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二年级公共安全教育

来源:漫步者作者:开心麻花2025-09-181

二年级公共安全教育(精选6篇)

二年级公共安全教育 第1篇

《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读本》二年级教案

第一课 集体活动的安全

教学目的:

通过本节课对学生进行“课间活动”“上体育课”和“外出活动”集体活动的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让学生掌握一些安全防护知识,以适应可能发生的各种意外,保证自己的安全;通过表演,巩固并拓展学生对“自护”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培养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真正把安全教育落到实处。

教学重点:在“上体育课”和“外出活动”时应注意哪些方面的安全。教学难点:在“上体育课”和“外出活动”时要注意哪些安全事项。教具准备:书中的插图 课件演示 教学形式:小品 儿歌 教学过程:

一、看小品,说感受 1.情景导入

2.学生表演小品《橡皮大战》。

3.交流:

二、讨论课间活动 1.情景导入 2.交流

3.结合我们平时的活动,说说课间在教室内外有限的地方活动时我们要注意些什么?

三、讨论如何上好体育课

四、讨论如何进行外出活动

(课件演示同学们在郊游时的快乐场面)

1、引入

2、讨论并总结

3、观察书上的两幅插图,看看她们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4、情景表演,自救自护大比拼。(学生交流,教师小结)

5、自读“瞭望塔”(课件出示),探讨遇到这样的事情我们应该怎样做?

五、结束语

六、安全知识抢答,学会自我保护。(判断对错)1.上体育课时,穿不穿运动衣和运动鞋无所谓。()2.穿带铁钉的足球鞋参加足球比赛最好。()

3.不带与体育课无关的物品,如别针、小刀等金属、硬物上体育课。()4.急救电话“110”()

5.去公园玩的时候,我自己想去哪里就去哪里。()

6.乘公共汽车时,行车途中不要将身体的任何部位探出车外。()

第二课 校园住宿生活安全

教学目的:

1、让学生知道校园安全的隐患,教育学生在校内要注意安全。

2、让学生找出校园中不安全的角落。

3、让学生学会动脑动手开展校园安全宣传活动,进一步受到校园安全教育。教学重点:懂得造成学生校园意外受伤的原因及预防方法。

教学难点:制订采访计划和谈采访收获,有效地开展校园安全宣传活动。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形式:学生以独立的方式展示,如幻灯片、动漫、DV、图画展等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校园安全大家谈。

1、讨论及交流。

2、汇报自己在学校发生意外受伤的情况。

二、校园安全搜查线。

三、意外受伤的原因。

1、问:你认为以下同学的行为危险吗?请用一句话概括他们的行为,并想想可能发生的后果。

2、汇报讨论情况:

四、校园安全电子眼。

仔细观察一下,我们学校是不是也存在类似的不安全的角落请同学们用你的安全电子眼找出校园里不安全的角落,并写出原因和建议。

五、安全宣传靠大家。

1、你想为校园安全做宣传吗?为什么?

2、你准备用什么方式进行安全宣传呢?选择你的宣传方式,并说明原因。

六、课外延伸

其他校园安全的注意事项:

1、如何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甚至误解?

2、你与同学发生矛盾怎么办?

3、怎样面对生活中遇到的挫折?

4、如何加强教室安全教育

5、为什么不能提前到校?

6、当自己感到身体不适时,怎么办?

7、你不认识的人自称是你家人的朋友,要将你接走,你怎么办?

8、安全小常识 临危逃生的基本原则:

保持镇静,趋利避害;学会自救,保护自己;想方设法,不断求救;记住电话,随时求救:

“119”----火警 “110”----报警

“120”----急救 “122”----交通事故报警 打电话时要说清地点、相关情况、显著特征。

七、出示瞭望塔

八、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第二课 校园住宿生活安全

校园安全大家谈 校园安全搜查线 意外受伤的原因 校园安全电子眼 安全宣传靠大家

第三课 疾病治疗安全常识

教学目的:

1、了解疾病治疗的安全常识如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不乱动医疗设施、根据医生的嘱托用药。

2、打消学生生病时恐惧,俱怕上医院的心理。知道有病就医时去正规医院的重要性。

3、培养学生安全意识,争当安全常识的“小小宣传员”。教学重点:了解疾病治疗的安全常识。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安全意识,争当安全常识的“小小宣传员”。教具准备:课件(看病流程)一件、实物白大褂一件、护士帽一顶、听诊器一个、体温计一个。

教学形式:讲授加活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组织教学

(一)讲述选择正规医疗机构

(二)不乱动医疗设施

(三)根据医生的嘱托用药

(四)瞭望塔

第四课 学会拨打“120”电话

教学目的:

1、了解遇到急需救治的病情时应拨打120急救电话

2、拨打急救电话时应注意什么?

3、培养学生安全意识,争当安全常识的“小小宣传员”。教学重点:拨打急救电话时应注意什么

教学难点:了解遇到急需救治的病情时应拨打120急救电话,培养学生安全意识,争当安全常识的“小小宣传员”。

教具准备:课件、实物白大褂一件、护士帽一顶、听诊器一个、体温计一个。

教学形式:讲授加活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组织教学

(一)什么情况拨打“120”

1、教师给学生讲拨打“120”的一些情况 如:触电、急性中毒、心脏病、脑梗塞等

2、认识急救车及其设施(看幻灯片)

3、学生谈在生活中有没有发生过这样的情况,当时的情景如何?

(二)拨打“120”时要注意哪些事项

1、学生小组讨论:拨打“120”就医应注意什么?

2、每个小组汇报发言。

3、教师总结:1介绍好情况A说清症状。B病人的家庭住址电话等。2拨打120的电话要畅通。

3急救车来之前采取必要的急救措施。

(三)现场模拟演练

4、评选优胜小队。

(四)当堂测试

一、填空

1、什么情况下拨打“120”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拨打“120”的注意事项

1、____________

2、__________

3、__________

4、___________ 教师总结:

只有我们懂得了如何在紧急情况下拨打“120”急救电话,才能有效的进行危急时刻的救治。

板书设计:

第三课学会拨打“120”

拨打“120”注意事项 介绍好情况

拨打120的电话要畅通

采取急救措施 说清症状

病人的家庭住址电话

第五课 了解常见的突发公共事故

教学目的:强化学生安全意识,了解一些常见的突发公共事故以及处理方法,提高学生自护、自救意识

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到洪水、地震、水源污染、食物中毒等突发公共事故发生的起因,掌握应急自救基本技能

教学难点:增强学生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教具准备:PPT课件,图片,水,透明玻璃杯

教学形式:合作探究、汇报交流、实践演练、自评互评,积累运用 教学过程:

一、引课

二、新授—洪水

1、为学生展示洪水来临时的挂图,并让其猜测所见的是哪种自然现象。

2、为学生讲解什么是洪水及其发生原因:一个地区短期内连降暴雨,河水会猛烈上涨,漫过堤坝,淹没农田、村庄,冲毁道路、桥梁、房屋,这就是洪水。(课件展示—洪水)

3、通过课件展示发生洪水时的一些图片,让学生认识到这种自然灾害给人类生命、财产带来的巨大影响:它来势凶猛,灾难性大,如果没有预先做好防洪准备,会造成很大的损失。(课件展示—洪水的影响1-4)

三、讨论 让学生展开小组讨论“如果我们遇见洪水应该如何应对”。讨论完毕后,由一名小组成员记下本组讨论结果并同全班同学进行交流。

最后,教师与学生进行总结;

1、受到洪水威胁,如果时间充裕,应按照预定路线,有组织地向山坡、高地等处转移。

2、洪水来得太快,已经来不及转移时,要立即爬上屋顶、楼房高屋、大树、高墙,做暂时避险,等待援救。

(通过课件展示总结出的应对方法)

四、新授—地震

1、先通过课件为学生展示地震时的一些场面,让学生猜测画面上是哪种自然灾害。

(课件展示—地震动画图片1、2)

2、通过学生对图片的浏览,让其总结地震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地震会引起地面振动,由于地面强烈振动会引发地面断裂、变形和建筑物损坏、倒塌以及对人畜造成的伤亡和财产损失等等。

(课件展示—地震危害1、2)

五、操练

组织学生进行“地震安全演练”。教师首先要为其讲解要领:地震来临时不要慌张,更不要随处乱跑,应快速蹲到书桌下面,双手护头,待强烈震波过后按照学校预定的路线和集中地、有秩序地进行疏散。(上课时只演练室内部分)

六、新授—水源污染

1、教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两杯水(盛于透明玻璃杯中),一杯清澈见底,一杯混浊不堪,并告知学生其来源分别是家中经过过滤的自来水和学校附近某工厂下游的河水。让学生说一说这两杯水的区别以及为什么会导致这种现象出现,从而引出新授内容—水源污染。

2、让学生讨论如果喝下被污染的水之后会出现什么样的后果,并带领学生进行总结。

3、通过课件展示出水源污染给人类健康、生活带来的影响。(课件展示—水源污染)

八、新授—食物中毒

1、师: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喝了被污染的水以后会对我们的健康造成极大威胁,甚至会发生中毒事件,但是你们知道吗,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食品吃了以后会危害我们的健康,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食物中毒。

2、让学生了解食物中毒的原因和症状:

吃了腐败、被病毒、农药等污染食物,本身具有毒素的食物会引起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会引发恶心、呕吐、腹泻、严重者昏迷,吐白沫、抽搐等现象。极大损害人体健康,轻者损伤肠、胃,重者损伤肝脏,危及生命。

(课件展示--食物中毒引发及传播途径的连环画课件)

九、游戏

第六课 公园、电影院安全

——假期安全小管家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师的教授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自我保护和自我救助的方法;

2、树立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培养学生自我保护能力;

3、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生活习惯。教学重点:掌握正确的自我保护和自我救助的方法。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生活习惯。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标识牌、头饰等。教学形式:小组讨论、表演、评选等形式。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教学过程

场景一:公园——游玩安全数第一

(一)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设置情景(幻灯片2),根据情境提出讨论问题。

问题一:大家都喜不喜欢去公园玩啊?(学生回答喜欢)问题二:大家都喜欢玩些什么啊?(学生各抒己见)问题三:同学们都知道在公园游玩时要注意什么安全问题吗?

(二)全班30名学生分成5个合作小组,大家讨论一下老师提的第三个问题,然后推选出代表回答。

(三)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总结。(幻灯片3)小管家总结:

1、看小动物,站在护栏外;

2、湖上划船,坐稳不打闹;

3、坐空中飞船,系好安全带。场景二:电影院——文明观看莫淘气

(一)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图片,吸引学生注意力。

(二)小组展开讨论,大家各抒己见。

(三)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总结。(幻灯片5)小管家总结“三不”:

1、不到处乱跑;

2、不大声喧哗;

3、不乱扔零食。

场景三:商场——跟随家长别迷路

(一)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小心地滑”“玻璃小心”“安全通道”等标识牌(幻灯片6)。

(二)利用安全标志小头饰让5个学生上台表演“商场里的安全小知识”。表演完毕后,其他学生也加入其中进行体验。

(三)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总结。(幻灯片7)小管家总结:

1、玻璃门多莫撞伤;

2、坐电梯时要扶好;

3、地板光滑小心走;

4、跟随家长别迷路。

第七课 集市 商场安全

教学目的

在大型商场、集市中,由于人员多、秩序乱,存在着许多不安全因素,因此我们中小学生去商场、集市游逛、购物时,一定要注意安全

教学重点

在大型商场、集市中游逛、购物时,一定要注意安全 ①人多时不要拥挤,按顺序进出。

②不要购买不洁的、无出厂日期的、过期的食品。③乘坐滚梯时,要抓好扶手,不要逆行。

④遇到突发事件时,要沉着冷静、服从指挥,有秩序地迅速离开现场。教学难点:在大型商场、集市中,人员多、秩序乱,存在着许多不安全因素。

教学形式:新授 活动过程

一、导入课题,明确活动内容

二、交流,集市和商场的不安全隐患

三、讨论,小学生到集市、商场应该注意些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后小结。

四、活动实践 在老师的带领下,组织班级同学进行现场演练,当遇到火灾时该怎么办?(甲组扮演顾客,乙组扮演消防员,丙组扮演旁观者)

五、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一定都有所收获,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生活再到集市和商场去时,挺高自己的防范和防护意识,好好保护自己,注意安全。

六、当堂检测

我们中小学生去商场、集市游逛、购物时,为了自己的安全要注意什么? 答:①人多时不要拥挤,不要乱跑,要紧跟大人,注意躲避车辆,按顺序进出。

②不要购买不洁的、无出厂日期的、过期的食品。

③要注意大门是否有玻璃,注意防滑;乘坐滚梯时,要抓好扶手,不要逆行。

④要看管好自己的物品,不要和陌生人说话,遇到突发事件时,要沉着冷静、服从指挥,有秩序地迅速离开现场。

⑤商场人多,一旦发生火灾或有危机情况,要走安全通道或安全出口。

第八课 乘坐电梯、索道安全

教学目的:

1、了解乘坐电梯、索道时的安全常识;

2、强化安全意识,提高应对危险的能力;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乘坐电梯、索道时的安全常识。教学难点:运用安全知识,强化安全意识,远离伤害、危险,安全健康地生活;提高应对能力。

教具准备:

1、精心布置活动场景。

2、收集各种关于电梯、索道安全的资料。

教学形式:紧密围绕安全班会课主题,由班主任组织全班同学共同参加,可以自由发言、分组讨论等形式,并由班主任作总结.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以活动贯穿全课,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和感悟。

二、导入新课:

三、新授:

(一)索道安全

1、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索道。

索道:索道是利用悬挂在半空中的钢索,承托及牵引客车或货车。

2、现场采访:畅谈乘坐索道(缆车)的经历,交流注意之处。

3、情境再现(学生按要求想象):小朋友们,你们想不想再安全乘坐一次缆车呢?请闭上眼睛,用心按要求去做。

① 儿童不要一个人乘坐,要有一位大人陪同。② 要紧握住缆绳,安静地坐在缆车上。③ 不要在缆车上左摇右晃。

4、其他索道的注意之处: ① 必须压下安全杠、系好安全带;

②不要携带钱包、相机、手机及打火机、水果刀、眼镜等物品; ③不要吃食品、含口香糖; ④鞋、帽、围巾等不要空戴松散;

(二)乘坐电梯安全。

①搭电动扶梯时不能骑在扶手上; ②不能在扶梯上玩耍; ③不要用手推开电梯的门; ④不要乱按电梯里的警铃

⑤进出电梯时要按住按钮,以防电梯门自动关住,夹伤人。

(三)“智慧宫”。(当堂检测)发挥聪明才智,使智慧的光芒四射。

1、发生火灾时,可以乘电梯快速下降。()

2、儿童乘坐自动扶梯需由成年人陪同,并由成年人扶住小孩,严禁在扶梯上蹦跳、打闹。()

3、乘坐客运索道、观缆车等设施时,游客不要将头、手伸出窗外,不要玩弄门锁,不要站立或摇晃吊箱。()

4、万一你乘坐电梯,遇上电梯失控(如溜车、上冲、上下震荡),千万不要过于害怕,首先要抓牢护栏,防止碰伤,待电梯稳定后,再通过电梯内的警铃按钮向外呼救,等待管理员和维修人员前来解围。()

5、等候电梯时,不能靠门而立,不然易跌入井道,引起严重后果。()

6、进出电梯不要在门区逗留,因为一旦出现故障而开门运行会造成伤亡。16()

四、课堂小节:

小朋友们,危险经常隐藏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认真掌握安全知识,灵活运用,我们就可以高兴地和危险说“拜拜”。

板书设计:

第八课 乘坐电梯、索道安全

和危险说再见!

第九课 尖利刀具会伤人

教学目的:

知识目标:知道在我们的社会生活、校园生活中,存在不安全的因素,尖利刀具会伤人,懂得增强安全意识的重要性。

能力目标: 使学生掌握一些尖利刀具保管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会应对不安全事件,远离尖利刀具。教学重点:学习尖利刀具会伤人,伤己的常识,培养防范力。教学难点:掌握一些尖利刀具保管的方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形式:讲授、演示、讨论多种形式相结合。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二、讨论:你认为尖利刀具有什么好处吗?(生甲:吃水果的时候可以削皮。)(生乙:可以削铅笔)

教师总结:大家说得非常好,尖利刀具的好处是我们吃苹果、梨的时候削皮方便;偶尔用来削铅笔。不过现在我们很少用小刀小铅笔了。

三、讨论:你认为尖利刀具有什么坏处吗?(出示投影)

1、玩小刀一不小心会弄伤自己。

2、玩小刀还会弄伤其他小朋友。

教师总结:小刀、水果刀等放在书包里并不安全,奔跑中如果摔倒,容易刺伤身体。

四、尖利刀具如何保管呢?(出示投影)

1、尖利刀具用完之后不要随便乱扔。

2、尖利刀具一定要注意保管,随时要记住把刀插回刀鞘里。

五、课堂小结 :

1、今天的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你记住怎样保管尖利刀具了吗?

六、当堂小测:

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

1、小朋友在一起玩可以随身带着小刀。()

2、小刀用完之后可以随便扔在一边。()

3、小朋友玩小刀一不小心会弄伤别人。()

4、尖利刀具用完后要把刀插回刀鞘里。()

七、动脑筋,想一想:平日里,怎样保管好自己的小刀?写下来与其他同学交流。

八、教师寄语:同学们平时远离尖利刀具,祝同学们有个健康快乐的童年!

板书设计:

第九课 尖利刀具会伤人

好处:方便

坏处:易伤人(有生命危险)切记:一定要远离尖利刀具

第十课 沙尘暴的危害

【活动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活动,让学生了解风的危害性及遇沙尘暴天气保护自身安全的一些措施。

行为与习惯:通过不同方法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重点:让学生了解沙尘暴的危害。教学用具:多媒体 【学情分析】

学生因年龄小,安全意识不强,面对外界环境的变化、面对灾难,尚缺乏一些保护自己的能力,不能及时采取一些应对措施。【活动过程】

一、揭题导入

二、新授

1、生齐读课题。

2、谁知道什么是沙尘暴? 学生联系实际回答

3、出示大屏幕:刮沙尘暴的画面及介绍什么是沙尘暴。

4、看了画面同学们吁吁不已,可是你们想过沙尘暴是怎样形成的吗?同学们现在小组内讨论,然后全班交流。

5、全班交流。

6、出示大屏幕:沙尘暴形成的原因。

师述:看到以上面面,你有何感想?(沙尘暴的危害是巨大的),你亲身经历过或听说过类似的事情吗?

7、我们都亲身经历过或听说过沙尘暴,想一想它又给人们带来了哪些危害呢?

8、学生分组讨论,全班交流。

三、联系生活,判断是非。(游戏)

1、刮大风,同学们在操场上打沙仗。()

2、刮大风,同学们把教室里的门窗都打开吐吐气。()

3、狂风吹起,我们把门窗关好,不外来。()

4、狂风吹起,同学们迎风跑。()

四、总结,深化认识。

第十一课 地震时的自我救护

教学目的:

1、懂得发生地震的危害

2、了解地震急救的求生方法 教学重点:让小朋友学会自我保护。教学难点:应急求生的方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搜集图片、唐山大地震的影象资料。教学形式:讲练结合、小组竞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看一段汶川地震的录象。师问同学:你有什么感受?录象中为什么有的人能幸免?(能不慌张,能保护自己)好!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地震时的自我保护》(板书课题)

二、组织教学

(一)、自由结组讨论大地震造成的危害

强烈的地震,常会造成房屋倒塌、大堤决口、大地陷裂等情况,给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带来损失。

(二)、在地震发生时保护自己,应急的求生方法有哪些

(1)为了在地震发生时保护自己。应当掌握以下应急的求生方法。1.如果在平房里,突然发生地震,要迅速钻到床下、桌下,同时用被褥、枕头、脸盆等物护住头部,等地震间隙再尽快离开住房,转移到安全的地方。地震时如果房屋倒塌,应呆在床下或桌下千万不要移动,要等到地震停止再进出室外或等待救援。

2.如果住在楼房中,发生了地震,不要试图跑出楼外,因为时间来不及。最安全、最有效的办法是,及时躲到两个承重墙之间最小的房间,如厕所、厨房等。也可以躲在桌、柜等家具下面以及房间内侧的墙角,千万不要去阳台和窗下躲避。并且注意保护好眼睛,防止异物伤害眼睛。

3.如果正在上课时发生了地震,不要惊慌失措,更不能在教室内乱跑或争抢外出。靠近门的青少年可以迅速跑到门外,中间及后排的青少年可以尽快躲到课桌下,用书包护住头部;靠墙的青少年要紧靠墙根,双手护住头部。

4.如果己经离开房间,千万不要地震一停就立即回屋取东西。因为第一次地震后,接着会发生余震,余震对人的威胁会更大。

5.如果在公共场所发生地震,不能惊慌乱跑。可以随机应变躲到就近比较安全的地方,如桌柜下、舞台下、乐池里。

6.如果在户外遇到地震,绝对不能跑进建筑物中避险。也不要在高楼下、广告牌下、狭窄的胡同、吊车、电线杆、变压器、桥头等危险地方停留。应选择开阔地蹲下或趴下避震。

7.如果地震后被埋在建筑物中,应先设法清除压在腹部以上的物体;用毛巾、在衣服捂住口鼻,防止烟尘窒息;要往意保存体力、设法找到食品和水,创造生存条件,等待救援。

(2)遇到地震时的应及措施

1、要沉着冷静不要惊慌,禁止乱跑拥向出口。在室内时应选择坚固的建筑物或就地蹲、趴在桌椅下或有管道支撑的小房间里,同时要避开窗户、吊灯、电扇等物。

2、如在室外、野外,应迅速离开各种高大的建筑物或危险物。

(三)地震来临之前有征兆吗?

对地震灾害,目前还不能准确地作出预报。但长期的观察研究表明,地震前是会出现一些征兆的,能够提醒人们提高警惕。这些征兆主要有:

1.动物出现异常:例如大量的蛇爬出洞来长距离迁移;家禽家畜不吃不喝,狂叫不止,不进窝圈;大量的老鼠白天出洞,不畏追赶;动物园里的动物萎靡不振,卧地不起等。

2.地下水发生异常,例如震区的枯井突然有了水,井水的水位突然大幅度上升或下降,井水由苦变甜、由甜变苦等。

3.出现地光和地声:临震前的很短时间里,大地常会突然发出彩色的或强烈的地光,还可能发出轰隆隆的或像列车通过,或像打雷般的巨响。

4.有的人也有异常感觉:地震发生前,某些人也会有异常感觉,特别是老人、儿童、患病者可能更为明显。

(四)知识竞赛:以小组为单位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学的很棒。希望我们能够运用这些知识为我们自己服务,也能为他人服务。

第十二课 活动课:学会拨打110电话 活动目的:

1、使学生知道110是什么。

2、使学生知道在何种情况下该拨打110求助电话报警。

3、知道如何正确拨打110,掌握打电话的一般技巧。活动重难点:

让学生知道“110”报警电话的作用,并会正确使用报警电话。教具准备:

1、查找一些意外事故的资料,搜集一些遇险自救的办法。

2、准备一些节奏较快的背景音乐。

3、制作教学课件。教学形式:

1、通过课件创造情景,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参与活动,模拟情境的表演,指导学生拨打紧急求助电话的方法及注意问题,学会拨打并说情具体情况

教学过程:

在我们的社区生活中,有温馨有快乐,但有时也会有一些不安全的因素出现。那么当危险发生时,我们应如何去应对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学习--《学会拨打110报警电话》。

(一)110是什么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会有一些不安全的因素出现,小宇参加课外活动课就遇到了一件,让我们来一起看一看。

(播放课件1)师:遇到坏人在做坏事时,我们应该怎样做呢? 生:打110电话报警。

师:110是什么呢?让我们请出匪警专家来给我们讲一讲。(播放课件)

(二)什么时候该拨打110报警

师:什么时候该拨打110报警?你知道吗? 学生讨论,班内交流

小结:当有人正进行违法犯罪活动时,发生交通事故、各种灾害事故和危及到人们 的生命财产安全时,遇到紧急突发事件个人无力解决时,可以向110报警求助。

师:但是匪警专家要特别提醒大家一个问题,想知道吗?(播放课件)--内容:不要随便拨打110。(画面播放情境图2、3、4、5)

师:假如你就是这个小朋友,你该怎么做?(拨打110)

(三)如何正确拨打110 师:怎么报警,报警前要注意哪些问题呢?还是让我们再次请出匪警专家来给我们讲一讲。

(播放课件)师:大家记住了吗?

六、当堂检测

师:那么现在咱们就检测一下,看谁会拨打。

1、找生按情境1模拟打电话报警,学生评议。

2、分组合作选择情境2、3、4、5模拟表演打电话。

3、播放录音《嘹望塔》,学生说看法。

4、完成课后作业。

七、小结

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了如何使用报警电话,同学们学得非常认真,模拟表演的也非常出色。但是有一点要非常注意,110急救电话是专用报警电话,没有事情发生时,千万不要乱拨打否则会受到公安机关的处罚的。让我们都来学会和使用好报警电话,使我们的社区生活更加安全和健康好吗?

板书:

活动课:学会拨打110电话

讲清什么地方 讲清什么事情 报警人的情况(姓名、地址、电话)

坏人害怕“110” 正确使用不乱打

二年级公共安全教育 第2篇

班级姓名得分一填空题

1、交通信号灯由红灯、绿灯、黄灯组成。

红灯表示绿灯表示黄灯表示

2、火警电话,警匪电话急救电话。

3、学校门前的道路没有行人过街设施,应施划

4、行人经过铁道路口时,在没有交通信号和管理人员指挥下,确认无火车驶临,应 前行。

5、交警交通指挥手势信号有

6、不能用

7、课间、课余活动做游戏时要

二、选择题:

1、如果你经常外出带着家门的钥匙,下面的哪种做法可能会有危险()A钥匙挂在脖子上.B钥匙放在衣兜里.C钥匙放在随身的包里.2、、任何人发现火灾时,都应当立即报警。()A、正确 B、错误

3、任何单位、个人都应当无偿为报警提供便利,不得阻拦报警。()A、正确B、错误

4、任何单位、个人都有维护消防安全、保护消防设施、预防火灾、报告火警的义务。()A、正确 B、错误

二年级公共安全教育 第3篇

国家教委《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对“素质教育”一词作出了明确解释:“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安全教育则是最基础的素质教育,只有做好公共安全教育,培养安全意识,保障受教育者安全健康地成长,才谈得上实现素质教育期冀的目标。

2 我国校园内外安全形势严峻

有资料显示,我国中小学生每年的非正常死亡人数都在1万人以上,平均每天有40多人,相当于每天有一个班在消失。(1)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迅猛,截止2009年底,我国普通高校在校生人数2144.657万人。而大学生在安全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如:自我保护能力弱,安全易受侵害;有强烈的安全需要,受害后伤害明显;安全知识缺乏,安全素质偏低;处于成长期,社会免疫力弱等。(2)因此,在教育快速发展的同时,较为突出的校园安全问题引起教育界极大关注。例如:2002年6月北京某网吧火灾案中,共造成25名学生死亡,其中一所高校死亡9名;2003年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杀死5名同班同学案,引起全社会的震惊和反思。

3 安全意识淡薄是主要原因

教育部公布的《2006年全国中小学安全事故总体形势分析报告》显示:2006年,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上报的各类安全事故中,事故灾难(溺水、交通、踩踏、一氧化碳中毒、房屋倒塌、意外事故)占59%;社会安全事故(斗殴、校园伤害、自杀、住宅火灾)占31%;自然灾害占10%。可见,90%的学生伤害事件都是人为因素造成的。

该报告指出学生安全意识淡薄是多数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2006年全国各地上报的各类安全事故中,10%是因自然灾害等客观原因导致事故发生,造成的学生死亡人数占全年学生死亡总数的10.84%;90%属其他各类安全责任事故,造成的学生死亡人数占全年学生死亡总数的89.16%,其中,45%的事故因学生安全意识淡薄而发生,18%的事故因学校管理问题而发生,27%的事故由于社会交通、治安等原因发生。而学校管问题、社会交通、治安等因素也反映出全社会安全意识淡薄的现状。

4 改进公共安全教育的措施

学生安全意识淡薄的根本原因在于公共安全教育落实不得当。有关部门曾针对7~10岁的学龄儿童做过专项调查:当遇到洪水、火灾或地震等灾难时,大人不在身边,你该怎么做,普遍的回答是“拼命跑”或者“喊救命”。这反映出的是学生公共安全教育的严重缺失。公共安全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基础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进。

4.1 加强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

安全意识的培养应从儿童开始,中小学是形成安全意识的重要阶段,必须加强中小学的公共安全教育。2006年的《幼儿园、中小学生安全教育管理调查报告》指出,我国中小学安全教育中存在着安全教育资源普遍缺乏、教育时间不足、预防演习少等问题。(3)因此中小学必须切实做好公共安全教育工作。

4.2 改进公共安全教育形式

我国《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应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在广大中小学生中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安全教育活动,尤其是要重点加强对低年级学生的安全知识教育,切实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安全防护能力,使他们尽早养成自觉遵守各种安全规范的良好行为习惯。特别要在寒暑假前或开学后,在中小学集中开展一次安全教育。(4)学校应根据不同年级儿童的特点区别对待,如针对6~8岁的儿童,设计各种游戏、画图、连线等方法,在娱乐中完成公共安全教育。(5)

4.3 将体育课作为公共安全教育的重要阵地

中小学可以利用体育课做好公共安全教育,培养学生安全知识与安全技能。可以为学生设计一个场景或故事(见表1、表2),将安全知识与技能串联起来,将公共安全教育与游戏结合在一起,让学生成为主角,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4.4 做好教师与家长的公共安全教育工作

由于公共安全教育不到位,学生的老师与家长的安全意识、安全知识与技能也有待于加强。中小学有义务为教师与家长敲响安全的警钟,促使他们绷紧安全这根神经,促进学生公共安全教育水平的提高。

如班主任教师应准备班级应急包,包括学生花名册、笔、哨子、手电筒或应急灯等物品,用于召集学生。家长应准备家庭应急包,包括方便食品与水、常用药品、手电筒等物品。此外,学生公共安全教育手册、指南类的图书很多,教师与家长应选择权威性图书作为参考。

5 结语

素质教育,是人的根本性教育,是教育学生人之所以为人的基础所在。而公共安全教育乃是素质教育中最基础的教育。因此,我们应该大力提倡公共安全教育,使我国的素质教育根基牢固,行之有效。

摘要:安全教育是最基础的素质教育。目前我国校园内外安全形势严峻,事故频发,学生安全意识薄弱是重要原因。我国安全教育不到位,应从加强中小学安全教育、改进安全教育形式、将体育课作为安全教育阵地以及做好教师与家长的安全教育工作等四方面加以改进。

关键词:素质教育,公共安全教育,安全意识,校园安全

参考文献

[1]陈秀珍.我国中小学安全现状分析.城市与减灾,2007(4).

[2]韩红根.论大学安全的构成与保护.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4(2).

[3]周定平.关于我国中小学安全教育的思考.当代教育论坛,2007(2).

[4]国家减灾委员会办公室.小学生安全教育知识读本(适用于6~8岁).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7.

西方公共安全教育的启示 第4篇

谈到公共安全教育,大多数老百姓往往不知其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安全还要教育?出事了人人都知道得跑的”,这是笔者在一条小巷咨询一位大叔所得到的回答。这样的回答看似令人震惊,实际上却是中国普通民众对安全教育态度的一个缩影,也是中国公共安全教育不给力的一个侧面反映。

无时不在的日本公共安全教育

在日本,一般学龄前儿童就已接受过3小时的安全逃生模拟教育,这些知识对于懵懂的孩子来说,往往影响终身。接着自幼儿园开始,孩子就会接受各种安全教育课程,比如6至12岁的孩子就有消防课程、防震课程,主要内容是教导孩子在危急时逃生自救的技能,而且这种知识教育以生动、有趣的活动方式进行。

以下是一些日本幼儿园和小学安全教育课程的几个活动:

呼救比赛:在教室讲台上,摆放一个测量声量的分贝仪,让孩子们作比赛,在分贝仪前高喊:“着火啦!救命啊!”看谁喊得响亮,以分贝值最高者为优胜。

防烟体验:日本的大城市一般都有防烟体验车,车上可模拟火场,在车内施放少量烟雾,组织孩子用湿毛巾捂上口鼻,进入浓烟密布的环境,然后匍匐前进逃生,使其体验火场逃生自救的情形。

攀绳跨越:用一根结实的绳索,水平地拴在两幢建筑之间,同地面保持一定的高度。组织孩子攀绳跨越,靠自己的双手和双腿的移动,由此及彼,让孩子感受用一根绳索逃生自救的难度。

消防写生:日本的消防队一般都对外界开放,也规定有学生家长接待日,学校定期组织学生到消防队参观写生,消防队员们表演救火及其自救业务,给孩子们讲授防灾安全常识。

日本的防灾教育并不主张孩子参加救火活动,也不鼓励孩子充当救火小英雄,而只是教育他们遇到火灾时呼喊报警,这也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社会义务感。日本的报刊和电视台,经常宣传防灾自救知识。日本的消防队一般都是开放型的,可以随时为国民提供必要的安全知识。大型公共汽车上都有紧急疏散门,注有“太平门”字样。所有这些对孩子都能起到提高防灾意识的作用。

由于日本民众有高度的公共安全意识,所以到处都有群众组织的公共安全服务队伍,比如“妇女防火俱乐部”和“青少年消防俱乐部”等群众组织便在救灾中十分见效,一旦灾情发生,便可“召之即来,来之即战”。 同时日本还将分散在各地有经验、有技术的专业人员进行登记形成网络,平时组织他们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这些安全服务团体,都是“要曹操,曹操就到”,而且不用交学费。

两次影响美国公共安全意识的火灾

1911年3月24日华盛顿广场大楼内衣厂起火,141名工人不幸遇难。重大灾难开启了美国人的防火安全意识,也促使美国加快了防火法律法规的陆续出台。这次惨剧成为美国防火立法依据,随后美国的《劳动法》便规定,在工作场所每3个月相关人员都必须进行一次防火训练。

2001年“9·11事件”纽约世贸中心被恐怖分子袭击后起火倒塌,它加深了美国对高层建筑防火的反思。袭击发生之前,美国对高楼的防火规定严密到包括烟雾警报器的设置,逃生门的位置、距离,中央警报装置的定期更换等。正是有如此严格的规定,使毫无预警的恐怖袭击发生时,有1.5万人从两栋110层高的世贸大楼基本实现有序撤离,堪称现代史上危难之时人类自觉维护秩序最壮观的场面!袭击发生后,美国对高楼全部进行重检,从严从速要求做好安全防范,对高层建筑的防火意识细化到室内烟灰垃圾桶的设计。

在美国,几乎每个公民都接受过逃生培训,公共安全意识早已深入每个人生活的言行举止。6岁的小孩看见别人玩火,就懂得严肃批评对方不要“玩火自焚”,即使对方是孩子的爸爸。消防人员还会把郊区废弃的房子改造成民宅,然后将学校的孩子召集起来,把房子点燃,让孩子亲身目睹一栋完好无损的民宅是怎样在瞬间变成一堆废墟,由此使孩子认识到防火的重要性。另外,美国公共安全教育者还专门为学生设计一种扑克,上面印着一些防火知识,使孩子在游戏中了解安全防火规则。美国各大城市还在市民集散密集地设立自动消防安全电子访问台,万一发生险情,经过专业训练的、由普通居民组成的义务消防队可在5分钟内被召集成军,配合灭火,实施救援。

中国“说多做少”

2009年9月,日本地震教育专家田中礼治先生拜访了四川泡桐树小学,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活动。泡桐树小学校长周英在目染了田中先生的教育方式之后感叹道:“我教书这么久,很遗憾地发现,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就没有一套系统的、科学的,从小学到中学、大学的安全教育课程体系。”针对中国公共安全教育的现状,田中先生一针见血指出:“中国是‘说’得多,日本是‘做’得多,这是两国安全教育的不同。”田中先生的话对于中国教育者来说虽颇为逆耳,但确是事实。不少日本公共安全教育者,一直热衷于中日两国公共安全教育的交流活动,把日本的先进经验与中国人分享。因为日本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国度,日本民众更能够体会同样生活在多难之中的中国民众的需要,同时也具备了更强烈的公共安全意识和自救意识。1985年4月19日哈尔滨的天鹅宾馆大火中,多名日本人全部脱离危险,而大多数中国人却葬身火海。显然,在公共安全教育方面,被不少中国人称为“小日本”的国家完全有资格成为中国的“老师”。

2008年5月23日温总理在北川小学的黑板上写下“多难兴邦”四个字,告诫我们对国家要记住这四个字。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其民众必然有极其坚韧的力量。然而,我们拥有极强的忍受灾难的能力,却极少从这些灾难中培养一种防御灾难、保护生命的危机意识并建立一套科学的公共安全教育体系。

虽然中国有些城市下定决心做好公共安全教育,甚至像法国一样设立“公共安全日”(法国政府从2008年开始将10月11日设为“公共安全日”)。但是,设立“公共安全日”当然不是一劳永逸的举措,它仅仅是一个精神层面的警示作用,并无法代替公共安全教育所需要的行动本身。如果对公共安全的重视仅仅在于设立形式上的“公共安全日”,现实中便会有太多“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喊口号治理模式,我们在安全日之外也难以安心。

公安部曾经派出31个督察组对全国的交通、消防等情况进行明察暗访,他们了解到,群众安全意识淡薄,认为公共安全是公安机关的事,“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对他人违章也袖手旁观。而调查显示有近1/3的居民、近1/2的学生缺乏自救逃生知识。而目前中国安全教育尚未在学历、职业教育和就业培训中加入安全内容,这已是火烧眉毛之举了。最后督察组得出如下结论:法制和教育是提高公共安全能力的治本之策!

因而,目前中国在公共安全教育上所做的工作,借用毛主席的话说就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从日本和美国公共安全教育情况,相信很容易可以看出我们应当从中学习什么。那就是:从娃娃抓起,少说多做!而且是年年做,月月做,天天做,时时做!

行万里平安路,做百年长乐人

中国工程院院士范维唐曾指出,目前中国正处于政治经济转型期,公共安全面临的严峻形势越来越显著。公共安全事件是政治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中社会深层次矛盾的体现之一。在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应该践行“以人为本”,把生命放在第一位,像对待人口问题与环境问题一样,把公共安全教育作为基本国策来对待。

二年级公共安全教育期末测试题 第5篇

学校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每题6分,共84分)。1.未满___的儿童,不能像大人一样到马路上骑自行车。因为马路上车很多,容易出危险。

A.10岁

B.11岁

C.12岁 2.少先队员在接受领导颁奖时,应该()A、敬队礼B、握手

C、坐在座位上不动 3.与同学发生矛盾时,应该()A、主动道歉、检讨自己

B、背后说他的坏话

C、再也不理他 4.足球比赛时___.A.穿带铁钉的足球鞋

B.穿普通的足球鞋 5.上体育课时,要穿___.A.运动服

B.礼服 6.火警电话是:()A、110

B、119

C、122 7.一个人在家时,如果遇到陌生人想要强行入室,你应该怎么办?()

A、迅速打开门让他进来B、紧张得不知所措C、立即到窗口大声叫喊或拨打110 8.被歹徒勒索钱物后应该怎么办?()A、由于怕父母批评,谎称钱物丢失了。B、害怕报复,花钱保平安。C、及时报告老师和家长或者拨打报警电话110。

9、石灰入眼,正确处理方法。()A、用手揉

B、去医院处理

C、用水冲洗

10、说说下列做法错的一项是()A、把伤口侵入水中

B、往伤口上抹酱

C、在伤口处涂牙膏

11、行人在没有人行道的道路上行走,应当

靠()行走。

A、左边

B、右边

C、中间

12、如果你不幸溺水,当有人来救你的时候,你应该怎样配合别人?()A、紧紧抓住那人的胳膊或腿

B、身体放松,让救你的人托着你的腰部。C、用双手抱住对方的身体

13、在室外遇到雷雨时,下面哪种做法不容易出现危险?()

A、躲到大树下

B、躲到广告牌下 C、无处可躲时,双腿并拢、蹲下身子。

14、油锅着火时,正确的灭火方法是()A、用水烧B、用锅盖盖灭 C、赶快去端油锅

二、连线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放射物

医疗废弃

二年级《公共安全》教案 第6篇

第一课

集体活动的安全

教学目的:

通过本节课对学生进行“课间活动”“上体育课”和“外出活动”集体活动的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让学生掌握一些安全防护知识,以适应可能发生的各种意外,保证自己的安全;通过表演,巩固并拓展学生对“自护”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培养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真正把安全教育落到实处。

教学重点:在“上体育课”和“外出活动”时应注意哪些方面的安全。教学难点:在“上体育课”和“外出活动”时要注意哪些安全事项。教具准备:书中的插图

课件演示 教学形式:小品

儿歌 教学过程:

一、看小品,说感受

1.情景导入

2.学生表演小品《橡皮大战》。

3.交流:

二、讨论课间活动 1.情景导入 2.交流

3.结合我们平时的活动,说说课间在教室内外有限的地方活动时我们要注意

些什么?

三、讨论如何上好体育课

四、讨论如何进行外出活动

(课件演示同学们在郊游时的快乐场面)

1、引入

2、讨论并总结

3、观察书上的两幅插图,看看她们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4、情景表演,自救自护大比拼。(学生交流,教师小结)

5、自读“瞭望塔”(课件出示),探讨遇到这样的事情我们应该怎样做?

6、想一想:如果学校组织我们去科技馆看展览,在观看的过程中有哪些要注意的安全事项呢?(讨论总结并把笔记写在书第5页的空白处)

五、结束语

六、安全知识抢答,学会自我保护。(判断对错)1.上体育课时,穿不穿运动衣和运动鞋无所谓。()2.穿带铁钉的足球鞋参加足球比赛最好。()

3.不带与体育课无关的物品,如别针、小刀等金属、硬物上体育课。()4.急救电话“110”()

5.去公园玩的时候,我自己想去哪里就去哪里。()

6.乘公共汽车时,行车途中不要将身体的任何部位探出车外。()

课后反思:

第二课

校园住宿生活安全

教学目的:

1、让学生知道校园安全的隐患,教育学生在校内要注意安全。

2、让学生找出校园中不安全的角落。

3、让学生学会动脑动手开展校园安全宣传活动,进一步受到校园安全教育。教学重点:懂得造成学生校园意外受伤的原因及预防方法。

教学难点:制订采访计划和谈采访收获,有效地开展校园安全宣传活动。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形式:学生以独立的方式展示,如幻灯片、动漫、DV、图画展等等,鼓励形式多样、新颖。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校园安全大家谈。

1、讨论及交流。

2、汇报自己在学校发生意外受伤的情况。

二、校园安全搜查线。

三、意外受伤的原因。

1、问:你认为以下同学的行为危险吗?请用一句话概括他们的行为,并想想可能发生的后果。

2、汇报讨论情况:

四、校园安全电子眼。

仔细观察一下,我们学校是不是也存在类似的不安全的角落请同学们用你的安全电子眼找出校园里不安全的角落,并写出原因和建议。

五、安全宣传靠大家。

1、你想为校园安全做宣传吗?为什么?

2、你准备用什么方式进行安全宣传呢?选择你的宣传方式,并说明原因。

六、课外延伸

其他校园安全的注意事项:

1、如何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甚至误解?

2、你与同学发生矛盾怎么办?

3、怎样面对生活中遇到的挫折?

4、如何加强教室安全教育

5、为什么不能提前到校?

6、当自己感到身体不适时,怎么办?

7、你不认识的人自称是你家人的朋友,要将你接走,你怎么办?

8、安全小常识 临危逃生的基本原则:

保持镇静,趋利避害;学会自救,保护自己;想方设法,不断求救;记住电话,随时求救:

“119”----火警

“110”----报警

“120”----急救

“122”----交通事故报警

打电话时要说清地点、相关情况、显著特征。

七、出示瞭望塔

八、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第二课

校园住宿生活安全校园安全大家谈 校园安全搜查线 意外受伤的原因 校园安全电子眼 安全宣传靠大家

课后反思:

第三课

疾病治疗安全常识5

教学目的:

1、了解疾病治疗的安全常识如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不乱动医疗设施、根据医生的嘱托用药。

2、打消学生生病时恐惧,俱怕上医院的心理。知道有病就医时去正规医院的重要性。

3、培养学生安全意识,争当安全常识的“小小宣传员”。教学重点:了解疾病治疗的安全常识。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安全意识,争当安全常识的“小小宣传员”。

教具准备:课件(看病流程)一件、实物白大褂一件、护士帽一顶、听诊器一个、体温计一个。教学形式:讲授加活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组织教学

(一)讲述选择正规医疗机构

(二)不乱动医疗设施

(三)根据医生的嘱托用药

(四)瞭望塔

课后反思:

第四课

学会拨打“120”电话

教学目的:

1、了解遇到急需救治的病情时应拨打120急救电话

2、拨打急救电话时应注意什么?

3、培养学生安全意识,争当安全常识的“小小宣传员”。教学重点:拨打急救电话时应注意什么

教学难点:了解遇到急需救治的病情时应拨打120急救电话,培养学生安全意识,争当安全常识的“小小宣传员”。

教具准备:课件、实物白大褂一件、护士帽一顶、听诊器一个、体温计一个。教学形式:讲授加活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组织教学

(一)什么情况拨打“120”

1、教师给学生讲拨打“120”的一些情况 如:触电、急性中毒、心脏病、脑梗塞等

2、认识急救车及其设施(看幻灯片)

3、学生谈在生活中有没有发生过这样的情况,当时的情景如何?

(二)拨打“120”时要注意哪些事项

1、学生小组讨论:拨打“120”就医应注意什么?

2、每个小组汇报发言。

3、教师总结:1介绍好情况A说清症状。B病人的家庭住址电话等。

2拨打120的电话要畅通。

3急救车来之前采取必要的急救措施。

(三)现场模拟演练

4、评选优胜小队。

(四)当堂测试

一、填空

1、什么情况下拨打“120”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拨打“120”的注意事项

1、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师总结:

只有我们懂得了如何在紧急情况下拨打“120”急救电话,才能有效的进行危急时刻的救治。板书设计:

第三课学会拨打“120”拨打“120”注意事项

介绍好情况

拨打120的电话要畅通

采取急救措施

说清症状

病人的家庭住址电话

课后反思:

第五课

了解常见的突发公共事故

教学目的:强化学生安全意识,了解一些常见的突发公共事故以及处理方法,提高学生自护、自救意识

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到洪水、地震、水源污染、食物中毒等突发公共事故发生的起因,掌握应急自救基本技能

教学难点:增强学生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教具准备:PPT课件,图片,水,透明玻璃杯

教学形式:合作探究、汇报交流、实践演练、自评互评,积累运用 教学过程:

一、引课 二

新授—洪水

1、为学生展示洪水来临时的挂图,并让其猜测所见的是哪种自然现象。

2、为学生讲解什么是洪水及其发生原因:一个地区短期内连降暴雨,河水会猛烈上涨,漫过堤坝,淹没农田、村庄,冲毁道路、桥梁、房屋,这就是洪水。(课件展示—洪水)

3、通过课件展示发生洪水时的一些图片,让学生认识到这种自然灾害给人类生命、财产带来的巨大影响:它来势凶猛,灾难性大,如果没有预先做好防洪准备,会造成很大的损失。(课件展示—洪水的影响1-4)

三、讨论

让学生展开小组讨论“如果我们遇见洪水应该如何应对”。讨论完毕后,由一名小组成员记下本组讨论结果并同全班同学进行交流。最后,教师与学生进行总结;

1、受到洪水威胁,如果时间充裕,应按照预定路线,有组织地向山坡、高地等处转移。

2、洪水来得太快,已经来不及转移时,要立即爬上屋顶、楼房高屋、大树、高墙,做暂时避险,等待援救。(通过课件展示总结出的应对方法)

四、新授—地震

1、先通过课件为学生展示地震时的一些场面,让学生猜测画面上是哪种自然灾害。

(课件展示—地震动画图片1、2)

2、通过学生对图片的浏览,让其总结地震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地震会引起地面振动,由于地面强烈振动会引发地面断裂、变形和建筑物损坏、倒塌以及对人畜造成的伤亡和财产损失等等。(课件展示—地震危害1、2)

五、操练

组织学生进行“地震安全演练”。教师首先要为其讲解要领:地震来临时不要慌张,更不要随处乱跑,应快速蹲到书桌下面,双手护头,待强烈震波过后按照学校预定的路线和集中地、有秩序地进行疏散。(上课时只演练室内部分)

六、新授—水源污染

1、教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两杯水(盛于透明玻璃杯中),一杯清澈见底,一

杯混浊不堪,并告知学生其来源分别是家中经过过滤的自来水和学校附近某工厂下游的河水。让学生说一说这两杯水的区别以及为什么会导致这种现象出现,从而引出新授内容—水源污染。

2、让学生讨论如果喝下被污染的水之后会出现什么样的后果,并带领学生进行总结。

3、通过课件展示出水源污染给人类健康、生活带来的影响。(课件展示—水源污染)

八、新授—食物中毒

1、师: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喝了被污染的水以后会对我们的健康造成极大威胁,甚至会发生中毒事件,但是你们知道吗,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食品吃了以后会危害我们的健康,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食物中毒。

2、让学生了解食物中毒的原因和症状:

吃了腐败、被病毒、农药等污染食物,本身具有毒素的食物会引起食物中毒。食物中毒会引发恶心、呕吐、腹泻、严重者昏迷,吐白沫、抽搐等现象。极大损害人体健康,轻者损伤肠、胃,重者损伤肝脏,危及生命。(课件展示--食物中毒引发及传播途径的连环画课件)

九、游戏

课后反思:

第六课 公园、电影院安全

——假期安全小管家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师的教授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自我保护和自我救助的方法;

2、树立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培养学生自我保护能力;

3、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生活习惯。教学重点

掌握正确的自我保护和自我救助的方法。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生活习惯。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标识牌、头饰等。教学形式

小组讨论、表演、评选等形式。教学步骤

一、导入

二、教学过程

场景一:公园——游玩安全数第一

(一)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设置情景(幻灯片2),根据情境提出讨论问题。问题一:大家都喜不喜欢去公园玩啊?(学生回答喜欢)问题二:大家都喜欢玩些什么啊?(学生各抒己见)问题三:同学们都知道在公园游玩时要注意什么安全问题吗?

(二)全班30名学生分成5个合作小组,大家讨论一下老师提的第三个问题,然后推选出代表回答。

(三)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总结。(幻灯片3)小管家总结:

1、看小动物,站在护栏外;

2、湖上划船,坐稳不打闹;

3、坐空中飞船,系好安全带。场景二:电影院——文明观看莫淘气

(一)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图片,吸引学生注意力。

(二)小组展开讨论,大家各抒己见。

(三)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总结。(幻灯片5)小管家总结“三不”:

1、不到处乱跑;

2、不大声喧哗;

3、不乱扔零食。

场景三:商场——跟随家长别迷路

(一)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小心地滑”“玻璃小心”“安全通道”等标识牌(幻灯片6)。

(二)利用安全标志小头饰让5个学生上台表演“商场里的安全小知识”。表演完毕后,其他学生也加入其中进行体验。

(三)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总结。(幻灯片7)

小管家总结:

1、玻璃门多莫撞伤;

2、坐电梯时要扶好;

3、地板光滑小心走;

4、跟随家长别迷路。

课后反思:

第七课 集市

商场安全

教学目的

在大型商场、集市中,由于人员多、秩序乱,存在着许多不安全因素,因此我们中小学生去商场、集市游逛、购物时,一定要注意安全 教学重点

在大型商场、集市中游逛、购物时,一定要注意安全 ①人多时不要拥挤,按顺序进出。

②不要购买不洁的、无出厂日期的、过期的食品。③乘坐滚梯时,要抓好扶手,不要逆行。

④遇到突发事件时,要沉着冷静、服从指挥,有秩序地迅速离开现场。

教学难点

在大型商场、集市中,由于人员多、秩序乱,存在着许多不安全因素。教学形式 新授 活动过程

一、导入课题,明确活动内容

二、交流,集市和商场的不安全隐患

三、讨论,小学生到集市、商场应该注意些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后小结。

四、活动实践

在老师的带领下,组织班级同学进行现场演练,当遇到火灾时该怎么办?(甲组扮演顾客,乙组扮演消防员,丙组扮演旁观者)

五、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一定都有所收获,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生活再到集市和商场去时,挺高自己的防范和防护意识,好好保护自己,注意安全。

六、当堂检测

我们中小学生去商场、集市游逛、购物时,为了自己的安全要注意什么? 答:①人多时不要拥挤,不要乱跑,要紧跟大人,注意躲避车辆,按顺序进出。

②不要购买不洁的、无出厂日期的、过期的食品。

③要注意大门是否有玻璃,注意防滑;乘坐滚梯时,要抓好扶手,不要逆行。④要看管好自己的物品,不要和陌生人说话,遇到突发事件时,要沉着冷静、服从指挥,有秩序地迅速离开现场。

⑤商场人多,一旦发生火灾或有危机情况,要走安全通道或安全出口。

课后反思:

第八课

乘坐电梯、索道安全

教学目的:

1、了解乘坐电梯、索道时的安全常识;

2、强化安全意识,提高应对危险的能力;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乘坐电梯、索道时的安全常识。

教学难点:运用安全知识,强化安全意识,远离伤害、危险,安全健康地生活;提高应对能力。教具准备:

1、精心布置活动场景。

2、收集各种关于电梯、索道安全的资料。

教学形式:紧密围绕安全班会课主题,由班主任组织全班同学共同参加,可以自由发言、分组讨论等形式,并由班主任作总结.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以活动贯穿全课,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和感悟。

二、导入新课:

三、新授:

(一)索道安全

1、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索道。

索道:索道是利用悬挂在半空中的钢索,承托及牵引客车或货车。

2、现场采访:畅谈乘坐索道(缆车)的经历,交流注意之处。

3、情境再现(学生按要求想象):小朋友们,你们想不想再安全乘坐一次缆车呢?请闭上眼睛,用心按要求去做。①

儿童不要一个人乘坐,要有一位大人陪同。②

要紧握住缆绳,安静地坐在缆车上。③

不要在缆车上左摇右晃。

4、其他索道的注意之处:

必须压下安全杠、系好安全带;

②不要携带钱包、相机、手机及打火机、水果刀、眼镜等物品; ③不要吃食品、含口香糖; ④鞋、帽、围巾等不要空戴松散;

(二)乘坐电梯安全。

①搭电动扶梯时不能骑在扶手上; ②不能在扶梯上玩耍; ③不要用手推开电梯的门; ④不要乱按电梯里的警铃

⑤进出电梯时要按住按钮,以防电梯门自动关住,夹伤人。

(三)“智慧宫”。(当堂检测)发挥聪明才智,使智慧的光芒四射。

1、发生火灾时,可以乘电梯快速下降。()

2、儿童乘坐自动扶梯需由成年人陪同,并由成年人扶住小孩,严禁在扶梯上蹦跳、打闹。()

3、乘坐客运索道、观缆车等设施时,游客不要将头、手伸出窗外,不要玩弄门锁,不要站立或摇晃吊箱。()

4、万一你乘坐电梯,遇上电梯失控(如溜车、上冲、上下震荡),千万不要过于害怕,首先要抓牢护栏,防止碰伤,待电梯稳定后,再通过电梯内的警铃按钮向外呼救,等待管理员和维修人员前来解围。()

5、等候电梯时,不能靠门而立,不然易跌入井道,引起严重后果。()

6、进出电梯不要在门区逗留,因为一旦出现故障而开门运行会造成伤亡。()

四、课堂小节:

小朋友们,危险经常隐藏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认真掌握安全知识,灵活运用,我们就可以高兴地和危险说“拜拜”。板书设计:

第八课

乘坐电梯、索道安全 和危险说再见!

课后反思:

第九课

尖利刀具会伤人

教学目的:

知识目标:知道在我们的社会生活、校园生活中,存在不安全的因素,尖利刀具会伤人,懂得增强安全意识的重要性。能力目标: 使学生掌握一些尖利刀具保管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会应对不安全事件,远离尖利刀具。教学重点:学习尖利刀具会伤人,伤己的常识,培养防范力。教学难点:掌握一些尖利刀具保管的方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形式:讲授、演示、讨论多种形式相结合。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二、讨论:你认为尖利刀具有什么好处吗?(生甲:吃水果的时候可以削皮。)(生乙:可以削铅笔)

教师总结:大家说得非常好,尖利刀具的好处是我们吃苹果、梨的时候削皮方便;偶尔用来削铅笔。不过现在我们很少用小刀小铅笔了。

三、讨论:你认为尖利刀具有什么坏处吗?(出示投影)

1、玩小刀一不小心会弄伤自己。

2、玩小刀还会弄伤其他小朋友。

教师总结:小刀、水果刀等放在书包里并不安全,奔跑中如果摔倒,容易刺伤身体。

四、尖利刀具如何保管呢?(出示投影)

1、尖利刀具用完之后不要随便乱扔。

2、尖利刀具一定要注意保管,随时要记住把刀插回刀鞘里。

五、课堂小结 :

1、今天的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你记住怎样保管尖利刀具了吗?

六、当堂小测:

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

1、小朋友在一起玩可以随身带着小刀。

()

2、小刀用完之后可以随便扔在一边。

()

3、小朋友玩小刀一不小心会弄伤别人。

()

4、尖利刀具用完后要把刀插回刀鞘里。

()

七、动脑筋,想一想:平日里,怎样保管好自己的小刀?写下来与其他同学交流。

八、教师寄语:同学们平时远离尖利刀具,祝同学们有个健康快乐的童年!板书设计:

第九课

尖利刀具会伤人

好处:方便

坏处:易伤人(有生命危险)

切记:一定要远离尖利刀具

课后反思:

第十课

沙尘暴的危害

【活动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活动,让学生了解风的危害性及遇沙尘暴天气保护自身安全的一些措施。

行为与习惯:通过不同方法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重点:让学生了解沙尘暴的危害。教学用具:多媒体 【学情分析】

学生因年龄小,安全意识不强,面对外界环境的变化、面对灾难,尚缺乏一些保护自己的能力,不能及时采取一些应对措施。【活动过程】

一、揭题导入

二、新授

1、生齐读课题。

2、谁知道什么是沙尘暴? 学生联系实际回答

3、出示大屏幕:刮沙尘暴的画面及介绍什么是沙尘暴。

4、看了画面同学们吁吁不已,可是你们想过沙尘暴是怎样形成的吗?同学们现在小组内讨论,然后全班交流。

5、全班交流。

6、出示大屏幕:沙尘暴形成的原因。

师述:看到以上面面,你有何感想?(沙尘暴的危害是巨大的),你亲身经历过或听说过类似的事情吗?

7、我们都亲身经历过或听说过沙尘暴,想一想它又给人们带来了哪些危害呢?

8、学生分组讨论,全班交流。

三、联系生活,判断是非。(游戏)

1、刮大风,同学们在操场上打沙仗。()

2、刮大风,同学们把教室里的门窗都打开吐吐气。()

3、狂风吹起,我们把门窗关好,不外来。()

4、狂风吹起,同学们迎风跑。()

四、总结,深化认识。

课后反思:

第十一课

地震时的自我救护

【活动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活动,使同学们在地震时学会自我救护,掌握正确的方法,学会自我保护。

过程与方法:地震时我们不要慌张,实地演习,感受地震的危害,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方法,学会保护自己。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自我救护,遇事冷静,战胜困难的决心。【活动过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汶川地震吗?当地震发生时,往往刻不容缓,在仅几秒钟的时间里,大人来不及照顾你,因此,在小朋友们尽量学会保护自己是非常重要的,这节课我们就学习地震时的自我救护。

二、新授

1.板书课题:地震时的自我救护

2.同学们你们知道地震前我们如何正确防护?先找同学说说,小组合作讨论。3.小组汇报结果;

4.教师总结:首先,要准准备好临地震急用物品。其次,转移到临地震避难场所。要必要的话要临时搭建防震、防火、防寒、防雨的震棚。5.同学们,地震来了我们要怎么办呢? 快躲避,在不同地方我们怎样怎样做呢?

要保护眼睛,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地震时房屋会倒塌应在床下或桌下躲避

在楼房中,不要试图乱跑,及时躲到两个承重之间最小的房间,6、如果是在学校发生地震,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7、分组讨论,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

8、地震时不要慌张,如果你不幸被倒塌的建筑物压埋,我们应该怎样怎么办呢?。

三、课外延伸;地震引发海啸怎么办?

四、课后小结:

课后反思:

第十二课

活动课:学会拨打110电话

教学目的:

1、了解遇到急需救治的病情时应拨打110报警电话

2、拨报警救电话时应注意什么?

3、培养学生安全意识,遇事沉着冷静,当个人无力解决时,可以向110报

警求助。

教学重点:拨打110报警电话时应注意什么

教学难点:不要好奇随意拨打110报警,遇到自己无力解决的事情应打110报警电话,培养自我保护意识。

一、导入新课

二、组织教学

(一)什么情况拨打“110”

1、教师给学生讲拨打“110”的一些情况 如:歹徒、抢劫、小偷、交通事故、各种灾害等

2、认识警车车及其设施(看幻灯片),同学一定注意,千万不要因为好奇或无聊拨打110报假案。

3、学生谈在生活中有没有发生过这样的情况,当时的情景如何?

(二)拨打“110”时要注意哪些事项

1、学生小组讨论:拨打“110”报警应注意什么?

2、每个小组汇报发言。

3、教师总结:A、说清所在位置家庭住址电话等。B、以及报警求助的基本情况

(三)现场模拟演练

4、评选优胜小队。

(四)当堂测试

一、填空

1、什么情况下拨打“110”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拨打“110”的注意事项

1、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 教师总结:

只有我们懂得了如何在紧急情况下拨打“110”报警电话,才能有效的保护我们生命财产安全。同学们一定切记,不要好奇拨打110报警电话呦!

二年级公共安全教育

二年级公共安全教育(精选6篇)二年级公共安全教育 第1篇《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读本》二年级教案第一课 集体活动的安全教学目的:通过本节...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