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严与爱范文
教师的严与爱范文(精选3篇)
教师的严与爱 第1篇
热爱学生
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教师的天职, 是教师必须具备的情感品质, 也是教师这一崇高职业所要求的, 在素质教育中教师也必须具备这一基本要求。青少年的可塑性很强, 特别渴求和珍惜教师的关爱。教师的一句赞扬的话语, 一个细微的动作, 一个由衷的微笑, 一个包含深情的手势, 一个蕴含鼓励的眼神这些对学生来说都是如沐春风, 都会收到神奇的教育效果。因此, 在日常的教育管理中, 教师虽然处在管理者的地位, 起着主导性的作用, 但在情感上却要把自己放在与学生平等的地位中去。管理中应体现出尊重, 体现出关心, 体现出奉献, 对学生的过失与缺点要宽容, 对学生出现的闪光点要激励。对后进学生要特别尊重和维护他们的人格, 了解他们的心理活动, 掌握他们的内心世界, 采纳他们的正确意见, 满足他们的合理要求, 帮助消除其心理障碍, 唤醒其奋发向上的决心和力量。师爱是高尚的爱, 全面的爱, 他不同于母子之间、父子之间的爱, 更有区别于带有某种偏见的娇爱, 不仅施爱的内容要全面, 而且施爱的对象也要全面, 在这种施爱中使全体学生都能够逐渐展开腾飞之翅, 去搏击长空。
要求从严
严师出高徒。青少年由于生理和心理发育都不成熟, 幼稚天真, 还不能充分地把握自己, 自觉地塑造自己, 也往往由于认识的浮浅性, 情感的波动性, 意志的薄弱性, 行为的随意性等因素, 常常是“学坏容易学好难”。因此, 作为教师必须抓住这些特点, 从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对学生提出严格要求, 在教书育人的各环节上严格管理, 严加教育;遇到问题, 要深入学生, 时时处处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 分析研究, 采取相应措施解决问题。做到严得有理、严得有据、严得正确、严得服人。教师不能为了给学生一个“和蔼”的形象, 而放弃严加管理。教师要从根本上认识到“严是爱, 松是害, 放任自流要变坏”的道理, 同时还要防止那种“好马不用鞭子催, 响鼓不用重锤敲”的糊涂思想, 使严而有方。
严中见爱
“以爱促其行, 以严规其行”, 对学生的教育管理从严是必要的, 但我们教师所提出的严格要求必须是符合教育原理, 教育规律, 教育法规的。严中要见爱, 让学生在教师的真诚关爱中智慧得到启迪, 心灵得到净化, 在教师的严格要求中奋发成材。只严不爱, 往往会出现偏激, 教师一旦情绪不能自控时, 过激的语言, 过分的措施, 过头的行为就会随之产生, 从而伤害学生的身心健康, 背离素质教育的要求, 扼杀学生的聪明才智, 造成心灵伤疤, 形成人格缺陷, 贻害学生终生, 可见“严”中不可无“爱”。“爱”不仅是“严”的出发点和归宿, 而且应当贯穿于“严”的全过程, 使“爱”和“严”有机结合, 做到严寓于爱。
严之有别
班级管理上的严与爱论文 第2篇
一、严中有理
对学生严格要求,做到以理服人。任何学生或多或少都有缺点,都会犯错误,班主任要及时了解情况,及时疏导,用宽容的态度、商量的语气,给学生讲明道理,让他感到老师是真诚地关心他、帮助他。
二、严中有法
班主任在管理学生时既要严格又要讲究方式、方法。班主任对学生只是严格,不注重管理的方法,从表面上看来,学生能遵守学校和班级的各项制度,甚至做得也好,有良好的班风和学风。但班主任强硬的态度、武断的结论,会使学生产生畏惧心理,不愿意和老师沟通、交流,从而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三、严中有度
班主任对学生严格要求,要有一定的尺度,不能变为体罚或变相体罚。比如,学生犯错误时,根据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方法去严格要求,而不能简单、粗暴处理,让其乐意接受,促其改正,避免学生产生抵触情绪。
四、严中有爱
在班级管理中,“爱”体现在对学生的理解、宽容和尊重上。宽容不是姑息、放纵,而是在严格要求下对犯错误学生的理解、尊重,给予他们充分反思的时间和改过自新的机会,最终使其改正错误。比如,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可以用语言、眼神来传递关爱。在学生失败时一个鼓励的眼神、亲切的话语;成功时,一个肯定、赞许的目光;有困惑时耐心细致地开导;有困难时给予及时帮助;和学生谈心结束,送上鼓励的话语等。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重视、关心和爱护,自然而然就会感到班主任的可亲可敬,进而相信你,听从你的.教育。
浅谈班主任工作中的严与爱 第3篇
班主任对学生成功的教育,都是严爱相生,刚柔相济的。偏执任何一面,教育的总方向都必然走向偏斜。严,即班主任要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不放松,不迁就;爱,是对学生真诚宽容的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失去了爱的教育是没有生命的教育,俗话说:“严师出高徒”,作为班主任既要在思想、学习、行为规范上严格要求学生,又要对学生付出真诚的爱心和真情的关心,在任何时候都要把“严”和“爱”结合起来。
无论是父母对子女教育的要求,还是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都要教以正,管以严。常言道“树不修剪不成形,人无管教不成才。”怎样做到严爱相济?要从“严”字入手,用“爱”疏导。
(一)严字当先,爱透其中
常言道:“教不严,师之惰,严是爱,松是害,不教不管会变坏”。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严格的学校教育和道德修养,就不能培养出一大批高素质的合格人才。严格要求学生,把握学生人生发展的正确方向,是班主任义不容辞的责任。所以班主任首先要严格要求学生,使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这里的“严”,是对学生提出目标要求,要一定坚定不移贯彻到底;对学生违反纪律的行为要坚决纠正,直至彻底改正;对学生不良习惯的纠正一定要常抓不放,坚持不懈;对学生学习要求一定要严谨认真,一丝不苟;对班级日常问题、师生关系处理要严肃宽容;对学生个性培养要持之以恒。但严的前提是尊重学生,真心爱护学生。作为班主任,最主要的是有一颗爱心,没有爱的教育是不成功的教育。教育教学的整个奥秘就在于热爱学生。“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好孩子”。即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的爱是塑造学生灵魂的伟大力量,老师把炽热的爱洒给学生,就会激发学生“知恩图报”,从而乐于接受老师的教诲。关爱学生,具体地说,就是尊重、理解、欣赏、信任学生。班主任如果能尊重学生人格,理解其追求,欣赏其亮点,激励其进步,信任其言行,能让学生有如沐春风的感受,那教师就有了威信。因此,班主任要站在学生立场上考虑问题,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真诚的对待学生,随时随地奉献给学生们的是老师一颗真诚的心。真真切切爱学生,真挚地教育学生,真知灼见地感动学生,教育定能喜获丰收果。
(二)严中有理,爱融其中
严中有理,就是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单纯的说教既枯燥乏味,学生又不愿意接受,这就需要班主任转变教育方式、方法。也就是说,严要有法,严得要有艺术性、科学性。
班主任在与学生打交道的过程中,要把尊重、热爱、关怀和信任协商与逐步对学生提出严格要求相结合起来,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说过“我的基本原则永远是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同时也要尽可能多地尊重一个人。”因此,教师尊重学生的同时体现着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严格要求并不是表面的严厉,而是合情合理。对于一些纪律上管不好自己的学生,同样应关爱他们,思想上不歧视,情感上不厌恶,行动上多接近,语言上不刺激,让他们感到教师是真心实意地关心他,从而使他发生转变。
(三)严而有格,爱而不纵
严格要求应该是合理的、善意的、可理解的和现实的,即有尺度。严格必须有利于学生的道德、智能、身心及审美情趣的发展,而不能压抑其中某一方面的发展。传统型的教育更注重约束、惩处、管教。而现代的教育更注重宽容、激励、沟通。严格应是处于对学生真诚的爱和关心,严格应让学生认为有必要接受并经-1-
过努力能做到的,而不是对教师的盲从。对于新学生入学,首先应注意培养良好的习惯,大到理解前途教育,小到坐、立、行、走,都要严格要求,规范其行为以便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良好的班级秩序。
同时,严格必须把握分寸。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常会碰到一些头痛的事,如学生乱丢纸屑,上课迟到,打架等行为。这种情况下,班主任往往急于作出处理,“杀鸡敬候”,甚至做出从重处罚的决定,然而过重的处罚必然导致学生心里不服,也达不到教育的目的。对犯错误的学生应给他们留有改正错误的机会。
班主任对待学生的错误,不能只是粗暴的批评和惩罚。要知道,鞭挞学生,是教育上最不适用的一种方法,虽然惩罚会使孩子从良心的责备中解脱出来,但会把孩子推向教育的另一端。“棍棒”只能造就奴隶,不能造就人才。“棍棒”威慑之下造出来的人,已经很难适应社会,应对未来。因此,班主任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必须以最大限度的理解、宽容、善待学生为前提,做到严而有格。
严应有格,超出了格,就会变成苛求,不但不能对学生有积极的作用,反而会引起学生的反感、畏惧;爱,不讲原则的就会变成放纵,容易使学生为所欲为,没有规矩。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应掌握好分寸,将严与爱科学地结合起来。
(四)严而有方,爱而有法
班主任工作要严而有方,爱而有法。俗话说:“治人治病,得其方,药到病除,不得其方,适得其反。”严之有方,爱而有法”,体现了对班级要进行科学管理,对学生要讲清道理,处理事情要合理。信任和被信任,是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的表现。但往往我们对犯错误的学生引导方法不当,少与他们沟通,忽视了他们的亮点和契机。
我们相信,没有本质坏的学生,永远相信每个学生都渴望成为好学生,而我们的天职就是用爱和智慧为他们创造条件。
(五)严而垂范,爱而不失衡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可以说一个教师的言行举止,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品德高尚、言行规范、严于律己。
爱而不失衡,就是教师应该公正,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教育界有这样一句话:“爱优生是人,爱差生是神。”我们教师虽不是神,但应具有这样的胸襟。再者,教育对象不可能素质能力都一样,同样来校接受教育,不应当受到歧视和忽略。这样才能满足学生求发展,求进步的需要,使学生从教师的行为中看到希望,受到鼓舞。无论是成绩好的还是差的,老师都应毫无区别,用真心去关爱他们。
教师的严与爱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