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俄罗斯人的健康生活

来源:开心麻花作者:开心麻花2025-09-181

俄罗斯人的健康生活(精选6篇)

俄罗斯人的健康生活 第1篇

1 俄罗斯人的祝酒词的概述

祝酒词是在各类酒席宴会上发表的一种应酬说辞, 表达了主人对来宾的热情欢迎与真挚问候, 客人以衷心的祝愿进行表示答谢, 是主人招待宾客常见的一种礼仪方式。一般情况下, 在宴席上主人与宾客均要致祝酒词。祝酒词是宴席上使用频率较高的一种说辞, 因以酒为媒介, 采用的语言热情奔放, 为宴席增添了许多友好的氛围。但在一些特殊的宴席, 祝酒词需要与宴会氛围相符合, 表达出深沉、委婉或诙谐的思想。祝酒词要围绕宴席的中心话题, 不同类型宴席采用不同的祝酒词, 总体来说祝酒词具有两个特点:第一是祝愿性。祝愿事情圆满顺利或祝愿人们健康幸福, 为了相聚、健康和爱是祝酒词中常用的说辞。第二是简短、凝练。宴会场合比较盛大或隆重, 因此祝酒词不能过长, 说辞一定要简短明了且具有吸引力。

俄罗斯具有独特的酒文化, 俄罗斯人对于酒有着深刻理解与爱好, 在宴席上进行举杯喝酒时都善于说祝酒词, 祝愿相会与健康, 祝愿和平与友谊, 祝愿爱是餐桌上常用的祝酒说辞。因此, 祝酒词是俄罗斯人宴席上必不可少的内容, 成为一大特色。俄罗斯人的祝酒词最早是由英国传入并融入了本民族的特性。俄罗斯人的祝酒词就像一首优美的诗篇, 诙谐幽默, 充满了激情, 充分表达了对亲朋好友的情感、对他人美好品行的赞美、对生活与生命的热爱。俄罗斯人在说祝酒词也有一定的讲究, 一般情况第一杯为相聚, 第二杯祝福健康, 第三杯为所有的爱:对祖国、家庭和妻子的爱。如果是去别人家做客, 最后一杯要敬给女主人, 祝酒词就要表示对女主人高超厨艺的赞赏和辛勤劳动的感谢。俄罗斯人的祝酒词应当与场合相吻合。正式场合的祝酒词要进行严肃、深沉和委婉的表达;亲朋好友聚会的祝酒词可以进行谐谑和调侃式的表达;婚礼上的祝酒辞要注重于情感方面的表达。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 现代俄罗斯人的祝酒词更加实际、真诚、幽默诙谐, 更加富有激情。

2 俄罗斯人的祝酒词的构成与内容

根据俄罗斯人的习惯, 在聚会或宴席上举杯喝酒时都要说祝酒词, 俄罗斯人的祝酒词在结构方面要具有开头、主体、结尾三个组成部分。开头部分要表示问候、欢迎与感谢。主体部分主要是依据被宴请的对象和宴请的性质, 把主人的想法、观点和立场、意见等进行简单的表述, 主要包括追忆过去, 总结现在, 展望未来。结尾部分主要以祝福祝愿的形式, 通常采用“让我们为……而举杯”或以“为了……让我们共饮此杯”等句式来表达礼节性的祝愿。祝酒词就是交流感情、表示礼节的一种形式, 没有祝酒词的聚会和宴席就像没有祝福的婚姻一样是不完美的。祝酒词与红酒的关系密切, 没有红酒的祝酒词也无法发挥出其独特的魅力, 犹如婚礼上没有新娘一样令人遗憾。

俄罗斯人在宴席上说的祝酒词内容要根据宴席的主题或聚会的由头而确定, 围绕着中心话题进行表达。不同的宴席通常采用不同标准的祝酒词。如庆贺宴席上第一句祝酒词要献给受贺者, 第二个则要献给受贺者的父母。婚宴上的第一句祝酒词是献给新郎新娘, 通常的形式是:“今天我们欢聚一堂, 为了……和……走在了一起, 现在我们大家共同举杯, 为了新人的幸福干杯!”在整个婚宴期间要不止一次地喊:苦啊!苦啊!在葬礼或忌辰的酬客宴席上, 祝酒词通常是以逝者生命中某些幸福的感人片断作为第一部分, 以“为……的伟大无私而干杯”, 最后以“……我们永远怀念你, 你永存我们心中”作为结束语。其他如打发无聊时间美誉什么特殊目的和意义的聚会和酒宴也有一些固定的祝酒词。往往把“为相聚干杯、为友谊举杯”, 作为第一句祝酒词。酒宴中间也会穿插一些祝酒词, 如“为了我们的未来更美好干杯”、“为美丽的女士们干杯”等。

3 俄罗斯人的祝酒词中蕴含的民族性

3.1 祝酒词中蕴含着俄罗斯民族崇尚爱

按照俄罗斯的餐饮礼仪习惯, 俄罗斯人无论在何种宴席或聚会上, 在举杯喝酒时都需要各种形式的祝酒词, 在诸多的祝酒词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就是爱。爱包括所有的爱, 对国家民族、自然界、亲朋好友及家人广泛意义的爱, 更包括对上帝的爱。俄罗斯人在宴席上对自己所爱的人和喜欢的事物进行热情的讴歌赞扬, 大胆豪迈地表达着自己的真情实感。因为爱始终伴随着我们, 使我们更富有、温柔与强大。“让我们为爱我们的和我们爱的人干杯”及“为爱干杯”成为宴席与聚会中经常使用的祝酒词。

3.2 祝酒词中蕴含着俄罗斯民族具有极深的宗教情怀

宗教信仰作为一种社会意识, 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 并随着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不断的发展与深化。在俄罗斯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 俄罗斯人从未放弃过宗教信仰, 宗教信仰在俄罗斯的历史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并逐渐成为俄罗斯文化的一种存在意识。俄罗斯民族信奉东正教, 东正教的教义教规深入俄罗斯人民头脑和心灵, 上帝在俄罗斯人的心目中是无所不能、至高无上的, 因此在人民举杯祝酒时, 其祝酒词中流露出俄罗斯人对上帝的虔诚和尊敬, 充满了深厚的宗教情怀。“上帝, 请赐予我们阳光, 工作和娱乐。”这类祝酒词鲜明表现出俄罗斯人深厚的宗教信仰。

3.3 祝酒词中蕴含着俄罗斯民族的矛盾性心理

俄罗斯民族信奉东正教, 在严格遵守东正教的教规教义和各种规章制度的同时, 又极力追求醉酒后的那种自由的、无拘无束的心灵状态和自由感觉, 最大限度地释放教规教义压抑下的情感。这样的行为充分凸显出俄罗斯民族矛盾性的心理。这种矛盾的心理也充分体现在俄罗斯人的许多祝酒词中, 俄罗斯的很多祝酒词中都蕴含着俄罗斯人的矛盾性心理。俄罗斯人认为醉酒能给人带来快乐和长寿, 醉酒能给人带来好运等都明显与东正教的教规教义相矛盾。这种矛盾的心理是俄罗斯民族特有的。

4 俄罗斯人的祝酒词中折射出酒文化的特点

4.1 俄罗斯人的酒神崇拜的狂欢文化

俄罗斯民族是一个崇尚自由、民主的狂放民族, 他们的生存环境恶劣, 这也导致了俄罗斯人“酒神崇拜”和“狂欢”的酒文化特点。俄罗斯人祖居北西伯利亚寒带地区, 气候严寒, 为抵御严寒度过漫长的冬季, 饮酒就成为俄罗斯人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内容, 久而久之, 这种饮酒的习惯就演变成了俄罗斯人的一种生活习俗, 形成了独特的俄罗斯酒文化。热情奔放、粗犷豪放是俄罗斯人的性格特点, 再加上他们地处偏远严寒的西伯利亚地区, 尤其是几百年前, 人们的文化水平低, 娱乐方式少导致饮酒成为了人们生活的重要内容。俄罗斯人对酒的崇拜和对酒精的依赖是狂热的, 是其他任何民族所不具有的, 尤其是在重大的庆典和节日中, 饮酒狂欢更是达到了极致。他们开怀畅饮、载歌载舞, 尽情享受, 激情宣泄心中的兴奋和快乐。

4.2 俄罗斯民族酒文化具有双重性

由于俄罗斯民族和其他各民族以及汉族长期杂居, 互通婚姻, 经过长期的发展俄罗斯民族的血统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以混血人为主, 这也导致了俄罗斯的酒文化具有双重性。这部分人不但继承了俄罗斯酒神崇拜的狂欢文化, 而且继承了独具特色的中国式酒文化。他们既过俄罗斯人的节日, 也过中国的节日, 在节日期间他们虽然也聚在一起饮酒作乐, 但是由于他们大都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 并且深受中国独特的酒文化影响, 对过量饮酒有损健康有清醒的认识。所以他们并不热衷于祖先的酒神崇拜和狂欢文化, 对无节制的饮酒和酒后狂欢的习俗更是反感, 这就导致了当前俄罗斯民族酒文化的双重性的特点。

5 结语

总之, 祝酒词成为俄罗斯餐饮礼仪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包含着俄罗斯人的豪爽与热情、机智与幽默, 让听者产生愉悦与享乐。俄罗斯人的祝酒词中蕴含着俄罗斯民族的民族性, 折射出俄罗斯的酒文化的特点。随着俄罗斯与世界经济文化的不断交流发展, 俄罗斯人的祝酒词将成为促进人们友好感情和相互交流的重要桥梁和纽带。

摘要:酒是一种文化, 也是一种交际工具, 是宴请宾客和朋友聚会中重要的桥梁和纽带, 发挥着沟通感情和传递友谊的独特作用。俄罗斯是一个爱酒的民族,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酒文化。祝酒词作为酒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 在俄罗斯的餐桌礼仪中发挥重要作用, 宴席上的祝酒词不仅能让餐桌上的人想起相互之间美好的情感和回忆, 也能为宴饮的继续进行创造和增加热闹活跃的氛围。随着俄罗斯经济文化和相互交流的不断发展, 科学探究和分析俄罗斯人的祝酒词, 是增添餐桌欢乐气氛和增进人们情感交流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俄罗斯人,祝酒词,民族性,酒文化

参考文献

[1]容洁.俄罗斯民族性格和文化[J].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 2005, (1) :57-59.

浅谈俄罗斯人的姓氏 第2篇

或许读过俄语小说的朋友们都会被俄罗斯人冗长的称呼搞得晕头转向,甚至有人开玩笑说,一篇俄语文学作品有一半的篇幅都被俄国人的称呼所占据。的确,对于习惯了用姓氏+名字作为称呼的东方人来说,俄罗斯人由名字+父称+姓氏所构成的全称其复杂程度显然可见一斑。比如说俄罗斯总统普京的全称叫弗拉基米尔(名).弗拉基米洛维奇(父称).普京(姓);总理梅德韦杰夫的全称是德米特里(名).阿纳托利耶维奇(父称).梅德韦杰夫(姓);而著名的俄罗斯网球美女莎拉波娃,全称则是玛丽亚(名).尤里耶芙娜(父称).莎拉波娃(姓)。

和必须知道东方人的完整姓名才能知道TA是谁不同,在说俄语的国家,想要打听某个人的消息,在大多数情况下报出TA的姓氏即可。比如说提到普京,全世界没有人不知道他是俄罗斯总统。甚至圣彼得堡某中学某年新生名单一公布,大家都急切的盼望着一睹总统女儿的风采,因为“普京娜”这个姓氏实在太扎眼了,毫无疑问是普京的千金;提起拉夫罗夫,每一个活跃在外交舞台上的人都知道他是俄罗斯联邦外交部长,也是俄罗斯国内仅次于总统普京和总理梅德韦杰夫的第三号人物。此外,索尔仁尼琴在全世界也是一个响当当的姓氏,他曾经凭借巨著《古拉格群岛》获得过1970年的诺贝尔文学奖,也因为该作品被迫流亡西方20年,直到1994年才返回祖国,并在2008年离世之后获得了“俄罗斯的良心”的美誉。

东方许多典型姓氏的历史都能追溯数千年,而绝大多数俄罗斯姓氏则出现在19世纪中期之后。在19世纪中期之前的俄罗斯,除了少数王公贵族和富商以外,大多数底层民众是没有姓氏的,他们仅相当于农奴主可以随意买卖的个人财产。因此拥有家族姓氏也是当时身份地位的重要象征。直到1861年国家取消农奴制之后,俄国的广大农民才开始“获得”自己的姓氏。

日常生活中所能接触到的一切都成为了俄国底层民众姓氏的来源,其中包括自己父亲的名字或绰号、“拥有”他们的领主的姓氏、居住地地名、各种职业、各种动物或物品的名称等。直到20世纪30年代,这场“获取姓氏”运动才在俄罗斯算是基本完成。

附:一些常见或著名的俄罗斯姓氏以及其来源

来源

姓氏

Иван

Иванов

(伊万,典型俄罗斯男性名字)

(伊万诺夫,典型俄罗斯男性姓氏)

Кузнец

Кузнецов

(铁匠,职业)

(库兹涅佐夫,典型俄罗斯男性姓氏)

Козёл

Козлов

(山羊,动物名)

(科兹洛夫,典型俄罗斯男性姓氏)

Лебедь

Лебедев

(天鹅,动物名)

(列别杰夫,典型俄罗斯男性姓氏)

Мороз

Морозов

(严寒,气候条件)

(莫洛佐夫,典型俄罗斯男性姓氏)

Путь

Путин

(路,普通名词)

(普京,俄罗斯联邦现任总统姓氏)

Медведь

Медведев(熊,动物名词)

(梅德韦杰夫,俄罗斯联邦现任总理姓氏)

Горб

Горбачёв(驼背,疾病名称)

Сахар

(白糖,普通名词)

Толстой

(肥胖的,形容词)

(戈尔巴乔夫,苏联第一任兼最后一任总统姓氏)

Сахоров

苏联著名物理学家,社会活动家姓氏)

Толстой

(托尔斯泰,俄国著名作家姓氏)

俄罗斯人的家宴 第3篇

按照我国人的观念,尼娜的晚宴绝对称不上丰盛,面包、春卷阿道主食之外,便是五碟冷菜:红白相间的生鱼片,配以洋葱和红甜菜丝拌制而成的紫色“绒线”蔬菜;大片茄色香肠;白菜、胡萝卜泡菜;清蒸海鱼和青萝卜丝色拉。大家就着香肠、鱼片之类,吃几个春卷、两片面包,果腹足矣,却万难称得上是“美食”。然而,那顿晚餐,却给我留下极为美好的印象。首先,是那色彩明丽的桌布,配上几个典雅的俄罗斯风味的木质餐盘,跟色彩纷呈的菜肴自然地拼在一起,成为一个艺术整体,不须举叉品尝,便能使人获取一种非物质享受的审美愉悦。更为难得的是,尼娜家这间兼作客厅的餐室,十分高雅,寓于情调,中国古代镶嵌彩贝的黑漆食品柜,与西欧风情的钢琴遥相对应;奔放的俄罗斯花绒地毯,飘逸的白色落地窗帘,与中国的宫灯、书法条幅奇异地融成一体,亦中亦俄,令每一位身临其境的宾客,感受到东西方文化交融所产生的特有情致……

同是家庭宴请,叶甫盖妮娅、弗拉基米诺芙娜家的款待,又是另一番情致。

我已经数不清有多少回在这位典型的俄罗斯女学者家吃饭作客了。印象最深的就数我国农历大年初五应邀去她家吃“年饭”的一次。朴素的客厅一角,红白条格相间的桌布上,端放着一套格调别致的水晶玻璃餐具,大盆小盏,一色细花镂刻,晶莹剔透,华贵高雅。

匈牙利买来的无辣味鲜红辣椒,芬兰进口的粉色火腿香肠,格鲁吉亚金黄的玉米羹,伦敦产的浅黄色蜜汁菠萝,黑色的腌蘑菇,用彩签拼挡的鱼片与剖开的白水蛋,殷红的饮料,白米饭与青香菜,夹心果料面包,巧克力花式蛋糕……美味佳肴,在水晶器皿的映衬下,真是令人陶醉!

相传俄罗斯民族款待嘉宾的最高规格是八道菜。我的好友又细心地遵照中国人的习惯,将所有的盘菜、饮料,琳琅满目地置于一桌,很使我感动。过去,单从小说里读到贵族们享用的菜肴,这道来自巴黎,那道出于伦敦。今天,自己面对这豪华的场面,奢侈的饮食(尤其在1991年1月的莫斯科!),就像置身于神话里一般,使我举措不安,而又由衷地感谢主人的深情厚谊。

俄罗斯人的复姓与名字 第4篇

一、关于俄罗斯人的复姓

俄罗斯人的姓氏形成于14世纪末--15世纪初, 最先有姓氏的人为封建郡主、大公和大贵族, 稍后才是普通贵族和商人。据有关资料记载, 复姓在俄罗斯大约形成于17—18世纪。起初, 复姓是贵族阶层的特权, 是权贵身份的一种象征。自19世纪起, 复姓不再仅仅是贵族的专利, 其他阶层的人士也开始采用复姓。复姓的另一种使用情形与俄罗斯姓名习俗有关按照俄罗斯风俗习惯, 女子出嫁后要随丈夫姓。从20世纪初开始, 随着妇女地位的提高, 这一习俗也发生了细微的变化。

二、俄罗斯人的命名方式

俄罗斯人的名字从其产生的第一天起, 便刻上了该民族文化的烙印。在每个不同的历史阶段, 其命名方式各有不同。它与俄罗斯文化共同存在和发展。

东正教传人前, 生产力发展和思维水平有限, 人们主要是根据自己的认识和愿望来取名。10世纪古罗斯接受东正教为国教。上至基辅大公, 下至平民百姓出生后, 都须接受教会洗礼, 由神甫从当日教历上应纪念的圣徒名字中挑选一个名字。这种教历名都是外来语, 但经过近个世纪的斯拉夫化的改造和强制性传播、使用, 已被俄罗斯民族完全接受。1918年国家颁布法令, 废除了由神甫洗礼和按教历名命名的做法, 婴儿出生由国家登记, 父母可以给孩子自由取名。一时间, 人们标新立异的热情爆发, 以各种方式、方法创造新名。

三、俄罗斯人的命名原则

俄罗斯人的名字作为专有化名词, 也像其他语言系统的名字一样, 具有区别于一般语言现象的特点。第一, 专指性。每一个名字都代表着某个具体的对象。由于俄罗斯人特殊的命名方式, 使得名字的挑选余地小, 同名现象很多, 名字的专指性消弱。但是, 名字和父称、连用以及多样化形式, 即一个名字往往有多个小名、爱称、昵称甚至蔑称等, 为在同名场合区别同名者提供了方便。第二, 符号性。大多数情况下, 名字只是作为一个语言符号, 不与普遍名词的词义发生关系, 不引起事物的联想。生活中一般没有人把叫。的女孩和俄语意为“磕睡虫”的词汇意义挂钩。所以俄语名字翻译时只能被音译为另一种语言, 而不能意译, 这体现了俄罗斯人名字鲜明的民族性。

但是名字绝不是一种随意、单纯的称呼, 它同一个民族的社会活动、民族心理、文化传统等关系密切, 即其不仅具备专指性、符号性的特点, 同时还具有“变异性”的特征王建华, 。这种变异性表现为一是意义变异, 即在命名原则上突破符号性的特点, 而有意识地使名字附带某种含义, 传递某种文化信息。二是功能变异, 表现为词的使用功能和交际功能的变异。

四、俄罗斯人名字功能的变异

随着某些文学作品的广泛流传, 作品中某些个性化人物的茗字成为一种现象或事物的代名词。如俄国著名的作家、诗人莱蒙托夫笔下的毕巧林具有伟大人物的非凡精神, 可是在沙皇时代, 他却感到无所作为, 甚至拿生命当儿戏。类似他这样的人物不在少数, 于是他们便成为第二、第三个毕巧林了。另外日常生活中某些名字由于使用频率高或具有鲜明的社会属性, 已失去人名本身的专指意义而泛指某些不确定的人。

俄语名字获得泛指意义还有程度更深一步的情况, 即名字由专有名词转变为普通名词, 用来称名与人名有关联的某类事物, 词首的书写形式也改为小写。俄语词汇表中此类名词为数不少。如既来源于史诗伊戈尔远征记》记载的古罗斯诗人朋的名字。这个名字形式的变体只起先既表示古罗斯的弹唱诗人, 又借指诗人所用乐器。而后, 随着弹唱诗人这种职业的消失, 此词现在只表示俄式大手风琴了。时至今日, 又有多少人知道意为“披肩大衣“的来自率先穿着这种大衣的一个军官的名字呢。

十月革命后, 俄罗斯人的整个人名系统确立为一个相对稳定的体系, 名字、父称、姓在交际活动中的运用规则也完善起来。但随着社会的变革、文化的异化, 名字在交际过程中的作用也发生了某些功能异化。在俄罗斯人的交往中, 名字最常用的形式就是单独使用, 用于亲朋好友、同龄人、熟悉的人之间的非正式的称呼。当关系十分密切时, 如长辈称晚辈、爱人之间互称, 还常常使用小名或爱称。十月革命前, 贵族、农奴主吃喝自己的仆人或奴隶时常常使用他们名字的蔑称。十月革命后, 劳动人民当家作主, 没有人再敢用蔑称侮辱他们了。当名字和父称连用时, 表示成年人之间的互相尊重。在俄罗斯历史上一个相当长的阶段, 普通老百姓与父称无缘。父称类似一种尊号, 只有贵族和上层社会的人士才能享有。所以自古以来, 俄罗斯人形成了一个传统观念父称是荣耀的象征。这样, 现代俄语的交际准则中就有了这样一个标准称呼关系一般、不熟悉的人应使用名字十父称, 以示尊敬、礼貌。如若直呼其名, 则被当作失礼、缺乏教养的行为。但是从年代起, 西方文化, 尤其是美国文化对俄语产生很大的冲击。俄罗斯人言语行为的人格标准也发生明显了变化名字开始单独出现于正式的场合。这种逆反现象在大众传媒中比比皆是, 俄罗斯人甚至对他们的总统叶利钦也直呼其名。

摘要:俄罗斯人的名字从深层意义上来讲, 是一种文化现象。它是俄罗斯文化的载体和镜象。如果想更深人地了解俄罗斯文化, 俄罗斯人的名字无疑是个很好的切人点。

关键词:俄罗斯人,复姓,名字

参考文献

[1]刘光准、黄苏华, 俄汉语言文化习俗探讨[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

[2]赵敏善, 《俄汉语言文化对比研究》, 军事谊文出版社, 1996年。

新俄罗斯人的世界 第5篇

反映俄罗斯新贵的生活

他的商店摆满各种名贵的装饰品、小摆设和玩具,其中不少仿照世界名师手笔,却也不忘糅合俄罗斯神话故事中的人物以及俄罗斯乡村的风光。

巴尔特塞从俄罗斯各个大大小小的纪念品商店和古玩店中,搜罗汇集来最精美的青白陶瓷工艺品。商店的一大特色就是充满时代气息,玩具公仔有不少是手执“大哥大”,踌躇满志的俄罗斯新贵。为了古为今用,他聘用了一批传统艺术名匠。

不过也有人批评说,他的商品称不上是艺术品,只是些哄哄游客的纪念品。但巴尔特赛坚持说,他是将俄罗斯民间艺术与重要新顾客相结合的创始人,新顾客是非常富有的新一代俄罗斯商人。在苏联解体之后的混乱年代里,这批“天之骄子”暴发致富,他们趾高气扬,尽情消费。但巴尔特塞从另一个角度描述他的“同仁”,他说,正因为新俄罗斯人的努力,莫斯科正发展成世界级的商业和娱乐中心。

民间工匠打造现代“俄罗斯人”

既要赚大亨名流的钱就不能手软,“新俄罗斯人的世界”摆得出来的都是高价货,店内一个涂漆音乐盒也可以卖数百至上千美元,对“旧式”俄罗斯人来说,可能得赔上整副身家!

最有意思的莫过于一套棋子,以俄军及车臣的将领为对峙的两方,限量制作发售,每套卖3000美元。

该店的标志是一头长有翅膀的公牛,对于主宰俄罗斯社会命脉的新型金融家、大商家和政客来说,它是吉祥如意的象征。巴尔特塞说,我可以向前,转左及转右,惟独不能后退。

34岁的巴尔特塞原来是艺术学校室内设计专业的学生,他先做零售生意,继而开了多间家具店。

苏联开始改革初期,民间工匠制造出戈尔巴乔夫等苏联领袖的逼真玩具。巴尔特塞说,该种玩具富有俄罗斯血统,在后苏联时代可以再利用此种形式,去启发一夜发达的新贵们如何聪明地消费和享受。他要求工匠设计和制造更加当代化的公仔,有俄罗斯首富之一的贝雷佐夫斯基踩着雪撬,某前司法部长左右各搂着一名裸女在桑拿……

眼见本国许多新贵对Versace时装趋之若鹜,将之作为身份象征,巴尔特塞又嘱咐工匠将Versace的名字加在传统的金红色厨具上。

商品很快会成历史?

巴尔特塞的商店开设在莫斯科红场附近一个大型的地下购物商场内,那儿人来人往非常热闹,但大多数本地人都是来看橱窗和欣赏新货品的,并不解囊购买。只是商店引来不少各国记者和游客。

俄罗斯人的雪橇(组章) 第6篇

俄罗斯人的雪橇,犹如旧时资源,卸掉蓝色主题,没了时代的潜台词。被朔风吹远的一幕哑剧,故乡人的倾听,还未来得及在额尔古纳河冰面发芽,就返程老旧的寂寞。

低矮、轻便、灵活的飞舟。跑起来,扬起一场圣洁的碎雪,展开一缕盛气凌人的烟炮雪,把一首“伏尔加河”唱到天黑,征程中雪狼般狂野。

那时,雪橇上坐着赶马的俄罗斯老人,右手扬鞭,左手握着酒葫芦,悠闲地呡上一口,享受着难得而稀缺的幸福。

(旁观者,也会油然从心间提升无比豪爽的自然审美情趣。)

那时,在马棚里点上马灯,一丈见方的宽度,从上代人的青春开始,与雪橇进行有效的衔接,拧开爱情的活塞,等待高鼻梁蓝眼睛的女人出现……

(回忆者,也会把雪橇的涛声从梦里挤压成水,耐心地等待风情的油画干透。)

一百个冬天以后,飘逸的航道已经封存,而被雪延伸的北方,依然在时间的路上冷藏,好比踏空了以往的生命……

(那背景闪烁,依然无边无际地起伏,没有一点声音。)

只有,永恒的麻雀,在雪地里坐成一排排聊天的道具,唧唧喳喳地朗诵前辈的家园,并沉迷于千里冰封的母语大地,回眸间,就美了被收藏的雪橇。

(此时的孤独,多像一个被老奶奶唠叨若干年的遗言……)

哈克遗址落日

田园牧歌式的屋舍几处散落,黄昏里的一两声鸟鸣,正在触及一个远古氏族社会的陷落,今天我不旁观,要在故事的起源里盛满自己。

湿地在璀璨,海拉尔河在潮汐,每一朵野花里都存有泪水。所有的华章,都认同某一个经纬。辽远的大地,轻握余晖的背影。历史判定的领域,仿佛有蝙蝠标本飞起,为黑暗开道,随时脱落黝黑的陨石,砸伤并行的渺小。

众多牛羊缓缓归栏,燕子把身体放入世外桃源,它们都保持原有的习惯——

惟有苍茫的镜子被时空倒过来,眼前三只人造猛犸象,逼真地矗立着,仿佛牵出了一段乡景的婉约,冷兵器时代的搏击,向着蛮荒的深处发展。

这时,三万年前的春天,在我额头微微动了一下。这时,太阳把草压得很低,一群古怪的人扛起大河般的岁月,里面尽是命运、生死、艰辛,必须以沧桑为代价,自由地抵达和歌唱,像人类刚刚临盆的样子,听到无尘的呼吸。

这时,我不能随便喊出还在世间弥漫的帷幕,因为一切造物不可复制,出现和保留的一定是完美的构筑,请统统揽入落日的胸怀。

一纸草原

风吹草原,一吹千里,涤荡时光的千年。可否?就从元曲中抽取几个曲目,来沐浴成吉思汗的跑道,来放牧思想的马,来靠近长生天的心脏……

座落在地平线上的一纸草原,迎着风声匍匐集体打坐。缠绵的哀怨在风中裹着一堆神话,呢喃中重复和消耗掉多少青春佳丽?同样又暗淡了多少华贵的羽毛!

风啊,挥洒一纸绿色吧!敞开宽广的执拗,在描暮苍茫的时候来倾听万物絮语,何尝不是一种应答,搅起何止一万个旋涡?

一纸草原,啁啾生命的忧伤,铺展天空的底色。

一纸草原,一岁一枯荣,摇动着无数伟大而叠加的志气。

一纸草原,持续迂回的虚声,进修牧人的方言,有谁还不是匆匆过客?

一纸草原,没有繁华的顿挫,让渺小的草莽彰显渺小。

一纸草原,所有的草体,烘托出纸张,迎合历史的留白!使多少个年代从彼处开始,毫无声息,毫无痕迹,毫无章法……

鸟瞰科尔沁

波音机的螺旋桨就像花丛间撒野的蜂群,嗡嗡叫着,下边升腾科尔沁草原的气息。

放眼一片辽阔的脉络和聚拢的丘陵,连绵的海子成串,很容易发现,西辽河喜欢宣泄情感,像奔腾的马群,像燃烧的火龙。

空气清澈,情怀清洁,优雅闲适,构筑循环往复的气流。蛇一样的堤岸长城上,悬浮着一座座桥梁,缓慢的庄嫁沿河道而走,土褐色的血管流向四面八方。砖房灰瓦,杨柳映墙,忧郁的炊烟玄幻袅袅。西辽河的蓄势不可言说,源源不断的铅丝带状物体无边无际地荡漾,众多影子互相张望,线与线交错,条与条连接……

鸟瞰天空,阳光织冷——

鸟瞰科尔沁,貌似平坦,暗中沟壑万千,沉静,走远——

鸟瞰西辽河,那弯弯的河湾,能不能抵达嘎达梅林小道,好似正在触及被光阴劫持的青春,包括努力擦拭人间的灰尘,还有叹息……

再次鸟瞰科尔沁,彩云依然,正是鸿雁南去。执手胸间,已是万家灯火,挂着一面东风,四野沉寂,那些有角力的梦境排山倒海而来。

想起草原上的鸿雁

有谁比鸿雁栖息地更高贵?有谁比鸿雁的爱情更忠贞?

在草原,鸿雁选择离海子、湖泊最近的深草区来打理爱情的结晶。夫妻共同撑着四把油质羽毛伞,怀揣着江南莲花心,带着美丽的遐想,挑水、种田,互有分工,恩爱有加,养出一个天使般的小妖。

无论什么时候,鸿雁只跟爱人在一起,寸步不离,如果一方不幸遇难,另一方就不吃不喝地吊唁、哀泣,直到自己也一死百了,决不偷生。

多么悲情的鸿雁,将生命提升一个必须赞美的高度,所有的翅膀也企及不了的高度。

鸿雁南飞,在天空一字成形。飞呀飞,飞出一条圣洁哈达的模样,飞出此致敬礼的诗行。

一次次在光阴中绚烂,不是炫耀,而是又一次为愿景迁徙。

——在岁月的臂弯里,尽管听不懂鸿雁的低语,还是气节向上,而气节不断冲向伸展的远方,总是标注正义的道场。

乌尔旗汗冬夜

下弦月浸透护林人的意念,冬眠的巨蟒在千年的树隙里感叹冰冷的铺展,伴随月亮,继续清洗万年的清怨。

寒流震荡,星光四处逃散,在生命打颤的时刻,鲜花、轻歌只会在骨头里生长,不同层次的寒冷表达同一个区域。

七十岁的独身男人当了一辈子护林员,在木屋里感到日子的贫穷、孤独、平庸。想起爱过的杜鹃花,到头来怎么尽是无花果。

他始终剧烈咳嗽,就像糅合了森林的牙齿,震抖的过程逼仄而艰难,在无限的安静里发生过的事物,比寂寞还要寂寞一些。

他喝掉一瓶六十度,排泄掉鼻涕和吐沫,肆意践踏雪地,还撅一撅嘴嘲弄山神。酒醒后又承接老日子。过后,抽掉一铁盒草叶烟,喷薄一片空间,脑海里荡出一些树种的年轮,一圈又一圈,烟雾弥漫起来……

这乌尔旗汗的冬夜啊,一把滴着冰的刀砍痛昔日的木质纹理,一缕苦涩比黑夜还要浸根,唤出熟悉的动物,在脑海中浮沉。

俄罗斯人的健康生活

俄罗斯人的健康生活(精选6篇)俄罗斯人的健康生活 第1篇1 俄罗斯人的祝酒词的概述祝酒词是在各类酒席宴会上发表的一种应酬说辞, 表达了...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