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老人的感悟范文

来源:盘古文库作者:漫步者2025-09-181

老人的感悟范文第1篇

一、 活动介绍

活动主题:爱驻安康,关注老人

活动时间:2011月11月20 上午8:0012:00 活动地点:安康敬老院

参与成员:红十字协会会员15名和5名干事及干部

二、 活动流程

(一)前期准备

1、负责人与敬老院联系,确定看望时间

2、提前通知红十字协会会员、干事和干部,征集意向,初步确立参与人员;

3、11月18日晚9点开全体动员大会确定人数,并介绍活动具体内容流程及注意事项。

(二)活动当天

1、7点40全体在泰山广场集合;

2、有序进入敬老院后,交待注意事项,分工;

3、进入敬老院后,一部分跟老人交流谈心,一部分为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例如:扫地、整理物品等);

4、活动结束,跟老人亲切合影并再见,集体返校。

(三)活动备注

1、确保参加活动人员的人身、财产安全;

2、活动中要体现出大学生高尚的素质,注意文明礼仪;

3、若有特殊原因引起变故,将另行通知全体成员。

老人的感悟范文第2篇

昨日下午,记者专程来到西安市太白小区朱凤老人的家中探访这位老寿星,此时的她正在睡午觉,家中她72岁的大女儿梅女士和63岁的小儿子梅先生接待了记者。梅先生称,老寿星现在的健康状况也很好,去年和前不久在医院做过一次身体检查,就连医生也表示自己没见过哪个老人能有如此好的心脏和血压,更别说是一位年龄103岁的老人。一辈子几乎与生病、吃药很少打交道。

女儿和儿子总结了自己母亲长寿的秘诀生命在于运动。据介绍,从1904年出生后到现在,老寿星最大的爱好就是做家务,在家里不停地走动,做饭、洗碗、扫地、擦桌子、缝洗衣服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还喜欢养鸡、兔子,总是看到她忙碌的身影,连周围的邻居们都说她实在是太勤快了,而她喜欢称自己就是“劳动命”。

除此之外,老寿星的饮食起居也非常有规律。梅先生称:“我母亲不吃荤,早餐是稀饭,中午是萝卜、青菜等一些素菜和米饭,由于我母亲祖籍是上海人,生活习惯也受到一些影响,晚餐经常是把米饭用开水泡一下再加上一点咸菜,吃的很清淡。”起居则是早上6点多起床,晚上9点多休息。而且老人的性格开朗,一生与人无争。

当记者与梅先生正在聊的时候,白发苍苍的老寿星突然从床上起来了,并独自走到记者面前,笑呵呵地看着记者。当记者表示要给老寿星拍照时,老人更是兴奋的合不拢嘴,一个劲地要求到楼下照相。而当记者拍照时,老人则一眼不眨的盯着相机,“认真”的表情把一旁的人都逗笑了。当记者问及老寿星:“您知道慈禧太后吗?”她高兴地直点头,还说自己还知道孙中山。

老人的感悟范文第3篇

12月5日是国际志愿者日,为迎接这一天的到来,弘扬志愿者“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我院领导组织志愿者开展关爱空巢老人活动。

北京的冬季天气寒冷,可黑老人的家里温暖如春,老人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老奶奶,明天是国际志愿者日,我们院领导看您来了,还给您带来了牛奶。”志愿者与老人亲切的交谈。副院长拉着老人的手,询问老人的身体状况,志愿服务是否满意,还有什么需求,在为老人测量血压时,发现老人血压偏高,院长又为老人讲解高血压的相关知识,嘱咐志愿者注意经常监测老人的血压变化,指导老人合理用药。老人听后非常感动,感谢院领导的关心,感谢护理志愿者长期以来的照护。

老人的感悟范文第4篇

一、活动主题:

“奉献青春,传递关爱”走进社区,温暖老人。

二、活动背景:

目前,我国公共养老设施资源短缺,机构设施和服务水平偏低、养老机构特别是商业性的养老机构收费过于高昂。但事实是: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的加剧,家庭空巢化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空巢老人家庭约占老年人家庭的25%。独居老人如果不能适应空巢家庭的生活,很容易诱发各种身心问题,不但影响老人的生活质量,还会给家庭带来各种困难,从而导致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三、活动目的及意义:

通过走进社区看望老人的活动,充分发挥当代大学生的人文主义精神,使大学生本着一颗关爱之心,帮助弱势群体,担起助残、扶弱的职责。同时让大学生可以在诸如此类的活动中,实现自身价值,锻炼实践能力。而且,也可以扩大我们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影响,让更多的人加入志愿者的行列。最重要的是,可以让老人们感受人世间的温暖,安享晚年。而

本次活动的最终宗旨也意在通过慰问交流,关心呵护老人,把这种敬老、爱老的思想传承下去。

四、活动时间:2010年3月25日

活动地点:东路社区

五、活动宣传;

做好活动的宣传工作,可通过自制的展板和横幅在学校和社区内进行宣传,扩大影响。让更多的大学生了解社区老人,了解他们的生活状态。引起更多的大学生对弱势群体的关注,激发当代大学生应有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志愿服务意识。

六、活动安排:

活动内容: 打扫老人住宅卫生及社区卫生,读报,陪老人聊天,为老人洗衣做饭等。 分组情况:志愿者分为办公室、宣传、组织、服务4个小部。每部确定负责人,明确工作任务。该服务实践活动由徐静负责。各部做好自己的工作,保证活动正常进行。

1、办公室负责制作小组成员通讯录;制作一份活动简报;活动结束后完成团队总结;在敬老院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工作。

2、宣传部负责活动的宣传,包括制作横幅、横幅的携带和管理;准备好相机,负责全程拍照和摄影;如有可能,联系媒体报道。

3、组织部负责成员的物品的供应和安排:准备好衣服、水等,做好组织交代的其他任务。

4、服务部:团队所有成员。

七、活动开展:

1、下午两点整统一在芙蓉食堂门口集合,清点人数后,在负责人的带领下,步行十分钟左右,到达实践地点东路社区。

2、到达社区后,主要负责人与社区工作人员相联系,商讨打扫社区卫生事宜。各组成员在其负责人统一安排下到老人的家中,与老人相互交流,了解老人的兴趣爱好,为老人打扫家庭卫生,或洗衣做饭,尽量满足老人的需要。

3、活动完成后,组织志愿者返校。召开会议,让参加活动的志愿者交流心得体会,认真总结经验教训。

八、注意事项:

1、参与志愿服务的成员,在活动中要注意与老人的沟通方法,严格要求自

己,认真、热情工作,虚心学习,服从组织安排,服从统一管理,严禁擅自离队。

2、开展工作积极与他人合作,禁止搞个人主义;有了困难,及时向负责人和领队报告。

3、与人交往礼貌待人,不卑不亢,不对志愿服务单位乱提要求。

4、在活动过程中,全体成员务必坚持厉行节约原则。

5、提高意识,注意自身财产、人身安全。

九、总结与后续发展:

独居老人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热门话题,我们作为当代大学生,相应社会

的号召,做出自己的努力。同时,走向社会实践自己、锻炼自己。我们需要这样的机会,他们也需要我们。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我们有一个和谐的理念,让我们志愿者走在社会的前沿,让我们的内心得到充实,为我们作为志愿者而努力和骄傲。

关爱老人这是一个长期的工作,我们志愿者应该把它当作一个常规活动,一直坚持下去。通过逐步的发展,扩大社会影响力,带动更加多的人参加进来。逐步建立一个有效的管理体系,井然有序的开展下去。

十、经费预算:

横幅2(张)*(8米)*10=160

气球1 (袋)*3=3

彩笔1(盒)*5=5

纸张2(张)*2=4

总计;172元

成都理工大学信息管理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

老人的感悟范文第5篇

《老人与海》是美国作家海明威在1951年写的一篇中篇小说。起初是一部名为《现有的海》的长篇小说第四部分的结尾,因为博得友人的一致赞美,故事又相对独立,因此单独发表。发表后引起轰动,并为海明威带来了1953年度的普利策奖金以及1954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

《老人与海》的故事非常简单,原文全文仅两万余字,海明威用简洁有力的语言、细致平实的白描手法描写了一个年迈的老人的一次撼动人心的“海上搏斗”:这个孤独的渔夫已经连续八十四天没有捕到鱼了,但他仍然不舍不弃,只身驾船赶赴人迹罕至的墨西哥海湾,经过两天两夜的殊死搏斗终于捕到了一条18英尺长的大马林鱼,并把它绑在了小船的侧舷上。但一大群饿疯了的鲨鱼却循着血腥味尾随而来,老人费尽力气,用掉了所有可以用的工具,仍然没有办法与鲨鱼对抗,鱼肉被凶恶的鲨鱼群瓜分得一干二净。最终老人只把一副空的大鱼骨架拖回了岸边。

海明威用失败的结局衬托出老人的悲剧色彩和不屈的硬汉精神,采用大量的象征手法,表达了作者对人与命运的斗争、生存与毁灭的价值的探讨,以及对自己人生的映射。

本文接下来通过对小说中主人公及一些物象的象征寓意的分析,浅谈作者通过这些象征手法所要表达的内涵。

(一)《老人与海》中主人公的象征意义

《老人与海》中最主要塑造的就是主人公圣地亚哥这个形象,这是一个经验丰富、意志顽强的渔夫,是作者一生的创作中“硬汉形象”的高度升华和总结,是一个悲剧性的英雄。贫穷和不走运使他不像传统的英雄那样伟大光鲜,他生活拮据,并且八十四天都没有钓到过一条鱼。但他没有放弃过希望,一次又一次充满信心地踏上出海的征程,并且总想着要去到远一点的地方,到没有人探索过的海域捕一条大鱼回来,证明自己仍然强健有力。

捕鱼对于圣地亚哥来说并不仅仅是维持生计的谋生之道,作为一个渔夫,他

1 感到去捕鱼就是自己的使命,也是人生的价值,因此捕到鱼就是渔夫尊严的证明。圣地亚哥说“这正是我生来该干的行当”①,于是他不断投入到与大海的搏斗之中,即使已经年迈苍老,渐渐力不从心,仍然缅怀着青春的激情与活力,追逐着理想。这是他性格中固执的一点,他不愿承认自己已经老去。此外,他还有些逞强。他与小男孩每天都要扯一套谎话,以至于小男孩都已经无法辨别他们对话中提到的物品究竟是否存在。老人虚构黄米饭,虚构渔网,也是为了维持他的自尊心。这也从侧面反映了“硬汉”的“风度”不仅从老人与鱼的斗智斗勇上反映,从他的生活状态中也可以反映出来。

在与海上的鱼搏斗了三天三夜之后,老人最终疲倦而归,只带回一架空空的鱼骨。他失败了,但他却没有被打败,只要他还没有屈服,他就不承认自己被打败。“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是不能给打败”②这句话突出地表达了圣地亚哥的“硬汉精神”,即不向命运低头,无论被如何摧毁,受到何种不公,仍然永不服输,顽强拼搏。虽然老人在这次捕鱼的行动中失败了,他却是生命的英雄,这种不屈的精神是永恒的,积极的,象征着作者在当时那个混乱不安的时代对理想与光明的追求以及人类对命运的抗争精神。

另外,我们还可以看出老人的曲折命运也隐喻着作者本身。海明威曾经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身心都遭受战争的摧残。老人的那份沧桑、衰弱正是海明威经历战争后饱受创伤的状态。而那之后海明威连续十年都没有发表过什么重要作品,甚至引起过评论家的一致批评,许多人认为他已经文思枯竭、江郎才尽。这正是那个连续八十四天都没有捕到鱼的老人。感同身为渔夫却捕不上鱼的不堪,海明威也决心要写出一部“最好的作品”来证明自己的才华。完成这部小说后,海明威说“现在发表《老人与海》可以驳倒认为我这个作家已经完蛋的那一派批评意见”③,足见他是在用这部作品重获文学创作的尊严。

小说中多次写到老人由于老迈在捕鱼过程中的不甘。例如文中曾细致地描写了老人左手抽筋,表现了老人体能上受到的限制老人并没有他所想的那么强壮,并且他也不断意识到这一点。“我恨抽筋,这是对自己身体的背叛行为。”④他急切地呼唤甚至责备自己的左手,以求它能在大鱼开始有所行动之前恢复知觉。经过一天多的对峙,老人几乎没有休息,他觉得自己还能熬夜,但是理智却告诉他应该睡一会觉。在后来与大鱼的搏斗中,他已经“感到头晕,恶心,看不大清

2 楚东西”⑤,他不断提醒自己要“保持头脑清醒,要像个男子汉,懂的怎样忍受痛苦”⑥。这个过程不仅是老人与大鱼在对抗,同时也是老人与自己的老迈在对抗。海明威早年在战争中受过许多肉体上的创伤,这些伤处在他的晚年给他带来无尽的痛苦。海明威和小说中的老人一样,自尊心很强,因此他不愿承认自己的年弱体衰。

年老是一股不可抗力,如同小说中的深不可测的大海、凶猛残暴的鲨鱼,在它们面前人类的力量是渺小的,要与它们拼搏,结局几乎是注定的。面对这最大的“摧残”,“老人”走到了他的骄傲允许走到的最后一刻。《老人与海》是海明威的最后一部作品,在他完成了这部“人生总结”之后,1961年海明威自杀而亡。

即使自然法则可以毁灭海明威,然而精神却是无法被摧毁的。海明威通过这部作品表达了自己永不言败的意志,传达了人类的生存意义孤独地拼搏,在自然与时间等巨大的力量中努力维持人类的尊严。海明威已经看到死亡之于尊严是没有影响的,并且在他看来,死是美丽的、壮阔的如同那条美丽的大马林鱼,因此他对死也许并不畏惧。

(二)《老人与海》中其他物象的象征意义 (1)大海

不难看出,大海象征着人生的搏斗场,是每个人的人生舞台。这个场所深不见底,仁慈又凶猛,既如女性一般阴柔,也是“黑色的”“黑暗的”,象征着变幻莫测、包容万象的势力。在这个舞台上,有着物竞天择、弱肉强食的自然法则,也有着与老人争夺鱼肉的鲨鱼那样的残暴不公的强权者。在海上不断地航行,就如同生命在流逝一般。不断地得到,又再失去,最终回到如同青春时代般的活力饱满的状态,又再次踏上征途。

(2)鲨鱼

鲨鱼象征着一切凶恶的势力、破坏性的力量,他们掠夺成性,不考虑公正或应得,只凭借自身的力量去摧残对手,抢夺猎物。他们嗅到血腥就会趋之若鹜,当那条臭迹变得很宽的时候,“它们竟然不用到处来回搜索这臭迹。它们并肩笔直地朝小帆船游来。”足见它们的贪婪和狡猾。鲨鱼的力量是凶残的,从而更衬

3

⑦托出与之殊死拼搏的老人的顽强。

另外,在小说结尾处,有一个旅行者和侍者错将马林鱼的鱼骨当成鲨鱼的鱼骨,把好不容易从鲨鱼嘴中夺回来的鱼骨当成了罪魁祸首的骨头,这显然是一种嘲讽。嘲讽世人对老人用尽全力拼搏的战斗的无知,不仅混淆是非,反而还赞叹起了破坏者。

(3)马林鱼

马林鱼的象征意义是丰富的。它象征着目标、理想、追求,又象征着对手、劲敌;在孤独的海上,老人常常与大鱼对话,他爱这条大鱼,因此这条鱼又象征着朋友、尊敬者;最后这条鱼的鱼骨被带回来,渔夫们惊讶地测量它的长度,对老人升起一丝敬意,又表明这条鱼象征着成功、辉煌与光荣。虽然最后,老人并没有把鱼完整地带回来,这份光荣也就打了折扣,被世人所误解。

老人与马林鱼的关系是很微妙的。一方面,他赞美这条鱼,赞美它的机智、它的坚持、它对痛苦的忍耐。在老人看来,马林鱼就和自己一样,他们的搏斗中有相当一大段时间是在互相僵持。“他选择的是呆在黑暗的深水里,远远地避开一切圈套、罗网和轨迹。我选择的是赶到谁也没到过的地方去找它”“如今我跟它给拴在一起了。而且我和它都没有人来帮忙。”“你现在觉得痛了吧,鱼。我也是如此。”⑧他一边与鱼僵持,一边判断着鱼的状态,这时他便站在鱼的角度思考,思考它的感受,猜测它会走的方向,并不断地认同、尊敬这条鱼。另一方面,在表达对鱼的赞美的同时,老人仍然不忘自己的使命,非要杀死它不可。“我要跟你奉陪到死。”“它能熬多久,我也能熬多久。”⑨丝毫没有放手的意味。在他与鱼拼搏的白热化阶段,他差点萌生了就这样让鱼把自己害死得了的想法,然而又马上提醒自己应该清醒过来,要懂得忍受痛苦,“或者像一条鱼那样”。他非常尊敬这条鱼,但是征服它才是老人的最终目的,是老人的生存价值,因此他们的敌对是必然的,对目标、成功的追求也是必然的。然而老人对待鱼的态度告诉我们也应该赞美对手、尊敬对手、把对手当成朋友。因为它们是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4)狮子

小说中有数次提到了狮子这个物象。狮子象征着青春、激情与力量。第一次是老人和小男孩谈论起棒球时顺便提到的,老人说“我像你这个年纪,就在一条

4

⑾去非洲的横帆船上当普通水手了,我见过狮子在傍晚到海滩上来”。这说明狮子是老人在盛年时见过的,狮子使老人回想起自己年轻力壮的时候,那时他充满了激情与雄心。后来在海上,老人孤独地与大鱼作漫长的对峙,这时他更加需要勇气与力量。老人想,“但愿我也能睡去,梦见狮子”就是借狮子来鼓励自己,使疲惫不堪的自己重新获得精神支持。因为老人想要回到充满力量的青春年代,想要证明自己还未老去。

小说的最后一句话也提到了狮子。“老人正梦见狮子” ⒀他回到岸边,回到有小男孩帮助、有其他渔人们刮目相看的岸上,也代表着他的青春的回归。然而他带着满身创伤,甚至说“感到胸膛里有什么东西碎了。” ⒁老人还能再次恢复体力出海打渔吗?这是个未知数,然而他正梦见狮子。小说结尾用狮子再次点明主题:他的希望永不破灭,他的精神永不被摧毁。

《老人与海》这部小说中还有许多象征意义,比如小男孩象征着希望与活力,小说中老人的几次劫难象征着基督耶稣的受难等等。《老人与海》是一部在语言上通俗易懂、情节上扣人心弦、情感上震撼人心的作品,同时在艺术手法上也有很大的研究价值。这部作品背后更深的审美价值和作者的意识表达也还可以进一步研究。它超越时空带给人们的启发和研究价值,使这部作品成为当之无愧的世界经典。

注释:

①:海明威著 吴劳译 《老人与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4年7月 第69页 ②:同上 第122页

③:《海明威谈创作》 三联书店 1985年 141-142页

④:海明威著 吴劳译 《老人与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4年7月 第80页 ⑤⑥:同上 第112-113页 ⑦:同上 第132页

⑧:同上,分别摘自69页,75页 ⑨:同上 第71页 ⑩:同上 第112页

5

⑿⑾:同上 第41页 ⑿:同上 第85页 ⒀:同上 第146页 ⒁:同上 第145页

参考文献:

蔡凤鸣 《<老人与海>的象征意义及语言特色》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2期

霍明杰 《浅析<老人与海>中“狮子”意象的两种意义》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2卷第4期

侯晓艳 《试论海明威<老人与海>中大马林鱼形象的象征意义》宜宾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3期

贾文宇 《浅论海明威的硬汉形象》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5年6月 吴劳 《<老人与海>的多层次涵义》 《老人与海》序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4年7月

老人的感悟范文第6篇

俗话说的好: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自古以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人的一生中,对自己思情最深的不会超过父母,父母给予了我们生命,辛勤地养育我们长大成人,我们的成长凝结着父母的心血,每一个人都是在父母悉心关怀、百般呵护和辛苦抚养下慢慢长大的。一个人,如果对给予自己生命的辛勤哺育自己、恩重如山的父母都不知道报答,不知孝敬,那就丧失了人生来就该有的良心,那是没有道德可言的。

然而,近年来,我们从报纸上、电视上不断看到关于父母因儿女虐待而不得不诉诸法律的新闻报道。还有他(她)不管父母,我也有权利不管!这些话,出于儿女之口,听了实在叫人寒!世界首富比尔 ;盖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这样说过:天底下最不能等待的事情莫过于孝敬父母。

还有些青年人认为,给父母亲吃的、穿的、喝的,或者每个月往家里寄几个钱就是孝敬父母了,其实,这不一定是孝敬父母。最重要的是和颜悦色,说话温和一些,脸上带着微笑。现在有些年轻父母,一抱起自己的孩子,总是眉开眼笑:我的乖宝宝!可是他们对待自己的父母,却是另一副面孔,甚至是厉颜厉色。一般来讲,父母对子女的要求不高,并不是非得要好吃好喝的,你把米饭、面条或者几个小菜往餐桌上一放,叫一声爸爸妈妈,吃饭了!父母吃起来也是很香的。相反,你把大鱼大肉、山珍海味往餐桌上一摆,一言不发,即便是再好吃的东西,父母也吃不香。

老人的感悟范文

老人的感悟范文第1篇一、 活动介绍活动主题:爱驻安康,关注老人活动时间:2011月11月20 上午8:0012:00 活动地点:安康敬老院参与成员...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