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布地奈得气雾剂

来源:盘古文库作者:漫步者2025-09-161

布地奈得气雾剂(精选8篇)

布地奈得气雾剂 第1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支气管哮喘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在此其中男患者46例,女患者34例。在进行实验前,患者均同意参与本实验。患者均为中轻度支气管哮喘(FEV150%~80%),年龄最大者69.5岁,最小者15.8岁。平均年龄为(32.8±5.8)岁。所有患者符合卫生部最新颁发的《支气管哮喘》临床诊断标准。排除:精神疾患,哺乳期妇女,重度支气管哮喘,其他器官器质性病变,自身免疫系统疾病者。在入院治疗1个月之内,患者均未使用过激素类药物。现将所有患者随机平均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采用双盲空白对照实验。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医学参数无统计学意义存在,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在对患者进行系统性治疗以前,详细询问患者的疾病史, 并对患者进行体检。在洗脱期内,对治疗组患者使用布地奈德(国药准字H20030411,生产单位: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进行治疗,2次/天,200微克/次。并将患者咳嗽,咳痰量和喘息变化等情况进行全面记录,另外也要每天将试验中所使用的改善症状相关药物和平喘药β2激动剂气雾剂喷数加以记录。对照组患者使用安慰剂(无主要药物成分赋形剂,口感与布地奈德无差异)。剂量与次数相同。

1.3疗效判定:依照卫生部最新颁发的《新药临床指导原则》中相关内容,对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心肺功能的改善情况进行全面判定。

1.4统计学原理:本实验利用SPSS20.0专业统计学软件,对数据中的计量资料使用t值检验的方式进行计算,并使用(x-±s)进行表示,数据中的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的方式进行计算,当P<0.05时,说明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 . 1治疗结果:两组患者在使用药物2周以后,对照组F E V1值为(2.13±0.07),与治疗前(2.08±0.08)相比,有增加的趋势。治疗4周后,FEV1值为(2.09±0.09),和治疗2周相比有下降趋势。 △FEV1为负。

使用药物2周以后,治疗组FEV1值为(2.18±0.08),和治疗前(1.97±0.07)相比,有增加的趋势,治疗4周后,FEV1值为(2.25± 0.09),和治疗2周与治疗前相比,有增加迹象,△FEV1为正。两组治疗4周时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2.2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治疗组显效者32例,有效者5例,无效者3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显效者10例,有效者5例, 无效者25例,治疗总有效率为37.5%。

从治疗效果上来看,治疗组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咳嗽咳痰量等相关项目中,数据虽说无统计学意义存在,但和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已经显现出改善之趋势,从两组患者合用β2激动剂方面,在治疗2周后,治疗组患者有3例合用,治疗4周后无合用。 治疗2周后,对照组患者有20例合用,治疗4周后,对照组患者15例合用。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BHR也是支气管哮喘的主要病理特征[1]。因此,只有将患者气道黏膜的炎症加以全面控制,才能在根本上将BHR降低,进而达到缓解患者临床症状的目的。现如今,治疗中轻度哮喘的首选药物为吸入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属于非卤代化吸入糖皮质激素的一种,在布地奈德的甾体母核中可以发现非对称形态的16α-17α的缩醛基[2],和其他药物相比,其受体的亲和性较高,并拥有更强的选择性。相关文献表明[3],对患者使用布地奈德可以将其肺部功能改善,减少气道灵敏度,并减少摄入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使用剂量。从本实验的研究结果中我们能够看出,在经过为期4周治疗以后,对照组和治疗组在FEV1值和治疗效果上存在差异性,组间数据P<0.05。在经过4周的治疗之后,治疗组患者咳嗽,咳痰量和喘息变化等情况得到了明显改善。通过本实验结果,我们能够看出,对患者使用布地奈德气雾剂能够起到良好的治疗作用,且安全性佳,是一种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的药物。

摘要:目的 探究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支气管哮喘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成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赋形剂与β2激动剂进行治疗,治疗组使用布地奈德气雾剂进行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在经过为期4周治疗以后,对照组和治疗组在FEV1值和治疗效果上存在差异性,组间数据P<0.05。在经过4周的治疗之后,治疗组患者咳嗽,咳痰量和喘息变化等情况得到了明显改善。结论 患者使用布地奈德气雾剂能够起到良好的治疗作用,且安全性佳,是一种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的药物。

关键词:布地奈德,气雾剂,哮喘

参考文献

[1]夏志琴.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支气管哮喘伴发过敏性鼻炎的临床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12,28(5):649-650.

[2]李淑敏,刘毛平,卫洲.吸入布地奈德气雾剂与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干粉剂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比较[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8):141-142.

布地奈得气雾剂 第2篇

[关键词] 布地奈德;氟替卡松;过敏性鼻炎

[中图分类号] R765.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2)03-120-02

过敏性鼻炎是由IgE抗体介导的变态反应,指变应原诱导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等脱颗粒、释放炎性介质,引起鼻腔黏膜的炎症反应。随着生态环境的变化和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本病发病率有明显的增加趋势,并且以青壮年的发病率最高[1]。本研究旨在探讨鼻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1月~2011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耳鼻喉科门诊诊治的常年性过敏性鼻炎患者200例,其中男120例,女80例,年龄16~55岁,病程均在1年以上,符合2009年中华医学会的制定的过敏性鼻炎的诊断标准[2]。排除标准:对皮质类固醇激素过敏或者有禁忌的患者;孕妇和哺乳期妇女;以往参加过其他药物试验的患者;急、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及明显鼻中隔偏曲;合并不同程度哮喘的患者;近期有鼻部手术患者;不能配合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病情程度等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观察组予布地奈德鼻喷雾剂(64 µg×120喷, AstraZeneca AB,s-151 85,Sodertije,瑞典)64 µg/喷,早晚各1次,左右鼻孔各1喷;对照组予氟替卡松鼻喷雾剂50 µg/喷,早晚各1次,左右鼻孔各1喷。连续用药并观察4周。

1.3 疗效判断

按照1997年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分会制定的诊断标准来进行评价并进行症状(包括喷嚏、流涕、鼻塞、鼻痒) 和体征(根据鼻甲肿胀程度)评分[3]。开始用药前对患者进行行症状、体征评分,用药4周后对每个患者再次进行评分。改善百分率=[(治疗前总分-治疗后总分)/治疗前总分]×100%,其中改善百分率≥51%者为显效,50%~21%者为有效,≤20%者为无效。

1.4 不良反应

所有患者在用药过程中观察有无鼻干燥、鼻出血、鼻中隔穿孔、皮肤瘙痒等相关不良反应,治疗前后检测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并进行心电图、胸片等常规检查。

1.5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3.0软件,计量资料采用()表示,均数的比较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的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体征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为86%,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不良反应

观察组出现1例鼻干燥,1例嗜睡;对照组有2例患者出现鼻腔干燥,1例出现涕中带血。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2%、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上述症状均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而消失,无鼻中隔穿孔等严重并发症。

3 讨论

过敏性鼻炎是由IgE抗体介导,以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白三烯、前列腺素等炎症介质等为主的鼻腔黏膜炎症反应,同时引起鼻腔气道的高反应性,属于Ⅰ型变态反应,临床主要表现为鼻痒、打喷嚏、流清涕、鼻塞等症状[4]。20世纪50年代起鼻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开始在临床使用,经过几十年的研究,现在已成为临床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一线用药[5]。其主要治疗机理包括:减轻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的浸润,减少炎症介质的生成和释放,增加抗炎基因的转录,减少炎性基因的转录,抑制组织中IL-5mRNA的表达,减轻组织中炎性细胞的浸润,发挥抗炎抗水肿作用,通过降低鼻腔黏膜的炎性反应程度来缓解患者的症状[6]。

布地奈德鼻喷雾剂与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都属于第2代鼻用皮质类固醇激素,皆有上述药理作用。但布地奈德鼻喷雾剂为长效而不含卤素的皮质类固醇激素,有较高的亲和性和较强的抗炎抗过敏的药理作用,且具有独特的酯化作用,即进入细胞内的激素一部分与受体结合进入细胞核,调节相关基因的转录和表达,剩余的激素经过酯化转变为无活性的酯化布地奈德储存起来,当需要时这种无活性酯化的布地奈德可以通过脂解作用再次转变为有活性的布地奈德成分[7]。其全身及局部不良反应微乎其微,且为美国FDA制定的可在孕期使用的唯一B类鼻用激素。

本研究中,笔者对过敏性鼻炎患者均应用鼻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其中观察组采用布地奈德鼻喷雾剂,并于使用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表明两种药物均对过敏性鼻炎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用药后患者症状、体征评分均有明显改善,但是治疗后观察组上述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布地奈德比喷雾剂具有更好的疗效。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用药安全性较好。

综上所述,布地奈德鼻喷雾剂可以明显缓解过敏性鼻炎患者的症状,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可作为安全用药选择。

[参考文献]

[1] 顾建青,郑宏良,薛卫国,等.右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对照研究[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07,9(3):162-165.

[2]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委会鼻科组,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鼻科学组.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9,44(12):977-978.

[3] 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会.变应性鼻炎的诊断和疗效判定[J].中华耳鼻喉科学杂志,1998,33(6):134-135.

[4] 刘桦,王鹤尧,张佳丽.过敏性鼻炎的治疗药物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药学杂志,2007,16(3):196-198.

[5] Bousquet J,Khaltaev N,Cruz AA,et al.Allergicrhinitis and its impact on asthma(ARIA) 2008 update ( in collaboration with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J].Allergy,2008,63(Suppl 86):8-160.

[6] 张罗,周兵,韩德民,等.变应性鼻炎研究进展:鼻用皮质类固醇的药理作用[J].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04,11(1):67-72.

[7] 周健,邹嘉平,张磊.丙酸氟替卡松与布地奈德鼻喷剂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观察[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31):7593.

布地奈得气雾剂 第3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的12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配成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其中男74例, 女46例, 年龄14~52岁, 平均年龄 (24.6±19.3) 岁;病程最短3个月, 最长17年, 平均病程 (7.8±8.1) 年。

1.2 入选标准

(1) 所有患者均符合支气管哮喘的诊断标准[2]; (2) 选择年龄12岁以上的患者; (3) 无合并其他系统性疾病者; (4) 无先天性疾病患者; (5) 能按照医嘱进行规律用药或复诊者。

1.3 研究方法

对照组单纯给予患者布地奈德气雾剂吸入, 2次/d, 100μg/次;观察组给予布地奈德气雾剂的基础上联合使用氯雷他定10 mg/次, 1次/d。使用布地奈德时, 嘱患者在吸气时喷入并憋气10 s, 接着喝一杯约150 mL的温开水冲洗口腔。观察时间为3个月, 每个月要求患者复诊1次并对其哮喘情况进行登记。

1.4 判断及评分标准

观察患者的昼夜评分、哮喘发作次数、有症状日数[3], 具体评分标准如表1。

1.5 统计方法

该研究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用表示, 行t检验。

2 结果

对两组研究对象的昼夜评分进行比较发现观察组的昼夜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观察组的有症状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 所有观察指标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说明观察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 详细的组间比较参见表2、3、4。

3 讨论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严重影响正常生活的呼吸道疾病[4], 其发病率高, 以呼吸道炎症和高敏感性为主要特征。目前关于该病的发病机理尚无统一的结论, 但大多数学者认为白三烯是整个炎症反应过程中关键的反应介质之一, 白三烯的作用比组织胺强1 000多倍, 在该病的发病过程中, 无论是在速发型过敏反应还是迟发型过敏反应阶段, 粒细胞释放白三烯的数量均高于正常人。它们在体内的主要作用是引起气管平滑肌的收缩, 促进炎症细胞向病灶局部聚集, 同时也增加微血管通透性, 从而参与呼吸道炎性反应及重塑的发生过程[5]。

目前, 在治疗支气管哮喘的药物中, 仍以糖皮质激素在抑制炎症、降低气道敏感性效果最佳[6], 特别是吸入式给药方式更是该病长期治疗的首选预防用药[7]。布地奈德是目前少数几种吸入型不含卤素的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水溶性强且可与气道细胞的长链脂肪酸形成复合物, 故在气道内壁滞留时间更长, 具有持久的局部的抗过敏、抗炎作用, 从而降低气道阻力, 改善呼吸功能。布地奈德在肝脏的首过代谢率较其他糖皮质激素要高, 半衰期较短, 对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影响小, 故患者使用安全。

氯雷他定是第二代抗组胺药物, 可迅速有效的阻断组胺与H1受体结合, 从而降低机体的敏感性并抑制IL-8的生成, 稳定细胞膜, 减少白三烯、血小板活化因子等炎性介质的释放[8], 因此抑制了组胺导致的过敏反应, 减少了气道的反应并具有抗炎的效果。而该药对中枢的H1受体的亲和力较弱, 也决定它不易穿过血脑屏障, 不会产生嗜睡的不良反应。

从该研究可以发现, 在氯雷他定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支气管哮喘时, 其症状的严重程度较单用布地奈德轻, 哮喘持续时间亦较单用布地奈德短, 可大大降低配合治疗的难度, 有临床推广的价值。

摘要:目的 探讨氯雷他定联合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前来我科治疗的120例哮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成观察组60例, 对照组60例。对照组仅给予布地奈德气雾剂2次/d, 100μg/次;观察组给予布地奈德气雾剂的基础上联合使用氯雷他定10mg/次, 1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 每月对昼夜评分、哮喘发作次数、有症状日数进行记录, 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 察组的昼夜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观察组的有症状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 所有观察指标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雷他定联合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哮喘疗效显著, 且不良反应少, 适合在临床上推广。

关键词:氯雷他定,布地奈德,哮喘

参考文献

[1] Gahbauer M, Keane P.Chronic cough: stepwise application in primary care practice of the ACCP guidelines for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cough[J].J Am Acad Nurse Pract, 2009, 21 (8) :409-416.

[2]朱元珏, 陈文彬.呼吸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861.

[3]夏云丽, 查小芳.哮喘控制测试ACT的临床应用[J].临床肺科杂志, 2008 (10) :84-85.

[4] Lrwin RS, Madison JM.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cough [J].N Engl J Med, 2000, 343 (23) :1715-1721.

[5]陈强, 何美娟, 刘建梅.白三烯与哮喘关系研究进展[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08, 23 (16) : 1254.

[6] Eickelberg O, Roth M, Lrx R, et al.Ligand-independent activation of the glucocorticoid receptor by beta-2-adrenergic receptor antagonists in primary human lung fibroblasts and 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 [J].J Biol Mol Chem, 1999, 274 (2) :1005-1010.

[7] Szefler S J.Advancesin pediatricasthmain2007[J].JAllergyClinlm-munol, 2008, 121 (3) : 614.

布地奈得气雾剂 第4篇

资料与方法

2011 年12 月-2013 年12 月收治哮喘急性发作患儿120 例, 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120 例患者分为观察组 (n=60) 和对照组 (n=60) , 观察组男32 例, 女28 岁, 年龄2~7 岁, 平均 (3.4±1.9) 岁, 急性发作时间1~4 h, 平均 (2.5±1.1) h;对照组男31 例, 女29 岁, 年龄2~7 岁, 平均 (3.5±1.8) 岁, 急性发作时间1~5 h, 平均 (2.4±1.2) h;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体重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及其家属在治疗前均签订知情同意书, 对此次统计表示同意支持。

纳入标准:①符合 《儿童支气管哮喘防治常规》 中规定的小儿支气管的诊断标准[3];②年龄2~7 岁;③本次治疗前1 周内未服用与本次调查相关的药物;④无相关药物过敏史;⑤排除危及症状需抢救治疗者。

方法:①对照组:采用静脉应用氨茶碱方案, 将氨茶碱注射液0.25 g加入250 m L 5%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滴注, 1 次/d。连续用药1 周。②观察组:采用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方案, 将0.5%的沙丁胺醇0.5 m L联合布地奈德气雾剂加入2 m L的生理盐水中备用, 将药液放入喷雾器中, 发动压缩机, 待气雾稳定喷出时, 采用面罩遮住口鼻吸入3~5 min, 1 次/d, 连续治疗1周后行疗效的测定。

疗效评价标准:根据《儿童支气管哮喘防治常规》 中规定的疗效诊断标准[4]。①显效:临床症状消失, 随访1 个月内无发作;②有效:临床症状明显缓解, 随访1个月内哮喘偶有发作, 但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明显低于治疗前; ③无效: 临床症状无改善甚至恶化。总有效率= (显效例数+有效例数) /总例数×100%。

统计学方法:采集到的数据均用SPSS 18.0 统计软件处理, NIHSS评分等计数资料采用 (±s) 的形式表示, 组间数据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连续治疗1 周后, 观察组总有效率93.3%, 对照组总有效率83.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讨论

支气管哮喘是小儿常见病, 发病前患者多有鼻痒、喷嚏等症状, 急性发病时患儿喘息、呼吸困难, 严重者伴有口唇紫绀、精神异常等缺氧表现[5]。外界环境的变化或者过敏原的接触, 都会引发小儿哮喘的急性发病。小儿哮喘的发病机制主要包括以下方面[6]:Ⅰ型变态反应和Ig E合成调控紊乱, 当变应原进入人体后, 使浆细胞产生Ig E, Ig E吸附于肥大细胞或嗜碱粒细胞上, 致使机体处于致敏状态, 当变应原再次进入机体后, 就会产生较为强烈的过敏反应;气道高反应性及炎性改变, 炎性介质的参与, 导致神经功能紊乱, 副交感神经张力提高, 产生支气管平滑肌痉挛、炎性细胞浸润、黏液分泌增加、黏膜纤毛功能障碍、气道狭窄等病理改变, 从而导致临床上出现喘憋、呼吸困难、缺氧等临床表现。

随着医疗技术及观念的不断更新, 雾化吸入已经成为了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常用手段。通过将药液雾化后, 随患者呼吸让药物直接送至呼吸道病变部位, 局部用药, 见效快, 且不良反应少。采用雾化吸入方式治疗小儿哮喘已经获得了世界卫生组织防治创议 (GINA) 的提倡。布地奈德气雾剂, 是第二代肾上腺皮质激素, 能有效结合机体激素受体, 发挥高效的抗炎、抗过敏作用[7]。沙丁胺醇是β2受体激动剂, 进入支气管后, 能通过兴奋支气管平滑肌和肥大细胞表面的β2受体[8], 从而起到舒张气道, 改善通气的功效。从本次统计的结果分析, 采用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的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达93.3%, 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的对照组 (P<0.05) , 临床效果值得肯定。

摘要:目的:观察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哮喘急性发作患儿120例, 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将120例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 观察组给予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气雾剂进行治疗, 对照组给予氨茶碱静脉滴注, 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 能显著改善患儿肺通气, 改善肺功能, 用药安全、方便。

关键词:小儿哮喘,沙丁胺醇,布地奈德气雾剂

参考文献

[1]蒋红宇, 邱根祥, 宋海萍, 等.氧驱雾化吸入普米克令舒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疗效及对肺功能的影响[J].实用药物与临床, 2014, 17 (1) :103-105.

[2]董灵芝, 任志艳, 董书领, 等.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的疗效及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5, (8) :97-100.

[3]冯晓英, 刘建红, 吴民, 等.喘可治注射液雾化吸入佐治小儿哮喘性支气管炎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 2013, 8 (1) :98-99.

[4]王尚, 苏国德.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效果观察[J].河北医药, 2015, (7) :1029-1031.

[5]杨晓燕.雾化吸入药物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及护理[J].中国医师杂志, 2014, (2) :206-207.

[6]李艳红.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及对肺功能的影响[J].中国基层医药, 2010, 17 (15) :2030-2031.

[7]朱太幸.普米克令舒联合特不他林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观察[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 (医学版) , 2010, 7 (4) :60-63.

布地奈得气雾剂 第5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6月至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轻、中度支气管哮喘患者210例, 入组标准: (1) 诊断符合2003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制定的诊断标准; (2) 心、肝、肾功能正常, 无严重肺结核、呼吸道感染、真菌感染、贫血及全身性慢性疾病; (3) 治疗前1个月内未使用糖皮质激素, 24h内未服用茶碱类药物, 6h内未服用短效B受体激动剂; (4) 无吸烟史。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 (106例) 和对照组 (104例) 。观察组106例, 其中男性62例, 女性44例;年龄l9~63岁, 平均 (34.5±7.2) 岁, 病程1~10年, 平均 (3.9±1.4) 年。对照组104例, 其中男性61例, 女性43例;年龄17~62岁, 平均 (33.7±8.3) 岁, 病程1~12年, 平均 (3.8±1.7) 年。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临床症状等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按GINA阶梯方案吸入布地奈德气雾剂, 轻度哮喘200μg/d, 中度哮喘400μg/d, 重度哮喘800μg/d, 3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罗红霉素150mg, 2次/日, 3个月为1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肺功能指标:用力呼气流速容量曲线中峰流速 (PEF) 、用力呼气容积 (FEV1) 、用力肺活量 (FVC) , 并对治疗前后FEV1、PEF及FVC值进行比较。

1.4 疗效判定标准[3]

临床控制:临床症状基本消失, 偶有发作, 但症状轻微, 不需用药治疗可自行缓解;显效:临床症状较治疗前有显著减轻, FEV1增加35%以上;有效:临床症状较治疗前有所好转, FEV1增加35%以下;无效:临床症状和FEV1值无变化甚至加重。总有效率为控制率、显效率及有效率之和。

1.5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 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 计量数据采用t检验, 用表示计量数据, 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2.1 疗效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11%,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54%, 在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未观察到严重不良反应发生。两组患者疗效具体见表1。

注: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具有显著性差异, 存在统计学意义

2.2 肺功能情况

经治疗两组患者的FEV1、PEF及FVC值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提高, 两组患者的FEV1、PEF及FVC值具体见表2。

注:两组患者治疗前FEV1、PEF及FVC值无显著性差异, P>0.05;治疗后观察组FEV1、PEF及FVC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具有显著性差异, 存在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支气管哮喘发作的病理基础为炎症及气流阻塞, 气道炎症引起气道的高反应性, 并通过释放细胞因子导致支气管痉挛, ET是迄今发现的最强的支气管平滑肌收缩剂, 分布于肺血管上皮细胞、拟交感神经节和黏膜腺体, 对肺通气功能及肺循环起重要的调节作用, 在哮喘发病的靶器官气道上皮含量最丰富, 有研究结果表明,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病理生理变化与体内ET-1的合成和释放显著增加有关[4]。吸入型糖皮质激素是目前用于治疗哮喘的最有效药物之一, 有很强抗过敏和抗炎活性, 可抑制迟发过敏反应, 布地奈德气雾剂是一种吸入型的糖皮质激素, 能改善不同程度气道高反应性和气流阻塞, 同时也能改善因哮喘反复发作而减退的肺功能, 且与糖皮质激素受体的亲和力很高, 从而具有较其他同类药物更强的局部选择作用[5,6]。罗红霉素的平喘机制可能是抑制中性白细胞的趋化、抑制T淋巴细胞、消除氧自由基, 可以明显改善无细菌感染的糖皮质激素依赖型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气功能, 缓解咳痰、咳嗽、哮喘症状, 并能够有效减轻患者对糖皮质激素的依赖[7]。本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总有效率 (98.11%) 显著高于对照组 (86.54%) , 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FEV1、PEF及FVC值无显著性差异, P>0.05;治疗后观察组FEV1、PEF及FVC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综上所述, 罗红霉素联合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支气管哮喘具有较好疗效, 值得临床借鉴。

摘要:目的 观察罗红霉素联合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210例,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 (106例) 和对照组 (104例) 。对照组按GINA阶梯方案吸入布地奈德气雾剂,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罗红霉素150mg, 2次/d, 3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 (98.11%) 显著高于对照组 (86.54%) , 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FEV1、PEF及FVC值无显著性差异, P>0.05;治疗后观察组FEV1、PEF及FVC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 罗红霉素联合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支气管哮喘具有较好疗效, 值得临床借鉴。

关键词:罗红霉素,布地奈德气雾剂,支气管哮喘

参考文献

[1]徐火, 杜强, 钱朝霞, 等.罗红霉素联合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观察[J].淮海医药, 2007, 25 (4) :312-313.

[2]严沛元.小剂量舒利迭联合罗红霉素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J].海峡药学, 2009, 21 (5) :116-117.

[3]徐晓荣, 亓玉心, 任丽.罗红霉素联合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支气管哮喘86例临床分析[J].北方药学, 2011, 8 (12) :14-15.

[4]王乐强, 武晓薇.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支气管哮喘35例临床分析[J].山东医药, 2007, 47 (2) :46-46.

[5]张丰刚, 梁广生, 韩骏山.国产与进口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哮喘的疗效及安全性对照[J].中国现代医生, 2008, 46 (3) :86-87.

[6]Arky R, Gray M.Physicians’desk reference[M].52nd ed US:TheMedical Economic Co.1998:568-572.

布地奈得气雾剂 第6篇

关键词:咳嗽变异性哮喘,布地奈德气雾剂,患儿

咳嗽变异性哮喘是常见小儿疾病, 作为哮喘的一种特殊类型以慢性顽固性咳嗽为唯一或主要的临床表现, 常反复发作, 往往超过1个月, 伴喘鸣、呼吸困难等, 治疗持续时间久, 使用抗生素治疗往往无效, 严重影响患儿健康, 给家庭和社会带来负担[1]。目前临床上公认的有效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方案是吸入低剂量糖皮质激素, 联合使用β受体激动剂、茶碱类舒张支气管, 抗组胺药抑制过敏及免疫调节剂等。布地奈德气雾剂作为新一代吸入性糖皮质激素, 众多学者报道其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疗效显著[2]。本研究对我院9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采用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45例, 临床效果显著,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选择2009年6月至2012年2月我院诊治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90例, 所有患儿诊断均符合《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规定的诊断标准, 9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 其中治疗组男25例, 女20例, 年龄在2~13岁之间, 平均 (7.8±1.6) 岁, 病程3~11个月, 平均 (3.5±2.7) 个月;对照组男27例, 女18例, 年龄在1~12岁之间, 平均 (7.5±2.2) 岁, 病程2~11个月, 平均 (3.8±1.9) 个月。排除标准:对布地奈德过敏者, 研究前已使用其他糖皮质激素药物者, 有慢性心、肺功能不全及先天性心脏病者。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体质量、病程、病情轻重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用药方法

两组均常规应用解痉、平喘及祛痰药等药物对症治疗, 治疗组用布地奈德雾化混悬液 (商品名:普米克令舒, 阿斯利康无锡贸易有限公司生产) , 通过压缩雾化泵吸入, 雾化吸入剂量, 首次为0.5~1mg, 每天2次, 根据患儿病情, 采用维持剂量0.25~0.5mg, 每天2次, 用药时间均为3周。

1.3 观察指标

(1) 两组临床疗效评价, 临床控制:咳嗽消失或偶有能够自行缓解的轻微咳嗽;显效:咳嗽较治疗前减少明显, 或偶有可经支气管扩张剂缓解的咳嗽;好转:咳嗽较治疗前有所缓解, 但仍需使用支气管扩张剂;无效:咳嗽较前无改善或进一步加重。总有效=临床控制+显效+好转。 (2)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IgE水平。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包,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χ—±s) 表示, 均数间比较采用t检验, 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均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评价

治疗组的临床控制为20例, 占44.44%;显效14例, 占31.11%;好转8例, 占17.78%;无效3例, 占6.67%;总有效为42例, 占93.33%。而对照组的临床控制为13例, 占28.89%;显效12例, 占26.67%;好转8例, 占17.77%;无效12例, 占26.67%;总有效为33例, 占73.3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 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6.48, P<0.05) 。

2.2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IgE水平比较

治疗组在治疗前IgE水平为 (216.03±28.97) ng/L, 治疗后IgE水平为 (148.58±15.95) ng/L, 对照组治疗前IgE水平为 (205.62±27.41) ng/L, 治疗后IgE水平为 (192.73±19.24) ng/L, 二者治疗前IgE水平比较, 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t=1.75, P>0.05) , 二者治疗后比较, 差别有高度统计学意义 (t=11.85, P<0.01) 。

3 讨论

咳嗽变异性哮喘是以慢性咳嗽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特殊类型哮喘, 其发病机理尚不十分明确, 本质是变应原或其他诱因引起的气道炎症、同时存在的神经调节失衡及气道平滑肌细胞结构异常导致的气道高反应性以及进一步加重引起的气道重建, Ig E在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发病机制中可能起重要的作用。有学者发现, 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血清Ig E水平明显增高, 认为血清中Ig E是一种介导Ⅰ型变态反应的主要免疫球蛋白, 其增高是引起支气管哮喘发病的关键环节之一[3]。临床主要表现为顽固性咳嗽, 症状时轻时重、常有反复, 可持续数月甚至数年, 有相当部分患儿发展为哮喘, 是导致儿童慢性咳嗽的重要因素之一, 近年来, 我国咳嗽变异性哮喘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 严重威胁患儿健康。

咳嗽变异性哮喘治疗方案与典型哮喘机制类似, 糖皮质激素吸入疗法是主要的治疗方法, 能显著控制气道慢性变应性炎症的作用, 主要体现在对炎症因子及其他炎性成分的调控, 有效地降低血清IgE水平, 达到抑制气道炎症反应, 提高细胞膜上β2受体的密度及反应性, 加强支气管扩张, 减轻气道黏膜水肿和充血, 从而抑制哮喘反应, 同时能够修复损伤的气道上皮、促进纤毛再生, 得到了众多患者的认可。布地奈德是近年来广泛用于临床的不含卤素的局部类固醇, 有较高的糖皮质醇受体结合力, 不仅能有效地提高内源性皮质激素的效能, 又具备很强的抗感染活性, 其局部抗感染作用明显高于其他糖皮质激素, 肝内首过代谢率高, 药物进入血液循环量较少, 全身不良反应小, 通过雾化吸入给药方式, 具有亲和力高、副作用小、对患儿配合的要求低等优点。胡具雄等[4]通过临床对比发现, 布地奈德短期雾化吸入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即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本研究发现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 能有效提高临床总有效率, 降低血清IgE水平, 从而肯定了其临床疗效。有临床学者认为吸入布地奈德气雾剂200μg/d即可取得满意治疗效果[5], 我们在临床中, 严格控制布地奈德气雾剂用于患儿的剂量, 均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治疗期间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用于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 能有效降低血清IgE水平, 提高临床总有效率, 安全有效,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自锋.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1, 4 (2A) :72-73.

[2]唐晓军.布地奈德吸入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研究[J].临床肺科杂志, 2010, 15 (7) :935-936.

[3]董湘.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观察[J].当代医学, 2011, 17 (24) :121-122.

[4]胡具雄, 金庆民.布地奈德短期雾化吸入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观察[J].医药导报, 2007, 26 (12) :1459.

布地奈得气雾剂 第7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1月~2012年6月浙江衢化医院儿科住院部收治的月龄9~36个月的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216例, 在经医院伦理委员会通过, 同时经患儿家属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后, 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 观察组108例, 男60例, 女48例;平均月龄 (22.6±4.8) 个月;平均体重 (10.76±5.47) kg, 病程3~7 d。 对照组108例, 男64例, 女44例;平均月龄 (21.5±5.5) 个月;平均体重 (10.58±5.62) kg;病程3~7 d。两组患儿在性别、月龄、体重、病程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 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根据《诸福棠实用儿科学》 (第7版) 内关于喘息性支气管炎的诊断标准[4], 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阵发性咳嗽, 以刺激性干咳为主, 喘息、气促, 哭闹时加重; 体查时肺部可闻及哮鸣音及中小湿啰音, 心率较快, 严重者可有肺气肿体征, 呼气性呼吸困难, 三凹征等。所选病例均无支气管异物、结核病、先天性心脏病、呼吸衰竭等疾病。

1.3治疗方法

两组均予抗感染、止咳平喘、吸氧等对症支持治疗, 观察组在此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 (普米克令舒, AstraZeneca Pty Ltd, 进口药品注册证号:H20090903) 、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 (博利康尼, AstraZeneca AB, 进口药品注册证号:H20090134) 及异丙托溴铵气雾剂 (爱全乐, 上海勃林格殷格翰药业有限公司,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J20090031) 三种药物联合雾化吸入。 将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2 mL、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1 mL、异丙托溴铵气雾剂0.25 mL及生理盐水2 mL混合后放置于空气压缩雾化泵 (上海派瑞思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德国百瑞空气压缩雾化泵PARI JuniorBOY SX) 中, 雾化吸入至药液完, 2次/d。 对照组则予地塞米松5 mg、α-糜蛋白酶4000 U加入生理盐水2 mL经压力雾化泵吸入, 2次/d。

1.4观察项目

观察患儿咳嗽、喘息等症状, 肺部哮鸣音及湿啰音的改善情况, 记录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及体征消失或者明显减弱所需时间。治疗期间密切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 并记录是否有心悸、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

1.5疗效评价标准

根据近年来各相关报道[5,6], 疗效评价分为:①显效:用药3 d及以内, 咳嗽、喘息等症状得到明显改善, 肺部哮鸣音及湿啰音消失;②有效:用药4~7 d, 症状得到明显改善, 肺部体征消失或明显减弱;③无效: 用药7 d以上, 症状与体征均无改善或改善不明显。 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6统计学方法

利用统计软件SPSS 17.0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x±s)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 χ2检验。 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症状体征明显改善时间比较

观察组咳嗽、喘息明显改善所需时间及肺部哮鸣音、湿啰音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短,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咳嗽:t=10.547, P=0.007;喘息:t=9.973, P=0.008; 肺部体征:t=10.182, P=0.008) 。 见表1。

2.2两组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4%, 对照组为78.7%, 两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3.295, P=0.000) 。 见表2。

2.3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治疗期间观察组发生2例恶心, 对照组恶心2例, 心悸1例, 两组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030, P=0.978) 。 见表3。

3讨论

婴幼儿的气管、支气管较成人短且较狭窄, 黏膜柔嫩, 血管丰富, 软骨柔软, 因缺乏弹力组织而支撑作用差, 因黏液腺分泌不足而气道较干燥, 因纤毛运动较差而清除能力差。 故婴幼儿容易发生呼吸道感染, 一旦感染则易于发生充血、水肿导致呼吸道不畅[7]。 喘息性支气管炎好发于冬春两季, 气道过敏及下呼吸道感染的婴幼儿多发, 以剧烈喘息为特点, 发病急, 迅速缓解喘息为治疗的关键[8]。

临床上用于治疗喘息性支气管炎的方法主要有: 西医方面:雾化吸入、静脉注射及口服药物 (主要为激素、抗生素、化痰平喘类药物、解痉药物等) ;中医方面:内服汤药、外治法 (包括针灸、火罐、穴位注射、敷贴等) 、中西医结合治法[9], 而临床上使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所占比例较多[10]。 雾化吸入具有以下优点:药物直接到达呼吸道和肺部, 起效快, 可明显减轻症状, 缩短病程, 用药量较其他给药方式少, 明显减少药物的毒副作用, 尤其适用于儿童[11]。 本研究所使用的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是利用压缩空气的高速气流, 使药液形成微小颗粒, 患者不需使用力气, 药物就可以到达呼吸道及肺部, 刺激轻微[10]。 布地奈德是一种具有高效局部抗炎作用的糖皮质激素, 能增强气道功能的稳定性, 抑制免疫反应, 减少组胺等过敏活性介质的释放, 并降低其活性, 减轻平滑肌的收

缩反应, 增加 β2受体数量[12]。 硫酸特布他林是一种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 能选择性地激动呼吸道的 β2受体, 迅速松弛气道平滑肌, 缓解痉挛, 改善通气, 还能清除黏液, 扩张支气管[13]。 异丙托溴铵气雾剂是一种对支气管平滑肌有较高选择性的强效抗胆碱药, 松弛支气管平滑肌作用较强, 还具有控制黏液腺体的分泌及改善纤毛运动的作用, 减少痰液阻塞, 减轻支气管痉挛[14]。 三药联合运用可以优势互补, 协同增效, 共同起到抗炎、解痉平喘、扩张支气管的作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对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症状及肺部体征改善所需时间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显示布地奈德、硫酸特布他林、异丙托溴铵气雾剂三药联合运用能有效缓解患儿咳嗽及喘息症状, 并且消除肺部哮鸣音及湿啰音;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4%, 对照组为78.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明联合运用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以及异丙托溴铵气雾剂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明显优于吸入地塞米松及 α-糜蛋白酶, 本结果与魏向阳等[5]以及Paasilta等[15]的研究结果一致。 观察组中仍有5例患儿治疗无效, 考虑原因有可能为:部分患儿病程较久且使用过的药物较多, 对本研究所用药物不敏感;部分患儿使用本药物雾化多于7 d才开始显效等, 具体原因可于日后进一步研究。 研究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经简单处理即消失, 并未影响到研究的继续及治疗效果。

布地奈得气雾剂 第8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6例患者中, 男69例, 女57例;年龄19~71岁, 平均年龄43岁。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5例, 其中男33例, 女32例。对照组61例, 其中男31例, 女30例。患者以鼻塞、头痛、脓涕、鼻出血等症状就诊。全部患者术前均行冠状及/或水平位CT, 临床分期分型按1997年海口标准[2]确定 (见表1) 。

1.2 手术方法

患者取仰卧位, 实施表面麻醉和浸润麻醉, 根据鼻窦CT扫描下的鼻窦受累情况, 采用从前向后法术式操作, 切除鼻息肉、钩突, 开放前、后组筛窦和蝶窦, 扩大上颌窦口和额窦口, 合并鼻中隔偏曲及中下鼻甲肥大影响手术操作的患者同期行中鼻甲和 (或) 下鼻甲部分切除术以及鼻中隔矫正术。术中根据出血情况予凝血酶肌肉注射或丁卡因、肾上腺素纱条填塞止血, 最后用凡士林纱条填塞术腔。

1.3 术后处理

治疗组给予抗生素静滴4~7d后改为口服。地塞米松静脉滴注连续3d, 抗生素静脉滴注3~5d。鼻腔局部术后2h用石蜡油间断滴入鼻腔以润滑鼻腔填塞物, 可显著减少抽取填塞物过程中的出血量, 术后48h抽出鼻腔填塞物。2d后可用综合治疗台吸引头清理干痂, 每天用1%麻黄素面片收缩鼻腔和术腔, 并用庆大霉素16万U和地塞米松10mg加入温生理盐水500ml中冲洗鼻腔, 纱条抽出次日用布地奈德鼻喷雾剂喷鼻3个月, 2次/d, 每侧鼻腔各喷鼻1次。术后4~7d出院, 1个月内每周1次内镜下术腔清理, 清除痂膜及新生肉芽、息肉, 原则上不损伤上皮化的黏膜, 同时进行鼻腔冲洗;1个月后2~3周1次内镜下术腔清理;3个月后每月清理术腔1次, 同时鼻腔冲洗, 直至术腔完全上皮化。对照组将布地奈德改为雾灵鼻通, 其余处理相同。

2 结果

所有病例随访半年, 术后1、2、3、4、8、12、16周、6个月均进行鼻内镜复查, 并记录结果 (见表2) 。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分型分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65例中, 58例2周

内术腔清洁, 占89.23%;对照组61例中, 23例2周内术腔清洁, 占37.70%。经χ2检验, χ2=36.6, P<0.01,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65例中, 46例8周内术腔上皮化, 占70.77%;对照组61例中, 17例8周内上皮化, 占27.88%。经χ2检验, χ2=24.39, P<0.01,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近年来, 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手术广泛应用于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 一般住院日为7~10d, 局部及全身用药约2周, 手术失败率2.5%~24%[3]。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术后术腔暴露, 鼻腔黏膜水肿、渗出, 表面形成伪膜和痂皮, 容易继发感染而导致鼻腔粘连、窦口闭塞等并发症, 影响手术成功率。术腔创面的快速上皮化是保证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手术后成功率的关键。FESS后第1个月术腔黏膜主要表现为纤维组织增生;第2个月黏膜内纤维组织增生与溶解并存;第3个月黏膜结构基本恢复正常, 但功能不完善;第4个月黏膜结构恢复正常, 同时功能基本恢复。鼻窦炎、鼻息肉与感染有关是不容置疑的, 而与变态反应的关系一直有争论。研究表明[4], 鼻腔、鼻窦长期的炎性刺激导致其骨质和黏膜的毛细血管明显增生, 炎症组织中白细胞浸润, 炎症递质及细胞因子 (如组胺、5-羟色胺、前列腺素、白三烯等) 释放增加。自20世纪70年代Mygind等开始用糖皮质激素喷雾剂治疗鼻息肉以来, 激素对鼻息肉的治疗作用已得到肯定。Lildhoidt认为激素喷雾剂结合手术是治疗鼻息肉较理想的方法。张罗等采用免疫组化染色观察激素喷鼻治疗6~8周和未经治疗者鼻息肉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 (EOS) 浸润及活化状态, 激素治疗者活化EOS显著减少[5]。糖皮质激素可多途径阻断鼻腔、鼻窦炎症的发生[6]。布地奈德是一种具有局部高效抗炎作用的糖皮质激素, 从临床疗效看, 与其他药物比较, 能更全面、有效地缓解鼻腔、鼻窦的炎性症状。笔者在对慢性鼻窦炎、鼻息肉行内镜鼻窦手术后随访的过程中观察到, 同期使用布地奈德鼻喷雾剂可加快术腔黏膜上皮化、延缓术腔息肉、肉芽粘连等病变的出现, 是提高治愈率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项济生.类固醇喷鼻的临床应用 (J) .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 2004, 18 (11) :641.

[2]中华医学委员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编辑会.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临床分型分期及内窥镜鼻窦炎手术疗效评定标准 (J)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1998, 33 (3) :134.

[3]李华斌.修正性内窥镜鼻窦手术 (J) .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分册, 2001, 25 (1) :75.

[4]武忠弼, 主编.病理学 (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6.98.

[5]张罗, 韩德民, 等.鼻息肉中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和活化与白细胞介素5表达 (J)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05, 12 (3) :173.

布地奈得气雾剂

布地奈得气雾剂(精选8篇)布地奈得气雾剂 第1篇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支气管哮喘患者80例为研究...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