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环水处理范文

来源:开心麻花作者:开心麻花2025-09-181

环水处理范文(精选12篇)

环水处理 第1篇

1 常见的循环水处理工艺简介

在工业循环冷却水系统运行过程中, 由于水分蒸发、风吹损失等情况使循环水不断浓缩, 其中所含的盐类超标, 阴阳离子增加、p H值改变, 致使水质恶化, 而循环水温度、p H值及营养成分会促进微生物的繁殖。对此, 必须采取循环水处理工艺进行有效处理。以下就常见的循环水处理工艺进行探讨和分析。

(1) 有机阻垢剂, 该种循环水处理工艺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循环水容纳微溶盐类的能力, 与加酸处理相配合, 循环水的浓缩倍率就会增加, 与石灰处理配合, 循环水的浓缩倍率将进一步增加。

(2) 缓蚀剂, 与聚磷酸盐相比, 单一的有机阻垢剂, 尤其是有机膦的使用极易产生腐蚀效应, 所以选择阻垢剂时应注意相关事项, 应用过程中应加缓蚀剂, 如MBT、BTA、锌盐等。

(3) 杀菌灭藻剂, 海水型次氯酸钠发生器的应用, 使得工业企业的杀菌灭藻更加经济安全, 而且操作方便简单。这种杀菌灭藻剂没有氯气泄漏的危险, 安全性高, 但是这种杀菌灭藻剂的含盐量较高, 对于浓缩倍率高的工业企业易带来腐蚀的隐患。氧化氯的杀菌能力强且作用快, 杀菌效果不受p H影响, 是极具发展潜力的杀生剂。臭氧杀菌能力强, 采用空气和电就能生产, 没有废物排放, 应用过程中不会产生有毒的污染物, 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2 应用于循环水排污水回用方面的主要工艺

2.1 UF+RO双模法

当前在循环水排污水中应用最为普遍的循环水处理工艺就是UF+RO双模法。以某化工企业的地下深井水作为循环水补充水源, 采用UF+RO双膜法处理工艺进行循环水排污水, 处理后, 淡水和深井水均返回水塔做循环水补充水。通常情况下, 化工企业循环水的含盐量较高, 采用双膜法可以以过滤工艺对循环水排污水进行脱盐处理。具体流程分为:循环排污水经沉淀后进入清水池, 然后通过水泵输送到纤维过滤其进行过滤, 然后再送入超过滤系统进行过滤, 过滤的水送入反渗透装置进行脱盐处理, 脱盐后的淡水返回水塔作为循环水补充水。

采用双模法可以有效改善化工企业循环水含盐量高的缺陷, 从而在循环水含盐量不变的情况下, 增加循环水浓缩倍率, 有效降低化工企业水资源使用量和废水排放量。

2.2 石灰软化配合离子交换与RO处理工艺

化工企业在对企业排放废水进行处理时, 出水是经化学处理系统处理后的原水和辅机冷却水的补水。废水处理系统工艺流程:循环排污水经缓冲后进入清水池, 在清水池中加入石灰和凝聚剂可以将废水进行软化处理, 经软化后的水进行过滤, 过滤后送入钠离子交换器和弱酸阳离子交换器进行二次软化处理, 处理后的水送入反渗透系统进行脱盐处理, 处理后回用作为锅炉补充企业循环水系统水源。

该项循环水处理工艺是利用石灰软化和离子交换软化来处理循环排污水, 废水经过滤装置前, 其硬度被消除, 能够有效提高反渗透系统的回用率。而部分废水则可以作为钠离子交换器的再生用水, 使得整个处理系统的回用率大大提升。但是, 该种处理工艺较为复杂, 与其他处理工艺相比, 设备系统繁杂, 占地面积大, 加之采用先进的离子交换软化技术, 增加了系统运行成本, 交换器产生的酸性废水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2.3 微滤处理

微滤处理工艺在循环水排污水回用中的应用流程为:循环排污水经原水箱的水质水量调节后进入微滤装置, 其自带的混凝器和化学清洗设备等可以将循环排污水进行絮凝处理, 然后送入微滤主体装置进行过滤, 从而降低排污水中的悬浮物、有机物及胶体硅, 经过滤处理后可以直接作为循环水补充水。这种处理工艺可以提高水质, 满足企业循环水系统的供水需求。

微滤处理工艺与其他过滤回用处理系统不同, 其具有更高的技术选择优势, 可以有效替代常规回用工艺流程中的工艺设备, 减少工艺处理的工序, 提高处理系统效率, 同时能够提高水质。微滤处理工艺具有处理环节少、占地空间小、运行维护便捷、处理效率稳定、去除有机物和金属物对膜的污染等优点, 而且该种处理工艺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能够减少系统运行成本。

3 结语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 循环水处理工艺将会越来越多, 同时也会越来越先进。当前, 循环水处理工艺在循环水排污水回用方面的应用依然存在一些缺陷与不足之处, 但是总体来说, 循环水处理工艺的应用, 大大缓解了工业企业中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节约了大量水资源, 为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随着循环水处理工艺不断发展和提高, 其在循环水排污水回用中的应用将更具工业化应用价值。

摘要:当前, 化工企业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加剧,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降低化工企业外排污水对环境的污染, 降低排污水的处理成本, 本文将循环水排污水作为处理对象, 对其进行分析和研究, 并探讨循环水处理工艺在循环水排污水回用方面的应用, 使化工企业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本文就循环水处理工艺在循环水排污水回用方面的应用展开讨论, 分析循环水处理工艺的常见类型及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

关键词:循环水处理工艺,循环水排污水回用,应用

参考文献

[1]王以周, 李爱学.浅析炼油厂循环水处理工艺的实际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3 (4)

[2]周江红, 郜生法, 郎会学, 等.电厂汽机循环水处理工艺与化学水处理工艺联合应用[J].节能, 2010 (2)

化工厂循环水的水质处理 第2篇

A、阻垢杀菌

循环水在使用过程中由于降温的需要,少量的水在冷却塔中蒸发,而盐分仍留在系统中,产生盐类浓缩作用。同时由于热水与空气充分接触,使循环水中二氧化碳逸出,从而破坏水中碳酸平衡状态,引起水质不稳定,在系统中产生结垢和腐蚀现象,因此必须对水质进行稳定性处理。外界的污物(如有机物、微生物、藻类)也会影响水质。

水垢主要是水中的碳酸钙和氢氧化镁等在换热器及管道形成沉淀物,天然水中含有一定数量的钙镁的重碳盐类和游离二氧化碳。他们在水中存在下列平衡:当水中原有二氧化碳大量逸出时,则破坏了上述平衡状态,使反应右移动。产生了碳酸钙沉淀,趋向与产生水垢,在循环水中二氧化碳不发生损失的前提下,但当水温升高后,由于平衡二氧化碳的需要量升高,也会使水具有产生水垢的性质。反之,当水温降低时,水中二氧化碳的需要量降低,如果低于水中二氧化碳含量,则此时水中的二氧化碳具有侵蚀性,使水具有腐蚀的性质。另外循环水中微生物和藻类的生长,使管道内产生大量粘垢,它即妨碍了热的传递,同时也造成了强烈的腐蚀。为了保证水质的稳定,采取的主要方法是向水中投加阻垢剂、缓蚀剂和杀菌剂。目前我循环水场采用补软化水式,暂时未投加药剂。

B、为了保证循环水场的水质,设置了旁流过滤,过滤后的水进入吸水井,以减少循环水中的悬浮物的含量。为了防止矿化度较高的补充水在工艺设备冷却系统中结垢,定期加阻垢剂,设加药系统。旁滤罐填料层(由下而上)第一层砾石d=32-64mm厚280mm 第二层砾石d=16-32mm厚150mm 第三层砾石d=8-16mm厚100mm 第四层砾石d=4-8mm厚100mm 第五层砾石d=2-4mm厚100mm 第六层砾石d=0.5-1.2mm厚700mm 补充水及排污:

循环水处理在火力电厂节能中的作用 第3篇

【摘 要】目前,节能理念已经深入到了人们的生活中,各行各业都开始也进行了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的改革,以达到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目的。而且当前,在火电厂的生产运行过程中,对于冷却水的用量很高,因此对于水的循环利用不但避免了水资源的浪费,还有利于经济的发展。本文通过对循环水处理技术进行简要的介绍,讨论了循环水处理技术在火电厂中的应用和对节能的管理中的作用,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节能;循环水处理技术;火力发电厂

0.引言

水资源是人们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在人们生活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的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而且占全球总水量的6%,在世界上排行第四。但是我国也是一个缺水十分严重的国家,这主要是因为我国人口众多,人均占水量只有世界水平的四分之一,而且分布地区很不均匀,有许多地区常年处于干旱的情况,这个工业生产和生态环境都有着一定的影响,因此对于水资源的节制是很有必要的。

1.节能的概念

随着环境的破坏和能源的减少,人们也逐渐认识到能源的重要性,因此人们在生活生产中不断提出节能的口号,并且近几年,我国也开始提出了“低碳生活”和“可持续发展”等节能方面的战略发展。节能的主要是为了尽可能的减少人们在生产生活中的能源消耗,实现对其能源的管理,在技术上和经济上都采用合理的手段,减少各个环节的能量消耗和损失,从而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的,使得社会改变传统的发展方向,朝着节能的目的强行。

目前,节能已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并且也已经制度出了相关的法律法规,来对人们继续约束,对环境进行一定程度的保护,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而且人们也已经自觉的拥有了一定的节能意识,这对我国经济发展有着绝对性的作用。

当前,火电厂对燃料和水资源都有着很大的消耗,因此我们在对燃料进行节能措施的保护的时候,也要考虑到水资源的节省,这不但有了有利于电力行业的发展,还推动了当前节能技术的进步。因此在火电厂发电的时我们不但要采取节水措施,还要充分的利用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这样才能做到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2.火力发电厂

火力发电厂又被人们称之为火电厂,它主要是通过燃料燃烧产生的热能,把水转化成水蒸气,在蒸汽压力的作用下推动汽轮机的转动,使得热能转化成动能,从而带来发动机的运转产生电能。其实工作原理很简单就是通过汽水系统和燃烧系统的配合使用,达到能源的转换,让热能转化成电能,起到电能生产的目的。

火力发电是一门比较久远的发电技术,它起源于19世纪70年代,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在20世纪30年代的时候已经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和广泛的使用。由于不断的发展与进步火力发电技术越来越成熟,现在也已经成为电力主要的来源。不过火力发电也存在着许多的确定,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对资源的消耗也十分的大,对不可再生能源有着一定的影响。而且在火电厂中消耗的不只是矿产资源,还要大量的水资源。在我国火电厂中冷却水消耗的总量就占整个发电工程的90%以上,并且当前水资源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因此循环水系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使用循环水时,也对热力系统有着一定的影响,有可能或影响发电设备的发电效率,所以我们在进行循环水处理的时候,一定要注意。

3.现代循环水处理技术

3.1过滤法

过滤是最常用的旁流处理方式,它的处理能力通常是循环水总量的2%-5%,可以除掉水里面含有的大部分悬浮固体、粘泥和微生物等,但是降低不了水的含盐量和硬度,反冲洗时可以将杂质随着反洗水一起排出系统,反洗水的杂质浓度远高于排污水的,所以消耗的水量较少,通过过滤可以显著降低排污量。

大型循环水系统一般采用重力无阀旁虑池,以无烟煤和石英砂为滤料,滤速只能控制在10m/h以下,悬浮物浓度只能控制在10mg/l以下。与石英砂相比,纤维滤料具有孔隙率较高、孔隙分布合理以及比表面积大等优点,滤速可高达20-85m/h。纤维柔软且具有可压缩性, 随着水流阻力的增大而逐渐被压缩, 使滤料上层受力小、孔隙大, 下层受力大、孔隙小, 使得纤维滤料纳污量大、过滤周期长。[1]

3.2膜分离技术

通常所说的膜分离法,是指用天然或人工合成的高分子薄膜,以外界能量或化学位差为推动力,对双组分或多组分的溶质和溶剂进行分离、分级、提纯和富集的方法。膜分离技术特点:

3.2.1不发生相变,与其他分离技术相比能耗低。

3.2.2在常温下进行,尤其适用于对热敏感的物质。

3.2.3适用范围广。除了有机物、无机物、病毒、细菌、微粒外,还适用于特殊溶液体系。

3.2.4分离装置简单,易控制、易维修。

缺点:

对水质要求高,压力波动会将分离膜破坏,易堵塞、污染。一次性投入成本高,膜分离法不适用处理大型电厂的循环水系统。

3.3化学法

化学法又叫化学沉淀软化法,是一种采用石灰—纯碱来降低水中的碳酸盐硬度和非碳酸盐硬度的方法。使得水的降低浊度和硬度的同时降低。一些电厂的循环水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各种离子及悬浮物含量不断增大, 导致水质稳定效果下降。在电厂循环水系统中应用石灰软化—混凝沉降及二氧化碳相结合的方法可以使循环水的硬度和浊度降低,而且能够重新返回循环水系统。

3.4离子交换法

弱酸阳离子交换树脂在水质软化处理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弱酸树脂的羧酸基团对Ca2+、Mg2+具有较大的亲和力,能有效降低水中的碳酸盐硬度, 可以有效防止碳酸钙垢的生成,并且其工作交换容量可达到强酸树脂2倍以上。另外,由于补充水中的悬浮物被除掉,减少了行程结垢的晶核,更有利于组织结垢。但是,水中悬浮物和有机物的存在对树脂的运行周期产生严重的影响, 另外树脂价格较高、操作复杂。[2]

4.循环水处理在电厂节能中所起的作用

在开放式的循环水冷却系统中,循环水通过冷却水塔冷却,在冷却过程中会有大量的水分蒸发掉,这样循环水就会不断地被浓缩。

根据以往运行经验可以得出,浓缩倍率越大,补充水率越小,但是浓缩倍率的提高的作用有限,当其到一定程度时,进一步提高对降低补充水率所产生的作用不大,而且提高浓缩倍率的提高与循环水处理技术和投资成本密切相关。

采用弱酸阳例子交换水给循环冷却水作补充水,同时往循环水中加入一定浓度的缓蚀阻垢剂可使循环水的浓缩倍率提高到3.5-4倍左右,采用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减少凝汽器铜管的腐蚀结垢,而且可以最大程度的节约水资源。

通过改变循环水处理方式,保持循环水良好的水质,维持凝汽器换热管的清洁度,提高凝汽器的真空度,从而提高电厂汽轮机部分的发电效率。在循环水的进水温度一定时,凝汽器的换热效果越好,汽轮机的排汽温度就会越低,凝汽器的真空度也会越高。凝汽器的换热能力与换热面的清洁程度密切相关。循环水侧的结垢、污染及腐蚀物都会影响凝汽器的换热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汽轮机的排汽温度及其真空度,进而影响整个机组的发电效率。

5.结论

由此可见,在火电厂中的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处理,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不但大幅的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起到了良好的节能效果,还促进了电力行业的经济发展。但是,我国火电厂在进行循环水处理的时候还是存在一定的不足,对汽水系统的发电率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因此,我们在进行循环水的处理过程中,一定要保证凝汽器的清洁,减少循环水中的杂质,从而降低汽水系统中的温度和压力,这样才能很好的提高热效率。所以,我们还要在实践中不断气探索,从而促进我国节能技术的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席朝辉.火电厂开式循环冷却水高频电磁阻垢研究[D].重庆大学,2011.

如何做好循环水处理工作 第4篇

1 当前我国工厂循环水处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水质较差且COD值偏高

由于化工厂在生产的过程中会排放出大量的污染物质, 在这些污染物质中经常会有一些生产化工产品的主料, 这些污染物不但具有较高的浓度还具有极强的腐蚀性, 企业为有效对开展水循环工作就必须对污水进行处理, 为有效降低污水的腐蚀度就必须在污水中添加一些缓蚀剂, 这些缓蚀剂的添加虽然能够有效降低污水的腐蚀度, 但是很可能够会产生一些更难消除的沉淀物质, 净水设备也很可能会受到污染, 污水处理的效果难以达到。

1.2 污水的浓度倍数较低

由于化工厂在生产的过程中的需水量较大, 虽然污水中的污染物含量较低但是由于与大量的污水的混合致使污水排放量较大, 微生物的数量超标而水质较差, 大量的污水的排放不但会造成大量的干净的水资源的浪费还会导致循环水设备由于工作时间过长而出现一些问题, 污水的浓度倍数较低还可能会造成污水的处理不彻底, 给循化水处理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

1.3 循环水系统易受到污染

在进行循化水的处理工作时可能会由于化工企业在生产的过程中不注重对生产原料的管理而导致生产原料的泄漏, 循环水系统中长期漏入化工介质会导致循环水设备出现一些问题, 例如, 循环水设备可能会由于受到污水中的一些腐蚀物质的影响, 设备的使用寿命大大下降。另外, 在进行污水处理的过程中污水中的一些物质例如油污、化学成分等都会在设备的表面积累, 这些成分会为一些微生物及细菌的成长提供一些有利的条件, 这些有含物质的滋长会致使循环水处理设备的处理水效果下降, 不能够保障循环水处理工作的有效实施。

2 如何做好循环水的处理工作

2.1 加强对水垢处理的研究

再进行循化水的处理过程中为有效控制水质的酸碱度就必须对循化水进行有效的中和与浓缩, 在进行浓缩的过程中很容易产生一些水垢, 对这些水垢的有效处理能够提升循环水的处理水平与质量。在对水垢进行处理时, 一方面要对水质的状况进行整体的把握, 注重对污水的浓度倍数进行有效的研究, 采用合理的方法将浓度控制到一定的范围内;另一方面, 应注重对结合水垢的特点来进行水垢处理药剂的选取, 使用有效、安全的药剂来进行水垢的处理;最后为保证水垢处理工作的高效性应注重结合现代科技, 对水质处理进行实时的监控与研究, 提升水垢处理的水平。

2.2 加强对处理药剂的选取研究

在进行循化水处理工作时不仅需要一些循环水处理设备还需要一些高效去除污水中的有害物质的药剂, 这些药剂不仅包括缓蚀剂还包括阻垢分散剂, 由于污水中含有大量的腐蚀性物质, 这些物质会给水循环工作带来较大的困难, 为有效控制腐蚀现象应在污水中投放大量的缓蚀剂, 为有效提升药剂的污水处理水平应对水质状况进行充分的调查与研究, 做好信息收集工作, 有效提升缓蚀剂的污水处理水平。为保证循环水处理的质量在进行污水的处理时应该做好阻垢分散工作, 有效降低水垢的含量, 注重阻垢分散剂在水垢处理中的应用, 在使用这一药剂前应对水质的状况进行全方面的考察与研究, 根据水质的特点来进行相应的药剂的选取, 提升水垢处理的效果。

2.3 加强对循环水处理设备的清洗与水质的检测

在长时间的循化水处理工作中, 污水中的一些污染物可能会附着在循环水处理设备的表面, 这对循环水处理设备的处理效果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化工企业在进行循环水的处理过程中应做好循化水处理系统的清洗工作, 选取合适的药剂例如分散剂和柠檬酸并采用较为先进的清洗技术如“预膜处理技术”来定期对系统进行全方位的清理, 保证系统的清洁性, 提升系统运转的效率。在进行循化水的处理时还应该注重对水循环处理工作的监控, 注重循环水处理管理制度的建立以及相关的工作人员的管理, 定期对管理工作进行检查与评价, 注重相关监督机制的建立。

综上所述, 循化水处理工作的有效开展不仅能够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以实现全面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还能够促使大部分化工企业的生产成本的降低与生产效率的有效提升, 在进行循环水处理工作中应注重加强对各方面事务的管理与协调, 促使企业管理水平的有效提升。

摘要:为有效提升我国的水资源的利用率, 更好地应对水污染的严峻形式, 应注重对循环水处理工作的管理, 加强对当前我国工厂循环水处理中存在问题的研究, 在对污水进行处理的过程中注重新技术及新材料的引入, 提高循环水的处理水平。

关键词:问题,水垢,药剂,水污染

参考文献

[1]王以周, 李爱学.浅析炼油厂循环水处理工艺的实际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3 (04) .

[2]黄代学, 徐霞.微电解与全自动示踪加药技术在循环水处理中的应用[J].化工设计, 2013 (04) .

环水处理 第5篇

为了确定混凝气浮法处理炼油循环水排污水的可行性,在几种常用混凝剂中通过试验选定无机混凝剂PAc,配合有机PAM使用,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混凝剂的.最佳使用条件,在此条件下通过试验确定混凝沉淀法的效果,最后用混凝--气浮法处理炼油循环水旁滤反冲水,结果表明使用混凝--气浮法处理这种废水并回用可以满足要求且有明显优势.

作 者:王科 刘光利 杨岳 李常青 作者单位:王科(宝鸡文理学院,地理科学与环境工程系,陕西,宝鸡,721007)

刘光利,杨岳,李常青(中国石油,兰州化工研究中心,甘肃,兰州,730060)

山环水绕调景岭 第6篇

第一次听说这个名字——调景岭,在我的想象中,无论怎么想,都是美的。

它其实还有一个更美的、充满了诗意的名字——照镜岭或照镜环。这也是这里可考的最早地名。如果你能走到这个地方看一看,你会惊奇地发现,还没有哪个地名,可以这样形象地把某个地方的地貌化成一幅具体的图景——

这是一个山环水绕之地,三面环山,一面朝着大海开启。山,远看像月球上的环形山;海,浑圆如镜,平静无波。海水映照着环形的山岭,如同镜子照出来一样清晰。叫它照镜岭,或照镜环,形象,太形象了!又是谁最早替这青山和大海命名?听说,不是诗人,而是渔人,水上人,疍家人。

疍家人是香港原住民中的4大民系之一,在香港,无论说到渔人、水上人、疍家人,大抵就是指他们了。他们又被称为“中国的水上吉普赛”,是世世代代被官府剥夺了陆上居住权的最底层的“堕民”。无论他们有着怎样的来历,怎样的“原罪”,又无论你管他们叫什么,民之为民,都有一些最主要的生存特征。他们被官府和岸上的人视之为“贱民”,呼为“家贼”,不准他们上岸居住,不准他们读书识字,不准他们与岸上的人家通婚,只能穷尽一生漂泊于水上,子子孙孙都漂泊在水上,以一叶扁舟为家,以捕鱼为生……这是永世不可抵达的漂泊,对于他们,永远没有岸。在明嘉靖年间黄佐主修的《广东通志》中有这样的描述:“户者,以舟楫为宅,捕鱼为业,或编蓬濒水而居。”这里边透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世代“以舟楫为宅”的“民”,开始“编蓬濒水而居”。而他们能够濒水而居的地方大多是天高皇帝远、人迹罕至的边远之地,荒芜的世界的尽头。而那时的调景岭,乃至整个香港,就是这样的一个蛮荒之地。据此推测,疍家人应该就是最早在这里落脚的居民。

他们来了。他们也许只是在漂泊中偶尔经过这里,又以偶然的方式发现了这里。历史中的很多事情就是这样真实地发生的,一条条渔船在摇晃与颠簸中渐渐驶近,那么远,渔人的视线就开始变得安详。他们倦了,累了,该歇歇了。这是一个谁都想停下来的地方。海浪停下来了,渔人和船,停下来了。暗蓝之雾笼罩了环形的山岭和明镜似的海湾,一切渐渐归于宁静。在船舱里睡着也好,在岸上或山脚搭个茅寮住着也好,人类逐水而居的最初愿望,或许就在梦境里开始萌生。那个场景已无法清晰地说出,但可以想象,山脚下,海湾里,簇拥着恍如梦境的安静,安静的樯桅如茂密的森林——这样的情景一直延续了数百年,在港岛和新界相继割让给英人之后,依然在延续,一如这里的荒凉和贫穷一样延续着。很少有人来管他们的死活,也没有人来驱赶他们。他们的存在和这片安身立命的荒山野岭一样,仿佛置身于世界之外,无人问津,自生自灭。但有一些当年看见过此情此景的孩子,如今还在岁月花白中活着,而且不断地以蓦然回首的方式,对这个奇怪的地方投去思索的又不可思议的目光。

在他们的目光中,似乎还有太多的往事在这里纠缠不清。

工业循环水处理方法的探讨 第7篇

由于天然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质和无机质, 在工业生产中, 如果不经过专门的处理, 由于水中盐类的浓缩, 就会在凝汽器铜管内产生水垢、污垢和腐蚀等, 从而导致凝结水温度上升, 凝汽器真空度下降, 有时还会导致凝汽器铜管铜管泄露, 冷却水侵入凝结水中, 影响锅炉的安全运行, 所以加强循环水处理, 提高循环水浓缩倍率势在必行。

1 早期的循环水处理

早期的循环水处理技术, 主要根据各种盐类在不同ph值下的溶解度, 来判断碳酸盐的沉积, 一般采用加磷酸盐辅助加硫酸对水进行处理;灭菌一般采用加氯处理, 对有氨的水还会有氯胺类污染物产生, 造成第二次污染, 受技术水平的限制, 循环水的浓缩倍率一般在2.5以下, 在应用过程中势必逐渐将被新处理技术取代。

2 现代循环水处理技术

随着循环水处理技术的发展, 现代循环水处理技术采用有机阻垢剂、缓蚀剂、杀菌灭澡剂综合运用的方法, 轮换交替使用, 这样可以达到药剂间相互增效的作用。

(1) 目前有机阻垢剂品种繁多, 主要有有机磷系列、聚羟酸系列、聚羟酸脂系列等, 一般来讲, 复合配方的阻垢剂的性能会更好。

(2) 阻垢剂, 特别是含磷阻垢剂在使用的过程中很容易产生腐蚀, 所以通常在使用阻垢剂的时候要加缓蚀剂。

(3) 循环水中有机物含量较高, 养分高, 促使一些生物繁殖较快, 这样可以采用多种杀菌剂交替使用来提高杀菌效果, 有些杀菌灭藻剂还有剥离污泥的作用。比如使用非常多的二氧化氯杀菌灭藻剂, 安全、广谱, 高效, 杀菌效果不受PH的影响, 而且不与大多数胺类反应的特点;还有臭氧杀菌剂, 生产过程只需要空气和电, 没有废排放, 后期也不会出现二次污染, 目前倍受关注, 应用前景可观。

3 生产实践中影响循环水浓缩倍率的因素

(1) 循环水系统内长期漏油。由于设备老化等原因, 循环水系统长期漏油, 久而久之, 这样就会使装置换热设备内表面形成一层油膜, 影响循环水的处理效果, 泄漏的油脂还会成为众多微生物丰富的营养源, 造成循环水系统微生物大量迅速繁殖难以控制, 微生物粘泥、藻类急剧增多, 使换热器内表面长期被油泥覆盖, 致使缓蚀阻垢剂无法与换热器内表面接触从而丧失其缓蚀阻垢作用, 导致换热器极易产生结垢和腐蚀。

(2) 加酸配方的缓蚀性能有一定局限性。在打开的换热器中发现有明显的腐蚀现象, 说明加酸配方缓蚀能力相对较差, 需进一步摸索着改进。

(3) 阻垢缓蚀效果差。由于不同时期水质和生产工艺条件都会发生变化或波动, 就要及时改进、调整、优化缓蚀阻垢剂配方, 如果配方长期不换, 菌藻对杀菌剂已产生了免疫功能, 阻垢缓蚀效果抗冲击和污染能力就会降低, 杀菌效果差。

(4) 水冷器操作工艺存在不足, 部分装置在停工待料期间, 因装置不退料, 冷却器水线虽然开着, 但是阀门开度较小。循环水流速太低, 水量偏小, 粘泥、菌藻及附着物沉降、会加速它们滋生的速度。

(5) 凉水塔排泥设施不完善, 水池没有做到定期清淤。凉水塔底部一般呈平底状, 池底排泥阀无法排掉池底的淤泥, 所以循环水厂的排泥阀不起作用, 淤泥只能靠清扫水池才能排掉。但由于生产的连续不间断性, 给清池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

(6) 循环水场的硬件设施都比较陈旧、老化, 主体部分更新亟待更新解决。

(7) 电化学腐蚀。金属与电解质溶液发生的电化学作用而遭受的破坏叫做电化学腐蚀, 循环水中氯离子含量高, 极易发生孔蚀、缝隙腐蚀等。

4 采取的对策

(1) 对循环水补充水进行加酸处理、冷凝过滤处理以及软化处理等, 改善进入机组循环水的水质, 从而提高循环水的浓缩倍率, 提高工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 循环水一般采用复合处理的方法, 除了加酸加阻垢剂, 常见的还有补充水石灰处理、离子交换软化处理等, 近年来, 我国采用的复合腐蚀缓蚀剂主要有聚磷酸盐, 如:三聚磷酸钠;有机磷酸盐, 如:EDTMP或HEDP, 这样可以使浓缩倍率达到4-8。

(3) 自动反冲洗丝网过滤器在国内已研制成功, 采用旁流过滤, 能够降低循环水的悬浮物含量, 减少对设备的冲刷磨损。

(4) 定期对设备进行检修, 加强冷换设备的监察力度, 包括使用新水量、系统压力、流量、新水互串等, 发现问题及时汇报, 及时处理, 使系统运行可靠高效。

(5) 清洗和预膜处理:为防止换热器受循环水损害, 应先在换热器壁上预先形成完整的保护膜的基础上, 再进行运行过程中腐蚀, 沉积物质和微生物控制。预处理就是要形成保护膜, 简称预膜。为了有效预膜, 必须对金属表面进行清洁处理。循环水系统的处理包括:化学清洗剂清洗→清洗干净→预膜。然后转入正常进行。

常用的化学清洗剂有很多, 根据所清除的污垢成分选用;以粘垢为主的污垢应选用以杀菌剂为主的清垢剂;泥垢为主的污垢应选用混凝剂成分或分散剂为主的清垢剂;以结构为主的应选用螯合剂、渗透剂、分散剂为主的清垢剂;以腐蚀产物为主的应采用渗透剂、分散剂等表面活性剂。

预膜的好坏往往决定缓蚀效果的好坏。预膜在循环水系统运行之前, 每次大修、小修之后, 设备酸洗之后, 系统发生特低p H值之后等情况必须进行。预处理可以采用缓蚀剂配方, 也可以使用专门的预膜剂配方。

(6) 采用无填料喷雾冷却塔新技术。冷却塔由于结构设计不合理, 虽经多次检修、更换填料、喷头等, 仍存在夏季水温高现象, 制约了设备的平稳生产。无填料喷雾冷却塔充分利用循环水系统中存在的压力, 带动喷管及风叶旋转, 克服喷头中空现象, 有效改善冷却性能, 达到循环水降温的目的。

5 结论

总之, 循环水处理是个巨大而艰巨的系统工程, 我们要解决的就是腐蚀、结垢、微生物粘泥这三个问题, 要针对本厂实际情况结合自己设备存在的问题, 做出正确判断, 更重要的是要对整个设备进行优化管理, 加大管理监察力度, 围绕水质稳定做工作, 争取达到对循环水水质、水温的合理控制, 防患于未然, 在实现节能降耗的同时, 为全厂生产设备的安全运行提供有利保障。

摘要:本文通过工业循环水早期处理和现代新技术介绍, , 对工业循环水的处理机理进行了分析和了解, 为提高工业循环水的浓缩倍率奠定基础。

关键词:工业循环水,浓缩倍率,阻垢,抑菌,对策

参考文献

[1]王东丽.浅谈循环水系统的优化管理.河南化工[J].2010.

[2]王文兵.电厂循环水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电力建设[J].2000 (10) .

工业循环水处理技术改进措施 第8篇

一、循环水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公司循环水处理工作曾经很不理想, 大部分冷却水用直流水, 加药措施基本没有, 水浪费严重, 同时换热设备结垢严重、菌澡类滋生, 系统内粘泥积聚堵塞设备, 设备点蚀、片蚀严重, 系统热交换率明显降低, 尾气放空量增加。

二、循环水处理改进措施

1. 改直流式循环水系统为闭路循环

由于设计缺陷, 公司循环水系统压缩冷却用水、机泵用水、转化采暖等冷却用水均为直流式, 水质难以控制。改为闭路循环, 将循环水系统装置中不必要的导淋去掉, 机泵用水改为直供水, 大大减少水流失, 为循环水加药控制创造了良好条件。

2. 研制适合的水处理药剂配方

针对循环水结垢、腐蚀、菌藻类大量繁殖、浓缩倍数低及药剂浪费大等问题, 研制适合公司水处理药剂配方, 同南京化工研究设计院水处理技术研究所一起, 就公司用原水进行缓蚀和阻垢试验。

(1) 静态阻垢试验。水质:采用配水, Ca2+ (66.22mg/L) , M-A (250mg/L) 。试验条件:温度50℃, 时间17h, p H8.5。试验方法:将分析纯的Ca Cl2和Na HCO3, 用去离子水配成要求浓度的溶液。取配好的溶液若干份, 放入磨口三角瓶中, 然后加入规定的阻垢剂, 并保留一份不加阻垢剂, 作为空白对比, 调整溶液p H值至规定值, 塞紧瓶塞摇匀, 加热到一定温度, 放入恒温水浴中恒温一定时间, 然后取出, 分别过滤并取滤液。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 保留在滤液中的Ca2+含量, 按式 (1) 计算碳酸钙阻垢率n%。

式中Ca02+试验前Ca2+浓度, mg/L

Ca12+加阻垢剂后滤液中Ca2+浓度, mg/L

Ca2+2不加阻垢剂滤液中Ca2+浓度, mg/L

分析滤液中PO43-浓度, 按式 (2) 计算磷酸钙阻垢率n%。

式中 (PO43-) 0试液在试验前测得的PO43-浓度, mg/L

(PO43-) 1加阻垢剂的试液在试验后测得的PO43-浓度, mg/L

(PO43-) 2不加阻垢剂的试液在试验后测得的PO43-浓度, mg/L

(3) 静态阻垢试验结果见表1。从表1静态阻垢结果来看, SW-628用量在30mg/L即可。

(2) 旋转挂片腐蚀试验。公司用水属腐蚀水, 为解决其腐蚀设备问题, 试验分两组进行, 一组经预膜后进行腐蚀试验, 另一组不经预膜直接进行腐蚀试验。

用高浓度的缓蚀剂在金属表面很快形成一层保护膜, 即预膜。这一过程通常在循环水系统投运前进行, 对设备的腐蚀能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预膜在旋转挂片浸渍腐蚀仪上进行, 将经过去油、去锈并清洗干净的试片固定在试片架上, 并置于配制好的预处理液中, 使试片在溶液中旋转, 试验过程控制p H、温度及旋转速度, 并保持预处理溶液中的溶解氧达到饱和状态。

试验采用失重法进行, 根据金属腐蚀原理, 金属被腐蚀的过程就是金属阳极溶解的过程, 试验在工厂浸渍腐蚀仪上进行, 按与预处理基本原理相同的方法进行, 只是将预膜液换成试验液, 且控制的条件不同, 关于试片的预处理按中石化标准进行。腐蚀速率按式 (3) 计算。

式中Kw以失重法表示的腐蚀速度

W1试片未腐蚀前的重量

W2试片经试验后并除去表面腐蚀产物后的重量

F试片暴露在冷却水中的表面积

t试片被腐蚀的时间

试验用现场生产用水, p H值7.7, 电导率 (25℃) 447μS/cm, 总碱度 (以Ca CO3计) 174.87mg/L, 总硬度 (以Ca CO3计) 184.94mg/L, Ca2+54.02mg/L, Mg2+12.12mg/L, Cl-22.54mg/L。

取20#钢挂片3片, 编号1、2、3, 不锈钢挂片3片, 编号1′、2′、3′, 进行预膜处理, 处理时控制p H值为6~7, 温度室温, 转速70r/min, 时间48h, 水处理剂SW-108:400mg/L。取20#钢挂片4片, 编号4、5、6、7, 不锈钢挂片4片, 编号4′、5′、6′、7′, 只进行挂片预处理, 而不进行预膜处理。

将处理好的14个挂片分别置于3种浓度的试验液中, 按试验方法进行挂片腐蚀试验, 控制温度50℃, p H值8.5, 转速70r/min, 时间72h, 测得挂片腐蚀结果见表2。

由挂片光亮及腐蚀情况及表2数据, 可以得出结论: (1) 不锈钢试片均光亮、无锈。 (2) 经预膜的20#钢片均光亮、无锈。 (3) 未预膜的20#钢片有部分腐蚀。 (4) 空白20#钢片双侧锈蚀严重。

依照上述结论从节省药剂用量方面综合考虑, 决定控制SW-628 (30mg/L) , SW-108 (12mg/L) , 系统总磷8~10mg/L, 浓缩倍数1.5~2.5。运行几个月以来, 在防腐结垢方面比以前有很大程度改善。

(3) 在投加SW-628和SW-108的同时, 间断投加SW-906缓蚀剂和1227杀菌剂。SW-906缓蚀剂能在金属表面形成沉淀薄膜, 切断腐蚀电流, 从而减缓腐蚀过程, 达到保护设备的目的。采用间断投加的方法来达到这一目的, 投加量每月75kg。公司原采用液氯杀菌, 但因加氯设备总不能正常投用, 故系统菌藻繁殖严重, 黏泥堵塞换热管道, 后引进1227非氧化型杀菌剂效果明显, 但随着使用周期的增长, 菌藻的抗药性会增强, 从而杀菌效果下降, 故使用Cl O2杀菌剂和1227交替投加的方法来达到循环水菌藻控制的目标。

3. 循环水系统增设监测换热器及挂片

循环水投运几年来, 加药控制的好坏只能从分析数据来看, 直观检查只能在设备大修时才可进行, 这样因分析数据的偏差, 设备大修间隔时间长, 不能随时掌握循环水运行状况, 从而及时调整控制。故在循环水系统增设监测换热器及挂片, 定期称重、分析、观察, 随时掌握系统腐蚀、结垢情况, 以便及时调整加药量, 为更好地控制循环指标创造条件。

4. 加强设备清洗及预膜处理工作

在循环水运行过程中, 尽管各项指标控制严格, 但系统结垢、粘泥、腐蚀仍会有不同程度的发生, 故在大修时对系统必须进行清洗。过去公司人员在清洗时不注意指标监测, 清洗过程中设备本体腐蚀程度未得到量化控制。现在已形成一套科学的清洗监测指标, 如p H、Fe2+、Fe3+离子浓度, 清洗液浓度, 清洗后保护办法等, 为保证清洗效果提供了科学依据。

系统清洗置换合格后, 金属已形成活性表面, 此时必须进行预膜, 使其表面形成一层均匀的致密氧化膜, 达到防止腐蚀的目的。预膜处理时, 当挂片上形成均匀的氧化膜时即可认为预膜结束。如系统可投入使用, 则加大补水置换, 使其达循环水运行指标;如系统不具备投用条件, 则系统充该预膜液保护。

三、改进效果

环水处理 第9篇

电厂汽机循环冷却水系统和化学水处理系统都是电厂中重要的生产系统, 目前这两种水系统在国内外都有相应成熟的处理工艺, 两种水处理工艺相结合使用的研究与应用也有不少, 但大多都是对循环水进行旁流处理, 处理后的水又补入循环水系统。能够很好地进行联合应用后使产水补入锅炉给水系统还一直是个难题, 这一举措如能成功, 不仅能够大幅度提高循环水水质, 还能大量节约能源, 为企业和社会带来很大效益。

1 系统概况及存在问题

中国铝业中州分公司汽机循环水系统为开式循环冷却, 配备2座双曲线自然循环冷却塔, 长期以来, 为保证水质和浓缩倍率, 系统采用加药和连续补排水的方式进行处理控制, 但由于设备、系统设计及管理等方面的原因, 水质一直不理想, 药剂处理效果不良, 凝汽器换热管结垢较快, 清洗频繁, 机组发电机效率低, 汽耗偏高。系统药剂处理费用与清洗费用年平均高达70余万元。

汽机循环冷却水和化学水处理来水全年平均温差在16℃左右, 而汽机循环回水的热量全部通过冷却塔排入大气, 没有得到利用, 在夏季环境温度较高时, 循环水系统还要大量补入新水进行降温, 造成浪费。化学水处理系统却时常因为来水温度低, 影响处理效果, 需要人为地加热来水, 耗费了能源。

2 两种工艺联合应用理论基础

循环冷却水系统水质达不到水质标准要求, 是很多电厂普遍存在的问题。若循环冷却水系统能够多补、多排水, 又有合适的用户接收全部排水, 循环水就可以近似地达到直流状态, 呈现出直流冷却的优点, 出水水质会大幅度提高, 能够十分有效地抑制换热设备结垢。

电厂化学水处理系统工艺有很多, 每种工艺都对进水水质、水温有着特殊的要求, 只要来水情况符合进水要求, 就可以对之进行处理。

根据分析和计算, 认为:通过工艺改进, 将循环冷却回水大部分引流至化学水处理系统进行处理, 然后将其产水作为锅炉给水进入热力系统, 这样就可以使循环水系统浓缩倍率K接近“1”, 达到近似直流的状态, 既提高了循环水水质, 又可以将循环冷却回水的热量应用到化学水处理系统, 减少锅炉煤耗。这两种水处理工艺联合使用, 可以达到优化循环水工艺指标、节能、节水、多发电的目的。

3 两种水处理工艺运行现状

该厂汽机和化学两个水处理系统补水均采用水库地表水。循环水处理采用的是加入阻垢剂、缓蚀剂、杀生剂等化学药品的化学法处理。

化学水处理工艺为地表水预处理与离子交换除盐和反渗透除盐两个并列的水处理工艺相结合的工艺方法, 地表水预处理采用的是加杀生剂 (NaClO) 、混凝剂 (PAC) 、助凝剂 (PAM) 再加两级过滤 (砂滤、活性碳过滤) 方式来处理来水的, 原水采用蒸汽加热以保证处理效果。

4 两种工艺联合应用方案及运行环境

4.1 工艺联合应用方案

根据化学水处理系统设计出力要求, 将汽机循环水回水管中的回水每小时引流300t到化学车间地表水预处理系统作为其进水, 从而利用其热量, 提高除盐水温度。也等于循环水系统大量排污, 当浓缩倍率K大幅度降低至接近“1”时, 循环水的各项水质指标都会合格, 相应的汽轮机指标会得到优化。

图1所示为两种工艺联合应用的系统图。

4.2 工艺联合应用运行环境

(1) 汽机循环冷却水处理系统。

在K达到近似“1”时, 停加水质稳定剂, 只加杀菌灭藻剂。由于后续化学水处理系统中的反渗透系统 (RO) 、地表水预处理系统都要求加次氯酸钠杀生剂, 为了满足其工艺要求, 保证其水处理效果, 循环水系统改加次氯酸钠杀生剂, 而且不再进行日常排污 (系统检修除外) 。

(2) 化学水处理系统。

地表水预处理系统不再加次氯酸钠杀生剂, 地表来水不再进行人为加热。

(3) 热力系统。

减小除氧器除盐水加热用汽量。

5 两种工艺联合应用运行效果

5.1 汽机循环水系统运行

汽机循环水杀生剂改为液体次氯酸钠, 在确定合适的加药量后, 加药方式为采用计量泵小流量连续投加。循环水补水根据系统需要补300~350t/h。

技改前后循环水系统水质指标如表1所示。

注:甲基橙碱度以碳酸钙计。

如表1所示可以看到, 技改后各项指标均比应用前低, K大幅度下降至1.05, 水质指标大幅度提高。雷兹纳稳定指数 (RSI) 和ΔA都恢复正常, 汽机循环水细菌浓度测定结果均为1104个/mL, 情况良好, 说明加次氯酸钠是有效的。

该厂2台汽机凝汽器换热管材分别为TP304不锈钢管、HSn70-1型黄铜管, 这两种管材都会被高含量的氯离子所腐蚀, 易形成点状蚀坑, 严重时穿透。但改加次氯酸钠杀生剂后, 从表中可以看到, 氯根 (Cl-) 只有11~16mg/L, 仍远远低于标准, 所以不会对换热管材产生腐蚀。

5.2 化学水处理系统运行

停止系统的水库来水, 改为汽机循环水, 由原水泵抽吸进入预处理系统, 由系统出水指标来调整加药量是否合适。技改前后化学预处理系统进水温度如表2所示。

工艺联合应用后, 化学水系统进水水温由平均13.2℃提高到29.6℃, 温差平均达16.4℃。而以往完全需要用其他热源将来水加热到20℃以上。

离子交换水处理系统要求进水温度小于40℃, 反渗透水处理系统RO膜采用的是低压复合膜, 系统要求进水温度小于等于25℃, 25℃最优, 最高不能超过30℃。

目前的平均水温29.6℃虽然高于25℃, 但预处理系统处理过的水是先经过原水池与其他来水混合后才进入RO系统的。经多次测定, 混合后的水温没有超过25℃, 一般在21~24℃, 情况良好。

另外, IE系统和RO系统所使用的阴离子交换树脂的再生液和再生用水都要求温度在35~40℃, 所以水温升高不仅会提高树脂再生效果, 还会减少加热再生液用汽量, 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

技改前后预处理系统运行指标如表3所示。RO系统运行指标如表4所示。IE系统运行指标如表5所示。工艺联合应用后, 产水SDI值略降, 砂滤器反洗周期未有明显变化。虽然汽环系统水为敞开式, 但是空气中的灰尘、污物、冷却设备上的菌藻残骸以及长距离的管道腐蚀物一般都沉积在塔、池等系统构筑物中, 很少能进入化学水系统, 所以对化学水预处理系统影响不大。温度的升高, 提高了混凝效果, 所以产水指标略有好转。

从表4中可以看到RO系统工艺联合应用前和应用后的指标相似, 都完全符合标准要求。

由表5所示, IE系统工艺联合应用前和应用后的指标与RO系统一样, 也都相差不多, 符合标准要求。

5.3 汽轮机凝汽器运行

从表6中可以看到, 汽机凝汽器真空升高明显。

5.4 热力系统运行

从表7中可以看到, 工艺联合应用后, 给水加热系统用汽量每小时减少了8.13 t。

5.5 冬季低温期运行方式

冬季循环水上塔损失热量大, 冷却塔易在夜间结冰, 冻坏波纹板和流槽喷嘴, 而且无法满足化学水处理温度的要求。所以我们在冬季采用了循环回水部分不上塔冷却的运行方式, 在保证汽机需要的同时更好的利用循环回水热量。

6 结语

两种工艺联合应用后, 运行效果良好, 在全部工艺改造投入不足20万元 (一次性) 的条件下, 为企业取得了非常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6.1 经济效益

(1) 利用了循环水的热量, 显著降低锅炉煤耗, 每小时对循环回水引流300t, 按全年循环水与地表水平均温差16℃计算, 每年可利用热量折合成标煤量为6000t, 年可节约原煤资金300余万元。

(2) 节约了药剂处理费用:实现了停用汽环水质稳定剂, 大幅度降低了药剂费用, 年可节约药剂费用50余万元。

(3) 实现了汽环水系统零排污:汽机循环水系统每小时节省约50t的排污水, 全年可节约新水约44万t, 折合费用70余万元。

(4) 提高了汽环水水质, 提高了凝汽器真空和发电效率:汽机环水水质合格率由原来的55%提高到现在的99%左右。凝汽器真空提高使得两台抽凝机组发电负荷相应提高, 年平均多发电604万kWh, 年创造效益300余万元。

(5) 提高了化学水处理系统的混凝效果和离子交换器的再生效果。

6.2 社会效益

环水处理 第10篇

从钢铁企业连铸连轧浊环水处理根据不同的地理位置以及源水水质, 还有投资规模等等具体的实际情况来看, 运用不同的工艺进行处理。一般的处理方法有传统活性污泥法以及氧化沟法, 还有A/O法等等工艺。不同的工艺处理方法所消耗的成本是不一样的, 对于大型的钢铁企业连铸连轧浊环水处理来说, 大部分都是采用活性污泥法进行处理的。本文主要也是以这一工艺运用活性污泥法进行水环处理, 出水到达二级排放标准, 真正实现水、泥和气等都能够运行来进行成本分析。通过对太钢、酒钢等多家钢铁企业的生产成本调查, 得出表1数据。

1 连铸连轧浊环水处理厂成本组成

连铸连轧浊环水处理厂的生产成本费用主要包括了能源费用、材料费用, 另外还有人工管理费用。

1.1 能源成本

能源成本主要包括水费以及电费。随着连铸连轧浊环水处理厂的经济发展, 对电力及用水的需求也逐渐增加, 因此能源费用支出是促成成本增加的最大因素。

1.2 材料成本

材料成本主要有煤、油以及药剂费用等。在总成本中材料费用占了总成本的很大比重, 是成本控制的主要对象。影响材料成本主要因素包括生产消耗、采购、回收利用等。

1.3 管理成本

进行连铸连轧浊环水处理是一项复杂而又艰巨的任务, 需要投入大量的费用, 其中最为主要的就是管理成本, 如培训费用等。而且这些费用是硬性要求的, 无论连铸连轧浊环水处理是否成功都需要支付这一部分费用。

2 连铸连轧浊环水处理成本控制要点

在连铸连轧浊环水处理的过程中关乎到成本控制的部分主要是电耗以及药剂消耗, 这是在处理过程当中必须运用到的费用, 另外, 在实施科学合理的成本控制前提之下, 一般生产成本占据的比例越高, 那么企业的生产也愈发有效率, 所能够产生的效益就越大。但是往往由于这部分在整体成本当中占据的比例相对来说比较大, 所以希望能够运用合理的工艺进行参数调整以及技术改造尽量减少成本费用支出, 使得总体成本降低。所以, 生产成本以及制造成本, 还有管理成本这三者是相互联系的, 同时也是相互制约的。例如, 如果要对某一项设施以及设备进行改造的话目的为了降低生产成本, 则一定会造成制造总体成本增加。但是制造成本直接关乎到企业能够长期可持续发展, 进行严格的设备维修以及管理能够大大降低这一部分费用支出。另外, 还应该尽量减少在水处理过程当中不必要支出的那部分费用。真正实现成本投入总量最小, 获得最大效益的原则。最先应该做的就是控制整个生产过程当中的能源消耗以及药剂费用, 另外还应该建立起班组和各个部门之间的有区别对待的控制方式, 使之能够不断满足工艺实施要求并且投资费用最小化。

2.1 班组成本控制

2.1.1 班组运行参数控制

在进行连铸连轧浊环水处理的是所需要用到的工艺运行参数非常多, 主要包含了进水量、排泥量以及回流比等等指标。在使用工艺运行的过程中需要对参数进行控制, 参与到其中的班组人员应该全面了解在进行连铸连轧浊环水处理工艺流程以及运行的实际现状, 应该熟悉掌握和熟知其管辖范围之内设施的工艺性能以及各种建筑物的性能, 尤其需要主要工艺流程的指标以及技术参数, 还有运用此项工艺能够具有安全性, 对于出现参数不对的情况一定要尽快调整其管辖范围之内的所有工艺参数, 对每一位班组成员进行业务培训, 掌握运用现场仪表和数据调整的相关工艺参数的技巧以及方法, 另外还需要及时进行调整, 如果遇到了不能改解决的难题, 应该主动向上级部门报告。

2.1.2 班组维护及检修成本控制

班组一定要把自身管辖范围之内的设备以及设施分解到每一位工作人员, 建立起高效运行的设备以及设施责任制, 并且充分建立起比较完善的资料管理工作, 提升班组成员的动手能力, 对于出现了一些细小的问题全体成员应该集中全力协助解决。

2.1.3 班组能源、药剂费用控制

各个班组应该根据连铸连轧浊环水处理厂下达的各类工艺参数指标以及针对具体任务量进行确定各个班组设备的药剂指标以及能耗指标, 并且把指标具体下达到每一个人, 每一台机器, 每一个环节都应该做好成本控制。并且还应该积极维护以及保养各类计量装置, 对于计量基表进行定时地巡视并且记录数据, 进行定期养护和维修, 聘请专业技术顾问进行设备养护。

2.2 部门 (单位) 成本控制

部门作为自负盈亏的连铸连轧浊环水处理厂的综合管理单位, 同时也是执行和完成各项任务的机构。只有不断加强对日常连铸连轧浊环水处理的基础性工作, 不断加强对连铸连轧浊环水处理相关事项的监督, 完善企业监督价值, 才能够真正一步一步实现有效的、全面的成本核算。另外, 部门还应该根据具体的连铸连轧浊环水处理厂工艺运行参数, 并且计算出合理的切实可行的运行参数, 充分建立起一套有效的完善的资料来指导各个班组进行连铸连轧浊环水处理。另外, 还应该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连铸连轧浊环水处理能耗费用控制, 针对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 真正建立起能够有效节约能耗的成本费用控制方案。充分建立起设施以及设备管理账本, 制定出对于设施以及设备的点检, 性能检查以及完好检查, 做好状态监测, 还有维修以及保养方面的工作, 能够为实际的连铸连轧浊环水处理计划的制定提供有利依据。建立维修申请制度, 根据运行时间、故障原因、检验检测记录等确定是否应该进行维修、维修方式 (自修或委外) 、维修标准及估算维修工作量, 并对维修计划与实施的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并对维修效果与费用进行综合比较, 确定以后维修工作应注意的事项;引入利润化的设备管理理念, 使设备 (甚至配件) 维修改造发生的费用与设备 (或配件) 有效寿命期内的工作效率比值达到最小, 从而减少维修费用。

3 结束语

由于连铸连轧浊环水处理的成本较高, 使连铸连轧浊环水处理厂的运营费用不断增高, 加之运营管理不善, 致使不少建成的连铸连轧浊环水处理厂不能正常运转。使大量的基建投资不能充分发挥其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在连铸连轧浊环水处理厂的运行过程中应加强科学的管理, 使连铸连轧浊环水处理技术向低能耗、高效率的方向发展, 使连铸连轧浊环水处理企业利润最大化, 以提高企业的效益。

摘要:随着近几年来环水处理行业水平越来越高, 不断进入企业化发展模式, 越来越多的连铸连轧浊环水处理系统以BOT以及TOT的模式开展连铸连轧浊环水处理建设和管理。针对不同的情况应该建立起不同的成本控制办法, 尽可能减少消耗, 真正实现利润价值最大化, 从而使得企业连铸连轧浊环水处理获得较大利润, 这是钢铁企业连铸连轧浊环水处理产业发展壮大的要求。

关键词:连铸连轧浊,环水处理,成本控制,利润最大化

参考文献

[1]于玲红.铸连轧浊环水处理系统的流程设计[J].冶金环境保护, 2010 (02) .

[2]凌冰善.铸连轧浊环水处理技术应用[J].天津冶金, 2009 (02) .

[3]李志同.钢铁企业铸连轧浊环水处理工艺探究[J].冶金动力, 2009 (01) .

[4]王德东.浅议钢铁企业铸连轧浊环水处理方法[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 (08) .

环水处理 第11篇

“池塘循环水养殖”,是在循环经济理念指导下产生的一种新型养殖模式。其基本原理是,将动力流水净化与生物原位修复技术有机结合起来,使养殖有机废弃物从大分子降解为小分子物质。采取进排水分离、建立人工湿地等措施净化水体,利用水生植物、微生物、贝类、滤食性鱼类等多级生物间物能转化功能净化水体,有效消减水体中的氮磷含量;水体氮磷等营养盐通过食物链转化为人类可利用动植物的营养物质,在减少有机废物的排放、保护水环境的同时,产生经济效益,实现生产与生态的和谐统一。

“池塘循环水养殖”项目优势与好处如此之多,逐渐转化与生成水产养殖业的新潜力,备受水产养殖业界关注。近年来,江苏在全省大力推行“池塘循环水养殖”技术工程,在“增产、降本、增收、高效”的同时,促进了养殖区域内的水体环境保护,因而收获了养殖经济与公共环境“双增”的理想成果。

(涂俊明江苏溧阳市上黄镇名城景园213314)

探讨循环水排污水的处理方案 第12篇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对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量也越来越大,尤其是可以供全世界人民使用的淡水资源就显得更加重要了。虽然全球的水资源比较丰富,但是可以使用的淡水资源却很少,各个国家都面临着淡水资源日益紧缺的现状,为此我们应该节约用水。目前将循环水排污水进行处理,然后进行再次使用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需要,它在节约成本的同时,又保护了环境。因此,将城市的生活污水进行处理,使得这些水能够作为循环水再次得到使用已经成为了各处理厂采用的重要方法。尤其是在一些大型的火电厂企业中,循环水排污水的处理是污水重复使用的重要过程,因此应该最大限度地提高循环水排污水的浓缩倍率,减少循环水的用量。

1 循环水排污水的概述

经过生产设备后带回热量、温度升高的回水,通过冷却塔进行冷却,回水会与冷却塔内的空气进行热交换,将热量传给空气,进而释放到大气中,从而使回水降温,再进行循环使用的水叫循环水。而在进行热量相互传递时循环水暴露在空气中,这样就会使得空气中存在的颗粒杂质大量进入循环水中,从而引起循环水的水质变差,引发一些微生物的繁殖,影响循环水的水质,这样就需要对循环水进行定期排放,排放出一些高浓度的污水,同时还需使用一种旁流过滤处理技术来净化一部分循环水,这样才能保证循环水的水质。因此,我们可以选择一种有效的处理方法来处理排放掉的那部分循环水,使之达到水质要求标准,并且再次回收利用这部分废水,以达到节水的目的。

近些年来,随着工业的发展,人们生活质量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对工业用水的标准要求越来越严格,对水的使用量和使用质量也限制得越来越严格,因此企业只有采取各种办法和措施来节约用水。由于循环水排污水中的含盐量比较高,如果需要对循环水排污水进行回收处理,则必须采用一定的处理方式,来降低循环水排污水中物质的含量,以提高循环水排污水的洁净度。一般在处理循环水排污水的系统旁有过滤器对水进行过滤,不断地进行冲洗,降低循环水排污水的碱性,而且循环水排污水的瞬时流量比较大,排放得也比较频繁,就需要对处理的方法进行优化改造,使循环水排污水满足回收利用的水质指标和内部回用标准[1]。

2 循环水排污水处理工艺的现状

目前在全国一些水资源不是很丰富的地区,对循环水排污水大都是采用的敞开式冷却系统。在敞开式冷却系统再采取一些各自的处理方法,虽然这些处理方法根据环境的不同而不同,但都是为了提高循环水排污水浓缩倍率,降低循环水排污水的含盐度,从而降低循环水的补水量,节约使用水资源,降低成本。目前的处理方案大概有两种,一种处理方案是降低碱度,另一种方案是加入一些化学药剂后进行稳定处理[2]。

降低碱度中的一种很传统的处理方案就是加酸,一般是向循环水排污水或者向补充水中加入H2SO4,在最大限度提高循环水的浓缩倍率的前提下,将循环水排污水的碱度降到允许值以下。此外,采用石灰或者弱酸来进行对循环水排污水或者补充水处理,目的也是为了降低循环水排污水的碱度,原理同加酸类似。这种处理循环水排污水的方法工艺简单,操作起来比较方便,而且容易控制,目前很多厂都使用这种处理方法。

采用药剂处理的方案发展很快,从开始的使用单一药剂,逐渐发展到使用复合药剂进行处理。复合药剂具有很多独特的作用,它能够对循环水排污水中不同的杂质都起到净化的作用,从而得到广泛应用。复合药剂中的一些药剂成分能够吸附一些金属离子,避免了对循环水的污染,在加入复合药剂时,还应加入缓蚀剂。随着药剂处理方法的不断进步,其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逐步成为主流处理方法。通过缓蚀剂的协同作用,还可以大大地提高循环水排污水的浓缩效率。

3 循环水排污水处理方案分析

3.1 循环水排污水过滤弱酸处理方案

循环水排污水过滤弱酸处理方案首先是经过滤器,过滤掉循环水排污水中的悬浮物,再经过弱酸离子进行处理,通过发生离子之间的相互交换结合后,从而有效地降低具有结垢性的离子成分的含量。循环水排污水降低其结垢性离子成分后,就可以提高循环水排污水的浓缩倍率,经过弱酸离子处理过后的水能够再次进行使用,从而达到减少排污水量,节约使用补充水的效果。循环水排污水过滤弱酸处理方案的工艺简单,操作也很简单方便,使用弱酸对污水进行处理,实现再利用。但这种方法不能够处理掉一些难溶性的离子,在循环使用过后就会不断地进行积累,使得具有腐蚀性的离子成倍增加,导致循环水的碱性增强,对设备的腐蚀加剧。

3.2 循环水排污水膜脱盐法处理方案[3]

循环水排污水膜脱盐法处理方案主要是指反渗透膜脱盐,这种技术目前相对比较成熟,设备相对比较完善,而且自动化的程度很高,价格便宜,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目前采用反渗透膜脱盐的方案有微滤反渗透处理、超滤反渗透处理、高效反渗透处理,这些处理方案在技术上都比较先进,脱离了传统的处理方案,这种反渗透方案是采用了凝聚、过滤等等传统的处理方式,而且发展迅速,设备成本比较低。循环水排污水膜处理方案的关键是在于对药剂的选用以及药剂用量的确定,因为混凝剂的作用是将各种杂质混合凝结在一起,沉积而除掉,而水稳剂的作用则是分散,因此必须配好其用量,尤其是进行微滤时,达到对循环水排污水的浓缩,提高循环水排污水中离子的回收率。

3.3 循环水排污水RO处理方案[4]

循环水排污水RO处理方案是采用了反渗透技术,对循环水排污水进行处理,由于循环水排污水中含有的大部分含盐离子会随着RO系统排出,降低循环水系统中的含盐度,使循环水排污水中的含盐量水平维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循环水排污水RO处理方案可以利用车间原有的设备和以前的冷却水处理系统,这种方案进行处理循环水排污水时水质比较好,对设备的腐蚀作用较小,系统在运转过程中平稳、安全。虽然这种对循环水排污水的处理方案很好,但是其对循环水排污水处理的工艺比较复杂,对设备和工人的要求也比较高,因此还需要进行对循环水排污水RO处理方案进行完善,不断地提高系统的实际浓缩倍率。

4 结语

使用循环水排污水处理技术不仅仅可以降低生产的成本,降低循环水排污水中的含盐度,降低其碱性,而且经过处理后的水还可以达到国家规定的再生水使用标准,实现水的再利用。它在降低了生产成本的同时,更起到了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因此,对循环水排污水各种处理方案的研究具有很重要的社会意义。目前虽然有各种各样的处理方法,每一种处理方案都能够达到自己所需要的要求,但这些处理技术方面都还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不能够对循环水排污水进行很完善的处理,这就需要对循环水排污水的处理方法进行不断的研究和探索,不断地应用和解决实际操作过程中遇到的各式各样的问题,不断地进行总结,使得最终的处理方案变得更加的合理、完善、可靠[5]。

摘要:通过对循环水排污水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从而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和意见,使得循环水排污水能够达到所需要的要求,实现了对水的重复利用,提高利用效率。

关键词:循环水排污水,处理方案,膜脱盐法

参考文献

[1]徐刚华,吴宓,张乔.循环冷却排污水作为锅炉补给水处理工艺的试验研究[J].陕西电力,2010(02):19-20.

[2]鲁战明.中水回用于循环冷却水系统的研究与应用[D].北京:中南大学,2010,03(6):20-22.

[3]周雁.利用循环水排污水做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的选择[J].科协论坛(下半月),2008(01):20-23.

[4]王文利,杜世杰,林东亮.污水循环再利用变废为宝[N].中国质量报,2008(05):40-42.

环水处理范文

环水处理范文(精选12篇)环水处理 第1篇1 常见的循环水处理工艺简介在工业循环冷却水系统运行过程中, 由于水分蒸发、风吹损失等情况使...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