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确质量范文
精确质量范文(精选9篇)
精确质量 第1篇
美国宇航局和欧洲航天局于美国东部27日宣布, 根据美国“核星”太空望远镜 (NuSTAR) 以及欧航局XXM牛顿望远镜 (XMM-Newton) 的观测数据, 科学家首次准确测量出一颗大质量黑洞的旋转速度, 这有助于了解有关超大质量黑洞成长和演化的谜团。
这颗黑洞的质量约为太阳的200万倍, 位于天炉座螺旋星系 (NGC1365) 内, 距地球约5600万光年。研究人员通过分析望远镜观测到的高能X射线中由铁原子发出的射线, 追踪了黑洞周围吸积盘的运动。吸积盘是一种由弥散物质组成的、围绕黑洞转动的结构。
研究人员发现, 来自铁原子的高能X射线被强烈扭曲, 这意味着吸积盘的内缘距黑洞很近, 这也意味着黑洞在快速旋转, 因为根据广义相对论, 黑洞旋转得越快, 吸积盘与之距离越近。研究人员认为, 这颗黑洞的旋转速度几乎达到了理论所允许的极限。他们还排除了导致望远镜观测到强烈X射线扭曲的其他可能性。
“核星”首席科学家、加州理工学院教授菲奥娜哈里森说:“这是我们首次确认黑洞确实在旋转。”
精确质量 第2篇
现在基本上都rewrite了,很少遇见返回404错误的情况。于是常规的扫描是先生成一个随机的足够长的URL去请求服务器,得到标准的错误页面。随后遍历字典将返回的内容与标准页面对比,一致则判定为该URL不存在。这样有个问题就是很多错误页面会有一些随机化的内容,比如当前时间、当前服务器域名或者错误的URL内容等。要命的是这个不同内容各个网站是不同的,要做一个通用的扫描还有一些难度。
于是这里引入字符串相似度判定算法,使用模糊的方式确认URL是否存在,
简单的说,返回的页面与标准错误页面相似程度非常高,达到90%以上,我们就可以判定为这个URL是存在的。这样,问题就转化成了相似度计算了。我在《URL相似度分析》中提到过集中算法,其中“编辑距离”算法刚好可以满足这里的需求。
做到这里,已经能够解决很多问题了,但是还不够。举个例子来说,我们有些网站请求/aaaaa时跳转到中文站主页,请求/bbbbbb时跳转到国际站主页。同样是错误跳转,但是总有一个和标准错误的页面相似度非常低,会被误报为URL存在。穷尽所有的错误页面是不可能的,那么这种情况如何解决?
可以简单的引入返回页面长度这个指标。以标准错误页面长度作为基准长度,计算每次返回的长度相对于基准长度的变化值。一般来说,错误页面的长度和首页之类页面的长度变化还是比较大的,而中文站首页与英文站首页的长度变化则小得多。当请求一个URL得到的返回内容与标准错误页面相似度很低,并且长度变化很大时,判定这个URL存在,否则为不存在。
精确质量 第3篇
蒸压砂加气精确砌块具有突出的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效果, 是一种性能优越的新型轻质绿色环保墙体材料。吸音防火性能好、节约土地资源、保护耕地、重量轻、降低成本、施工便捷。另外蒸压砂加气砌块外墙具有较高的精确性, 能充分保证薄层施工工艺的要求, 可直接在砌块内墙表面进行薄层批嵌, 提高室内空间利用率。砌块尺寸大, 可连续砌筑, 不受一次砌筑高度的限制, 大大提高了砌筑速度。并具备良好的加工性能, 可切锯、镂线槽等, 便于管线埋设。而且可以作为保温材料用于节能建筑, 是实现建筑节能量的最经济、最简便有效的材料。
蒸压砂加气精确砌块自保温节能材料具有其它建筑材料无法相比的许多优点和性能, 目前许多地方, 对这种新型材料的推广和应用还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具体表现在:设计人员、施工人员以及建设单位对砂加气砌块自保温墙体较为陌生, 对材料的性能和施工方法了解程度不够, 担心使用这种新型墙体材料会出现以往空心砖及粉煤灰湿法墙体的“开裂、渗水、粉刷层空鼓、脱落”等问题, 不如以往的墙体施工作法成熟。事实上, 蒸压砂加气砼精确砌块干法施工技术完全可以避免这些不良情形。
一、墙体开裂的原因分析
对于框架结构和框剪结构来说, 每一堵墙包括梁、柱、门窗洞口和填充墙、抹灰层、外墙装饰层等, 都是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墙”, 在这个“整体墙”中, 由于许多的内在因素的影响, 从而产生多样的内应力, 这些内应力从墙体砌筑完成便已开始形成并慢慢在墙体中发生变化;当变化过程中较大的内应力集中在墙体的某一部位, 为该处的抗拉强度不足以抗衡的情况下, 则会产生裂缝从而释放应力;引起“整体墙”产生内应力的因素很多, 其中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墙体材料及砌筑砂浆等产品材料的干缩变形产生的内应力
内应力的大小与实际干缩值成正比, 而实际干缩值的大小则与新墙材的标准状态干缩值——实际含水率是同方向变化, 与产品的龄期是反方向变化。
2. 砌体的沉降收缩产生内应力
砌体在砌筑过程中及砌筑完成后都会形成沉降收缩, 它包括砌体在自重作用下产生的砂浆塑性变形而下沉, 也包括墙体的材料和砂浆的干燥收缩;其内应力的大小与砌体的沉缩量成正比。
3. 温度应力产生的内应力
温度的变化会引起材料的热胀冷缩, 钢筋混凝土的温度线膨胀系数为砌体温度线膨胀系数的两倍;当温度变化时, 钢筋混凝土与砌体的变化不同步, 由于建筑物是超静定结构, 约束条件下温度变化引起足够大的变形时, 建筑物将产生温度应力, 即在“整体墙”产生内应力, 内应力的大小与温度的变化成正比, 这种温度应力在红砖墙体中同样会形成;当作用于构件的温度应力超过钢筋混凝土与砌体的抗拉强度时, 将出现裂缝。所以, 在楼梯间圈梁与砌体交接处;混凝土层盖与墙体交接处;水平裂缝较多。对于墙体来说, 门、窗洞口就是应力集中的部位;当温度变化时, 混凝土和砌体产生温度应力, 而顶层砌体, 门、窗洞口的角部又是正应力、温度应力都比较大的部位, 这样就出现了顶层砌体门、窗洞口产生的八字形裂缝。
4. 建筑物构造不合理引起的内应力
建筑物某些部位如果设计时刚性不足, 由于其自身的变形而产生内应力, 而这些内应力最终作用在墙体上;如楼面梁的刚度不足, 加载后产生的扰度超过容许值。
二、解决外墙裂缝和渗漏的方法与途径
墙体出现开裂都必然有它的内在原因, 根据“整体墙”开裂的因素, 墙体要产生较大的开裂必然要经过三个步骤:“整体墙”内部形成了较大的内应力;内应力在墙体的某一部位出现应力集中;在应力集中的部位, 砌体的抗拉强度不足以抗衡集中应力的作用, 以产生裂缝的形式表现, 同时并将这部分的集中应力不断释放, 逐步形成较大的裂缝, 由此可见, 要减少墙体开裂问题, 就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去研究相应的预防和解决方法, 现简述如下;
1. 减少“整体墙”中的内应力
(1) 尽量减少墙体的实际干缩值
不使用龄期小于7天的墙体材料, 保证新墙材在使用前已基本具备较小的实际干缩值和较高的强度。蒸压砂加气混凝土精确砌块的干燥收缩值应≤0.5mm/m。用于外墙的抗压强度不小于5MPa, 用于内墙的抗压强度不小于3.5MPa。
砌块不得洒水后进行砌筑。砌块应推置于室内或不受雨、雪影响并能防潮的干燥场所。第一批砌块砌筑前, 应先用水湿润基面, 再施铺M7.5专用粘结剂, 并将砌块底面水平灰缝和侧面垂直灰缝满涂粘结剂后方可砌筑。第二批砌块的砌筑, 应待第一批砌块粘结剂初凝后方可进行。已砌筑的砌块表面 (铺灰面) 应平整, 否则需用磨砂板磨平并清理灰尘后方可继续往上砌筑。
砌筑粘结剂等应使用电动搅拌器搅拌均匀, 水灰比按产品厂家说明书规定配比。搅拌前应先在桶内放水再撒入粘结剂干粉, 电动工具搅拌十分钟, 随拌随用。4小时内用完, 严禁凝固后捣细再用。
砌块砌筑时, 砌体灰缝应饱满;砌块与墙体间的粘和面必须均匀满铺 (刮匀) 粘合剂, 不得漏铺, 严禁空鼓和裂缝。灰缝大小宽度和厚度应为≤3mm, 橡皮锤击挤压, 并及时将挤出的粘合剂清理干净, 做到随砌随抹, 日砌高度不限于1.5m, 墙体与梁底同留15~20m缝隙, 七天后用聚氨脂发泡胶填充后用粘结剂塞缝, 外墙缝隙除聚氨脂发泡胶外可用嵌缝膏加强。
(2) 从设计方面减少温度应力
在顶层砌体中配置一定数量的抗裂钢筋, 与拉结筋搭接, 与配筋率为0.03﹪~0.02﹪。该配筋率既能抗裂, 又能保证砌体具有一定的延性, 其中一道应设在窗洞底部的窗台压顶处。屋面设置具有防水性能的保温隔热层, 女儿墙与保温隔热层宜软连接 (设伸缩缝) , 屋面应设置分割缝。顶层砌体门、窗洞口加小构造柱、小圈梁, 与建筑物构造柱、圈梁连接为整体;同时增加配筋, 钢筋间距为250mm~300mm, 通常放置, 锚于墙体内, 加强墙体的整体性。
2. 尽量避免在墙体的某一部位出现应力集中, 并在有可能出现应力集中的部位, 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以增加砌体的抗拉强度。
(1) 采用粘结力强的粘结剂 (保水砂浆) 砌筑墙体。
(2) 薄层灰泥或薄层腻子的抹灰砂浆强度应与墙体材料强度相适应, 砌块墙体外抹灰施工前, 墙面应喷涂专用界面剂。外墙、厨厕等有防水要求的位置应采用防水界面剂。砌块墙体与构造柱、剪力墙、框架柱、混凝土梁交界处;批嵌时, 无需粘贴耐碱网格布;抹灰时, 无需钉设镀锌钢丝网片。特殊墙面可以在外 (内) 墙抹灰砂浆中加入杜拉纤维等材料, 加强砂浆的抗裂、抗渗性能。
(3) 外墙面设计应包括:基层处理、粘结层和面层。当砌块墙体外饰面采用的饰面砖时, 必须按满粘法粘贴牢固, 饰面砖的厚度宜≤10mm, 总厚度宜≤25mm。砂浆的粘贴强度应满足有关强制性条文的要求。
(4) 墙体长度超过5m应设置构造柱, 墙体高度超过4m, 应设置腰梁, 其梁高不小于1/30梁长, 且不小于120mm。女儿墙、阳台栏杆及较长的窗台下砌体, 应加设现浇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及压顶, 构造柱间距不宜大于4m, 构造柱应伸入压顶并与钢筋混凝土压顶整体浇筑。
(5) 按设计和有关规范要求设置墙柱拉结筋, 并锚入墙内。砌块与结构柱相接处无需预留任何缝隙, 并按每2皮砌块高度设置2Ф6拉结钢筋锚定。粘结剂满缝连接。
(6) 墙内预埋管线应在弹线定位后, 用搂槽器开凿, 并应在砌体粘结砂浆强度达到75﹪以上方可进行。管线安装后, 用专用修补材料修补, 也可用砌块碎屑拌以水泥、石灰膏及适量的建筑胶水进行修补, 配合比为水泥:石灰膏:砌块碎屑1∶1∶3。
(7) 以砌筑的砌块表面 (铺灰面) 应平整, 否则需用磨砂板 (钢齿模板) 磨平并清理尘灰后方可继续往上砌筑。砌上墙或刚砌筑的砌块不应受到外来撞击或随意移动。若需校正, 应重新铺抹粘结剂进行砌筑。
(8) 门窗框安装宜采用后塞口法施工。门窗框与墙体间的空隙应采用聚氨脂发泡胶嵌缝。
如何制作精确简历 第4篇
(六)在简历的右上角贴上一张1吋或2吋最近免冠彩色照片。供用人单位直接了解你。不作任何修饰,就好象人与人之间沟通以坦诚为核心将会有高效沟通效果一样,你会得到意想不到的结果。
(七)简历一般用一张A4纸打完最宜,对于标题部分可涂黑加粗,在实际收到的大学生应聘简历过程中,发现有的学生将简历全部涂黑,其实就没有重点了,从简历本身可推测出制作此类简历的学生可能对事情的轻重缓急不能很好地处理。
(八)一般在简历还有些附页,如学生在校成绩单(需要有学校的红色大印)和学校的推荐单。建议你可将班主任的姓名和办公电话写在证明栏处。
(九)关于获奖奖项。你需如实写且必须是真正获得过的奖项,通过在校获得的奖项用人单位可推测出你的哪方面能力突出,或团队意识如何等等。写出主要的奖项即可,不必所有的一一列出,若没获得什么奖项,就不写。用人单位是理解的,不会因为你没获得奖项而将你拒之门外。
(十)学校出据的学生在校学习成绩单原件要妥善保管,你投递简历时可用复印件,但切记正式面试时,用人单位人力资源部会要求你出示原件。这就好象你毕业几年后重新找一份新的工作时用人单位会要求你出示毕业证和学位证(若有)原件一样。因你是应届毕业生,在将离校的半年内还未正式毕业不可能领到毕业证或学位证,这时学校出据的.成绩单将会愈发显得重要,不得有半点马虎。记得笔者在去年的大学招聘中,就遇到过这样一个例子:他通过了笔者所在公司的初试,但在最后一轮复试时发现他的成绩单未盖学校红色大印,请他出示学校出示的成绩单原件时,他支支唔唔中拿出原件,笔者发现,他的专业课程绩有三门由60多分改为了80多分,只有遗憾地现埸通知他面试的结果。其实这个学生的综合能力是非常好,但诚实确对今后从事的工作更重要。
说说精确与近似 第5篇
关键词:精确,近似,矛盾统一
精确与近似看起来像是个数学问题,其实个中包含了丰富的辩证思想,普遍存在于人类认知、思维、思想和行动的各个方面,可以说无处不在无处不有。下面从哲学、物理、数学、化学、文学、电子学、生物学以及日常生活等方面说说两者的存在及其相互关系。
1 哲学
在人类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哲学家如亚里士多德,柏拉图,苏格拉底,托马斯阿奎,迪卡尔,黑格尔,他们在各自所处的年代都提出了自己的哲学观点,都比较准确地反映了当时的哲学思想,但都不是完全正确的思想,于是后来出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它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有机地统一起来,特别是将唯物主义原则贯彻到社会历史观中,第一次正确解决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这一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 第一次确立以 “外部世界和人类思维的一般规律”作为自己的对象,从而正确解决了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所以我们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不过可以肯定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也不是终极学说,随着人类认识自身和世界的不断深入,它一定还会进一步得到发展甚至是更正。
2 物理
物理学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运动与静止,运动是精确的静止是近似的或者说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两者是对立统一的。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它是指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一方面,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所固有的根本属性和一切物质形态的存在方式。设想有不运动的物质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特征。另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设想有离开物质的运动是唯心主义的观点。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处于暂时稳定的平衡状态。相对静止有两种基本情况: 一是在机械运动中特定事物之间没有发生位置移动;二是事物处于量变阶段,没有发生根本性质的变化。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是辩证统一的: 相对静止中包含着绝对运动; 绝对的运动中也包含着相对静止的状态; 物质的具体形态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承认运动的绝对性,并不否认相对静止; 承认相对静止,但不能把静止绝对化。否认绝对运动,把相对静止绝对化,就会走向形而上学不变论; 借口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就会导致相对主义诡辩论。
17 世纪牛顿力学成功地把天上物体和地上物体的运动规律统一起来,完成了物理学上的第一次大综合。牛顿力学不仅准确地预言了彗星的回转,而且帮助人们发现了新的行星。人们由此对牛顿力学推崇备至。但是随着人类认识的发展,人们发现牛顿力学只是对宏观物体的低速运动规律的反映,而在微观物质运动和接近光速的高速运动上却不适用。所以牛顿力学只是对客观规律的近似反映,是相对论力学的一个特例。
3 数学
数学上精确与近似的例子更是多得不胜枚举。最简单的阿拉伯数字1,2,3,……每一个都是准确的,当用它计算可以数数的物体时,如一个苹果,两个橘子是准确的,但当它用于测量时却很难准确了,如某人身高1. 7 米,车速100千米/小时都不可能真的准确,只能是个近似值,最多是近似的程度不同罢了。
事物的模糊性也对精确描述提出了挑战。1965 年美国数学家查德发表了论文 《模糊集合》,从而开创了一门新学科———模糊数学。模糊数学首先改变了传统集合论的元素属于集合的概念,它把元素属于集合模糊化,变绝对的属于概念为相对的属于概念。查德用隶属度来度量事物类属关系的模糊性。给定论域U上的模糊集合A,对U中的每个元素,以1 表示完全隶属于A的元素的隶属度,以0 表示完全不属于A的元素的隶属度,以区间[0,1] 上的不同实数表示以不同程度属于A的元素的隶属度,较大的数对应于对A隶属程度较大的元素,较小的数对应于对A隶属程度较小的元素。这样得到的一个从U到[0,1]的函数叫作模糊集合A的隶属函数。隶属函数刻画了元素由不属于集合到属于集合的渐进过程。模糊集合论是模糊数学的基础,模糊数学是对模糊性进行数学和逻辑分析的工具。
4 化学
化学中的精确与近似现象也是普遍存在的。如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的,不管哪里的水这种结构、比例都不发生变化,是绝对的。一千克水中包含的氢原子和氧原子的重量也是确定不变的。虽然氢原子和氧原子也许还可以有其他组合方式,但那样组成的物质已经不再是水了。实际上,化学中的方程式中各个元素的个数、比例都是固定不变的,是绝对的准确的,否则就不是此方程式了,它所表达的化学反应也就不同了。
但由于事物的复杂性,化学中也有许多近似,看看下面关于水泥的资料就明白了。
硅酸盐水泥的主要化学成分是: Ca O、Si O2、Al2O3、Fe2O3,还有Mg O、K2O、 Na2O、 SO3等。其含量大约为:Ca O=64%~67%,Si O2=20%~23%,Al2O3=4%~8%,Fe2O3=3%~6%。
水泥熟料的主要矿物组分是: 硅酸三钙( 3Ca O. Si O3简写成C3S) 、硅酸二钙( 2Ca O. Si O2简写成C2S) 、铁铝酸四钙( 4Ca O. Al2O3. Fe2O3简写成C4AF ) 、 铝酸三钙( 3Ca O.Al2O3简写成C3A) 。含量大约为C3S = 52% ~ 60% ,C2S =22% ~ 28% ,C3A = 4% ~ 15% ,C4AF = 4% ~ 15% 。
可见水泥分许多种,每种水泥中包含的各种化学成分比例又各不相同,千差万别,只能用近似含量来表达了。
5 文学
文学中关于精确与近似的例子也是不胜枚举。准确的有: “一日三省吾身”“三顾茅庐”等,但许多情况下作者为了比喻,形容,类比,夸张或者无法确认精确数量时常常用近似方法描述事物,人情世故等。 《诗经》中 《国风·魏风·硕鼠》“硕鼠硕鼠,无食我黍! 三岁贯女,莫我肯顾”。其中 “三岁”绝不是准确的三年,而应该是几年多年。李白“飞流直下三千尺”中的 “三千尺”是夸张的说法,绝对不是真的 “三千尺”,但是人人都觉得李白写的太好了,试想如果李白写成54 米之类的话,恐怕就没人认识李白,李白也就不是李白了。类似的句子还有: 五十步笑百步、百步穿杨、梅花潭水三千尺、燕山雪花大如席、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一心一意、一分为二、不三不四( 三心二意) 、四面八方、四通八达、五光十色( 五颜六色) 、六神无主、七零八落( 七上八下) 、五花八门、半斤八两、九牛一毛、九死一生、九牛二虎之力、十全十美( 十万火急) 、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 、千军万马,等等。
6 电子学
电子学属于工程类学科,其中的精确与近似更是常见。这里以三极管放大倍数为例。如图所示三极管的输出特性曲线,在放大区内,三极管的放大倍数分直流和交流两种,分别用 和 β 表示。其中的直流放大倍数 其实并不是一个定值,同一个三极管在其不同的寿命期 不一样,不同温度下也不一样,即便温度不变,在放大区的不同位置 也不一样,一些管子差别还相当大,这就存在一个分析计算时怎么处理的问题,如果一味地追求准确,实际上将无法进行,所以此时必须用近似值代替真值,认为是个常数。同理 β 和一样也只能用近似的固定数值代替真值。实际上 β 和 虽然从定义上完全是两回事,单就数值的大小而言两者也差别不大,在一定程度上完全可以近似认为两者相等。
7 生物学
地球上生物的进化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从有机物到单细胞,从植物到动物最后进化出所谓的高级动物———人类。其中的任何时段的任何生物体都包含着精确与近似现象。第一个单细胞的出现,把原来不可数的有机物进化为可数的细胞个体,实现了从近似到准确的升华。
人类进化到今天已经比较固定地呈现出几种固定的人种,不同人种之间从基因的层面说差别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脏器管和机体结构几乎没有区别,智力也没有太大的差别,也就肤色有差别。所以大家都是相似的。但从另一个方面说,长的完全一样的两个人世界还没有,即便是双胞胎外人看起来非常相似但他们间同样有差别,他们的父母一般都能比较好的辨认。所以此人就是此人,他的行为就是他的行为,是准确的,可引分清的。
看看下面的考题,它也说明了准确与近似的普遍存在。
下列各题中的数据,哪些是准确数?哪些是近似数?
( 1) 通过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得知,山西省人口总数为3297 万人;
(2)生物圈中,已知绿色植物约有30万种;
(3)某校有1148人;
( 4 ) 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人均森林面积只有0. 128公顷;
( 5) 这个路口每分钟有3 人经过;
( 6) 地球表面积约5. 1 亿平方千米。
8 日常生活
近视数: 一棵树高5 米,一段路长20 米,一根绳长8 厘米,中国人口13 亿,中国陆地面积960 万平方千米,某市人口900 万。
准确数: 两本书,五把尺子,两张照片,我班共有46人,一包牛奶3. 5 元,一本本子68 页。
水泥生料精确配料法 第6篇
水泥生料精确配料法是一种科学的配料计算方法。方程设置直观、简明,配料计算一次到位,精度高,立、旋窑通用。
本方法的误差来源于修约误差。
水泥生料精确配料法的配料方程分为全黑生料配料方程和灼烧生料配料方程。
本文着重介绍灼烧生料配料方程的设置与计算。
1 基本概念及算式
1.1 基本概念
(1)率值方程:为满足熟料各率值而设置的方程。
(2)工艺方程:为满足熟料热耗、配氟、配硫等其它工艺质量指标而设置的方程。
(3)钙余量:原料i在满足KH后所剩余的CaO的量[(算式见1.2.(1)条]。
(4)硅余量:原料i在满足n后所剩余的SiO2的量[算式见1.2.(2)条]。
(5)铝余量:原料i在满足P后所剩余的Al2O3的量[算式见1.2.(3)条]。
(6)热贡量:为满足熟料热耗、燃料i所贡献的热量。
(7)氟贡量:为满足熟料氟含量(以CaF2计),原料i所贡献的CaF2的量。
(8)硫贡量:为满足熟料硫含量(以SO3计),原料i所贡献的SO3的量。
(9)单一原料:原燃料i的某一项工艺贡量值等于目标值,原燃料i就叫做单一原料。
在全黑生料配料方程中,单一原料的干燥基配比可直接求取;在灼烧生料配料方程中,单一原料的灼烧基配比可直接求取。
(10)准单一原料:类似单一原料可直接求取的原料。
(11)残留率:灼烧基组份扣除挥发部份后的量占灼烧基总量的比值。
(12)灼烧基发热量:生成1kg灰份的固体燃料所能产生的热量[算式见1.2.(7)条]。
1.2 基本算式
(1) 钙余量= (Ci-2.8KHSi-1.65Ai-0.35Fi) Xi
(2) 硅余量=[Si-n (Ai+Fi) ]Xi
(3)铝余量=(Ai-PFi) Xi
(4)干燥基配比=
(本文计算公式中的烧失量均为小数)。
(5)灼烧基配比=干燥基配比(1-烧失量)
(6)干燥基分析值=灼烧基分析值(1-烧失量)
(7)灼烧基分析值
2 灼烧生料配料方程
式中:KH、n、P熟料三率值目标值;
Q熟料热耗日标值;
熟料氟化物(以CaF2计)目标值;
熟料硫化物(以SO3计)目标值;
Ci、Si、Ai、Fi原料i的CaO、SiO2、Al2O3、Fe2O3的灼烧基分析值;
Qi燃料i的灼烧基发热量;
原料i的灼烧基CaF2分析值;
原料i的灼烧基SO3分析值;
dij原料i的j组份的灼烧基残留率;
Xi原料i的灼烧基配比。
2.1 率值方程(1) (2) (3)
(1)当原燃材料完全满足配料要求时,各种原燃材料所带入的钙余量、硅余量、铝余量的代数和应同时为零。
(2)当原燃材料不完全满足配料要求时,配料计算的结果将偏离目标值。
(3)当原燃材料不满足配料要求时,配料计算的结果将超出误差范围。
2.2 工艺方程(4) (5) (6)
(1)各种燃料的灼烧基热贡量的代数和等于熟料目标值。
(2)各种原料的灼烧基氟贡量的代数和等于熟料目标值。
(3)各种原料的灼烧基硫贡量的代数和等于熟料目标值。
2.3 配量方程(7)
各种原料的灼烧基配比总和等于1。
3 实例1
3.1 已知条件
某湿法回转窑的原燃材料分析见表1~3。
%
设定的目标值:KH=0.900、n=2.30、P=1.25、=0.75、SO3=1.50、Q=1400kcal/kg熟料、Q4=0.10Q、Q8=0.90Q、=0.92、d4=1、d8=1。
该湿法回转窑采用窑头加灰、窑尾加矸、复合矿化剂配料。
3.2 求单一原料配比
萤石和石膏为单一原料,原煤和煤矸石为准单一原料,它们的灼烧基配比均可直接求取。
3.3 列配料方程
解方程得:X1=0.674172、X2=0.118353、
3.4 求生料配比
将石灰石、砂岩、硫酸渣、煤矸石、萤石、石膏配成半黑生料。
3.4.1基准换算
将上述6种原料的灼烧基配比换算成干燥基配比[算式见1.2.(4)条]。
同理:X2=0.122747、X3=0.030783、X4=0.052902、X5=0.018340、X6=0.036783。
3.4.2求半黑生料理论料耗
理论料耗=1.110845+0.122747+0.030783+0.052902+0.018340+0.036783=1.3724kg半黑生料/kg熟料。
3.4.3求半黑生料配比
同理:砂岩=8.94%、硫酸渣=2.24%、煤矸石=3.86%、萤石=1.34%、石膏=2.68%;
灼烧生料:灼烧窑灰:煤灰=90.24%:7.05%:2.71%。
3.5 配料表(见表4)
计算过程准确无误。
该批原燃材料满足配料要求。
3.6 窑头加入料的计算
设该窑的台时产量为14t/h,则:
原煤加入量=141000÷3600=0.73kg干燥基原煤/s
窑灰加入量=141000÷3600=0.34kg干燥基窑灰/s
4 全黑生料配料方程
在配料计算遇到同时设定有生、熟料目标值时,就可采用全黑生料配料方程求解。
4.1 全黑生料配料方程
式中:KH、n、P、Q、设定的熟料目标值;
Ci、Si、Ai、Fi、Qi、原料i的CaO、SiO2、Al2O3、Fe2O3、发热量、CaF2、SO3的干燥基分析值;
Li原料i的烧失量(小数);
Xi原料i的干燥基配比。
4.2 工艺方程的推导
根据熟料配热的定义有:
整理得:
配氟、配硫的工艺方程推导与此相同,从略。
5 实例2
5.1 已知条件
某立窑水泥厂的原燃材料分析见表5所示。表中:数据栏中括弧内为灼烧基分析值,括弧外的为干燥基分析值。
要求:KH=0.940、n=2.00、Q=3768.0kJ/kg熟料,,白生料配料。
米糠在全黑生料中的掺入量为3%。
%
5.2 列配料方程
解方程得:X1=0.810258、X2=0.067249、X3=0.009321、X4=0.007226、X6=0.075946。
5.3 求白生料配比
将石灰石、页岩、铁粉、萤石配成白生料。则:
同理:页岩=7.52%、铁粉=1.04%、萤石=0.81%;
白生料:米糠:原煤=89.41%:3%:7.59%。
5.4 配料表(见表6)
计算过程准确无误。
该批原燃材料满足配料要求。
6 讨论
(1)全黑生料配料方程与灼烧生料配料方程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为干燥基分析值和干燥基配比,而后者为灼烧基分析值和灼烧基配比。
(2)全黑生料配料方程中当Li=0时,就转化成了灼烧生料配料方程。由于后者的单一原料可直接求取,所以,后者是前者的简化运算,因而后者较前者更简捷、更通用。
(3)本方法的方程设置原理具有较大的外延空间。
(4)本方法的方程设置可根据实际需要而增减。如实例2中就未列铝余量方程。
(5)本方法可满足许多复杂条件下的精确配料。完全适应当前大量使用低品位原料和工业废渣的配料要求。
(6)湿法回转窑的高低浆调配,只需要满足KH,因而,可单独使用钙余量方程进行计算。
此时:i=2, X1+X2≠1
等式左边分子为高浆,钙余量为正值,分母为低浆,钙余量为负值。
注:[1]煤矸石灼烧基配比=
原煤的灼烧基配比的计算与此类同。
[2]石灰石的灼烧基钙余量=
其余类同。
[3]萤石的灼烧基氟贡量=
[4]该栏数据摘自《四川水泥》2005年2期许平《稻糠水泥的试验探讨》一文。
[5]石灰石的干燥基钙余量=(47.41-2.80.9407.69-1.652.61-0.350.97) X1=22.5239X1
其余类同。
[6]原煤的干燥基配比系数=
[7]米糠的干燥基硅贡量=89.84 (1-0.8800)3.00%=0.3234
数学思想方法精确执导 第7篇
(1)要导数学思想,分类讨论的思想、化归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是初中阶段学生要掌握的重要思想,教师要导出这些思想并且在应用时也要引导学生去解决实际问题。就以数学中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举例,在初次教学时,练习中要时时渗透,教学反馈时知识点要重点考查,而且要练成熟能生巧。例如:第一册中,有理数的分类是研究数及代数式幂的性质的重要依据,教师在涉及到计算中的符号和指数时,应反复强化一个正数的任何次幂是正数,一个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奇次幂是负数(底数为零的运算初二再教),这里底数的分类和指数的分类是必须掌握的思想,课堂教学要善于点拨学生注意应用性质,练习中强调分类,并且在代数式运算中也要学会应用;第三册中古典概形教学时,做取球实验时,有放回和无放回结果是不同的,必须培养学生学会分类讨论,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决定用列表法还是用树形图便于找到实验中所有可能结果。对于学生在操作时出现思维条理紊乱,教师尤其加以指导,如认识正六面体的平面展开图时,学生出现了遗漏和重复,我编制了如下口诀,配以图形:四面在一线,一上一下总成体(见图1);三面在一线,一上两下紧相连,总有一格要出头(见图2);三上三下也成体,只有一格来相连(见图3);两面在一线,搭成楼梯最简单(见图4).这样学生记忆时就可以分类记忆,防止混淆。
⑵化归思想是数学中另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学生在学习积累了一定知识经验后,已具备了进一步学习的基本技能,如果学习后续知识时,两种知识之间存在着很强的联系性,教师应抓住联系知识的纽带,用类比和对比两种教学方式,设计新课教学,设计练习,并且让学生对比总结,增益其新知,培养其新技能,形成学习高一步知识的基础。新课程的教材编排就体现了化归思想的重要作用。如方程的认识过程,从等式→一元一次方程→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一元二次方程→可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分式方程,教材的编排是螺旋上升的,但我们教学时要逆推,解分式方程要化归为整式方程,解一元二次方程要化归为解一元一次方程,让学生理解去分母、降次、换元法等一系列的变形过程体现了化归思想,教师引导得法,学生学得轻松,前后联系,掌握牢固。
(3)教师要导数学研究方法,如建模解模,数形结合,使学生形成对一类问题的解决方法。教师引导时要拓展教学目标,在知识结构、能力目标上,提高教学层次,培养学生精邃的思维能力,为后继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就以一类问题模型举例谈谈如何教学。比如:教学平面图形线段时,让学生思考下列问题链:(1)线段AB上有A1、A2、A3……An个点,则以线段上的所有点为端点的线段有多少;(2)某铁路线上有n个站点,从每一个站点都有车票到铁路线上的其他站点,应该设计多少种车票才能满足所有旅客的需要;(3)全班有n个学生,新年时互相打电话问候,并且互相赠送贺年卡片,同学间互通了多少电话;(4)有n个球队进行单循环赛(即每个球队都要与其他球队比赛一场),则一共要比赛多少场次……这一问题链中每个问题有共性,也有个性,有区别也有联系,加以引导和综合训练,能让学生轻松掌握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使学生真正掌握了学习方法,为强化练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摘要:重点探讨了分类讨论数学思想教学方法,提出了教学新课、练习设计,教学反馈等教学环节应该注意的问题。其次化归思想要采用类比和对比的教学方式,配合螺旋上升的教材设计,在已有的认知基础上学习新知。最后,建立数学模型,举一反三的教学,形成对问题链的对比类比,掌握一类问题的解决方法。
光缆故障点精确定位方法 第8篇
随着城市通信多样化的发展, 人们对传输带宽的需求越来越高, 铜缆已经逐渐退出通信舞台, 而光缆以其信息容量大, 传输距离远, 价格低, 抗干扰和保密性好等优势, 已经成为迄今不可替代的线路传输手段并广泛应用于通信领域。直到目前, 光缆建设的势头仍然不减并且逐步进入到千家万户。然而, 由于光缆的大量敷设和使用以及用户对光纤通信系统的依赖, 光纤通信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根据统计数据表明, 光纤通信系统故障中的80%是由于光缆线路引起的;而敷设在户外的缆面临着市政 (管线) 搬迁, 路面开挖, 盗割, 撞击, 老化等渚多复杂环境, 故障产生的几率也被提高, 因此, 光缆线路抢修工作中的光缆故障点快速精确定位是目前业界最有兴趣也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城市光缆的主干部分以大芯数为主, 一根光缆收容了大量的通信用户, 其中包括了重要的用户群;光缆线路主要以管道敷设为主且路由走向情况复杂。
光时域反射仪 (OTDR, Optical Time Domain Reflectometer) 是判断光缆线路障碍的主要仪表, 它是根据瑞利散射的原理, 通过采集后向散射信号曲线来分析光纤沿线的情况;可进行光纤长度、光纤的传输衰减、接头衰减和故障定位等的测量。非涅尔反射是利用瑞利散射的特征, 在光纤的折射率突变时出现的特殊反射峰, 可以通过菲涅尔反射峰的高低, 所在的位置, 准确定位光缆障碍点。然而由于光缆线路走向情况复杂, 光时域反射仪表达的距离位置与障碍点真实位置相差甚远, 是因为 (1) 光缆路由的曲折和沿线人井内光缆的富余; (2) 光纤在光缆内存在绞缩率使测试的光纤长度大于光缆皮长尺寸; (3) 折射率偏差造成测试误差, 以上原因, 测试的光纤距离越长, 积累的误差越大, 使得测量的数据只能成为参考, 而不能成为光缆抢修的参照依据。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保持线路设备完整良好, 并且在最短的时间内排除通信障碍的光缆故障点精确定位方法。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 (1) 提供一种光缆故障点精确定位方法, 该方法具有以下步骤; (2) 提供一台光时域反射仪; (3) 调整光时域反射仪的折射率与被测光纤的折射率一致; (4) 用光时域反射仪精确测试障碍点与邻近接头点的相对距离, 定义为光纤纤长S1, 并根据光纤纤长S1计算出光纤皮长Lp:Lp= (S1-S2) / (1+P)
其中:S2表示光缆接头盒内的单侧盘留长度, P表示该光缆的绞缩率;再根据光纤皮长Lp计算出光纤故障点的皮厂尺码Ly:Ly=Lp-Lb, 其中, Lb是光缆故障点到邻近接头盒光缆预留长度的总和。
精确制导技术的发展趋势 第9篇
1 精确制导技术的分类
按照不同的划分标准, 精确制导技术有多种分类方法。本文按照不同控制导引方式进行分类。
1.1 自主式制导
自主式制导是引导指令由弹上制导系统按照预先拟定的飞行方案控制导弹飞向目标, 制导系统与目标、指挥站不发生任何联系的制导。自主制导的实现方式有:惯性制导、方案制导、地形匹配制导和星光制导等。
1.2 寻的制导
寻的制导是利用导弹上设备接收来自目标辐射或反射的能量, 靠弹上探测设备测量目标与导弹相对运动的技术参数, 并将这些技术参数变换成引导指令信号, 使导弹飞向目标。根据目标信息的来源不同, 寻的制导可分为主动寻的制导、半主动寻的制导和被动寻的制导三大类。
1.3 遥控制导
遥控制导是依靠设在地面 (海上、空中平台) 指挥站来测定目标和导弹的相对位置, 并向导弹发出控制导引指令, 以攻击目标的制导方式。遥控制导的实现方式有:有线指令制导、无线指令制导、电视指令制导、波束制导、全球定位 (GPS) 制导。
1.4 复合制导
导弹从发射到命中目标要经历3个飞行阶段:即初始段、中段和末段。如果在某段或某几段采用一种以上制导方式, 即称为复合制导。
2 国外精确制导技术发展现状
精确制导技术作为当今武器研发的重点方向, 已得到了各国的广泛认识, 其中红外成像寻的制导技术、毫米波寻的制导技术、复合寻的制导技术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2.1 红外成像寻的制导技术
红外成像制导是利用目标和背景的热辐射温差, 形成图像来实现自动导引。具有分辨率高、抗干扰能力强, 隐蔽性好、自主捕获目标, 昼夜工作能力强等特点。导弹越接近目标, 接收到的目标红外辐射越强, 制导精度越高, 大大提高了命中率, 但对目标本身的辐射或散射的依赖性较大。目前红外成像制导技术已发展了两代, 第一代是光机扫描成像;第二代是凝视红外焦平面阵列成像。
2.2 毫米波寻的制导技术
毫米波寻的制导具有传播性能好、波束窄、带宽、抗干扰能力强、精度高和体积小等显著特点。由于毫米波技术的成功开发, 已经实现了利用毫米波宽带特性形成一维 (距离) 图像, 而且性能更加优越的两维、三维成像正在成为国际上研究的热点, 弹载相控技术的出现为开拓和发展毫米波成像提供了可能。相控阵天线具有扫描速度快、扫描范围大、抗电子干扰能力强、指向精度高等优点。由于无机械随动系统, 因而体积小、质量轻, 适于弹上使用。
2.3 复合寻的制导技术
单一模式的导引系统将难以适应新的局部战争的要求, 而发展和采用复合寻的制导将是唯一的选择。复合寻的制导兼有两种或多种频谱的性能优点, 既可以充分发挥各自模式的优势, 又可相互弥补对方的劣势, 在战术使用上将大大提高寻的制导系统的抗干扰性能、全天候性能、反隐身和识别目标的能力, 提高制导精度, 扩展作用距离。复合寻的制导的形式有多种, 按制导体制来复合有射频和光学间的复合;按基本方式复合, 有指令、程控寻的间的不同复合;按飞行时间顺序, 可分为串、并联复合方式;按结构来复合, 有共口径和并行复合分口径的复合。在多种复合形式中, 红外/毫米波复合技术性能最佳, 该系统光、电互补, 克服了各自的不足, 综合了光、电制导的优点, 仍然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世界各国研究的重点。
3 精确制导技术的发展趋势
近年来, 精确制导技术获得了一些新的进展。惯性敏感技术、智能化寻的制导技术、光纤制导技术和多模探测技术等, 将成为精确制导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
3.1 惯性敏感技术
自动寻的制导技术由于探测器受各种条件的限制, 其探测距离是有限的。中远程精确制导武器在初、中段采用惯性导航, 中间利用GPS修正和图像匹配制导等自主制导方式。惯性导航的核心是惯性敏感器件, 对惯性敏感器件的基本要求为:高性能, 包括高精度测量, 大动态范围等;承受各种恶劣的弹载环境条件, 即能在高过载、强震动、高低温条件下正常工作;轻小型、简单化。因此, 惯性敏感器件及其系统的发展方向为:固态化、集成化、复合化、微小型化。
3.2 智能化寻的制导技术
随着人工智能、成像制导、微型计算机和自适应控制技术的发展和突破, 人们已经探索研究了使精确制导武器实现完全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智能制导技术。智能化寻的制导采用图像处理、人工智能和计算机技术, 无人参与地对目标自动探测、自动目标识别、自动捕获和跟踪, 并进行瞄准点选择和杀伤效果评估。
智能化寻的制导系统的核心是智能导引头, 它具有很高的探测灵敏度和空间分辨率, 其主要技术特点为:在干扰条件下自动探测、搜索、识别目标, 捕获多目标并进行多目标跟踪;综合利用多种信息, 对数据进行融合处理;自动判断和决策;自动进行威胁判断、优先加权, 选择威胁大的目标进行攻击;选择瞄准点和杀伤效果评估。
3.3 光纤制导技术
光纤技术具有信息传输容量大、抗干扰能力强、制导精度高、隐藏性好等一系列优点, 日益受到各国政府和军方的重视。光纤制导的关键技术包括:光纤强度与细径化, 光纤拼接、绕线与放线, 光纤双向传输等。而光纤制导武器中所用到的关键技术是:制导光纤、制导光纤陀螺。目前用于导弹的制导光纤有多模和单模两种类型。多模光纤的特点是:适宜传输几种光射线, 便于拼接, 但耗损大, 多用于近程制导, 能够使用简单的连接器和复用器, 价格便宜;单模光纤的特点是:适宜传输单一光射线, 多用于中远程制导, 抗干扰能力强, 性能好, 但价格高。随着导弹射程的增加, 要求光纤制导传输低损耗, 其所用的光纤朝着高强度单模形式发展。光纤陀螺的发展趋势:一是向更高精度, 更高可靠性的方向发展, 为航空、航天、航海提供高精度的惯性元件;二是体积小、高度集成、价格便宜, 结构更牢固的超小型方向发展, 为战术级应用提供兼顾、廉价的惯性传感器;三是向多轴化方向发展。当前一个研究方向是采用单模光纤实现高精度光纤陀螺。干涉型光纤陀螺是使用最早, 发展最成熟, 最具实用化意义的陀螺。
3.4 多模探测技术
随着光电干扰技术、隐身技术和反辐射导弹技术的发展, 单一频段或模式的制导体制受各自性能弱点的局限, 已不能满足现代战场作战的需要。如雷达制导系统易受箔条和角反射器等假目标的干扰;红外制导系统易受目标性质、目标与背景热辐射反差程度和气候的影响, 并且不能测距, 全向攻击性能较差;激光制导系统易受云、雾、烟的影响, 不能全天候使用。此时, 多模探测技术应运而生, 它可以获取目标的多种频谱信息。
多模复合探测实际上是多传感器合成在精确制导武器系统中的应用。它利用多种探测手段取得目标信息, 经过计算机的数据合成处理, 得出目标与背景的综合信息, 然后进行目标的识别、捕捉和跟踪。采取多模探测, 可以弥补单一探测方法的不足, 消除其在恶劣环境时探测的局限性, 获取更多更有用的目标信息。应用该项技术后, 精确制导武器的制导精度、目标识别能力、作战打击能力、抗干扰能力都得到了增强, 还可实现全天候作战。正在发展的多模探测主要是采用双模复合形式, 其中有:紫外/红外, 可见光/红外, 激光/红外, 微波/红外和毫米波/红外, 毫米波红外成像等。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 依赖于信息技术的精确制导技术是军事技术研究的热点。参与此项技术研究的国家将越来越多, 研究发展的力度越来越大。相信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精确制导技术必将取得惊人的成果。
摘要:首先介绍了精确制导技术的基本概念, 并介绍了精确制导技术的分类, 对精确制导技术的现状做了详细描述, 最后指出了精确制导技术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精确制导技术,分类,发展
参考文献
[1]郭修煌.精确制导技术[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1999.
[2]李文.国外精确制导技术的现状及发展[J].红外技术, 1999, 21 (1) :10-12.
[3]孟秀云.导弹制导与控制系统原理[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
[4]杨树谦.精确制导技术发展展望[J].飞航导弹, 2000 (1) :50-52.
精确质量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