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卷
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卷(精选6篇)
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卷 第1篇
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
中国所处的半球为()
A. 东半球、南半球B. 东半球、北半球C. 西半球、南半球D. 西半球、北半球
我国领土面积居世界( )
A. 每一位B. 第二位C. 第三位D. 第四位
与我国隔海相望的一组国家是( )
A. 印度、文莱、菲律宾 B. 马来西亚、朝鲜、韩国
C. 日本、朝鲜、印度尼西亚 D. 文莱、菲律宾、日本
我国三级行政区划是指( )
A. 省、市、县B. 中央、省、县C. 省、县、乡D. 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
我国人口地理学家胡焕庸提出了一条著名的人口地理分界线,它是( )
A. 秦岭 -淮河一线 B. 黑河 -腾冲一线 C. 长城沿线 D. 0℃等温线
我国各民族的分布具有( )特点。
A. 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B. 均匀分布
C. 汉族相对集中在北方 D. 大杂居、小聚集
下列节日属于蒙古族的是( )
A. 泼水节 B. 芦笙节 C. 赛龙舟 D. 那达慕大会
下面甲、乙、丙、丁四个轮廓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我国领土最东端和最北端的省区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四幅图中的省级单位与我国临省最少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3.四幅图中有两个简称的省有
A. 甲、乙 B. 乙、丙 C. 丙、丁 D. 甲、丁
我国陆上邻国最多的省级行政单位是( )
A. 湖北 B. 内蒙古 C. 云南 D. 新疆
我国少数民族的数量是( )
A. 34 B. 55 C. 56 D. 23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 ”,这首歌曲唱出了我国各族人民的心声。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 )
A. 维吾尔族 B. 藏族 C. 壮族 D. 蒙古族
下列省(区)的名称、简称与行政中心的组合,正确的是( )
A. 福建省―闽―厦门 B. 广东省―广―广州
C. 贵州省―贵―贵州 D. 山东省―鲁―济南
下列行政中心全部属于自治区的是( )
A. 乌鲁木齐、拉萨、南宁、太原 B. 太原、银川、呼和浩特、合肥
C. 拉萨、南宁、银川、乌鲁木齐 D. 济南、石家庄、郑州、合肥
我国人口分布的基本特点是
A. 南方人口多,北方人口少
B. 北方人口多,南方人口少
C. 西部人口多,东部人口少
D. 东部人口多,西部人口少
读我国沿“北纬30°地形剖面图”,回答以下问题。
1.图中反映出的我国地势特征是( )
A. 东高西低 B. 西高东低 C. 中部高,四周地 D. 北高南低
2.图中,数字①所在的地形区是( )
A. 青藏高原 B. 内蒙古高原 C. 柴达木盆地 D. 黄土高原
3.从图可知,第三级阶梯上的主要地形是( )
A. 山地和高原 B. 盆地和高原 C.平原和丘陵 D.平原和盆地
青藏高原成为我国夏季低温中心的主要原因是( )
A. 纬度因素 B. 地形因素 C. 海陆因素 D. 人类活动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从地理的角度你认为这里的“春风”应指:( )
A. 冬季风 B. 夏季风 C. 海陆风 D. 西北风
我国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是( )
A. 由西北向东南递减 B. 由南向北逐渐减少
C. 由东南向西南逐渐减少 D. 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
下列选项中,最不符合我国气候总特征的是( )
A. 季风气候显著 B. 气候复杂多样
C. 雨热同期 D.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下列地区,地处暖温带、半湿润地区、温带季风气候的是( )
A. 长江中下游平原 B. 东北平原 C. 塔里木盆地 D. 华北平原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1月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B. 8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C. 亚热带与中温带的分界线D. 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长江和黄河共同流经的省级行政区( )
A. 西藏、云南 B. 青海、四川 C. 山西、山东 D. 湖北、湖南
读长江水系图,完成下面小题。
1.《长江之歌》里有句歌词:“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这里的高山和大海分别指的是.
A. 巴颜喀拉山脉 东海 B. 唐古拉山脉 渤海
C. 唐古拉山脉 东海 D. 巴颜喀拉山脉 渤海
2.A河在G城流入长江,A河是
A. 雅砻江 B. 岷江 C. 嘉陵江 D. 汉江
3.人们把长江誉为“黄金水道”,其主要原因是长江
A. 年径流量大 B. 水力资源丰富 C. 航运价值高 D. 流域内多矿产
4.图中M水利工程枢纽是
A. 三峡 B. 二滩 C. 小浪底 D. 三门峡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诗中“天上”和“海”分别是指( )
A. 唐古拉山,东海 B. 祁连山,黄海 C. 巴颜喀拉山,渤海 D. 横断山,南海
二、解答题
读中国疆域图,回答问题.
(1)填出图中数字代号所表示的我国邻国、岛屿、濒临海洋的名称.邻国: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岛屿:⑥______,⑦______.濒临海洋:⑧______.
(2)我国最南与最北纬度相差约为______度,按五带的划分最南处于______带,大部分领土在______带.
读中国山脉图,回答有关问题:
(1)填出字母所代表的地形区。
①________高原 ② ______盆地 ③ __________平原 ④_________平原
⑨与⑥之间的山脉是______山脉
①与②之间是________山脉。
(3) ② 盆地处于我国第二阶,该地区以___________气候类型为主。
(4) ①高原与⑥盆地的分界线是 __________山脉。
(5)图中两条河流都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 __________省。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号码代表的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线上的山脉名称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
(2)④代表______季风,⑤代表______季风,它们分别来自______洋和______洋.
(3)图中城市中,几乎不受冬季风影响的是______,其主要原因是______.
(4)夏季风位于图中B处时,江淮地区处于______时节,当雨带位于中A处时,江淮地区出现______天气.
(5)我国世界季风气候非常显著的国家之一,其主要原因是______
A.纬度位置的`影响很大
B.海陆热力差异
C.地形因素的影响
D.地势西高东底的影响
(6)一个人外出旅游,当他到达目的地时,原来装满一旅行袋的衣服都穿在身上,此人旅游的路线最有可能是______。
A.哈尔滨-武汉B.武汉-乌鲁木齐
C.拉萨-哈尔滨市D.海口-哈尔滨
读“黄河水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黄河的主要支流名称:m ___________ ,n __________。
(2)填写水电站的名称:A. ________ B .________ C.________ 。
(3)黄河上、中游的分界点是内蒙古的 __________,黄河中、下游的分界点是河南的________。
(4)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黄河泥沙主要来自中游的 __________ (地形区)。
(5)治理黄河的根本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 三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复习计划
★ 高一数学上学期期末考试题
★ 初二上学期期末学生评语精选
★ 八年级语文期中试卷
★ 八年级上册语文试卷
★ 八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试卷
★ 八年级物理试卷
★ 语文试卷
★ 八年级上期中试卷(沪科版)
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卷 第2篇
下列词语中加横线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嘹亮(liáo)黄晕(yùn) 棱镜(líng)咄咄逼人(duō)
B、吝啬(lìn) 澄澈(dèng) 着落(zháo)花团锦簇(cù)
C、窠巢(kē) 碣石(jié ) 干涩(sè ) 一霎时(shà)
D、淅沥(yī) 草垛(duó ) 应和(yīng) 疲倦不堪(kān)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酝酿 婉转 涵萏 花枝招展
B、贮蓄 慈善 静谧 喜出望外
C、朗润 高邈 干涩 翻来复去
D、憔悴 烂曼 絮叨 各得齐所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中华民族久经磨难,生生不息,形成了今天繁荣进步的民族大家庭。
B、和几个姐妹,打扮的花枝招展拖着美美的旅行箱,到梦想中的购物胜地风光购物。
C、老师一遍一遍的给我讲这道题,就是想我把他弄懂,这不是有点咄咄逼人么。
D、大年初一天刚刚亮,我就迫不及待地起床去赚红包了。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朱自清的散文《春》抓住春天最有代表性的景物,有顺序地描绘了五幅画的图画: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
B、老舍在《济南的冬天》中抓住“温晴”这一特点来写冬天的济南,通过对济南冬天场景的描述,充分体现了作者对济南的冬天的喜爱之情。
C、《雨的四季》是优美的抒情散文,作者抓住了四季的雨的不同特征进行具体描绘,表现了春雨的娇媚、夏雨的热烈粗犷、秋雨的端正沉静、冬雨的自然沉静,抒发了作者对生命和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D、《观沧海》里的诗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可以看出曹操是一个善于幻想的人。
二、其他题
仿写
母爱:文人笔下永远的话题,是世界最纯朴无私的爱。
结合语境,把文段补充完整。
有人说:母爱是春天的一场雨,润物细无声;有人说,
母爱是夏天的一屡微风,送来一丝清凉;有人说:母爱是 , ;有人说:母爱是 , 。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片段,回答问题。
⑴因为东关离城远,大清早大家就起来。昨夜预定好的三道明瓦窗的大船,已经泊在河埠头,船椅,饭菜,茶炊,点心盒子,都在陆续搬下去了。我笑着跳着,催他们要搬得快。忽然,工人的脸色很谨肃了,我知道有些蹊跷,四面一看,父亲就站在我背后。
⑵“去拿你的书来。”他慢慢地说。
⑶这所谓“书”,是指我开蒙时候所读的《鉴略》,因为我再没有第二本了。我们那里上学的岁数是多拣单数的,所以这使我记住我其时是七岁。
⑷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
⑸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
⑹“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赛会。”
⑺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
⑻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粤自盘古,生于太荒,首出御世,肇开混茫。
⑼就是这样的书,我现在只记得前四句,别的都忘却了,那时所强记的二三十行,自然也一齐忘却在里面了。记得那时听人说,读《鉴略》比读《千字文》,《百家姓》有用得多,因为可以知道从古到今的大概。知道从古到今的大概,那当然是很好的,然而我一字也不懂。“粤自盘古”就是“粤自盘古”,读下去,记住它,“粤自盘古”呵!“生于太荒”呵!……
⑽应用的物件已经搬完,家中由忙乱转成静肃了。朝阳照着西墙,天气很晴朗。母亲,工人,长妈妈即阿长,都无法营救,只默默地静候着我读熟,而且背出来。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
⑾他们都等候着;太阳也升得更高了。
①选文出自散文集______________,该书原名_____________
②从选文中可以看出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四、综合性学习
综合性学习
七年级(3)班开展了“亮出真我风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完成下列任务。
(1)(慧眼识人)相逢是首歌,为了让同学们很快记住你,请用100字左右描绘一下自己与众不同的肖像
(2)(结识朋友)进入中学,老师安排你与王芳同桌,你很想与她结成新朋友。王芳也是一样。她主动走到你的面前说:“你好!我叫王芳,活泼好动,性格开朗,喜欢打乒乓球,是个小球迷,我们俩同桌,今后请多关照。”你连忙握住她的手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毛遂自荐)一家刊物社打算组织学生记者团,准备从在校学生中招聘一批小记者,如果你想一试身手,就请你以应聘者的身份向考官大方地推荐自己吧
五、句子默写
古诗文积累填空
(1)水何澹澹,__________ 。(曹操《观沧海》)
(2)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__________ ,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4)夕阳西下,___________。(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5)夜发清溪向三峡,___________ 。(李白《峨眉山月歌》)
(6)《次北固山下》中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__________,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 江南逢李龟年 》)
(8)《论语十二章》中写出学与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文言文阅读
阅读文言文《陈太丘与友期》,完成小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解释下列加下划线的字。
(1)太丘舍去 舍:(___________)
(2)去后乃至 乃:(___________)
(3)相委而去 委: (_________)
(4)下车引之 引:(_______)
2、翻译下面的两个句子。
(1)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2)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3、请分析元方是从哪些方面去反驳他父亲的友人的?
4、友人想拉元方的手表示歉意,但“元方入门不顾。”你认为元方这样做是否失礼,为什么?说出你的看法。
七、现代文阅读
阅读《春》选段,完成小题
散步
莫怀戚
①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②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
③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对我说。
1、选文第①段从记叙的要素看,交代了散步的________和________。
2、文中“委屈”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划线的两句话反映了这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家庭。
4、文中画波浪线的子句子属于什么描写?,并说明其作用。
5、“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调换顺序成:我,我的妻子和儿子,我的母亲。好吗?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梯子
周粲
年轻的爸爸和他的儿子一起在后花园放风筝。小小的园地,小小的风筝。
小小的风筝飞呀飞的,就飞到了墙头上。墙头上的野花,把风筝紧紧地缠着。
于是爸爸说,必须去拿一架梯子来,然后爬上梯子,取下墙头上的风筝。
爸爸要爬上梯子,但是儿子说:爸爸,让我来吧!
爸爸看了看他九岁的儿子,想了又想,终于说:也好,让你来就让你来。
猴子一般地,儿子爬到梯子的最高一级了。
儿子转过头来,嘻嘻地笑。他的笑声,像用早晨的牵牛花吹出来的.。
解开了风筝绕在野花上的线,正要下来,爸爸却用一只大手和一个声音制止了他,爸爸说:慢着!
儿子停住了,望着爸爸,用眼睛问爸爸:怎么啦?
爸爸说:我先讲个故事给你听了,你再下来。
于是儿子笑得更开心,他一手抓住梯子,一手拿着风筝,等爸爸讲故事,爸爸讲的故事,没有一次不好听的。
爸爸说:从前有个爸爸,告诉他那个站在一架很高很高的梯子上的儿子说:你跳下来!你一跳下来,爸爸一定会在下面把你抱住。听见爸爸这么说,儿子很放心,就像游泳时跳进水里去一样,纵身一跳。哪里知道当儿子就要投进爸爸的怀抱里的前一秒钟,爸爸的身体一闪,站在一边。儿子扑了个空,掉在地上,屁股差一点就开花。哭哭啼啼地站起身来,儿子问爸爸:为什么要骗他。爸爸说:我要给你一个教训,连你爸爸的话都靠不住,别人说的话,更不必说了。停了一停,爸爸继续说:我们也来照着做一次好不好?
儿子一听,脸都变白了。
爸爸说:不要怕,勇敢一点,你只要跳那么一次就行了。我要你留下深刻的印象,免得你以后长大了,容易上人家的当。
但是儿子显然并没有被爸爸的话所说服。他脸上惊愕的表情,丝毫没有消退。然而他还是不敢违抗命令。他站在那儿,动也不敢动。
爸爸开始发号施令了:听着啊,我喊一二三,喊到三的时候,你就跳下来,然后我就把伸出去假装要接住你的手缩回来,让你跌一个屁滚尿流!
站在梯子上,儿子的脸像一个还没熟透的橘子。
爸爸喊了:一二三!
咬紧牙根,忍着泪,儿子从梯子上跳下来了。他等待着自己的身体像一个南瓜,扑的一声,摔得支离破碎。
然而,好奇怪,爸爸的手竟然没缩回去,他的身体也没移开。他还是定定地站在原来的地方。他把掉到他两手中的儿子,牢牢固固、结结实实地接住了,抱住了。
儿子虽然不曾受伤,但是他的神情,比刚才还要疑惑。张大了眼睛,他问:爸爸,你为什么骗我?
爸爸笑出声来,爸爸说:爸爸要让你知道,即使是别人的话,有时也是可以信任的,何况是爸爸的话呢!
所有的玫瑰花,都回到儿子脸上。他笑着搂住爸爸,不住地吻爸爸的双颊。
爸爸和儿子拉着风筝,向后园的一角跑去。
1、请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内容和主题。
2、请用文中的词语,填写出儿子表情变化的过程。
笑→(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笑
3、下面两个描写句的意思是什么?它们分别表现了儿子脸上怎样的神情?
①儿子的脸像一个还没熟透的橘子。
②所有的玫瑰花,都回到儿子脸上。
4、儿子虽然不曾受伤,但是他的神情,比刚才还要疑惑,为什么比刚才还要疑惑?
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卷 第3篇
1. 下列各数中没有平方根的是().
A. -22B. 0
C. D. (-4)2
2. 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是 ,这个数是().
A. 9B. 3
C. 23D.
3. 下列四种说法正确的是().
①8的立方根是2;
②的立方根是与-;
③-27无立方根;
④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立方根互为相反数.
A. ①④B. ①②
C. ①③D. ②④
4. 实数3.14,,π,- ,0.121 121 112…,中,无理数的个数为().
A. 2B. 3
C. 4D. 5
5. 下列从左到右的变形是分解因式的是().
A. (x-4)(x+4)=x2-16
B. x2-y2+2=(x+y)(x-y)+2
C. 2ab+2ac=2a(b+c)
D. (x-1)(x-2)=(x-2)(x-1)
6. 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 (a-b)2=a2+2ab+b2
B. (a-b)2=a2-2ab+b2
C. (-a+b)2=a2+b2
D. (-a+b)2=a2-b2
7. 如图1,在水塔O的东北方向32 m处有一抽水站A,在水塔的东南方向24 m处有一建筑工地B,在AB间建一条直水管,则水管的长为().
A. 45 m B. 40 m
C. 50 mD. 56 m
8. 下列多项式不能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的是().
A. a2 -(-b)2 B. (-a)2-(-b)2
C.-a2-b2D.-a2+b2
9. 下面各组数是三角形的三边长,其中为直角三角形的是().
A. 8,15,17 B. 5,6,8
C. 8,12,15 D.10,15,20
10. 计算结果为a2-3a-18 的是().
A. (a-2)(a+9)
B. (a-9)(a+2)
C. (a-6)(a+3)
D. (a+6)(a-3)
11.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有().
①Rt△ABC中,已知两边长分别为3和4,则第三边的长为5;
②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a、b、c,若a2+c2=b2,则∠C=90°;
③若△ABC中,∠A∶∠B ∶∠C=1 ∶ 5 ∶ 6,则这个三角形是一个直角三角形;
④若(x - y)2+M=(x+y)2成立,则M=4xy.
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
12. (ambn)3 = a9b15,则m、n的值分别为().
A. 9、5B. 3、5C. 5、3D. 6、12
二、仔仔细细填,记录自信!(每空3分,共24分)
13. -27的立方根是.
14. 比较大小:7 .
15. 如图2,在数轴上,A、B两点之间表示整数的点有个.
16. 若(x+1)(2x-3)=2x2+mx+n,则m=
,n=.
17. 因式分解:2a2b+ab2 =.
18. 一长方形的长是宽的两倍,其对角线长是cm,那么它的长是cm,面积是cm2.
19. 有两棵树,一棵树高8 m,另一棵树高2 m,两树相距8 m,一只小鸟从一棵树的树梢飞到另一棵树的树梢,至少飞了m.
20. 若x + y = 2,xy = - 2,则(1 + x)(1 + y)的值为.
三、平心静气做,展示智慧!(共60分)
21. (每题3分,共12分)计算:
(1)2x2y·(-3xy) ÷ (xy)2.
(2)(-2a)·(3a2-a+3).
(3)(x+3)(x+4)-(x-1)2.
(4)2a3x2·(a-2x)-a2x2÷(-ax)2.
22. (5分)已知x + y 的算术平方根是3,x-y的立方根是3,求2x-5y的平方根.
23.(每题4分,共8分)因式分解:
(1)4x2+4xy+y2. (2)4a2-16b2.
24. (10分)阅读理解:
(1)计算后填空:(x+1)(x+2)=;(x+3)(x-1)= .
(2)归纳、猜想后填空:(x+a)(x+b)=x2+()x+().
(3)运用(2)的猜想结论,直接写出计算结果:(x+2)(x+m)=.
(4)根据你的理解,分解下列因式:x2-3x-10=()().
25. (8分)如图3,已知∠C=90°,BC=3 cm,BD=12 cm,AD=13 cm.△ABC的面积是6 cm2.
(1)求AB的长度.
(2)求△ABD的面积.
26. (9分)已知a、b、c是△ABC的三条边.
(1)判断(a - c)2 - b的值的正负.
(2)若a、b、c满足a2 + c2 + 2bc(b - a - c) = 0,判断△ABC的形状.
27. (8分 )如图4,将长方形ABCD沿直线AE折叠,顶点D恰好落在BC边上的F处,已知CE=3,AB=8,计算:(1)BC的长.(2)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 第4篇
题目:上中学以后
要求:(1)字数不少于500字,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 第5篇
根据拼音写汉字,用正楷依次写在方格内,
但这时候,雨已经化了zhuāng,它经常变成美丽的雪花,飘然lì临人间。但在南国,雨仍然偶尔造访大地。但它变得更吝sè了,它既不qīng盆瓢泼,又不绵绵如丝、淅淅沥沥,它只是显出一种自然、平静。
二、选择题
下列句子中,没有病句的一项是( )
A、有关领导在会议上明确要求,各部门必须尽快提高传染病防控工作。
B、曹文轩获“国际安徒生奖”,实现了中国作家在该奖项上零的突破。
C、随着部分地区高大树木的减少,使某珍稀鸟类只能选择在高压电塔上筑巢。
D、在巡检排查过程中,我市电力部门解决并发现了居民用电方面的问题。
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济南的冬天》是作家老舍先生创作的一篇散文,选自《一些印象(四、五、六、七)》(人民文学出版社版)。
B、朱自清的散文《春》,主题明确,语言优美,人们往往把它解读为一篇“春的赞歌”。
C、鲁迅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三味书屋》是他小时候读书的地方。
D、《秋天的怀念》是作家史铁生对已故母亲的回忆,表达了史铁生对母亲深切的怀念,对母亲无尽的爱,以及史铁生对“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悔恨。
下列选项中,对课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天净沙・秋思》作者是元朝的马致远。作者勾勒了一幅深秋晚景图,真切表达了漂泊天涯的游子的孤寂愁思。其中“天净沙”是词牌名,“秋思”是题目。
B、《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人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杜甫并称为“李杜”,李白又被誉为“诗仙”。
C、《春》一文的作者用诗的笔调,描绘了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抒发了热爱春天、赞美春天、珍惜春天的美好感情。
D、《济南的冬天》抓住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描绘了一幅幅特有的冬景图,抒发了作者对济南冬天深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三、句子默写
古诗文默写。
(1)遥怜故园菊,______________________。(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3)牛背上牧童的短笛,_____________________。(朱自清《春》)
(4)______________________,险躁则不能治性。(诸葛亮《诫子书》)
(5)《论语》中告诉我们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规避别人的短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李益在《夜上受降城闻笛》中抒发戍边将士思乡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综合性学习
综合实践
《论语》云:“四海之内皆兄弟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朋友,每个人交朋友更应有自己的原则。古今中外的诗文中有很多交友的名言警句,如“君子之交淡如水”“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等。
活动一:写一句你积累的课外的有关交友的诗词或名言警句。(题目中出现的不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二:《礼记学记》中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交个好朋友,可以相互能帮助,共同成长。你希望有个什么样的朋友呢?写出你想交朋友的特点及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选择题
艾苓的《有温度的词汇》在文中指什么词汇有温度。(《新语文补充读本》) ( )
A、谢谢 B、对不起
C、没关系 D、你好
下面对冯骥才先生的《苦夏》中插入描写欣赏音乐《四季》中“夏”的乐章的感受的作用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新语文补充读本》)
A、突出了作者对夏天的独特感受 B、强调对夏天的深刻认识
C、承上启下 D、丰富(或充实)了文章的内容
温馨的文章《六个馒头》为什么要以“六个馒头”为题目 下面分析有误的一项是:(《新语文补充读本》)
A、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B、本文的线索。
C、凝聚了同学之间深厚的友谊 D、引起下文
六、名著阅读
有人说,《朝花夕拾》包含了作者“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 根据下面丰子恺为《朝花夕拾》画的三幅插图,回顾相关文章,写出其中两个篇目的名字,并联系文章写出一处能表现作者“温馨回忆”或“理性批判”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捕鸟) (旧时孩子们常玩的“吹嘟嘟”) (活无常)
七、诗歌鉴赏
夜宿七盘岭
沈缙
独游千里外,高卧七盘西。山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
芳春平仲绿,清夜子规啼。浮客空留听,褒城闻曙鸡。
【注释】①沈(quán)期:唐代诗人。 ②平仲:银杏的别称。浮客:游子。诗人自指。
1、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山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所展现的画面?
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当时怎样的心境?
八、文言文阅读
【甲】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 为政 》)
【乙】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 为政》)
【丙】孔子观于周庙,有欹①器焉。孔子问于守庙者曰:“此谓何器也?”对曰:“此盖为宥坐②之器。”孔子曰:“闻宥坐器,满则覆,虚则欹,中③则正,有之乎?”对曰:“然。”孔子使子路取水试之,满则覆,中则正,虚则欹。孔子喟然而叹曰:“呜呼!恶④有满而不覆者哉!”
【注】①欹(qī):倾斜。②宥(yòu)坐:座位右边。“宥”通“右”。③中:这里指装水到一半。④恶(wū):哪里,怎么。
1、用“M”划分下列句子的停顿,每句一处
诲 女 知 之 乎 孔 子 喟 然 而 叹 曰
2、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1)知之为知之_________(2)是知也_____________
(3)闻宥坐器_ ________ (4)满则覆______________
3、翻译上面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恶有满而不覆者哉
4、孔子为什么要“使子路取水试之”?谈谈你从“孔子使子路取水试之”的行为中得到的启示。
九、现代文阅读
秋天的怀念(节选)
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邻居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1、选文中划线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文章最后一段为什么详写各种颜色的菊花在“秋风中正开得烂漫”?结尾重复母亲“好好儿活”的话,有什么深意?
3、本文在描写景物方面运用白描的手法,使得语言朴素、简练。请试着运用白描手法写一个描写景物的小片段。(50字左右)
【课文片段在线】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 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写法分析】白描手法,就是不用丽的形容词和繁复的修饰语,也不精雕细刻,大加渲染,而是抓住描写对象的特征,用准确有力的笔触,简练的语言,寥寥数语就写出活生生的形象。本段写景使用白描手法,用最朴素、最简练的语言,如实地勾勒出秋天菊花盛开的情景。无论是写景还是刻画人物,运用白描手法时一定要重点突出描写对象的特征和情态,并且所用语言要尽可能的简洁、传神。
特殊的圣诞礼物
(1)圣诞节前夜,鲍勃躺在床上翻来覆去,想着第二天要干的事。他家里并不富裕,过圣诞节最使他高兴的,就是吃火鸡和母亲做的馅饼。他姐姐每年都要缝制一些圣诞礼物,而父母总给他买些他需要的东西,比如说一本书什么的。而他呢,也总是把零用钱攒起来,给他们每个人都买份礼物。
(2)他很爱他的父亲,可他父亲从没意识到他的爱,这让他感到很失落。他想,这个圣诞节他就十五岁了,该送给父亲一份更好的礼物,而不是像过去那样,老是到商店里去给他买条普通的领带。他侧身躺在阁楼的床上,眼睛望着窗外,心里琢磨着。
(3)记得小时候父亲告诉过他,耶稣是在牲口棚里诞生的。还说牧师和圣人来到牲口棚,给人们带来了圣诞礼物。想到这,他忽然闪过一个念头:对啊,我为什么不能在牲口棚里送给爸爸一件特殊的礼物呢?我可以早早起床,悄悄地去牛棚里,一个人给牛添草加料,把奶挤了,并将牛棚打扫得干干净净……这样,爸爸进去挤奶的时候,就会发现所有的事情都干完了。这不就是给父亲的最好礼物吗?他凝望着满天的星斗,不觉得意地笑了。
(4)这一夜,他醒了好多次,每次都要擦根火柴,借着火光看他那只旧表。
(5)凌晨两点半他就起了床,悄悄下楼,轻轻拉开房门,蹑手蹑脚地走向牛棚。牛棚里,一头奶牛睡眼惺忪地望着他,显出惊奇的样子,好像在说:“你好早啊!”
(6)过去,他从来没有独自挤过奶,现在觉得似乎要做一件极不简单的事。他开始干起来:给牛添草加料,挤奶,接着打扫牛棚……诸事完成后,他便小心翼翼地关上牛棚的门。
(7)回到房间,他一看表,离四点只差5分钟了。他赶紧脱掉衣服,跳上床,像地鼠一样钻进被窝,用被子捂住头,尽力控制自己激动的喘息声,生怕父亲听见。这时,房门开了。
(8)“鲍勃,”父亲的声音,“虽然是圣诞节,但我们也得起来干活啊,孩子。”
(9)“好――吧――”他故意装作还没睡醒的样子。
(10)“那我先去了,我得把事情先干起来。”
(11)门关上了。他仍躺在床上,忍不住笑出了声,想到等一会父亲就会明白一切时,他的心跳得都快蹦出来了。
(12)也不知道过了多久,他终于听到了父亲的脚步声,接着门开了。
(13)“鲍勃!”
(14)“嗯,爸爸――”
(15)“你这小鬼,”父亲激动得话也被哽住了,“你这家伙骗了我,是不是?”
(16)“这是给您的圣诞节礼物,爸爸!我爱您!”
(17)父亲紧紧地搂住了他,双臂在他的后背上下抚摸着,滚烫的泪水滴到了他的面颊上。
(18)“我也爱你!孩子,我真谢谢你!再没人比这干得更棒了!”
(19)那一瞬间,他心里猛然一暖,眼睛一下子湿润了,原来爱是需要表达的!
1、“特殊的圣诞礼物”在文中具体指的是什么?请摘录原文语句回答。
2、结合语境,品读下面两个句子,分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选做一题)
(1)不觉得意地笑了。
(2)父亲紧紧地搂住了他。
3、请从人物描写或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第⑦段中画线的句子。
4、选文第②段中说“可他父亲从没意识到他的爱”,读完文章,请说说父亲是否意识到了
八年级地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分析 第6篇
一、试卷试题分析
试卷设计体现了中学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不拘泥于中学地理教材,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有所体现。试题能反映地理知识的内部联系和基本规律,理论联系实际,兼顾知识、能力的考查。从知识点的分布看,考查内容覆盖面较广,基础性较强,整套试卷覆盖了全册书的各章节,且各部分知识点的分布比较合理,且大部分题目都力求达到课本知识的再现,考查有效。题型结构比较合理,难度较合理,区分度较好,时间控制较好。试题重视记忆、应用和创新相结合,突出对考生读图、识图、用图能力的考查,从整体上看,试题科学、规范,是一套较好的期末考试试卷。
二、试卷答题分析 1.选择题答题分析
共有25小题,考查的是基础知识,大部分学生把握较好,得分率高,个别学生记忆不牢或对知识掌握不扎实,理解力差,导致失分。较突出的是选择“河流结冰期的比较”这一小题,多数学生没记住
2.综合题答题分析
共有5小题,考查学生图文转换和知识迁移运用的能力,其中26、27、30题完成较好,29完成最差。
3.学生在答卷中反映出来的主要问题
读图不仔细,判断失误,如38(1)题在图中找出黄河,有些学生不认真找错了;错别字现象在有些同学中仍然存在,如“沪杭线”写成“泸杭线”;“缅甸”写成“腼甸”等等。
三、试卷改进建议
1、试题的呈现方式应进一步加强,新奇、灵活是今后努力的方向,要创设新情景,多联系学生的生活体验和生产生活实际,从学生身边的事例出发,解决实际问题,命题尽量减少单纯机械记忆的题目。
四、今后教学建议
1、落实好基础知识,培养迁移能力。
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不能因课改而丢弃基础知识的教学,没有基础知识,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能力的培养和形成要以知识为载体,因此,在日常教学中,必须夯实双基。在教学中应首先从双基入手,抓住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的内涵,试题落点一般都能在教材上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原型。
2、加强对学生地理记忆能力的培养
记忆是重要的思维活动形式之一,也是学生智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记忆能力的培养,既是对思维能力的训练和培养,也是促进基础知识的掌握,形成技能的有效途径。
3、重视读图能力的培养,有针对性培养学生学科素养
读图教学在地理教学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尤其是在地理新教材中更加突出了读图教学的地位,加大了读图教学的比重和力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重视读图练习,重视探究活动,加强动手能力,平日强化练习。4.学以致用,联系实际
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卷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