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绿色施工公路桥梁工程论文范文

来源:盘古文库作者:火烈鸟2025-09-181

绿色施工公路桥梁工程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在桥梁工程中,混凝土的施工质量非常重要,是公路工程质量控制工作的重点内容。而混凝土施工质量对桥梁工程产生直接影响,如果要保证桥梁工程的主体质量,那么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本文主要对混凝土施工質量对桥梁工程的影响进行相关分析,并且提出了混凝土质量控制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混凝土,施工,质量,桥梁工程

近些年来,桥梁建筑发展非常快,但是也存在很多质量问题,很多桥梁事故不断发生,为人们带来安全威胁。桥梁建筑与其他建筑物相比,施工具有一定的复杂性,需要对其施工质量进行加强管理。而在总施工工程中,桥梁施工越来越重要,混凝土施工质量更是会严重影响着桥梁质量。

1 桥梁工程与混凝土施工概述

目前,国内的交通建设在日益推进,各种各样的桥梁工程项目出现,并且在不断的密集建设中。因此,在桥梁工程项目中,混凝土施工质量的管理非常重要,在很大程度上对桥梁工程项目建设发挥着促进作用。桥梁施工企业要想在这个行业里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和优势,则应该抓住混凝土施工质量管理的核心问题,并且对其进行解决。

如今很多桥梁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都需要对一些自然因素进行考虑,比如地形和降水量。因此,自然因素对施工场地的选择产生决定性作用。如果没有选取合适的施工位置,则会对桥梁工程的施工质量产生直接影响。而在施工的过程中,会对自然因素在混凝土质量中的作用与效果进行考虑。在土木工程这个行业里,施工难度最大的工程就是桥梁工程。而在桥梁施工的过程中,混凝土是其使用最多的原料,这也是混凝土自身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决定的。

2 混凝土施工质量对桥梁工程的影响分析

2.1 气泡

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会出现很多问题导致桥梁工程外部出现气泡。首先,在桥梁工程施工过程中,其模板的表面存在油性隔离剂。因此,当混凝土进入模板之后,由于张力作用,混凝土内部会出现气泡,从而表现在桥梁工程的表面。其次,当桥梁工程的混凝土厚度太大的时候,会导致桥梁施工的气泡没办法及时排出,导致混凝土里存在很多气泡,同样表现在桥梁工程外表上。

2.2 蜂窝麻面

当混凝土振捣不到位,可能会使得桥梁工程外表出现蜂窝麻面。而在振捣半径太大,而且时间也很短的情况下,可能会导致混凝土接缝附近的浆液溢出来,使得表面出现泛砂和空隙,从而在桥梁工程表面形成蜂窝麻面现象。在混凝土配合比中,含砂率比较低,而粗骨料的含量比较多时,会使得混合料无法填满钢筋保护层,导致空隙的出现。除此之外,导料在入仓时不到位,也可能会导致浇筑高度太高,粗骨料和砂浆会出现离析现象,最后导致麻面现象的发生。

2.3 色泽差异

通常当导料仓的骨料清洗太久时,无法在拌合时实现质量的统一,则会使得桥梁工程外部色泽出现不统一现象。另外,当模板隔离剂有杂质,则会在涂抹的过程中无法保证表面厚度相同,没有正确使用表面隔离剂,在混凝土强度不足的情况下就拆模,则会导致桥梁工程局部出现浅层脱落现象,从而在其表面形成色泽之间的差异。

2.4 混凝土裂缝

在桥梁工程中,混凝土出现裂缝危害最大,而且出现的频率非常高。当混凝土结构设计缺乏合理性,在选购原材料时没有达到相关质量标准时,会使得混凝土出现裂缝。另外,当环境天气出现变化时,会使得温湿度发生改变。而在桥梁工程基础并不牢固的情况下,还会导致混凝土出现下陷现象。而桥梁工程的结构性特点不同时,可以将其分为几种类型,包括沉降收缩裂缝、冻胀裂缝、有塑性收缩裂缝以及凝缩裂缝等等。

3 桥梁工程中混凝土质量的防治对策分析

3.1 气泡防治技术分析

只有实现混凝土和易性的大幅度提高,才能将过多的气泡对混凝土质量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而要将模板表面与混凝土的气泡数量大幅度降低,则可以使用稀释剂或者减水剂。另外,要将模板表面气泡数量大幅度减少,也可以通过混凝土湿润度的提高来实现。除此之外,将桥梁工程的厚度降低,也将气泡溢出的路程缩短,与此同时,进行振捣操作,可以将模板内部水泡的数量大幅度减少。

3.2 蜂窝麻面防治技术分析

要防治蜂窝麻面质量问题,应该根据相关规范来对混凝土进行搅拌与拌料等操作。另外,应该不断提高模板拼装精度,从而实现技术改革。比如,要大幅度提高桥梁工程施工效率,可以将传统接缝转变为企口方式来实现最佳的施工效果,从而达到防治蜂窝麻面现象的目的。

3.3 色泽差异防治技术分析

在这个方面,必须对骨料与其过滤流程给予足够重视。因此,在对粗骨料进行清洗的过程中,应该要确保其清洗干净,并且对其搅拌时间和搅拌料的入仓配比进行严格控制。在制作模板的过程中,可以通过适当的改进来防治模板表面粗糙不平现象。另外,应该对表面隔离剂的均匀度与纯净度进行提高。在拆模的过程中,要注意将其强度控制好,而且要尽可能将时间延长,从而避免混凝土表面的乳化剂转变为粘膜。

3.4 混凝土裂缝防治技术分析

在桥梁工程中,要对混凝土裂缝进行防治。而在使用混凝土的整个过程中,通常都会在桥梁混凝土施工初期出现裂缝,频率最高。这是因为在桥梁混凝土施工初期,混凝土表面温差最大。因此,应该尽可能降低温差以避免裂缝现象。所以,可以先根据原料温度对拌合之后的混凝土温度进行推算。在拆掉施工模板之后,混凝土会与空气进行直接接触,温差过大而印发较为强烈的刺激。因此,可以采取温控措施对这种刺激进行控制。

3.5 混凝土浇筑分析

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浇筑这个环节非常关键。因此,应该将混凝土浇筑工作做好,从而提高桥梁工程的施工质量。而要对混凝土浇筑质量进行更好的控制,则应该确保混凝土送料时间达到相关要求,避免在混凝土初凝之前送料不到位。在送料的过程中,应该对全部混凝土进行坍落度测量。而要对每层厚度进行良好的控制,可以通过分层浇筑方式来实现。另外,在每次混凝土浇筑之前,应该将其与上次混凝土的色彩进行对比,检查合格之后再进行混凝土的二次浇筑。除此之外,应该对混凝土的振捣操作进行控制。在选择振捣机具的时候,应该注意其合理性。而在振捣的过程中,应该确保其振捣操作到位,从而避免振捣过度或者振捣不足等现象。

3.6 混凝土养护分析

在桥梁工程中,应该将混凝土养护工作做好,确保混凝土的质量达到相关要求,也可以减少混凝土质量问题对桥梁工程造成的消极影响。因此,应该让混凝土长时间处于比较湿润的环境之中。如果混凝土表面所处环境的温差太大,尤其是风吹日晒这种环境,会使得混凝土裂缝更加容易出现,从而导致混凝土性能降低。

结束语

如今,国内的交通建设正在日益发展,桥梁工程项目的数量剧增。而混凝土施工质量对现代桥梁工程造成很重要的影响,包括桥梁结构的营运安全与后期维护费用。混凝土的质量问题除了对桥梁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产生直接影响,还会威胁到人们的安全。因此,在桥梁工程中,混凝土施工的质量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工作环节。所以,在桥梁工程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应该确保混凝土施工质量达到相关标准,为整个桥梁工程的施工质量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伍庆平.桥梁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问题浅析[J].价值工程,2013(8):225~226

[2]马珺.桥梁施工中混凝土质量通病的治理与防治[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1):237~238

[3]郑海波.桥梁混凝土质量问题及其防治技术[J].交通世界(运输.车辆),2013(9):243~244

绿色施工公路桥梁工程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现阶段,我国大力发展经济,为了提升物资运输效率,各地区都在加强道路桥梁工程建设,力求完善交通系统,为经济建设创造良好的条件。对于道路桥梁工程来说,渗漏问题的发生,会产生极大的工程隐患,属于典型的工程质量问题,在雨水的侵蚀作用下,道路桥梁工程的使用寿命会降低,容易因此引发的交通隐患,基于此,在工程建设环节,管理人员要做好工程防水,根据工程的规模和特点,采取针对性的管理手段,促进防水施工技术的有效落实,打造优质的道路桥梁工程,为我国交通事业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下文对此进行简要的阐述。

关键词:道路桥梁工程;交通系统;防水技术

引言:良好的交通环境,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近年来,在城市化进程不断深入的背景下,道路桥梁工程项目逐渐增加,而且道路桥梁工程正在向着大型化的方向发展,工程建设难度进一步增大。对于道路桥梁工程来说,工程的质量非常关键,是各界重点关注的内容,如果道路桥梁工程出现质量问题,就会增加交通隐患,阻碍经济建设。在道路桥梁工程建设中,防水施工技术的有效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可以减少工程渗漏问题,直接促进工程品质的提升,必须要得到有效落实。本文对此进行分析,并且提出了几点浅见。

1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防水路基面施工技术

1.1抛丸处理技术分析

当前道路桥梁施工工程中比较普遍使用的施工技术主要是抛丸技术,这项技术的应用要结合路基本身的密度以及强度,根据钢丸的自重以及受到机械设备施加力量来进行增长,这项技术的理想效果更高,从而使道路桥梁的防水性能得到相对应的体现,使其符合技术方面的要求。在应用抛丸处理技术时,要对施工的时间以及施工的标准进行准确细致的判断,如果要同时提高施工质量,就需要和其他的施工技术相互结合使用,打造更加专业的施工团队,使施工的效果和质量都能够得到保障。

1.2打磨处理技术分析

道路桥梁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要重视打磨处理技术,这样才能够使路基面的粗糙度达到施工建设方面的要求,还需要将路基表面的灰尘进行细致的处理。实际上,当前在施工的过程中,采取的磨砂处理方式以及钢丝刷的处理方式,都是比较普遍的打磨技巧,磨削机作为最普遍使用的设备,在打磨处理的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3自由度刨床处理技术分析

道路桥梁施工中,针对路基面进行刨床技术处理时,主要是通过自由度铣刨机来完成相应的工作,自由度铣刨机在路基面处理的过程中极其普遍,发挥出了极大的应用作用,不但能够处理路基面的灰尘,同时也可以将路基面的密度以及精度提高。但是实际上当前这项技术的应用方向并不是十分明确,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使用的范围仍然比较局限。

2道路桥梁工程施工桥梁防水技术的应用策略

2.1加强材料管理

材料因素是道路桥梁工程防水施工的重要影响因素,所以,在防水技术的应用环节,材料管理工作必须要有效跟进,全面消除材料风险,降低渗漏问题的发生几率。在实际的防水防渗施工中,管理人员要确定具体的施工位置,结合防水施工规范,选择相应规格的材料,重点对防水材料进行检查,包括防水卷材、防水砂浆等,在材料使用之前,进行防水测试,不能直接投入使用,如果材料性能不佳,必须及时进行退货处理,不能为了贪图便宜,选择劣质材料。实际上,许多的道路桥梁工程渗漏问题,都是由于缺乏材料管理、使用劣质材料,在材料的选购、入场以及使用之前,都要进行系统化的检测,在确定材料品质满足防水施工规范的情况下,才能投入使用,尤其是在材料的采购环节,一定要树立正确的材料理念,把质量作为采购的第一原则,全面消除材料因素引发的技术性问题。

2.2加强给排水施工技术应用

在道路桥梁工程的运行过程中,如果地下给排水管道出现渗漏,同样会对工程结构产生影响,通常情况下,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地下会存在各种管道,此种管道地下施工方式的应用,可以提升城市美观性,而且地下铺设的方式,对管道也能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在地下管道地下敷设之前,需要对管道路径进行确定,委派专业的工程测量人员,结合设计方案,进行防线测量,同时,沟槽要挖掘到指定深度,管道在铺设到指定位置以后,需要对其进行加固处理,下方要设置支架,为了减少地下环境因素对管道性能产生的影响,延长管道使用寿命,对于金属管材,要涂抹油漆,管理人员要对管道的位置和路径进行反复的比对,必须保证与设计方案相一致。在回填施工以后,要进行夯实处理,回填的材料必须保证合格,避免出现沉降问题,通过给排水管道施工管理,可以有效地避免管道渗漏风险,保证道路桥梁工程的安全运行。

2.3合理应用防水路基施工技术

第一,打磨处理技术,应用此项技术,可以提升路基结构的摩擦力,通过打磨工艺,结构更加粗糙,在这种情况下,路基结构与防水材料能更加紧密结合,而且在技术应用过程中,路基中的杂质能得到有效清除,防水层的防水效果更佳,是一种非常典型的工程防水施工技术。第二,自由度刨床处理技术。该技术在我国当前的道路桥梁工程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而且经过多年的研发,此项技术体系已经趋于成熟,应用效果显著,使用小型铣刨机,对路面结构进行处理,促进路面防水性能的提升。第三,抛丸处理技术,该技术也是一种常见的工程施工技术,在道路桥梁工程领域出现的频率极高,主要通过对钢丸施加压力,提升路面和路基结构密度,减少工程的结构孔隙,从而达到提升抗渗性能的目的。

3桥面防水技术在公路桥梁施工中的应用管理措施

3.1设置施工管理计划,将其落实于各个环节

在正式施工前做好对公路桥梁的调查工作,整理各项参数,确定所使用的防水技术。根据防水技术的应用特点制定施工管理计划,完善管理机制,成立专门的监管小组,要求他们严格落实管理措施,注重防水技术的每一项工作要点。尤其是要把控好材料的选择开展抽样检查,确定符合工程的施工要求。通过在前期环节的控制,确保能够奠定良好基础,提高墙面防水技术的施工质量。

3.2强化施工质量控制工作,掌握各项技术要点

在施工的过程中也需要做好施工质量控制。由监管人员与桥面防水技术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掌握所使用的技术要点。在施工过程中督促他们严格规范自己的行为,按照技术要求进行施工。监管人员一旦发现存在各种问题,及时解决,避免对后续的施工造成严重影响。每一道工序施工后,都需要有监管人员进行检查,确认无误后才可进行下一道工序地施工。

3.3加强验收管理

施工結束后需要开展验收工作,监管人员搜集整理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各项资料。然后采用无损检测技术开展验收工作。确定桥梁的防水层和基层粘结性良好,无剥落情况。要确保防水层施工符合工程要求,如果出现问题,则需及时指正,进行返工处理,确认无误后验收成功。

结语:综上所述,对于道路桥梁工程来说,防水能力的提升,是工程质量强化的重要体现形式,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由于道路桥梁工程项目数量的增加,防水施工的作用得到了进一步的体现,为了打造优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企业方面要做好工程勘察,合理选择防水技术体系,在技术应用环节,加强技术监管,促进防水施工技术的有效落实,保证道路桥梁工程的抗渗能力与行业规范充分相符,达到预期的工程建设目标,为我国道路桥梁工程领域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郭伟.道路桥梁施工中防水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0(23):178-179.

[2]刘宏佳.道路桥梁施工防水路基面的处理措施探讨[J].建材与装饰,2020(17):276+278.

[3]王学丽.道路桥梁施工中防水施工技术的应用探索[J].建材与装饰,2020(16):267-268.

绿色施工公路桥梁工程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建筑行业在迅速发展过程的同时也陆续出现了严重浪费能源与材料的问题,一定程度影响了附近的自然环境。为了可以推动建筑领域的绿色节能发展,必须对施工工艺不断改进并且创新应用建筑材料,真正解决浪费资源的问题。只有如此才可以降低其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保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针对绿色节能环保技术的应用意义,讨论了项目施工中绿色节能技术的应用手段,并对保证项目绿色节能建设提出几点简单建议。

关键词:绿色节能;建筑项目施工;技术应用

我国建筑行业已经充分认识到节能环保的重要意义,逐步开始重视绿色节能建筑的建设发展。在建筑项目中引入绿色节能思想,不仅提升了人们的生活质量,还保护了自然生态环境,避免大量浪费不可再生资源尽量降低生态破坏程度,从而达到科学应用资源的目标进一步推动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一、绿色节能环保技术的应用意义

(一)综合提高施工水平

项目建设工作体现出复杂性,牵涉到广泛的领域。要想对项目操作实现全面节能,必须在每一个操作过程中真正应用绿色节能技术,有效发挥技术优势对操作工艺和材料积极改造革新,达到整体提高工艺水平的目標。

(二)节省投入成本

绿色环保技术应用目的是对传统资源实现最大化的应用,使能源利用效率获得显著提高[1]。比如将太阳能、风能等作为全新的绿色材料,不仅提升了应用传统能源的效率也推动了新型能源的运用,有效节省了项目建设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收益。

二、项目施工中绿色节能技术的应用

(一)用电节能

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电力资源至关重要,但是由于项目建设过程十分复杂,且操作程序繁多需要严重消耗电力资源。所以为了对这部分资源有效节省,在应用绿色节能施工技术的过程中需要建立严格的巡查制度,对工地使用电力资源的情况全面监管,避免发生浪费电力资源的问题。同时还需要在工地制定严格的管理用电机制,结合项目真实情况明确对应的能耗参数,合理控制消耗电能的情况,贯彻落实全部节能技术。另外在实际施工操作中还要尽量选择使用节能环保的设备,并对其开展有效的维护工作最终提高项目建设的环保节能水平。

(二)用水节能

结合工地地下水情况可以在有利位置设计水井,在实际操作中为了有效降低使用自来水量,可以通过使用地下水达到这一目标。使用水泥预制固定模板的方式,在制作混凝土操作中将其敷设在项目工程中的路面以及加工场所,有效转变了传统制作方法,尽可能避免雨水进入土层。使用深井降水工艺防止地下水影响项目建设地基基础重点基坑操作,在对水位进行动态监控时,可以采取水位监测设备实现,保证地基下层产生最佳的地下水位置。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通过洒水或覆盖遮挡方法养护混凝土,这项操作也有利于节省使用的水量。为了避免实际操作中管道破裂产生漏水问题,应对排水管科学设计并且对其质量定期检查。

(三)施工材料

绿色节能技术在材料中应用具体表现为完善操作技术从而节省材料用量以及应用绿色环保型材料。所以在实际操作中应当全面掌握工地储存材料情况以及工期的实际安排,从而认真制定采购与使用材料方案,有效提升使用材料的效率。同时,还要严格开展材料限额管理,结合项目预算对材料进行购买与使用,最大程度避免发生浪费材料的现象。在选择屋面材料时尽量考虑节能性质[2]。

三、保证项目绿色节能操作的建议

(一)改进施工方案

在项目实际操作中,管理人员需要培养较好的绿色节能思想,只有这样才可以在项目建设中坚持绿色主题。不仅如此,在项目建设过程中还会牵涉到施工设计和应用能源问题,表现出较强的综合性。在具体施工中对人员与材料科学安排,在方案中明确指出适应能源的相关要求,严控浪费能源现象。若建设方案中分配人员与材料缺乏合理性,则需要认真调整降低出现浪费的概率。同时,还要明确提出项目的工期计划以及科学应用机械设备方案,最大程度提高利用原材料的效率,并联系材料实际应用特点坚持循环使用原则达到能源节约的目标[3]。

(二)推广应用太阳能技术

作为可再生能源其也是最干净的能源,能够源源不断地将能源提供给人类。在现代项目建设中,太阳能技术的应用具有普遍性其可以有效保护其它能源。在项目建设中太阳能发挥了独特的作用,不仅降低了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率,还达到了绿色环保的目标。目前太阳能发电设备陆续出现在很多建筑楼顶,从而有效转化太阳能为人们提供生产工作所需的能源。还可以通过蓄电池释放经过储存处理的太阳能,利用线路连接供电设备为建筑使用提供所需的电能。并且太阳能还可以发挥取暖的作用辅助供热系统开展工作,与人们的供热需求高度相符。太阳能合理控制了建筑物采光效果,没有任何污染且安全水平很高。

(三)完善施工技术

施工技术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也在积极创新,这些都是项目工程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全体,一定程度影响了绿色节能效果。比如钢接一般会使用传统搭接方式,无形之中浪费了很多钢材不能实现节约材料的目标。在改革操作技术以后,一般通过螺纹方式连接钢筋,如此减少了使用材料数量[4]。

(四)节能技术与能源的科学应用

在开展项目建设过程中应用绿色节能理念,需要注意两方面内容:第一,最大程度减少能源消耗量;第二,一定程度提升应用能源的效率。在这一前提下,还需要深入可再生能源。我国很多建筑在保温隔热操作中存在着较大的缺陷,但是我国单位采暖消耗面积却相当于三倍世界平均水平,这个问题需要引起高度关注。联系绿色节能思想实施项目建设,应当制定一个科学安排采取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全面考虑项目的管网、系统等操作,不仅是为了降低管网形成的热损失,还能够达到可再生利用能源的目标,合理有效的应用自然能源。

四、结束语

项目工程要想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应当全面应用绿色节技术,这样就需要不断改进与创新施工技术,尽可能避免操作过程中一切浪费污染问题。受到我国传统建筑思想的影响,建设单位还需要不断强化绿色节能理念的贯彻实施。不仅积极改进材料,还要革新施工工艺在政府的扶持引导下,真正提升绿色施工水平有效控制我国能源的使用。

参考文献:

[1]甘卫.绿色节能建筑施工技术应用与相关注意事项分析[J].低碳世界,2015(11): 198-199.

[2]王大通.广州市绿色施工的实践与应用[J].建筑监督检测与造价,2015(5):54-57.

[3]邱炬.探讨建筑工程施工中节能施工技术的应用及其质量的[J].门窗,2016(12):136.

[4]王仁义,杨培成.探析绿色技术在新时期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科技与企业,2015(3):221-222.

(作者单位:肇庆市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绿色施工公路桥梁工程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目前建筑工程施工中所采用的绿色施工技术进行研究探讨,并结合实际需求,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管理实践措施,以便为建筑工程绿色施工技术的进一步推广运用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建筑工程;绿色施工技术;管理实践;分析研究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其在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资源消耗问题以及环境污染问题等也越来越明显,这在一定程度上就會给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运用提出较高的要求,不仅要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安全,而且还要满足国家所倡导的绿色环保标准。因此,相关施工单位必须重视绿色施工技术的合理运用,并针对性的制定出相应的技术管理实践方案,这样才能确保工程施工质量能够满足绿色建筑施工标准。

1建筑工程绿色施工技术概述

建筑工程绿色施工技术,是指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通过相应的节水措施、节能措施、节地措施以及节材措施来实现对建筑环境的保护,进而在保证工程建设质量的基础上,最大化减少传统施工所造成的噪音污染、水污染、扬尘污染等问题,从而真正达到绿色建筑施工标准。基于此,绿色施工技术也被赋予了新的定义,其不仅仅是一种新的建筑施工技术,而且是在可持续发展基础上所实施的一种科学化的技术管理实践,贯穿到建筑全寿命周期中。

2强化建筑工程绿色施工技术运用的管理实践措施

2.1技术方案管理实践措施

在对建筑工程绿色施工技术的运用进行管理时,相关管理人员应对技术方案的优化管理给予相应的重视,这样才能促进施工技术的创新,达到绿色施工标准。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具体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首先,在方案编制阶段,技术管理人员要与施工人员做好技术交底工作,以便使其可以全面掌握绿色施工标准,做好相应的专业技术培训工作,进而确保绿色施工技术能够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发挥出真正的效用;其次,要结合工程绿色施工标准,来确定各环节的施工目标,具体而言就是从环保以及保障人体健康的角度出发去制定绿色施工技术方案,以便可以在保质保量的基础上,为绿色施工提供全面的技术指导。例如,在制定噪音污染施工技术控制方案时,相关管理人员应对工程夜间噪音污染的最大限度进行明确的规定。同时,还要在施工现场设置一些行之有效的隔声措施以及连续密闭围挡措施等。另外,为了加强绿色施工技术的创新,还要对各个工程子项目进行科学合理的划分,如:钢筋工程、模板工程、混凝土工程、水电工程等,并通过相关数据的采集和分析,提出一些可行性强的整改措施,这样才能体现出建筑工程绿色施工技术方案管理实践的重要性,从而全面确保子项目施工能够完全达到绿色施工标准。

2.2技术实施过程管理实践措施

绿色施工技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必须对整个施工现场进行动态式管理,即管理人员不仅要对现场的施工材料、设备、人员以及工艺技术等进行严格的审核及检测,而且还要根据绿色施工技术方案以及工程施工图纸,对各个施工环节进行严格的监督和管控,这样才能在保质保量的基础上,获得良好的绿色施工效果。另外,相关管理人员还要对自身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素质进行全面的加强,进以秉着现代化的绿色施工理念来开展本职工作,这样才能突出绿色施工技术运用的优势,满足绿色建筑的长期发展需求。

此外,在绿色施工技术实际运用过程中,相关管理人员还要从节地、节水、节材以及节能等方面去考虑问题,确保绿色施工技术能够彻底落实到实处。第一,在节地方面,管理人员一方面要在施工现场布置临时道路和永久道路,对施工平面图进行相应的考核以及优化调整,以便可以最大化减少土方用量,实现对耕地、城市绿地的有效保护。另一方面,管理人员还要在施工过程中采用封闭式施工方法,在施工现场布置科学合理的排水措施、沉沙措施等,以便有效控制水土流失,提高建筑工程的节地施工技术水平。

第二,在节水方面,管理人员必须对施工现场的水资源用量进行准确的预算,争取整个施工过程都能实现定额用水,并要大力实施水资源回收政策,利用二级沉淀池来实现水资源的可回收利用,以便可以最大化减少水资源浪费现象,提高建筑工程的节水施工技术水平。

第三,在节能方面,管理人员应对施工现场加大动态管理力度,尽量使用低能耗电器设备,并强化每一位施工人员的安全用电意识,做到人走灯灭、及时断电。同时,还要定期对现场用电设备进行维修保养,这样才能在节能降耗的基础上保证施工安全,提高建筑工程的节能施工技术水平。

第四,在节材方面,可以在设计阶段和施工阶段体现。施工过程中,管理人员要对施工现场加大监督管控力度,不仅要求现场施工人员要严格执行施工计划,而且还要要求现场施工人员对建筑材料的搬运、使用和存放要求做到全面了解,这样才能提高材料利用率,满足工程绿色施工需求。

最后,工程管理人员还要对绿色施工过程加强监督及控制,不仅要采用消音设备和加强车辆鸣笛管理,而且还要在夜间施工时,对现场灯光进行遮挡等处理,并定期对现场环境进行洒水,以便确保整个施工现场都能处在绿色施工标准范围内,进而最大化避免噪音污染、光污染以及扬尘污染的产生。

2.3技术实施效果管理实践措施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为了进一步确认绿色施工技术的运用效果,相关管理人员应结合实际情况,对技术实施效果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价,并针对所存在的绿色施工技术应用问题进行深入的核实和分析,以便可以针对性的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最大化推进绿色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在对绿色施工技术实施效果进行评价时,管理人员必须按照我国相应的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来进行,要建立健全完善的绿色施工评价体系,还应将整个施工过程的各方面包括地基基础、结构设计、装修、机电安装等进行评价,结合其相应的指标参数来确定绿色施工技术水平,看其是否处在标准范围内。同时,为了确保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建筑施工单位还要在工程实践中,对项目部自检结果以及具体情况进行审核,并根据审核结果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然后通过评估来确认工程的绿色施工效果,这样一旦发现问题,就会及时督促项目负责人对相应的施工技术管理效果进行有效的改进,从而实现绿色施工管理目标。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现代建筑工程而言,在其实际施工过程中,大力采用绿色施工技术是很有必要的,其不仅可以提升建筑质量,减少资源浪费以及各种施工污染问题,而且还能促进工程施工技术的有效创新,使其达到建筑工程绿色施工标准。因此,相关施工单位一定要注重绿色施工技术管理实践措施的有效制定,以便通过施工技术方案管理、技术实施过程管理以及技术实施效果管理来达到最终的绿色施工技术管理目标。

参考文献:

[1]张德平.绿色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与评价[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8,03:09-10 .

[2]王磊.建筑工程施工绿色施工技术实践[J]山东工业技术, 2018,01:14-15 .

(作者单位:广东万盛达建设有限公司)

绿色施工公路桥梁工程论文范文第5篇

1.1、全面考查原有桥梁

首先, 施工人员要对原有桥梁的建设有一定的考查, 并进行全面分析, 要坚持桥梁拼接与原有桥梁桥面的一致, 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方案设计, 在施工过程中首先要考虑的是桥梁安全问题, 并结合当地情况和桥梁拼接的需要进行施工, 与原有桥梁的拼接, 能减少建筑施工材料的消耗。

1.2、严格施工

施工人员在进行公路扩建工程桥梁拼接工作时, 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施工, 确保桥梁拼接的质量, 降低安全问题隐患, 保证交通运输的安全, 减少桥梁贫瘠的病害, 减少后期桥梁保养的工作量。施工人员要严格按照施工流程进行施工, 保证原有桥梁和拼接桥梁的一致性。

1.3、降低对公路交通的影响

在进行公路扩建工程桥梁拼接施工时, 难以避免的是对公路交通带来拥堵的影响。施工部门要做好协调工作, 尽可能减少对原有桥梁的拆建, 尽最大可能保证原有道路的运行, 一定程度上减少材料的消耗和人工的浪费, 并控制好施工期限, 提高施工速度和施工技术, 尽量避免造成交通拥堵的现象。

2、公路扩建工程桥梁拼接施工技术

2.1、桥梁下部结构施工工艺

做好桥梁拼接的准备工作后, 要严格按照工程进度进行下一步工作, 也就是桥梁下部结构施工工作。在桥梁下部结构施工过程中, 最重要的是墩身质量, 支部垫石和墩身的施工达到标准后才能进行下一步的工作。

2.2、防撞护栏安装

在整个公路扩建工程桥梁拼接施工过程中, 防撞护栏安装工作的进行要在桥梁下部结构施工完成后才能继续进行, 首先要将旧的防撞护栏拆掉, 在安装新的防撞护栏, 新的防撞护栏只是临时的作用, 这样是保证原有公路上车辆的正常运行;在进行旧桥防撞护栏拆除时, 要进行整体切割, 桥面边缘的石台也要同时拆除, 为了保证交通的运行, 在新的防撞护栏安装时长度要控制在5米, 将底部切割垫平, 在安装的同时要确保每节防撞护栏形成整体, 最后还要使用沙袋进行加固, 保证防撞护栏的正常使用, 提升防撞护栏的防撞能力。

2.3、植筋和钻孔

在公路扩建工程桥梁拼接施工工作进行时, 要确保新旧桥梁的拼接效果, 首先是将旧桥加宽边缘切除, 大约切除20毫米的混凝土, 露出的钢筋要进行折弯工作, 确保焊接工作的进行, 在进行旧桥边缘的植筋, 在新拼接的地方流出一定长度的钢筋, 接着钻孔, 钻孔的要求是16毫米, 切记是在新桥上面钻孔, 而不是旧桥;接着是对钻孔的清理, 要将钻孔里面的灰尘清理出来, 在进行填孔工作时, 要将粘合剂从孔的底部向外填满, 最后要继续植筋。

2.4、新桥加宽施工工艺

在进行旧桥施工完成后, 要对新桥进行施工, 在新桥加宽过程中, 首先要对新旧桥拼接中梁进行制作。其次是安装T型梁, T型梁之间的拼接使用混凝土浇灌。新桥加宽后, 要对主梁进行预压, 时间是半年, 在这半年期间, 要做好漏出来的钢筋的防护工作。

3、桥梁拼接施工需要注意的问题

3.1、新旧桥结构收缩徐变差异

对拼宽的桥梁, 一般旧桥已经通车运营多年, 砼收缩徐变已基本完成, 而新桥建成初期其收缩徐变较为显著, 新旧桥拼接后收缩徐变差异大, 极易引起拼接处开裂。针对此问题, 首先要选择合适的拼接方式, 并可通过延长预应力张拉前的砼养护龄期和存梁时间甚至新桥建成一段时间再实施拼接, 尽可能推迟新旧桥的拼接时间, 使新桥收缩徐变充分发展, 减小新旧桥之间的差异。

3.2、新旧桥基础沉降差异

旧桥已通车运营多年, 在恒载及活载的长期作用下, 桩基沉降已基本完成。而加宽桥基础实施完成后, 桩基远未达到设计荷载, 随着二期恒载、活载的施加, 基础会产生沉降变形, 引起新旧桥之间的沉降变形差异, 进而引起拼接处开裂。

严格控制新桥桩基的沉降对策:

(1) 尽可能采用嵌岩桩, 并适当提高摩擦桩的安全储备。

(2) 严格控制桩底沉淀土厚度, 对桩底持力层为黏土、粉砂等较差地层, 进行桩底后压浆, 以提高承载力, 减少桩底土体压缩变形。

(3) 合理安排施工工序, 在加宽桥拼接前, 架设梁板, 并尽可能把整体化、防撞栏、部分桥面铺装等荷载施加在桥面上, 放置一段时间后再进行拼接。必要时还可在加宽桥桥面上进行堆载预压。

3.3、新旧桥拼接后的共同受力

(1) 拼接前要求对旧桥进行全面检测, 如不能满足相关规范要求, 须加固处理满足拼接要求后方可实施拼接。

(2) 拼接处两侧的板梁受力分析。对拼接处, 尤其是简支梁, 新桥跨中反拱持续增大, 受拼接后协调变形影响, 旧桥的部分荷载将传至新桥分担, 在梁板设计时需充分考虑。

总而言之, 在公路扩建工程桥梁拼接施工技术分析过程中, 对公路扩建拼接的原则进行探讨, 并不断反思总结, 不断提升桥梁拼接的技术来达到桥梁的质量, 保证桥梁的使用安全和使用寿命, 为我国的交通运输带来便利。在公路扩建工程桥梁拼接施工的具体工作中, 要结合桥梁的实际情况, 不断优化施工技术, 做好监督和管理工作, 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施工进度, 保证施工质量。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交通基础建设的不断完善, 越来越多早期修建的高速公路原设计通行量已不能满足交通运输要求, 需要扩建。随着路网的加密, 也出现很多新建高速公路需与原有公路相接的情况。其中桥梁的拼接设计是该类工程的难点及控制性工程。桥梁的拼接需考虑新旧桥的连接方式, 旧桥连接后受力的改变, 新旧桥的砼龄期及沉降差异等, 考虑因素较多, 施工复杂, 工期长, 对质量要求高, 技术难度大, 与新建桥梁有较大的差异。因此对桥梁拼接施工技术进行研究总结, 是非常有必要的。

关键词:公路,扩建工程,桥梁拼接,施工技术

参考文献

[1] 任吉源.既有桥梁拓宽拼接技术研究[J].江西建材, 2016, 04:229+234.

[2] 贾国强.改扩建桥梁拼接方案比选分析[J].北方交通, 2016, 10:16-19.

[3] 吴飞, 张清.填方路基及桥梁加宽拼接技术探讨[J].工程建设与设计, 2016, 15:129-131.

[4] 吴飞.植筋技术在桥梁拼接施工中的应用[J].交通世界, 2016, 34:106-107.

绿色施工公路桥梁工程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近年来我国经济不断进步,促使我国经济发展的原因很多,其中道路桥梁建设就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不断进步的科学技术和不断提高的机械化程度,促使我国道路桥梁的建设项目质量越来越高。然而,为了促进我国道路桥梁质量的不断进步,不仅要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同时还要加强施工过程中的管理力度。现阶段,由于道路桥梁拥有较广的涉及面,而管理又不够完善,这种现象严重制约着我国进一步加强完善基础设施。因此,优化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的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道路桥梁施工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然后详细阐述了优化道路桥梁施工管理的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以期能够进一步促进道路桥梁施工管理质量和水平。

【关键词】道路桥梁;施工管理;问题;优化措施;研究

前 言

道路桥梁建设的不断进步,有利于我国交通运输的不断发展,从而对我国经济的进步起到了促进作用,而同样的,我国经济进步的同时,也不断增加了道路桥梁建设的资金和技术投入。然而近年来道路桥梁建设的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事故和伤亡,造成这种现象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管理的落后与不足。现阶段,我国应该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将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出现的管理问题进行总结,并采取有效措施,有针对性的完善管理,提高安全系数。

一、道路桥梁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不严格的施工进度控制管理

道路桥梁建设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因此在建设过程中往往需要较长的周期才能够完成。同时还要面临着较大的施工难度和较短的合同工期等问题,在以往的道路桥梁建设项目中,常常会出现拖延工期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不严格的施工进度控制管理。这样做不进耽误了工程的正常进度,同时还促使成本被大大增加。我国国土辽阔,各地区在进行道路桥梁建设的过程中需要面对复杂的地形和地质条件,多种制约条件给我过道路桥梁建设的管理增加了难度,施工过程中常常还要面对各种各样的突发事件,所以现阶段我国必须加强道路桥梁建设的管理,才能够促进我国桥梁建设的不断进步。

(二)不严格的资源控制管理

造成这种现象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施工单位不严格的资源控制管理。施工资源只有经过了施工单位科学合理的整合才能够在道路桥梁建设过程中进行使用,只有这样才能够促进施工单位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效益,也才能够保证道路桥梁建设工程任务能够被按时完成。然而现阶段我国在进行道路桥梁建设的过程中常常存在着不优化采集施工材料和施工机械的现象,这种不合理整合资源的现象最终将促使整个道路桥梁建设工期无限制的延长,导致不必要的人力、物力等资源的浪费,相应的施工成本也会大大增加,不利于对道路桥梁施工过程进行有效的管理。

(三)不严格的施工质量控制

有些没有雄厚技术实力和承包能力的施工单位,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而宁愿铤而走险,为了能够按工期进行建设,导致施工过程中随意性较大、偷工减料,甚至更改工程设计图等,种种做法造成了道路桥梁建设的质量降低。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项目施工监督单位不具备较高的责任意识,导致他们对施工质量的控制不够严格。这在一定程度上给道路桥梁施工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二、道路桥梁施工管理的优化措施

(一)加强控制管理施工进度和质量

1、对施工进度的控制管理

在进行道路桥梁建设的过程中,要对施工单位的技术实力和施工水平进行严格的把关,之后促进道路桥梁建设向阶段性目标工程转化,按照不同的施工阶段和工艺将整个施工工程进行划分,这样做有利于动态控制在整个施工过程中的实现,能够提高施工质量,促使工程按时间和阶段逐步完成。道路桥梁施工管理的时候,必须对工程的进度进行相应的控制管理,切实实现对施工进度管理,只有如此才能够实现对施工进度有效管理。施工进度管理可有效促进施工进度按照既定计划进行,从而获得施工有效控制,才能真正提高道路桥梁施工管理水平。

2、对施工质量的控制管理

有效控制施工过程中的工艺和质量是加强控制管理施工质量的重要方法。整个道路桥梁建设工程包含了大量相互影响和制约的小工程,所以在加強控制管理施工质量的过程中可以将其进行仔细划分,用加强控制每道工序的方式提高整体的控制管理质量。将工程进行细分,能够严格掌握每道工序的施工过程,减少偷工减料的现象发生。检查和监督工程质量的工作要由质监部门严格把关,促使工程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应用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法是有效控制施工工艺的主要方法,这样一来能够将适用性、先进性和经济性的施工方法应用到道路桥梁建设过程中,保证及时调整出现问题的施工方法,提高道路桥梁施工工程质量。

(二)加强资源的整合优化和材料供应

1、加强资源整合

工序复杂是道路桥梁建设的主要特点,因此它需要较高的机械化水平和专业技术水平。所以统一调度和组织施工设备是施工现场必须做好的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够将机械设备的优势进行充分的发挥。同时还要定期对施工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保证施工设备的完善和正常使用,进行这一工作的过程中要由专业能力较强的专业机械维修人员来进行。因此要求技术人员拥有较高的专业素质,施工单位要拥有齐全的专业人员,对各专业和工种的工作都能够充分掌握。资源整合可以说是建筑施工对于成本控制的一个重要举措,通过资源整合能够有效促进道路桥梁工程成本控制,另外还可有效实现整个工程项目有效顺利开展。

2、加强材料供应管理

道路桥梁建设工程施工进度还会受到施工材料的严重影响,保证施工材料的质量和数量是保证工程工期的基础。所以,一定要将施工不同阶段需要的材料进行精心的采购,同时要认证材料供应商的资格以后再进行购买,一定要保证所购买的材料拥有合格的质量证明和出厂证明。同时要进行材料的第二次质量检查,保证进行工程施工场地的材料都是质量过关的。在选择材料供应商的过程中要与拥有良好信誉的供应商签订合同,这样一来就能够保证工程施工过程中材料的质量和及时供应,从而促进整个工程质量的提升。

结论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国家在进行经济建设的过程中首先要加强道路桥梁建设,这样才能够保证我国交通运输的通畅,促进我国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然而道路桥梁建设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加强管理,不仅要对施工进度、施工质量方面加强管理,同时还要在施工过程中进行资源的整合和材料供应管理,才能够有效提高道路桥梁建设整个工程的质量,提高我国道路桥梁建设水平,促进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张海宁. 道路桥梁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措施[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15:63-64.

[2]赵豪雄. 关于市政道路桥梁施工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的优化研究[J]. 门窗,2014,02:334.

[3]郭潇莉. 道路桥梁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措施[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06:176.

[4]于志伟. 探讨道路桥梁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J]. 门窗,2014,06:278+281.

[5]张洁. 浅析道路桥梁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措施[J]. 江西建材,2014,16:152.

[6]王振南. 市政道路桥梁施工管理中存在问题及防范措施[J]. 中外企业家,2012,12:94.

绿色施工公路桥梁工程论文范文

绿色施工公路桥梁工程论文范文第1篇【摘要】在桥梁工程中,混凝土的施工质量非常重要,是公路工程质量控制工作的重点内容。而混凝土施工质...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