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空间依赖性范文

来源:漫步者作者:开心麻花2025-09-181

空间依赖性范文(精选3篇)

空间依赖性 第1篇

中小企业是现代经济中极具生命力的经济组织,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决定性力量。积极促进中小企业的区际协调发展,已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路径。国际金融危机后,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尤其是外向型中小企业的发展面临新的市场环境,如何通过空间区位的调整重新获取市场竞争优势,成为学术研究与政策制定的重要课题。

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具有较为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总体表现为从东部至西部逐渐降低,形成了极为明显的空间梯度特征。发展水平较高的中小企业高度集聚在东部沿海省市,以上海、江苏、浙江、山东、北京、天津、辽宁及广东等省市为代表,2010年中小企业工业总产值约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67.1%,形成长三角、京津辽、珠三角三大集聚核心,依次向周围区域逐渐降低;中部省份处于中间层次;西部地区的云南、西藏、甘肃、青海、新疆等省份,中小企业发展相对滞后。我国中小企业空间集聚的形成源于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如要素禀赋条件、区位条件、区域市场化程度、政府作用等等,而集聚经济、空间依赖、运输成本等因素对企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在国外的研究中日益得到广泛重视。

Weber较早地从运输成本、劳动力成本及集聚经济等方面分析了企业的空间区位选择,其理论核心以生产成本最小为导向。Marshall将企业倾向于集聚的动因,归结为中间投入品共享、劳动力共享及知识溢出等外部性。Hoover将集聚经济看作是企业区位选择的一个变量。新经济地理理论提出具有较大消费者市场规模和较低市场进入门槛的区位对中小企业更有吸引力,引起更多的企业集聚,而较高的运输成本可能会阻碍企业的空间集聚。Krugman(1980)则将外部性的本质界定为规模经济,认为其是集聚形成的动力[1]。Duranton和Puga(2004)研究了集聚经济的分享、匹配、学习机制及其对企业出口绩效的影响[2]。空间效应在传统的经济研究文献中长期被忽略,最近随着空间经济学与空间计量经济学的发展,对于经济发展的空间相互作用产生的空间依赖问题,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探讨。Mayer(2004)认为不同空间位置对于企业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有差异,促使企业空间区位选择发生变化[3]。

国内许多学者从理论及实证的角度,对企业空间区位选择行为进行了深入研究。在基础的理论解释方面,刘天卓(2005)、李新等(2010)分析了运输成本和市场规模对企业选址的影响[4]。在实证分析方面,宋海英、刘荣茂(2007)分析了我国农村中小企业发展地区差异的成因[5]。但整体上来说,以往研究往往着重于要素禀赋、区位、政府政策等的作用分析,对影响中小企业发展的集聚经济、空间依赖及与之密切相关的运输成本的作用关注不足,尤其是缺乏针对我国中小企业空间发展差异形成机制的定量研究,实践指导意义不强。尤其是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后东部沿海日益强化的产业转移趋势,中西部如何为中小企业转移的优势区位创造环境,亟需相关研究。本文从影响中小企业发展空间差异的因素分析入手,着重考察集聚经济、空间依赖对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空间异质性形成中的影响,同时将运输成本作为着重分析因素,强调其对经济发展的长期影响。

二、计量模型的设定与数据描述

按照新经济地理理论,区域经济的收入E取决于企业的空间分布sn,而企业的空间分布受到市场规模的影响,即企业往往倾向于具有集聚经济区域;空间效应的存在使得某一区域中小企业发展受到邻近区域中小企业发展的影响,也就是说毗邻区域的发展存在溢出效应;另外,运输成本的变化直接影响企业空间集聚与扩散进程。本部分的主要目标是分析中小企业发展空间差异的影响因素,尤其关注集聚经济、空间依赖、运输成本对区域中小企业发展的影响程度。

(一)计量模型设定

为验证集聚经济、空间依赖、运输成本等对区域中小企业发展的影响,本研究使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方程作为区域生产方程:

Yit=AitCitαLitβeεit

其中Yit为区域i在t年的中小企业产出,C是资本,L是劳动力投入,资本对产出的影响可能存在时间滞后,模型中要考虑资本的时间滞后问题。e是误差项,反映不知因素或干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一方面,文献深入研究影响中小企业发展的因素还包括区域开放度、产业关联、地方政府作用力等;另一方面,着重考察集聚经济、空间依赖及运输成本对中小企业发展的影响。因此,将生产方程进一步拓展,并取对数、以线性形式表述为:

lnMSVALUEit=β0+β1lnLABORit+β2lnCAPit+β3lnEXPit+β4lnFISCALit+

β5lnLAVALUEit+β6lnSCALEit+β7lnSPAEFFECTit+β8lnTRAFFICit+εit

其中MSVALUEit为区域it年的中小企业工业总产值。本文将劳动力、资本、区域开放度、地方政府作用力因素,及区域产业关联皆看作是区域中小企业发展“第一性先天优势”,是基于区域经济要素优势的内在规定性,是中短期内难以实现巨大调整的因素;将集聚经济、空间依赖及运输成本因素看作是影响中小企业发展的“第二性后天优势”,是基于区际发展系统的优势,可以通过导向性政策实现区位比较优势的转变。

(二)变量定义与数据描述

因变量为各区域中小企业工业总产值(MSVALUE),这是反映区域中小企业发展水平的最基本变量。变量劳动力(LABOR)与固定资本(CAP)是两个核心的区域要素投入,LABOR用各地区从业人数来表示。CAP没有直接的数据来源,考虑资本折旧情况下由固定资产投资转化[6]。区域开放程度(EXP)直接影响区域中小企业发展,区域开放程度相对越高,中小企业发展环境相对越具有优势,这也是我国沿海地区中小企业发展具有的先发优势,使用各区域出口额来表示。产业关联(LAVALUE)指的是区域大企业与中小企业间形成的投入产出联系对中小企业发展产生的影响,一区域大企业数量越多,其地方性中间品需求越多,为本区域配套型中小企业的发展创造了市场空间。地方政府作用力(FISCAL)对区域中小企业发展会产生直接影响,而政府政策如税收优惠、政策性补贴等作用强度大小,直接与区域财政收入水平相关,本文使用区域地方财政收入占区域GDP比重来衡量。

本文着重关注集聚经济(SCALE)、空间依赖(SPAEFFECT)与运输成本(TRAFFIC)对中小企业发展空间差异形成的影响,集聚经济发展程度可以通过几个指标来反映:一是经济集聚度(ECOSCALE),即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以各省市人均GDP水平来衡量,使区际创造财富能力具可比性;二是区域市场集聚度(MASCALE),区域市场规模大小是影响企业空间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以区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表示;三是城市化经济集聚度(CITYSCALE),即区域城市经济集聚规模,以区域城市建成区比重表示。空间依赖(SPAEFFECT)衡量的是区际中小企业发展的相互作用,对区域中小企业发展的影响。理论与实证研究表明区域经济发展过程具有明显的空间相关性,即存在显著的空间依赖,以毗邻省域经济中小企业工业总产值的均值衡量。运输成本(TRAFFIC)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企业潜在市场范围的大小,影响企业空间区位选择。本文采用区域交通指数来表示,根据各省市交通线路的区域密度来衡量。根据前文的理论模型及变量定义,各变量的基本统计特征如表1所示。

注:由于西藏及海南省部分数据缺失,因此在分析中未加以考虑。

全文运用STATA11.0软件对模型进行估计和相关检验,因变量和自变量均取其统计数据的自然对数值。本文对29个省市的面板数据进行估计,西藏与海南省由于数据不全,因而未计算在内。样本区间为2001-2010年,其中中小企业工业总产值数据来源于2002-2011年《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其他根据相关年份《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数据整理计算。

三、计量模型估计与基本结论

(一)模型估计

首先对面板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通过LLC检验序列是否含有单位根。从表2可以看出在本模型中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空间效应变量是非平稳序列,取一阶差分后即为无单位根的平稳序列,其他变量均为平稳序列。利用Hausman统计量决定固定效应与随机效应模型的选择,检验值为55.59(p=0.000),因此应选择固定效应模型。基于差分估计量的检验方法检验固定效应异方差,chi2值为973.36(p=0.000);序列相关Wooldridge检验结果F=17.81(p=0.000),说明存在显著的截面异方差与序列相关,运用广义最小二乘法(GLS)估计对异方差及序列相关进行修正。

(二)模型的基本结论

1.集聚经济水平直接影响中小企业的空间集聚。

由表3可以看出回归结果中经济集聚度(ECOSCALEit)对中小企业发展的影响为正,系数在5%的显著水平上通过检验;而市场集聚(MASCALEit)的系数为负,但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城市集聚度(CITYSCALEit)的系数为正,且在1%的显著水平上通过检验。一区域经济规模越大,多样化产品需求越高,中小企业越容易在差异化产品市场生存。城市是产业发展的空间载体,城市化经济规模越大,企业获得较强的集聚经济或外部规模经济的影响,可以减少生产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因此,集聚经济与中小企业发展水平正相关,与理论预期基本一致。中小企业之所以集聚经济愈强,发展水平愈高,通常是因为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往往都有内生的地理集中性,即合作伙伴、竞争者、消费者等的集中可以有效提升效率,强化区域专业化分工水平。而路径依赖效应的存在使得集聚一旦形成,在外部规模经济的循环累积作用下,产生“锁定”效应,集聚优势不断得到强化[7]。

2.中小企业发展受毗邻区域中小企业发展水平的影响。

在回归结果中,空间效应对中小企业发展的影响为正,而且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通过检验,说明相邻区域中小企业的发展水平对区域中小企业发展产生重要的正向影响。空间效应在解释经济增长中具有重要作用,国家间、区域间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发生较强的相互作用,如贸易、技术扩散、资本流动等。一区域发生的经济震动将不仅改变自己经济运行的基本原理,也会改变相邻区域的经济运行,最终影响相邻区域的经济发展。不同的空间区位如是否靠近经济发展核心及与经济核心区的距离等直接影响区域经济发展,而忽视这种空间效应,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解释将会出现明显的偏差。对于我国中小企业而言,空间效应对其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临近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核心区,发展过程中空间溢出效应距离衰减率的存在使得毗邻区域发展具有区位比较优势,如安徽、江西等省最近几年在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中获得发展机遇。

3. 运输成本的变化诱致中小企业空间集聚与扩散过程。

在其他条件一定情况下,运输成本的降低可以为企业空间区位选择创造更大的空间,但运输成本的变化对企业发展空间区位选择的影响存在两种可能:一是促进企业空间集聚,运输成本的下降能促进企业空间布局由分散走向集中;二是促进企业空间扩散,市场规模大的区位竞争激烈,运输成本的下降可以提高边缘区要素禀赋优势的引力,推动企业由核心区向边缘区扩散。运输成本系数在本研究中为负,且在1%显著水平上通过检验,但估计结果与通常分析结果存在差异,一般预期运输成本系数应为正,逻辑是单位面积运输线路密度越大,区域便捷度越高,区域运输成本下降更有利于吸引中小企业空间集聚的形成。但这一回归结果的产生说明运输成本下降,为中小企业从集聚区向外扩散创造了条件。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随着运输成本等贸易成本的降低,一些产业可能发生集聚,但另一些产业可能因要素价格差异而出现分散[8]。当区域间运费很高时,分散力大于集聚力,处于低水平均衡状态。随着运费的下降,集聚力逐渐占主导,发生中小企业分布的空间集聚,倾向于临近大市场布局,尤其是经济规模大、具出口区位优势的沿海区域,即伴随区域间中小企业发展差异扩大的过程。随着运费的进一步下降,中小企业集聚发展的优势逐渐被要素价格上升、竞争加剧等产生的拥挤效应所抵消,同时,运费的下降减弱了中小企业对邻近经济规模相对大的区域市场的依赖程度,这些都将推动中小企业出现由经济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扩散的趋势。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集聚与扩散取决于集聚经济与运输成本的权衡。

4. 其他因素对中小企业发展空间差异的影响。

地方政府作用力的影响为负,说明地方财政占GDP比重越大,尤其是中西部地区,成为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约束,不利于区域经济长期发展。产业关联,尤指区域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发展间的关联性不显著,且呈负值,可能仍多少受计划经济时代产业布局政策的遗留影响。多数大企业(尤其是中西部)的布局考虑的并非纯经济因素,还包括政治、国防安全等因素。因此,出现中西部区域许多大企业类似于“飞地”的现象,与地方产业关联度低,未能有效融入区域产业分工体系。当然,也与现代化交通通讯设施发展、大企业拥有较大的投入产出空间联系范围联系密切,使大企业区域根植性不强,尤其是促进区域中小企业发展方面作用不明显,甚至一定程度上挤占中小企业发展空间。

四、政策启示

本文的研究结果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推动城市集群化发展。城市化经济在某种程度上是行业间的规模经济,由于城市集群化发展带来区域市场规模的扩大,多样化需求增加,使得企业生产效率提高。因此,企业会选择布局在有大量需求的地方,即存在新经济地理理论所分析的“本地市场效应”,大规模市场更易于吸引中小企业布局。城市集群化发展不仅能形成较大的统一市场,为区域要素流动创造有利条件,而且形成经济集聚。国家层面推动的长三角、珠三角、皖江、武汉、长株潭等城市集群发展规划,为城市集群化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也为产业空间转移、中小企业空间区位再布局提供了空间载体。

第二,创造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市场环境。区际中小企业发展空间依赖效应的存在,构成区际中小企业发展系统环境。而空间效应的大小,即区际相互作用程度的强弱,与区际要素流动性呈正比。由于区域主体消费者及企业,其空间流动的规模往往受到一定条件的约束,如空间距离、转移成本、适应成本、政策引力等等,在空间选择的方向、转移规模上往往具有一定的空间特征,形成毗邻效应,即空间位置靠近的区域之间更易于成为相互作用的优先区位,而且相互作用的强度往往随距离的增加而衰减。这就是很多学者由实证研究得出的“距离衰减规律”, 其形成的基本机制在于要素空间流动的内在推动,如知识跨区溢出的成本随距离递增。由于知识需要面对面的交流,研发溢出受空间限制。专利与研发活动溢出效应的发生具有高度的区位性,仅存在于大约300公里范围内[9],也就是说生产性主体的区位和接近性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创造要素自由流动的市场环境,可以有力助推中小企业空间区位的优化调整,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保持竞争力优势。

第三,完善区际交通网络是促进中小企业空间协调发展的基础设施支撑条件。从区域协调发展视角来说,交通基础设施、通讯设施的完善及其网络化,增强了要素流动性,为产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扩散提供了有效的推动,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相关产业中小企业因远离市场带来的成本增加,更好的改善我国要素禀赋与产业发展空间错位现象带来的不经济性。由于食品制造、饮料制造、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等产业中小企业空间集聚度提高,而且表现出向中西部集聚的趋势,变化比较明显的是河南省中小企业饮料制造业、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工业总产值占全国的比重分别由2001年的4.6%、3.5%、6.8%提高到2008年的8.6%、8.4%、12.2%,这与河南与东部沿海区域之间快速化交通体系改善关系密切。如新亚欧大陆桥沿线、京广沿线、宁西线高速交通束的完善,不断改善河南省域经济对外联系通道的同时,强化其劳动力、资源比较优势。因此,通过交通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完善,打破区域间行政分割和地方保护主义的刚性约束,推动区域市场一体化发展,对于促进中小企业区际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四,对中小企业发展实施有力的税收优惠政策。对于中西部区域来说,由于税收有限,财政收入总量偏低,使得对中小企业发展的财政支持薄弱,与东部沿海区域中小企业相比税负压力相对较大,引致新企业出现数量相对减少,进一步压缩税收、财政收入增长空间,从而形成恶性循环。优惠的税收环境,再加上要素禀赋优势的吸引力,可能使中西部区域成为东部沿海地区产业扩散的优势区位,引导区域经济进入快速发展的良性循环,以中短期收益损失换取长期经济持续发展局面。

摘要: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由东至西形成了较为典型的圈层式空间结构。本文以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空间差异特征分析为起点,定量考察其发展空间差异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除要素禀赋、运输成本、区域开放度、政府作用力有显著影响外,集聚经济、空间依赖对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空间差异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应从城市集群发展、创造要素自由流动的市场环境,及完善区际交通网络等方面,重塑我国中小企业区域协调发展环境。

关键词:中小企业,空间差异,集聚经济,空间依赖,运输成本

参考文献

[1]Krugman P.Scale economies,product differen-tiation,and the pattern of trade[J].AmericanEconomic Review,1980(70):950-959.

[2]Duranton G.,Puga D.Micro-foundations ofUrban Agglomeration Economies[J].Handbookof Regional and Urban Economics,2004,56(3):2063-2117.

[3]Mayer T.Spatial Cournot competition and heter-ogeneous production costs across locations[J].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2000,30:325-352.

[4]李新,苏兆国,史本山.基于区位选择的中国工业生产企业空间集聚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0,28(4):549-557.

[5]宋海英,刘荣茂.农村中小企业发展的地区差异[J].中国农村经济,2007(5):71-77.

[6]C.-C.Ku o,C.-H.Yang.Knowledge cap-ital and spillover on regional economic growth:Evidence from China[J].China Economic Re-view,2008(19):594-604.

[7]张华,梁进社.产业空间集聚及其效应的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07(2):14-24.

[8]Venables A.Cities and trade:external tradeand internal geography in developing econo-mies.NBER working paper,2000.

惰性和依赖性 第2篇

我们公司里有位新婚不久的女同事丽丽,每天大叹苦经总讲她老公如何懒。丽丽说,如果老公只是和别的男人一样有些小懒病,她也就听之任之了,问题是懒惰到连自己的个人卫生也丝毫不讲究,老公每次晚归,都懒得洗脚脱掉鞋子上床便睡,臭味难消,让老公洗脚他还振振有词,强调他的脚每天由袜子包裹着,比脸干净没灰尘,所以不用洗脚。

后来没多久丽丽终于还是和她的懒惰老公分手离婚了,没法忍受那位懒老公的臭脚味是她离婚的原因之一。由此看来,一个能够宽容男人一双臭脚的女人,必定就能容忍这个男人身上的所有惰性。不过话说回来,像丽丽这样敢于同男人的懒惰决裂的女人并不多见,事实上是女人的包容铸成了男人的惰性,也让男人的懒惰有了充分的理由:只要自己的老婆不嫌弃,懒一点也不为过。

相对于男人的懒惰,女人的依赖性那就更为普遍了。女人的依赖性体现在对男人情感上的依赖和婚后生活中的依赖。从情感上来说,女人的依赖性是做给男人看的,因为男人喜欢的都是“小鸟依人”式的女人。和女人的包容铸成男人的惰性一样,男人喜欢女人的依赖性,是因为女人依赖的对象是自己,对于一个男人来说这就是最大的满足,是男性虚荣心的满足,那还有什么理由不让一个男人去欣赏女人对自己的依赖呢?

“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持家观念,令女人的依赖性变得天经地义。一个家里有男人这根顶梁柱撑着,女人自然可以啥事都撒手不管,反正大事小事都有男人给拿主意无须操心,自己只要做好家务、侍候好孩子便行。这样的结果必然是让女人对男人的依赖性越来越强,万一那天男人一闪身,倒霉的肯定是女人自己,后悔莫及才知迟矣。

在物质时代丰富的现今,女人们更讲究现实,嫁个有钱的男人几乎是所有年轻女性的共同心声,有没有爱情那是另一回事。这么讲不是说现在的女人怕吃苦怕承担责任,问题还是女人的依赖性根深蒂固,要不,怎么会有一些女性做小三也不觉羞耻,对这样依赖成性的女人,要警惕。

生活中,如果男人少一点惰性,多一些勤快,女人少一点依赖,多一些独立,日子会过得更美满。

论语法对语境的依赖性 第3篇

[关键词]语言学;语法;语义;语境

在英语的一般结构中,英语本身是受到语言含义等等因素限制的,英语的结构本身是作用于英语语义的,对于英语的释义与英语的语境存在很大程度的联系。因此,文章中笔者针对英语自身的语法变化,将英语语法对语境的依赖性进行了分析。

一、从复数的基本变化形式分析语法对语境的依赖性

在英语中,我们所熟知的基本变化形式无非那么几种,即一般情况下加“s”;以s,sh,ch,x等结尾的词加“es”;以辅音字母+y结尾的词变“y”为“i”加“es”等等,这几种是复数的基本变化规则,一般情况下并不会出现意外。然而在某种特殊的语境下,复数的基本变化规则也会发生转变。例如“city”的复数形式是变y为i再加es,变为“cities”,然而并不是所有情况下都是这种变化形式,美国著名的堪萨斯城Kansas city Missouri,其正确的拼写为Kansas city Missouri,然而由于堪萨斯城的特殊性,在行政区域的划分上横跨了两个区域,因此有很多文章中将其称为“Kansas citys”,在这里并没有按照规则的语法变化标准将“city”变为“cities”,而是根据语境直接将其变为“citys”,由此可见语法对语境还是存在一定的依赖性的。

二、从反身代词形式分析语法对语境的依赖性

在英语中常见的反身代词有myself、yourself、himself等等,其中第一人称的反身代词“our self”其复数形式为“ourselves”,其实开始时不存在“ourself”的形式,但是在一些特殊的语境中,“ourself”可以用来表示特殊的含义。

例: You won 't be the first or last man or woman gets themself involved in a party romance.

在此句中,themself表示对句子中“man or woman”均可含义的单数反身代词,因此在句中用themself替代himself or herself,因此在具体语境中themself可作为特殊的含义使用。

三、从不可数名词用法角度分析语法对语境的依赖性

在英语中,关于一些可数名词的用法也与语境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以可数名词“car”为例,“car”作为可数名词其复数形式是“cars”,然而在特殊的语境下却可以当做不可数名词使用。

例: More car for your dollar.

在此句中,可以将其翻译为“这种车的性价比很高,十分物有所值”,如果按照常规的语法翻译,那么句子答案中的“car”则是可数名词,那么其中应该写成“More cars for your dollar”形式,那么句子的语义就发生了改变,然而在这个句子中,car所指为汽车的性能,并非汽车本身,因此在具体语境中要作为不可数名词使用。

四、从过去式以及过去分词角度分析语法对语境的依赖性

在英语中过去式和过去分词是十分常见的语法,以“arise”为例,arise的过去式是“arose”,过去分词形式为“arisen”,动词“fly”的过去式“flew”,过去分词形式为“flown”,除了这两种基本形式外,还存在另外一种形式存在,即“flied”,其在字典里的语义为“fly的过去式及过去分词”,但是“flied”在使用时并非完全作为fly的过去式及过去分词使用,在某种特定的语境下固定用“flied”。

在不同的字典中对“flied”的释义也不同,部分字典中对于“flied”的释义仅仅为“fly作为动词的过去时”,然而在部分词典中对于“flied”的释义却标注为“to hit a fly in a baseball”,即“(棒球)打出高飞球”,由此可见,在不同的语境中,对于“flied”的释义也完全不同,可见过去式以及过去分词在语境上也存在很大的联系。

五、结语

综上所述,英语中的语法与语境存在很大程度的联系,在对句子解释的同时要与语法、基本语境进行结合,从而发现英语结构中语法与语境之间的联系。文章中笔者针对英语语法与语境的联系,在从复数的基本变化形式分析、从反身代词形式分析、从不可数名词用法角度分析、从过去式以及过去分析角度分析四方面进行了阐述,从而进一步对语法与语境之间的依赖性进行了表达。

参考文献:

[1]陈道明. 论语法对语境的依赖性[J].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4:128-132.

[2]独雪梅. 英语语法教学与语境设计[J].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142-144.

空间依赖性范文

空间依赖性范文(精选3篇)空间依赖性 第1篇 中小企业是现代经济中极具生命力的经济组织,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决定性力量。积极促进...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