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方法

来源:文库作者:开心麻花2025-09-181

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方法(精选6篇)

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方法 第1篇

建筑混凝土质量检测方法探讨论文

摘要:社会主义转型阶段是我国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阶段,建筑行业的发展在国家的支持下呈现飞速发展的趋势。混凝土材料在建筑施工中被大量的使用,可以看出混凝土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在建筑施工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在实际施工中,混凝土在人为因素、自然因素以及技术方面的因素的影响下导致其质量出现问题,甚至危及建筑工程的整体安全性。因此,对建筑物的混凝土质量检测显得尤为必要。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质量检测

现代建筑施工技术进入全面发展阶段,建筑物的安全性、实用性以及持久性均受到人们的关注。目前建筑工程中需要用到大量的诸如混凝土、钢筋、水泥等材料,每种材料都在建筑施工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大量的混凝土材料被应用到建筑施工中,承担着主要的负荷作用,这使得人们对混凝土材料的要求较以往更加的严格。因此,为了保证混凝土质量,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在建筑施工中需要对混凝土的强度进行科学合理的检测,保证混凝土发挥高质量的使用情况,确保建筑施工的整体质量。

1混凝土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

建筑施工中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因素有很多种,比如,当时的温度、所处的自然环境、所使用的材料以及建筑施工中所采取的.技术等。另外,混凝土在浇筑完成后也容易出现混凝土裂缝现象和混凝土中产生气泡的现象,这种情况也容易导致安全隐患,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建筑施工的整体质量。因此,为了杜绝上述的安全问题,在建筑施工中,尤其是浇筑混凝土过程中,需要施工人员严格把控混凝土的质量,提高安全性。所使用的材料在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因素中也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所用材料的质量影响着混凝土的功能,材料的质量问题也是除了外部压力、温度以及自然条件等因素外的导致混凝土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建筑施工的前期采买中需要严格的控制采买材料的质量问题,在源头上控制材料的质量,将其对混凝土质量的影响降到最低。除了上述的因素外,在建筑施工中的施工技术也是影响混凝土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目前常见的主要有以下三种较为常见的影响因素。

第一,材料比例上的不科学。混凝土是由多种物质共同构成的,其主要的成分有砂石、水泥等。砂石以及水泥等材料影响着混凝土的质量。比如,水泥的标号没有达到所要混凝土的标准、水灰的比例同混凝土所需要的比例不相符合、砂石的质量并不符合标准等均是影响混凝土强度的重要因素,甚至造成极大的影响。而混凝土的强度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负荷能力,如果因为混凝土强度不符合标准而影响了混凝土负荷,使混凝土因为所承担的收缩力到了极限,最终会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从而影响了建筑物的质量。

第二,无视了温度对混凝土的影响。混凝土在浇筑完成后会进入养护期进行养护,这一时期是决定混凝土强度的重要时期。刚刚浇筑完的混凝土强度还没有达到标准的强度,这时需要严格注意温度的变化,避免因为温差过大导致混凝土在温度的变化下形成严重的收缩现象,最终导致混凝土产生裂缝。这种情况严重的影响了混凝土结构的寿命。

第三,制作模板不符合标准。模板的制作如果不符合规定的要求,会导致接缝的位置产生问题。这种情况会使得振捣是产生泥浆泄露和产生气泡等问题。以此同时,也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引发裂缝现象。

第四,保养工作不符合标准。混凝土缺乏适当的保养会及易导致其裂缝的产生,从而导致其使用寿命的缩短。综上所述,在明确影响混凝土质量的重要因素后,针对其因素,采取适当的措施,将混凝土的质量控制在标准的范围内,保证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

2混凝土质量检测的初步方案

对于混凝土质量检测方案而言,它需要我们按照实际情况,选择与之相适应的检测方法。在开展混凝土质量检测工作之前,通过选择相同原料配比的混凝土、相近的施工工艺和龄期等,作为检测总体,再分别对内部每一个体进行规划,并任意选择一个个体进行检测,能够增加样本数量来提升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另外,高水平准的施工团队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可以有效提高检测的准确率,提高检测效率。

3混凝土抗压性的检测

衡量混凝土质量的重要标准便是混凝土的实际强度。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对于混凝土实体强度的检测手段也逐渐增多,主要有回弹法、拉拔法、弹芯法以及超声回弹综合法等方法,其中回弹法凭借着自身不破坏原有结构、操作简便、极具经济性等诸多优点,现已广泛应用于混凝土检测工作中,检测准确性基本维持在较高水平,尤其是泵送混凝土的检测,通常准确性可以达到95%以上。

3.1检测工作前回弹仪的选择

回弹法检测原理主要是通过利用回弹仪测量混凝土表面的回弹硬度,从而推测出结构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若是回弹数值较大,则说明混凝土硬度较大,其抗压强度也就越大。在选择回弹仪时,要选择具有产品合格证、检测单位检测合格证、生产许可证的回弹仪、在使用回弹仪之前,需要按照相应标准将回弹仪放在钢钻上完成率定,率定平均值通常在78-82之间,工作温度只有在-4℃-40℃之间时方可得到有效数据。

3.2检测工作中的主要做法

使用回弹法一方面可以给单个结构或构件完成检测,另一方面也可以完成批量检测工作。针对同一种生产工艺以及相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确保原材料、成型工艺、配合比以及养护条件等基本一致,在大于十件同类构件当中任意抽检的数量都要大于同类构件的总量的30%。

3.3检测工作结束之后整理出评定结果

尽量选择地方测强曲线得出测定混凝土强度数值的换算表,这主要是由于它比国家制定的回弹检测方法测强曲线更贴近区域内的实际状况,它充分考虑了区域内独有的气候条件、混凝土原材料特性以及养护工艺,它相比于传统测强曲线的所测结果更接近混凝土实际强度。

4保证混凝土质量检测准确性的具体方法

回弹法在混凝土质量检测中拥有较多优势,然而想要从根本上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我们需要综合使用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检测方法进行检测,唯有如此才能够真正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当前技术条件下,超声波检测方法得以不断完善、发展,这种方法主要是凭借混凝土强度以及超声波传播速度之间的相互联系,进而针对混凝土的强度完成检测。若是在实际工作中能将这种方法与回弹法进行综合使用,我们便可以获取更多的物理数据,这无疑对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以及可靠性提供了极为重要的保障。

5结束语

总之,作为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重要材料,混凝土的质量影响着建筑工程的质量,混凝土质量的检测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唯有科学合理的实行混凝土质量检测,把控混凝土质量,才能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性。由此可见,随着科技的发展,发挥现代化的混凝土检测技术,保障混凝土质量在我国建筑行业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江广武.浅谈建筑工程的质量检测[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7).

[2]韦炜.关于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的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0(10).

[3]田晖,辛纯涛,张坤.超声波单面平测法检测混凝土构件裂缝深度可靠性分析[J].兰州理工大学学报,(6).

[4]王端巧,许灵勇.影响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准确度的因素和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32).

[5]陈建伟,陈海彬,李素娟,等.回弹法测强曲线的逆向回归模型[J].河北理工学院学报,(2).

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方法 第2篇

摘要:混凝土是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核心材料,混凝土构件承担着建筑工程整体施工质量、施工安全等重任,因此必须重视对于混凝土质量的严格把控。文章探讨了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质量控制方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质量控制

混凝土施工在现代化的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已经成为主要的施工材料之一,就当前我国的建筑工程施工实际状况而言,建筑混凝土的施工中仍然存在一定的质量问题,对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为了保障工程建设质量,必须采用合理的管理方法,对建筑混凝土施工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管理。

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方法 第3篇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 建筑行业越来越迅速地发展起来, 所以人们也越来越关注建筑工程中主体结构的质量问题。而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就是代表政府机关对建筑工程质量进行监督的职能部门, 其职能就是根据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建筑工程质量验评标准及地方业务部门的有关规定, 运用检测技术手段, 对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主体结构质量进行监督, 用以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达到国家验收标准。就此, 我们进行了对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质量检测方法进行了如下的讨论。

1 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的监督现状

就目前而言, 我国在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质量检测上还存在着不足之处。由于建筑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职能的交叉、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有关管理制度的方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我们在工程主体结构的质量监督管理方面在还一些问题尚待解决。

1.1 监督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质量监督管理制度不完善主要表现在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的不作为和滥作为, 监督管理职能功效不高, 并且各个环节进行分割监督, 不按照法定程序执行, 不根据科学规律及技术标准规范施工, 从而就会导致建筑工程施工盲目、抢工期、赶进度, 这就导致了建筑工程质量出现问题, 没有达到国家标准。还有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的各部门工作都是各自为政、封闭管理, 并且管理不严格, 造成了工程质量隐患。

1.2 忽视工程质量的监督重点

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的监督人员在质量检测过程中, 往往会走进无论巨细都检测的误区。这样就会导致监督重点不够突出的质量监督现状。监督管理人员的监督管理办法单一、技术手段低下, 甚至担当了施工单位技术员的角色, 运用划分区域或者定点定人的监督办法。还有的质量监督站主要是进行定点式监督管理, 直接把抽查重点提前告诉施工单位, 让他们对监督管理部门做好前提准备。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的现场检测都是使用低级的检测技术手段, 不能够满足当前对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进行监督管理的相关标准。以上的这些方法手段, 都会造成所监督的施工企业的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质量不达标, 未能充分发挥质量监督站的监督作用, 还使得自身的职能威慑能力降低。

1.3 轻视监督管理的纠错能力

由于建筑工程的施工周期较长, 少则一两年, 多则三五年, 还有各种各样的诸多影响因素, 就会导致建筑工程主体结构出现个别的质量问题。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作为监督管理人员不应当只是对出现问题的地方负责人进行罚款, 还应当注重已出现问题的纠正及解决办法, 在工程技术上给予支持和帮助。甚至有些施工企业单位只报喜不报忧, 隐瞒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质量实际情况, 从而为建筑工程的主体结构质量造成了隐患。

2 制定主体结构质量的检测方法

2.1 质量检测的主要内容

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进行建筑工程的主体结构质量检测的内容主要是抽查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钢筋保护层和钢筋的数量及位置, 还有工程施工中的砼回弹、砌体、砂浆、钻芯、测砼强度等等。

2.2 质量检测的方法手段

在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质量检测中, 监督实体的检测是必不可少的;而这一工作具有随机性, 是监督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样本空间的确定上应该处于相关规范的要求以内, 同时应当具有实体的针对性。监督人员或委托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时, 除了结构外观、尺寸检测以外, 其他的实体检测均应制定相应的检测方案, 并告知施工、监督站;在采取可能会影响结构质量的局部破损检测时还应征询设计单位的意见。由监督机构进行的检测应由监督小组或监督机构相关部门制定方案;如已委托给专业检测单位进行检测, 则应由专业检测单位提供检测方案, 并经质量监督站认可。

监督实体检测的检测目的不同于质量验收。监督实体检测是随机的抽查工作, 所以一定要明确检测目的, 运用操作简便、科学合理的手段进行检测。在通常情况下选择可以在现场独立操作的监督小组的质量检测方法。如若不能展开检测或者对检测结果存在异议, 还可以采用由具备相应检测资质的单位进行可靠度更高的检测。在常规检测中, 对于存在质量疑义的构件和无法通过现场质量检测的构件, 应当对有问题构件进行有针对性的部位检测, 达到科学反应实际情况的目的, 不可以任意扩大范围。

2.3 抽样检测的主要原则

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质量检测要求科学合理地对构件质量进行判断, 其关键就在合理的选择抽样数量。抽样检测的基本原则是结构检测应选择同类构件中荷载效应相对较大和施工质量相对较差的构件, 根据监测目的不同可以分类确定抽样空间。

2.3.1 根据结构形式和材料类型作出抽查规划, 进行一般质量行为的抽查。

不同的级别区分方式不同:第一级可按结构类型分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砌体结构等;第二级可按构件类型分为梁、柱、墙三类;第三级可按材料类型划分。通过检测方案确定检测方法, 尽量让监督小组独立完成的检测方案, 若是监督小组不能完成的方案, 则应该由专业的检测单位进行检测。

2.3.2 依据检测的类别和所选择的检测批的容量来确定样本容量, 进行抽查有异议的构件。

不但监督机构应该对构件进行抽查, 而且现场的责任单位也应通过委托检测单位进行检测, 来论证有疑义的构件是否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监督机构的抽检不应低于总抽检数的10%, 第三方委托抽检的检验方案必须交由监督机构审核, 监督机构有权对方案进行修改。

3 注意事项

在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质量检测中应该注意以下事项: (1) 工作人员在检测时要注意人身安全; (2) 在检测时, 检验人员和委托方及相关人员都应该同时处于现场; (3) 拟定的检验方案原则上不能改变, 如因现场条件限制无法执行原定检验方案时, 在不违反规范、标准的原则下, 经当事各方同意签字确认后方能更改; (4) 在讨论到引起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安全问题的原因时要一切依照鉴定报告为准; (5) 由于报告并不是个人见解, 而是某一检测机构的结论, 所以在未准签发前检测报告是可以更改的。

4 结束语

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质量检测人员应该具有系统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同时还要有责任心、使命感, 树立强烈的监督管理意识, 才能完成这项十分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在检测过程中, 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工作人员要认真制定检测方法, 强化监督职责, 注意必要事项;还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 保证监督管理工作的灵活性、合理性和有效性, 从而保证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江萍.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施工管理实例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 2010 (7) .[1]江萍.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施工管理实例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 2010 (7) .

[2]皮翔.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施工质量控制[J].民营科技, 2012 (2) .[2]皮翔.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施工质量控制[J].民营科技, 2012 (2) .

[3]林振伟, 吴志军.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电子版) , 2012 (5) .[3]林振伟, 吴志军.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电子版) , 2012 (5) .

[4]杨曼华.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检测分析[J].城市建设与商业网点, 2009 (29) .[4]杨曼华.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检测分析[J].城市建设与商业网点, 2009 (29) .

[5]周大平.对某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施工技术的探究[J].中华民居, 2012 (4) .[5]周大平.对某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施工技术的探究[J].中华民居, 2012 (4) .

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方法 第4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材料;工程质量;材料检测

1.加强建筑工程材料质量检测的重要性

材料贯穿整个工程建设,因为土木建筑工程成本的30%~50%是材料,工程要想降低工程造价必须要使用新材料,很多工程质量问题无一不与材料有关,因此工程质量的也必须从材料入手。新型的建筑材料包括的范围很广,有保温材料、隔热材料、高强材料等都属于新型材料。在生态建材发展的重点方面,国内外不少研究者关注环保和生态平衡理论设计制造的新型建筑材料,从宏观来看,中国发展生态建材现阶段的重点放存引入资源和环境意识,采用高新技术对占主导地位的传统建筑材料进行环境协调化改造,尽快改善建材工业对资源能源的浪费和处理污染环境的状况。建筑材料长期承受风吹、日晒、雨淋、磨损、腐蚀等,性能会逐渐变化,建筑材料的合理选用至关重要,首先应当安全、经久耐用。建筑材料用量很大,直接影响到T程的造价,通常建材费用占工程总造价的一半以上,因此在考虑技术性能时,必须兼顾经济性。生态建材与其它新型建材在概念上的卡要不同在于生态建材是一个系统工程的概念,不能只看生产或使用过程中的某一个环节,对材料环境协调性的评价取决于所考察的区间或所设定的边界。

2.建筑工程材料质量检测的内容与方法

2.1检测项目

为了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建筑材料在进场之前,必须做一系列的检测试验,试验过关之后,才能够被批准进场。建筑工程中一些基础的材料,比如水泥,在施工时,应该接受凝结时间、强度、安定性等检测项目的检验试验;如果是高新材料,那么还要增加其他的检测项目。只有当建筑材料各项检测项目的检查结果符合国家和当地的标准时,才能够予以使用。

2.2样本抽取

由于建筑材料过多,所以不能够一一进行检测试验,只能够抽取其中的一小部分作为检验试验对象。为了保证检验试验的准确性,样本的抽取应该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性。一般来说,对一批材料进行样本抽取,需要从材料的不同部位来进行广泛的取样。在抽取样本的过程中要注意,要保证一定数量的样本,切不可使抽取的样本太少。

2.3环境问题

一些建筑材料,比如水泥,很容易受湿度、温度等环境的影响,因此,在对这些建筑材料进行检测试验时,需要严格地控制检测环境,必须使检测环境的各项指标都满足要求,这样才能够保证检测结果的真实性。

2.4加荷速度

在检测环境温度一般的情况下,如果在检测建筑材料的力学相关性能时,加荷速度达到了某个值,那么加荷速度就会影响建筑材料的检测过程,使得测出来的材料强度比材料本身强度要高。所以,在检测试验建筑材料时,一定要严加控制加荷速度均匀度。如果试件在检测的时候出现被破坏情况或者产生变形,那么就要马上停止检测,先调试好测试机械,再进行试件荷载值检测。

2.5误差问题

建筑材料的检测结果出现一定的误差是允许的,但是这个误差不能够超出一定的范围。在建筑材料的检测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几种误差。

比如在进行同一组试件测试时,会出现一定的误差,如果误差太大,超出了一定的范围,那么就要进行重新试验和检测。比如,当同一个样品被分割成多个部分进行试样时,那么得到的结果之间也会存在一定的误差,这种误差被称之为平行误差。比如,对同一种材料,当把他们放在不同试验设备下进行检测时,不同的试验设备对材料测出来的结果也是不相同的,这种误差被称之为对比试验误差。如果误差不是很大,那么就没很大的关系;如果误差较大,那么检测人员应该仔细分析出现误差的原因,然后加以改进。

2.6数据处理

因为在对建筑材料进行检测试验时,测试的结果分布较分散,所以检测人员要学会从这些杂乱的数据中挑选出一些比较合理的数据,然后舍弃一些不合理的数据,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对于最终得出的数据统计结果,如果对数据没有进行具体的特别要求,那么就可以根据“四舍六入五单双”规则进行统计计算,然后再按规定保留有效位数。如果对数据有特定的要求,那么在数据统计计算过程中,就要按照规则和要求来进行。

在进行建筑材料检测试验时,检测人员一定要注意以上几个环节中容易出错的地方,然后做好每一个环节,只有这样,才能够防止建筑材料在检测试验的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

3.建筑材料质量的控制措施

3.1严格检查建筑材料三证

为了控制以上材料配件的质量,严把材料进场检验关是一个重要措施。工程所使用的主要材料、成品、半成品、配件、器具和设备必须具有中文质量合格证明文件,规格、型号及性能检测报告应符合国家技术标准或设计要求。进场时应做检查验收,并经监理工程师核查确认。实行生产许可证和安全认证的制度的产品,应有许可证编号和安全认证标志 实行生产许可证和安全认证的制度的产品,在选购前需对产品的生产许可证及安全认证标志原件进行核查,以防复印件伪造,同类产品不同型号不同规格产品要分别核查每个品种的证件,以防冒名顶替以一代十。招标或采购技术要求,产品样品、投标书、合同等重要文件资料要专人妥善保管,甲方工地代表或监理工程师要全面掌握这些资料,货到工地后依据资料核查验收,对产品的型号、规格、性能指标、产地、数量、外观质量进行检查,不符合要求者不许接收.重要的设备、产品,需要特别关注的产品在设备产品加工生产过程中,需要甲方去现场核查监督生产过程。这项工作是甲方工地容易脱节,建设单位材料部门或合同管理部门整个操作过程没有及时通报给监理工程师,资料也没有给监理工程师复印,有时货到现场后没有及时通知监理工程师,材料部门或工地直接将材料接受,都会造成材料进场把关不严。加热管管材生产企业应向设计、安装和建设单位提交下列文件:国家授权机构提供的有效期内的符合相关标准要求的检验报告,产品合格证,有特殊要求的管材,厂家应提供相应说明书。

3.2必要的强制性检测

为了保证结构安全.治理质量通病,禁堵伪劣材料用于工程,根据设计要求,或规范要求,或主管部门规定.需要进行项目检测。目前一些地区质量检测站常规检测项目有:主体结构(梁、板、柱 标号及钢筋数量检测.竣工后房屋空气质量状况检测,钢筋抽样检测,混凝土试块检测,加气块两项性能(外观质量及强度检测(非必检测项目),瓷砖性能检测,铝合金门窗三性检测等,这些项目都是强制性要求必须检测的项目。

4.结束语

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的物质基础,其质量是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前提,因此,在建筑材料进场之前,一定要做好建筑材料的检测试验工作。在建筑材料检测试验的过程中,需要做好每一个环节的检测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够减少建筑材料在检测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才能够保证检测结果的真实性,从而保证建筑材料的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富年.常用建筑材料检验项目及试验数据处理[J].材料分析,2005.

[2]时晓艳.建材质量检测技术与质量控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8).

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方法 第5篇

2.1混凝土施工裂缝。裂缝是混凝土施工中的最常见质量问题,不仅会对建筑物的整体质量及安全性能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而且还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建筑结构的整体硬度与强度,严重的裂缝问题很可能会导致长大安全事故的发生。而混凝土施工中裂缝问题出现则主要是由于混凝土的原材料质量问题、水化热温升问题,以及混凝土施工的技术不科学和混凝土施工人员的专业水平不达标等方面的因素造成的。

2.2混凝土施工中的露筋问题。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通常应用的是钢筋混凝土结构。然而,一些企业在建筑施工过程施工质量把控松懈,使得钢筋暴露在外或者钢筋保护层不足,影响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所以,施工管理人员应当对施工过程进行严格监管,使得混凝土工艺达到理想效果。

2.3混凝土施工中的烂根、蜂窝、麻面问题。在建筑施工中,烂根、蜂窝、麻面问题比较常见,墙面粗糙,部分范围缺浆问题出现频繁,混凝土表面更是有可能出现凹凸面现象,对建筑的承载力具有极大的威胁,使美观程度大大受损。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加大对上述问题的处理,减少烂根、蜂窝、麻面等现象的.出现。

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方法 第6篇

摘要:长江重要堤防隐蔽工程质量检测或评价方法的依据是各种行业标准和规程规范,但其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工程质量的检测和评价有别于其他工程。通过对长江重要堤防的护岸工程、穿堤建筑物、防渗工程质量检测的内容、方法和依据进行概述,对部分参数的检测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长江堤防隐蔽工程质量检测质量评价

为了确保长江重要堤防隐蔽工程的质量,从工程建设的业主、监理、施工各方对工程质量的过程控制到政府质量监督站的质量监督,都需要工程质量检测单位完整、快速地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作为工程质量评定的基本资料。如何进行已建工程的质量检测和质量评价,使检测数据真实地反映堤防工程质量检测的现状,是堤防工程建设中的重要环节。

一、长江重要堤防隐蔽工程检测的特点

长江重要堤防隐蔽工程有如下特点:一是从分布上看,涉及面广,战线长,布点分散,堤防隐蔽工程不连续地分布在经常遭遇水患灾害的鄂、湘、皖、赣4省几千公里长江干堤的险工、险段上。二是从工程的项目看,主要包括水上护坡、水下护岸、防渗工程、穿堤建筑物加固或重建等四种。三是从施工队伍的组成看,大多为具有较高资质的水电施工企业,但也有来自其他如铁路、煤矿、房建、公路等行业的施工企业,对水电施工,尤其对防渗工程的施工尚无成熟的经验。四是施工工期短,工程的建设速度和质量与工程建设各方的素质及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有很大的关系。

长江重要堤防隐蔽工程质量检测或评价方法的依据是各种行业标准和规程规范,但其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工程质量的检测和评价有别于其他工程。长江重要堤防隐蔽工程的质量检测和评价应根据项目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检测手段、检测方法和评价方法。

二、工程质量检测的依据

工程质量检测的依据主要包括:《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98),《堤防工程施工规范》(SL260-98),《堤防工程施工质量评定与验收规程》(试行)(SL239-1999),《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SD105-82),《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1999),《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GB/T17671-1999);《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CECS03:88),《混凝土强度检验标准》(GBJ107-87)。

三、工程质量检测内容和方法

1.护坡工程质量检测

长江重要堤防的护坡工程主要包括混凝土护坡或干砌石护坡两类,其中混凝土护坡又包括现浇混凝土护坡、预制混凝土六角块护坡、模袋混凝土护坡等。由于受到石材供应及价格的影响,各种混凝土护坡形式被越来越广泛地采用。

护坡工程的分项工程一般包括:堤身加高培厚,坡面整理,垫层铺设,干砌石或混凝土预制块的铺砌,现浇混凝土护坡的浇筑(部分现浇混凝土护坡的设计为钢筋混凝土),浆砌石排水沟的护砌。

护坡工程质量检测的重点是护坡垫层的厚度、干砌石的厚度和材质、混凝土的厚度和强度,在干砌石护坡中垫层有反滤设计要求时,应对垫层进行颗粒级配分析。

检测的内容和方法包括:

(1)以干砌石为主的护坡,可采取开挖取样进行室内试验和现场测量的方法同时进行,室内试验的内容主要包括石材的强度,垫层的颗粒分析等。现场测量主要包括砌石的厚度、垫层的厚度及石料的粒径、铺设情况是否满足规程规范的要求。

(2)以混凝土为主的护坡,可采取现场钻芯取样的方法进行检测,检测的内容主要包括:混凝土护坡的厚度、混凝土的强度、混凝土芯样的描述、垫层的厚度及垫层的颗粒分析等。

检测的部位和数量可以如下布置:按堤线每500m左右随机选择1个检测断面,每个断面选择3点进行检测。每个单位工程的检测数量不得少于3个断面,现场检测发现工程质量问题时,应在问题断面50~100m范围内加密检测2~3个断面。

2.护岸工程质量检测

长江重要堤防隐蔽工程的护岸工程主要方式是水下抛石护岸、有少量采用混凝土绞链沉排护岸及其他新工艺。

检测主要内容水下抛石断面线测量。通过工程完工前后的水下抛石断面线的对比,检测水下抛石的数量和位置是否满足设计。一般可采用水下CT和全站仪进行测量。检测的部位和数量可以如下布置:按堤线每500m左右随机选择1个检测断面。每个单位工程的检测数量不得少于3个断面,现场检测发现检测断面线与设计断面线相差较远时,应在该检测断面线附近加密检测,以便准确的检测和判定抛石的数量和位置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3.穿堤建筑物质量检测

长江重要堤防的穿堤建筑物工程主要是指各种大型的闸、涵和泵站的重建和加固,主要由各种地基工程、钢筋混凝土工程、护岸和护坡工程、房建工程、道路工程等组成。

穿堤建筑物工程质量检测的重点是闸、涵的底板,涵身、闸墩、启闭机房、护坡、道路等各重要部位的原材料及建筑物本身的质量,如各部位使用的水泥、砂石料、外加剂、钢筋、止水材料等各种原材料及各部位的混凝土强度、外观等。

检测的内容主要包括:①各种原材料的检测,可采取现场取样,进行室内试验的方法,检测的内容主要是原材料的各种物理力学性能。②混凝土检测,对正在浇筑的部位可采取现场取样,进行室内试验的方法。对已完工的部位采取现场钻芯取样的方法进行检测,检测的内容主要为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是否达到设计标号,芯样中是否有浇筑不密实如蜂窝、空洞等重大缺陷,应详尽对芯样的外观进行描述。

4.防渗工程质量检测

长江重要堤防防渗工程主要由塑性混凝土防渗墙、水泥土防渗墙、高喷防渗墙及其上接的土工布组成的堤基及堤身的防渗体组成。

检测的内容主要包括:一是组成防渗体的各种原材料(水泥、膨润土、外加剂、砂、石、土工布等)的现场检测,主要检测原材料的各种物理力学性能。二是防渗墙墙体质量检测,包括墙体材料质量检测和墙体的完整性检测。墙体材料质量检测,主要是抗压强度、抗压弹模、渗透系数等,可采取现场取样室内试验的方法,成墙后也可采取钻孔取芯的方法进行检测,钻孔后可进行注水试验,测试墙体的连续性和渗透系数。墙体完整性的检测主要检测墙体是否连续、完整,包括墙体的厚度、垂直度、墙体的外观、接缝等,采取现场开挖,使防渗墙暴露一定的深度,再进行观测的检测方法。开挖应在防渗墙的两侧同时进行,以便进行检测。

四、工程质量评价

1.护坡工程质量评价

1宦固使用的圆牧现柿勘匦肼足国标要求或在规范允许的范围内。

2混耐粱て碌暮穸取⒌娌愕暮穸纫愿枚厦娓鞯悴庵档钠骄值作为代表值,护坡混凝土的厚度、垫层厚度的单点最小值不小于设计值的90%,并统计各检测参数的断面合格率。

3混耐恋`强度评定按《混凝土强度检验标准》(GBJ107-87)进行。

各断面抗压强度代表值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取三个试件强度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每组事件的强度代表值;

②当三个试件中强度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与中间值之差超过中间值的15%时,取中间值作为该组试件的强度代表值;

③当三个试件中强度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与中间值之差均超过中间值的15%时,该组试件的强度不应作为评定的依据。

由于堤防工程建设的工期较短,对一个单位工程内的混凝土可按一个验收批进行验收。由于未知本验收批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差,按下列两种情况对一个单位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进行验收:

a.当检测试件组数m<10组时,按非统计方法评定混凝土抗压强度,应同时满足下列要求:

mfcu≥1.15fcu

fcumin≥0#梗担妫悖

b.当检测试件组数m≥10组时,按统计方法评定混凝土抗压强度,应同时满足下列要求:

mfcu-λ1sfcu≥0.9fcu

fcumin≥λ2fcu

mfcu――同一验收批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平均值(N/mm2);

fcuk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标准值(N/mm2);

fcumin 同一验收批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最小值(N/mm2);

sfcu――同一验收批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标准差(N/mm2),当sfcu的计算值小于0.06fcuk时H。螅妫悖酰剑埃06fcuk

λ1,λ2――合格判定系数,根据不同的检测组数按规定取用。

2.护岸工程质量评价

通过施工前和施工后水下抛石断面线对比,判断水下抛石的数量和位置是否满足设计。

3.穿堤建筑物质量评价

(1)各种原材料物理力学性能必须满足国标要求或在规范允许的范围内。

(2)混凝土工程,采取钻孔取芯检测时,芯样中不能有浇筑不密实如蜂窝、空洞等重大缺陷,各部位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可按与护岸相同的方法进行评价。

4.防渗工程质量评价

(1)组成防渗体的各种原材料(水泥、膨润土、外加剂、砂、石、土工布等)的各种物理力学性能,必须满足规程规范和设计要求。

(2)墙体材料的抗压强度按与护岸混凝土评价的相同方法进行评价。抗压弹模、渗透系数应在设计值允许的范围内;墙体完整性评价主要包括墙体的厚度、垂直度、墙体的外观、接缝等。墙体的厚度、垂直度必须满足设计要求,墙体的外观及接缝情况无重大缺陷。

五、武汉长江干堤塑性混凝土防渗工程质量检测实例

1.防渗墙塑性混凝土质量检测结果

对武汉长江干堤加固工程第2标段、第8标段防渗墙塑性混凝土进行了现场取样检测。现场取样后,进行室内成型、养护,达到28d龄期后进行性能试验。检测的内容包括防渗墙塑性混凝土抗压强度、抗压弹性模量、渗透系数;第8标段塑性混凝土还进行了拌和物性能检测。对第3标段、第8标段的塑性混凝土进行了取芯检测,检测内容主要为抗压强度和渗透系数。武汉长江干堤塑性混凝土防渗墙的设计指标:抗压强度大于2MPa、抗压弹性模量不大于1000MPa、渗透系数小于i×10-7cm/s1<i<9。其检测结沽杏诒恚敝小

2.防渗墙墙体开挖检测

对武汉长江干堤加固工程第2标段、第3标段、第8标段塑性混凝土防渗墙墙体进行了开挖和外观检测,外观检测结果及外观描述见表2。

3.防渗墙工程质量评价

(1)对武汉长江干堤加固工程防渗工程两个标段的塑性混凝土进行了机口取样检测。第2标段的抗压强度、渗透系数满足设计要求,弹模略高。第8标段的塑性混凝土抗压强度、抗压弹摸、渗透系数均满足设计要求,混凝土拌和物的坍落度和扩散度也在设计要求的范围内。

对第3标段、第8标段的塑性混凝土进行了钻孔取芯检测,芯样的抗压强度、渗透系数满足设计要求。

(2)武汉长江干堤加固防渗工程塑性混凝土防渗墙墙体开挖外观检测表明:塑性混凝土防渗墙的墙面垂直度、墙体厚度均满足设计要求,墙体外观较平整,接缝中夹有胶结紧密的泥皮,接头处较平整,无明显错位,接缝宽度约0.5~2.5cm,防渗墙塑性混凝土的骨料与水泥石胶结较好或一般,骨料分布均匀,墙体表面未见蜂窝、空洞等明显缺陷。

参考文献:

1水闸安全鉴定规程SL214-98.

2金初阳,柯敏勇等.水闸病害检测与评估分析.水利水运科学研究,2000.3.

3刘柏青,周素真,雷声隆.灌区建筑物老化病害评估指标及标准的研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1998.5.

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方法

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方法(精选6篇)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方法 第1篇建筑混凝土质量检测方法探讨论文摘要:社会主义转型阶段是我国各项事业发展的...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