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P动态网页设计
ASP动态网页设计(精选12篇)
ASP动态网页设计 第1篇
2009年度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开展了“说课程”教学竞赛, 旨在进一步加强教学环节, 促进教师进一步熟悉课程标准和专业标准, 了解该课程与人才培养目标的关系, 提高教师课程教学水平、课程建设水平及合理选择教法、学法的实际教学能力, 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竞赛主要是陈述所任课程的构思、设计、实现、运作情况。
一、课程构思
课程ASP动态网页设计是计算机及其应用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计算机专业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面向计算机操作实践操作一线岗位, 培养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 遵纪守法, 心理健康, 掌握计算机网络工程规划与建设、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计算机的组装与维护等理论专门知识, 熟练掌握本专业的操作技能, 具备从事网站规划与设计、多媒体形象设计、计算机操作、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等相应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和初步能力, 具有“爱众亲仁”的道德精神和“博学笃行”的专业品质的高素质技能型专业人才。
本专业的部分就业岗位有计算机相关产品销售及售后服务人员、计算机操作员、网站建设与管理人员、企事业信息系统管理与维护人员、多媒体设计员和网络管理员等。学好课程“ASP动态网页设计”基本上能够具备从事网站建设与管理人员工作的能力。
ASP是Active Server Page的缩写, 意为“动态服务器页面”。它可以与数据库和其他程序进行交互, 是一种简单、方便的编程工具, 可以用来创建和运行动态网页。计算机及其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的核心能力之一是熟练掌握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 以及具备一定的网站建设、开发与维护的综合能力。课程“ASP动态网页设计”在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中具有核心地位和关键作用。
本课程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专业课程, 学习它必须具备比较全面的计算机基础知识, 同时它也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 它的任务要求学生掌握多种软件的使用, 对动手能力要求较高。因此, 要以学生感兴趣的题材设计教学案例, 从简单到复杂;以单个课题、单元课题和综合课题带动教学, 使学生在完成课题过程中学会查找信息、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在学中做, 在做中学, 将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
二、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理念主要是要满足工作岗位需求。学习本课程的目的很明确, 就是要能进行网站建设与维护, 从实际中来, 到实际中去, 教学内容的安排要符合实际需要, 还要符合学生实际情况, 每个课题设置基本要求、更高要求, 注重因材施教。
课程目标是要求具备能够利用网页编辑工具来制作动态网页, 进行网站设计的能力, 具体包括配置服务器的能力、软件Dreamweaver的使用能力、网页界面设计能力、编写与调试ASP常见程序的能力和计算机使用综合能力。
为了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要选择适当的教法、学法与手段。教法的选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本课程的实践性很强, 通过讲练结合, 理论与实践密切联系; (2) 为了增强学生的注意力,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采用提问及启发式教学; (3)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联系实际问题, 采用案例教学, 项目驱动; (4) 建立网络平台, 整合教学资源, 拓展教学内容。
学法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指导: (1) 本课程的实践性很强, 指导学生要对实验结果和现象进行分析, 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指导学生多进行上机实践, 在做中学, 在学中做; (3) 指导学生查阅网络资源。
教学手段的选择主要是以下两个方面: (1) 本课程的操作性很强, 讲授时要进行必要的多媒体演示; (2) 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大, 在实践教学中注重因材施教。
学生、教师、内容、方式、实践、评价、管理等课程要素的整合模式和运行结构如图所示。
三、课程实现
课程的主要知识点有ASP内置对象、ASP内置组件、ADO在ASP中的应用;主要技能点有IIS的配置、Dreamweaver的使用、ASP内置对象与内置组件的使用和数据库的连接与处理。Request对象、response对象、server对象, connection对象、recordset对象与command对象、ASP的内置组件是本课程的重点, Request对象与response对象、数据库连接与处理是本课程的难点。
本课程总学时72课时, 其中理论32课时, 上机实验32课时, 课程设计8课时。根据知识点设置ASP基础 (包括Html、VbScript等) 、ASP内置对象、ASP内置组件、ADO与ASP四个教学模块, 选取在网站建设中最常用、最典型的示例作为教学案例, 如用户登录、聊天室、留言板、在线小说、网上购物等。课程设计安排在学期的最后2周进行, 要求学生能建立有主题、相对比较完整的动态网站, 在做中学, 考核成绩由理论考试成绩、实验考试成绩、课程设计成绩、平时成绩四部分组成, 分别占40%、20%、20%、20%。
四、课程运作
课程的主讲教师都要求具备“双师”资格, 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与较强的网站制作能力, 实验实训场地要求每个同学都有配置相关软件的计算机使用, 最好是采用一体化教室教学。相关的教学管理文件与资源, 包括课程标准、授课计划、考核标准、课程设计说明书、实训说明书、试题库、教学课件等都可以在学院课程展示中心的网站上获得。
摘要: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近年来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课程“ASP动态网页设计”是计算机及其应用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 可结合CDIO模式从课程构思、课程设计、课程实现、课程运作四个方面理清教学思路, 把握教学目标, 用好教学手段, 推动教学内容、方法及手段的变革。
关键词:CDIO模式,课程,ASP,教学
参考文献
[1]查建中.论“做中学”战略下的CDIO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8 (3) :1-6.
ASP动态网页设计 第2篇
孔丽英
,笔者所在学院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开设了ASP动态网页设计课程,涉及html、Javascript、数据库技术以及后台编程语言等多学科技术的综合性专业课。该课程应用面很广,旨在培养网页设计与维护专业技能人才。然而,技校学生基础普遍薄弱,学习又缺乏主动性。在《VB程序设计》《数据库知识》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这些相关专业课程又爱又恨,爱的是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能够掌握很强的专业技能,能够自己设计作品,既体现个性又证明了自己的能力,有很高的成就感;恨的是学习这些专业课程理论部分不但枯燥,而且很难理解和掌握,实操部分费时费力,很多学生在教学课时内完不成学习任务。
通过一段时间的ASP教学,实际教学效果不好,有的学生学完一个学期,连ASP的基本脚本语言的语法、内建对象等都未能熟练掌握。为此,笔者尝试将理论与实习教学相结合,采用一体化教学方法,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结合教材内容实施案例教学,指导学生马上动手操作,并及时加以讲解和指引,提高学习效率。以下,笔者就学院ASP动态网页设计课程的一体化教学改革进行一些探讨。
一、一体化教学的意义以及技工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学的现状
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已经提出多年,其具体内容就是打破理论课与实训课分开授课的传统模式,将专业课程的理论课和实习课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由一名专业课教师在一体化教学场地完成教学任务。
技工院校计算机教学与普教相比,培养人才的目标不同,不是培养网络工程师、程序员,而是要培养“高技能人才”,学生能够进行设备的安装和调试,进行网站、软件的建设和管理等。因此,要求专业课程针对性强,在保证基础知识教育的前提下,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也就是技能培训。然而,以往很多课程的教学安排都是针对软件的使用,变成“软件说明书”式的教学,学生只会按照既定的操作步骤完成基本操作,其结果只是培训软件使用员,这样既浪费了教学资源又浪费了学生的宝贵时间。
二、ASP动态网页设计课程一体化教学的一些构想
“一体化教学”模式就是指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在“讲”和“练”两方面的有机地结合;是由师生双方共同在一体化教学场地中,边教、边学、边做,把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类似于国外的“双元制”模式下的教学场景,模拟企业的工作环境进行项目化教学,提高学生技能水平,完成教学任务和目标。计算机专业的一体化教学场地要有相应的计算机、网络通信设备、多媒体设备等,做到教师和学生人手一台计算机。教师通过同步软件演练操作,讲解技巧,学生及时实践,有助于知识点的消化和掌握。一体化教学中,教师的“讲”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但强调的是学生的“练”。在“练”的巡回指导过程中,教师是一个辅助的角色,是担当咨询、指导和技术顾问的作用;学生是课堂的主角。教师要发挥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鼓励学生大胆地进行创新,寻求突破。技工院校生源复杂,学习能力参差不齐,一体化教学便于教师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因人施教,因材施教。
此外,因为ASP动态网页设计课程所涉及的专业知识面比较广,所以要实现ASP动态网页设计一体化教学,必须采用模拟企业工作的`项目教学法,而且在教学中必须精心设计一套教学案例。案例设计是基于实际工作过程和情景的案例,运用案例将学生带入到实际工作过程中去。当然,案例的设计也要符合教学大纲和教学要求,要能涵盖该课程的相关知识点,并形成一套相互联系、前后连贯的教学案例。比如,在ASP动态网页设计一体化教学中,笔者设计了一套教学论坛的教学案例,让学生参与角色扮演的情景中,从注册用户、登陆论坛、发表见解、修改信息等,一步一步地融入一个个的实例案例教学情景中,体会如何实现动态网页间的交互,从而掌握课程的知识点。此外,为了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教师除了精心编写教学案例以外,还要设计大量供学生进行上机操作的案例习题库,让学生在大量的上机练习中不断强化计算机软件的操作技能,同时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笔者在ASP动态网页设计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从以往传统的模块教学,到试验一体化教学模式,不断摸索、创新、总结出一些经验。这些经验在教学实践中,起到了较好的效果,在每一届学生中都涌现出不少优秀的设计作品,使每个学生的潜能都能够充分发挥,掌握了一些专业技能,为踏入社会参加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ASP动态网页设计 第3篇
通过一段时间的ASP教学,实际教学效果不好,有的学生学完一个学期,连ASP的基本脚本语言的语法、内建对象等都未能熟练掌握。为此,笔者尝试将理论与实习教学相结合,采用一体化教学方法,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结合教材内容实施案例教学,指导学生马上动手操作,并及时加以讲解和指引,提高学习效率。以下,笔者就学院ASP动态网页设计课程的一体化教学改革进行一些探讨。
一、一体化教学的意义以及技工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学的现状
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已经提出多年,其具体内容就是打破理论课与实训课分开授课的传统模式,将专业课程的理论课和实习课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由一名专业课教师在一体化教学场地完成教学任务。
技工院校计算机教学与普教相比,培养人才的目标不同,不是培养网络工程师、程序员,而是要培养“高技能人才”,学生能够进行设备的安装和调试,进行网站、软件的建设和管理等。因此,要求专业课程针对性强,在保证基础知识教育的前提下,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也就是技能培训。然而,以往很多课程的教学安排都是针对软件的使用,变成“软件说明书”式的教学,学生只会按照既定的操作步骤完成基本操作,其结果只是培训软件使用员,这样既浪费了教学资源又浪费了学生的宝贵时间。
二、ASP动态网页设计课程一体化教学的一些构想
“一体化教学”模式就是指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在“讲”和“练”两方面的有机地结合;是由师生双方共同在一体化教学场地中,边教、边学、边做,把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类似于国外的“双元制”模式下的教学场景,模拟企业的工作环境进行项目化教学,提高学生技能水平,完成教学任务和目标。计算机专业的一体化教学场地要有相应的计算机、网络通信设备、多媒体设备等,做到教师和学生人手一台计算机。教师通过同步软件演练操作,讲解技巧,学生及时实践,有助于知识点的消化和掌握。一体化教学中,教师的“讲”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但强调的是学生的“练”。在“练”的巡回指导过程中,教师是一个辅助的角色,是担当咨询、指导和技术顾问的作用;学生是课堂的主角。教师要发挥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鼓励学生大胆地进行创新,寻求突破。技工院校生源复杂,学习能力参差不齐,一体化教学便于教师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因人施教,因材施教。
此外,因为ASP动态网页设计课程所涉及的专业知识面比较广,所以要实现ASP动态网页设计一体化教学,必须采用模拟企业工作的项目教学法,而且在教学中必须精心设计一套教学案例。案例设计是基于实际工作过程和情景的案例,运用案例将学生带入到实际工作过程中去。当然,案例的设计也要符合教学大纲和教学要求,要能涵盖该课程的相关知识点,并形成一套相互联系、前后连贯的教学案例。比如,在ASP动态网页设计一体化教学中,笔者设计了一套教学论坛的教学案例,让学生参与角色扮演的情景中,从注册用户、登陆论坛、发表见解、修改信息等,一步一步地融入一个个的实例案例教学情景中,体会如何实现动态网页间的交互,从而掌握课程的知识点。此外,为了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教师除了精心编写教学案例以外,还要设计大量供学生进行上机操作的案例习题库,让学生在大量的上机练习中不断强化计算机软件的操作技能,同时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笔者在ASP动态网页设计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从以往传统的模块教学,到试验一体化教学模式,不断摸索、创新、总结出一些经验。这些经验在教学实践中,起到了较好的效果,在每一届学生中都涌现出不少优秀的设计作品,使每个学生的潜能都能够充分发挥,掌握了一些专业技能,为踏入社会参加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试谈ASP动态网页课程的教学探索 第4篇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已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时代对高素质的IT技术人才的需求也随之增加。网络程序开发无论是在机关单位和企业还是在家庭乃都展现出广阔的前景,并由过去的客户端/服务器编程结构发展成今天流行的B/S结构。
当前多数教师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更多的只是注重教师的教学过程,而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从而导致大多数学生缺乏学习兴趣、上课时不集中注意力和学习积极性低等现象。除此之外,由于技校培养目标和专业课程设置的限制等原因,计算机软件专业设置的预备课程较少且课时有限,造成学生相关基础知识较为薄弱。
2 存在的问题
ASP动态网页课程是一门具有较强理论性和实践性的课程。然而,绝大多数的技校学生理论基础往往比较薄弱、自律性较差、没有独立的分析和钻研能力。当前,在ASP动态网页课程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教学内容安排不科学,课程设置不合理
当前大多数技校对计算机专业的ASP动态网页课程分配的课时相对较少,这样导致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往往把教学重点放在理论方面,从而造成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构建一个相对完整的开发思路,而由于学生本身对该课程的学习积极性不高,没有在课后继续去钻研,因此无法形成系统开发的整体概念,也无法构建系统的课程知识结构。此外,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往往根据教材内容采取以知识点的层次递进方式,按部就班地灌输给学生,然后通过上机课让学生巩固所学理论知识。这样的教学方式难免造成学生对知识点的联系不够紧密、缺乏整体感。
(2)实践教学效果不理想,忽视能力培养
在ASP动态网页课程的实践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教师往往只按照理论教学内容来安排实践内容,设计的实验例子只针对某个章节的知识点,而各实验内容之间缺乏联系,这样就会导致学生只追求结果,并不重视在实验中的思考过程以及实验所要求掌握的知识。从而造成实践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学生的动手能力得不到有效的培养和发展。另外,有些学校由于经费不足导致机房紧张,上机时间在本课程的总教学时间中所占比较少,这对于强调培养动手能力的实用性较强的ASP网页课程而言时间过少,进而导致实践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3)教学模式缺乏多样性,考核方式单一
在当前大多数技校的ASP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模式缺乏多样性,内容单调枯燥且往往只注重理论教学,从而加重了概念的抽象性和复杂性。在课程考核时,很多教师只是根据学生完成项目的整体情况和实验报告情况来进行考核,而并没有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创造能力进行考核,考核标准和方式单一。甚至有些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以笔试为主的考核方式,使得大部分学生通过死记硬背课程知识点的方法来应付考核,这样忽视了发展和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从而导致高分低能现象,无法满足时代发展对IT人才的需求。
3 提高教学效果措施
ASP动态网页课程是技工学校计算机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探索在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快速掌握并熟悉运用ASP语言知识,提高其在实践中的应用能力,是该课程教师的当务之急。
(1)明确教学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技工学校计算机专业的ASP动态网页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具备开发和维护ASP动态网站的基本能力,能根据实际问题将所学的ASP知识构建与维护ASP动态网站。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和培养学生对ASP语言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而深刻地获取并理解知识,为学好ASP语言而打下扎实的基础,让学生体会到ASP程序设计的用途。另外,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CAI或Flash动画等进行课堂演示教学,这样就会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教师注意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从而活跃课堂气氛。在实验课教学时,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自己设计程序以培养和发展他们的创新能力。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论坛、博客和聊天室等ASP程序开发实例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不再觉得学习ASP是枯燥乏味以及没有实用意义。
(2)理论联系实际,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
技工学校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就是要求他们在实践中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训教学来强化学生在实践中对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工作能力。采用学生感兴趣的案例来进行教学,使学生感到趣味性和实用性。比如,通过一个商务网页实例文件,向学生讲解如何用ASP脚本和其他基本Web编程规则来实现一个页面:
除此之外,充分利用教学网站的优势,构建一些便于师生进行情感和信息交流、学生浏览和获取资料的栏目,从而使教师与学生能够畅通和愉悦交流。另外,学生还可以在网上做作业、咨询、提问和学习资料。教师通过网上教学,还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和不同时空特点的学生的学习需要。这样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大大地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
(3)优化教学大纲,灵活调整教学场所
在ASP动态网页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理论教学与上机课的教室合二为一,而不是上课时采用投影仪演示,上机课时让学生独立实践。这样可以使学生边听边动手跟随教师写代码,从而让学生及时地体会到ASP技术的内涵和魅力,更有利于学生对加深理解和掌握所学的课程内容。
(4)增加课程学时,改进教学模式和方法
当前大多数技校对计算机专业的ASP动态网页课程分配的课时都相对较少,这样导致教师往往把教学重点放在理论方面。而ASP网页课程并非是一门基础理论课程,它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只有扎实掌握好该技术才能够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独立解决问题,同时也极大地促进了学生就业。由此可见,适当灵活地延长该课程的课时,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进行理论学习和动手实训,通过具体的项目开发,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广度和深度,从而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5)改革考核方式
ASP动态网页课程无论是理论性还是实践性都较强,课程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扎实而全面地掌握ASP网站编程技术,并能应用到实践中去。因此,课程考核成了评价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为此,我们必须采用理论考核和实践操作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变革传统的试卷定成绩的方法。通过对考核方式的改革,彻底改变学生过去利用死记硬背的方法来掌握知识的缺点,更加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开发能力。
4 结语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社会对对高素质的IT技术人才的需求也随之增加。如何解决当前学校教育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脱节的严重问题,从而培养适应社会发展对应用型和实用性人才的要求,是当前计算机教师所面临的重大课题。因此,这还需要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思考、总结和积累经验,反复通过理论授课和实验教学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灵活掌握编程方法,帮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而扎实地掌握开发与维护ASP动态网站的能力,培养出更多“技能+品德”的高素质高技能的技工人才。
摘要:研究和探索了在ASP动态网页课程教学中,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快速掌握运用ASP语言,提高其在实践中的应用能力和职业素质的有关问题,并提出了提高教学效率的措施。
关键词:ASP,动态网页,教学
参考文献
[1]张季良.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使用[J].中国科技信息,2005,(13).
[2]朱木秀.高职教育中ASP动态网页设计课程教学模式研究[J].宁波大红鹰学院学报,2008,(12).
[3]孙印杰,李骞,张晶,等.ASP动态网页设计应用教程[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
ASP动态网页设计 第5篇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近几年来,基于 TCP/IP 的 Internet/Intranet 技术以非同寻常的速度被广泛应用于各级 企业及其他组织的信息发布与共享,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手段就是建立 Web 站点发布信息。传统的静态网页技术已越来越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因此各种动态网页技术应运而生。ASP 就是目前比较流行的动态网页技术之一,而 ASP.NET 是微软新一代的动态网页技术,并且 相对于其他编程技术,它有如下的优势。(1)面向对象性 ASP.NET 将 C#作为一种面向对象语言,在很多方面来看,C#将成为微软的与 Java 相似 的语言。C#是 ASP.NET 开发中一个最重要的功能,微软会将 C#发展成为 Java 的强劲对手。这 也是微软.NET 框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认为 C#是微软在编程市场上击败对手的主要 工具。我们期待着微软能在这个产品后面倾注全力,这样,C#可以成为许多程序员的又一 种选择。C#的诞生无疑将进一步加剧微软和 Sun 产品的战线,但这对用户是有利的,他们 可以选择两者之一来开发新的应用。(2)数据库连接 ASP 另一个亮点是它使用 ADO 对象、ODBC、OLE-DB 和事务处理管理器。因此 ASP Web 数据库应用开发特别简单。ASP.NET 发展了更多的功能,因为有了 ADO.NET。ADO.NET 带来了更强大更快速的功能。JSP 和 JDBC 目前在易用性和性能上同 ASP/ADO 相比已有些 落后,当新版本 ASP.NET/ADO.NET 出现后这样的差别会更明显。所以我们希望 SUN 应尽 快能花大力气来追赶 ASP.NET/ADO.NET 的组合。(3)大型站点应用 ASP.NET 将对大型站点(Web Farms)有更好的支持。事实上,微软已经在这方面付出 了巨大的努力。ASP.NET 可以让用户考虑到多服务器(Multiple Servers)的场合,当用户需 要更强大的功能时,仅仅只需要增加一台服务器。整个.NET 框架已经充分地提供了这个方 法。ASP.NET 提供了外部会话状态(External Session State)来提供内置式 Web Farm 的支持。另外,由于请求的各组件相互间经过了充分的优化,所以速度很快。(4)ASP.NET 还提供更多的其他方面的新特性,例如: 内置的对象缓存和页面结果缓存。内置的 XML 支持,可用于 XML 数据集的简单处理。服务器控制提供了更充分的交互式控制。
二、国内外发展动态和趋势
微软新一代平台的正式名称叫做“新一代 Windows 服务”(NGWS),现在微软已经给 这个平台注册了正式的商标——Microsoft.NET。在.NET 环境中,微软不仅仅是平台和产品 的开发者,并且还将作为架构服务提供商、应用程序提供商,开展全方位的 Internet 服务。在谈及这个平台中使用的新技术
,微软透露,它将在.NET 环境中提供更多新产品和全套的 服务。Microsoft.NET 将开创互联网的新局面,基于 HTML 的显示信息将通过可编程的基于 XML 的信息得到增强。XML 是经“万维网联盟”定义且受到广泛支持的行业标准,Web
浏览器标准也是由该组织创建的。微软公司为开发它投入了大量精力,但它并不是 Microsoft 的专有技术。XML 提供了一种从数据的演示视图分离出实际数据的方式。这是新一代互联 网的关键,提供了开启信息的方式,以便对信息进行组织、编程和编辑;可以更有效地将数 据分布到不同的数字设备;允许各站点进行合作,提供一组可以相互作用的“Web 服务”。根据.NET 构想,未来微软所有产品都将走向“服务化”,而消费者将通过租借的方式使 用 Office 软件,或通过 MSN 用户身份,获得网络音乐服务。然而,根据种种迹象表明,微软早已为.NET 战略后新的划时代战略做了准备,这个新 战略将会比.NET 战略更可怕,因为它将可能垄断未来所有的软件市场!如果将 PC 时代分 为 DOS平台时代和 Windows平台时代的话,按照微软的意思,网络时代将会分为.NET平台时代和这个新的平台时代。ASP.NET 又叫 ASP+,但并不仅仅是 ASP 的简单升级,而是 Microsoft 推出的新一代 Active Server Pages 脚本语言。ASP.NET 作为微软公司发展的新的体系结构 Microsoft.NET 的一部分,其中全新的技术架构会使编程变得更简单。ASP.NET 是在抓住 ASP 的最大优点 并全力使其扩大化的基础上开发出来的,同时也修复了许多 ASP 运行时会发生的错误。目前支持 ASP.NET 开发的平台只有 Windows XP、Windows 2000/2003、Windows NT4(Service Pack 6a),其中的 Web Service 除去这些还在 Windows 98、Windows ME、Windows SE 上获得支持。随着 Internet/Intranet 技术的不断发展,只有服务器的动态网页技术才能 满足各种 Web 应用程序日益提高的要求,因此各种动态网页技术先后出现。相对于 ASP.NET 而言,ASP 技术较为熟悉,使用简单便利。但由于 ASP 本语言自身的局限性,使其功能受 到了很大的限制。而 ASP.NET 的强大功能恰好弥补了 ASP 的不足,因此,ASP.NET 技术代 替 ASP 是一种必然的趋势。ASP.NET 从现有的 ASP 结构体系上跨出了一大步,其整个构造 体系使开发结构化的应用程序变为可能。Web 表单带来了一种更加直接和易于使用的开发 模式;服务器控件增加了提供公共功能的能力,从而使扩展和加强现有功能变得容易;数据 捆绑使创建数据约束型应用程序变得十分简单。它不但具有许多很棒的新功能,而且还有一 个用于开发 Web 应用程序的真正框架。越来越多的开发者开始使用这种技术,它的出
现给 Internet 的发展带来了一次新的浪潮。
三、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该课题为设计并实现一个基于 ASP.NET 技术的动态 IT 培训网站。该网站具有如下模块: 登录注册模块:用来识别用户身份信息的必要手段,用以在线报名、在线咨询以及 学员论坛; 课程信息发布模块: 做为网站介绍自己、宣传自己培训课程的不可或缺的手段之一,让用户第一时间了解该网站推出的培训课程; 在线报名模块:通过该模块,实现学员与培训学校之间的零距离报名; 在线咨询模块: 能为用户解答各种与网站的信息有关的问题,使用户和学校进一步 拉近距离。学员论坛:回答学员问题,提供各个学员之间互相交流的一个平台,是促进培训学 校教学质量提高的一个重要手段。
四、研究内容及拟采用的方法和手段
1.在充分调研和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完成网站的如下设计工作。总体功能规划设计。数据库的逻辑设计。
网页框架的规划设计。2.利用 ASP.NET、C#语言、ADO.NET、SQL Server 2000 数据库技术来实现一个动态交 互式的 IT 培训网站。
五、预期达到的水平及所需的科研条件
(1)网站建设的基本目标为: 用户登录注册: 用户通过注册个人信息来设置自己的登录名和密码。通过用户的登 录,来实现网站对用户更好的服务和管理。用户个人服务:用户登录后,出现用户的个人服务界面,包括个人密码修改、自己 的信息修改、个人所报课程的列表信息和提问咨询信息,以及通过网站统计出来的 该用户的喜爱课程类别的一个推荐列表等。课程信息发布模块: 通过后台发布课程信息对数据库进行操作修改,来实现前台对 各个课程信息的发布,让各个用户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网站的各个课程的详细信 息。新闻信息发布模块:通过发布一些教育业内新闻,以及其相关的一些信息,让用户 了解目前的一些情况。在线报名模块:用户登录网站后,通过网页寻找和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然后填写 自己的详细信息以及报名的方式来报自己所要进行培训的课程。通过该模块,用户 可以很方便的查询该课程的任何信息以及报名。教师管理模块: 介绍各个教师的信息及其所教的课程,让用户通过网站了解自己所 喜爱的教师,选择该教师所教的课程。学员管理模块: 介绍该网站培训出来的优秀学员的信息以及他们的个人照片,通过 介绍他们成功的经历和一些经验来激发用户对该网站培训课程的兴趣,让他们觉得 学习该网站的某一课程对他们来说是多么必要。企业招聘信息发布模块: 通过发布一些合适企业的招聘信息让学员能更快地找到工 作。信息咨询
模块:让用户能通过在网页上以留言的方式快速地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 题,以便让管理员及时解决。学员论坛:让学员有一个能够互相交流和学习的平台,通过论坛,让他们之间能够 互相交流学习经验,解决学习中不懂得问题,以及一些成功的经验心得。用户访问追踪: 让网站能通过用户对该网站课程的点击次数以及时间来判断大部分 用户的需求,以便网站能根据他们的需求进一步改善网站的各个服务。(2)开发平台 操作系统:Windows Server 2003。数据库开发工具:SQL Server 2000。网页开发工具:Dreamweaver MX。动态网页技术:ASP.NET。Web 服务器:Internet 信息服务(IIS)管理器。
ASP动态网页设计 第6篇
【关键词】ASP动态网页 Access数据库 Dreamweaver 化整为零
中职学校ASP动态网页的教学一般是ASP + Dreamweaver + 数据库组合。此组合虽降低了编程语言的成分,但由于学生起点低、底子较差,教学上仍然存在问题。
一、当前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
当前流行多种ASP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法等。这些方法的共同点是每节课有一个项目(或者称为案例、任务),让学生有目的地去完成这些项目,从而掌握相关知识。这些方法优点是改变了传统的以理论为主的“一言堂”教学方法,使课堂以生为本、目标明确,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很大的帮助。然而,这些方法也存在一些问题。纵观各路教材,所设计的项目都过于庞大,动辄十几页纸的容量。这种知识容量对中职学生来说难度太大,学生无法理解项目的整体,学起来无所适从,厌学情绪由此而生。可见这些方法不适合中职学校的初学者。由此,以当前的教学方法为基础,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对教材的设置做适当的调整,从中开辟新型的教学方法是十分有必要的。
二、新方法的探索
(一)化整为零——将大项目分解为零碎的小项目
学习ASP动态网页,基础时期可以将其化为两个“零”,一个是网页,另一个是数据库。高三的学生已经有Dreamweaver网页设计的基础,接下来只需要再打好数据库基础了。数据库的基础我们必须一切从简。
1.选择最简易的数据库软件
学习数据库有多种软件,我们应根据学生实际选择最容易上手的Access。Access是Microsoft Office中的一个软件,其界面对中职学生来说没有太大难度。利用Access来讲解建立数据库,创建表格,学生很快上手,一般来说两个课时学生就能掌握了。选择Access创建数据库可以降低数据库的学习门槛,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2.选择最简捷的数据库连接
学习ASP动态网页初期的难点是数据库连接。在教学上,处理数据连接问题最好也是从最简捷的方法入手。数据库连接常用方法有三种:Access数据库的DSN-less连接、Access OLE DB连接和Access数据库源连接。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能力,我们只需选择其中最容易操作的方法。实践证明,学生比较容易接受的是第一种方法,这种方法简单易懂易记。代码分析如下:
第一行代码:Set newconn=Server.CreateObject(“ADODB.Connection”)用以创建一个ADO连接对象实例,实例名为newconn。
第二行代码:DBPath=Server.MapPath(“数据库名”)用以获取数据库路径,将路径存放在DBPath中。
第三行代码:Newwconn.open“Driver={Microsoft Access Driver (*.mdb)};DBQ=”&DBPath 用以打开数据库连接。
我们可以直接向学生介绍第一种连接方法,并经常应用到平时的练习中,而其他两种方法暂时不必提及,以免使学生在学习中造成混淆。
(二)化零为整——將“零件”组装成小项目
当掌握了Dream Weaver及数据库连接这两个“零件”之后,学生可以着手进行动态数据库网页设计的“装配”了。Dreamweaver的应用程序面板集中了制作ASP动态网页的核心功能,此面板包括“数据库”“绑定”“服务器行为”和“组件”4个选项。利用这4个选项卡可以避免编写大量代码就能做出许多常用的数据库网页。教师设计课程时,让学生学习做一个“用户注册”的简单网页,页面只包括“用户名”和“密码”两个字段,“注册”和“重设”两个按钮。数据库建设也只有建立数据库、连接数据库、创建简单表格几个步骤。这些简单的课程也只需要两个课时就能完成,而且效果良好。
当这个简单的动态数据库网页熟练之后,我们再举一反三做一些相类似而又能引起学生兴趣的网页。例如,根据教材要求做一个留言板页面。这一网页原理跟“用户注册”一样,只需要在数据库中添加几个字段名,如“昵称”“留言主题”“您的邮箱”“您的网站”“联系方式”“留言内容”等。
当这些小的项目顺利完成后,学生已经基本了解动态网页及数据库的概貌了。
(三)恢复项目原貌——将小项目组装成大项目
最后,我们再根据教材中的具体项目要求,指导学生把小项目连接成大项目。例如,在留言板页面之外再添加“查看留言页面”“在线调查网”“在线论坛”等数据库动态页面。这样一个一个“零件”学习,再一个一个“零件”组装,一个完整的网站就慢慢成形了。
基于ASP的动态网站开发设计 第7篇
1 ASP的优势和特性
随着Internet和网络技术的日益发展,ASP逐渐被人们接受并广泛应用。ASP是一个基于web服务器的开发环境,用户利用它可以方便地创建和执行动态、互动且高性能的web服务器应用程序。ASP的英文全称是Active Server Pages:“动态服务器网页”,它能够把脚本、HTML、组件和强大的web数据库访问功能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能在服务器上运行的应用程序。ASP之所以能受到大家的重视与使用的原因,主要在于所产生的执行结果都是标准的HTML格式,而且这些程序是在网络服务端中执行,使用一般的浏览器(如IE或Netscape)都可以正确地获得ASP的“执行”结果,并且将ASP执行的结果直接在浏览器中“浏览”。ASP内含于IIS(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er)中,采用脚本语言VBScript(JScript)作为自己的开发语言。
ASP的特性:
1.1 编程环境简单
只要使用一般的文书编辑程序,如Windows记事本,就可以编辑。当然,其他网页发展工具,例如,Dreamweaver、FrontPage等也都可以。
1.2 语言相容性高
ASP与所有的ActiveX Script语言都相容,除了可结合HTML,VBScript、JavaScript、ActiveX服务器组件来设计外,并可经由“Plug-In(外挂组件模组)的方式,使用其他厂商所提供的语言。
1.3 运行在服务器端
当ASP程序在服务器端运行时,服务器是将程序执行的结果生成一个HTML页面返回给客户端。如果我们在浏览器中直接查看网页的原始代码,只能看到HTML文件,原始的ASP程序代码是看不到的!这样增加了代码的保密性。
1.4 易于操控数据库
ASP可以轻易地通过ODBC(Open Database Connectivity)驱动程序连接各种不同的数据库,例如:Access、Oracle等。
1.5 面向对象学习容易
ASP具备面向对象功能,学习容易,ASP提供了五种能力强大的内建对象:Request、Response、Sever、Application以及Session。
2 ASP的工作过程
ASP的工作过程包括访问HTML页面和访问ASP页面两个过程。
在访问HTML页面时,Web服务器根据收到的用户请求,查询对应的文件,从磁盘或存储器中取出并送回浏览器。由本地用户端的浏览器来负责解释HTML文件,并将结果显示出来。
访问ASP页面时,根据用户提供的ASP文件在当前服务器上查找,将该文件交付脚本引擎(ASP.Dll)文件中,脚本引擎将ASP文件从头到尾进行解释处理,并根据ASP文件中的脚本命令生成相应的HTML网页。若该ASP文件中含有访问数据库的请求,就通过数据库连接组件与后台数据库相连,并依据访问数据库的结果集自动生成符合HTML语言的页面,以响应用户的请求。所有相关的工作由Web服务器负责。
3 系统功能介绍
博客,是互联网平台上的个人信息交流中心,通常可以在上面发表文章、上传照片、发布评论等,
由前台展示和后台管理两大模块组成,具体规划如下:
前台模块的功能包括最新博文、相册、控制面板、博客日历、博客内部搜索、网站流量统计。
后台管理模块的主要功能包括文章信息管理、相册信息管理、管理员资料管理。
系统流程图如下(见图1)。
4 开发环境和开发工具的选择
操作系统:WindowsXP
数据库:Access2003
Web服务器:IIS5.0
IE浏览器:IE5.0及以上版本
开发工具:Dreamweaver 8
Dreamweaver简介
创建网页的工具有很多,最原始的如记事本,还有微软公司的FrontPage等。在本网站设计过程中,所用到的是Macromedia公司的Dreamweaver。使用Dreamweaver这一网页编辑器,省去了很多代码的编写工作,使得设计者不必编写HTML代码,便可以制作出精美的网页。这是一款优秀的“所见即所得”的网页编辑器,Dreamweaver的可视化特征使用户可以直接在页面上添加和编辑元素,而不用写一行代码。例如可以在页面视图直接插入图片、表格等元素,Dreamweaver自动将内容转换为HTML代码,利用代码视图进行修改,方便初学者学习掌握HTML语言,也给专业人员提供良好的编写环境。
数据库
动态网页和静态网页最大的区别就是采用了数据库,Microsoft Access是当前最流行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之一,利用它可以创建、修改和维护数据库中的数据,并且可以利用向导来完成对数据库的一系列操作,不仅可以用作本地数据库,还可以用于网络环境。ADO是一种对Microsoft所支持的数据库的操作方法,它是ASP与数据库之间的桥梁,利用ASP可以在服务器上动态生成web页面。在动态网页的开发工作中,应用ASP内建的Database Access组建,可以方便地通过ADO(ActiveX Date Objects)对象访问存储在服务器端的数据库中的信息。下面介绍在博客网站中应用Server对象的CreateObject方法创建一个Connection对象实例,然后再使用ADO的Connection对象访问Access数据库,具体代码如下:
If Not Is empty(Request(“sure”))Then‘判断表单是否提交
Dim Conn,Connstr‘定义变量
Set Conn=Server.CreateObject(“ADODB.Connection”)‘创建connection对象
DBQ=”&Server.MapPath(“DataBase/db.mdb”)&””‘定义连接数据库字符串
Conn.Open(ConnStr)‘建立连接
Response.Write(“”)>
‘弹出提示信息对话框
End If
%>
整个博客网站的代码过多,这里就不一一列举出来了。
5 安全问题
通常中小网站采取ASP+Access+IIS的体系进行网站的开发和管理,不过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一些隐患,如存储、安全漏洞等。这些隐患常常会招来黑客的攻击。网络信息安全不仅仅是网络安全方面的维护,作为编程开发人员,在网站开发中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也可以有效的防止数据库的丢失、代码泄露等问题。如Access数据库的扩展名为.mdb的文件,在地址栏中输入该文件的地址即可下载到本地计算机,这样会给网站带来安全隐患。可以将数据库的扩展名更改为.asp,这样只会对这些文件浏览而不会下载。
参考文献
[1]冯栋.基于ASP技术开发的网站安全防范[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6).
[2]夏葳,张超,张建国.基于ASP的气象网站动态网页设计[J].计算机与网络,2012(3).
[3]陈建伟,陈焕英.ASP动态网站开发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ASP动态网页设计 第8篇
1 ASP.net 技术的局限性与优势
1.1 ASP 技术的局限性
ASP技术是ASP.net技术的前身, 其在ASP.net技术出现之前就已经存在, 在当时, ASP技术是WEB应用程序中的一种主流开发技术, 其在WEB应用程序的开发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性。其能够独立的将VB.Script语言编写的服务器端脚本与WEB页面相结合, 并在服务器端动态的形成一种页面内容, 同时其还能够利用COM组件与数据库进行有效的连接, 以此来为WEB应用程序提供更好的事务处理能力, 使得WEB应用程序的实用性得到有效的提升。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 这种技术的局限性也逐渐开始显现, 这种技术虽然具有比较明显的应用优势, 但是其所具有的局限性也相对较为明显, 其在目前的WEB应用程序开发中, 并不适用于大规模应用程序的开发, 并且这种技术也不适用于开发较为复杂的WEB应用程序。而之所以其会有这样的局限性, 主要是由以下几点因素所造成的:第一, 这项技术需要将利用脚本语言编写的控制逻辑与显示的HTML标记相结合, 而这样的结合, 会极大的降低ASP页面的开发效率, 同时在后期的维护中, 也会具有一定的困难度。第二, 这种技术所产生的动态页面, 其中部分的动态页面是采用脚本语言进行编写的, 而脚本语言的自身局限性, 决定了动态页面的功能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这样就使得动态页面并不适用于任何应用程序的开发, 尤其是较为复杂的WEB应用程序的开发。第三, ASP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 无法有效满足面向对象的需求, 其在应用于应用程序开发的过程中, 无法适应所要开发的应用程序的思路以及方法, 因此, 其并不适用于进行大规模应用程序的开发。
1.2 ASP.net 技术的应用优势
虽然ASP技术具有一定的应用局限性, 但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 这种技术得到也得到了改进, 随之出现了ASP.net技术, 这种技术主要以Microostf.net平台为基础, 从而进行WEB应用程序的开发, 其在互联网中主要构建于CLR上, 其能够使用.net Framework所提供的各项功能, 利用ASP.net技术进行应用程序的开发, 可以使得开发的应用程序具有支持异常控制以及动态编译等功能。另外, 其具有较为多面的编程语言, 能够对逻辑性较强的编程进行良好的控制。随着ASP.net技术的不断改进, 其推出了一款新型的WEBFORM编程模型, 这种编程模型可以通过底层的系统对客户和服务器之间形成良好的连接, 自动的帮助客户与服务器取得联系, 同时还能够为客户和服务器提供必要的状态管理功能, 使得不同的页面请求可以采用不同的页面数据维护, 从而保障数据传送的快捷和方便。就目前互联网页面的开发来说, 可以利用服务器控件对数据实施绑定, 这样可以使得简单的代码能够发挥出更加强大的作用。在ASP.net程序中页面显示部分和控制逻辑可以被分别存储在.aspx文件和es或vb文件中, 从而实现了页面显示部分与控制逻辑的分离, 大大提高了web应用程序的可维护性。这些特点使得ASP.net技术可以完全采用面向对象的设计思路和编程方法来高效的开发Web应用程序。
2 分层设计 Web 应用程序
应用于Web应用程序的三层设计模型:
Web应用程序是一种分布式的应用程序, 要由服务器端的Web服务器和客户端的浏览器相互配合来完成功能, 所以其结构又被称为B/S (Browser/e Svrer) 结构。与传统的C/S (Client/Server) 结构不同, B/S结
构中的大部分功能都在服务器端实现。服务器根据用户浏览器发送的请求, 在进行相应的运算和处理后, 向用户浏览器发送Web页面, 页面由标准的HTML文本和Javaseript客户端脚本构成。因此, 控制客户端的显示界面是所有web应用程序都必须实现的功能。另外, Web应用程序一般都要使用后台数据库, 所以与数据库交互的功能模块也是这类应用程序所必需的。根据Web应用程序和ASP.net技术的特点, 通过在实际工程中的不断摸索得到了一种基于SAP.net技术的三层Web应用程序开发设计模型。这种模型把Web应用程序划分为三个基本的层次:用户界面层、业务逻辑层和数据访问层。采用这种三层模型来设计和开发Web应用程序具有以下优点:1结构简单;2各层的功能明确;3各层的功能相对独立。
3 工程实例
一般地, 利用ASP.net设计三层结构应用程序应按以下方式进行:
第一, 设计数据库层的数据结构。
第二, 设计业务逻辑层中的业务对象。这一步主要是设计自定义类, 将其编译成.du文件并进行部署。所设计的业务对象应能存取数据库并将结果返回用户, 在上下两层之间交互。
第三, 设计用户界面层中的ASP.net页面。此页面主要是与用户进行交互并与业务逻辑层进行数据交换。
一个基于Web的应用程序, 企业员工可以通过Intemet随时接入管理系统根据各自的授权完成工作。这个工程就是采用目前介绍的三层模型设计开发的。经过需求分析和总体设计后, 整个工程被分为五个功能模块, 用户管理, 购物管理, 权限管理, 货物管理, 图库管理, 对于用户授权细化到各级路径。区分普通游客, 会员和管理员。系统后台的数据库是SQLSERVER2000, 它与Asp.net在访问速度和执行效率上是最优结合。系统的工程结构图见图1。
4 结论
综上所述, 通过对建立的三层体系结构的ASP.net应用程序的理论以及实践的探讨中, 有效体现出了ASP.net技术的应用优势。在工程实例中, ASP.net技术的应用可以使得工程的结构更加优化, 而以ASP.net技术为基础的WEB应用程序三层设计模型为整个工程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当然, 互联网的发展并不止于此, 相信随着互联网的发展, WEB的设计将更加的成熟, 而ASP.net技术也会有更大的创新, 其技术也会更加的完善, 这样将更加有助于推动程序分析的实现, 而这一切都需要不断的学习实践来证明。
参考文献
[1]陈运海.基于ASP.net的电子商城管理系统的构建[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 (6) :11-14.
[2]石岩.论我国电子商务发展战略[J].现代情报, 2005 (8) :38-40.
[3]秦超, 杨华生.ASP.net项目软件协作开发模式探讨[J].大众科技, 2006 (1) :65-66.
ASP动态网页设计 第9篇
ASP.NET是创建动态网页的一种强大的服务器端新技术, 利用这项技术, 可以为World Wide Web站点或企业内部互联网创建动态的可进行交互的Web页面。在微软.NET战略中, ASP.NET是其中一项核心技术, 可以在这个极为强大的新开发环境中提供基于Web的访问。利用ASP.NET可以开发面向对象的代码, 同时, 它也可以充当Web应用程序的开发平台, 并为开发人员提供创建企业级Web应用程序所需的功能。
2 ASP.NET的优点
ASP.NET是一个革命性的程序设计框架, 能够快速开发功能强大的Web应用程序和服务, 它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与浏览器无关。ASP.NET是一个与浏览器无关的程序设计框架, 利用它编写的应用程序可以与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Netscape Navigator等常用浏览器兼容。
(2) 与将业务逻辑代码与显示逻辑分开。在ASP.NET引入了“代码隐藏”这一新概念, 通过其单独的文件中编写表示应用程序的业务逻辑代码, 使其与HTML编写的显示逻辑分开, 从而更好地理解和维护应用程序, 并使得程序员可以独立于设计人员工作。
(3) 易于配置和部署。利用纯文本文件配置ASP.NET应用程序, 可在程序运行时上传和修改配置文件, 而无需重新启动服务器。部署或替换已编译的代码时也无需重新启动服务器, ASP.NET会自动将所有新的请求指向新代码。
3 使用Visiual Studio.NET创建ASP.NET动态网站应用程序示例
本文将使用Visual Studio.NET创建一个Web应用程序示例。此Web应用程序可接收用户名和年龄, 并检查此年龄是否在给定范围内, 如果验证成功, 显示欢迎信息, 否则显示错误信息。
(1) 配置IIS设置。IIS (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ices, Internet信息服务) 是基于Windows系统的Web服务器, 可帮助其在任何Intranet或Internet上发布信息。
(2) 在Visual Studio.NET (注:本程序示例是基于Visual Studio2010专业版进行开发) 中新建一个名为Sample App的Web应用程序项目, 添加一个新的ASP.NET Web应用程序。
(3) 将默认Web Form文件Web Form1.aspx重命名为Sample App.aspx, 设计如图1所示界面。
(4) 双击“提交”按钮, 进入代码隐藏文件Sample App.aspx.cs.
(5) 在“btn Submit”按钮的Click事件中添加以下代码, 当“姓名”对话框为空时提示“请输入姓名”;当年龄不在18到100之间, 输出“年龄无效”提示, 否则输出欢迎提示:
(6) 选择“生成”->“生成解决方案”选项, 编译应用程序。
ASP动态网页设计 第10篇
关键词:ASP.NET,Web信息管理系统,用户操作权限,权限动态分配
随着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人们借助计算机实现日常的管理工作已经非常普遍,这也大大促进了计算机应用系统的蓬勃发展,尤其是Web应用程序凭借其方便维护等特点得到了迅速发展。其中信息管理系统因其尽可能地延续人工管理的管理机制,更方便了用户的操作和管理而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可。在信息管理系统中,不同类型的用户对系统所能进行的操作是不同的,所以对用户的权限管理必须做到动态分配或调整,以可视化的界面提供给系统管理者或者用户。如何针对不同的功能模块和不同的部门及其不同的用户动态的分配权限,是管理者最为关心的,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一个系统的成败。在此结合实际的软件开发与设计,对动态分配权限问题进行了一定的探索研究与实践,提出了以下基于角色的权限动态分配方法。
1 基于角色的动态权限分配的设计
在信息管理系统中,实现权限动态分配的方法有多种。从操作对象上看,可以分为两种:以用户为中心的方法和以角色为中心的方法。以用户为中心的方法是对每个用户直接设置权限,而以角色为中心的方法是给每个角色授权,这是一种间接设置权限的方法。这种以角色为中心的方法,是现在使用最多的一种方法,它的基本做法是将系统中的所有用户分成多个不同的类,属于同一类的用户具有相同的操作权限。这样,在实现时就可以针对类型设置权限,这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基于角色的权限管理。基于角色的动态权限分配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主要体现在不用修改应用程序就可以实现操作权限的调整,更好的适应了由于业务的调整或变化所带来的操作权限的变化。在实际应用中,对信息系统权限的动态设置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在该基础上用ASP.NET作为工具,以数据库为基础,实现了基于角色的权限动态分配功能。由于数据库是实现的基础,所以这里将重点对数据库进行设计。在基于角色的权限管理中,至少需要创建4张表:用户表(User)、角色表(Role)、系统资源表(Resource)、权限表(Right)。其中,用户表用来保存用户的基本信息,主要包括用户编号(Id)、用户姓名(Name)、登录密码(Password)和所属角色编号(Roleid)等;角色表用来保存系统中的所用角色,主要包括角色编号(Roleid)和角色名称(Rolename);系统资源表用来保存系统中所有的操作项以及相互之间的层次关系,主要包括资源编号(Resourceid)、资源名称(Name)、资源的URL(Url)和资源所属上级资源的编号(pid);权限表用来保存每种角色和系统资源之间的对应关系。这4张表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
基于角色的权限动态分配的实现思路:
(1)根据用户的编号,从用户表中获取用户所属角色;
(2)再根据角色编号从权限表中获取可以操作的所有资源;
(3)对上一步中的每个资源,根据其编号从资源表中获取资源的详细信息,并根据资源之间的关系动态生成操作菜单。
2 基于角色的动态权限分配的实现
为了提高代码的可维护性,对其实现使用经典的3层结构,即表示层、业务逻辑层、数据访问。表示层主要完成用户与系统的交互,如用户信息维护页面、角色信息维护页面等。业务逻辑层主要完成处理业务逻辑,如动态导航条的生成等。数据访问层主要实现与数据库建立连接及对数据库的各种操作(即增加、删除、修改和查询)。在ASP.NET中,表示层主要通过WebForm实现;数据访问层和业务逻辑层主要通过类实现。下面重点对数据访问层进行实现。数据访问层主要为业务逻辑层提供数据服务,所以数据访问类至少应该具有打开/关闭数据库连接、执行查询和修改数据的方法。其部分实现代码如下:
业务逻辑层主要为表示层服务,它根据业务规则对数据访问层中提供的数据进行处理,并将结果交给表示层进行显示。这里给出菜单生成的部分实现代码:
3 结语
利用数据技术和基于角色的用户管理模式,很好地实现了在asp.net中权限动态分配,极大地提高了系统的可维护性和灵活性。由于该方法借助数据库技术实现,因此可以很容易拓展到其他Web开发中,如Java Web等。可见,该方法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李仲,杨宗凯,刘威.一种基于RBAC的实现动态权限管理的方法[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06(10):7-10.
[2]何发武.ERP动态权限管理与实现[J].电脑开发与应用,2004(11):4-6.
[3]韩承双,程再玲.一种新的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模型[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11):58-61.
[4]覃章荣,王强,欧镔进,等.基于角色的权限管理方法的改进与应用[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7(6):48-50.
[5]杜萍,刘弘.一种改进的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模型[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6(4):158-160.
[6]范振钧.基于ASP.net的三层结构实现方法研究[J].计算机科学,2007(4):293-295.
[7]娄巍.Web系统中基于角色权限管理设计与应用[J].现代商贸工业,2010(1):289-289.
[8]林伟炬,刘列根,张宇.一个通用的权限管理模型的设计方案[J].微计算机信息,2009(15):1-3.
[9]焦琳玉,车紫辉.VS.NET平台下MIS系统权限管理的设计与实现[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2):63-65.
ASP动态网页设计 第11篇
摘要ASP.NET适合开发大型项目和进行团队开发,而ASP因其容易学习,可作为初学者做小型项目的快速开发。本文主要介绍了ASP与ASP.NET网页制作的特点,以及二者在功能方面的区别。
关键词ASP.NET;ASP;网页制作
中图分类号TP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09)112-0025-01
1ASP与ASP.NET的比较
ASP是微软公司推出的WEB应用程序开发技术,它既不是一种程序语言,也不是一种开发工具,而是一种技术框架,不须使用微软的产品就能编写它的代码,能产生和执行动态、交互式、高效率的站占服务器的应用程序。ASP.NET是基于ASP高于ASP的一种程序,它使用C#或者C++语言来编写,有编程经验就可以学习asp.net,而且你学asp.net的编程工具可以用visual stdio.net,可以VB或者C#,c++等语言来写后台。
ASP.NET可以使用户轻松进行互联网连接,完成事务。ASP.NET架构通过将多项安全数据流合并到单一的用户界面,用户可以自由访问、自由查看、自由使用他们的数据。SOAP是一种基于可扩展标记语言(XML)制定的协议。
ASP需要对所有的要实现的功能通过编写代码来实现,这样的一个应用需要程序员编写大量的代码来实现。ASP .NET对开发人员来说也十分重要,因为它不但会改变开发人员的开发应用程序的方式,而且使得开发人员能创建出全新的各种应用程序。新型开发范例的核心是Web服务这个概念的引入。Web服务是一种通过简单对象访问协议(SOAP),在互联网上展露其功能性的、极为公开的服务。在ASP.NET中,程序员会发现只要预先说明,这样的功能ASP.NET就可以自动实现。所以相对来说,要实现同样的功能,使用ASP.NET比使用ASP的代码量要小得多。
ASP.net是基于通用语言的编译运行的程序,所以它的强大性和适应性,可以使它运行在Web应用软件开发者的几乎全部的平台上(笔者到现在为止只知道它只能用在Windows 2000 Server上)。通用语言的基本库,消息机制,数据接口的处理都能无缝的整合到ASP.net的Web应用中。ASP.net同时也是language-independent语言独立化的,所以,你可以选择一种最适合你的语言来编写你的程序,或者把你的程序用很多种语言来写,现在已经支持的有C#(C++和Java的结合体),VB,Jscript。将来,这样的多种程序语言协同工作的能力保护您现在的基于COM+开发的程序,能够完整的移植向ASP.net。
2ASP和ASP.NET的区别举例
2.1功能方面
ASP.NET环境中的突破性改进在于:
1)使用统一的Internet标准(如XML)将不同的系统对接。
2)这是Internet上首个大规模的高度分布式应用服务架构。
3)使用了一个名为"联盟"的管理程序,这个程序能全面管理平台中运行的服务程序,并且为它们提供强大的安全保护后台。
ASP.NET平台包括如下组件:(1)用户数据访问技术。其中包括一个新的基于XML的、以浏览器为组件的混合信息 架构,叫做"通用画板";(2)基于Windows DNA 2000的构建和开发工具;(3)一系列模块化的服务,其中包括认证、信息传递、存储、搜索和软件送递功能;(4)一系列驱动客户设备的软件。
2.2COOKIE方面
//ASP.NET
Request.Cookies("test").value;
var cookie : HttpCookie = new HttpCookie("test");
cookie .value ="abc";
Response.Cookies.Add(cookie );
//ASP
Request.Cookies("test");
Response.Cookies("test") = "abc";
//若COOKIE为ASP创建,则在.NET中需用下列方法解码,否则会有乱码问题
System.Web.HttpUtility.UrlDecode(c, System.Text.Encoding.Default);
2.3语言执行方面
由于ASP是解释型的语言,执行ASP代码的时候,脚本解释器是按编写的顺序一行一行的来执行的,这样导致的结果是不方便实现模块化编程,大家往往还要花些多余的时间来推敲代码放在什么位置。ASP.NET就不同了,由于使用编译型的语言,代码是经过一次性的编译后执行的,同时,结合相关的事件模型(下段介绍),真正实现了面向对象的封装性。即把功能模块封装在一个类中,要使用的时候就调用它。
2.4Web Form控件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Microsoft公司创建了一组服务器控件,它们都用asp:前缀标识。ASP.NET服务器控件通过以下方式来处理上述问题:
提供一致的命名标准。例如,所有文本输入栏都由TextBox控件处理。对于不同的模式(如多行文本、密码等),只需指定相应的特性即可。提供一致的属性。所有的服务器控件使用一组一致的属性,这样更便于记忆。例如,TextBox控件中的Text栏比Value栏更加直观。提供一致的事件模型。传统的ASP页面通常有大量用于处理数据传送的代码,特别是当一个页面提供多行命令时,就更是如此。而利用ASP.NET,我们可以为事件过程封装控件,从而给服务器端代码提供更多的结构。发送纯HTML或者HTML与客户端JavaScript。通过一个小异常(这是故意的),服务器控件在默认状态下会发送HTML 3.2,提供很高的跨浏览器兼容性。对其进行修改,使之在默认状态下指向像IE这样的高级浏览器,这样控件就会发送HTML 4.0和DHTML,提供更丰富的界面。此时用户只能看到HTML内容,而看不到服务器控件。
参考文献
[1]刘瑞新.ASP编程基础及应用教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ASP动态网页设计 第12篇
目前项目化教学方法在高职教学改革中运用非常广泛。项目化教学即把项目作为学习任务, 让学生真实地参与指定项目的分析、设计、实施及管理, 是一种典型的以行动为导向的教学组织形式。表现在《ASP动态网站》课程中的项目化教学法就是通过教师对一个完整的教学项目的分析阐释, 引导学生对项目进行需求分析讨论, 概要设计、详细设计, 最后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活动, 它把理论讲授与实践操作有机地结合起来, 调动了学生认知钻研的积极性, 充分挖掘了学生的创造潜能, 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从而使项目化教学做到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
二、《ASP动态网站》课程的设计
《ASP动态网站》课程中以制作班级动态网站为项目载体, 根据网站设计与制作的工作过程将班级网站分为五个具体项目, 五个具体项目又细化了多个子项目和任务, 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会网站设计与制作的知识和技能, 体现了“项目载体、任务驱动”的教学理念。
1. 课程教学目标。
《ASP动态网站》课程主要运用Photoshop图像处理技术、Dreamweaver页面制作技术、ASP编程技术、Access数据库技术等完成完整的班级网站的设计与制作。课程中所涉及的知识目标有:了解网页的基本组成元素, 清楚建立网站的过程;熟悉HTML语言, 掌握常用的HTML标签;掌握创建静、动态站点、搭建web服务器的过程;掌握Photoshop切片工具的使用;掌握AP元素、时间轴及行为技术的使用;掌握内嵌式框架的使用;掌握CSS样式表的类型及使用;掌握库、模板、框架的使用;理解表单的工作过程;掌握表单的类型、制作及使用;掌握Web编程技术中request、response、server等对象的属性及方法的使用;掌握ADO中Connection、Record Set等对象的属性及方法的使用。
2. 课程设计思路。
课程在内容设计上体现课程的职业性 (采用企业开发网站的工作过程组织教学内容) 和实践性 (项目化教学, 学生在实践中学会知识与技能, 在考核时项目完成情况所占分数比例大, 以学生项目实战能力作为评价的主要依据) 。课程在实施时以完成班级网站为项目载体, 依据网站开发的流程对项目载体进行五大模块的划分:网站规划、搭建与调试站点环境、网站主页设计与制作、网站分支页设计与制作、网站测试发布与维护。这样课程结束后, 一个完整的动态网站就创建完成, 增强学生的成就感。
课程的重点为网页的布局、ASP与数据库的连接及处理。课程的难点为Java Script脚本的应用、ASP与数据库的连接及处理。通过如下方法解决课程的重难点: (1) 通过真实案例分析, 先进行操作, 然后分析代码。以社会需求与真实项目为导向, 引导学习编写程序; (2) 先分析具体实例, 形成感性认识, 然后总结一般规律, 运用一般规律指导网页设计; (3) 下载优秀的代码进行分析、吸取精华。
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 采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行动导向的项目驱动与基础知识紧密相结合教学模式。在教学方法上, 依据任务的情况主要采用如下的教学方法:对于涉及新知识技能较多的任务采用“模仿操作”和小组协作学习的方法;对于涉及到的新知识新技能较少的工作任务采用“小组合作, 自主完成”实训任务的方法。
3. 教学方法。
课程的教学积极引入现代教学手段, 自制教学课件和网络课程资源, 使用多种媒体尽可能多地让学生接收更多的信息。采用的教学手段有:
(1) 多媒体教学:上课运用极域电子教室, 使用其中的“广播教学”、“学生演示”、“分组教学”等功能通过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 使得项目演示及教学更直观方便。使用计算机可以很方便地进行网页中各种特殊效果的制作, 直观地向学生展示学生难以理解的教学内容, 加大了课程信息量, 提高了教学效果。
(2) 传统教学媒体:对重点教学项目, 除演示之外, 还利用传统的板书等教学媒体, 加深印象。并结合小组讨论、交流、演示汇报等形式, 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3) 网络教学手段:充分利用互联网, 使学生利用互联网欣赏优秀的网站, 另外通过网站环境, 为学生通过互联网自学及与网站设计人员交流, 下载相关资料, 在线学习等提供便利条件。
下面以项目三:主页的设计与制作中的班级新闻信息部分的设计与制作为例说明是如何开展项目化教学的。
4. 考核方案与考核标准:该课程采用形成性考核方式, 注重学生小组完成项目情况。
考核:平时表现*25%+项目完成情况*50%+终期测试*25%。其中平时表现从出勤情况 (15%) 、上课表现 (70%) 和作业 (15%) 几个方面进行考核。项目完成情况建议从完成项目的态度 (20%) ;项目作品完成的质量 (60%) ;自我学习能力、分析问题、知识应用能力、与人合作能力 (20%) 几个方面进行考核。
三、项目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1. 项目的选择与设计不够合理。
项目的选择受到教师认知的限制。有的项目选择不当可能会导致覆盖面不够, 容易造成学生职业能力的缺失。针对这种情况, 应该以培养动态网站设计与制作相关职业岗位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为核心, 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岗位需求和前后续课程的衔接, 选择最合适的项目作为教学项目。
2. 教学考核不配套。
考核采用形成性的考核, 注重过程。但是要做到公正且具有可操作性并达到激励的目的则相对较难。考核细则设计得太细, 会使考核过程变得复杂、数据统计工作量增大;过粗则无法检验出团队成员之间的差异;同时由于过程性评价评分标准的主观性, 有时使考核的可信度与有效度也不够高。若采用项目化教学, 仍采用期终考试的考核方式, 既不科学也不合理, 因此, 考核必须强调工作过程, 同时还要兼顾期终检查的权重, 适当地调整期终检查的比例。
参考文献
[1]李华.项目化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比较研究——以Java程序设计课程为例[J].菏泽学院学报, 2013, (2) .
[2]符钰.基于项目化教学的《PHP应用》课程设计与开发[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 2014, (4) .
ASP动态网页设计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