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Excel数据服务

来源:火烈鸟作者:开心麻花2025-09-181

Excel数据服务(精选9篇)

Excel数据服务 第1篇

关键词:Excel数据服务,RemObject SDK控件包,Windows Server2003系统,关系数据库

1 数据准备

数据为一个Microsoft Excel文档, 包含选课系统常见的3个基本表, 即课程、教师和学生信息。既然可以作为关系数据库操作, 下面分别定义其数据结构, 如表1, 表2, 表3所示。

如表1所示。

本表共有102条记录。

如表2所示。

本表共有105条记录。

如表3所示。

本表共有30条记录。

3个表格的信息存储在一个Excel 2003格式中 , 名称为 : 学期选课表.xls, 备下一步用。

2 Excel 数据服务器部署

2.1 创建工作目录

首先在服务器计算机磁盘上创建一个名为ExcelApp的目录, 该计算机具有固定IP地址, 然后将上述的课程“学期选课表.xls”和上一讲中设计完成的服务器程序: “ExcelServer. exe”拷贝到新创建工作目录ExcelApp中。

2.2 运行服务器程序

在服务器 所设置好 的工作目 录中点击ExcelServer.exe, Excel数据服务器就处理运行中。

2.3 端口设置

选择主界面下菜单: 服务管理 -> 启动服务, 弹出端口设置对话框, 如图1所示。

随后, 在服务端口设置对话框中录入适合的端口, 这个数码可以根据各自需要而设, 但需要记住它, 因为在客户端调用时将会用到, 默认为: 4325。

2.4 数据库连接配置

点击菜单: 数据库管理 ->数据库连接配置, 程序会通过连接池功能, 打开数据链接属性对话框, 如图2所示。

在图2提供程序 页面 , 选择Microsoft Jet 4.0 OLE DB Provider数据驱动 , 点击下一步进入数据连接界面 , 将数据库名称设为: D:ExcelAppData 学期选课表.xls。如图3所示。

在所有页面, 点击Extended Properties项或点击编辑值 (E) 按钮, 在弹出的属性编辑框里录入必须属性值: Excel 8.0, 如图4所示。

上述步骤设置好后, 点击确定按钮, 弹出提示信息框: 连接参数已经改变请重新启动程序! 这时表示服务器配置完成, 需要重新运行程序和启动服务, 等待客户端的调用。

3 客户端程序应用

3.1 启动客户端

在客户机上运行上期中设计的ExcelClient.exe, 通过它可以调用服务器端的Excel数据, 并能实现对Excel数据的操纵。

3.2 连接服务器

在主界面中填入实际的服务器计算机的IP地址和对应的端口号, 点击连接服务器按钮命令实现与客户端与服务器的对接。

3.3 数据查询

在主界面上, 通过点击SQL查询按钮命令, 将Memo框中的“Select * from [课程$]”语句查询一次, 返回的数据通过DBGrid显示出来, 如图5所示。

3.4 数据更新

在图5所示的程序界面, 通过点击更新数据按钮命令, 将另一个Memo框中的“Update [课程$] set课程名称 =”3S技术与应用“where课程编号 =”“801B1002”语句执行一次, 其作用是将课程表单中课程编号为801B1002的课程名称更新为“3S技术与应用”。

3.5 执行 SQL

在图5所示的程序界面, 点击执行SQL按钮命令, 程序会将Memo框中的“Select * from [学生$]”语句执行一次。

而在Excel数据服务器端, 客户端所有执行的操作信息都会在服务器程序消息框中记录下来。如图6所示。

3.6 多表查询

还可以利用SQL查询功能实现多个表格间联动查询, 例如在查询语句框中输入语句: Select a.学号,a.姓名,b.课程名称, c.教师from [学生$] a, [课程$] b, [教师$] c where b.课程名称 = " 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 其SQL语义: 查询课程名称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选课学生和任课老师信息。 数据显示在数据框中, 如图7所示。

当然类似的查询, 读者还可以使用其他SQL操作语句实现数据添加、删除、运算等的功能, 这些操作与介绍的查询语法近似, 这里就不一一实践了。

4 结语

Excel数据输入的“双高政策” 第2篇

Excel数据表格中输入的数据可以事先指定其类型,或者在输入以后更改其数据类型当单元格的数据类型被指定以后,我们同时还可以指定单元格中输入数据的有效性范围。

在“数据有效性”对话框中选择“设置”选项卡,在“允许”下拉列表中,用户可以选择下面的这些类型:任何值、整数、小数、序列、日期、时间、文本长度和自定义。当选择了不同的类型后,Excel还会要求用户做出一些具体的设置,比如当选择了“整数”时,还会要求用户选择一个最大值和最小值。

温馨提示:在做出了这些设置之后,如果用户在该单元格中输入了非法的数据并按下回车键,系统就会自动弹出一个警告对话框来提醒用户输入数据非法。

在Excel表格中,我们可以通过设置实现在选定某个单元格时为用户提供一个输入提示信息。选定单元格区域,选择“数据有效性”对话框中的“输入信息”标签,在其中的“标题”和“输入信息”中填入相关的内容,按下“确定”按钮即可。这样,当用户选定了这个单元格时,就会看到这个提示信息了。

温馨提示:在设定了数据输入有效性条件之后,如果再加上数据输入范围提示,则更加直观和有效,这样的用户界面也会显得更加体贴。在为别人设计的输入表格中请尽量采用这种提示的方法。

如果Excel表格中某个单元格中的数据与其他单元格中的数据有关联,存在一定的函数关系,那么,我们可以在数据有效性的设定窗口中指定这种关系

如果需要A1单元格的数值大干c1单元格的数值,应该先选择A1单元格,然后打开“数据有效性”列表,并在“允许”下拉列表中选择“自定义”选项,在出现的“公式”编辑框中为其指定一个公式“=AI>C1”。按下“确定”按钮后,如果在A1中输入的数值小于C1中的数值,那么就会弹出警告对话框了。

温馨提示:这种方法只能保证在输入A1单元格数值时的有效性,而不能防止在C1中输入数据时大于A1。

在通常情况下,如果你设定了数据输入的有效性范围,当输入非法数据时,Excel将会自动弹出一个标准出错信息,用户的选择只能是“重试”或“取消”。其实,用户可以自定义出错信息的。选择“数据有效性”对话框中的“出错信息”选项卡,然后在显示的对话框中输入该信息的标题和内容即可。

温馨提示:用户还可以在“样式”下拉列表中进一步选择显示的信息的类型,它们是“中止”(强制用户“重试”或“取消”)、“警告”(仅告知用户数据不合法,但可以保留数据)和“信息”(告知用户何处出错)。

我们可以把网络上的数据轻松地导入到Excel表格中。选择“数据”菜单中“导入外部数据”子菜单中的“新建Web查询”命令,在弹出的“新建Web查询”对话框中,输入Web查询的网址,通过页面右上角的“选项”按钮设置各种选项,选择之后,单击页面右下角的“导入”按钮导入网页上的数据到Excel表格中。

如果你有一些文字保存在一个标准的TXT文本文件中,而你又希望在Excel表格中使用这些文本数据,该怎么办呢?

我们可以选择“文件”菜单中的“打开”命令,在弹出的打开对话框中的“文件类型”下拉列表中选择“文本文件”,这样就可以从打开的文本文件中获得所需数据了。

温馨提示:用这种方法导入数据有一个缺点,就是一旦数据进入Excel后,就无法与该文本文件同步了,也就是说,即使文本文件中的数据进行了更新.Excel也不会同时进行刷新的,必须重新导入才可以。

随着信息高速路的建设,Excel的数据将会越来越多地通过网络来传输。而Excel从2000版本开始便已经拥有了这个功能。如果用户位于局域网中,那么就可以直接打开网络上的数据了。选择“文件”菜单中的“打开”命令,在弹出的“打开”对话框中,按下“查找范围”中的“网上邻居”,找到需要的文件并打开即可。

温馨提示:如果把网上邻居用户共享的文件夹映射为本地电脑中的一个盘符,则可以方便地如同使用本地硬盘那样使用网上的文件资源了。

如果希望将外部的文本文件与Excel表格建立链接,通过更新外部数据TXT文件来达到更新Excel表格中数据的目的,又该怎么办呢?

只要执行“数据”菜单中“导入外部数据”子菜单上的“导入数据”命令,选择文本文件所在的目录,选择文件类型为TXT类型,获得文本文件中的数据。在导入数据的同时Excel会将其作为外部数据区域,这样用户就可以在需要的时候刷新数据或者定期对数据进行刷新了。

Excel数据服务 第3篇

讲座应用 的软件环 境 : Borland Delphi7.0、Rem Objects6.0.43.801和Microsoft Excel 2003。

ADO的全名是Active X Data Object ( Active X数据对象 ) 是一组优化的访问数据库的专用对象集, 它为用户提供了完整的站点数据库解决方案其他作用在服务器端, 通过执行SQL等命令, 让用户在浏览器画面中输入、更新和创建站点数据库的信息 。ADO是微软的 对计算机 数据接口 的一种标 准 , 象Microsoft的其它系 统接口一 样 , ADO是面向对 象的。它 是Microsoft全局数据访问 (UDA) 的一部分 ; Microsoft和其他数据库公司在它们的数据库和Microsoft的OLE数据库之间提供了一个" 桥" 程序, OLE数据库已经在使用ADO技术。

ADO主要包括Connection, Recordset和Command 3个对象, 它们的主要功能如下:

(1) Connection对象 : 负责打开或连接数据库文件。

(2) Recordset对象 : 存取数据库的内容。

(3) Command对象 : 对数据库下达行动查询指令 , 以及执行SQL Server的存储过程。

在这一讲中, 将揭示在Delphi中使用ADO是如何轻而易举 , 结合了ADO的Delphi应用程序 , 将不再依 赖于BDEADO是一组COM组件的集合 , 允许程序员利用利用少量的简单代码访问数据库。

ADO通常和OLEDB、Universal Data, Access以及Microsoft Data Access Components (MDAC) 联系在一起。OLEDB产生较ADO为早, 是后期各种技术的基础。

主要技术: ADO的精髓在于利用简单的COM指令来快速方便地访问ODBC数据源, 微软的表格、列表框等Active X控件使得用户可以简便地利用ADO工作; 向您展示了如何利用程序访问数据库, 将不采用任何可视化数据控件。

将向您展示如何利用Variant或interfaces访问和修改ADO数据库 , 示例程序 非常简单 , 首先新建 一个工程 文件 :procject.dpr, 单元文件为mainform.pas, 可运行于Delphi。

如果已经安装了ADO, 会在计算机中发现MSADO15.DLL( 在C:Program FilesCommon FilesSystemado目录 ) , 这个文件中包含了一个类库, 其中包括了利用ADO编程所需的全部接口和常量。

Setup1. 在Delphi中 , 选择菜单Project -> Import -> TypLibrary, 选择以上的DLL文件 , 添加进来后如图1所示的列表中就能找到Microsoft Active X Data Objects2.8 Library。

Setup2. 创建ADODB单元 : 选择图1中Create unit, 然后确定 , 系统生成 了一个基 于ADODB.DLL的ADODB_TLB.Pa文件, 这个文件中包含了所有Delphi ADO编程所需的声明。

Step 2, 创建数据 显示窗口 : 为了美化 客户端界 面 , 在Delphi环境中安装了第三方的Sui Pack.v6.5组件集合。然后在mainform.pas的窗体文件Form1上添加如下的Suipakc组件。

一个sui String Grid组件, 用于显示数据。

一个sui Form控件。

一个sui Page Control, 可类似Excel Sheet方式。

一个sui Edit控件, 用于编辑数据。

一个sui Radio Group控件, 用于数据的打开方式。

两个sui Button控件, 分别用于执行打开数据的命令和执行更新数据命令。

Step3. 设置系统ODBC数据源 : 其工作就是将Delphi示例数据库 中的Students.dbf设置为ODBC系统DSN, 其别名为DBDemos DBase, 驱动程序为Dbase 5。如图2所示。

然后就是声明几个必须的procedures:

procedure Open Interface (Sender:TObject) ; 以 interface方式打开数据。

procedure Open Variant (Sender:TObject) ; 以 variation 方式打开数据。

procedure Display ( Record Set: _Record Set) ;在单元格中显示数据。

procedure Set Optimal Grid Cell Width (sg: Tsui String Grid; Exclude Columns: TExclude Columns) ;自动调整单元格的宽度。

其他的过程和功能代码详见程序清单。

以下程序清单同时利用Variants和Interfaces访问ADO:

无论你用的是Variants还是Interfaces, 这段代码都将正常工作。

当你的数据集以可读写的方式打开时, 如ad Lock Optimistic方式, 就可以修改数据库的内容了:

Record Set.Fields[0].Value :=sui Edit1.Text;

Record Set.Update(Empty Param, Empty Param);

这段代码可以修改当前记录的内容。当然也可以利用字段数组以及Move方法修改任何记录。如果用的是Variants方式,可以不传递任何参数。程序执行的结果如图3所示。

在这个例子中, 采用了一种简单的方法来编辑表中的信息。如果用户在某一记录内容上单击, 其数值会显示于编辑框中。并通过更新按钮实现了简单的更新数据, 代码见相应部分。

在更新按钮的代码中仅有4行:

第一行将数据集指针移动到表格当前行, 第二行修改数据, 第三行提交修改。

最后一步将把数据集指针移动到第一条记录, 然后调用相应的过程代码显示修改后的数据库。

知识点回顾: 本次讲座利用Delphi7.0 ADO和ODBC技术实现不同方式读取常用数据库文件的技术途径, 一方面展示了ADO的功能和灵活性 , 另一方面通过将数据在String Grid中显示方法, 体现了Delphi在数据处理的优势。

Excel数据服务 第4篇

数据有效性分类

Excel可以将数据有效性定义为如下几种状态:

任何值、整数、小数、序列、日期、时间、文本长度及自定义(通过公式返回值来设置数据的有效性),

Excel2013的数据有效性excel办公/数码

Excel2013的数据有效性

Excel数据服务 第5篇

关键词:Excel,GIS,数据转换,数据接口

一、引言

在进行震害预测专题研究工作的过程中, 对Excel数据文件的充分利用可以降低项目成本, 避免数据的重复采集, 缩短项目周期, 提高现有数据的利用率。在数据更新过程中有Excel数据文件数百个, 其全部转换到GIS空间数据库, 数据处理全部人工去处理难度较大, 并且数据的准确性以及完整性难以保证。通过对数据转换方式与地震行业数据格式的分析, 在C#.NET中, 利用文件流、VBA和OLE技术实现Excel数据与GIS空间数据格式之间的转换接口, 减少人工数据转换带来的错误和误差。

二、地震行业数据转换方式分析

震害预测专题数据汇总完成后大部分是以Excel格式数据文件形式整理成册, 通过Ftp服务器或者网络工作站的形式上传至服务器。传统的数据处理方式采用人工编辑导入相应的GIS文件数据库中, 此种方式无疑增加了数据导入过程中产生误差的几率, 增加数据录入的麻烦。为避免误差几率的增加和数据录入的麻烦, 借鉴ADO技术在Excel与Access之间的数据转换和VB.NET在AutoCAD与GIS数据转换接口中的方式, 最终通过C#.NET平台运用自定义Txt文件数据流结合Office办公软件提供的VBA接口和OLE技术实现Excel文件与GIS数据库数据转换。

三、两种数据分析与技术路线

3.1 两种数据分析

以GIS空间数据的格式中的Shapefile为例进行说明, Shapefile是ArcView GIS 3.x的原生数据格式, 属于简单要素类, 用点、线、多边形存储要素的形状, 具有简单、快速显示的优点。Shapefile是空间信息和属性信息分离存储, 所以称之为“基于文件”, 其由*.shp、*.shx、*.dbf三个主要文件组成。*.shp:存储的是几何要素的空间信息, 即XY坐标;*.shx:存储的是有关*.shp存储的索引信息;*.dbf:存储地理数据的属性信息的dBase表。

以地震行业统计的点数据Excel文件为例, Excel工作表中包括若干属性列, 其对应Shapefile中的*.dbf文件, 即存储地理数据的属性信息;最后两列为X、Y经纬度坐标, 其对应的Shapefile中的*.shp和*.shx文件, 即存储地理数据的是空间信息。

通过对两种数据分析不难发现只要做到Excel每条记录与Shapefile文件每个点的属性信息与空间信息的一一对应, 即可完成两种数据的无缝转换。

3.2 技术路线

Excel数据与GIS空间数据转换技术的研究方法是采用MVC设计模式, 即“模型建立算法研究系统实现”的思路来组织的。首先按照城市震害系统需求规范建立的GIS空间数据模型搜集廊坊地区的各种属性和空间数据, 例如医院、学校、小区、4S店、公园、立交桥、公司等企事业单位的Excel数据文件, 其次通过C#.NET结合VBA接口与OLE技术编程实现对廊坊地区空间、属性数据“剥离重组” (图1所示) 即利用C#.NET与Office办公软件提供的VBA接口将Excel文件中的属性数据与空间信息进行剥离生成自定义Txt文件;然后将生成的自定义Txt文件通过OLE技术形成由*.shp、*.shx、*.dbf三个主要文件组成的GIS空间数据Shapefile文件。转换分两个阶段, 依次为Excel-Txt转换和Txt-Shapefile转换。转换过程的关键是Excel每条记录到Shapefile文件每个点的空间信息与属性信息的一一对应, 最后完成廊坊增量式空间数据信息更新, 提高城市震害预系统的数据处理和更新速度。

3.2.1 数据准备

由于地震行业数据汇总的Excel文件较多, 提交的数据比较乱, 为保证Excel数据与GIS空间数据Shapefile文件的无损转换, 需要对Excel数据在坐标属性字段上重点检查。由于空间信息数据是依赖坐标信息进行转换的, 坐标信息关系到转换后Shapefile数据对应的具体位置, 因此转换前的Excel数据必须都要有坐标属性字段, 且坐标信息正确无误。

3.2.2 Excel-Txt转换

此阶段的目的是实现对Excel数据的空间信息与属性信息剥离, 按照空间信息属性字段的值提取“Point”信息, 逐行存储到临时文件Point.Coo中, 按照其他属性信息字段的值提取“Property”信息, 逐行存储到临时文件Property.Att中, 即可建立Excel数据到GIS空间数据Shapefile文件两者关系。

3.2.3 Txt-Shapefile转换

此阶段的目的是实现Point.Coo和Property.Att文件中的空间信息与属性信息存储到GIS空间数据Shapefile文件中。首先创建一个新的Shapfile工作空间, 其次将Point.Coo和Property.Att中的信息通过数据流对象转化并存储到Shapfile工作空间中进行保存。通过上述两个阶段的转换, 数据即完成了Excel数据到GIS空间数据平台的转换。

四、小结

当然, 通过几个项目的实践, 对这两种数据转换过程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也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与把握, 为便于其他项目借鉴, 主要总结了如下几点。 (1) Excel-Txt转换模版中, 对Excel文件数据格式要求较为严格, 在以后的数据汇总中需要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数据模板, 这样就能避免转换前的大量数据检查工作, 确保转换后的空间信息正确, 有利于各个地区间数据整合。 (2) 在基于Excel的点空间信息文件与GIS空间数据Shapfile的数据转换过程中以IO数据流文件作为桥梁, 小数据量的数据转换对系统的影响不大, 若遇到海量数据转换需改进中间介质。 (3) 现在仅完成了基于Excel的点空间信息文件与GIS空间数据Shapfile的数据转换, 基于其他几何信息的Excel的空间信息文件模板有待确定, 最终可借鉴点信息的转换思路进行转换。

参考文献

[1]殷志杰.一种基于VB的Excel与Access间的数据转换技术[J].科学论坛

[2]伍云, 张东.XML与关系数据库的数据转换接口的实现[J].电脑开发与应用, 2007

[3]陈立, 罗传文, 余向勇, 赵庆丹, 孙海洪.基于AE和C_的帽儿山CAD用图到GIS数据转换[J].森林工程, 2010

[4]马永昌, 李建民.基于VB.NET的AutoCAD数据转换技术研究及应用[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10

Excel数据服务 第6篇

关键词:Excel2010,数据导入,数据库,设计

Excel2010数据导入数据库的科学高效构建,是一个复杂的程度,数据导入数据库的实现,能够改变传统的离散数据组合方式,实现离散数据的处理效率,在数据处理与分析的过程中扮演着关键性角色。Excel2010数据导入数据库设计的实现能够有效提升相关数据输入的成功率,在集成开发的大环境下,Excel2010数据导入数据库设计的实现,能够促进表格的链接技术的快速发展,提升应用程序对Excel表格中的数据的解读能力,促进中间件Dataset数据集科学定义工作的有序开展。因此对于Excel2010数据导入数据库的科学高效构建就有着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1 Office模块的科学导入

Excel2010作为office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数据处理功能的实现需要借助于office模块这一平台,因此Excel2010条件下的数据导入数据库设计,就需要实现office的科学导入,将VS2010引入到office的模块设计中,增强office模块自身的灵活性与可操作性,提升软件应用程序与office之间交互的流畅程度。

为此,就需要相关设计开发人员将Excel环境下的各类应用程度进行集合优化,将其与VS2010集成开发环境进行有机融合,以此来进行运行程序环境的有效构建,满足数据导入数据库对运行程序的客观要求[1]。为了达到这一目标,需要进行以下具体操作,如下图1所示。

首先,在创建的项目上右击数遍,在相关菜单选项中寻找添加引用,点击之后,根据相应对话框的提示进行操作。其次在NET标签中根据自身数据处理的客观要求,选择相关的程序集合[2]。最后将其添加到最初创建的应用程序当中,实现office模块在VS2010集成环境下的有效导入。

2 Excel2010数据导入数据库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2.1 Excel2010数据导入数据库的设计必须要遵循科学性的原则

Excel2010数据导入数据库设计目标的实现,要充分体现科学性的原则,只有从科学的角度进行Excel2010工作原理、Office模块的特性、相关技术的成熟程度以及相关工作人员的职业素质与技能进行细致而全面的考量,才能够最大限度的保证Excel2010数据导入数据库的技术要求[3]。只有在科学精神、科学手段、科学理念的指导下,我们才能够以现有的软件设计技术条件为基础,进行非Excel2010数据导入数据库设计的科学高效进行。

2.2 Excel2010数据导入数据库设计必须要遵循易操作的原则

由于Excel2010数据导入数据库的工作环境较为简单,计算机硬件条件与软件运行程序十分有限,难以实现Excel2010数据导入数据库科学设计以及相关设计技术与相关流程的细致处理与操作。为了适应这一现实状况,Excel2010数据导入数据库的设计,就要尽可能的增加Excel2010数据导入数据库设计方案与技术的容错率,减少外部环境对Excel2010数据导入数据库设计效果的影响。同时由于计算机硬件构成与软件系统的更新速度较快,因而对Excel2010数据导入数据库设计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但是实际情况来看,从事Excel2010数据导入数据库设计工作的相关人员,由于在种种原因的影响下,使得专业素质难以满足Excel2010数据导入数据库设计工作的客观要求,绝大多数Excel2010数据导入数据库设计工作又由他们承担,所以Excel2010数据导入数据库设计方案必须进行简化处理,降低操作的难度,使得在较短时间内,进行有效操作,保证Excel2010数据导入数据库设计工作行的速率与效果,使得Excel2010数据导入数据库的构建能够满足经济发展与社会生活的需要。

3 Excel2010数据导入数据库设计实现的途径与方法

Excel2010数据导入数据库设计的实现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相关设计人员立足于数据导入数据库的客观要求,在相关原则的指导下,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多个层面入手保证Excel2010数据导入数据库设计的科学高效实现。

Excel2010数据导入数据库设计过程中链接数据源的有效处理,所谓的数据源是指将不同位置上的各类数据库、数据库内的各类文件,通过特定的链接规范,在VS2010的开发环境下,为数据库设计人员提供一个操作指令与接口,从而为数据库设计人员的代码构建与数据库设计提供便利条件。这一过程包括两大方面:Excel电子表格和SQL Server数据库链接的设置[4]。Excel电子表格链接设置的实现需要将相关电子表格进行准确填写,并将其导入到相关文件当中进行保存,同时为了提升Excel电子表格链接的通用性与便捷性,进行数据源的动态选择,相关设计人员应以text Box文本框作为文件存储平台,将其作为代码输入与接收装置,实现Excel电子表格链接的科学高效实现。SQL Server数据库作为VS2010内置的数据库,因为其数量较少,存储空间有效,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SQL Server数据库作用的实现[5]。而在VS2010的集成开发环境下,可以进行SQL Server数据库之间的科学链接,为此就需要相关设计人员在VS2010当中建立一个SQL数据库将其命名为abc.mdf,并在该数据库中以二维数据表的形式进行文件的书写与存储。完成Excel电子表格和SQL Server数据库链接的设置之后,需要在服务管理器的资源管理器中进行数据库链接的添加,实现服务器节点的有效展开,并进行数据表格结构的梳理,并将梳理的结果进行存储,在这一过程中,需要保持数据表格与原有Excel表格在形式结构上保持一致,以保证数据的准确录入。Excel2010数据导入数据库设计过程中数据库中数据的科学保存,为了保证Excel2010数据导入数据库的有序进行,就需要将中间文件中存储的临时数据进行永久性保存,就需要将Excel2010中的电子表格结构进行梳理,将临时数据与电子表格结构结合起来,进行数据的永久性保存。

参考文献

[1]王旭辉.Excel数据导入数据库的设计实现[J].现代电子科技,2013(12):71-73.

[2]彭磊,李先国.大数据量Excel数据导入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现代电子科技,2014(14):57-59.

[3]曾秋丽,李娜.利用jxl将复杂excel报表导入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J].数字化用户,2014,20(11):51-52.

[4]罗丽云,段艳萍,简碧园.ASP.NET中导入Excel数据到数据库的应用与实现[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29):89-89.

利用EXCEL分析环境底泥数据 第7篇

关键词:EXCEL,环境底泥,数据

《环境质量报告书》 (下称《报告书》) 是年度环境质量总体状况和环境监测综合成果的重要体现, 是环境管理的重要依据之一。环境质量报告书的编制需要汇总处理大量的环境监测数据。

Microsoft Excel是最优秀的电子表格软件之一, 它在数据综合管理和分析方面具有功能强大、技术先进、使用方便等特点[1]。EXCEL是目前环境质量数据处理工作者使用最频繁的工具之一, 其强大的内置函数几乎无所不能[2]。使用Excel的内置函数不仅可执行数学、文本或者逻辑运算。在底泥数据分析中最为实用的是查询找到满足某种条件的监测数据所对应的监测点。

1 EXCEL函数基础[3]

Excel函数是预先定义的特殊公式, 可执行计算、分析等数据处理任务。以常用的求和函数SUM为例, 它的语法是:“SUM (number1, number2, ……) ”。其中“SUM”称为函数名称, 一个函数只有唯一的一个名称, 它决定了函数的功能和用途。函数名称后紧跟左括号, 接着是用逗号分隔的称为参数的内容, 最后用一个右括号表示函数结束。

参数是函数中最复杂的组成部分, 它规定了函数的运算对象、顺序或结构等。假如一个函数可以使用多个参数, 那么参数与参数之间使用半角逗号进行分隔。参数可以是常量 (数字和文本) 、逻辑值 (例如TRUE或FALSE) 、数组、错误值 (例如#N/A) 或单元格引用 (例如E1:H1) , 甚至可以是另一个或几个函数等。参数的类型和位置必须满足函数语法的要求, 否则将返回错误信息。

函数与公式既有区别又互相联系。如果说前者是Excel预先定义好的特殊公式, 后者就是由用户自行设计对工作表进行计算和处理的公式。以公式“=SUM (E1:H1) *A1+26”为例, 它要以等号“=”开始, 其内部可以包括函数、引用、运算符和常量。上式中的“SUM (E1:H1) ”是函数, “A1”则是对单元格A1的引用 (使用其中存储的数据) , “26”是常量, “*”和“+”则是算术运算符。

2 环境质量报告书的内容

《报告书》是年度环境质量总体状况和环境监测综合成果的重要体现, 是环境管理的重要依据之一。《报告书》须根据国家环保局颁发的《全国环境监测报告制度》规定与要求, 按照国家环境监测总站《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质量综合分析工作的通知》精神完成编制工作。《报告书》的编制需要汇总处理大量的环境监测数据, 并与上一年的相应数据进行对比, 对环境质量状况进行系统的分析, 指出主要环境问题和环境质量发展态势, 并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提出改善环境质量的的相应对策和建议。

《报告书》的基本内容为:环境监测工作、主要污染物排放、地表水环境质量、城市空气环境质量、城市声环境质量等。

3 底泥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本文以地表水环境质量中的底泥数据处理为例, 说明如何使用EXCEL来完成数据处理和分析任务, 满足编写《报告书》的需求。

处理环境底泥数据的基本需求及步骤:

3.1 处理基础数据:按规定统一特殊数据 (日期数据、缺测值、未检测值) , 按一定规律分析对测点和监测元素排序, 统一各监测元素的小数位。

3.2 将各州市当年与上年的数据汇总一张新表中, 并分别按各监测点和各监测元素一一对应整齐。

3.3 按监测点分别比较各监测元素当年与上一年度的监测值, 标明上升或下降, 并计算出上升或下降幅度。

3.4 分别找出全省各监测元素的最大值、最大上升幅度、最小值、最大下降幅度、总上升或总下降数据个数及其相应百分比。

3.5 分析全省各监测元素当年与上年测值的变化情况, 并找出最大值、最大上升幅度、最小值、最大下降幅度对应的监测断面。

为完成数据分析, 按上述需求和步骤, 先做第1) 和第2) 项工作。

要将不同年度的数据按测点和监测元素分别进行比较, 就必须将数据按测点和监测元素分别排序。在底泥分析时, 测点和监测元素的位置有一定的要求和规律性, 将测点数据和监测元素数据分别定义成两个新序列, 在数据处理时, 利用EXCEL的“自定义序列”排序功能, 按行或列分别排序可迅速按需求统一测点和监测元素相对位置。统一各年度的表格格式后, 再汇总成数据分析表就很容易了, 完成后的基础数据分析表如下图的非彩色部分。在本例中只采用了10测点和部分2个元素, 以说明如何快速输入函数, 完成底泥数据的分析。

判断测值升降及相应幅度。在D4单元格 (黄色) 和E4单元格 (橙色) 中分别输入公式:“=IF (AND (ISNUMBER (B4) , ISNUMBER (C4) ) , IF (B4>C4, ”u“, ”d“) , ”“) ”和“=IF (AND (ISNUMBER (B4) , ISNUMBER (C4) ) , (B4-C4) /C4, ”“) ”, 接着选中D4和E4单元格, 执行复制命令, 再选择表中的所有空白单元格 (上表中浅绿色单元格, 即D5:E13和H4:I13) , 然后执行粘贴命令, 第3) 项工作宣告完成 (上表中彩色部分) 。

上面公式中还利用了函数“ISNUMBER”:判断是否为数值型数据;“AND”:逻辑或运算;“IF”:条件判断等。为使用表格显得简捷, 用字母u代表监测值较上年升高, 字母d代表监测值较上年下降, 当该测点出现缺测时, 用“空”值表示。

为完成最后两项工作, 即基本需求及步骤的第4) 、第5) 步, 在上述EXCEL工作表的底泥数据分析表下方, 再制作一个底泥数据分析续表 (如下图) :其中灰色区域是可使数据分析表与上表中元素列对应、方便查询, 更重要的是保证通过复制粘贴获得的公式能自动并正确地调整其引用单元格和区域;黄色和橙色单元格为基础公式区域 (只能手工逐一输入) 。在B17至B25单元格中输入公式:

在C22和C24单元格中分别输入公式:

“=INDEX ($A$4:$I$13, MATCH (B21, B$4:B$13, 0) , 1) ”、“=INDEX ($A$4:$I$13, MATCH (B23, E$4:E$13, 0) , 1) ”。其中C23或C25的公式通过分别复制C22和C24来实现。上述公式包括有MATCH和INDEX两个函数, 且MATCH嵌套于INDEX函数中, 其公式的含义是:先用MATCH函数找到基础数据区中满足某条件的值的位置, 再据此查询出对应的测点名, 这在实际工作中非常有用, 且鲜为人知。

在B17至B25单元格中的公式仅采用了相对引用, 公式的含义也较简单, 分别表示条件计数、求和、求最大值和求最小值。

在上述几个公式部分或全部地采用了相对引用、绝对引用和混和引用。其区别在于, 采用相对引用时, 如果公式所在单元格的位置改变, 引用也随之改变。采用绝对引用时, 如果公式所在单元格的位置改变, 绝对引用保持不变。混合引用分为绝对列和相对行, 或是绝对行和相对列两种。如果公式所在单元格的位置改变, 则相对引用改变, 而绝对引用不变。如果多行或多列地复制公式, 相对引用自动调整, 而绝对引用不作调整。

进行数据分析时, 常常会在EXCEL表中大量重复的使用一些函数, 正确利用EXCEL的引用功能, 可大大减少公式输入工作量。即只须输入一套基础的公式, 再采用复制粘贴功能, 就能完成全部公式的输入。例如, 要完成数据分析续表元素2的部分, 只须选中底泥数据分析续表中元素1所属的各项公式, 复制到元素2所属的相应单元格即可。即复制B17至B25单元格的内容, 粘贴到F17至F25, 复制C22至C25单元格的内容, 粘贴到G22至G25 (表中浅绿色单元格) , 则数据分析续表的编制工作完成。为简洁表格, 对部分行列做了隐藏处理。

通过比较可看出, 公式复制到新的位置后, 相对引用中的列和混合引用中的相对列已经自动调整正确, 不需要再行人工干预。因此, 规范表格的制作, 可确保通过复制粘贴获得的公式能产生正确的计算结果。

上述实例只选择了10个监测点和两个监测元素, 分析表格相对简单。实际工作中, 底泥数据的监测点可多达数百个, 监测元素也有近十个。只须调整上述各式公式中相应的行标号至包括全部监测点, 并将监测元素1所完成的基础公式复制到其它监测元素的相应的位置就可实现全部计算。即使监测点和监测元素都增加数十倍, 增加的工作量可说是微乎其微。EXCEL电子报表的优越性可见一斑。

4 结语

《环境质量报告书》的编制需要汇总大量的数据, 并做大量的数据处理与分析比较, 这些工作通常在EXCEL中来完成。EXCEL功能非常强大, 但很多人仅仅停留初级水平, 远没有体现出EXCEL的优越性。本文以底泥数据的分析为例, 利用了EXCEL的先进功能:“自定义序列”排序、逻辑和判断、定位和查询、不同引用模式的使用等, 来实现复杂的数据处理与分析, 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荣钦科技.EXCEL2003在统计学中的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5.

[2]Excel研究组Excel2007函数与公式速查手册[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8.

Excel数据服务 第8篇

如图1所示为成绩表,在该表中可以筛选出全项奖学金名单(即每科均为85分以上)及单项奖学金(即其中任何一门课程,即单科85分以上)学生名单。上述问题通过Excel筛选功能轻松实现。

一、自动筛选的操作

以Excel2007为例,利用自动筛选可以从成绩表中筛选出全项奖学金人员名单。

其操作步骤如下:

1、将鼠标定位到需要筛选的数据表数据区的任一单元格。

2、点击“数据”→“筛选”,此时在每个字段名旁会出现筛选器的箭头,如图2所示。

3、本例要求筛选出每科分数均大于等于85分,为此需要单击“语文”、“数学”及“英语”字段名旁的筛选器箭头, 从弹出的菜单中选择“数字筛选”→“自定义筛选”,然后单击鼠标左键确定。或者直接选择“大于或等于”。同时可仔细看一下其它的选项的功能。

4、在出现的如图3所示的对话框中,按照图中样式设置本例的筛选条件。

注:在图3中,运算符除了图3中所示运算外,还包括各种其他的数学关系运算,利用此法可以筛选姓“赵”的学生、名字中带“宝”字的学生、最后一个字是“军”的学生等记录。图中“或”表示两个条件中一个成立即可,而“与”要求两个同时成立。

5、同样办法,设置数学和英语科目大于等于85分的条件。

6、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操作,筛选结果如图4所示。

注:Excel的筛选只是把原数据清单中不符合条件的数据行隐藏起来,并不修改原始表中的任何数据,数据筛选结果可以复制到其他地方,那些隐藏的记录不被复制。如果数据筛选不再需要时,还可通过取消数据筛选使数据表恢复为原样。操作方法如下:

●若取消对某一列的筛选,单击该列的筛选器箭头,然后单击“全选”。

●若取消对所有列的筛选及撤消数据清单中的筛选箭头,可再次点击筛选按钮。

二、高级筛选的操作

从上面的实例可以看到,自动筛选非常方便,通过它可以实现如下的筛选操作:

●单击需要筛选字段的筛选器箭头,可对该字段筛选出符合某特定值的记录,例如,筛选出女生人员名单。

●单击需要筛选字段的筛选器箭头,可对同一字段进行“与”运算和“或”运算———从下拉菜单中选择“ 自定义”,在如图3所示的对话框中进行设置即可,例如上面的例子,以及要筛选语文成绩在60~70分的同学都是这种类型。

●通过多次进行自动筛选对不同字段之间进行逻辑 “与”运算。例如,筛选出全项奖学金名单,可使用三次自动筛选进行操作。

●单击需要筛选字段的筛选器箭头,从下拉菜单中选择“前10个”可以筛选出最大/最小的若干个/若干百分比记录———,例如图5就是用来筛选总分在前10的人员情况表。

由上可见,自动筛选无法实现多个字段之间的“或”运算。例如,如果想筛选单项奖学金名单,“自动筛选”无能为力;另外上面要实现多个字段之间也运算时,自动筛选要进行多次操作也比较繁琐,这时就需要使用高级筛选功能。

在进行高级筛选,必须首先设置筛选条件区域。为此, 必须在该数据库表格上方或下方留出若干空行,以便作为条件区域的输入。另外,为了更好地理解高级筛选,下面列出条件区域设置的主要实例,以及通过图示方式对它们的逻辑关系进行解释,见图6所示。

下面就以筛选出单项奖学金人员名单为例,说明高级筛选的使用方法。

其操作步骤如下:

(1)在“成绩表”表格的上方插入几个空行,根据本例筛选的实际需要以及图6介绍的逻辑关系,建立高级筛选的条件区域,在图7中如A1:C4区域所示,注意“>=”符号要在英文状态下输入。

(2)单击“成绩表”数据源数据区中的任一单元格。

(3)运行“数据”→“高级筛选”命令,出现“高级筛选”对话框。

(4)如图8所示,在“高级筛选”对话框中,单击选中 “将筛选结果复制到其他位置”单选按钮;在“列表区域”文本框中,软件自动输入要筛选的数据区域“$A$9:$I$29”, 也就是整个数据清单区域:在“条件区域”文本框中,输入设置好的包含筛选条件的区域“$A$1:$C$4”(可直接在该文本框中输入区域引用,也可用鼠标在工作表中选定条件区域);在“复制到”文本框中输入时,首先将光标在其中定位,然后用鼠标在数据清单下方指定一个单元格,该单元格将作为放置筛选结果区域左上角的位置,筛选结果将在它的下方和右方进行排列,例如图8中选取了原数据清单下面的$A$31单元格。

(5)单击“确定”按钮,出现高级筛选结果,如图9下面的记录部分所示。

三、高级筛选注意问题

进行高级筛选时,需要注意如下事项:

(1)进行高级筛选前必须先建立一个条件区域,它可以与数据源表格在一张工作表上,但是必须与数据库之间有空白行隔开;条件区域也可以与数据库表格不在一张工作表上,此时对数据区域要进行跨表格的引用。

(2)条件区域中的字段名必须与数据库中的完全一样, 要通过复制得到,否则会导致错误结果。

(3)如果“条件区域”与数据库表格在一张工作表上, 在筛选之前最好把光标放置到数据源数据区的某一单元格上,这样数据区域就会自动填上数据源所在位置区域,省去再次鼠标选择或者重新输入的麻烦。当二者不在一张工作表,并且想让筛选结果送到条件区域所在工作表中时, 鼠标应先在条件区域所在工作表定位,因为筛选结果只能发送到活动工作表。

(4)执行“将筛选结果复制到其他位置”时,在“复制到”文本框中输入或选取将来要放置位置的左上角单元格即可,由于事先无法确定筛选结果,不要指定某区域。

(5)根据筛选需要,条件区域可以定义多个条件,以便用来筛选满足多个条件的记录。可将条件输入到条件区域的同一行上,也可输入到不同行上。但是要注意:两个字段名下面的同一行中的各个条件之间为逻辑“与”的关系,也就是必须同时成立才算符合条件:两个字段名下面的不同行中的各个条件之间为逻辑“或”的关系,也就是只要有一个成立就算符合条件。

(6)在进行自动筛选和高级筛选时,如果对于查找某个字段的指定内容不太清楚,或者需要查找含有相近但并不完全相同的文本对应记录时,在条件区域中都可使用通配符“*”和“?”:“*”代表任意多个任意符号,“?”代表一个任意符号。

如,对于“成绩表”,若想查找“王”姓的男生的情况, 可以按照图10上面A1:B2区域的样式,利用通配符设置条件区域,图10下面部分就是筛选出来的结果,注意本例的条件区域与原来的数据库表格没有在一张工作表上,即在类似图8对话框中选中了在“原有区域显示筛选结果” 单选项。

Excel整理重复数据记录的方法 第9篇

在对数据量比较庞大的Excel电子表维护过程中, 我们以管理学校学籍数据信息为例, 经常会遇到这样一个问题, 就是需要查找出同一个工作簿内多个不同工作表中, 学号、姓名或者其它字段相同的重复记录。要求先把它们显示出来, 然后再用人工或自动方法进行删除。由于数据量很大, 人工查找删除又费时费力, 而简单合并成一个工作表又有可能造成数据混乱, 所以, 这里我们将给出Excel整理重复数据记录的方法。

一、Excel数据源备份

为防止数据丢失, 可以先插入若干工作表, 复制数据源所有数据在这些表中, 使数据源得到备份。

二、查找、标记重复记录

打开工作表数据, 我们可以根据电子表中每个字段名, 逐列排查重复记录。这里以检测A列为例, 首先在A列右侧先插入一列, 得到B列作为标记列, 然后在B1单元格中输入公式:=IF (ROW () =MATCH (A1, A:A, 0) , 1, ”重复”) , 函数MATCH的作用是对整个A列 (A:A) 进行查找, 如果第一次查找到A1值, 则使对应B1单元内容等于1, 如果是第二次或第N次查找到A1值, 则在右侧B列标记列对应单元中写入“重复”字样。

然后按照记录个数需要, 向下拖动B1单元右下角的复制句柄, 使B2、B3…Bn得到相应的值, Bn单元格中公式内容为:=IF (ROW () =MATCH (An, A:A, 0) , 1, ”重复”) , 其中An依次代表A1到An单元的值。

而公式中A:A表示检测整个A列, 这里应该注意A列数据应尽量不为空。如果是A列某一段区域, 用户还可以根据需要自行修改, 比如写成A2:A10, 表示只检查A2到A10单元的数据有没有重复。

这时再仔细观察新的标记列B列所有数据, 它们的值分别为1或者“重复”字样, 具有“重复”字样的记录, 就是我们标记的多余重复记录, 稍后需要用户删除。

当然, 我们还可以使用COUNTIF () 函数, 在B1单元格中输入公式:=IF (COUNTIF (A$2:A6, A6) >1, ”重复”, 1) , 再依据A列记录个数的需要向下拖动B1单元格右下角的复制句柄, 同样可以达到查找、标记重复记录的目的, 这两种标记方法既简单又非常有效。

三、删除带有重复标记的所有记录

经过上述处理之后, 所有多余的重复记录就都被我们标记出来了, 接下来的任务是把所有带“重复”标记的记录删除。由于手工删除工作量可能太大, 又容易出错, 所以这里我们启动vba, 运行如下程序, 让计算机对默认工作表sheet1自动完成删除多余记录的任务。

另外, 稍加修改上述程序, 我们就可以对同一个工作簿中其它张工作表 (以sheet3为例) 中的重复记录, 进行相同的删除操作。该程序中还考虑到个别复杂情况下, 用户有可能对工作表中若干列都进行过重复记录标记工作, 其中某几列同时做过标记才能删除, 这里用户只需要修改if语句中逻辑表达式即可完全任务。至此, 工作表中所有多余记录都被删除, 最后删除标记列B列。

四、综述

利用上述方法, 我们把Excel所有重复数据记录找出并删除了, 问题得到解决, 该方法省时省力, 安全高效, 对于大型工作表数据维护的意义非常重大。

摘要:文章讨论的问题是对具有庞大数据量的Excel电子表中出现的重复记录, 提出了有效的标记和删除办法。

关键词:Excel重复数据记录,标记,删除

参考文献

[1]谭浩强等编著.Visual Basic语言教程[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0.10

[2]周维武等编著.计算机基础教程 (第3版) [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8.

Excel数据服务

Excel数据服务(精选9篇)Excel数据服务 第1篇关键词:Excel数据服务,RemObject SDK控件包,Windows Server2003系统,关系数据库1 数据准...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