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开发计划书
it开发计划书(精选9篇)
it开发计划书 第1篇
1.引言
在当今这个网络时代,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也在逐渐的开始追求精神上的生活,即精神享受。无可厚非,网络走进了我们的生活,但随着我们进入社会参加工作,我们的空闲时间越来越少,当然也没有太多时间去关注自己所喜欢的视频,更不用说在线看了,即使有时间在线看,我们又不能看到看到让自己全身放松的视频,究其原因则是:所观看的视频模糊和不流畅。而本软件恰恰解决了这个问题,本软件是自动下载更新软件,能在你不知不觉间自动的下载最新视频,这样一来我们既节约了时间又看到了自己苦苦等待的视频
1.1编写目的
本文档的编写是为了满足客户对各大影视的一些软件需求,以求让喜欢视频的客户对本软件更加满意,并且能够更加的享受生活。
1.2背景
待开发的软件系统名称:资源下载辅助系统。
本项目的提出者为章董事,开发者为第二组全体员工,用户为所有喜欢视频的客户。
本软件相当于一个插件,配合其他视频播放器、影视或网站使用。
说明:
1.3定义
项目开发计划:是一种把项目一定一过程与项目如何推进连接起来的方案。
1.4参考资料
以下列出概要设计过程中所使用到的有关资料:
1.软件工程基础 胡飞 高等教育出版社 .01
2.软件工程课程设计 郑诚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5.03
2项目概述
2.1工作内容
把软件做成下面的特点:待开发软件自动检查有更新特点的可下载网络资源是否存在更新,如果有更新则获取新资源的下载链接并通过第三方下载软件自动下载。
对用户进行培训,如何让用户能够学会添加、管理提供资源的网站,设定、管理需跟踪下载的资源信息,设定相应的本地资源保存位置以及检查更新周期。这样一来系统就可根据用户设定自动检查更新,将更新通过第三方下载软件下载并保存至用户设定的本地位置。系统监控指定的本地位置,在文件下载完毕时通知用户。
2.2主要参加人员
石春光:项目负责人。
王海宏:小组领导兼程序员。
田果:技术领导,技术一流。
刘栋:小组领导兼程序员。
汪世轩:质量、管理领导。
2.3产品
2.3.1程序
即是:理出需移交给用户的程序的名称、所用的编程语言及存储程序的媒体形式,并通过引用有关文件,逐项说明其功能和能力。
(略)
2.3.2文件
所谓文件即是:列出需移交给用户的每种文件的名称及内容要点
2.3.3服务
具体是列出需向用户提供的各项服务,如培训安装、维护和运行支持等,应逐项规定开始日期、所提供支持的级别和服务的期限。
2.3.4非移交的产品
说明开发集体应向单位交出但不必向用户移交的产品(文件甚至某些程序)。
2.4验收标准
对于上述这些应交出的产品和服务,逐项说明或引用资料说明验收标准。
2.5完成项目的原迟用限
待开发软件的原迟用限为六个月。
2.6本计划的批准者和批准日期
批准者:章董事
批准日期: 20XX年10月18日
3实施计划
3.1工作任务的分配和人员分工
主要就是在需求分析、设计、实现、测试、维护的任务分配
具体来说分配如下:
文件的编制 石春光
审批 王海宏 汪世轩
打印 王海宏
分发工作 田果 刘栋
用户培训工作 刘栋 田果
软件安装工作 汪世轩
3.2接口人员
负责本项目同用户的接口人员:刘栋
负责本项目同本单位各管理机构
合同计划管理部门:石春光
财务部门:王海宏
质量管理部门:田果
负责本项目同各分合同负责单位的接口人员:汪世轩
3.3进度(略)
3.4预算
人员的数量:5人
时间:3个月
经费:1万元
3.5关键问题
在软件的开发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项目需求
项目计划
质量控制
进度控制
风险控制
交流与沟通
it开发计划书 第2篇
至于软件开发的概念,敬请参考笔者的《学习软件开发的前途在哪里?》与《怎样才能学好软件开发?》两篇文章,看后即可明白学习软件开发的就业前景很好且可持续,除非人类不再需要信息化,不再需要智慧了!很明显,这是不可能的!
在此,笔者要强调的是不要把软件开发就当成编程序,那就太狭隘了,就好比人类学汉语就是为了写文章一样,这是不可能的。编程序、写文章只是其中的一种较为普遍的表现形式而已!学习软件开发,更重要的是大大强化了学习者的逻辑思维能力,并让这种逻辑转变成了可以控制一切外部设备来解决几乎一切人类能够想到的难题!只是软件开发行业入门会越来越高,而一旦入门,你就会打开幸福的大门
所以说软件开发的就业前景是非常乐观的,而且这方面的人才需求近年来一直在高速增长。所以对于广大软件相关专业的毕业生或者是想从事软件开发工作的朋友来说这个行业其实机会是非常多的。最后送大家一句话:软件工程思想,人生成功哲学!
高职IT“学习型项目”开发初探 第3篇
高职IT教育的目标一般将学生定位在技术"蓝领", 目前制约这一目标实现的主要问题在于学生在校学习难以获得实际工作需要的经验和技能, 而直接进入企业实习又因为大多数企业持回避态度以及缺乏政策支持而难以实现。那能否在企业工作和学校学习之间找到某种折中, 使学生在校也能获得一定的经验和技能?"学习型项目"就是在这方面的一个有益探索, 其主要思想是:模拟实际软件项目开发过程, 构建软件项目开发环境, 力图使学生在其中获得开发实际软件所需的经验和技能。开发的指导原则是:按照工作逻辑组织内容并序化, 突出过程性知识和社会性知识获取能力的培养, 所以无论是项目的内容还是开发过程都力图按照软件工程和实际项目开发的次序和要求来做。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是项目教学法。本文就实际项目与"学习型项目"的区别与联系, 以及"学习型项目"实施过程作重点论述。
1、实际项目与"学习型项目"分析
"学习型项目"开发的主要方法是将实际项目开发中关键的过程、技能、经验等要素提取出来, 以若干个有一定实际背景, 但又经过人为设计的"学习型项目"为载体, 融合搭建出一个学习型项目开发平台。这就需要对实际项目与"学习型项目"作较全面的对比分析:
(1) 目标:实际项目的目标一般是在时间、成本约束下, 完成任务, 获取利润, 因此更注重结果;"学习型项目"的核心目标则是在项目开发过程中让学生习得实践性知识和技能, 积累工作经验, 所以更注重过程。由此可见二者的目标是不完全相同的。
(2) 项目内容:实际项目的内容一般跟业务领域紧密结合, 并且完全以应用为导向, 很少考虑到知识和技能的可学习性。"学习型项目"在选材上则应尽量选取学生从已有经验和知识出发可以理解的或日常生活学习中熟悉的内容, 内容应来源于实际场景, 但在保持关键的过程、知识、技能、经验的前提下, 通常需要经过简化、裁减、梳理, 以适合学生学习。
(3) 开发过程、方法及工具[1]:实际项目开发过程千变万化, 但基本的分析、设计、编码、测试不会变, 其中初级程序员更关注编码和单元测试, 方法主要是面向对象的方法, 工具可以采用主流的开发工具, 实际项目和"学习型项目"在这三个方面可以也应该做得比较接近。
(4) 项目管理:两种类型的项目都需要管理, 在计划、实施、控制等方面可以做的比较接近, 但在考核上, "学习型项目"更注重过程性考核, 另外教师还要履行引导学生的职责。
(5) 人员角色:实际项目中, 项目小组人员按工作岗位分工。而"学习型项目"中一般只有教师和学生, 教师和学生具有多重角色, 从项目开发的角度看, 教师作为客户是项目的发起者、验收者和参与者, 同时作为项目经理也是项目的管理者, 履行监督、检查、控制的职责;从教学角度看老师既是指导者, 也是考核评价者, 还是一个教学的研究者。学生则不但是学习者, 而且还是工作者, 在项目小组中承担不同的角色 (如设计师、程序员等) , 通过互相协作, 完成任务。
2、项目实施流程
2.1 导入启动
"学习型项目"正式实施前需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2,3]:
(1) 选择项目, 确定内容, 编写任务书及指导性计划。
(2) 准备相关知识及基本技能。应保证项目中需要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学生已基本掌握, 满足项目开展的前提条件。
(3) 组建项目小组, 明示考核标准。项目小组组建的基本策略是老师指导, 学生自主组建。人员3-6人, 学生自由组合, 选一个组长, 老师召集小组长开会, 通过询问小组长的意见最终定下小组人员名单。上述方法适合"学习型项目"的初级阶段, 因为它不能模拟实际项目中, 人员经常变动的情况及因此造成的诸多困难, 难以锻炼学生的环境适应能力, 在后续的项目中可以考虑组长在学生中轮换, 强制抽签分组等方式, 甚至在开发过程中互换组员。
(4) 召开小组长会。主要内容是给小组长们进行基本的小组管理培训, 介绍项目及要完成的任务, 可能遇到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方法, 明确小组长的工作, 听取组长的意见和要求, 并给予相应的授权和承诺, 帮助组长树立能成功完成项目的信心。下发任务书及任务分配考核单, 要求小组长完成本小组任务的分配。
(5) 分配任务。任务分配的基本策略是老师指导, 组长分配。任务分配的前提是划分任务, 其依据是任务书, 任务划分与具体的项目相关, 建议按模块划分并分配任务。以"网吧记费管理系统"项目为例, 就是将上下机, 卡管理, 机器管理等模块分配给不同的学生, 每个模块基本包含了界面、业务逻辑、数据库存取、测试的内容, 系统分析及设计在初学阶段则由老师完成, 学生只需了解, 各模块的集成由组长或技术强的学生负责, 帮助文档、测试文档的编写由专人负责。具体的任务分配交给组长去协调沟通, 但必须提交任务分配考核单, 注明每位学生要做的工作, 大致完成时间, 其作用是明确任务, 责任到人, 抑制任务分配不平衡现象, 也是考核学生的重要依据。
2.2 实施监控
正式开发项目前, 必须审核确定任务分配考核单, 否则该项目组不能进入实际开发。任务分配考核单普遍的问题是写的非常笼统, 不能责任到人, 根结在于任务没有有效分配, 原因可能是组长没能理解项目内容, 或是难以在组员间协调分配, 也有的担心太明确, 一旦完不成, 会影响成绩。这时老师要与组长沟通、发现原因, 给予指导。说明任务分配单是个参考, 实际开发中可以根据情况变动, 但必须书面说明。
进入实际开发阶段, 教师的主要角色有两个。一个是项目经理, 主要活动是监控各小组项目进展情况, 采用阶段检查的方式, 根据各模块完成的工作量及时间进度设置检查点, 如规定核心模块实现后, 组长必须要求老师予以检查, 全部模块集成完成后也要检查。一条经验是早检查比晚检查效果好, 老师在指导过程中也可以随时抽查小组开发情况。
另一角色是指导者, 可能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学生要么没有问题, 要么问题很多。从学习的角度看, 学生从发现问题、表述问题, 到问题的解决和总结, 锻炼了多方面的能力, 是获得"真东西"的关键。所以要大力提倡学生问问题。但一旦广开言路后, 老师会面临"问题风暴", 工作量很大, 关键要平衡好教师工作量和有效解决学生问题间的矛盾。实践中采取了以下方法: (1) 及时发现归结比较普遍及典型的问题, 集中讲解, 或形成"项目常见问题"电子文档, 发给学生, 以消减类似问题的提出; (2) 要求学生有了问题先和同学、组长交流, 解决不了, 再请教老师。
2.3 考核评价
实际项目开发中只要交付给客户产品, 得到客户认可, 获取目标利润就算项目成功, 以往的课程设计、实训等常以小结、代码作为主要考核依据, 两者均以结果论英雄, 难以反映出学生做和学的情况。"学习型项目"既注重结果, 更注重开发及学习过程的考核, 从任务分配到任务进行过程中的检查, 再到产品验收交付直至项目答辩和小结, 都渗透了过程考核的思想。为了模拟实际项目的验收过程, 采用了验收测试的方法, 项目必须通过验收测试才能答辩, 答辩方式可以有效抑制抄袭现象, 能比较真实地反映学生的水平, 锻炼学生多方面的能力。答辩环节要做到公开、公正、透明。
具体要求和过程如下: (1) 前置条件:小组产品通过验收测试, 才能答辩。实际操作中也不能太绝对, 产品主要功能完整, 主要测试用例通过的, 也可以答辩。 (2) 答辩时机:只要通过验收就可答辩, 项目时间结束时仍不能答辩的, 成绩做不及格处理。 (3) 答辩形式:最简单的是围坐答辩, 小组成员围坐在教师周围, 先由组长介绍演示项目, 然后老师根据每个人完成的任务, 逐一提问, 根据问答及平时检查情况, 征询组长及本人意见后, 现场打分, 好处是操作相对较简单, 不足之处是较之全班公开答辩, 小组间没有交流。如果时间较充裕, 可以开展全班参与的答辩, 以小组为单位, 更能锻炼学生的表达、临场应变及心理承受力。
2.4 总结反思
在"学习型项目"中要求人人作小结, 因为总结反思是知识内化的重要环节, 是自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 这一点还可能是掌握它的学生的"过人"之处。至于写的内容, 关键是要有真做的东西、真发现和解决的问题、出自内心的真感悟, 不要求大求全, 更不能抄袭、敷衍。老师看过总结之后, 应在班级上点评、交流, 可以起到鼓励先进, 鞭策后进的作用。学生总结还是分析学生状态变化、评价项目效果的重要依据, 教师自己也要总结反思, 才能教有所获。
3、结论
实践证明, "学习型项目"是学生巩固所学, 获取技能的重要途径, 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得到了广大师生的认可, 但仍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如项目的开发实施导致教师工作量大增, 如何精简流程, 使其更易操作?如何以较小的代价, 实现项目的更新等, 相信这些问题的解决, 必将使"学习型项目"走向成熟, 彰显出它的活力。
摘要:通过改革高职计算机软件实践类课程的教学, 探索了"学习型项目"在教学中的应用, 重点论述了实际项目与"学习型项目"的联系与区别以及"学习型项目"的实施过程。
关键词:学习型项目,高等职业教育,项目教学
参考文献
[1].林锐, 唐勇, 黄曙江, 石志强, IT企业项目管理:问题、方法和工具[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5
[2].林跃进.IT项目实训课的设计与实施[J].计算机教育, 2007.3
IT开发“绿色”磷矿 第4篇
管理这样一家典型的大国企,信息化工作在整合资源、管理资金和供应链方面自然是功不可没,而且在绿色环保方面,IT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变被动为主动
“传统的磷矿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和其他污染物,而我们通过信息化技术和自动化装置,把原来要废弃的、污染环境的东西变成了对社会有用的资源。”瓮福集团总经理何光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
瓮福集团CIO蒋华自豪地指出,瓮福每年从磷矿石里面可额外提取近200吨碘,“碘在磷矿中本来是很不起眼的杂质,但我们用一套独有的自动化装置将它提取出来,它就变得非常有用了。不要小看只有200吨,全中国一年生产的碘也只有400吨。”
化工企业的废水排放量通常都是监管部门重点检查的对象,瓮福在生产磷化工的前期生产过程中也会形成大量酸性的含磷废水,如果排放出去,将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为此,瓮福上线了一套“废水选矿”的系统装置,能够把废水回收后通过管道输送到矿山。“我们原来要专门买硫酸选矿,现在直接用磷酸废水选矿就行了。”蒋华介绍,由于自动装置的规模很大,每一个生产环节上节约一小点,放大到整个全年生产量中来看,节约下来的就是一个巨额数字。
“国家一直在倡导‘新型工业化’的概念,对此,瓮福并没有被动地减少企业污染物的排放,而是主动地将绿色生产变成了一个产业。”用蒋华的说法,这是“环保产业化”。他说:“我们做环保不是专门投钱解决某个问题,而是希望把环保做成一个产业或者经济增长点。如果只是纯粹被动地解决问题,企业只看到花钱,见不到效益,无论哪个企业都会缺乏做环保的积极性。”
透明的企业信息网
在瓮福集团规模由小到大、由单一产业转变为与磷相关的多元化产业、由区域化走向国际化的发展过程中,原有的管理模式难以适应新的业务需求,公司高层意识到如果没有强有力的内部管理基础,大规模扩张必然是低质量和不可持续的。在何光亮看来,对瓮福集团这样的老国企进行管理再造,信息化是最好的突破口。
经过谨慎的选型工作,2010年,瓮福最终选定用友企业管理软件作为信息化平台建设的合作伙伴。在这一轮信息化升级中,瓮福建立了紧密集成的物料信息、生产信息、质量信息、设备信息、物流信息集成系统,形成了统一调度指挥的生产管理模式;建立了集团所有横向关联业务的协同平台,实现了对人员、财物、信息资源的全面整合,促进了集团总部对事业部和子公司的协调与控制。
作为典型的流程型制造企业,磷化工企业的物料特征与离散制造行业有很大不同,它的物料要么是固体、气体,要么是固液混合或者气液混合体,原料中有原煤、硫磺、磷矿石、硫铁矿。要做到准确计量各种原料,并将计量结果及时、准确地反馈到物流系统,对于流程制造企业来说特别重要。“物料进场时,火车或汽车都有车号,属于哪家公司、装的什么物料,都要跟工厂质量管理系统匹配 。这个过程看似简单,处理起来却非常复杂。”蒋华介绍。
通过上线用友计量系统,瓮福首先规范了磅房业务的操作规范,使供应商、计量部门和再生产单位实现了工作协同,保证了出入库计量结果及时、准确地录入到系统,减少了人为误差、堵塞漏洞,方便供应商货款结算。
在原有信息化的基础上,用友帮助瓮福搭建起了从决策层到业务操作层的纵向透明的信息网络,保证了信息的真实性、及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为经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我们的核心产品就是磷肥,此外还生产一些其他磷化工的产品。这些产品的基础原料都是磷矿中开采出来的五氧化二磷。那怎样让每一吨的五氧化二磷实现最大价值?我们原来做这个决策都是靠拍脑袋,全凭经验。现在则是通过BI分析工具把一些需要决策的内容点固化到一个分析模型中,来辅助决策。”蒋华介绍。
例如将生产成本和市场价格内嵌到一个BI分析模型里,就可以计算出A产品需要消耗多少吨五氧化二磷,系统自动通过公式计算出A产品的毛利大概为多少后,就可以得出每吨五氧化二磷用于生产A产品所创造的利润是多少,这样决策层就可以根据磷酸五氧化二磷的生产能力与其获利能力相匹配,对生产计划做出最终的安排了。
在上BI之前,瓮福在软件、基础数据库和网络硬件上的建设是很难被管理人员和决策者看到的,而BI是一个有效的展示窗口。蒋华告诉记者,当这些报表和实时滚动的数据通过最终的“管理驾驶舱”展现在决策层面前时,他们就会切身体会到信息化所带来的变化和价值,这对后续的信息化建设也会产生很大的促进作用。
让信息化成为文化
蒋华常说三分技术、七分管理,“技术只是实现管理的一个手段,不管你吹得再天花乱坠都是为管理服务的,如果你没有具体生根发芽的土壤,没有管理的支撑,没有业务的需求,IT技术就是空的。”
在蒋华看来,信息化会变成一种企业文化渗入到业务领域的边边角角。例如做完了ERP后,瓮福又提出ERP2的概念。在后ERP时代,信息化将从企业内部延伸到企业外部,发展分销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电子商务等平台。
据悉,移动办公将成为瓮福信息化发展的重点方向。瓮福正在试图利用手机平台、移动设备、电子商务平台远程采集经销商、代理商以及零售终端的销售数据,及时汇总和掌握第一手的市场销售信息,提高市场响应速度。
清华IT软件开发实习总结 第5篇
⑴ 系统登录:该模块负责将用户分为普通用户和管理员用户来实现用户权限的管理。
⑵图书类别管理:该模块只有管理员才有的权限,管理员可以对图书的大、小类进行添加、更新、删除等操作。
⑶库存图书浏览:该模块负责分页列出图书馆中所有图书的信息,包括图书名称、作者、出版社,图书状态,每条记录后面都有一个,被做成一个超,点击它们就能跳转页面可以查看的详情如图书封面、图书数量、图书出版年份。
⑷库存图书添加:该模块是图书管理员进行图书的添加,权限仅限管理员,在此页面中的大小类实现了联动作用,点击其大类,小类的下拉列表中就会显示与之对应的小类,从中选择即可。
⑷ 图书快速查询:该模块提供了图书快速查询功能,输入待查找的图书名称可以快速地找到符合条件的图书,并输出查询结果,点击产看详情字样就可以查看图书的详细信息。
⑸编辑系统用户:该模块负责分页罗列注册用户的具体信息,普通用户本人或管理员可以对用户进行删除、修改。非普通用户或系统管理员外不具有对该用户的处理权限,所以不同普通用户进入此页面将显示不同的内容。
⑹修改用户密码:普通用户本人用户录入所需要的内容,包含用户名、真实姓名、权限类型、旧密码及新密码,点击更改即可修改密码,并写入数据库中保存。
⑺系统名称设置:该模块为管理员权限,管理员可以更改图书系统的名称。普通用户为不可见状态。
⑻系统使用说明:主要是供普通用户和管理员阅读,使之更好地了解本系统的权限以及用法。
下面给出系统后端数据存储方案
利用microsoft sql server XX建立数据库及其存储过程。这里给出几个必需的数据表,主要有system,bigclass,smallclass,users,books。
二、asp部分设计
1、连接数据库
访问数据库信息的第一步是和数据库源建立连接。ado 提供 connection 对象,可以使用该对象建立和管理应用程序和 odbc 数据库之间的连接。connection 对象具有各种属性和方法,可以使用它们打开和关闭数据库连接,并且发出查询请求来更新信息。
要建立数据库连接,在中到数据库
2、数据的绑定
数据的连接分为直接连接和间接连接,前面所举例子用的是直接连接,下面用间接地方法对数据进行绑定。主要是利用数据适配器sqladatapter,下面的函数方法是对数据绑定
此方法也可以插在所要调用的函数中,但是将这个方法单独提出有利于后面的利用,后面对数据进行绑定时就可以用这个方法,避免做重复的工作,减少工作量。
3、加密方法
本系统的加密方法是md5,以一个例子来说明
string oldpassword=this.textpassword.text;
string newpassword= system.web.security.formsauthentication.hashpasswordforstoringinconfigfile(password, “md5”);
IT系统设计开发人员岗位职责 第6篇
1.制定或选择总体方案或变更方案,概要设计,形成面向开发的软件需求说明书,负责软件项目招标的技术架构需求的编写。
2.对应用系统进行代码维护,对发现的缺陷进行修改。
IT社社团计划书 第7篇
为了进一步管理好社团的工作,加强各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使社团能够更好的发展下去,使更多热爱IT的学生参加,我社将会加大力度管理新生,社团活动社团内部管理等工作,充分的使各管理人员提高管理的积极性,确保能使我社更好地发展起来,使我社能够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一.管理好社团成员纪律的工作
1、IT社交流时间为每周一、三下午5:10-6:30分。社员不得迟到,不得早退,不得缺席。
2、社员有事应向社长或各管理人员报告,并登记好。写明请假原因
3、不得带不是本社的人来IT社,以免乱了纪律
4、IT社社员不许出现打架,偷窃,等严重违反校纪校规的行为,第一次警告,如有第二次将其逐出社团
5、社员如有良好建议可对各管理人员提出望各新生遵守好以上规定。
二、我社会积极参加校内的活动,如在校庆元旦等晚会中参与活动,我社将会多开设一些校园活动。例如举办校园电子竞技大赛,与其他学生交流,这样不但可以使自身能力有所提高。也可以从其他方面学习到很多东西。
三、建立社团小组。定期开展交流活动。
it开发计划书 第8篇
与传统投资项目相比, IT投资项目存在高不确定性、多阶段性, 以及高风险的特点。以NPV为代表的传统的技术经济评价方法在评价IT项目时, 存在着诸多问题。如不能够及时根据环境的变化对项目预期现金流进行调整;难以有效确定贴现率 (预期回报率) ;没有考虑项目的投资机会价值, 也没有考虑项目的竞争者, 以及外部经济环境因素。因此很多学者对传统的技术经济评价方法进行了改进, 引入了实物期权评价方法、动态规划法、博弈理论等。但在IT开发项目的实际工作中, 项目投资的实施主要是由主导信息技术的专业人员来推动, 因此以往的研究往往把主要精力放在技术评价和实施上, 对其经济评价的探讨有所忽略, 即使进行这方面的分析, 大多也停留在几个定性的、概括性的、分散的指标上, 并没有形成一套系统的、完整的框架体系。我们在众多学者的研究成果基础上, 对IT开发项目的技术经济评价的框架体系进行了系统化研究;认为, IT开发项目段技术经济评价应包括财务价值评价和不确定性评价, 传统的财务价值评价法是通过计算项目经济效果的评价指标, 如净现值、投资收益率、投资回收期、内部收益率等, 对项目进行评价, 但这些指标不能有效的体现IT开发项目的高不确定性、多阶段性的特点, 因此, 对IT开发项目进行财务价值评价需要在传统财物价值评价的基础上引入实物期权模型进行扩展评价。
二、IT开发项目的实物期权评价
1. IT开发项目所包含的实物期权类别
IT项目开发可以看成是由一系列序贯开发的小项目所组成, 这一观点在软件开发项目管理中已被广泛接受。我们可以用图1表示IT开发项目在生命周期内的分阶段现金流量图。
上图中, 是决策点;是一个投资等待期; (i=1, ...n) 是第i阶段投资成本的现值之和;是第i阶段投资所带来的相应的收益期望现值之和;是第i阶段的投资执行时间, 一般情况下, 是项目管理人员根据项目特点, 以及经营管理要求来确定的。
由图1可以看出, IT开发项目是分阶段投资的, 前一阶段的决策决定了后继阶段的开发投资, 所以在前一阶段的经济评价中, 应考虑本阶段的决策所带来的后继阶段投资机会的价值。从这一观点出发, 我们可以分析在IT开发项目的不同阶段, 项目可能包含如下实物期权。
(1) 在IT项目投资决策时, 也就是项目生命周期的点, 项目内含一个等待 (wait) 或推迟 (defer) 开始的实物期权, 这相当于一个美式的看涨期权 (Call option) 。该期权的执行条件是, 推迟项目可以使得管理人员获得更多 (额外) 的有关项目的信息, 在此基础之上, 有利于管理人员采取管理行动;而且, 一般来说计算机硬件、软件的价格会随时间迅速下降, 推迟项目就有利于降低开发成本。但同时也应看到, 推迟项目也可能导致项目收入的损失和企业竞争优势的丧失, 即推迟项目具有机会成本。在项目决策时, 应综合全面考虑这两方面的因素。
(2) 在IT项目开发 (或再开发) 阶段, 也就是项目生命周期的之间t1-tn, 在这一阶段, 项目具有更大的管理柔性, 项目可能包含的实物期权有:等待期权;推迟或中止下一阶段的开发;若不期望的情况出现, 并且继续下去, 则可完全放弃该项目;根据新掌握的信息, 扩展或缩减项目;发现新派生项目的投资机会。由此可以看出开始或最初的投资, 为将来项目进一步的升级 (投资) , 提供了基础和选择的增长期权。
(3) 在IT项目的完成阶段, 也就是项目生命周期的T点, 项目还可能包括中止 (出售) IT项目的期权;或由于条件变化, 进一步升级IT项目的机会。
IT项目的投资行为, 可以看成是一系列不同时点上的实物期权序列来构成的。每一时点上的期权实际上是一个组合期权, 或称分阶段期权, 它由IT项目中所包含的上述各项期权所构成。因此, IT开发项目中最有价值的期权可总结为以下三种:等待期权、增长期权和分阶段期权。
2. IT开发项目中实物期权价值的计算
Trig eorgis等学者最早提出扩展的NPV (ENPV) 的思想, 即在投资项目的价值中应包含两传统的NPV和项目的内含实物期权价值。因此我们可以理解为, 实物期权价值的计算并不是对传统净现值法的否定, 而是在此基础上的扩展。
由于IT开发项目中包含的期权序列中, 前后期的单独期权是相互依赖的 (后期投资受前期投资的影响) , 而且期权的总数随着项目存续期的延长而增多, 因此无法直接应用布莱克-斯科尔斯定价模型和二项式公式进行计算, 必须寻找新的求解方法。在现有文献中, 有许多数优化模型发展起来了。这些优化模型放松了布莱克-斯科尔斯模型和二项式基础模型的一些限定条件, 对模型进行了扩展, 从而更适合IT项目的评价。主要有Margrabe模型和Geske模型, 下面我们说明两类模型在IT开发项目中的具体表现:
(1) Margrabe扩展模型
在图1的点, t0是项目的决策阶段, 项目投资的扩展NPV的价值应包括以下三个部分:①项目第1阶段 , 分阶段期权价值 (用K1交换的R1价值) , 用符号 来表示;②等待期权 (项目等待开始的 期权价值) , 用符号来表示;③项目在第1阶段上投资所带来的后继阶段投资机会的价值, 即相似于欧洲式买入期权的增长期权价值, 用 符号表示。
在ti阶段, 项目的扩展NPV的价值包括二部分:①项目在第i阶段, 分阶段期权价值 (用Ki交换Ri的价值) , 用 符号来表示;②后继阶段投资, 所产生的增长期权价值, 用 符号表示。
项目投资的扩展NPV的价值用符号来表示。通过以上分析总结, 可以得出如下公式:
由于在第i阶段项目包含的增长期权的价值, 就其后继投资机会的扩展NPV的值, 所以有:
在项目的第一阶段, 项目推迟期权的价值为:
将式2代入式1得:
从 (式4) 可以看出, 确定的关键, 是确定的价值。Ma rg ra b e最早提出和研究风险资产的交换期权定价问题, 扩展了Bla c k-Sc hole s模型, Kuma r将这一模型运用于一个MIS (管理信息系统) 项目的经济分析之中。Margrabe的定价模型公式为:
上式中, σi是Ki和Ri的标准差之和N (d1) 、N (d2) 是d1和d2处的正态分布概率。在计算出项目各个阶段的期权价值之后, 就可计算出各阶段投资的扩展NPV值: 。
(2) Geske扩展模型
前一个买权C, 具有时刻以执行价格I1买入标的资产的权利。另一个买权S, 其标的资产当前的价值为V, 它具有在T2时刻执行价格I2买入该标的资产的权利, Geske推出以下计算公式:
其中, N1是一维标准正态分布的累积分布函数N2 (a, b, p)
是二维标准正态分布的累积分布函数, a, b为积分上限, p为相关系数;是标的资产V的临界值, 如果V>, 复合期权将被执行, 否则, 复合期权不执行。这里可以通过求解下面的方程得到:
其中, t=T2-T1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 如果项目的成本是确定的, 则式5就变成标准的B-S定价模型;如果项目是单期权, 则式7就变成B-S定价模型;如果执行期权将导致技术的获得单没有进一步期权的执行, 则式7将简化为Margarbe扩展模型。因此Geske扩展模型更为通用。在实际应用时, 我们要根据评价项目的实际情况来选择适合的模型计算。
三、案例分析
1. 项目情况简介
某大型企业集团通过多年的信息化建设, 建成了一个畅通的网络、多个分专业应用的数据库综合信息系统, 但是, 该项目也存在不利的方面, 如果建立新的信息系统, 需要首先改造原有的日度业务处理程序, 建立新的源头数据库, 在此基础上应用新的数据管理系统, 这些需要较大的成本投入;有利的方面是转换到新的业务系统方式下, 除了业务处理速度更快, 产量和销量提高等直接的效益之外, 如果几年后产品市场看好, 系统运行状况良好, 可以继续建立基于WEB的综合业务系统。如果企业选择不对原有业务信息系统进行改造, 就失去了和同行业在相同信息技术水准下的竞争, 也得不到上述三方面的好处;如果马上同时进行日度数据处理系统和综合业务系统, 则风险太大, 投资一旦做出就无法全部收回。项目决策者直觉地感到为了公司的战略价值对项目进行投资能在将来提供增长的机会, 项目可以分阶段进行, 只有当系统运行良好并且市场证实进行后续投资是能够盈利的时候, 才会投资于后续阶段。经过仔细研究, 该项目的投资可以分三个阶段进行:
项目从2007年初开始建设, 第一和第二阶段的建设需要2年, 第三阶段的最迟实施时间为2010年, 预计整个项目生命周期为10年, 项目期末没有净残值;各阶段成本支出都在年初付出, 各阶段收入都在年底获得。经过分析计算, 该项目预计净现金流量如图2所示:
2. 项目财务评价
(1) 传统净现值
根据图2给出的现金流量, 如果只进行初始项目 (第一和第二阶段) 的投资, 按10年的寿命计算, 无风险折现率为5%, 经风险调整的折现率为20%, 则项目净现值为:
后续项目 (第三阶段) 投资的净现值为:
负的NPV值使得初始投资项目自身毫无吸引力.整个后续的投资项目看来也无优势可言, 按照标准的NPV法则, 项目净现值小于零, 建议应该放弃该项目投资。
(2) 扩展净现值
首先考察初始项目包含的增长期权的价值, 按照实物期权的理论, 在初始项目投资的起点 (2007年) , 对于后续投资项目, 其投资机会的价值等于一个期限为T=3年, 约定价格为K=860万元, 无风险收益率r采用短期国债的收益率5%, 以追加投资后产生的正现金流的现值作为标的物的当前价值, 即买方期权价格。追加投资后产生的净现金流在t=2010年时为1330.78万元, 折现到t=2007年, 得到R=1149.53万元。至于项目价值的波动率, 主要从本企业的总经理和项目经理处获得, 以及对其历史收益率进行简单的统计计算, 获得波动率范围为0.45-0.90, 我们取。运用Margrabe模型定价公式, 我们可以计算出该项目所包含的增长期权的价值。
计算结果如下:
增长期权的价值为:V=558.03 (万元)
初始项目投资的扩展净现值=-201.8+558.3=356.23 (万元) 。显然, 项目的扩展净现值使得初始项目的投资相当有吸引力。
3.项目不确定性分析-敏感性分析
由于该项目的净现值为负值,项目的扩展净现值为正值,或者说项目所包含的増长期权价值为正值,所以,我们对影响期权价值的两个关键因素(T和σ)进行敏感性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一下该因素对决策结果的影响程度。
(1) 期权价值对T=3、4、5,σ=0.5时的敏感性分析
(2) 期权价值对T=3, σ=0.4-0.9 (每次增加0.05) 时的敏感性分析
在本实例中, 增长期权的价值对T较不敏感, 如表1所示, T从3年到5年期权价值只增加了106;期权的价值对波动率σ比较敏感, 如表2所示, T=3且σ从0.4-0.9变化, 期权价值增加了246.9。
四、结论
技术经济评价的内容包括财务评价和社会效益评价两个方面, 对于IT开发项目来讲, 因为其处于IT产品的开发阶段, 其社会效益非常小甚至为零, 因此, 对于IT开发项目, 其技术经济评价主要是财务评价, 具体又可以分为财务价值评价和不确定性分析。财务价值评价主要从项目的经济价值方面来对项目作出评价, 它的具体评价方法可以采用扩展NPV评价模型;不确定性分析主要评价项目所包含的风险性大小, 它的具体评价方法可以采用敏感性分析、盈亏平衡分析等方法, 也可以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选择其中一种。技术经济评价的最终结果为该项目的最终决策提供依据。
摘要:首先分析了传统技术经济评价方法在IT开发项目中的应用, 在此基础上, 把实物期权评价方法引入到IT开发项目的技术经济评价当中, 详细研究了IT开发项目中所包含的实物期权类型, 以及各种实物期权的计算方法, 形成了IT开发项目的扩展NPV财务价值评价模型;对IT开发项目进行技术经济评价的一般内容框架进行了系统化, 并通过案例说了其运用方法。
关键词:IT开发项目,技术经济评价,实物期权
参考文献
[1]Wen, H.J and Sylla, C.A Road Map for the Evalu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vestment, In:Mahmood, M.A.and Szewczak, E.J. (Eds.) Measur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vestment Payoff.New York, USA, Idea Group Publish.1999.
[2]Trouit, M.D.and Rai, A.A New Efficiency Methodology for IT Investment Analysis Studies, In:Mahmood, M.A.and Szewczak, E.J. (Eds.) Measur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vestment Payoff.New York, USA, Idea Group Publish.1999.
[3]Rolland, E.and Maghroori, R.Enhancing Corporate Investment Decisions for IS/IT:The Role of Leadership Strategies, In:Mahmood, M.A.and Szewczak, E.J. (Eds.) Measur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vestment Payoff.New York, USA, Idea Group Publish.1999.
[4]余胜哲, 实物期权理论应用研究中的问题分析[J], 科技创业月刊, 2007 (3)
[5]宋廷山.互斥方案经济效果的决策评价[J].现代经济信息, 2008 (8)
[6]宋廷山.经济预测与决策方法及其计算机实现[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2006
[7]郭思亮.IT投资项目的技术经济评价模型及应用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0 (19)
it开发计划书 第9篇
【关键词】IT文档编辑;高职教育;教学
Abstract:Past basic computer education and vocational undergraduate or blurred the boundaries between vocational education, computer science and non-teaching computer science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Teaching this course through a series of reforms aimed to enable students to get more skills training, course content can be fully combined with industry needs, the content of teaching followed by changes in the market.
Keywords:IT document editing;vocational education;teaching
《IT文档编辑》这门课程是本校针对计算机专业学生开设的,将过去传统的计算机基础课程重新设计,旨在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信息素养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熟练地掌握操作应用办公软件的职业能力。
以往的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没有以岗位分析与具体工作过程为基础设计,工学结合不到位,与普通本科和中学计算机基础教育没有明显的区分,忽视了实用性,脱离了实际工作需求。
因此,我们在开设本课程的时候就以就业为导向,依据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国家职业大典的相关内容,遵循岗位要求的原则,以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突出高职高专职业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的要求,来制定我们这门课程的课程体系和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课程标准,建设课程资源,实施教学活动。
我们本着“实践性与应用性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学生与企业、社会相结合”的原则,将实际操作案例引入教学,思路清晰、结构新颖、应用性强。具体来说,我们从一个典型公司具有代表性的工作部门出发,设置了行政部、人力资源部、市场部、财务部、物流部等5个工作情境。
此外,我们还分析了IT企业文秘及销售岗位等多种职业的工作任务,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公司文员的真实工作内容构建教学情境,将办公软件的使用与应用文写作二者有机结合,以真实案例为教学内容,提炼出具有代表性的二十个案例,并总结教学实践和教改经验,精心设计本课程,将讲解知识、训练技能和提高能力三者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情境中学习操作方法,训练操作技能,积累工作经验。具体如图1所示:
通过案例的形式,我们对office2003中的word、excel、PowerPoint和outlook等软件的使用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在知识点的选择上突出实用性、典型性和层次性,满足不同基础学生的要求。每个案例都采用“案例分析-解决方案-拓展案例-拓展训练-案例小结”的结构。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展开教学,将任务与知识点相结合,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学习知识,从而能更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达到增强学生操作能力的目的。根据本学科的教学特点和目标要求并结合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我们科学的设计了教学“任务”,综合选用讲、练结合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多动手、多思考、多实践,从而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课程实施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过程,创设真实工作环境,融“教、学、做”为一体。
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我们将理论知识的学习与职业道德修养相结合,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养的养成。根据制定的课程标准,主要从操作技能方面,选择课程的内容,满足IT文秘及相关岗位的需求。
过去的教学,我们都是以“一半理论、一半实验”的教学组织形式来完成,教学手段单一。在本课程的教学实施中,我们把IT文档编辑课程的教学过程全部安排在机房完成,做到因材施教,灵活运用多种恰当的教学方法,有效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与实践;开展体验性学习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发展。实施以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的教学方法,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以问题为中心。在宏观上,我们采用案例引入、问题牵引、任务分解等方法,微观上实行启发式,讨论式、开放式、探究式、实践式等教学方法,引导发现、案例教学、自学辅导等手段;有效地使用数字模拟、网络信息、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中,我们做到“三位一体”,即传授学生知识、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每一堂课的教学活动我们都是以六步教学法来组织的,包括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估。先简明扼要的分析案例的背景资料和要做的工作,再通过讨论给出实现案例的详尽操作步骤,接着让学生自行完成任务,加强对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另外再补充或强化案例中的知识和技能,让学生选择性的进行练习,最后对所有知识技能进行总结归纳。
通过这一系列的改革,课程实现了“以案例群覆盖知识面,以项目体系构建教学布局”。新的教学案例全部来自现实工作或企业实际需求,并通过案例对相关知识进行整合应用。通过新的教学改革实践,我校的学生对教师的认可度有了提高,对知识的掌握也有了长足的进步。
参考文献:
[1]刘艳丽,深圳职业技术学院,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开发与实践,2010年.
it开发计划书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