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石窟导游词初中作文
龙门石窟导游词初中作文(精选13篇)
龙门石窟导游词初中作文 第1篇
大家好,孔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今天,我正是怀着这种心情来接待各位朋友的到来我叫王一宇,你们也可以叫我小王。接下来的几天,我们将一同欣赏和学习。
首先我们将参观龙门石窟:龙门石窟,在洛阳市南郊的龙门山口处。距市区12。5公里,从北魏泰和十九年开凿,是我国著名三大石窟艺术宝窟之一。
大家看,我们已来到了龙门石窟,现在请大家下车,跟我走,去参观石窟。在参观石窟之前,我给各位朋友讲一个龙门石窟的传说。
唐代大诗人李白,曾经写过一首诗。讲的就是前面我们将要看到的鲤鱼池:“黄河三尺鲤,本在孟津居,点额不成龙,归来伴凡鱼。”居住在黄河里的鲤鱼听说龙门风光好,都想去观光。它们通过洛河,又顺着伊河来到龙门水溅口的地方,但龙门山上无水路,上不去。“我有个主意,咱们跳过这龙门山。”一条红鲤鱼对大家说。“那么高,怎么跳呀?”大红鲤鱼便自告奋勇地说:“我先跳,试一试。”只见它从半里外就使出全身力量,像离弦的箭,纵身一跃,一下子跳到半天云里,带动着空中的云和雨往前走。一团天火从身后追来,烧掉了它的尾巴。它忍着痛,继续朝前飞跃,终于越过了龙门山,落到山南的湖水中,一眨眼就变成了一条巨龙。
看,这就是我们刚才说的鲤鱼湖。
呀!对不起,各位朋友,因为时间的关系,龙门石窟的参观就到此结束。现在给大家留一点时间自由活动,待一会儿我们将车开过龙门桥,跨过伊河,到对岸的宾馆住下。
龙门石窟导游词初中作文 第2篇
欢迎大家光临龙门石窟,很高兴能为大家服务,我是青春旅行社的导游,姓王,大家叫我小王就行了。
龙门石窟是中国三大石窟之一,是国务院公布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我非常高兴能陪同各位欣赏它精美绝伦的雕刻艺术,共度这段美好时光。
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南13公里处的伊水河畔。这里两山对峙,伊水中流,壮若门阙,因而古称“伊阙”。自古以来“龙门山色”被誉为洛阳八大景之首,是洛阳最好的风景区,11月30日已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大家请往前走,现在就来到了宾阳三洞。宾阳三洞分三个洞:宾阳中洞、宾阳北洞和宾阳南洞。我们先看宾阳中洞:宾阳中洞原为北魏雕凿,由于宫廷发生内乱而止。故半途而废,该洞是北魏至淌初的过渡洞。该洞高9米、宽8米多、进深9米。主像是唐代流行的阿弥陀佛,高8米多,脸型稍长、嘴唇厚大、颈有横纹、胸部隆起。木尊两侧侍立二弟子,其中左侧的迪叶雕像,刻工十分逼真。他满脸皱纹、目不斜视、严谨持重、深谙世故。左右弟子外侧侍立的菩萨,披巾、璎珞厚重,造型古朴、典雅,具有北魏的风格。在动内的四壁上布满大小50余个佛龛,其中有隋大业和唐贞观年的佛龛多个。
再往北走,就来到了宾阳北洞,此洞完工于唐代初年。洞中所供主像为阿弥陀佛,高进10米,结痂跌坐,双手平分指天、地。称作“施无畏印”即天地之间惟我独尊。就是佛祖释迦牟尼出生后站在莲花上,一手指天、一手指地所说的“天上天下,唯我独尊”。左右两侧南北浮雕二天王。其造型威武,刚强有力。
再往南走,就来到了宾阳南洞。宾阳南洞体现的艺术风格,上承北魏时期的刚健雄伟,下启盛唐时期生动活泼。
龙门石窟导游词初中作文 第3篇
一、巧设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的创新热忱
课堂教学提问的好就是成功的一半, 一个优秀的教师必须是善于设疑、提问。尤其是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只有提出高质量的问题, 才能诱发学生的探究动机。譬如, 我在执教八年级上册《辛亥革命》一课时如此导入:“轰轰烈烈辛亥革命有什么伟大意义?这次革命到底是成功还是失败了?”学生兴高采烈的进行了分组讨论, 有些学生发言:“辛亥革命成功就在于不仅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 不仅结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 使民主和共和观念深得民众拥护。”有些学生则认为:“辛亥革命失败了, 其原因主要是革命成果被袁世凯窃取, 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目标没有完成, 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并没有真正改变。”通过上述正反的看法, 激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热忱。我在此基础上对他们的不同观点予以适度肯定, 并抓住这两者逆向思维的创新火花, 活跃了课堂的气氛。
学来源于思, 思起于疑问, 学生的思维一般是从问题开始的。一个高素质的初中历史教师要在学生看似无疑处设疑, 有疑处释疑, 在无疑———有疑———无疑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由未知到已知, 由浅入深, 由表及里, 由此及彼地掌握新知识, 提高创新意识, 把问题合理渗透到课堂教学中。譬如, 我在讲授《“五四”爱国运动》一课时, 鉴于部分学生急于知道的“五四”运动的全过程, 尤其是对火烧赵家楼、痛打章宗祥的故事感兴趣, 就先引导学生回顾回忆“府院之争”及我国派十五万华工参加协约国方面作战的过程, 重点阐明着中国也是个战胜国。接着又阐述在“巴黎和会”上中国领土被重新瓜分的辛酸历史, 引起学生的浓厚兴趣, 最后我继续就设问:“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中国虽然是战胜国, 但在巴黎和会上反而被当作战败国被瓜分呢?”学生的疑窦顿生, 创造性思维的大门也就自然被打开了。
二、鼓励大胆质疑, 增添学生的创新勇气
历史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发生在昨天, 评价在今天, 检验在明天。对于历史的评说众说纷纭, 但许多历史知识的认识往往具有片面性。因此, 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只有注重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才能增添学生的创新勇气。创新就是标新立异, “疑乃学之始”, 发现并提出问题是学生思维活动的起步, 实践证明:学生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才能高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譬如, 我在讲授《三国鼎立》内容时, 鉴于文本只从正面叙述足智多谋、遇事先知的“智多星”诸葛亮“丰功伟绩”的片面性, 就从历史的真实角度指出他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 也有许多不足之处。不少学生感到我的观点有点“刺激”, 他们纷纷兴趣倍增, 进行了广泛的讨论, 有些学生提出了诸葛亮的不聪明之处:其一, 用人多疑, 缺乏招贤艺术;其二, 事无大小, 都不厌其烦的亲自过问, 办事缺乏主次;其三, 实无大事, 缺少勇气和判断。类似的质疑本身就蕴含着创新思维的火苗, 大有燎原之势。可见, 教师应该经常鼓励学生遇事多问几个“为什么”, 从多角度、多层次、多方面大胆提出问题, 不唯书, 不唯上。总之, “标新”和“立异”都是一种创新, 它的关键在于“新”和“异”。当然, 标新立异并非五根据的随心所欲, 而是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进行合情、合理的评价、判断, 绝对不能为创新而创新, 导致走进哗众取宠的死胡同。
三、通过求异思维, 拓宽学生的创新视野
求异思维的本质就是一种逆向性的创造思维, 它的特征是用不同于常规的角度和方法去观察、分析客观事物而得出全新形式的思维成果。在初中历史传统的教学历程中, 因果关系分析法已成了一套定格的思维模式, 但质疑的模式往往把学生的思维约束在机械性的思维区域内, 限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的空间。当面对较为复杂的事物、现象时, 就便会束手无策, 不知所云。可见, 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能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不但不能萌发学生的创造思维, 反而影响了学生创造性思维花蕾的自由绽开。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 我们只有通过学生的求异思维, 才能拓宽学生的创新视野。譬如, 我在引导学生学习清朝末年“林则徐禁烟运动”时, 我针对文本提到英军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内容就提问:“假如林则徐不禁烟是否能使中国避免第一次鸦片战争呢?”许多学生透过这段历史的表面现象发现:民族英雄林则徐禁烟只是一个导火线, 英国向中国大量倾销鸦片, 其图谋中国的狼子野心早有, 就是为了找个借口罢了。只要中国公民反对鸦片就会使英国找到发动战争的借口和理由, 通过如此的教学活动, 在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逐渐得到提高的同时, 其创新思维能力得到了长足的进步。
一叶扁舟银河游, 摘星赏月龙门走, 改革创新路途遥, 意志坚定不用愁。强劲的改革春风吹拂着长城内外, 大江南北, 只要我们善于顺应时代潮流, 大胆革新, 八仙过海, 各显神通, 就一定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摘要:一叶扁舟银河游, 摘星赏月龙门走, 改革创新路途遥, 意志坚定不用愁。本文作者从巧设问题情境、鼓励大胆质疑和通过求异思维三方面论述了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创新的培养。
河南龙门石窟导游词作文 第4篇
龙门石窟是世界文化遗产,有非常多的中外游人和国家领导人来到这里游览。放眼望去,大家眼前看到的这座大桥是龙门桥。龙门山原名伊阙山。传说上古时期,大禹治水用一把斧子把伊阙山劈成了二半,就成了现在的香山和龙门山。山东的鱼听说了这个地方,非常向往,鼓足勇气游到这里,轻轻一跃就变成了一条龙,龙门由此得名。龙门桥是仿照赵州桥建成的,全长303米。它连接着香山和龙门山。顺着青石板路走下去,这里是禹王池,这是大禹治水时留下的,这里的水质清彻见底,鱼儿在水里自由自在的.游来游去。
接下来是滨阳山洞,这里供奉着释伽牟尼佛。早晨的第一缕阳光就照射在这里。万佛洞是龙门石窟比较有代表性的洞窟,里面有十分之一的佛象,共15000个,最小的有4厘米。它的洞顶有一座大大的莲花,两边密密麻麻排列整齐的佛象仅有2厘米,也是龙门石窟最小的佛象了。最后我们游览的地方叫奉先寺,它是这里最有代表性的的石窟,历时25年才雕凿完成的。石窟正中卢舍那佛为龙门石窟最大佛像,身高17。14米,头高4米,耳朵长1。9米,造型丰满,仪表堂皇,实在是一件精美绝伦的艺术杰作。
龙门石窟导游词初中作文 第5篇
游客们,现在展现在你们面前的就是龙门石窟了。大家请看:中间的就是主像卢舍,像高17。14米,规模之大居龙门石窟所有造像之首。
请大家看,右边那里有5个佛像,左边也有5个佛像,这些佛像都没有卢舍高大。大家有谁知道龙门石窟开凿于哪一年呢?没人知道呀!呵呵,龙门石窟于魏太和十二年(488)开凿古阳洞开始的。
大家现在一定想更近距离地欣赏她的雄伟和神奇吧?好,给大家留两个小时的自由活动时间,我们两个小时后在此集合。请大家注意: 不要攀爬佛像! 不要乱扔垃圾! 更不要乱涂乱画!请大家注意安全!两个小时后在再见。
龙门石窟导游词初中作文 第6篇
好了,各位朋友,我们已来到了龙门石窟,现在请大家下车,跟我走,去参观石窟。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古阳洞四壁及窟顶镌满佛龛造像,这些龛像多有造像题记,记录了当时的造像者的姓名、年月及早像缘由。这些都是研究北魏书法艺术及雕刻艺术的最珍贵资料。在金石碑刻艺术中负有盛名的《龙门二十品》中,有十九品在古阳洞内。《龙门二十品》代表了魏碑体,字形端正大方、气势刚健有力,结体用笔在隶、楷之间,是隶书向楷书过渡中一种比较成熟的独特字体。《龙门二十品》可以说是龙门石窟碑刻书法艺术的精华,所以千百年来为书法家所称道。
龙门石窟导游词初中作文 第7篇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们去参观举世闻名的龙门石窟。现在,我将龙门石窟的大致情况向大家做个介绍。
龙门石窟从北魏太和十九年开始开凿,先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五代延至清代,迄今已有1500余年的历史,它还是我国著名的三大石窟之一。龙门石窟中有许多的石窟,大大小小。据统计,现存大小窟龛两千八百多块,佛塔七十余座,造像十万多尊,碑刻题记两千八百多块。有名的石窟有火烧洞、老龙洞、药方洞、莲花洞。洞中有慈祥的观音、高大的佛祖、凶恶的门神、美丽的仙女。
龙门石窟这样一个伟大的工程,它凝结了中华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
龙门石窟导游词初中作文 第8篇
龙门石窟大致分为西山石窟和东山石窟。
各位朋友,现在我们已经进入了西山石窟。大家来看,这儿有“珍珠泉”,里面会不时吐出泡泡“珍珠”,如果哪位朋友能将硬币正好砸中一个珍珠,那么他这一年运气会非常好。
好,我们接着往前走,路两边的小佛像姿态不一,但是完好无损的却不是太多
前面就是著名的卢舍那大佛,那是龙门石窟最为壮丽的一尊石雕像,身高十七米,它的脸上表情十分安详,传说是仿照武则天的而设计的。在他的左右两侧分别有观音、天王、童子。大家一会仔细观察观察。
龙门石窟导游词初中作文 第9篇
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非常高兴我能来到这里为大家服务。
今天,我们都是慕名而来看这“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龙门石窟最早开凿于北魏孝文帝时期,大规模营建于北魏晚期、隋唐五代,后经几个朝代修筑而成的。迄今已有15的历史。龙门石窟现存的石窟约1300个,佛龛2345个,题记和碑刻约3000个,佛塔约50座,佛像约10000尊。东山有宾阳洞、奉先寺、万佛洞等。其中最美轮美奂的就是奉先寺的`卢舍那佛。
这里,我们就重点讲一下宾阳中洞和奉先寺。
一进龙门石窟的大门,就可以看见即宽阔又一眼望不到头的伊河,风把伊河的湖面吹得像是给伊河披上了一层白沙,往前走一会儿,就到了龙门石窟脚下,龙门石窟的佛像全是在那陡峭的山壁上雕刻着,最大的佛像在那陡峭的山的中间,佛像头两侧的长方形窟窿,是后来人为了保护它,搭建房子的房梁用的,这样文化遗产就不会受风雷雨打了。可是加上了这个房子以后感觉破坏了整体效果,就把房子给拆了,所以留下了八个长方形窟窿,中间的佛是如来佛祖,两旁是四大金刚,龙门石窟最小的佛只有两厘米这么小,最大有十几米,最小的佛在万佛洞里,佛近两千多个。火烧洞上,石壁两旁画满了火海,使人感觉像是火烧了一样。莲花洞,下方有莲花仙子,莲花仙子两旁有许多栩栩如生立体的荷花。千手观音洞,是千手千眼佛,他有上千只手臂,而每只手掌心上都有一只眼睛,造型很是美丽
洛阳龙门石窟到处是美丽、惊人的石窟!
龙门石窟导游词初中作文 第10篇
真巧呀!我说完就下车了!
这龙门石窟与甘肃敦煌石窟、山西云冈石窟共称“三大石窟”。石窟始于北魏孝文帝公元471477年,历经400余年才建成,至今已有15的历史。其中以宾阳中洞、丰先寺和古阳洞最具有代表性,请细细欣赏。龙门也有一个小故事。我讲给你们听:“相传远古时期,洛阳有个村,村里有个孩子天天到山上牧羊,常常听到从地下传出开不开’的声音,回到家便把这件事告诉母亲,母亲想了想后告诉他,如果再听到问话就说:开’。谁知一声未了,山崩地裂后,龙门山倾刻从中间裂开,汹涌的湖水从裂口倾出;水流之后,两山崖壁上则出现了无数蜂窝似的窟窿,窟窿内人影绰绰全是石像。”
龙门石窟导游词初中作文 第11篇
在我们已经来到了龙门石窟,下面我给大家边参观边讲解二个主要的石窟。
大家向前看,就是莲花洞,莲花洞是继宾阳中洞之后开凿的又一大型北魏石窟。因洞顶雕有大型飞天环绕的大莲花藻井图案而得名。莲花是佛教象征的名物,意为出污泥而不染,因此佛教石窟上顶多以莲花为饰,像这样的大型莲花,雕刻得如此精美,在龙门石窟中并不多。此洞高达6.10米,深6.15米,主尊释迦高6米。
现在我们已经走完莲花洞,大家再登上几十个台阶就到了奉先寺,奉先寺东西深约40米,南北宽约36米,庐舍那佛左侧的《大卢舍那像龛记》记载:大唐高宗天皇大帝之所建也,佛身通光,高85尺,二菩萨高70尺,迦叶、阿难、金刚神王各高50尺。奉先寺的建造时间,约始建于武则天被立为皇后的永微六年,就是公元655年之后,完工于上元二年,费时约左右。(记住参观时别乱丢垃圾哦!)
龙门石窟导游词 第12篇
大家好!
我是导游员李明珊,很高兴认识大家!首先我代表河南人民欢迎大家的到来。我对各位不辞旅途的劳累来参观祖国的历史文化,表示深深的敬意。
龙门石窟位于美丽的河南省洛阳市,它是我国著名的三大石窟之一,在20xx年11月,被联合国评为世界文化遗产。来这里参观,你会感觉到龙门的秀丽风景、气势磅礴。
现在,请大家跟我一起走进这神奇的艺术宝库之中。唐代诗人白居易说过:“洛阳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的确,大家看:青山对峙,伊水流淌,多美呀!龙门石窟始建于北魏时期,到今天,已经有1500多年的历史了。石窟内,现存佛洞佛龛3600多个,佛像十万多尊。其中,最大的佛像高达17.14米,而最小的却只有2厘米。造像雕刻3600多品。朋友们听了我介绍的这些数字,是不是感觉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呢?
下面,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石窟中最有名的奉先寺吧。唐朝是石窟凿刻的最盛时期。占石窟总数的60%以上。奉先寺就是这个时期凿建的,先后用了3年时间。据记载,洞中佛像集中体现了唐代佛像的艺术特点:(我手指正中大佛,引着游客观看)大家看,这尊大佛面形丰满、两耳下垂、嘴角微翘,呈微笑状态。形态圆满、安详、温和,宛如一位睿智而慈祥的中年妇女,令人尊敬。这尊巨大佛像是咱们龙门石窟里的最大佛像,请大家记住他的名字记:卢舍那佛。佛经上说,卢舍那的意思是:光明普照。他会给百姓们带来光明和幸福。它身高17.14米,将近6层楼那么高。光头部就有4米高,耳朵长1.9米,实在是一件精美绝伦的杰作。有人评论说:在塑造这尊佛像时,把高尚的情操、丰富的感情、开阔的胸怀、典雅的外貌,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因此,它具有巨大的艺术魅力!
下面,就请您根据我的介绍,走进奉先寺,亲近卢舍那,感悟他们的无穷魅力吧!最后,我要送给大家几句温馨的提示:在观光时,请把我们文明的语言、文明的行为、文明的足迹,留在这秀丽、祥和的龙门石窟吧!
龙门石窟导游词 第13篇
友_、次はT洞窟西山北端の一番目の大窟潜溪寺を学します。潜l寺は唐高宗の初年刻である。洞窟内の像は一、二弟の子、二菩_、二天王です。主像阿弥陀は中に座って、体の各部分の割合は均等で、はふくよかで、胸は隆起して、表情は静かで慈悲深いです。I趣嫌Q世音、大荬ら菩_体躯までの割合がm当で、N氦俏潞瘠恰⒈砬椁gやかで、人情味に富み、唐初刻芸gのL足k展を明らかにしました。阿弥陀とQ世音、大葜疗兴_を合わせて「西方三}」と呼び、教の吠磷冥遂毪椁欷皮い毳イドルです。
隋唐r代は中国教のk展のもう一つの繁哑冥扦った。教の学Lは「南北、禅のx均弘を破る」情荬蜗陇恰⒛媳教徒_の~えない交流と相互に影して、以前の各Nの教の学hにするt括とt括を完成して、それによって教の中国化のA向を更に明らかにさせて、教の像を作る芸gに清新さと活力を氦郡筏蓼筏俊¥筏郡って、造像芸gにおいて北魏r代とは`った造像スタイルの浠がk生しました。潜溪寺の造像は盛唐のようなN氦雅な造像スタイルの序曲を明らかにしました。
e中洞北魏孝文帝が洛にw都した後、意xが大きく、氐椎膜h化改革をg行しました。最高指д撙摔瑜胝治的改革は、当rの皇室F族が_à筏瑜Δ趣筏教の石窟造像に一定の影を与えたに`いない。次に私_が学する目的の中穴の像を作るL格と服装は孝文帝が文化上の反映に浃à郡韦扦埂
龙门石窟导游词初中作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