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IP视频会议范文

来源:开心麻花作者:开心麻花2025-09-181

IP视频会议范文(精选11篇)

IP视频会议 第1篇

关键词:多媒体通信,IP网络,视频会议

1 前言

随着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 产生了一种新的技术多媒体通信技术, 它是多媒体、通信、计算机和网络等相互渗透和发展的产物, 兼收了计算机的交互性、多媒体的复合性、通信的分布性以及电视的真实性等特点, 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2 基于IP网络构建视频会议系统的技术要求

随着IP网络的速率越来越高, 从窄带走向宽带, 承载业务从非实时走向实时, IP技术已成为实现视频、音频、数据等综合业务的最佳选择。在IP网络上建立视频会议系统需要多种技术支持, 是比较复杂、完整的多媒体应用系统。视频会议系统所采用的是挪威腾博 (TANDBERG) 系列产品, 该系列产品充分利用IP网络技术, 为各个会议节点提供高清晰的视频和高质量音频等综合业务。

2.1 光传输网络为视频会议系统提供足够高的带宽

要传送视频, 必须要有足够的网络带宽, 就像大车要有足够宽的马路才能通行一样, 否则, 视频数据无法通过网络。干线的光传输采用的是华为Optix 10G光传输设备。Optix 10G是提供STM-64光同步传输能力的高速、大容量SDH传输设备。为每个视频会议节点提供2M的专线带宽。

2.2 的视频会议系统采用较高的压缩技术

只有采用高压缩比的压缩算法, 有效地降低数据量, 才能使视频、音频数据在IP网上传输成为可能。视频会议系统支持H.320、H.323协议标准, 图像编码主要采用H.261, H.263, H.263+, H.263++ (自然视频) 、H.264标准, 支持CIF、QCIF的分辨率, H.264是比H.263和MPEG-IV压缩比更高的标准, 节约了50%的编码率, 而且对网络传输具有更好的支持, 可获得HDTV、DVD的图像质量。

2.3 视频会议系统采用基于IP网络的多播技术

多播是一种多地址广播, 发送与接收是一对多的关系。在传输过程中, 发送端只需发送一次数据包, 位于多播组内的各个用户就可以共享这一数据包。在视频会议系统应用中, 将一个节点信号传送到各个节点时, 无论是重复采用点对点通信, 还是采用广播的方式, 都会严重浪费网络带宽, 而多播技术将数据传送分布到网络节点中, 减少了网络中的数据总量。

2.4 视频会议系统传输协议

目前TCP、UDP协议均不能很好地支持视频会议系统, 这就需要与之相适应的协议, 视频会议系统所采用RTP、RTCP、RSVP传输协议。RTP运行在UDP之上, 音频、视频等数据被封装在RTP数据包中, 每个RTP数据包被封装在UDP包中, 然后再封装到IP包中进行传输。在底层网络支持多播的情况下, RTP还可以使用多播向多个目的端点发送数据。RTCP是RTP的控制协议, 负责反馈控制、检测QoS和传递相关信息, 对RTP的数据收发做相应调整, 使之最大限度地利用网络资源。

2.5 视频会议系统提供较高的服务质量保证

网络服务质量是网络与用户之间以及网络上互相通信的用户之间关于信息传输与共享的质量约定。第一, 在任何网络中, 时延总是存在的。视频会议系统具有较高的实时性和可靠性要求, 为了获得各会场的真实的现场感, 音频、视频的时延都要小于0.25s, 最大时延抖动应小于10ms。其次, 在视频会议系统中, 还要求唇音同步, 只有达到时间上的同步, 才能自然有效地表达关于会场的完整信息。第三, 允许一定的丢包率。因为人的感知能力有限, 在一个视频会议系统中, 个别分组丢失, 人眼是感觉不到的, 因此可以允许一定的传输误码, 丢包率应控制在人能接受的范围内。

3 基于IP网络构建视频会议系统的协议

基于IP网络构建视频会议系统的标准主要有:H.320、H.323和SIP

H.320标准是关于在速率从56Kbps到2Mbps的ISDN和交换的56Kbps电路上进行电视会议的标准, H.320成为广泛接受的关于ISDN会议电视的标准。

H.323制定了无QoS (服务质量) 保证的分组网络PBN (packet Based Networks) 上的多媒体通信系统标准, H.323标准为LAN、WAN、Internet、因特网上的多媒体通信应用提供了技术基础和保障。H.323为现有的分组网络PBN (如IP网络) 提供多媒体通信标准。它与IP技术相结合, 就可以实现IP网络的多媒体通信。

SIP协议将音、视频传输作为Internet上的一个应用, 增加了信令和QoS要求, 借鉴了其它Internet标准和协议的设计思想, 遵循简练、开放、兼容和可扩展等原则, 比较简单, 但其推出时间不长, 协议并不是很成熟, 应用也不是很多。

4 结束语

随着网络、多媒体、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性能的提升, 基于IP网络构建视频会议系统技术会不断被发展和完善, 必将以其独特的优势广泛应用到Internet、Extranet、Intranet上。视频会议系系统为其各单位之间的异地交流提供方便条件, 成为管道中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通信工具。

参考文献

[1]张智江, 张云勇, 刘韵洁.SIP协议及其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6.

IP视频会议 第2篇

虚拟 IP:不过,众所皆知的,IP 位址仅为 xxx.xxx.xxx.xxx 的资料型态,其中, xxx 为 1-255 间的整数,由于近来计算机的成长速度太快,实体的 IP 已经有点不足了,好在早在规划 IP 时就已经预留了三个网段的 IP 做为内部网域的虚拟 IP 之用。这三个预留的 IP 分别为:

A级:10.0.0.0 - 10.255.255.255

B级:172.16.0.0 - 172.31.255.255

C级:192.168.0.0 - 192.168.255.255

上述中最常用的是192.168.0.0这一组。不过,由于是虚拟 IP ,所以当您使用这些地址的时候o当然是有所限制的,限制如下:

私有位址的路由信息不能对外散播

使用私有位址作为来源或目的地址的封包o不能透过Internet来转送

关于私有位址的参考纪录(如DNS)o只能限于内部网络使用

由于虚拟 IP 的计算机并不能直接连上 Internet ,因此需要特别的功能才能上网,

不过,这给我们架设IP网络做成很大的方便o比如s即使您目前的公司还没有连上Interneto但不保证将来不会啊。如果使用公共IP的话o如果没经过注册o等到以后真正要连上网络的时候o就很可能和别人冲突了。也正如前面所分析的o到时候再重新规划IP的话o将是件非常头痛的问题。这时候o我们可以先利用私有位址来架设网络o等到真要连上intetnet的时候o我们可以使用IP转换协定o如 NAT (Network Addresss Translation)等技术o配合新注册的IP就可以了。

IP视频会议 第3篇

这位凭借搜狐视频迷你喜剧《极品女士》在互联网界扬名立万的喜剧演员,当谈到同事大鹏为工作室事务忙碌的无暇休息而日渐消瘦时,不禁动容。

大鹏原名董成鹏,他被外人熟知的身份是网络神剧《丝男士》中的主演,而在搜狐视频自制内容生产序列中,他的身份是大鹏工作室负责人。目前,该工作室运作的众多项目都是网络自制内容中的佼佼者:《丝男士》系列、《极品女士》系列、脱口秀《大鹏吧》。打造这些互联网标杆性的自制内容实非易事,因此,负责人大鹏的休息时间也必然被压榨,经常一天只睡四个小时。

某种程度上,大鹏的专注与敬业,折射了搜狐视频自制内容生产团队的风貌,也反映了搜狐视频自制剧一以贯之的专业化、精品化方略。今年,搜狐视频在自制内容专业化之路上再度向前迈了一大步,无论是自制剧还是自制节目,都在投入、团队、制作、宣传等方面达到了一个网络自制的新高度。

“青春+”的类型策略

艺恩咨询数据显示,2014年,搜狐视频自制剧数量为13部,在主流视频网站中排名第五,但在网络播放TOP10的排行榜上,搜狐视频却独占三席,而《丝男士3》、《匆匆那年》两部剧,更是以突破十亿次的播放量位列前两位,如此可观的成绩,是如何铸就的呢?

搜狐视频版权影视中心高级总监马可表示,这个成绩一方面得益于于搜狐视频自制剧的系列化战略。如《丝男士》、《极品女士》两部剧,在前几季中已经聚拢了大量用户,培养了较强的用户忠诚度,这也让主创对自制品牌的维护更加用心。另一方面,搜狐视频具有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作为最早发力自制剧的视频网站之一,搜狐视频一直在内容创新上孜孜以求。《丝男士》的推出,曾让迷你剧成为一种重要的网剧类型。而在整个行业都在聚焦网络短剧,制作方式停留在作坊式的时候,搜狐视频又开始以高投入来制作长剧《匆匆那年》。可以说,搜狐视频参与制定了网络剧的行业规则。

经过了2014年自制剧的以少胜多,2015年,搜狐视频自制剧继续高举精品化旗帜,充分挖掘每个项目的深层价值。但与过去不同的是,今年搜狐视频自制剧更加追求风格化和类型化。

目前,在主流视频网站的竞争中,尽管有资本实力强弱之分,但在平台辨识度上,却没有形成明显的差别。用户普遍追着内容走,对平台并未建立强纽带关系,这与大部分视频网站都未对自身作出较为鲜明的定位和细分有关。如果能通过市场细分,对自身作出相对鲜明的定位,强化用户对某一网站的品牌认知,将会提升用户粘性。

搜狐视频是较早对内容进行细分并宣传的平台,过去“看美剧,上搜狐”的口号至今是许多用户对搜狐视频的第一印象。在2014年广电总局推出对境外影视剧更严格管制措施的“限外令”出台后,搜狐视频也需要新的方式打造品牌。于是,搜狐视频自制剧中“青春+”的概念应运而生。

所谓“青春+”是指在今年搜狐视频出品的四部重要自制剧中,“青春”气质将作为一个固定元素与四部不同类型的剧作进行类型融合,如《无心法师》是青春+玄幻类型,《示铃录》是青春+公路悬疑类型,《匆匆那年2》是青春+怀旧类型,《他来了,请闭眼》是青春+探案类型。更多元的内容元素丰富自制劇,将会使每部自制剧结构更加饱满。

聚焦“青春+”元素,搜狐视频的意图很明显:将平台调性更多的向15-25岁的年轻人倾斜。马可表示,随着成熟高端人群的时间愈加稀少,对内容营养性和深度的需求逐渐加强,他们已经不是互联网自制内容的主流消费人群。因此,搜狐视频希望可以通过自制内容与更加年轻用户的良性互动,从而实现对这一群体的广泛覆盖。

尽管四部剧都有“青春”概念作为统一的元素加持,但具体到每一个剧来说,却风格迥异,极具鲜明的个性特征。

《无心法师》改编自中国新锐小说家尼罗的原创作品,是首部中国式现代玄幻,原小说被誉为“史上最萌玄幻超自然小说”。在这部作品中,主角无心在历史的洪流里,一边漂泊,一边历险,一边恋爱。概括的说,这是一部“民国青偶捉妖记”。

《示铃录》改编自尾鱼的《怨气撞铃》,原著是一部现代奇情悬疑类的言情小说。该剧在超自然悬疑的糖衣下,包装进现代言情的内核, 主线以“公路悬疑+边疆奇情”的混搭流,通过一段生与死、罪与罚、理智与疯狂、纯真与诱惑、压制与抗争的家族情仇来铺陈故事。

《他来了,请闭眼》是一部悬疑爱情剧,它讲述了全球著名犯罪心理学家薄靳言,与身为助手的简瑶如何在一起又一起案件中日久生情,从平静平凡的生活,携手走向刺激肆意的人生。据马可介绍,“悬疑+爱情”的类型在韩剧中很常见,但国产剧却鲜有。这种类型一方面可以以悬疑吸引男性观众,另一方面又会以爱情吸引女性群体,因此天然的具有收视广谱性。

在《匆匆那年》第一季珠玉在前的情况下,《匆匆那年2》的推出可以说众望所归。如果说该剧第一季讲述的是青春进行时的话,第二季则讲述了后青春时代的故事,它着重描写主人公大学毕业到30岁之间的生活,刻画了他们的相逢、离别和改变。

除了共有的青春元素,这四部作品还有一个相似点,他们都是通过网络小说改编的,这也反映了网络自制剧的一个潮流和趋势。优秀的网络小说,通常经过连载的方式,已经在互联网上发酵了多年,累积了庞大的粉丝群体,天然的比原创剧本具有市场号召力,它也为后续的衍生品开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文本,因此很受创作者的偏爱。

在制作上,优质网络自制剧一方面要比肩传统电视剧的戏剧传统,还要兼具互联网因子,因此并不简单。为保证四部自制剧的精良度,搜狐视频反复遴选,从市场上挑选了四支优秀创作团队,这些团队此前的作品都先后得到过电视台和互联网的双重证明。如制作《他来了,请闭眼》的团队是曾打造《北平无战事》、《闯关东》的孔笙、侯鸿亮团队,《无心法师》是搜狐视频与唐人影视合作打造,而《示铃录》则是和慈文传媒联袂出品,这些市场上的一线制作团队,保证了搜狐自制剧的品格。

nlc202309021958

布局海外影视业上游

在《丝男士4》第一期中,韩国当红艺人郑容和倾情出演,并与大鹏跳起了火辣热舞。尽管剧情无厘头,但它却从侧面反映了搜狐视频与韩娱产业的“共舞”。

2014年,韩剧《来自星星的你》在中国的强势传播,让搜狐视频再度见识了韩娱产业的影响力,同年8月,搜狐集团与《来自星星的你》主演金秀贤所属公司Key East签署战略合作及投资协议,注资150亿韩元成为该公司第二大股东,以此来进入韩娱产业的上游。

搜狐视频版权影视中心制作总监王一表示,通过入股Key East,搜狐视频迅速打通了韩娱全产业链的各类资源。这体现了两个层面的改变,在建立联系方面,过去搜狐视频只是与韩娱版权售卖机构存在联系,而如今在整个韩娱制作领域的上游,如制作人、编剧、导演等各个层面,搜狐视频都与之建立了良好关系。另外,成为Key East股东后,搜狐视频与韩娱产业也从简单的商务合作,升级为资本层面的合作。

合作的成果迅速得到体现,今年,搜狐视频将推出两部定制韩剧:《高品格单恋》、《花样排球》。这两部剧也紧密贴合搜狐视频“青春+”的气质定位,《高品格单恋》是一部浪漫爱情剧,而《花样排球》在浪漫爱情的基础上,还融入了体育的元素,更加彰显青春活力。

马可表示,定制就意味着这两部剧都是搜狐视频自制剧而非合拍剧,只是它们全部采用韩国演员阵容,雇用韩国团队拍摄制作,在搜狐视频首播,并在海外地区同步发行。

寻找综艺“蓝海”

在视频网站自制综艺的历程中,搜狐视频是当之无愧的先行者,早在2007年,搜狐娱乐《大鹏吧》的问世,就率先开启了互联网探路自制节目的征途,并至今方兴未艾。

但近两年,相较于其自制剧惊艳的流量和影响力,搜狐视频自制综艺显得沉寂了许多。面对后起之秀中的《你正常吗》、《奇葩说》等自制节目,搜狐视频亟需一个自制综艺的“爆款”,让其重回自制综艺的领先位置。

去年年末,搜狐视频自制综艺团队进行了一次调整,重整旗鼓后,新团队摩拳擦掌,期待大展拳脚。今年三月,搜狐视频宣布,将引进经典美国综艺节目《周六夜现场》版权,打造中国版。

《周六夜现场》是美国电视史上最长寿的节目之一,自1975年10月在NBC电视台播出后,该节目一直长盛不衰,被视为美国流行文化的镜子。2014年,原版《周六夜现场》就已经登陆中国市场,在搜狐视频独家上线播出,时隔一年后,中国版《周六夜现场》又即将与观众见面。

当下,在国内节目模式的版权引进方面是“东风压倒西风”,最炙手可热受到制作人追捧的是“韩式”综艺模式。“美式”综艺由于地缘文化容易造成的水土不服,以及制作上的高难度,已经不像过去那样风靡了。但搜狐视频偏偏在此时逆潮流而动。

“我们不愿意扎到红海市场。”王一表示,这种选择与搜狐视频一贯的“不跟從”的策略有关。他认为,针对韩娱应该保持一个冷静的态度,因为市场上已经出现了许多并不成功的韩版节目。而选择引进《周六夜现场》,搜狐视频看重的是其品牌性。原版节目开播三十多年,聚拢了大量的观众群体,不乏国内观众。它的模式已经成了一个较强的“IP”,被许多国家引进。

另一方面,搜狐视频还看重该节目的艺人通告属性。王一认为,目前内地具有艺人通告类属性且有影响力的节目较少,电视荧屏上有《快乐大本营》,而视频网站中暂时没有,因此搜狐视频要填补这个市场空白。

对于这样一档喜剧类节目,一个强大的编剧团队是必要保障。对此王一透露,编剧团队目前还在招募之中,同时他们也在物色优秀的喜剧演员加盟。

马可透露,除《周六夜现场》外,搜狐视频今年还将陆续推出一些自制综艺项目在三季度上线,预计自制综艺将会和自制剧并驾齐驱,成为搜狐视频旗鼓相当的两翼。

内生性力量

搜狐视频自成立以来,一直注重对自制内容生产人才的发掘和培养,并脱颖而出一批优秀的自制项目负责人,他们成为了搜狐视频自制内容的“造血干细胞”,源源不断的提供着优秀的创意和智慧。

大鹏是这其中的代表。今年,除了传统互联网强势品牌内容《丝男士》、《极品女士》、《大鹏吧》外,大鹏工作室筹备三年的大电影《煎饼侠》还将在7月17日上映。据王一介绍,目前大鹏工作室内有一套内容策划、制作、推广、营销的完整建制,可以独立承担重要的自制内容生产项目,未来工作室将会向一个独立性更强的公司发展。

除内部的自制剧生产团队外,搜狐视频还有一个与外部项目对接的成熟制片团队。据马可介绍,目前搜狐视频自制剧的制片团队主要分成国剧和韩剧不同的小组。在与外部专业影视公司的相关自制剧项目对接中,会有专门的制片人负责具体项目,而在每一个自制剧生产的重要工种中,都会有搜狐视频的工作人员参与,大到演员的遴选,小到海报的设计,搜狐视频都会参与决策,以此充分保证不同项目中共同体现出搜狐视频的气质。

搜狐视频是最早尝试自制节目的互联网公司,早在2007年,搜狐就开始涉水娱乐报道领域,多年中也发展壮大了自制节目的生产团队。如今,除老牌的《搜狐视频娱乐播报》、《大鹏吧》依然在聚集人气外,新的团队也在不断推出重要项目,如搜狐视频推出的国内第一档(查可欣主持)深度解读美剧的节目《The Kelly Show》是由专门团队负责策划、录制和包装。

IP网络视频会议系统 第4篇

系统的设计方案满足以下要求:1) 遵循实用、可靠、先进、经济, 以及灵活、开放和可扩充的原则;2) 支持在专网或互连网络环境下实现优质连续的视频图像与语音传输功能;3) 支持多种会议模式, 支持多级会议、多种设备接入;4) 支持多方协同工作、具有丰富的数据功能;5) 严格和灵活方便性同时兼备的管理控制策略;6) 确保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系统的先进性和可扩展性。

1 具体的功能及性能方面特点

1.1 系统分布式结构

系统具备分布式架构能力和模块化的功能结构, 以满足现在和将来的应用及部署需求, 因此系统部署为分布式、模块化的整体架构和部署特点。

1.2 系统的友好性和易用性

系统具备友好易用的应用操作界面、便捷的功能操作方法, 从而为该系统在诸多下属单位中的推广和应用做好基础。友好性和易用性能够减少将来的使用及培训成本, 有利于系统的普及应用, 因此非常重要。

1.3 优秀的音视频功能和效果

系统采用业界领先的H.264/mpeg4/gips音视频技术, 并能够提供丰富的音视频功能和良好的应用效果, 在网内提供流畅、高质量的音视频应用感受。系统支持多路音频和视频和相应的管理控制策略, 以方便多方会议、培训时的应用。

1.4 丰富的数据协作功能

系统应提供丰富的数据协作功能以方便在工作协同、文件传达、远程培训和教育等需求中的应用。这些功能应包括但不限于文档共享、媒体文件共享、应用程序共享、电子白板、电子投票、电子举手、网页协同浏览等。

1.5 严格安全管理机制和加密措施

系统提供严格的会议权限管理策略, 以保证会议的安全进行和各种权限的管理、控制和下发。同时, 在网络传输过程中, 系统提供了相应的加密措施, 以保障重要会议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

将视频会议服务器部署在省中心网络中心机房, 设置专网固定IP地址, 所有分支机构全部通过该IP地址访问视频会议服务器, 参加会议。在省中心内建立中心会议室, 其他各市级分支机构建立单独分会场, 参加由省中心召开的网络会议或网络远程培训会议。

2 系统应用部署

2.1 基本系统环境要求

系统基本要求:

1) 视频会议服务器一台, 处理所有音视频图像和数据信息;2) 视频会议服务器系统软件一套, 实现会议信息的管理;3) 具有稳定的网络出口带宽, 并匹配固定的静态IP网络地址;

各会议终端基本要求:1) 需要视频会议终端电脑主机一台, 配有以太网卡、声卡、显卡;2) 音视频采集与输出设备;3) 提供标准IP信息节点1~2个, 保证稳定的线路带宽;4) 信息点附近配有标准220V/50HZ的交流电源 (若干) ;

2.2 省中心会议室应用部署

会议室的布局:会议室周围颜色一般忌用“白色”、“黑色”之类的色调, 这两种颜色对人物摄像将产生“反光”及“夺光”的不良效应。所以无论墙壁四周、桌椅均采用浅色色调较适宜, 北方宜用暖色, 使所提供的视频电平近似0.35V。摄像背景 (被摄人物背后的墙) 不适挂有山水等景物, 否则将增加摄像对象的信息量, 不利于图像质量的提高。

从观看效果来看, 监视器的布局常放置在相对于与会者中心的位置, 距地高度大约一米左右, 人与监视器的距离大约为4-6倍屏幕高度。各与会者到监视器的水平视角应不大于60度。会议室应以投影仪为主, 采用背投式最佳, 可在酌情考虑背头电视机作为辅助监视器。摄像机放置的最佳位置应与监视器的位置基本相同, 扬声器的位置可放置在会议室的四角, 离墙壁至少1米。

会议室照度:灯光照度是会议室的基本必要条件。摄像机均有自动彩色均衡电路, 能够提供真正自然的色彩, 从窗户射入的光 (色温约5800K) 比日光灯 (3500K) 或三基色灯 (3200K) 偏高, 如室内有这两种光源 (自然及人工光源) , 就会产生有蓝色投射和红色阴影区域的视频图像;另一方面是召开会议的时间是随机的, 上午、下午的自然光源照度与色温均不一样。因此会议室应避免采用自然光源, 而采用人工光源, 所有窗户都应用深色窗帘遮挡。在使用人工光源时, 应选择冷光源, 诸如“三基色灯” (R、G、B) 效果最佳。避免使用热光源, 如高照度的碘钨灯等。会议室的照度, 对于摄像区, 诸如人的脸部应为500LUX, 为防止脸部光线不均匀 (眼部鼻子和全面下阴影) 三基色灯应旋转适当的位置, 这在会议电视安装时调试确定。对于监视器及投影电视机, 它们周围的照度不能高于80LUX, 在50~80LUX之间, 否则将影响观看效果。为了确保文件、图表的字迹清晰, 对文件图表区域的照度应不大于700LUX。主会场设置大屏幕平板电视, 供所有参会人员和主席人员观看, 分别配置远景摄像机和前景摄像机, 对会场参会席、主席进行实况拍摄。整个会场音响、视频系统都由控制室平台进行整体控制。控制室配置视频会议系统终端电脑、音响系统、电源及视频切换系统。负责对整体视频会议系统的控制。

摘要:视频会议——有时也叫“视频会议系统”英文为 (Video Conference System) , 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地方的个人或群体, 通过传输线路及多媒体设备, 将声音、影像及文件资料互相传送, 达到即时且互动的沟通, 以完成会议目的之系统设备。该系统是一种典型的图像通信。在通信的发送端, 将图像和声音信号变成数字化信号, 在接收端再把它重现为视觉、听觉可获取的信息, 与电话会议相比, 具有直观性强, 信息量大等特点。会议电视系统不仅可以听到声音, 还可以看到会议参加者, 共同面对商讨问题, 研究图纸、实物, 与真实的会议无异, 使每一个与会者确有身临其境之感。

关键词:网络,视频,共享,服务

参考文献

[1]胡甜.基于IP网络集中式视频会议系统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 2006.

新站0ip到3000ip经验心得 第5篇

结几个做网站过程中学到和实践中的增加网站流量的方法:

1. 网站分流:利用现有的流量,带动新站的流量,比如可以在现有的网页中加入弹出代码,在显眼的位置上放上引人注目的字眼,都可以吸引人点击,一旦新网站的内容足够吸引人,则可以守住固定访问群.

2.搜索引擎优化:一个新网站没有做过广告,它的流量大部分是从搜索而来的.总结一些心得如下:

从新站0IP到3000IP以上的基本流程:

示例网站:(发网址并非为AD,我要打造的是0IP-3000ip的流量,只是让大家见证,也给我压力,让我做得更好)

A. 网站建好,没有断链,结构不能太深,网站目录结构一次就定好,因为网站结构的更改容易使排名下滑,最好两级目录,每个目录都优化一个关键词,每页都仔细优化,加上关键字,不要多,每页放一两个关键字就可以.每页都能有清淅的导航,最好每页都能进入网站的任一页(虽不可能,但尽量.要做个全站的索引页,地图页.),如果不会做网页,就下载一个博客程序吧,生成静态那种,,这是SEO是很有用的,因为你可以把关键词用拼音或是英文作为文件名,容易被搜到.

B. 提交搜索入口,有条件就和有些PR的站交换链接,没有的话就到搜索引擎常光顾的论坛上发带链接的贴子(site:xxx.com/bbs/就可以看出搜索引擎是不是常收录这个论坛的东东了)

C. 每天更新首页一次,加点内容,增加些外部链接等,哪怕是对方没有和你链接,你也是可以链接别人的,不要以为吃了亏,大概搜索引擎的算法体现了互联网“分享”的精神吧,向搜索引擎推荐外部链接的好处是大大的,由其是链一些和你站内容相关而又流量大的,PR分高些的网站.网站的活跃度越高,搜索爬虫就越是经常光顾你的网站,当然收录的机会和收录网页的数量也越多喽.

D. 每星期至少与他人交换一个链接,毕竟,反链还是需要的.

E. 在百度热门词列表中找到流量大的词,做一个有关这个词的的网页,这个网页最好控制在20KB之内.然后做些这个网页的反链.

F. 这样子过了一些时候,你在计数器中会发现网站被一些搜索引擎收录了,那就非常好做了,每每看看哪些词的网页点的人多些,这时你就改改这个网页,可以为这个网页多加些内容,或者为个关键词建一个目录,做成一个小小的站中站等等,当然要花些功夫了.

G. 这样过了一年,可能你的网页数量就有了300至400页了,如果每页都能有10个人通过搜索引擎找到你的网站,那不就是3000-4000IP了吗,如果每个人都看两三页,那PV不就是1万左右了吗,这样子流量就产生了.

H. 利用网摘来增加流量,网摘站最近好多,但有流量的不是很多.可以在这些网站上注册个帐号,收录自己的网页,如能在首页出现,流量是不少的.

4. 常常看到有些热门关键词的第一位点击进去却跑到别的网站内容去了,听说这些高手用的方法是cloaking,这个方法比较冒险,成本高些,但效果是不错的,不过方法不太道德,我也不会.

5. 到流量大的论坛发些好贴子,就像我这样,可能也能带些流量过来,但比做SEO累多了,文采好就试试吧

IP视频会议 第6篇

版权问题一日不解决,中国视频网站就一日不得安生。

1月5日,土豆网正式向外界证实,由于“节目获得授权的区域和方式”,目前的确有极少部分境外用户无法观看土豆网上的日本节目,但是法国、美国等地区的网友目前均能正常访问土豆网。紧随土豆网之后,优酷网也宣布采取屏蔽日本IP地址的相同行为。

业界认为,随着中国视频网站影响力的不断扩大,海外版权所有者的付费业务已经开始受到影响。去年12月,有日本媒体报道称,NHK等日本电视台和影视公司正在加紧制订对策,应对中国视频网站非法向用户免费提供日本的影视节目。而土豆网和优酷上确有日本产的动画片和电视剧。或许正因为此,觉察到风声的土豆网也开始屏蔽日本IP,规避版权风险。

这样的说法,与先前视频网站们声称“是为缓解带宽资源紧张不得已而为之”的说法相比更让人相信,但屏蔽日本的IP地址,终究不是解决海外视频版权问题的长久之计。

版权纠纷升级

近几年中国视频网站影响力的扩大开始引起海外版权方的重视。

据日本媒体报道,很多日本用户都发现,通过中国的土豆网和优酷等视频网站可以免费观看到刚刚上映不久的日本电视剧、动画片和综艺节目等影视作品。这种趋势不仅侵犯了日本版权者的著作权,还影响了日本相关影视产品运营商的收费业务。

日本最大的广播电视机构NHK不久前推出了一项以互联网宽带网络为基础的收费网络电视服务“NHK ON DEMAND”,支付费用后,用户可以通过PC或电视机点播和观看相应节目。但是,当很多用户发现可以免费从中国视频网站上观看这些节目时,NHK的这项收费服务开始遇冷。

本刊记者发现,在土豆网上,只要输入“日剧”进行搜索,就可以得到11万多个视频。甚至输入一些新上映不久的日剧名,也可以得到不少视频。

在国内,除了土豆网,包括优酷在内的其他视频网站也都提供大量的海外视频,很多网站都设有专门的日韩、欧美频道,提供的海外节目大多都是原版录音,配有中文字幕,电视剧和电影节目也常常是没有时长限制的完整版。土豆网等视频网站甚至还提供专门的下载软件,供用户将视频下载到电脑上观看或者收藏。

据悉,为了抵制中国视频网站产生的这种不良的影响,日本的影视制作公司和电视台等相关行业已经在联合起来,抓紧制订对策。从去年上半年开始,NHK表示已经派出了负责人与中国涉及侵权的主要网站进行交涉,并同部分网站签署了协议,提出了删除相关视频的要求。NHK目前每月都会数次向侵权网站提出删除要求,每次涉及数百个视频。

迫于压力,土豆网在近期屏蔽部分日本用户的IP就不难理解,但是在日本以外的其他国家,用户仍然可以通过中国视频网站观看跨区域盗播内容。在法国、美国等地,网民可以正常登录土豆网。优酷方面则表示,目前海外区域用户登录优酷网不会受到影响。

得不偿失

据悉,在日本版权方开始采取行动的压力之下,土豆网权衡利弊之后,还是决定采取屏蔽海外IP的方式规避侵权风险。业内专家认为,屏蔽掉海外非授权区域的IP,无论从经济角度还是规避法律风险的角度,都是明智之举。

一直以来,中国视频网站的主要盈利模式依然是广告投放带来的收入。目前视频网站所投放的广告主要是针对中国消费者的商品和品牌广告,因此这一部分海外受众对于广告主的营销意义并不大。据悉,土豆网的品牌广告主要分布在快速消费品、鞋服、饮料食品、化妆品、IT及汽车行业。

同时,视频网站来自海外的流量目前所占比例还很小。根据易观国际的调查数据,中国主流的视频网站来自境外用户的流量还不到其总流量的7%。但这7%的流量观看视频,同样要占用视频网站的服务器和宽带资源。宽带成本是视频网站运营的重要支出之一。在视频网站普遍没有实现盈利,再融资颇感困难的情况下,这笔不必要的支出实属无益。

相比之下,国外许多视频网站这一方面就谨慎得多。比如美国的视频网站Hulu网,所有美国境外的用户均无法访问这一网站观看视频。

对此,也有观点认为,随着网站影响力的扩大,土豆网等网站在日本地区所占的流量正在逐步上升,屏蔽IP只是权宜之策,土豆网应着手开展与版权方的合作,真正解决这些地区的版权问题。

版权保护意识淡薄

视频网站播放获得授权的正版内容已经是公认的趋势,但是,仅仅获得版权授权并不等于再也不会发生侵权行为。

据海外影视机构在中国内地的版权代理机构介绍,目前海外制作的网络视频内容授权基本都是分区域授权,国内数字影视内容版权代理机构一般只能获得除港、澳、台之外的中国地区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也就是说,在视频网站与之签署的版权授权协议中,一般都会明确要求这些内容版权仅限于中国内地。视频网站应当采用适当的技术屏蔽非授权区域的IP。但中国大多数视频网站往往忽视了这一细节。

一家境外影视作品中国内地版权代理机构的负责人表示,在与土豆网和优酷等视频网站的授权协议中,都会都要求其屏蔽境外非授权区域的IP,但是目前违反这一规定的现象十分普遍。国外版权方经常会发来投诉函,表示国内的盗播行为对其授权营收造成了影响,要求立刻警告相关视频网站停止侵权行为,情节严重的还将诉诸法律。

视频网站在收到侵权警告之后往往会很快屏蔽掉相关的海外IP,但是一段时间之后,又会悄悄开放。视频网站的版权保护措施是出于被动的接收,而非主动的意识。因此依靠警告的方式收效甚微。

业内专家认为,中国目前对于网络视频版权保护的相关立法尚不完善,因此侵权的成本并不高,这也是导致视频网站版权意识淡薄的重要原因。但是,随着相关法律的健全和完善,视频网站将会为此付出巨大的代价。

近日,在北京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一起电影侵权案中,北京金互动网络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杨建委将购买的6000余张盗版美、韩电影光盘转换格式压缩后,谎称得到了美国电影协会驻京代表处及湖北音像艺术出版社等部门的授权书,居然骗取了数百家网络公司与之合作。

随着中国知识产权法规的健全,在这种侵权案件中,视频网站可能也会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

今年1月初,激动网、北京保利博纳、北京橙天娱乐、北京吉安永嘉、上影英皇和上海银润等80多家版权方宣布联合组建“反盗版联盟”,表示要发起年度清算,起诉土豆网等视频分享网站。反盗版联盟表示,土豆网首页推荐的视频内容中,有其他网站获得了独家版权的视频内容,因此要求删除盗版内容,并获得赔偿。

引起如此规模的声讨,显然对于土豆网和优酷等视频网站来说是不小的尴尬。土豆网创始人及CEO王微最近表示,对2009年广告收入的增长表示谨慎乐观,仍将在依赖风投资金的前提下努力争取更多的收入来源。

法律纠纷一直是广告商对视频广告望而却步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果版权纠纷不断,其专注于提高广告收入的计划也恐难如愿。

IP视频会议 第7篇

1视频会议传输的发展历程与存在的问题

(1) 最早的视频会议是采用模拟方式传输的, 但由于在模拟微波 (或同轴电缆等) 线路上传输一路模拟视频会议信号所需带宽为6MHz, 相当于占用960个电话线路的带宽, 在运营成本上是较昂贵的, 因此其商业推广应用受到很大的限制。

(2) 1990年国际电信联盟ITU-T发布了用于IS-DN、El、T1上的群视频会议标准协议H.320, H.320协议是应用最早、最为成熟的协议, 为视频会议领域的标准化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3) 1996年5月国际电信联盟ITU-T制定了在分组交换网络上工作的视频会议的标准H.323, 支持H323协议的网络视频会议系统是一种集中式、紧耦合会议系统, 其显著特点是引入了多点控制单元MCU (Multipoint Control Unit) , 由MCU将一个发送者的音视频分别独立地以IP单播 (Unicast) 方式转发给多个接收者来实现多点交互, 其好处是对会议成员的管理方便, 但这将导致系统开销和网络负担随用户数的增加而迅速增大, 令系统无法进行大规模扩展。

虽然现有的电信技术和架构已能很好地解决人们通电话的问题, 基本满足了目前浏览互联网上信息的需要, 但是, 通过网络随时随地、自由地进行可视化会议通信, 却还远远没有很好地实现。视频会议作为数字视频通信的先驱, 势必进入重要的转型阶段, 如今在H.323的基础上制定了扩展协议H.332[2], 该协议在网络层使用IP组播技术, 采用分布式松耦合的系统结构, 较好地解决视频会议系统的大规模传输的问题。

2基于IP的视频会议传输

H.323是建立在IP技术上的分组化、数字化视频传输技术,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压缩算法对语音和图像数据进行压缩编码处理, 然后把这些视频数据按IP等相关协议进行打包, 经过IP网络把数据包传输到接收地, 再把这些视频数据包串起来, 经过解码解压处理后, 恢复成原来的视频信号, 从而达到由IP网络传送视频的目的。

在H.323系统中, 模拟语音图像信号被数字化, 并以数据包流的形式通过数据网进行传送。IP网络允许数据包各自独立地寻找最佳路径到达目的地, 因此在任何时候都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网络资源。来自同一源地址的数据包会以不同的路径到达同一目的地, 数据包到达时顺序可能是完全混乱的, 带有不同的延时或根本就不能到达, 但在目的地这些数据包会被重新排序 (不能到达的数据包则重发) 并还原为原始的视频信号[3]。H.323技术可以保证正确地还原视频信号, 弥补由于延时所带来的断续和丢包等现象。用户建立通话连接过程见图1。

视频会议传输的数据量, 在极端情况下 (如画面转场, 后一帧图像与前一帧完全不同) 非常大, 以一幅24位色、格式为4CIF (分辨率704*576) 、帧频为25fps的视频为例, 数据量为704*576*24*25/8/1024/1024=30.212MB, 即使使用H.264等方式对数据进行10倍的压缩, 也还达到3MB, 而目前IP网络中, 每个数据包的字节数, 一般不超过1500个字节, 1帧图像, 会被分成很多个包传送, 在这中间, 有数据包会送不到目的地址, 发生“丢包”, 当发生“丢包”的时候, 视频会议某一帧的图像信息就有可能得不到完全传送, 当“丢包”严重时, 接收端无法把数据拼成1幅图像, 就会使图像产生马赛克或停顿现象。

数据包从一个网络的一端传送到另一个端需要一定的时间, 这个时间就是网络的时延, 时延包括了发送时延, 传播时延, 处理时延, 排队时延, (时延=发送时延+传播时延+处理时延+排队时延) 。时延取决于数据包经过的网关路由的跳数和路由器的转发能力, 对视频会议, 数据量多, 数据包大, 发送时延与传播时延对图像质量的影响较大。传送时延由网络的路由情况决定, 如果在低速信道或信道太拥挤时, 可能会导致长时间时延或丢失数据包的情况。

由于视频会议是一种实时的通信, 人的视觉和听觉对延时250毫秒[2]以上的图像和语音, 都已经能明显感受出图像停顿和重音、回音现象产生, 所以, 在视频会议的传输中, 一般延时250MS以上的数据包, 也会被丢弃, 不能使用。

从上面的分析看出, 视频会议传输的关键在于解决可达性、完整性、延时性等3个方面的问题, 可达性、完整性、延时性的解决依赖于IP网络的带宽和路由网关。

视频会议传输的核心与关键设备是IP网络路由器网关。网关具有路由管理功能, 它把各地区视频GK (网守) 号映射为相应的地区网关IP地址。这些信息存放在一个数据库中, 经有关处理软件完成呼叫处理、数字视频打包、路由管理等功能。在用户呼叫视频会议号时, 网关根据GK (网守) 号数据库资料, 确定相应网关的IP地址, 并将此IP地址加入IP数据包中, 同时选择最佳路由, 以减少传输时延, IP数据包经因特网到达目的地路由网关。IP视频通信的网络拓扑结构见图2。

视频会议传输的可达性, 可用网络PING命令测试, 在源端PING目的地址, 既可判别物理路径的连通性。例如, 测试本端与10.158.0.210的物理连通性, 可以连通的时候如下图3:

测试本端与10.158.0.210的物理连通性, 不可以连通的时候如下图4:

视频会议传输的延时, 可用网络路由跟踪tracert命令测试, 如下图5:

在以上图例中, 前面的是数字是延时时间, 单位是毫秒, 后面IP是路经。在上面测试中, 从本端到目的地址172.23.4.139, 在第3跳中, 延时高达70毫秒。

对于IP网的带宽问题, 可接受的图像质量要求384 k的速率, 即使利用H.263编码方式, 也需128~256 k。由于是交互式通信, 加上网络传送的负荷, 如数据的纠错、加密等附加信息的加入, 一个实际的点对点的可视通话, 可能要占据此带宽的2.5倍 (800~900k) 。所以若一个局域网内有若干个用户拥有视频终端, 就需要网络升级为100 M, 或至少是交换型10 M以太网。H.332采用UDP作为传输层协议, 并且引入RTP/RTCP协议作为视频音频码流的同步机制, 这些方法使局域网上的H.332通信具有较好的实时效果, 极大地降低了由于带宽的限制产生的传输问题。

结论

随着全球步入信息化时代, 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 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已成为视频传输技术的主流方式, 而视频会议作为其中的高端应用正在不断普及。本文所阐述的基于H.332视频传输通道处理方法, 有效地解决的低带宽和时效性的测试问题, 是基于IP网络的视频传输应用的实用性探索。

摘要:随着视频会议应用的不断普及, 基于IP的视频会议已占据市场的主导地位, IP网络对其发展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本文对基于H.332和SIP的视频会议传输方法进行探讨, 提出IP高清视频会议传输通道的要求, 进而提高视频会议传输的高效性和实时性, 有效地解决了视频会议传输质量与实效性问题。

关键词:视频会议,H.323,VoIP

参考文献

[1]硕士论文:谭爱国.基于校园网的多点视频会议系统方案规划与实施.武汉理工大学.2005-05

[2]张斯红, 俞宁.实时多媒体数据多点传输的IP组播技术及实现.计算机应用研究, 2002.7

IP视频会议 第8篇

随着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信息的无限量扩大、交通工具的便捷和互联网技术的充分应用导致了行业间竞争的全球化,这就要求各行业必须具备更灵敏的神经、更扁平化的管理、更快速的反应和决策。据研究,人们日常80%的信息是通过眼睛获取,因此,实现“面对面”的沟通,是人类的最原始需求。视频技术集图像、声音、数据于一体,使人们听得见、看得清,是当今世界上最完善的通信技术,视频通信也是最好的远程沟通手段,完全满足人们“面对面”沟通的需求。

作为交互式音视频通信的重要应用,视频会议系统正随着计算机通信网络和音视频编解码技术的不断发展而获得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当前的视频会议系统主要可分为基于PC的软件系统和基于嵌入式的硬件系统两种架构,这两种架构都具有众多类别的产品和各自的特点。从使用对象来看,软件视频会议系统主要面向企业级的内部交流,对系统稳定性、安全性、内容的保密等要求不高的中低端市场;而硬件视频会议系统则主要集中于政府、公安、军队、运营商等中高端行业用户,对系统的稳定性、安全性、内容的保密都有极高的要求。

1 视频技术的发展及现状

从60年代开始,发达国家开始研究模拟会议电视系统,并逐渐商用化。60年代末期,在压缩编码技术推动下,由模拟系统转向数字系统。80年代中期,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飞速发展,图像编解码技术取得突破,网络通信费用降低,为会议电视走向实用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条件。90年代中期以来,计算机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对电信业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在IP网上基于包交换网络的视音频通信技术逐渐成为通信技术发展的方向。1996年,随着ITU-T H.323标准和H.263编码标准发布,标志着视频通信正式进入了全新时代。

进入21世纪后,视频、音频和数据技术发展迅速,随着对高清晰视频和更好适应Internet网络的需求,在2003年初,由ITU-T和ISO/IEC联合发布了H.264标准,定位于覆盖整个视频应用领域。同期,还发布了宽频语音、H.239等标准,这些革命性的技术,标志着视频通信进入了一个高清时代。

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通信运营商的竞争,使地面通信线路的使用成本大幅度降低,为各行业建立高带宽网络提供了先决条件;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带来的网络设备的稳定性、易维护性、带宽可扩充性使得IP网络成为各行业系统内部互联、互通,进行信息交流的一个标准模式。在Intranet/Internet上构建视频会议系统已经成为众多视频会议系统用户的趋势。基于IP网络的视频会议系统除去系统本身的技术优势和应用灵活外,还扩展了IP网络的应用模式,能更好的实现良好的实时性和交互性,实现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使各会场之间通过视频会议设备,能够进行视频、音频等信息的互通,提供一个会议、交流的手段,达到以更高效率的通信传输目的。

2 基于 IP 网络的视频会议系统的建设原则

2.1 经济合理原则

视频会议系统的建设必须从实际出发,在经济、合理的前提下尽可能利用现有的网络条件和已有投资,对现有网络的基础上,具备较好的网络适应性。

2.2 先行性原则

系统建设要严格遵循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国内通信行业的规范要求,符合视频技术以及通信行业的发展趋势,并确保采用当前成熟的产品技术,所有的设备采用最先进的技术,确保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技术上不会落伍。

2.3 开放、兼容原则

完全符合标准框架协议,采用业界标准的视音频编解码协议,采用开放式标准设计,兼容标准的视频系统和设备,可与其他厂家标准的产品有效互通,满足今后的发展,为未来业务扩展留有充分的扩充余地。

2.4 安全、可靠原则

系统应具有高度的安全性,具有分级权限管理和高级加密机制,对工作环境要求要低,环境适应能力要强,系统设备安装使用简单,具有很好的备份机制,满足高可靠性需求,对于端到端的业务故障,有很好的备份、应对机制。

2.5 网络、业务灵活原则

系统应该能够和现有的IP网络,Internet网络等有良好的互通能力,可以和现有的应用系统有较好的互通能力,支持和已有的OA办公系统等融合,不仅能够提供视频会议功能,还可以叠加支持丰富的其它业务,满足今后不断的使用业务发展需求。

3 基于 IP 网络的视频会议系统的设计

3.1 系统网络结构图

全网采用树型结构,IP方式组网。

3.2 系统选型分析

3.2.1 视频编解码技术的选择

为了实现视频会议视频信号在传输网上的数字化传输,需要将模拟的原始视频信号编码、压缩成适于传输的低码率数字信号,这就要求实现视频编解码功能。目前,关于视频编解码技术的标准化组织主要有国际电信联盟(ITU-T)和运动图象专家组(MPEG)。ITU-T的视频编码标准有H.261、H.263、H.263+、H.264等,而MPEG的视频编码标准主要有MPEG-2、MPEG-4几种。

ITU的H.264视频编码标准是最近推出的技术,通过改善编码的压缩率以及引进新的编码算法,H.264在图像质量上较之前的H.261/263有了很大提高,但H.264标准与先前的H.261/263类似,主要仍然是针对带宽低于2M的电路交换传输网开发,在2M及以上带宽时,它的表现仍然稍逊于MPEG系列标准。

为了满足会议系统实现更高的图像清晰度,提高和改进用户利用会议系统召开会议时的整体会议效果,建议采用H.264作为视频会议视频压缩编解码的标准。

3.2.2 音频编解码技术的选择

与视频编解码相似,一个视频会议系统还需要实现音频编解码功能。目前,音频编解码标准也主要有ITU-T的G系列(G.711、G.712、G.722、G.723)和MPEG4 AAC。其中,G系列是基于传统的电话音质编码,占用带宽8K~64K。MPEG4AAC编码标准是目前视频会议业界最新的编码标准,能够支持22k HZ采样频率,采样精度为16bps,采样声音的范围包含音域很广。该编码算法,声音清晰,丰满,逼真,推荐采用MPEG4AAC,实现更好的会议音质。

3.2.3 MCU 的选择

MCU的投资占整个视频会议系统的比例较大,这也是决策者重点关注的问题。国外品牌注重设备的稳定性,近年来针对中国市场的需求特点,在功能上也进行了一系列的开发;相对于国外品牌,国内品牌性价比较高,功能灵活,可以针对项目需求进行设备优化,但产品稳定性相对国外品牌较差。应该注意的是,MCU的选择要与视频会议终端一并考虑,要与视频会议终端的功能相匹配,能满足视频会议终端的最高要求,让终端的性能发挥到极致,又要舍弃一些不必要的功能以节约经费投资。因此,设备的选型应以市场上的主流产品为主,同时应考虑产品的可扩展性、先进性及未来的发展方向,有没有升级空间等。

3.2.4 会议终端的选择

随着多媒体技术,尤其是图像、语音编解码技术的发展,现在可以选择的视频会议产品也越来越多,有高清(分为1080P和720P)会议室终端、PC桌面终端、领导桌面终端等等,纷繁复杂的产品对网络提出了不同的需求。网络环境好,可以选择高带宽、高清1080P产品,一个比较好的选择是采用H.264HP的编解码方式,可以在比较低的带宽条件下,实现高画质的传输,在1M的带宽下同样可实现1080P图像效果,为用户节省大量的带宽。网络环境差,可以选择低带宽产品采用H.264HP,在512K的带宽下可实现720P图像效果。

4 基于 IP 网络的视频会系统功能

4.1 会议控制功能

(1)导演控制

导演控制是指通过机房的网管服务器来实现对会议的控制。导演控制功能包括召开会议、关闭会议、会场静音、会场哑音、强行释放主席令牌、会场浏览、会场选看、点名发言等。

(2)主席控制

主席控制是指终端申请成为主席后,通过终端控制台来实现对会议的操作控制。主席控制功能包括主席令牌申请、放弃主席令牌、点名发言、申请发言、会场浏览、会场选看、轮询会场、结束会议等。

(3)混音

通过混音,所有会场都能够听到其他会场的声音,方便多方讨论和交流。

(4)会议参数批处理

通过网管服务器改变会议参数,然后重新启动会议,主会场和分会场设备应该按新的会议参数统一配置。

(5)摄像机控制

所有会场终端可以对本会场的摄像机进行控制,控制其上下左右运动和变焦、聚焦。主会场通过远遥功能遥控其他分会场的摄像机,控制其上下左右运动和变焦、聚焦。

(6)视频源选择

所有会场终端可以对本会场的多路输入视频源进行切换。主会场可以遥控选择和切换其他分会场终端的输入视频源。

4.2 远程维护功能

网管系统对主会场和分会场设备具备远程维护功能。

(1)主会场设备状态诊断

包括图像速率、语音速率、语音采样率、设备运行及故障状态和IP连接情况等。

(2)分会场设备状态诊断

包括图像速率、语音速率、语音采样率、设备运行和故障状态等。

(3)软件自动升级

网管系统可以对主会场和分会场的所有终端进行远程软件升级,并且在传输升级文件时,如果终端意外断电,不会引起终端设备故障。

5 结束语

基于IP网络的视频会议系统的建设,让视频会议系统在各行业内充分发挥作用,真正让我们体会到高科技给我们的生活、工作带来的高效快捷。视频会议系统的规划和设计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对市场上的相关设备进行了解调研,熟悉市场上主流设备的技术特点与功能,对成功的案例进行实地考察与研究,对各种不同的技术方案进行对比、分析,请有关专家对方案进行优化,做到物尽其用,然后在不断的应用中总结经验,才能让视频会议系统发挥更大的作用。

摘要:基于IP网络的视频会议系统正随着计算机通信网络和音视频编解码技术的不断发展而获得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本文通过对视频技术的发展和现状进行阐述,分析了基于IP网络的视频会议系统的建设原则,提出了当前视频会议系统的设计需求。

IP视频会议 第9篇

IP视频技术因其具有低廉的运行成本和高质量的通信服务等明显优势,被广泛应用到我国政府监管、企业决策、远程教学、远程医疗等领域。

1 IP技术在视频会议系统中的应用

随着Internet飞速发展,网络带宽的提升,特别是H.323协议的推出,使视频会议系统得到了空前发展,在政府、军事、电信、企业等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H.323协议即“分组多媒体通信系统”(Packet-basedmultimedia communication systems),其主要面对的应用需求就是在IP网络之上提供多媒体通信服务。协议定义了四个主要功能单元:终端(Terminal)、网关(Gateway)、关守(Gatekeeper:是一种soft switch,负责VOIP网路上的讯号交换及控制功能,其功能类似传统PSTN上的交换机)、多点控制单元(MCU)。终端完成基本的多媒体通信功能及用户界面,是用户端设备。网关负责H.323设备同其它类型多媒体通信设备互连互通时的协议(控制及数据)转换,这些协议包括H.320、H.321、H.322、ISDN、PSTN等。MCU负责多点通信的管理,完成级联功能,是核心服务及控制设备。

2 河北质监三级视频会议建设

2.1 建设目标

本系统包括全省质监系统省、市、县(区)局三级广域网建设和三级视频系统建设。

(1)三级广域网建设

省局和市局通过省电子政务外网连接,县(区)局通过租用运营商2mSDH专线连接至上级市局,从而实现全省三级广域网。

(2)三级视频系统建设

本次视频会议系统建设是在原有省市两级视频系统上向县(区)局延伸,依托全省质监三级广域网,采用H.323组网,对现有系统进行扩容升级,保证各市MCU与省局系统实现可控级联,从而实现省、市、县三级视频会议系统。

系统建成后将为全省质监系统实现执法监管、行政、业务会议、培训等网络一体化应用提供信息化工作多媒体平台。利用视频会议系统,省市县三级、省市、市县之间可以召开电视会议、实现执法监管、会议传达、工作协调、技术研讨和业务培训的视频交流工作,从而提升办公效率,节省会议费用,改进领导机关的指挥能力和应急调度能力。

2.2 建设原则

根据“金质工程”的战略部署和要求,结合我局的实际情况提出“统一领导、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分级管理、网络互联、信息共享”的原则。本项目建设应该遵循的具体原则如下:

(1)延续性和统一性

充分考虑先前项目的技术特点,在进行本次项目建设时,保持前后期的技术衔接,以便使整个项目建设,保持延续性和统一性。

(2)标准性和开放性

应充分考虑“标准和开放”的原则,要支持各种相应的软硬件接口,使之具有灵活性和延展性,具备与多种系统互连互通的特性,在结构上实现真正开放。

(3)适用性和扩展型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速度非常快,在进行系统设计时应该选择主流的技术进行设计,从而保证系统的兼容性。同时由于系统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实际的使用中需要不断地对系统进行扩充,只有标准化的系统才能够保证平滑地扩展。

(4)先进性

系统方案应立足先进技术,采用最新计算机技术,使项目具备国内领先的地位。应用系统方面采用先进的解决方案,借鉴其它厂商在业界的领先技术,所使用的技术都是当今国际上领先的技术。

(5)可靠性和成熟性

可靠性是网络系统运行的必要保证。为此,除了必须选择可靠的硬件、软件产品,采用冗余设计、备份方案等措施以外,选择成熟技术是保证系统可靠性的重要手段。

(6)安全性

“金质工程”应用系统的数据相当敏感,其系统安全性不容忽视。在进行系统设计时,应采用多种安全技术手段加以保证,对相关的主机系统、应用数据库提供严密的保护。同时系统的结构采取分区和层次化,所有访问均在各层应用系统和程序的严格控制下进行。最大限度地加强系统的安全性。

2.3 建设方案

河北质监三级视频会议系统基于宽带IP网络,采用H.323协议作为标准协议, 以多点控制单元(MCU)和会议室型终端等设备进行组网, 整个系统网络采用集中式组网结构, 各级会议点均通过IP网进行互连。全省控制中心设在省局,各市为分中心,以方便组织各自会议。

在河北省质监三级网络结构中,分为三个层次两个接口,三个层次分别是指省中心数据集中层、地市中心汇聚层、县区接入层;两个接口分别是指省中心到河北省公务外网的链路接口,省中心到国家总局的质检专网链路接口。省局为市、县(区)局统一购置路由器,接入当地运营商专线,保障视频数据和业务数据的合理带宽划分。

河北质监三级视频会议系统网络拓扑图如图1所示。

省质监局通过网通的城域网光纤和省政府的Cisco6509连接,市质监局路由器通过Cpos155M模块和网通的光瑞机相连,网通光端机上划分出若干个2M,向上连接到省政府的Cisco6509,向下连接到县级质监局,到省政府和县质监局的带宽都是2M。

河北质监视频会议系统规模庞大,网络传输复杂,省中心有两个会场,十一个市布置分会场,下联184个县区局,通过河北省电子政务外网结合租用运营商专线实现网络连接。

本次三级视频会议系统建设中,省局mcu采用原有POLYCOM MGC-25;在11个市局部署MCU并为原有polycom 7000s加装摄像头,并在其所辖县(区)局部署视频终端,从而完成全省三级视频会议系统建设。省局MCU汇集各会场的码流,MCU负责对这些码流进行处理、转发、画面分割等,通过专业软件实现会议的召集、管理、结束等控制功能,同时负责对网络的参数设置和网络运行情况进行监控。

2.4 系统功能

(1)以河北省电子政务外网结合租用运营商专线方式建设全省质监三级骨干网,网络规划合理,保证安全、可灵活扩充。

(2)各市可根据需要自行召开市-县电视会议,也可和省局级联召开省、市、县三级电视会议;同时也可将总局的会议传送到下级单位,实现总局、省局、市局、县局的四级电视会议。同时可利用双流功能,传输文档、图片、视频等资料。

(3)所有市局MCU能和省局MCU实现可控数字级联,实现全省电视会议的无缝连接,省局会场能观看任一市、县级会场和控制任意会场进行广播;市县任一会场也可通过终端申请为全省会议的主席,从而享有对会议的控制权。

(4)能进行动态速率调制和智能丢包恢复。系统通过自动检测网络状态,在网络拥塞时自动降低会议带宽,在网络状况恢复后自动恢复到正常会议带宽,保证会议的连贯性。在网络丢包时,通过检测网络丢包率重发丢失的数据包来保证会议效果。

3 结束语

我局省、市、县三级视频会议系统开通以来,各单位积极利用视频系统召开工作调度、业务培训等各类会议,起到了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行政成本、节约经费开支的作用。近年来高清视频会议技术得到较大发展,发展高清视频会议系统已成大势所趋。但我局专网光纤电路尚不足以承载高清视频业务,如何将现有系统升级为一套高清视频会议系统,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的进行探索和研究。

摘要:随着Internet飞速发展,网络带宽的提升,特别是H.323协议的推出,使视频会议系统得到了空前发展。为了加快信息化建设,提高各单位的工作效率,河北省质监局在原有的省市两级视频会议基础上,扩展到全省184个县区局单位,建设了省市县三级视频会议系统。

IP视频会议 第10篇

视频会议系统是利用Internet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身处异的人通过传输线路及多媒体设备将声音,影像及数据互传以达到同步互相沟通的目的,具有实时性和交互性的网络业务。视频会议突破了传统的会议方式,为人们提供了全新的交互式交流方式.视频会议系统是基于IP网络的,但IP网络是一种面向无连接的,要想在这种环境下传输实时的视频会议视音频信号就必须要有视频会议QOS作为保证,这样才能做到视频会议视音频信号的同步和实时传输。Qo S(“Quality of Service”,中文名为“服务质量”)是网络的一种安全机制,是用来解决网络延迟和阻塞等问题的一种技术。当网络只用于特定的无时间限制的应用是并不需要Qo S,例如,电子邮件或Web应用,但是对于视频会议应用就显得十分必要,因为网络拥塞或超载时,Qo S能保证重要业务量不受延迟或丢弃,同时保证网络的高效运行[1]。

2 基于IP网络视频会议系统

2.1 视频会议系统的概念

视频会议系统是利用Internet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身处异地的人通过传输线路及多媒体设备将生音,影像及资料互传以达到同步互相沟通的目的。具有实时性,安全性,可靠性和交互性的网络业务。突破了传统的会议方式,为人们提供了全新的交互式交流方式。视频会议系统的发展历经了从模拟技术视频会议系统到数字技术视频会议系统,如今已发展成为基于IP网络的视频会议系统。视频会议系统分为硬件视频会议系统和软件视频会议系统。基于软件视频会议系统和基于硬件的视频会议系统原理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其MCU和和终端都是利用高性能的PC机与服务器结合的软件来实现,视频编码都采用MPEG-4标准。另外,由于软件视频会议完全是依赖于PC因此在数据共享和应用方面比硬件视频会议灵活方便。[2]

2.2 视频会议系统的组成

典型的视频会议系统由终端设备,通信链路,多点控制单元(MCU)及相应的软件部分组成。

1)终端设备。终端设备不仅完成各自的数据处理任务,还要完成多媒体通信协议的处理,视音频信号的接受,存储与播放,并记录和检索大量与会议相关的数据与文件。终端设备的硬件配置包括视音频信号处理器,压缩与解压缩卡,以及摄像机,话筒,扬声器等设备。

2)通信链路。通信链路的选择有很多种,包括PSTN,LAN,WAN,N-ISDN,Frame,Relay或者B-ISDN,ATM等。

3)MCU。MCU是视频会议系统的核心设备,它是一个数字处理单元,通常在网络结点处,它用于支持3个以上端点设备的会议,主要功能是协调及控制多个终端间的视频传输,在H.323系统中一个多点控制单元由一个多点控制器MC和几个多点处理器MP组成,但可以不含MP。[3]

4)软件部分。软件部分包括协议处理,会议服务,视音频信号处理,协同工作管理和图形用户接口等。

3 视频会议系统的相关标准

3.1 视频会议系统的标准协议历经了从H.320到H.323的转化

H.320是一个传统的电视会议标准,在1997年以前被广泛使用在ISDN网络中。它的网络结构主要是H.243标准下的主从星形汇接结构,每个终端必须与它对应的MCU建立电路连接,组网结构非常固定,其由于基于电路交换它能提供确定带宽保证,充分保证视频会议质量。

H.323标准是基于包的多媒体通信系统,它凭借TCP/IP这一协议使网络的多媒体应用和业务与基础传输网络无关。视频会议也是这一标准的应用之一,因此可以利用H.323将多种服务(如视频点播,流媒体组播)迭加到视频会议系统中,也正因为H.323视频会议系统建立在基于分组交换、Qo S得不到保证的通信网的基础上,因而视频会议系统中的码流必须打包成一个个分组,根据分组标签统计复用。由于不同信息码各有特点,所以对下层网络的承载要求各不相同。例如视音频码流对实时性要求较高,但可以容忍少量的分组丢失,因而它要求下层网络能提供实时性好的传送机制;而对于数据和控制信息,情况完全不同,要求下层提供可靠性传送[2]。H.323最大的缺点在于它的网络环境是一个面向无连接的得不到严格保证的通信网,因此H.323结构的视频会议系统使用RTCP(实时传输控制协议)来测量网络的Qo S,并采用RSVP(资源预留协议)来确保网络中预留一定的带宽,对不同特点的服务提供特定的通道。H.323作为下一代多媒体通信平台代表着未来多媒体会议标准的发展方向和潮流,它的传输网络无关性、灵活性,使它越来越得到普遍地应用。

3.2 视频会议系统的视频编码标准

视频编码标准在视频会议系统中尤为重要,因为视频信号的数据量是相当大的,如果不压缩基本上不可能传输。国际上有两个负责制定视音频编码的组织。一个是国际标准化组织下的运动图像专家组(英文缩写MPEG),MPEG制定的标准有MPEG-1,MPEG-2,MPEG-3,MPEG-4,MPEG-7和MPEG-21。MPEG-1俗称VCD,MPEG被DVD所采用,MPEG-4是为交互式多媒体通信制定的压缩标准,MPEG-4是为互联网视频检索制定的压缩标准。另一个是国际电信联合会下的视频编码专家组(英文缩写VCEG),它制定的标准有H.261,H.262,H.263等,这些标准成为视频会议的视频压缩标准,最新提出的H.264是为新一代交互视频通信制定的标准。

3.3 视频会议系统的音频编码标准

目前,大多数视频会议产品都采用G系列标准协议,即G.711,G.722,G.723,G.728G.729和MPEGAudio.在H.323中主要采用G723.1和G.729.国内有部分厂家为提高视频会议的声音质量采用了MP3。

3.4 视频会议系统未来发展趋势

由于视频会议系统以IP网络为依托,IPQOS技术的发展将对视频会议系统QOS的发展产生影响和技术支持。视频会议系统QOS的发展能更好的带动视频会议系统的进步,使视频会议系统朝着大众化,商业化,家庭化的方向发展,使其功能更强大。发展趋势会朝着以下几个方向:

1)基于H.323协议的产品将成为主流。

2)基于软件视频会议系统将取代基于硬件视频会议系统,软件视频会议系统将成为未来市场的主流产品。

3)视频会议系统从高端用户向底端用户转移。

4)流媒体广播技术越来越应用于视频会议系统中。

5)虚拟合作业务应用服务将成为视频会议的一个发展热点。

4 基于IP视频会议系统技术指标及QOS保证技术方案

4.1 唇音同步

当音频和视频数据包离开发送端时音频数据包和视频数据包相互匹配,但通过IP路由器时,各种队列算法会对音频据包和视频数据包进行不同的处理,这将打乱音频数据包与相应的视频数据包的对应关系。最终的结果将会是失去声音与口型的同步,路由器越是拥塞,结果越糟。唇音同步是视频会议系统的一个重要技术性能有如下解决策略。

1)对于接受方的语音和图像的同步:终端接受语音和图像数据之后分别放到语音缓冲区和图像缓冲区中,定时从语音缓冲区中取出语音包译码,如果取出语音包时戳与图像吻合,就可以把相应的图像包译码。

2)对于发送方:发送方给资料打时戳。一方是数据包的时戳而另一方是数据这一功能控制包的时戳。这一功能是在终端上完成的而不是在网络上完成的。[4]

4.2 抖动

抖动主要是由于业务流中相继分组的排队等候时间不同引起的,是对服务质量影响最大的一个问题。当音频和视频数据包离开发送端时,它们按照规则的间隔均匀的排列着。然而,在通过IP路由器之后这一均匀的间隔很轻易就被破坏,一些数据包之间可能没有足够的延迟,而另一些数据包之间可能有太多的延迟,这就形成抖动。抖动会导致目标终端上音频和视频流的不连贯性。抖动过大会引起严重影响社会化视音频的主观质量,具体表现为声音出现剪切,图像出现凝固和快进。开展时实视频会议的抖要控制在50MS以内,最好30MS以内。[5]减少抖动的方法在于:

1)减少端到端的跳数(终端到核心路游器最好不要超过3跳)并保证足够的带宽和视音频数据包传输时的优先级。[8]

2)在实际应用中,我们了解到华为3COM采用的Packet Adjust技术效果不错。在华为3COM视讯系统中,系统设备是可以纠正某些网络异常的(如:抖动、数据包顺序混乱和数据包重复)。Packet Adjust会根据需要自动增加或减少延迟,以维护终端用户接收到的音频和视频流的连续性。这一调整是在终端上完成,而不是在网络上。[5]

3)提高视音频效果技术:采用适合的视音频压缩编码,提高网络带宽,采用静音抑制、舒适噪声、语音增强等技术,在节省带宽的同时提高了语音质量。

4.3 丢包率

在网络中传输数据包时丢弃数据包的最高比率。数据包丢失一般是由网络拥塞引起的,当丢包率为千分之一时,大部分人便可以感知到图像有花块,丢包率为百分之一时声音的异常就会被与会人听出来。当然,在实际的业务运行过程中,图像的运动量一般比较小,如果随机(突发性、非持续性的)的丢包在百分之一以内,大部分会议均能较为正常召开。[5,9]如何控制丢包率可采取:

1)自适应宽带调整功能

自适应宽带调整功能可其使的视频终端能通过监测网络上的有利和不利的因素来自动适应网络的容量和性能,这样通过动态调整视频会议的数据传输率为终端用户提供尽可能好的视音频质量,同时不阻塞网络,音频通信信道在视频会议中保持一个指定的数据率,以提供持续的高质量的音频。控制广域网中的流量,尤其是该网络中带宽最受限的点WAN链路上的流量显得非常重要。由于多种原因,这些链路要求策略控制:保护视频流量,可避免丢包、较长的传输时间或来自队列延迟引起的抖动,避免过多的视频流量干扰其它关键任务应用的性能。[6]总结起来,自适应带宽调整特性为最终用户带来下列好处:

(1)终端设备自动调整,无需人工干预;

(2)防止视频会议所引起的网络饱和;

(3)在视频会议过程中,通过自动寻找数据传输率临界点来优化视音频质量;

(4)控制输入、输出数据数率。

2)采用先进的丢包恢复机制,大幅度提高对网络丢包的抗御能力,即使在网络状况相对恶劣、丢包率较高的情况下,仍能提供高质量的语音服务。

3)采取适合的视频信源压缩编码标准。各个国际组织制定了不同的编码标准,这些标准包含了许多的视频数率范围和应用领域,支持不同图像质量要求和不同速率的视讯业务。能满足包括视频电子邮件,视频会议,广播级视频应用等不同的服务。随着视频应用需求的不断发展,视频压缩技术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新出现的压缩标准有了更高的压缩效率(在相同的图像质量下需要更低的传送码率或在相同的传输速率提供质量更好的图像),同时支持不同的传输速率以适应不同的网络。并可采取资源预预留协议(RSVP)以及进行服务质量监控的实时传输控制协议RTCP来避免网络拥塞以防止丢包率保障服务质量。

4)限制个别用户免费占用大量带宽。

5)向客户提供分等级和增值服务。

6)网络带宽要大于视频会议数率的25%[8]。

7)数据包控制策略:数据包会重复发送,如果同一个数据包有多个副本到达最终目标,将会带来问题。这也会引起视频图像的冻结或声音中断。因为在IP路由器上,要避免数据包的重复事实上是不可能的。例如华为3COMPacket Adjust在终端上对数据包的重复进行纠正。重复的数据包将被清除,以维护发送给终端用户的音频和视频流的连续性。[5]

4.4 时延

指一项服务从网络入口到出口的平均经过时间。产生时延的因素很多,包括分组时延、排队时延、交换时延和传播时延。传播时延是信息通过铜线、光纤或无线链路所需的时间,它是光速的函数。在任何系统中,包括同步数字元系列(SDH)、异步传输模式(ATM)和弹性分组环路(RPR),传播时延总是存在的。由于网络和设备的特点决定了时延是不可避免的。许多服务特别是话音和视像等实时服务都是高度不能容忍时延的。当时延超过200-250毫秒时,交互式会话是非常麻烦的。一般情况下要求端到端单向时延在300ms以内,回馈的时延在500ms以内。为了提供高质量话音和会议电视,网络设备必须能保证低的时延。一般网络延时差在150ms以内,[6]为了解决时延有以下措施:

1)对于时延可采取宽带预留协议,实时控制技术解决。[9]

2)可采取业务等级协议。

用户的各种业务在经过网络时,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如节点延迟、可变延迟以及丢包率等。IP QOS的宗旨就是解决这些问题,使网络通过控制这些参数来保证业务在网络中的性能。那么,对于那些尽力而为的服务业务,究竟保持什么样的水平才是比较合适的?可以说这里没有统一的规定,不同的业务对网络的要求不一样,不同的业务级别对指标的要求也不一样。因此,需要一个可以在用户和运营商之间达成一种默契的标准,用户的业务可以定量地以节点延迟、可变延迟等指标来描述;而对于运营商,可以根据协议中所商定的这些量化指针,保证用户业务在运营网络中的性能。这个协议就是业务等级协议(SLA)[10]。

3)组播技术。

综合起来讲,服务质量(QOS)技术决定视频会议系统好坏的关键,每一种QOS技术都有其合理的应用范围,能且只能最佳解决一类特定的技术指标问题,但视频会议是一个系统,要从整体上研讨QOS解决方案。要在时延、抖动、丢包率等4项指标中取得均衡并达到最佳的整体视觉和听觉效果。这就要对整体视频会议QOS进行研究。

H.323标准本身提供了一定的QOS机制,H.323采用了UDP/IP,RTP,和RSVP等协议,我们在UDP层上用RTP和RTCP来改善服务质量。因为RTP本身能够提供具有实时特性的,端到段的数据传输服务。而RTCP可以用于RTP的控制。它最基本的作用就是利用发送报告和接受报告来推断网络的服务质量,当拥塞状况严重时,则改用低数率的编码标准或降低数据传输比特率,以减少网络负荷,提供较好的QOS保证。H.323的网守也提供了流量控制,宽带控制等功能。[7]

我们可以采用安全实时传输协议,它是目前IEIF技术的一项有效措施。SRTP是RTP和RTSP的一个安全特征概述,对这两种协议都能提供机密性,消息认证和重放保护。但是它还存在两个问题:它在应用方面还没有很好的实现;第二,在应用方面或在终端用户设备上还需要适当的改革。[7]

还能够对现行网络上的未被保护的多媒体信息提供视频垃圾检测,为了对信息包的指定接收机进行特别处理,现行网络需对被选节点动态的开展特定的任务服务,这项服务可以建立MPEG-4视频流的一个概括图,能将该图和目前的网络流量进行比较,它同时也能对这两者之间的矛盾的重复发生提出警告。该检测模块能对所有情况下的垃圾侵袭进行正确识别并且不会产生任何错误警报。这样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网络的QOS。[7]

5 结束语

利用视频会议系统QOS保证技术能使视频会议效果达到一个理想状态,并且避免占用有限的网络带宽资源,保证了视频会议系统传输的高效性和可靠性,实现了视频会议系统视音频传输的实时性,同步性。也使视频会议系统日趋走向成熟,并能够实现面向大众化,多功能化方面发展,基于IP网络视频会议的业务将成为IP网络业务的一个热点,要做到有一套完善的视频会议QOS设计要有很多的技术支持,视频会议QOS技术还是一个发展中的技术,很多技术还需要亟待解决和完善。

参考文献

[1]Xie Bo,Lin Yin,Sen Rui-min,Liu Wen-yin and Jiang Chang-jun.pipeseeu:A scalable peer to peer Multipoit Video conference system.

[2]http://vc.microvoip.com/technology/vc/200802/60801.html

[3]吴志军,马兰,沈笑云.VC++视频会议开发技术与实例[M].人民邮电出版社.

[4]王建波.基于H.323协议的IP视频会议服务质量技术.北京市电信规划设计院.

[5]http://article.ednchina.com/2006-05/20065181058361.htm.

[6]www.lunwentianxia.com/lwkey_new_370302/.

[7]佚名.www.dzzl.cn/view—56683.html.基于IP网络的视频会议系统.

[8]梅运谊,袁晓京,王晶.http://tech.ddvip.com/2007-09/118959062534243-6.html.2007.9.12.

IP视频会议 第11篇

随着Internet和局域网的发展以及个人桌面系统的普及, 交互式视频会议传输网的基础正由基于电路交换式的N-ISDN或PST向基于分组交换式的IP网过渡, 视频会议系统也由专门会议室型向个人桌面型发展。IP视频技术提供了更快捷、更优质的沟通手段, 引起了软件厂商和企业用户的关注。IP视频技术具有低廉的运行成本、灵活的部署方式、高质量的通信服务等优势, 基于IP视频的各种解决方案也广泛应用于我国企业远程会议、远程教学、远程医疗等领域。本文着重介绍IP视频会议系统关键技术及其在电力企业中的应用。

1 视频会议的标准

为了解决不同厂商产品之间的互通问题, 建立起全球统一的视频会议标准, 国际电信联盟 (ITU) 的电信标准化部门 (ITU-T) 自1990年以来制订发布了一系列有关视频会议的标准, 从而形成了一套有关视频会议的完整标准体系。目前, 视频会议系统的建立可以依据ITU-T的两大框架建议H.320和H.323来进行。另外, 互联网工程任务组 (IETFMMUSIC) 制定了会话启动协议 (SIP) , 该协议已经成为视频会议技术研究的新热点。

1990年推出的H.320标准是第一代视频会议标准, 主要适用于窄带ISDN (N-ISDN) 网及非拨号专用网, 集中定义了ISDN上的视频会议以及速率为56kb/s~2Mb/s的视频会议, 也是现今发展最为成熟的技术和系统。

1996年推出的H.323定义了在LAN、Intranet以及Internet上的视频会议框架性建议。它使符合标准的不同厂商的系统, 可以在IP网上进行互联互通, 是视频会议发展的新方向。H.323定义了在IP网上进行视频通信的设备、规程和协议。H.323使用与Internet协议兼容的IETF RTP/RTCP标准, 该标准涵盖了包交换网络上的音频、视频、数据通信协议, 解决了点对点以及多点视频会议中诸如呼叫与会话控制、多媒体与带宽控制等问题。H.323引用T.120协议来处理数据交换。在H.323建议中, 采用的图像编解码格式有H.261、H.263、H263+。H.263以及H.263+能够对图像提供更大的压缩速率, 能够在低码率下提供比H.261更好的图像质量, 因而更适合IP网络应用。音频编码格式必须兼容G.711语音编码, 另外也可以选择使用G.722、G.723.1, G.728, G.729或MPEG-1的语音编码标准。

目前, 大规模商用Vo IP网络和会议系统均采用H.323标准, 但随着Vo IP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视频会议系统应用的逐渐普及, 基于SIP协议的系统正日益受到业界的重视。SIP是IETF MMUSIC制定的会话启动协议, 是用来建立、修改和终结多媒体会话的应用层控制协议, 主要完成用户定位、用户能力交换、呼叫建立、呼叫处理等功能。它继承了互联网协议的设计理念, 与H.323协议相比, 具有简单灵活、扩展方便的特点, 可方便地与其他互联网协议结合, 提供丰富的IP多媒体业务, 以便在各种网络环境下部署。3GPP已经确定将SIP协议作为第3代移动通信全IP网络的控制协议, 制订了基于SIP的IP多媒体子系统 (IMS) 。业界也已经确定将SIP作为下一代网络 (NGN) 的核心控制协议。与此同时, SIP协议及其应用的标准化工作也在积极的进行之中, 这其中就包括由IETF SIPPING工作组领导的集中式多媒体会议的标准化工作和XCON工作组领导的会场控制和CPCP (Conference Policy Control Protocol) 的标准化工作。随着这些标准的制订, 基于SIP的视频会议系统必将获得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2 视频会议关键技术

2.1 音视频编码技术

国际上有2个负责音视频编码的标准化组织, 一个是国际标准化组织下的运动图像专家组 (MPEG) , 为国际标准化组织下的运动图像专家组;另一个是国际电信联合会下的视频编码专家组 (VCEG) 。

以上2个标准化组织制定的相关编码标准都获得了广泛的应用。VCEG制定的标准有H.261、H.262、H.263、H.264等, 这些标准成为电视会议的视频压缩标准, 最新推出的H.264是为新一代交互视频通讯制定的标准。MPEG制定的标准有MPEG-1、MPEG-2、MPEG-4、MPEG-7和MPEG-21, MPEG-1即俗称的VCD, MPEG-2则为DVD所采用, MPEG-4是为交互式多媒体通讯制定得压缩标准, MPEG-7是为互联网视频检索制定的压缩标准。经过十几年的发展, 音视频编码技术已经能够在低带宽下提高满意的声音图像质量, 为视频会议系统的应用提供了可靠的技术基础。

2.2 服务质量

由于Internet是一个无连接网络, 只提供一种承载业务-尽力传送 (best effort) 业务。也就是说, IP网络并不保证向应用数据流提供所需的带宽, 也不保证数据流的传送时延和丢失率等质量指标。对于数据业务等非实时业务, 尽力传送能够满足要求, 但是对于视频会议等音频或视频实时通信的应用, IP网络必须能支持具有一定服务质量 (Quality of Service, Qo S) 的端到端承载功能。

确保通信的Qo S, 是IP视频会议的关键技术要求。在这一点上, 基于H.323的视频会议系统采用IETF提出的实时协议和网络技术。首先, 话音信号采用实时传送协议RTP封装传输。RTP协议为音频、视频等实时数据提供端到端的传递服务, 可以向接收端点传送恢复实时信号必需的定时和顺序的信息, 并向收发双方和网络运营者提供Qo S监测的手段, 降低对网络带宽的需求。RTP可以大大减少带宽占用。RTP还可以使视频会议中容忍少量的丢包, 以避免数据包重传造成的时延。RTP实际包括2个协议:TRP和RTCP。TRP:用以传送实时数据;RTCP:用以传送实时信号传递的质量参数, 提供Qo S监视机制。其次, 为了维持一定的服务质量, 当监测到Qo S指标下降时, H.323终端采取一定措施。实际上这些措施并不是保持原有的Qo S, 而按照一定顺序依次减低各种媒体的质量, 使得在给定的带宽和负荷条件下仍然能向用户提供可接受的服务。首先考虑降低质量的是视频信号, 然后依次是数据、音频和控制信号。采取措施可分为两类:短时响应和长时响应。前者旨在解决包短时丢失和时延增加的短期问题;后者用于网络拥塞日益严重的情况。由于IP视频会议是一项新兴的技术, 还处于发展中, 很多技术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3 电力企业中的应用

3.1 系统结构

电力企业下属部门和子公司数目众多、地域分布广泛, 跨单位和部门的会议交流频繁。为了满足企业内部远程视频会议的需要, 国家电网公司总部部署了一套视频会议系统。该系统采用集中管理模式, 整个会议系统的运行平台采用集中管理。系统框图如图1所示。

整个网络会议系统由3部分组成:

(1) 服务管理中心 (MCS) :实现会议组织及会议控制功能;实现网站服务更新、系统维护、权限设置等功能。

(2) 多媒体交换机 (MCU) :实现多路音视频的分发控制, 支持多个级联。MCU按照功能类型分为上行媒体服务器和下行媒体服务器。它们可以是同一个服务器, 也可以不是同一个服务器。

(3) 会议终端:用于发送音视频数据, 实时接收MCU发布的音视频数据, 实现会议交流沟通功能。

该系统采用2台Linux服务器作为整个会议系统的核心服务器, 分别承担服务管理中心功能和多媒体交换机功能, 并且相互备份。系统基于Internet技术的三层体系结构, 采用My SQL数据库和Apache实现页面发布和用户登陆功能, 实现数据管理、用户管理和多媒体流分发功能的相互分离。该系统采用智能网络视频流媒体分发交互传输技术, 支持H.323协议, 兼容SIP协议。该系统涵盖流媒体技术的多个方面, 具有以下几方面的技术特色:

(1) 安全的网络技术:本系统适应多种网络接入方式, 强大的转播代理服务, 跨越内外网, 支持通过代理、网关、路由等上网方式的内网用户。对于防火墙, 无需特别配置, 直接穿过, 直接支持路由器网络地址映射, 自身达到内外转换能力, 无须通过传统代理服务器或网关。

(2) 先进的音视频编码和传输:采用国际领先的MPEG-4/H264的网络视频编解码技术和G723.1/MP3音频标准的多媒体压缩技术, 提供高达1920x1024的超高分辨率 (四路合并) , 色彩深度达到32bit, 图像压缩传输码流带宽可在20k B/s~6MB/s选择。网络视频窗口的帧率能到30帧/s, 质量接近DVD。网络环境恶劣时 (窄带传输、网络瞬间拥塞) 不出现马赛克等花屏现象。支持多路混音技术, 保证实现了视音频同步, 容易辨识不同发言对象的声音特征, 真正达到声音效果清晰、逼真。

(3) 广泛的互连能力:系统可以同时呼叫或接收A V C O N、PSTN、GSM、CDMA电话用户, 可进行多方混音处理。系统可以呼叫和接收AVCON、H323、SIP终端用户, 实现多路混合处理。

(4) 良好的扩展性、兼容性和稳定性:该系统采用了分布式结构布置, 管理服务器和媒体服务器的分布灵活, 扩展性很强, 可以根据用户对稳定性的要求动态扩展。从多层结构上讲, 大量与数据库相关的应用程序完全在底层平台提供的接口基础上构造起来。这种分层结构降低了系统的复杂性, 从而使系统具备了很高的稳定性和对应用系统的容错能力。系统中的各个服务器均采用了先进的多线程结构, 优化的I/O系统, 在充分利用硬件提供的有限资源的前提下, 实现最大流量的网络音视频输出和高效的事务处理。

3.2 会议室控制系统

视频会议系统的主会场一般选在会议室, 对会议的音、视频效果要求较高。在会议室建设了一套中控系统用于控制视频会议系统音视频的采集、视频切换和显示。为了兼顾日常会议的使用, 该中控系统可以独立控制手拉手麦克风、音响和投影仪。图2为视频会议会议室中控系统框图。

3.3 应用情况

截至2007年底, 该系统已经成功为国家电网公司总部及各单位召开了140余次视频会议, 为各单位和部门的日常工作提供了便利, 节约了办公经费, 提高了工作效率和集约化管理水平。

4 结语

IP视频会议范文

IP视频会议范文(精选11篇)IP视频会议 第1篇关键词:多媒体通信,IP网络,视频会议1 前言随着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 产生了...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