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cel课表生成中应用的两种方法
Excel课表生成中应用的两种方法(精选5篇)
Excel课表生成中应用的两种方法 第1篇
课表是学校最基本的教学管理依据,课表形成的传统方法是先安排好原始数据,再设计好表格的固定格式,一项项往表里填内容,上百张课表的形成都要人工录入或人工粘贴复制,既繁琐又容易出差错,而且不利于检索查询。笔者介绍一种方法,在原始数据录入后利用“数据透视表”,可以实现课表生成的自动化。
一、功能
1. 一张“数据透视表”仅靠鼠标移动字段位置,即可变换出各种类型的课表,例如:班级课表。每班一张一周课程表。可选框内选择不同的学院和班号,即可得到不同班的课表。按教师索引。即每位教师一周所有的信息。按时间索引,即每天每节课有哪些教师来、上什么课。按课程索引。课程带头人可能只关心和自己有关的内容。按学院索引。可能只需要两三项数据,了解概况。按本专科索引。按楼层索引。专家组听课时顺序走过每个教室,需要随时随地查看信息。按教室或机房索引。安排房间时要随时查看。
2. 字段数量的选择是任意的,即表格内容可多可少,随时调整。
3. 任何类型的表都能够实现连续打印或分页打印。如班级课表可以连续显示,也可快速、自动生成每班一张;某部门所有教师的课表可以汇总在一张表上,也可每个老师一页纸,分别打印。
4. 遇到调课,只要更改原始表,再重新透视一次,可在瞬间完成,就意味着所有表的数据都已更新。而传统的方法必须分别去改班级表、教室表、机房表、教师表稍有疏忽就可能遗漏。
5. 所有的表都不用设计格式,能够自动形成表格,自动调整表格大小,自动合并相同数据单元格。
二、建立数据库
规范数据库的建立是满足查询、检索、统计功能的基本要求。
1. 基本字段:班级、星期、节次、课程、地点、教师。
2. 可选字段:学院、班级人数、学生类别、金工实习周次、教师单位、地点属性、备注字段名横向排列形成了“表头”,每个字段名下是纵向排列的数据,
3. 库中的数据必须规范。如“地点”中不能出现除楼号、房间号以外的任何文字(包括空格);“课程”中必须是规范的课程名,不允许有“单、双”等字样。建议上机课增加一个字段“上机”,而不是在课程名中增添“上机”说明,后者不利于课程检索。
4. 库中的每条数据清单的每个格只要存在数据就必须填满。不允许因为与上一行数据相同就省略了,更不能合并单元格。
5. 增加的整条记录在库中的位置可以任意。如规律课表的课程只有8节,某班增加“9~10节”或双休日上课,新增记录则可插在该班其他课的末尾,也可附在库的最底端。无论在什么位置,都不影响透视后的效果。
三、做数据透视表
在选择透视范围时要包含全部原始数据库,如果录制“宏”,最好比原始表多增加若干行,以备增加记录用。但字段的数量可根据需要选择。把选中的字段分别放置在表的“行字段”中,在每个字段名上双击,弹出“字段设置”框,选择“无”,即形成了显示美观的透视表。
1. 用鼠标拖动各字段,重新安排左右顺序、上下位置(指行字段与页字段之间的转换),或在可选框内选中所需,即可形成各种各样的新表。
2. 常用的班级课表可排好纸张版面、页眉页脚,专门供原始打印。“班级”字段最好放在“页字段”中,以便于每班打印1张。在“班级”字段的可选框内选择各班,即可显示出所有的班级课表。每班课表的大小是自动调整的,如 “节次”中的数据项只有8节,遇到增添“9~10节”课程的情况,表格会在7~8节后自动增加1行,把9~10节的内容填进去,下一个班则可自动恢复正常。既可以设置为无课显示空格,也可以设成无课不显示,即有哪节显示哪节。
3. 需要强调的是,以后每调一次课必须在原始库中改,而不允许在透视表中直接改。新库形成后,再重新生成新的透视表。此时原来的旧透视表则可以删去,以新表为准。如果重新打印,需要在新表上重新排版。以上方法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在课表的查询检索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尤其在频繁调课时省却了更改所有表数据的过程,准确高效,是办公自动化不可多得的好工具。
Excel课表生成中应用的两种方法 第2篇
为单元格起一个名字是一个非常好的习惯,这不仅可以帮助用户记忆,而且可以提高工作效率,用户可以有两种方法为单元格命名。选中要命名的单元格,选择“插入”菜单中的“名称”,单击“定义”命令,在弹出的“定义名称”对话框中的“在当前工作簿中的名称”框里输入名字并单击“确定”按钮即可,
第二种方法更直接一些,选中要命名的单元格,然后单击位于编辑栏左侧的名称框,然后在名称框中的选择的单元格输入一个名字并按回车键即可。小提示:在给单元格命名时要注意名称的第一个字符必须是字母或小数点,它最多可包含255个字符,也可以包含大、小写字符,但是名称中不能有空格且不能与单元格引用相同。
Excel课表生成中应用的两种方法 第3篇
随着WWW的广泛应用, 目前的管理信息系统已逐渐开始从C/S模式向B/S模式转变。B/S模式具有传统C/S模式所不及的很多特点, 如更加开放、与软硬件无关、应用扩充和系统维护升级方便等, 原先在C/S下的很多软件都开始移植到B/S模式下。报表通常是管理信息系统中的一个重要模块, 而Excel凭借它功能强大、应用灵活、通用性强等的优势在报表处理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如何在B/S模式下生成Excel报表文件是当前基于web应用程序开发的一个热点问题。通常, Asp技术来处理Excel报表文件时, 有两种方法可以选择:调用Excel Application组件和运用FSO组件。
1. 调用Excel Application组件实现
首先根据给定的报表格式, 先制作一个Excel模板 (即要求输出的Excel表格) , 其中需要从数据库中动态统计生成的数据留着空白, 然后保存为模板 (例如salebook1.xlt) 。
采用Excel的Application组件, 该组件安装Excel时已安装到系统中。当然在使用前, 必须做好相应的配置, 否则在浏览时会出现错误提示。
(1) 建立Excel.Application对象
(2) 打开Excel模板
(3) 利用sheetActive.range ("单元格地址") .value=值和循环语句读取数据集中的数据, 把数据填写到模板文件相应的单元中 (鉴于篇幅, 此处未给出完整源代码) 。
在后台调用Excel组件, 生成Excel文件, 虽然可以对Excel文件进行完全控制, 可以生成任何复杂的格式, 但是这种方式存在的缺点是:配置起来比较复杂, 会产生很多Excel进程, 很难完全清除掉, 特别是在出错的时候, Excel对象会滞留内存, 难以消除, 可能会使整个服务器崩溃。
2. 转换思路, 运用FSO组件实现
FSO (FileSystemObject) 文件系统对象, 为IIS内置组件, 用于操作磁盘、文件夹或文本文件。巧用它的CreateTextFile方法创建Excel格式的文件, 运用循环语句读取出数据库集中数据的信息, 结合writeline方法向Excel文件中写入相应的数据。
为了简化问题, 我们采用Accss数据库, 库名book.mdb, 表名book, 表中字段三个分别为bookid, bookname, author。生成Excel文件的asp页面文件名为Report.asp, 完整代码如下 (windows XP+IIS下测试通过) :
上述步骤已经生成了Excel报表, 下一步进行打印, 采用的策略可以有两种:
方案一:提供上面生成的Excel报表文件链接给用户, 用户可以直接点击在浏览器中打开Excel报表并通过浏览器的打印功能进行打印, 也可以点击右键然后另存到本地后再作打印等相关处理。
方案二:生成Excel报表后直接在客户端加载到浏览器, 当然在没有完全加载时应该提示“正在加载, 请等待”等字样。
3. 结束语
经过比较, 我们在开发需要生成Excel报表文件的Web应用系统中, 主要采取第二种方法为主, 在实际运用中已经得到了良好的效果。这样的代码编写起来不难, 而且易于理解, 这也是经过数次试验后得到的经验总结, 希望能够为Web程序开发人员提供一些借鉴的方法。
摘要:鉴于web模式的特殊性, 在C/S下相对较易实现的Excel报表在B/S下却成为一个难点。本文根据作者在《常德新华书店在线图书销售管理系统》项目中的开发经验, 以ASP为例, 探讨了生成Excel报表的两种常见方法。
关键词:ASP,Excel报表,方法
参考文献
[1]梁建武.Asp程序设计[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7.7.
[2]许新华.ASP动态网页设计实用案例教程[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7.8.
[3]李文才.Asp动态网站开发[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11.
解小学数学应用题的两种方法 第4篇
方法一:图示法
图示法就是用线段图(或其它图形)把题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表示出来,这样可以把抽象的数量关系具体化,往往可以从图中找到解题的突破口。图示法解题的面是很宽的,无论是整数和小数应用题,还是分数和百分数应用题,以及几何初步知识方面的应用题,都可以采用这种方法。图示法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其它解题方法结合使用。
如例:甲乙两班的同学人数相等,各有一些同学参加课外音乐小组,甲班参加音乐小组的人数恰是乙班没有参加人数的3/1,乙班参加的人数是甲班没有参加人数的4/1,问甲班没有参加的人数是乙班没有参加的人数的几分之几?
这道题很抽象,如果不画图,简直不知从何处下手解答。画图时可以这样考虑:用两条一样长的线段表示两班人数,把甲班参加音乐小组的与乙班没参加音乐小组的分别画在两条线段的同一端,这样有助于反映出数量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画图分析应用题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需要在整个应用题教学过程中逐步培养。在低年级可以先培养学生看懂图,从中年级开始可逐步培养学生画图。画图的过程就是理解题意和分析数量关系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画图能力的强弱也反映了解题能力的高低。所以在应用题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画图分析应用题的能力。
方法二:转化法
由于已知条件和问法的不同,主要的转化方法有以下三种。
1.把一事物转化成它事物。例:妈妈买了3千克桔子和4千克苹果,共花了23.4元,每千克苹果的价钱是桔子的1.5倍。每千克苹果和桔子各多少元?
这个题由于桔子和苹果的重量不相等,故而需要转化。“每千克苹果的价钱是桔子的1.5倍”是转化的条件。可以这样分析:买1千克苹果的钱可以买1.5千克桔子,那么买4千克苹果的钱可以买(4×1.5)千克桔子。从而可知,买苹果和桔子花去的23.4元钱相当于买(3+4×1.5)千克桔子的钱。通过这样的转化,题目就迎刃而解了。
解:23.4÷(3+4×1.5)=2.6(元)
2.6×1.5=3.9(元)
答:每千克苹果3.9元,每千克桔子2.6元。
3.运用“同样多”的概念进行转化。例:二月份甲的奖金是乙的4倍。三月份甲比上月多得奖金8元,乙比上月少得奖金2元,三月份甲的奖金是乙的6倍。问三月份乙得奖金多少元?
由题意可知,二月份和三月份甲的奖金都是以乙的奖金数为“1”,但二月份和三月份乙的奖金数是不一样的,所以题目中的“4倍”与“6倍”的单位“1”是不相同的,这就需要用转化法统一单位“1”。但是转化的方法与上题不同,为了便于说明,先画出图如下。
已知二月份甲的奖金是乙的4倍,把甲二月份奖金4份中的每一份去掉2元,那么每一份余下的部分就与乙三月份的奖金同样多。这就是说,甲二月份的奖金比乙三月份奖金的4倍多8元。从而可知,乙三月份奖金的6倍比乙三月份奖金的4倍多16元。运用“同样多”的概念,就把“4倍”与“6倍”的单位“1”统一成以乙三月份的奖金为单位“1”了。
解:(2×4+8)÷(6-4)=8(元)
答:乙三月份的奖金是8元。
综上所述,凡是能用转化法解的题目其本身都必定存在着可转化的条件。用转化法解题时,关键是要正确地找出转化的条件。
(责任编辑 付淑霞)
Excel课表生成中应用的两种方法 第5篇
微软公司的电子表格软件Excel提供简单的数据库支持, 是现代办公系统常用的数据管理工具。同时集合了函数, 表格和图文信息, 是强有力的数据处理和分析工具。将.NET对Excel控制应用于开发中, 可大大降低工作的复杂性, 减少编码量。本文简单探讨了.NET平台下调用Excel的两种方法, 并对其进行了简单比较, 供大家参考。
(二) Excel对象模型简述
为了在应用程序中调用Excel, 我们必须要了解Excel对象模型。Excel对象模型描述了Excel的理论结构, 所提供的对象很多, 其中最重要的对象, 即涉及到调用Excel最可能用到的对象如图1所示。
Application对象位于Excel对象模型的顶层, 它是对象模型的基础, 表示整个Excel应用程序。以下依次为工作簿对象workbook、工作表对象worksheet、单元格对象Cell等。在应用程序中调用Excel, 就是使用Application对象的属性、方法。
(三) 两种调用Excel的方法
1. VB.NET中直接引用对象库调用Excel
(1) 在工程中引用Microsoft Excel类型库
VB.NET中调用Excel的常用的方法就是引用Microsoft Excel类型库。要引用Microsoft Excel类型库必须从“项目”菜单下“添加引用”对话框的“COM”选项卡中选择“Microsoft Excel 11.0 Object Library” (这里使用的是Microsoft Excel 2003, 根据计算机上安装的Excel版本类型库的名称会有所不同) 。安装好类型库库后我们就可以调用Excel并对他进行操作和保存了。
(2) 在声明过程中定义和使用Excel对象
注意:在运用以上命令操作Excel表时, 如果设置Excel对象不可见, 在操作过程中关闭Excel对象时, 程序无法知道, 如果此时使用Excel对象, 则程序会产生自动化错误。形成程序无法完全控制Excel的状况。否则程序可继续执行其它操作, 也能够关闭Excel, 同时也可对Excel进行操作。
2. ASP.NET中通过ADO.NET访问Excel文件
(1) ASP.NET和Excel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 建立在微软的.NET平台架构之上的动态网页开发语言ASP.NET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它具有支持多种编程语言、执行效率高、可移植性好等特点, 这使其成为开发B/S系统的首选。而Excel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丰富的数据展现方式有类似于数据库的功能, 并且可以提供简单的数据库支持。这样就可以使用开发环境提供的数据访问方法来访问Excel文件了。这种方式读取Excel既快速又不费力, 而且代码整洁高效, 同时还可以得到复用。
(2) Excel数据的导入
对于在ASP.NET中对Excel数据的导入, 一般建议采用ADO.NET, 它通过OLEDB链接去访问Excel文件, 读取其中的数据, 在DataGrid中显示。具体的代码如下:
(四) 结论
本文介绍了在.NET平台下调用Excel的两种方法并对他进行了探讨, 对应于不同类型的应用程序调用Excel应采用不同的方式。相对于将EXCEL文件看作系统文件使用COM组件编程进行的操作而言, 将EXCEL文件当做一个数据源来进行数据的读取操作就变得较为简单和方便。
参考文献
[1] (美) 卡尔博格.巧学巧用Excel2003数据管理 (中文版) [M].王军, 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5.
[2]刘保顺.Visual Basic.NET数据库开发专业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
Excel课表生成中应用的两种方法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