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教学方法
高中英语教学方法(精选12篇)
高中英语教学方法 第1篇
一、以新课标为依托的教学方法
《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与教学方法要符合新课程的需要。课堂教学应改变以教师为中心、单纯传授书本知识的教学模式。教师应帮助学生发展探究知识的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课程标准对课堂教学的双方———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做了明确的定位,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引导者, 而学生才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主体。因此, 教师在教学方法中应该采用能够有效突显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方式, 笔者根据的多年教学经验总结, 启发式教学法能够有效发挥学生学习主体的潜能, 而且教师能够从相对性、针对性和综合性的角度出发使学生在英语课堂上活跃思维, 提高认知事物的能力。除此之外, 教师还要做到教、学并重和因材施教。
1. 启发式为主的教学法。
现代教学的指导思想可以概括为“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 而如何体现这一指导思想关键就是要看学生是否在学习上具有积极性和自觉性。启发式教学就是“根据教学的目的、内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知识规律, 运用各种教学手段, 采用启发诱导办法传授知识、培养能力, 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以促进身心发展”。启发式教学方法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也同教师在其中所起的主导作用有直接的关系, 可以说这一教学方法在很大程度上符合了“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现代教育要求。在高中阶段, 学生具有了一定的思考能力, 对问题的分析也有一定的提升, 因此, 在高中英语课堂上, 英语教师应该加强学生对问题分析能力的培养, 让他们学会学习, 爱上学习, 在学习中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启发式教学强调学生的学习主体性, 避免了教师的片面权威性, 有利于对问题形成开放性的思考。在高中英语课堂中使用启发式教学为主的教学方法能够很好地实现“授之以渔”的目的。以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2中的Unit 4 Wildlife protection为例, 笔者会在讲解课文之前询问学生一些问题, 比如Do you know something we should to prection?/In this article we will learn something like rainforest or Tibet or other wild animals that we must to protect, but do you know how we and our government to do?在这些问题的引导下进入课文的学习, 在分析课文时笔者还会询问学生“如果你是这个保护计划的实施者, 你又会如何制定和实施计划?”这种不断启发学生思考的问题, 使学生更好地站在一个高度上去看待课文, 有利于对课文内容大意的把握。
2. 教、学并重的教学方法。
传统教育在教学方法上着重教师在课堂上的“领导者”角色, 学生永远处于被动者的位置上, 这种教学方式最终扼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力, 不利于学生思维的扩展和智力的发展。在英语课堂上, 教师往往采用先学单词、后讲课文同时分析语法点的教学方法, 这就造成学生看到的是一篇支离破碎的文章、知识点也是分散的, 学生学习后没有什么收获。教、学并重的教学方式就是在强调教师教学的同时也要注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 讨论法。讨论法就是学生针对某一个或某几个问题展开讨论, 对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答案。在高中英语课堂中, 讨论法也是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一种方式,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集体对话, 是实现英语课堂教学目标的一种方法。对于一些结构较为简单的课文, 笔者会选择小组讨论的方式对课文的写作意图、语法点和结构等逐一进行讨论。讨论的过程中要尽量使用英语, 并在最后选派一名代表将讨论的答案以报告的形式做英语陈述。这种方式从根本上改变了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 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2) 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是在现代教育培养全面型人才理论的指导下的一种教学方法, 它具有强调情感教育和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审美情趣的特点。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 要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有人文素质的提高, 教师可以选择将课文改编为剧本, 通过学生的演绎来理解文章的中心。这种主客观相统一的审美境界能够使学生获得美的感受与提升, 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 因材施教法。
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差异性, 这就使得因材施教成为了可能。因材施教的目的是能够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高中英语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注重尖子生、学困生和一般学生对学习掌握的不同程度, 努力做到既面向全班同学又能兼顾个别。
二、小结
好的教学方法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也能够很好地转变教师的课堂角色, 真正做到提升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教育面前有均等的受教育机会。高中英语课堂上的教学方式的转变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有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但是教学方法的研究和探索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需要教师不断地改进, 从而为课堂教学提供服务。
参考文献
[1]曲文捷.优化课堂教学模式,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一次高级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的实验[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5, (3) .
[2]胡晓冬.任务教学——高中英语教学的一种新模式[J].嘉兴学院学报, 2003, (4) .
高中英语教学方法浅析 第2篇
磐安二中周益光
新的英语课程更加强调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交际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的过程。如何让学生尽快适应高中英语的学习,培养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进而夯实学生终生学习英语的基础是我们每个英语教师都应该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一、注意高一年级与初中的衔接过渡
高一新学期伊始,我们应该通过入学考试了解学生大致水平,及时给学生弥补初中的缺漏知识。利用一月左右的时间从语言、词汇、语法、句型等方面帮助学生系统复习。尽快使学生适应了高中英语教学,具体做法有:培养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良好学习习惯;坚持用英语授课,要求并鼓励学生用英语思考问题、回答问题;根据高考要求,从高一年级开始就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会学生一些阅读技巧,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另外,课后还要加强与学生接触,尽快和学生熟悉起来。
二、彻交语言际性原则
语言是为了交际,因此我们要始终贯彻交际性的原则。“让游泳者到水中去。”这是交际语言教学理论的思想核心。贯彻交际性原则亦就是要把教学活化为实际,可以采用的方法有:
1.建立“课前五分钟会话“,培养课堂交际氛围
2.尽量坚持让学生作duty report
3.适当让学生表演对话或课文内容。针对近期所学内容,布置学生课后进行讨论排练,然后再搬上课堂表演。
4.定期举办英语课外活动,如:圣诞晚会。这些活动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第二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
能充分调动学生开口参与交际的积极性。
三、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只有通过辅导学生掌握一套科学的学习方法,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才能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得以发挥。学生的自学能力包括: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各种方法掌握英语基本知识的能力、学生自己整理所学知识的能力。另外,自学能力的提高还得益于学生课外大量的独立的阅读,高一就应该要求学生人人购买英汉词典作为工具书,让他们勤查字典。在英语教学中。我们会发现学生不能很好的进行自主学的最大因素是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是很多学生缺乏学习的计划性。对学习内容缺乏必要的好奇心。很少有学生在老师没有要求的情况下自己去探索书本内外的知识;学生在学习新知后又没有及时去巩固。针对这些问题,我觉得英语课堂教学首先要让学生做到有计划、有目的去学;有来目的,有了目标,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自主去学习,自主学习就是让学生自我约束、自我规划、自我发展:让学生做到有的放矢,“放”不是放任自由,漫无目标,而是放之有“度”,放之有“目”,放之有“纲”。这要求教师要熟悉教材,钻研教材:确定教学目标及教学任务。教师要想方设法让学生去听、去模仿、去思考;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的习惯:听课前先预习的习惯;做作业前先预习的习惯:记忆前先理解的习惯;训练能力前先掌握基础的习惯。学生如果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带着任务去预习.带着问题去听课,带着目标去做作业,自学能力就会增强,思维品质得以优化。当学生想学叉会学的时候,他们的发展就快;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获取知识;体会学有所获的喜悦。
四、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才能避免在以后的学习中产生两极分化。我们可以把语言教学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上课时有目的讲解一些西方背景知识和趣事。课后多和学生交流接触,了解学生的需要,适当和学生一起参加活动如:圣诞晚会就能极大的拉近了老师和学生的距离,也同时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参与性与积极性。.让“双差生”学英语是让很多老师头痛的事。学好英语需要持之以恒的毅力,而“双差生”缺乏的往往就是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如果
高中英语教学方法浅析 第3篇
【关键词】英语 语言 教学方法
我结合教学实际,简要的谈下高中英语教学启示和方法。
一、高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中仍沿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简单省事,而且短期内确实能提高成绩,但其弊病也是显而易见的。它所能提供给学生独立思考、主动训练的机会极少,学生常处于被动地位,没有时间思考、消化和吸收,所学知识当然也就没法巩固。再者,讲得过多,重点不突出,学生不得要领,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容易疲劳,长期这样,学生的自主性得不到发挥,更谈不上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了。
2.重语法,轻语言应用表达。语言教学不仅要教学生会认会写,还要教会学生表达交流。长期以来,我国的英语课堂教学上传授语言知识、讲解语法、机械的语言操练是最重要的目标,这种偏重语法的教学培养了一批会做卷子但不会用英语交流的学生,忽视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忽略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学习主动性。三年下来学生们对英语仍然是既聋又哑。
3.没有注重语境培养,教学仅局限于课本,知识面单一。课堂上,针对书本要求学生死记硬背,一味地套句型,不能分析句子合理使用时的语境。学生记了句型既不会用也不会分析,在做题时遇到不同的语境就不会做出相应的转变。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学生也变得越来越依赖教师、课本、笔记和死记硬背。
二、教学方法的对策
1.老师和学生转变教学观念。首先要改变师生的教学观念。长期的应试教育使得学生过分依赖教师、依赖课本,并以考试为最终目的,从而丧失了把握英语学习的机会,禁锢了学生的自主发展。要开发其潜在能力,就必须改变学生的学习观念。要使学生明确,学习英语的目的是为了能使用这种语言来进行信息交流;要使学生明白,语言作为各类信息的载体,充满着大量的社会知识,自然知识和人文知识,就是说,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必须丰富各种知识,以满足语言运用的需要;要使学生明确他们面临的是更加开放、发达的未来社会,他们必须用未来的人才标准指导自己的学习;要让学生意识到改变被动吸收的学习状态才能最终提高英语的学习成绩,应该让学生明白,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是相辅相成、互为促进的道理。 其次,教师自己要改变教学观念,相信学生,敢于放手,其关键在于教师要摸索出一套好的学习指导方法。把教师的“一言堂”和“满堂问”的助教地位让给学生,教师从“幕前”到“幕后”,学生则由听众变为实践参与者。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运用语言知识并转化为己用,同时获得了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实践证明,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只有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才能获得语言技能,提高交流的能力。
2.探究教学模式的应用。在传统的高中英语教学中,许多英语教师将学生英语成绩的提高作为衡量其能力的标准,致使许多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不足。当代高中英语教师要端正自己的教学思想,将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提高作为自己的重要教学目标。探究交互的学习方法,可以大大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深入到语法学习中,体会与掌握高中英语语法知识。在高中英语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学习,在小组间竞争学习。
3.教书与育人相结合,培养英语文化意识。学习语言需要了解和体会一种语言所蕴含的文化,因此要更好地学习英语,必须了解英语的文化。课堂教学中教学材料的安排、教学活动的安排设计应该把语言材料和活动的交际性、跨文化体验及语言认知作为重要的原则。教师可以补充大量现实生活中的语言材料,利用多媒体在英语课堂的应用,选取时下流行的几部英文影片,在学生观看影片的时候,对英语国家特定情境下特殊的表达进行讲解。德育是一种唤醒教育,德育的过程就是生命唤醒的过程。这一过程可以强化个体的生命意识,挖掘个体的生命潜能,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无论英语教师还是其他教师,都有必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方面的知识。教师在教学中除进行语言讲授外,还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不仅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把教学内容和德育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还要善于设计学生易于和乐于接受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启发和诱导。在德育过程中以教师人格塑造学生人格,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的成才具有重要作用。
4.改进教学设备,利用多媒体教学。目前中学英语教学的基础设施尚不配套,各县、市城乡差距很大,大城市中教学早已“现代化”,而一些小城市、县及广大农村中学在这方面几乎还是一片空白。多媒体教学应适合学生的特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产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因此为改善教学设施,应鼓励各学校经费方面在教育设备上予以倾斜,并鼓励教师尽量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在英语课教学中,可以利用一些直观的手段如实物、挂图、直观教具、表情动作、简笔画、多媒体、录音、录像、投影、幻灯、电脑等教学设备进行教学活动,形象生动地展示教学内容。
高中英语教学方法探究 第4篇
但是, 在中学阶段, 青少年的意志始终共存着:积极性和消极性, 认真和马虎, 努力和懒惰等矛盾的两极性。如果教师不采取积极主动的方法去引导, 学生就会由于自身的惰性, 只学习课本知识, 完成考试所需知识的掌握, 成为应试教育的牺牲品:口语能力较差, 与外国人交流困难;只是死记硬背一些知识点, 却从来讲不出来一句英语;学了十几年的英语, 见了外国人, 却像老鼠见了猫, 真正做到了“死读书, 读死书”, 使英语成为学生口中没用的一门课程。这种现象违背了我们英语教学的初衷, 不能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的英语只能是一种摆设, 并不能给学生的人生锦上添花。因此, 我们要探讨一下怎样通过不同种类的教学方法来提高高中生的语言综合能力, 使学生能灵活掌握书本知识, 增强其口语表达能力, 而要做到这点就必须从“课程标准”所使用的教材内容说起。
一、牛津高中英语教材的特点
1. 模块设计具有科学性及完整性。
《牛津高中英语》学生用书分为必修及选修模块。必修部分重视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和语言能力的训练, 大部分的语言知识在此部分讲解完毕, 而选修为学生创造了自主选择和发展的机会, 可以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进行自主选择学习。各个模块之间既相互联系又前后照应, 即使是单元性知识的学习也是如此, 课程安排由易入难, 可操作性强, 便于学生对于语言知识及语言能力的掌握, 也符合学生认知能力形成的规律。
2. 题材广泛, 内容丰富, 涉及社会生活方方面面。
模块内容涵盖了学校生活、当代社会、自然之谜、环境保护、人际关系、科学研究、世界风俗、电影、绘画、广告、体育等方面, 贴近现实和学生生活实际, 增强了教材的多样性和趣味性, 文字通俗易懂, 更加能够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3. 文化意识强。
高中新课程英语教材的选材侧重了对中外文化内容的介绍, 语言材料设计中外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文化、生活方式、文化艺术等, 有助于学生对英语语言文化知识的掌握, 加深对文化差异的认识, 比如:模块一中提到了school life in the UK, 学生将会了解到中英学校生活上的异同;模块二中the curse of mummy这篇文章会容易是学生与经典电影《木乃伊归来》联想到一块;模块八中则让学生认识到国外文学、绘画、音乐、电影艺术上面的成就这些课文设计新颖, 趣味性很浓, 不失为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好材料。
二、合理利用教材
教师需结合教学实际, 改变旧的教学观念, 灵活地运用教材, 大胆地对课本的教材进行删减和补充, 利用各种能够找到的教学资源, 使学生从不同渠道、不同方式接触和学习英语。教师启发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师生相互配合, 在和谐、愉快的情境中实现教学目标, 摆脱传统的“一言堂”教学模式, 把学生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来, 教师为辅, 学生为主, 教师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
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 是为了让学生有话要说, 在实践中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 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开发学生潜能。如Module 2 Unit 1 Tales of the unexplained中warming up部分的话题是有关神秘时间的, “Do you believe in unexplained things such as UFOs, Yetis and monsters?why or why not?”通过对warming up的学习, 学生对自然界中存在神秘事件已经认同。该单元Reading部分的阅读篇目为“Boy missing, police puzzled”, 进一步介绍了人类被不明飞行物带走的事件, 为学生的讨论提供了丰富的语言材料。教师可以利用这些素材, 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 激发学生表达的兴趣, 促使他们综合运用所学语言完成任务。
同时, 教师可采用不同方法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在进行Module 8Unit 4 Films and film events时, 我们感到素材新颖有趣, 我们抛开教材, 让学生直接欣赏《哈利波特与魔法石》或其他学生们感兴趣的电影片段然后进行讨论, 或者可以播放电影节颁奖礼片段, 一下子调动起来学生的热情, 讨论得热火朝天, 这样就自然而然让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 打破按部就班上课的单调性, 为课堂注入新鲜的活力。
最后, 重组教材。可以根据各个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或结合学校的实际和学生日常活动来调整教学顺序, 重组教材内容, 摆脱教材上每个板块顺序的束缚, 自由扩展或删减内容, 灵活运用教材内容。
三、为学生创设英语环境, 开辟多种课堂来拓宽运用英语的空间
良好的英语环境是我们学好英语的重要条件。比如说, 我们从小生活在说汉语的国度当中, 不用专门培养我们说汉语的能力, 也能够说一口流利的汉语。而我们学习英语的时候, 情况正好相反, 尤其对于农村学校的学生来说可能都没有见过几个能把英语说好的人。从小学英语, 到了高中也不能用英语说几句话, 这是因为我们周围缺乏了英语的语言环境。这就说明, 良好的语言环境对于掌握一种语言是非常重要的。因此, 教师就要担负起创设英语情景的职责。
在教学活动中, 教师可以利用多种课堂和活动来组织更多的英语活动, 使学生参与其中, 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教师可以规定只允许说英语English only。每堂课前, 让学生用英语播报天气、学生出勤状况, 或者是近期所学的, 或者是在班级或校园发生的重要事件, 甚至可以用英语来说个小故事。有条件的话, 每个星期可以抽出部分时间开展English corner, 就某个大家关心的问题进行小组讨论, 紧接着可以以小组为单位阐述各自的意见, 或者采取Role play的形式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 比如购物、问路、就餐、出游、聚会等。再者, 教材当中会出现一些适合学生表演的戏剧、电影等, 比方说module3 unit1 reading:Fog, 可以让学生分别饰演Polly和blind man, 在课后排练并在课上进行汇报表演。英语辩论会、英语演讲、美文朗诵、英语歌唱比赛、编写英文小报等活动也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使学生的英语水平得到提高的好办法。模块中有篇关于Robert Burns的文章, 其中提到他所写的一些浪漫主义诗歌, 比如说A Red Red Rose, 可以组织学生举行个诗歌朗读大赛, 让学生们尝试着有感情地去朗读并感受其中的氛围, 体会英语语言的优美, 激发他们对英语语言的喜爱之情。
教师应在语言交际中实行创新, 不要墨守成规, 使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在教学中创设语境, 逐步培养学生英语交流的能力, 使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得到实践, 在愉悦的环境中掌握英语知识, 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
四、有效利用多媒体手段, 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多媒体的使用可以帮助创设情境, 感染学生, 使课堂教学丰富多彩;还可以加快课堂节奏, 加大课堂容量。教师应有效利用多媒体手段, 激发学生的兴趣, 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促进思维的开发, 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及创造性。
例如, Module 3 Unit 1 The world of our senses, 课文涉及人们的五种感官, 我们在welcome to the unit中可以通过画面和图片使学生对本单元涉及的内容有初步的了解, 同时也激发了他们了解课文的欲望。又如, What is happiness to you? (Module 6 Unit 2) , 我们以twins的歌曲If you are happy, you know it (拍手歌) 作为导入, 歌曲简单易懂, 朗朗上口, 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 从而巧妙地引入话题, 不会让学生觉得每篇文章的开头都差不多没有新意。虽然花了几分钟时间, 却创造了一个形象生动的语言环境, 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视频也能吸引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 充分调动他们的视觉和听觉, 使他们热爱英语学习, 进行更多的交流活动。比如, 在Module 6 Unit 1 reading中, 我们将会学习到四种stand-up, 为了给学生直观的感受, 可以播放网络中的单口喜剧视频, 让学生更加融入到教材中去。通过这些现代化的媒体技术, 可以使教材中的许多英语内容声情并茂, 更加生动有趣, 促进学生理解和掌握运用所学的英语知识, 打破按部就班上课的单调性, 为课堂注入新鲜的活力。
五、阅读与口语锻炼相结合, 相辅相成
1. 教完一篇阅读课文之后设计一个话题, 话题要与课文内容息息相关, 引申
课文内容, 在授课时, 如果不重视, 这部分内容往往很容易被忽略。通过实际教学, 我认为这部分内容不仅是启发学生独立思考, 而且也是非常好的锻炼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一种方式, 在教学中非常重要。
例如, 在Module1unit 3 Looking good, feeling good中的阅读文章讲了主人公吃减肥药减肥伤害到自身身体, 教师就可以设计这样的话题:Firestudents’imagination byasking them to guess whether there are safety warnings or assurances printed on bottles of weight-loss pills or whether the producer has marked clearly which ingredients are used in the pills.这样的话就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 锻炼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
2. 有些课文给学生留下了许多想象空间, 可以利用这些空间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拓展他们的思维能力。
例如Boy missing, police puzzled这篇课文中那个失踪的男孩子的下落到了文章结尾也没有阐明, 就可以设计一个场景:Imagine what might happen to Justin Foster if he was taken away by the aliens.Guess the end of the story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 以组为单位, 讨论故事的结尾, 并整理出来再由一个学生来做报告, 这样就发展了学生思维的独特性和新颖性, 并且也发展了他们小组活动的能力, 使其发挥了集体的智慧。
3. 教师可以给出文章的关键词句或
主要线索, 让学生复述课文, 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 如果文章较难可以采取短文填空或图表的形式, 简单的可以大胆地让学生尝试完整复述。
例如, Module 2 Unit 2 Wish you were here中“An adventure in Africa”, 可以按照时间顺序复述去非洲的这次旅行:
July15th:
1.travel on camel in the Sahara Desert
2.sleep in the sleeping bags
Six days later:
1.travel down the River Nile
2.go white-water rafting
3.wear special clothing, a helmet and a life jacket
Then:
1.see wild animals in Kenya
2.eat and drink what they do
3.have guns with you
Two weeks later:
1.move on to Tanzania
2.climb Mount Kilimanjaro
学生自己按照所给关键词句回顾所学内容, 真正体现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提高学生运用英语口语的能力。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师是教学活动和情境的设计者, 是教学的组织者, 是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指导者和帮助者;学生则是教学的主体, 整个教学过程都是以学生为中心而展开的。教师创设情景, 学生在情景中运用语言, 教师画龙点睛, 学生举一反三。课堂大部分时间应该是属于学生创造的过程, 而不是教师夸夸其谈的时刻。在实践中学生不断获取语言技能、发展智力和能力。总之, 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要以教学理论为基础, 更新观念, 不断探索创新教学方法, 大胆实践, 师生合作, 共同探讨解决问题,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形成既活泼又严谨的课堂气氛, 让学生快乐地学习, 这样才能收到满意的教学效果。
摘要:新一轮教育改革对广大的高中英语教师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作为高中英语教师, 就应该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素养, 不仅包括其书面表达的能力, 更要发展其实际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 为其未来发展和知识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就应该提高高中生的英语语言能力, 增强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就要分析英语教材的热点, 然后合理地运用教材。为学生创设英语环境再利用多媒体手段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让学生阅读与口语锻炼相结合, 来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学,人文,合作探究,实践,创新
参考文献
[1]张日升.1993.青年心理学.北京市.: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杨小燕.2008.浅谈英语教学中的交际能力培养[J].科技信息
[3]走进新课堂.2002.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4]陈琦、刘儒德.2007.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市.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高中英语教学方法探究 第5篇
1.高中英语教学方法创新的必要性
高中英语教学方法创新的必要性具体如下:①随着教育的发展以及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学生的英语学习需求在不断变化发展,而传统的满堂灌、一言堂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学生无法在高中英语课堂上获得更多的学习体验,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而教师只有对教学方法进行有效的创新,为学生带来更多的惊喜,展示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使学生在高中英语课堂上更加活跃。②教学方法的创新实际上是对高中英语教学工作的创新。英语教学工作应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的改革,这样才能紧跟社会的发展步伐,确保高中英语教育的质量。
2.新课程改革下高中英语教学方法的创新策略
2.1情境教学法的创新策略
情境教学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应用非常广泛,且教师结合学生学习的需求,对情境教学法进行持续性创新,创设了更多的教学情境,像比赛情境、游戏情境、生活化情境等等。从而满足了学生的学习需求。例如,在带领学生记忆和学习英语单词的时候,教师可以创设比赛情境。教师列出20个难度较大的单词,像persuade、destroy、waterfall、determine、sched-ule、transport等等,这些单词平时学生记忆不佳,影响到英语学习的质量。教师要求学生在10分钟内记忆这些单词,在10分钟后进行比赛,哪个学生正确率最高视为胜利。通过此种方式,充分调动了学生记忆单词的积极性,学生不再排斥英语的学习,而是主动配合教师,主动记忆单词,实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同时也提高了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效率。此外,在对情境教学法进行创新的过程中,教师还应对学生进行充分的调查,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而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情境,有助于学生更加积极的参与和学习。
2.2多媒体教学法的创新策略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很多教师会应用多媒体教学法开展教学工作,因此,教师也应对多媒体教学法进行有效的创新,避免教学过程多年不变而影响到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在多媒体教学法的创新方面,应从多媒体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及形式的新颖性着手。例如,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的时候,可以将阅读资料以三维动态图形的方式展示出来,在每个动态图形中,大概有1段的阅读内容,而设置的时间为3分钟,在整个阅读资料播放完毕之后,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记忆回答相应的问题。通过此种方式,一方面确保了阅读教学的新颖性,另外一方面能够锻炼学生的记忆力和归纳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促进学生英语学习上更大的进步。
2.3问题引导法的创新策略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用问题引导法主要的方式就是罗列问题,要求学生分析和解答。而学生在日复一日的学习中,对于教师此种教学方法较为反感。因此,教师应对问题引导法进行有效的创新,增强问题引导的趣味性,调动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高中英语听力教学中,教师在设计问题的时候,可以增加一些趣味性的内容,像,猜谜、故事叙述等。此外,教师还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要求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和分析问题,通过此种方式,能够充分的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学生在与小组成员交流讨论的过程中,实际上也是思维碰撞、互相学习的过程,通过有效的实施,能够将问题引导法的效能最大程度的发挥出来,能够也避免了课堂教学模式枯燥刻板的问题,提高了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效率,对学生的英语学习而言非常有利。
3.结论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持续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满足了学生的英语学习需求,学生不再认为高中英语课堂枯燥乏味,而是认为英语课堂更加有趣,激发了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学生在课堂上与教师的配合度更高,获得的学习效果也更好,有助于夯实学生的英语基础,使学生更好地备战高考,促进学生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郭岭.浅谈高考实行全国统一卷后英语教学理念的转变[J].英语广场,(12).
[2]尹小红.论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合理引导[J].中学教学参考,2015(24).
[3]邱艳霞.新课程背景下提升高中英语教学实效性的策略[J].校园英语,2015(12).
作者:董瑛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方法初探 第6篇
【关键字】高中英语 阅读理解 教学方法研究
英语课程不仅是高中阶段的重要课程,学习好英语是学生顺利走向更高一级学校进行深造的重要保障。而且英语作为一门国际语言,在大学学习和学生日后走向工作岗位时都会用到。阅读教学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占有很大的比重,通过学生自主练习为基础,以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为主要教学目标。为了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需要在掌握阅读材料所涉及的背景之外,还需在分析问题的精确度,以及在时间的把控上进行提升。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对于一名英语老师来说是必须面临的课题,不仅要让学生读懂文章,还要让学生会读文章。本文主要结合日常教学,总结出几点经验,以供参考。
一、指导学生培养良好阅读习惯,注重日常积累
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中间会遇到很多困难,如生词与背景复杂的文章。这时候老师要注意提前给学生做好心理铺垫,不能因为一两篇文章难度较大,就让学生失去信心。对于长句与生词以及文化背景复杂的文章,老师要进行一定的疏导,以培养学生积极的阅读心态,同时就阅读中出现的词汇要使用专门的本子指导学生进行积累,以扩大学生的词汇量,促进阅读效率的提高。阅读不仅仅需要准确,还需要对时间进行很好的把控,培养学生进行限时阅读,要求学生每一天要有四篇文章一起阅读,时间限定25分钟,然后不断地进行效果比对。但阅读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持之以恒的坚持。每次阅读之后,要做好笔记,课堂阅读可以经常提问类似“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story ?”的问题,启发学生进行自我思考,自我梳理,从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扩大学生日常文化知识积累,提高阅读能力
由于中西文化差异,高中生往往在阅读中会以中国文化的思维方式去理解西方文化,这样在做题过程中就很容易产生理解错误。很多文章,即使是学生对于句子以及相关的语法结构都能够完全读懂,也经常出现做题方面的大量错误,这是由于文化差异造成的。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不仅仅是阅读细节与方法的讲解,还应该对西方文化有所了解。老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必要对西方国家文化、历史以及传统的生活方式进行讲解,让学生在做题或者阅读中,以西方文化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同时也要鼓励学生自己去查阅关于英语国家的相关资料,对英语国家的自然地理、经济工业、传统礼仪等方面都要有所了解,以增强学生对阅读材料的文化背景的掌握。文化背景的了解,有助于学生提高英语的思维能力,有助于学生在阅读中的整体把握,从而提高阅读能力。
三、培养学生精读为主的阅读方法,提升英语语感
在日常英语课堂教学中,老师主要通过与学生一起进行精读文章,带领学生对文章的写作方法与主体内容进行深入学习。以达到学生对于课文和阅读材料的全面理解,积累词汇,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这样的教学方法比较适合高考要求,可以提升学生阅读的准确度。但相对高考的要求来说,仅仅精读还远远不够。老师还应该帮助学生指定一定的泛读计划,通过大量的泛读训练,对于在有限时间内完成阅读题目,获取高分意义重大。在给学生选择泛读材料的过程中,应该注意材料的难度,一般建议由易到难。在进行泛读材料的集体讲解时,引导学生主要抓住文章大意,利用主题句、关键词等掌握文章主要的主要知识点。在进行泛读的时候,要充分发挥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模式,同时老师可以给予学生阅读方法与技巧方面的指导,如跳读、推断识别主题句、一般题目是按照文章顺序出题等。
阅读能力的培养不仅是可以帮助学生完成试卷中阅读理解题目,在写作、词汇等题目中,阅读能力的培养都对其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作为老师,在日常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时候,指导学生做好阅读笔记,采取精读为主,泛读为辅的课堂教学方法,扩大学生的文化视野,指定限时的泛读训练计划,多种手段相互配合,才能促使学生更好地掌握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使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汪芳.农村初中英语生本式作业的设计路径及策略[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06).
[2]陈金平.顺应视角下高中英语教师课堂言语反馈对学生情感因素及英语学习成绩影响的实证研究[D]. 西北师范大学.2011.
[3]杨立洪.英语自我概念及英语语音自我概念对中国初中生英语成绩的影响[D].中国海洋大学.2011.
[4]陈琦.“尝试”让学生更自信——浅谈尝试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科学教育.2012(01).
[5]谢笃琼.新高中英语阅读课任务型教学法有效性研究[J].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S1).
高中英语教学方法例谈 第7篇
一、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高中英语新课标明确提出:倡导任务驱动型的教学模式。
1.提出任务。任务驱动教学法以任务为核心, 任务设计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成败。任务要有趣味性, 有趣的事物使学生更感兴趣, 更能引起学生的关注,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任务要有全体性, 教学的对象是全体学生, 教学的目标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任务的设计要体现出层次性, 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任务, 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以能够促进全体学生全程参与全面发展为目标;任务要有探索性, 没有价值、不具探索性的问题也就失去了学生合作与交流的意义, 只有具有探索性的任务, 学生个体无法解决时, 才能产生合作的主观意愿, 才能促进交流与合作。
2.引导参与。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只有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索, 全力地参与到教学中来, 才能完成知识的构建过程, 提高自身的阅读理解能力, 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培养用英语思考的良好习惯, 提高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因此, 在教学中教师要发挥好主导性作用,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在各小组展开积极的讨论与交流, 使学生思维与创新的火花得以闪现、碰撞, 使学生突破教学常规, 打破思维定势与心理定势的限制, 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3.任务评价。对任务的评价很重要, 我们要让评价成为学生学习的升华点, 要让学生通过评价进行认真的总结, 客观全面地反思学习过程, 总结成功与失败之处, 以便在今后的学习中扬长避短。有两点需要注意:一是评价的时机性。不要轻易打断学生的学习思路, 教师要来回巡视, 及时发现问题, 给予必要的指导, 但要注意时机, 一般性问题可集中进行指导, 个别问题进行个别指导;二是评价的真实性, 在大力倡导赏识教育的背景下, 课堂上满是表扬之声, 且不说没有批评, 表扬也全是大话、空话、假话。评价要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 要具体、真实。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评价的作用。
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整合课程教学资源
开发课程资源, 使教学内容更贴近学生的生活, 贴近实际, 贴近时代, 这是当前高中英语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我们在教学时要重视对课程资源的开发, 要改变以往教学中视教材为唯一教学资源的封闭式教学观念, 要打破教材的限制、学科的限制, 向课外更广阔的学习空间延伸。
1. 常规教学资源, 如教材、教参等。
教材是最主要的教学依据, 是我们进行教学的重要资源。许多教学一线的英语教师加入到了新课标教材的编写中来, 这大大提高了教材的实用性。但教材的篇幅毕竟是有限的, 同时因受到时间的限制, 不可能将英语发展的最新内容及时加入到教材中来, 这也显现出相对的滞后性。因此我们既要深入研究教材, 立足教材, 用好教材, 同时又要根据学生具体的学习需求与教学需要对教材进行有效的调整, 以使教材更符合本地区学生的需求, 符合本地区的具体教学需要。
2. 课外教学资源的开发与整合, 主要为多媒体。
多媒体有着较强的视听效果, 互联网有着巨大的教学资源, 我们既可以利用互联网查阅英语发展趋势, 将西方国家的风俗习惯等融入到教学中来, 同时又可以从网上观看名师的精彩教学案例, 从中吸取成功元素以做借鉴。我们可以运用多媒体的强大的优势, 让学生享受视听盛宴, 接触更多原汁原味的英语, 还可以建立网络学习平台, 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英语训练机会, 让学生在平台上进行自主学习与交流。
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 进行优化整合与再加工, 要突破教材的限制, 设计一本属于自己的个性化“教材”, 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英语的环境, 提供更多的英语材料。
三、创设真实交际情景, 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英语是一门语言, 语言的习得需要在真实的生活情景与交际情景中感悟, 因此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与语言综合能力就需要为学生营造真实的交际情景, 让学生在交际中运用, 在运用中理解, 在理解中升华, 从而掌握学习语言的规律。
1. 用英语教学。
汉语与英语有着很大的差异, 汉语是高中生学习英语的最大干扰, 在教学中我们尽量少用汉语甚至不用汉语, 改为用英语来教学。对于难以讲清的英语知识, 也要用英语来解释。这样为学生营造全英学习氛围, 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用英语思考的习惯。
2. 多开展口语训练。
教师要让学生有更多开口说英语的机会。在课上教师要善于提问, 提出一些具有探索性与开放性的问题, 让学生大胆发表个人见解, 同时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情景剧的编排, 从剧本的创作到表演, 各个方面都需要学生精心准备。
3. 多组织课外活动。
课外有着更为广阔的学习空间, 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既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 同时又可以丰富学生的生活, 缓解紧张而忙碌的高中生活。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方法初探 第8篇
一、采用个性化阅读, 引导学生个性感知
个性化阅读为新课程所提倡。随着新课改的深入, “个性”的受重视度越来越高。作为一线英语教师, 必须充分重视发展学生的个性。尤其是在英语阅读教学中, 更要珍视学生独特的阅读体会。因此, 在教学中, 教师可以采用个性化阅读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利用最具个性的方式方法进行阅读, 初步感知篇章内容。
例如:在学习牛津高中英语Module 5 中的Unit 1Getting along with others这一单元时, 教师以个性化阅读方式进行教学, 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首先, 教师给予学生自由阅读的时间, 让学生选择个性阅读方式, 初步理解文章内容;其次, 在个性化阅读结束后, 教师引导学生提出个性问题或者是个性见解等。有学生提出“What may lead to a broken friendship?”;有学生提出“If you were Sara or Andrew, would you try to fix the broken friendship with your friend? If you would, how to fix it?”等。英语课堂上, 学生提出的问题五花八门, 各有千秋, 闪现着个性的光芒。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 教师再精选几个, 引导学生讨论, 从而将英语课堂推向另一个高潮, 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了解课文内容。
在这个教学案例中, 教师结合新课改要求, 采用个性化阅读教学方法, 让学生得以自由而有个性地阅读, 从而感知篇章内容。最为精彩的是, 学生有机会提出自己的个性问题和见解, 交换不同的思维, 从而促进自我发展。
二、采用分层式提问, 引领学生思维深入
如在学习牛津高中英语Module 2 中的Unit 2Wish you were here这一单元时, 教师以分层式的提问进行阅读教学, 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在本节课中, 教师以提问的方式促进课堂阅读互动, 并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师:“What do you know about Africa?”该问题较为简单, 并且具有开放性, 提问对象面对全体学生,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认知进行作答。紧接着, 教师继续提问:“In Lake Victoria, what adventure activity will the writer try and why? How to protect himself?”这个问题属于细节式提问, 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情况, 教师可以提问英语水平中等或者中上的学生。最后, 教师再设计开放式的问题:“Where would you like to go if you are an adventurer? Why and what’s the plan?”
在这个案例中, 教师利用提问的方式, 带动课堂氛围, 让阅读课堂不再沉闷, 而是充满生机。最主要的是, 分层且开放的提问, 极大地满足了学生的阅读发展需求, 从而真正起到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
三、采用复述式教法, 深化学生阅读理解
高中英语教学中, 复述是最基本的一项技能, 一方面可以加深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和记忆;另一方面,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在培养学生一定的阅读能力和深化学生阅读理解的同时, 也为学生练习写作积累了素材和经验。可以说, 复述是锻炼学生记忆力最好的途径。因此, 在英语阅读教学中, 复述是非常重要的。在英语教学中, 教师应该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复述能力, 深化学生对阅读的理解。
例如:在学习牛津高中英语Module 10 中的Unit2 People on the move这一单元时, 教师采用复述式教法, 深化学生对篇章内容的理解。本单元的阅读主题为Population movement in the USA, 在学习完整体内容后, 教师引导学生尝试复述。教师利用多媒体屏幕, 展示如下表格, 辅助学生复述。
根据表格的人物、年龄和迁移目的地, 学生开始尝试复述课文。对于有表格辅助的复述, 学生会感觉难度稍微有所降低, 但是对于整体的理解仍然需要具有一定的语言表述能力。为了完成知识迁移, 在尝试复述后,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试着表达家乡人口迁移的原因。如此一来, 学生能够真正学以致用, 阅读的效果会更佳。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方法解析 第9篇
通过实践教学中的阅读教学总结, 笔者从以下几方面谈谈阅读教学方法:
一、构建英语阅读理解的基石:词汇和句法
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 是理解的基础, 也是学生阅读理解的最大障碍。问题主要表现为:词汇量略显不足;词义理解不准;构词法不重视;针对这样的情况, 我们应注意:督导学生在平时记牢大纲词汇并不时听写;在平时阅读和完形练习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掌握一些阅读中出现的高频词汇;通过练习和课外读物巩固、积累一些词汇并定期复习, 阅读时充分联系上下文从整体把握词汇的意义并学会根据已有的知识去猜测生词;利用构词法巧记、多记单词。要教会学生并强化巩固句子结构的分析, 对语法版块的句子成分、名词性从句、定语从句和状语从句要透彻掌握, 为阅读理解做充分的准备。
二、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学生阅读的不良习惯如下:单词成句, 目不成行;逢词必查, 不知道利用上下文;喜欢用笔指点, 到处可见其笔的痕迹造成阅读思维混乱。以上严重影响阅读能力的提高。下面是培养良好阅读习惯的做法:限时阅读。英语阅读速度因人而异, 学生可根据本人的英语水平、读物的长度和难度等规定出阅读时间;扩大知识面。一个人的阅读速度不但取决于他的语言水平, 还取决于他的文化背景知识和专业知识。整体阅读。即注重文章大意不究细节。切忌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要学会用英语思维, 即直接用英语接收信息。
三、适时、适量进行阅读训练, 提高阅读能力
阅读能力包括阅读速度和理解的准确度, 以最快的速度进行, 并达到相同的理解准确度, 是进行阅读训练的主要目的之一。故我们要做好以下工作:在第一阶段可降低读速要求追求较高的理解准确度;第二阶段提高读速要求, 同时也要保证低于75%的阅读理解准确度;第三阶段抓读速和理解准确度。教会根据阅读目的选择阅读方式, 调整阅读速度, 合理分配时间。
四、明确题意分类讲述, 精讲精练阅读语篇
通过对近几年来的高考阅读语篇的分析可以发现, 阅读理解的出题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主旨大意题;细节理解题;推理判断题和猜测词义题等。下面举例说明:
1. 主旨大意题。
主旨大意题是专门检查对短文整体理解程度的。每篇文章都有主题句表明其主题思想。如2005高考英语模拟题第三套试题 (语篇略) 有一个这样的问题:
解析:归纳大意题, 选B。本文报道了北京大学生热衷于学驾驶的情况。A项错误因为据文章第二段关键句“Train costs have dropped to 2, 600 yuan for students, according to the Haidian Driving School in Beijing.The price is not really low|”可知:培训费用对学生已经下降到2600元, 这个价格真的不低。C项只是文中大学生对在大学学开车的一个观点, 故选B。
回答此类问题要找出文章的主题句, 这些主题句常在短文的开头或结尾处, 在这两个地方很容易找到它们。
2. 细节理解题。细节题主要是检查与主题思想有关的细节。
如:黄冈2004年高考英语模拟测试卷 (语篇略) 有一个这样的问题:
C.He had no other purpose but playing a trick on the policeman.D.He meant to use the notebook to pay for the life.解析:事实细节题, 选B。从文章最后的关键句“Thanks for the lift.You’ve been good to me.This is the least I can do in return.”And he handed Mr.Green the policeman’s notebook.While the policeman had talked to Mr.Green, the thief had stolen the notebook.。这个人出来后说:谢谢你载我, 你对我是好的。这是我回报你所能做的微不足道的事情。说着他递给格林先生警察的那个笔记本。当警察与格林说话时, 这个贼偷了警察的笔记本。”可知:犯人们所说的话说明偷警察的笔记本是想回报格林先生, 故选B.
细节问题询问的是作者说了些什么, 其答案在本文中已明确表述过, 此时最好的办法就是在文中找出相关的细节。如果问题采用反向思维, 题中含有not或except等表示否定意义的词则要更加注意。
总之, 阅读时一种综合性很强的语言实际活动, 我们只有进行大量的课内外阅读, 掌握一定阅读技巧, 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阅读课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王松美:《中学英语课堂教学技能训练》, 2000.
[2]钟志贤:《新型教学模式新在何处》, 2001.
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探析 第10篇
1.高中英语写作水平的评分细则中, 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准, 即所写的内容是否覆盖了题目的要点, 这是衡量英语写作水平所属档次的一个关键。因此, 不管是指导性的写作训练, 还是开放性的写作题目, 学生看到作文题目时, 首要做的事情就是仔细审题, 这一步对文章水平的高低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通过审题, 正确理解写作材料, 确定内容要点, 是准备写作的第一步。认真审题后, 要确定文章的中心思想;围绕主题写作, 主题句要写得具体明确, 以便能顺利发展, 紧扣主题, 确定写作要点尤为重要, 文章必须包括的内容要点在写作要求中都有一定的暗示或明确说明。
2.高考中常出现的书面表达题目形式有提纲式、图表式、图画式、表格式和开放式。提纲式书面表达的写作要点包括提纲中所列的所有内容, 有时还要从提纲外的文字表述中提炼出主题句。图表式书面表达的主题句一般在图表外的文字表述部分, 写作要点要根据要求从图表中总结数据的规律、分析比较相关数据、预测发展趋势, 然后用精确的语言表述出来。
二、减低写作难度——创设情境进行写作训练
经过认真的审题后, 教师就应引导学生进入写作的训练中了, 创设情境的方式很多, 有实物情境、故事情境、问题情境、多媒体情境、谈话情境及小品表演情境等, 要根据具体教学内容灵活运用。根据设计的教学情景, 在教师引导下, 学生积极探究。
教学实例:利用图片关键词等把非谓语动词V-ing形式应用在写作中。教师利用图片和关键词, 设置情景, 要求学生用关键词和非谓语动词用一两高中英语有效写作教学研究句话描述每幅图片, 最后利用连词和衔接句子, 连句成段。
关键词:1.interest 2.stand;fish;in the distance;enjoy the sun;3.don’t know;cry for help;4.hear;run
学生根据图片和关键词能容易地看懂图片所描绘的故事, 并有意识地运用非谓语动词, 说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为自己的独立作文打下基础。
三、英语写作中的一些微技巧
1. 一词多义的巧用
有些常用的简单词语往往有许多不同的意思, 还会组成不同的固定短语或习惯用语。如果能够掌握这些词语, 写作时便会运用自如、得心应手。例如, 要表达某人“知识渊博、经验丰富、智慧无穷”, 不需要很多形容词重叠使用, 一个单词great就足矣。He has great knowledge, experience and wisdom。因此, 平时要注意积累, 活学活用。
例如:make在不同的句子中表达的意思各不相同。
He is busy enough now;don't make problems for him.他现在够忙了, 不要给他出难题。
Mother made a new dress for her as a birthday present.妈妈为她做了一条新裙子作为生日礼物。
Do you believe he has made rapid progress?你相信他已经取得了很快的进步吗?
又如:have在不同的句子中表达的意思也不相同。
You haven't been here before, have you?你以前没有来过这里, 是吗?
The book has five chapters.这本书有五章。
I need to have a talk with you.我需要和你谈一谈。
2. 适时使用被动语态
语态也是谓语动词的一种表现形式, 用以说明主语和谓语之间的主、被动关系。英语中的动词有两种语态形式, 即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英语书面表达中, 大多使用谓语动词的各种时态的主动语态形式, 偶尔也用到被动语态形式。当然, 在既可以用主动语态又可以用被动语态时, 还是用主动语态为好, 因为主动语态简洁明快, 而且结构相对简单, 不易出错。但是, 有时候必须使用被动语态表达时, 就要恰到好处地适时使用。下列场合使用被动语态为妙:
(1) 不知道或没有必要说明动作的执行者时;
(2) 强调动作的承受者时;
(3) 出于礼貌或措辞等原因而不愿意说出动作的执行者时。请看下面全国各省市高考英语书面表达试题参考范文中的恰当使用被动语态的句子:
①First, the film was delayed as there were so many advertisements at the beginning.
②Recently a survey has been done to find out the reading interests of se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③They were asked which they liked reading most among the four categories of English articles...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 要提高高中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不仅需教师善于引导学生学会审题, 并能通过情景设置, 减低学生写作训练的难度, 并从平时的积累中, 善于词句来丰富作文的内容, 这样才能有的放矢的进行教学, 并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杨励吾.高中生英语写作训练策略[J].甘肃教育.2007年11期
浅谈高中英语教学方法 第11篇
【关键词】高中;英语;重要性
英语是世界上运用最广泛的语言之一,如今许多场所都使用英语作为沟通的媒介。在计算机中英语也是最密切的语言,大多数汇编语言都与英语有联系,而且随着网络的发展,使英文使用更为普及。但是对于一些高中生来说,很多学生会认为今后反正生活在自己的国家,又不用英语和别人打交道,所以对于英语的学习草草了事。那么作为一个教师应该如何去纠正学生的这种错误思想呢?如何让学生喜欢上英语,将英语灵活的运用于生活实际?下面我想谈谈自己这几年来在教学中的一些经验。
一、教师的备课内容要生动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有责任帮助学生学习,任何有助于学生学习的事情我们都要将它做好,第一步我们要做好的就是备课工作。那么怎样的备课内容才会让学生喜欢呢?在课堂中穿插一些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英语影片或小游戏等。可以用英语去描述一个人物,让大家去猜。或者出一些英语的谜语让大家思考。讲一则英语小笑话来让大家欢乐。还有在教单词的时候也不能只是乏味的一遍一遍的读,而要充分激发学生们的想象力。例如:business。我们可以发挥想象。bus是公交车的意思,in是在哪里的意思,e在中文的谐音是鹅。ss就像两条小蛇。所以我们可以说:两条蛇和一只鹅在公交车上谈生意。所以business的意思就是生意;商业。这些有趣的记忆方法吸引了学生的眼球,也给予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更容易去理解这个单词。只有对于自己喜欢的事情才会去用心,所以学生们一旦喜欢上了这门课程,学起来自然轻而易举。
二、课外学习的重要性
任何事情的学习绝不是一蹴而就的,英语的学习同样如此。日积月累自然显得十分必要。所以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准备一个摘录本,每天都读一篇英语美文,或者一周看一部英语电影。将美文或电影中遇到的生词以及好的表达摘录出来进行查阅记忆,让学生可以有效的运用在今后的写作中。水滴石穿,只有通过自己的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进行课外学习,久而久之,学生们英语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写作能力等都一定会上升一个新的平台。
三、词汇量的积累扩充
汉语是由一个个汉字组合而成,英语同样也是由一个个英文单词组合而成。所以词汇量是学习英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课堂上所教的新词可以让学生在课后去记忆。然后在下一节课的前五分钟进行单词听写,来考查学生的记忆情况;也可以进行一场词汇打擂,给一个单词说出意思,让学生过关斩将。胜利者给予一些小奖品,以此来激励学生们努力去记忆单词。只有词汇量提升了,阅读水平才会提升。试想一下,如果一篇文章中,很多都是生词,那么对于这篇文章的学习该如何继续下去?相反,如果所有的词汇都认识,读起来不就可以轻而易举?可见词汇积累的重要性。
四、课堂进度的把握问题
在教学过程,课程的进度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应该去把握好。对于一些简单的课程,我们可以进行穿插,组合一些困难的课程。对于一些困难的呢,我们可以分开来,让学生可以去好好进行消化。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拖泥带水,当天的课程要上完,不然会衔接不上,计划赶不上变化,在后面的课程会更加麻烦。后续会影响教学进度和教学质量,让学生也会失去学习的兴趣。平时也要去问问一些学生的学习情况,对于不懂的应该及时讲解,让他们有深刻的记忆。为之后的教学奠定基础。
五、课后作业的布置要适度
在课后除了词汇的补习我们还要去督促学生看英文报,多去了解一些外国事件,开阔眼界,多做课外阅读,听力,写作等。有的学生不爱在课外学习,我们可以给予压力,在课堂上抽问,在课堂上交流学习心得等。很多学生为了好好表现自己,会在课外去加倍学习,在课堂给同学和老师留下良好印象。这样也加倍了自己去学习英语的信心。课外的作业不能没有,但是也不能太多,教师应该把握好布置作业的度。不然太多的压力不但没有促使学生学习,反而增加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厌恶感。所以课后作业要布置适当。论语中曾有这样一句话: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可见适度是很重要的。
结束语:
无论是怎样的教学方式,无论如何安排教学内容,总之一切都是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在英语学习中,我们要给予学生一个欢乐和轻松的学习气氛,让学生和英语融为一体,用心去体会英语的美丽。我们也要做好学生学习英语的先锋和统帅,在学习低迷时给予信心;在发现错误时,给予改正。拥有一种坚持不懈和脚踏实地的精神。课外也要不断的增强自我学习,不断去扩展知识,提高自身的素质。为桃李满天下,为自己心里的满足感去努力奋斗!不管前进的道路会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都要打破一切,勇往直前,终会看到想要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程晓堂,郑敏编.英语学习策略[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2]杨美君.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文化导入与语义理解[J].上海师范大学学刊.2012.
[3]潘非.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氛围的调查与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4]穆晓莉.高中英语教学中运用学生主体性学习策略的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高中英语词汇教学方法实践 第12篇
长期以来,许多英语教师在词汇教学上往往习惯把课本作为唯一的阅读材料,将词汇孤立于语境之外进行教学,从而使词汇学习演变为枯燥的罗列单词用法,造成学生机械被动地死记单词。由于教师割裂了词汇与语境的联系,没有进行词汇学习策略方面的指导,学生很难记住新的词汇;由于学生对词汇的记忆是机械性的,对句意的理解不够准确,对文章的理解缺乏连贯性,造成阅读效率低;由于没有彻底掌握词汇的用法,更不善于灵活运用,学生在写作中常出现单词的误用或搭配不当,最终不能达到有效学习语言进行交际的目的。笔者作为高中英语教师,通过总结实践教学经验,针对目前词汇教学的现状,归纳出以下几种教学方法,为有效、合理地进行词汇教学,提高学生的词汇运用能力提供参考。
1 利用构词法理解掌握
构词法是一种常用的方法。高中阶段的学生已有一定的词汇量,在此基础上记单词时,如能掌握构词法,借助构词法中的派生、转化和合成等方面的知识,就可以通过一个单词轻而易举地记住更多的单词。派生法是指英语中很多词通过加前缀或后缀构成一个新词。在教学中适时总结某个词缀,可以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培养学生根据词缀判断生词含义的能力。如总结否定前缀“dis”,可帮助学生掌握“dislike”“disappear”“disagree”“discourage”等词;再如后缀“ous”可构成“famous”“dangerous”“mysterious”等词。转化法可以帮助学生扩大词汇的使用功能,如“hurt”“pass”等词汇,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下,名词和动词之间均可相互转化使用。合成法则可以帮助学生推测单词的含义,如“earthquake”“easy-going”“manmade”等。
2 利用多种方法灵活记忆
2.1 分类法
分类法是把同义词、同规则的词汇进行分类,使学生易于理解记忆。如教师讲到动词短语“come about”时,可帮助学生联想到“come up”“come across”“come out”“come to”等短语;再如讲到表示“喜欢”的单词和短语,可归纳出“like”“love”“enjoy”“be fond of”等。
2.2 比较法
比较法是把词形、词义相近的单词进行比较,这样有利于学生正确使用单词,如“affect”和“effect”“advice”和“suggestion”“most”和“mostly”等单词常被学生混淆,如果能及时加以比较,认识它们之间的差异,可以避免使用时出错。再如,表示“敲打”的词有“strike”“hit”“beat”等,应及时帮助学生弄清它们之间的差别,以便学生在实际运用中能恰当地选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把归纳法和比较法灵活地结合,达到更好的效果。
2.3 联想法
联想法是利用英语词汇本身的关系和各种媒介,通过分类联系、辨析分解,让学生展开联想,力求在脑际建立相互依存的知识结构,从而使学生战胜遗忘、增强记忆。根据词汇间的不同关系,联想可分为词缀联想、对比联想、关系联想、相似联想等。尤其词缀联想在词汇教学中使用频繁,如由wide可以想到widely,widen and width;由long可以联想到length and lengthen;由care可以想到careful,carefully,carefulness,careless and carelessness。此外,在实际教学中常用到接近联想和关系联想,如当提到fruit时,可以联想到apple,banana,peach,pear,orange,grape,pineapple,basket,bag,supermarket,store and cart等。
3 利用语境深入体会
语境为词汇创设了特定的环境,制约着词汇的选择、意义的表达与理解,所以,词汇意义必须联系上下文才能精确、具体,否则就可能产生歧义,下面举一个例子说明。
Robots can do some jobs very well.
It happened at the well where I was holding a jar while Jane pumped.
Linda can speak English as well as Japanese fluently.
What we need is something to make us feel well at that moment.
I find English is used widely in our daily life as well.
从上面的句子可以看出,well在句中的位置不同,搭配关系不同,词义、词性也就不同。如果脱离了语境,只记住该词的个别词义,就不能正确地理解整个句子的意思。所以,教师在词汇教学中不能孤立地教单词,必须将单词融入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单词才更生动,学生才能记忆深刻。因此,教师应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读、说、听、写的训练,做到词不离句,这样才能使学生掌握常用词的复杂用法和搭配。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采取翻译、根据上下文猜词义、根据课文复述、自编对话等形式进行练习,将句子与一定的语言环境相结合来巩固词汇,发展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4 利用阅读材料丰富词汇
词汇量的多少是英语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利用多种阅读材料,丰富词汇量,不仅可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而且还可以适应新课改下高考的需要。课本中的词汇是教学中的基本词汇,但我们每天接触大量瞬息万变的信息,要了解世界,仅靠学习课本是不够的。因此,教师应指导学生尽可能多地阅读一些英语课外读物,在阅读中尽可能多地掌握词汇,开阔视野。
5 利用循环记忆有效复习
定期、及时复习是防止英语单词遗忘的有效方法。根据专家研究表明,遗忘是有规律的,遗忘的速度随时间的推移而减慢。教师应遵循这一规律,指导学生在2、3天内及时复习新学的单词,然后逐渐延长复习周期,经过几次反复,所记忆的单词就会巩固深化,牢记在心。教师还可运用这种方法合理安排复习时间,抓紧时机适时巩固、定期复习、强化记忆,直至收到良好成效。
总之,词汇教学是英语教学的基础和重要环节,忽视词汇教学就是忽视了语言教学的本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为学生提供丰富而有意义的阅读材料,使他们在语境中通过认知来接受词汇知识。同时,教师也要为学生创造有效的语言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够把所学词汇运用到实际中。如此循序渐进、不断实践,学生的英语词汇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定会逐步提高。
参考文献
高中英语教学方法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