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回顾性统计论文

来源:文库作者:开心麻花2025-09-181

回顾性统计论文(精选3篇)

回顾性统计论文 第1篇

为了分析血站血液非正常报废的原因并讨论解决措施,我们对广东省广州市的某血站进行了调查,对它们的血站由非检测因素引起的报废血液进行了统计分析,现将调查结果记录如下。

材料与方法

1.材料:本文所调查的材料来自于广州市某血站2008年到2013年的报废血液,这些报废血液都是在采集,运输,储藏或使用过程中因非检测因素而引起了部分成分或全血不合格。如脂肪血皮损絮状物,血凝块溶血不足等报废血液。

2.方法:本文的统计方法为用现代计算机处理技术对广州市某血站2008年到2013年的血液非正常报废情况进行统计,将不同类型的非正常报废项目逐一列举出来,并计算出每一项目在总报废血液中所占的比例。

结果

本次共统计报废血液1040袋,通过对材料的统计发现,非正常报废的血液的种类包括脂肪血破渗漏絮状物,离心破损,黄疸,过期,不规则抗体,不足量,血凝块和溶血等,报废种类分为悬浮红细胞,全血报废,病毒灭活冰冻血浆,新鲜冰冻血浆,新鲜浓缩血小板,单采血小板,冰冻汇集血小板,冰冻浓缩血小板和冰沉淀等。分析发现,报废血液中脂肪血破渗漏絮状物所占据的比例最大,为829袋,而其中新鲜冰冻雪浆的比例最大,占814袋。同时,新鲜冰冻血浆也是报废血液中占据比例最大的一项。导致血液报废的第二大因素为离心破损,占2.7%。具体的统计结果如下表所示。

讨论

1.统计技术的应用

利用统计学方面的知识建立血站质量管理体系可以实现对采血以及供血过程的全程监控,全面具体的展现血站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为医学人员提供真实准确的信息,为后续工作奠定良好基础。建立统计管理体系时可以在采供血系统的各个环节设置质量监控点,并把这些监控点作为工作观测点,同时要合理设置监控点的参照值以便获取标准测量值,并要定期的对这些监控点进行测量。利用这一技术可以高效的对非正常报废血液进行统计,有利于提高血站管理质量。

2.回顾性分析

通过本次调查可以发现,脂肪血报废是非正常报废血液中比例最大的一个因素,研究发现,报废的脂肪血中的主要成分为血浆,这种血液的产生因素与献血者的年龄,性别以及身体状况都有很大的关系,在采血单位对血液要求不严格,对献血人员检查,教育不严格时,献血人员就不会了解献血的条件以及注意事项,事实上,脂肪血液报废的一大原因就是献血人员在献血的前一天摄入了高脂肪或高蛋白等食物。由此可见要想减少脂肪血报废的数量,就要从对献血人员的教育和采血过程的严格检查出发,加强对献血和采血人员的培训教育,加强血液知识的宣传。

同时,医生要采血之前要仔细询问献血人员的身体状况,对其献血前几天的饮食情况详细询问,避免脂肪血报废现象。血袋破损在非正常报废的血液中所占据的比例也很大,这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由血袋本身的质量导致,血袋本身质量不好必然引起血液的渗漏,这也是一个基础原因。第二,血液在采集,包装,运输过程中的碰撞,掉落等原因导致。加强血袋管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心,是减少这类报废因素的组要措施,工作人员要对包装质量和运输过程进行严格的监管。再则,离心破损也是比较重要的一个报废因素,要想控制离心破袋率,要对动作人员进行严格的培训,加强他们的操作技能。

回顾性统计论文 第2篇

回顾《小学数学“统计与数据分析观念”的教学研究 与案例评析》之《统计》启示 统计学的一个研究对象是数据,它是通过收集数据,以及对数据的分析来帮助我们解决问题的。数据分析必须面对一堆数据,对于儿童来说可能感觉枯燥乏味。因此,要想办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张老师的这节课设计了雪糕、冰激凌和可乐的环节,让学生完成统计表中的数据,通过学生的反馈与交流,完成了对本课所学知识的巩固。随之,老师又提出另一个问题“如果你是老板,你会怎样进货?”这样在同一个主题情境下设计出联系自然的练习,学生不仅及时巩固了新知识,激发了对家乡的热爱。不仅使学生了解统计方法的重要性,也密切联系了现实生活,同时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统计,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设计“巧妙”的练习,是教学有效的延伸。课后反思总是说班级人数多,大部分时间浪费在组织教学上,理由何等的牵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最好的老师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的时候一节课下来,我们大汗淋漓,口干舌燥,学生却没有真正掌握所要学的知识。我们是不是要静下心来,思考一下,反思一下呢?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我们设计的“巧妙”吗?

回顾性统计论文 第3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2013年义乌市手足口病疫情资料来源于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人口数据来源于义乌市统计局。

1.2 方法

对2013年义乌市手足口病疫情资料、报告质量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和回顾性时空重排扫描统计量分析。

1.3 统计分析

SPSS 19.0 软件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和SATSCAN 9.1.1进行回顾性时空重排扫描统计量分析。

2 结果

2.1 疫情概况

2013年义乌市共报告2 938 例,报告发病率为238.16/10万。

2.2 时间分布

全年均有病例,但季节性明显,4-7月份和11-12月份呈现2个小高峰,其中4-7月份占53.10%,详见图1。

2.3 地区分布

全市13个镇(街道)均有报告,发病数位于前三位的是江东街道、北苑街道和稠江街道,分别为361.88/10万、317.99/10万和271.44/10万,详见表1。

2.4 人群分布

男性1 844例,女性1 094例,男女比例为1.69∶1,中位数发病年龄为2岁,四分位间距为2岁,0岁组312例,占10.62%,1岁组967例,占32.91%,2岁组757例,占25.77%,3岁组517例,占17.58%,4岁组180例,占6.12%,5岁以上组205例,占7.00%。散居儿童2 136例,占72.70%,幼托儿童735 例,占到25.02%,学生51 例,占1.74%,其它职业16 例,占0.54%。

2.5 传染病报告时限

从手足口病发病到诊断的中位数是1.46天,四分位间距为1.92 天。从诊断到报告卡录入的时间为0.21天,四分位间距为0.61天。

2.6 回顾性时空重排扫描统计量分析

共有2个手足口病聚集区,第一聚集区为2013年7月8日至2013年11月1日期间的城西街道和稠江街道,第二聚集区为2013 年9 月28 日至2013年10月29日的苏溪镇、大陈镇和廿三里街道,详见表2。

3 讨论

扫描统计量分析是在没有任何先验假设前提下,对聚集性进行精确定时、定位、定量,能充分挖掘和利用疾病监数据中的时间信息、空间信息。特别是回顾性时空重排扫描统计量分析,是假定某地区的人口变化趋势一致为条件,不需要辖区准确的人口数据,可以回顾性的识别疾病的时空交互效应,探测疾病的时空聚集性,极大提高早期预警的及时性、有效性,为疾病早期控制提供了科学的依据[4]。 李秀央等也指出,回顾性时空重排扫描统计是一种能分析疾病的时空聚集性的工具,扫描统计量是空间流行病学中可以用来评价或预测疾病聚集性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5]。

本文的描述流行病学显示,2013年义乌市手足口病病例主要集中在4-7月份和11-12月份,可能春夏之交更容易病毒繁殖有关,与其上级行政区域浙江省金华市和北京市昌平区[6,7]的疫情基本一致。手足口病在热带地区常年流行,温带地区夏秋季流行,亚热带地区可能冬春季出现流行[8]。

对2013年义乌市手足口病疫情采用回顾性时空重排扫描统计量进行分析得到,2013 年7 月8 日至2013年11月1日,在城西街道和稠江街道存在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P=0.003 5<0.05),2013年9月28日至10月29日,在苏溪镇、大陈镇和廿三里街道存在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P=0.003 7<0.05),这比描述性流行病学得到的传染病聚集信息更加精确。如果利用回顾性时空扫描统计量结合地理信息建立的早期预警系统,能够有效地做出早期预警[9],是一种较好的探测传染病聚集性的预警方法。

摘要:目的:探讨回顾性时空重排扫描统计量在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探测的可能性,为手足口病流行预警提供一种方法。方法:收集中国疾病监测信息系统报告的2013年义乌市手足口病个案,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和回顾性时空重排扫描统计量的方法判断聚集性。结果:义乌市2013年手足口病报告发病率为238.16/10万;4-7月份和11-12月份有2个小高峰;回顾性时空重排扫描统计量分析得到,2013年7月8日至2013年11月1日在城西街道和稠江街道(P=0.003 5)和2013年9月28日至10月29日在苏溪镇、大陈镇和廿三里街道(P=0.003 7)存在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结论:回顾性时空重排扫描统计量描述流行病学判断手足口病聚集性更加精确,是评价传染病聚集性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回顾性,时空重排扫描统计量

参考文献

[1]Odoi A,Martin S,Michel P,et al.Investigation of clusters of giardiasis using GIS and a spatial scan statistic[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lth Geographics,2004(3):11-21.

[2]Zhan F,Lin H.Geographic patterns of cancer mortality clusters in Texas,1990to 1997[J].Texas Medicine,2003,99(8):58-64.

[3]Fang L,Yan L,Liang S,et al.Spatial analysis of hemon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 in China[J].BMC Infectious Diseases,2006(6):77-86.

[4]唐咸艳,周红霞.扫描统计及其在流行病学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统计,2011,28(3):332-337.

[5]李秀央,陈坤.扫描统计量的理论及其在空间流行病学中的应用[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8,29(8):828-831.

[6]张子根,金祝平,庞志峰,等.2009-2010年浙江省金华市手足口病监测结果分析[J].疾病监测,2011,26(9):703-705.

[7]闫革彬,李宏通,唐雅清,等.2010年北京市昌平区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分析[J].疾病监测,2012,27(1):11-13.

[8]李兰娟.手足口病[M].杭州:浙江科技出版社,2008:22-27.

回顾性统计论文

回顾性统计论文(精选3篇)回顾性统计论文 第1篇为了分析血站血液非正常报废的原因并讨论解决措施,我们对广东省广州市的某血站进行了调查,...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