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的作用
《金刚经》的作用(精选8篇)
《金刚经》的作用 第1篇
了解世间的一切都在无常变化当中,不可能有真正的快乐,所以要明了自己的心。让自己的心不受外界的影响。
要修一切善,断一切恶,却没有对善恶的执着,超越一切的观念对立。
放下自我,无我是一个修行人一生的追求。
般若智慧的思维和修行,胜于一切物质的供养。
修行并没有什么可修,也没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可得,只是放下虚妄的自我,执着分别,自然融入了真心本性而已。
佛经只是通往觉悟的观念和方法,并不是佛性本身。所以佛经看很多,懂很多并不代表觉悟。
《金刚经》的作用 第2篇
热丝CVD金刚石薄膜制备及碳纳米管形核作用的研究
利用热丝化学气相沉积法(HF-CVD)进行了金刚石薄膜制备和碳纳米管形核作用的研究.获得了制备金刚石薄膜的`优化工艺参数.利用碳纳米管作为形核前驱获得了高质量的金刚石薄膜,其沉积速率可达2.5 μm/h,晶粒生长完美,而且没有出现聚晶现象.研究了碳纳米管涂料质量对薄膜沉积特性的影响,并对其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作 者:侯亚奇 庄大明 张弓 吴敏生 刘家浚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北京,100084刊 名: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ISTIC EI PKU英文刊名:VACUUM SCIENCE AND TECHNOLOGY年,卷(期):200222(1)分类号:O484.1关键词:金刚石薄膜 热丝化学气相沉积 碳纳米管 形核前驱
《金刚经》的作用 第3篇
碳元素有多种同素异形体:石墨、金刚石、富勒烯、碳纳米管、石墨烯以及无定形碳。金刚石是碳的同素异形体之一,其具有所有材料中最高的硬度、优异的导热率和光透明性、良好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等物理化学性能。因此金刚石在各个工业领域应用广泛,例如:微纳米级的金刚石颗粒可以用在机械工业的抛光、耐磨部件以及复合材料的添加物以及生物医学等领域;毫米级别的大颗粒金刚石可以应用在高精密切削刀具、线拉丝模、光学窗口、外科刀片、首饰等领域。金刚石的合成技术主要有高温一高压(HPHT合成技术[1],化学气相沉积技术(CVD)[2],爆炸合成技术(Detonation)等。其中HPHT技术由美国GE公司在1955年发明,该技术不断发展改进,至今仍然是合成金刚石的最主要的技术之一。放电等离子烧结(SPS)又称为直流脉冲电场烧结(PECS)和场助烧结技术(FAST),是先进的基于(ON-OFF直流脉冲电场活化和压力活化的烧结技术[1]。SPS的烧结机理有:焦耳加热,局部熔化和蒸发,颗粒表面活化,压力活化和塑性形变,场助扩散,等离子体冲击压力、颗粒表面清洁和等离子体烧结。SPS可用于从粉末制备各种新材料和传统材料[6]例如:纳米大块材料、热电材料、超细陶瓷、超细金属、纳米复合材料、梯度功能材料、生物材料、多孔材料、超细硬质合金、高温难熔材料以及传统的金属、陶瓷及其复合材料等。虽然运用领域如此之广,然而SPS仍然是合成金刚石的新技术。本文将综述SPS直流脉冲电场作用下的纳米碳材料的热稳定性与相变机理及金刚石合成的现状。
2 纳米碳材料在直流脉冲电场作用下的热稳定与相变机理
碳纳米管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是纳米级别的复合材料的增强相;SPS是制备金属基与陶瓷基纳米复合材料的适宜的技术。2002年笔者开始进行博士学位论文的研究工作,主要研究碳纳米管增强碳化钨纳米复合材料。2004年在研究纯多壁碳纳米管在SPS中1200℃~1700℃之间的热稳定性时,意外地发现量在不添加任何催化剂的条件下碳纳米管在80兆帕量级的压力下可以部分相变为金刚石,如图1(a)所示为原始的纯多壁碳纳米管的扫描电镜形貌,图1 (b d)分别为放电等离子烧结(温度1500℃,轴向压力80 MPa,保温时间20 min,)后的碳纳米管生长出的单晶金刚石颗粒、聚晶金刚石颗粒与微纳米金刚石颗粒的扫描电镜形貌,经拉曼光谱等分析表征后鉴定确认为金刚石相[7,8]。
后来,在德国科学基金D FG的支持下,笔者又系统地研究了碳纳米管、富勒烯、石墨烯、石墨在SPS直流脉冲电场作用下的热稳定性.并与德国汉堡同步辐射高温高压即时加热系统(F2.1 Max80)处理此材料的数据结果进行对比性研究[9]。研究发现,除了碳纳米管外,纯富勒烯与纯石墨烯在SPS中兆帕量级的压力下没有催化剂的参与都可以部分转变为金刚石。如图2所示为富勒烯C60在放电等离子烧结(1500℃、80 MPa)处理后的透射电镜形貌(a)与C60(b)和金刚石(c)的选区电子衍射花样[10]。金刚石的转化率从大到小的顺序为富勒烯>碳纳米管>石墨烯片。而石墨在相同条件下不能转变为金刚石,在相同压力下的同步辐射高温高压即时加热系统下也没有转变为金刚石。热稳定性从大到小的顺序为石墨>墨烯片>碳纳米管>富勒烯。通过热力学机理分析[9,11],证明了在SPS烧结此高比面积、高导电性的纳米碳材料时粉末颗粒之间放电产生了等离子体。等离子提供了这些纳米碳材料相变为金刚石的主要能量来源,等离子的作用是提高了整个SPS烧结过程中的墒值,结果在低压力下就能够跨越能量势垒相变为金刚石。此结果也为SPS中是否存在着等离子体的学术争论提供了一个有力的证据,即SPS烧结高比面积、高导电性的纳米碳材料时存在着等离子体。
最后,研究了纳米碳材料在直流脉冲电场作用下相变为金刚石的动力学机理。研究表明,碳纳米管先转变为巴基葱,然后金刚石是在巴基葱芯部形核长大的[12]。研究发现,含有大量无定形碳和催化剂的低纯度碳纳米管也可以转变为金刚石,但晶型不完整,转化率降低,这是由于无定形碳需要更高的能量才能发生相变造成的[13]。研究表明,富勒烯C60转变为金刚石时由于富勒烯中存在着较高比例的sp3杂化碳,不需中间相而能直接转变为金刚石[15]。石墨烯在SPS中的直流脉冲电场和轴向压力的作用下,各石墨烯片层间会产生层错,金刚石会在这些层错处形核[11]。
3 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合成金刚石
在上面基础性研究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金属合金催化剂、碳源、压力、温度、烧结气氛等因素对SPS金刚石合成的影响,发现添加NiFe催化剂可以降低SPS合成金刚石的温度和压力,提高产率到20%。采用富勒烯作为碳源可以获得300微米大小的金刚石颗粒。由等离子喷涂得到启发,可应用氩气、氦气、氮气、氢气或空气来促进等离子体的产生,研究发现,SPS中采用氩气气氛保护烧结可以促进金刚石的形成.在氩气气氛中1200℃、9.55MPa压力下可以得到晶型完整,40~50微米颗粒大小的金刚石以及花朵状碳颗粒,花朵状碳颗粒为SPS局部高温瞬间等离子体放电产生的特殊碳结构,可见氩气促进了SPS中等离子体的产生[11]。不仅纳米碳粉末,石墨粉末也可以作为SPS中金刚石合成的碳源,研究表明,采用石墨作为碳源以金属镍作为催化剂可以获得金刚石微米与纳米棒[16,17]。如图3(a)所示为放电等离子烧结(1300℃、80 MPa)石墨粉末添加镍粉末作为催化剂获得的金刚石微纳米棒的扫描电镜形貌。图3(b)所示为添加AlCuFe准晶粉末作为催化剂获得金刚石颗粒的扫描电镜形貌,表明AICuFe准晶粉末也可以作为金刚石合成的催化剂。
采用SPS所合成的金刚石与铜粉末混合采用SPS制备得到了金刚石/铜复合材料,并研究了其力学性能[18]。最后对碳材料的压力温度相图进行了补充修正,如图4所示,图中增加了SPS合成金刚石的部分,其所需的温度为1200~2073 K之间,所需压力为兆帕量级的低压范围,与CVD法同为低压合成金刚石的工艺。目前对于该领域研究现状为:笔者为SPS合成金刚石方向的开创者,除此之外,美国的休斯顿大学也开始了SPS合成金刚石的研究[19],尤其是位于南非的世界金刚石企业巨头Element 6与南非的高校合作已经开始了SPS合成金刚石的研究。
4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综上所述,SPS是合成金刚石的新技术,金刚石也是比较独特的适合SPS制备,能充分展示SPS直流脉冲电场烧结特性的材料。目前SPS合成的金刚石颗粒尺寸从10微米到300微米之间,如何采用SPS获得尺寸可控的纳米尺寸的金刚石和毫米级别的金刚石颗粒?目前SPS合成金刚石的产率最高为20%,如何获得转化率达到30%的金刚石?SPS所合成的金刚石的提纯技术也有待于发展;目前所报道的金刚石复合材料均为外部添加金刚石颗粒,采用球磨混合和烧结技术来制备,如何制备得到原位自生金刚石的复合材料,这些问题,都非常具有挑战性。SPS制备原位自生金刚石复合材料的新技术也有待于研究。
SPS合成金刚石优势在于所用压力低(MPa量级)、样品块体尺寸大(直径10~100 mm,、厚度几毫米~几厘米)、制备效率高(升温速度快几百度到上千度每分钟、温度从几百度到2200度可控,大约30~40分钟每炉)、节能减排、以及产品品质容易控制等,而且SPS也是制备金刚石工具材料的较新的技术。我国的金刚石产品绝大多数以中低档为主,高品质金刚石生产技术落后且依赖于进口。目前SPS合成金刚石的技术发展仍然处于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阶段,仍然需要进一步的深入探索。SPS合成金刚石的生产效率高,品质易于控制而且节能减排属于环保型,因此优势明显,其发展长期战略目标为将来替代高温高压合成金刚石的技术,并实现产业化生产。
5 结语
《金刚经》的作用 第4篇
关键词:金刚石;表面金属化;机理;作用
中图分类号:TQ1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5)14-0179-02
-02
金刚石以其无以伦比的高硬度、高耐磨性以及优异的高导热性和电绝缘性等一系列优良的综合性能在国民经济的许多领域具有广泛的用途。
但由于金刚石颗料细小,绝大部分金刚石工具均以粉末冶金、镶焊等方法使金刚石固定或嵌镶在金属合金基体中。如:金刚石砂轮、锯片等金刚石工具。
大部分液态的金属、合金对金刚石表面几乎不润湿,致使金刚石不能为一般熔焊合金所浸润和焊接。使得金刚石与基体结合力较差,容易造成金刚石的早期脱落。
目前在我国金刚石工具中,金刚石的利用率仅为:60%~70%,即有30%~40%的金刚石过早脱落,造成金刚石工具的寿命低、性能差。
因此,探索金刚石和合金结合剂之间的可焊性,是实现加强金刚石工具中结合剂对金刚石的粘结能力,提高金刚石工具质量水平、使用寿命及整体性能的关键。
1958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报导了以氢化钛加入到Ag-Cu合金中,在金刚石工具的烧结中,由于氢化钛的热分解形成原子态的钛,从而实现了对金刚石的焊接。之后许多研究者开始研究Ti、Cr、Zr、V等元素,加入到铜银合金中,对金刚石浸润性的影响。从而出现了真空中实现焊接金刚石的合金材料及工艺。西欧一些国家如英国、西德等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在使用经过表面金属化处理的金刚石,据他们统计使用表面金属化的金刚石可延长30%~40%的使用寿命,可使金刚石工具中的金刚石浓度降低20%左右。
近几十年以来,国内学者也在此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开发了金刚石表面化学镀和电镀。在剖析金属合金-金刚石结合界面微区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金刚表面金属化的模型,从而在更广的范围内解决了金刚石的可焊性,并赋予金刚石以新的性能,扩大了金刚石的新技术应用。
1 金属合金与金刚石表面的浸润性
1.1 纯金属液体对金刚石的浸润性
由于金刚石与一般金属液体之间的界面能很高,所以大多数纯金属对金刚石的浸润性很差。
浸润角绝大多数都在90 ?觷以上。只有当1 100 ℃时,液态Al对金刚石的浸润角为10 ?觷,但是在这个温度下,液态Al对金刚石表面已有明显的侵蚀,见表1。
还有其它金属如:Fe、Co、Ni、Cr等纯金属熔点较高,而且对金刚石均有较严重的溶蚀。由于金刚石在常压下,当能量足够时,有向它的同素异性体石墨转化的倾向,称为金刚石的石墨化。金刚石在真空下的石墨化,开始于1 600 ℃~1 700 ℃,但在普通工业性生产的保护气氛中,金刚石发生石墨化的温度将大幅提前,所以一般认为金刚石工具的生产、制造温度应应控制在1 300 ℃以下。所以,在金刚石工具的实际生产制造中,几乎不存在既能浸润熔焊金刚石,而又不严重浸蚀它的纯液态金属。
2 一些合金元素对金刚石的浸润性的影响
许多实验表明,低点较低熔点金属(如:Cu ,Sn,Pb ,Ag,等)中加入少量的强碳化物生成元素(如:Ti,Cr,Zr,V,B等)后,可以改变这些金属对金刚石的表面状态,从而大幅改善这些金属熔液对金刚石表面的浸蚀性,见表2。
研究表明,最有效地改善合金对金刚石浸润性的活化金属元素是强碳化化物形成元素,由于它们与金刚石表面发生界面反应,生成碳化物,而基体合金对碳化物有良好的润湿性,从而促使了合金对金刚石的浸润和熔焊。
3 合金对金刚石的浸润程熔焊机理
少量加入的强碳化物加入到低熔点的合金中,在较低的温度下发生液-固二相的界面反应,在金刚石的表面反应生长出性能十分稳定的金属碳化物,它在金刚石晶体的外延生长,此时,铜合金可以对金刚石表面的碳化物形成良好的浸润。此反应机理已为大量的表面微观结构分析所证实。
4 金刚石与合金结合界面的微观结构分析
由于金刚石的坚硬性经界面分析带来许多困难,我们还是可以利用透身电镜、X光结构分析,电子探针等设备以金刚石与合金结合界面的微观结构作出分析。
4.1 合金元素的浓度分布
在对Cu-15%Ti合金在与金刚石结合的界面微区探测到强烈的元素偏析,在界面上扫描电镜探测到70%或以上的Ti元素浓度,而在界面上的Cu的浓度只有30%左右,而在距离界面40 ?滋m之上,合金的成份就接近合金的整体成份。
4.2 界面的金相学观测
通过对Cu-Ti合金与金刚石生成的界面进行显微硬度测量,测得白色界面层的硬度大于HV1739,硬度值处于碳化物的硬度范围。
4.3 界面的X-光结构分析
实验表明:在距界面3 ?滋m时,开始出现TiC的谱线,当距界面2 ?滋m时,所有TiC的谱线全部出现。由此充分说明界面生成的就是TiC界面。
4.4 电子衍射分析
通过对透射电镜对界面产生的衍射环与碳化钛标准晶面产生的衍射环进行对比计算,结果表明界面生成物就是TiC。
5 金刚石表面金属化的原理与模型
5.1 金刚石表面金属化的原理
金刚石表面金属化的原理在于希望在经过金属化处理后的金刚石表面具有金属特性,如可焊接性、导电性、可烧结性等。该表面层与金刚石晶体通过界面反应生成碳化物层,而具有强大的结合力,在金刚石工具正常的使用中不被剥落,导致掉料。且这个表面还应具有足够的热稳定性,在一般金刚石工具的制造中保持稳定。
5.2 金刚石表面金属化的模型
根据金刚石表面金属化原理的设想,金属化层模型设计为:由3层材料组成。从里到外,第一层是生成碳化物层,一般厚度控制在几百埃(■)到1000埃(■),它强固地生长在金刚石表面,因为一般碳化物的膨胀系数比金刚石大近10倍,所以此层不宜过厚,否则碳化物层与金刚石之间的内应力加剧,容易形成起皮。这层结构是实现金刚石表面金属化的关键。第二层为几微米厚的合金化层。为了使碳化物层与一般的低熔点合金所熔焊特别设计了这个合金化层。它对所生成的第一层碳化物层有极好的润湿性与粘结性,可以选取钴、镍、铜等合金。合金化层的形成,使金刚石表面具有诸如:可烧结性、可导电性、可焊接性等的各项金属特性。第三层为几十微米厚的电镀层,因为金刚石的线膨胀系数与所制造金刚石工具中合金胎体的线膨胀系数存在极大的差异。为减少内应力,特设计了这个缓冲层。这样热压烧结等工艺生产的金刚石刀头等工具在冷却中会产生很大的内应力可以得到较大的缓解,特别是对于那些刚性较大的合金胎体,这个电镀层可起到缓冲应力的作用。
6 金刚石表面金属化的性能及应用
金刚石表面金属化是指利用表面处理技术在金刚石颗粒表面镀覆金属,使其表面具有金属或类金属的性能。
金刚石经过表面金属化处理后有以下的作用:
①可以较大地提高结合剂对金刚石的粘结能力。经过金属化的金刚石表面因具有金属的属性,它将大大增强金属基体对金刚石的嵌焊力。从而提高金刚石的利用率,延长金刚厂工具的寿命。
②由于在界面反应生成碳化物时,金刚石的、微裂纹、微空洞等一些内部缺陷得到弥补、修复,这有助于提高金刚石磨料的颗粒强度。
③在粉末冶金高温烧结和金刚石工具进行高温磨削时,表面的金属化镀层可以使金刚石与环境作有效的隔离,使之不发生石墨化、氧化等,起到隔离保护作用。
这些作用使金刚石工具的性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笔者多年以来就从事金刚石表面金属化和使用铜基、铁基等粉末与经金属化处理的金刚石烧结生产金刚石锯片刀头的生产、研究工作,将金刚石表面金属化后的特性和优点应用在金刚石锯片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使用表面金属化处理后的金刚石制作的金刚石锯片,在使用中金刚石掉粒明显减少,金刚石浓度可降低10%左右;锯片寿命普遍可提高20%~35%,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7 结 语
通过强碳化物生成元素与金刚石表面的界面作用可以实现金刚石表面金属化,金刚石表面金属化能较大地提高金属结合剂对金刚石的粘结能力从而提高金刚石工具性能和延长金刚石工具的寿命。
金刚石表面金属化的广泛应用,对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延长工具寿命会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臧建兵,赵玉成,王明智,等.超硬材料表面镀覆技术及应用[J].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2000,(3).
[2] 林增栋,徐乍英.金属与合金对金刚石表面的浸润与粘结[J].人造金刚石砂轮1979,(2).
[3] 高巧君.Cu-Ti合金与金刚石(石黑)界面微区组织分析研究[J].中国金属学报,1983,(6).
[4] 林增栋.金属-金刚石粘结界面与金刚石表面金属化[J].粉末冶金技术,1989,(1).
[5] 吴玉会,李国彬,李长龙,等.金刚石表面金属化[J].天津理工学院学报,2002,(4).
金刚经的感应 第5篇
2月份,我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被鬼追着跑,快被追上时,有一个声音叫我读诵《金刚经》,那个声音说:“只要你一读诵《金刚经》他们就不敢追你了。”
我遵照着那个声音的指示去做,我开口一读诵《金刚经》,就看到自己全身散发着闪闪的金黄色的光彩,像佛祖那样,样貌也慢慢变成佛祖的样子。(阿弥陀佛!)
醒来后,向家人说起,也没当一回事,梦有千其百怪,毕竟那也只是一个梦。
过了几天,是观音诞。一位朋友叫我去观音庙里进香供佛,我也顺便从庙里请回了本《金刚经》带着好奇心去读诵。
当读第一句时,我额头印堂上的脉搏就开始猛烈的跳动,很困难的把一本经书读完。当我合上经书时,眼前的世界一片清明。全身的毛孔好象被堵塞很久似的一下子得到舒畅,那种感觉真的妙不可言。而我也就每天都读诵一遍。可自此,额头上的脉搏就一直在猛烈的跳动着,从印堂上一直往上跳,跳了四十多天。而思维也比以前清晰和敏捷多了。
在3月29那晚上,我又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有一个人又叫我读诵《楞伽经》,那张纸上写着一些字,醒来后我记得很清楚。我从来没有接触过什么经书,也不知道是否真有这么一本经书。所以,一醒来就到网上查找。看到真的有这么一本经书时,我对这一个梦更感惊讶。
第二天我便到庙里去,想请回一阅。可庙里的师父告诉我,她没有《楞伽经》。因为,《楞伽经》是禅宗的大乘经,很深奥。一般初学者要学了几年才敢看。我听都没听说过这样的一本书,却神奇般的出现在我的梦里。
二 千里寻根溯源
一个月前的某一晚。在网上无意中,看到了六祖的“真身”照片。原本好心情的我,突然一下子泪流满面。心底涌起一种很熟悉及至亲的感觉,我一边对着荧屏悲恸得无法抑止的流泪,好象看到了自己曾跪在六祖的面前叫着他师父;一边在心底狂呼:“师父,我早该去看你了!师父,我早该去看你了!”那晚,哭得眼睛变得红肿。
过后,我纳闷:那只不过是一张照片而已,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无端痛哭?为何而哭?
于是,我在网上搜查着与六祖有关的文章,当查到六祖的“真身”安放在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县的南华寺时。心底便有一种去寻找答案的想法,这个愿望越来越强烈,让我日夜不得安。
于是,我冒着炎炎酷暑,在7月4日这天,千里迢迢的来到了韶关南华寺。
火车站前面的广场就有南华寺的专线车,到南华寺只需半个小时。中午一点多,早中餐都没吃的我从车上下来,就迫不及待的走向南华寺,寺门口两旁有很多卖香烛的小商店。我向小商店走去,想先买些香。下车才走到寺门口的小广场上,好好的我头顶上突然一阵刺痛(后来我想,也许是六祖知道我来看他吧)。买了香,和二十块的门票。一入庙门口,我就想哭。我不知道六祖“真身”在哪个位置,越往前走,欲哭的感觉越强烈。经过大雄宝殿,来到六祖阁。上香,跪倒在六祖面前时,已是泪流满面。
我不知道在这佛门圣地,自己却为何泪流满面?难道千多年前的我曾在这里生活过?难道我曾是六祖的弟子?太多的疑问我无法明了。
自此,虽然每次看到六祖“真身”照片时仍会落泪。但也与佛结下了不了缘。每天听佛经,读诵经书已经成了一种习惯。
经历了这些奇怪的事情,我不得不问自己:
我过去与佛门、与六祖惠能大师 到底是何因缘?
为什么做这些梦的人是我,而不是别人?
金刚经的偈语 第6篇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中出现了四句偈,但是没有讲述它们的内涵,以至于有些朋友可能会不清楚其中的含义。
《金刚经论》中出现四句偈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论》在大正藏或卍字藏中,好像都无收藏此经论,但观其内容虽有些太简略,似不全符合世尊的见解,但大部份却能显现出其真实意,甚符合《般若经》的精神。目前流通的《金刚经论》版本,有人说,是由藏文翻译成中文的,非出自大藏经。罗浮山朝元洞有此经藏本,经名为《佛说大乘金刚经论》。罗浮山位于广东广州东方博罗县西北之罗浮山脉中,历代名僧如希迁、惟俨、大颠、行明等均曾留锡于此山中。
在此经论中,文殊师利菩萨请教世尊,何谓四句偈?佛曰:「若有男女,求佛道者,欲求解悟。进道功程,权分四级,号四句偈。一曰空身,二曰空心,三曰空性,四曰空法。」
如何来印证此「空身、空心、空性、空法」四句就是《金刚经》中的四句偈呢?在《金刚经论》中,本段讨论四句偈结尾,世尊有总结说:证得初句,得预流果(须陀洹),证得第二句,得一还果(斯陀含),证得第三句,得不来果(阿那含),证第四句,得无生果(阿罗汉)。
再回来观《金刚经》中,世尊在第八品中云:「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之后,第九品即继续讨论说:修到初、二、三、四果时,应不应有得此四果的念头?须菩提尊者均答言:不能有所执着。由此观之,《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论》中所言四句偈,应是《金刚经》中的四句偈也。
《金刚经论》中出现四句偈分析
佛经当中有一部极其重要的经典叫做《金刚经》,但这是大乘佛法,对于我们一般人,也就是我们这些入门的小学生来说,那是一部高等数学,看了会有头变大的感觉(但这确实是一部很好很重要的经典)。很多初学者,其中包括我本人,看了之后会有这样一个问题,就是《金刚经》里面反复提到诸如“持于此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其福胜彼(布施无量阿僧世界七宝)”这样的话语,也就是这个“四句偈”的功效很厉害,我们自然想知道这个“四句偈” 到底是什么东西了,只是阅读整部《金刚经》,你都找不到佛所说的“四句偈”到底指什么。
有人认为整部金刚经无处不是“四句偈”,如果是这样,那还有什么必要说是“四句偈”呢?或者说,这里的“四句偈”并没有特定的指向,否则就是著相了,这种观点也算符合佛的主旨。但如果真是有那么一句特定的话,比较普遍的说法是,四句偈指的应该是“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如果说这一句有这么大的功德,那么还不如“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这一句(此句不在《金刚经》中,但其实所谓的“四句偈”未必就指定在《金刚经》中,并且,我们认为“四句偈”当是佛经常所说到的“偈”,所以当时众弟子都晓得是哪“四句”,于是《金刚经》就没有必要再注明其具体内容了)。
其实各位,面对浩瀚的佛经,我们真的没有必要去研究太多,那是给有点信但又有点不信佛的而又有点智商的人去读的。我们真正要做到的,就上面四句就可以了,因为这就“是诸佛教”。首先,第一句“诸恶莫作”其实讲的就是小乘佛法,这一句我们当中有许多人虽然未必信佛,但都将这一点谨守地作为做人准则,只是到底什么是恶呢?恐怕就每个人的`标准不一了。比如我们打死了一只蚊子,这算不算是恶呢?
佛经里面其实提到善恶的一些标准,比如十恶,就是:杀生,偷盗,邪淫,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欲,瞋恚,邪见。反过来,前面加一个“离”字就是十善。但其实我们一般人是很难完全做得到的。比如杀生这一点,那蚊子整天围着你叮,总有错手杀死它的时候,所以对于一般人,首先要做到尽量少吃肉少杀生,然后多点实践十善来抵消一下罪业。慢慢的积累等经历很多劫的轮回之后,我们达到大成境界的时候,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吃素的日子多了,善事做得多了,自己的身体就会清净起来,慢慢的没有了什么体味,蚊子才不会光顾你啦!
而“众善奉行”,说的就是大乘佛法了。我们一般人当然有时候也会做一点好事,但离大乘佛法差远了,那是到了菩萨这一阶段才有资格敢说的事情,所以我们不必好高骛远,就从小乘开始嘛。然后“自净其意”说的其实有点像武功中的绝招秘籍。“自净其意”就是要我们内修,自己将自己的意念、杂念清理干净。大家先看看这个“意”字,底下是一个“心”,那这个心怎么样才算是净呢?“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要做到实在是太难了,所以还是渐修,还是从减少杂念开始吧,我个人比较喜欢观心法门,这个法门也是达摩祖师所强调的。具体详见本博文章:钟知霖品老子(致虚极也十六)。
《金刚经》的根本 第7篇
《金刚经》能够消业、除障、增福增慧,助往生极乐,功德不可思议。经的长度也非常适合作为日课诵读。
《金刚经》是根本佛法的心要,它的基本精神还是用佛法本身来概括为最妙。在佛法中有四悉檀义。用四悉檀义来概括《金刚经》基本精神是最恰当的。四悉檀者就是指四种成就:一是世界悉檀,二是各各为人悉檀,三是对治悉檀,四是第一义悉檀。这四悉檀是佛法成就佛道、度化众生的基本教则。
《金刚经》就是奉行其则的具体表现。所谓世界悉檀者就是应世界诸法因缘而安立世界法相,令世界众生于世界缘起法相而生智解。所谓各各为人悉檀者就是针对众生种种根性而施设方便,令其解悟法性。所谓对治悉檀者,就是对治众生根本烦恼,如六个根本烦恼。所谓第一义悉檀者,就是全破凡夫界之虚妄性,直显胜义谛不可思议性。所谓心行处灭,言语道断是也。《金刚经》法义也就是依四悉檀而宣讲的无上宝典。
《金刚经》中讲:“于法不说断灭相。”这就是随顺世界因缘,是世界悉檀,也就是“不坏假名而说实相”。也就是“妄法是常,圣人亦现,然不颠倒。”《金刚经》中讲:“灭度无量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就是各各为人悉檀,各各为人悉檀,就是所有众生皆度,然不执于灭者,是为真度也。《金刚经》中讲:“若以色见我,以声音见我,是人邪行道,不能见如来”就是对治悉檀。执相为邪,扫相为正,对治而已。《金刚经》中讲“如是观”,这就是离相见真的第一义悉檀也。如上就是《金刚经》基本精神。
《金刚经》在佛法中的位置
《金刚经》是大乘佛法的根本与前提。《金刚经》中云:“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由此可证明,此经是成佛的根本法所在。据《解深密经》中佛判释一代说教,可分为三时,一是有相教,二是无相教,三是不有不空中道了义教。无相教是大乘教,有相教是小乘教,第三时了义教是大乘教的圆满教,是以无相教为基本而圆满无量义。
《金刚经》是属于第二时无相教的核心,也就是大乘佛教的基础与前提。《金刚经》直显无相法性究竟彻底,又于无住广大甚深行上做种种阐释,可为理事兼备。然也有隐而未显之密意存在,如全部般若经都没有广开心识结构分析,对于第八识没有阐释,所以在转识成智还有操作上的细节没有显明,这正是唯识了义教在第三时所要补充的。所以学修《金刚经》必须还要进一步地学修瑜伽唯识教,这样才是圆满的大乘佛法之实践。
《金刚经》在佛法中的位置是至高无上的,是最根本的教义。然而,至高无上与根本前提并不意味着其中实质内涵的妙义都已详尽,所以佛在第三时中,广演唯识所现之义,从而使得转识成智的方法是一种具有精密的结构系统与可操作性之方法。《金刚经》之所以至高无上,就在于其开启一切法平等性义,也就是不二法门,也就是一真法界理。这个妙义在唯识教里得到充分的具体阐释。
拓展阅读:《金刚经》感应
1、神奇的经卷
这是一则经卷救人的故事。
唐朝政和年间,有一位心地善良的`石匠,人们都称呼他孙翁,每天持诵《金刚经》。有一天,他和三十多位伙伴一起上山采石,一路上说说笑笑,很高兴地来到山上,大家拿出工具叮叮当当凿起石头。突然,轰隆隆的一声巨响,山崩裂了,石头飞滚,石匠们就这样葬身于乱石中。十二年后,孙翁的子孙们上山寻找残骸,一块一块地搬开石头,奇迹出现了,石缝里有一个人端坐着,仔细一看是孙翁,大家惊呆了,欣喜又疑惑地问:“十二年中,没有任何东西吃,您、您怎么还活着?!”他笑着说:“唉,饥饿时发现身边有一张油饼,随手拿起吃掉,直到现在不觉得饿。”忽然忆起平日念的《金刚经》,便问是否还存在,大家异口同声地说:“在、在、还在。”他们高高兴兴返回家园。到了家中取出经卷一看,惊讶不已,经卷上有一个如油饼般大的圆孔,大家明白了,孙翁在那场劫难中能幸存下来,是依靠不可思议功德的《金刚经》。祖孙们激动万分,泪水溢流。此事一传十,十传百,知道此事的人们都生起了信心,称赞本经神奇功德,很多人也开始念诵。
2、猎人免苦
自古以来人们以肉食为美味,于是千方捕捉、百计搜罗使飞禽走兽失魂落魄、尸身横陈。莲池大师云:“造此弥天恶业,结成万世深仇。一旦无常,即堕地狱。镬汤炉炭、剑树刀山受罪毕时,仍做畜类。冤冤相报,命命填还,还毕为人,多病短命,或死蛇虎,或死刀兵,或死官刑,或死毒药,皆杀生所感应也。”杀生果报不可思议,使人胆战心惊。怎样才能清净怨障呢?《金刚经》具有无量功德,不可思议的加持力。曾经杀过生的人,应从内心深处悔过并立誓念诵本经,现世即可消罪灭障,后世得生善趣。
宋朝有一名叫王将国的猎人,他的妻子纯朴贤善、敬信三宝,从没有间断念诵《金刚经》,夫妇过着和睦富足的生活。
每次见王将国猎取很多动物高高兴兴地回到家,妻子总是愁眉不展,心中思忖:丈夫这样杀生,以后的果报很可怕。一天妻子劝告他另谋生计,不要再打猎了。王将国执意不听,一定要去打猎。妻子继续劝说:“这本经第十五分,主要讲金刚经的功德,经文很短,念一遍也是很好的。”经过妻子以温和善巧的语言再三劝告,只好陪同妻子念了一遍功德品。
事隔五年,王将国身患重病,昏迷不醒中青衣鬼把他提到冥府。凄凉惊恐中,阎罗王严声厉色地说:“你生性凶暴,残杀生灵,罪如山丘,判入号叫地狱中感受油锅煎煮之苦。”此时鬼吏查了善恶薄说:“他生前曾与妻子念过《金刚经》的一分。”阎罗王稍解怒气说:“以此功德,当受一分的地狱之苦。”便命鬼卒把王将国带到油锅前,将少少的铁汁浇向他的后背。恐惧当中他惊醒了,感到背痛难忍,让妻子过来看,他后背确实有一块皮肉溃烂流脓,就像铁水烫伤一样。请了很多医生都无办法治疗。昼夜悲惨地号叫,他知道此是地狱铁汁浇淋所致,只有依靠佛法的威力才能脱离此苦。于是叫妻子沐浴、敬香,替他祈祷发愿:“从此断杀,慈悲众生,书写《金刚经》,终身持斋念诵。”妻子又将念《金刚经》的功德回向王将国,祈求三宝加持他的病马上好。晚上,王将国梦见一神僧手持宝瓶来到床前,将瓶中甘露水洒在背部说:“你的妻子为你念《金刚经》,现在你的病好了。”
3、三刀和尚
人生活在这个世间不仅有生老病死之苦,还受到诸如王法、邪魔、怨贼等危害,但念此威力无穷的般若经,可以灭罪积福,免受种种危害的侵扰,诸事吉祥。
唐朝孝子张伯英,干元年在寿州当兵。他非常想念年迈的父亲。由于他的父亲在颖州居住,遂盗取官府的一匹马急急驰去。在淮阳休息时,不幸被官兵查获,寿州刺吏崔昭下令处死刑。在行刑时,刽子手举刀用力砍下去,不但没有伤害张伯英,刀反而断成两截,又换了一把刀,仍然无法伤害他,再换一把,如前一样。刽子手拿着剩下的半截刀,呆呆地发愣。一会儿,惊叫着:“我用尽所有的力气,每当刀刃快要砍到他时,刀突然断折,手臂也无力了!”
《金刚经》的作用 第8篇
本研究采用复合电沉积法制备Ni-金刚石复合镀层, 通过测定223μm微粒在电极表面的附着率, 初步探讨了共沉积时微粒与新生镍间的界面作用力, 此外, 还分析了不同工艺参数如电流密度、间歇搅拌、粒径等对复合量的影响。
1 实验
1.1 实验材料及方法
阴极材料为45#钢, 阳极为Ni-2电解镍, 实验用金刚石微粒经稀盐酸浸泡及表面活性剂清洗, 使微粒完全被润湿;通过调速电动搅拌器搅拌使微粒悬浮。
镀液组成及工艺条件如下:
NiSO46H2O 300 g/L;NiCl26H2O 20 g/L;H3BO3 35 g/L;
金刚石微粒 (10, 30, 45, 223μm) 150 g/L;
pH值为 4.0~5.0;T为30~60℃;Dk为2~10 A/dm2。
工艺流程为:砂纸打磨水洗化学除油水洗活化水洗复合电沉积水洗吹干
其中, 化学除油溶液:NaOH 50 g/L; Na2CO3 30 g/L; Na3PO412H2O 30 g/L; T=80℃;活化溶液:HCl 30 mL/L。
1.2 复合量的测定
剥离部分镀层, 称量镀层质量 (WNi+Wdia) , 在1∶1HNO3中加热使复合镀层中的镍完全溶解, 待金刚石微粒完全沉淀后分离, 烘干, 称量镀层中金刚石微粒质量 (Wdia) , 由此计算复合量undefined (质量分数) 。称量在德国Sartorius 公司的BS210S电子天平上进行, 误差为±0.2mg。
1.3 附着率的测定
在某电流密度下, 以人工布砂的方式对223μm微粒进行试验, 布砂时避免微粒间的相互接触, 记录浸入镀液后电极表面微粒数量 (N) (20-80粒不等) , 此后镀面朝上在镀镍液中施镀规定时间, 镀完后在原镀镍液中轻轻地将试片翻转, 记录仍附着在电极表面的微粒数量 (n) , 计算微粒未脱落数与总数之比, 即为附着率。除工作面外, 试片其余面均用树脂封闭。
“镀层厚度/粒径” (Coating thickness/Particle size, 以T/P表示, 下称厚径比) 概念中, 镍镀层厚度T由下式计算:
undefined
式中:T为镍镀层厚度;WNi为镍镀层质量;ρNi为镍镀层密度, 取8.9g/cm3; S为施镀面积;VNi为镍生长速度;t为施镀时间。
t≥20s (电流密度为1A/dm2时的参考值) 时, WNi可直接称量, t20s时, WNi直接称量误差较大, 故由 (2) 式求得。其中“粒径”为223μm。
1.4 界面作用力的计算
测定附着率时, 有一能使金刚石微粒附着的最薄镀层, 微粒与新生镍间界面作用力的大小根据此状态下电极面朝下时的受力分析计算。
2 结果与讨论
2.1 界面作用力
许多研究者从吸附、力学及电化学等角度探讨了微粒与基质金属的共沉积机理, 形成了均有各自局限性的数学模型, 如Guglielmi的两步吸附理论等, 其中, 许多文献[5,6,7,8,9,10,11,12]记载, 镀层对微粒的捕捉是简单的几何形状的锁定, 或通过两者之间的机械啮合作用, 其中多数[5,6,7,8,11,12]明确记载只有当周围的金属层厚度大于微粒粒径的一半即厚径比T/P逾50%时微粒才能被金属嵌入。
表1所示为223μm微粒D=1A/dm2时附着率与厚径比关系。表1中数据表明, 在施镀60s、厚径比为0.298%时微粒附着率已高达84.21%, 且在不到5s、厚径比为0.0252%时即有微粒被固定, 如此薄的镀层足以使基质金属与分散微粒间的机械啮合作用忽略不记, 由此可以说明, 微粒进入镀层所需的在电极表面的滞留时间极短, 两相间是通过界面作用力相互结合的。
这种界面作用力的大小可通过附着率试验中电极面朝下时的金刚石颗粒受力分析算得。
镀液密度经测定为1.214g/cm3, 假设微粒为球状, 粒径取223μm, 以微粒为研究对象, 物理模型如图1所示。
厚径比T/P为0.0252% 时:
undefined
(其中F=1.310-7N)
(3) 式及图1中, f′为单位面积所承受的界面作用力;F为界面力;S为受力面积;G为重力;f为浮力;R为微粒半径;h为镀层厚度。
f′是描述基质金属与微粒两相间界面的参数, 仅取决于微粒和金属镀层的种类和性质, 如微粒表面状态, 金属镀层的致密度等;f′大, 意味着已附着在阴极表面的微粒不易脱落, 微粒更易于在阴极表面附着, 即附着率提高, 进而使复合量提高。在f′固定的前提下, 附着率显然是接触面积的函数。镀液中微粒荷正电时, 有利于其向阴极表面迁移及进入镀层, 这种静电引力的作用应包含于f′中, 但从附着率随施镀时间变化情况 (见表1) 分析, 其作用很小。微粒进入镀层的过程中, 界面作用力是关键因素。需要说明的是, 微粒为球状的假设可能使f′被放大, 微粒的不规则形状可能直接影响到某一个微粒在电极表面滞留所需的时间。
既然复合镀层中的金属与微粒两相间是通过界面作用力相结合, 则223μm微粒实验所得的结论便可直接适用于30μm的微粒。从表1中数据还可发现, 在厚径比为0.0252%时虽有微粒附着, 但绝大多数微粒还是从电极表面脱落, 说明这种界面作用力并不大, 如果搅拌强度控制不当则很容易使已附着于电极表面的微粒脱落, 如果此时停止搅拌, 无疑对提高复合量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所以界面作用力的研究对间歇搅拌有较大的指导作用, 后面关于间歇搅拌的实验结果验证了这种效果。
2.2 电流密度对复合量的影响
在复合电沉积中, 电流密度的影响比较复杂, 如图2所示 (440r/min, 粒径30μm, 40℃) 。图3为电流密度为3A/dm2和5A/dm2时附着率的变化, 由图3可知, 电流密度为3A/dm2时的附着率高于5 A/dm2, 即3A/dm2时微粒更易附着, 复合量也更高。共沉积的金刚石微粒与新生镍间界面作用力及微粒因搅拌作用到达阴极表面附近的能力, 两者均不受电流密度改变的影响;微粒在溶液中的电泳速度的数量级为10-5 cm/s[5], 所以, 电泳对微粒的输送作用受电流密度变化的影响也微乎其微。复合量undefined中, 随着电流密度的逐渐升高, 镍的沉积速度不断提高, 一方面, 这相当于WNi增加, 同时也加剧了析氢对微粒的冲击, 使复合量C降低, 而另一方面, 镍沉积速度的不断提高, 金属对已吸附于阴极表面的微粒的包覆速度加快, 缩短了达到临界镀层厚度的时间 (即微粒在电极表面所需的滞留时间) , 增加了微粒进入镀层的机会, 即f′随界面增大而起作用, 相当于Wdia也增加, 由此导致电流密度对复合量C复杂的影响。
2.3 搅拌对复合量的影响
2.3.1 搅拌强度
随搅拌强度的增强, 复合量变化如图4所示 (5A/dm2、粒径30μm, 40℃) 。这种结果与众多体系一致, 如Ag-ZrO2[13], Ni-SiC[14]及Co-Ni-Al2O3[15]等。搅拌在复合电沉积中有两个作用, 一是向阴极表面输送微粒, 微粒在阴极的碰撞为其进入镀层提供可能, 二是搅拌促使溶液及溶液中微粒流动, 对阴极表面因界面作用力而滞留的微粒具冲刷作用。
2.3.2 间歇搅拌
试验数据如表2所示。可见, 如果搅拌时间和间歇时间安排合理, 间歇搅拌的确有利于提高复合量, 安排不当则反而不利于金刚石微粒进入镀层, 因为微粒进入镀层前需在电极表面经历极短时间的滞留阶段。如前所述, 搅拌有输送微粒及冲刷滞留微粒的双重效果, 间歇的目的是降低冲刷作用, 提高滞留微粒进入镀层的机会, 停止搅拌的时间太短, 则这种冲刷作用得不到有效的抑制, 若时间太长, 则期间基质金属的沉积占主导, 致使复合量降低。同时, 搅拌的停止也减少了向电极表面输送的微粒数量。在复合量最大处应满足两个条件, 一、间歇开始时有最多的微粒恰滞留于阴极;二、在经历一次搅拌和间歇 (即一个周期) 后, 微粒刚好达到滞留时间而不至于在下一次搅拌中脱落。显然, 这一位置与搅拌强度及微粒粒径等因素均有关系。
2.4 微粒粒径对复合量的影响
从10, 30μm和45μm三种粒径看, 低温时复合量更高, 但两种温度下所得曲线的走势一致, 复合量随粒径增大而降低, 如图5所示 (5A/dm2, 520r/min) 。由式 (3) 可知:
undefined
式中, ρdia为金刚石微粒密度。
当微粒粒径R增大时, f′保持不变, Δf∝0, 由 (4) 式可知, 此时需增加使微粒进入镀层的临界厚度h, 致使粒径大的微粒需要更长的滞留时间, 图5 粒径与复合量关系曲线更易被镀液及镀液中微粒冲刷而脱落;此外, 粒径大的微粒, 它对镀液中正离子的吸附能力更弱[4]。
3 结论
(1) 金刚石微粒与阴极上新生镍的界面上存在着界面作用力, 镀层与微粒间不是通过简单的镶嵌或机械啮合作用共沉积, 而是通过界面作用力相结合, 该作用力大小约为3.3103 N/m2。
(2) 电流密度的增大, 既提高了镍的沉积速度, 同时缩短了微粒在电极表面所需的滞留时间, 增加了微粒进入镀层的机会, 使f′随界面增大而起作用。
(3) 间歇搅拌中, 间歇既降低冲刷作用, 提高滞留微粒进入镀层的机会, 也减少了向电极表面输送的微粒数量, 采用间歇搅拌并适当控制参数, 可以提高复合量。
摘要:采用复合电沉积技术制备Ni-金刚石复合镀层, 实验中镀层微粒含量可控制在1.47%15.6% (质量分数) 范围;测定了金刚石微粒在电极上的附着率和金刚石微粒与新生镍间的界面作用力, 研究了电流密度、搅拌强度及方式、微粒粒径等工艺参数对复合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金刚石微粒进入镍镀层所需要的滞留时间极短, 在此过程中, 界面作用力是主要因素, 而非简单的几何形状的锁定或机械啮合作用, 该作用力大小约3.3×103N/m2;间歇搅拌可提高复合量。
《金刚经》的作用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