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工程核工程和核技术
哈工程核工程和核技术(精选6篇)
哈工程核工程和核技术 第1篇
自 动 化 学 院 暑期实习报告
学号:
姓名: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实习地点: 哈尔滨
实习时间:2013.7.22——2013.8.3
指导教师:张文义
一、实习目的
随着大三暑假的到来,我们也迎来了大学里的第一次接触社会,锻炼自己的机会。为了能让我们真正学到知识,能够使自己在实习过程中真正有所收获,学院为我们联系了哈电集团,让我们真正使自己把知识与实际相结合。
在这次的认识实习中,我们的主要参观了哈尔滨电机厂,热电厂和锅炉厂,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知名企业。在这里我觉得收获最大的就是在哈电集团和热电厂的实习。通过参观三大动力工厂的生产过程,将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思考分析能力。在参观过程中,通过向技术人员提问学习,了解与初步掌握本专业相关产品技术参数等方面的实际知识和相关标准,增强了对大型水轮机组的生产组装流程的认识,还对锅炉、汽轮机系统的组成及结构有了初步的了解,为今后专业课程的学习、专业课程设计及毕业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此外,经过对哈电集团、哈尔滨热电厂和锅炉厂的实地了解,也使自己开阔眼界,为自己未来的发展确定了明确方向。
二、实习收获
(一)哈尔滨电机厂
首先介绍一下哈尔滨电机厂。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始建于1951年,国家一级企业,原名哈尔滨电机厂,1994年10月改组为股份制企业。哈电的主导产品有:水轮机、水轮发电机、汽轮发电机、电站主机配套的控制设备和大中型交直流电机共6大类。此外,哈 电曾创造了我国发电设备制造史上的多个“第一”,成功制造了我国最大的宝钢2050热连轧机配套电机,各项指标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通过在哈电的实习期间,是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也使我对铸造、焊接等工艺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1、铸造工艺
铸造——熔炼金属,制造铸型,并将熔融金属浇入铸型,凝固后获得具有一定形状、尺寸和性能金属零件毛坯的成型方法。铸造是现代制造工业的基础工艺之一。铸造工艺可分为三个基本部分,即铸造金属准备、铸型准备和铸件处理。
铸造种类很多,按造型方法习惯上分为:①普通砂型铸造,包括湿砂型、干砂型和化学硬化砂型3类。②特种铸造,按造型材料又可分为以天然矿产砂石为主要造型材料的特种铸造和以金属为主要铸型材料的特种铸造两类。此外,按照成型工艺又可分为:①重力浇铸:砂铸,永久模铸造。②压力铸造:低压浇铸,高压铸造。依靠额外增加的压力将熔融金属液瞬间压入铸造型腔。
2、锻造工艺
锻造是利用锻压机械对金属坯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塑性变形以获得具有一定机械性能、一定形状和尺寸锻件的加工方法。通过锻造能消除金属在冶炼过程中产生的铸态疏松等缺陷,优化微观组织结构,同时由于保存了完整的金属流线,锻件的机械性能一般优于同样材料的铸件。根据坯料的移动方式,锻造可分为自由锻、镦粗、挤压、模锻、闭式模锻、闭式镦锻。按变形温度,锻造又可分为热锻、温锻(和冷锻(常温)。此外,根据锻模的运动方式,锻造又可分为摆辗、摆旋锻、辊锻、楔横轧、辗环和斜轧等方式。摆辗、摆旋锻和辗环也可用精锻加工。
3、焊接技术
焊接是一种连接金属或热塑性塑料的制造或雕塑过程。焊接过程中,工件和焊料熔化形成熔融区域,熔池冷却凝固后便形成材料之间的连接。这一过程中,通常还需要施加压力。焊接的能量来源有很多种,包括气体焰、电弧、激光、电子束、摩擦和超声波等。
金属的焊接,按其工艺过程的特点分有熔焊,压焊和钎焊三大类。熔焊是在焊接过程中将工件接口加热至熔化状态,不加压力完成焊接的方法。为了提高焊接质量,人们研究出了各种保护方法。例如,气体保护电弧焊就是用氩、二氧化碳等气体隔绝大气,以保护焊接时的电弧和熔池率;又如钢材焊接时,在焊条药皮中加入对氧亲和力大的钛铁粉进行脱氧,就可以保护焊条中有益元素锰、硅等免于氧化而进入熔池,冷却后获得优质焊缝。
压焊是在加压条件下,使两工件在固态下实现原子间结合,又称固态焊接。常用的压焊工艺是电阻对焊,当电流通过两工件的连接端时,该处因电阻很大而温度上升,当加热至塑性状态时,在轴向压力作用下连接成为一体。
钎焊是使用比工件熔点低的金属材料作钎料,将工件和钎料加热到高于钎料熔点、低于工件熔点的温度,利用液态钎料润湿工件,填充接口间隙并与工件实现原子间的相互扩散,从而实现焊接的方法。
(二)哈尔滨热电厂
我们认识实习所去的哈尔滨热电厂使用的燃料是煤,是凝汽式发电厂。其生产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是把燃料的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过程。整个生产过程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1)燃料的化学能在锅炉中转变为热能,加热锅炉中的水使之变为蒸汽,称为燃烧系统;
(2)锅炉产生的蒸汽进入汽轮机,推动汽轮机旋转,将热能转变为机械能,称为汽水系统;
(3)由汽轮机旋转的机械能带动发电机发电,把机械能转变为电能,称为电气系统。
1、锅炉部分
形成的煤粉空气混合物经分离器分离后,合格的煤粉经过排粉机送入输粉管,通过燃烧器喷入锅炉的炉膛中燃烧。燃料燃烧所需要的热空气由送风机送入锅炉的空气预热器中加热,预热后的热空气,经过风道一部分为一次风送入磨煤机作干燥以及送粉之外,另一部分二次直接引至燃烧器进入炉膛。燃烧生成的高温烟气,在引风机的作用下先沿着锅炉的倒“U”形烟道依次流过炉膛,水冷壁管,过热器,省煤器,空气预热器,同时逐步将烟气的热能传给工质以及空气,自 5 身变成低温烟气,经除尘器净化后的烟气由引风机抽出,经烟囱排入大气。如电厂燃用高硫煤,则烟气经脱硫装置的净化后在排入大气。
煤燃烧后生成的灰渣,其中大的灰子会因自重从气流中分离出来,沉降到炉膛底部的冷灰斗中形成固态渣,最后由排渣装置排入灰渣沟,再由灰渣泵送到灰渣场。大量的细小的灰粒(飞灰)则随烟气带走,经除尘器分离后也送到灰渣沟。锅炉给水先进入省煤器预热到接近饱和温度,后经蒸发器受热面加热为饱和蒸汽,再经过热器被加热为过热蒸汽,此蒸汽又称为主蒸汽。
2、汽轮机部分
锅炉产生的蒸汽(16.67MP0、537℃)通过自动主汽门、调速门,进入汽轮机高压缸(蒸汽 3.5 MP0、350℃),然后再回到锅炉过热器(蒸汽 3.5 MP0、537℃),经过联动门进入中压缸(蒸汽 0.5 MP0、277℃),送入低压缸(蒸汽 0.0057 MP0、30℃),然后进入凝结器凝结成水,通过凝结泵送入低压加热器(水 120℃),再通过除氧器出去水中氧气,然后送入前景泵,经过给水泵把压强提高到21~22 MP0,然后通过三台高压加热器把水的温度提高到280℃,再通过省煤器把水的温度提高到320℃,这样就可以再次送入汽包内,经过下降管到炉底,然后经过内部的上升管吸收热量形成水蒸气,水蒸气再通过过热器、减温器又一次通过汽轮机,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循环。
3、发电机部分
汽轮机的转动带动了发电机转动,带有磁场的转子在发电机里转动便生产出了电。发电机的磁场是通过给发电机转子上缠绕的通上直流电而产生的,而在开始发电前,此直流电是通过外部给供电的,而当发电机开始正常工作时,此电流是将发电机发出来的电经过励磁变压后整流滤波送入发电机的。发电机发出来的电经过升压后接入电厂母线上,最后将母线上的电再接入电网
三、实习心得体会
本次认识实习主要目的是认识和了解大型电机的制造工艺流程和认识了解热电厂的电气设备,对热电厂主要发电设备有一个初步直观的认识,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通过这几周的实习,我对自己的专业有了更为详尽而深刻的了解,对实际生产有了更多的了解,增强了专业知识的感性面及认识面对所学的专业有了新的认识。从这次实习中,我体会到了实际的工作与书本上的知识是有一定距离的,有些甚至在书本中无法学到。有些最基本的技能是不能在书本上彻底理解的。随着实习的结束,我觉得自己过得很充实,也学到了很多东西,扩展了自己的知识面和眼界。
我相信这是我走入电力系统行业领域的第一站,能够在哈电集团和热电厂实习,我深感自豪。这次实习中,我体会到,如果将我们在大学里所学的知识与更多的实践结合在一起,使一个本科生具备较强的处理基本实务的能力与比较系统的专业知识,这才是我们学习与实习的真正目的。
哈工程核工程和核技术 第2篇
您好!
我是XXX中学高三X班的学生XXX。我希望通过贵校此次的自主招生来实现我的大学梦想,同时也感谢您在百忙之中审阅我的自荐信!
我性格开朗大方,兴趣爱好广泛,尤其喜欢足球和唱歌。虽然没有很突出的特长,但这些爱好让我在诸多方面取得了长远的进步。我喜欢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集体性活动,在学校外也多次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比如,我在寒假中曾经跟随同学清理公园中的果皮纸屑等杂物,为城市的美容美化建设倾尽了自己的一份力量。之所以参加这样的活动,是因为我相信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只要心甘情愿地为别人付出,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就一定能收获别人的理解与微笑,赢得他人的尊重与喜爱。
我是一个勤奋好学的孩子。从小学开始,我的成绩就一直名列班级乃至年级前茅,多次荣获校“三好学生”以及“优秀学生干部”的奖励。进入高中后,我秉承了自己勤于思考,刻苦钻研,不耻下问的优秀作风,成绩一直稳中有升。虽然高中阶段没有获得太多的荣誉,虽然在平时的考试中时常遭遇挫折,但我是个乐观自信的中学生,即使身处逆境,也毫不气馁,也会依然对未来充满信心。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我坚信,我的努力终究会让我抵达成功的彼岸!
哈工程作为一所“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工科高校,其雄厚的工科实力自然不言而喻,尤其是她“三海一核”—— 船舶工业、海军装备、海洋开发以及核能应用等方面的专业——在全国处于领先的地位。我的父亲曾经是一名军人,他自然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进入这所曾经的军工院校学习,而我自己对某些工科专业也是觊觎已久。虽然工科课程难度大,环境有时也很艰苦,但为了贵校的荣誉和国家工业的前程,我也甘愿付出自己半分之百的努力,倾注自己全部的心血。我既希望将来能够来到这座北国冰城欣赏其旖旎风光,更希望能够早日成为哈工程的一员!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十二年的寒窗苦读,让我变得更加成熟内敛、稳重大气。如今,我站在了人生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上,而我也期待在不久的将来能踏入哈工程的校门,为自己的理想迈出坚实而有力的一步!即使这次失败了,我也不会灰心丧气,因为哈工程的大门始终会都向我敞开。我在此恳请贵校领导接纳我的申请,实现我梦寐以求的理想!
此致
敬礼!
申请人:XXX
哈工程核工程和核技术 第3篇
中国科技网哈尔滨3月27日电大海茫茫, 怎样让水下航行器拥有一双锐利的“眼睛”?哈尔滨工程大学水下结构振动噪声测试与源识别创新团队研发的“矢量水听器技术及其应用”项目, 实现了声呐技术新突破, 增加了水下目标探测的信息和种类, 提高了水下目标的探测距离, 为我国舰船和水下航行器安装上了一双“锐眼”。该项目获得了2012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据介绍, “水听器”主要用于对水下目标的探测、定位及识别, 是感知水中声波信号的传感器, 相当于舰船和水下航行器的“眼睛”。因为传统水听器受技术限制, 不能准确地分辨出对方的方向, 只有靠增加设备的复杂度解决这些问题。当海洋的背景噪声远大于水下航行器的噪声, 信号与噪声比很小时, 如何让水听器达到高分辨率和准确性, 不但能测出目标发出声音的大小, 还能分辨方向?以声波在水中传播时引起的矢量现象为探测对象的“锐眼”矢量水听器的优势凸显, 它集体积小、精度高、重量轻、耗电少的众多优点于一身。该项目突破了矢量水听器设计、制作、性能校准及相关的数学物理模型和信号处理方法等一系列关键技术, 建立了涵盖矢量水听器基本理论、设计制作、测试校准、矢量信号处理以及基于矢量水听器的水下探测系统集成与应用体系。
多年来, 哈工程“水下结构振动噪声测试与源识别”创新团队, 围绕船舶声频特征测试、控制与探测研究, 依托水声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以船舶声频特征测试与控制为研究目标, 开展了大量研究, 在船舶振动噪声测试与分析、船舶噪声源测试与识别、水声环境信息获取、矢量水听器技术及其应用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的标志性成果, 多项研究成果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水平。
哈工程核工程和核技术 第4篇
关键词:抗车辙公路应用
1高等级公路的现状
我国的高等级公路建设事业突飞猛进和快速发展,与此同时,高等级公路在建设期及运营期所暴露出来的技术问题也日趋严峻,部分路断路面在通车二年左右就发生不同程度的早期破坏,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使我们设计者深感责任重大。其中沥青路面早期损坏又以路面车辙破坏为主,特别是近几年建成的相当一部分路段,在通车一年左右的时间内,就出现车辙现象。尤其是在重载交通道路和路口停车处,此外休息站点京哈路哈市出口瓦盆窑收费站点也有上述现象发生。尤其是在重载交通以及高胎压的作用下,路面车辙损坏越来越严重。
如何防治沥青路面产生车辙病害,是世界性难题,自上世纪50年代起,国内、外针对车辙的研究就有很多,且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成果,但还有许多问题需要研究。大量调查和研究表明,高等级公路严重的车辙损坏与当今高等级公路的交通特点密切相关,其主要表现为交通渠化现象普遍、交通量大、重载、超载车辆在交通量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实际调查发现;
1.1在现有交通量的构成中,中型以上载货车辆占60%~70%,且有继续增长的势头。在载货车辆中,85%有超载现象,特别是一些运煤车辆及矿业车辆超载率(超载轴重与核定轴重的比)从50%~200%不等。以同三公路国道哈尔滨至省界为例,由于这条路承担着哈平路货物及人员运输的重任,另外黑吉辽的东北粮食进入华北地区至北京、天津、吉林辽宁的华北地区,车辆的超载情况比较严重。
1.2据调查,交通量最高峰接近30400次,进出京车辆95%以上全部是重载,而且几乎没有低于旧规范汽-20、挂-100的车辆,其货运和自重超过100t的车辆数不胜数,能占交通总量的25%以上。其中大单轴重已经达到46t。
同时,相关调查表明:现有重载车辆中91%的后轮胎压超过了我国沥青路面设计规范中0.7Mpa的设计接地压力,更有49%的载赁货车后轮轮压超过了1.1Mpao
因此,针对北京及东北地区重载车、超载车及沥青路面结构、材料对路面的早期车辙损坏影响较大,有必要研究在重载车作用下路面的受力情况车辙发生原因和机理,从沥青路面结构、沥青混合配合比设计及施工工艺控制等方面,寻找防治车辙的技术措施。
2抗车辙技术的分析与应用
京哈路是北京通往东北地区哈、齐、牡、佳、大庆、黑河、同江的干线公路(编号G102),在哈市。起点位于哈市出口,终点位于乌金屯大桥。公路等级为一级公路,公路里程为2004年进行过大修处理,经过两年的运营,进京方向路面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车辙损坏,出京方向路面现况较好。经调查车辙损坏发生在进京方向的内外侧车道,车辙深度为3~5cm,路面无纵横裂缝。路面的车辙病害,严重影响了京哈的服务质量和行车安全并直接影响路面使用寿命。因此,在京哈路路面大中修工程中及时进行有效的车辙病害处理是非常必要的。
2.1沥青路面车辙调查要解决路面车辙必须从车辙的成因和特性出发,来进行检测与研究。为分析京哈路沥青路面出现车辙病害的原因,提出有针对性的车辙病害处理技术方案,对京哈路发生车辙的路面进行了现场钻芯取样,芯样位置分别为路面中央隆起和车辙轮迹处,以及没有发生车辙变形的路面处,由路面芯样分析,沥青路面的上、下面层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形。
2.2沥青面层抗车辙结构设计一般直观地认为,产生车辙的主要原因是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不足,因此,提起抗车辙,大多从提高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入手。应该说这种思路是对的,对防治车辙的产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并不全面。现代研究表明,路面车辙的产生除了混合料本身的原因之外,还有结构因素。比如,沥青路面的合理厚度和厚度匹配、沥青路面结构的整体性以及各结构层模置匹配问题,这些是更为重要的因素,但也是往往被忽略的因素。应根据各层的不同功能和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抗车辙面层的结构设计。
2.3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沥青混合料的性能尤其是高温稳定性对抵抗路面车辙具有重要作用,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不足是产生车辙的最直接内因。因此在混合料材料设计中,结合哈市及吉林省常用的原材料,通过调整矿料级配、优选沥青结合料、选用适宜的外掺剂等从多角度、全方位提高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保证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水稳定性和耐久性不降低。
2.4原材料的选择沥青结合料采用的是国产道路石油沥青,其各项技术指标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PG F40-2004)中90号A级道路石油沥青的技术要求。粗集料必须洁净、干燥=青面粗糙;细集料应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并有适当的颗料级配:矿粉必须采用石灰岩或岩浆岩中的强基性岩石等憎水性石料,经磨细得到的矿粉,矿粉应干燥、洁净、能自由地从矿粉他流出。
2.5抗车辙沥青路面的施工原102公路哈市到双城市,双城市中修工程,主要是对进京方向外侧车道的车辙损坏进行处理,由我院第六设计室与第七设计室97年承担设计。
施工按面层洗创、基层清理、改性乳化沥青粘层油撒布、下面层施工、改性乳化沥青粘层油撤布、上面施工依次进行。
本次大中修工程摊同采用ABG摊铺机,摊铺温度控制在165~175℃,摊铺速度控制在1~3mm/min。沥青混合料的碾压采用胶轮压路机和钢轮压路机复压,最终压采钢轮压路机静压。压路机紧跟摊铺机进行碾压,做到“紧跟、有序、慢压、高叔、低幅”,尽量保证沥青混合料在高温条件下完成碾压,初压温度控制在160~170℃,终压温度控制在110~120℃。碾压工程中,严格控制了青路面完全自然冷却、混合料表面温度低于50℃开放交通。
在施工中严格控制施工压实度,上、下两层沥青层的压实度均不低于98%
2.6抗车辙沥青路面检测京哈路大中修工程竣工后进行了外观检测,路面青面平整美观,混合料密实。为了难抗车辙沥青路面的实际应用效果,在外观检测的基础上。
由检测结果可见,彩抗车辙技术的沥青路面经过一年的运营,尤其是经过夏季高温季节的检验,其路面变形很小,抗车辙效果良好。其长期性能还将继续进行观测。
京哈大修路面的搞车辙性能还需对路面进行长期的检测和观测,尤其是夏季高温季节观测,才能得出较为科的结论。
哈工程各院系介绍 第5篇
哈尔滨工程大学坐落于美丽的松花江畔——北国冰城哈尔滨市。学校是入选首批国家“211工程”建设、进入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建设,并设有研究生院的全国重点大学,是我国“三海一核”(船舶工业、海军装备、海洋工程、核能应用)领域重要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
建校以来,学校为国家培养了7万多名各类高级专门人才,其中包括200多名共和国的将军、部长、省长、院士,2000多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大中型企业的技术领军和高级管理人才。他们为国防现代化建设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学校历来有重视科研工作的传统,不仅以国内第一艘实验潜艇、第一艘水翼艇、第一台舰载计算机、第一套条带测深仪等数十项填补国内空白的重大科研成果著称,而且还以双工型潜器、气垫船、梯度声速仪等成果摘取过世界第一的桂冠。学校在船海核领域保持着很强的技术储备,水下机器人、船舶减摇、组合导航、水声定位、核动力仿真等技术居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地位,现已成为我国舰船科学技术基础和应用研究的主力军之
一、海军先进技术装备研制的重点单位、我国发展海洋高技术的重要依托力量。
“十一五”以来,学校坚持以国家和国防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不断凝炼前沿科学研究方向,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承担国家重大科技攻关、国家和国防“973计划”及“863计划”、国防预研和型号等一大批科研项目,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200余项。科研产品质量管理通过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是国内高校首家通过“双认证”的大学。学校设有国家大学科技园,科技产业和产学研合作蓬勃发展。2011年科技经费到款6.3亿多元,位居全国重点高校前列。
当前,学校以服务国家工业化、信息化和国防现代化为使命,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推进内涵建设与内涵式发展,紧紧抓住“三海一核”领域的国家战略机遇,强化特色,继承创新,以人为本,统筹发展,正在向着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目标阔步迈进。
船舶工程学院简介:
船舶工程学院,其前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哈军工)时期创办的海军工程系船舶设计专业,自1953年建立以来,一直是我国船舶工业、海军装备和海洋开发方面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之一。学院现有船舶与海洋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水文与水资源(未招生)4个本科专业,主要培养船舶与海洋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的总体设计、制造、管理等领域等领域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目前学院设有一级学科博士点2个,二级学科博士点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个,二级学科硕士点4个,“船舶与海洋工程”、“力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设有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国家级重点学科、智能水下机器人国防重点实验室、多体船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院在岗教职工139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22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4人),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47人,中级专业技术职务36人。
实验教学中心:
1、船舶设计实践教学基地
依托学院下属的黑龙江水运规划设计院作为开放的实践教学基地,面向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和轮机工程专业大三以上学生,引导学生尽早参与科学研究、技术攻关和工程设计,使学生在高校学习期间就能够真正接触、参与实际课题,从而在走出校门之前就已经成为掌握专业知识、具有工作经验的科技工作者。设计院根据多年的积累,建设了本科生毕业设计题库,目前共有完整的船型资料300余项,港口与码头工程资料近百项,每年指导本科生毕业设计数量占船舶工程学院总人数的三分之一以上。
2、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心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心”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开放实验室,实验室现有两台激光雕刻机和两台机械切割机,以及必要的仪器设备,并制订了学生自主管理的规章制度。中心由20余位教授、副教授和讲师组成的兼职指导教师队伍,涉及船舶设计、结构力学、流体力学、新能源开发、深海工程、水下机器人、水利水电和港口航道等专业,确保有想法的学生一定能找到合适的指导教师。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心以大学生“启航杯”、“五四杯”、“ 船舶结构物及水利设计竞赛”等创新竞赛活动为主导,开展本科生的自主科学研究与发明创造活动、制作竞赛类活动、以普及科技知识和营造学术氛围为目的的非竞赛类活动等。
2007年,举办了首届新船型设计大赛,该比赛是我院“一院一品”特色活动开展的探索项目,2008年10月开展了首届“太平洋造船杯”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竞赛,全校88人次参与了本次比赛。2010年11月开展了“熔盛杯”第二届船舶与海洋结构物及水利创新设计大赛,此次比赛吸引了8个院系近40组130余人次参与。
航天与建筑工程学院 哈尔滨工程大学航天与建筑工程学院是哈尔滨工程大学办学最悠久的院系之一,于1971年成立。它的前身是由哈军工导弹工程系的战术导弹部分组成的航天工程系,1978年正式招收四个专业的本科生,即导弹结构设计专业、固体火箭发动机专业、飞行器自动控制专业和导弹制导专业。
现学院现设有“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给水排水工程”、“工程力学”、“飞行器设计与工程”、“飞行器动力工程”及“质量与可靠性工程”7个本科专业。学院每年承担面向全校的4门公共基础课,其中“材料力学”每年34个班,1360名学生;“理论力学”每年34个班,1360名学生。“工程力学”每年24个班,1100名学生,“材料力学实验”每年34个班,1360名学生。
近三年来,学院始终立足于国防和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思想,承担了多项国防及地方的科研项目研究工作。共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其他基金项目20余项,军品纵向横向课题,民品横向课题118项,其中一半以上为“三海一核”领域的科研项目。支配科研经费1000多万元。有多项科研成果获国家级和省部级奖,其中,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类)二等奖2项;获省专利6项。
船舶材料与结构研究所
舰船轻量化/抗爆抗冲击材料与结构研究所简介:哈尔滨工程大学舰船轻量化/抗爆抗冲击材料与结构研究所,师资技术力量雄厚,实验设备丰富。团队带头人邹广平教授,目前任全国复合材料设计应用与评价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实验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力学学会副秘书长、黑龙江省实验力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多项有影响的学术兼职。团队目前有荣誉教授及技术顾问2人、教授3人、博导2人、副教授2人,高级实验师1人、讲师6人、博士生硕士生15人,是一支团结合作、充满朝气活力、富有创新精神的高技术研究团队。目前致力于普及舰船轻量化概念,并在舰船轻量化材料与结构基础理论、应用服役条件下环境模拟、材料与结构设计/分析/评价一体化、轻量化智能材料与结构力学、轻量化材料与结构性能表征与优化设计、舰船抗爆抗冲击材料与结构设计及模拟等方向开展研究。期望通过我们的努力,与国内外同行建立广泛密切的交流与合作,共同促进我国舰船轻量化的发展。
动力与能源工程学院 动力与能源工程学院源于“哈军工”海军工程系船舶动力装置专业,是学校“三海一核”领域的主体院系之一,经过50多年的发展与建设,已成为我国舰船动力领域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主要基地。
学院现设有“热能与动力工程”、“轮机工程”2个本科专业,两个本科专业均为国家教育部特色专业;具有“轮机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热能工程”、“工程热物理”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具有“轮机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2个博士学位授权点;设有“船舶与海洋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其中,“轮机工程”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为国防及省重点专业。拥有1个教育部工程中心和1个黑龙江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我院科研成果丰硕,为推动我国舰船动力的技术改良和舰船动力教学研究作出重要贡献。近年来,承担国家级和省部级各类科研项目180余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二等奖16项,三等奖23项;获得国家授权发明专利30项;出版教材、学术专著20余部;年科研经费到款额突破7000万元。
近年来,在国家“211工程”、“973计划”及工业与信息化部国防特色专业建设等需求的强力拉动下,动力学院抓住机遇、奋发图强,在完善学科建设、提升办学条件、改良科研环境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近几年,学院获得建设经费超过3亿元,建成了一大批舰船柴油机、燃气轮机、蒸汽动力及减振降噪等研发和试验平台;购置了PDA、PIV、PLF、振动噪声测量分析仪、内燃机排放测量装置、燃烧分析仪等一批国际先进的测试分析仪器;购买了PRO/E、UG、STAR-CD、FULENT、ANSYS、ANSOFT、GSE、NASTRAN、TG-SUIT等一批专用设计、分析软件;从事舰船动力技术研究、试验、测试和分析的软、硬件条件达到国内一流水平。2008年,在工信部动力专项基金的支持下,学院投资1.2亿元建设的3.5万平方米动力楼、动力试验楼群已交付使用,学院的科研、教学及办公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可为学生的学习、研究及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优良条件。
动力与能源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哈尔滨工程大学动力与能源工程实验教学中心,起源于1953年成立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哈军工)海军工程系造船科舰船装置动力专业的“蒸汽动力装置实验室”、“内燃机动力装置实验室”和“传热学实验室”,首任负责人是曾留学德国的国内动力技术领域知名专家,当时352动力教授会主任张稼益教授,国内工程热物理领域知名学者孔祥谦教授是“哈军工”“传热学实验室”创始人。
1972年至1996年,增加了“内燃机陈列室”、“燃气轮机陈列室”、“燃气轮机结构与强度实验室”和“轮机工程实验室”等;2002年,热工基础实验改为热工流体实验,单独设课;2000年9月,成立“动力与能源工程实验教学中心”,下设包括“热工基础实验室”、“轮机工程实验室”、“内燃机实验室”和“燃气轮机实验室”等在内的34个本科教学实验室、11个学生创新实验室和19个综合实验室。2004年到2006年本科教学评估期间和“十五”“211工程”学科建设过程中,动力与能源工程实验教学中心进行了机构调整和功能重组,初步确立了人才培养的三大实验教学平台:专业兴趣激发平台、科学素质培养平台和科技创新实践平台,将学生的科学素质、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作为人才培养的目标。
2006年6月,动力与能源工程实验教学中心通过了国家“十五”“211工程”学科建设项目验收;2007年,中心依托的轮机工程学科和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分别进入国家重点学科和国防特色专业行列;中心是黑龙江省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自动化学院
哈尔滨工程大学自动化学院是在原“哈军工”时期海军工程系的“海道测量”、“船舶电器自动化”、“武备自动化”和“导弹发射装置”四个专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998年7月由原自动控制系、航天工程系导弹控制专业和系统工程研究室组建成立自动化学院,是人才培养、教学和科研实力雄厚的学院。自动化学院位于“军工”大院雄伟壮观的31#教学楼,现有计算机控制、惯性导航与测控技术、自动控制理论、自动控制系统、电气工程、机器人与智能控制、舰船组合导航、人工智能与模式识别、系统工程、探测制导与控制、生物医学工程等11个教研室,自动控制教学实验中心、惯性技术与导航、船舶控制工程、电气工程、机器人与智能控制、舰船组合导航、深测制导与控制技术、生物医学工程等8个实验室,惯性导航与测控技术、船舶减摇与控制技术、导航技术与设备、自动化工程、北飒海洋装置设备等5个研究所。学院科研、实验用地七千多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达5000万元,配有先进的教学仪器设备,为学生的教学实验和创新实践提供了良好的实验环境。
学院具有雄厚的科研实力和科研特色。近三年来,承担各类科研项目近300项,科研经费到款近2亿元。获国家级科技奖12项、省部级奖100余项,其中舰船减摇控制技术、舰船组合导航技术达到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几年来,在国内外刊物及学术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300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200余部。
水声工程学院
水声工程学院成立于2001年12月,是在原有水声工程系、水声研究所和水声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基础上组建而成。拥有国内水声技术人才培养和基础研究的最优质资源,号称“五星级学院”。拥有国家最早的水声工程国家重点学科、最早的博士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第一批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第一个水声工程院士。
学院历史悠久,是由始建于1953年的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声纳专业历经五十多年发展而来。学院拥有两个本科专业,七个硕士专业和三个博士专业,现有教职工110人,其中教授24人,副教授33人。
学院为水声行业及其相关电子、信息、环保、海洋科技等行业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学院已培养本科生2437人,研究生850余人,现有在校本科生678人,硕士研究生319人,博士研究生83人,博士后研究人员2人。水声行业的60%以上水声专业技术人员和70%以上的水声专家毕业于我们学院。学院在水声学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有着优良的传统。学院装备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实验设施和仪器设备,在许多方向引领国内水声技术的发展。教师人均科研经费居国内高校领先水平。
学院已经成为我国水声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在水声技术基础研究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逐步成为国家水声发展的人才库、专家库和水声技术基础研究中心。
科研概况:
水声工程学院的科研工作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光荣的传统。早在三十年前,水声工程学院的前身,水声工程系和水声研究所就是系所合一,以科研为主。当时的科研编制为六十多人、教学编制为三十多人。改革开放之后,因为科研水平高,第一批博士点、第一批国家重点学科、第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校第一个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如期而至。
水声工程学院的科研工作紧密围绕国家水声的新原理、新材料、新结构等领域中的重大基础问题和技术问题开展,涉及水下声波的产生与接收;海洋声场特性认识;水下探测、定位、导航、通信的新原理、新方法、新技术及新技术集成演示系统。学院所承担的科研项目也是以基础研究为主。主要承担各类基金项目、国家“863”高技术领域探索项目、目标导向项目、重点项目;也承担企业委托的技术攻关和研发项目;部分国防基础研究课题、水声计量和测量方法研究课题。
二十一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海洋科学研究和海洋开发日益受到重视。水声技术作为认识海洋、开发海洋、保护海洋的主要探测、监测手段必将大有用武之地。海洋水声监测技术和海洋水下作业所涉及到的水下探测、定位、导航和通信技术将作为今后重点发展的方向,为我国海洋探测与监测设备产业提供技术支撑。
水声工程学院的科研工作以敢于啃硬骨头而著称,有一只高水平的研究队伍,有国际一流的科研设施和仪器设备,有着良好和谐的内外部环境;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开发和谐发展;军用与民用和谐发展;水声工程学院科研工作每年上台阶,逐渐成为我国水声技术创新的源头。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当代发展最快、应用最广的科技领域之一,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成果,又是推动现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重要手段。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现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软件工程”2个本科专业,具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以及“计算机应用技术”博士学位授予权,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学院历年来承担过国家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等各类基金项目、国防指令性项目、省部级攻关项目以及众多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的项目。学院科研成果斐然,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国防科学技术重大成果奖4项、全国科学大会奖4项及省部级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30余项。近五年,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及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800余篇,其中290余篇被SCI、EI、ISTP收录,出版学术著作和教材40余部。
学院重视教育研究和学风建设,学院教学工作荣获省级教学成果奖多项,由我院承担的大学生计算机基础教学工作成绩斐然,全校学生的计算机等级考试成绩一直名列全省前茅,学院学生工作也连续多年获省级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科研概况: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经过多年的建设,瞄准国家“两化融合”需求,兼顾军民两用原则,走和谐特色发展之路。目前成立了12个科研研究室,分别为:嵌入式系统研究室、可信计算技术研究室、网络体系结构研究室、RFID研究中心、数据库与知识工程研究室、软件支撑技术研究室、信息化建模与仿真研究室、分布式计算与仿真研究室、网络技术与信息安全研究室、计算机视觉与听觉研究室、机器智能与机器感知研究室、信息安全研究中心。主要科研方向有:网络技术与信息安全、数据库和知识工程、嵌入式系统、分布式与可信计算、智能机器人与智能控制、认知网络、计算机听觉及语音信号处理等。
学院科研经费和承担国家项目情况稳步增长,学院共承担与参加了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973计划等重大科技计划项目以及省、部、委科研项目和企事业委托或国际合作的研发项目400余项,科研成果获得各种奖励40余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省部委自然科学奖和科技进步奖30余项,“十一五”期间科研到款年均千万元以上,近五年发表论文1300多篇,SCI/EI/ISTP收录900余篇次,举办国际会议10余次,与美国、法国、日本等多个国家进行多项国际交流合作,申请专利百余项,其中近1/3项获得授权,出版学术著作和教材50余部。部分成果被转化为产品,产生了较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在学院的科研工作队伍中,分别有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长江学者通讯评审专家、国防科工委“511人才工程”学术带头人,教育部新(跨)世纪优秀人才等,在省级以上各类学术团体及编委会任委员以上职务的30余人次,多人出任过各类学术会议的程序委员会主席和各类基金项目的评审专家。
机电工程学院
机电工程学院是我校首批成立的二级学院之一,设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和“工业设计”两个本科专业;“机械工程”一级硕士授权点,“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电子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设计艺术学”5个二级硕士授权点;“机械工程”一级博士授权点;“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电子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4个二级博士授权点和“机械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同时,学院还拥有“机械工程”工程硕士领域授权点和“机械设计及理论”高校教师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其中,“机械工程”一级学科为省级重点学科,“机械设计及理论”为部级重点学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为省级重点本科专业。机电工程学院具有配套的实验设备和先进的测试手段,其中先进制造技术实验室是国家CAD培训网络的培训基地。在学校“211工程”建设中,有两个学科方向得到了国家重点建设的支持。
学院共有12个实验室,总面积约5000余平方米,实验设备总金额3000余万元,其中,CIMS研究中心是省现代制造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现代加工技术实验室为部级重点实验室、水下作业技术与装备实验室为省级重点实验室。实验室配有先进的教学仪器设备,为学生的教学实验和创新实践提供了良好的实验环境。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1979年6月,由电工基础、无线电基础和电子线路三个教研室组建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电子工程系(八系)。2001年12月成立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学院下设信号处理技术研究所、通信技术研究所、信息工程技术研究所、电子科学技术研究所、电磁工程与无线技术研究所、电工电子教学中心6个基层学术组织,拥有国家级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教学基地、国家级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拥有通信与信息系统、信息与信号处理省部级重点学科,舰船电磁兼容国防特色学科。
学院建有国家级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教学基地和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国家级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教学基地于2004年通过国家教育部验收。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于2006年3月申报成功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构建以“集中建设、统一管理、提高效率、全面开放、资源共享”为特征的实验教学大平台,该平台下设基础实验教学、专业实验教学、科技创新实验教学三个子平台,由电路基础实验室、模拟电路实验室、通信实验室、电子工程实验室、控制模型实验室、电子创新设计实验室等23个实验室组成。
经济管理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是哈尔滨工程大学首批成立的二级学院之一,源自1984年的管理工程系。二十五年来,学院的每一步成长都凝结了一代代经管人的智慧心血和无私奉献。1985年招收第一届硕士研究生,1987年招收第一届本科生,1995年获得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点,1996年成立经济管理学院,1997年取得MBA试办权,2001年设立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并取得MBA正式举办权,2003年招收第一届工程硕士,2005年取得两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和一个二级学科硕士点,2007年获得MPA举办权,2009年获得EMBA举办权。二十五年岁月峥嵘,二十五年风雨兼程。几代学人辛勤耕耘、艰苦创业,经济管理学院已从蹒跚学步的孩子成长起来,在全国先进经济管理学院中占有一席之地。逐步发展成为拥有学科发展特色、师资力量蓄力深厚、科学研究喜报频传的经济管理学院,成为学校的特色品牌学院之一。
学院现已建成比较完备的“管理学”门类和“经济学”门类学科体系:拥有“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7个二级学科硕士点,2个工程硕士招生领域。其中“管理科学与工程”、“产业经济学”系黑龙江省重点学科;“经济学”、“工商管理”系黑龙江省重点本科专业。目前在校生近1400人,其中博士生、硕士生近700人。
学院专业学位教育发展势头强劲,现已拥有了经管类全部专业硕士学位点(EMBA、MBA、MPA、ME),设有专业学位教育与培训中心负责专门管理,逐渐形成了哈尔滨工程大学专业学位教育品牌形象,知名度不断提升,社会影响力和认可度也不断扩大。
经管学院研究所:
经济管理学院设有船舶工业管理研究室、船舶工业经济研究室等特色研究室。
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学院源于1978年成立的金属材料热处理教研室和1979年成立的化学教研室。2006年,根据学校的发展需要,由原化工学院和机电学院材料系整合组建新的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学院科研实力雄厚,建有一批高水平的教学和科研实践创新平台。现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超轻材料与表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创新团队与创新平台:高分子材料研究中心、水下电源研究中心、生物医学材料与工程研究中心、结构功能一体化创新团队和海洋先进材料研究院。
学院现有实验室面积约8186m2,拥有设备资产约6000余万元,其中大型仪器设备包括: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500 MHz超导核磁共振波谱仪、300 MHz超导核磁共振波谱仪ICP、ICP-Ms等,具备良好的教学科研条件。
“十一五”期间,学院承担各类科研项目200余项,包括国家自然基金29项,科技部“863”项目4项,国防基础科研2项,军品预研1项,国防技术基础1项,国防“973”项目2项,科技部支撑计划2项,工业和信息化部攻关计划1项,博士点基金8项,省市项目61项,累计科研到款6600余万元;发表文章千余篇,其中SCI 收录400余篇;申请专利230余项,授权专利120项;获得省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省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
2010年学院在科研立项、科研奖励、论文发表、专利申请等方面取得新进展。获得国家自然基金立项11项,居全校第二位;教育部博士点基金3项、省自然科学基金7项、市自然科学基金6项,均位居全校第一;军品专项基金2项(其中1个项目合同金额2980万);市科技攻关2项;中俄政府间合作项目1项;“十二五” 国防基础研究项目立项1项;军、民品横向项目20余项,科研到款3431.72万元。全院发表SCI论文161篇(全校313,连续四年位居全校第一);申请专利88项,授权56项;出版专著1部;获省部级科研奖2项。
理学院
理学院实验中心包含: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实验室、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实验室、光纤传感器实验室、创新实验室
外语系
哈尔滨工程大学外语系前身为成立于1953年的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哈军工”)教务部外语教研室,历经哈尔滨工程学院基础课部外语教研室(1966-1970年),于1987年在原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基础课部外语第一、第二教研室基础上组建外语系。
外语系教师积极从事学术及教学研究。近五年来,教师出版专著3部,编著教材及教学参考书93部;在省级及以上刊物上共发表论文277篇,其中CSSCI期刊源杂志上发表论文24篇;教育部立项10项,省级立项32项。外语系的《综合英语》、《第二外国语》(日语)、《俄罗斯当代社会与文化》和《英汉口译》等课程已建设成为校级精品课程,《大学英语》为省级精品课程。
外语系教学水平居国内同类院校前列。2004年,我校被列入教育部180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试点单位,在全国大学外语(英、俄、日)统考及英语专业四级、八级统考中,我校学生通过率及优秀率连续数年居全国重点院校领先水平。英语专业本科生多年来保持近100%的就业率,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英语人才,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
外语系教学条件一流,教学设施先进。拥有多媒体语言实验中心(共912)、多媒体教师备课中心(48座)、学术报告厅(192座)、外语电台、CAI工作室及图书资料室等条件设施,为我校外语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是在“哈军工”时期马列教研室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经历了上世纪80年代的社科部和90年代的社科系发展时期,2001年成立人文社会科学学院。2010年,根据学校党委关于成立思政教研部的文件精神,新人文学院正式组建。人文学院现有法学系、社会学系和应用心理学系,设有船舶与海洋法律研究所、应用心理学研究所、黑龙江省心理咨询师培训基地和信息资料中心。
人文学院现有教师45名,专任教师36人,其中教授7名,副教授10名,博士学位15名。“十一五”期间教学科研成果丰硕,现有黑龙江省级精品课程1门,获得国家级多媒体课件奖励2项。
“十一五”期间学院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项,国家软科学课题1项,博士后科研基金6项,国际交流合作项目1项,省部级科研课题15项(教育部课题10项,省级课题5项),获省部级科研奖励13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0项),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07篇(CSSCI期刊70篇),出版学术著作8部。
核科学与技术学院
哈尔滨工程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成立于2005年12月12日,是国内重点高校设立的第一个“核学院”,哈尔滨工程大学也是国内最早设置核专业的高校之一。1959年“哈军工”成立了核动力装置专业,专业任务为我国培养核动力领域从事科学研究、设计开发的专门人才。
学院现设有“核工程与核技术”“核反应堆工程”“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核技术”“辐射防护与环境工程”5个本科专业,拥有“核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核能科学与工程”博士学位授权点和 “核能科学与工程”“辐射防护及环境保护”“核技术及应用”“核燃料循环与材料”等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其中“核能科学与工程”“辐射防护及环境保护”是“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和国防特色重点学科,“核反应堆工程”“核技术”“辐射防护与环境工程”3个本科专业是国防特色紧缺专业。学院拥有国家外国专家局、教育部“111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黑龙江省重点实验室、本科实验教学中心等,实验室总面积达1万余平方米。学院取得了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成果,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发明三等奖2项,省、部级科研成果34项。目前学院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大科研计划、国防基础和国防预研等高水平研究课题多项,科研经费总额超过1亿元。
学院秉承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大学至真、大工至善”的校训,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工作,按照“宽视野、厚基础、能力强、素质优”的要求,努力培养“思想品质好,辨识能力强、掌握核科学知识”的创新型人才。学院现有在校本科生1105人, 硕士研究生209人,博士研究生54人,留学生7人。学院已培养毕业生2500余人,其中本科生2100余人,研究生400余人。毕业生中80%以上在我国核能开发领域从事设计开发、生产运行和管理工作,许多人已是我国核科技发展的骨干,为我国核动力事业发展做出了贡献,并对我国核动力技术发展起到重要作用。该专业毕业生近三年一次性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8%左右,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哈工程机械招生专业 第6篇
哈尔滨工程大学201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注:招生人数及接收推免生人数仅供参考,以国家实际下达计划为准)院系代码、名称、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预计接收推免生人数)初试科目
复试笔试科目 同等学力 加试科目
001船舶工程学院(联系电话0451-82569910)学院网址:http://gongxue.cn/chuanboxueyuan/index.asp 082401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 01 船舶设计制造理论与方法 02 船舶与海洋结构物力学性能 03 深海工程科学与技术 04 舰船总体与系统工程 05 潜器与水下机器人技术 06 高性能船技术 113(45)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 日语任选其一 ③301数学一
④801船舶力学(含流体力学、船舶结构力学)
①船舶结构与设计(含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强度、船舶设计原理)①材料力学 ②理论力学
080103流体力学
01 水波与浮体水动力学 02 计算流体力学 03 船舶流体力学
04 海洋可再生能源系统力学 05 船舶与海洋结构物水动力学 22(15)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 日语任选其一 ③301数学一
④802流体力学
①船舶原理(含静力学、阻力与推进、操纵与耐波)①材料力学 ②理论力学
081505 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 01 港航工程设计理论与建造技术 02 流体与结构物相互作用
03 河海与水利工程数字化研究
04 河口、海岸水动力及泥沙
05 港口、海岸与近海工程结构性能分析与设计 10(2)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 日语任选其一 ③301数学一
④803水力学
①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 ①材料力学 ②理论力学
085223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学位)00 不区分研究方向 36(25)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 日语任选其一 ③301数学一
④801船舶力学(含流体力学、船舶结构力学)
①船舶结构与设计(含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强度、船舶设计原理)①材料力学
②理论力学
002航天与建筑工程学院(联系电话0451-82569241)学院网址:http://gongxue.cn/hangjianxueyuan/index.asp 081400土木工程
01结构抗震抗爆研究 02结构可靠性与优化 03混凝土材料与结构 04钢结构与组合结构 05新型材料与结构 06结构健康监测技术
07暖通空调工程
08传热、流动与能量转换技术 09水和废水处理理论与技术
10给水排水工程设计和运行最优化 11火灾安全工程
12环境灾害对结构影响 22(11)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
一、202俄语、203 日语任选其一 ③301数学一
④804结构力学或805材料力学或806理论力学或807流体力学2或808水分析化学
专业综合(含钢结构、钢筋混凝土)或传热学或专业综合(含振动理论、弹性力学)或水质工程学
①房屋建筑学
②施工组织与施工技术 或
①测试技术 ②工程热力学 或
①数学物理方法 ②有限元法
082500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01高超声速多场耦合
02航空航天可靠性工程及优化 03飞行力学与飞行控制 04航空航天复合材料
05火箭发动机燃烧、流动及内弹道研究 06高超音速推进理论及相关技术研究 14(5)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
一、202俄语、203 日语任选其一
③301数学一
④805材料力学或807流体力学2或806理论力学
飞行器结构力学或传热学或系统可靠性分析 ①振动理论 ②有限元法 或
①测试技术 ②工程热力学
080700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01燃烧、传热及流体流动 02供热、空调与制冷技术 03能量转换与节能技术
04热力系统及设备的优化与控制 6(5)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
一、202俄语、203 日语任选其一 ③301数学一 ④807流体力学2 传热学
①测试技术 ②工程热力学
080102 固体力学 01断裂与损伤
02弹性波动理论及应用 03工程中的可靠性
04破坏力学及工程应用 05复合材料力学
06水下爆炸与结构防护 6(2)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
一、202俄语、203 日语任选其一 ③301数学一
④805材料力学或806理论力学
专业综合(含振动理论、弹性力学)①数学物理方法 ②有限元法
080101 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 01振动理论及应用 02多体动力学 3(1)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
一、202俄语、203 日语 任选其一 ③301数学一
④805材料力学或806理论力学
专业综合(含振动理论、弹性力学)①数学物理方法 ②有限元法
080104 工程力学 01工程中的可靠性 02复合材料力学
03材料力学性能表征与测试分析 4(1)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
一、202俄语、203 日语任选其一 ③301数学一
④805材料力学或806理论力学
专业综合(含振动理论、弹性力学)①数学物理方法 ②有限元法
085213 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00 不区分研究方向 29(7)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
一、202俄语、203 日语任选其一 ③301数学一
④804结构力学或805材料力学或806理论力学或807流体力学2或808水分析化学
专业综合(含钢结构、钢筋混凝土)或传热学或专业综合(含振动理论、弹性力学)或水质工程学
①房屋建筑学
②施工组织与施工技术 或
①测试技术 ②工程热力学 或
①数学物理方法 ②有限元法
085233 航天工程(专业学位)00 不区分研究方向 28(7)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
一、202俄语、203 日语任选其一 ③301数学一
④804结构力学或805材料力学 或806理论力学或807流体力学 2
飞行器结构力学或传热学或系统可靠性分析或专业综合(含振动理论、弹性力学)①振动理论 ②有限元法 或
①测试技术 ②工程热力学
或
①数学物理方法 ②有限元法
003动力与能源工程学院(联系电话0451-82569310)学院网址:http://gongxue.cn/dongnengxueyuan/index.asp 080700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01 传热传质学
02 动力系统控制与测试 03 动力系统振动与噪声控制 04 动力系统性能与结构 05 强化燃烧及排放控制 06 特种动力及新能源 58(35)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
一、202俄语、203 日语任选其一 ③301数学一
④809工程热力学、818机械原 理任选其一
①内燃机原理 ②燃气轮机原理 ③传热学
三者任选其一,但不能与初试相同
①机械振动噪声学 ②自动控制原理
082402 轮机工程
01 船舶动力装置总体性能与系统分析 02 船舶动力装置振动噪声控制 03 船舶动力装置自动化 04 船舶特种动力 34(15)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
一、202俄语、203 日语任选其一
③301数学一
④809工程热力学、805材料力 学任选其一 ①内燃机原理
②燃气轮机原理 ③传热学
三者任选其一,但不能与初试相同 ①机械振动噪声学 ②自动控制原理
085206 动力工程(专业学位)01动力装置总体性能与系统分析 02动力装置振动与噪声控制技术 03动力装置测试与控制技术 04动力装置气动热力学与结构 05船舶特种动力
06空调通风与制冷工程 33(10)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
一、202俄语、203 日语任选其一 ③301数学一
④809工程热力学、818机械原 理任选其一
①内燃机原理 ②燃气轮机原理 ③传热学
三者任选其一,但不能与初试相同 ①机械振动噪声学
②自动控制原理
004自动化学院(联系电话0451-82569410)
学院网址:http://gongxue.cn/zidonghuaxueyuan/index.asp 081100 控制科学与工程
01水下导航系统理论与技术
02船舶航行与作业控制理论与工程 03现代控制理论及应用 04船舶先进减摇控制技术 05机器感知与智能控制
06现代舰船综合导航理论与系统技术 07新型惯性器件与高精度导航系统 08模式识别与智能机器人
221(58)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
一、202俄语、203 日语任选其一
③301数学一
④810自动控制原理
①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②自动控制元件
①工程数学(含线性代数、复变函数)②电路基础
080400 仪器科学与技术 01精密仪器及机械 02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15(4)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
一、202俄语、203 日语任选其一 ③301数学一
④ 810自动控制原理 ①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②自动控制元件
①工程数学(含线性代数、复变函数)②电路基础
080800 电气工程 01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02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21(2)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
一、202俄语、203 日语任选其一 ③301数学一
④810自动控制原理
①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②自动控制元件
①工程数学(含线性代数、复变函数)②电路基础
083100生物医学工程 01人体信息检测技术 02医学图像处理与分析 03生物信息学
04生理系统建模与仿真 5(1)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
一、202俄语、203 日语任选其一
③301数学一
④811生物医学工程原理 ①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②自动控制元件
①工程数学(含线性代数、复变函数)②电路基础 071100 系统科学 01系统分析与集成
5(1)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
一、202俄语、203 日语任选其一 ③301数学一
④810自动控制原理
①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②自动控制元件
①工程数学(含线性代数、复变函数)②电路基础
085210控制工程(专业学位)01水下导航系统理论与技术 02船舶航行与作业控制理论与工程 03现代控制理论及应用 04船舶先进减摇控制技术
05机器感知与智能控制
06现代舰船综合导航理论与系统技术 07新型惯性器件与高精度导航系统 08模式识别与智能机器人
63(33)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
一、202俄语、203 日语任选其一 ③301数学一
④810 自动控制原理
①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②自动控制元件
①工程数学(含线性代数、复变函数)②电路基础
005水声工程学院(联系电话0451-82569510)
学院网址:http://gongxue.cn/shuishengxueyuan/index.asp 082403 水声工程 01海洋声场分析
02水下噪声及减振降噪 03水声信号处理
04声呐及水声对抗系统与设计 05水声换能器与基阵 65(15)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
一、202俄语、203 日语任选其一 ③301数学一
④812振动与声基础或813数字 电子技术或814普通物理1
①模拟电子技术 ②普通物理
二门任选其一,不能与初试科目相同 ①微机原理 ②信号与系统
081000 信息与通信工程 01目标探测、识别与导航技术 02水下图像处理与传输 03信息系统与网络通信技术
27(8)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
一、202俄语、203 日语任选其一 ③301数学一 ④815信号与系统 ①数字电子技术 ②模拟电子技术 二门任选其一 ①普通物理 ②微机原理
070206声学 01声学传感器 02超声学 03物理声学 04环境声学 10(4)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
一、202俄语、203 日语任选其一
③301数学一
④812振动与声基础或814普通 物理1 ①普通物理
②数学物理方法
二门任选其一,不能与初试科目相同 ①信号与系统 ②微机原理
085208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学位)01DSP器件开发与应用 02水声定位
03声呐系统设计 04水声信号检测
05水声换能器与基阵 37(8)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
一、202俄语、203 日语任选其一
③301数学一
④815信号与系统或813数字电 子技术
①数字电子技术 ②模拟电子技术
二门任选其一,不能与初试科目相同 ①普通物理
②微机原理
006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联系电话0451-82589601)学院网址:http://gongxue.cn/cstc/index.asp 081200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01 网络技术与信息安全 02 数据与知识工程
03 机器智能与机器感知 04 软件科学与智能信息处理 05 分布式与可信计算 06 嵌入式系统与体系结构 07 保密技术与保密管理 114(20)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
一、202俄语、203 日语任选其一 ③301数学一
④816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自 命题①数据结构②操作系统③ 计算机组成原理④计算机网络)①离散数学 ②数据库原理
①高级语言程序设计 ②计算机系统结构
083500 软件工程 01 软件工程理论 02 软件系统开发技术 03 安全计算与可信软件 04 网络与信息技术 05 复杂软件建模技术
35(10)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
一、202俄语、203 日语任选其一
③301数学一
④817软件工程专业基础综合(自命题①数据结构②操作系 统③软件工程)①离散数学 ②数据库原理
①高级语言程序设计 ②计算机组织与结构 085211 计算机技术(专业学位)01 嵌入式系统
02 网络与信息安全
03 机器感知与机器智能 04 计算机视觉与听觉 05 虚拟现实 06 可信计算 35(15)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
一、202俄语、203 日语任选其一 ③301数学一
④816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自 命题①数据结构②操作系统③ 计算机组成原理④计算机网络)①离散数学
②数据库原理
①高级语言程序设计 ②计算机系统结构
085212 软件工程(专业学位)01 数据库与知识库 02 软件工程
03 嵌入式软件技术 04 分布式计算与仿真 05 人工智能与知识工程 06 智能信息处理
20(5)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
一、202俄语、203 日语任选其一 ③301数学一
④817软件工程专业基础综合(自命题①数据结构②操作系 统③软件工程)①离散数学 ②数据库原理
①高级语言程序设计
②计算机组织与结构
007机电工程学院(联系电话0451-82569710)学院网址:http://gongxue.cn/jidianxueyuan/index.asp 080200机械工程
01现代集成制造系统 02虚拟制造及仿真
03制造自动化技术与装备 04特种加工技术与设备 05机电系统及自动化 06机器人技术
07监测与智能控制 08海洋智能机械与作业 09机械强度与设计 10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 11机构学理论及应用 12摩擦学与润滑技术 122(25)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
一、202俄语、203 日语任选其一 ③301数学一 ④818机械原理 ①机械设计
①机械制造工艺学 ②数控技术 087200设计学
01产品设计理论与方法 02视觉传达设计
03动画与数字化设计 04船舶美学与内舾装设计 15(5)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
一、202俄语、203 日语任选其一 ③610设计史论
④819专业设计综合 ①设计方法学
①人机工程学
②设计心理学
085201机械工程(专业学位)01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02机械设计及理论 03机械电子工程 38(20)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
一、202俄语、203 日语任选其一 ③301数学一 ④818机械原理 ①机械设计 ①机械制造工艺学 ②数控技术
085237 工业设计工程(专业学位)01产品设计工程 02数字化设计工程
03环境与装饰艺术设计工程 04传播设计工程 5(2)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
一、202俄语、203 日语任选其一 ③337工业设计工程 ④819专业设计综合 ①设计方法学 ①人机工程学 ②设计心理学
008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联系电话0451-82569810)学院网址:http://gongxue.cn/xintongxueyuan/index.asp 081000信息与通信工程
01现代通信系统与通信技术
02宽带系统的信号检测、处理与识别 03信息系统与网络通信技术 04电磁兼容理论及技术 05非线性信号与图像处理 06智能信息与语音信号处理 07视觉传感与检测技术 132(30)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
一、202俄语、203 日语任选其一 ③301数学一 ④820电子电路 ①信号与系统 ②通信原理 ①微机原理
②数字信号处理
080300光学工程
01光电传感、通信与测量技术 02激光与非线性光学 8(1)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
一、202俄语、203 日语任选其一 ③301数学一 ④820电子电路 ①信号与系统 ②通信原理 ①微机原理
②数字信号处理
080900电子科学与技术 01电磁散射与测量 02天线理论与工程 03微波理论与工程
04现代电子电路与系统
05功率电子学及其应用
06新型微电子器件与专用集成电路 07现代检测技术与应用 33(4)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
一、202俄语、203 日语任选其一 ③301数学一 ④820电子电路 ①信号与系统 ②通信原理 ①微机原理
②数字信号处理
085208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学位)00 不区分研究方向 42(25)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
一、202俄语、203 日语任选其一 ③301数学一 ④820电子电路 ①信号与系统 ②通信原理 ①微机原理 ②数字信号处理
009经济管理学院(联系电话0451-82519614)
学院网址:http://gongxue.cn/jingguanxueyuan/index.asp 020204金融学(含:保险学)01货币银行与国际金融 02资本市场与公司金融 03金融工程与风险管理 10(5)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 日语任选其一 ③303数学三 ④821经济学 金融市场学 ①金融市场学 ②货币银行学
020205产业经济学
01产业政策研究与实践 02新型工业化与区域产业发展 03产业创新与成长 9(3)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 日语任选其一 ③303数学三 ④821经济学 产业经济学 ①工业经济管 理
②产业经济学
020206国际贸易学 01跨国公司管理
02国际经济技术合作 03产业国际竞争力 10(3)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 日语任选其一 ③303数学三 ④821经济学 国际贸易学 ①国际贸易学 ②国际经济学
120100管理科学与工程 01管理系统工程 02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03工业工程与管理工程 04危机响应与管理 05船舶工业管理 19(8)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 日语任选其一 ③303数学三 ④822管理学 运筹学 ①运筹学
②计量经济学
120200工商管理
01企业经营与战略管理 02现代企业运营管理 03企业创新与成长
04区域竞争力与企业可持续发展 05旅游经营管理
06会计与财务管理理论与方法 07技术经济与项目管理 44(20)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 日语任选其一 ③303数学三 ④822管理学 ①企业战略管理 ②技术经济学 二门任选其一 ①企业战略管 理
②技术经济学
120400公共管理
01城市管理与公共政策 02教育管理与科技创新
03公共人力资源管理与社会保障 18(5)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 日语任选其一 ③303数学三 ④822管理学 公共管理学基础 ①公共政策学 ②公共组织行 为学
025100金融(专业学位)01货币银行与国际金融 02资本市场与公司金融 03金融工程与风险管理 13(10)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 日语任选其一 ③303数学三
④431金融学综合 金融市场学 ①金融市场学 ②货币银行学
125100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00不区分研究方向 105 ①199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 ②204英语二或202俄语或203 日语任选其一
①政治理论 ②管理学
①企业战略管 理
②人力资源开
发与管理
125200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00不区分研究方向 45 ①199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 ②204英语二或202俄语或203 日语任选其一
①政治理论 ②管理学 ①企业战略管 理
②人力资源开
发与管理
010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联系电话0451-82518793)学院网址:http://gongxue.cn/caihuaxueyuan/index.asp 080500材料科学与工程 01超轻材料
02腐蚀防护与表面组装 03海洋先进材料 04能源材料
05生物医学材料与器械 06功能化材料与器件 07金属材料与性能 50(15)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
一、202俄语、203 日语任选其一 ③302数学二
④823材料科学基础 ①材料热加工原理 ②材料物理学 二门任选其一
①力学性能
②测试技术
081700化学工程与技术 01化学电源 02纳米功能材料
03手性化合物分离技术 04熔盐电化学
05高分子材料合成与性能 06化工过程模拟及分离技术 69(15)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
一、202俄语、203 日语任选其一 ③302数学二 ④824物理化学 无机化学 ①分析化学 ②有机化学
083002环境工程
01水处理技术与监测 02废气处理技术与监测 10(3)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
一、202俄语、203 日语任选其一 ③302数学二
④825水污染控制工程 无机化学 ①分析化学
②有机化学
085204材料工程(专业学位)01材料成型与加工原理及技术 02材料合成与制备技术 03材料性能与表征技术 04材料改性与表面工程技术 15(8)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
一、202俄语、203 日语任选其一 ③302数学二 ④823材料科学基础 ①金属热处理 ②化工原理 ③无机化学 三门任选其一 ①力学性能 ②测试技术 085216化学工程(专业学位)01分离工程
02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03应用电化学
04化工过程模拟及优化 24(8)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
一、202俄语、203 日语任选其一 ③302数学二 ④824物理化学 ①金属热处理 ②化工原理 ③无机化学 三门任选其一 ①分析化学
②有机化学
085229环境工程(专业学位)01污水处理及资源化 02废气处理
03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 10(4)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
一、202俄语、203 日语任选其一 ③302数学二
④825水污染控制工程 ①金属热处理 ②化工原理 ③无机化学 三门任选其一 ①分析化学 ②有机化学
011理学院(联系电话0451-82589753)
学院网址:http://gongxue.cn/lixueyuan/index.asp 080300光学工程
01特种光纤及器件
02光电传感、通信与测量技术 03微纳光电材料与器件 04激光与非线性光学 05生物医学光子学
22(6)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
一、202俄语、203 日语任选其一 ③301数学一 ④826普通物理2 ①光学
①微机原理 ②大学物理实验
085202光学工程(专业学位)01特种光纤及器件
02光电传感、通信与测量技术 03微纳光电材料与器件 04激光与非线性光学 05生物医学光子学
14(4)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
一、202俄语、203 日语任选其一 ③301数学一 ④826普通物理2
①光学
①微机原理
②大学物理实验
070207光学 01纤维集成光学 02非线性光学 03信息光学 04微纳光学 05生物光学
14(4)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
一、202俄语、203 日语任选其一 ③611光学 ④826普通物理2
电动力学
①微机原理 ②大学物理实验
070104应用数学
01微分方程理论及应用 02图像处理中的数学理论 03代数与图论
04数值分析与优化
05随机过程及应用(含经济数学)
24(5)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
一、202俄语、203 日语任选其一 ③612数学分析 ④827高等代数
①常微分方程 ②空间解析几何 ③实变函数 三门任选其二 ①概率论 ②复变函数
071100系统科学 01无穷维动力系统
02 不确定性系统与信息处理 03 系统建模与仿真 04 金融系统理论 05 广义系统
06复杂系统分析与控制 07多目标决策支持系统 08综合集成技术与方法 24(5)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
一、202俄语、203 日语任选其一 ③612数学分析 ④827高等代数
①常微分方程 ②空间解析几何 ③实变函数 三门任选其二 ①概率论 ②复变函数
012外语系(联系电话0451-82519770)
学院网址:http://gongxue.cn/waiyuxi/index.asp 050201英语语言文学 01英语文学
02英汉比较翻译
10(4)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40俄语二外、241日语二外、242法语二外、243德语二外 任选其一
③613基础英语 ④828翻译实践 ①英语写作 ②听力 ③口语
①科技英语文 体
②英语国家社
会与文化
050211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01英语教学法及语言测试 02跨文化交际 03科技英语翻译 15(4)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40俄语二外、241日语二外、242法语二外、243德语二外 任选其一 ③613基础英语 ④828翻译实践 ①英语写作 ②听力 ③口语 ①科技英语文 体
②英语国家社 会与文化
055101英语笔译(专业学位)01科技英语笔译
6(3)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11翻译硕士英语 ③357英语翻译基础
④448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 ①英语写作 ②听力 ③口语 ①科技英语文 体
②英语国家社 会与文化
013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联系电话:0451-82569513)学院网址:http://gongxue.cn/renwenxueyuan/index.asp 030100法学
01船舶海事法律制度研究 02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研究 03 法律社会学 04法理学
05市场主体法律制度研究 06国际经济法律制度研究 07宏观调控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08民事权利保护研究
09宪法学原理与宪政制度研究 10比较宪法研究 11行政法治研究 39(4)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
一、202俄语、203 日语任选其一 ③614法学综合 ④829法学专业 ①法学复试综合 ①民事诉讼法 ②公司法
030301 社会学
01社会学理论与文化社会学 02社会学方法与社会网分析 03社会心理学
04政治与法律社会学 05发展社会学 16(2)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15社会学理论 ④830社会研究方法 ①应用社会学 ①社会统计学 ②中国社会学史
040203 应用心理学 01人力资源管理心理学 02职业健康心理学
03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教育 04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
20(0)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
一、202俄语、203 日语任选其一
③616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自命题)①心理学研究方法
①咨询心理学 ②社会心理学
015核科学与技术学院(联系电话0451-82518466)学院网址:http://gongxue.cn/hexueyuan/index.asp 082700 核科学与技术 01 核安全与仿真
02 核动力装置性能与设备 03 核反应堆热工水力 04 核反应堆物理
05 乏燃料后处理技术 06 辐射应用及探测技术
07 辐射防护与环境保护技术
65(28)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
一、202俄语、203 日 语任选其一
③301 数学一
④831大学物理、832核反应堆
物理、833传热学任选其一
核动力装置、化工原理、辐射剂量监测与防护任选其一 ①工程流体力 学
②微机原理
085226核能与核技术工程(专业学位)01 核安全与仿真
02 核动力装置性能与设备 03 核反应堆热工水力 04 核反应堆物理 05 核燃料循环工程
06 辐射探测与防护技术 20(17)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
一、202俄语、203 日 语任选其一
③301 数学一
④831大学物理、832核反应堆 物理、833传热学任选其一 核动力装置 ①工程流体力学 ②微机原理
016体育部(联系电话0451-82518053)
学院网址:http://gongxue.cn/tixunbu/index.asp 040303体育教育训练学
01高校体育教学理论与方法 02运动项目教学、训练理论与实践
10(4)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
一、202俄语、203 日语任选其一 ③617运动生理学
①学校体育学 ②运动训练学(任选其一)③专项术科
①运动心理学 ②体育社会学
022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联系电话0451-82569311)学院网址:http://gongxue.cn/sizhengbu/index.asp 030500马克思主义理论 0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0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03思想政治教育
04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25(6)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
一、202俄语、203语任选其一 ③618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④834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①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复试)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复试)③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复试)
④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基本问题(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专业复试)①政治学基础
哈工程核工程和核技术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