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癌晚期范文
卵巢癌晚期范文(精选8篇)
卵巢癌晚期 第1篇
关键词:卵巢癌,腹腔灌注,疗效,观察
该院为探讨腹腔灌注化疗用于卵巢癌晚期临床治疗中的方式和效果, 特于2010年2月2013年2月开展该研究, 对59例卵巢癌晚期患者予以腹腔灌注化疗, 并对另59例卵巢癌晚期患者予以腹腔灌注化疗+热疗, 观察分析单纯腹腔灌注化疗控制卵巢癌晚期的效果, 并了解腹腔灌注化疗+热疗治疗方案的疗效与可行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院选取腹腔灌注化疗结合热疗治疗晚期卵巢癌患者共59例, 年龄在43~67岁之间, 平均年龄 (55.78±5.38) 岁。这59例患者为研究组。这59例患者中, 发生弥漫性转移的患者为28例, 肿块非常明显的患者为16例, 伴有腹水的患者为9例, 并未发现有腹水生成的患者为3例。同时, 选取在该院通过腹腔灌注化疗方法进行疾病治疗但没有结合热疗疗法的59例患者作为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年龄39~62岁之间, 平均年龄为 (52.19±6.03) 岁, 经比较, 两组患者年龄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为自愿参与本项研究, 签署《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两组患者治疗前经临床筛查和病理切片已确诊为晚期卵巢癌, 且临床症状均符合以下标准: (1) 患者腹部疼痛症状比较明显且症状有加重的趋势; (2) 患者的腹部触摸时有明显硬物感, 且部分患者伴有腹水的发生; (3) 患者出现贫血、消瘦、乏力, 且进行临床检查后发现结果异常[1]。
1.2 研究方法
59例对照组患者, 均采用使用生理盐水溶液 (产品名称:0.9%氯化钠注射液, 生产企业:四川九丰药业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56626) 加入铂类化疗药物 (产品名称:奥沙利铂, 生产企业:齐鲁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93127) 进行腹腔灌注化疗治疗, 治疗剂量为常温生理盐水1 500 m L加铂类化疗药50 mg, 疗程为2周。研究组在采用与对照组相同的治疗方法的同时, 还要再进行结合热疗治疗方法。采用SR-1000射频热疗机, 极板直径25~30 cm, 放置于中、下腹部治疗90 min。热疗2次/周, 采用腹腔热灌注化疗1次, 单纯热疗1次, 连续2周。两组患者均采用腹腔穿刺置管, 有腹水者尽量放净腹水。
1.3 疗效判定标准
1.3.1 腹水控制情况
经过治疗, 对存在腹水的患者进行治疗疗效和控制情况进行评价, 痊愈:腹水症状完全消失, 患者的腹水被完全吸收, 临床检查完全正常者;有效:患者的腹水症状基本消失, 临床检查发现恢复接近正常, 但还是出现一些轻微症状者;无效:患者未达有效标准, 腹水症状依然存在且未有好转迹象[2]。
1.3.2 肿瘤变化情况
经过按期治疗, 对患者肿瘤情况变化进行评价。评价标准为WHO2000年公布的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 (RECIST) , 有效:症状完全缓解或者症状基本缓解, 临床检查发现恢复接近正常者;无效:患者未达有效标准, 症状依然存在且未有好转迹象[3]。
1.3.3 生活质量改善情况
按照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标准对患者的生活治疗改善情况进行观察评定。Karnofsky评分实行百分制, 且得分越高证明健康状况越好。在治疗后评分能够增加20分及以上者, 则证明是显著改善;分数增加10~19分者, 则定为改善;分数<10分者, 则视为无效[4]。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6.0软件对该研究的数据进行统计学的分析, 计数资料的对比应用χ2检验, 而计量资料的对比应用t检验。
2 结果
2.1 腹水控制情况比较结果
经比较, 两组患者在肿瘤变化方面的具体数据如下, 可得知研究组痊愈22例, 有效31例, 有效率为89.8%;对照组痊愈7例, 有效16例, 有效率为39.0%, 2组患者,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2 两组患者肿瘤变化情况比较结果
经比较, 两组患者在肿瘤变化方面的具体数据如下, 在研究组患者中, 有效的患者为39例, 无效的患者为20例;在对照组中, 痊愈的患者为38例, 无效的患者为21例, 研究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2.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比较
经比较, 两组患者在生活质量改善方面的具体数据如下, 在研究组患者中, 显著改善6例, 改善35例, 总有效率为69.5%;对照组显著改善2例, 有效23例, 总有效率为42.4%。研究组改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3 讨论
3.1 该研究成果及意义
该研究在深入分析卵巢癌晚期各种疗法可行性、安全性、临床疗效, 结合我院以往卵巢癌诊疗实践经验的基础上, 为探讨腹腔灌注化疗用于卵巢癌晚期临床治疗中的方式和效果, 对59例患者进行腹腔灌注化疗药物结合热疗治疗后, 并选择没有进行热疗的59例患者进行疗效比较研究, 规范治疗的同时, 观察、记录并对比分析2组患者腹水控制情况、肿瘤变化情况、生活质量改善效果, 结果表明, 腹水控制方面, 研究组痊愈22例, 有效31例, 有效率为89.8%, 控制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组患者经治疗肿瘤变化情况基本一致,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生活质量改善方面, 研究组显著改善6例, 改善35例, 总有效率为69.5%, 生活质量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证实腹腔灌注化疗结合热疗治疗治疗慢晚期卵巢癌, 可有效控制病情、改善生活质量。
3.2 相关研究分析与对比
众所周知, 卵巢癌在妇科肿瘤疾病中比较常见, 对妇女的健康、心理危害非常大。不同时期的癌症扩散程度是不同的[5], 该病与其他肿瘤性疾病一样, 分为几个时期, 按照国际上统一的FI-GO2009分类标准进行分类[6], 主要包括4期, 即1期、2期、3期和4期。当卵巢癌进入第4期时危害最大, 危及患者的生命。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发展, 医务人员对该病的认识越来越深, 逐渐认识到该病的发病原因, 大部分学者认为主要由以下几方面原因导致的:首先, 持续排卵会造成卵巢上皮发生病变, 极易造成癌症的发生。其次, 物理化学等外界致病因素刺激以及不合理的饮食也是造成卵巢癌的因素之一。再次, 家族遗传也是引发卵巢癌的诱导因素。再者, 妇女的文化教育程度、经济水平也是卵巢癌发生的主要因素之一[7]。
目前, 国内外卵巢癌的治疗主要为化疗, 其药物主要为铂类化疗药物。近些年, 国内外研究者对卵巢癌的治疗有了更深的研究, 通过研究得出应用腹腔灌注化疗结合热疗治疗卵巢癌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该种方法于多篇文献中报道过。国内研究者应用该种方法做出实验结果, 认为该种治疗方法确实有效, 且患者的疾病得到控制, 病情恢复好, 其结果也证实通过腹腔灌注化疗结合热疗治疗可以促进晚期卵巢癌患者的治愈。也有研究者将该种治疗方法与常规治疗相比较, 结果也验证了该结论, 并且认为腹腔灌注化疗联合应用热疗治疗对于卵巢癌疾病患者的治愈是有推动作用的, 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得到明显改善。该研究通过研究发现, 在腹水的控制方面, 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远远高于对照组, 经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生活质量改善方面, 研究组也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这与相关报道一致[8]。
综上所述, 采用腹腔灌注化疗结合热疗治疗, 可以有效的控制晚期卵巢癌, 改善腹水情况,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可以作为一种治疗措施而加以推广。
参考文献
[1]魏萍, 盛修贵, 山长平, 等.适形放疗联合托泊替康化疗治疗铂类耐药的复发卵巢癌临床观察[J].中国肿瘤临床, 2013 (13) :779-783.
[2]夏俊贤, 朱美琴, 陈敬华, 等.晚期卵巢癌CIK治疗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广东医学, 2013, 34 (9) :1383-1385.
[3]余志红, 胡仙珍, 徐仙凤, 等.肿瘤深部射频热疗在晚期卵巢癌化疗中的作用[J].实用医学杂志, 2013, 29 (2) :245-247.
[4]蔡树模, 汤洁, 黄啸, 等.晚期卵巢癌 (ⅢC/Ⅳ期) 术后3步化疗法--附15例分析[J].中国癌症杂志, 2013 (12) :980-983.
[5]吴坚文, 杜志强, 李丹, 等.洛铂联合多西他赛治疗复发转移性卵巢癌的疗效[J].广东医学, 2013, 34 (6) :944-946.
[6]梁秀菊, 楚慧丽, 王俊, 等.多西他赛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加热疗治疗晚期卵巢癌[J].中国肿瘤临床, 2013 (17) :1051-1054.
[7]刘淑梅, 常爱民.复发性卵巢癌患者在临床二次强化化疗期间的护理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3, 22 (21) :2377-2379.
卵巢癌晚期 第2篇
【关键词】 中晚期妊娠;卵巢囊肿蒂扭转;围手术期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5)14-0115-02
卵巢囊肿蒂扭转是卵巢肿瘤的常见并发症,也是临床常见的妇科急腹症之一。据统计卵巢囊肿蒂扭转在临床发病率约为10%,发病率仅次于妇科癌症[1]。女性在妊娠期,由于子宫在逐渐增大的过程中占据了盆腔大部分空间,盆腔空间有限,同时,由于妊娠期盆腔充血,促使囊肿迅速增大,导致卵巢肿瘤发生蒂扭转的风险增加[2-3]。与非妊娠期相比,中晚期妊娠合并卵巢囊肿蒂扭转的危害性明显增大,如不及时治疗将对母婴健康造成不良影响,严重时甚至威及母婴生命安全。目前,临床对于卵巢囊肿蒂扭转最主要的治疗方法是手术治疗,但由于女性妊娠期生理和心理的特殊性,多数患者及家属对于手术治疗存在顾虑,担心由于手术会导致早产、流产甚至感染等[4]。因此,必须加强对妊娠合并卵巢囊肿蒂扭转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消除患者的心理顾虑,为手术创造良好的条件,从而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本次研究中,笔者通过对34例中晚期妊娠合并卵巢囊肿蒂扭转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中晚期妊娠合并卵巢囊肿蒂扭转患者68例,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其中年龄22~39岁,平均年龄(274±45)岁;孕周14~28周,平均孕周(167±52)周;68例患者中初产妇42例,经产妇26例。患者入院时均伴有明显的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并经B超检查显示盆腔存在包块及积液。两组患者在年龄、孕周、临床症状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采取手术治疗,麻醉方法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术中探查腹腔并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对于卵巢囊肿已经淤血坏死且呈明显黑紫色的患者选择患侧附件切除术,于患者扭转蒂跟部将患侧附件切除;对于囊肿扭转程度较松或较少,囊肿表明颜色为浅紫色,颜色显示正常的患者,可给予卵巢复位,并对患侧卵巢囊肿进行剥除[5]。
护理方法:对照组患者按照常规手术方法给予一般护理,按照医嘱为患者进行术前、术中及术后相关护理,具体为术前向患者介绍手术的基本情况及术中相关注意事项,取得患者配合,同时为患者做好胃肠准备、备皮等术前护理;术中按照手术要求配合医生完成相关手术操作;术后加强对患者的全面监护,鼓励患者适当运动,以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同时指导患者合理饮食,少食多餐,多进食易消化的食物[6]。
观察组患者针对中晚期妊娠合并卵巢囊肿蒂扭转患者的生理及心理特点,加强对围手术期的全面护理,具体为:
121术前护理①心理护理: 妊娠合并卵巢囊肿蒂扭转起病急,病情变化快,患者在急性腹痛及恶心、呕吐等临床症状的影响下,心理压力很大[7-8],在进行手术治疗前,医护人员应向患者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向患者介绍手术的目的、过程及效果等,消除患者不必要的担心和顾虑[9]。②术前观察: 严密监测患者的脉搏、血压、呼吸、体温等生命体征,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出汗、血压下降、脉搏细弱等内出血症状,注意检查患者是否出现局部压痛、反跳痛等腹膜刺激症状,及时判断患者是否发生继发感染及囊肿破裂[10]。
122术中护理术中严密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手术过程中始终陪伴患者,注意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并根据手术情况,告知患者相关手术进程和信息,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在配合医生进行相关护理操作时,保持沉着、冷静,尽量降低对患者的感官刺激,以免患者产生焦虑情绪。
123术后护理①疼痛护理: 术后,患者由于切口痛、子宫收缩、肠蠕动等原因会引起疼痛,对于出现宫缩痛的患者应注意观察记录宫缩的频率、强度及持续时间等,并按照医嘱给予相应处理;切口痛的患者,指导患者通过深呼吸和转移注意力的方法缓解疼痛[11-12];由于肠蠕动引起疼痛的患者,鼓励患者术后适当在床上进行翻身活动,可在右下腹按顺时针方向进行按摩,从而尽快恢复肠蠕动,减少肠胀气的发生。②用药护理: 术后,中晚期妊娠合并卵巢囊肿蒂扭转患者通常需要使用预防性的保胎药物,如黄体酮、硫酸镁等,在药物使用前,应事先告知患者药物的药理作用以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等,并做好预防。
13评价方法分别于护理前后采用焦虑(SAS)及抑郁(SDS)自评量表对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估[13],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等,并通过问卷调查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问卷共包括护理操作、护理态度、护患沟通、护理效果四个方面共计20项内容,问卷满分为100分,85~100分为满意,60~84分为基本满意,低于60分为不满意。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50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心理评分比较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焦虑及抑郁评分无统计学差异,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及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endprint
3讨论
卵巢囊肿蒂扭转是临床常见的妇科急腹症,表现为女性卵巢囊肿的血管出现扭曲异常,逐渐发展可引起卵巢囊肿缺血、坏死,导致患者出现剧烈腹痛[14-15]。卵巢肿瘤扭转的蒂主要由患者的卵巢固有韧带、骨盆漏斗韧带及输卵管组成,当发生急性扭转后,患者的静脉血回流受阻,导致囊肿内高度充血甚至发生血管破裂,囊肿不断增大,引起出血。妊娠期发生卵巢囊肿蒂扭转的概率比非妊娠期高2~3倍,主要是由于妊娠期女性盆腔充血,导致骨盆漏斗韧带变长、变软,同时,随着子宫的增大,卵巢囊肿位置也发生改变,当患者体位发生突然改变时,就容易导致蒂扭转发生[16]。
目前,临床对于卵巢囊肿蒂扭转主要采取手术治疗,但对于中晚期妊娠合并卵巢囊肿蒂扭转的患者,由于处于妊娠中晚期,生理和心理状况都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必须针对中晚期妊娠合并卵巢囊肿蒂扭转患者的生理及心理特点,重视对围手术期的全面护理干预。本次研究中,在给予观察组患者常规手术护理干预的同时,加强对患者术前的心理疏导和病情观察,使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状况都保持良好的状态,为手术的顺利进行创造了条件。通过对观察组患者提供专业的心理护理,心理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术中通过为患者营造良好的手术氛围,充分给予患者关心和鼓励,有效缓解患者术中紧张情绪;术后,通过对患者进行疼痛护理和用药干预,减少术后疼痛对患者的影响,及时预防可能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有助于患者的术后康复。 综上所述,中晚期妊娠合并卵巢囊肿蒂扭转具有较大的危害性,易对母婴健康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加强围手术期的全面护理干预,有利于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提高手术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参考文献
[1]葛晓光. 卵巢囊肿蒂扭转腹腔镜手术的临床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2014,12(26):7677.
[2]吴晓娟. 腹腔镜手术在卵巢囊肿蒂扭转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中国卫生产业,2014,21(30):4345.
[3]金娟娟,刘红丽. 卵巢囊肿蒂扭转手术保留卵巢与切除卵巢对比分析[J]. 中外医疗,2013,12(24):7879.
[4]张斌,郭艳,李静静. 卵巢囊肿蒂扭转保留卵巢腹腔镜手术62例报告[J].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4,19(07):600602.
[5]张桂琴. 超声介入与腹腔镜治疗卵巢囊肿蒂扭转82例临床观察[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4,20(14):71+73.
[6]李秀琴,钱海芬,尤丽芳. 卵巢囊肿蒂扭转保留卵巢急诊手术22例分析[J]. 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电子版),2014,15(04):269271.
[7]倪佳颖. 腹腔镜治疗妊娠合并卵巢囊肿的研究进展[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22(17):195198.
[8]王晔,林晓华,黄凌霄,等. 腹腔镜手术在妊娠合并卵巢囊肿中的效果与安全性研究[J]. 中国内镜杂志,2014,13(08):820823.
[9]黎秀兰,刘小静. 中晚期妊娠合并卵巢囊肿蒂扭转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11(22):211212.
[10]华琼. 43例卵巢囊肿蒂扭转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分析[J]. 中国医学工程,2014,17(02):111.
[11]钟富琴,黄美英,马雪莲. 妊娠合并卵巢囊肿蒂扭转的处理探讨[J]. 浙江创伤外科,2014,23(01):7980.
[12]江瑞平,许红霞. 卵巢囊肿蒂扭转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临床诊断价值探析[J]. 中国卫生产业,2014,18:145146.
[13]石启彩,刘凤侠,孙动梅. 循证护理在腹腔镜治疗卵巢囊肿蒂扭转中的应用[J]. 西部中医药,2014,16(11):145147.
[14]刘婉婉. 妊娠合并卵巢囊肿患者手术治疗期间护理和疗效的相关性分析[J].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3,10(09):10401042.
[15]秦亚男,彭建宏. 36例卵巢囊肿蒂扭转保留卵巢手术临床分析及预后影响[J]. 中国实用医药,2013,18(25):3334.
[16]Rahyeon Kim,Youngjae Kim,Jaesook Roh. Ovarian cyst torsion coexisting with acute pyelonephritis in an eight‐year‐old premenarchal girl[J]. Journal of Paediatrics and Child Health,2012,14(10):483484.
中晚期卵巢癌综合治疗的疗效分析 第3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4年5月至2006年5月, 我院收治的卵巢上皮癌患者120例, 经术后CT增强扫描确诊残留灶≤2 cm的Ⅱ期及其Ⅲ期患者120例, 年龄35~65岁, 平均年龄50岁, 其中Ⅱ期患者100例, Ⅲ期患者20例。
1.2 治疗方法
1.2.1 细胞减灭术
手术切除的范围主要是全子宫以及周围附件切除, 并将大网膜以及腹腔、盆腔内的腹壁结节切除;广泛的子宫全切除外加腹腔及其盆腔内的结节, 加部分肝、胃、脾以及腹腔内的淋巴结切除。经手术后, 肉眼观察以及CT增强扫描未见残留病灶的患者80例, 残留病灶≤2 cm的患者40例。
1.2.2 化疗方案
CAP方法主要用于术前病灶已经浸润盆壁, 彻底切除的把握性很小的情况, 一般在实施3个疗程后, 病灶明显缩小, 边界明显清晰, 患者病情得到了明显的控制。
2 结果
5年内随访, ≥5年生存的患者共48例, 生存率为40%, 其中Ⅱ期生存的患者, 30例, Ⅲ期生存的患者18例;病灶<2 cm的患者的生存率为35%, 病灶>2 cm生存的患者0例;化疗的疗程影响患者的生存, 其中, 化疗2个疗程的患者的生存率为15%, 化疗3个及其以上的患者的生存率为32%。
3 讨论
卵巢癌是严重威胁妇女健康的常见疾病, 其中95%为卵巢原发性癌, 由于卵巢癌的早期症状不典型, 筛查的手段有限, 所以一经发现均为中晚期。虽然卵巢癌的发病率远远低于宫颈癌, 居于妇科恶性肿瘤的第三位, 但是其病死率却远远高于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 居妇科生殖器肿瘤死亡的首位。
3.1 发病原因[2]
(1) 持续的排卵造成卵巢表面的上皮不断的损伤是导致卵巢癌的最大可能, 其中流行病学调查显示, 应用促进排卵的药物是增加患卵巢癌的最大风险; (2) 环境因素:各种流行病学调查显示, 工业的各种物理或化学产物可能与卵巢癌的发病相关; (3) 遗传因素:上皮性卵巢癌的发生与遗传因素有密切的关系。5%~10%的卵巢上皮癌具有遗传异常。上皮性卵巢癌的发生与三个遗传性癌综合征有关, 即遗传性乳腺癌-卵巢癌综合征 (HBOC) , 遗传性位点特异性卵巢癌综合征 (HSSOC) , 和遗传性非息肉性结直肠癌综合征 (HNPCC) 。有卵巢癌、乳腺癌、子宫内膜癌、结直肠癌家族史者, 卵巢癌的发病率明显升高。因此对有这些癌家族史者除常规体检外, 更应提高警惕, 密切监测, 甚至预防性卵巢切除。
3.2 卵巢癌的分期
采用FIGO2009分期标准, 为手术病理分期:Ⅰ期:肿瘤未突破卵巢, 主要局限于卵巢内;Ⅱ期:盆腔内可见扩散, 病灶累及一侧或两侧卵巢;Ⅲ期:一侧或双侧卵巢肿瘤, 伴显微镜下证实的盆腔外的腹腔转移和 (或) 区域淋巴结转移, 肝表面转移;Ⅳ期:超出腹腔的远处转移, 胸水有癌细胞, 肝实质转移。
3.3 临床表现
最初常无症状, 部分患者无意中摸到下腹部包块或妇科检查时偶然发现。可常感下腹部不适, 一般无明显腹痛。当出现并发症如蒂扭转、破裂、感染时可出现下腹部疼痛。部分患者可出现月经失调或闭经。如肿瘤嵌顿于盆腔, 可引起尿频、便秘。巨大卵巢肿瘤压迫膈肌或出现胸腹水时可出现呼吸困难、心悸。如为恶性肿瘤, 患者常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消化道症状, 有腹水时可出现腹胀, 部分患者因此会到消化内科就诊。另外随着肿瘤的增大和出现腹水, 有些患者可感腰围增大, 甚至自认为是肥胖而减肥。卵巢癌晚期可出现乏力、消瘦、贫血等表现[3]。
3.4 临床常见治疗方法
目前临床上常见的治疗卵巢肿瘤的方法有: (1) 手术治疗:主要是细胞减灭术; (2) 化疗:临床常见的化疗方案主要有CAP (环磷酰胺、阿霉素、顺铂) 、AP (阿霉素、顺铂) 、CE (卡铂、表阿霉素) ; (3) 放射治疗:最近几年来由于技术的不断提高, 毒副反应的不断下降, 对于卵巢癌部分学者主张放射治疗, 适当的放疗能够将患者5年的生存率提高10%; (4) 生物治疗主要是免疫治疗以及基因治疗。基因治疗是将克隆的基因或基因片段导入肿瘤细胞内, 产生抑制或杀伤肿瘤细胞的效应, 以改变肿瘤细胞的行为或者诱导细胞死亡;免疫治疗主要是针对患者的免疫系统, 基础是肿瘤细胞具有特异性的肿瘤抗原。
总之, 无论采用何种治疗手段, 目的是姑息性的治疗, 延长患者的生命是目的, 而不是治愈。目前在卵巢癌的治疗中尚无统一的治疗方案,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依据患者自身的条件进行早期治疗, 综合治疗, 个体化治疗, 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参考文献
[1]杨慧云.妇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临床分析[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2004, 5 (5) :379-380.
[2]焦鲁霞, 宋磊, 赵恩锋.保留子宫的经阴道卵巢良性肿瘤切除术62例报告[J].解放军医学杂志, 2004, 29 (3) :269-270.
卵巢癌晚期 第4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07年2月2010年3月收治的96例Ⅲ、Ⅳ期卵巢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按照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例, 所有患者均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且符合国际妇产联盟FIGO制定的临床分期标准。观察组48例, 患者年龄36~78岁, 平均 (51.4±8.7) 岁;病程3~37个月, 平均 (12.4±4.7) 个月;并发腹水41例, 胸水12例。对照组48例患者年龄33~75岁, 平均 (50.2±9.2) 岁;病程5~34个月, 平均 (11.8±5.1) 个月;并发腹水43例, 胸水10例。两组患者从年龄、病程、并发症等方面比较具有可比性 (P>0.05) 。
1.2 治疗方法
1.2.1 观察组
48例患者在行肿瘤细胞减灭术前进行术前辅助化疗, 采用PT方案, 药物为顺铂75mg/m2, 泰素135mg/m2, 每3~4周重复;对于化疗效果不理想的患者改用PC方案, 药物为顺铂75mg/m2, 环磷酰胺750mg/m2, 每3~4周重复。本组48例患者中46例患者采用PT方案治疗, 2例患者治疗一个周期后效果不理想改为PC方案。48例患者共计术前用药3~8个周期, 平均 (4.1±1.3) 个周期;术后用药2~5个周期, 平均 (3.2±1.1) 个周期。
1.2.2 对照组
48例患者首先给予肿瘤细胞减灭术治疗, 术前未使用任何化疗治疗, 术后1周后开始进行化疗治疗, 采用PT方案或PC方案, 用药及方法均同观察组。48例患者共计术后用药1~8个周期, 平均 (4.6±1.4) 个周期。
1.3 疗效评价标准
按照WHO制定的实体肿瘤疗效评价标准即完全缓解 (CR) :肿瘤完全消失超过1个月;部分缓解 (PR) :双径测量肿瘤缩小50%以上, 时间不少于4周;无变化 (NC) :双径测量肿瘤缩小30%以下或缩小不明显;进展 (PD) :双径测量肿瘤直径增大或出现新的病灶。总有效率=CR+PR。
1.4 统计学方法
本组数据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 组间进行卡方检验, 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1.25% (39/48) ,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4.58% (31/48)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 (P<0.05) 。见表1。
(n)
2.2 手术切净率及并发症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手术切净率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 (P<0.05) , 见表2。
2.3 生存率比较
对两组患者随访至2012年5月, 观察组死亡17例, 生存率为64.6%, 对照组死亡23例, 生存率为52.1%。两组患者近期生存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P<0.05) 。
3 讨论
卵巢癌是死亡率最高的妇科肿瘤, 约70%患者就诊时已是晚期 (Ⅲ/Ⅳ期) , 晚期卵巢上皮癌预后很差, 5年存活率一般小于30%[2]。主要预后因素包括术后残存病灶大小、年龄、一般状态、组织类型、肿瘤细胞生物特异性等, 其中最主要的是术后残留病灶大小。满意的肿瘤细胞减灭术 (optimal cytoreduction surgery) 一般定义为术后残留病灶1~2cm, 这是改善患者预后的最主要手段, 与患者一般状况、患者术前负瘤量、肿瘤侵袭转移的部位、手术者的专业水平等因素密切相关。除上述条件外, 新辅助化疗 (NACT) 也是当前提高手术质量的一个重要手段, 通过化疗缩小松解肿瘤, 使得手术容易进行, 从而提高手术满意率。NACT的另一个好处是用于一般情况差, 暂不具备手术可行性的患者, 先给予1~2个疗程NACT, 待一般情况好转后再手术。
有关文献报道[3], 对18例估计首次手术无法切除干净或不能达到理想减瘤术的晚期卵巢上皮性癌, 首先采用新辅助化疗方法治疗, 随后行肿瘤细胞减灭术, 术后给予含铂类药物为主的联合化疗。结果显示, 14例有效 (77.8%) , 11例达到理想的减瘤术标准 (61.1%) , 术后辅以正规化疗, 生存时间明显延长。张志娟等[4]研究结果显示晚期卵巢癌新辅助化疔组与常规组 (先手术后化疗) 相比, 尽管其总的生存率和无瘤生存期方面无显著差别, 但是比化疗后不手术者的生存率有所提高。本研究通过比较两组同期晚期卵巢癌患者的临床数据发现, 术前给予新辅助化疗的患者手术疗效、病灶切净率较常规化疗组明显提高, 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 显示新辅助化疗可提高肿瘤细胞减灭术的临床效果, 由于提高了病灶切除率、改善了生命体征, 对术后并发症也有一定良性影响。对本研究两组患者短期生存率比较发现, 采用新辅助化疗组患者生存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 (P<0.05) , 由于随访时间较短, 对于长期存活率还不能进行比较。由于卵巢癌的扩散方式主要是盆腹腔脏器表面的弥漫性种植, 然后再向远处转移。因此, 晚期卵巢癌多合并大量腹水, 而术前给予经腹腔途径的化疗效果更好, 因为腹腔局部的药物浓度高于静脉用药的10~1 000倍, 药物与盆腔癌灶广泛而直接接触, 并渗入细胞中, 从而有效清除癌灶, 减少腹水, 且血液内药物浓度低, 全身反应较轻, 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使用, 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提高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志华, 罗永辉.体质指数与进展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关系[J].广东医学, 2012, 33 (6) :780-783.
[2]李卓芳, 徐利兵.中晚期卵巢癌术后静脉和腹腔双途径化疗近期疗效[J].实用医药杂志, 2012, 29 (3) :211-212.
[3]姚晓芳, 周爱智.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铂类耐药性复发卵巢癌[J].中国实用医刊, 2012, 39 (6) :117-118
卵巢癌晚期 第5篇
关键词:晚期卵巢癌,新辅助化疗,临床疗效
晚期卵巢癌作为临床高危病症之一, 具有较高的临床危险性, 需要及时的进行治疗, 现代治疗包括手术、放化疗治疗, 但是常规化疗会给患者造成严重的后遗症, 毒副作用较大, 对患者的身心都会形成很大的损伤。本次研究针对晚期卵巢癌患者的新辅助化疗进行研究, 将我院38例患者不同化疗方案下的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分析, 观察新辅助化疗治疗的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选取我院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期间收治的晚期卵巢癌患者38例, 患者的年龄在33~51岁, 临床患者具有1次手术治疗史14例, 2次手术治疗患者11例, 3次以上治疗史患者13例。通过临床检查, 38例患者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情况, 反应较为明显, 根据患者的化疗平均, 其中三期患者19例, 四期患者19例。研究按照患者的不同治疗方法, 将38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患者19例, 观察组患者年龄在33~50岁, 平均年龄39岁, 三期患者9例, 四期患者9例;对照组患者年龄在33~51岁, 平均年龄39岁, 三期患者9例, 四期患者9例, 两组患者之间的年龄、病史情况没有统计学意义。
1.2 治疗方法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采用区别治疗的方法进行, 治疗前两组患者同时行肿瘤细胞减灭术。在患者的肝、肺等转移灶基本消失, 患者的胸、腹水基本得到控制, 腹盆腔肿块明显缩小之后进行, 按卵巢癌根治手术原则行最大限度减瘤术, 部分患者进行腹膜后淋巴清扫。观察组使用新辅助化疗配合手术进行治疗, 术前行一个疗程以铂类和多西他赛为主的化疗, 顺铂或卡铂主要用于大量胸、腹水和暂时有手术禁忌证的患者, 化疗前腔内置管引流胸、腹水, 放净水后给予化疗药胸、腹腔注射, 每周1次, 剂量为顺铂一岁, 或卡铂, 腔内注射, 每周2次同时联合静脉, 手术按照临床标准操作进行, 对患者的病灶区域进行切手术。对照组使用常规化疗联合手术治疗的方法进行, 直接在血常规、生化全项和心电图等必需检查无异常后行卵巢癌根治手术, 两组患者在拆线之后进行化疗治疗[1]。治疗疗程结束之后, 对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分析, 记录患者在治疗当中的病症转移、腹水及盆腔肿块改善情况, 对患者进行血常规和生化全项检测, 比较评定患者的临床疗效。
1.3 疗效评定标准
患者治疗的疗效标准按照临床恶性肿瘤患者晚期治疗效果标准进行, 分为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稳定和进展, 患者的肿瘤缓解消退, 没有出现转移情况为完全缓解, 没有完全缓解为部分缓解, 症状稳定, 肿瘤物扩散和缩小为稳定, 没有变化或恶化为进展。临床观察患者的化疗毒副作用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观察组与对照组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17.0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 采用t检验, 以P<0.05为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38例患者的整体治疗情况基本顺利, 观察组患者化疗期间出现8例恶心、呕吐、头晕等情况, 通过临床处理, 患者的症状缓解, 属于临床轻微化疗副作用;对照组患者出现9例化疗损伤, 患者的卵巢发生轻微溃烂, 临床处理后, 3例患者的症状恶化, 1例患者肿瘤细胞扩散, 转移到肝肺部位, 形成大面积扩散, 临床手术治疗后无效死亡。38例患者在手术、化疗完成后均进行了广泛性全子宫、双附件、大网膜、阑尾及受累脏器切除术和淋巴清扫术。两组患者的化疗副作用比较差异明显, P<0.05, 观察组的副作用明显较小, 同时, 在完成治疗之后, 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情况差异明显, 患者疗效相差较大, P<0.05, 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详细比较情况见表1。
注:本次有效率计算为完全缓解与部分缓解患者总和与总人数比值
3讨论
晚期卵巢癌的临床治疗较为困难, 患者在临床上基本都已经具有长时间的化疗治疗史, 同时可能已经具有不同次数的手术治疗情况, 对患者的身体已经造成了非常大的危害, 特别是化疗对患者的身体毒副作用情况。针对晚期卵巢癌患者的治疗和处理, 临床常规方法还是手术和化疗相结合的方法, 而新辅助化疗是采用新型化疗药物对患者进行治疗, 尽可能的降低对患者的毒副作用情况, 以手术治疗为主, 化疗治疗为辅, 尽可能的降低患者的临床影响。常规化疗药物使用刺激性较大, 对患者可以形成较为强烈的反应, 甚至致使患者出现身体组织溃烂等症状[2]。
在本次治疗研究期间, 观察组患者采用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治疗的效果非常明显, 首先, 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 说明采用新辅助化疗+手术治疗对患者的病症效果更为理想。其次, 患者采用新辅助化疗后的临床毒副作用明显较小, 临床出现轻微化疗反应, 而对照组则出现较为强烈的反应, 如溃疡、扩散等情况, 对患者再次手术治疗无效死亡。最后, 患者治疗的目的是为了减轻病症的痛苦, 特别是恶性肿瘤自身就会给患者带来巨大的心理和身体压力, 如果化疗反应可以减轻, 患者的治疗效果提升, 那么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增加患者对治疗的信心, 提高患者的存活质量, 具有较强的临床意义。综上, 本次研究证实了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治疗在晚期卵巢癌患者治疗中的效果, 结果非常优异, 极大的提升了患者的临床疗效, 降低了患者的毒副反应, 效果显著, 可以进行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孙建衡, 耿毅.子宫颈癌的治疗动向[J].中华妇产科杂志, 2010, 8 (8) :497-498.
卵巢癌晚期 第6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2年4月~2014年7月收治的68例晚期卵巢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年龄25~76岁,平均年龄(51.4±8.5)岁。观察组年龄22~72岁,平均年龄(50.8±8.2)岁。所有患者均为Ⅲ、Ⅳ期,其中子宫内膜样腺瘤7例、浆液性囊腺瘤42例、粘液性囊腺瘤19例。所有患者中首次就诊24例,复诊44例,所有患者均接受过卵巢肿瘤减灭术以及一线铂类为主的化疗。两组患者的年龄及病情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化疗,并给予水化、止吐、利尿以及升高白细胞等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患者用拓扑替康1.25 mg/m2外加5%GS 250 ml进行静脉注射1~5 d,再使用30 mg/m2顺铂外加500 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1~3 d。若患者有腹水则尽量将腹水抽净,在腹腔内注射顺铂60 mg,1~2次/周。所有患者均在治疗的前1 d口服地塞米松7.5 mg/次,3次/d,连续3 d,以后逐渐减量。化疗前30 min给予患者静脉注射苯海拉明50 mg和雷尼替丁50 mg,在给患者用药过程中要进行心电监护,3~4周为1个疗程。
1.3 疗效判定标准
(1)完全缓解:患者治疗后所有病变彻底消失且持续时间>4周;(2)部分缓解:患者治疗后肿瘤病灶最大垂直两径成绩减小>1/2,持续时间>4周;(3)稳定:患者治疗后肿瘤减小1/4~1/2;(4)进展:患者治疗后肿瘤减小<1/4或者扩大>1/4[3]。缓解率=完全缓解率+部分缓解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缓解率97.1%高于对照组的82.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注:与对照组相比,aP<0.05
3 讨论
恶性卵巢肿瘤是由于生物学行为的特殊性,许多患者在确诊时就处于晚期[3,4]。近几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化学药物研究的进一步进展,对于恶性卵巢肿瘤采用化疗方法治疗已经成为重要的辅助疗法,此方法的主要使用患者为手术辅助治疗以及晚期复发转移患者。过去传统的抗癌药物缺乏靶向性,在消除肿瘤时也会对机体中正常组织造成损伤,而且在化学治疗过程中会面临耐药性,肿瘤细胞获得耐药性以及化疗药物的毒性副作用影响了总体的化疗效果,因此获得最佳疗效的最大障碍是卵巢癌患者对化疗药物的耐药性,这样化疗药物无法起到效果。而由于肿瘤存在异质性,所以不能预测化疗效果,在治疗时就不能保证疗效,最终使患者出现复发、耐药性以及死亡。目前拓扑替康已经成为当前铂类药物以及耐药患者最为有效的药物之一[5]。拓扑替康是近几年来发现的化学药物,具有显著的抑制拓扑异构酶Ⅰ活性的作用,通过影响拓扑异构酶Ⅰ的正常功能快速抑制分裂细胞的复制,其能够对大部分化疗药物耐药性和缓慢生长的实体瘤仍存在抗肿瘤活性[6]。
本次研究可以发现,给予顺铂等铂类为主的化疗药物进行常规化疗的治疗(对照组)和采用拓扑替康联合顺铂进行治疗(观察组)对于卵巢癌患者的临床效果对比,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缓解有效率为97.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此研究结果充分显示出拓扑替康联合顺铂治疗晚期卵巢癌具有显著效果。
综上所述,拓扑替康联合顺铂治疗晚期卵巢癌具有显著疗效,改善患者病情,且耐受性极好,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田静,胡晓明,瞿全新.内质网应激在卵巢癌顺铂耐药中的作用及其机制.中华肿瘤杂志,2014(5):324-328.
[2]徐红梅,高立明,李平,等.CT引导下经皮穿刺囊内灌注顺铂治疗复发性卵巢癌疗效观察.山东医药,2014(22):55-56.
[3]郝筱诗,盛敏佳,王立岩,等.自杀基因联合化疗干预卵巢癌的动物实验研究.中国实验诊断学,2013,17(8):1398-1401.
[4]艾国华,丁岩.拓扑替康结合替卡格雷治疗晚期卵巢癌伴血小板增多症疗效观察.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11):1212-1213.
[5]刘新红,黄冬梅.盐酸拓扑替康联合顺铂治疗上皮性卵巢癌的临床研究.中国临床研究,2012,25(11):1044-1046.
卵巢癌晚期 第7篇
关键词:胃肠外营养,卵巢癌,临床效果
我院自2005年1月至2008年6月对60例晚期卵巢癌患者行术后胃肠外营养支持2周, 并与30例常规进食患者对照, 对患者营养状况及生存质量进行观察, 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60例均选自嘉兴市第一医院妇科住院患者, 术后病理证实为卵巢恶性肿瘤, 病理分期 (采用FIGO 1986年修订版原发性卵巢恶性肿瘤手术-病理分期) Ⅲa期及以上。术后常规接受TP (紫杉醇加顺铂) 方案双途径化疗。
1.2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试验, 将手术中明确卵巢癌及分期为Ⅲa期及以上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达分为研究组30例, 对照组30例。研究组平均年龄56岁 (45~66岁) , 其中Ⅲa期6例, Ⅲb期4例, Ⅲc期20例;行肿瘤细胞减灭术, 肠管部分切除1例, 结肠造瘘1例。对照组平均年龄54岁 (41~62岁) , Ⅲa期4例, Ⅲb期7例, Ⅲc期19例。两组的年龄、肿瘤分期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研究组在术后均经留置的中心静脉导管予胃肠外营养 (TPN) 。营养液配制:20~30 kcal/kg, 每日10%脂肪乳剂500 ml, 复方氨基酸针 (18AA-Ⅱ) 250 ml, 钾4 g, 钠4.5 g, 加微量元素及脂溶性维生素注射液、水溶性维生素注射液。脂肪与糖的比例为1∶1.5。各种营养要素在无菌条件下混合在3 L静脉输液袋中。对照组术后禁食。两组患者均在肛门排气后予常规流质饮食, 3天后改无渣半流质饮食。术后7~10天均行TP (紫杉醇加顺铂) 方案双途径化疗。
1.3 观察指标
术前及术后2周查血白蛋白、转铁蛋白、前白蛋白。术前及术后2周测患者上臂间中点周径及身高、体重, 计算实际体重/理想体重。观察患者肛门排气时间。
1.4 统计学处理
计量数据用undefined,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手术前后两组的各测量指标
见表1。研究组术后2周各测量指标检测值高于术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对照组术前各测量指标与术后2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研究组术后2周各测量指标检测值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2 两组肛门排气时间比较
研究组肛门排气时间为50.0±1.2小时, 对照组为49.3±1.0小时, 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2.3 不良反应
未出现穿刺意外, 中心静脉导管感染, 未发生高 (低) 血糖、电解质紊乱。对照组有2例出现低钾、低钠, 给予补充对症处理。
3 讨 论
恶性肿瘤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 其程度与肿瘤类型、分期有关。手术治疗又可导致高代谢, 氮大量丢失, 同时机体对能量的需求进一步增加。尤其卵巢癌患者因其早期病变隐蔽, 绝大多数患者就诊时均处于晚期, Ⅲ期占70%~75%, 易发生盆腔种植, 手术多需进行联合脏器切除, 手术范围广, 且好发于老年女性, 术前多有腹胀、食欲不振, 伴有大量腹水, 绝大多数处于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状态。卵巢癌患者术后需及时化疗, 所以术后尽早补充营养尤为关键。以往因卵巢癌患者术后多能在较短期内恢复常规饮食, TPN未受到特别重视。通过对研究组的观察, 加用TPN的患者术后短期内各项营养指标 (白蛋白、转铁蛋白、前白蛋白、上臂间周径、实际体重/理想体重) 均较术前提高。术后研究组和对照组肛门排气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说明通过及时进食, 未出现因TPN导致自身肠功能恢复减慢的现象, 不违背现代提倡的尽早恢复自身肠道功能的理念。丹麦Kehlet等首先提出“加速康复治疗技术” (fast-track-surgery) [1]。其核心是将围手术期一系列处理措施进行优化, 减轻手术的创伤应激, 以达到患者快速康复的目的[2]。如何优化晚期卵巢癌患者术后管理, 加强营养支持, 通过对研究组的观察, 在应用TPN的患者中各项营养指标均有提高, 并且通过及时进食, 未出现因TPN导致自身肠功能恢复减慢的现象。目前对于恶性肿瘤患者是否在静脉营养中获利, 主要原因在于营养支持是否对于肿瘤生长有刺激作用。在外科肠道肿瘤中有研究指出, 常规TPN可使大肠癌细胞增殖, 但同时作者也指出, 在患者接受营养支持同时接受化疗将抑制肿瘤细胞增殖[3]。
综上所述, 笔者认为TPN能改善机体的营养状况, 提高机体对于手术及化疗的耐受, 为进一步化疗提供可能。在接受TPN支持治疗同时行手术后的及时化疗, 从而提高对肿瘤治疗的效果。目前只限于术后短期静脉营养支持, 且每天为低热卡治疗的观察, 长期行TPN是否有利于晚期卵巢癌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Kehlet H, Wilmore DW.Multimodal strategies to improve surgical out-come[J].Am J Surg, 2002, 183 (6) :630-641.
[2]江志伟, 李宁, 黎介寿.加速康复外科的概念及临床意义[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07, 27 (2) :131-133.
卵巢癌晚期 第8篇
关键词:晚期卵巢癌,疗效,不良反应,腹腔灌注结合静脉化疗
卵巢癌在女性生殖器肿瘤疾病中的发病率居第三位, 由于卵巢恶性肿瘤早期诊断技术不成熟, 对于卵巢癌的预防措施目前尚处研究阶段[1]。故疾病发现时以晚期居多, 手术联合化疗的综合治疗方案能够起到良好的疗效[2]。本次研究分析了晚期卵巢癌患者采用腹腔灌注联合静脉化疗的疗效, 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13年6月~2014年6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晚期卵巢癌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均符合妇科肿瘤FIGO分期晚期卵巢癌评价标准。实验组34例, 年龄36~68岁, 平均年龄 (53.9±4.2) 岁;对照组34例, 年龄37~69岁, 平均年龄 (54.3±3.6) 岁。
1.2 实验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持续6个月的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静脉输注化疗, 治疗的药物组成方案为:紫杉醇1 5 0~1 7 0 mg/m2和顺铂70~75 mg/m2联合静脉注射进行化疗, 每3周进行1次化疗。实验组患者采用的化疗方式为腹腔灌注与静脉化疗联合的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方案如下:紫杉醇按照与对照组相同的给药方式进行, 顺铂70~75 mg/m2与0.9%的氯化钠溶液以1 mg∶20 m L的比例进行混合后借助腹腔穿刺给药, 3天进行1次。疗程6个月, 统计分析相关临床数据。
1.3 判定标准
根据治疗前后患者的病情参照WHO实体瘤客观疗效控制标准, 测定患者治疗后CA125水平。完全缓解:患者测定浓度<35 U/m L, 治疗前症状不再存在;部分缓解:患者的测定水平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 (>50%) , 稳定:患者症状部分消失;测定CA125降低不足治疗前50%或反而升高 (<25%) ;进展:患者CA125水平升高大于治疗前的25%。治疗有效率=完全缓解率+部分缓解率。
1.4 统计学方法
将实验测量所得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例数 (n) 百分数 (%) 表示, 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
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2.4%,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7.1%,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
实验组患者中出现肾脏功能异常1例 (3.0%) , 出现恶心呕吐症状1例 (3.0%) ;对照组出现肾功能异常2例 (5.9%) , 胃肠道反应3例 (8.8%) , 出现食欲不振现象3例 (8.8%) , 患者白细胞数目明显降低3例 (8.8%)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9%和32.4%, 实验组低于对照组, (P<0.05) 。
3 讨论
许多理化因素及分泌功能的异常都是引起卵巢癌的原因, 而疾病症状的不明显性使卵巢癌的早期发现率低。手术切除是目前晚期卵巢癌主要临床治疗对策, 虽能够起到减瘤作用但仍有较高的复发率。此次实验对辅以手术方法的化学治疗方法进行了研究, 从实验结果中可以看出, 采用腹腔灌注与静脉化疗结合疗法治疗有效率为82.4%, 高于单纯静脉输注的疗效, 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较为安全可靠。
顺铂是目前卵巢癌治疗中众多一线用药之一, 顺铂的抗癌谱较广泛, 其疗效确切准确, 通过静脉注射可有效发挥其作用。其广泛的应用范围对存在转移可能的晚期卵巢癌具有针对性治疗的作用。紫杉醇别名为泰素, 是提取自红豆杉树皮的一种新型抗微管剂, 通过促进微管蛋白二聚体的作用使恶性肿瘤细胞的分裂过程受到抑制[3]。药物在血液内清除速度快, 且对放化疗过程带来的副反应具有缓解作用。腹腔灌注顺铂, 使其作用位点准确的优势充分发挥, 使卵巢癌得到更好的控制, 紫杉醇通过静脉途径的作用也能够促进治疗。
顺铂的毒性反应较多, 患者在采用腹腔灌注与静脉化疗联合治疗时, 患者出现骨髓抑制的现象有所减少[4,5]。紫杉醇对il-12等免疫因子活性的增进作用, 使骨髓造血过程受到刺激, 从而提高免疫功能。而紫杉醇缓解不良反应的作用, 在血液中受到顺铂的抑制, 故分开给药的方式, 能够给予紫杉醇冲分的作用时间, 从而使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降低。
综上, 临床上在晚期卵巢癌的治疗中采用腹腔灌注结合静脉化疗的方法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 减轻患者的痛苦, 值得在临床上对晚期卵巢癌的患者进行治疗时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闫琳, 巴楠, 张红巧, 等.卵巢癌晚期应用腹腔热灌注联合化疗法治疗临床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 2014, 29:4884-4886.
[2]朱和同.顺铂腹腔热灌注联合紫杉醇静脉化疗治疗晚期卵巢癌的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 2014, 9 (26) :162-163.
[3]狄文, 邱丽华.复发性卵巢癌腹腔治疗[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12, 28 (05) :334-336.
[4]杨越, 张蕾, 杨家梅, 等.紫杉醇联合静脉和腹腔灌注顺铂治疗晚期卵巢癌的临床评价[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 8 (9) :6-8.
卵巢癌晚期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