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办公平台范文
集团办公平台范文(精选9篇)
集团办公平台 第1篇
数字移动通讯在全球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促使人们梦想是否能实现移动电话与互联网结合,随时随地在移动中访问Internet的网络服务,WAP(Wireless Application Protocol,无线应用协议)技术正是基于在移动中接入Internet的需要应运而生[1]。随着计算机和移动通信网络技术的应用,无线方式的政务办公系统已成为可能,无线政务移动办公系统的引入,最大限度地发挥OA功能,使其不再受到时间和空间的束缚,最终实现办工人员可在任何时间(Anytime)、任何地点(Anywhere)处理与业务相关的任何事情(Anything)[2],它将成为政府由“监督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提高办事效率的有力手段[2]。移动OA是OA发展的必然趋势[3],2009年10月,随着省立医院(集团)新东区投入使用,医院(集团)及院区领导需要往返于各个院区进行办公和处理相关的业务事宜,为此如何依托现有省立医院(集团)内部综合办公系统,实现文档在管理人员、领导之间跨地区的流程化办理和信息共享,就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1 移动办公平台的设计
1.1 WAP技术
WAP是在无线终端和互联网之间进行通讯的开放性全球标准,它由一系列的协议组成,用来标准化无线通讯设备,可用于互联网[4]。这一标准的诞生是WAP论坛成员努力的结果,WAP的目标就是通过WAP这种技术,将Internet的大量信息及各种各样的业务引入到移动电话、PALM等无线终端之中[5]。WAP协议与现在的互联网协议非常相似,但它是专为小屏幕、存储容量有限、低处理能力的移动终端和窄带宽、高延时的无线传输环境量身定制的,它使无线装置可以轻松、实时地交流信息和服务。WAP体系采用类似于TCP/IP协议栈的分层设计思想,从上至下依次包括WEA(Wireless Application Enviroment无线应用环境)、WSP(Wrieless Session Protocol无线会话协议)、WTP(Wireless Transaction Protocol无线事务协议)、WTLS(Wireless Transport Layer Security无线传输层安全协议)、WDP(Wireless Datagram Protocol无线数据协议)[6]。WAP技术的主要优势使其已经成为移动办公重要的技术手段之一[7]。
1.2 系统框架设计
移动办公平台是整合Internet技术、无线通讯技术,通过智能手机终端解决信息实时交换的问题[8]。省立医院(集团)移动办公平台依托现有省立医院(集团)内部综合办公系统而进行构建,它由移动办公平台和数据交换平台两部分组成。
(1)移动办公平台:
实现医院(集团)及各院区领导使用手机就能访问办公系统进行信息浏览、查询通讯录、接收通知及审批和浏览文件等进行办公事务处理。实现领导在任何地方通过智能手机进行“移动办公”。
(2)数据交换平台:
实现医院(集团)综合办公系统与移动办公平台之间数据的双向和实时同步,保证文件从起草、审核、签发及下发在网上的一体化办理。医院(集团)移动办公平台的系统框架设计如图1所示。
省立医院(集团)移动办公平台部署在一台独立的服务器上,这台服务器可允许手机、微机等通过互联网进行访问。对外网,采用WAP的相关技术研发移动办公平台,使手机等移动设备通过无线网络访问移动办公平台进行相关业务的办理,从而满足管理人员随时随地处理办公相关业务的需求。医院(集团)移动办公平台应用架构如图2所示。
2 数据交换平台设计
数据交换平台用于将省立医院(集团)办公平台中需要发送给各个工作人员需要办理的工作数据同步到外网移动办公平台中,使工作人员利用互联网通过电脑和手机对办公系统进行随时访问,进行相关信息的浏览和业务办理,工作人员业务办理结束后数据将通过数据交换平台同步到内网综合办公平台中,从而完成各院区内部综合办公平台与移动办公平台之间数据增量的双向实时同步,在保证内部综合办公系统数据和网络安全的同时,亦满足了医院(集团)对移动办公的需要。数据交换平台的功能由下列三部分组成。
(1)同步设定:
设定能使用移动办公平台的工作人员、同步数据内容。数据交换平台根据设定把相关人员和模块的数据同步到移动办公平台中。
(2)数据实时同步:
数据交换平台将需要管理人员办理的数据从医院(集团)综合办公平台中同步到外网移动办公平台中,同时将移动办公平台中办理完毕的数据再同步到内网综合办公平台中,完成全部数据、数据增量以及同一数据按办理时间比较的双向实时同步。
(3)数据同步日志查看:
设定对两个系统交换的数据进行日志记录查询功能,为后续跟踪提供数据依据。
本文以网上审批办理公文来描述医院(集团)综合办公平台和移动办公平台之间数据交换的办理流程。对需要领导审批的文件通过数据交换平台同步到外网移动办公平台中供领导办理,在领导通过移动办公平台审核办理文件后,再通过数据交换平台将文件数据返回到综合办公平台中继续流转办理。公文数据交换办理流程如图3所示。
3 移动办公平台应用功能设计
移动办公平台的设计目标是为用户建立一个具备良好用户体验、开放的、易于扩展的办公平台,满足医院用户的移动办公需求,因此,平台设计将遵循技术的先进性、可扩展性、标准化、开放性、安全性的设计原则[8]。
3.1 支持两种办公模式
将医院(集团)内部综合办公系统和移动办公平台整合在一起,对同一份需要办理的文件,领导既可以通过微机也可以通过智能手机办理,但从某一个平台中对该文件进行办理后,数据交换平台都会实时将办理后的文件数据信息同步到另一平台中,以保证文件办理的一致性。
3.2 操作界面简洁实用
鉴于智能手机的屏幕相对来说较小,如果把应用软件设计成将每个界面都显示很多内容的话,不仅导致使用手机访问系统时速度很慢,而且用户浏览完一个页面所有内容需要耗费很长时间下拉滚动条,使用起来既不方便也不实用,因此对移动办公平台信息的显示做到界面简洁、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界面大小与屏幕匹配,控制每个信息显示界面不超过两屏。
3.3 系统登录安全
为了系统和信息安全,对登录移动办公平台的用户进行身份认证,身份认证有效次数设定为3次,如果连续3次通不过认证,系统将自动锁定该帐号,在一定时间或者解锁后该用户才可以继续使用本系统。
3.4 公文办理
管理人员使用手机登录移动办公平台,从手机上进行文件起草或审核个人需要办理的文件,文件办理完毕后相关信息将通过数据交换平台实时同步到内网综合办公平台中继续流转审批。
3.5 电子公告
管理人员通过移动办公平台接收内网综合办公平台中发布给本人的电子公告,使用手机进入系统后,点击界面接收,也可进行公告信息浏览。
3.6 查询通讯录
管理人员通过手机访问移动办公平台,对医院(集团)通讯进行记录查询,可按姓名、部门等条件快速检索医院(集团)相关人员的联系方式。
3.7 文件共享
为了便于领导和管理人员快速获取本人工作相关资料,在移动办公平台中搭建了一个文件共享子系统,将领导需要访问的信息分类存储和展示在这个系统中,文件共享子系统包括文件分类管理、文件发布管理及文件利用管理三大功能。目前不同手机操作系统支持的文件格式、应用软件各不相同。由于多数办公系统使用的文件处理软件为Office,Windows Mobile操作系统可支持WORD、EXCEL、PPT、PDF、TXT等格式文件格式,因此本系统选择支持Windows Mobile操作系统的智能手机。
4 移动办公平台安全设计
安全是保障任何一个应用系统正常运行的基石,它是移动OA实施成功的关键。可靠的用户认证、数据的机密性和完整性保证是开发移动办公OA平台的关键[9]。对医院(集团)移动办公平台,本文将从四个方面以保障系统应用安全。
4.1 身份认证
采用用户名、口令方式进行用户身份验证,对口令要求必须是字母、数字混合并不少于一定位数。
4.2 权限管理
将移动办公平台与综合办公平台整合,系统自身设置严格的权限管理,保证合法人员对其权限范围内数据进行合法操作和数据管理。
4.3 日志管理
对用户使用移动办公平台中进行所有文件接收、审批及浏览等操作,系统将保留操作日志,这个日志只有系统管理员可以查询和管理,为后续跟踪数据提供依据。
4.4 清空历史数据
对用数据交换平台同步到外网移动办公平台中的数据,系统可设定在外网中存放数据的最长时限,当超过这个系统设定时限,数据将自动被清空,这样可以保证系统在数据层上运行的安全性。
5 总结
移动办公在受到人们关注的同时,已逐渐成为一种崭新的办公模式[9]。未来移动办公最大的挑战不在于技术,技术本身很简单,最大的或者说更有难度的挑战实际上是企业文化的建设、工作理念的转变以及如何解决人和人之间信任的问题[10]。本文所介绍的医院(集团)移动办公平台,不仅把传统的医院内部办公系统扩展应用到无线移动办公领域,而且有效解决了制约医院(集团)移动OA建设瓶颈问题之一的安全问题,真正使医院(集团)领导和管理人员无论身处何处,都能够实现和医院内部信息沟通,做到随时、随地、随身办公。
摘要:本文主要从移动办公平台的系统框架、医院内部综合办公系统与移动办公系统之间数据交换、移动办公平台的功能设计和安全设计等四个方面,阐述基于WAP技术的省立医院(集团)移动办公平台的构建。
关键词:无线移动办公平台,医院集团,移动办公,WAP技术,手机终端
参考文献
[1]刘健.浅谈WAP[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2):56-57.
[2]杨莉.ASP模式在移动办公中的应用研究[J].新闻天地,2008(4):52-54.
[3]王永平.办公自动化实用教程[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1-2.
[4]赵松.WAP技术应用研究[J].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1,17(3):74-79.
[5]杨军.WAP技术综述即展望[J].中山大学学报,2001,40(3):139-142.
[6]张智强.WAP页面中文编码的实现与测试[J].天津科技,2007(1):84-86.
[7]葛召华,杨恒,张磊.电子政务系统中移动办公的实现方法[J].山东水利,2007,12(10):19-21.
[8]罗立芳,张雅江,张力.构建移动应用平台让企业办公无处不在[J].信息系统工程,2009(4):48-49.
[9]厉京运,赵卓.基于WPKI的移动OA安全平台的研究与设计[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10,31(3):472-475.
集团党政办公室总结 第2篇
认清形势,搞好服务,团结一心 为集团经济发展做好思想保证和后勤保障
弹指一挥,集团已经走过了九年的历程,九周年庆典的情景还未远去,我们已经开始谋划新一年的工作,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春节刚刚过去,集团党政班子就决定立即召开2010经济工作会议,让我们深切感受到:在第十年发展的起步年,十一五规划的关键年,十二五战略的谋划年,各级领导对如何起好步、开好头的高度重视和殷切希望。经过思考和研究,由我代表党政办对过去一年的工作做简短的总结,并针对存在的差距,着重从思想上、行动上、组织上三个方面提出今后的工作思路。我发言的题目是:认清形势,搞好服务,团结一心,为集团经济发展做好思想保证和后勤保障。
过去的一年,对于集团公司来讲,是十年风雨磨砺,终迎硕果累累的一年;对于党政办来讲,是客服重重困难,付出总有回报的一年;对于我个人来讲,也是充满锻炼和考验,获得长足进步的一年,无论从哪个方面讲,2009年都是收获的一年。党政办在集团党政班子的正确领导下,在各个兄弟部室的大力支持下,在全体同事的共同努力下,齐心协力,携手并肩,度过了党政办历史上人员最少、会务最多、事务最忙的一年。党政办保持了平稳、有序的过渡,成功承办了全球家居零售巨头丹麦集团合作投资签约仪式、***社区商业服务中心的开业、4S店开业、建材开业、外国中国投资论坛等重大的活动,在保证日常工作有序推进的同时,为了适应集团的快速发展,我们还进
一步完善了十二个岗位职责、制定了十一项管理制度、出版了十四期资讯报纸、完成了科学发展观三个阶段的学习,这些活动都是集团发展过程中的大事、喜事、要事。党政办围绕集团党政中心,以经济工作为重点,本着“党务有方、协调有力、督办有效、服务有序”的原则,圆满的完成了09年的各项任务,充分发挥了党政办的各项职能作用,为集团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后勤保障。
今年,集团站在了后十年新一轮发展的起点上,相对前几年的工作,集团的总体发展战略和任务目标都发生了变化,作为和集团发展高度契合和匹配的部门、作为上下、左右、内外的窗口,党政办的工作必须具有前瞻性和关联性,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服务于领导,服务于部门,服务于员工,服务于集团发展的大局。目前,集团正在向着更好更高更远的目标迈进,向着规范化、市场化、高效化的运作模式不断完善,面对加快经济发展的高要求和各级领导干部员工的高要求,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工作还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工作质量和效率有差距;二是规范工作流程上有差距;三是全局意识和超前意识有差距;四是工作主动性和创造性上有差距;五是团队凝聚力和战斗力上有差距;这些差距给了我们压力,也明确了我们工作的方向。2010年,我们的工作目标是:把党政办建设成为行为规范、运转协调、业务精干、团结务实的部门,具体工作思路有三个方面:
一、从思想上进一步增强新形势下办公室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正确认识和分析形势,是我们统一思想,把握全局,做好办公室工作的前提。当前,在完成了企业改制、资产处置、归并管理、资产整合以及处理历史遗留问题等事务后,集团进入了稳步发展的轨道,我们总结办公室经验,确立办公室工作任务,都应当自觉地把这一点放在集团当前形势的大背景下来考虑,我们大家的精神状态、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都必须要有新突破,新发展。面对集团公司加快发展的新形势,办公室工作领域更宽、工作内容更丰富、责任更重大、标准也越来越高,要求我们必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以创新的思维谋划工作,以创业的精神推动工作,以创优的态度做好工作。为了及早认清形势,掌握集团发展的最新动态,我们党政办干部定期碰头,员工不定期召开办公例会,及时向大家传达信息要闻,以便增强各项工作的敏锐性,捕“风”于青萍之末,知“雨”于础润之始,报“信”于事发之初。另外,还要结合集团党务工作,坚定办公室员工的政治素养,提高职业操守,有规律、有程序的工作,要及早准备,及早动手;对于随机性强、不规范的工作,要增强预见性,要坚持事实又是,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上情”与“下情”的结合上提出有真知灼见的新见解、新思路。要增强办公室的开放度,加强同上下左右的联系,拓宽视野,增长见识,活跃思维,提高工作水平。
二、从行动上进一步改善办公室办文办会办事的服务质量
去年年初,党政办做了一个题为“您的满意是我最大追求”的问
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大家对党政办的各项工作都给予了肯定,尤其是党务、会务、采购、电脑、文印和卫生方面表示满意,同时也对职责的某些方面提出了建议和意见,比如车辆调度、物资分发、组织协调等。在继承和发扬好的优良传统的同时,针对大家指出的薄弱环节,党政办制定了一系列的整改方案,结合集团发展的实际情况,有步骤有目标逐步地有效地提高工作能力和服务质量。今年,根据集团领导的统筹安排,我们计划把工作重点放在车辆调度、物资管理和资讯制作三个方面。
首先是逐步建立车辆调度的派车单制度。从去年开始,党政办就在小车班中征求意见,制定了规范制度、分步实施、试点先行和特事特办的工作程序,今年我们计划在各部门负责人以及用车人员中开展调查,详细收集日常及特殊的用车需求信息,进一步完善用车管理制度,在去年实施行车记录单的基础上先从用车较少的部门开始试运行派车单制度,然后逐步分批地规范其余部室的用车流程,使车辆管理逐步走向规范高效的运行轨道,充分满足集团快速发展对车辆使用的需求频率;在此,还需请各兄弟部室不拘一格,给我们提供好的建议和方式,我们党政办将积极配合各部门在不延误正常工作的前提下圆满完成派车单制度的实施任务。
其次是进一步完善物资管理的台帐制度。建立固定资产清点台账以及办公用品的出入库统计台账,第三是提高信息员素质和资讯制作水平。《集团资讯》是集团党委企业文化建设中的重要版块,随着集团市场化进程的不断延伸,集
团对外宣传力度也逐步加强,对刊物的内容及形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计划在年会中进一步总结办报经验,提升信息员素质,将通讯写作和文档演示等技能深入到广大青年当中,增强和扩展青年信息员的写作和工作能力,并表彰在刊物制作过程当中表现突出的优秀编务和信息员,使报纸成为弘扬集团品牌、宣传企业文化的重要载体。
三、从组织上进一步加强办公室的队伍建设,提高战斗力和凝聚力
激发队伍的“内动力”——通过实行学习例会制度、读书活动和先进经验带教等方式加大组织学习的力度;
提高队伍的“凝聚力”——注重集体主义教育,提高主人翁意识,把主人的自豪感和责任感化成工作的动力和源泉。要经常组织各类丰富多彩的活动,营造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工作氛围,劳逸结合,进一步增强大家的集体荣誉感和团结协作精神;
增强队伍的“向心力”——着重加强各种专业技能培训:党务管理、报纸编辑,照片拍摄、管理水平、计算机知识,在员工中间保持一种和谐融洽的关系,工作中尊重别人的劳动,体谅别人的困难,相互信任,相互谅解、相互提醒,提高整体的工作效能;
提升队伍的“亲和力”——切实关系办公室人员的思想动态,做到逢要事突发事、逢思想波动,及时主动谈心、交心;
如果说,集团是一部大型机器,每个职能部门就好比各个零部件,党政办公室不是一个部件,形象的说,它更像是各种润滑剂的组合,每个岗位都是一种有针对性的润滑剂,合理正确的运用润滑剂的种类和剂量,最大程度的减少每个零部件之间的摩擦和内耗,把矛盾化有
形为无形,把大事化成小事,把小事变成无事,同时要有和风细雨,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的处理效果,就是我们党政办公室的职责所在。以提高素质,强化服务为目标,着力提升党务工作能力、学习创新能力、调研参谋能力、执行督办能力和后勤服务五种能力,努力争创学习型科室、效率型科室和服务型科室。
集团异地协同办公门户平台的建设 第3篇
关键词:SharePoint,G2工作流,办公自动化,企业门户
1 集团办公门户平台建设的意义和价值
中材装备集团有限公司于2011年3月重组成立, 下辖26家分子公司, 在全国设有3个研发中心, 拥有12家制造基地, 形成了集设备研发、设计、制造、销售及服务为一体的装备制造企业集团。下属公司和制造基地遍及全国十几个省市, 异地办公产生了大量的各类文档内容 (包括Word、Excel、Pdf、图片、Html网页等格式) , 由于重组之初缺乏有效的管理和分享手段, 这些文档难以有效地利用和共享, 多人审批的公文流转和工作审批通过纸介质操作比较繁琐, 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因此, 迫切需要一个异地协同办公自动化系统 (简称协同OA系统) 。
协同OA系统的建设对于集团而言有信息共享、工作沟通和协同价值, 能够辅助公司高效管理。首先协同OA系统是一个高效的协同管理工作平台, 能够将组织管理中的业务活动、管理活动及活动产生的信息在组织、部门、个人之间进行及时高效、有序可控、全程共享的沟通和处理;其次, 协同OA系统是一个有效的知识管理平台, 能够共享、学习、应用组织内外的知识, 从而提高员工的素质和技能、执行力;另外协同OA系统也是一个集中的信息整合呈现平台, 通过业务数据整合能够实时、直观地了解到组织的运营状况 (如生产、营销、财务等数据) , 有效地解决组织内“信息孤岛”问题。
2 集团办公门户平台的规划设计
2.1 集团办公门户平台的结构规划
通过对目前各类主流平台的考察对比, 项目实施小组决定采用微软Share Point Server 2010作为基础平台, Share Point Server 2010提供了一个企业级的门户解决方案, 它通过网站集、应用集成、内容管理、搜索、工作流、商务智能工具等来满足企业办公需求。
首先, Share Point延续了Office的界面风格和操作习惯, 提供了熟悉而直观的用户体验, 具有很强的易用性和可维护性;其次, Share Point Server2010是微软新推出的面向企业的办公门户平台, 具有很强的可靠性和可用性;最后, Share Point Server 2010含有丰富的商务智能工具和报表分析控件, 能够和Excel service, SQL Reporting Service等数据分析软件进行无缝集成, 具有很强的扩展性和集成性。
OA系统包含四个结构层次:
(1) 基础层:提供基础的SharePoint服务、Web服务、数据库服务以及统一目录服务等基础服务。
(2) 应用层:为上层应用提供数据表单服务、工作流引擎服务、业务数据接口、Office service服务等支持服务。
(3) 企业应用门户:利用SharePoint网站集功能搭建的企业办公门户和业务集成站点, 是企业办公门户的统一入口。
(4) 客户端:办公门户的统一展现层, 通过Microsoft Office客户端和各种浏览器客户端, 实现信息展现和数据输入校验。
2.2 工作流引擎
本系统工作流引擎的选择原则是搭建可视化, 操作方便, 流程设计灵活。能够实现条件流、自由流、并行审批、同步合并、多路选择等形式的流转, 拥有会签 (多人同时执行) 、串行 (多人依次执行) 、共同执行 (多人共同执行) 、任务通知、提醒、撤回、超时处理等完善的任务分配。具有完善的流程设计、流程管理、流程跟踪、角色管理、委托管理、催办、转办、归档等功能。
项目实施小组通过对比, 最终确定采用G2工作流引擎。G2是SharePoint专用的工作流管理组件, 内置流程引擎、表单引擎、集成接口, Web方式的流程设计器、表单设计器能够快速定义和维护Share Point工作流。可视化、无代码、模板化、实现流程的高效开发与维护, 彻底改变流程应用的开发模式。无缝整合微软SharePoint, 能够快速连接企业现有应用系统, 轻松实现协同应用。其架构如图2所示, 本系统的流程可视化设计如图3。
本系统能够支持公文的电子手写签名、电子签章功能 (见图4) 。
3 报表管理平台的规划和建设
3.1 报表平台的概述
报表管理平台从组织结构上主要分为两个层次:集团相关管理部门和下属制造公司见图5。
报表管理平台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1) 规范了数据上报的格式, 符合现有下属公司向集团的信息数据报表填报、汇总、上报、统计分析的业务需求, 提高了报表工作效率与准确性。
(2) 报表的“设计、填报”环节:基于Excel的填报模板, 不改变现有业务操作人员的使用习惯, 易于操作, 便于推广。
(3) 报表的“上报、汇总”环节:基于工作流程平台扩展开发新的数据上报审批流程, 保证了报表数据的有效性和可追溯性。报表上报采用离线填写、在线上报的形式, 方便了原始数据文件的采集, 利用系统自动汇总增强了报表的准确性。
(4) 报表的“分析、展现”环节:与办公门户平台上的“领导驾驶舱”有机结合, 为各级领导提供基于“准确、实时”报表展现的领导决策辅助功能。
3.2 数据上报和报表展示
报表管理平台中为用户提供的数据报送功能可以帮助用户很好地完成下属公司定期报送质量数据工作, 从而及时获取最新的业务数据, 并自动生成业务报表, 报表生成的过程如图6。
在系统中, 填报人员可以下载报表填报的Excel模板, 随时随地实时填写离线数据, 然后在规定的时间内将数据上报。
对上报的数据, 结合G2工作流引擎, 可以在上报公司内部进行数据审核, 若发现数据有误, 可将上报数据驳回, 要求修改核实。通过审批的数据会自动汇总到管理报表中。
根据需求, 数据上报公司将数据填报上传后, 系统会自动生成报表, 各个报表可分别授权, 报表查询界面如图7所示。
报表支持导出Pdf、Excel、Html、Word等常用格式。
4 结语
目前, 本集团的日常信息发布、公文流转和工作审批等均通过本系统进行, 有效地解决了异地协同办公的问题, 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本系统的门户扩展和定义流程设计, 建立了包括集团、分子公司和制造厂等在内的基于WEB的办公门户集, 协助集团完成内容发布、知识管理、流程处理、报表上报查询等工作流程, 成为日常工作不可或缺的办公工具。
系统运行以来, 集团的日常文件流转基本进入无纸化阶段, 目前, 本系统搭建的分子公司、制造基地和部门办公门户大约有20多个, 专题网站十几个, 工作流程约有20多条, 通过本系统审批的文件和签批流转次数为:收发文件数量为1600多份, 流转次数为22000多次;签报文件数量为180份, 流转次数为1300多次;其他文件数量约为3000次左右, 流转次数为30000次。系统的实施很大程度上节约了办公成本。
集团办公室周末值班制度 第4篇
为保障集团周末正常的工作秩序和财物安全,确保上情下达通畅、信息反馈及时和突发事件处置有力,公司办公室结合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一、值班人员的确定
1、xx/xxx/xxxx/xxx/xxx/xxx/xxx等6人为办公室周末值班负责人,负责做好周末办公室的事务处理和工作协调。
2、各位司机按值班表编排顺序做好值班工作。
3、值班司机每天不少于2人,并确保本人在集团,因为出发造成的空缺由贾骐睿及时作以调整,同时,要明确2名司机作为工作替补在家待命,遇有特殊情况或应急的工作任务,确保在最短的时间内到达集团。
二、周末物品的交接处理
每周五下午下班前一个小时,要向办公室主任做好以下物品的交接处理:
1、xxx负责的周末车辆调度使用情况(包括在家的车辆及司机情况、出发的车辆及司机情况、周末用车计划、周六、周日值班司机、待命司机及电话等);
2、xxx负责的集团及各分公司印章;
3、xxx负责的值班工具箱。
三、值班要求
1、值班地点为集团办公楼七楼和三楼。必须确保xxxxxx和xxxxxxx的电话顺捷畅通。
2、值班人员接听值班电话xxxxxxxxx,应记录来电时间、单位、来电内容、授话人、记录人等主要事项。
3、接待来访客人,要及时填写《来访客人登记单》,注明客人单位、姓名、人数、性别、来访时间、办理事项等内容,能处理的妥善处理,不能处理的,要及时向分管领导汇报,按领导批示或意图安排好客人食宿、用车及其他活动。
4、做好车辆的安排及调度。周末的公务派车,由值班负责人联系xxx进行安排,xxx不得越过值班人直接安排司机或调度车辆。
5、值班负责人要按规定认真填写值班日志。
6、办公室xxx要确保有一套完整的接待用品备用;值班负责人必须知道在家的车辆钥匙并有三楼和七楼值班室的钥匙以备急用。
7、周末接送外国专家不得出现任何失误和意外,凡出现一次无人接送或延误等情况,给予驾驶员调离岗位处分,给予分管车辆的xxx停职三天处分。
8、在家休息待命的司机必须确保电话畅通,如接集团通知加班,必须在30分钟内到达。如电话打不通或不按规定时间到达,则交人力资源部处置。
9、凡因值班出现工作失误或其他意外情况发生,给集
团带来财物上的损失或名誉上的伤害,轻则连续3个月考核为D,本不得被评为先进,重则交集团给予严肃处理。
如何打造集团公司协同平台 第5篇
集团公司迅速地扩大的业务范围和经营规模,使得管理半径与纵深扩大,集团总部在管控方面出现了很多无法避免的现实问题,其中突出表现为“集而不团、管而不控”、“收放两难、集分失衡”、“流程过长、信息不畅”、“文化迥异,联而不合”、“与预期相悖”等现象。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点:
1领导认知。包括集团领导和子公司领导的认知。两种倾向: 一是认为什么都可以协同,盲目协同,结果流程过于复杂、管理体系繁杂; 二是认为只要权责划分清楚,绩效明确就行,完成自己的任务就行,协同次之。
2利益保护。特别是子公司本位主义严重,都有自我保护意识,天生的排外意识,担心有些知识、技术共享对自己带来不利。
3知识欠缺。对协同管理平台的认识缺乏全面的培训, 没有深入的理解,缺乏系统的思考。
4执行不力。主要是管控的问题,没有强有力的手段,平台虚设,钻空子的多,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形同虚设,协同平台没有发挥出作用。
2理论基础
管理协同理论是建立协同平台的理论基础。管理协同理论就是运用协同理论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基于管理对象的协同规律进行管理的一种理论体系。管理协同的中心目标是实现协同效应,其本质是各协同要素按照一定的方式相互作用、 协调配合、同步,产生主宰系统发展的序参量,支配系统向有序、稳定的方向发展,进而使系统整体功能发生倍增或放大, 即实现“1 + 1 > 2”的协同效应[1]。管理协同理论具有以下两个原理。
管理协同互动性原理: 指管理系统内部各子系统或各要素存在着相互作用和影响,部分要素的作用能够激发或补充其他要素的潜在的能力的发挥,从而促成管理目标最终实现的规律。
管理协同功能倍增原理[2]: 主要强调系统实现整体性协同后,由于系统内部各子系统或组成分之间同向合作、相互配合,从而减少或避免内耗,提高相关要素和相关系统在协同工作中的工作效能,产生互补效应而使系统功能放大。
横向战略是管理协同理论践行的主要推进方式,是协调各相关单元之间关联,从而发挥协同效应的目标和战略。横向战略构建的过程就是识别关联和管理关联的过程。在集团管理中,各种分散的、不规则存在的信息整合成一张“信息网”,每个信息节点之间依靠某种,或某几种业务逻辑关系进行关联。同时从表面上来看,企业的业务被分为各个业务环节并归属于某个部门或某个人员负责,事实上这些业务环节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更为重要的是他们都必须为企业的共同目标而运作。企业协同管理将资源整合在统一的平台上,并通过网状信息和关联业务的协同环境将它们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得各种资源能够随企业的需要而及时地响应并突破各种障碍实现一致性协作。
3协同层次划分
分为两个层次,母公司层面和子公司层面。
作为企业集团的核心代表,母公司身负多重任务: 一是规划企业集团的总体战略,引导集团内各个业务单位和职能部门未来发展的方向; 二是协调集团内部资源和能力,利用业务单位之间的协同效用,通过对业务单位施加影响来为公司创造价值,发展集团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在企业集团内部协同平台构建和推进的过程中,母公司扮演着组织、协助、监督、指导等角色。
子公司是战略执行的主要角色,相互协助可以达到“1 + 1 > 2”的协同效果: 一是需求分析是否有利于集团企业整体经济效益的提高; 二是协同操作是否有利于实现规模经营、专业化分工、结构调整。因此,在企业集团内部协同平台的构建和推进的过程中,子公司扮演着设计者、执行者的角色。
协同平台构建思路协同平台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去理解,狭义的理解是一套软件系统,目前有很多协同平台软件,综合了办公、业务、财务等模块的软件系统。另外广义的理解是从软硬两方面去构建此平台,软的方面是协同整个企业的资源和能力,增强团体意识,发挥集体作用; 硬的方面是找到协同管理的落脚点,从操作层面厘清协同平台的建设要点,并利用相关工具使得协同管理发挥功效。
协同效应是指通过协调平台的打造,协调管理的实施,在成本、收入、市场力量、无形资产等四个方面带来的改善和提升。
协同平台建立的基础是协同关系的角度,关键点是可能协同的来源、协同的方式、协同后的优势预测和带来的成本预估,难点是协同的方法、协同的程度及目标的设计,这是平台构建的主要内容,当然各个角色的责任工作分配是最终落实的保障。
4协同平台构建内容
在构建内部协同平台时,关键点是要确定可能的内部协同关系的来源,我们从管理( 含资本、人力资源、信息、内部交易) 、技术、采购、生产、市场五个方面来构建。
主要内容包括协同维度、协同的来源、协同可能方式、可能竞争优势以及妥协成本五个方面,维度主要是对管理的细分,协同来源是协同的主要基点,可能的方式主要是方法手段,可能竞争优势是指对协同后带来的竞争优势的预测,妥协成本也是不可忽视的,变革肯定会带来负面的效益和相应的成本,是建立协同平台是必须考虑的内容。
5协同平台构建步骤
主要分四步实施: 数据整理、数据分析、平台构建、业务协同。
数据整理主要是针对目前的管理、技术、生产等方面进行全方面的梳理和数据统计,挖掘协同的可能性,数据尽可能全而真实,特别是真实性需要重点对待,直接决定着协同平台构建的导向。
数据分析主要是指针对收集整理上来的数据进行分析, 预测协同的成本、可行性、带来的优势。
平台构建是在上述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合理构建相应的平台,重新在流程和制度上进行编译,在全集团进行宣贯和执行。
业务协同主要执行层面工作,新的工作方式肯定会带来一定的阻力,必须认识到阻力的必然性和困难,从上至下努力推行。
6案例分析
以中钢集团为例[3],中钢集团组织架构中主要包含四类公司: 一是专业公司,如中钢贸易有限公司、中钢炉料有限公司、中钢钢铁有限公司、中钢设备有限公司、中钢投资有限公司等。二是地区公司,如中钢集团天津有限公司、中钢集团山西有限公司、中钢集团辽宁有限公司。三是科技企业,如中钢集团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院有限公司。四是海外机构。
集团协同工作的现状:
1中钢集团内部各公司在经营上采取各自为政的方式和态度。由于专业公司和地区公司的功能和定位不十分明晰, 两者的优势和积极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在供应商、客户、资源、市场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竞争关系,容易导致暗箱操作造成两败俱伤,不但使业务渠道丧失、客户流失,而且还损害了中钢集团在行业市场的整体形象。
2中钢集团现有经营模式缺乏制度性统筹安排。中钢集团对专业公司和地区公司缺乏协调机制,在业务流程、利益分配、合作效率、责任划分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既不利于专业公司与地区公司实现经营上的优势互补,也不利于壮大中钢集团整体经营规模。
3专业公司和地区公司在核心商品的经营上缺乏信息共享的平台,各单位的经营相对封闭、沟通不畅也会造成不必要的业务流失。专业公司和地区公司之间对资源供求商、供应商、客户、价格等相关信息不能有效交流,限制了各自优势的发挥,在谈判策略、销售政策、应对市场波动等方面易陷入被动。
协同平台的建立。厘清专业公司与地方公司的职能职责。专业公司落实核心商品发展规划和制定具体经营计划; 负责核心业务的经营活动; 在中钢集团的指导下,负责重要供应商、客户的开发和维护; 负责落实国内外核心商品营销渠道及重点客户营销网络的建设,委托地区公司对核心商品经营进行协助和配合。地方公司积极支持和指导地区公司的市场开拓和业务开展; 负责核心商品经营信息的收集和分析,为专业公司核心商品的经营提供支撑,负责区域内包括核心业务在内的经营活动; 负责区域供应商、客户的开发与维护工作; 协助专业公司做好重要供应商、客户的开发与维护: 负责落实区域核心商品营销渠道及客户营销网络的建设。中钢集团区域业务的服务中心,承担区域服务的职能; 中钢集团区域市场综合信息的收集和分析。
以铁矿石的采购、销售为例进行协同平台的构建: 专业公司与地区公司的协同经营主要体现在统一( 代理) 进口、国内销售环节。进口铁矿石: 中钢贸易公司统一进口,地区公司组织( 代理) 销售; 中钢贸易公司代理进口,地区公司组织销售。 国产铁矿石: 协同经营主要体现在国内采购环节,地区公司组织采购,中钢贸易公司自营销售; 地区公司代理采购,中钢贸易公司自营销售。
7总结
安全移动办公平台技术研究 第6篇
随着信息化建设的飞速发展,信息安全办公的需求日益显著。在不基于信息安全保护措施下,使用者如果使用自己核心数据的U盘在他人办公平台上进行移动办公,保证工作效率时,信息的安全性没有保障。同样,使用便携办公平台进行办公依然存在平台丢失等信息安全隐患。采用固定场所进行办公时,使用者同样需要将重要数据的载体进行安全控制存放,保障信息的安全性。
为解决便携办公存在的信息安全性问题,首先从操作系统上占有主动权,在一个受到自主控制且可信的系统环境下进行办公,同时对核心数据进行加密存储。
2 平台概述
加密型便携操作系统USB办公平台(后面简称平台)由加密U盘和Ukey(USB Key)组成。加密U盘主要存储加密数据:UKey完成USB通道的安全认证,为加解密算法提供密钥,平台结构如图1所示。加密U盘自带操作系统,Win PE或者Linux操作系统均可以使用。
为了保证使用者在任何环境下、任何人的电脑上都是使用自己的操作系统来进行办公。在自己携带的操作系统上办公不用担心任何黑客行为,也不用担心来自网络的攻击,更不用担心在办公过的电脑上留下日志和操作痕迹;同时因为加密U盘是需要外接一个UKey来进行身份识别和加密密钥存储的,U盘上的所有数据都是加密保护存放的(包括操作系统)。
在任何一个有USB接口的计算机上,只要通过BIOS设置为USB引导即可。通过USB接口连接好加密型便携操作系统USB办公平台,扦插上UKey来进行身份认证。计算机将会通过USB接口引导启动一个U盘上的操作系统。连接方式如图2所示。
3 平台的设计研究
平台上存放有MINI操作系统(Windows PE利各种Linux均可)。由USB通道进入平台存储模块FLASH的所有数据全部进行加密处理,反之读出数据全部解密。USB的通道加密是由接口芯片直接提交给专用的FPGA分组加密芯片来完成。存储加密算法以比较经典的分组AES算法来进行研究,因为数据的加密速度必须要大于USB最大传输速度(理论最大值480Mbps)才满足数据的透明吞吐。经调试实现在Virtex芯片上AES工作时钟133MHz,数据加密速率1419Mbps。密钥保护在UKey内,同时UKey还负责USB通道的认证工作,UKey没有插入USB通道将拒绝所有服务。
3.1 基于USB接口的操作系统引导技术
日前针对MINI操作系统的引导,主流操作系统提供商都发行了相关的产品。例如微软的Windows Pre Installation Environment(Windows PE),就是一款带有有限服务的最小Win32预安装子系统,它包括运行Windows安装程序及脚本、连接网络共享、自动化基本过程以及执行硬件验证所需的桌面系统。Linux系统的体积更是无庸置疑。
USB接口引导操作系统,还需要由类似GNU GRUB(简称GRUB)的操作系统启动程序来帮助引导。GRUB可用于选择分区上的不同内核,也可用于向这些内核传递启动参数,USB引导首先会指向GRUB,再通过GRUB引导启动Windows PE,同样的GRUB也可以代替lilo来完成对Linux的引导。
USB数据传输的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操作系统传输阶段、存储外设阶段和USB接口物理通道传输阶段。国内外针对USB数据的安全研究主要集中在操作系统传输阶段和存储外设阶段。
操作系统传输阶段,将需要存储的数据在操作系统控制下经过USB驱动程序送到USB接口上,此阶段传输途径较多,用户可以通过不同的操作系统传输数据,即使在同一操作系统下,借助软件工具可实现特殊的传输方式。因此,在该阶段实现数据加密传输具有很多不可控制的安全隐患。
存储外设阶段,是对USB数据存储的介质进行加密,如FLASH芯片加密,在介质上实现加密的虽然能保护存入的数据,但没有对USB通道进行控制,不能阻止外部对数据的访问。
USB接口物理通道传输加密,是将需要存储的数据从计算机的USB接口物理接口上通过USB物理介质传输到存储设备的USB物理接口上。该通道传输环境单一,也是USB数据传输的必经之路。因此,在该阶段实现USB安全传输具有非常高的安全性,不但可以对U瘟数据进行加密、而且对U盘的扇区表也进行了加密。但由于USB相关的核心技术尤其是芯片技术掌握在外国人手里,实现难度比较大。
在USB接口物理通道上对数据处理,需要将窃取通道上传输的数据,在处理完成后再恢复成USB通道上传输的数据格式,包括USB设备枚举过程和数据传输过程两个阶段的通道处理。
在USB设备枚举过程中,需要研究通道处理模块窃取主机或USB设备发送的枚举信息,并依次解析信息包含的内容,及时更新枚举状态机,然后根据USB物理层连接协议产生建立连接的时序电路和数据,发送给USB设备和主机。
在数据传输过程中,主机过来的数据被窃取后,通道处理模块解析携带的命令,提取需要被加密的数据和加密存储的地址,同时在USB传输协议规定的时间里及时给主机发送响应包,在加密完成后将数据封装发送给USB设备,并及时处理USB设备发送的响应包。
USB设备过来的数据被窃取后,通道处理模块解析携带的命令,提取需要被解密的数据,同时在USB传输协议规定的时间里及时给USB设备发送响应包,在解密完成后将数据封装发送给主机,并及时处理主机发送的响应包。
既然是设计成USB接口物理通道的加密,就必须对所有软件层的协议透明。为了保证不会干扰到软件协议的通信就必须保证传输协议规定的时间里完成数据加密。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通过FPGA来提供高速的数据加密处理。因为FPGA是由独立时钟来控制处理的,绝对保证了加密的时效性。通过接口芯片解析通信协议,将协议头剔出,将数据段提交FPGA完成加密后回填到协议中。数据流入的加密处理流程如图3所示。
3.2 分组加密算法FPGA设计
经调试实现在Virtex芯片上AES工作时钟133MHz,数据加密速率1419Mbps。为了提高FPGA芯片的加密处理性能,需要考虑的环节有几种。
*选择算法时需要考虑算法的迭代层数,这是制约性能的重要方面。
*为了便于FPGA的高性能实现需要研究算法的反馈深度。
*分组算法没有上下文依存关系,可以考虑进行双核或多核设计。
*算法接口进行FIFO接口设计解决不同时间域下的协同处理。
*密钥扩展的同步设计。
4 结束语
随着网络通信的飞速发展,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给人们带来极人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信息安全隐患。交通的便捷,人与人的交流也日趋频繁,地球村的概念离我们也并不遥远。怎样在享受移动办公便捷的同时,让自己的敏感信息不受到威胁,从操作系统的源头由自己把控可能是不错的解决方法,同时所有数据都是加密存放更能保证信息安全的万无失。所以加密型便携操作系统USB办公平台很好地解决了问题。
参考文献
[1]P.A.LOSCOCCO,P.W.Wilson,J.A.Pendergrass,and al.Linux kernel integrity measurement usingcontextual inspection.In STC’07:Proc.of the2007ACM workshop on Scalable Trusted computing,pages21{29,New York,NY,USA,2007.
[2]甘宏,潘丹.虚拟化系统安全的研究与分析[J].信息网络安全,2012,(05):43-45.
[3]王雷.RFID芯片在物联网应用中的设计与研究[J].信息网络安全,2012,(05):64-67.
[5]余勇,林为民.工业控制SCADA系统的信息安全防护体系研究[J].信息网络安全,2012,(05):74-77.
[6]B.D.Payne,M.Carbone,M.Sharif and W.Lee.Lares:An architecture for secure active monitoring using virtualization.In SP’08:Proc.of the2008IEEE symposium on Security and Privacy),pages233{247,Washington DC,USA,2008.
伊泰集团设备修理平台模式初探 第7篇
关键词:企业设备检修平台,物流管理,ERP系统
近年来随着伊泰集团技改规模的扩大, 机电设备的不断增多, 整个集团公司设备管理的范围不再像过去那样单一。设备管理的事情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 因此伊泰集团的设备修理、备品备件物流管理信息化建设提上议事日程。
集团公司越来越强调设备运转率和高产高效。简单的、传统的设备检修和配件供应已不能满足伊泰现代化矿井正常运转需求。这就需要通过信息技术、搭建平台、物流管理、建立一支反应迅速队伍等手段, 实现企业检修业务流程无缝平滑的衔接, 提高检修效率和业务精确度, 从而降低修理成本, 适应网络经济和电子商务带来的物流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等领域的时代性变化。
企业设备管理的精髓就是数字信息集成, 即通过ERP企业信息管理系统把企业的设备修理、配件超市、检修中心、移动检修功能车、物流管理等各个环节集成起来, 共享信息和资源, 有效地支撑检修效率, 达到降低库存、提高检修效能和质量、快速服务各矿的目的。构建统一的检修平台, 通过检修平台项目的实施, 达到集团公司的检修信息大集中, 从而提高整个集团的管理水平、增强公司的核心控制力。
设备修理平台模块构成:
1、设备检修中心
1.1 构成
由合作方控股、伊泰参股形式构成。
1.2 合作方选择原则
由质量能力、检修能力、价格水平、人力资源能力、组织能力、反应水平、经济规模等构成。
1.3 合作事宜
为伊泰所有煤矿提供设备检修服务, 主要负责煤矿机电设备的大修理;根据煤矿设备实际情况确定检修中心设备类型及数量。检修过程中原则使用超市备品、备件。
2、提案改善制度
2.1 目的
为激发全体员工的想象力, 集结个人的智慧与经验, 提出有利于本设备检修平台的改善及业务的发展, 以便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检修质量。
2.2 范围
2.2.1 提案内容针对本公司设备检修范围, 具有建设性及具体可行的改善方法。
2.2.2 各种操作方法、检修方法、生产程序、行政效率等的改善。
2.2.3 有关检修机器设备购进的改善。
2.2.4 有关检修过程使用新工艺、新办法、新原料, 节约能源等。
2.2.5 标准化的改善。
2.2.6 废料、废弃能源的回收利用。
2.2.7 促进作业安全, 预防灾害发生等。
2.3 其他构成
审查组织、审查准则、处理方法、成果检查、奖励、附则。
3、备品、备件超市
3.1 目的
3.1.1 为提高备品备件供应速度、质量、准确性
3.1.2 为提高检修设备速度、质量
3.2 构成
3.2.1 由伊泰组建
3.2.2 采购与寄售相结合
3.3 计划编制
3.3.1 检修材料与备品配件管理采用ERP系统, 实现网上编制、审批计划, 网上查询库存物资, 对备品备件的管理采用A B C分类法。
3.3.2 检修物资需用计划应有专人编写, 内容包括物资名称、规格、型号、计划数量、交货期、价格、库存情况、采购数量、到货期、特殊物资的推荐厂家及技术要求、质量要求等。
3.3.3 编制备品备件计划应按一定的格式, 明确备件的名称、图号、规格、材质、主机型号、单位、需用量、交接时间。审批后的备件需用计划原则上不允许修改变更, 因客观原因或检修变更的, 需立即通知供应部门计划员修改, 重要备件需有关领导批准。
3.3.4 编制备品备件需用计划应根据年度检修计划确定, 确定好大修、小修、更改、工程、维护、另购等项目、资金, 根据实际需要确定需用量。
3.3.5 根据检修, 更改工程等计划提前准备相关备件, 对于一些加工难、加工周期长、材质特殊重要的配件应提前半年或作年度计划, 一般配件只需要提请季度及月计划。
3.4 材料与备品备件的储备管理。
3.4.1 超市应有重点地储备专用的、经常换用和容易换装的检修材料与备品备件。
3.4.2 检修材料与备品备件的储备应经常保持定额储备量, 并做到账、卡、物相符。
3.4.3 职能部门应认真编制检修材料消耗定额、备品备件消耗定额、事故备品储备定额, 并按规定程序审批后执行。
3.4.4、 科学合理安排检修材料与备品备件的定额, 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修订, 不断优化 储备定额和库存定额, 减少资金占用。
3.4.5 对资金占用较大的事故备品, 应积极开展企业之间的联合储备工作。
3.4.6 备品备件的领用应严格执行审批手续, 事故备品被领用后应及时补充。
3.5 备品备件的质量保证
3.5.1 抓住到货、入库和领用三个环节, 认真执行验收制度, 并根据实际情况邀请有关科研院所和技术支持机构协助做好验收工作。
3.5.2 备品备件入库时应认真填写入库验收单并做好记录。
3.5.3 为保证检修材料、备品备件不受损伤、不变质应采取相应的措施, 保管精密备品备件应充分注意温度、湿度和阳光照射等因素的影响, 金属制品做好防腐工作。
3.5.4 对重要的物资或备品备件应安排专人到生产厂家做好监造工作。
3.5.5 备品备件入库、领用应由供应人员、生产技术人员严把质量关, 重要、特殊备件可请有关专家共同验收。
3.5.6 调查备品备件是否存在因质量问题, 造成设备投入运行后发生故障的情况。
3.5.7 特殊项目所需的大宗材料、特殊材料、机电产品和备品备件, 应编制专门计划、制定技术规范书, 并按集团公司有关规定进行招标采购。
3.5.8 三年检修滚动规划中提出的重大特殊项目经批准并确定技术方案后, 应及早安排备品备件和特殊材料的招标、订货以及内外技术合作等事宜。
3.5.9 标准项目的检修材料和备品备件定额应作为检修文件包的内容严格执行;特殊项目的检修材料和备品应有专人编写计划, 经有关部门审核后执行。
3.5.10 定期检查备品备件的图纸、说明书及产品合格证等资料和凭证的存档情况。
4、移动检修功能车
4.1 目的
为各矿提供机电维修服务、业务, 主要负责煤矿机电设备的小型修理, 全天24小时服务。
4.2 方式
4.2.1 检修中心负责筹建
4.3.2 功能车装备必要的检修、加工设备, 在现场独立完成临时性检修工作。
5、标准化体系
5.1 目的
设备检修具有复杂性, 如何提升其检修平台水平是伊泰面临的重要任务。从标准化入手, 是搞好检修管理的一条捷径。随着市场规范性的提高, 更多的企业认识到在企业内部建立标准化体系的重要性。企业标准化体系作为一个全面包容各类体系 (ISO9001、HACCP、ISO14001、OHSASI8001) 的“平台”, 它的建立和运行明确了岗位职责与权限, 实现了人人有职责, 事事有标准;提高了检修员工的办事效率, 减少了工作的随意性;使标准化管理和检修平台有机地结合起来, 并对提高企业科学管理水平, 降低检修成本, 稳定检修质量,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6、物流管理体系
6.1 物流的界定
我国2001年4月17日颁布的《物流术语》国家标准定义:物流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 将运输、储存、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可见, 物流活动提供的是一种以运输、储存为主的、多种功能相结合的服务活动。
6.2 为什么要构建检修物流
6.2.1 目前伊泰企业仍沿用计划经济时期检修的管理模式, 造成备品、备件库存过大, 占用资金较多。
6.2.2 备品、备件超市有效货源不足, 现有设施不能充分利用, 导致企业资金周转不快, 经济运行质量不高。
6.2.3 充分收集最终用户数据
6.2.4 将固定成本转化为可变成本
6.2.5 加强战略采购与供应商整合
6.2.6 对供应商开发与评估
6.2.7 备件库存管理
6.2.8 形成备品、备件编码, 为ERP做准备
7、均衡化体系
7.1 目的
7.1.1 优化完全竞争条件下配件供应商的长短期均衡
7.1.2 抵制价格歧视
价格歧视又称为差别价格, 它是指在同一时间内, 对于同一种配件, 企业对不同的消费者收取不同的价格;或者对于不完全相同的配件, 企业收取的价格差别远大于成本差别。
一般可将价格歧视 (价格差别) 分为三种类型:
一级差别价格, 又称完全价格歧视, 是指对每一单位的配件收取不同的价格, 也就是说企业利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随配件销售量的增加, 逐个降低配件的价格。
二级差别价格是指企业对配件的不同购买量收取不同的价格。
三级差别价格是指企业对不同市场的消费者实行不同的价格。这里的不同市场不仅指不同地理位置的市场, 而且指不同消费者形成的不同市场。
7.1.3 抵制寡头垄断市场的价格冲突
价格冲突是指不同的寡头对于同一种商品销售不同的价格。
当各个寡头的市场份额相同但成本结构不同, 就会产生价格冲突。
8、ERP系统
8.1 ERP概念
ERP (Enterprise Resources Planning, “企业资源计划”系统) 是由不同功能模块组成的软件包, 它采用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的最新成就, 旨在对企业的多种资源进行计划和实现物流、资金流、信息流 (“三流") 统一的操作平台和管理信息系统。在ERP中, 许多科学的、先进的管理思想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可以从三个层次进行定义:
管理思想:ERP是由美国著名的计算机技术咨询和评估集团Garner Group Inc.提出的一整套企业管理系统标准, 其实质是在MRPII (Manufacturing Resources Planning, “制造资源计划”) 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而成的面向供应链 (Supply Chain) 的管理思想;
软件产品:是综合应用了客户机、服务器体系、关系数据库结构、面向对象技术、图形用户界面、第四代语言 (4GL) 、网络通信等信息产业成果, 以ERP管理思想为灵魂的软件产品;
管理系统:是整合了企业管理理念、业务流程、基础数据、人力物力、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于一体的企业资源管理系统。
8、2 目的
8.2.1 ERP是一个信息高度集成的管理系统, 不仅可以使企业内部的物流和资金流实现集成, 而且也可以将企业外部有关供货商及其市场和客户的物流和资金流信息集成在一起。
8.2.2 数据的来源唯一, 避免了重复输入和其他人为因素带来的误差, 数据及数据处理的结果可以由所有授权人员实时共享, 系统中的信息可以通过数据库技术, 由授权管理人员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多路径查询。
集团办公平台 第8篇
项目地点:中国山东
项目面积:3800平方米
完成时间:2012年
设计单位:山东福缘来装饰有限公司
设计者:由书阳、陈家芝
参与者:刘金鹏、韦庆勤
主要材料:米色石材、地毯、环保木地板、成品木制作
滚滚黄河, 巍巍泰山, 孕育了五千年的齐鲁文化。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 泉水汩汩, 始终如一。凝聚了儒家文化的精髓, 深沉厚重, 博大精深。
山东省是最早发明冶铁术的地区。冶铁术发明于春秋晚期, 至战国时期已普遍开始使用。《国语—齐语》记载:“美金 (青铜) 以铸剑戟, 试诸狗马;恶金 (铁) 以铸鉏夷斤, 试诸壤土”。冶铁术发明后, 对提高生产力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据《管子》载, 早在春秋管桓时期, 齐国“断山木, 鼓山铁”就成为重要的手工业部门, 故而齐国发明冶铁术应该在春秋中期。齐国故城勘探发现了六处冶铁遗址, 其中两处面积达40万平方米。
如果说建筑结构是骨肉, 装饰元素是衣服, 那么文化脉络就是建筑空间的灵魂。一个没有文化特色的空间是苍白而空洞的, 作为立足山东的钢铁龙头企业, 应高度体现自身的文脉特征:齐鲁文化、钢铁特色。区别不同功能空间, 进行艺术再创造, 运用钢铁元素构件、装饰画, 将本空间塑造为品味高尚、大气磅礴、庄重典雅、舒展明快的文化空间。
方案在充分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 利用建筑创作的要素, 创造一组流动的视觉影像, 创造一种高雅的意境。通过建筑点、线、面的造型, 厚实与空灵, 明亮与阴影的对比, 构成综合楼本身与视觉艺术之间可视、可听的情感格局, 挖掘出这一建筑形象所蕴含的的形象和气质。
集团办公平台 第9篇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企业使用的软件系统越来越多, 软件的部署、管理以及运维的工作量越来越大, 应用虚拟化技术可以集中解决企业软件的快速部署, 对于比较重要的数据, 没有特别许可, 数据是不会离开信息中心机房, 在应用虚拟化中, 无论是B/S结构还是C/S结构的软件, 通过服务端的一次性配置, 然后发布应用, 所有客户使用不同的终端机上的软件都不需要再配置, 大大减少了运维工作量, 提高了办公效率。
在解决客户端运维问题的同时, 公司领导和管理人员外出出差时, 在工作需要时却无法进入公司的软件系统处理业务, 公司的客户经理和专卖人员在外工作时也无法顺畅地进入公司业务系统进行移动办公, 这给企业的管理者和部分员工的工作带来了诸多不便, 同时也阻碍了公司内部的业务流程, 不能顺利开展工作。
二、Ci t r i x Xen App移动办公平台的设计一个优秀的应用平台, 都要从实际的应用
出发, 以人文本, 充分考虑到用户对系统的需求和使用的便捷, 由于Citrix Xen App办公平台主要有两类: (1) 为公司员工和领导也就是终端用户; (2) 系统平台的管理人员, 前者主要利用平台进行相关业务操作, 后者是利用平台对所有发布的软件和使用人员进行权限管理。
三、Ci t r i x Xen App的技术原理
Citrix的核心是ICA协议, ICA协议连接了运行在Xen App服务器上的应用进程和远端客户端设备, 通过ICA的32个虚拟通道 (分别传递各种输入输出数据如鼠标、键盘、图像、声音、端口、打印等等) , 运行在信息中心服务器上的应用进程的输入输出数据重新定向到远端客户端机器的输入输出设备上, 因此虽然应用客户端软件并没有运行在客户端设备上, 但是用户使用起来和在客户端安装运行客户端软件相比, 没有任何操作上的改变。
性能方面:ICA传输的主要为人机交互数据, 例如屏幕刷新和鼠标键盘信息, 同时ICA协议是一种高效率的数据交换协议, 采用了大量的数据压缩、加密和连接优化技术, 因此每一个用户的连接只占用10~20K的网络带宽。传统的系统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有大量的数据交互, 对网络带宽的要求比较高, 使用Citrix集中模式可以有效地降低数据传输, 提高了网络的整体性能。
安全性方面:传统的客户端直接访问后台时, 网络上传输的是真实数据, 该数据会被缓存在用户本地的木马截获或在传输中被侦听, 这些都是不安全因素;而用户访问Xen App服务器时, 网间传输的是屏幕增量变化信息和鼠标键盘变化信息, 用户端无任何应用数据缓存在本地, 同时中途截获这些信息然后反推出用户真正的业务操作和数据比直接截获业务数据要困难得多。因此, 数据一直存放在最安全的信息中心机房服务器上。Xen App最大优势是采用应用虚拟化方式让数据任何时候都不会离开数据中心。远程用户从公网访问内网, Xen App通过严格的用户认证进行安全权限控制。对于企业越来越严格的审计要求, 应用Xen App虚拟化发布应用可以提供复杂的内控和审计功能。
集中的应用部署和发布:各种B/S或者C/S应用的客户端只在数据中心的Citrix服务器部署, 用户端仅提供连接方式, 不需要为每个应用安装客户端软件。系统管理员可单点控制整个系统的进程、资源、状态等, 并且通过有效的控制工具部署和督促各个环节的正常运行。
用户的身份认证:身份认证使用和AD集成的方式, 并使用AD的组策略来对用户进行的授权访问。用户只能使用经过授权的企业应用系统和软件。
负载均衡:Xen App的集群名称叫做Farm, 在一个Farm之内负责计算负载量和分配连接的Xen App服务器的角色叫做Data Collector, 所有Xen App服务器的负载状况会存入数据库并实时变化, Data Collector会查询Farm内所有Xen App服务器的负载情况, 决定将下一个连接交给Farm内哪一台最空闲的Xen App服务器。如果一台Data Collector失效, 会有备份的Xen App接替。
Xen App提供给用户多种负载均衡算法, 其指标包括:CPU利用率、内存使用率、磁盘交换等十多项指标, 用户还可以针对不同应用类型自行定义负载指标的组合。
四、Ci t r i x Xen App办公平台的主要内容模块
根据企业需要实现得的需求分析, 建设Citrix Xenapp办公平台至少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Xen Ser ver服务器虚拟化:建立服务器虚拟化集群作为Citrix Xen App办公平台的物理基础, 需在Xen Server上建立Active Directory管理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Citrix Xen App服务器和Web Interface服务器。
2、应用软件发布:在Citrix Xen App服务器上部属需要发布的应用软件, 通过Citrix Xen App发布相关应用软件, 对用B/S结构的软件系统则不需要再重新部署在Citrix Xen App服务器上, 可以同IE直接发布软件的系统地址完成发布工作。
3、访问控制:在Active Directory管理服务器上建立域控制服务, 分别为使用部门建立OU, 再在对应的OU下建立用户和组, 通过组策略的设置来控制不同的OU所使用的软件系统和使用权限。
4、终端用户访问:通过部署在Web Interface服务器的Web Interface建立Citrix Xen App的Web访问服务, 以让终端用户通过互联网或局域网能够访问到发布的应用系统。
五、Ci t r i x Xen App移动办公平台的架构
Citrix Xen App办公平台的架构的选择是后继工作开展的基础, 也是实现系统需求和主要功能的关键, 平台的架构体现在需求、功能和逻辑的认识。 (图1)
在Citrix Xen App接入架构支持下, 企业应用系统的集中整合在机房服务器内, 安全也得到了提升;真正实现了授权用户不受时间地点的约束、通过各种设备和网络简单、快捷、安全地访问企业内部应用系统。
虚拟化服务器:提供应用虚拟化基础架构, 发布蚌埠烟草Citrix Xen App办公平台前端。
防火墙:对应用虚拟化服务器访问内网业务平台进行访问控制。
用户终端类型:支持多种设备, 可以为Windows、Linux、Blackberry、Android、Mac os (IOS) 、Web OS等系统。
Citrix Xen App服务器可仅发布IE应用, 限制所能打开的站点, 限制用户仅能使用得到授权的应用系统, 并对用户的操作进行录像审计。
Citrix企业接入架构可以加速并简化应用发布、管理、安全和维护的各个方面, 显著降低相应成本。在Citrix Xen App的应用部署解决方案中, 传统的Client/Server应用软件无需进行二次开发, 即可立刻支持Web访问。
六、Ci t r i x Xen App企业应用实例
1、应用实例的软硬件准备。企业的实际需要, 本着节约成本的原则, 利用原有的三台HPproliant G5物理PC服务器组建Xen Server虚拟化服务器, 作为Citrix Xen App移动办公平台的基础, 购置一台IBM Ds3524存储作为共享存储, 保存Citrix Xen App移动办公平台系统和数据, 同时需要购买Citrix Server3套、Citrix CCU (并发用户数) 100个、Windows 2003Enterprise 3套和Microsoft Terminal Service License 100个。
2、服务器的角色分类 (1) Xen Server服务器 (下面使用的服务器都是虚拟服务器) :-Xen Server5.6 (3套) (2) Xen App服务器 (虚拟化应用, 运行各种办公软件和业务系统) :-Windows2003server-Citrix Xen App-微软的终端服务-用户办公软件及业务系统 (3) WEB服务器 (访问门户) :-Windows2003server-IIS6或Tomcat等-Citrix Web Interface (4) 域控制器DC (用户管理及权限定义) :-Windows2003server-Active Directory管理中心 (5) SQL数据库、文件服务器 (用于记录配置参数和配置文件) :-Windows2003server-MS SQL2005Server同时, 配置防火墙, 使远程登录的用户能访问到WEB服务器发布的软件系统。
七、实际访问过程
用户通过移动设备访问移动办公平台的方式如下:
PC用户 (包括笔记本) 可以通过打开浏览器访问统一的网址登录, 在身份认证以后, 就会看到授权发布给该用户的软件及业务系统的图标, 点击需要使用的软件或业务系统, 有经过10秒钟左右建立服务的过程后, 软件或业务系统即可打开, 后面的操作就和在本机操作没有什么区别了。
手机或其他的移动设备需要安装Citrix Receiver3.2.36客户端, 然后通过该软件设置登录地址和用户认证信息, 通过验证后, 和在PC上的使用方法就一样了。
这种访问方式的优势体现在:
1、用户中断和重连服务:用户通过移动办公平台操作发布的软件或业务系统, 在需要离开或暂时不使用软件或业务系统时, 可以退出移动平台, 当再次需要使用时, 登录移动平台, 之前使用的软件或业务系统可以继续使用。
2、客户端和网络故障不会影响到业务:由于用户是通过移动办公平台对软件或业务系统进行操作, 客户端只是看到服务端的图像, 并没有实际数据的流转, 所有的软件、业务及数据都在服务器上, 所以客户端和网络故障并不能影响业务的正常开展。
3、会话超时:系统管理员可以在后台设置移动办公服务超时限制, 当一个用户打开移动办公时, 长时间没有操作, 系统会自动释放该连接会话, 当用户再次登录时, 仍然可以继续之前的业务操作。
八、结论
通过以上的分析和实例的应用, 通过Citrix Xen App轻松实现移动办, 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 为蚌埠市烟草公司后续虚拟化实施做了良好铺垫。截至目前, 蚌埠市烟草公司部署Citrix Xen App实现移动办公已有一年时间, 公司领导、管理人员和业务人员已经从中感受到了Citrix Xen App移动办公的方便和优势。通过笔记本电脑、i Pad平板电脑、i Phone、Andriod、Windows Phone手机等各种终端, 方便快捷地登录企业内部系统, 处理业务, 真正实现了业务信息化、办公自动化的目标。
同时, 部署了Citrix Xen App移动办公平台, 系统管理员可以在数据中心对所有应用进行统一配置和管理, 所有的数据和计算也都发生在数据中心, 机密数据和信息不需要通过网络传递, 增加了安全性。另外, 这些数据也可以通过权限设置不允许下载到客户端, 保证终端用户无法带走、传播重要信息。在为蚌埠市烟草公司的领导、管理人员和业务人员的工作带来方便、快捷的同时, 也保证了业务工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摘要:移动办公作为信息时代的办公方式之一, 越来越被广泛使用, 特别是在企业管理中提高办公效率方面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本文从背景、技术和内容等方面阐述一个在Windows2003环境下, 以Citrix XenApp为技术核心, 以AD用户控制为基础办公平台的设计和实现, 并利用该平台方便地为终端用户发布应用程序及权限分配, 不仅可以解决移动办公的问题, 也为企业的部门在软件部署、运维和管理上节约了大量的成本和时间, 其应用前景相当广阔。
集团办公平台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