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临时采暖系统范文

来源:文库作者:开心麻花2025-09-191

临时采暖系统范文(精选11篇)

临时采暖系统 第1篇

1 ETCS-2级临时限速管理系统概况

1.1 系统功能及构成

ETCS-2级列控系统的临时限速管理系统可完成2种临时信号的管理:一种为临时限速管理;另一种为电力牵引临时信号管理, 即在线路维护时, 根据需要指示司机在指定的区域“断电”或“降弓”[3]。以下主要针对临时限速管理部分进行论述, 电力牵引临时信号管理与临时限速管理类似。

临时限速管理系统包括2套冗余的服务器、2套临时限速操作终端及2台终端服务器。2套服务器通过SQL Server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进行同步;2套临时限速操作终端配置相同的软件, 具有相同的操作界面, 可供不同的调度员使用, 也可多个调度员使用同一终端, 通过用户名和密码授予调度员不同的权限;2台终端服务器完成临时限速服务器与无线闭塞中心 (RBC) 连接的接口协议转换, 将服务器的TCP/IP以太网协议转为RBC的RS422串口协议。法国东部高速铁路ETCS-2级列控系统结构见图1。

1.2 临时限速命令信息传递

临时限速管理系统完成临时限速命令的设置和取消, 再将命令下发至RBC, RBC通过GSM-R网络将限速命令传输至列车, 从而实现对列车的临时限速控制。同时, RBC将来自于临时限速管理系统的设置和取消临时限速命令传输至本地维护机, 本地维护机再传输至中心维护系统, 而中心维护系统拥有全部用于事件诊断的需要信息。临时限速管理系统和中心维护系统通过TCP/IP以太网连接, 并将调度员的操作、临时限速的各种状态及各种报警传输至中心维护系统。

2 ETCS-2级列控系统临时限速设置和取消

为提高安全性, 设置和取消临时限速均分为准备、确认和执行3个阶段, 并由2个不同的调度员来完成。在每个阶段, 调度员均根据施工调度员拟定的施工计划单进行相关临时限速操作 (以下将完成准备阶段工作的调度员称为“助理调度员”, 将完成确认和执行阶段工作的调度员称为“执行调度员”) 。对应一条临时限速, 共有“已准备”、“已确认”、“已执行”、“已准备取消”、“已确认取消”和“已取消”6种状态。

2.1 设置临时限速流程

2.1.1 准备阶段

根据施工调度员拟定的计划单, 助理调度员在临时限速操作终端输入新的临时限速参数, 包括编号、限速区开始里程和结束里程 (通过鼠标拾取可视线路图上的点获取里程) 、股道号 (如输入的限速区有多个股道, 则程序自动列出股道号供选择) 、限速类型 (临时限速或电力牵引临时信号) 、限速值、开始与结束日期及时间 (法国东部快速线未使用该功能) 。输入完成确认后, 系统验证输入数据格式合法, 则该条临时限速进入已准备状态。

2.1.2 确认阶段

由执行调度员根据计划单, 在临时限速操作终端对已准备好的临时限速参数进行重新输入, 参数输入的界面与助理调度员的输入界面不同 (如开始里程和结束里程输入采用了滑动条控件) 。执行调度员可选择已准备好的临时限速的编号, 其他参数则需重新输入。执行调度员无法看到助理调度员输入的其他参数。输入完成确认后, 临时限速管理系统进行数据一致性检查, 确保2个调度员的输入一致。如一致, 则该条临时限速进入已确认状态;如不一致, 则系统以红色显示输入不一致的参数。如执行调度员输入有误, 则修改有误的参数后, 系统重新进行数据一致性检查;如执行调度员确认输入参数没有问题, 则需要助理调度员对参数进行修改, 修改后, 执行调度员重新进行确认操作, 直至该临时限速进入已确认状态。

2.1.3 执行阶段

由执行调度员根据计划单, 发出执行临时限速命令, 系统将已确认的临时限速发送至相应的RBC, RBC对临时限速参数进行验证。具体验证内容有:再次验证2个调度员的输入一致, 验证限速区在本RBC管辖范围内、开始和结束里程在同一线路, 临时限速编号值及速度值在系统规定范围内, 管辖的临时限速数没有饱和等。如RBC验证通过, 则执行命令。RBC定期将临时限速参数及状态返回至临时限速管理系统, 临时限速管理系统比较已执行的临时限速与预设的是否一致。如一致, 则此临时限速进入已执行状态;如不一致, 则显示设置失败原因。任何验证失败都会终止临时限速命令设置的执行。

2.2 取消临时限速流程

2.2.1 准备取消阶段

由辅助调度员根据施工计划单, 启动取消程序, 先选择需要取消的已执行的临时限速编号, 临时限速参数则自动显示。辅助调度员验证参数与计划单参数一致, 则发出准备取消命令, 该条临时限速已进入准备取消状态。

2.2.2 确认取消阶段

由执行调度员根据计划单, 对处于准备取消状态的临时限速进行确认取消操作, 选择处于准备取消状态的临时限速编号, 临时限速参数则自动显示。执行调度员验证后, 发出确认取消命令, 临时限速进入已确认取消状态。

2.2.3 执行取消阶段

由执行调度员根据计划单, 对处于已确认取消状态的临时限速进行取消操作, 选择处于确认取消状态的临时限速编号, 临时限速参数则自动显示。执行调度员验证后, 发出执行取消临时限速命令, 则临时限速管理系统发送取消临时限速命令至相关的RBC, RBC经验证后, 临时限速取消, 并周期性将结果返回至临时限速管理系统。

2.3 临时限速的状态转换

临时限速的状态图 (见图2) 指示出临时限速的6种状态, 以及设置临时限速的2个参数输入过程:“准备过程”和“确认过程”。

临时限速在没有到达已执行状态时, 可以由调度员删除。当临时限速在已准备状态时, 则辅助调度员即可直接删除。当临时限速在已确认状态时, 如执行调度员先执行删除操作, 则临时限速可退回到已准备状态, 此时再由辅助调度员删除;如辅助调度员先执行删除操作, 则执行调度员的操作界面中会出现需确认删除的处于已确认状态的临时限速。此时, 执行调度员执行确认删除命令, 则可直接删除此条临时限速。

一旦临时限速进入已执行状态, 则必须根据计划单, 按取消临时限速的程序进行取消。

对应每一条临时限速, 在临时限速操作终端上以图形和表格的形式显示。图形方式是在显示的线路图上, 在限速区的始点和终点插入2个面向的方旗, 方旗的颜色可以显示出临时限速的状态, 具体颜色见图2括号内所示。

3 ETCS-2级临时限速管理系统与CTCS-3级临时限速比较

CTCS-3级列控系统临时限速命令信息流程见图3。CTC系统负责提供列控限速调度命令的拟定、设置/取消、存储显示、站场图限速光带显示等界面功能;临时限速服务器负责提供列控限速调度命令的存储、校验、拆分、删除、设置、取消等逻辑执行功能, 并管理限速命令的执行历史记录[5]。

在此, 主要从临时限速的操作流程、操作界面、信息传输流程、系统结构、系统能力等方面对E T C S-2级与C T C S-3级列控系统的临时限速进行比较 (见表1) 。

4 结束语

ETCS-2级列控系统设置和取消临时限速由单独的临时限速管理系统完成, 故系统结构相对简单, 操作简易, 但系统安全等级为SIL2级, 安全性较低;而CTCS-3级列控系统的临时限速作为列控系统的一个功能, 设置临时限速命令的安全级别与列控系统一致, 为SIL4级, 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科技运[2006]94号关于印发《既有线提速CTCS2区段临时限速操作流程和显示界面 (暂行) 》的通知[S], 2006

[2]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科技运2008[151]号客运专线列控系统临时限速技术规范[S], 2008

[3]Ansaldo STS.DOSSIER de SPECIFICATIONS EXTERNES du SOUS-SYSTEME de GESTION des SIGNALISATIONS TEMPORAIRES (GEST) [S], 2009

[4]Ansaldo STS.MANUEL UTILISATEUR du SOUS-ENSEMBLE GEST[S], 2006

临时采暖系统 第2篇

C:Users你的用户名AppDataLocalTemp

IE缓存文件夹:

路径:C:Users你的用户名AppDataLocalMicrosoftWindowsTemporary Internet Files

方法2、或者可以打开win7系统控制面板,进入“系统和安全”,在左侧导航栏中打开“高级系统设置”;

临时采暖系统 第3篇

毫不张扬的组合

SONOS Play:5的外观看上去的确就像是一个很普通的音箱,在音箱的背后除了常规的输入输出,还有网线接口,网络化才是这款音箱的特色之一。从音箱的定义来看SONOS S5、SONOS ZoneBridge以及SONOS Controller组成了“无线家庭音响系统”,音箱系统的主体单从外观来看与传统的音箱毫无差别,但它是一个集音响、播放器、网络浏览、无线路由于一体的设备,而将这些功能综合起来,就能够体验到更多更轻松的应用。

SONOS Play:5并不起眼的外形下面隐藏着一组5音频驱动的音响组合,正中是一个5英寸直径的低音炮驱动,两侧则是3英寸中音单元,而两个上角处设计了两个高音单元,这样的组合,借助电路分频可以全面还原高中低音域,保证对各种类型音乐的全面覆盖。每个音响都由专用的数字扬声器组成,并通过优化实现了音调平衡和低音深沉。同时,SONOS S5的正面为弧形,这就让中音高音两部分都有一定的扩张效果,借助Dolby还原技术可以实现更好的临场效果。

网络与无线

SONOS Play:5的背面有两个网线接口,此外还内置有WiFi网络连接的功能,只要将SONOS Play:5连接到网络,就可以享受全新的音乐理念了。音箱系统的网络应用很丰富,如果你家里只有一台电脑的话,可以在电脑上面安装SONOS提供的管理软件,把你的音乐文件设置为SONOS Play:5共享文件,Play:5就可以直接从音乐库里面选曲播放;把音箱接入互联网,就能够通过网络连接各种音乐网站以及网络电台,随时掌握最新的音乐动向。

说起无线网络连接,想必很多人都觉得很麻烦,但是我们把SONOS的产品连接完毕后,将配送的光盘放入光驱,一切都是那么的简单,没有复杂的IP地址输入,没有麻烦的SSID设置,更没有WEP和WPA的困扰,只需点击ZoneBridge上的一个小小的按钮,整个无线音频系统顺利联网。

全面的操控功能

整个SONOS系统就是一个网络音箱,系统中的Controller就是关键。全触屏设计的遥控器功能十分强大,可以管理SONOS的全部功能,甚至包括网络浏览、选择播放内容等。此外,还可以选择在音乐播放的时候同步显示歌词等功能。

SONOS的操控并不一定依赖这个专门的遥控器,在Android系统与iOS系统上均有SONOS的控制管理软件,回到家后,点击手机中的应用就能启动家中的音乐系统,想想很是有未来居家的影子。

按照SONOS的理念,SONOS是一组“无线家庭音响系统”,虽然音箱的主体看上去很普通,但它是一个集音响、播放器,网络浏览、无线路由等技术于一体的设备,而且在ZoneBridge与Controller设备的支持下,能将这些功能结合起来,让我们体验到更多更轻松的应用。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配电系统的设计 第4篇

1.1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配电系统的设计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配电系统的设计是社会时代发展的产物, 它能够确保建筑施工现场的正常有序进行, 有助于给安全用电提供可靠的硬件环境。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配电系统的设计涵盖的范围非常的广泛, 包括设计配电系统与电力装置、编制绘制临时供电施工图、进行负荷算计与选择变压器等。 中国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施工现场临时用电配电系统的设计, 近几十年来, 供电系统为我国的经济效益与人身财产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制约作用, 再加上电气设备科学技术逐步走向成熟,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配电系统能得到不断的创新与较大的进步, 所以说施工现场临时用电配电系统的设计在我国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

1.2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配电系统的设计有助于改革创新

我国施工现场临时用电配电系统的发展进程相比与西方发达国家进程相对比较缓慢, 发展的程度也不够深入, 而对施工现场临时用电配电系统的设计则有助于建筑施工单位重新审视用电配电系统的不足与缺陷, 做出改善, 进而有助于改革创新, 使施工现场临时用电配电系统的发展焕发新的面貌。 在一方面上, 要对施工临时用电过程中的用电安全问题有充分的了解与认识, 因为临时用电中有许多问题非常突出需要引起格外的重视, 例如漏电保护器接线不正确、临时变电所的位置不合理等等;在另一方面上, 要优先考虑选择好临时用电配电的电源以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可靠, 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合理的组织与设计, 进而体现出施工现场临时用电配电系统的设计有助于改革创新。

2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配电系统过程中的缺陷及措施

2.1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中线路架设不规范, 应予以更正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现场的配电线路是出于临时性布线, 往往存在不规范, 例如距离高压电网较近、 不方便变压器进出、架设路线混乱无规律性等缺陷。 在建筑电气设计中通常只注重建筑物的用电设计, 而往往忽略了最重要的因素:尤其是对施工现场临时用电中线路架设的管线数量不足以及设备粗略简单, 更甚至是相关施工现场单位监管力度没有达标, 重视力度不够过于懒散放松。 因此应作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可以与相关的政府部门进行协商, 采取诸如迁移外电线路或者是更改工程位置的措施, 以保证施工的安全与质量以及节约电力资源成本。

2.2 漏电保护器接线不正确, 应该注意并及时防范

漏电保护器接线不正确在很大程度上受各种因素的制约, 其中最主要的因素就是主观的人为因素, 因为从事施工现场临时用电配电系统工作的操作人员绝大多数都是由农民转变而来, 他们的科学技术水平含量与用电意识较差, 再加之伴随着用电设备的多样化与安全措施的不完善, 他们不能很好的适应时代的潮流发展进而导致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电气事故率增加。 所以要加强对电气设备技术施工人员的电力知识技能教育, 邀请相关的电力设备技术专业人员对他们进行技术培训并且加强用电管理, 从而达到节约电能降低工程造价的目的。

2.3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配电系统设计环节的检查不严格, 应严格检查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迅猛发展以及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逐步加快, 对于中国的临时用电变速器市场来说, 未来一定会与国际接轨, 可是我国的施工现场临时用电配电过程中检查不严, 针对在实践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例如电能浪费严重、工程造价过高、用电管理系统松散等, 致使建筑施工行业的建筑质量下降。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配电系统设计环节的检查是整个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这是关系到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管理的重要问题, 因此要加强该环节的检查从而有利于施工现场临时用电配电过程中的安全技术管理与维护。

3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配电系统设计的总体规划纲要

3.1 避免施工现场时用电配电系统的障碍

由于在用电配电系统的施工过程中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与缺陷, 这就导致了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用电输配电的施工设计, 因此在施工现场临时用电配电系统设计的总体规划纲要中, 首要关注的就是不必要的障碍, 使得施工现场临时用电一方面满足符合供电的基本要求, 一方面又要注意临时性的特点与弊端。 如在施工中需要用电加热, 应该根据其实际的用电量与各种不同的性质计算等, 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配电系统的整体范围包括施工生产区的机械用电设备、 施工生产区照明用电与办公区用电、漏电保护装置的设置。 要注意施工照明灯应该采用寿命较长并且光效较高的照明光源, 在安装施工照明灯的露天设备时应该使用防水式灯具, 同时根据软件电器件工作情况, 进行临时用电的计算。

3.2 建筑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工地的电源选择

建筑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工地的电源选择应该本着施工工地的用电量及当地电源状况的前提条件为基础, 其中电源选择涵盖的范围比较的广泛, 涉及低压配电线路、变压器容量选择、变压器安装。 根据各个用电设备组的有功无功以及视在计算负荷的总和去进行所需要的合适的变压器容量; 导线截面的选择要符合根据允许电流选择、按照机械强度选择、各种电气开关型号;设计接地装置与防雷装置, 包括接地线的选用与保证接地装置各个部分之间的连接要求。 建筑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工地的电源选择, 可以利用附近的高压电网, 借用就近原有变压器供电, 在布置施工现场中统一安排, 并且设置在无腐蚀介质、无振动以及无蒸汽灰尘的安全合理的地方。

3.3 确定配电室、总配电箱、分配电箱的装设位置及线路走向

正确合理的配电室、总配电箱、分配电箱的装设位置及线路走向能够非常有效的减少以至于控制因电气系统原因引起的事故, 不仅仅有利于规范施工现场临时用电, 建立健全完善的法规体系, 而且也更有利于预防各种危险电气火灾事故的频发。 只有在施工现场临时用电配电系统的设计环节严格管控科学技术水平与经济措施, 才能够发挥指导作用。 在以下几个方面要特别引起注意: 应该避免在同一个供电系统中其中一部分设备用作保护接零, 而另外一部分用作保护接地, 电器件选择结束后可以进行施工现场的导线工作温度, 挑选导线的类型及敷设方式等等。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配电系统的设计是一个极为繁琐复杂的阶段与过程, 同时也是施工单位保障工作进度与相关专业人员安全的首要前提条件, 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贡献, 因此对施工现场临时用电配电系统的设计领域探究非常有意义。 本篇文章首先着重探究了我国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现状, 对施工现场用电环节出现的问题设计了一系列的补救措施, 从保护设置装置到维护配电设备都进行专项检查, 进而不仅有效的减少了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隐患, 而且优化了施工现场临时用电配电系统的设计。

摘要:施工现场临时用电配电系统的设计在施工组织设计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 因为建筑施工临时供电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以及复杂性, 所以严格精心配置工地的临时供电系统显得格外的重要。本文在对我国施工现场临时用电配电系统设计进行深刻剖析的基础之上, 对施工现场的临时用电系统进行设计, 例如施工照明、电气防火、输配电供给等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与再次设计, 从而提出对施工现场临时用电配电系统中问题的解决方案与措施, 提高设计质量, 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希望本文可以给相关专业人士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施工现场,临时用电,配电系统,设计,措施

参考文献

[1]刘君峰, 程道海, 王红明.电气装备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J].价值工程, 2007 (22) :24~25.

[2]卢清泰, 熊泰安, 陈文建.浅谈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负荷的计算方法[J].建筑安全, 2004 (30) :111~112.

临时采暖系统 第5篇

各医疗卫生单位:

为加强医疗卫生单位临时工的管理,逐步建立以规范劳动关系为目的的新型用工制度,保障医疗卫生单位临时工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区卫生系统的实际,现就进一步规范我区医疗卫生单位(以下简称用人单位)临时工聘用管理工作通知如下:

一、聘用岗位

用人单位临时工,是指由单位聘用在临时性、季节性,或特殊岗位上工作,但又不纳入单位核定编制内管理的临时人员。

1、单位是指政府举办的医疗部门,即公立医院及卫生院。

2、单位编制有空缺,因工作需要确需配备人员,又没有合适录用人选的。

3、单位虽无缺编,除特殊情况,需配备的个别后勤辅助岗位,原则上从严控制。

4、单位一旦录用正式人员或临时性工作任务完成,临时工应予以辞退。

二、聘用要求

用人单位聘用临时工要从严控制,做到有计划按规定报批。

1、使用一个月以上的临时工,用人单位均应在区卫生局批准的使用计划内控制招用,需一事一聘、一年一聘。

2、用人单位要据实填报《临时工聘用计划审定表》,必须申明使用理由、工作岗位、使用期限、工资待遇等,并附上劳动合同。经区卫生局审核后予以实施。

3、聘用单位招聘临时工要严格按照岗位要求,采取考试、考核等方式,择优选用。专业技术等岗位临时工必须持有上岗证书,方可聘用上岗。

三、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必须在聘用之日起十五日内与招聘的临时工签订劳动合同,保障用人单位及临时工的合法权益。

1、劳动合同须经主管部门审核。劳动合同要求明确岗位职责、用工期限、工作报酬、福利待遇及国家劳动法律法规规定的有关条款。

2、劳动合同期满后,确因工作需要继续聘用的,要重新按规定的审批程序申请批准,并经考核合格后,重新签订劳动合同。合同期限最多不得超过一年。

四、聘用待遇

本着“谁聘用谁出资”的原则,临时工的经费由用人单位自行消化。临时工的工资标准,由聘用单位自定,可以与正式职工同工同酬。

各单位应坚持从严控制的原则,严格执行审批程序和劳动合同。对现已聘用、雇用的临时工要作一次全面清理,对富余的临时工要坚决予以清退。

本通知自下文之日起执行。

附件:

1、《临时工聘用计划审定表》

2、《涵江区医疗卫生单位临时工聘用审核表》

3、《涵江区医疗卫生单位聘用临时工劳动合同》

二OO八年十一月十八日

涵江区医疗卫生单位聘用临时工劳动合同

甲方(聘用单位)名称:

法定代表人:

所有制性质:

主管部门:

地址:

乙方(受聘人员)姓名:

性别:

民族:

出生年月:

参加工作年月:

学历:

何时毕业于何校何专业:

何时获何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居民身份证号码:

住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以及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的规定,经双方平等协商,乙方为甲方聘用制临时职工,并订立本劳动合同。

一、聘用合同期限

本合同为有期限的聘用合同。合同 年 月 日起至

年 月 日止。其中试用期从

年 月 日起至

年 月 日止。

二、工作内容。

乙方同意接甲方工作需要,在岗位工作,并履行职责,完成任务。

乙方应遵守甲方依法制定的管理制度。

甲方依据有关规定对乙方实施奖励和处分。

三、劳动保护和工作条件

甲乙双方都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工作时间、劳动保护、安全卫生等规定。甲方应为乙方提供符合规定的工作条件。乙方应严格遵守各项安全操作规程。

四、工作报酬

1、试用期内每月工资 元,试用期满后每月工资 元。

2、甲方每月 日发放工资。不得无故克扣、拖欠工资。

五、工作纪律

甲乙双方应严格遵守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甲方制定的各项具体的内部管理制度必须合法。乙方应服从甲方的管理。

六、劳动合同变更、终止、解除的条件

(一)劳动合同确需变更的,双方应协商一致,并按原签订程序变更合同。

(二)劳动合同期满或者甲乙双方约定的合同终止条件出现,聘用合同即行终止。经双方同意,可续签聘用合同。

(三)乙方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甲方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1、在试用期内被证明不符合聘用条件的;

2、旷工或者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经批评教育无效,旷工时间连续超过十五天,或者一年内累计超过三十天的;

3、严重失职、渎职或违法乱纪,对甲方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甲方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是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乙方:

1、乙方患病或非因公(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服从另行安排适当工作的;

2、乙方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的;

3、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合同无法履行,经甲乙双方协商不能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协议的。

(五)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甲方不得依据本条第(四)款的规定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

1、乙方患病或者负伤在医疗期内的;

2、乙方因公(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部分丧失工作能力的;

3、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和哺乳期内的;

4、国家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

(六)乙方在聘期内被开除、劳动教养以及被判刑的,劳动合同自行解除。

(七)乙方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甲方。

(八)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乙方可以随时提出解劳动用合同:

1、在试用期内的;

2、甲方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工作报酬或者提供工作条件的;

3、国家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

(九)经甲乙双方协商一致,劳动合同可以解除。

七、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

甲乙双方违反合同规定,均应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违约方要付给对方违约金。违约内容和违约金数额在第八条中约定。造成对方经济损失的,还应按实际损失承担经济赔偿责任。

八、双方需要约定的其他事项:

九、本合同条款与法律、法规、规章、政策和甲方依法制定的规章制度相抵触的,以及本合同未尽事宜,均按法律、法规、规章、政策和甲方依法制定的规章制度执行。

十、本合同依法订立后,双方必须严格履行。

十一、本合同履行中发生争议,经甲乙双方自行协商或主管部门调解未能过成协议的,可以向有管辖权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甲乙双方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十二、本合同一式三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主管部门一份备案。

甲方(盖章):

乙方(签章):

法定代表人(签章):

(负责人)

****年**月**日

临时工聘用计划审定表

单位性质 经费来源

编制数 实有人数 临时工申报数

配置岗位 人数

单位

(盖章)

年 月 日 主管部门意见

(盖章)

年 月 日

注:本表一式两份

涵江区医疗卫生单位临时工聘用审核表

姓名 性别 政治面貌

出生年月 民族 学历

身份证号码 家庭住址

聘用岗位

专业技术资格名称、等级

简历 起讫时间 学习、工作单位 岗位(职务)

聘用理由

单位意见

(盖章)

年 月 日 主

(盖章)

年 月 日

浅谈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系统安全管理 第6篇

关键词:用电管理,电气线路,触电事故,火灾发生,安全措施,管理准则

一、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的重要性

按《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技术规范》JGJ46-2005的要求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设备在5台或者设备容量在50kw以上, 均应编制用电组织设计。编制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的目的在于使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有一个可遵循的科学依据, 从而保障其运行的安全可靠性, 另一方面:临时用电组织设计作为临时用电工程的主要技术资料, 有助于加强对临时用电工程的技术管理, 从而保障其使用的安全和可靠性。因此, 编制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是保障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可靠的, 首要的, 不可少的基础性技术措施。

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的任务是为现场施工设计一个完备的临时用电工程, 制定一套安全用电技术措施和电气防火措施, 即所设计的临时用电的要求, 同时还要兼顾用电方便和经济。施工临时用电设计包括施工现场总用电量计算、电源的选择及位置确定、电线电缆的选择及敷设、绘制电力供应平面图等几个方面。施工临时用电设计应满足安全、可靠、优质、经济等要求。

二、临时用电系统的安全事故的原因

1、造成触电事故的原因

触电事故即电流通过人体引起人体内部器官的创伤甚至造成死亡, 或引起人体外部器官的创伤。建筑施工现场的触电事故主要是由于配电线路架设、电气设备安装和起重机械运行不符合安全技术要求, 以及存在临时观点想凑合使用, 从而乱拉乱接电线等现象所造成。分析其原因

主要有下列几种:

(1) 违章在高压线下施工或在高压线下施工时不遵守操作规程, 使金属构件物接触高压线路而造成触电。

(2) 施工供电线路架设不符合安装规程, 经常可能使人碰到导线或由跨步电压造成触电。

(3) 在维护检修时, 不严格遵守电工操作规程, 麻痹大意, 造成事故。

(4) 由于电气设备损坏或不符合规格, 又没有定期检修, 以至绝缘老化、破损而漏电, 酿成事故。

(5) 其他的原因, 如在电线上晒衣服或大风把电线吹断形成跨步电压等。

由此可以看出, 造成触电的基本原因, 大多数是由于轻视电的危险性, 缺乏用电常识, 以及设备不合格或忽视设备缺陷的危险性而造成的。

2、造成火灾事故的原因

(1) 电焊:施工现场因电焊造成的恶性火灾事故最多。电焊发生火灾, 原因主要有:一是电焊的金属火花喷溅引燃周围可燃物;二是电焊产生的高温因热传导引燃其他房间或部位的可燃物;三是焊接导线与电焊机、焊钳连接接头或焊接导线有接头处理不当, 松动打火;四是焊接导线 (焊把线) 选择不当, 截面过小, 使用过程中超负荷使绝缘损坏造成短路打火;五是焊接导线受压、磨损造成短路或铺设不当、接触高温物体或打卷使用造成涡流, 过热失去绝缘短路打火;六是电焊回路线 (搭铁线或接零线) 使用、铺设不当或乱搭乱接, 在焊接作业时产生电火花或接头过热引燃易燃、可燃物。

(2) 电气线路短路:原因一是使用绝缘电线、电缆没有根据具体环境选用, 也没有采取相关防护措施, 使绝缘受高温、潮湿以及腐蚀作用的影响失去绝缘能力;二是线路长期受风吹日晒, 维修管理不善, 绝缘陈旧老化或受损, 线芯裸露;三是安装、修理人员接错线路、带电作业时造成人为碰线短路, 或者现场搬运金属物件时不慎碰在电线上等。

(3) 过负荷:导致施工现场电气线路过负荷的主要原因是导线截面选择不当, 实际负载超过导线的安全载流量;在线路中擅自接入过多或功率过大的电气设备, 超过了配电线路的负载能力;电气线路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导致绝缘损坏, 绝缘能力降低, 当电路中通电流时, 部分电流从导线之间或导线与大地间 (接地金属物) 通过, 造成线路过负荷等。

(4) 漏电:漏电电流的热效应是引起火灾的起火源, 漏电电流的电阻性发热和击穿性电弧作用, 常常会引燃其作用点处的可燃物造成火灾。施工现场漏电的原因主要是电气安装不当, 电气设备装备不当, 线路缺乏维修保养而使绝缘老化, 或长期受到雨水、腐蚀气体的侵蚀、机械损伤等。如施工现场的输送机等大型露天用电设备、室外敷设的配电盘、电源开关、插座、电气线路等都容易发生漏电情况。此外, 建筑工人安全用电知识相对匮乏, 往往会因乱拉乱接电气线

路用于照明、取暖、烧毁做饭等引发电气火灾。

3、临时用电系统的安全防护措施

3.1防触电事故措施

(1) 施工用电作业人员持国家劳动部门颁发的特种作业上岗证;其他施工人员进场前做好三级安全教育, 对不服从管理的作业人员进行说服教育或者驱逐出场;

(2) 在工人宿舍和施工中所有用行灯电压不超过36伏, 潮湿场所的行灯电压不超过12伏, 行灯电源线使用软橡胶电缆, 行灯安装保护罩;

(3) 现场临时电源线按照临时用电设计的布置统一规划, 采用三相五线制布线, 直埋电缆的地方设标识牌, 线路道路有保护措施。现场的配电盘摆放整齐, 颜色一致, 并有防雨措施。电线无破损, 电源线与设备的接线必须用螺丝压紧;不得使用单层绝缘电线电缆;电源之间的连接

头必须用绝缘胶带包扎;电动设备做到一机、一闸、一箱、一漏保。

(4) 加强对用电设施和电动工具的检查维护, 电动工具都进过定期检测合格, 并有明显的检测合格标识, 所以的配电箱、配电盘和电动工具都有台帐并办理使用登记手续。

3.2场的用电防火管理措施

施工现场用电虽然是属于临时暂设, 但不应有临时的观点, 应该从

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 严格按照国家电气安装规范要求敷设电气线路, 严防短路、接触不良、过负荷等情况的发生。选择导线要充分考虑用电负荷、机械强度和使用环境等对因素;总配电箱 (或配电室) 、分配电箱、开关箱等要采取必要的防潮、防尘、防损伤措施;要安装短路、过负荷、漏电等电气防护装置, 对配电装置和配电线路实行短路保护、过载保护和漏电保护;电气线路连接接头要牢固, 防止接触面松动氧化导致接触电阻过大;室外架空电气线路严禁架设在树木、房屋、脚手架以及其他非专用电杆上, 严禁成束架设, 保证线路架设所要求的档距、线间距以及最大弧垂处与地面的距离等等。

(2) 加强施工现场可燃、易燃物品的管理。如实施电焊作业时要清除现场的可燃、易燃物。电气线路下方、照明灯具周围等不应堆放可燃、易燃物品等, 防止因电焊高温焊渣、高温照明灯具或线路因短路、接触不良、过负荷等原因造成燃可燃易燃物品起火。

(3) 开展经常性的电气电路检查、维修。施工现场用电运行环境相对较差, 长期经受风吹、日晒、雨淋、机械磨损等, 容易造成线路老化、绝缘破坏而发生短路、漏电。因此, 应对整个用电系统开展经常性的检查、维修, 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确保电气安全运行。

(4) 加强安全用电宣传, 深化安全用电意识。应经常对现场人员进行安全用电知识的宣传, 如教育他们不要擅自使用大功率电器, 使用电热器具时要与可燃、易燃物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用电完毕要注意切断电源等。

参考文献

[1]权永华.建筑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建筑安全, 2005 (07) .

变电站临时接地线管理系统 第7篇

近年来, 微机防误闭锁装置广泛运用于各个变电站中, 通过五防系统微机软件规则库控制现场锁具的闭锁和解锁, 这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事故的发生, 为现场运行人员的倒闸操作加了一道人身保险, 提高了变电站的现代化管理水平。但是微机防误闭锁装置并没有实现对临时接地线有效管控和实时监测。据统计, 全国因临时接地线使用不规范而引起的事故占误操作事故总数的60%, 因此这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通过调研发现, 目前大多数变电站一般只是将临时接地线安放在安全工器具室, 具体使用和管理虽然有一套自己的管理制度, 但更多的依赖于使用人员自身的安全意识和制度的约束, 缺乏行之有效的技术手段。因此, 本课题从现状出发, 结合实际, 设计了变电站临时接地线管理系统, 将临时接地线管理与五防装置联合起来, 实现不同类型、不同型号地线的有效管控和实时监测。

1 系统组成

本项目是研发一套临时接地线的状态采集系统, 与微机五防系统综合使用, 组成变电站临时接地线管理系统, 实现对操作现场的临时接地线的挂接、拆除状态进行采集。采用前沿先进技术, 集光、机、电于一体, 以UT-Net微功耗无线网络和RFID射频通讯技术为平台, 实现对全站临时接地线的统一管理及状态的时时跟踪, 从而达到防止随意取/送接地线、挂/拆接地线的效果, 弥补防误闭锁装置在临时接地线操作方面的薄弱环节, 提高操作的安全性, 从而杜绝误操作几率。

临时接地线管理系统主要由三个模块组成:主控模块 (微机防误闭锁主机) 、地线管理控制器、检测闭锁模块 (见图1) 。

2 功能介绍

2.1 主控模块:

微机防误闭锁主机为整个系统的控制中心, 其主要任务是通过地线管理控制器查询并显示接地线存放的相关信息和依据微机防误系统的要求向地线管理控制器发出解锁或闭锁接地插头的命令 (与微机防误闭锁系统配合使用) 。同时为系统与外部通信提供接口, 它与地线管理控制器之间采用网络方式通讯。

2.2 地线管理控制器:

是该系统的现场控制单元。也是主控机与现场闭锁装置的中间纽带, 主要负责管理控制检测闭锁机构, 对上执行防误闭锁主机闭锁和解锁的命令, 对下能够实时检查接地线的当前状态。包含数据配置模块、识别输入模块、液晶显示与键盘输入模块。

2.3 检测闭锁机构:

是该系统的执行部件, 包含地线识别与闭锁附件和闭锁机构, 负责检测识别接地线编号与闭锁、解锁接地线。在每条电力临时接地线上安装闭锁附件, 使用无线码片作为接地线唯一的身份识别。闭锁机构安装在存放临时接地线地方 (工具柜或支架) 的特定控制闭锁机构, 具有识别临时接地线和闭锁解锁临时接地线功能, 当地线放回来 (归还) 时自动识别临时接地线并闭锁, 当授权后可以解锁, 同时还可以检测临时接地线的状态。

3 在变电站中的应用

从人机界面设置三个圆点对应接地线的实时状态, 其中绿色圆点代表闭锁未使用的临时接地线, 红色圆点已取走, 并且已悬挂的临时接地线, 黄色圆点代表已取走, 但还未悬挂的临时接地线, 当设备转检修需要用到临时接地线时, 运行人员在防误闭锁主机模拟开票, 整个开票流程不发生变动, 只是当需要在某处悬挂临时接地线时, 通过五防主机人机界面, 选择需要使用的临时接地线, 对应的临时接地线状态将发生变动, 显示为黄色圆点, 并提示悬挂地点。将电子票传票到电脑钥匙;同时, 防误闭锁主机将解锁命令发送给地线管理主机;地线管理主机接收到防误主机的解锁命令后, 解锁对应闭锁机构。操作人员持已接票电脑钥匙及已解锁的接地线, 到现场操作。挂地线:运行人员根据电脑钥匙的提示取相应编号的“临时地线”, 用电脑钥匙验证“临时地线”地线夹处的无线码片, 操作过程同开机械挂锁相同, 码值正确后, 电脑钥匙自动进入下一步挂接临时地线, 重新验证地线头处的无线码片, 码值正确后, 把“临时地线”接入地网, 最后挂上“临时地线”地线夹。智能地线头实时地把位置与状态上传给五防主机, 对应的临时接地线状态显示为红色圆点并提示悬挂地点, 实现指定临时接地线挂接到指定的地线桩上。在主机的地线管理界面上显示所有接地线的实时状态, 方便监控人员实时监视。拆地线的顺序与上述相反。

系统预留紧急解锁功能, 以适应紧急情况下或试验取用地线时的解锁需求。

4 系统的主要技术创新点

4.1 地线身份唯一识别:每根地线具有唯一的ID编码, 区别于其他五防闭锁设备实现接地线的防误闭锁及管理。

4.2 地线无线采码:每根地线都具有无线采码系统, 通过采集地线桩上的码值来确定本地线挂在哪个地线桩上。

4.3 支持UT-NET无线网络:每根地线上都具有UT-NET无线网络节点, 支持UT-NET无线网络协议。

4.4 无线地线实时状态汇报:每根地线都通过UT-NET无线网络实时与主机连接, 汇报当前状态、在地线挂上和取下时, 能够瞬时汇报 (时间不超过6秒) 。

4.5 无需外接电源, 采用电池供电方式, 电池使用寿命不低于3年。

4.6 具备防水、防晒、防摔功能。

4.7 具备位置定位功能, 能够识别地线在户外与在工具室功能。

5 结束语

临时接地线管理系统集接地线智能管理、微机防误于一体的新型地线自动化管理系统, 将临时接地线的存放、操作、使用全过程都纳入到微机五防闭锁系统, 不仅规范了地线管理流程, 实现地线状态的有效查询, 同时也极大地减低了人为因素造成的恶性事故隐患, 对电力设备的安全运行和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具有重大的意义。因此本系统可以在变电站广泛推广使用, 切实提高变电站现代化安全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刘晓文, 徐文.变电站临时地线管理系统的应用及改进方式探讨[J].硅谷, 2010 (18) .

[2]国家电网公司防止电气误操作安全管理规定[S].国家电网安监[2006]904号文, 2006.

[3]2003年以来国家电网公司防止电气误操作工作总结及调研报告[R].国家电网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2006.

临时采暖系统 第8篇

临时接地线是电气线路或设备停电检修工作必需的一种安全用具,是保证运行人员人身安全的生命线;装拆接地线的操作是电气操作中危险性较大的操作,一旦发生事故,后果严重。因此,确保装拆接地线的正确性是变电站安全防误系统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但在实际工作中,接地线的操作多属于临时性的,需要频繁地挂接地线,由于没有技术管理措施准确地判断接地线是否已脱离电气主设备,容易造成遗漏过失,并由此发生误挂、误拆、漏挂、漏拆等,使得本应起到保护作用的临时接地线反而成了重大误操作隐患。

微机五防对于避免人为的电气误操作事故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目前的五防系统还不能解决临时接地线的安全拆卸问题。为避免带电挂地线或带地线合闸等恶性误操作事故的发生,很多措施和辅助装置被引入到临时接地线的管理中[2,5-8。这些方法和装置在地线防误操作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大多是依靠制度防误和人为判断,或者是采用了独立运行的方式,系统后台没有和五防系统相结合,没有实现全站信息的跨平台共享,都还不能满足目前智能电网建设和数字化变电站技术发展的要求。本文开发的临时接地线综合管理系统能够对临时接地线实施科学、有效的管理。

1 电力安全生产对接地线管理系统的要求

针对目前在接地线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接地线管理系统需要具备以下功能:首先, 要能够为操作人员提供准确、清晰的“地线”、“刀闸”、“开关”等设备状态信息,可以规范操作人员的操作行为。这就要求要对接地线编号并对号存放,即存放在有固定编号的位置上,配合在一次设备上设置带微机五防的接地桩,将临时接地线的操作(装、拆)都纳入到规范化的管理中去。操作时必须经过防误闭锁装置的闭锁,可以用电脑钥匙的程序进行模拟及操作,装设和拆除接地线,均应有明确的记录。其次,管理方法及手段应简单实用,能够符合现场的工作习惯。最后,防误设施的可靠性要高。

2 系统构成及硬件原理

2.1 系统组成

临时接地线管理系统由防误主机、临时接地线管理机和临时接地线闭锁器构成。图1为该系统的结构框图。

其中防误主机采用标准的工控机并与五防系统共用。每根需要管理的临时接地线都固定在相应的地线夹上,地线夹上装有无线码片。由于每个接地线闭锁器上安装有读码器和闭锁机构,当固定接地线的地线夹挂装到接地线闭锁器的指定卡位时,临时接地线闭锁器上的读码器将识别出相应码值同时监测到位置状态,将其保存在本地缓存,当接地线管理机查询时,发送状态和无线码值。

临时接地线管理机统一管理各个接地线闭锁器,通过循环查询接地线状态和就位的接地线码值,判断接地线是否放置正确。同时,管理操作记录、地线配置、用户管理等信息并通过通信信道向防误主机报告接地线当前状态,或执行防误主机的解锁或闭锁命令。

防误主机与临时接地线管理机可以采用以太网、RS-485和RS-232等多种通信方式。接地线管理机与接地线闭锁器采用RS-485通信方式。

2.2 硬件原理及电路构成

临时接地线管理机采用ARM9微处理器完成对各个临时接地线闭锁器的控制以及与防误主机的通信,采用RS-485通信方式完成与分散安装的每个临时接地线闭锁器的信息交互。RS-485通信方式解决了变电站现场安装要求长距离通信的问题,还实现了一台临时接地线管理机对多个临时接地线闭锁器的控制。引入射频识别(RFID)技术,通过授权不同权限的IC卡管理相应的用户,更加明确了各个用户的职责范围,降低了误操作的可能性。10 Mbits-1/100 Mbits-1自适应以太网接口可以将临时接地线管理机接入局域网,使管理员能方便地将开出的操作票传到需操作的变电站中的接地线管理机上及时进行解锁操作。临时接地线管理系统不仅实现了集控型五防操作的功能,而且便于对每个变电站上的临时接地线管理机进行维护、管理、分析以及统计各类操作信息,其硬件结构见图2。临时接地线管理机以ARM9微处理器AT91SAM9260为核心,配备8 MB NOR Flash存储器、64 MB NAND Flash存储器和64 MB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DRAM)构成最小目标系统。

临时接地线闭锁器的主要功能是通过控制电磁铁的动作对临时接地线进行解锁、闭锁。接地线闭锁器是受控于接地线管理机并实现对指定临时接地线的解锁、闭锁及其使用状态检测的设备。利用RFID技术实现了对不同临时接地线的区分和识别。运用电磁控制技术和光电传感技术进行临时接地线的解锁、闭锁和机构的动作检测,形成闭环自动控制系统,提高了系统稳定性。临时接地线闭锁器的硬件原理结构如图3所示。

2.3 RS-485通信电路的设计

由于变电站现场设备安装分散,电磁环境较为恶劣,且电力系统对设备运行可靠性要求高,在通信方式上选择了具有很强电磁抗干扰性能和通信距离可达800 m的RS-485工业现场总线通信方式。根据对多个变电站现场的实际需求分析,最终确定了采用4路RS-485通信线路,每路控制32个临时接地线闭锁器的方式完成对不同电压等级的临时接地线进行分组管理。为了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RS-485接口和CPU串行口之间的通信变换采用高速光耦HCPL-0600进行了隔离,通信电路如附录A图A1所示。

2.4 机械执行和检测机构

机械运动引发红外光线的改变,再将这一过程转变为电信号的变化,实时地传递给CPU,实现系统的闭环控制。临时接地线闭锁器通过电磁铁闭锁各个临时接地线。电磁锁是否动作直接影响临时接地线使用的安全性和管理机内事件记录的准确性。因此,对电磁铁动作的准确检测显得尤为重要。管理机对电磁铁锁销动作的检测是通过反射型红外光电检测开关GP2S04完成的。当锁销弹出接近GP2S04的焦点时,反射光通量骤增,红外光电开关导通,输出低电平信号。反之,红外光电开关向CPU输出高电平信号。CPU依据固定在锁销上的机构是否挡住红外发射管射向接收管的红外光判断锁销是否到位。

3 软件设计

临时接地线管理系统的软件设计分为2个部分:临时接地线管理机的软件设计和防误主机Web服务器端的软件设计。

3.1 临时接地线管理机软件设计

临时接地线管理机的软件设计建立在以ARM9微处理器为核的硬件平台之上,将嵌入式Linux移植到目标系统中作为应用程序开发的平台。整个应用程序由人机交互、机械控制和红外检测、用户权限管理、事件记录管理、记录分析和统计、操作票管理、以太网通信管理等7个任务组成。其中操作票管理任务在该系统中最具代表性。通过管理机的人机交互界面开解锁操作票,按照操作票内容解开相应的临时接地线。然后按操作票流程进行接地线的识别和挂接,有效地防止了带电挂地线和带地线合闸等恶性事故的发生。操作票管理任务流程的设计如图4所示。

系统支持2种解锁方式:①开解锁操作票,对操作票中的临时接地线一一进行解锁;②紧急情况或检修操作时,由高级用户授权,直接遥控解锁需要的临时接地线,这个功能是限制使用的。

3.2 Web服务器端软件设计

Web服务器端软件同样是基于Linux操作系统进行开发。Web服务器以Apache+HTML+PHP的架构方案实现动态浏览,该方案可动态地修改Web服务器计算机的系统配置等,采用GCC等开发工具开发用户应用程序以实现对各变电站现场临时接地线管理机使用情况的监控。Web服务器所有的用户界面都是通过Web浏览器实现的。其中部分事务逻辑可在管理机的界面下实现,但是主要事务还是在Web服务器端实现,形成所谓的3-tier结构,如图5所示。

浏览器/服务器模式是Web服务器与浏览器之间的访问,客户和服务器的中间节点不对HTTP请求及响应做任何操作,应用程序放在服务器中,处理HTTP请求时客户端只需采用如IE这样的浏览器对服务器上的数据进行浏览,不用开发客户端程序。本系统的Web服务器可以实现以下功能:①实时查看局域网上各管理机的状态和其管理的临时接地线使用情况;②权限设置,设置不同级别的用户,规范临时接地线的管理;③分析和统计各个变电站临时接地线的各种使用情况;④在一定的安全级别下,控制管理机闭锁,开解锁票。

4 接地线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

接地线管理系统包括以下几个主要功能:

1)存放管理功能

通过安装在每组接地线上的识别码,系统可以对临时接地线进行识别,实现临时接地线在地线库(安全工具柜、架)中的对位存放与锁定,错放时有相应的语音提示,确保接地线能被正确取用和及时存放,未许可的接地线不能拿出。

2)日志记录管理功能

授权用户对接地线进行相关操作时,接地线管理机对接地线的取用和存放信息形成记录。

3)实时显示功能

在五防主机中可以实时显示地线库中临时接地线的放置情况。

4)微机防误功能

临时接地线从地线库中取出后,必须严格按照五防模拟许可的操作序列进行挂接、拆除等实际操作。任何不符合五防逻辑的操作,电脑钥匙可发出错误提示,用户将无法进行下一步操作。

5)网络管理功能

可以通过网络实时查看局域网上各管理机的状态及其管理的临时接地线使用情况,在一定的安全级别下,可以控制管理机闭锁、开解锁票。

5 系统试验和应用

在投入运行前对该系统进行了功能及疲劳测试。将与临时接地线闭锁器通信的4个串口,每个串口连接32个闭锁器,在五防后台开操作票,经防误主机授权后,解锁、闭锁指定的地线;设置临时接地线管理机每隔一定时间(如500 ms)按顺序查询每个临时接地线闭锁器状态,并对接地线闭锁器不断发送全解锁命令和单个顺序解锁、闭锁命令。持续拷机100 h,系统运行正常。

本系统于2010年初在南方电网公司贵州兴义供电局楼下、德卧、李关、册亨、望谟等5个变电站投入运行,附录B图B1~B3分别为设备在现场的安装图和防误主机界面图。其中临时接地线管理机安装在安全工具室内墙壁上,接地线闭锁器安装在地线管理柜内。运行结果表明,临时接地线综合管理系统对接地线状态起到了很好的监测作用,通过接地线管理机的人机界面和防误主机都能及时、准确查询接地线的实时状况。该系统对目前的微机五防起到了很好的完善作用,进一步提高了临时接地线管理操作的安全性。

6 结语

临时接地线综合管理系统集接地线智能管理、微机防误于一体,将临时接地线的存放、操作、使用全过程都纳入到微机五防闭锁系统,通过技术手段规范了线路工作中挂、拆接地线的流程,消除了人为因素造成恶性事故的隐患,为电力设备的安全运行和人员安全提供了可靠保障。

附录见本刊网络版(http://aeps.sgepri.sgcc.com.cn/aeps/ch/index.aspx)。

摘要:目前,变电站接地线管理中存在诸多问题,传统的人工汇报方式容易导致临时接地线误接、误拆、漏接、漏拆等电力事故发生。提出一种由五防主机、临时接地线管理机、临时接地线闭锁器组成的临时接地线管理系统。其中,五防主机通过与临时接地线管理机通信,对地线进行解锁和闭锁的管理,保存相应的操作记录,且可以直观显示接地线的状态。接地线管理机本身能够授权不同权限的IC卡来管理相应的用户,实现了对临时接地线的科学、有效管理。

关键词:临时接地线,五防主机,接地线管理机,闭锁器,射频识别

参考文献

[1]DL/T687—1999微机型防止电气误操作装置通用技术条件.1999.

[2]张占龙,李冰,高磊,等.变电站接地状态电子管理显示系统.电力系统自动化,2006,30(24):88-90.ZHANG Zhanlong,LI Bing,GAO Lei,et al.Electronic management display system of grounding status in substation.Automation of Electric Power Systems,2006,30(24):88-90.

[3]陈效杰.输电线路停电检修时接地线挂接的安全要求.电力安全技术,2002,4(4):6-8.CHEN Xiaojie.Safety requirements for assembling earthinglines in course of shut-down and overhauling to transmission lines.Safety Technology,2002,4(4):6-8.

[4]孙一民,侯林,揭萍,等.间隔层保护测控装置防误操作实现方法.电力系统自动化,2006,30(11):81-85.SUN Yi min,HOULin,JIE Ping,et al.I mplementation of mal-operation proof on platforms of relay and control units between bays.Automation of Electric Power Systems,2006,30(16):81-85.

[5]张占龙,李德文,郭祥书,等.线路检修及接地线状态监视预警系统.电力系统自动化,2009,33(16):112-115.ZHANG Zhanlong,LI Dewen,GUO Xiangshu,et al.A monitoring and warning system for transmission network maintenance and groundingline working conditions.Automation of Electric Power Systems,2009,33(16):112-115.

[6]张海龙,徐建源,王爱弘,等.配网中可移动地线防误管理系统的研究.低压电器,2008(15):34-37.ZHANG Hailong,XU Jianyuan,WANG Aihong,et al.Research on anti-misoperation management system of mobile ground-wire in power grid distribution.Low Voltage Apparatus,2008(15):34-37.

[7]肖永立,张瑜,刘音,等.集控站遥控操作时防误闭锁措施的实现.电力系统自动化,2005,29(22):97-99.XI AO Yongli,ZHANG Yu,LI U Yin,et al.Application of anti-mistake defense system on remote operation in concentration.Automation of Electric Power Systems,2005,29(22):97-99.

临时采暖系统 第9篇

随着开采水平的提高和开采深度增加, 立井提升方式被多数矿井采用, 最大的安全隐患是井筒落物和提升系统是否安全可靠, 因此对于矿建和井筒装备安装工程来讲, 临时吊挂系统直接影响到工程的安全和施工的顺利开展。在临时吊挂系统传统施工工艺中, 井口封口盘和保护盘的提升孔门开启大多采用人工操作, 经常出现保护盘和封口盘提升孔封闭门开闭与提升容器运行不同步的情况, 更有甚者施工中只铺设一层封口盘, 没有保护盘, 这两种方式对于井筒施工均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

2 立井临时吊挂系统保护盘结构改进方案

针对传统保护盘的结构进行改进, 设置封口和保护两层盘结构, 从机械和电控上实现两个提升孔门的互相闭锁, 同时和主提升机形成联动和闭锁;利用小功率回柱机实现保护盘和封口盘门的自动开闭, 并实现相互闭锁。利用电容式接近开关实现提升机自动减速和保护门自动开启, 提高施工效率, 有效防止从提升孔落物, 确保井筒安全。同时保护盘的悬吊使用独立四点平衡悬挂法, 确保吊盘重心平稳, 最大化利用吊盘空间, 优化安装条件。

(1) 井口设置封口盘、保护盘双层结构, 利用小功率回柱机实现保护盘和封口盘门的电动开闭;利用电容式接近开关实现提升机自动减速和保护门自动开启, 增加了提升孔门位自动开启和闭合系统, 两层提升孔门一开启、一闭合, 相互闭锁, 杜绝从提升孔落物的安全隐患, 同时门位和主提升机闭锁, 实现自动化开启和闭合。

(2) 井筒内增设罐位和减速点, 通过门位、井筒减速点和提升机深度指示器行程开关实现提升系统安全双回路, 满足煤矿安全规程, 杜绝部分矿建和安装项目临时提升系统只有单一安全保护的缺陷。

(3) 在吊盘的中间层上, 合理选择吊盘悬挂点, 采用裤衩绳四点平衡悬挂, 确保吊盘重心平稳, 减少吊盘悬挂裤衩绳对安装空间的占用, 优化安装空间。

3 双层保护盘施工操作要点

3.1 双层保护吊盘结构

吊盘采用三层钢结构圆盘, 层间距4 m, 盘面上留有吊桶、稳绳、压风管、梯子等通过孔, 盘面的其余部分铺满花纹钢板, 安装后与井壁之间的距离不得大于150 mm。吊盘平面布置图如图1所示。

组装时, 先用钢梁、木板临时铺设封口盘, 然后在封口盘上将盘面组装成型, 吊盘上下层之间用4根立柱连接, 其中1根为梯柱, 作为施工人员上下使用, 两层盘之间利用直径24 mm钢丝绳卡接保险绳。将吊盘的吊点选择在中间层盘面主梁上, 给上层盘面留出足够空间, 方便施工, 同时可以保证吊盘整体重心平衡。待吊盘组装好后, 开动凿井绞车上提吊盘, 拆除临时封口盘, 接着松吊盘至上层盘低于井口1.5 m处, 利用吊盘作为安装封口盘, 作主梁用的工字钢间应相互固定牢固, 上面用方木、木板铺盖, 方木和钢梁间用卡兰固定, 木板与铁丝间用铁钉固定。封口盘安装完毕, 松吊盘, 同样顺序安装保护盘。在吊盘下放之前, 把信号、照明、压风、稳罐绳等一并完善。

吊盘的运行应选用同型号凿井绞车、同绳径的吊盘绳, 在凿井绞车滚筒上缠绕相同长度的钢丝绳;以井口集中控制为主, 同开同停;就地操作为辅, 慢速调整绳长;投入使用前应在井筒内反复作不载人的模拟操作;操作应严格依照施工组织设计的规定, 防止其发生抖动、倾斜、墩罐等, 以保证吊盘平稳运行。

3.2 封口盘、保护盘提升系统

利用经纬仪倒线, 将测量线车固定在封口盘上, 并调整好相对位置。然后在保护盘上安装小绞车, 利用滑车、电容性开关等组成提升孔门开闭自动系统。同时在封口盘的提升孔门处周围必须安装围栏, 做好安全警戒防护。井筒内封口盘、保护盘提升系统如图2所示。

封口盘、保护盘提升系统的特点:设置封口和保护两层盘, 从机械和电控上实现2个提升孔门的互相闭锁, 有效防止从提升孔落物, 确保井筒安全;井口封口盘和保护盘门的开启和关闭与主提升机实现闭锁, 自动开启, 手动可调, 安全高效;在保护盘的罐位设置减速点、井筒内增设罐位和减速点, 杜绝一般井筒安装期间临时提升安全保护不全的安全隐患, 真正实现2套安全保护装置跟井盖门的闭锁形成自动开启, 满足安全规程的要求;正常状态下, 封口盘关闭, 保护盘门开启, 两层盘不得同时开启。

3.3 封口盘、保护盘形成闭锁

封口盘、保护盘形成闭锁的电路原理如图3所示。

(1) 提升机下放时, 容器在封口盘之上LK1断开 (封口盘关闭状态) , LK2闭合 (保护盘门开启状态) , 手动按SB1按钮, 回柱机正向运行, 打开封口盘门, LK1闭合, 关闭保护盘门, LK2断开, 提升容器进入封口盘和保护盘之间。

(2) 手动按SB1按钮, 回柱机反向运行, 关闭封口盘门LK1断开, 打开保护盘门LK2闭合, 提升容器进入保护盘下方。

(3) 提升机上提时 (容器在封口盘之下) , 此时保护盘门开启状态, LK2闭合, 封口盘门关闭状态LK1断开, 当容器进入两盘之间接近开关J时, 1J动作, 1J触点闭合, 小绞车正向运行, 打开封口盘门 (LK1) 闭合, 关闭保护盘门 (LK2断开) 。提升容器可以上提到封口盘之上。此时可手动按钮SB2关闭封口盘门, 提升容器落到封口盘上。

(4) 为防止提升容器下放至封口盘和保护盘之间, 接近磁开关J时, 1J触头闭合引起回柱机自动运行, 在1J回路中串入提升机反向继电器FJ的一个常闭点。

(5) 在提升容器上提至封口盘和保护盘之间, 当提升容器接近磁开关J时, 接通警铃回路, 发出声光信号, 此时如果封口门未打开, 信号工手动开启封口盘门。

4 结论

当幸福来临时 第10篇

大学即将毕业,循例要去实习,我选择了一所较为偏远的县城重点中学作为实习地。在学校教务处安排下,我分在一个文科班,班主任刘老师就是我的指导老师。他是一位教学经验非常丰富、不苟言笑、令人敬佩的老师。听了一个多星期的课后,我尝试着开始上课。我深刻地体会了“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这个道理,第一堂课让我窘迫得无地自容。课堂上学生都瞠目结舌地看着我,好在刘老师及时相助,让我化险为夷。课后,我想和学生进行交流,想听取他们的意见,但收效甚微,他们都不大愿意和我交流。或许,是长期受刘老师“关爱”的缘故,他们心底都筑好了防线。好在有个叫田晓军的戴眼镜的学生,对我还不漠视,偶尔会和我交流一二。这让我信心倍增。

有关田晓军,当时我仅知道他来自农村,学习刻苦,成绩中游而已,这还是从刘老师那获悉的。不知何故,我很想知道这个小个头的家伙背后的故事——每次和他交流时,只要一提到父母,他就刻意回避。学校周末不用上课,而我很少见到田晓军回家,周末他一般是在教室里度过的。一个周六的下午,我在教室门口堵住他,说想和他聊聊天。他没有回绝。我把他带到校外的小餐馆,因为是周末,餐馆没有了平时的红火(农村的孩子一般很少来这吃饭,据我所知)。他胆怯地坐了下来,有些不自在,我给他倒了一杯开水。我先把自己的经历讲述了一番,或许是我也来自农村,吃饭的人很少,气氛比较自由,他慢慢地打开了话匣子。

“我母亲体弱,干不了重活,家里现在主要靠种几块地的蔬菜过活。父亲外出打工,以前时常寄回一些钱,但现在不了,听母亲说他跟人学会了赌博。妹妹还小,不过也开始上学了。每逢周六放学我都怕回家,我怕一回到家里就看见母亲憔悴、瘦削的身影,我怕自己心理承受不住,会哭出来,反而让母亲更为我担心……”

他边说边取下眼镜,不停地擦拭着眼角的泪水。我跟他提议,到学校食堂做勤杂工,挣取一点微薄的薪金时,他满口应允。后来,学校勤工俭学处给了他这个机会。每次我到食堂吃饭时,都看见他忙个不停地收拾餐桌上的碗筷,但他总是带着一个大大的口罩,留在外面的只有那两片厚厚的镜片,也许,这个大大的口罩让他在同学面前还能保有自尊心。

大半个学期过去了,我的实习生活也要结束了,好在我真正认识了田晓军这个学生。我参加工作后,把通信方式告诉了他,我们一直有书信往来,我知道他的学习成绩每次都有进步。就在我工作不甚顺心的时候,他寄来了一封贺卡,里面夹放了一张照片——那个站在南京大学校门口的身影。这让我惊喜,祝愿他在今后的人生路上会走得更好。

临时采暖系统 第11篇

南京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上海路站主体部分位于汉中路与上海路的交叉路口,呈东西向跨路口布置,主体结构为地下两层三跨钢筋混凝土箱形框架结构,岛式站台,全长211.4 m,宽21.8 m,高度为12.66 m,基坑开挖深度为15.56 m~16.36 m,总建筑面积11 305 m2,主体围护结构为密排的ϕ1 200人工挖孔桩,桩芯相切,护壁咬合。因车站位于南京商业中心新街口商业圈内,所处的汉中路和上海路是南京市中心的两条东西和南北向的交通主干道,施工时不具备道路全幅临时改道的条件,综合考虑道路交通和地下管线等因素,经南京市交管部门批准,决定采用盖挖顺作法(实际上是半盖挖)的施工方案,即在车站主体结构北半侧修建一座临时路面系统后,车道改迁到临时路面系统及北侧原有部分路面,车站采用半侧明挖,半侧盖挖施工。

2 贝雷梁临时路面系统及施工期间交通组织方案

2.1 现场交通状况及交通组织目标

汉中路道路规划红线宽度43.5 m,为双向六车道,上海路规划红线宽度40.0 m,为双向四车道,地面交通十分繁忙,车站施工期间确保汉中路双向四车道通行,并保证上海路、莫愁路方向交通畅通。

2.2 临时路面系统设计与使用

2.2.1 主梁构造

选用结构形式为“321”桁架(贝雷梁)作为基坑临时路面梁,利用车站两侧围护桩顶冠梁作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承台,按城市—A级荷载考虑,通过验算主梁采取横向布设,纵向间距1.0 m。

根据基坑宽度和《321式贝雷钢便梁手册》进行贝雷梁构件和组合装配的选择。每片主梁要由8片3 m的标准件拼装成24 m长。在贝雷梁上面的通车部位上铺设14b号槽钢为纵梁,间距为0.2 m,另外在两榀贝雷梁之间设置剪刀斜杆联结系,以加强主梁整体稳定和沿基坑的纵向刚度。

2.2.2 临时路面板

在基坑北侧设临时路面系统,在贝雷梁上铺纵向槽钢,槽钢与贝雷梁之间用U形螺栓连接后,施工时在槽钢与贝雷梁交点处要垫放橡胶垫,缓冲车辆通行时产生的动载。在连接好的槽钢上铺6 mm厚花纹钢板作路面板。花纹钢板与槽钢用电焊连接,焊接时在钢板上压重以保证钢板与槽钢贴紧。

2.2.3 出土口(材料运输口)设置

由于贝雷梁纵向间距仅1.0 m,考虑工程施工出土方便,在基坑南侧明挖区段设置出土口兼作材料运输口。该处采取拉大出土口所在处贝雷梁间距(2.8 m)并加密出土口两侧紧靠的两片贝雷梁间距(0.45 m)的措施。

2.2.4 临时路面系统的使用

临时路面系统完成后,按设计要求的城市—A级道路标准试通车,通车检验无误后,对连接螺丝全面再紧一次,然后正式通车。

为保证汽车行驶安全和施工安全,临时路面系统在使用过程中,除采用监控量测手段监测贝雷梁杆件的受力、跨中挠度变化外,还必须进行经常性的检查与维护,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2.3 施工期间交通组织方案

在车站主体结构施工期间,按照临时路面宽度不小于15.5 m(双向四车道+南侧非机动车道)进行设计,根据现场情况,采取在车站主体基坑北侧贝雷梁上铺盖15.5 m(含冠梁部分)宽的盖板和结构外侧至既有路缘石之间的现有非机动车道(0.9 m~1.5 m宽)一同作为汉中路在上海路站主体结构施工阶段的临时路面系统,跨上海路段采用满铺总宽度40.5 m的盖板作为上海路在车站主体结构施工期间的临时路面,以满足该道路位置结构倒边施工的需要,见图1。贝雷梁架设和车站施工期间采取分期围挡来满足道路交通的疏解需要。

第一期围挡:占用汉中路北侧14.5 m宽度的机动车道实施围挡,保留汉中路主干道南侧车道15 m宽度的路面,保证汉中路双向四车道,施工主体基坑北侧的围护结构和北半幅临时桥面系统。对跨上海路段部分的围护结构及贝雷梁架设施工采取局部倒边施工的办法予以解决(见图2)。

第二期围挡:占用汉中路南侧半幅路面进行施工围挡,利用基坑北侧临时路面系统以及南、北两侧人(非)道共同组成汉中路的临时道路。组织主体基坑南侧贝雷梁安装并施工主体结构。对跨上海路段部分的围护结构及贝雷梁架设施工采取局部倒边施工的办法予以解决。

第三期围挡:在车站主体结构施工完成后,进行车站南侧顶板回填并恢复汉中路南侧半幅路面,作为施工阶段的临时道路,占用汉中路北半幅路面进行施工围挡,组织车站北侧临时路面系统的拆除并恢复汉中路北半幅道路。对跨上海路段部分的贝雷梁拆除施工采取局部倒边施工的办法予以解决(见图3)。

3 车站盖挖顺作施工组织

3.1 基坑土方开挖

上海路站主体基坑总开挖土方量7.37万m3,上部的大部分土方以放坡开挖的方式用大型反铲挖装出土,底层的土方则以上海路全盖挖段为界东西两端各配备2台0.6 m3小挖机和1台履带式推土机在基坑内开挖和传递土方。

车站南侧为明挖施工,车站北侧及跨上海路段临时路面系统下为盖挖施工。

3.2 钢支撑架设、拆除

第一道支撑先于贝雷梁安装前采取掏槽法分两段进行安装;第二、第三道钢管支撑采取在场地试拼,采用从南侧明挖段出土口单节吊入基坑,在基坑内就地拼装再吊装的办法组织,钢管支撑利用贝雷梁采用手拉葫芦提升安装和拆除。支撑轴力根据设计参数及时、均匀、平衡施加或卸载。

3.3 基坑降排水措施

基坑采用明沟排水,沿车站纵向每20 m设一集水坑,基坑渗水沿排水明沟汇入集水沟,由水泵抽至地面经处理达标后排到市政排水系统。施工期间重点做好基坑四周排水沟和挡水埂,防止地表水侵入基坑。

3.4 管线保护

上海路站施工场地范围地下管线密集,大部分沿汉中路两侧设置,这部分管线基本上均需配合业主及管线相关单位做好临时迁移,并在完工后配合管线恢复原位。其余的管线如通信、电力等无压管线中有一部分可在原位利用贝雷梁进行悬吊保护(管线同贝雷梁横向方向一致),这样可节约一些管线保护方面的费用与时间。

3.5 主体结构施工

车站结构施工顺序为:接地网→底板垫层→底板→站台层下部边墙及框架柱→换撑→站台层上部边墙和中板→站厅层框架柱→站厅层边墙及顶板。

车站侧墙模板采用大块无穿墙拉杆支模体系组织施工,顶板采用碗扣式满堂支架配合大块竹胶板组织施工,使结构混凝土达到“内实外美”的要求。

4 结语

南京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上海路站实际上所采用的半盖挖顺作法施工技术是在明挖法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但它利用贝雷梁临时路面系统减少一半的路面占用,从而减轻交通疏导压力。相对于盖挖法来说,又减少了施工难度,提高了施工质量,降低了工程成本。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应注意加强对临时路面系统的变形情况监测和日常各组成部位检查,保证路面系统安全运行,同时施工时发现车辆在该路面系统上行驶时发出较大的噪声,噪声污染对周边的居民造成较大的影响,如何选用合适的路面面层结构,使这种贝雷梁临时路面系统既能保持足够的稳定性、耐用性,又能降低噪声,如在荷载许可的情况下,在路面上再铺设一层沥青混凝土结构降低噪声,这是我们在今后的施工过程中应该关注的问题。

摘要:以南京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上海路站为工程背景,介绍了车站受站址位置及交通疏解的制约和影响,在基坑上方铺设贝雷梁临时路面系统保证车辆通行的施工方法,该临时路面系统具有梁体轻便、组装容易、无需大型起重设备的特点。

关键词:贝雷梁,临时路面系统,地铁车站,施工,应用

参考文献

[1]赵巨川,詹黎明.铺盖法在城市地铁车站施工中的应用[J].铁道建筑技术,2002(2):15-16.

临时采暖系统范文

临时采暖系统范文(精选11篇)临时采暖系统 第1篇1 ETCS-2级临时限速管理系统概况1.1 系统功能及构成ETCS-2级列控系统的临时限速管理系...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