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保护动物主题作文

来源:盘古文库作者:开心麻花2025-09-151

保护动物主题作文(精选12篇)

保护动物主题作文 第1篇

记得曾在网上看到一篇报道,以前,人们为了获得黑熊珍贵的胆汁,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把黑熊杀死,然后取胆。可是现在,人们发明了一种活熊取胆的工具,把黑熊关起来并在腹部插上这个东西,就可以随时取胆了……

看见这些密密麻麻的文字,我的心痛了起来,这会让熊忍受多大的痛苦呀!而且还有些熊因为取胆的痛苦,变得有些精神失常,经常咬自己,有的熊就这样把自己的熊掌给咬坏了。我的眼前慢慢浮现出黑熊痛苦的声音,和那种痛苦的挣扎。他那可怜的眼神却并没有感动残忍的人类,人们依然享受黑熊带给他们的一切,依然麻木不仁的听着黑熊痛苦的尖叫。

我突然觉得很愤怒,人们不是常常说动物和人是平等的吗?不是说要好好保护动物,爱护动物吗?那为什么要等到事情总是到不可挽回的地步了才会后悔,难道真的要等到全世界的黑熊都被活活折磨死了才会反省吗?其实现在需要胆汁的人很少了,但是人们还是不停的取熊胆,不是为了一些无意义的某些产品,还是为了什么呢?动物并不属于人类,只属于大自然,它没有义务为我们服务,只是做我们的朋友罢了,既然是朋友那人类为什么还要伤害它呢?既然动物也是属于这片大自然的那它就有和我们一起生活的权利,难道欺负弱小是我们应该做的吗?既然人自称是高级动物,那就应该做一些符合这个称号的事,就应该做个有爱心的人,就应该保护动物,而不是仗着人多欺负他们。而且大自然之中的每一个动物植物都是生物链的一角,任何一角没有了都会破坏大自然,改变大自然,这样做其实也相当于害自己。所以,真希望人们可以停止这愚蠢的行为,不要再伤害动物了。让动物享受生活的权利,让他们快乐的生活。让他们成为我们忠诚的朋友吧!

让我们一起保护动物,保护大自然,做一个有爱心的人吧!

保护动物主题作文 第2篇

春天的一个周末,小明来到了公园散步,忽然听到了叽叽的叫声,他一看,原来是一只翅膀受伤的小鸟卧在草地上,小鸟的眼睛看着小明,好像在说:“救救我吧。”小明捧起小鸟,像箭一样跑回家中,把小鸟放在桌上,拿出医药箱,用棉签沾了点酒精,轻轻地擦着小鸟的伤口,小鸟叽叽地叫着,好像在说:“好疼呀!”小明对小鸟说:“小鸟,忍一忍,一会就不疼了。”小明给小鸟涂上了药,包扎好伤口,就给小鸟准备了一个舒适的“家”,把小鸟放到了“家”里。前两天,小鸟不进食,给它米,它不吃,给它水,它不喝,整天无精打采地卧在盒子里一动不动,小明看见了,心里很难过。

第三天,小明去喂小鸟,发现小鸟吃了一点小米,就这样过了七天,小鸟的身体慢慢地康复了。有一天,小明在写作业,忽然,小鸟飞到了他的桌子上。小明很高兴,心想可以把它送回大自然了,他捧起小鸟,来到了公园的草地上,把小鸟放飞了,小明站在那里目送小鸟远去。

小明回到家,把那个盒子收了起来,每当看见那个盒子,就想起了和小鸟在一起的时光。

保护动物主题作文 第3篇

作者可获得由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颁发的获奖证书及《旅游纵览》当期杂志两本。

拍摄内容

自然界的野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区,湿地,森林公园,地质公园等自然环境。

注:请在不破坏被拍摄对象自然生存环境的前提下拍摄!

作品要求

原创,首发(网络发布除外),张数不限。原文件大于2M。仅可对作品进行适当的剪裁、亮度、对比度、锐度的后期调整。不可做移花接木等改变原貌的后期处理。

命名方式

物种名+作者姓名+拍摄地点

例:紫砂蛇温仕良佛山

投稿方式

登录中国生态摄影网www.cnecop.com→论坛→作品发布版块和地方版块→发帖上传500K以内图片,JPG格式。(请使用常用邮箱注册,并留下有效联系方式)

联系方式

责任编辑:曦文

电话:0335-8019132

QQ:2644705521

保护动物就是保护人类 第4篇

狭隘的理由:让人类更好生存

保护野生动物的第一个也是狭隘的理由是,为了让人类更好地生存。这是从以人为中心的伦理上来看问题和解决问题。然而,更深层的理由应当是,要让所有生物都有一条活路。你要生存,也得给他人留条活路。人要生存,也要让动物活着。如果不让动物活下去,也就没有了生物多样性,那么,人类也会活不好,或更麻烦一点,活不长。因为,人类只是这个星球上的一个物种,必须依赖于其他物种的生存和生物圈的良性循环才能活下去和活得更好。

人类离开了生物多样性会活不好的问题,爱德华•欧•威尔逊在其《生命的多样性》中早就有论证,一个健康有序的生态系统离不开生物或物种的多样性。比如,水蛭是一种吸血虫,但人类可以从中提取抗凝血物质以治疗血栓、心肌梗塞、卒中等心脑血管病;遥远的安第斯山谷里有一种稀有的甲虫,可以分泌一种治疗胰腺癌的物质。美国每年的药物3%来自动物,其中蛇毒可制作非成瘾性镇痛剂,蜂毒可用于治疗阑尾炎等。

植物对于人类的关系也如同动物与人的关系一样。马达加斯加的粉红长春花可用于治疗白血病;云南的紫杉提取的紫杉醇可以治癌;一种蚊草含有合成阿司匹林的物质──水杨酸等等。

如果这些动植物消灭了或用尽了,人类的日子必然不好过。例如,猫头鹰以老鼠为主食,平均一年能吃1000只田鼠,如果一只田鼠一年吃掉1公斤的粮食,一只猫头鹰就可以为人类保护1000公斤的粮食。但是,由于猫头鹰、蛇、黄鼠狼等老鼠的天敌被乱捕滥杀后,全国估计鼠类最多时能达30亿只,每年能偷吃粮食250万吨,超过我国每年进口粮食的总量,经济损失达100亿元以上。

现在,大量的野生动物由于“皮可穿、毛可用、肉可食、器官可入药”而作为开发利用对象遭受灭顶之灾,在濒临灭绝的脊椎动物中,有37%的物种受到过度开发的威胁,例如,象牙、犀牛角、虎皮、熊胆、鸟的羽毛、海龟的蛋、海豹的油、藏羚绒等的交易导致这些物种逐年减少。全球每年的野生动物黑市交易额都在100亿美元以上,与军火、毒品并驾齐驱。如果任由这样的情况发展,人类未来的日子的确将会很不好过。

食物链和生物多样性的理由

保护野生动物往深层次说,当然不是为了保护而保护,而是要遵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则,因为只有人类和所有生物生存的地球具有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时,才会让人类也包括地球上的所有生物生生不息,也使地球上的所有资源获得可持续或再生利用。

人生活在自然环境中是不能脱离与这个环境中的所有物质和生物的相互依赖关系的。以食物链为例,有三种类型。一是捕食链,从植物开始,小动物吃植物,大动物吃小动物,形成捕食链;二是寄生链,是从大动物到小动物(寄生虫总是比宿主要小);三是腐生链,即从死物到微生物所形成的食物链。这三种食物链又形成一个有机的食物网,产生了熟语所说的“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水草”的循环生态环境,人则处于这个食物链的最上端或终端。这中间任何环节或链条的断裂都不仅影响到人的生存,也危及到层层相依的生态系的循环和发展。

从食物链再往大的方面讲,就是生态系或生态圈,其中的各种要素也相依为命,共生共存。在一个生态系中,包括生物与无生物、生物与生物的关系,至少有四个要素。一是无生命物质,如水、氧气、二氧化碳等。二是生产者,如制造有机物的绿色植物和浮游植物。三是消费者,如动物,分为食草和植物的初级消费者,依次是肉食的次级消费者,它们捕食初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又捕食次级消费者等。四是分解者,如细菌和真菌,它们把死亡的生物分解为简单的化合物,也就为绿色植物提供了养料和食物。实际上,这四种或更多的要素也就形成了层层相依,环环相扣的链条。如果缺少其中任何一条或一个环节,这样的生态就不是完美的,也不可能永续发展或良性循环。

一个物种的存亡,同时影响着与之相关的多个物种的消长。研究人员发现,无论是动物还是植物,每一个物种消亡,约有10~30种依附于它的其他动、植物也会随后覆灭。17世纪毛里求斯渡渡鸟被杀绝后,不到数年,该岛的大栌榄树也渐渐消失了,因为这种乔木的种子必须经过渡渡鸟的消化道才能发芽、萌生。一只杜鹃一天可捕食300余条松毛虫,一个夏季约可消灭31500多条松毛虫,可以吃掉蚊子、苍蝇共约25万只。在一个稳定的生态系统中,鸟、昆虫植物的数量具有一定的比例,如果鸟的数量太少或灭绝,昆虫就会大量繁殖,昆虫吃光植物后,自己也会灭绝,于是生态系统就彻底被破坏。所以,野生动物是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都市中大量养鸟人的存在也使得野生鸟类的数量在逐渐减少,最终受到威胁的也是人类。

人与环境的伦理

中国传统文化要求中国人遵守的人伦有五项,“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是从亲、义、别、序、信五个范畴来规范父子、君臣、夫妇、兄弟、朋友之间的关系。后来,台湾伦理学界提出第六伦,用来界定群己关系,也可以把这一伦理看作是规范陌生人之间的伦理。

这些传统的人伦之道固然重要,但需要扬弃。而且,仅仅依赖它们并不能涵盖人类社会中的种种关系,也无法有效地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人活天地间,必然要与自然发生密切的关系。因此需要引入第七伦的伦理,也即人与自然关系中应遵循的准则。第七伦要应对的关系包括,人与表面上无机的自然环境,如矿物、土地、水和阳光等的关系;人与有机的自然环境的关系,如人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等的关系。所以,第七伦也包括人与动物的关系。

无论是无机的自然环境还是有机的生态在一定意义上都是仁慈的,有感知的,甚至是有情感的。表现为,如果人类善待它们,它们也会感受到人类的善意,反过来也善待人类。反之,它们就会报复人类,甚至毁灭人类。例如,猫头鹰、蛇类的减少就会让人类陷入粮食危机。

第七伦所体现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善待自然,也包括善待动物。这意味着,在从自然索取我们各种所需的物质时需要顾及自然的产出和复苏的能力,不能以GDP为第一原则,更不能涸泽而渔和杀鸡取卵。这些观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也被提及,例如,《论语》提出钓而不网,弋不射宿。《孟子•梁惠王上》提出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等,实质上也是一种永续发展的概念,是人与自然相处应遵循的一种伦理原则。

第七伦尽管体现的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准则,说到底还是人的因素和人与人的关系。因为自然物也有法律地位,需要人类去保护和善待。反过来,得到保护的自然,包括动物,也会善待人类。

如何保护动物的英语主题作文 第5篇

I am a student from Xinhua Middle School in Chongqing,China。 Informed that you have a vacancy for a student to serve as the spokesman for animals,I cannot resist my inner excitement,hoping to seize the opportunity to do something for animals 。

In my mind,nothing can delight me so much as caring for animals。 Wherever I go and whatever I do,I usually keep in mind that animals are angels from the heaven,which bring us endless fort and pleasure。 I have been a panda lover since my childhood。 Panda is so lovely that brings fun to people and they are regarded as the treasure of our country。 Unfortunately,such a rare species is now faced with the danger of being extinct。What I am eager to do is to raise people’s awareness of animal protection and appeal to more people to care for our earth panies。

世界动物日保护动物的主题口号 第6篇

1、保护野生动物,维护生态安全!

2、我怎么能因为蝎子有蜇人的天性就放弃我爱的天性呢?

3、不要让我们的孩子只能在博物馆里才见到今天的动物。

4、爱护动物,珍惜生命。

5、同在蓝天下,人鸟共家园。

6、提高环境意识,爱护花草树木,保护野生动物,维护公共设施,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7、给它们一点爱,我们唯一的家园地球才更美好――保护野生动物,就是关爱人类自己。

8、这世界上有一种鸟是没有腿的,它一辈子只停下来一次,那次就是它死去的时候。

9、同一片天空,同一个家园。

10、动物是人类亲密的朋友,人类是动物信赖的伙伴。

11、爱护动物,就是爱护你自己。

12、爱护动物,让人类不孤单!

13、保护动物,你我的职责。

14、保护动物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保护动物从我们身边做起.

15、别让人类成为最孤单的生命!

16、别让人类成为最孤单的生命!保护动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已。 动物是人类亲密的朋友;人类是动物信赖的伙伴。

17、不要让我们的孩子只能在博物馆里才见到今天的动物。

18、与动物和谐相处,共同构建和谐社会。

19、达到改善动物生存环境的理想目标

20、地球没有了动物,就如蓝天没有了白云;

21、动物会流泪的。

22、动物是人类亲密的朋友,人类是动物信赖的伙伴。

24、没有动物,生命没有了动力

保护动物主题作文 第7篇

目标:

1.知道动物都有自我保护的能力,而且保护自己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2.学习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

3.积极参加活动,有进一步探索动物自保的兴趣。

4.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5.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指导:

1.引出话题:

l 动物是我们的朋友吗?为什么?

l 既然是朋友,那你知道动物喜欢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里?

l 它们生活的环境有没有危险?

2.动物的自我保护能力:

l 当他们遇到危险时,它们是怎样保护自己的?(自由述说)

l 动物有那么多的方法来保护自己,现在我们去整理一下,

哪些动物用的是一样的方法?什么方法?(分组进行)

3.汇总交流:

l 每组派一代表交流。

l 根据每小组汇总的情况,总结几种方法:

动物们真聪明,想了许多办法来保护自己,有的用保护色;有的用盔甲;有的用硬刺自卫;有的`放臭气;有的装死;有的断肢逃跑等。 除了这些方法之外,还有其他方法吗?

活动反思:

保护动物主题作文 第8篇

作者可获得由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颁发的获奖证书及《旅游纵览》当期杂志两本。

拍摄内容

自然界的野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区,湿地,森林公园,地质公园等自然环境。

注:请在不破坏被拍摄对象自然生存环境的前提下拍摄!

作品要求

原创,首发(网络发布除外),张数不限。原文件大于2M。仅可对作品进行适当的剪裁、亮度、对比度、锐度的后期调整。不可做移花接木等改变原貌的后期处理。

命名方式

物种名+作者姓名+拍摄地点

例:紫砂蛇温仕良佛山

投稿方式

登录中国生态摄影网www.cnecop.com→论坛→作品发布版块和地方版块→发帖上传500K以内图片,JPG格式。(请使用常用邮箱注册,并留下有效联系方式)

联系方式

责任编辑:曦文

电话:0335-8019132

QQ:2644705521

E-mail:2644705521@qq.com

二等奖

SECOND PRIZE

三等奖

保护动物主题社会实践总结 第9篇

乌鲁木齐领养日是一个民间流浪动物的公益领养平台,定期举办线下领养日活动,通过这个平台让更多的人认同“领养代替购买”的理念。这一切的缘起是因为,流浪猫狗越来越多,许多的爱心人士想要领养,却苦苦没有靠谱的领养途径。而流浪猫狗领养基地的小伙伴们

最大的愿望便是,能看到每位“改头换面”的小家伙找到新家,找到一生的好归宿。

在这个假期,我很幸运地被选中参与了第十六届乌鲁木齐领养日志愿者的活动。

领养日不变的话题,“以领养代替购买”。爱是见面时的心跳,爱是拥抱时的温度。选择领养,选择买不到的爱。2020年1月1日第十七届乌鲁木齐领养日如期举行。

世界上约有6亿流浪动物,TA们可能正躲在某个阴暗潮湿的环境里苟延残喘;可能正在垃圾桶里寻找剩饭残羹;也可能在40℃的高温下寻不到一丝清凉安全的场所。而就在7月的炎炎夏日,乌鲁木齐领养日的小伙伴们再一次为这些无家可归的毛孩子们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一种跨向未来幸福生活的可能。

从31日晚上开始,大家就已经进入了紧锣密鼓的准备活动中。搭站台、挂横幅,紧张的筹备、细致的察看、满心的期待,依旧是领养日开始前的主旋律。

2020年1月1日15:00 我们领养日的活动正式开始,乌鲁木齐领养日负责人袁芳上台讲话,介绍了“领养代替购买”的宗旨,以及本次活动的理念和目标。近年来,由流浪猫狗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一直被受关注。活动负责人袁芳介绍说,举办乌鲁木齐领养日活动,就是为了唤起更多的关注,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这些流浪动物在救助人帮助下,都很健康,习惯也都有培养,即使不爱也不要伤害。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让社会关注流浪动物,给他们更多机会进入家庭,减少社会上流浪动物数量。”

接下来,就该我们的主角们登场啦!活动当日,有36只毛孩子等待被领养。我们可爱的汪孩子都已经到现场了,它们仿佛知道,今天是个意义不一样的一天,要好好表现。所以我们的毛孩子都安静乖巧的呆着,现场的志愿者们给它们分别系上写有“求包养”的领巾,瞬间又变得更加可爱呆萌了~

而我被分到了宣传组。不过就是在人群中多看了一眼,你就认定了ta,不关血统,不关身价。“领养代替购买”是我们的口号,宣传牌,是我们的符号,我们是领养日的宣传组。

我们细致地为小朋友和大朋友讲解着乌鲁木齐领养日举办活动的意义、宗旨;希望更多的人关注我们“乌鲁木齐领养日”活动,更希望大家一起关爱这群流浪的毛孩子。

爱心志愿者楚佳成现在养了4条狗,从小就喜欢动物的他和母亲一直在新希望流浪动物救助站义务服务。作为这次活动的志愿者,他不停的向路人散发的宣传单,介绍流浪狗的情况。“我家很早以前就开始养狗了,现在经常能看见一些狗狗在大街上受伤、出车祸,躺在路边死掉,今天在这里为了这些流浪狗狗出自己的一份力。”在他的身上,我看到了他对动物无限的关怀,以及想尽自己的全力,为毛孩子们出一份力的爱心。

在这一天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我对生命有了新的认识,每个地球上的生命都有权利生存下去。尊重它们生存的权利。然而近年来,被媒体披露的遗弃或严重虐待动物事件越来越多,无论是“虐猫门”还是“虐狗门”,就北京市而言,流浪动物数量已超过百万,因为搬迁等原因遗弃宠物或人为虐待、残害及损害动物福利的行为却屡见不鲜……这些都让我们感受到用法律来保护动物手段的欠缺,更感受到了关于加强禁止虐待动物和推广动物保护教育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当下,和谐社会与科学发展成为我们生活的主流,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人类如何与自然界的谐相处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要求人与动物能够共处在同一片蓝天下,保护动物的生存环境、生存权利、保障动物的福利。

当然在我们是社会实践中我们也利用我们的力量,让更多的人知道如今这些小动物们生活的状况,也让跟多的人加入到我们中,不管是作为一名大学生还是一位社会人员,不管是一名志愿者还是一位义工,只要都有博爱之心,都可以加入到保护小动物的行列中,保护它们,保护它们的生存环境,善待它们,为它们找寻一个完整的家,与此同时也是在保护我们幸福的家园。

保护动物主题作文 第10篇

目标:

1.知道动物都有自我保护的能力,而且保护自己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2.学习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

3.积极参加活动,有进一步探索动物自保的兴趣。

4.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5.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指导:

1.引出话题:

l 动物是我们的朋友吗?为什么?

l 既然是朋友,那你知道动物喜欢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里?

l 它们生活的环境有没有危险?

2.动物的自我保护能力:

l 当他们遇到危险时,它们是怎样保护自己的?(自由述说)

l 动物有那么多的方法来保护自己,现在我们去整理一下,哪些动物用的是一样的方法?什么方法?(分组进行)

3.汇总交流:

l 每组派一代表交流。

l 根据每小组汇总的情况,总结几种方法:

动物们真聪明,想了许多办法来保护自己,有的用保护色;有的用盔甲;有的用硬刺自卫;有的放臭气;有的装死;有的断肢逃跑等。除了这些方法之外,还有其他方法吗?

教学反思:

整个教学活动的气氛很活跃,幼儿们的回答也很积极,本次活动在课前我收集各种有关动物保护自己的资料制作成课件。在活动开始开始部分运用动画模式来吸引孩子们的兴趣,通过故事引出课题,创设问题情境、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课件内容的制作形象、生动、直观的展示动物的自我保护方法,有利于孩子的讨论、交流和学习。使幼儿了解到各种动物保护自己的方法,知道动物保护自己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满足了幼儿的求知欲。使幼儿进一步加深了对动物自我保护方法的理解。但在教学中还存在着不足,如能在幼儿操作动物图片进行归类时,在材料准备上更充分些,我想这样效果会更好。

保护动物主题作文 第11篇

【设计思路】

幼儿对动物天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对周围事物的探索和求知欲望也特别强。《上海市学前教育指导纲要》特别强调:科学教育要选择幼儿熟悉的、感兴趣的事物进行。在开展大班主题“动物大世界”过程中’我们从“培养幼儿保护环境意识”这一角度出发,设计具有挑战性的环保教育活动。在幼幼互动、师幼互动及家长资源、媒体资源的支持下使幼儿的主题经验得以初步的积累,并进一步激发幼儿探索“动物界”的欲望、信心,培养幼儿保护环境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从隐性互动的环境创设来说,提供三种场景和自制装饰材料’引导幼儿参与环境的创设,使幼儿在游戏情境中学习自我保护的方法。

【活动目标】

1.了解动物保护色:感知许多动物利用保护色保护自己的本领。

2.初步了解和运用有关动物保护色知识来保护自己的方法,激发幼儿进一步探究的愿望。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活动准备】

音乐、PPT、绿色和白色绉纸。

创设雪山情境的材料:餐巾纸、桌布、白色马夹带、棉花、纸。

创设森林情境的材料:柳条、纸背心(迷彩服)。

创设沙漠情境的材料:牛皮纸、枯树叶、纸背心。

【活动过程】

一、课件欣赏、资料分享

1、看PPT第一段:了解动物保护色。

幼儿观看视频,说说:“你在图片中看到了哪些动物?”(幼儿观察:青蛙、鱼、蛇、虫等。)

继续回放这些动物,提问:“你容易发现它们吗?为什么?”(根据幼儿回答,老师出示相应的图片,并在黑板上出示“保护色”三个字。)

师:有的动物体表颜色与周围环境很相似,不容易看出,那就是保护色。

提出疑问:“动物为什么要有保护色?”(问题引发幼儿互动,相互讨论思考保护色的作用。)

小结:动物的保护色与环境相似是为了伪装自己,不让敌人轻易发现自己。

2、资料分享,了解哪些动物有保护色。

相互介绍自己搜集的资料,分享有保护色动物的信息。

师:小朋友都了解了什么是保护色,回去也向爸爸妈妈了解了具有保护色的动物,今天大家都把资料带来了,那就不妨向旁边的朋友介绍一下。(幼儿相互之间进行认真交流,有的根据电视里看到的情况,绘声绘色地向同伴介绍变色的情况。)

个别幼儿介绍资料,了解各种运用保护色保护自己的动物。

师:小朋友都已经相互介绍过了,谁向全班小朋友介绍一下你的资料?(提醒介绍的幼儿要大方、大声。)

(运用自己搜集的材料向大家介绍,老师给予帮助和补充,使隐性师幼互动融人在自主介绍中。)

观看课件:外形保护色类似生物形状的动物。

师:小朋友找到了许多具有保护色的动物,老师也找到了一些,看看他们是不是也有保护色?(播放树叶螳螂、兰花螳螂、枯叶蝶、竹节虫等。)

(运用课件隐性补充其他具有保护色的动物,师幼互动拓展了幼儿对神奇自然界的认识,丰富了关于保护色动物的知识面。)

3、看PPT第二段:了解动物的不同保护色。

继续观看课件第二段,然后引导幼儿讨论:“这些动物和刚才的有什么不一样?”(一种动物有好几种保护色。)“为什么一种动物有好几种保护色?”(它要根据气温来变化;它要根据外面的环境来变化;它要保护自己就要会变化。)

小结: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保护色,一种动物也有几种保护色,这也是弱小的动物保护自己的一种方法。

(通过两段课件图片,隐性说明动物保护色有几种:一种是一个动物只有一种保护色;另一种是一个动物有好几种保护色,让幼儿逐渐发现大自然的很多奥秘。)

二、欣赏故事、经验迁移

1.老师讲述故事:有一次,英国人在非洲丛林打仗,英国的骑兵都穿着红色的军装,非洲的军队都穿着绿色的军装。他们谁能取胜,为什么?(一定是非洲的军队赢,因为他们穿了有保护色作用的绿色服装。)

2.引发思考:“由动物联想到人类,我们人类能不能用动物保护色的方法来保护自己?’’(绿色的军服就是模仿了青蛙的绿色保护效应。)

(这个环节在承上启下联想中,由动物保护色联想到现实的生活需要、军事需要。这样的故事,隐性为后面的游戏环节作铺垫,又为幼儿营造了一个与生活联系的学习气氛:需要思考、联想。)

三、自我设计、展示保护

1、(播放三种PPT场景图片:雪山、森林、沙漠。)你想去哪个地方隐蔽?你可以怎样利用保护色来隐蔽自己不被敌人发现?(幼儿讨论:可以用材料武装自己,也可以躲在一个地方不出声。)

(提醒幼儿做小小侦察兵前,先用材料把自己装饰好,然后听到音乐,迅速找地方隐蔽,不要有动静。)

2、幼儿选择材料为自己设计保护色衣服。

一起观察场景,都有哪些地方?(带领幼儿一一认识这些场景,幼儿看到漂亮的场景都非常激动。)材料都在桌上,你们可以自由选择材料,但一定要根据所选的地方来选择材料,让材料装饰到你身上后别人找不到你。

(此环节的隐性互动在于幼儿既要选择场景和相应的材料,还要运用材料装饰自己。因为材料是半成品,需要幼儿自己加工并进行全身装饰,难度较大。)

幼儿开始选择材料装饰。(许多幼儿往往出现只装饰局部,就迫不及待地跑到场景中去了。)

3、情境演习:我是小小侦察员。

游戏方法:当听到《jiefangjun军歌》音乐,幼儿开始巡逻;当听到《冲锋号》音乐,幼儿根据自己设计的服装选择不同的阵地躲避;当听到《占领阵地》音乐,幼儿就从场景中出来,表现出胜利归来的样子。

(这是活动的延伸,幼儿在趣味游戏中巩固自我保护方法,也将保护色的作用继续延伸到生活中。)

【教学反思】

1、本次活动从幼儿学科学、幼儿认知的特点出发,教学结构严谨,各环节衔接自然,幼儿在活动中积极投入,发挥了幼儿的主动性。活动中利用ppt解决难点,既符合幼儿游戏的特点,又达到教学目标,并且充分利用了电教手段,易于幼儿理解和记忆。

2、有个别孩子参与不是很积极,原因可能孩子对动物的保护色,了解不多,使他们在活动中兴趣不高。但教师要注意到这些孩子,主动发问,积极互动,效果会好些。

保护动物主题作文 第12篇

近年来, 国内动物受侵害的案件时有发生, 而“凶手”却得以逍遥法外, 例如2002年的清华大学生刘某伤熊事件, 2005年复旦大学生虐猫事件。这类事件一旦被揭露便通过网络迅速传播, 引发众多社会争议。绝大多数人都会强烈谴责行为人残酷的行为, 感叹社会之风日益败坏, 人民道德素质亟待提升。但是在声讨的同时, 我们应该看到发生这类事件的另一不容忽视的原因———动物权利保护立法的缺失。我国对动物权利立法的忽视, 极大程度上纵容了这类虐待动物的“施暴者”。

本文主要针对我国动物生存现状, 以问卷形式了解社会人群对动物权利的看法, 收集我国法律法规进行研究, 并结合案例, 分析目前我国动物权利立法存在的问题及带来的后果, 指出法律漏洞出现的原因, 并提出相关法律的完善建议, 期望在未来引起立法者的重视, 对动物权利进一步加以保护, 同时, 唤醒人们对动物权利的保护意识。

一、现状调查

(一) 对社会人群的调查

1. 调查内容与结果。

本项目以发放500份问卷和户外采访的形式, 针对动物是否拥有权利, 动物拥有什么程度的权利, 权利保障途径以及是否满意我国相关立法, 对四川、重庆和广东地区群众进行了调查。利用统计学原理, 显示表明, 82%的人认为动物拥有权利, 14%的人持不关心态度, 仅4%的人认为动物不存在权利。在动物拥有怎样的权利上, 仅35%的人 (其中大部分为在校大学生) 认为动物拥有与人类同等权利, 约62%的人认为动物拥有部分权利, 并以人类利益为前提;大众对权利保障的途径选择主要分为法律的完善和人民道德素质提升两种, 而在是否满意我国相关立法上, 大部分人都持不关注的态度, 少数人认为我国立法存在问题需要完善。

2. 调查意义。

了解群众对动物权利的态度, 为立法奠定基础。法律应代表大众的意识, 实际上, 人们普遍都接受动物拥有权利, 只是基于人类处于生物链顶端, 很少有人能接受动物拥有与人同等的权利罢了。因此, 对动物权利立法的完善并不违背人民的意志, 是大众观的体现。

探寻社会对以法律保障动物权利的看法, 突出法律完善的迫切性。有趣的现象是, 虽然大部分人对相关立法并不关注, 但是这大部分人里面有相当比例的人却认为法律的完善是动物权利保障的途径之一;而认为我国立法存在问题需要完善的人群在动物权利保护的途径上几乎都选择了立法。这说明, 虽然群众或许并不了解法律, 但是法律的完善对动物权利的保障作用是毫无疑问的, 在目前动物生存状态下也是迫切需要进行的。

(二) 对国内立法的调查

1. 我国现行法律法规的收集与分析。

目前, 我国现行与动物权利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部分省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以及涉及动物保护的《宪法》、《渔业法》、《动物防疫法》、《环境保护法》、《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海洋环境保护法》等。

对这些法律法规进行收集与分析之后, 可以总结出两个主要问题:第一, 目前我国法律保护的动物范围十分有限, 并未有一部动物保护的法律法规纳入了所有的动物;第二, 这些法律法规实际更多是在对野生动物资源的权属和利用进行规范, 连保障动物福利都称不上, 更不足以称之为是对动物权利的保护。下面我们以动物保护立法相对详细的具有代表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为例。本法一共分为五章, 分别是“总则”、“野生动物保护”、“野生动物管理”、“法律责任”和“附则”。

总则。首先, 针对本法保护的对象, 我们可以发现本法的保护范围仅限于珍贵、濒危野生动物, 其他动物例如宠物猫或狗的权利是没有纳入法律保护的范围之内的。而本法所规定的“野生动物”的外延还要比对野生动物范围的通常性解释窄得多。其次, 针对立法目的, 本法把野生动物常称之为“野生动物资源”, 又结合第一条的规定“保护、发展和合理利用野生动物资源”和整部立法, 不难解读出本法的立法目的在于, 通过对野生动物资源的保护来最大化满足人类利益需求。另外, 法条中规定有“开发利用”、“野生动物资源科学研究”等, 说明我国动物保护立法并没基于“动物权利”层次———毕竟严格意义上的动物权利是不允许对动物任何性利用或者杀害的, 而全世界还没有国家做到了这一点, 而基于的是“动物福利”角度, 当然法律保护的效果我们姑且不谈。

野生动物保护。第二章应当是该法着重强调如何保护动物的一章。但是通读这几个法条, 除了第八条立法者笼统地规定野生动物及其生存环境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非法捕猎或者破坏和第十三条规定国家和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受到自然灾害威胁时, 当地政府应当及时采取拯救措施外, 我们很难再找到能作为动物权利保护标准的法条了。该法第十八条规定, 猎捕非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 必须取得狩猎证, 并且服从猎捕量限额管理。笔者对动物权利应得到怎么样的保护, 同现代动物保护思想家汤姆·睿根的观点一致:动物应当享有和人类同等的权利, 即穿貂皮大衣、吃猪肉、将鸟关在笼中这样的行为都侵犯了动物权利———虽然笔者并不支持我国目前立法应当走到这一步 (原因在后文说明) 。《野生动物保护法》第十八条的规定即是在默认我国是允许猎捕非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 只是在猎捕时需要经过一系列程序和受到一定限制。这说明我国的动物保护立法先不提对权利的保护, 连是否对动物基本生存状态进行了保护都存在疑问。所以可以说该法并不是动物权利保护法, 也不是成熟完整的动物福利保障法, 因为它允许了对动物权利侵害的行为的存在, 而这些行为连合理都不一定称得上。

关于野生动物的管理和法律责任。野生动物的管理我国主要是针对猎捕, 出售、收购, 驯养繁殖, 运输携带以及经营野生动物或者其产品的行为作出规范性的规定, 站在“拥有者”的角度, 对野生动物资源进行一系列的管理, 以免资源被损害或者盗用, 而看不到对野生动物权利的提及。法律责任方面, 《野生动物保护法》的法律责任主要是没收违法所得, 处以罚款或者吊销执照等, 而涉及追究刑事责任的, 本法分为两种, 一是构成其他法律例如《刑法》的罪名的, 依照或者比照他法有关规定处罚;另一种是在本法中规定, 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但是并没有详细规定, 实践中很难适用。

目前国内立法中, 《野生动物保护法》是相对于其他法律法规对动物保护的规定最为详细的, 但是仍存在很多的问题。而究其根本, 该法的保护野生动物实则是为人类开发利用资源和维持生态平衡服务, 并未对动物权利的有无、动物权利的保护进行思考, 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 我国不存在保护动物权利建立的法律。

2. 国内外立法的对比。

对于动物, 如果他们是生命主体, 他们就拥有权利, 就和我们一样———这就是关于动物权利的所有问题的最终归宿 (唯一结论) 。[2]在未来, 法律对动物权利保护有必要上升到以人权的保护为参考标准———法律应给予动物同人类一样的权利。但是, 基于对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的考量, 在法律方面, 笔者认为目前乃至以后很长的时间, 应首先基于“动物福利”的程度进行保护动物的立法, 暂时不用也没有能力从“动物权利”保护的程度考虑立法。而在“动物福利”程度的法律立法保护方面, 我国落后于西方国家。

德国1998年《动物福利法》是我国学习的榜样。该法第一条规定, 本法旨在保护动物之生命, 维护其福利。此举乃是基于人类对于地球其他生命伙伴之责任而为之。任何人不得无合理之理由致动物痛苦或受伤害。每部法律的第一条都对整部法的立法目的作了具体的规定, 并贯穿于法条之中。将该法第一条与我国的《野生动物保护法》第一条对比, 我们发现了立法目的的巨大差别。该法旨在定义动物和人类的关系从而对动物进行保护, 规定无正当理由不许对动物施以的伤害行为。而《野生动物保护法》却以保护野生动物为手段, 利用野生动物为目的, 一直将动物当作可利用资源看待。两部法律立法目的的差别决定了其对动物保护处于何种程度的差别, 也就决定了动物所处的生存环境。虽说德国《动物福利法》看来只是对动物福利的保障, 还并未上升到动物权利的保护, 但是对于我国未来动物立法的走向仍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其实, 西方国家已经逐渐建立起了比较完善的动物保护立法, 例如英国除《动物保护法》外, 还就农场动物、实验动物、伴侣动物、工作动物、娱乐动物、野生动物等进行了专门立法, 并针对一些具体动物的福利问题作了详细的规定, 其单行法规数量达百部之多;[3]例如美国的联邦动物福利法规中包括了, 适用于驯养动物的《二十八小时法》、《人道屠宰法》等, 联邦野生动物法规《海洋哺乳动物保护法》、《濒危物种法》等, 以及各州防止虐待动物法规。对比于国外的法律法规, 我国应看到国内外动物权利保护的差距所在, 尽快完善我国的动物保护法律法规, 改善动物生存环境。

3. 调查意义。

整合我国动物权利保护相关立法, 对其进行总体评价。我国动物保护的法律法规只能说与动物权利保护有关, 但是并未有任何动物权利保护的立法。目前大多数国家都仍致力于保障动物福利的方面对立法进行完善, 这是未来过渡到动物权利保障的必经过程, 我国也不例外。但是我国的动物保护立法, 由于立法目的的偏移, 导致整个立法体系出现很多问题。其并未以动物权利为首要考虑因素, 取而代之的是人类利益, 因此相关法律法规显现出的是如何对动物加以充分的利用, 几乎看不到纯粹的基于动物权利意识的动物保护立法。

对比国内外法律法规, 表明完善我国动物保护立法已刻不容缓。立法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动物在本国的生存状况, 西方国家普遍已经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动物保护法律体系。当今世界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制定了动物福利法, 在这样的法律体系之下, 动物能够生存在较为舒适的环境之下并不被虐待。而我国的动物保护法律基本没有形成体系, 仅零散的法律且并不旨在基于权利意识对动物进行保护, 这导致我国动物的生存环境恶劣, 时常发生虐待动物的事件。民主发达的社会环境下, 我们已不能满足于人权的保障, 动物是同人类一样的生命主体, 社会亟待对动物权利进行更全面的保护。

二、我国现行法律存在的问题

(一) 我国法律对动物保护范围过窄

我国法律只规定了对野生动物进行保护, 使得其他非野生动物不在法律的保护范围内。我们倡导人人平等, 却人为地将动物分为了“三六九等”, 这显然是不合理的, 且也在实践中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例如, 我们对虐猫事件、清华学生伤熊事件、象牙买卖这三类案例进行分析并比较行为人侵害动物权利所造成的后果和应承担的责任。虽同样是对动物权利的侵害, 同样造成了很大的社会影响, 但是, 虐猫 (狗等宠物) 这类事件的行为人不用受到除舆论道德谴责外的惩罚, 伤熊事件行为人最后认定为故意毁坏财物罪并免于刑事处罚, 象牙买卖在我国则是禁止的。造成责任有无、责任大小的不同的原因便是我国现行法律的问题所在———对动物保护的“区别对待”。对动物的保护应当一视同仁, 若仅仅对野生动物保护进行立法, 也就意味着非野生动物的权利被架空, 无论以何种行为对待非野生动物, 施行行为者都不会受到实质性的惩罚。

(二) 我国对保护野生动物的法律规定过于笼统

暂不谈非野生动物保护的法律空白, 对《野生动物保护法》的分析可以看出, 我国对野生动物的保护立法也存在很大漏洞———法律法规主要针对野生动物如何管理制定一系列规定, 对保护野生动物仅仅作了笼统的规范。这使得实践中虽然存在一系列的野生动物侵害案件, 但是法院很难认定行为人违反了法律法规的规定应受到处罚, 使得损害动物权利行为人在利益趋势下更加肆无忌惮。

(三) 法律责任的规定存在问题

我国法律对行为人实施侵害动物权利行为的法律责任规定或是过轻, 或是缺失, 或是界限不明。一部法律需要人民遵守, 必然得有违法的惩罚性规定的存在, 《刑法》便是很好的例子。在动物保护立法方面, 先不说行为人很难被认定为违反动物保护相关法律, 即使行为人违法, 大多数也不过是被处以罚款等处罚, 更是有些法律条款仅仅作了禁止性规定, 却没有规定违反规定的处罚, 使得权利落空。

三、现行法律问题出现的原因

(一) 现行立法实际目的的偏移

分析我国目前法律存在的问题后, 可以发现造成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立法目的的偏移。为何我国和西方国家在动物权利的保护上有如此大的差异, 其中一个解释就是立法目的的差别———西方国家正视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把动物从人类附属品中抽离出来, 认定动物为人的同类, 并基于此要求要对动物权利进行保护;依据我国的法律规定, 我国默认动物是为造福人类而存在, 因此动物权利的保护类别、保护方式等都是基于人类利益而存在的, 是人类利益认可的前提成立才对动物进行保护。

(二) 社会发展程度决定一部保护所有动物的法律目前在我国还发挥不了作用

我国没有解决非野生动物的保护并非立法者的疏忽, 而是由于我国的社会发展程度还不足以顾及到对所有动物的保护。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若是对所有动物进行保护, 会导致本就紧张的司法资源更加匮乏, 甚至在与人权的保护上本末倒置。但是在未来,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扩大受保护动物的范围是主要趋势, 也是维持生态平衡的必经之路。

(三) 动物保护立法的完善需要经历很长的过程, 并非一日之功

虽然目前国内立法存在诸多问题, 但我们必须认可立法者在动物保护立法上所做出的不菲贡献, 笔者也并不支持立法的完善一蹴而就。比起过去几十年, 动物保护立法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 但每个法律体系的完善都要经历漫长的岁月, 人权的法律保护就是鲜活的例子, 动物保护立法的完善需要立法者一代代的重视和不断的探索研究, 因此, 现行法律仍存在众多问题也在情理之中。

四、调查结论

我国动物保护立法体系的建设已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 法律在当下无法正常地保护动物的权利。找准立法存在的问题的同时, 我们也在探寻完善的建议:

(一) 纠正立法目的

上文已强调了我国动物保护法律立法目的的偏移, 而对于一部法律而言, 立法目的是根基和线索, 因此, 我国若要在动物保护立法上有所改善, 首先立法者必须纠正立法目的———从人类利益本位转变为动物权利本位, 这样, 未来的动物保护法律的制定才能体现出对动物权利的保护, 才不会使动物权利法律的功能产生偏移。

(二) 对现有法律法规进行完善

现有法律法规虽存在很多缺陷, 但是并不可对之持置之不理的态度, 正因为我们发现了现行立法的问题, 因此立法者应当不断去完善它。一部好的法律并不是一旦制定就完美无缺的, 英国1911年制定的《动物保护法》至今已修改了8次, 我国法律也应当是在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中进步的。

现有法律法规的完善应当以除坚持正确立法目的以外的这几个因素为导向:第一, 扩大动物权益主体的范围。通过对西方具有典型意义的国家动物福利法的阐述与分析, 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这样一个趋势:其动物福利法律实践是一个权益主体范围不断扩大, 内容逐渐完善并日趋成为一个完整的动物福利法体系的过程。[4]我国应当适当扩大保护范围, 而不能将法律的恩泽仅被及珍稀、濒危或者有重大科研价值的野生动物[5];第二, 坚持从动物福利逐渐上升到动物权利的立法过程。虽然西方国家有一套较完善的动物保护法律体系, 但仍站在动物福利的层次上。笔者赞成世界各国家理应致力于动物福利保障的研究, 这是受社会发展阶段决定, 但是, 在立法的思想上必须是以动物作为同人类一样的生命主体, 享有同等权利来进行立法, 以之为立法总体理想, 而不仅仅是出于“人道主义”考虑;第三, 严格惩罚措施。例如行为人往往考量狩猎带来的经济利益和违法狩猎产生的罚款之间的得失, 若是惩罚力度太低, 是起不到规制违法行为的效果的, 这样只会使法律成为摆设。

(三) 坚持对制定保护动物权利法律进行研究

虽然我国现状下该法律存活空间不大, 也不一定要执着于立法, 但是完善立法的同时, 我国应当与时俱进, 秉持“扬弃”的态度借鉴西方国家成熟的经验, 对动物权利保护的法律进行持续性探讨和研究, 不仅可以反作用于现行法的完善, 也为时机成熟时颁布真正意义的动物权利保护法律法规做好准备。

(四) 加强动物权利保护的宣传, 纠正“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

一部法律是人民意志的体现, 我国法律出现立法目的的偏移不外乎也体现了立法者和群众以人类利益至上的态度对待动物。捍卫人权是人类的本能, 因此我们始终致力于人类的解放, 而动物虽然是另一个物种, 但是它们并不是奴隶, 它们应当拥有与人类同等权利。所以, 未来我国应将人们历来对人权的重视转为对人与动物权利同等重视, 改变人们的“人类中心主义”观念, 将人们长期忽略的动物权利重新拉回人们视野中来, 使动物得到完全解放。

所有的权利都面临着被侵犯、被抑制的危险, 因为权利人主张的利益常常与否定其利益主张的他人的利益相对抗。所以权利的前提就在于时刻准备着去主张权利, 要实现权利, 就必须时刻准备着为权利而斗争。[6]人类处于生物链顶端, 因此在与动物利益存在冲突时, 人类毅然选择了自身利益的保留, 而在我国明显地体现在了动物保护的立法之中。

随着社会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了, 要替动物主张动物的权利。本文通过收集国内外的法律法规, 对我国法律进行分析, 并将其与西方国家法律相对比, 站在动物权利保护的高度, 支持通过动物福利保障向动物权利保护过渡, 从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视角入手提出建议, 希望在未来国家可以通过立法改善我国动物生存状况, 也呼吁人民群众摒弃“人类中心主义”思想, 关注动物权利的保护。

摘要: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动物权利逐渐得到重视, 各国也陆续颁布了保护动物的法律法规。文章对动物权利保护的国内外相关立法和现实状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 指出目前国内立法的缺陷和造成这些缺陷的原因, 并提出完善建议, 旨在对我国的动物保护立法提供帮助, 呼吁社会同动物和谐相处。

关键词:动物权利,动物保护立法,人类中心主义

参考文献

[1]莽萍, 徐雪莉.为动物立法——东亚动物福利法律汇编[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5:24.

[2]汤姆·睿根[美].打开牢笼——面对动物权利的挑战[M].莽萍、马天杰译,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5:84.

[3]周一平.中英动物保护立法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C].孙江, 何力, 梁知博.让法律温暖动物.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9:104.

[4]孙江.试论西方国家动物福利法制度对于我国的借鉴意义[C].孙江, 何力, 梁知博.让法律温暖动物.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9:182.

[5]曹明德.环境与资源保护法 (第二版) [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191.

保护动物主题作文

保护动物主题作文(精选12篇)保护动物主题作文 第1篇记得曾在网上看到一篇报道,以前,人们为了获得黑熊珍贵的胆汁,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把...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