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可用资源范文

来源:莲生三十二作者:开心麻花2025-09-191

可用资源范文(精选12篇)

可用资源 第1篇

目前, 青岛市可用畜产品检测资源主要有三部分:政府检测机构、企业自检实验室、第三方检测机构。其中政府检测机构包含市饲料兽药检测站、各区市畜产品检测机构。本文就7家政府检测机构 (青岛市饲料兽药检测站、胶州市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即墨市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黄岛区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平度市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莱西市奶牛良种繁育推广中心、青岛经济开发区畜牧兽医工作站) 、3家企业自检实验室 (青岛正大有限公司检测中心、青岛九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检测中心、青岛万福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2家第三方检测机构 (青岛华测检测技术有限公司、青岛海润农大检测有限公司) 做了调研, 对现有检测资源、存在的问题、发展方向等方面做了分析。

1 青岛市可用畜产品检测资源现状

1.1 各类检测机构快速成长

从20世纪90年代的“瘦肉精”, 到2005年苏丹红事件、2006年“多宝鱼”事件、2008年的“三鹿奶粉”事件、2011年的双汇“瘦肉精”事件、2012年“白羽肉鸡”事件, 一系列畜产品安全事件的发生越来越密集, 影响越来越恶劣, 给整个畜产品质量监管行业敲响了警钟, 各级政府在畜产品安全监管方面都给予高度重视。中共中央2010年1号文件指出:“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和检验检测体系建设, 积极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山东省人民政府鲁政发 (2010) 33号《关于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的意见》指出:“进一步加大政府投入支持力度, 将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作为农产品检测体系建设的重中之重, 新建省级畜牧环境检验检测实验室, 扶持4个省级、6个区域性及100个县级饲料、兽药、畜产品、牧草等公益性检验检测实验室改善条件。逐步形成以企业生产检验为基础、省级评估认证检测为龙头、县级日常监管检测为主体、市级仲裁复查检测为补充的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青岛市人民政府文件青政发【2010】11号《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意见》指出:“逐步建立五市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机构, 扩大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覆盖面”。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压力与日俱增, 检验检测工作量翻倍增加, 无论是政府检测机构还是企业为了能够适应形势发展的需求, 均加大人力、物力投入, 将畜产品质量安全当做一件大事来抓。经过几年的建设和发展, 市饲料兽药检测站及各区市共9个畜产品检测机构、全市60个基层动监站、十余家企业自检机构和第三方检测机构可以不同程度的开展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 无论是技术能力还是管理水平都有了大幅度提高, 现有检测资源充足, 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初具雏形。

1.2 从业人员素质显著提升

近年来, 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队伍不断壮大, 检测机构纷纷为检测队伍注入新鲜的血液。在调研的12家机构中, 从事畜产品检测工作的技术人员总数为122人, 本科学历以上106人, 占总人数的86.9%。其中硕士以上学历48人, 占总人数的45.3%;博士2人。市饲料兽药检测站先后招聘技术人员7名, 其中硕士研究生3名从事畜产品检验检测工作。

1.3 硬件条件大幅改善

据调查, 12家检测机构实验室总面积8831m2, 其中用于畜产品检测的为4320m2。现有固定资产7209万元, 其中仪器设备5749万元, 共有仪器设备882台 (套) 。从检测条件来看, 每个机构都有专门用于畜产品检测的实验室, 并配备了基础性仪器设备。市饲料兽药检测站和两家第三方检测机构硬件条件较好, 拥有大型仪器设备147台 (套) 总价值4000余万元, 配备了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气相色谱-串联质谱仪、ICP-MS、飞行时间质谱等先进仪器设备, 仪器设备条件完全满足当前畜产品检测需求。

1.4 检测能力不断增强

所有调研机构均能不同程度的开展畜产品相关检测工作, 青岛市饲料兽药检测站能够开展兽药、饲料、畜产品、无公害食品四大类168项648个参数, 年可承检样品10000批次;青岛海润农大检测公司能够开展动物源性食品、水产及其制品、果蔬等17大类包含兽药残留、农业残留、生物毒素、添加剂、微生物等六大化学领域的检测和微生物领域的常见菌检测, 年可承检畜产品3000批次;青岛市华测检测技术有限公司能够开展食品、畜产品、水产品、农产品、饲料等多数参数的检测, 年可承检畜产品16000批次。青岛万福质量检测有限公司能开展农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食品添加剂等项目参数的检测, 年可承检样品6000批次。

2 有待改善的问题

自《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规划 (2011-2015年) 》发布以来, 全国农畜产品质检机构发展迅速, 在促进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全面提高, 保障农畜产品消费安全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 青岛市现有畜产品检测机构从结构分布到整体水平, 仍有很多方面需要改善,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专业技术人员缺乏, 检测能力有待提高

(1) 人员数量不足。在调研的检测机构中, 畜产品检测人员不足4人的有6家, 检测技术人员偏少, 特别是各区市检测机构, 技术人员大部分精力放在动物疫病检测上, 岗位设置不明确, 畜产品检测投入人力较少。 (2) 技术人员专业结构单一。从业技术人员多为畜牧兽医、动物营养专业, 缺少化学、微生物等专业技术人才, 以青岛市饲料兽药检测站为例, 缺少微生物方面专业技术人才, 导致微生物检测方面相对落后, 制约了实验室整体水平的提高。 (3) 高级人才匮乏。高级职称人才比例偏少, 从事一线检测工作人员高级职称比例不足10%, 企业自检实验室表现较为突出, 高级人才的匮乏直接导致对一些高、新、尖产品的鉴定检验技术跟踪慢, 检验技术能力多数还停留在按照标准重复操作的水平, 高技术含量检验项目无法有效开展。

2.2 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不健全, 难以满足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的需要

近年来, 随着畜产品质量安全形势的不断变化, 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 畜产品检测任务日益繁重, 仅靠某一级或某一个机构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 这就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来建立健全检测体系。青岛市畜牧兽医局于2013年4月发布了《青岛市畜牧兽医局关于加强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的意见》, 明确了各级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机构的职责定位和建设任务, 提出了理顺体制机制的建议。但是从调研情况看, 部分区市仍存在责任落实不明确等问题, 畜产品检测工作开展速度缓慢。另外, 部分机构运行经费不足, 政府拨付各区市检测机构一定检测经费, 11万元到96万元不等, 仅够用于动物疫病检验, 无法开展畜产品检测。

2.3 获资质认证机构偏少, 制约了畜产品检测活动的依法开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规定, “从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的机构, 必须具备相应的检测条件和能力, 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授权的部门考核合格。”《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规定, “为社会提供公证数据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 必须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对其计量鉴定、测试的能力和可靠性考核合格。”资质认证是开展依法检测工作的必要条件, 通过资质认证后出具的检测报告才有法律效力。调研的12个机构中, 仅有4家取得了开展畜产品检测的相关资质, 另有5家机构取得了实验室资质认定资质, 但并未包含畜产品检测项目。

3 合理调配现有资源, 提高本市畜产品检测能力

通过调研, 初步掌握了部分可用畜产品检测资源情况, 利用现有资源进行合理调配、布局, 为全面提高我市畜产品检测能力, 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3.1 发挥青岛市饲料兽药检测站技术带头作用

青岛市饲料兽药检测站作为青岛市辖区内兽药、饲料、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鉴定的法定机构, 实验室整体水平较高, 人员综合素质强, 发展潜力巨大。 (1) 技术能力过硬。检测站于2006年加挂“农业部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 (青岛) ”牌子, 近年来承担大量部、省、市检测任务, 技术能力持续提高, 在农业部组织的有关能力验证和技术考核中屡次取得优异成绩。 (2) 勇于创新。近年来, 检测站在抽样方法、监测模式等方面积极探索, 在原有例行监测基础上, 新增飞行抽检、拉网抽检、摸底检查等抽样模式, 并组织实施, 取得了良好成效, 为提高样品的代表性和真实性积累了大量的经验。 (3) 服务基层意识强。近年来, 在培训、指导基层检测机构方面做了很多工作, 先后培训技术人员400余人次, 指导各区市开展了“瘦肉精”、三聚氰胺快速检测工作。要使青岛市畜产品检测能力在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领先, 必须使青岛市饲料兽药检测站整体水平再上一个台阶, 进一步引进人才, 尤其是微生物、化学专业, 配置合理的人才梯队, 形成一支技术过硬、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 充分发挥其技术带头作用。

3.2 强化各区市检测机构职责作用

《中国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中明确指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 负责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有关工作”。要实现从源头的监管, 必须建立健全县级畜产品检测机构。 (1) 引起重视。政府部门应充分认识到以指导生产和加强畜产品质量监管为目的, 直接面向广大畜牧业生产者和畜产品消费者, 对辖区范围内畜禽养殖企业、屠宰企业等方面的畜产品质量安全开展日常检测工作, 是县级政府畜牧业主管部门的重要职责, 也是畜产品质量监管的重要环节和技术支撑。各区市相关部门应加强组织协调, 理顺体制机制, 明确职能责任, 争取检测经费, 申请政府投入。 (2) 引进人才、定职定岗。配备专门的畜产品4-6名检测人员, 将畜产品检测工作当做一项日常工作开展, 加强经常性业务培训, 鼓励和支持检测人员参加国家有管部门组织的各类专业技术培训与从业资质培训, 建立一支稳定的队伍。 (3) 加快机构资质认证, 增强检测报告的法律效力。各区市检测机构应在仪器设备科学使用、现有实验室功能改造基础上, 完善规章制度, 提高科技人员素质上下功夫, 积极申请相关资质认定, 规范开展日常工作。

3.3 充分利用第三方检测机构资源

近年来, 一大批第三方检测机构正在崛起, 并且优势显著。 (1) 人员优势。调研的两家第三方检测机构中, 人员整体水平较高, 大专以上学历占技术人员比例分别为94.0%和97.8%, 涵盖分析化学、应用化学、药物分析、微生物、生物工程等多种专业, 且技术人员平均年龄低于35岁, 男女比例合适; (2) 硬件优势。第三方检测机构开展检测领域相对更宽, 除开展畜产品检测外, 还开展食品、化妆品、药品等其他产品的检测工作, 均通过了省级实验室资质认定、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国家实验室认可等多项资质, 实验室布局空间充足, 布局合理。仪器设备高端仪器设备种类齐全, 数量充足, 可以在不同检测领域共享; (3) 技术优势。较之各区市检测机构, 第三方检测机构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 2010~2012年, 两家机构参加认可委、农业部、质监局等部门组织的能力验证分别为14次和35次, 合格率全部为100%。四是承检能力优势。较之青岛市饲料兽药检测站, 第三方检测机构具有明显的承检能力优势, 检测站年可承检畜产品10000批次, 近三年来, 基本满负荷运转, 调研的两家第三方检测机构年检样品量分别占满负荷运转的56.3%和37.5%。

可用资源 第2篇

仪征市教育学会优秀教育论文申报表

论文标题: 巧用可用资源 让音乐课堂锦上添花

论文类别: 中(小)学音乐

作者姓名: 孙延华

作者单位: 仪征市香沟中心校

联系电话: ***

巧用可用资源 让音乐课堂锦上添花

仪征市香沟中心学校 邮编:211421孙延华

[关键词] 个性化、信息技术、小组合作、流行音乐、传统节日、体育美术元素 [摘 要]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素质教育的大力推进, 音乐个性化课堂教学日益受到教育者的关注和重视。尤其是工作在偏僻乡村的音乐教师,想要通过个性化课堂教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培养学生音乐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创新审美能力,提升校园和谐文化氛围,更离不开巧用各类可用资源,如信息技术、小组合作、流行音乐、节日和学校的主题教育、体育美术元素等。有了它们的融合,才能促进农村音乐课堂个性化教学锦上添花。

[正 文] 注重个性化设计的音乐教学,有利于学校的文化建设,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改善育人环境;更有利于贯彻社会主义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推进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这样的课堂教学设计往往要求我们教师必须充分挖掘校内资源,尝试跨学科集体备课,甚至要走进社会,寻找有利于学生音乐学习的要素。为了使个性化的教学设计获得各类教学资源的支持,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使学生最有效的获取技能和情感,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本人在音乐个性化教学实践中一直努力探索这一课题,现把一些粗浅的尝试与同行商榷。

一、适时使用信息技术,让音乐课堂更具魅力

在音乐课堂中恰当运用信息技术,是有效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也就是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才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并恰当运用,获得既让音乐教学有“忽如一夜春风来”的感觉,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音乐情商的成效。它是实现音乐课堂教学优化的重要手段之一,对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变革音乐学习方式,加速教育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为一名中学的音乐教师,我对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形式、方法,有一定的尝试,认识到巧妙设计,恰当运用它,一定会使平凡普通的音乐课堂,变得激情浪漫,光彩无限,魅力无穷。信息技术资源丰富,功能繁多,表现力强,可以为音乐课堂引入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与资源支撑,使音乐教学引入突破课堂狭小的天地,化静为动,化无声为有声,音像兼备,图文并茂,弥补了传统教学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和语言表达的不足,为后续教学的进行,创设了良好的开端。在音乐教学中,如果能运用信息技术的独特功用,把深刻的道理,感人的历史,触目惊心的教训,智者的风彩,以精美的课件,真实、生动的展示在学生的眼前,使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与人物同喜同悲,从而产生深刻的共鸣,那音乐课的德育功用就可以得到很好的渗透,从而有效的完成音乐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在音乐教学中,有的问题,虽然确实不难,却是重点,要求学生必须要掌握,比如七年级上册《茉莉花》一课中,如果让学生做到有感情的演唱,就应该让学生更多的了解茉莉花的特点以及歌曲的地位。但我们的身边没有茉莉花的实物,况且由中国军乐队演奏的第一支乐曲《茉莉花》的九七香港回归的政权交接仪式已经成为遥远的过去。那么,如何让学生及时全面生动的掌握这些学习材料呢?作为音乐教师的我运用信息技术把这一问题轻而易举的化解了。我依次给学生放了视频短镜头:又香又白的茉莉花图片,公园游客们纷纷与茉莉花合影的照片,中国军乐队在九七香港回归的政权交接仪式上演奏的第一支乐曲《茉莉花》。通过视频与学生交互打破了“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守旧教学模式,用生动逼真的画面,富有特点的声音,形象具体的事例,把对歌曲单调的口头介绍变成有声有色,富有生机的立体场面。从而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力求情景交融,这样既节省了时间,又提高了音乐课堂实效。

二、搭建合作平台,让音乐课堂更加民主

奥尔夫曾经说过:“让孩子在合作中共同实践、一起去创造音乐是十分有意义的。”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极富创意与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是音乐实践中重要的组织形式。我们要提高音乐课堂教学效率,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就要勇于拓宽学习的途径和方法,小组合作学习与交流,就能够为音乐课堂带来新的学习活力。

新课改提倡的小组合作学习,具有使学生优势互补、形成良好人际关系,促进学生个性健全发展等优点。目前,它倍受广大师生的青睐。我校曾组织全校教师远赴山东杜郎口中学学习,探求小组合作模式教学的的真谛,回来以后我在音乐课堂上积极践行摸索,发现真正要将小组合作模式在音乐课堂上有效开展,绝非易事。在教学中我力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让学生学得轻松,快乐。经过多年努力,如今小组合作学习已成为我在课堂上经常采用的教学形式。

在小组这样一个大家彼此熟悉的小集体中,每个学生都有互相帮助的条件。小组合作活动可以放心的让每个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成为活动的参与者,并与教师共同成为课堂的组织者。如在教唱初二上册第六单元多声和谐《献给老师的歌》歌曲中,教师在教唱二部合唱时,可以选出两个“声部长”,并由“声部长”分别带领两个小组学唱两个不同的声部。在“声部长”的教唱过程中,“声部长”再进一步选出更小的负责人去帮助那些识谱上、音准上有困难的学生。作为教师,只要巡视指导,把握好时间,等着学生展示小组合作的成果就可以了。

三、让流行音乐为音乐课堂增添吸引力 课余下我发现许多学生非常热衷于听唱流行歌曲,并且兴趣十足,对教材里的歌曲或者乐曲却十分不喜欢。流行音乐在现代生活中的影响越来越大,它正强烈地冲击着中小学的音乐教育、冲击着一个个年轻躁动的心。假如音乐老师把流行歌曲拒之门外,则有如掩耳盗铃。在音乐多元时代,音乐文化表现形式繁杂多样,为学生学习音乐提供了很大的探索空间,新课程理念强调以音乐审美为中心,而音乐审美的多元化,则为学生提供生态型的评价空间。

对于怎么都“抵挡不住的”流行音乐,作为音乐教师的我们该如何对待呢? 我想,与其一味地压制、贬抑,倒不如引导学生“有选择”地接受,让学生自主地感受、体验和思考,从理念和形式规律上认识其存在的合理性及其艺术价值,吸其精华,去其糟粕,让流行歌曲服务于音乐课堂。同时注重引导学生不要一味的盲目追求所谓的“流行”,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与审美能力。反之,如果我们的音乐教师不思改变,不求创新,将原有的一套当作“阳春白雪”,社会上流行的视为“洪水猛兽”,不仅不能顺应形势,扩大学生的视野,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也带来很大的弊端。所以音乐教师应该认清社会发展趋势,力求与时俱进,抛弃唯心主义,以学生为主体,多方引导,让流行歌曲为中小学的音乐课堂带来活力。

如:在《青春舞曲》的教学中,我积极思考,采用了青少年喜欢的流行歌曲组合如:心跳男孩、动感男孩以及玖月奇迹演唱的《青春舞曲》视频,除了让学生掌握其不同的演唱形式,还让学生对歌曲产生了强烈的学习愿望。另外,我还补充了《策马奔腾》《那些年》《父亲》等流行歌曲,有时作为奖励型歌曲,有时作为感恩父母的专题教育的歌曲。当然,在教唱《那些年》这一类作品的的时候,我还结合青春期初中生中存在的初恋现象进行教育,让学生能够正确面对歌曲的内容。

四、以节日和学校的主题教育为契机,让音乐课堂与时俱进 我国传统节日及国外的部分节日里蕴藏着无限的德育资源。利用这些节日资源,及时调整音乐课堂教学计划,同时也可以适当补充一些与节日相关的音乐作品,让学生在节日和活动的浓厚氛围中生动地掌握,让学生感受到学校与国际社会、学校与国家、学校与家庭紧密相连。从而提升学生的情商和时代责任感。

如:在本学期第二周的教师节前后,我将八年级第六单元的《献给老师的歌》提前到本周开展教学活动。我首先与各班主任取得联系,并与班主任统筹安排;另一方面,学生课前在音乐老师的指引下,主动邀请班主任及其他学科的老师光临音乐课堂,听一听学生对老师感谢的话语,听一听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感人故事,听一听学生唱给老师的歌,并与老师合影,最后班主任老师还代表全体老师向学生提出几点希望。在整个课堂中,学生与老师进行互动,增进了解。最后,作为我还从当前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和国家重视实施的科教兴国战略的高度,再次强调老师的重要性、知识的重要性,希望学生尊师重教,热爱学习,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五、增加体育运动,让音乐课堂更健康,更具活力

在音乐艺术领域中,如声乐演唱、跳舞、乐器演奏、指挥等都是和体育运动紧密相连的。无论是上述领域中的哪一种,都需要一个健康的体魄。作为学生要坚持不懈的参加体育运动,能使自己的肌肉、骨骼更健康、更有力量。再将身体的这种力量投入到音乐的表演中会使表演更加尽善尽美。如果学生没有坚持参加体育运动的话,身体的各个部位的肌肉一定是软的,没有力量的,那么,一个没有力量的舞蹈演员肯定是缺乏激情的。一个没有力量的钢琴表演,即使表演者的演奏水平再高,总还是让观众感到不过瘾,缺少了点什么。另外,在体育课堂上增加体育运动,学生更愿意参与,使课堂更具活力,同时对于歌曲节奏的把握也有一定的帮助。比如,在教学八年级第一单元《青春与世界联网》这一作品时,我在节奏教学开始的全曲欣赏和最后的表演唱两个环节中,增加了体育中的健美操和华尔兹、伦巴、斗牛等现代舞中的基本步法,学生根据兴趣任选自己熟悉的一种步法,伴着《青春与世界联网》中欢快、轻巧及富有弹性的旋律,学生们边听、边学唱、边跳着合拍动作,很快,整首歌曲就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

六、渗透美术元素,让音乐课堂变得更加细腻

随着教育改革逐步深化,音乐课堂融入美术元素已成为音乐教育的时尚手段。哲学家黑格尔在《美学》中就曾明确告诉我们:“音乐与绘画有着密切的亲族关系。”例如我们在欣赏画面的色彩、线条和构图中可以感到音乐旋律、节奏及曲式的流动,从音乐的音响中也能联想和想象到多姿多彩的“画面”。比如,我在教学七年级第三单元作品《茉莉花》时,在《茉莉花》优美的旋律中让学生欣赏有关茉莉花的水墨画、国画图片及视频,让学生自己感受茉莉花又香又白的特点,然后讨论应该用什么样的语速,什么样的音量、什么样的情感去演唱。在此基础上再展开《茉莉花》的歌曲教学就轻松多了,学生的歌唱也会有更为细腻的表达。由此,我们发现音乐与美术间有着不可回避的互通性、融合性。也就是体现了我国古代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意境”。

小学科学探究性学习资源可用性研究 第3篇

关键词:小学科学;探究性学习;学习资源;作用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5-117-01

什么是探究性学习?它是一种学习方法,具体很强的建构性,是一个学生开展学习的活动过程,主要是让学生根据提出问题、解答问题来掌握知识,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探究性学习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学生构建知识是根据问题来的,主要强调调动学生积极主动性,强调学生积极自学,主动探究,通过自行的学习、思考、研究、总结,从而构建知识体系的学习方法。与探究学习相对的是直接学习,它不是教师的直接传授,而是学生的一种自主学习活动。学生在有着十足的好奇心,参与学生活动也是学生的爱好,探究性学习不是以教师的讲授的教学活动,而是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活动,要体现“活”与“动”的特征。

近几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再加上小学科学学科独特的科学性,其教学理论提倡让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探究,从而让学生掌握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因此,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运用探究性学习资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也是小学科学教学的重要任务。而探究性学习资源是指能够让学生在学习时,不是自己的死记硬背,也不是师生的口耳相授,是学生能够进行有效探究性学习的人力、工具、技术及环境等,要让小学科学课堂中开展探究性学习,就必须要拥有具体让学生探究性学习的探究性学习资源,探究性学习资源也就能够发挥其在小学科学中的作用,体现其可用性。

一、探究性学习资源能够更好促进学生开展探究学习

小学科学学科是一门重要的自然学科,是自然科学的重要启蒙。新课程改革中对小学科学提出这样的教学理念:小学科学的学习不能与语言学科一样,以教师教学为主,而要以学生为主,引导学生放手学习、大胆探究、深入探讨、反复研究。课堂教学中积极寻找便捷的、具有探究性的学习资源,设计一系列让学生积极参与的探究性教学活动,创设探究性教学情景,除了能够让教师在设计教学时更有目标性,还能够帮助教师引导学生更好地开展探究性教学。因此,教育主管部门、学校要加强对教师的日常培训,让教师树立“活到老、学到老”的意识,积极参与集体培训和个人学习,通过大量的培训和不断的学习,让教师掌握获取优质探究性资源的能力,帮助教师获取更多的探究性资源,让教师掌握利用探究性创设探究性教学活动的能力,课堂上充分利用这些资源,积极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从而达到最终提升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的目的,推动我国小学科学改革发展进程。教师获取探究性学习资源,可以在课内,也不能仅限于课内,还可以到课外寻找。特别是位于农村、社区等地的学校,获取探究性资源更容易,学生有着较为深刻的体验,对这些资源的学习运用也更容易,教师开展活动也更能吸引学生注意力,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比如,教学“动物的卵”以后,教师就可以指导学生参与教学实践活动,集体组织学生或者让学生家长带着学生到小河边、溪流里、池塘边等,去寻找一些青蛙卵或蝌蚪卵,把这些卵带回家养在透明的瓶子里,每天观察这些动物卵的孵化过程,在这块上农村教学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通过学生自己的观察,让学生把发现的情况每天在班上通报,在加深学生印象的同时,积极培养学生探究动植物卵的兴趣,感受大自然生物的魅力。

二、探究性学习资源能够更好促进师生开展互动学习

探究性学习不仅需要学生的主动参与,更加需要的积极引导,提出符合学生年龄水平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去探究。但这必须是建立在教师拥有探究性学习资源的基础上,然后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围绕教学目标,设计学生喜闻乐见的探究性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从而实现师生互动学习。比如,教学“探索宇宙”一文后,教师就可以设计以“探索宇宙”为主题的探究性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主动学习探究。设计这个探究性活动时,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了解太空的历史、探测宇宙的工具”,第二阶段主要“了解我国航天事业发展情况”。第一阶段教学时,教师利用幻灯的形式通过图片让学生认识探测太空、宇宙的工具,待学生观看结束后,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并按古代与现代来划分这些探测工具。第二阶段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做手抄报,或是做墙报,让学生自行将课前准备的资料展现出来,教师则可利用课前所准备的资料,通过手抄报的形式展现,接着引导学生将自行收集的我国的各种航天事业资料展现出来,这些资源可以是图片,也可以是文字,还可以是视频……这两个阶段探究性学习结束后,大部分学生就能够对我国航天知识及宇宙探测工具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三、探究性学习资源能够更好促进学生探究学习能力

无论何种教学,都必须要符合学生的特点,对于学生而言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做到针对不同学生运用不同方法,按照“由扶到放,逐步培养”的原则,引导学生参与探究学习,通过不断学习提升学生探究能力。这个过程中,就需要拥有探究性的学习资源,资源的重要性也自然体现出来了。充分利用探究性学习资源,让学生带着问题开展探究性学习,就能够很好地促进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欲望,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积极探究,主动探索,从而不断提升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李玉梅.探析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教育前沿(理论版),2008(08)

可用资源 第4篇

关键词:星级,量化,评价

早在2008年,工信部联通【2008】235号文(《关于推进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的紧急通知》)中就对推进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工作做出来安排,此后的6、7年里, 工信部、国资委始终对共建共享进行了持续政策的推动, 但效果一直不佳。从分析来看,问题的核心在于利益机制没理清、政策执行细则存漏洞,三大运营商即使都认可、 执行起来不同地区差异也很大。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铁塔公司应运而生,2014年7月18日,中国通信设施服务股份有限公司(铁塔公司) 在北京举行成立大会正式挂牌。铁塔公司成为国家公用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的主导者、安全的维护者和服务的提供者, 标志着中国电信业的改革进入了全新的阶段。铁塔公司成立大半年以来,在通信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上,做了许多大胆有益的尝试,在摸索中前进,在挫折中成长。

从旁观者的角度我们认为,目前铁塔公司在存量共享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1)从服务意识上来说,仍停留被动整合阶段;

(2)从建设需求角度来说,建设需求的来源仍旧单一

以上两点造成了存量共享工作的推进工作效率始终不高。

要解决这一问题,只有转变思路,通过变被动规划为主动规划,通过有效的评价手段对存量资源进行分析提取, 对可共享资源形成储备,从而实现对运营商进行新建方案的主动推送、使新建需求的快速转化、达到共享率的迅速提升,使得铁塔公司自身的服务能力不断完善提高。

这里,我们提出了一种新型的评价手段——星级评定法。

星级评定法,是一种对于存量站址可共享能力的新型评估方法,通过对存量站址属性中可能影响未来可共享能力的几个条件,进行评定星级(打分),通过各分项总星级(总分数)与设定星级(分数)对比的方法,量化出站址可共享能力的大小,从而指导共享工作。

1星级评定法的前提

在此之前,全国的铁塔公司已经完成了对于三大运营商存量站址的清查、登记工作,按照统一的格式,详细记录了存量站址的具体情况,并形成电子表格,能够较为方便地进行筛选和统计。

现有存量站址较为详尽的统计资料,是进行星级评定的前提,并直接影响星级评定的准确性。

2影响基站可共享能力的几个条件及星级分值的设定

2.1天面(天线安装位)

2.1.1铁塔站点

对于铁塔站点而言,影响天线安装能力的条件有两个,一个是铁塔上冗余抱杆的数量(或者天线安装位), 一个是铁塔可增加平台(或简单支撑架)的数量。

(1)铁塔上冗余抱杆(或者天线安装位)的数量。

冗余抱杆(或者天线安装位)的数量越多,就能够加装更多的基站天线,由于标准基站的扇区数为三,因此, 我们把每三根冗余抱杆(或者三个天线安装位)作为一个标准量,计为3星,该项目6星封顶,不能被三整除的部分,暂不计。

(2) 铁塔可增加平台(或简单支撑架)的数量

从无线覆盖技术的角度出发,天线高度一定要高于覆盖区域,不然无线信号将因为被阻挡而无法传播。一般市区天线要在30米以上(至少25米),郊区还需要更高一些。 因此,如果铁塔用于安装天线的平台如果低于25米,将很难使用。同时,我们考虑新增天线平台之间的间距问题:

1天线尺寸问题:

频段越高,天线尺寸越小,参考三大运营商目前使用的天线情况,天线长度一般不会超过2米。

2干扰规避问题:

目前三大运营商各网络所使用的频段和未来可能演进的技术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三大运营商的移动通信网络使用频率, 集中在800~900M以及1.8G~2.1G之间, 在未来3~5年内,LTE网络的扩容,也基本上都会从退网的2G/3G网络获取扩容的频段。从技术角度分析,多数系统之间都可以采用空间隔离的方法,最容易实现的是垂直隔离0.2~0.5米。即使1.8G/2.1G FDD与TD F频段隔离度要求最大,也只要垂直距离≥ 0.6m即可。

因此,在塔身加装天线平台(简易支架)的间距(包括与原平台,或者新增两个平台之间),这里定为3米, 这样,既保证了不同平台之间天线的干扰规避问题,又充分利用了塔身高度。

综上所述,我们把现有铁塔最低平台高度与25米的高差作为考核指标,每增加3米(可增加一层),计为3星, 该项目6星封顶,不足3米的部分,暂不计。

需要注意的是,1.1.2的星级与1.1.1的星级只计取其中较高的部分,不累计。

2.1.2屋面立杆 / 简易塔站点

对于屋面站点而言,影响天线安装能力的条件也有两个,一个是屋面上冗余立杆的数量,一个是屋面可增加立杆的数量。

(1)立杆 / 简易塔天线安装位

我们把每3个冗余天线安装位作为一个标准量,计为3星,该项目6星封顶,不能被三整除的部分,暂不计。

(2)屋面可增加立杆的数量

我们把屋面空间可增加三根立杆及以上作为一个评判量,计为3星,该项目6星封顶。

需要注意的是,1.2.2的星级与1.2.1的星级只计取其中较高的部分,不累计。

2.2电源

随着基站设备的小型化,未来基站设备对于电源的需求将大幅度降低。

三大运营商一直标榜着自己是电信级的网络,所以,对于电源的配置,我们认为总体上是有较大余量的,因此,对于电源的权重考量可以相对较小。简单说, 即使现有站点的电源条件很不理想,但也可以通过一定的扩容手段进行满足。

2.2.1直流电源

目前三大运营商的主流基站设备多为BBU+RRU, 平均单个设备的功耗在200 ~ 300W之间,因此,需要只要直流系统存在着1000W的余量(20A),即可基本满足一个运营商增加一套系统的需求。

因此,我们把余量超过20A计为0.5星,超过40A计为1星。

2.2.2交流引入

根据我们 长期服务 于三大运 营商的建设经验,传统单系统的功率需求在2500 ~ 3000W之间,而每个运营商一般都有3个以上的通信系统,因此,满负荷应该在7500 ~ 9000W,因此,只有原有的交流引入容量如果在12k W以上时,才有可能增加新的直流电源系统。

因此,如果现有的交流引入能够达到15k VA(12k W), 计为0.5星。

2.3机房空间

随着基站设备的小型化,设备的安装方式也趋于多样,因此对于空间的权重也可以适当降低,因为即使原有机房空间不足,也可以采用户外型设备挂墙(挂杆)的方式解决,暂定现有机房可增加机柜评为0.5星。

3汇总表格

经过前面的分析,我们将影响基站共享能力的指标列表汇总表2所示。

4星级评定标准的设定

根据前文的分析,天面是第一资源,权重最大;电源为第二资源,虽然存在瓶颈,但有一定的替代方案;机房为第三资源,对于站址可用性的影响较小。

因此,我们对于星级评定做以下标准设定如表3所示。

5星级评定的其他考虑

影评可用的名言 第5篇

我现在已经老了,人越老想得越深,水面上的事情我已经抓不住了,我在水底思想。——让-吕克·戈达尔(法国新浪潮电影的奠基者之一)

当幻想转向爱情时,直觉却并不总是跟随。——埃里克·侯麦(法国)

电影艺术的基础在于剪辑。——普多夫金(前苏联)

演员也同样是人,与别人并无差别。作家、画家或音乐家可以躲到角落里去舔净他的伤口,但演员却要站在大庭广众面前忍受这种伤痛。——莫琳·斯特普尔顿(美国)

我的电影从来无意写实,它们是镜子,是现实的片断,几乎跟梦一样。——英格玛·伯格曼(瑞典)

我对情节的发展、事件的串联并没有兴趣,我认为我的电影一部比一部不需要情节。——安德烈·塔可夫斯基(前苏联)

关于长镜头,巴赞说:“能让人明白一切,而不必把世界劈成一堆碎片,它能揭示出人和事物之内的含义,而不打乱人和事物原有的统一性。”

法国影评家、导演亚历山大•阿斯特吕:“总的来说,电影技术的发展历史可以看成是摄影机获得解放的历史。”

林格伦:“导演的任务就是去精确地选择对他的目的最有效的一个拍摄点。”

瑞典导演伯格曼曾经说过:“再没有什么艺术比电影更像音乐的了。”

苏联电影理论家弗雷里赫认为:“现代电影艺术的本性归根结蒂决定于画面同有声语言综合的结果。”

阿贝尔•冈斯:“构成影片的不是画面,而是画面的灵魂。”

波布克在《电影的元素》中指出:“任何一部影片首先要考虑的就是主题。如果观众抓不住影片讲的什么,就很难去分析、评论和研究它。”

视听语言:鲁道夫•爱因汉姆在他的《电影》一书中说:“一部好的艺术作品的主要条件,就是应该明确的、干净;利落。”

电影书写的影片,籍影像与声音的关系来表达,而非靠(演员或非演员的)动作和声调的模仿。它不分析,也不解释。它重组。——罗伯特.布烈松(法国)要更好地理解一部影片的倾向如何,最好先理解该影片是如何表现其倾向的。——安德烈.巴赞(法国)

电影艺术的基础在于剪辑。——普多夫金(苏联)

我的电影从来无意写实,它们是镜子,是现实的片断,几乎跟梦一样。——英格玛.伯格曼(瑞典)

风格即人。

——布封(法国)

影戏假如能用来描述民间的痛苦,至少可以促进社会的自警,让社会自己想一想,应该如何的改进自己。

——孙瑜(中国)

一个编剧导演人不仅仅是随便把一个故事搬上胶片就算完事,而他至少应该是一个作家,一个有独特的风格、正确的认识而为大众所有的作家。——蔡楚生(中国)

电影艺术深刻地影响和改变了世界各地人们的生活方式、审美方式、思想方式,它使地球上的人类第一次有可能向着一体化、向着世界大同的方向迈进。—— 贝拉. 巴拉兹

这是一个影像的时代,视听的时代,机械复制的时代,灵光消逝的时代。—— 瓦尔特. 本雅明

当我非常个人化地叙述一个故事时,这个故事要比我试图以放之四海皆准的语言叙述能令更多人认可。

——赖纳.维纳.法斯宾德(德国)

两个蒙太奇镜头的对列,不是二数之和,而是二数之积。——爱森斯坦

比尔.尼克尔斯“每部电影都是一部纪录片”的说法,呼应了法国电影理论家克里斯蒂安.麦茨的名言:“每部电影都是一部故事片。”

法国著名导演阿贝尔.冈斯有一句名言,说:“构成影片的不是画面,而是画面的灵魂。”

戈达尔的名言:“电影就是每秒24格的真实”。

可用资源 第6篇

【关键词】西班牙语 避免重复 写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089-02

由于西班牙语和汉语之间差距较大,在西语学习的初级阶段,中国学生往往被动词变位、名词的阴阳性和单复数、形容词与名词阴阳性单复数的对应等问题所困扰,因此会投入较大的精力去记忆,或进行相应的练习。此外,借鉴英语的学习经验,学生也能够有意识的去理解并记忆定冠词与不定冠词的区别,以及介词等小品词的用法。可是有时每个单句都合乎语法,但连起来却觉得不地道,或者给人啰嗦重复之感。

例如新版《现代西班牙语学生用书1》中有两题汉译西的练习非常典型。原文如下:

a.“您能把我的箱子送到楼上我的房间里吗?”

“这里有一个红箱子,一个蓝箱子。哪个是您的?”

“那个蓝色的。”

有学生的翻译如下:

-?Puede llevar mi maleta a la habitación?

-Hay una maleta roja y una maleta azul, ?cuál es la suya?

-La maleta azul es mía.

b. 喂,你读这个词时不要那样发音。这样发。听着。

有学生的翻译如下:

Oye, no la pronuncies así cuando pronuncias esta palabra. ?Escucha! Pronúnciala así.

在这几句翻译中,每一个单句都没有语法错误,但是连起来一读就会发现,在这么简短的对话中,“maleta”重复出现了四次,“pronunciar”一词出现了三次,这就显得很拗口且重复。然而,不论在写作或是口语之中,我们都应当尽量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以提高自己的语言水平。因此,西班牙语中有哪些资源或表达方式可以用来解决这种问题就成为了关键。

1. 主格人称代词

西班牙语中的主格人称代词有“yo, tú, él/ella/usted, nosotros/nosotras, vosotros/vosotras, ellos/ellas/ustedes”,其中“yo, tú, usted, nosotros/nosotras, vosotros/vosotras, ustedes”本身有明显的指代对象,不需要前文中有其代指的名词出现,而且由于它们所对应的动词变位不会引起歧义,这些代词通常可以省略。其余的“él/ella, ellos/ellas”都可以用来代替之前出现过的、且在后面的句子中充当主语的名词,且通常用于指人或有拟人作用的事物,需要与名词保持阴阳性、单复数的一致,例如:

Mi hermana y yo somos estudiantes, estoy en el bachillerato y ella estudia en una universidad. (我和我的姐姐/妹妹都是学生,我在读高中,她在读大学。)

其中,“ella”用于指代前文中出现的“mi hermana”。

有时“él/ella, ellos/ellas”也可以指带没有生命的物体。例如:

Mi casa es muy grande, tiene cuatro dormitorios, una sala, una cocina y tres cuartos de ba?o. Toda mi familia vive en ella. (译:我家很大,有4间卧室、一个客厅、一间厨房和三个厕所。我们全家人都住在里面。)

其中,“ella”则用来指代前面出现的“mi casa”。

2. 主语省略

通常情况下,在一段话中,如果前后句子的主语都一致,则不需要重复主语,也不需要使用主格人称代词替换;如果其中某句话的主语发生改变,为了避免歧义则多使用主格代词指明。例如:

Todos los días Juan se levanta a las 7:00 de la ma?ana, se ba?a a las 7:15, toma el desayuno a las 7:40, y sale de casa a las 8:00. (译:胡安每天早上7点起床,7:15洗澡,7:40吃早饭,8:00出门。)

在这段文章中,句子主语都是Juan,因此无需重复主语。

Todos los días Juan se levanta a las 7:00 de la ma?ana, y sale de casa a las 8:00. Como la madre se va a trabajar muy temprano, no puede hacer la comida, él se encarga de preparar el desayuno. (译:胡安每天早上7点起床,8点出门。由于他妈妈很早就要去上班,不能做早饭,所以由他负责准备早餐。)

在这段文章中,由于中间主语发生了改变,所以在最后一句中需要用“él”代替前面的Juan。

3. 宾格代词

西语中的宾格代词有“me, te, lo/la, nos, os, los/las”,这些词用于代指前文中出现过的、且在后面的句子中充当直接宾语的名词,需要注意与所指代的名词保持人称、阴阳性和单复数的一致。并且一定要放在变位动词之前,与之分开写;或者放在命令式、动词原型宾格代词为该动词的直接宾语和副动词的后面,与之连写,宾格代词须为这些动词的直接宾语。例如:

Ana está en casa, la llamo ahora para que venga. (译:安娜在家,我给她打电话让她来。)

4. 与格代词

西语中的与格代词有“me, te, le/se, nos, os, les/se”,用于代指前文中出现过的、且在后面的句子中充当间接宾语的名词,须与所指代的名词保持人称和单复数的一致,其位置与宾格代词的相同。但须注意如果宾格代词和与格代词同时出现,则与格代词在前、宾格代词在后;如果此时直接宾语和间接宾语都是第三人称,则需要将与格代词换成“se”。例如:

Le he preparado un regalo. (译:我已经给他/她准备了礼物。)

Se lo he preparado. (译:我已经给他/她准备了礼物。)

5. 指示代词

西语中的指示代词有三组,分别为“este, esta, estos, estas”、“ese, esa, esos, esas”和“aquel, aquella, aquellos, aquellas”,意为“这个、这些”、“那个、那些” 和“那个、那些”,分别指代前面出现过的名词,尤其是当前面出现的名词是无生命的的物体时,常用指示代词代替,需要注意阴阳性、单复数的一致。此外,还有中性代词esto、eso和aquello,这些词通常用来代指前面说的一句话、一段话或一件事。例如:

Tenéis que entregar puntualmente los trabajos, eso es lo único que os exijo. (译:你们必须按时交作业,这是我对你们的唯一要求。)

6. 夺格人称代词

a.夺格人称代词又称前置词格代词,即用在前置词后面的代词,西语中常见的夺格人称代词有“mí, ti, él/ella/usteded, nosotros/nosotrotras, vosotros/vosotras, ellos/ellas/ustedes”,可在句子中作直接宾语、间接宾语或介词引导的补语。例如:

Ana está en casa haciendo los asuntos domésticos, la llamo a ella ahora mismo. (译:安娜正在家做家务,我现在给她打电话。)

在这个句子中,“la”和“ella”都是句子的直接宾语,代指前面的Ana。

Ana es muy sensible, no quiero decírselo a ella. (译:安娜很敏感,我不想把这个事情告诉她)

在这个句子中,“se”和“ella”都是句子的间接宾语,代指前面的Ana。需要注意,在这种情况下,夺格人称代词可以省略,但与格代词一定要出现。

Pedro es un hombre sincero, tengo mucha confianza en él. (译:佩德罗是一个诚实的人,我很信任他。)

在这个例句中,“él”就用来代指前面的“Pedro”,在句子中作名词“confianza”的补语。

b.但是当前面的介词是“con”时,第一和第二人称单数所对应的夺格代词只能是“conmigo”和“contigo”。且,如果想要表达“某人随身携带某物”,当主语是第三人称时,只能用“consigo”,否则就必须使用“con+él/ella/usteded/ellos/ellas/ustedes”。例如:

No puedo ir contigo. (译:我不能跟你一起去。)

Ana siempre lleva un libro consigo. (译:安娜总是随身携带一本书。)

Ana es muy sensible, no quiero hablar de eso con ella. (译:安娜很敏感,我不想跟她谈论这个事情。)

c.此外,介词“entre”(不表示主语之间相的互动作时)和“según”后面需要加主格代词。例如:

Es un secreto entre tú y yo. (译:这是你我之间的秘密。)

Según yo, es muy difícil hacerlo. (译:依我之见,这件事情做起来太难了。)

d.如果在句子中想要强调动作的主语同时也是东措的直接宾语、间接宾语或其他又介词引导的补语时,可以用“介词+ 词条a中的夺格人称代词+mismo”,其中,“mismo”需要根据人称进行单复数、阴阳性的变化。例如:

Teresa, ten confianza en ti misma. (译:特雷莎,你要对自己有信心。)

e.如果主语是复数,且所表达的是主语之间的相互动作,可使用“entre + nosotros(as)/vosotros(as)/ustedes/sí”的结构来强调。例如:

Al encontrarse en la calle, se basan entre sí. (译:他们在街上相遇之后便相互亲吻起来。)

7. 不定代词

在西语中可用来避免重复的不定代词有uno, otro, alguno, ninguno, mucho, poco和todo,这些代词既可以指人又可以指物,通常用来指一类事物(包括人)、或一堆事物、一群人之中的一部分,且要与名词保持性、数的一致。例如:

-“Quería comprarme una camisa.”(译:我想给自己买一件衬衫。)

- “Pues, aquí tenemos una de este modelo. ”(译:好,我们这有一款这样的。)

- “No, no me gusta el color rojo, ?tienen otra de color blanco ?”(译:不,我不喜欢红色,有白色的吗?)

8. 重读物主代词

西语中的重读物主代词分别是“mío/mía/míos/mías, tuyo/tuya/tuyos/tuyas, suyo/suya/suyos/suyas,nuestro/nuestra/nuestros/nuestras,vuestro/vuestra/vuestros/vuestras, suyo/suya/suyos/suyas”,可使用“定冠词+重读物主代词”的结构来省略前文中出现过的名词,同时体现出事物所有者的人称。例如:

Este libro es mío, el tuyo está allí. (译:这本书是我的,你的在那儿。)

9. 定冠词+数词

西语中用“定冠词+数词”的结构可以用来代指前面出现的人,都为复数,而且定冠词要与所指人称保持性、数的一致。例如:

Ana y Luis son estudiantes extranjeros que están aprendiendo chino, los dos son mis amigos. (译:安娜和路易斯都是正在学习中文的外国留学生,他们两个都是我的朋友。)

在这个例子中,“los dos”指的是Ana和Luis,因为一男一女,所以用“los”。

10. 定冠词/指示形容词+形容词

“定冠词/指示形容词+形容词”的结构可以用来省略前面省略的名词,但会加上形容词本身的意思。例如:

No me gusta esta camisa negra, pero aquella blanca sí. (译:我不喜欢这件黑色的衬衣,但是我喜欢那件白色的。)

在这句话中,“aquella blanca”中省略了“camisa”。

另外,不定形容词demás也可用于这个结构,前面用los/las,表示整体中的另外一部分。例如:

Unos de ellos comenzaron a limpiar el aula, y los demás fueron a coger los libros nuevos. (译: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开始打扫教室,另一部分则去领新书了。)

除此之外,也可以用“中性代词lo+形容词”来表示前文中的一句话或一段话。例如:

A decir verdad, no estoy de acuerdo con lo dicho anteriormente. (译:说真的,我不同意前面说的话。)

11. 关系代词

西语中的que、quien和cual是三个常用的关系代词,可以用来指代前文中出现过的名词,且引导出一个形容词从句并在从句中充当一定的语法成分。但需要注意,这三个代词之中,如果前面没有介词,则只有que能够引导限定性从句。也可以使用“lo que+句子”的结构复指前面出现过的一句话或一段话,在句子中充当名词的作用。并且当使用cual时,前面必须有定冠词“el, la, los, las, lo”,前四个都可指人或物,lo指前面说的的一句话或一段话。并且,cual需要根所指代的名词的单、复数保持一致。例如:

La chica que está hablando es mi amiga. (译:那个正在讲话的女孩儿是我朋友。)

La chica, quien está hablando, es mi amiga. (译:那个正在讲话的女孩儿是我朋友。)

La chica con la cual hablas es mi amiga. (译:跟你说话的那个女孩儿是我朋友。)

No entiendo lo que me has dicho. (译:我不理解你跟我说过的话。)

12. 同义词

除了前文中提到的各种语言资源之外,在遇到汉语中重复出现的名词、形容词、副词和动词等时,可以采取使用同义词、或反义词的方法来避免重复现象,当然此处的同义词不单指具有相同意义的单词,还指在特定语境中可以表达同种意思的表达方式。例如,文章开头举出的第二个例子,可以翻译为:

A ver, al pronunciar esta palabra, no lo hagas de esa forma, sino así, escucha.

或 A ver, al leer esta palabra, no lo pronuncies de esa forma, sino así, escucha.

在第一句话中,“no lo hagas”就可以用来表示“no la pronuncies”,从而避免单词pronunciar的重复。在第二句话中,leer和pronunciar可以看作同义词,从而避免重复。

结语

鉴于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本文总结了一些常见的避免重复的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初级阶段的学生在西语学习中取得进步,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需要多加留意,多加揣摩,选择较为合适的方法,并加以适当的练习,以此提高口语和写作水平;也希望借此提醒处于西语教学一线的老师们能够重视这些小问题,并给相关教学和研究带来启发。

参考文献:

[1]董燕生,刘建.《现代西班牙语(学生用书)(1)》.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4年.

[2]刘建,刘元祺;徐蕾编.《速成西班牙语》(第一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年.

[3]孙义楨.《西班牙语实用语法新编》.上海外语教研出版社,2010年.

[4]孟宪臣.《现代西班牙语应用语法》.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8年.

可用资源 第7篇

关键词:异构,容错,可用性,Markov过程,随机Petri网

近年来,高可用异构容错系统作为处理各种行业性关键业务的服务器端,保存着大量业务信息与关键数据,一旦系统内节点发生宕机的同时,数据来不及保存或者服务无法切换,将会对业务处理带来灾难性损失。随着各行业对系统硬件及软件可用性要求的与日俱增,可用性建模与分析评价始终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步骤,也是判断系统能否达到用户高可用指标要求的主要手段。

异构容错系统相对于同构情况,具有良好的防止同类软硬件错误、攻击和抗干扰能力。与此同时,国内外对系统可用性评价方法已经做了大量研究,但对于不同架构的异构容错系统来说,通用的、普遍性的可用性评价方法并不能适用。RAMS(reliability可靠性,availability可用性,maintainability可维护性,safety安全性)是衡量系统可用性的重要指标。最新的研究成果中,文献[1]采用Markov过程的方法对k-out-of-n系统进行动态的系统可用性建模;文献[2]运用Monte Carlo仿真的方法分析了热备系统的可靠性;文献[3]采用可靠性框图(reliability block diagram,RBD)与随机Petri网(stochastic petri net,SPN)相结合的方法对云计算网络架构进行成本、可靠性以及异构性建模;文献[4]采用软件测试的方法,首先检测以及记录多核系统运行时发生失效的情况,然后运用应用统计模型评估系统性能。文献[5,6]在系统概念和设计阶段采用解析模型方法,通过对系统进行假设和可用性模型构建来估算系统性能,以达到设计者指导系统设计的目的。文献[7]采用原型系统故障注入的方法测试系统的可用性瓶颈,判断系统错误监测以及错误恢复机制的覆盖率,进而对系统进行评价。

笔者为评价高可用异构容错系统可用性,在设计实现异构容错原型系统的基础上,同时采用Markov过程与随机Petri网对可用性进行量化,分析异构容错系统的状态转换,提出了一种针对该系统的可用性模型。之后对系统高可用指标进行准确估算,并分析比较同构及非容错单机系统状态下的系统可用性,验证异构容错系统5个9的高可用指标要求,同时总结影响系统高可用性的主要因素。

1 高可用异构容错原型系统

高性能服务器系统通常采用软硬件热备份的方式进行系统容错[8,9],为用户提供高可用及高可靠性的服务。结合异构的硬件体系结构、处理器、I/O及操作系统,设计并实现高可用的容错原型系统。原型系统中包括异构且又相互独立的多个冗余节点,每个节点由一台高性能服务器构成,体系结构支持SMP、ccNuma,处理器结构支持x86、IA64、AMD、SPARC,支持Infiniband、PCI Express、Hyper Transports等I/O技术,同时支持主流的网卡、SCSI卡、RAID卡、磁盘阵列柜等接口卡及外围设备,操作系统支持Windows、Linux及AIX。节点间采用相互热备的形式并通过冗余心跳链路检测机制及热备软件系统监测异构容错系统的运行情况,一旦系统内节点发生故障宕机,由热备软件负责数据备份及服务热切换,故障节点上运行的应用程序将被切换至其它备机继续为用户提供服务。故障节点修复后,恢复正常态并继续工作。高可用异构容错系统通过虚拟IP技术及终端透明的向用户提供各种服务。

异构容错软件系统由图1所示,其主要设计目标主要有二,一是负责系统内高性能服务器节点间运行状态的心跳检测;二是负责节点互备时的数据一致性检测及应用服务的热切换。软件系统主要由四大部分构成,网络通信、消息认证与消息重传模块负责节点间硬件链路(以太网或串口设备)通信;状态监控及调度模块是软件系统的核心部件,负责节点间运行状态的心跳检测以及系统发生状态改变时所需的相关模块调度;服务热切换、数据一致性检测与资源管理模块负责系统内部服务的热切换,切换时数据、资源的一致性检测及缓存管理;基础服务模块负责系统配置文件的存放,消息包的管理,软硬件系统日志的记录。

2 可用性模型

系统可用性即系统正常运行时间与系统总运行时间(包括故障恢复时间在内)的百分比,其可用度计算公式为:

式(1)中,A(availability)为系统可用度,MTTF(mean time between failure)为系统正常运行直至发生故障的平均时间间隔,即系统可靠性;MTTR(mean time to restoration/repair)为系统由故障恢复至工作状态所花费的平均时间间隔,即系统可恢复性。可用性建模是评价系统可用性是否达到用户指标的有效办法,同时在此基础之上研究和分析如何提高系统可用性。可用性建模属于复杂概率系统,Markov过程是分析复杂概率系统的有力工具[10],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独立单元构成的冗余系统的运行状态可以被描述为一个时间连续状态下离散的时齐马尔可夫过程[11],其核心概念是状态和状态转换,建模和分析过程符合高可用异构容错系统的状态转换过程。

2.1 可用度量化

根据所设计实现的异构容错原型系统,为分析系统可用性,将高可用异构容错系统分为:(1)节点子系统和(2)节点间网络链路连接两个部分。设节点子系统的运行状态空间S={0,1,2,…,N},异构容错系统内节点总数为N。当S=0时,表示系统内N个节点全部正常运行;S=1时表示系统内有一个节点处于故障态;以此类推,当S=N时,表示系统内节点全部为故障态。系统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其状态空间值S是随系统运行而实时改变的,当系统内节点子系统中故障节点增加时,状态值也相应增加1;节点子系统每恢复一个故障节点时,状态值减少1。通常情况下,当节点子系统内故障节点个数到达一定阈值时,整个异构容错系统处于故障态,不再为终端及用户提供应用服务。设该阈值为m,且0<m≤N。异构容错系统通过各种系统级容错措施保证系统可用,即保证正常运行节点个数在阈值之上。与此同时,异构容错系统的节点子系统由节点间网络链路连接而成。因此要保证系统可用,还需保证至少m个节点间链路连接能够正常运行。

进一步,由上述分析可知异构容错系统节点子系统的运行状态值S在瞬时情况下是一个随机变量,系统内节点状态转换过程是一个随机过程,状态转换率与运行时间的起止无关。用Markov过程对这种随机过程进行抽象建模,同时假设(1)异构容错系统内各节点结构和特性异构;(2)各节点相互独立,任意一个节点状态(正常、故障或修复)与其他节点无关;(3)在任何时刻,同时有两个或以上节点出现故障与恢复的概率为0;(4)设节点失效率λ,恢复率μ,且均为常数,失效概率密度λe-λt,恢复概率密度μe-μt;(5)对于时刻t,节点状态转换概率连续;(6)t时刻之后,节点状态仅与t时刻之后的时间变化量有关。根据上述论述及假设(5)、(6),设pij(t)为节点状态转换概率,得Markov过程速率函数qij计算公式如下:

定义δij=lim[pij(t)],i与j均为节点子系统内节点状态。当i=j时有δij=1,i≠j时有δij=0。说明节点状态在很短的时间间隔内基本不变。同时根据假设(1)、(2)、(3)和(4),系统内任意两节点在t时刻以及短时间间隔Δt内不会同时出现故障或恢复的情况。对于时间间隔Δt,系统内任意节点正常态概率为e-λΔt,故障率为1-e-λΔt,故障节点恢复率为1-e-μΔt。三种节点状态转换的情况分别为:未发生状态转换i=j,节点由正常态转为故障态i<j以及节点由故障态转为正常态即节点的修复i>j,则有概率pij(Δt)的数学描述如下:

定义Markov过程在t时刻经过Δt时间的状态转移函数P{X(t+Δt)=j|X(t)=i},其含义为t时刻处于状态i再经过Δt时间后变成状态j的概率,有:

o(Δt)为Δt时间内的状态转移变化值,结合公式(2),得:

式(4)中,i,j=0,1,2,…,N。

根据Kolmogrov向前方程N,设定初始条件:p0,0(0)=1,p0,j(0)=0;j=1,2,…,N,可解得p0,j(t)。假设在初始时刻,节点处于正常运行状态,即初始状态概率为p0(0)=1,pj(0)=0(j≠0),pj(t)为节点j在t时刻状态为j的概率。考虑阈值m=1时,系统内等于或多于一个节点处于正常运行态系统即为可用,且不考虑网络链路连接情况,有节点可用度:

式(5)中,Ci为常数,且Asys(t)=Anodes(t),即系统可用度:

设网络链路连接的可靠度为ζ,考虑更加一般的情况,即阈值1<m≤N时,系统可用度为:

2.2 系统状态转换

根据上小节对高可用异构容错系统的可用度量化,进一步分析高可用异构容错系统内节点子系统以及整体系统的状态转换情况,根据状态转换计算系统的稳态可用度。图2描述了高可用异构容错系统子节点系统的状态转换情况以及系统状态转换概率。子节点系统内任意节点的运行状态如图2(1)~(4)所示,采用随机Petri网的方法描述了任意节点四个状态:正常、故障、宕机和修复之间的转换关系。假设网络链路连接稳定,对于异构容错系统整体而言,考虑阈值m,其状态转换如图3所示。系统平时运行于正常态;系统内节点发生故障进入宕机状态,经过修复后重新启动恢复正常态为用户/终端提供服务;当系统内宕机节点个数超过阈值m,整个系统宕机,直到子节点恢复,故障节点数少于阈值,整个系统恢复工作。

做如下假设:(1)系统内节点可靠性,可维性均服从指数分布,故障率λ,修复率μ为常数;(2)各节点故障和修复均相互独立。简化系统状态转换,得高可用异构容错系统的状态转换概率如图2(5)所示。各状态含义描述如下:0状态:正常运行态;1状态:节点子系统有节点处于故障、修复或宕机态但系统节点宕机个数未达到阈值;2状态:系统处于故障态。得微分方程组如下:

式(8)中P0(t)、P1(t)与P2(t)分别为t时刻系统处于0、1与2状态的概率值。P0’(t)、P1’(t)与P2’(t)为0、1与2状态的状态转换概率。设初始条件:P0(0)=1,P1(0)=0,P2(0)=0,解得:

系统瞬时可用度为:A(t)=1-P2(t)。由此,得系统稳态可用度:

3 指标估算与比较分析

3.1 指标估算

本小节根据上述构建的可用性模型及推导出的系统稳态可用度公式对高可用异构容错系统的可用性指标进行评价。结合文献[11]中对平均故障时间间隔计算方法的描述,统计实际运行中系统内各节点的平均故障间隔时间,有系统内节点子系统MTBF≥5 000 h,故障率:λS=1/MTBFS=2×10-4/hr。节点间通过以太网或串口设备(ethernet/series port)进行冗余心跳网络链路相互连接,假设年内网络链路连接无故障,即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8 760 h,故障率:λE=1.142×10-4/h。任意节点与网络链路连接设备组成的子系统可以认为是一个串联的可靠性模型,故障率等于两部件故障率之和,即:λA=λS+λE=3.142×10-4/h。子系统的平均故障时间为:MTBF=1/λA=3 182 h。高可用异构容错系统是可修复系统。假设每年停机修复时间为6 h。期间全系统停机检修,进行系统备份及磁盘阵列或网络互连设备的维修及更换,系统总修复时间为:MTTRR=6 h,系统修复率为:μR=1/MTTRR=0.166 7/h。

由公式(10)得到系统的稳态可用度:,可知在年平均修复时间6 h的情况下,高可用异构容错系统是非常可靠的,能够达到5个9的高可用指标要求。

从系统平均故障时间间隔和总修复时间两方面进一步对系统可用性进行分析。由于节点间冗余心跳网络链路连接非常稳定,假设MTBFE值不变,即MTBFE≥8 760 h,故障率:λE=1.142×10-4/h。系统平均故障时间间隔及总修复时间对可用性的影响分别如图4、图5所示。

如图4所示,设系统总修复时间不变为6个小时,即μR=1/MTTRR=0.166 7/h,高可用异构容错系统的可用性随系统平均故障时间间隔的增长而递增,系统可用性在平均故障时间间隔达到3 000 h甚至更高时,系统可用性可达到5个9的高可用指标要求,低于3 000 h时,系统可用性仅可达到4个9甚至更低。如图5所示,设系统平均故障时间间隔不变为5 000 h,即λS=1/MTBFS=2×10-4/h,异构容错高可用系统的可用性随总修复时间的增长而递减,当系统总维修时间高于12 h时,系统可用性仅可达到4个9或者更低。因此对于高可用异构容错系统,通过延长系统平均故障时间间隔或减少总修复时间可达到提高系统可用性以及实现系统高可用的目的。

3.2 比较分析

高可用异构容错系统相比同构结构容错系统在性能方面不一定有优势,只是在防止同类错误、攻击和抗干扰方面作用更为突出。从业务处理所耗费时间的长短比较异构容错高可用系统与同构系统的不同。设高可用异构容错系统为Het={S1,S2},对应的同构容错系统为Ho1={S1,S1}或Ho2={S2,S2}。系统处理的业务为多个子任务的集合,设子任务T={T1,T2}。对于串行化业务处理,高可用异构容错系统处理业务所花费的时间C(T,Het)=min[C(T1,S1),C(T1,S2)]+min[C(T2,S1),C(T2,S2)]。设tij为服务器Sj处理业务Ti所花费的时间。得C(T,Het)=min(t11,t12)+min(t21,t22),同理C(T,Ho1)=t11+t21或C(T,Ho2)=t12+t22。易得出:C(T,Het)≤C(T,Ho1);C(T,Het)≤C(T,Ho2),即高可用异构容错系统在业务处理方面要优于同构系统,处理时间更短。

对非容错单机系统,假定服务器系统平均故障时间间隔均较低,设服务器平均故障时间间隔MTBF≥1 000 h,故障率λ=1/MTTF=1×10-3/h;平均修复时间0.5 h,修复率μ=2/h。由公式(10)可得单机系统和异构容错高可用系统的可用度A1、A2分别为0.999 550和0.999 999。即系统增加节点异构容错后,整体可用度得到了的提高,并达到5个9的高可用指标要求,而单机系统可用度仅可达到3个9。因此通过硬件冗余的方法一般可以将系统可用度等级提升几个等级,满足系统高可用的指标需求。假设系统平均修复时间0.5 h,在故障率不同的情况下对两种系统进行比较,结果如表1和图6所示。

如图6所示,随着故障率的增加,单机系统相比高可用异构容错系统可用性降低的更快,系统可用性更低。当λ=2时,单机系统可用性仅可达到0.5,高可用异构容错系统可用性也仅达到0.75。因此对于可用性不高的系统,可以通过降低故障率或增加各级冗余度的方法来达到提升系统整体可用度的目的。

4 结束语

笔者在设计实现高可用异构容错原型系统,包括其硬件体系结构及软件系统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针对该高可用系统的可用性模型。模型同时采用Markov过程与随机Petri网对系统可用性进行量化并分析系统状态转换情况。之后根据该混合可用性模型估算系统可用性指标,并与同构系统级非容错单机进行比较。指标估算与比较分析表明该可用性模型对高可用异构容错系统进行了准确的可用性评价,验证了系统高可用指标要求,总结了影响系统高可用性的主要因素及提升系统可用性的有效方法,具有理论与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 Faghih-Roohi S,Xie M,Ng K M,et al.Dynamic availability assessment and optimal component design of multi-state weighted k-out-of-n systems.Reliability Engineering and System Safety,2014;123:57 —62

[2] Huang W,Loman J,Song T.A reliability model of a warm standby configuration with two identical sets of units.Reliability Engineering and System Safety,2015;133:237—245

[3] Sousa E,Lins Fernando,Tavares E,et al.A modeling approach for cloud infrastructure planning considering dependability and cost requirements.IEEE Transactions on System,Man,and Cybernetics:Systems.2015;45(4):549—558

[4] Shye A,Blomstedt J,Moseley T.PLR:a software approach to transient fault tolerance for multicore architectures.IEEE Transactions on Dependable and Secure Computing,2009;6(2):89—97

[5] Cha J H,Mi J,Yun W Y.Modelling a general standby system and evaluation of its performance,Appl Stoch Model Bus Ind,2008;24(2):159—169

[6] Ruiz-Castro J E,Prez-Ocn R,Fernndez-Villodre G.Modeling a reliability system governed by discrete phasetype distributions.Reliability Engineering&System Safety,2008;93(11):1650—1657

[7] Stott D T,Floering B.NFT APE:a framework for assessing dependability in distributed systems with lightweight fault injectors.Proc of the IEEE International Computer Performance and Dependability Symposium.Chicago,USA:IEEE Computer Society,2000:91—100

[8] Zhou G,Zhao H B,Guo W W.Safety requirements analysis and performance verification of hot standby system using colored Petri-net.Proc of Eighth IEEE Conference on Industrial Electronics and Applications,2013:656—661

[9] Mohammad R,Kalam A,Amari S V.Reliability of phased mission systems with warm standby subsystems.Proc of IEEE Conference on Reliability and Maintainability Symposium.On Reliability,2013:1—5

[10] Wang Y,Han X S,Ding Y.Power system operational reliability equivalent modeling and analysis based on the Markov chain.Proc of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ower System Technology,2012:1—5

可用水充电的新型电池 第8篇

美国斯坦福大学研究人员最近发明一种“水”电池, 这种电池能利用淡水与海水之间含盐量差别进行发电。这一发明为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开辟一条新路。

研究人员解释说, 这种电池原理很简单, 它的正负两极都浸泡在含有电离子 (钠离子和氯离子) 的液体中。发电时, 先往电池里注入淡水, 用微小电流来充电, 然后将淡水排干, 代之以海水, 因为海水所含的电离子是淡水的60至100倍, 这就增加了正负两极之间的电压, 这时所产生的电能远大于一开始用来充电的电能。当电能被释放完时, 海水又被淡水所代替, 开始新一轮循环。

研究人员指出, 为提高效率, 电池的正电极可以用二氧化锰纳米棒为材料, 因为与其他材料相比, 这种材料与钠离子作用的表面积会大大增加, 而纳米棒则使得钠离子进出电极更为方便。

可用手机控制的婴儿摇椅 第9篇

现今, 电动婴儿摇椅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东西了。不少时髦的年轻家长们, 都会为孩子选择一款电动婴儿摇椅。只需要按下按钮, 摇椅就会自动按照一定的规律和节奏摇晃, 摇椅中的婴儿也会随之安然入睡。现在, 一款更加“智能”也更方便的婴儿摇椅已经问世, 见图1所示。其内置的相关模块可以使其与智能手机的应用程序相连接, 这样一来家长就可以通过相关的应用程序来控制摇椅的摇晃速度、频率等。有了这款四合一智能婴儿摇椅, 因为摇椅停止摆动而影响孩子睡眠的事情再也不会发生了。

这款Fisher Price四合一智能婴儿摇椅共有4个不同的摇摆方向, 这样一来摇椅中的婴儿就可以享受左右以及头到脚的全方位“运动”了。同时, 这款智能摇椅还配有6个不同的摇晃速度, 完全能够hold住婴儿从清醒到沉睡的整个过程。另外, 这款智能摇椅可以通过电池或者是电源进行供电, 甚至还可以单独拆卸当摇篮使用, 实用性较强。

如果小宝宝入睡困难, 除了摇晃还需要其它辅助条件才能入睡, 这款Fisher Price摇椅也有办法。其配有16首歌曲、3个自然安抚音以及嘘声, 可以帮助小婴儿快速入睡。这些音频的播放也能够通过智能手机上的应用程序进行操作, 还可以搭配睡眠计时器一起使用。此外, 如果需要其它音乐还可以直接从相配套的应用程序中进行选择播放。同时, 这款Fisher Price智能摇椅的顶部还配有3个可以发光的小鸟, 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安抚小宝宝的作用。

高可用性系统设计 第10篇

1 高可用系统的工作过程

HA服务器(HA Daemon)启动:启动HA Daemon管理程序,HA Daemon监测服务器资源是否可靠并对服务器进行配置,然后启动指定的服务和代理程序。

代理程序(Agent)工作:代理程序(Agent)启动后,可以通过心跳(Heartbeat)监测服务器资源及所有服务的相关进程。

Agent心跳(Heartbeat)检测:心跳信号(Heartbeat),是一种错误检测机制,包括Agent心跳和服务器心跳(Server Heartbeat)两种。通过周期性的Agent心跳,Agent代理程序会将服务的可靠性通知HA服务器(HA Daemon)。

HA服务器(HA Daemon)响应:HA服务器(HA Daemon)在预定时间内没有收到Agent心跳,就预示它所监测的服务出现了故障,此时,HA服务器会执行向备份服务器发出故障信号。

服务器心跳(Server Heartbeat)检测:HA服务器通过周期性的服务器心跳(Server Heartbeat),会将自身的可靠性通知备份服务器。服务器心跳是通过基于TCP/IP的Socket或RS-232线来传送的,如果服务器出现故障,HA管理器将向对方发送服务已死的心跳。

服务(Service)切换:备份服务器(Backup Server)在规定的收到主服务器(Active Server)发出的故障信号后,开始进行服务切换。HA管理器首先停止主服务器上的服务,同时释放公用IP地址(Swithable IP)和共享磁盘,然后启动由备份服务器上接管公用磁盘和公用IP地址,接管主服务器上的全部服务。切换完成后,服务自动恢复正常运行。

2 高可用性系统的硬件构成

高可用性系统主要采用集群或双机容错、磁盘冗余阵列(RAID)、多路径故障检测等技术来保证系统的可靠性。

集群(Cluster):集群是一组被称为节点的计算机,针对重要服务和资源,如Web服务和数据库服务,使用两台以上的服务器,对于网络的其他部分来说,这些服务器就象一个单一的实体,一个高可用的“虚拟”服务器,集群在检测到软件和硬件故障时,自动将数据和处理的服务转到无故障的节点,借此提高系统的可用性。

磁盘冗余阵列(Redundant Arrays of Inexpensive Disks):磁盘阵列(RAID)是一项非常优秀的容错技术,按功能可以分为0至5级,其中RAID1和RAID5最为常用。

磁盘镜像/硬盘双工(RAID1):磁盘镜像指系统保存数据时,会将相同的数据同时写入到两块物理盘上,以防止单个硬盘的物理故障。硬盘双工指计算机装有两个磁盘控制器,使镜像集中的两个磁盘都有自己的磁盘控制器,可以同时防止磁盘控制器和磁盘介质的失效。

含奇偶校验的磁盘条带集(RAID5):磁盘条带集是一种磁盘管理技术,创建条带集需要两块以上的硬盘,将这些硬盘的自由空间组织到一个大的逻辑驱动器中。使用条带集时,数据按顺序写入到所有物理盘中,每次一行,这样数据就可以均匀地分布到所有的驱动器上。磁盘条带集没有数据冗余,不提供任何容错功能。

RAID5是当前最流行的容错设计方法,其读操作有比磁盘镜像更高的性能。但是,由于写盘时需要进行奇偶校验值的计算,需要使用比一般写操作更大的内存。

多路径故障检测:心跳信号(Heartbeat)是一种错误检测机制,是集群节点间保持着的间歇通信信号。通过每一个通信路径,在两个对等系统之间进行周期性的握手,如果连续没有收到的心跳信号到了一定的数目,就把这条路径标示为失效。

为了减少由于潜在的通讯错误所引起的不必要的系统切换,节点之间可以使用不同介质的多条通信路径。

当通过心跳信号检测其它服务器失败时,则认为此服务器是关闭的。使用多种检测方法确保了系统错误能够被正确识别,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失效切换。

3 高可用系统的软件

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主服务器和备份服务器一般需要运行相同版本的操作系统。如:Windows NT/2000、Sun Solaris、Linux等。

服务程序(Service):服务程序在指定的活动服务器上运行,客户机可以通过连接在该服务器上的网卡上的指定的Active IP地址来访问,服务程序由HA软件来管理,当活动服务器出现故障时,在很短的当机时间内,备份服务器会将服务程序接管过去。主服务由特殊的应用软件来提供。主服务需要的数据和程序存放在公用磁盘上,这些数据和程序只有运行主服务的服务器可以访问。

HA管理进程(HA Daemon):HA Daemonand和HA Monitor Daemon是HA软件的核心进程,由它来初始化系统配置,接收来自HA代理的信息,并通过专用网与其它服务器的HA管理进程通信,协调运行服务器与备份服务器间的关系。

HA代理(Agent):Agent是一个软件监视模块,可以监控数据库服务或其他应用服务的运行,为了完成特定的任务,用户可以自己编写Agent脚本(Script)。

管理工具(Administration Tool):系统管理员通过管理工具管理、监视服务程序的运行状态。

高可用系统可以自动实现关键服务在两台服务器之间的切换,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管理员的介入,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系统运行性能稳定可靠,达到了预期效果。

参考文献

[1]Snia dictionary N[EB/OL].http://www.snia.org/education/dictionary/n.

[2]郭长勇.磁盘阵列与双机容错[J].电子计算机与外部设备,1999,23(2):33-37.

[3]石春和,周新莲.服务器容错与磁盘阵列技术的集成[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1(1).

设计人人可用 第11篇

设计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也改变了我们看待生活的方式,大众对设计的关注度与兴趣不断增加,在数码时代生活的人们,制作与分享的愿望比从前更加强烈。如果我们想要彰显个性,追求独特,渴望通过设计表达自己的创意与思想,那么时代提供了多样资源,科技支持着各种工具,而本书则为我们讲述了实现创意实体化的思路与方法。

虽然书中数百个案例都是由马里兰艺术学院(MICA)平面设计专业美术硕士班的师生共同创作提供的,但这并不是一本仅针对平面设计的指导书籍,书中的许多案例都可以引起读者的共鸣,它们关乎生活的许多方面与细节,更为那些想要表现自我,却不得设计法门的人提供了可能性。比如作为文学青年的你,是否想要集结一本自己的诗集?是骑马钉的小册子,还是手风琴风箱式的折叠设计?哪一个更符合你的设想与预算呢?比如作为充满想象力的准新娘的你,是否正在策划着一场别开生面的婚礼,希望将请柬、感谢卡都武装地独具特色?从书本、名片、信封到传单、礼物、简报,乃至T恤、网站、小众杂志,本书都为读者提供了思路、方法和案例讲解,使读者们能够真实的感受到设计离自己并不遥远,实现自己的创意也并不那么困难。

D.I.Y.——Design it yourSelf,是这本书的核心理念。在作者看来,设计固然是由设计师来完成,但设计同样应该作为一种人人都可运用的公共传播工具加以弘扬,应该作为一种通用语言加以推广,这样设计才能够真正的进入到生活的本质中去。作者希望通本书,向读者展现设计师是如何工作的,以便更好地普及设计知识。同时,作者所期望看到的,是通过这种D.I.Y.方式,让人们从开发创意想法将其转化为有形实体.并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劳动成果的这一过程中获得快乐与肯定。当然,如果这种方式能够帮助人们确立自己的社会身份,提升审美能力,扩大社会资本,创造精神与物质财富,那么设计就具有了更深层次与更实际的影响力。

网络可用性理论分析 第12篇

可用性 (Availability) 是指系统在给定的瞬间或给定的时间间隔内, 处于良好工作状态的能力。分析城域网系统可用性是衡量系统工程设计优劣和系统长期运行状态以及维护系统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工程上通常用平均无故障时间MTTF (Mean Time Failure) 来度量系统的可靠性, 用平均维修时间MTTR (Mean Time To Repair) 来度量系统的可维护性。

一般来说, 一个计算机系统先是正常工作一段时间, 突然发生了故障, 接着系统就进入维护时间。当系统维护好了, 就重新回到正常工作的状态。然后这个过程周而复始。由于MTTF在实际计算中难以测量, 工程上通常采用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来代替MTTF进行可用性的计算。实践证明, 二者在计算中的区别很小。因此, 可用性公式可简化为:

1) 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 (Mean Time Failure) :利用数学统计方法计算出的设备在发生两次故障之间的运行时间。MTBF越长, 表明设备的可靠性越高, 但是该变量还不能完全描述设备的可用情况。

2) 平均修复时间MTTR (Mean Time To Repair) :它表示设备发生故障后通过维修重新投入运行所需的时间。

将上述可用性定义进行变化后得到下列形式:

由上式可知, 当MTBF∞时, 可用性AF100%;或当MTTRF0时, 可用性AF100%, 这意味着可以通过采用提高设备可靠性和减少系统的维修时间两种方法来提高可用性。

另外, 在极端情况下, 如果MTBF不高, 但MTTR很短, 仍可以得到接近100%的可用性。因此, 一切提高系统稳定性和降低系统维修时间的方法都可用来提高系统的可用性。

2 描述可用性的方法

描述网络可用性主要有两种方法:百分比方法和百万小时故障时间数方法[11], 这两种方法都用到了MTBF和MTTR。通常所说一个系统拥有5个9的可用性这就是采用的百分比方法对可用性的描述, 是指该系统年停机时间少于5分钟, 表示该系统具有高可用性。此方法通常用于预测系统可用性。而百万小时故障时间数方法则是计算出系统运行后每百万小时出现故障的时间。通常对已经使用的系统进行计算。本文将使用通常的百分比方法来计算系统的可用性。

任何复杂的网络系统都可以分解为若干子系统, 它们可以抽象成三种拓扑结构:串联系统、并联系统和串/并混联系统拓扑结构。下面就对这三种拓扑结构的可用性进行分析和计算。

3 网络拓扑结构可用性分析

3.1 串联系统拓扑结构可用性分析

用线路将元件依次逐个连接的方式构成的系统, 称之为串联系统。图1为一个简单串联网络拓扑结构。

在串联系统中, 如果任何元件失效, 则整个系统都将产生故障。也就是说串联系统中的任何一个设备都是单点故障设备。即表示如果该串行链路上的任何一个设备出现故障, 都将导致整个网络的停机。使用如下串联系统可用性计算公式, 可以计算该系统的可用性。

其中, i表示元件编号, n表示元件总数。

该串联拓扑中各网络设备和各链路的可用性为:

线路A的可用性=0.9600

元件1的可用性=0.9985

线路B的可用性=0.9900

元件2的可用性=0.9998

线路C的可用性=0.9880

元件3的可用性=0.9998

系统的可用性=0.9600*0.9985*0.9900*0.9998*0.9880*0.9998=0.93552

计算结果表明, 上述中的每一个元件的可用性较高而整体的可用性降低了。即串联系统拓扑结构对提高系统可用性不能起到积极作用。

3.2 并联系统拓扑结构可用性分析

把元件并列地连接起来的方式构成的系统, 称之为并联系统。干路的数据流在分支处分两部分, 分别流过两个或多个支路中的各个元件。在并联系统中的两个或多个并联的元件, 只要有一个能工作, 系统就能照常工作, 系统可以继续保持无故障运行。因此并联系统中不存在单点故障设备, 系统具有较高的可用性。图2元件A和元件B之间为一个简单并联网络拓扑结构。

图中元件A和元件B之间有3条通路, 分别通过3条支路构成的并联路径。若元件1、2和元件3中只有一台正常运行, 元件A和元件B之间就能实现数据交换。

使用如下并联系统可用性计算公式, 可以计算该系统的可用性。

其中, i代表元件编号, n代表元件总数目。设这元件1、2和元件3为相同部件, 它们的可用性均为95.5%。

计算此并联线路的可用性如下:

并联部件可用性=1-[ (1-0.955) * (1-0.955) * (1-0.955) ]=0.999996

通过计算得出结论, 单个设备可用性不高的情况下, 采用并联系统拓扑结构可以大大提高整体的可用性。

3.3 混联系统拓扑结构可用性分析

实际应用中, 没有哪个现实中的网络全是由串联或并联拓扑构成的, 而是同时包含串联和并联这两种拓扑结构。因此既有串联又有并联的混联系统才是人们真正要研究的问题。大型的网络更是如此。

下面如图3所示的串/并联结构的混联系统。计算A、B端到端的可用性, 交换机1和交换机2之间就是并联拓扑, 而构成并联拓扑的两条路径中的任何一条则都是串联拓扑。而交换机1和中间并联线路及交换机2之间又是串联结构。

对于计算端对端, 含有串/并拓扑的网络系统的可用性, 可以按照下列步骤进行:

1) 计算每一个网络元件的可用性;

2) 计算并联元件的可用性, 这些并联元件将被包含在串联端对端计算中;

3) 计算端到端串联公式。

设交换机1、2采用相同设备可用性为99.998%, 四个路由器也采用相同设备可用性为99.95%。

二个路由器串联可用性=0.9995*0.9995=0.990

二条路由线路组成的并联可靠性=1- (1-0.990) (1-0.990) =0.99990

端到端可用性=交换机1可用性*混联路由可用性*交换机2可用性

=0.99998*0.99990*0.99998=99.986%

4 软/硬件系统对可用性的影响

4.1 硬件系统对可用性的影响

除了硬件本身的连接设计方式对可用性有影响以外, 电源、网络以及所处机房对可用性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对于高可用系统而言, 在这些方面一定要得到保障:电源应该得到保证, 一旦发生突发事件, 备用的电力设备应该及时供应;网络是一个重点, 需要对其进行定期的维护;机房应该做到通风, 温度和湿度都要达到标准等。这些是保证硬件系统正常运行、工作的基础。

4.2 软件系统对可用性的影响

4.2.1 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是对计算机硬件和操作系统资源进行管理的软件集合, 是应用和硬件之间的界面, 是指操作系统能够正常工作的时间, 这个时间越长可用性越好。操作系统对可用性的影响巨大, 因此必须选用安装成熟的软件保证其可用性。

4.2.2 应用软件

应用软件的可靠性直接影响到系统是否能投入到正常运行工作中。目前对于应用软件的可靠性测试有很多方法[3]。

1) 白盒测试:白盒测试是基于代码的测试, 测试人员通过阅读程序代码或者通过使用开发工具中的单步调试来判断软件的质量。白盒测试分为动态白盒测试和静态白盒测试。

2) 功能测试:功能测试指测试软件各个功能模块是否正确, 逻辑是否正确。

3) 性能测试:其中包括负载测试、强度测试、数据库容量测试等方面。负载测试是一种性能测试, 指数据在超负荷环境中运行, 程序是否能够承担。

4) 故障转移和恢复测试。

4.3 计算软件系统的可用性

由于当软件出现错误时, 整个系统就会发生故障, 因此在计算可用性时, 必须考虑到软件因素, 将软件可用性像硬件计算中的组件一样以串联的方式添加进去。假设系统安装的是成熟的软件, 则可采用MTBF值为30, 000小时和MTTR值为0.1分钟来进行计算。

则包含软件和硬件因素的系统可用性为:

参考文献

[1]程伟.高可用性系统设计中的量化分析方法[D].中国知网硕士论文库, 2006:2-7.

[2]蒋乐天, 徐国治, 应忍冬.系统可靠性和可用性分析技术[J].电信技术, 2002 (4) :121-123.

[3]蒋乐天, 徐国治, 应忍冬.随机Petri网在系统可用性分析中的应用[J].系统仿真学报, 2002, 14 (6) :196-198.

[4]MalhotTra M, Trivedi K S.dependabilty modeling using petri-nets[J].IEEET ransactions on Reliability, 1995, 44 (3) :428-439.

可用资源范文

可用资源范文(精选12篇)可用资源 第1篇目前, 青岛市可用畜产品检测资源主要有三部分:政府检测机构、企业自检实验室、第三方检测机构。...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