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儿童血铅含量范文

来源:火烈鸟作者:开心麻花2025-09-181

儿童血铅含量范文(精选8篇)

儿童血铅含量 第1篇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在所辖区域内, 随机抽取3个城区和13个乡镇3-13岁的儿童45114名, 进行了血铅含量检测与生活卫生现状调研。

1.2 方法

血铅值测定--选用山东电讯七厂生产的MP-2型智能微量元素分析测定仪, 由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在严格清洗、消毒皮肤下采取左手无名指末梢血20u1 (第二滴) 进行检测。

1.3 判定标准

根据我国卫生部《儿童高铅血症和铅中毒分级和处理原则 (试行) 》, 血铅水平超过或等于100ug/L, 提示为高铅血症。本次调查凡超过或等于此水平的儿童, 可认为已受到铅暴露的威胁。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建立数据库和进行统计学分析, 不同乡镇儿童血铅含量平均水平与高血铅儿童检出率比较采用行方差检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高平市3个城区和13个乡镇45114名3-13岁儿童的平均血铅值为68.3ug/L, 其分级情况为:血铅值相对安全 (<100ug/L) 33440例, 占74.12%;血铅超标人群 (≥100ug/L) 11674例, 占25.88%。其中超标人群中:血铅100-199ug/L者1690例, 占总超标人数98.98%;血铅≥200ug/L者119例, 占总超标人数1.02%。本次调查中血铅含量的最高值为275ug/L, 最低值0ug/L。为了便于铅暴露环境因素的分析, 我们将所查儿童按照城乡分布进行分类比较, 结果如下:三个城区15180例中铅超标人数为3973例, 超标比率26.17%, 铅均值为68.43ug/L;13个乡镇29934例中超标人数为7701例, 超标比率25.73%, 铅均值为68.28ug/L。结果发现:城区与乡镇儿童的平均血铅含量与血铅含量超标比率 (%) 均没有显著性差异, 说明城区与乡镇儿童的生活和卫生状况基本相同, 环境和家庭的铅暴露情况也没有差异。

3 讨论

3.1 铅暴露的流行率

本次调查共在高平市所辖区域内随机抽取了3个城区和13和乡镇3-13岁儿童45114名, 儿童的总体血铅超标比率为25.88%, 明显低于以往山西部分地区儿童血铅含量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说明高平市儿童铅暴露问题的近年来已得到很好的控制。其原因与高平市近年来城乡环境治理和儿童保健工作的积极开展有关。

据有关资料报道[1], 近5年内中国儿童的平均血铅水平为76.5ug/L, 中位值为79.5ug/L;平均铅中毒流行率为23.5%。0-6岁儿童铅中毒流行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大。值得关注的是, 高平市城乡超标的比率却高于平均流行率, 说明一部分家庭的生活卫生习惯和儿童保健意识还有待于提高。

3.2 儿童血铅均值本次45114名儿童调查显示:儿童的平均血铅含

量为68.3ug/L, 已明显低于中国儿童的平均血铅水平76.5ug/L。其中血铅含量≥100ug/L的高铅血症儿童11674名, 血铅含量≥200ug/L的铅中毒儿童只有119名, 仅占铅暴露儿童的1.02%。提示:我市儿童铅暴露问题多为轻度, 散在分布。

3.3 铅中毒的危害

铅中毒的大部分病例发生在发展中国家。长期铅接触会导致儿童脑功能不可逆转的损伤, 有害效应是长期甚至终身的。我国的李宏向[2]等研究发现, 血铅≥100ug/L可抑制铁蛋白酶、Na+-K+-ATP酶等多种生物酶的活性, 铅可沉积在大脑的不同区域, 最多发生部位包括大脑皮层的额前区、海马回和小脑、大脑皮质前额区, 可以引起认知功能的损害及进行性注意力分散。从本次调查结果看, 高血铅儿童的学习、记忆、思维、语言提炼、视觉反应能力均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3.4 强化教育在儿童铅中毒防治中的重要作用

对父母进行健康教育可以明显提高家长对儿童铅中毒预防知识的了解程度, 有效降低轻、中度铅中毒儿童的血铅水平。我们此次调查活动共进行儿童铅中毒防治科普知识讲座66场次, 听讲人数达7千多人, 发放宣传资料4万余份, 书刊200多本, 使儿童铅中毒防治知识得到普及, 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摘要:目的 了解高平市儿童血铅含量现状。方法 随机对高平市3城区以及13个乡镇3-13岁儿童45114名进行血铅含量测定与环境风险因素评估。结果 被调查的45114名儿童中, 11674名儿童的血铅含量高于相对安全水平 (≥100ug/L) 。结论 高平市城乡16个地区约25.88%的3-13岁儿童受到铅暴露问题的威胁。

关键词:儿童血铅含量,铅中毒,微分电位溶出法 (ASV法) ,流行率

参考文献

[1]秦俊法, 李增禧, 楼蔓藤.2003-2007年中国儿童铅中毒率的分析研究--血铅检测结果[J].广东微量元素科学, 2009, (12) .

儿童血铅水平分析 第2篇

【关键词】儿童;血铅;调查

【中图分类号】R339.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3)10-0137-02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環境问题日益突出,铅对环境的污染日趋严重,铅作为一种重金属元素,它对人体的毒性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儿童中枢神经系统正处于发育阶段,更易受到损害,对于儿童来说,铅含量过高,可造成儿童智力下降,发育迟缓,性格改变,铅对婴幼儿及儿童的主要影响是神经系统造血系统及肾脏的损害,对儿童危害极大。本文根据灵石县基本公共卫生儿童保健项目的安排,对全县4806名0~6岁儿童进行了血铅检测和问卷调查,以了解灵石县0~6岁儿童铅中毒情况及影响因素。

1、资料和方法

1.1 对象 根据灵石县基本公共卫生儿童保健项目的安排,对全县部分0~6儿童血铅水平进行调查,由各乡镇卫生院,预防保健所组织辖区儿童,由县妇幼保健院统一组织采血,同时,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儿童生活习惯,分析血铅的可能来源。

1.2 问卷调查 由统一培训过的医护人员在标本采集前,根据“儿童铅中毒及危险因素防治项目调查表”对家长进行调查,具体项目包括一般情况,家庭情况,与铅中毒可能相关的几项因素如家长吸烟情况、儿童是否挑食、是否经常洗手,是否常食高铅食品(包括常食松花蛋、罐头、爆米花、异食癖)、常咬铅笔、家中是否有机动车(包括汽车、摩托车、拖拉机等燃油车类)、有高铅污染职业者(包括交警、马路清洁工、重金属加工制造、印刷、蓄电池、油漆、加油、汽车司机、公路受费等)、家庭或学校周围是否为高铅污染区(包括位于冶炼厂、主干道、采矿、加工厂附近等)、家中有无燃煤灶具、近期是否装修房屋等。

1.3 标本采集 选择远离污染的室内,指导儿童用流水洗净双手,取左手无名指内侧,采血部位酒精消毒后,用消毒无铅干棉球吸干皮肤表面的酒精,用一次性采血针快速刺穿皮肤,弃去第一滴血,用无铅微量吸管准确吸取40μl末梢血,加入血铅测定专用稀释液,立刻混匀,待测。

1.4 血铅测定 采用BH2100钨舟原子吸收光谱仪(北京博晖创新光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测定,为保证所有测定结果的准确性,每次测定带两个质控品,对失控批次的样品需重新检测。

1.5 诊断标准 依据1991年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制定的儿童血铅中毒诊断标准,血铅浓度≥100μg/l为铅中毒,无论有无明显临床症状,体征和其他血液生化的变化。儿童血铅水平(BLL)分为5级:

Ⅰ级:BLL<100μg/l 血铅安全范围

Ⅱ级:100μg/I≤BLL<200μg/l 轻度铅中毒

Ⅲ级:200μg/I≤BLL<450μg/1 中度铅中毒

Ⅳ级:450μg/I≤BLL<700μg/l 重度铅中毒

Ⅴ级:BLL≥700μg/l 极重度铅中毒

其中,Ⅰ级是目前认为相安全的血铅水平,Ⅱ~Ⅴ级属于不同程度的铅中毒。

2、结果

本次检测共查4806人,其中0~3岁2792人,4~6岁2014人,结果见下表:

3、讨论

铅是一种重金属,进入人体后,随血液分布到全身各器官和组织与机体多种氨基酸的巯基相结合,干扰机体正常活动而产生毒性作用,体内血铅水平反映近期铅暴露及严重程度,铅的主要危害是神经毒性,铅可破坏血脑屏障,选择性地蓄积于海马部位,影响儿童学习记忆。儿童中枢神经系统正处于发育阶段,更易受到损害,铅主要分布在离地面l米左右的大气中,与儿童呼吸带高度一致,也是儿童易受铅危害的主要原因。

本次调查灵石县的0~6岁儿童4806人,血铅平均水平为64.88ug/l,总体水平高于金春华等报道北京市1个月~6岁儿童血铅水平(34.3~55.2 ug/1)。铅中毒检出率为5.10%,0~3岁儿童组铅中毒发生率为3.01%,4~6岁儿童组铅中毒发生率为7.99%,有统计学意义。这是由于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自主行为和户外活动逐渐增加,接触铅污染的机会也增加,而低年龄组铅中毒的相关危险因素,主要局限于家庭情况及喂养方式。铅中毒的检出率低于郝建秀等报道的银川市0~7岁儿童铅中毒率14.93%。

通过对铅中毒儿童问卷调查分析,发现引起灵石县儿童铅中毒的主要因素有,儿童卫生状况差,不经常洗手,吸吮手指,常咬铅笔、父母从事高铅污染职业,学校和家庭周围有高铅污染区,常食用高铅食物等。

儿童血铅含量 第3篇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2010年69月天津市和平区散居儿童190名,其中男童110例,女童80例,年龄在0~6岁之间。

1.2方法

1.2.1仪器与试剂

使用北京博晖创新光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BH-2100型钨舟原子吸收光谱仪及该公司生产的BH-2100型原子吸收光谱仪专用稀释液。

1.2.2样品采集

对所有能与样品接触的,均要求选用无铅产品。被检者应以流动自来水洗手,洗手后保持清洁,在采血前不允许接触任何物品。皮肤消毒用乙醇,用优级纯乙醇以去离子水稀释配制。以不锈钢针采血,血液自然流出后平行吸取40μl血样,加入专用稀释液0.36 ml中充分混匀后待测。若不能及时检测,可置于-180℃处保存。

1.2.3铅中毒判定标准

以国际公认诊断标准即血铅含量≥0.483μmol/L为标准[5]。

1.2.4检测方法的质量控制

将被测样品用旋涡混合器充分混匀(低温保存样品应先放至室温),静置10 min后做平行样测定。为了使测定结果可靠,每分析15份样品,加测1个已知浓度的血标准物质(此标准物质为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环境卫生监督所提供的内控样品),以校正仪器。并曾多次将盲样质控结果送至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环境卫生监督所。鉴定质控结果为:Q值(低)=0.5;Q值(高)=0.1;估计标准误差(SYX)=4.8符合|Q1|,|Q2|<[1]|;SYX<5的质控可允许范围。故可排除系统与随机误差对结果的影响。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不同年龄组血铅检测结果

经过结果分析可以看出,190例0~6岁儿童的血铅平均值为0.259μmol/L,低于0.483μmol/L的标准。其中血铅含量<0.483μmol/L者为172人,占被调查儿童总数的90.53%;血铅水平≥0.483μmol/L者为18人,占被调查儿童总数的9.47%。其中<2岁的儿童血铅平均值为(0.230±0.117)μmol/L,铅中毒率为4.55%;2~4岁之间的儿童血铅平均值为(0.265±0.117)μmol/L,铅中毒率为7.56%;4~6岁之间的儿童血铅平均值为(0.284±0.125)μmol/L,铅中毒率为20.41%。铅中毒率经方差分析,χ2=7.03,P<0.01,不同年龄组儿童的铅中毒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学龄前儿童血铅含量随年龄增长而增高。见表1。

2.2不同性别血铅检测结果

经过结果分析可以看出所调查的190例儿童中,男童110名,血铅平均含量为(0.258±0.112)μmol/L,铅中毒率为7.27%;女童80名,血铅平均含量为(0.281±0.131)μmol/L,铅中毒率为12.5%。经方差分析,χ2=4.73,P<0.05,男女童之间铅中毒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注:性别间比较,aP<0.05。

3讨论

3.1儿童血铅增高的原因

交通道路上,汽车尾气中铅尘多聚集在离地面1 m左右处,正好是儿童活动的呼吸带,它所引起的污染是儿童血铅增高的主要原因之一。室内吸烟者所造成的铅污染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有研究表明,国产香烟铅含量是美国、日本产香烟的12.4倍和1.5倍[6,7]。且从被动吸烟者比主动吸烟者受烟毒素的侵害更大这点来看,香烟中高含量的铅是造成儿童血铅含量增高的重要因素。另外,金属盒装罐头是造成血铅增高的另一个因素,目前室内装修、装潢所采用的含铅相对较高的油漆、涂料等,含铅量高的儿童玩具,儿童吸吮手指、啃指甲等不良习惯也增加了儿童铅中毒的危险。本次研究的190名儿童,均分布在同一个城区内,外界自然环境相同,但不同年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可能是由于随着年龄的增长,活动范围增大,接触外界铅污染环境的机会更多的缘故。

3.2铅暴露对儿童体格发育的影响

沈晓明[5]曾发现铅中毒对女童体格发育的影响大于男童。对不同性别的儿童血铅含量比较发现,女童的血铅含量较男童高,两者差异有显著性。动物实验发现:铅可降低幼鼠垂体对下丘脑刺激的反应性[8]。由于免疫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网络系统,免疫和内分泌系统存在密切联系和相互调节作用,因此,认为铅的神经内分泌毒性可能在儿童铅中毒对免疫系统影响的性别差异中起一定作用。虽然现在还不能通过这些数据分析定论女童对铅毒性较男童更敏感,但有关铅中毒对性别的影响应当引起重视,以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人体内血铅100%来自外界环境,主要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进入体内。但由于每个儿童的情况、生活习惯等方面的不同,在同样的铅污染环境中,其血铅水平也各不相同。寻求和发现影响儿童血铅水平的因素是预防儿童铅中毒的前提条件,而更重要的是采取积极的预防和保护措施。

3.3对铅危害可能的预防保护措施

(1)环境干预:即发现和去除铅污染源,如禁止使用含铅汽油,避免接触含铅涂料,少食罐头食品,尽量避免接触汽车尾气和远离高污染区等。(2)健康教育:宣传及普及预防铅中毒的有关知识,提高人们对铅中毒的认识和预防意识。(3)合理膳食:许多营养素成分能在胃肠道与铅相互作用,影响铅的吸收和蓄积。均衡合理地平衡膳食,全面补充营养素,可预防和减少铅对机体的损伤。

参考文献

[1]李仕海,刘训红,曾艳萍,等.不同产地太子参中重金属含量检测[J].时珍国医国药,2007,18(8):1825.

[2]Begovis V,Nozic D,Kupresanin S,et al.Extreme gastric dilationcaused by chronic lead poisoning:A case report[J].World J Gastroen-terol,2008,14:2599-2601.

[3]金舂华,杨慕兰,王贺茹,等.4385例儿童血铅水平调查研究与临床分析[J].北京医学,2005,27(3):156-157.

[4]孙国莉,刘燕如,刘春丽,等.儿童血铅与缺陷多动障碍相关性[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5,20(6):578-579.

[5]沈晓明.儿童铅中毒诊断和治疗的新观点[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5,10(5):299.

[6]颜崇淮,沈晓明.上海市胎儿期铅暴露及其影响因素[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1997,31(1):9-12.

[7]冯小微,朴军,肖平,等.本溪市出生缺陷与大气污染及其它环境因素关系的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1997,5(4):278-279.

儿童血铅水平与血锌含量相关性分析 第4篇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2008年在我院进行微量元素和血铅检测的3~7岁儿童3821例。

1.2 设备

检测设备为齐力QL800微量元素分析仪, 该设备检测血锌的方法学为极谱测定法, 检测血铅的方法为微分电位溶出测定法, 符合卫生部颁发的《血铅临床检验技术规范》中的要求。

1.3 方法

按对象的血铅水平由低到高分组排列, 分别计算出各组血锌含量平均值, 进行对比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结果

对比统计结果, 见表1及图1。

2.2 分析

本次, 3821例对象血铅超标人数458人, 占11.99%, 其中缺锌人数397人, 占血铅超标人数的86.68%。可见血铅超标的儿童大多数缺锌。由表1可知, 血铅水平高于80μg/L的各组, 其血锌含量平均值低于正常值底限。另从图1可见, 对象血铅水平与血锌含量呈明显负相关。

3 讨论

铅是一种略带蓝色的银白色重金属, 用途广泛, 与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密不可分, 如印刷用的油墨、书籍、汽车燃料、化妆品等在人们的生活中普遍存在。现代化的工业和交通的快速发展, 城市工业化的不断推进, 环境铅污染日趋严重。铅是一种具有神经毒性的重金属元素, 在人体内无任何生理功能, 而且一旦进入体内很容易蓄积, 不易排出。铅主要损害人体神经系统, 随着血铅浓度的增加, 可导致智商下降。儿童抵抗力弱, 正处在长身体阶段, 吸入或食入比成人少得多的铅就会造成铅中毒。铅中毒临床症状主要表现是多动、反应迟钝、行为功能改变, 模拟学习困难、运动失调、易冲动, 空间综合能力下降, 侵袭性增加, 贫血、缺钙、缺锌、肥胖和生长发育迟缓等[2]。

锌是一种浅灰色金属, 在人体, 它是一种必需的微量元素, 是细胞生长、蛋白质合成、酶的产生和免疫系统所需的金属矿物质。锌与很多酶的活性有关, 参与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的合成和降解。锌与多种维生素代谢有关。锌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力, 促进生长发育。儿童缺锌, 可导致味觉功能、消化功能、食欲明显下降, 智力下降, 生长发育迟缓, 还可出现腹泻和不易愈合的口腔溃疡及消化道溃疡病。

铅离子和锌离子都是二价金属离子, 在吸收途径、生物转化等多个生理过程中是相互拮抗的。由于小肠中结合蛋白对铅离子的亲和力远大于对锌离子的亲和力, 从而导致铅污染儿童体内锌水平下降, 即铅暴露达到一定程度就会破坏肌体的自我调节, 导致锌稳态的改变[3]。本文3821例对象中, 血铅水平超过60μg/L者有1197人缺锌, 占缺锌总人数的95%;血铅超标者有397人缺锌, 占血铅超标人数的86.68%, 可见, 铅污染是使儿童体内锌含量降低的重要因素。

铅是对人体有害的重金属元素, 而锌元素是机体重要的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经对本文3 821例检测结果的分析, 可见儿童体内血铅水平与血锌含量呈明显负相关, 铅污染是使儿童体内锌含量降低的重要因素。因此, 建议在对缺锌患儿补锌的同时, 应进行驱铅治疗, 以减少体内吸收过程中铅元素对锌元素的拮抗。

摘要:目的分析儿童血铅水平与血锌含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为临床诊治有关病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08年经我院检测微量元素及血铅的3821例3~7岁儿童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儿童血铅水平与血锌含量呈明显负相关。结论儿童铅污染是使儿童体内锌水平降低的重要因素, 补锌的同时应采取驱铅治疗。

关键词:儿童,血铅水平,血锌含量,相互关系,分析

参考文献

[1]陈洁, 郑希云, 等。多动症儿童血铅水平测定分析[J]。临床儿科杂志, 2002, 20 (1) :54。

[2]张丽丽。儿童铅中毒防治的新进展[J]。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 2000, 27 (3) :129。

儿童血铅含量 第5篇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徐州市鼓楼区2011年2月1 171名0~6岁正常体检儿童,其中0~1岁组191名,2~3岁组382名,4~6岁组598名。

1.2 主要仪器设备及试剂

AA-6300C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日本岛津),铁、锌、钙空心阴极灯;铁、锌、钙标准储备液1 mg/mL(国家标准物质研究中心),稀释液为0.5%曲拉通X-100(国药集团化学试剂厂);超纯水。所用的容器均用HNO3处理过。

1.3 方法学评价

所有检测均是在仪器正常维护保养、检测结果在控的情况下进行的。

1.3.1 标准曲线的绘制

用含1%HNO3的0.5%曲拉通X-100依次稀释铁、锌、钙标准储备液,稀释后的各标准浓度如下,铁:0、0.50、1.00、1.50、2.00、3.00 mg/L;锌:0、0.10、0.25、0.50、0.75、1.00 mg/L;钙:0、0.20、0.40、0.60、0.80 mg/L。以各溶液浓度C(mg/L)为横坐标,吸光度A为纵坐标,在常规条件下检测,绘制标准曲线。

1.3.2 批内及批间精密度测定

取多份标本充分混合,连续测定20次,计算批内精密度,再用该份标本每天测一次,连续测20 d,计算批间精密度,计算其平均值()、标准差(S)及变异系数(CV)。

1.3.3回收率试验

随机抽取1份标本,按样品分析方法测标本中的铁、锌、钙的含量,同时做加标回收试验,铁元素测定加入浓度为100 mg/L,锌元素测定加入浓度为10 mg/L,钙元素测定加入浓度为50 mg/L,平行测5次。

1.4 样品的采集和处理

采集儿童左手无名指腹内侧指端末梢血40μL加到1.56 mL含1%HNO3的0.5%曲拉通X-100稀释液中混匀(稀释40倍),用移液器吸取500μL加入到2.0 mL0.5%曲拉通X-100稀释液中混匀(稀释5倍),总稀释200倍,待测。

1.5 样品测定

用AA-6300C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在常规条件下测定铁、锌、钙元素,根据稀释倍数和标准曲线计算元素的含量。

2 结果

2.1 血样品中各元素线性回归结果

结果显示,各元素回归曲线线性良好,回归方程如下,铁:A=0.997 28C,r=0.998 4;锌:A=0.065 018C,r=0.991 9;钙:A=0.063 859C,r=0.999 8。

2.2 方法的精密度测定结果

通过实验测定计算出批内变异系数Fe:3.7%,Zn:1.9%,Ca:1.5%,批间变异系数Fe:4.5%,Zn:2.5%,Ca:2.7%。见表1。

2.3 测定微量元素回收率结果

各微量元素回收率的测定结果,见表2。

2.4 0~6岁儿童微量元素异常分布情况

结果显示,该方法测定徐州市鼓楼区正常儿童1 171名全血铁、锌、钙的含量,正常人全血微量元素的参考值为,铁:421~662 mg/L;锌:4.9~9.8 mg/L;钙:46~84 mg/L。微量元素异常分布结果,见表3。

由表3可知,缺铁、缺锌在0~1岁婴儿较严重,缺钙的百分率相对缺铁、缺锌稍低,3个年龄组随着年龄的增长所缺乏的微量元素逐渐好转。

3 讨论

目前,微量元素常用的检测方法有分光光度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等。分光光度法操作简单,易于推广,但灵敏度较低,选择性不佳;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灵敏、准确快速、干扰小,可同时检测多种元素,但仪器价格昂贵,结构复杂,很难在临床推广。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由于特异性高、精密度好、检出限低、操作简便、分析速度快等特点成为微量元素检测的推荐方法。全血检测采血量小,操作简便,易于为家长和儿童所接受,成为临床实验室检测婴幼儿微量元素最常用的方法。本研究通过对铁、锌、钙元素检测进行方法学评价,表明原子吸收光谱法线性好、精密度佳,准确度可靠。

微量元素的检测是为了研究微量元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与疾病的相互关系,现已证实,许多疾病与各种微量元素的代谢密切相关[4]。因此准确地检测体内微量元素含量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有重要的意义[5]。

铁是人体含量最高的微量元素,主要合成血红蛋白,运输和贮存氧,构成细胞色素酶、过氧化物酶等人体必需酶类,参与能量代谢和调节免疫功能等[1]。缺铁易导致贫血,注意力不集中、倦怠乏力、烦躁等。本次调查显示1岁以下儿童缺铁较严重,缺乏率达37%,随年龄增长,铁缺乏逐渐得到纠正。加强幼儿保健,合理喂养,对较大儿童纠正偏食,多吃一些禽类、黑色食品、叶菜类、菌类、动物血等可有效补充铁元素。

锌主要通过十二指肠和空肠吸收分布至全身,由粪便、尿、汗、头发等排泄,以视网膜、胰腺及前列腺含锌量高。锌促进机体生长发育,是体内多种酶的功能成分,在蛋白质、脂肪、糖和核酸代谢中发挥重要作用。儿童生长发育迅速,锌的需求量大,再加上婴儿较小,吃的食物较单一,易导致锌的缺乏[6]。缺锌易导致消化功能减退、免疫力降低、厌食、生长发育迟缓、毛发枯黄、智力水平发展低下等[7,8]。缺锌的防治可采用饮食及锌剂来治疗,如多食瘦肉、蛋黄、动物肝脏等,葡萄糖酸锌由于口感柔和,适合儿童口味,是儿童补锌的首选锌剂。

钙盐是体内含量最多的无机盐,主要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儿童长期缺钙易患佝偻病、骨软化病等。近年来,全民补钙的意识在增强,缺钙的儿童在减少,结果显示,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摄入食物的多样化,缺钙情况好转,这与家长的合理膳食有关。

因此,了解儿童体内微量元素的含量,对纠正偏食挑食,加强儿童合理膳食,适时补充微量元素有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周新,涂植光.临床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检验[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77-186.

[2]刘世洪,张青翠,吴晓宏.1660例少儿指血微量元素检测结果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0,4(10):61-62.

[3]王冬莲,阮奕,周君.台州市儿童微量元素调查情况分析[J].实验与检验医学,2008,26(1):85-86.

[4]龚得朋,徐建敏,章辉.微量元素的检测及实际意义[J].生物医学工程学进展,2010,31(1):47-49.

[5]王琰.临床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检验[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95-197.

[6]陈学成.我国儿童营养所存在的问题[J].中华儿童保健杂志,1993,1(1):23.

[7]兰晓霞.锌缺乏与婴幼儿健康[J].国外医学:妇幼保健分册,2003,14(1):49-50.

儿童血铅含量 第6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骨科择期手术患者40例,ASA1~2级,年龄20~50岁,体重45~60kg。4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自体血回输组,B组为异体血输血组,术前检查肝、肾功能正常,均无血液系统疾病。

1.2 方法 术前安装连接好一次性管路,储血过滤器、血液回收罐。将手术室内负压吸引装置与储血过滤器连接,经吸引器将手术区域出血吸入到储血罐内。使用500mL生理盐水加肝素25 000u制成抗凝液,先吸入100mL肝素盐水在储血罐内。肝素抗凝液与回收血量以1∶5比例混合回收。在回收血液的同时,也将肝素盐水吸入储血罐内,产生抗凝作用,回收血液达到大约800mL时,进行离心、清洗、净化等处理,将细胞碎片、抗凝剂、清洗液等分流到废液袋。浓缩的红细胞回收到储血袋回输给患者。术中A组静脉输入乳酸林格氏液、贺斯和回收的自体血。B组输入乳酸林格氏液、贺斯和库血。用量以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为度。

1.3 标本收集及处理 分别于术前、输血后1h抽取患者静脉血2mL。采用ACT-Ⅱ型测定仪测定血中活化凝血时间ACT。

1.4 统计学处理 测定值以x¯±s表示,行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自体血回输组及异体输血组术前、输血后1h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与输血后1h无显著差异。见表1。

与术前相比,*P>0.05。

3 讨 论

自体-2000型血液回收机采用全自动电脑控制,由高灵敏度的血沉传感器和气泡探测器,能连续快速回收,处理手术野的出血,并及时回输给患者。经回收处理的血液,含较高浓度的红细胞,并清除了组织碎片、脂肪细胞、破坏的细胞基质、游离血红蛋白和脂肪酸以及抗凝剂等[1]。提高了大量输血的安全性,维持了血流动力学的稳定。解决了库存血量不足所致的血源紧张,而且还可以杜绝异体输血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免疫功能障碍等因输血不当引起的相关问题[2],在临床中已得到广泛应用。在血液回收过程中,为防止自体血凝固,会给予一定量的肝素起抗凝作用。肝素注入人体后被肝脏内合成的肝素酶破坏,肝素还可被血管内皮所摄取(每个内皮细胞约有107个结合部位),并被血小板PF4所中和,大剂量注射时,肝素在单核-巨噬细胞系统中(主要是肝,脾)被清除或储存。20%可转变为一种只具弱抗凝作用的复合物“尿素肝”,排于尿中。肝素的主要抗凝作用在于延缓和阻止纤维蛋白的形成。当血浆中肝素含量达5~10u/L时可使凝血酶灭活[3]。从而使凝血酶丧失其使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单体的作用。自体血回输过程中加入的肝素对患者的凝血功能有无影响,本实验中自体血回输组和异体血输入组两组术前与输血后1h ACT变化均无显著性差异。说明在自体血回收过程中只要严格控制肝素的量(肝素与回收血比例在1∶5之间),回收的自体血经充分离心、洗涤,肝素已基本被清除,对患者的凝血功能影响不大,具有一定安全性。

参考文献

[1]陈绍洋,朱萧玲,张英民,等.术中自体血回输应用[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1,22(6).

[2]孙大金,杭燕南.实用临床麻醉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334.

内标曲线法测定血中乙醇含量的优势 第7篇

关键词:内标曲线法,标准曲线法,血醇含量,检测

内标曲线法是内标法与标准曲线法相结合, 用欲测组分与内标物的响应值之比对标液浓度制作工作曲线, 再进行样品测定的方法[1]。此种方法克服了标准曲线法中进样量、环境及仪器条件等对检测结果影响较大的缺点, 而且适用于大批量样品的分析[2,3,4,5]。笔者将其应用在血液中乙醇含量的检测中, 通过实际操作与分析, 并与标准曲线法进行了对比, 旨在建立一种理想的血中乙醇分析方法。

1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与试剂 Agilent

6890N气相色谱仪, 配FID检验器和色谱工作站;Sartorius CP-224S电子天平;KDC-40离心机;Thermo精密移液器等。乙醇与内标物标准贮备溶液:精密称取色谱纯乙醇、正丙醇各1.000 g, 分别用超纯水定容至100 ml, 混匀, 得1.000 g/100 ml乙醇和内标物标准溶液;6.0%高氯酸溶液:吸取优级纯高氯酸6.00 ml, 用超纯水定容至100 ml。

1.2 标准系列及样品制备

精确吸取0 、 0.20 、 0.40 、0.60 、 0.80 ml乙醇标准贮备溶液至10 ml容量瓶中, 加1.00 ml内标物溶液, 用超纯水定容至刻度。精确吸取待测全血1.00 ml及0.20 ml内标液至5 ml沉淀离心管内, 用6.0%高氯酸定容至2.00 ml, 混匀, 置离心机中离心15 min备用。并按上述方法进行空白对照试验。

1.3 色谱条件

色谱柱:DB-FFAP毛细管柱 (30 m0.53 mm1.0 μm) ;柱温:60℃;检测器温度:250℃;进样口温度:200℃;载气:N2, 4.5 ml/min;尾吹气流量:20 ml/min;氢气流量:35 ml/min;空气流量:300 ml/min;不分流进样模式。

1.4 测定

准确吸取1 μl标液或样品离心后的上清液进样分析, 标准曲线法用乙醇峰保留时间定性, 峰面积定量;内标曲线法用乙醇与内标物峰保留时间比定性, 峰面积比定量。

2结果与讨论

2.1 内标与标准工作曲线

工作曲线能反应出方法的灵敏度和线性相关情况, 在上述实验条件下平行配制两份标准溶液并分别测定、绘制内标和标准曲线。结果为:内标曲线的截距统计量ta分别为0.929和0.031;斜率统计量tb为0.628和0.174, 相关系数>0.999 9。标准曲线的截距统计量ta分别为0.509和0.185;斜率统计量tb为0.843和1.120, 相关系数>0.998 5。经统计检验 (α=0.05, t0.05 (3) =3.182, ta与tb均

2.2 精密度试验

选取高、低两份不同浓度的样品, 采用上述方法处理后, 按内标和标准曲线法分别测定, 每个浓度的样品测定8次。结果为:内标曲线法所测结果的RSD分别为1.3%和0.8%, 标准曲线法分别为4.9%和2.4%, 采用方差齐性检验[7], α=0.05, F低>F高>F0.025/2 (7, 7) , 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精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注:α=0.05, F0.025/2 (7, 7) =4.99;F低=17.2, F高=11.5, P<0.05。

2.3 回收率试验

选取浓度不同的6份样品, 根据含量加入乙醇标准贮备溶液, 采用上述方法处理后, 用内标和标准曲线法分别检测计算回收率。结果为: 内标曲线法加标回收率98.2%~103.6%, 平均回收率为100.7%;标准曲线法加标回收率108.7%~126.5%, 平均回收率为117.4%。对两种方法的测定结果进行t检验, 取α=0.05, t>t0.10/2 (5) , P<0.01, 测定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注:α=0.05, t0.10/2 (5) =2.015, t=3.702, P<0.01。

色谱定量分析中, 标准曲线法受进样量、柱温、载气流速等条件的影响, 容易出现较大误差, 而内标曲线法采用欲测组分与内标物的响应值之比和内标物的加入量进行定量分析, 克服了每次进样分析时色谱条件很难完全一致的缺点, 且比值与进样量无关, 这就大大提高了检测的精度。本文结果表明, 内标曲线的线性相关性高于标准曲线, 且两方法测定结果在精密度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说明内标曲线法的精密度明显优于标准曲线法。

内标曲线法与标准曲线法对样品的测定结果和加标回收率有显著性差异的原因在于样品的制备过程。该实验所用全血样本为乳状液体, 含有大量的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固体颗粒, 在加入沉淀剂定容、离心后会沉淀出少量固体溶质, 导致待测溶液体积减少。由于体积减少量不确定, 无法再次补充定容, 使欲测组分浓度变大, 标准曲线法无法消除体积不确定因素影响, 因此测定结果和回收率均偏高。而内标曲线法采用欲测组分与内标物的响应值比进行定量, 与待测溶液体积无关, 故回收率偏差很小, 测定结果准确、可靠。

本实验结果表明, 内标曲线法应用于血液中乙醇含量检测时, 比传统的标准曲线法样品处理更简单, 数据重现性好, 结果准确、可靠, 是一种理想的分析方法。

参考文献

[1]汪正范.色谱定性与定量〔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3:171-172.

[2]张炳谦, 王季中, 孙桂进.气相色谱法测定人体血液中乙醇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J〕.化学分析计量, 2005, 14 (2) :4-7.

[3]刘晓东.气相色谱内标法定量分析教学实验〔J〕.实验科学与技术, 2009, 7 (4) :23-24.

[4]GA/T105-1995, 血、尿中乙醇、甲醇、正丙醇、乙醛、丙酮、异丙醇、正丁醇、异戊醇的定性分析及乙醇、甲醇、正丙醇的定量分析方法〔S〕.

[5]黄诚, 卢丽明, 刘国平.内标法和外标法测定血液中乙醇含量的比较分析〔J〕.生命科学仪器, 2008, 6 (3) :41-43.

[6]王兴国.理化检验与数理统计〔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4:137-142.

儿童血铅含量 第8篇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于2015年3—6 月在本地区随机收集居住满5 a以上的非职业人群共372 人。其中男148 人,女224 人;年龄分组:16~20 岁为A组,21~30 岁为B组,31~40 岁为C组,41~50 岁为D组,51~60 岁为E组。对372 名非职业人群全血采用微波消解- 原子荧光法进行血汞含量测定,并进行本底分析,其测定值经正态性检验,显示不符合正态分布,使用箱形图检查法(Boxplot),以“上四分位数+1.5 倍四分位间距”和“下四分位数-1.5 倍四分位间距”作为内限,处于内限以外的数据视为可疑值予以剔除(共4 人,含量在15.65~65.21μg/L),最终纳入分析人数为368 人(男147,女221),年龄16~60 岁,平均年龄为31.4 岁;样品来源为非汞职业接触史的待业学生、食品从业人员和机关干部等。

1.2 仪器与试剂

1.2.1仪器

AFS- 230E型双道原子荧光光度计(北京科创海光仪器有限公司),汞空心阴极灯(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ETHOSONE微波消解仪(Milestone公司)。所有玻璃器皿和塑料容器经过20%硝酸浸泡过夜,用去离子水清洗后风干。

1.2.2主要试剂及标准物质

硝酸,优级纯,上海国药集团生产,批号:20140124;过氧化氢,优级纯,上海国药集团生产,批号,20140812;盐酸,优级纯,衡阳凯信化工试剂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111025;硼氢化钾,分析纯,天津市化学试剂研究所生产,批号,20121018;氢氧化钠,优级纯,天津市科密欧化学试剂开发中心,批号,201106010;20 g/L硼氢化钾+5 g/L氢氧化钠溶液,现用现配;汞单元素标准溶液GBW08617,浓度1 000μg/ml,购自中国计量科学院,批号,13090478;冻干牛血汞质量控制标准物质ZK021- 1/ZK021- 2,购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批号:709/710;载气纯度99.999%;实验用水均为去离子水。

1.3分析步骤

1.3.1血样的采集与保存

采集空腹外周静脉血5 ml于盛有抗凝管中(严禁溶血和凝血),摇匀,4 ℃冰箱中保存,2 周内完成测定。

1.3.2血样的前处理

取全血1.0 ml于消解罐中,加入硝酸4.0 ml和1.0 ml过氧化氢,旋紧消解罐,按程序升温方式(第1 步:功率1 500 W,时间15 min,温度180℃;第2 步:功率1 500 W,时间10 min,温度180 ℃)进行消解,待冷却后,加水定容至10 ml,摇匀,其消解液放置30 min后上机测定。同时作试剂空白。

1.3.3标准曲线及样品的测定

以汞标准溶液(1 000μg/ml)为储备液,用0.5 g/L重铬酸钾的5%盐酸稀释成100μg/ L汞标准应用液,再配制标准溶液系列,其浓度为0.00、1.00、3.00、5.00、10.00、20.00 μg/L,与消解液一同上机测定。其仪器工作条件为光电倍增管负高压300 V,灯电流15 m A,原子化器高度10 mm,读数时间10 s,延续时间1.0 S,载气流量400 ml/min,屏蔽气流量1 000 ml/min;测定方式:标准曲线法;读数方式:峰面积。

1.3.4结果计算

按下式计算全血中汞的含量:

C=cV2/V1

式中:C—血中汞浓度,μg/L;c—仪器读数,μg/L;V2—定容体积,ml;V1- 血样体积,ml。

1.3.5质量控制

通过标准曲线法测定汞元素,样品测定前以及每50 个样品测定后,都进行冻干牛血汞质量控制标准物质ZK021- 1 和ZK021- 2 的测定,并于实验结束后绘制质量控制图。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3.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基本资料和全血中汞含量水平采用描述分析,单因素两组之间含量水平比较用H检验,多组之间含量总体水平比较用K-W检验。

2 结果

2.1 检测方法参数

2.1.1标准曲线与检出限

在汞浓度0.00~20.00 μg/L范围内,与荧光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 7,线性方程为:IF=209.090C+125.503。测定空白液11 次,测量值标准差的3 倍所对应的浓度即为检出限0.01 μg/L。

2.1.2质控标准物质的测定

为考察方法的准确性和精密度,测定冻干牛血汞质量控制标准物质ZK021- 1和ZK021- 2,见表1。

2.1.3样品加标回收试验

取2 份全血样品进行加标回收率试验,见表2。

2.2 非职业人群血汞本底含量分析

2.2.1全血中汞的含量分析

368 例非职业人群的血汞总体算术平均值为2.67 μg/L,几何均值为0.98μg/L,,中位数为2.31 μg/L,最小值为0.01 μg/L,最大值为11.33μg/L。因其测定值呈偏态分布,故采用中位数表示平均水平。

2.2.2不同性别的血汞含量

见表3。经统计分析,其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0.61,P=0.758),其中,P5~P95浓度范围可认为是本地区非职业人群血汞参考值范围。

注:不同性别非职业人群血汞含量比较采用秩和检验,H=0.61,P=0.758。

2.2.3不同年龄组的血汞含量

见表4。结果显示,5个年龄组血汞含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46,P=0.025 4)。

注:不同年龄非职业人群血汞含量比较,F=3.46,P=0.025 4。

2.2.4与国内其他地区血汞含量的比较

为分析研究地区非职业人群血汞含量的高低,本文检索近年国内其他地区关于血汞含量的文献,见表5。本地区非职业人群血汞含量水平与其他地区存在一定差异,血汞含量水平处于较高水平。

注:AFS—原子荧光法;ICP- M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3 讨论

本次非职业人群血汞含量的研究数据经统计分析,采用P5、P50和P95进行数据描述。根据此次结果,湘潭市非职业人群血汞含量的上限值约为6.80 μg/L,下限值为0.01 μg/L,可为本地区非职业人群血中汞参考范围提供依据,中位数为2.30 μg/L,为本地区非职业人群血汞的平均水平。

目前,我国尚未颁发血汞的检验标准及生物限值。随着分析技术的不断发展,关于血中汞含量检测方法研究越来越多,包括原子吸收法(AAS)、原子荧光法(AF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ICP)等测试方法[9]。但多数从事职业卫生检测的实验室采用微波消解- 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血汞含量,该法具有消解效率高、灵敏度高、样品组分挥发损失少、空白值低、检出限低、成本低等优势。因此,本次研究采用该法测定血汞含量,初步建立了本地区非职业人群血汞含量参考范围,结果显示,非职业人群血汞含量在性别间无统计学差异,但各年龄组间血汞含量总体水平有统计学差异。

另外,从本次分析结果来看,本地区非职业人群血汞含量水平与其他地区存在一定的差异。原因是:①由检测仪器以及试剂、测定方法、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实验室间差异造成;血中汞的预处理方法主要有常压湿消化法、微波消解、萃取法、提取液提取法等,其性能参数如检出限、精密度、灵敏度、线性测量范围等各不相同,导致检测结果的差异;②各地区非职业人群膳食结构差异导致重金属汞的摄取量不同;文献报道,挪威沿海地区的居民因食用高汞海产品而体内血中汞的平均值高达5.3 μg/L[10];巴西圣保罗地区居民的血汞值为4.0μg/L[11];本地区的膳食结构中是否存在汞富集的食物尚需深入研究;③环境污染的企业较多,其工业排放的废弃物对环境造成一定程度重金属汞的污染,从而导致人体内汞的负菏水平较高。据文献[12]报告,2002 年湘潭土壤中汞的背景值为0.21 mg/kg,降水中重金属汞含量平均值为0.1~0.2 μg/L;湘江主断面水体汞元素湘潭段为0.011~0.015 μg/L,提示本地区水体和土壤的重金属汞生态危害仅次铅、镉、砷之后,这些因素均直接影响到农产品中的重金属汞含量水平,是否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尚需进一步研究。

作者声明

本文无实际或潜在的利益冲突

参考文献

[1]杨凤华,陈爱国.微波消解-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生物样品中微量汞[J].中国职业医学,2007,34(4):324-325.

[2]孙宏华,朱长清.广州市番禺区人群全血微量元素参考值的初步调查[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07,28(4):314-315.

[3]张磊,王起超.松原市产妇和新生儿血汞浓度及健康风险研究[J].生态环境,2008,17(3);898-892.

[4]张秀武,李永华,杨林生,等.温控湿法消解ICP-MS测定全血中铅镉硒砷汞5种微量元素[J].光谱学与光谱技术,2010,30(7):1972-1974.

[5]闫赖赖,陈曦,王京宇,等.四城市成人血液中主要重金属含量分析[J].卫生研究,2012,41(5):840-843.

[6]劳少泉,邓雪凝,唐学玲,等.佛山市三水区正常人群全血中13种重金属本底含量研究[J].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2013,31(2):59-63.

[7]李芳,夏月萍,胡彬彬,等.高压消解罐消解-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血汞的条件探讨[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4,24(16):2309-2310,2313.

[8]李皓,骆胜超.孝感市170例健康成人血中总汞含量分析[J].职业与健康,2014,30(17):2399-2401.

[9]陈坚,潘伟才,郭冠浩.血汞的微波消解-原子荧光测定法[J].职业与健康,2008,24(5):430-431.

[10]JENSSEN MTS,BRANTSXTER AL,HAUGEN M,et al.Dietary mercury exposure in a opulation with a wide range of fish consumption-Self-capture of fish and regional differences are important determinants of mercury in blood[J].Sci Total Environ,2012,439(11):220-229.

[11]KUNO RK,ROQUETTI MH,BECKER K.et al.Reference values for lead,cadmium and mercury in the blood of adults from the metropolitan area of Sao Paulo,Brazil[J].Int J Hyg Environ Health,2013,216(3):243-249.

儿童血铅含量范文

儿童血铅含量范文(精选8篇)儿童血铅含量 第1篇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在所辖区域内, 随机抽取3个城区和13个乡镇3-13岁的儿童45114名, ...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