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雨的抒情散文
故乡的雨的抒情散文(精选5篇)
故乡的雨的抒情散文 第1篇
清明的雨的抒情散文
时序一到清明,潇潇春雨显得格外迷离缠绵,它飘飘洒洒,迷迷蒙蒙,如丝如缕,似烟似雾,像极了千娇百媚的女子,温婉而多情,优雅而恬美。
蒙蒙烟雨,似在撩拨着我们心底的柔软之弦。在纷扬的雨丝中,我们来到故去的亲人坟前,供上祭品,奉上鲜花,点烛敬香,焚化纸钱,叩首跪拜,慎终追远,感念先辈的养育之恩,重温当年的谆谆教诲,缅怀他们含辛茹苦、勤俭一生的`懿德。春雨沙沙,淅淅沥沥,如泣如诉,似在深情倾诉着我们对故去亲人的无尽思念。扯天扯地的雨丝啊,你飘飘洒洒长几许?然而再长又哪有我们对亲人的思念长?雨雾弥漫,漫遍山林,漫遍旷野,充盈天地。浓浓的烟雨啊,你再浓又哪有人间骨肉亲情浓?
春雨沙沙,又似声声殷切的叮咛:热爱生活,善待生命,珍爱人生!生命诚可贵,活着,就要对自己的生命负责,每个人,无论何时何地都应将保持生命的质量和纯度放在首位,切不可以折损自己的人格尊严为代价去牟取功名和一己私利。面对名利的诱惑,我们应抱得之坦然、失之泰然的心态,如果不择手段,贪得无厌,乃至巧取豪夺,那么首先在人格上就打了折扣,何谈生命的质量?人在旅途,不可能一帆风顺,总有风风雨雨相伴,道路也会泥泞不堪,你可能会为人际纷争而苦恼,为职场倾轧而焦虑,为宦海沉浮而忧心面对种种不如意,与其悲悲切切,忧心忡忡,无法释怀,不如彻底放下。古人云:“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有了这种境界还有什么坎过不去,还有什么困扰无法解脱?人生在世,遭受挫折、身处逆境在所难免,如果自怨自艾、自暴自弃,只能越陷越深,不能自拔,痛苦不堪。退一步,海阔天空,纵使身处“江湖之远”,也应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给自己一份淡定和超然,就如这漫天的雨丝,自由地飘洒,率性地纷扬,人生会因此而绽放出别样的光彩,生命的成色也会因此而愈加纯净。
一年芳草又新绿,最是春和景明时。蒙蒙细雨中,春风习习,杨柳依依,柳烟袅袅,山涧潺潺,桃花灼灼,芳草萋萋,春光无限,春色撩人,清明节正是踏青郊游的好日子。“偷得浮生半日闲”,抛开繁忙的工作,推却繁多的杂务,走进春天,投入大自然的怀抱,不必名山大川,无需名胜古迹,就到郊外走走吧!漫步于田垄阡陌间,让春风拂去心头的尘埃,让春雨滋润干涸的心田,让梦想随着柳枝轻扬或者,来一次轻松惬意的乡村游,尝一尝喷香可口的农家饭,嗅一嗅淳朴清新的乡土气息,领略田园风光,寻觅乡村野趣傍晚,沾一身油菜花的芬芳,在缤纷的落英中归去,夜里若有梦,应该也是黄澄澄、金灿灿的一片吧?你也许会感觉到,似有馥郁芬芳阵阵袭来梦境,分外香甜。
清明品雨,其实也是品生活,品人生。透过春雨,若能品悟到生活的静好,人间的美好,生命的可贵,人生的高贵,那么我们也就品到了春雨至真至纯的性情。
故乡的雨的抒情散文 第2篇
清晨从睡梦中醒来,做了一个冗长冗长的梦,这个梦仿佛做了几光年,有欢喜甜蜜,有痛苦悲伤,叨念着一些琐碎的情节,潜意识不愿醒来,就这样在痛苦中悲伤沉沦。可是我还是醒过来了,望着老旧泛黄的屋顶,思绪便不知什么时候又神游天外?突然一声尖锐的咆哮划破了黎明前短暂的寂静,这个破败的城市恢复了原有的喧啸,游离的灵魂又回归到冰凉的躯体,血液在熟悉的脉络中重合又分离,然后渐行渐远。挣扎的控制着身体走向未知的遥远,在这个淡漠的荒年我艰难地固执着自己卑微的骄傲。
这个黎明注定不会安静,漫天风沙在空旷的天域狂舞,街头两排挺拔的卫队,几片树叶零星的挂在枝头,摇曳着不甘寂寞的脱离母体,开始新的征伐。远处人力三轮弓着身子,逆着风坚难得前进着。
昨夜的风很凉很凉,更兼着点点细雨,昏黄的霓虹冰冷地洒在街头,给夜色披了一袭轻纱,我在川流的`车辆中漫步,任由雨水排打着略显单薄的衣服。寒风灌进鼻孔,我艰难地呼吸着泥土馥郁的芳香。街头不知道哪家店铺放着不知名的音乐,音韵绵绵干净纯洁,透过毛孔,流入血液,舒缓着紧绷的神经,如同匍甫着聆听仓央嘉措低低的梵唱,直插灵魂的最深处,随着低缓的节奏震颤,到达遥远的天际,传入未知的宇宙,传出很远很远。恍然我又剥离了灵魂,闯入古色古香的江南小镇,有小桥,流水,人家,有细雨雾霭,有沉疴侧畔,在这人间难得的仙境中,我沉醉着不愿醒来,摒着呼吸轻移脚步,生怕喧嚣浮华惊醒沉睡的江南。细雨过后的江南雾霭连连,求一小舟野渡自横,在最接近大自然的地方,看着别人的故事,细数着自己的悲伤,然后泪眼蒙胧。
江南的雨的散文 第3篇
江南的雨,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而斜斜,绵绵而潇潇,似烟似雾,如幻如梦。
雨中的江南最有味道。江南的那些古镇,好像都是为雨而设置的。我站在嘉善西塘的廊棚下,听滴滴答答的雨打在古老的琉璃瓦上,打在一块块青石板上,总有一种平平仄仄的韵律感,纷乱而和谐,热烈而静谧。看柔柔的雨丝顺着屋檐串串珠儿似地洒落,淅淅沥沥地落在烟雨朦朦的河水里,拂动着心灵深处的云烟。
当我撑着雨伞走在那窄窄的小巷里,似花如叶的雨伞自由自在地游动着,总会想起雨巷诗人戴望舒那些优美的诗句;总会想起那位“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留意每一把伞,留意每一个走在伞下的人,就像读一本关于人物风情的书笺,清新而美丽。每当此刻,又总会牵挂儿时常去的那个小镇,多么想回去再听听雨声、看看雨景。童年的记忆,一幅幅,一幕幕,清晰展现,完整回放,构成一幅人生的记忆全境。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南湖中的烟雨楼,亭榭楼阁,四面环水。站在楼上眺望,静静地守候第一场春雨,稀稀疏疏的雨儿飘在湖中,飘在翠绿的菱叶上,飘在那艘红色的丝网船上,天籁之音放飞在苍茫里,是那样的轻盈,那样的晶莹,那样的透明。景,因水而深;水,因雨而成。千姿百态,风情万种,把江南水乡打扮得分外妖娆。
江南的雨是惆怅的雨。“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飞絮,梅子黄时雨”。江南的梅雨时节,绵绵的雨丝像扯不完的银线,淅淅沥沥从早到晚下个不停。这样的时候是最容易勾起人们对如烟往事的怀恋。因为在雨中,那潮湿的忧思和惆怅,自然会爬上人们的心头。思念的羽翼,轻盈而朦胧,在时光寂静处,在遥远的天边,弥漫成漫天缠绵的烟雨,轻轻挥洒着江南的水墨丹青。
江南的雨是轻盈淡雅的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悠悠的雨,打湿了街市,打湿了田野,打湿了一切,也打湿了我。当我把湿唧唧的脸一抹,透过窗棂望去,就发现山绿了水亮了花艳了,雨水已把故乡编织如画。江南的雨,像极了江南的山水,是淡淡的,清清的。当柔柔细雨飘过江南的山山水水,整个江南便有了一种古典的忧郁,美得让人心动。
江南的雨是充满灵性的雨。万物因雨的滋润而鲜活,人生也因那如雨的爱的滋养而亮丽。当你或泛舟在南湖之中,或荡漾在西湖之畔,望着舱外烟雨迷朦的景象,体会“山色空朦雨亦奇”的味道时,即使你不是诗人,也会被这诗意的景象所感染,因为空灵的天幕,无垠的湖面,纤纤的雨丝,缠绵的烟柳,都美妙至极。你的心灵会在这当中得到净化。
江南的雨是婉约的雨。雨声悄然,由远而近,由近又远,拂过耳际。漫步雨中,我的心中充满了感激的情愫。江南雨的精魂,在唐诗宋词的意境里。水墨江南,是我梦中的缠绵。碧水蓝天,芳草青青,飘逸的柳丝伴着柔柔的暖风,轻轻抚慰着多情的杨柳绿堤。雨停了,湛蓝的天空,纤尘不染,这里的一花一草,一枝一叶,都写满了相思情浓,到处都充盈着美丽的幻境,牵引着我五彩斑斓的梦。
婉约的江南,是我梦里挥不去的痴缠。烟雨的江南,是我梦里最美丽的一幅画卷。如梦的江南,是氤氲在我心间的一首婉约的词,是缠绵在我生命里的一阙浪漫诗,吟诵着远古的韵律,谱写着千古的传奇。
时光清浅,霏雨如绵。江南的雨,曾经一次次打湿祖父的头发、父亲的脊背、和我的泥腿,千百年来养育了我们一代又一代。江南的雨,水光潋滟,清香悠远,记录着民族的兴衰,照耀出华夏的进步。雨蒙蒙,情深深,意切切,多少缱绻烟雨中?雨水,冲刷着历史;雨水,书写着未来。江南的雨,因为有了你,这里的风光更加旖旎;因为有了你,我的世界不再孤寂;因为有了你,我的思念像添了轻盈的羽翼,更加生动而美丽!
夏天的雨的散文 第4篇
狂风肆虐了很久,雨终于还是来了。
五月的雨,很个性,泼辣的像个乡下的婆娘,风火火的样子,让人看了豪气顿生。
世界因雨而干净,我心因雨而明媚。那些尽情吸收甘霖的花朵娇羞羞地垂下了脖颈,像个出浴的新娘,把满腹的心事藏在花蕊中;那些肆意摇摆的绿叶随意地伸展着枝杈,像老人张开的手掌,把盼雨的喜悦化作四散的纹;那些躲雨的小燕子收起羽翼,只拿黑豆似的小眼睛看着雨丝儿在天地之间尽情地描摹,或急或徐,或浓或稀。我躲在窗后,听雨滴敲窗,看雨帘在眼前铺展。一对不怕雨的`恋人正在雨中嬉戏,跳着、叫着,雨水渐渐勾勒出迷人的线条,发丝顺滑如瀑,我被他们的快乐所感染,竟然也萌生了冲进雨中,与雨同乐的冲动。
最惬意的,是拿把伞走在雨中,风雨在外,清新在内:空气里没了汽车的尾气、落絮、尘沙的混合,河床边没了动物粪便、浮沫和垃圾的怪味,树木花草更加的明艳动人,道路露出它最本真的面貌,四处汇聚的溪流汩汩地流向了下凹处,打湿的裤腿逐渐透出了丝丝的透心凉,来不及欣赏那些五颜六色的伞上的图案,那些移动的花朵就飘远了,飘远了。只剩一朵黑色的大蘑菇。这是仅存于记忆中,永远抹不掉的关于伞的记忆,是掂着小脚焦急等待我放学归家的关于奶奶的最浓重的一抹记忆。想起奶奶,就想起那把黑油伞,就想起1983年的那场雨,那是一场及时雨。村里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村民的心是久旱逢了甘霖,自打那时后,我家的日子才如芝麻开花节节高了。
故乡的雨多了些亲切,他乡的雨多了些愁绪。大姐从遥远的海边打来电话问:下雨了未?我答:下了,挺大的呢!那边的雨不大,但大姐说,烦下雨!我知道,一下雨,人容易闲下来,身在异乡的人一闲下来,思乡的情就会不自觉地涌上心头,大姐烦的不是连绵不断的雨,而是浓得化不开的乡愁。
六月的雨的优美散文 第5篇
上世纪90年代初,昭通城一些街道的电杆上还安放得有广播,清晨的广播在雨声中嘶哑而没有活力,偶尔间传出的音乐倒还让人悦耳。西街到“红学”还是一应灰色的瓦房,中国传统的建筑给这些瓦房特设了屋檐,这些屋檐正好可以避雨,我贴着身子从这些屋檐下前行。由于雨很大,加之一些混凝土楼房间杂其间,洋房没了屋檐,我就沐浴在了六月的雨幕里。那时也没有爱,亦没有恨,但现在还是想对当时那些洋房的设计者追索一句——瓦房的屋檐其实并不只是美丽,更可以给需要帮助的路人一份帮助。据此,洋房未必比瓦房美丽!
从利济河畔的小村子一路奔到“红学”,虽有瓦房屋檐的关爱,但待到学校时俨然成了落汤鸡,头发上的雨牵成线从鼻弯流进嘴角,咸咸的味让人无法下咽,拾起衣袖拭,身体散发出的热量把湿淋淋的袖子蒸出了一缕缕轻雾。跨进教室,室内温烘烘的,人整个身上越发轻雾缭绕,引来无数异样的眼光。还好,自己的脸未红,心也未据此而狂跳。将掩着的书包打开,草绿色的帆布包依稀有点湿润,但书本却总体上安然无恙。翻开书,默默地开始晨读,书声消化了异样的眼光。直到班主任老师提着课本走到我身边低声问道:“你怎么不打伞?”我本能地撒谎道:“被人借去了!”老师没有再言,她开始上课。我为自己的谎话感到不安,因为我没有伞借给任何人,没有!
自卑天生伴着穷困者!当然,社会的现实不由得你超凡脱俗,那时我也自卑。自卑得不愿意看到别人的笑脸,更不愿意去看那些花枝招展的女同学。因此,直到走出校园,我并没关心过哪位女生长得漂亮,也没有把青春期的荷尔蒙释放。再后来,也是在一场雨声和雷声交织的下午,父亲的一位同事撑着伞找到了父亲:“张师,广播里一直在喊XX的名字,说考上了叫快去找XX老师拿录取通知书,是不是你的孩子?”父亲兴奋地说:“是,是,是!”
穷人自有穷劲,十五公里的路我骑着自行车很快就到了。来到班主任老师住的楼下,湿淋淋的衣服再次惊倒了旁人,老师再次发问:“你的伞呢?”我默然,因为一个谎撒两次或就成了真话,要是成了真话明天我从哪找把伞借人呢?老师明白了,她没有说什么,只是将屋内的炭火炉向我身边挪,高温使得整个人身上氤氲四起,朦胧中老师的眼里有了泪花。我低着头,我天生不喜欢看到别人因为我落泪,因为在我看来一切都是正常的。
故乡的雨的抒情散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