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icu床旁康复治疗论文题目范文

来源:盘古文库作者:漫步者2025-09-181

icu床旁康复治疗论文题目范文第1篇

精神病的发病原因很多, 主要集中在精神、遗传、躯体等致病因素导致的大脑机能发生紊乱, 其共同的临床特点都为心理异常。有精神病史的患者大都心理素质较差, 心理弹性低甚至认知偏执, 心理干预治疗贯穿了整个精神疾病的治疗过程。

精神病康复期的患者更需要心理干预治疗的介入。精神病康复期患者精神症状基本消除, 各种认知能力开始恢复正常, 这时, 他们逐渐以社会人的角色重新审视自己的现状, 现实中的各种问题开始困扰着他们, 各种心理反应不断出现, 内心世界矛盾重重, 如果治疗不当或忽视治疗, 将会导致病人的精神病复发, 一旦复发, 不仅前功尽弃, 而且加大了治疗难度。因此, 在精神病康复期的治疗要充分考虑患者的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的恢复, 以药物维持的生理治疗应转变为以心理干预治疗为核心的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成为精神病康复期的主要的治疗手段之一。

1 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与心理干预治疗

1.1 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兴起

在精神病领域, 自克雷佩林首先创造了精神病学分类描述体系后, 生物医学模式一直占据主导地位。这种治疗模式贯穿精神病的发病期和康复期的治疗, 精神病科医生普遍迷信药物、电休克、大脑外科手术等生物性治疗, 表面上看, 是对症下药, 但实际上, 却未考虑真正的病因, 在患者背后的社会、文化、心理等因素不被重视, 甚至被完全忽视。直到1977年, 美国精神病学家恩格尔提出了新的医学模式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之后, 生物、心理和社会才首次被整合起来。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注重整体健康观和个体的社会属性, 强调将生理治疗、心理治疗和社会功能康复治疗结合起来, 促使医生从多个层面来认识和研究生物、文化、心理、社会等的相互关系和表现, 它最大限度的考虑了人的社会性特质, 还原了人的全部属性。这种治疗理念一经提出, 就引起了了精神病学界的广泛反响, 并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收效。

1.2 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核心是心理干预治疗

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核心是心理干预治疗, 这种核心地位在精神病康复的表现尤为明显。

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治疗宗旨是实现精神病患者的健康人状态, 修复并最终使精神病患者具有正常人的心理特质和社会功能, 表现出完整的生理、心理和社会良好状态。无论从生理功能的恢复, 还是心理健康的再塑, 还有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这些都必须以心理干预治疗贯穿始终, 都时刻体现心理干预治疗的技术和方法, 心理能力也最终成为评价精神病康复的关键指标。可见, 在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中心理干预治疗起着连续性、核心性、应用性的作用。

心理干预治疗是指在心理学理论指导下, 以良好合适的医患关系为基础, 应用语言和非语言交往的心理学技术, 解除病人各种心理痛苦或行为障碍, 以增强病人适应环境的心理整合能力, 从而达到恢复心身健康的有计划有步骤的过程。

精神病康复期患者在康复过程中, 已经拥有了正常人的心理感受和体验, 表现出了社会人的特质, 但同时, 其精神病病史和治疗过程中种种令其不堪的回忆都成为他们在回归社会时沉重的负担, 其强烈的病耻感和由此带来的自尊心降低和不良的情绪体验成为精神病康复期常见的心理状态, 其外在和内在的心理压力会随时影响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寻求治疗的行为和社会适应功能, 此时开展的心理干预治疗是最有意义和成效的。

2 精神病康复期心理干预治疗的临床准备

2.1 诊断精神病患者是否处于康复期

针对精神病康复期的患者开展的有计划的心理干预治疗有明显的常规心理干预治疗特点, 它要求心理干预治疗的对象具备精神病康复期的身心状态, 只有在确诊精神病患者处于康复期之后, 相应开展的针对康复期患者的心理干预治疗才有可能取得成效。精神病康复期确诊时的临床表现为:精神症状基本消除, 病情稳定, 排除因精神疾病本身所致的一些情绪因素, 已具备自知力或部分自知力等。

2.2 明确精神病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

精神病康复期的心理问题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 (1) 疾病心理问题。表现为明显的病耻感、担心能否复发、担心因服药而导致的智力减退、害怕长期的打针服药等; (2) 住院心理问题。表现为感到孤独、对医院的封闭式管理不满、不被尊重感、出院前对医院的依恋心理等; (3) 社会心理问题。表现为担心社会和家庭的接纳度、怀疑自身的社会交往能力、社会适应性低、无生存能力等。以上心理问题更多表现在情绪的非常态表现, 如强烈的自卑、焦虑、抑郁甚至一定程度的敌对。

3 精神病康复期心理干预治疗的应用性方法

3.1 认知模式的再塑

人的认知过程是心理行为的决定因素, 个体的情绪和行为都与个体对环境的评价、认知因素有关。很多的精神病康复期的患者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认知功能上的损害或认知观念上的偏离, 这会影响精神病患者的情绪和行为, 不利于病情的康复。认知模式的再塑就是运用认知疗法的技术, 修正或再塑精神病患者的认知模式, 实现以理性思维代替非理性的思维和行为的心理干预过程, 它的主要着眼点是放在患者非功能性的认知问题上, 试图通过改变患者对已、对人或对事的看法与态度来改变所呈现的心理问题。事实上, 改变精神病康复期患者的认知状况要比单纯的社会技能训练效果要好得多。

精神病康复期患者的认知模式再塑可以采用小组心理干预治疗和个体认知治疗的方法。小组干预治疗是借助人本主义的交朋友小组的的形式, 利用集体的形式和氛围来改变个体的不良认知模式。小组成员由精神病康复期患者组成, 他们心理认同度高, 能够彼此理解, 也易开展活动, 主要活动过程是:将精神病康复期的病人集中起来, 根据心理状况分成几组, 每周1~2次, 先做一定的放松训练, 使患者对小组氛围和要求逐渐适应, 由心理医生提供主题或患者自由选择主题, 由心理医生有意识的引导小组成员, 必要时再提供一些放松疗法, 通过患者的语言交谈, 以小组讨论的形式, 形成对某一事件、现象、观念的积极认知, 内容可涉及到战胜疾病的经验、康复中的积极体验、增强服药依从性、对未来生活的美好设计和准备、如何面对他人的异样目光、与他人沟通的心态和技巧、回归社会后的困难和战胜策略等等。小组心理干预治疗要完成认知重建、心理应付、问题解决等心理干预治疗的认知环节, 其中认知重建最为关键, 小组干预治疗以形成积极的认知模式为终极目标。个体认知治疗主要针对个体开展的治疗活动, 基本内容、模式和环节与小组干预治疗相近, 缺乏了患者间的共鸣, 但更有针对性。

3.2 情绪调整训练

精神病康复期患者会产生面临着回归社会前的各种心理压力, 由此易出现诸多的情绪障碍, 有研究显示, 精神病康复期患者焦虑症发生率为35.0%, 抑郁症状发生率为46.6%, 这些不良的情绪容易造成精神病的复发, 甚至出现不必要的恶性事件。情绪调整训练将是精神病康复期心理治疗的必要内容。

3.2.1 利用声光治疗室进行情绪调整

声光治疗室是一个集声、光、花为一体的情绪调整训练室, 声音主要以音乐为主, 意在通过呼吸的调整、自主神经系统的放松, 缓解患者的情绪紧张, 降低烦躁程度、平复焦虑状态, 音乐的选择由医生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给予恰当选择。光主要是根据音乐进行彩色光的变换, 进一步调整情绪, 加强疗效。花主要是通过花的不同颜色和散发出的各种香味来促进患者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和重新生活的信心。声光治疗室强调以外在环境来净化内心心理环境, 使患者体验美好的情绪状态, 当其出现情绪异常时, 主动提取美好情绪记忆来平复不良情绪, 避免情绪的进一步恶化。

3.2.2 利用行为主义疗法进行情绪训练

如:放松疗法、脱敏疗法、情绪疏导、转移法、适度宣泄等, 使患者面对情绪不稳时能够积极求助或者自助, 避免情绪的失控。

3.3 社会交往生存技能训练

这种治疗方法侧重行为改变, 主要目的是通过行为训练来提升精神病康复期患者的交往和生存技能, 形成有效的交往生存能力。

3.3.1 社会交往技能训练

可以采用团体心理训练法、心理剧等方法, 借助体验式培训, 通过真实情景演练, 加强对群体关系的积极理解, 寻找人际关系有效沟通与融合的技巧, 进一步的尝试如何寻求支持, 如何与他人交谈、合作, 掌握社会交往的常用策略并能有效应用, 从而树立信心和勇气, 敢于面对困境并能有效化解。

3.3.2 社会独立生活技能模式 (SILS)

此模式分为多种生活技能模式, 包括自我管理、物质滥用的管理、休闲娱乐、基本的对话技能等多个方面, 每种模式学习的方法是相同, 学习内容有所不同, 常通过介绍学习内容、通过录影演示所要学习的技术、角色扮演、资料的管理、结论的问题、现场练习及家庭作业。这种心理治疗模式可以使患者的独立生活技能得到很大提高, 如果能适时的放到社会中去, 其实用性将得到很大的提高。

3.4 家庭心理干预治疗

家庭是精神病患者最重要的情感来源和精神支柱, 更多的精神病患者病情稳定后都选择了回家, 家庭的模式、氛围、态度对精神病患者的康复具有很大的影响, 没有什么群体组织比家庭成员更重要。有研究表明, 成功的家庭心理干预治疗可以降低情感表达 (即缺乏交流、敌对性高、责备等) , 从而更好的融入生活, 回归社会, 在对实施长期家庭心理干预治疗的家庭的对比实验显示, 接受长期家庭心理干预治疗的实验组要比接受一般常规治疗的对照组相比, 疾病的复发率和再入院率可减少2倍作用。因此, 在精神病康复期, 家庭成员应被看做心理医生的同盟而不是治疗目标, 心理医生应对家庭并通过家庭成员实现对精神病患者的心理干预治疗。

家庭心理干预治疗又称家庭疗法, 是以家庭为对象而施行的心理治疗方法。分为短期和长期2种治疗模式, 短期重在解决某1个或2个具体问题, 长期重在解决一个家庭的心理环境。在针对精神病康复患者开展的家庭治疗中, 体现的治疗目的要侧重于患者的康复。首先, 心理医生要了解所谓“个人”与“家庭”之间的各种病理关系, 掌握影响患者康复的主要因素, 通过交流, 扮演角色, 建立联盟, 达到认同等方式, 协助家庭消除异常或病态的情况, 改进家庭心理功能, 实现对精神病康复期患者的全面心理保健。

摘要:精神病康复期的心理干预治疗是实现精神病患者健康回归社会的必须的治疗手段, 是现代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核心。精神病康复期患者的心理干预治疗主要从认知模式再塑、情绪调整训练、社会交往生存技能训练、家庭心理干预治疗等多个角度进行具体实施。

关键词:精神病康复期,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心理干预治疗

参考文献

[1] Anthongy.W.Recovery from mental illness:the guiding vision of the mental heath service system in the1990s[J].Psychosocial rehabilitation journal.

[2] 马希权.精神疾病康复期经验的心理学研究[J].临床硕士专业学位论文, 2008.

[3] 李秀珍, 闫淑玲, 宋淑玲.精神病患者康复期的心理分析和护理[J].牡丹江医学院院报, 1997, 18 (4) :64~65.

[4] 苗春辉, 徐兰青.康复期精神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因素及其干预[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0, 4 (6) :386.

[5] Liberman RE, Corrigan E W.Designing new psychosocial treat-ment for schizophrenia[J].Psychiatry, 1993, 56:238~249.

[6] Mueser KT, Glynn SM, Behavioral.Family therapy for psychiatric disorders.Oakland[J].A:New Harbinger Publication, 1999.

icu床旁康复治疗论文题目范文第2篇

那是晚上十点多,拉完最后一趟活儿,轻松的驾驶在回家的路上,闯红灯的卡车飞奔我而来,嘭!的一声我眼前一黑失去了知觉,醒来的时候已经在ICU了,周围站满了大夫和护士,我忍着疼痛急切的问大夫我怎么样了,重不重?他们说我双腿骨折,肋骨骨折,肺部也有创伤,需要在这接受初期治疗及手术等等,护士在我身上安放了电极片、测血压的袖带、氧合夹,这时我才注意我只盖了个被罩,没穿任何衣服,接着一个护士要给我插尿管,我死活不让,活这么大岁数,丢死人了啊护士一再劝我,说这是医院,没关系的。我还是觉得这样不成体统,半小时后我妥协,要求找个男的给我导尿,最后是一个男护士给我完成此操作。

后来,我发现这里全部都是病人,没有一个家属,看我的护士向我解释说是不让家属进入为来了更好的治疗,减少细菌病毒的侵袭,并且护士负责所有的生活料理,临床护理。住院三天后,我渐渐习惯了护士在我床旁看着我还有心电监护仪,看着她们忙而有序的为我看瞳孔,输液,喂饭,测股围,抽血,输血,皮试,倒尿,渐渐我就放宽心了,不再什么都要男护士给做,因为我看到别的病人也都是由女护士照顾,并慢慢的感受到这里的与众不同,护士的微笑,护士的贴心,护士的认真。

住院7天了,我努力的憋着大便,还有8个小时,一定要撑到下午三点,那时候我家人能过来探视15分钟,绝不能让护士做给我擦大便这么脏的活儿。一直憋着,汗越来越多,细心的护士看了看我,紧张的蹲在我床前,平视着我眼睛,问我哪里不舒服,我说没有,没有不舒服,这护士摸摸我额头,又测了个体温,新量了个血压,看了看特护单,把大夫叫到床旁分析病例,我实在憋不住了,请求大夫护士,能不能让我家属过来一下,旁边那护士微笑着说,大爷你是想大便了吧,很多向你这样不好意思让我们擦大便的患者,真的没有关系,这是我们应该做的,不正常大便会影响你病情的,您看现在心率增快了血压也偏高了我心思渐渐动摇,居然大便困难,请大夫开了两支开塞露,在护士的帮助与安慰下终于解脱了,护士擦大便的时候,我听到她在教育新来的护士,湿巾要缠在手上擦完一面后再用另一面擦,尽量避免浪费。换好床单,这护士笑眯眯的对我说,大爷,咱不能再这样了啊,听的我心里暖暖的,流淌着丝丝的感动与敬佩。

躺在病床上的日子是枯燥无味的,但这里护士的微笑给了我精神上的支持,明天是美好的;护士的贴心让我感受到家的温暖,亲人的关怀;护士的认真使得我安心接受治疗,不担心疏忽懈怠。现在回想起来,我曾给那些护士添过多少麻烦,可她们总是迎以笑脸予以包容,用所言所为诠释着自己的真诚,关爱,还有那份责任。

icu床旁康复治疗论文题目范文

icu床旁康复治疗论文题目范文第1篇精神病的发病原因很多, 主要集中在精神、遗传、躯体等致病因素导致的大脑机能发生紊乱, 其共同的临床特...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