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习马会的感想
关于习马会的感想(精选9篇)
关于习马会的感想 第1篇
关于习马会的感想
近日习近平主席与马英九同志在新加坡会面,这是两岸关系发展的又一重大进步,有利于推进两岸和平统一。
纵观历史发展,“台湾问题”影响了中国几百年。
明初时期大量倭寇从海上骚乱,严重影响东南沿海居民生活,太祖皇帝朱元璋无奈实行海禁政策,但没能有效解决倭寇问题,反而加大了倭寇的**程度,倭寇以台湾为暂住地对东南沿海进行骚扰„„之后有颜思齐,郑芝龙带领福建难民移居台湾发展台湾,并与倭寇及荷兰侵略者进行斗争,16世纪中叶以后美丽富饶的台湾成了殖民者觊觎的对象,直到1642年台湾沦为荷兰殖民地,荷兰殖民者盘踞台湾38年。最终,在民族英雄郑成功的带领下,台湾起义军成功收回了台湾,郑成功在致荷兰殖民总督揆一的“谕降书”中严正指出:“然台湾者,早为中国人所经营,中国之土地也,„„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郑成功这句话充分指出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683年(清康熙二十二年)郑克爽率众归顺,自此台湾在清政府直接管辖之下。
然,好景不长,在清政府统治的二百多年间台湾内部也不断发生反清起义事件,到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清政府战败投降,于1895年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其中,割台湾及澎湖列岛给日本一条,又让中国失去了对台湾的统治,台湾的人民对台湾誓死保护,刘永福的黑旗军就是其中一个抗日典范,虽然最后因叛徒的出现以失败告终,但起义军的英勇斗争给了日军沉重的打击。
直到1945年,这个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深深铭记的一年,长达8年多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长达6年多的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岁月,日本侵略者宣布无条件投降,台湾再一次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在1895-1945这长达半个多的世纪里,台湾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一直在为独立坚持不懈地进行抗争,这深深的说明了两岸一心的道理,不论在何时,台湾都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推翻了国民政府的统治,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纪元。在祖国大陆解放前夕,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部分军政人员跑到台湾,他们靠着美国的庇护与支持,在台湾维持偏安局面,使台湾与祖国大陆再度处于分裂之中。
在党的长期不懈努力之下,经过了几代人的奋斗,分离近40年两岸逐步走向对话,交流,九二共识,零八年的全面实现三通,都一步步的召示着两岸关系愈来愈近,两岸双方和广大同胞为此付出了大量心血。
两岸关系66年的发展历程表明,不管两岸同胞经历多少风雨,有过多少时间的隔绝,没有任何力量能把我们分开。因为我们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同胞兄弟,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
从地理上讲,台湾同中国大陆的渊源深厚而久远。在远古时代,台湾和大陆本连在一起。后由于地壳运动,相连结的部分陆地沉为海峡,台湾遂成海岛。台湾还有“浮福建”一名,意思是说,台湾是福建浮在海上的部分。
所以说两岸统一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冯帆
2015年11月13日
关于习马会的感想 第2篇
————关于“习马会”的感想
摘要:根据历史的发展,通过了解“习马会”来认识中国与台湾自古以来以及未来发展的状态,并对此提出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正文:
从历史资料来看台湾自古以来就与大陆有过几次分离:1626年,西班牙入侵台湾北部。随后,荷兰又取代西班牙占领台湾北部。1661年,郑成功进军台湾,并于次年2月驱逐了盘踞台湾达38年的荷兰殖民者。1895年,清王朝战败,被迫签订中日《马关条约》,把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等地的主权割予日本。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接受《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的规定。1945年10月25日,台湾光复,国民党政府恢复了台湾省的行政管理机构,并派当时的国防部长陈诚担任首任台湾省主席。1949年,随着人民解放战争的基本胜利,国民党退居台湾。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的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阻挡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造成了台湾与大陆长期隔离的局面。1954年12月,美国又与台湾当局签订《共同防御条约》,将台湾置于美国的“保护”之下,造成了海峡两岸的紧张对峙局势。
这种紧张局势直至1987年底,长达三十多年的两岸隔绝状态被打破后,两岸人员往来和经济、文化等各项交流随之发展起来。随后“九二共识”的提出让两岸关系真正得到了实质性的缓和。“九二共识”其核心内容与精神是“一个中国,在此基础上两岸就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友好的交流合作。
2015年11月7日下午3点,两岸领导人习近平与马英九在新加坡香格里拉酒店会面。这是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直接会面。在数百名中外媒体记者的瞩目下,两岸领导人的手紧紧握在一起,时间长达70秒左右。这历史性的一握,冲破了两岸交流形式的最后束缚,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
“习马会”的历史性意义,首先在于总结了两岸交往的历史经验,共同书写了两岸关系的最大公约数。两岸领导人都强调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是两岸的政治基础;两岸领导人视致力于中华民族复兴为两岸的共同使命;两岸领导人都认为,双方应该相互尊重彼此的选择,不同的发展道路和社会制度,不应成为干扰两岸交流合作,伤害同胞感情的因素。习马会”的历史性意义,还在于开辟了两岸良性互动的新空间。对于台湾方面建立两岸热线的呼吁,大陆方面积极予以回应,双方两岸事务主管部门负责人之间有望建立起沟通热线,从而推动两岸高层交往机制化、日常化。对于台湾涉外活动问题,在不造成“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的前提下,大陆愿意通过务实协商,作出合情合理的安排。同时,大陆方面欢迎台湾同胞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欢迎台湾以适当方式加入亚投行。这些主张不仅有助于提振台湾经济,增进两岸的民心交流,也有助于两岸关系进一步向命运共同体演变。
习马会致辞全文 第3篇
From: 吕欣茹 14055101210010 尊敬的马英九先生,各位朋友,大家下午好:
Respected Mr Ma Ying-jeou, dear friends, good afternoon everyone: 今天是一个非常特别的日子,两岸领导人见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历史将会记住今天。
Today is a very special day when leaders on both sides of Taiwan Strait meet with each other, which opened a historical page of cross-strait relations and today will be marked in history.曾几何时,台海阴云密布,两岸军事对峙,同胞隔海相望,亲人音讯断绝,给无数家庭留下了刻苦铭心的伤痛,甚至是无法弥补的遗憾。
We still remember the days when Taiwan straight was cloudy by military confrontation, which caused the people from the two sides separated even some of them cut off from their loved ones.History has left bad memories and deep regrets for unfold families on both sides of the Taiwan Strait.But the Strait cannot prevent relatives and friends from missing each other.然而,海峡隔不断兄弟亲情,挡不住同胞对家乡故土的思念和对家人团聚的渴望。同胞亲情的力量终于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冲开了两岸封锁的大门。2008年以来,两岸关系走上了和平发展的道路。过去七年,台海局势安定祥和,两岸关系成果丰硕,两岸双方和广大同胞为此付出了大量心血。
However, the separation can not cut off our bond of brotherhood and stop our compatriots of the hometown thoughts and aspirations for family reunion.The power of kinship in the 1980s finally pushed forward the dialogue across the Strait.Since 2008, the two sides across the Strait have stepped on a peaceful period.In the last seven years, the two sides across the Straits have made much progress in the development of cross-Strait relations, and these are due to the hard work of the people from both sides.正因为有了这七年的积累,两岸双方才能迈出今天这历史性的一步。在此,我要向所有为推动两岸关系发展做出贡献的同胞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The past seven years witness the stable situation cross-Straight and fruitful achievements for the two sides, for which, the governments and the people from two sides contributed a lot.At this juncture, I would like to extend my sincere gratitude to To: Yaru Liu
From: 吕欣茹 14055101210010 all those who have made efforts to push forward cross-Strait relations.两岸关系66年的发展历程表明,不管两岸同胞经历多少风雨,有过多长时间的隔绝,没有任何力量能把我们分开。因为我们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同胞兄弟,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
The 66 years relation indicates that no matter how much difficulty we have gone through, no power can separate us because we are closely-knit kinsmen, and blood is thicker than water.Now we are at a juncture in our relationship.当前,两岸关系发展面临方向和道路的抉择,我们今天坐在一起,是为了让历史悲剧不再重演,让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成果不得而复失,让两岸同胞继续开创和平安宁的生活,让我们的子孙后代共享美好的未来。
At presen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sides is facing the choice of direction and road.We cannot repeat historical tragedy.We cannot lose the fruits of our development.People across the Strait should continue to push forward a peaceful development and enjoy the fruits of peace together.两岸双方应该从两岸关系发展历程中得到启迪,以对民族负责,对历史负责的担当作出经得起历史检验的选择。我们应该以行动向世人表明,两岸中国人完全有能力、有智慧解决好自己的问题,并共同为世界和地区和平稳定发展繁荣作出更大贡献。
We should learn and reflect from the history of the cross-Strait relationship.We must be responsible for history, and make wise decisions that will stand the test of time.We must act together and show the world that the Chinese people across the Straits have every ability to handle our own issues,and to contribute to the peace and stability in the region, and the world.我希望,两岸双方共同努力,两岸同胞携手奋斗,坚持“九二共识”,巩固共同政治基础,坚定走和平发展道路,保持两岸关系发展正确方向,深化两岸交流合作,增进两岸同胞福祉,共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让两岸同胞共享民族复兴的伟大荣耀。
I hope the two sides across the Strait can work together and stick to the 1992 consensus.We should consolidate our political foundation, continue down the path of development, and ensure that our ties continue to develop in the right direction.We To: Yaru Liu
见证习马会有感 第4篇
当饱含深情地说出“没有任何力量能把我们分开,因为我们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同胞兄弟,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时,身边一起看与马英九会面直播的女同事再也控制不住激动的心情,眼眶含泪地说:“说得太好了,我要哭了。”不仅仅是她,整个编辑部的同事都聚拢在电视机前,眼睛都舍不得眨一下,生怕错过哪怕一帧这载入史册的时刻。
就在与马英九会面开始之前,编辑部里同事还都在紧张地为直播做着各项准备,对会面的每个细节进行有针对性的报道安排,目的就是为了让所有中华儿女感受两岸关系发展的历史性时刻。当等了66年的伸手相握呈现在眼前的时候,时间似乎凝住了,每个人都停下手中的工作,享受着这一刻、满足着这一刻、感动着这一刻,和马英九的笑容感染了所有人,一股发自内心的幸福之感充满着编辑部的每个角落。
五秒、十秒、二十秒……,有人在计算着两位领导人握手的时间,还有同事说闪光灯亮到连在电视机前的她都觉得晃眼,微博、微信朋友圈、论坛里瞬间刷屏,这一刻属于两岸人民共享。
对于刚刚去过台湾的同事来说,那份期盼两岸和平发展的心情更是真切,直播前,她就分享着在台湾的所见所闻,那边的美食美景,那边的传统文化印记……当致辞说到两岸的军事对峙给无数家庭带来的伤痛和遗憾时,我们沉静下来,无数的画面在脑海中闪过,余光中诗词中的乡愁在心中激荡。目前台海局势安定祥和,两岸关系发展成果丰硕,但不能因此而忘记那段让人心痛的过往,两岸66年的发展历程凝结着两岸双方和广大同胞的心血,只有了解了这些,才能彼此珍惜如今取得的成绩。
“我们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同胞兄弟,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饱含深情的讲话说红了我们的眼眶,说到了两岸人民的心坎上。历史将铭记这一天,中华民族将铭记这一天。期待着两岸关系发展带来越来越多的感动。
延伸阅读
习马会的五大焦点:
7日,两岸领导人、马英九将在新加坡会面,就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交换意见。中共中央台办、国台办主任张志军表示,两岸领导人会面将开启两岸领导人直接交流沟通的先河,有利于两岸增进互信,巩固共同政治基础,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两岸关系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
“两岸领导人能否会面是两岸关系的最大悬念,如今能够会面,是最震撼人心的消息,这将推动两岸关系带动世界,深刻影响岛内政治生态,正面引领台湾地区民意,必将载入史册。”上海台湾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倪永杰对新京报记者表示。
对于这次历史性会面,双方一直积极推动。张志军表示,实现两岸领导人会面是我们的一贯主张,我们的态度始终是积极开放的。国台办和台湾方面陆委会在去年建立联系沟通机制后,一直就两岸关系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保持沟通,双方都认为,两岸领导人会面对于两岸关系长远发展具有重要积极意义。此后,双方经过密切协商,就举行两岸领导人会面达成一致。
“双方一直都在推动两岸领导人会面,以来,在九二共识基础之上,两岸关系发展良好,政治互动频繁,建立较好政治互信,因此经过双方努力促成了此次会面。”社科院台研所政治研究室副主任冷波对新京报记者表示。
那么,此次会面为何选择这个时间、这个地点?与马英九将谈些什么内容?会面是否会影响台湾地区的选举?将产生哪些方面的历史意义?
1 为何选择此时会面?
当前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处于重要节点,选择此时举行领导人会面表明双方都希望继续和平发展对于会面时机,上海台湾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倪永杰也认为,这是两岸关系的重要历史性时刻,两岸经历7年多和平发展,建立两会协商和两岸事务主管部门常态化沟通机制,为两岸领导人会面打下良好基础。另外,当前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处于重要节点,选择此时举行领导人会面表明双方都希望继续和平发展。
此次会面“身份”引人关注。中共中央台办、国台办主任张志军强调,双方以两岸领导人身份和名义举行、见面时互称“先生”是经双方商定的,这是在两岸政治分歧尚未彻底解决的情况下根据一个中国原则作出的务实安排,体现了搁置争议、相互尊重的精神。
“以这样的身份会面,符合两岸关系实际情况,这样定位恰当,为两岸未来解决政治分歧撮合条件。”倪永杰表示。社科院台研所政治研究室副主任冷波也认为,这是一个很智慧的安排,两岸并没通过政治协商就两岸政治定位作出明确安排,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以两岸领导人身份会面会避免分歧。“只要政治互信足,两岸一家亲,完全可以找到解決问题的办法。”社科院台研所副所长朱卫东说。
2 地点为何选新加坡?
新加坡是双方都能信任的朋友,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在两岸还是在新加坡,这都是两岸场合而非国际场合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这次两岸领导人会面安排在新加坡举行。新加坡在两岸关系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1993年,“汪辜会谈”签署四项协议,这是历史性的时刻。为何此次领导人会面也选在新加坡呢?
倪永杰认为,在新加坡会面是“上上选择”,首先,两岸领导人会面既可以在大陆也可以在台湾或港澳,或者是第三地,当初汪辜会谈就在新加坡。如今两岸虽和平发展,但还有一些问题,因此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选择在新加坡会面,是比较务实的。再加上新加坡在两岸关系上做了很多事情,是双方都能信任的朋友,这是双方都能接受的会面地点。但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在两岸还是在新加坡,这都是两岸场合而非国际场合。
3 会面将谈些啥内容?
两岸领导人此次会面将就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交换意见,探讨深化两岸各领域交流合作等重大问题
据张志军介绍,两岸领导人此次会面将就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交换意见,探讨深化两岸各领域交流合作、增进两岸民众福祉等重大问题,以维护和进一步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会面结束后,两岸领导人还将共进晚餐。
冷波认为,从目前透露的情况看,会面谈论的内容会涉及坚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道路,继续让两岸民众享受发展红利,还会涉及取得这些成果的基础,即坚持九二共识,这也是双方最核心关切。还可能会涉及两岸交流合作问题,如何继续推进。
张志军指出,当前两岸关系再度处于重要节点,面临向何处去的问题。两岸同胞期望台海保持和平稳定,两岸关系继续和平发展并结出更多惠民硕果。两岸领导人在这个时候举行会面,是两岸双方顺应两岸同胞心愿和时代潮流共同采取的一项重大举措。
4 是否影响台湾选举?
专家称两岸领导人会面“会让台湾选民看到谁才是在推动两岸和平稳定”,特别会对中间选民有影响
目前距离台湾地区选举还有两个多月时间,此次会面作为两岸关系中的历史性事件,会对选举产生怎样的影响?倪永杰表示,这会影响台湾选民,会让台湾选民看到谁才是在推动两岸和平稳定,谁在破坏两岸和平稳定,特别会对中间选民有影响。
“民进党宣称所谓的‘维持现状’,此次会面会检验他们这一言论,因为维持现状的政治基础是坚持九二共识和一个中国原则,如果民进党不坚持这个原则,那么会让台湾民众看到民进党维持现状的主张就是空话,也会让台湾民众看到谁才能真正推动两岸和平发展。”倪永杰说。
5 会面将有哪些意义?
此举是两岸领导人为巩固两岸和平所作出的重大努力,有助于在岛内掀起“两岸关系应该走何种路”的大讨论
社科院台研所副所长朱卫东表示,此次两岸领导人会面,是两岸关系66年来石破天惊的重大历史事件,它是两岸执政党领导人在两岸关系处于重要历史关头,为巩固两岸和平、维持台海现状所作出的重大努力,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标志性事件,将向海内外传递出一个清晰而強有力的信号,那就是,两岸各方应全力维护在九二共识、反对台独基础上构建出的两岸和平发展大局,全力维护两岸同属一中的两岸政治定位与合作基石,决不允许岛内外任何力量阻碍破坏这一两岸现状和发展议程。
“习马会”的现实意义和历史影响在于:其一,登高望远,着眼未来。两岸领导人在两岸关系迈入新的关键十字路口时,为下一步的两岸关系发展交换看法、指明方向,即要坚持道路自信,排除万难,坚定不移地走符合两岸民众意愿的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道路,反对走台独之路。
见证习马会有感及相关内容 第5篇
国务院台办主任张志军4日在出席两岸企业家紫金山峰会时接受媒体采访,就将于7日举行的两岸领导人会面发表看法。他说,这是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将把两岸交往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也为两岸关系发展开辟新前景。以下是见证习马会的观后感,欢迎大家参阅!
关于习马会的感想 第6篇
最近,习马会是国人都热议的话题,国共双方的历史性会晤将给两岸未来带来革命性的变化。究其原因,有一个文章写的好,国民党因逐渐失去了对台湾政坛的主导权,美日也不再青睐,导致民进党逐渐势大,不得已才准备重回祖国人民怀抱,希望通过与祖国的力量稳定在政坛的位置。
这在飞鱼看来,与我们的农资行业何其相似啊。那在我们的农资行业里,谁是国民党?谁是民进党?谁是美日力量?谁又是祖国怀抱呢?让我们细细道来。
国民党=传统农资人
传统农资经营群体的现状,与国民党太像了。历史上一家独大,把持行业话语权,说一不二,卖方市场;但现代的农资行业,门槛低,品牌多,竞争已经激烈到血流成河的程度,单纯的批发业务已经被赊销糟蹋的摇摇欲坠,如果农资经销商没有掌控农资零售环节,更是腹背受敌,厂家直营、种田大户的等等趋势迅速的蚕食本就不大的市场。这跟国民党的境遇何其相似。传统农资,也有新兴势力不具备的优势,熟悉当地市场,懂得农业技术,人脉广泛等,想转型,不是没有大腿可以抱,甚至可以通过理念的变革,让农资经营焕发新春。当务之急,是找个懂得历史发展规律和未来需求的组织,开一场习马会。
民进党=农资电商
农资行业的一匹黑马,靠营造噱头,上头条获取了一些激进主义者的欢心和资本的青睐。但农资电商的出现,对目前的农业,并不是一剂万能良药。不管人们描述的电商如何美好,都离不开工具的事实。而我们现代农资电商发展,如果按照目前的这种趋势,最终的结果,有很大的可能是造就农资行业的“京东淘宝”这些寡头,方便快捷有之,假货依然横行,农民还会被坑。
飞鱼对民进党,真不看好,那群戏子,还想搞独立,这有点违背历史规律。对农资电商,飞鱼是喜忧参半,感觉吹的有点大,不就是一种更快捷方便的平台么!农资产品有其特殊性,农业需求也跟城市需求不一样。做平台拉投资搞物流并不能真正解决全部问题,农业技术服务怎么办?农产品利润如何保证?稳一点,做些实实在在的事情,电商是肯定能普及到农村市场的,只是时间问题罢了。
美日力量=资本势力
资本势力逐利而行的特点毋庸置疑,农村电商革命给他们带来的巨大的机遇。他们巴不得这股风潮更猛烈一些。原先农资市场的零散性竞争格局让他们插不进手,现在电商风潮来了,再不进去捞一把就说不过去了。正如美日势力,一个分裂的中国对其有利可图,自然不能坐视不管。但就习马会晤的情况看,美日插手反而推进了中国的统一进程。我们多么希望农资行业也是如此,一个健康的农资生态系统建设,需要太多人力物力的投入,资本的进入会让我们更有动力,因为压力来了,再不变就要被淘汰,这是必然趋势。
中华统一趋势=农业服务模式 不管台湾人说什么做什么?我们国人都没把他们当外人。中国人有千年延续的民族情结,这是中华文明发展传承的基础,这也是中华民族统一趋势的根源。反观我们的农村、农业、农民,及农资行业,三农的健康与稳定也是农资行业发展的基础和根源。
飞鱼最近看到一句话:“农民最愚昧,农民最无愧。”感触深刻。生养我们的农民父老啊!不会研究剧毒农药,不会生产劣质化肥,分不清转基因,但却是所有苦难与谴责的承受者。对于我们国家的食品现状,作为农资生产者和经营者的我们,要承担主要的责任。农资行业,如果是以追逐利润为最终目的,干脆全部死掉算了,不可惜,反而大快人心。
维护中国农业健康发展,服务我们的农民父老,才是农资人生存的根本。有多少农资企业,是以生产安全的农资产品为基础?有多少农资经营者,是以服务农民,帮助农民增产增收为核心?一家叫丰信农业的企业,搭建了一套以“农业服务”为核心的经营模式,围绕农户进行全方位的服务,通过服务做业务,通过服务获利。
飞鱼不是把丰信农业放到了道德的制高点上去贬低别人,而是丰信这么做,反而没有赊销了!这证明,农资行业,并不是没有好的方向和模式。丰信这种模式,摸索了6年,交了巨额学费,跟一般电商的区别是,丰信把电商当做一种服务工具,而不是革命的炮火,更注重线下服务能力的兑现,而不是卖出去就不管。
传统农资的未来
关于习马会的感想 第7篇
考研政治热点专题预测:习马会以及台湾问题
临近考试,跨考教育政治教研室根据政治时事为考生预测相关热点。希望对考生的最后冲刺有所帮助。本文主要内容为习马会及台湾问题的相关知识点。
一、习近平提出的四点意见:
2015年11月7日下午3点,两岸领导人习近平与马英九在新加坡香格里拉酒店会面习近平指出,面对新形势,站在两岸关系发展的新起点上,两岸双方应该胸怀民族整体利益、紧跟时代前进步伐,携手巩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大格局,共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昨日,习近平就此提出四点意见:
第一,坚持两岸共同政治基础不动摇。“九二共识”之所以重要,在于它体现了一个中国原则,明确界定了两岸关系的根本性质。希望台湾各党派、各团 体能正视“九二共识”。无论哪个党派、团体,无论其过去主张过什么,只要承认“九二共识”的历史事实,认同其核心意涵,我们都愿意同其交往。
第二,坚持巩固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近30多年来,两岸关系总体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2008年后,两岸关系走上和平发展道路,处于1949年以来最好的时期。两岸关系已经不再处于以前那种激烈冲突、尖锐对抗的敌对状态。
第三,坚持为两岸同胞多谋福祉。两岸一家亲,家和万事兴。我们愿意首先与台湾同胞分享大陆发展机遇。两岸可以加强宏观政策沟通,发挥好各自优 势,拓展经济合作空间,做大共同利益蛋糕,增加两岸同胞的受益面和获得感。对货物贸易、两会互设办事机构等问题,双方可以抓紧商谈,争取早日达成一致。我 们欢迎台湾同胞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也欢迎台湾以适当方式加入亚投行。
第四,坚持同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在几十年的时间内走完了世界上很多国家几百年的发展历程。我相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台湾同胞定然不会缺席。
二、习马会的六点意义
1、这是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为两岸关系未来发展开辟了新的空间,具有里程碑意义。
2、双方对两岸关系 66年来发展历程的回顾,尤其是2008年以来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取得的重要成果的肯定,表明两岸和平发展是一条正确的道路,两岸双方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3、会面是对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作为共同政治基础的再确认,对两岸关系未来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Born To Win
4、两岸交往互动层次的提升,有利于促 进两岸沟通对话,扩大交流,深化合作,实现互利共赢,造福两岸同胞。
5、这次会面也向世人表明,两岸中国人完全有能力、有智慧解决好自己的问题。
6、会面有利于激发两岸同胞携手合作,同心协力,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热情。
三、对台工作的原因和措施
(一)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1、维护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2、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
3、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不可动摇的坚强意志
(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及其实践
1、“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和发展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构想最早是针对台湾问题提出来的。台湾问题是中国国内战争遗留下来的问题,实质是中国的内政问题
2、“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1)“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内容:
第一,一个中国。这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核心,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
第二,两制并存。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部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第三,高度自治。祖国完全统一后,台湾、香港、澳门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不同于中国其他省、市、自治区的高度自治权。
第四,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第五,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寄希望于台湾人民。台湾同胞具有光荣的爱国主义传统,是发展两岸关系的重要力量。
(2)“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意义
第一,“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第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有利于争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所需要的和平的国际环境与国内环境。
第三,“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为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四、新形势下对台政策
Born To Win 1、1992年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达成共识,同意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即“九二共识” 2、1993年“汪辜会谈”举行,两岸关系发展迈出历史性的重要一步。3、1995年1月江泽民发表题为《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重要讲话,提出了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4、2005年3月,胡锦涛提出了在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的四点意见: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绝不改变,反对“台独”的分裂活动决不妥协。同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反分裂国家法》,首次以国家大法的形式宣示了中国人民维护国家统一、领土完整的坚强意志。
5、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对台工作对台工作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从维护中华民族根本利益的立场出发,深入研究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客观规律,在2015年5月4日,总书记在北京会见朱立伦主席率领的国民党大陆访问团,并就共同开创两岸关系未来、建设两岸命运共同体提出5点主张。
第一,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其核心是认同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第二,深化两岸利益融合,共创两岸互利双赢,增进两岸同胞福祉,是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宗旨。第三,两岸交流,归根到底是人与人的交流,最重要的是心灵沟通。第四,国共两党和两岸双方要着眼大局,本着相互尊重的精神,不仅要求同存异,更应努力聚同化异,不断增进政治互信。第五,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大家一起来干。
五、真题回顾
(2015年考研真题)8.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开始实施。香港进入了“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历史新纪元。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高度自治权是()
A.特别行政区的完全自治权
B.中央授权之外的剩余权力
D.中央授予的地方事务管理权 C.特别行政区本身固有的权力
六、真题模拟
材料一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正义和邪恶、光明和黑暗、进步和反动的大决战。在那场惨烈的战争中,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 长。面对侵略者,中华儿女不屈不挠、浴血奋战,彻底打败了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捍卫了中华民族5000多年发展的文明成果,捍卫了人类和平事业,铸就了战 争史上的奇观、中华民族的壮举。
Born To Win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这一伟大胜利,彻底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殖民奴役中国的图谋,洗刷了近代以来中国抗击 外来侵略屡战屡败的民族耻辱。这一伟大胜利,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使中国人民赢得了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尊敬。这一伟大胜利,开辟了中华民族 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开启了古老中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新征程。
材料二
两岸关系66年的发展历程表明,不管两岸同胞经历多少风雨,有过多长时间的隔绝,没有任何力量能把我们分开。因为我们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同胞兄弟,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
当前,两岸关系发展面临方向和道路的抉择,我们今天坐在一起,是为了让历史悲剧不再重演,让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成果不得而复失,让两岸同胞继续开创和平安宁的生活,让我们的子孙后代共享美好的未来。
两岸双方应该从两岸关系发展历程中得到启迪,以对民族负责,对历史负责的担当作出经得起历史检验的选择。我们应该以行动向世人表明,两岸中国人完全有能力、有智慧解决好自己的问题,并共同为世界和地区和平稳定发展繁荣作出更大贡献。
(1)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70年前中华儿女不屈不挠、浴血奋战,彻底打败了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结合材料一,回顾历史谈谈国共两党是如何共同抗日的
(2)
结合材料,如何理解两岸领导人会面具有重大里程碑意义
七、知识扩展-历史回顾
1949年之后的数十年间,浅浅的台湾海峡,对于两岸同胞来说却如天堑般难以逾越,成为无数同胞心中的伤痛。1987年,隔绝两岸同胞的闸门终被打开,背井离乡数十年的国民党老兵终于踏上回家的路。对于与亲人相拥而泣的老兵来说,“泥土何其多,唯独故乡贵”。
在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基础上,海协会、海基会领导人于1993年4月在新加坡举行“汪辜会谈”,这是1949年后两岸高层人士首次以民间名义进行的公开会谈,两岸关系迈出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正当人们期盼两岸关系更上一层楼之时,李登辉先是于1995年6月访美进行分裂活动,后又于1999年7月抛出“两国论”分裂主张,一再破坏两会商谈进 程。2000年5月,奉行“台独党纲”的民进党上台,陈水扁不久抛出“一边一国”论,两岸关系再陷低潮,台湾海峡风高浪急。
Born To Win
2005年的4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与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举世瞩目的两党领导人历史性会谈,达成并共同发布《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揭开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的大幕。
2008年5月2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北京会见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和他率领的中国国民党大陆访问团全体成员。胡锦涛强调,在国共两党和两岸同胞 共同努力下,台湾局势发生了积极变化,两岸关系发展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这一局面来之不易,值得倍加珍惜。希望国共两党和两岸双方共同努力,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继续依循并切实落实“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以富有成效的努力,扎扎实实推动两岸关系不断取得实际进展,增强广大台湾同胞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信心。
2008年6月12日至14日,在“九二共识”基础上,海协会与海基会恢复中断9年之久的制度性协商。海协会会长陈云林和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在北京共同 签署《海峡两岸包机会谈纪要》与《海峡两岸关于大陆居民赴台湾旅游协议》。两会北京会谈标志着新形势下两岸关系的改善和发展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2008年12月5日,两岸同胞翘首以待30年之久的空运、海运直航和直接通邮同步实施,两岸“一日生活圈”悄然成型,缩短了台海两岸的地理与心理距离,两岸关系进入大交流、大合作的新时代。
“一二三,到台湾,台湾有个阿里山”。大陆同胞畅游宝岛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2008年7月,大陆居民赴台游启动;2011年6月,赴台个人游启动。目前,个人游试点城市达47个,覆盖四大直辖市和24个省区的逾3.2亿居民,占大陆地区总人口近四分之一。
与此同时,百万台胞在大陆这片广袤的热土上创业、工作、求学,安居乐业。2014年两岸贸易总额突破1900亿美元,大陆现为台湾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 投资地和第一大顺差来源地。今年是《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即ECFA)早期收获计划实施的第五个年头,台湾工商界特别是中小企业、基层民众普遍受益。截至2014年底,自台湾进口ECFA早期收获产品累计减免关税约22亿美元。
关于习马会的感想 第8篇
2015年11月7日,两岸领导人习近平、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就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交换了意见。这是在两岸政治分歧尚未彻底解决的情况下根据一个中国原则作出的务实安排,体现了搁置争议、相互尊重的精神。开启了两岸领导人直接交流沟通的先河,在两岸关系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以下关于促进两岸和平统一重要事件表述正确的是 A.1982年邓小平首次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B.1992年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达成“九二共识”
C.2008年两岸实现全面直接双向“三通”开始步入和平发展轨道 D.2013年习近平就坚定不移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道路提出了四点意见 【答案】ABCD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两岸关系。1949年后,海峡两岸对峙长达数十载。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郑重宣示争取祖国和平统一的大政方针,两岸关系发展由此揭开新的历史篇章。1981年9月,叶剑英对新华社记者发表了被称为“叶九条”的谈话。1982年,邓小平指出:“九条方针是以叶副主席的名义提出来的,实际上就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这是邓小平首次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概念。1992年,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达成共识,同意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即“九二共识”,在此基础上开启了两岸事务性商谈。1993年4月,“汪辜会谈”举行,两岸关系发展迈出历史性的重要一步。但其后“台独”分裂势力在台湾逐步增强。2005年,十届全国人大通过了《反分裂国家法》,首次以国家大法形式宣示了中国人民维护国家统一、领土完整的坚强意志。2013年6月,习近平就坚定不移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道路提出了几点意见:第一,坚持从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高度把握两岸关系大局;第二,坚持在认清历史发展趋势中把握两岸关系前途;第三,坚持增进互信、良性互动、求同存异、务实进取;第四,坚持稳步推进两岸关系全面发展。所以ABCD均为正确选项。
关于习马会的感想 第9篇
视频:两岸领导人历史性会面正式举行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11月7日电 两岸领导人习近平、马英九7日下午在新加坡香格里拉饭店会面握手,之后习近平、马英九先后致辞。以下是马英九致辞全文:
习先生,大陆与台湾代表团的各位女士、先生,以及在场的媒体朋友们,大家午安,大家好!
今天,我与习近平先生分别以台湾与大陆领导人的身份,穿越66年的时空,伸手相握,握着两岸的过去与未来,也握着中华民族振兴的希望,深具历史意义。
22年前,也就是1993年的4月,台湾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先生与大陆海协会会长汪道涵先生在新加坡会面,签订了4个协议,为两岸制度化协商打下了基础。12年前,也就是2003年的10月,我在“东亚经济高峰会”上,与新加坡建国总理李光耀资政对谈。当时我们都认为:“两岸的发展,要以人民的利益为依归”。
此刻,我和习先生相对而坐,共聚一堂,在我们背后的,是两岸分隔超过一甲子的历史;在我们眼前的,是这几年来,双方致力“以对话取代对立、以和解替代冲突”的成果;在我们手上的,是永续和平与繁荣的目标。此时此刻,海峡两岸正大声向全世界宣示巩固台海和平的决心,以及促进区域和平的讯息。
这66年来,两岸在不同的体制下发展,能够从军事对抗转为合作交流,绝非朝夕之功。7年多来,两岸签订了23项协议,创造了4万多学生交流、每年800万旅客往来与1700多亿美元贸易的空前荣景。这些巨大改变的基础,都在于“和平”。
历史为两岸留下了错综复杂的世代课题,这正是“尚书”所说的“非知之艰,行之惟艰”。对于各自坚持的敏感议题,需要双方正视现实,以智慧、耐心与诚意务实处理。但是,我们依然能够努力在双方这些年来建构的“制度性协商”之下,达成了两岸和解与合作,推动了永续和平与繁荣,而这也是两岸及国际社会所共同期待的。
今天,我愿提出维系两岸和平繁荣现状的五点主张:
第一、巩固“九二共识”,维持和平现状。海峡两岸在1992年11月就一个中国原则达成的共识简称九二共识,九二共识是两岸推动和平的共同政治基础,正是因为双方共同尊重九二共识,过去7年半来,我们才能获致包括达成23项协议在内的丰硕成果与和平荣景,让两岸关系处于66年来最和平稳定的状态,这一部分,等一下在会谈的时候,我会做进一步的说明。
第二、降低敌对状态,和平处理争端。两岸目前已不再处于过去的冲突对立,双方应持续降低敌对状态,并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
第三、扩大两岸交流,增进互利双赢。目前两岸尚未结案的议题,例如货贸协议、两会互设机构、与陆客中转等,应尽速处理,以创造两岸双赢。
第四、设置两岸热线,处理急要问题。两岸目前在海基会、海协会首长之间,与陆委会、国台办副首长之间,都已设有联系机制。今后应在陆委会、国台办首长之间设立热线,以处理紧急与重要问题。
第五、两岸共同合作,致力振兴中华。两岸人民同属中华民族、都是炎黄子孙,应互助合作,致力振兴中华。
这五点主张不是为一己之私、单方之利,而是为了后代子孙的幸福。我诚挚地希望,双方都应该重视人民所珍惜的价值与生活方式,维护两岸和平,以中华文化蕴涵的智慧,确保两岸互利双赢。
习先生,当前的两岸关系,已经是1949年以来最为和平稳定的阶段。这几年,我常常在台湾的大学校园中,看到两岸学生一起讨论、一起运动、一起演奏、一起欢笑的画面。那种自然的水乳交融,往往让我既欣慰,又感动。他们有热情、有创意;但他们没有仇恨,没有包袱;他们能在人生较早的阶段建立友谊,一定可以为两岸永续和平打下更坚实的基础。我们要好好珍惜、扩大这个基础。
北宋大儒张横渠主张“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习先生,为了两岸人民,让我们一起努力、“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为中华民族开创更和平灿烂的未来。
谢谢大家!
关于习马会的感想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