔细地倾听讲解员的深情解说,一个革命先驱的光辉形象屹立于我们眼前。
通过缅怀革命先驱,我感悟到了革命先烈李大钊对于革命事业的责任。李大钊虽然出身于大户人家,在北大月薪高达250块大洋,但他除维持简单家用外,薪水都用于党的经费或在身边扶贫。遇难时家无剩余,妻女靠好友接济。他拥有无限的大爱:爱民族、爱国家、爱人民。
描写景点的优秀作文 第10篇
一天,我去公园晨跑,一进门就闻到一阵芬芳扑鼻的清香向我扑面而来。我立即向荷花池边跑去一看,荷花已经开得不少了。有的盛开了,有的含苞欲放,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好像要破裂死的。
荷花的叶子圆圆的,绿绿的,就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荷叶上有一颗颗透亮的露珠,就像晶莹耀眼的水珍珠。
池塘里的水清澈见底,清得能看见水里的沙泥、石头。就像是自然形成的一面大镜子。池底的石头上有一层层绿绿的青苔,你要是踩上去,准会滑倒。池里经常以小鱼在水里嬉戏。连青蛙都和小鱼儿们“抓迷藏”呢!
描写旅游景点的作文 第11篇
北戴河的海十分湛蓝,在阳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十分漂亮,早晨远处的一层层薄雾让海面若隐若现。海面周围坐落着一座座捉螃蟹的小石塔,让北戴河更加美丽。
沙滩在阳光的照耀下,看上去金中带黄,格外美丽,犹如一张地毯围绕着大海,沙滩上的贝壳有黑白相间的、有的粉红粉红的,十分漂亮,有的一张一合的,还有的仿佛像是块水晶。小虾是白色透明的,犹如一块白色的玉,小螃蟹有花的、黑的,十分有趣。海底,还住着一条条小鱼,五颜六色,十分美丽。
我架着泳圈,在海里快活地游着,在那里我仿佛也变成了一条小鱼,开心地在海水里嬉戏。
到了晚上,海面很平静,宛如一面大镜子,一艘艘船在海上漂过,灯火让美丽的北戴河变得更加灿烂了!
描写旅游景点的作文 第12篇
说起旅游,想必大家都有过吧!那你在旅游时,去过什么地方呢?以下是我为大家介绍的三个著名的旅游景点。
五台山,又称清凉山,位于山西省东北部,它是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五台山佛教历史之长,寺院规模之大,在国内首屈一指。五台山主峰高度都在海拔3000米上下。五台山主
俗有“海滨城市”之美称的大连,是祖国北方的一颗“明珠”。在大连这块美丽的土地上,到处都被绿色所拥抱,放眼望去,人民仿佛置身于绿洲之中。那片片绿地似大大的地毯,地毯上盛开着朵朵鲜花,红的,黄的,粉的各式各样,争奇斗艳。蓝色的海洋与绿色的草坪相映生辉,真让人美不胜收。小草们不时散发出一阵阵清香,令人陶醉,微风吹过,小草摆着身姿为这个城市增添了无限生机。
大连不但白天美,夜里更美,每当夜幕降临,大街小巷的路灯、花灯、霓虹灯,流光溢彩,简直就是灯的海洋。在形形色色的灯中,一种叫“满天星”的最神奇。它缠在路旁的大树上,就像彩龙在奔腾;它挂在高楼上,仿佛、瀑布直流而下,壮观极了!大连的山美、水美、人更美!
西塘,古名斜塘,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是吴越相争的交界处,故有吴根越角之称。“九里弯头放掉行,绿柳红杏带啼莺,”正呈现了西塘这个江南水乡的秀丽风光。西塘地势平坦,河流密布,自然环境十分幽静。有九条河道在镇区交汇,把镇区划分成八个板块,而众多的桥梁又把水乡连成一体。古称“九龙捧珠”、“八面来风”。
西塘在全国同列的古镇中颇具特色,以桥多、弄多、廊棚多而闻名于世。比如说西塘的宅弄吧!它们深浅各一,宅弄深处,曲径通幽,不知深几许,行至尽头,豁然开朗,别有新洞天
悠久的历史,创造了不朽的文化。翰墨书香,诗词金石,缔造了西塘浓郁、宽广的文化氛围。在明清四二七年里,有进士十九名,举人三十一名。鸟瞰全镇,薄雾似纱,两岸粉墙高耸,瓦屋倒影。傍晚,夕阳斜照,渔舟唱晚,灯火闪耀,酒香飘溢,整座水乡古镇如诗如画
描写旅游景点的作文 第13篇
龙门石窟是中国石刻艺术宝库之一,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南郊伊河两岸的龙门山与香山上。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之际,之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的营造,南北长达1公里,造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2800余品,其中“龙门二十品”是书法魏碑精华,褚遂良所书的“伊阙佛龛之碑”则是初唐楷书艺术的典范。
我们很快就买完票进去了。往前走,便看到了许许多多大大小小的佛像。有的大约与一米高,因为几千年来刮风下雨的风化,导致有的佛脸上有的没了,有的只有五官中的几项了。我们还看到了弥勒佛,他的五官保存还是很完好的,不过旁边两个小弟子基本被风化了。
我们接着向前走,看到了壮观的景象:万佛洞。这个洞里面有15000余个佛像,其中大的`只有10个不到。小的佛密密麻麻的在石壁的两旁,他们只有大拇指那么大。我看到这一幕,被这一万多个佛像惊呆了。我们很快就到了龙门石窟里最最壮观的景象:卢舍那大佛。这个佛有十几米高,旁边各有三个神,它是这最大的佛,而且历经了几千年也依旧完好无损。卢舍那大佛,是按照武则天的形象塑造的,是龙门石窟中艺术水平最高、整体设计最严密、规模最大的一处。
描写旅途中的景点作文 第14篇
今天,我们早早的就起了床,还好,天气非常凉爽,是个外出的好天气,我们坐车到了乌镇的景点东栅。顺着青石铺成的路前行,道路两旁是翠绿葱郁的竹林,翠嫩的竹笋露出尖尖的额头,小草带着露珠在阳光下伸着懒腰,近处的桃花开出美丽的花朵。鸟儿在竹林间跳跃显的异常活泼。
我这才发现,这里的房子都是白墙灰瓦,可以用六个字代替:小河、流水、人家。我还发现这里的房子唯一不同的特点就是都挨着小河,另外房顶上还有一些像动物的东西,我问老师是什么,老师说是防火墙。我们在这些房子前画了一幅画,觉得自己画的不错。老师又让我们去看杂技,道具是把八根竹子绑在一起,再把它固定到一条船上,一个男子必须在竹子的顶端表演各种杂技,还不能掉到小河里,杂技开始了,我们看到这名男子技术实在是太高超了,竟然能脚勾着竹子,手不扶的表演,真厉害!到了中午饭的时间了,我们吃完饭,又迫不及待的去参观了,我们又去了茅盾故居,看见了他的原名,叫沈德鸿,还看见了他的120个笔名和他亲手种下的两棵树,分别是南天竹和棕榈,往前走,看见了蓝布坊,钱币馆,木雕馆等等,蓝布坊里有许多蓝印花布从高高的横架上垂下,仿佛时光定格在微风吹动的瞬间。钱币馆里有各种各样的钱币,钱币都很旧,说明已经摆放在这里好长时间了。从钱币馆出来就到了木雕馆,里面的作品都很漂亮。忽然,下起了小雨,我们只好回到了宾馆。
我冲了个澡,舒舒服服的把自己扔在了床上,因为明天就要到同里了。
描写景点的作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