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丹参滴丸、消心痛
冠心丹参滴丸、消心痛(精选8篇)
冠心丹参滴丸、消心痛 第1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我院2012年3月-2015年1月门诊及住院冠心病心绞痛患者92例, 其中男50例, 女42例, 年龄46~79岁。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 对照组中男26例, 女20例, 年龄46~77岁, 平均年龄 (54.6±13.7) 岁, 病程5个月~9年, 平均病程 (5.2±3.4) 年, 其中合并高血压病20例, 糖尿病10例, 高黏血症4例, 心律失常12例;观察组中男24例, 女22例, 年龄46~79岁, 平均年龄 (55.3±13.6) 岁, 病程6个月~10年, 平均病程 (5.3±3.5) 年, 其中合并高血压病22例, 糖尿病11例, 高黏血症6例, 心律失常7例。两组一般资料 (如性别、年龄、病程、合并症) 等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显著性 (P>0.05) , 临床资料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及排除标准
诊断标准均符合《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1]中冠心病心绞痛诊断标准。排除标准: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功能不全、肝肾功能不全、精神病、妊娠期及哺乳期者。
1.3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心血管疾病基础治疗, 如扩冠、降压、抗凝、调脂等。对照组给予消心痛治疗 (山西云鹏制药有限公司生产, 国药准字H14020799) , 10mg/次, 3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复方丹参滴丸 (天津天士立制药有限公司生产, 国药准字Z10950111) , 10粒/次, 3次/d, 均口服, 连续治疗1个月。然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心电图及血液流变学变化情况。
1.4 疗效标准
临床疗效标准参照《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1]。显效:治疗后心绞痛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 发作次数减少75%以上;有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50%以上;无效:未达上述标准。心电图疗效标准:显效:静息心电图恢复正常;有效:静息心电图缺血段下移治疗后回升0.1mV以上, 或T波变浅达50%以上, 但未达正常;无效:心电图无显著变化。总有效=显效+有效。
1.5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意义, 以P<0.01为差异有高度统计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详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电图疗效变化
两组治疗后观察组心电图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详见表2。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3 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变化
两组治疗前、后组内血液高切黏度、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后观察组血液高切黏度、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详见表3。
3 讨论
现代医学认为冠心病心绞痛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心肌急剧暂时的缺血、缺氧所致。治疗主要通过扩张冠状动脉、增加血流量来改善心肌血供。复方丹参滴丸有清除氧自由基、减少细胞凋亡、阻止缺血再灌注心肌的钙超载, 达到扩张冠状动脉作用[2]。李世林[3]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心绞痛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1%, 心电图总有效率74.13%, 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 , 能显著提高对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翟晓刚等[4]也报道了有很高的治愈率。本文结果表明,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65%,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43%, 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治疗后观察组心电图总有效100%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治疗前后组内血液高切黏度、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治疗后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注:两组治疗前、后比较 (P<0.05) , 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05) 。
综上所述,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显著, 能明显改善患者心电图变化和降低血液黏度, 值得临床医生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孙传兴.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M〕.第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1998:114, 146.
[2]Theroux P.Angiogaphic and clinical progression in unstable anginna pectoris from clinical observation to clinical trial〔J〕.Circulation, 1995, 20 (86) :2991.
[3]李世林.中西药联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观察〔J〕.医学论坛, 2008, 29 (3) :77-79.
冠心丹参滴丸、消心痛 第2篇
【关键词】辛伐他汀;复方丹参滴丸;冠心病
冠心病为一种常见心血管内科疾病,相关研究发现该其发病率在逐年增加,老年人已经成为该病的高发群体;冠心病的临床症状多变,会对患者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所以应重视对于该病病情的控制与治疗[1]。本文分析了辛伐他汀与复方丹参滴丸两种药物治疗冠心病患者的療效,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本文研究的患者共74例,40例为男性,34例为女性;年龄最小的患者为27岁,年龄最大的患者为69岁,平均年龄为58.9岁;心绞痛类型:23例为不稳定型,其余51例为稳定型;病程:最短的为185天,病程最长的为11年,平均为5.6年;并发症:有12例患者存在糖尿病,有18例患者存在高血压疾病;以上74例均经过相关检查并已经确诊为冠心病,将74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均为37例,两组年龄、性别、病程以及合并症状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对比分析。
1.2方法应用药物辛伐他汀为对照组37例进行治疗,采用口服的给药方式,每天一次,每次20mg;应用药物辛伐他汀以及复方丹参滴丸对观察组27例进行治疗,前者给药剂量为每天一次,每次20mg,后者给药剂量为每天三次,每次12粒。为两组患者治疗的时间均为90天,90天之后对两组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并对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观察。
本研究应用的疗效评判标准如下:临床症状与心绞痛消失,且静息状态下的心电图无异常表现,则为显效;心绞痛出现的次数减少,且临床症状得以缓解以及ST段心电图回升率在55%以上,则为有效;心电图与心绞痛以及临床症状没有得到显著改善或者是病情逐渐恶化,则为无效。运用SPSS19.0对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疗效进行分析,检验方法为t检验,P<0.05则差异明显。
2结果
对照组:28例为显效,4例为有效,其余5例无效;观察组:33例为显效,3例为有效,其余1例无效;两组的临床疗效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方面,对照组的37例中,出现皮疹的患者为3例,皮肤表面出现紫斑的患者为2例;观察组37例中,无一例存在器官功能损害症状与不良反应。
3讨论
近年来,冠心病患者数量在不断增加,同时发病年龄在逐渐变小;该病的病情较为复杂,发病机制主要为血管功能出现失调现象。相关研究发现,冠心病患者存在的动脉硬化现象多为炎性以及慢性反应,炎性以及慢性反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冠心病的难以治愈性;当血管病变支数不断增加以及动脉病变不断加重时,炎性反应也会随之出现相应的加重现象[2]。在治疗该病时,多采用保守的方法,即药物治疗;硝酸酯类为治疗该病的常规药物,但是此类药物在治疗患者时,容易产生一些不适症状,如头胀以及头痛等,所以患者一般不会坚持服用该类药物。对此,要寻求更安全以及更合理的药物对患者进行治疗,以便有效控制病情。
在本研究中,为观察组应用药物辛伐他汀以及复方丹参滴丸进行治疗,结果表明观察组疗效比对照组更优,且差异明显。复方丹参滴丸的主要组成成分包括冰片与三七以及丹参,有效成分包括丹酚酸B与原儿茶醛以及丹参素,该药物是一种中药制剂,副作用相对较少[3]。此外,该药物还能够使血栓指数、血小板的黏附指数、全血的黏度以及还原黏度得以降低,对于内膜增生与动脉硬化现象可以起到较好的抑制作用;近期的研究还发现该药物能够正性调节血管内皮当中已经出现的异常功能,对于PGI2以及TXA2出现的失衡现象,可以起到有效的纠正作用。辛伐他汀为他汀类治疗药物,可以对血管内皮所具有的功能进行改善,同时能够使炎性因子显著减少;对于内皮细胞与白细胞之间存在的黏附现象有着较好的抑制作用,因此可以改善炎性反应,使患者存在的不良症状得到缓解[4]。本研究为对照组患者单独应用了辛伐他汀进行治疗,而为观察组应用了辛伐他汀以及复方丹参滴丸进行联合治疗,观察组37例的临床疗效比对照组更好,这说明将以上两种药物联合起来使用,可以更有效的治疗患者,因此两种药物能够相互协同,从而得到更好的疗效。如心肌处于缺血状态,行血液灌注治疗,则有可能增强细胞膜出现的过氧反应,从而生成数量众多的自由基;如此时将复方丹参滴丸作为治疗药物,则可以增强细胞膜抗氧化的能力,从而有效避免灌注治疗对于机体造成的损伤;当心肌缺血时,将辛伐他汀作为治疗药物,可以促进血管再生,所以联合使用两种药物有助于改善疾病症状[5]。此外,在本研究中对照组患者出现了不良反应,而观察组患者没有出现明显不良反应,所以将以上两种药物联合起来进行使用,可以保障用药安全。
参考文献
[1]陈焕清,熊小强,段朝晖,韩智娟,张向葵,赵凤如.复方丹参滴丸对冠心病血管内皮功能的干预及其机制[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09,13(12):402-403.
[2]严洁,刁利红,常小荣,易受乡,林亚平,杨孝芳,田岳凤.电针、复方丹参滴丸、针药结合对冠心病患者心肌耗氧量和临床症状积分的对照研究[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0,26(12):895-896.
[3]李国辉,扶桂升,周小青.复方丹参滴丸预防冠心病患者支架术后再狭窄的临床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28(18):650-651.
[4]熊承文,梁月婵,邹敏,张军.复方丹参滴丸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同型半胱氨酸及炎症介质的影响[J].中国中医急症,2010,15(29):417-418.
冠心丹参滴丸、消心痛 第3篇
关键词:冠心丹参滴丸,复方丹参片,冠心病,心绞痛,疗效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管腔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脏病。目前临床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药物很多,笔者对冠心丹参滴丸与复方丹参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进行了对照观察。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1年7月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20例,均经中西医双重诊断方法确诊,中医诊断辩证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1993年颁布《中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西医诊断依据WHO制定的《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和诊断标准》[2]。所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男36例,女24例;年龄40~72岁,中位年龄57.2岁;病程(8±3)年;其中稳定型心绞痛30例,混合型心绞痛1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18例。对照组男38例,女22例;年龄42~70岁,中位年龄56.9岁;病程(7.0±2.5)年;稳定型心绞痛30例,混合型心绞痛1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16例。2组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治疗期间停止其他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药物。心绞痛发作可服用硝酸甘油等速效药物。治疗组给予冠心丹参滴丸(中发实业集团业锐药业有限公司生产)舌下含服,每次10粒,每天3次。对照组给予复方丹参片口服,每次3片,每天3次。2组疗程均为8周。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症状疗效(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及疼痛程度)、心率、心肌耗氧量(心率×收缩压)及不良反应。每月12导联心电图检查,以NST(ST段压低>0.05m V的导联数)和∑ST(ST段压低的总和)表示心肌缺血的程度和范围。实验前后测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血糖,血脂。
1.4 疗效评定标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政指定的《心脑血管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进行疗效评定。(1)心绞痛症状疗效评定标准:显效:同等劳累程度不引起心绞痛发作或发作次数减少>70%,一般活动无胸闷症状;有效:心绞痛发作次数、胸闷症状减轻50%~70%;无效:用药后以上情况无明显变化。(2)心电图疗效评定标准:显效:静息心电图缺血性ST段心电图恢复正常;有效:静息心电图缺血性ST段下降,治疗后回升>1m V;无效:静息心电图与治疗前基本相同。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以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心绞痛发作频率、心率及心肌耗氧量
治疗组心绞痛发作、心肌耗氧量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心绞痛症状疗效
治疗组心绞痛症状缓解总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3 心电图疗效
治疗组心电图总有效率为83.3%,高于对照组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4 心电图∑ST及NST变化
治疗组心电图∑ST及NST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2.5 不良反应
2组患者治疗后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等检测表明均无异常改变,在治疗过程中未发现不良反应。
3 讨论
冠心病心绞痛属于祖国医学“胸痛”、“心痛”、“真心痛”范畴,其病机为“心”气不足,“心”阳不振,以致气滞血瘀所致。对此病的记载最早见于《内经》,如《素问·脏气法时认篇》云:“心病者,胸中痛,胁支满,胁下痛,膺背肩胛间痛,两臂内痛”[3]。冠心丹参滴丸是根据中医传统理论,采用现代药学新技术研制而成的一种高效、速效的新型纯中药滴丸剂,具有疗效高,作用快,3~8min起效,服用方便,用量小,无胃肠刺激等优点。冠心丹参滴丸由丹参、三七、降香油组成,具有活血化瘀,理气止痛之功效。现代中药药理学的研究证实,从丹参中提取的有效成分丹参素可降低机体血液黏度,抑制血小板和凝血功能,激活纤溶,对抗血栓形成;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改善心肌缺血,促进心肌缺血或损伤的恢复,对缺氧心肌有保护作用;改善微循环,促进血液流过,扩张血管,降低血压;阻断羟自由基的产生,组织脂质过氧化,是一种有效的氧自由基清除剂[4]。另一有效成分是从三七中提取的三七总皂甙,可对抗心肌再灌注损伤,有心肌保护作用,抑制心肌肥大和改善心室重构作用,以及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对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血栓形成和改善动脉粥样硬化有益[5]。降香油显著增加冠脉流量,减慢心率。本研究结果显示,冠心丹参滴丸能明显改善静息心电图缺血ST段,不论在心绞痛疗效上,还是心电图疗效上,治疗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治疗期间未见不良反应,是预防和治疗冠心病的一种理想药物。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定发布,1993:41.
[2]田霞.冠心1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60例[J].时珍国医国药,2008,19(3):738-739.
[3]苏布勒巴图.中医辨治冠心病心绞痛举案[J].时珍国医国药,2002,13(2):91.
[4]高学敏.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376.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研究 第4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根据1979年世界卫生组织冠心病诊断标准,选择我院2006年12月~2009年12月住院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92例,为劳力型心绞痛Ⅱ级或Ⅲ级[1]。按入院时间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6例。两组间性别、年龄、体质量、病情轻重程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有严重高血压、糖尿病、严重心力衰竭及心律失常、心肌梗赛病史,免疫系统疾病者不列入本观察范围。
1.2 方法
A、B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服用肠溶阿司匹林,50mg,1次/d,美托洛尔,12.5mg,2次/d。硝酸甘油注射液5 mg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250m L中静脉滴注,1次/d,2组方案均以两周为1疗程。B组患者同时口服复方丹参滴丸,10粒/次,3次/d,停用其它抗心肌缺血药。
1.3 观察指标
检查治疗前、后肝肾功能、血糖、血脂、心电图,观察心绞痛发作情况,并记录不良反应。
1.4 疗效判定标准[2]
(1)显效:心绞痛由原Ⅱ级改变为无心绞痛发作,Ⅲ级减轻为Ⅰ级或无心绞痛发作,或心电图ST段恢复50%以上;(2)有效:心绞痛由原Ⅱ级减轻为Ⅰ级;Ⅲ级减轻为Ⅱ级,或心电图ST段恢复20~49%;(3)无效:未达到上述指标。以显效率和有效率之和计算总有效率。
1.5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用方差分析和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2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2。
(n)
由表2可见,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χ2=4.089)。两组治疗前、后肝肾功能、血糖均无明显变化,B组患者血脂水平与治疗前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不良反应
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1%(12/46),其中头痛、头胀8例,低血压2例,心率增快2例;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4%(13/46),其中头痛9例,血压下降3例;心率增快1例。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χ2=3.024)。上述不良反应于治疗0~24h出现,于治疗2~3d消失,两组患者均能耐受,无中途终止治疗病例,治疗过程中治疗方案未行特殊调整。
3 讨论
冠心病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且有发病年龄年轻化的趋势。在我国的发病率也日益增高,已成为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中医药预防和治疗冠心病已显示出优势,越来越成为研究的热点。
复方丹参滴丸是较早问世的治疗冠心病的中成药,张敏州等通过Meta分析认为: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能显著改善缺血心电图,降低胆固醇、甘油三酯,提高心率变异性有一定疗效,且副作用轻微[3]。
复方丹参滴丸的主要是由丹参、三七、冰片等活血化瘀药物组成,其中以丹参为主要成分,是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加工而成的纯中药制剂。丹参的化学成分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两部分,前者为丹参酮类,后者主要为酚酸类,包括丹参素、原儿茶醛和丹参酸甲、乙、丙[4]。其防治冠心病的机制[5]为:(1)有良好的慢钙通道阻滞作用,能扩张冠状动脉,降低血管阻力,增加冠脉血流量;(2)改善血液流动性,通过降低血液粘滞性使血流加速,降低血管阻力;(3)抗血小板聚集,促进纤维蛋白降解,提高机体抗凝和抗纤活性;(4)清除自由基,保护细胞膜;(5)能明显抑制心肌缺血与再灌注后心肌细胞的凋亡,从而保护缺血再灌注心肌;(6)具有抑制细胞内源性胆固醇合成作用,防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
近年来部分研究[6]表明复方丹参滴丸与消心痛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相近,长期使用抗心绞痛疗效显著,不产生耐药性,不良反应少;尤其适用于对硝酸酯类耐药,又需长期服用及不能耐受硝酸酯类药物,不良反应如头晕、头痛的患者。有研究报道复方丹参滴丸对血浆黏度有明显的降低作用,从而达到抑制血栓形成[7]。
在本研究当中,出现头痛、头胀、低血压、心率增快共25例,均在用药后2~3d消失,不需停药,不影响患者生活及依从性,在两组西药治疗方案相同的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滴丸可显著增强抗心绞痛作用,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χ2=4.089),B组明显优于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χ2=3.024)。而且对肝肾功能、血糖无明显影响,同时还可降低血脂水平,降低冠心病心绞痛的发生率。
通过本研究笔者认为:在西医常规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滴丸有更显著的疗效,且无毒副作用,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有效药物,值得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陈在嘉,高润霖.冠心病[M].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796.
[2]关德明,于欣宏.不同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制剂治疗冠心病的成本-效果分析[J].中国药房,2005,16(11):838.
[3]张敏州,张俭.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的Meta分析[J].时珍国医国药,2009,20,(4):1007~1008.
[4]李家实.中药鉴定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170~172.
[5]金惠铭.丹参制剂的临床应用及其活血化瘀原理的研究[J].中华医学会,1978,58(3):180~182.
[6]孙灵,邵杰,杨旭.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40例[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4,14(1):38~39.
冠心丹参滴丸、消心痛 第5篇
关键词:速效心痛滴丸,冠心病心绞痛,血脉同治
冠心病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狭窄或阻塞, 或 (和) 因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 (痉挛) 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 亦称缺血性心脏病, 它是一类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 病死率极高。中国传统医学认为, 冠心病的病机主要为血脉不通, 血脉不通是因为瘀血和痰浊气滞。而瘀、痰、气滞的产生是长期以来脏腑功能失调的结果[1]。因此, 也有心脉之说, 认为心脏疾病与“血”“脉”密切相关, 也就是说治疗应从“血”和“脉”两条途径入手, 由此引出血脉同治之学说[2]。
冠心病的防治最强调综合治疗, 其中药物治疗占主要地位。速效心痛滴丸在速效救心丸 (由川芎和冰片组成) 的基础上增加了具有显著的调理血脂、改善血液流变性、抗动脉粥样硬化[3]等作用的牡丹皮。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疗效已经获得临床证实[4]。我科自2006年11月—2009年4月, 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 加用速效心痛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98例, 并与加用复方丹参片治疗作对照, 以期观察速效心痛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短期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入选标准:诊断符合国际心脏病学会和协会及世界卫生组织临床命名标准化联合专题组报告《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5], 年龄60岁±9岁, 轻中度稳定型心绞痛。排除标准:急性心肌梗死以及其他原因所致胸痛者;合并中度以上高血压, 重度心肺功能不全, 严重心律失常, 肝、肾、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 精神病患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对本药过敏者。
1.2 一般资料
共入选187例患者, 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98例, 其中男56例, 女42例;年龄40岁~69岁 (57.15岁±5.38岁) ;病程20 d至15年 (6.55年±2.32年) ;劳累性心绞痛72例, 自发性心绞痛3例。对照组89例, 其中男48例, 女41例;年龄42岁~69岁 (58.77岁±5.01岁) ;病程18 d至17年 (5.98年±2.51年) ;劳累性心绞痛57例, 自发性心绞痛25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3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西医常规治疗, 治疗组同时含服速效心痛滴丸[药物组成为牡丹皮20.1 g, 川芎33.6 g, 冰片2.18 g, 经现代工艺加工制成1 000丸, 规格为每粒40 mg, 上海海虹实业 (集团) 巢湖中辰药业有限公司提供, 生产批号20080812]每次5粒, 每日3次。对照组同时加服复方丹参片每次3片, 每日3次。两组疗程均为2周。
1.4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心绞痛临床症状改善情况 (每周发作次数, 诱发心绞痛劳累程度) 及心电图改善情况、血常规、肝肾功能、血脂、血糖、血流动力学改变、硝酸甘油用量情况及不良反应。
1.5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1979年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及心律失常座谈会《冠心病心绞痛及心电图疗效评定标准》。
1.5.1 心绞痛
显效:症状消失或显著减轻;有效:疼痛发作次数、程度及持续时间明显减轻;无效:症状基本与治疗前相同;加重:症状与治疗前相比加重。
1.5.2 心电图
显效:心电图恢复正常或大致正常;有效:ST段回升≥0.05 mV, 但未达正常水平;T波改善, 由平坦转为直立;无效:治疗前后心电图无明显改善;加重:治疗后ST加深≥0.05 mV, T波倒置加深, 由直立变平坦或倒置。
1.5.3 主要症状
按轻重程度, 采用积分法进行量化。显效:症状完全消失, 总积分减少>70%;有效:症状明显减轻, 总积分减少40%~69%;无效:症状无明显好转, 总积分减少<40%;加重:症状加重, 总积分较治疗前增加>10%。
1.6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 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心绞痛疗效比较 (见表1)
2.2 两组患者心电图疗效比较 (见表2)
2.3 两组患者硝酸甘油应用情况
两组中部分患者服用硝酸甘油, 这部分患者经分别加用速效救心丸和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后, 硝酸甘油停减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详见表3。
2.4 不良反应
治疗组中有1例发生恶心、呕吐, 停药后缓解。对照组中有2例发生胃痛, 1例发生腹泻, 对症治疗后缓解, 未停减药。治疗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
3 讨 论
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冠心病心绞痛是一组发病率高, 危害性大的疾病。冠心病的防治最强调综合治疗, 其中药物治疗占主要地位, 既往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 超过70%的冠心病患者长期使用中药治疗, 取得令人瞩目的疗效。经过新中国几代中西医结合工作者的努力, 冠心病中成药治疗的理论已成体系, 目前化学合成药物、冠脉搭桥、介入等西医疗法均可以治疗冠心病, 但是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中成药, 在改善冠心病临床症状等方面的疗效得到广泛认可, 中成药治疗冠心病具有其他治疗方法不可替代的优势。
治疗冠心病的中成药种类繁多, 其中最常用的是活血化瘀药 (代表药是含丹参、三七、水蛭、蜈蚣等的制剂) 和芳香温通药 (代表药是麝香复方制剂等) , 活血化瘀侧重血液流变学的改善[6], 而芳香温通则侧重对血管的作用和保护。“心主血脉”则包含了血液和血管两个层面, 采用可同时针对这两个方面的中成药[7], 目前的研究已证实速效心痛滴丸从整体上看具有这两方面的作用即所称谓血脉同治。
在使用中成药防治冠心病过程中, 应根据疾病的主要矛盾是“血”还是“脉”上来选择治疗药物, 既可使用活血化瘀药防止血栓形成, 也可使用芳香温通药来长期保护血管及心肌。而速效心痛滴丸为纯中药制剂, 由牡丹皮、川芎、冰片3 味药组成, 君药牡丹皮, 药性辛苦微寒, 归心、肝、肾经, 具清热凉血、活血散瘀之功效, 用以治血中伏火而除热, 是针对胸痹心痛偏热证的病机而设。臣药川芎, 药性辛温, 为血中气药, 既可活血化瘀, 破宿血, 养新血, 又可行气通滞, 通则不痛, 且川芎有良好的止痛作用, 直接改善症状。佐、使药冰片, 药性辛苦微寒, 开窍醒神、清热止痛, 既可佐君药清热, 又可佐臣药止痛;芳香走窜, 善入心经, 引药上行, 使君臣直达病所, 增强药效, 具有活血止痛, 清热凉血的作用;药物分析证明具有明显的改善血液流变性, 调理血脂有效降低血清中三酰甘油 (TG) 、总胆固醇 (TC) 和低密度脂蛋白 (LDL) 的水平, 并能升高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 (HDL) 的水平, 改变血液黏稠度和抗动脉粥样硬化保护血管内皮的作用, 并且能明显降低心肌耗氧量。它既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又有保护血管的功能, 可以达到血脉同治的效果。中药具有多层面、多靶点的干预特点。其中中成药使用方便, 是对现代治疗的重要补充。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中药治疗冠心病机制将更加明确, 其在冠心病防治方面将显示出更加广阔的前景。
参考文献
[1]黄衍寿, 黄鸿辉.活血化瘀药治疗冠心病研究进展[J].中国处方药, 2005, 12 (45) :41-43.
[2]戴瑞鸿.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谈“医”说“药”[N].中国医学论坛报, 2008-05-29.
[3]张纯东, 金玉, 戴敏, 等.速效心痛滴丸对家兔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的干预作用[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08, 14 (6) :25-26.
[4]周宜轩, 俞兴群, 戴小华, 等.速效心痛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101例[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2001, 20 (5) :23-24.
[5]国际心脏病学会和协会.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原则[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1981, 9 (1) :75.
[6]姜利鲲, 黄文权.活血化瘀法治疗冠心病研究概述[J].实用中医药杂志, 2007, 23 (6) :404-405.
复方丹参滴丸辅治冠心病效果观察 第6篇
关键词:复方丹参滴丸,阿司匹林,冠心病
冠心病是心血管内科常见病症, 可导致患者心绞痛、心肌梗死、脑卒中和心力衰竭等严重继发疾病[1]。介入手术治疗可以较好地缓解病情, 但费用昂贵, 大多数患者还是只能选择药物治疗。我们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 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10年2月到2011年10月本院收治的124例冠心病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各62例。观察组男39例, 女23例;病程2~8年, 平均3.9年;年龄56~74岁, 平均68岁。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 (NYHA) 心功能分级:Ⅱ级34例 (54.8%) , Ⅲ级17例 (27.4%) , Ⅳ级11例 (17.7%) 。对照组男38例, 女24例;病程2~7年, 平均3.8年;年龄53~73岁, 平均69岁。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32例 (51.6%) , Ⅲ级18例 (29.0%) , Ⅳ级12例 (19.4%) 。两组患者均无相关的药物禁忌, 组间一般资料水平接近。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抗凝、降压和扩张冠状动脉等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予阿司匹林 (上海医药集团有限公司信宜制药总厂生产, 25mg/片) 口服, 每日1次, 每次4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滴丸 (天津天士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25mg/粒) 口服, 每日3次, 每次10粒。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
1.3 效果评价[2]
显效:左室射血分数 (LVEF) 增加≥50%, 心功能改善2个级别;有效:LVEF增加≥20%, 心功能改善1个级别;无效:心功能无明显改善, LVEF无显著变化。
1.4 观察指标及统计学处理
观察两组治疗前后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 (LVDED) 和左室收缩末期内径 (LVESD) 。采用SPSS 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均坚持完全程治疗, 治疗期间无明显药物副反应。
2.1 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改善情况 (表1)
注:1为两组间比较, 2为观察组自身前后比较, 3为对照组自身前后比较
由表1可见, 治疗前上述指标两组差别不大,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LVEF高于对照组, LVDED与LVESD均小于对照组, 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自身前后比较, 上述指标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自身前后比较, 上述指标治疗前后变化不大,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临床疗效 (表2)
由表2可见, 观察组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6 6, P<0.05) 。
3 讨论
冠心病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心血管硬化或栓塞, 心肌细胞供氧明显不足, 老化变性, 心脏收缩力减弱, 从而导致心功能下降的一系列症状。治疗主要有两个目标:一是改善血管栓塞, 从而达到缓解症状或延缓病情继续进展的目的;二是修复心肌细胞功能, 提高其能量代谢能力, 从而达到改善心功能的目的。
阿司匹林在临床上应用广泛, 可通过结合乙酰化血小板内环氧化酶的活性部位, 使环氧化酶失活, 阻断血栓素A2的生成, 减轻钙和钠堆积引起的酸中毒, 阻止血小板聚集, 具有较好的改善血管栓塞效果[3]。此外, 它还有一定的消炎和解热、镇痛等作用。由于阿司匹林在临床上应用时间较长, 部分患者会出现阿司匹林抵抗现象, 导致其效果降低, 并且阿司匹林也不能明显修复心肌细胞, 因此我们考虑加用复方丹参滴丸。
复方丹参滴丸由三七、丹参和冰片组成, 具有通痹止痛、活血化瘀的功效。三七味苦、甘而温, 具有良好的止痛、止血功效。冰片辛香性凉, 具有开窍醒神的作用。丹参味苦性寒, 具有活血化瘀功能, 可抗血小板聚集、抗氧自由基活化和抗血管内皮增生。其与三七、冰片联用, 可以显著改善心肌细胞功能, 降低心肌总缺血负荷, 从而达到改善病情的目的。
本次观察结果显示, 观察组心功能相关指标均有显著性改善, 好于对照组, 提示复方丹参滴丸具有较好的辅助治疗效果。孙根义等[4]的研究显示, 复方丹参滴丸可显著改善阿司匹林抵抗患者的病情。朱庆贵[5]的研究也显示, 两者联合使用比单用阿司匹林效果要好。本次观察中两组均未出现明显的药物副反应, 提示复方丹参滴丸联合阿司匹林可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而且安全性可能较高。
参考文献
[1]袁如玉, 李广平.复方丹参滴丸在心血管疾病防治中的多靶点作用[J].中国新药杂志, 2009, 18 (5) :377-380.
[2]杨洪亮.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 2010, 3 (13) :5-6.
[3]李小鹰.阿司匹林在动脉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 (2005) [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6, 34 (3) :281-284.
[4]孙根义, 张颖, 吴畏, 等.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阿司匹林抵抗214例临床疗效观察[J].世界中医药, 2011, 6 (4) :301-302.
冠心丹参滴丸、消心痛 第7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接收治疗的10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均符合冠心病心绞痛诊断标准。其中男49例, 女51例, 年龄46~78 (47.07±2.5) 岁, 病程 (2.84±1.8) 年;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理特征以及病程上差异不显著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舌下含化硝酸甘油的方法进行治疗, 0.5mg/次, 3次/d, 饭后服用。观察组患者采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 10丸/次, 3次/d。两组患者的治疗疗程均为1个月。
1.3 观察指标
(1) 疗效:显效:患者心绞痛症状完全消失, 过发作次数明细减少, 与发作前相比减少的次数超过90%;有效: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与治疗前相比超过50%, 低于90%;无效:患者心绞痛发作症状没有得到好转, 或发作次数与治疗前相比较少的量不足50%。 (2) 心电图测试。显效:ST ̄T正常;显效:接近正常;无效:ST ̄T无改变。
1.4 统计学分析
对数据库的录入及统计分析均通过SPSS16.0软件实现。疗效比较采用Ridi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 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心绞痛症状比较
察组患者心绞痛治疗疗效中总有效率为94.0%, 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0.0%。两组数据差异显著, 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附表。
2.2 心电图测试结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心电图改善情况有效者38例 (76%) , 对照组患者心电图改善情况有效者24例 (48%) , 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冠心病是临床上常见的冠心病之一, 中医将其症状归于“真心痛”、“胸痹”范畴, 主张采用行气通络、活血化瘀的治疗原则[1]。复方丹参滴丸是一种纯中药方剂, 主要组成成分包括丹参、冰片、三七[2]。患者服用复方丹参滴丸可以有效对抗患者体内血小板聚集, 降低患者血脂, 加快患者体内血循环速度、清除自由基, 从而有效缓解患者心绞痛症状, 达到有效治疗目的[3]。
本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 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0%, 两组数据差异显著, 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患者心电图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两组数据差异显著, 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综上所述,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显著, 能有效缓解患者症状, 且药物无副作用、安全性高, 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临床治疗中值得推广应用。
摘要:选择我院收治的10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 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 观察组患者采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 对照组患者采用硝酸甘油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心电图疗效。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 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0%, 两组数据差异显著, 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患者心电图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两组数据差异显著, 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显著, 且药物无副作用、安全性高, 在临床治疗中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复方丹参滴丸,冠心病
参考文献
[1]陈树彤, 史培杰, 黄电波.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疗效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3, 20 (7) :750-752.
[2]柏承文, 黄志军, 朱信云, 等.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 2011, 4 (3) :18-19.
冠心丹参滴丸、消心痛 第8篇
关键词:冠心病心绞痛,复方丹参滴丸,疗效评价
脂质代谢不正常使血液中的脂质在动脉内膜内积聚成类似粥样的脂类物质, 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病变, 随着斑块增多动脉腔发生狭窄, 影响了此处血运, 进而造成心脏缺血缺氧引发心绞痛, 心绞痛是一组症候群。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胸部有放射性疼痛感、有压迫和闷胀感的临床表现, 伴发有虚脱、出汗和恶心的临床症状, 疼痛加重了心脏负担, 造成冠心病患者病情的进一步恶化[1],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临床上多进行药物、手术及介入治疗, 药物治疗中硝酸酯类、他汀类及抗血小板制剂较为常用, 笔者采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 取得较满意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60例, 常规检查确认所选患者符合中西医结合防治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研究座谈会修订的相关诊断标准;心功能Ⅰ~Ⅱ级;其中劳力性心绞痛50例, 其余非劳力心绞痛10例;伴发高血压30例, 伴发糖尿病20例, 血脂异常6例;无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中男15例, 女15例, 年龄45~77 (58±5.2) 岁, 病程1~12 (8±3.1) 年;对照组中男16例, 女14例, 年龄45~78 (58±5.1) 岁, 病程1~11 (8±2.8) 年。2组性别、年龄、病情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2组患者均进行积极的基础疾病及伴发疾病治疗, 观察组复方丹参滴丸10粒, 口服, 每天3次, 对照组给予硝酸甘油片10mg口服, 每天3次。2组患者均维持药物治疗1个月, 此期间停用其他抗心肌缺血药物。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用药前后2组患者心绞痛发生频率及程度, 比较其心电图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患者的肝肾功能及血尿进行常规检查。
1.4 疗效判断标准
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心电图改善情况进行疗效判断。显效:患者的心绞痛症状基本消失, 心功能改善2个等级以上, 心电图正常;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 心功能改善1级, 心电图检查中ST段有明显回升;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或有所加重。总有效率= (显效+有效) /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73.3%,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2 指标变化
用药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频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患者的心电图有明显改善, 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组患者的收缩压、心率及心肌耗氧量均有所降低, 其中观察组患者的心肌耗氧量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肝肾功能及血尿常规检查无明显改变。见表2。
注:与治疗前比较, *P<0.05;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3 不良反应
观察组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对照组发生头胀3例, 面部有灼热感2例, 未进行处理后症状逐渐消失, 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冠心病患者脂质的积聚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随着脂质积聚, 动脉内壁逐渐增厚, 血运受到影响, 动脉内血液中红细胞比容增加, 进而增高了血液黏度, 恶性循环使得冠状动脉的血运障碍更加严重[2], 因此需尽早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进行诊治。本文中对照组患者给予硝酸甘油片治疗, 硝酸甘油可松弛血管平滑肌, 扩张动静脉缓解心绞痛症状。观察组患者进行复方丹参滴丸治疗, 起效快, 可扩张心脑血管, 增加心脏供血, 改善微循环, 长期服用还能降低血脂和血液黏度, 抗血小板聚集, 且不良反应少, 预后较好, 本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 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叶太生, 张莹雯, 胡汉昆.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系统评价[J].医药导报, 2013, 32 (1) :100-105.
冠心丹参滴丸、消心痛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