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国家国防教育办公室

来源:漫步者作者:开心麻花2025-09-181

国家国防教育办公室(精选12篇)

国家国防教育办公室 第1篇

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就教育体制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答记者问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通知》(国办发〔2010〕48号),确定了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主要任务和试点单位,各地各校申报的国家级试点项目即将全面启动实施。针对社会各界广泛关心的教育体制改革试点有关问题,记者采访了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

1.请简要介绍一下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和战略部署?

今年7月,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新世纪以来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发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未来十年的教育改革和发展进行了全面部署,开启了我国从教育大国迈向教育强国的新征程。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是这次制定教育规划纲要的基本原则,也是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根本要求。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改革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要重视改革的系统设计和整体安排,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以改革推动发展,以改革提高质量,以改革增强活力,进一步消除制约教育发展和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全面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相适应的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教育体制机制。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育规划纲要以人才培养体制、考试招生制度、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办学体制、管理体制、扩大教育开放为重点,对教育体制改革进行了系统设计,并提出了本届政府启动实施的十大改革试点,作为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突破口。

2.在新时期新阶段推进教育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是什么?

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历程表明,每一次大的教育改革,都推进教育事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当前,我们迎来了又一次推动教育改革的大好机遇,具备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有利条件,但也要清醒地看到,教育改革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从复杂性来看,教育改革既涉及体制机制,也涉及思想观念,还涉及群众的切身利益,社会期待高,有些方面认

识不尽一致。从艰巨性来看,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任何一项重大教育改革的推进,任何一项重大教育政策措施的出台,都牵一发而动全身,一旦失误或失败,可能影响一代人或几代人。可以说,我国教育改革已进入“深水区”,面临着很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改革的难度大、压力大,矛盾也比较多,许多问题没有现成答案,需要在实践中探索。

因此,为了尽可能地少走弯路,避免折腾,使改革的收益最大化,改革的风险最小化,必须积极稳妥地推进教育改革,做到统筹谋划,系统设计,循序渐进。一是重视顶层设计,对各项改革都有一个前瞻性的通盘考虑和设计,明确目标任务和操作步骤。二是突出重点,抓住那些长期困扰教育科学发展的难点问题和社会充满期待的热点问题,集中力量争取突破,不能全面铺开、平均用力。三是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将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的可承受程度有机统一起来。按照这些要求,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将从三个层面系统推进教育改革:一是重大标准、重要制度的改革,以及复杂、敏感、系统性强的改革,由国家层面进行统筹谋划,在做好整体设计的基础上统一组织实施;二是对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由省级人民政府和中央有关部门在国家指导下开展试点,取得经验后,再总结推广;三是各地各校结合自身实际,根据规划纲要的要求,自行组织改革试验。

3.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是哪些?

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多层次、多领域的体制机制相互关联、相互影响。教育改革必须紧紧围绕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各项改革任务,着眼于破除制约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着眼于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重点难点问题和突出矛盾,力争在4个方面取得新突破。一是在人才培养体制改革上取得新突破,着力推进教育教学内容和方法、课程教材、考试招生和评价制度改革,探索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二是在办学体制改革上取得新突破,着力推进落实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改革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善民办教育发展环境,提高中外合作办学水平。三是在管理体制改革上

取得新突破,着力建立健全加快学前教育发展的体制机制,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多种途径解决择校问题,深化高等教育管理方式改革、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四是在保障机制改革上取得新突破,着力健全教师管理制度、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完善教育投入机制、提高教育保障水平,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

4.开展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基本原则主要有三条:一是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重大现实问题。从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入手,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努力解决深层次矛盾,把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推进教育改革的出发点,把能否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经济社会需要作为检验教育改革的根本标准。二是坚持统筹谋划,确保改革协调有序推进。搞好总体设计,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把立足当前与兼顾长远相结合,专项改革与综合改革相结合,着眼于事关全局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有计划、有步骤地扎实推进,确保改革的科学性、系统性。三是坚持因地制宜,鼓励各地各校大胆试验。充分考虑我国城乡差别大、发展不平衡的现实,把整体部署和尊重基层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地方、学校和师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鼓励各地各校紧密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增强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内在动力,努力形成全社会共同推进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良好局面。

5.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地区和试点单位是如何确定的?

为做好教育规划纲要的贯彻落实工作,从今年年初开始,教育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就结合规划纲要提出的重大改革,研究确定了近期启动实施的重点任务,并将这些重点任务公开发布,请愿意先行先试的地区和学校,选择一项或几项申报国家改革试点,按照“自愿申报、专家评审、协商论证、综合平衡、统一部署”的原则,制定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总体方案。在第一轮申报的时候,共有500多个改革项目,各地各校改革的积极性很高。教育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组织相关领域的专家,主要从科学性、合理性、操作

性等方面,对所有项目提出修改完善建议,并将意见反馈给申报单位,进一步完善试点方案。试点方案再次上报后,教育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组织由教育部门、相关管理部门和专家组成的综合评审组,重点就试点方案的改革措施、配套政策、保障条件等进行研究论证,提出修改完善建议,反馈给申报单位。经过“三下三上”的过程,总体方案不断完善,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进一步听取了与会代表的意见。大家认为,总体方案体现了顶层设计、试点先行、有序推进的原则。根据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大家所提的意见建议,又对试点总体方案进行修改完善,并按程序审定。8月27日,国务院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对教育体制改革试点进行了统一部署。不久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通知》,明确了试点的重点任务和试点地区、试点单位。所有的试点项目,都是各地各校根据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改革要求,紧密结合自身实际研究设计的。

6.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基本内容为三大类,即专项改革试点、重点领域综合改革试点和省级政府教育统筹综合改革试点。专项改革包括10大试点任务:基础教育有3项,分别是加快学前教育发展、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探索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途径;高等教育有3项,分别是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高等学校办学模式和建设现代大学制度;另外4项是改革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善民办教育发展环境、健全教师管理制度和完善教育投入机制。重点领域综合改革试点,包括基础教育综合改革试点、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和民办教育综合改革试点。省级政府教育统筹综合改革试点,旨在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探索政校分开、管办分离实现形式。统筹推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统筹城乡、区域教育协调发展。统筹编制符合国家要求和本地实际的办学条件、教师编制、招生规模等基本标准。统筹建立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保障教育投入稳定增长的体制机制。总的来看,试点任务涵盖了各级各类教育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每项任务在确定试点地区时统筹考虑了东、中、西部的布局。

7.在全国性的教育体制改革试点中如何搞好统筹协调?

这次教育体制改革试点涉及面广、情况复杂、任务十分艰巨,必须搞好统筹协调。一要做到“上下结合”。教育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最根本的事业,体现着国家意志,教育的大政方针和基本制度必须由国家统一制定。但教育是一个庞大的系统,管教育的是各级政府,办教育的是各个学校。学校的实际情况如何,教育改革的效果如何,包括校长、老师在内的一线教育工作者,还有学生和家长往往是最清楚的。任何一项改革,只有既得到学生、家长和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支持,又符合国家的要求,才能真正推行、取得成功。二要做到“左右结合”。据初步统计,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各项任务,涉及约60个部门和团体的合作。任何重大改革,只有加强统筹协调,得到各相关方面的密切配合和大力支持,得到社会各界的关心、理解和帮助,才能凝聚改革的力量,减少阻力,形成合力。三要做到“点面结合”。改革必然导致原有格局的调整、体制机制的创新,先在点上取得突破,才能减少和消除阻力,控制可能存在的风险,留出后续完善的空间。凡是涉及面广的重大政策,应该在一些地区和学校先行先试,取得成功经验后,再由点及面推广。这样做可以减少改革成本,使改革收益最大化。四要做到“远近结合”。教育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教育领域的许多矛盾是长期积累形成的,原因也比较复杂,解决起来需要一个过程。要对各种问题和矛盾进行科学分析,既要进行长远谋划,又要明确近期任务。对于反映突出的问题,要优先列入改革日程,及早启动改革,让老百姓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五要做到“软硬结合”。近些年来,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党和政府对教育的重视,我们在硬件建设上取得了很大进展。今后在继续加快改善办学条件的同时,要更加重视软件建设,加强思想观念的更新、方式方法的转变和体制机制的创新。只有硬件软件同时建设、同步加强,才能提升教育发展水平。

8.如何确保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取得成功?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为加强对全国教育体制改革工作的组织领导,国务院成立了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由20个部门组成,主要职责是审议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方针和政策措施,研究部署、指导实施教育体制改革工作,统筹协调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由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组织领导,省级人民政府和国家

有关部门组织实施。各地各部门要紧密结合自身实际,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切实加强对改革试点工作的领导,确保组织到位、责任到位、保障到位。

二是加强检查指导。为加强对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指导,已于11月中旬成立了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咨询委员会的重要职责之一,就是对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进行检查、指导和评估,及时向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提出报告。各地各校的试点项目实施方案,都要经咨询委员会评审、完成备案程序后,才能启动实施。改革试点启动后,省级人民政府和国家有关部门要建立督促检查机制,按照试点实施的计划进度,开展跟踪调研,及时了解情况,定期进行评估,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试点方案。对于实施中需要突破的政策和规定,要根据教育规划纲要确定的原则和精神,充分论证,积极探索,稳妥操作。对于实施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要深入分析和系统评估,做好预案,积极化解,确保改革平稳推进。对于实施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认真研究,及时妥善处理,避免出现大的偏差。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将根据试点进展情况对试点项目进行动态调整和补充。对措施不具体、保障不到位、成效不明显、群众不满意的试点项目,对以改革试点名义进行不正当办学行为的试点单位,将予以调整。

三是加强宣传引导。推进教育体制改革,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要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意见,动员各方面力量支持改革。对在改革实践中涌现的新思路、新办法、新举措,只要有利于教育事业科学发展,都应给予保护和支持。对于实践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好成果,要及时总结,组织交流,加以推广,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扎扎实实把改革引向深入。

国家国防教育办公室 第2篇

【发布日期】2008-10-15 【生效日期】2008-10-15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教育部办公厅、卫生部办公厅、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办公室关于开展学校食品卫生安全

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卫生厅(局)、食品药品监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卫生局、食品药品监管局:

最近,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暴露出食品卫生安全存在的突出问题,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迅速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加以处置,同时要求举一反三做好相关工作,防患于未然。为切实加强学校食品、饮用水卫生安全,确保广大师生身心健康,根据全国学校卫生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教育部、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决定联合开展学校食品卫生安全专项整治行动。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全面检查,突出重点。依据《食品卫生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对各级各类学校食堂、校内食品小卖部、饮食店、食品超市、学校自备供水及二次供水等进行全面检查,并要特别加强对农村寄宿制学校的重点检查。

检查重点包括:食堂、食品小卖部、饮食店等领取食品卫生许可证情况;食品从业人员健康体检情况;相关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制度与措施落实情况,对承包食堂的监督管理、食堂承包者资质与准入要求;食品采购、贮存、加工、餐饮具消毒等各个环节卫生制度和卫生要求落实情况;食堂安全保卫制度落实情况;自备供水、二次供水水质消毒、检测及达标情况。

二、强化领导,周密组织。学校食品(饮用水)卫生安全关系广大师生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各地各级教育、卫生行政部门、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和学校必须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加强对本次专项整治行动的组织领导,各级教育、卫生行政和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主要负责人要靠前指挥。各地由教育部门牵头,要尽快结合实际,制订操作性强的工作方案,迅速组织开展排查整治工作,并于今年11月底前完成学校自查和地方教育、卫生行政和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的督查工作,确保排查治理工作扎实有效。

三、加强整改,规范管理。地方各级卫生行政和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认真履行食品、饮用水监督职责,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责令学校限期整改并对整改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同时,要加强指导,促进学校食品、饮用水卫生规范化管理。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重视对食品、饮用水卫生安全隐患的整改工作,做到边检查、边总结、边整改、边落实。对排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学校必须按照卫生行政、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提出的整改意见,认真整改,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要督促学校限期完成整改,并进行复查,确保食品、饮用水卫生安全隐患得到消除,学校食品、饮用水卫生安全管理得到落实。教育、卫生行政和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对排查整治不力,整改措施不落实的地方和学校,予以通报批评。对工作措施得力、成效突出的,要总结经验,树立典型,宣传推广。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在今年12月10日前将专项检查工作总结报教育部。教育部会同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将于12月至明年1月对各地开展专项排查整治情况进行抽查,并对抽查结果进行通报。

教育部办公厅 卫生部办公厅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办公室

二○○八年十月十五日

第比利斯国家奥委会办公室 第3篇

项目地点:格鲁吉亚第比利斯

竣工时间:2011年12月

Architects:Architects of Invention

Location:Tbilisi, Georgian

Completion:December 2011

来自格鲁吉亚的先锋建筑事务所Architects of Invention完成了该办公室项目极富现代气息的室内设计。该建筑坐落在城市的南部, 这里是城市的历史文化区, 建造了大量18世纪的德国、法国和意大利风格的建筑。原建筑始建于19世纪, 当时被用作一处私人住宅, 后来自19世纪70年代以来一直被政府使用。即便建筑复古的外观保留了下来, 但其内部却弥漫着强烈的现代气息, 彰显着一种对旧式苏维埃风格建筑的摒弃。室内的所有元素都经由建筑师之手, 从韵味十足的接待台一个标准的长方形桌子, 在其中心位置有一个很深的醒目裂痕到地板上的跑道标记, 这些标记用于引导参观者参与到互动展示中。整个项目中也许最引人注意的要数贯穿了四层空间并连通展览空间和办公空间的蜿蜒的楼梯。建筑师将地下一层强化来实现上层空间墙面开口的最大化, 所以楼梯可以穿透整个内部空间。楼梯是中纤板材的钢架结构, 楼梯的木架部分、台阶以及扶手都运用了枫木单板材料。

看似蜿蜒曲折的无尽的楼梯是对人类梦想无限可能性的一种映射。建筑师Niko Japaridze就此解释道:“室内设计是体育运动中的活力动感在楼梯和接待台设计上的抽象表达。步入室内, 进入眼帘的是散布着诸多裂痕的内嵌式接待台, 之后你会看到动态的楼梯如同通往奥利匹亚的开放通道, 说明努力无止境, 人类的创举无人可阻。”

建筑师还直接受邀对建筑室外、周围的花园景观、展示空间和供100多名员工使用的办公空间进行了改建。

Pioneering Georgian practice Architects of Invention have designed a dramatic contemporary interior to the National Olympic Committee House in Tbilisi.The building is situated in the southern part of the city in the historical quarter rich in 18th century German, French and Italian architecture.The building was originally built in the 19th century as a private residence and has been used for government purposes since the 1960s.While the exterior maintains its classical attributes, the interior is strongly contemporary and demonstrates a definitive move away from the Soviet architecture of the past.

The architects worked on all elements of the interior, from the intriguing reception desk-a standard rectangular table that is fissured with an arresting crevice that cuts deeply through the centre-to the athletic track markings on the floor that guide visitors around the interactive displays for young visitors to the museum.Perhaps the most striking element of the scheme is the staircase that winds through the building's four storeys, linking exhibitions spaces and offices.The architects had to reinforce the basement level to allow large openings in the walls of the upper storeys so that the staircase could penetrate the structure.The staircase is a steel frame with MDF panels and the frame, steps and handrails are finished with maple veneer.

The seemingly endless twists and turns of the staircase refer to the limitless possibilities of human achievement.Architect Niko Japaridze explains"This work represents the idea of dynamics in sport with the abstract compositions of the staircase and the reception table.The first object you encounter is the introverted desk with its never-ending fissure, and then you meet the extroverted staircase-like the open path to Olympus, where the summit meets its own reflection, inferring that striving never ends, that there is no limit to

The architects was directly invited to complete the restoration of the exterior, landscape design of surrounding gardens, museum design and office spaces for over100 members of staff.

国家国防教育办公室 第4篇

(教育部网站,2014-9-17)

教育部提出

关于教师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指导意见

志愿服务是无偿为社会及他人提供帮助和服务的公益行为,是新时期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是广大教师坚定理想信念、提高道德情操、用爱心奉献自身学识、引领社会风尚的重要途径。为更好地鼓励和支持广大教师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深入了解国情、社情、民情,在实践中提升专业素质和社会服务能力,教育部提出一系列指导意见。

总体要求是: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按照广泛参与、长期坚持、注重实效的要求,结合教师职业特点和优势,发挥教师志愿服务的示范效应和育人功能,立足教育,服务社会,将志愿服务与促进学生成长相结合,与提升教师品德修养和学识水平相结合,努力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指导意见提出,要坚持鼓励原则、自愿原则、无偿原则和量力原则等基本原则;要丰富志愿服务内容,创新志愿服务形式;构建部门联动的工作体系,形成教师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完善教师志愿服务保障条件。

国家国防教育办公室 第5篇

全国外语水平考试时间安排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有关部门(单位)教育(人事)司(局),解放军总政治部干部部,部属各高等学校:

现将2011年国家公派留学人员全国外语水平考试(WSK)的有关安排通知如下:

一、考试日期和语种

第一次考试时间定于2011年6月4日,开考英语(PETS-5)、法语(TNF)和德语(NTD),口试从笔试当日下午开始;第二次考试时间定于2011年12月10日,开考英语(PETS-5)、日语(NNS)和俄语(ТПРЯ),口试从笔试当日下午开始。

二、报名日期和办法

(一)报名日期: 第一次考试报名时间定于2011年4月11日至15日,第二次考试报名时间定于2011年10月10日至14日,考点可根据当地情况提前报名。考生可以函报,但必须提前与考点联系。

(二)报名办法: 采取集体报名和个人报名两种办法。集体报名须持单位介绍信和有考生亲笔签名的身份证复印件;个人报名须持本人的居民身份证或护照(军人凭相应的身份证件)。报名时, 考生须交近期一寸正面免冠照片一张。函报考生,还应向考点提供有考生亲笔签名的身份证复印件。考生考试时所持身份证件必须与报名时所持身份证件一致,身份证件不一致者不得参加考试。

三、报名考试地点

英语(PETS-5)考点:

北京市教育考试指导中心

(电话:010-64269988)

北京语言大学

(电话:010-82303550)

北京外国语大学

(电话:010-88817840)

天津外国语学院

(电话:022-23245567)

河北师范大学

(电话:0311-80788519)

山西大学

(电话:0351-7011732)

内蒙古工业大学

(电话:0471-6575727)

辽宁省留学服务中心

(电话:024-86909660)

大连外国语学院

(电话:0411-82592944)

吉林省自学考试办公室

(电话:0431-84658704)

吉林大学

(电话:0431-88499358)

黑龙江大学

上海外国语大学

南京大学

浙江教育考试服务中心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点:合肥)

福州大学

厦门大学

江西师范大学

山东师范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地点:青岛)

郑州大学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地点:洛阳)

武汉大学

湖南大学

湖南师范大学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广西大学

海南省考试局

四川外国语学院(地点:重庆)

(电话:0451-86609153)(电话:021-35372584)(电话:025-83593330)(电话:0571-88907628)(电话:0551-3601917)(电话:0591-22866857)(电话:0592-2185305)(电话:0791-8506254)(电话:0531-86180084)(电话:0532-66787010)(电话:0371-63887548)(电话:0379-69843766)(电话:027-68752843)(电话:0731-88823272)(电话:0731-88872294)(电话:020-36207153)(电话:0771-3237226)(电话:0898-65851886)(电话:023-65385446)

四川大学

(电话:028-85407413)

贵州师范大学

(电话:0851-6702143)

云南师范大学

(电话:0871-5516408)

西安外国语大学

(电话:029-85309384)

兰州大学

(电话:0931-8912115)

青海省小岛文化教育发展基地

(电话:0971-6306946)

宁夏大学

(电话:0951-2061069)

新疆大学

(电话:0991-8582938)日语(NNS)和俄语(ТПРЯ)考点:大连外国语学院、北京语言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外国语学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吉林大学、新疆大学。

法语(TNF)考点:北京语言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德语(NTD)考点:北京语言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四川大学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四、考试成绩及发送办法

(一)教育部考试中心负责阅卷和将成绩通知各考点。

(二)成绩通知单在考试后两个月左右由各考点转发给有关单位或个人。

(三)考试成绩对于申请国家公派留学有效期为两年, 如作其他用途的,由各成绩使用单位自行决定。

请尽快将本文转发至有关单位,通知拟申请公派留学及已获公派留学资格但外语未达标人员按时报名。

教育部办公厅

国家国防教育办公室 第6篇

关于申报2011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项目的通知

教职成厅函[2011]4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财政厅(局),计划单列市教育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劳动保障)局、财政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劳动保障局、财务局: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按照《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的意见》(教职成〔2010〕9号,以下简称《意见》)精神,经研究,决定启动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2011项目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建设重点

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以深化办学模式、培养模式、教学模式和评价模式改革为重点,以推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为核心,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企业岗位用人和技术进步的需求,在全国范围内重点建设一批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使其在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中发挥引领、骨干和辐射作用,进一步提高中等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在资金安排上,向国家重点发展的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的学校和项目倾斜。在建设内容上,重在强化内涵,创新体制机制,提升教育质量,原则上不支持基础设施建设。

二、工作程序

(一)地方预审推荐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牵头,会同同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财政部门组织专家,开展本地区项目学校预审遴选工作,根据中央下达的项目学校控制数(名额分配见附件3),确定本地区拟推荐申报的项目学校,由省级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和财政部门统一将项目学校名单及申报材料报至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财政部。

(二)中央组织复核

教育部会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财政部组成专家组,对各地推荐申报的项目学校材料进行复核,根据需要对项目学校申报信息进行现场抽查。

(三)社会公示

复核结束后,在教育部网站(),在“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专栏,浏览并下载本通知及附件的电子文档。

附件:

1.2011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项目学校遴选基本条件.doc

2.2011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项目申报书(格式).doc

3.2011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项目学校控制数名额分配表.doc

教育部办公厅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

财政部办公厅

国家国防教育办公室 第7篇

教体艺厅〔2008〕6号

教育部办公厅

卫生部办公厅 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办公室关于开展 学校食品卫生安全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卫生厅(局)、食品药品监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卫生局、食品药品监管局:

最近,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暴露出食品卫生安全存在的突出问题,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迅速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加以处置,同时要求举一反三做好相关工作,防患于未然。为切实加强学校食品、饮用水卫生安全,确保广大师生身心健康,根据全国学校卫生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教育部、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决定联合开展学校食品卫生安全专项整治行动。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全面检查,突出重点。依据《食品卫生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对各级各类学校食堂、校内食品小卖部、饮食店、食品超市、学校自备供水及二次供水等进行全面检查,并要特别加强对农村寄宿制学校的重点检查。

检查重点包括:食堂、食品小卖部、饮食店等领取食品卫生许可证情况;食品从业人员健康体检情况;相关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制度与措施落实情况,对承包食堂的监督管理、食堂承包者资质与准入要求;食品采购、贮存、加工、餐饮具消毒等各个环节卫生制度和卫生要求落实情况;食堂安全保卫制度落实情况;自备供水、二次供水水质消毒、检测及达标情况。

二、强化领导,周密组织。学校食品(饮用水)卫生安全关系广大师生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各地各级教育、卫生行政部门、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和学校必须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加强对本次专项整治行动的组织领导,各级教育、卫生行政和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主要负责人要靠前指挥。各地由教育部门牵头,要尽快结合实际,制订操作性强的工作方案,迅速组织开展排查整治工作,并于今年11月底前完成学校自查和地方教育、卫生行政和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的督查工作,确保排查治理工作扎实有效。

三、加强整改,规范管理。地方各级卫生行政和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认真履行食品、饮用水监督职责,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责令学校限期整改并对整改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同时,要加强指导,促进学校食品、饮用水卫生规范化管理。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重视对食品、饮用水卫生安全隐患的整改工作,做到边检查、边总结、边整改、边落实。对排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学校必须按照卫生行政、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提出的整改意见,认真整改,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要督促学校限期完成整改,并进行复查,确保食品、饮用水卫生安全隐患得到消除,学校食品、饮用水卫生安全管理得到落实。教育、卫生行政和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对排查整治不力,整改措施不落实的地方和学校,予以通报批评。对工作措施得力、成效突出的,要总结经验,树立典型,宣传推广。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在今年12月10日前将专项检查工作总结报教育部。教育部会同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将于12月至明年1月对各地开展专项排查整治情况进行抽查,并对抽查结果进行通报。

教育部办公厅

卫生部办公厅 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办公室

国家国防教育办公室 第8篇

近期, 国家质检总局打假办公室通报了2011年全国质检部门酒类执法打假和专项整治行动有关工作情况。

据介绍, 2011年酒类产品打假工作呈现3大特点:一是部门协作力度进一步加大。2011年4月~6月, 由国家质检总局和公安部联合牵头, 会同有关部门开展的以打击制售假冒进口葡萄酒为重点的酒类专项打假集中行动取得明显成效, 仅质检部门就检查生产企业、进口商10 573家, 立案查处质量违法案件281起。二是大要案督察力度进一步加大。2011年3月, 国家质检总局联合公安等部门, 组织广东、山东、河北、上海4地执法部门对被举报的10家酒类生产企业进行执法检查, 查实8家存在伪造产地、厂名和虚假标注等级、年份等问题, 现场查获违法产品86 581瓶, 货值5 000余万元。三是长效执法打假机制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按照标本兼治、着力治本的原则, 国家质检总局积极探索建立健全酒类执法打假长效机制, 联合公安部下发了《关于在打击假冒伪劣商品违法犯罪中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的通知》, 加强涉及食品非法添加案件查处和司法移送工作, 严禁以罚代刑、有案不移, 并制定了《关于依法严惩食品生产加工非法添加违法行为的规定》等重要规范性文件。

国家国防教育办公室 第9篇

国家国防教育办公室 第10篇

情况检查工作的通知

各市(州)教育局、省属普通中等专业学校: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助学金和免学费政策落实情况检查工作的通知》(教监厅函[2010]12号)要求,为进一步规范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免学费资金发放和管理工作,促进中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决定对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和免学费政策落实情况工作开展全面检查,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检查工作范围

主要检查中等职业学校2007年秋季至2010年春季中职国家助学金和2009年秋季至2010年春季学费政策落实情况。

二、检查工作内容:

按照《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财教[2007]84号)和《财政部 教育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发放管理工作的通知》(财教[2008]336号)等文件的规定,重点对照检查以下内容:(1)中等职业学校办学资质清查情况;(2)中等职业教育学籍申报与审核情况;(3)国家助学金、免学费名单申报与审核情况;(4)国家助学金、免学费资金管理情况。具体内容详见附件。

三、检查工作安排

此次检查由教育厅监察室、职成处、财务处、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共同组织实施。检查分为自查自纠、全面检查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自查自纠(10月1日至10月15日)。各地有关部门、省属普通中等专业学校要按本通知所列检查内容逐项自查,根据自查发现的问题逐一进行整改。各地教育监察、职教、财务和学生资助管理部门,对本地区所辖学校自查自纠情况进行重点抽查。各市(州)、各学校请于于10月20日前将自查自纠情况报省教育厅监察室、职成处、财务处和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第二阶段:全面检查(10月15日至10月25日)。省教育厅将组织检查组,对各市(州)、省属普通中等专业学校国家助学金和免学费政策落实情况进行全面检查。

四、检查工作要求

(一)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各地教育主管部门要扎实组织好本地区中等职业学校认真开展自查自纠工作,同时采取重点检查、随机抽查等方式了解学校自查自纠情况,要注重实效,坚决杜绝“走过场”,切实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二)要督促学校认真整改,完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通过检查督促各地严格按有关文件规定,规范国家助学金、免学费对象范围,申报和审核程序,发放标准和发放方式;督促各学校校长严格履行国家助学金管理第一责任人的职责;督促各级中职学籍和学生资助管理部门严格按规定的程序和时限,审核学校上报的学籍和受助学生名单。

(三)要严肃查处各种违规行为,确保国家助学资金安全、有效,对截止到2010年9月底国家助学金结余资金要摸清底数。附件:

1.2007秋季至2010年春季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助学金政策落实情况检查报表

2.2007秋季至2010年春季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免学费政策落实情况检查报表

国家国防教育办公室 第11篇

【发布文号】教职成厅[2009]1号 【发布日期】2009-01-04 【生效日期】2009-01-04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教育部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2008年认定的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名单的通知

(教职成厅[2009]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

2003年以来,我部逐年开展了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调整认定工作,各地采取积极措施加强职业学校基础能力建设,有力地推动了中等职业学校的建设和布局结构调整工作,促进了中等职业教育整体培养能力的提高,促进了招生规模的扩大,对中等职业教育快速健康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2008年12月,我部组织专家组对各地2008年申报的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备选学校进行了评审,中国音乐学院附属中等音乐专科学校等110所学校达到了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标准,现将名单予以公布。

希望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主管部门进一步重视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建设工作,加强对学校的建设和管理,进一步提高中等职业教育办学水平。被认定的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要再接再厉,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将学校建设成为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办学条件好,教育质量与办学效益高,社会声誉好,能够在办学和改革各个方面起骨干和示范作用的高水平的中等职业学校。

附件:教育部2008年认定的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名单

教育部办公厅

二○○九年一月四日

附件:

教育部2008年认定的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名单 北京市1所

中国音乐学院附属中等音乐专科学校

河北省13所

秦皇岛市中等专业学校

唐海县职教中心

磁县职教中心

曲周县职教中心

安新县职教中心

衡水铁路电气化学校

辛集市职教中心

灵寿县职教中心

滦平县职教中心

宣化县职教中心

临西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邢台工程职业技术学校

隆尧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山西省3所

山西省工业管理学校

山西省工贸学校

山西省太原市尖草坪区第一职业中学

内蒙古自治区7所

乌海市职业技术学校

奈曼旗民族职业中专学校

卓资县职业中学

呼和浩特市机械工程职业技术学校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附属中等艺术学校

呼和浩特市艺术学校

乌兰察布市民族艺术学校

辽宁省15所

大连市交通口岸职业技术学校

大连市计算机中等职业技术专业学校

北票市职教中心

北方工业学校

辽中县职业教育中心

锦西工业学校

大连市经济贸易学校

辽宁省服务学校

铁岭工程技术学校

辽宁省辽阳市中医学校

辽宁省工贸学校

建平县职业教育中心

凌源市职业教育中心

葫芦岛市连山区职业教育中心

铁岭市外事学校

吉林省4所

长春市体育运动学校

吉林省城市建设学校

桦甸市职教中心

磐石市职教中心

黑龙江省3所

大庆建设中专

伊春卫生学校

齐齐哈尔卫生学校

江苏省3所

赣榆县金山职业高级中学

苏州评弹学校

扬州文化艺术学校

安徽省3所

安徽省濉溪县职业教育中心

安徽建设学校

亳州市第一高级职业中学

福建省9所

福建省厦门市集美职业技术学校

福建省石狮鹏山工贸学校

泉州电子科技学校

福建铁路机电学校

福建省泉州市农业学校

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职业中专学校

福建商贸学校

福建省惠安开成职业中专

厦门艺术学校

江西省3所

赣西高级职业中专学校

江西省于都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江西省安远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山东省4所

青岛经济职业学校

威海艺术学校

威海工业技术学校

莒县职业教育中心

湖北省11所

湖北省襄樊市护士学校

湖北省黄冈工程学校

湖北省崇阳县职业教育中心

湖北省武汉市体育运动学校

湖北省蕲春县理工中等专业学校

湖北省荆州市劳动中等专业学校

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职业技术学校

湖北省石首市机电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武汉市艺术学校

湖北省十堰市艺术学校

武汉音乐学院附属中等音乐学校

广东省3所

广东省经济贸易技术学校

河源市卫生学校

深圳市宝安职业技术学校

广西壮族自治区1所

广西壮族自治区艺术学校

重庆市4所

重庆市商务学校

重庆铁路运输中等专业学校

重庆工艺美术学校

重庆市涪陵区职业教育中心

四川省7所

南江县小河职业中学

长宁县职业高级中学

成都水电工程学校

大竹县职业中学

眉山科学技术学校

四川省信息通信学校

四川省电子商务学校

贵州省2所

荔波县职业高级中学

遵义县职业教育中心

云南省3所

保山市中等专业学校

文山州民族职业技术学校

大理市中等职业学校

陕西省2所

镇安县职业教育中心

柞水县职业教育中心

甘肃省6所

兰州城建学校

陇南市卫生学校

华亭县职业教育中心

临泽县职业教育中心

景泰中等职业学校

临洮县职业教育中心

宁夏回族自治区3所

宁夏生态工程学校

宁夏水利学校

灵武市职业教育中心

国家国防教育办公室 第12篇

为进一步推动教师培训改革,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现就做好2014年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以下简称“国培计划”)示范性项目、中西部项目和幼师国培项目实施工作,提出如下要求:

一、认真做好培训调研,按需设置培训项目

各地要对“国培计划”项目实施情况进行全面调研,深入农村学校,重点听取一线教师的意见,找准项目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明确工作重点。要对教师教育教学行为进行诊断分析,准确把握教师培训需求,细分培训对象,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规划设计,确保项目设置的针对性和科学性。

“示范性项目”进一步凝练培训重点,旨在加强高端培训,倾斜支持体育、美育、特殊教育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等紧缺领域教师培训,创新完善教师网络研修模式,加强专兼职培训者队伍建设。“中西部项目”和“幼师国培”项目本要加大送教培训力度,切实扩大培训受益面;进一步完善置换脱产研修,推动短期集中培训改革,提高远程培训质量;专设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项目,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

二、推进综合改革,破解重点难点问题

各地要针对项目实施中存在的培训内容针对性不强、培训方式单一和培训质量监管薄弱等重点难点问题,切实改进培训课程,创新培训模式,优化项目管理体制,推进“国培计划”综合改革。要根据教师专业发展规律,试行跨培训,系统设计递进式培训课程,满足教师不同阶段需求,促进教师专业持续发展。积极创新培训模式,促进教师边学习、边实践、边提升,实现学用结合。优化项目管理体制机制,改变以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培训任务承担院校(机构)管理为主局面,推动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培训机构和中小学校协同创新,齐抓共管,形成合力,确保培训质量和水平。

“示范性项目”遴选有条件的地区和培训机构先行先试,为“中西部项目”“、幼师国培”项目和各地教师培训综合改革探索模式。各地要结合本地实际,参照“示范性项目”做法进行改革试点。

三、推行混合式培训,提升培训实效性

要有效利用教师网络研修社区,切实推行混合式培训。各地要将网络研修社区作为项目申报的重要条件。集中培训项目要将集中面授与网络研修相结合,面授阶段要切实提升实践性培训效果,通过现场诊断,帮助教师发现问题,通过案例教学、实践观摩和情景体验等方式,帮助教师解决教育教学问题;将返岗实践作为培训的组成部分,利用网络研修社区对教师进行指导和管理,确保学以致用。远程培训项目要将网络研修与现场实践相结合,建立并完善“个人空间――教师工作坊――研修社区”一体化网络研修体系,通过建立学科组、学校、区域性教师学习共同体,做好线下研修,确保现场实践成效。

“示范性项目”深入实施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建立校本研修良性运行机制;实施教师工作坊高端研修,将集中面授与教师工作坊研修相结合,探索骨干教师常态化培训模式。“中西部项目”和“幼师国培”置换脱产研修和短期集中培训要有效利用教师网络研修社区,进一步创新模式,提升培训效果;远程培训项目要推行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

四、强化项目管理,确保培训质量和水平

各地要针对项目组织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协调指导不够、部分培训方案质量不高、部分学员参训动力不足、经费配置需要优化和过程监管需要加强等问题,采取硬招、实招,强化项目管理,确保培训质量和水平。

1.下移管理重心。各省级教育、财政部门要进一步明确项目管理分工,落实各方责任,建立“联合立项、分工负责、协作推进”的工作机制,强化地市和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在培训立项阶段和组织实施过程的参与,确保项目管理落到实处。

2.严格培训方案评审。各地在今年招投标时,须根据绩效评估结果,实行末位淘汰,严守底线。细化评审指标体系,公开评审标准,随机抽取专家进行评审,公正评审每一所申报院校(机构)的每一个培训方案,严把培训质量关,确保遴选高水平院校(机构)承担培训任务。

3.激发学员参训动力。各地要细化学员选派资格条件,改进选派程序,遴选条件符合、参训积极性高的教师参训。通过建立“个人空间”和电子档案等方式,有效呈现学员学习过程及成效,完善学员评价机制。试行通过学分管理,进一步激发学员参训动力。

4.优化项目经费配置。各地要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合理分配培训经费。一般情况下,“中西部项目”置换脱产研修安排45%左右、短期集中培训安排25%左右、远程培训安排30%左右;“幼师国培”置换脱产研修安排35%左右、短期集中培训安排45%左右、转岗教师培训安排20%左右。要加强经费使用监管,确保专款专用,厉行勤俭节约。各地要落实工作经费,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5.重点加强过程监管。各地要有效利用信息管理系统,实现项目申报、方案评审、组织实施和绩效考核全过程的信息化管理。建立项目实施过程监控机制,向各地定期通报监管评估结果,强化评估结果应用。

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应于本通知印发后15天内在“国培计划”网站发布招投标通知。相关省(区、市)应在4月30日前完成“中西部项目”和“幼师国培”规划方案研制和招投标工作,按相关要求报送教育部、财政部评审。对经核实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培训组织管理不力、参训学员满意度低、培训经费使用不当等类似问题的省份,中央财政将核减该省份当年“国培计划”专项经费。

附件:1.“国培计划(2014)”――示范性项目 2.“国培计划(2014)”――中西部项目和幼师国培项目

附件1

“国培计划(2014)”――示范性项目

为示范引领各地教师培训改革,加大教师培训模式创新力度,2014年“示范性项目”重点围绕推进综合改革、加强紧缺领域教师培训、创新完善教师网络研修、提升培训能力,开展以下培训。

国家国防教育办公室

国家国防教育办公室(精选12篇)国家国防教育办公室 第1篇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就教育体制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答记者问日前...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