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隔离方法范文

来源:漫步者作者:开心麻花2025-09-181

隔离方法范文(精选12篇)

隔离方法 第1篇

1 隔离开关的常见缺陷及检修方法

1.1 隔离开关底座传动困难

因为隔离开关主要部件直接暴露在自然环境中, 所以易锈蚀。而锈蚀会增大传动阻力, 给操作带来困难。通常新投入的隔离开关在前两年都能保证正常操作, 但两年一过就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传动困难, 甚至出现拒动的现象, 以致于不得不停运整条线路对其进行临时大修处理。因此, 定期进行防锈处理, 对各传动部位加润滑剂, 特别是使用性能优异的二硫化钼润滑剂是解决传动困难的有效措施。

1.2 操作机构故障

隔离开关操作机构的故障往往表现为机构传动部分卡涩, 操作阻力增大, 严重时甚至会造成拒动。造成操作机构故障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两点:1) 机构箱密封不好或锈蚀进水, 雨水流人机构转动部位内部, 造成机构锈蚀严重。此时若强行操作, 将可能造成连杆扭弯等零部件损坏;2) 电动操作机构的控制回路故障。

因此, 机构箱应采用质量优良的不锈钢产品, 并定期对其进行密封检查。此外, 还要加强对操作机构控制回路的检查, 确保回路元器件无损坏。

1.3 导电回路过热

隔离开关运行年数较长, 主要零部件趋于老化, 静触指压紧弹簧特性变坏, 夹力不够导致部分触指与动触头不接触或接触面积变小, 如果工作电流在较大, 就会造成烧损。此外, 触头镀银层工艺差、合闸不到位、接触面脏污、迎峰度夏负荷较大时或常年处于稳定大负荷状等也可能引发回路过热。

此时, 可以采取以下方法进行应对:视老化情况及时更换触头弹簧部件或整个接触头;顶起对隔离开关的导电电阻进行测量, 发现有过热情况要及时处理;调整触头插入深度;定期清洁接触面或采用自清洁触头。

1.4 瓷瓶闪络

瓷瓶闪络主要是由瓷瓶表面和瓷裙内积污严重造成的。现在由于电力设备由计划检修制向状态检修制过渡, 停电周期变长, 使定期清扫几乎成为不可能, 所以有必要寻找可替代定期清扫的方法, 如带电水冲洗等。

2 加强隔离开关检修管理的对策

2.1 实施新型混合检修策略

隔离开关的传统检修方式是随着主设备的定期检修而进行, 这种模式虽然可能对存在故障隐患的开关进行了必要的维修, 但对健康水平良好的隔离开关则势必会造成超量检修, 而对急需维修的开关则可能由于未到检修周期而造成漏修。因此, 改变隔离开关的定期检修管理手段, 探索故障检修、计划检修、状态检修融为一体的混合检修策略势在必行。

近年来对隔离开关的检修发现, 达到规定的检修周期后进行大修时, 除部分负荷较大的隔离开关导电部分存在着传动困难、操作机构故障、静触指压紧弹簧老化等缺陷外, 绝大部分隔离开关的工作状态良好, 其传动部分也很少出现锈死卡涩现象。因此, 在增大巡视维护力度、对部分产品进行技术改造或升级换代的基础上, 采用更为先进的混合检修策略是可行的。具体而言, 可以学习借鉴“点检定修”的设备管理工作理念, 将对隔离开关以修为主变为对其以管为主。通过对开关定人、定时、定项、定方法和定标准的全方位的动态监测与分析, 并综合有关运行数据、检修维护情况等, 对隔离开关的工作情况实行跟踪管理, 对存在故障隐患的隔离开关进行及时处理, 而对健康状态良好的开关则仅作必要的日常维护即可。

2.2 把握好隔离开关的初始状态

由于隔离开关的初始状态对其往后再电力系统中的正常运行有着直接影响, 所以应重视对隔离开关的选型和质量验收工作, 对质量不合格的产品要坚决拒收。同时, 对某些由于设计、制造工艺等方面的原因而在运行中暴露出的先天性缺陷, 如果不能依靠检修维护彻底消除, 则应更换产品。

2.3 重视检修人员的培训工作

结合隔离开关的实际工作情况, 组织检修人员学习常见故障的发生规律和检修方法, 同时还可以采用案例教学和实战演练的方式来加深检修人员对所学内容的印象和理解。此外, 还应通过制定完善的考核制度、责任人制度和奖惩制度等来提高检修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责任心。

2.4 做好技术管理工作

只有把握好隔离开关的初始状态、加大检修人员的培训力度、完善混合检修工作制度, 才能提高隔离开关的检修质量和检修效率, 而所有这些都依赖于隔离开关的技术管理工作。要做好隔离开关的技术管理工作, 具体需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 检修人员在隔离开关的选型初期就应全面参与产品的调研、设计、出厂验收及安装, 以尽早地进入产品的技术管理角色, 为今后产品的技术改造、升级换代、故障排查等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 各个系统内部应定期组织召开技术会议, 并结合本系统内部隔离开关的工作情况制定统一的技术管理标准, 通过技术标准的规范执行, 使检修工艺更具规范性、检修管理工作水平不断得到提高。最后, 相关单位制定实施的混合检修策略要符合隔离开关的技术管理现状和运行管理水平, 力求通过实施科学的检修策略来增加技术管理工作的质量, 进而充分保证隔离开关的正常运行。

3 结论

总之, 提高隔离开关的检修质量和效率是保障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基础, 也是电力企业实现经济效益增长的保障, 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摘要:隔离开关在电力系统中被广泛应用, 它的安全运行对保障供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隔离开关的常见故障缺陷及其检修方法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了加强隔离开关检修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隔离开关,检修管理,对策

参考文献

[1]张新春.隔离开关的常见故障与维护技术[J].精密制造与自动化, 2011 (2) :61-64.

[2]胡俊雨.简述隔离开关的故障措施和检修管理[J].机电信息, 2011 (3) :51.

[3]徐铁君, 吴忆.GW4型高压隔离开关的故障检修对策[J].华北电力技术, 2009, 1:32-35.

360隔离沙箱的使用方法 第2篇

ps:如果没有添加需要在下面的未添加功能中找到并添加。

添加了以后,我们双击打开隔离沙箱工具,设置部分不需要我们更多的操作,默认就行了。主界面上我们可以看到可使用的功能:

首先我们尝试安全视频搜索功能,再打开的隔离沙箱保护的浏览器中,输入想访问的安全性不明的网址,来看视频,这个主要是为屌丝设计的。

运行安全性不明的软件,点击它然后手动的添加想要在里面运行的软件,就OK了。

隔离方法 第3篇

关键词:隔离开关;过热;触指压力;模拟触头

0 引言

隔离开关是电力系统中使用量最多、维护量最大的高压一次设备。据统计,目前我局在运隔离开关中,运行超过10年的隔离开关约有1526组。由于间隔停电时隔离开关一端带电,很少进行小修及大修,这些隔离开关普遍存在着发热、生锈、机构卡阻等缺陷,在这些缺陷中尤其以隔离开关触头发热最为紧急严重。2012年至2013年期间共发生了110kV程西线11781刀闸等多起刀闸触头发热的紧急、重大缺陷,给设备及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了很大风险。

1  隔离开关日常运检中存在的问题

1.1测量方法存在不足

目前绝大部分检修人员判断导电部分接触好坏的判据就是测量其回路电阻,认为回路电阻在合格范围内即可。其实不然,在产品说明书中给出的回路电阻值是整个导电回路的值,它包括接线端子、导电管、触指触头等部分的体电阻及接触电阻,范围较大、裕度较大,不能直接反映接触电阻的变化,只能说明导电回路通路。据我们实际测试:两对对触指接触与四对触指接触其回路电阻值均在合格范围内,隔离开关触指压力的大与小,无法通过回路电阻值明确反映。

1.2 隔离开关触指压力测试无标准可依

在日常的运检维护过程中,往往只有停电时观察隔离开关动静触头接触部分变色漆或试温片颜色的变化来判断,也可根据隔离刀口的颜色发暗程度来确定。但是等到发现情况不对时,往往是需要更换或调整压力时,但压力调整到什么情况为合适呢?规程没有明示判断依据,只说了一句“满足产品技术条件规定”。对应当前这种状况,建议补充相关规程,并要求隔离开关生产厂家出具具体的出厂考核数据,确保检修“有法可依”。

在日常隔离开关的检修时往往只注意更换明显失效和断裂的弹簧,而对压力低的弹簧无法判断与更换,这样在检修后的再次运行中,每对触指电流的分布会因压力不同而不同,差别越大电流分布越不均匀,长期运行后就会发生接触不良而过热。触指的发热会恶性循环,一对触指接触不好就会“漫延”整个触头接触不良,严重时发生熔焊产生拉弧,引发事故。同时有不少隔离开关的触指压力可调,如果在检修时调整压力不够或每对触指的调整压力有较大差别同样会出现上述现象。

1.3 隔离开关触指压力测试无专用仪器

由于无法定量测量隔离开关触指压力,往往只能等到发热时进行检修,缺少检修维护时的预防手段,虽然有的文献提到了触指压力的测量方法,但是大部分基于机械原理,现场难以实施。早期的测量工具为弹簧秤,在实际工作中,测量触指压力要在高空,用弹簧秤测压力不但不方便、不准确也不安全,有些结构的隔离开关的触指压力用弹簧秤根本无法测量(如剪刀式)。

针对目前供电系统的检修现状,我们提出来开发一种用于测量高压隔离开关触指压力的测量仪,它以进口高精度压力传感器为核心,采用模拟动触头的钳式传感器。只要将钳式模拟触头的传感器在每对触指接触位置张开一下,就能显示出触指此时的接触压力并记忆,有效解决了测量触指压力的一大难题。

2 高压隔离开关触指压力测量仪原理

2.1 测量原理

高压隔离开关触指压力测量仪主要由由模拟触头和主机测量系统两部分组成。如图1所示。模拟触头(图2)由手柄、柄杆、插入位置指示滑标、模拟触头宽度调节螺栓、压块、组装而成。模拟触头宽度调节根据游标卡尺测量结果,通过调节螺栓S调整开距。将调节好的模拟触头插入隔离开关实际合闸位置(事先由柄杆上的触头插入位置指示滑标确定),隔离开关任一对触指压力通过压力传动滑块传递到柔性薄膜式压力传感器上,由数字测量显示器直接读取压力数值。

图1 测量方法示意图               图2 模拟触头

2.2 应用电路原理

柔性薄膜式压力传感器应用电路原理如图3所示。在无负载情况下,输出为0 V;在负载445N(100ibs=45.45kg=445.41N)时,输出是4.2 V,输出电压与负载具有高度线性关系。输出电压- 负载关系如图4所示。高压隔离开关触指压力测试仪原理图如图4 所示,选用的CPU 为T I 公司16 位单片机MSP430MCU,高精度16位AD转换器。

图3 柔性薄膜式压力传感器                图4 输出电压- 负载关系

应用电路原理图

2.3 测量方法

确定需要测量隔离开关触指压力的触头接触面的宽度。根据触头宽度调整模拟触头的宽度a(精度+0.1mm)(见图5),使a等于实际触头宽度,然后将调整好的模拟触头在需要测量的触指与触头接触线处,用手握住手柄使前端张开至a值,此时检测仪显示两组数字,一组是随模拟触头感受压力的大小显示瞬时值,另一组跟踪模拟触头感受压力的峰值(最大值)压力显示并自动锁定。

2.4? 技术特点

2.4.1、压力传感器的选择与模拟触头的设计。

采用柔性薄膜式压力传感器柔性薄膜式压力传感器属于压阻效应型压力传感器,具有以下优点:1、压力与电阻变化具有高度线性关系;2、传感器本体非常薄(0.127 mm)且具有可挠性,属于薄片式感测元件。压力传感器应与模拟触头相结合,满足足够的精度要求及灵敏性。

隔离开关种类繁多,不同厂家同型号的隔离开关触头都存在差异,设计的传感器模拟触头具备通用性,同时模拟触头的设计简单,满足高精度机械加工的需要。可单独进行任一对触指压力的测量。

2.4.2计算机软硬件低功耗的设计。

拟选用TI公司的MSP430 MCU,选用高精度16位AD转换器和大容量高性能聚合锂电池,采用最新的电子技术和电源技术,使之实现智能化、低功耗、带电池便携式测量;

2.4.3数据管理与分析。

仪器配置SD卡接口及USB接口,测量数据直接存储在SD卡或USB内,然后通过数据分析软件,可以将SD卡或USB内数据保存在电脑上,也可以将波形和试验数据打印出来,便于存档和数据比对,实在数据档案管理。

3 仪器应用效果

由于模拟触头可调节性强,可以根据触指类型进行更换,单人即可在架构上进行操作。高压隔离开关触指压力测量仪的开发,为我们高压隔离开关日常检修维护提供了技术支持。自今年以来,结合停电检修利用此仪器开展了各类高压隔离开关触指压力测量36相次,发现触指压力不足4相,更换触头弹簧8根,有效降低了高压隔离开关动静触头发热的隐患,减少了非计划停电检修次数,有效提高了电网的安全稳定性。

4  结束语

通过开发上述高压隔离开关触指压力测量仪,使各类检修导程(规程)、标准中测量触指接触压力的规定,在实际检修维护工作中可以得到落实,为完善高压隔离开关测试项目创造了条件,对保证高压隔离开关设备正常和保障电网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南方电网企业标准《电力设备检修规程》的颁发实施,在以后的高压隔离开关检修维护过程中将逐步开展触指压力的测试。

参考文献:

[1]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Q/CSG  电力设备检修规程.2014

飞机故障隔离手册编制方法研究 第4篇

1.1 研究背景

现代民用飞机的签派可靠度是各运营商最关心的运营指标之一。为了确保研发的飞机能始终保持较高的签派可靠度, 增强飞机的国际竞争力, 如何缩短飞机的维修时间, 提高维修工作效率, 是飞机制造商面临的重要技术难题。当飞机发生故障需要维修时, 为了使飞机尽早签派, 除了要求维修人员具有丰富的技术经验外, 具有完善的维修体系和准确实用的维修类手册也是必不可少的。故障隔离手册都是帮助维修人员迅速排除故障的主要维修类手册之一。

1.2 故障隔离手册 (FIM) 简介

FIM中的“故障”是指一个潜在的故障征兆、损伤, 或飞机系统或非结构部件的不正常状态, 但不包含多重故障和缺乏迹象的故障。航空器可能发生的故障应当源于型号审定过程中的系统安全分析 (SSA) , 是航空器监控系统所能检测到的故障, 同时包括机组和维修人员发现的故障;一般应该涵盖型号审定过程中系统安全分析得出的发生可能性大于10-5的故障情况。

“故障隔离”是指在飞机系统中识别故障单元的系统程序, 和确定将系统恢复到其正常状态的必须的操作程序。这些程序在故障隔离手册中具体体现在各个系统的故障隔离任务中。

FIM主要供地面维修人员使用, 给出了识别和分析飞机故障必要的技术数据和相关资料, 并提供了相应的故障隔离程序, 帮助维修人员准确、迅速地排除故障, 以减少飞机停场时间和降低维修成本。当发现某一故障现象时, 维修人员可以按照FIM的使用说明, 通过正文前索引查询到并执行相应的故障隔离任务。与FIM相配套的是故障报告手册 (FRM) , 该手册是FIM中所包含的各类故障的索引, 主要是供飞行机组人员识别故障时使用。

2 FIM编制方法研究

遵循ATA2200航空维修资料标准 (以下简称ATA2200) 的相关要求, 本章详细介绍了某型飞机FIM的具体编制要求和方法。

2.1 编制思路

FIM基本的编制思路如图1所示。

2.2 故障代码的定义

ATA2200中将FIM的故障分为以下四类:EICAS告警信息, EICAS状态信息, 观察到的故障和客舱故障。每一故障都指定了由8个字母数字组成的唯一的故障代码, 其中包含了与故障有关的重要信息。故障代码按故障类型分为客舱故障代码和系统故障代码, 各分成几段标识, 如图2。

FIM中这两类故障代码的定义严格遵循了ATA2200。其中, 客舱故障代码中的“部件标识”和系统故障代码中的“故障标识”规定是由飞机制造商来定义。

2.2.1 部件标识 (两位数字)

按照客舱故障所属的ATA编号系统和各系统中客舱部件的数量, 将部件标识划分为不等的几段。部件标识分配示例如表1。

这样, 客舱故障代码前三位唯一指定到有故障的客舱部件:第一位系统标识确定部件所属的九个系统 (FIM中将客舱故障按照系统划分了9部分, 以字母区分) ;第二、三位部件标识区分部件所属的ATA编号系统;同系统同区间内的不同数字代表不同的部件。客舱故障代码前三位举例如表2。

另外, 为其它系统特别预留了两段标识 (01-09、91-99) ;还预留了“X0”用于在某段标识不够时加入。

2.2.2 故障标识 (三位数字)

故障标识的定义方法具体如下:

(1) “ATA章-节”相同时, 按照故障的基本类型 (EICAS信息和观察到的故障) , 将故障标识划分为两部分, 其中, “101-391”段为EICAS信息;“401-991”段为观察到的故障。

(2) 故障标识的“前两位”表示同一ATA章-节下不同故障的类型。如:“101”、“102”和“103”都表示同一类型的故障。为了故障立项能随时增补, 定义时可以适当在标识间留出几位。

图2

(3) 故障标识的“最后一位”通常为“1”。一般情况下, 当系统故障代码的ATA章-节和位置标识相同时, 不同部件有同类型的故障或同类型的故障有不同的表现, 这些部件以“最后一位”的变化 (“1、2、3……”) 来区分。

2.2.3 故障代码的定义要求

参照国际上现有机型, 如波音777飞机的经验, 各类故障的故障代码, 特别是规定由制造商定义的标识, 应该在飞机研发阶段, 由各系统的供应商、飞机制造商或双方合作来确定。故障代码的定义标准是:每条故障代码的字母或数字都应该有明确的意义, 能区分不同类型的故障;且每条故障代码能唯一指定一个故障。这样做的优点是:在飞机的研发阶段, 方便设计人员对故障进行分类和汇总, 也方便FRM和FIM的编制;在飞机运营阶段, 方便FIM使用人员报告故障或查询故障及其故障隔离任务。

2.3 故障立项的确定

FIM中的故障立项, 包括故障原因的分析主要来源于型号研制阶段的FHA、SSA、FMEA、FTA等安全性分析资料。在故障代码的定义方法明确之后, 需要整理并汇总四类故障的立项。

2.3.1 EICAS信息

FIM中的EICAS信息 (包括告警信息和状态信息) 是指在EICAS显示器 (ED) 上的机组告警信息, 用来告知驾驶员飞机的故障和状态。EICAS信息按等级分为:警告 (A级) 、警戒 (B级) 、提示 (C级) 、状态 (S级) 。

在整理全部EICAS信息的文本、等级和故障描述 (显示EICAS信息的条件) 之后, 需要参考本文2.2节确定EICAS信息的故障代码。

2.3.2 观察到的故障

观察到的故障是指在EICAS显示器上没有显示, 但飞行机组和地勤人员能够察觉的那些故障 (除客舱故障外) 。观察到的故障描述以文本的形式确定, 可以用简短语句的形式描述, 也可以用关键字分段的形式分段描述, 对比如表3。

可以看出, 以关键字分段的形式确定观察到的故障描述能使描述更为清晰, 并且FIM使用人员在发现故障后, 可以通过各种关键字搜索迅速查询到故障及其隔离程序。

故障描述基本上是按照“受影响的系统或有故障或有指示部件的名称”、“故障现象或指示的信息”和“系统或部件所在的相对位置”三段关键字的形式确定, 每段由一两个关键字或短句组成。根据具体的故障, 关键字段也可以取舍。观察到的故障其故障代码的确定方法可参考本文2.2节。

2.3.3 客舱故障

客舱故障是指由客舱乘务人员观察到的客舱设备和系统的故障。客舱故障描述的格式与观察到的故障类似, 是以两段关键字的形式确定, 分别为“受影响系统或有故障部件的名称”和“客舱故障标识对应的描述”, 中间以“:”隔开。其中, “客舱故障标识对应的描述”在ATA2200中有明确定义。客舱故障代码的确定方法可参考本文2.2节。

有一类比较特殊的客舱故障, 这类故障具有各机型通用性, 飞机运营商可用航线上通用的方法来隔离。所以, 通常FIM中只列出了该类故障, 并不指定具体任务, 只在相关索引“任务参考”一栏以“航空公司方法”文字来说明。

2.3.4 中央维护系统 (CMS) 信息

飞机在飞行过程中, 当CMS接收的故障信号符合定义的逻辑关系时, 会贮存相关的故障信息;飞机在地面维修时, 可以在驾驶舱显示器上查看到这些信息。

2.3.4. 1 CMS信息的确定方法

CMS信息包括现行的LRU故障信息和服务信息、故障史和服务史、发动机和系统过限信息、发动机趋势数据、系统参数和寿命周期数据等。在FIM中CMS信息主要是指LRU故障信息部分。为了保证CMS信息的完整性, LRU故障信息的格式可统一为“LRU:Fault Message”的形式。CMS信息在FIM中作为详细的故障信息单独列出, 每条信息都指定唯一的故障隔离任务。

2.3.4. 2 CMS信息的故障代码

ATA2200中建议在FIM中为每条CMS信息指定唯一的故障代码。CMS信息的故障代码也是8位, 格式定义为“XX-XXXXX”, 其中前两位代表CMS信息所属的ATA编号系统, 后五位由飞机制造商确定, 可以确定明确的意义来表示某一个故障。

2.3.4. 3 CMS信息与其他故障的关联

由故障逻辑关系可知, 大多数EICAS信息和“非信息驾驶舱效应 (FDEs) ” (属于观察到的故障) 都关联着CMS信息。EICAS信息和非信息FDEs是驾驶舱面板或显示器上指示的飞机系统、分系统或重要部件的故障和不正常状态。如果故障逻辑中有符合某一CMS信息的逻辑, 那么该CMS信息就关联着这个故障。在FIM中, 这两类故障通常是通过执行关联的CMS信息故障隔离任务来排故;当故障原因的逻辑中有不符合CMS信息的逻辑时, 才会在FIM中单独编写故障隔离任务。

2.4 FIM正文前资料

FIM正文前资料除其他相关说明外, 主要包括按照一定顺序把故障立项和相关信息列出的清单和索引, 分为手册正文前资料和章正文前资料。手册正文前资料包括所有类型故障 (包括CMS信息) 的清单和索引, 且除EICAS信息外, 各类故障都指定了正文的故障隔离任务号。章正文前资料包括故障代码索引和CMS信息清单。故障代码索引列出了FIM中所有的故障立项及其故障描述, 并最终指定到故障隔离任务号;还明确了EICAS信息和非信息FDEs与CMS信息的关联。该索引示例如表4。

在FIM中加入故障清单和索引, 不仅能方便FIM使用人员快速查询故障及隔离任务的内容, 而且为以后FIM形成数字化手册, 或飞机形成数字化维修, 奠定了一定的技术和数据基础。

2.5 故障隔离任务

故障隔离任务需要确定统一且规范的格式和层次, 可以帮助维修人员方便快速地理解故障隔离程序的内容, 提高维修工作效率。下面简单介绍故障隔离任务的几个重要部分。

2.5.1 初步评估

初步评估提供了在执行故障隔离程序前应进行的准备工作, 它指明哪些系统应通电或断电, 哪些断路器应闭合或断开, 确保系统在排故前处于所需的模式。必要时, 初步评估中还要判断故障是否属于间歇性故障, 引导维修人员进入故障隔离程序。该部分内容只是在必要时才加入。

2.5.2 故障可能的原因

在进行故障分析时, 应判断哪些是需要更换或检查的项目, 并将其作为故障可能的原因在故障隔离任务中依次列出来。在FIM最初编制阶段, 故障可能的原因是按照排故从易到难的顺序或故障发生可能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2.5.3 故障隔离程序

故障隔离程序是故障隔离任务中最重要的部分, 程序中采用逻辑决断的方法, 针对故障所有可能的原因, 采取了最直接、最简便的分析检查方法和纠正措施。在FIM最初编制阶段, 通常这些检查方法和纠正措施是按照故障可能的原因顺序排列。在保证正确性的前提下, 故障隔离程序基本编制要求总结如表5。

2.6 FIM与AMM和WDM的关系

FIM是直接针对飞机的各类故障或不正常现象的维修类技术手册。FIM的故障隔离任务中只确定了故障可能的原因、隔离故障的基本程序和判断故障是否被纠正的程序。如果可能, FIM的任务中对故障最终的纠正措施应该参考飞机维修手册 (AMM) 的任务, 如拆卸、安装某一部件, 检查某一系统的功能等。另外, 对飞机线路的检查、维修和更换, 通常参考飞机线路手册 (AWM) 的线路图。

参考文献

[1]AC-91-11航空器的持续适航文件要求[Z], 2008 (11) .

隔离不隔离爱作文 第5篇

面对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国家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果断采取防控措施武汉封城,阻断疫情扩散;全国人民响应号召,统一蜗居自觉隔离疫情。

疫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隔离疫情,不隔离爱心!一场与新冠肺炎疫情展开的没有硝烟的人民战争,正以铺天盖地的气势,席卷华夏大地。

武汉虽然封城了,但来自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源源不断地驰援武汉,驰援湖北!一切为了千万生命人民的生命高于一切!

中国军队又一次历史性大调动、大集结,火速增援!不惜一切代价,与时间和死神展开了一场旷世无双的生命赛跑!1400人的军医到位!隔日,人的医疗团队又出征!全国各省市的医疗团队,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一批又一批接连不断地火速集结。

李克强总理深入武汉疫情一线,与医务人员、与市民面对面亲切对话;84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作为国家高级专家组组长再度连夜出山奔赴疫情一线;为方便穿防护服,那些美丽女医务工作者毅然剪掉一头秀发;10天就建成可容纳1000个床位的火神山医院,18天后,能够容纳1500个床位的雷神山医院也横空出世

山东匿名捐赠1.2万元的保洁员大爷,汉中51岁菜农冒雪徒步10公里捐献卖菜的600元钱,杭州69岁的管道疏通工人将自己辛苦攒下的10万元积蓄全部一次性捐出,海口一家便利店老板将拥有的6万只口罩免费发放给市民,武汉45岁的农民秦师傅骑电动三轮车苦行40公里赶到医疗队所在的酒店送去了自己连夜筹集到的24箱新鲜蔬菜,山东寿光的蔬菜,一车车源源不断运往湖北

歌者韩红,利用自己的名人优势,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积极的鼓与呼,短短几天时间,她的基金会就号召募集了1.4亿元的赈灾抗疫善款,一批批源源不断地送往武汉

社区的工作人员、保洁人员,坚守岗位,认真工作。在小区的进出口设岗昼夜严查,按时对公共环境喷洒消毒。

那些默默无闻的志愿者,自觉组织起来,送饭买药,接送医护人员,帮助受困滞留在武汉、无家可归的外来人员解决基本生存问题。

还有网传的那一份一长串沉甸甸的捐款名单,以及人民日报每天不间断推出的一条条“好消息”“最新消息”“紧急扩散”“呼吁”“快讯”“承诺”“风雨同心”和央视新闻推出的“权威发布”“疫情速报”“划重点”“我践行”等言简意核的消息,让距离中断的人们足不出户如同服下一剂镇静剂、安神散,瞬间安定下来。

风驰电掣,神兵天降,全国人民紧急行动驰援湖北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这就是我们的军队,这就是我们的人民,这就是我们的国家!生命的宝贵,此时表现得如此淋漓尽致,生命的.尊严,此刻彰显得如此重于泰山。

防疫拉开了人们的距离人们居家隔离,取消出访和聚会;娱乐、体育场所关闭;政务服务网上办理;学校开学有序推迟;公共服务场所设置安全“一米线”东西南北,无论男女老幼,所有人员的积极配合,全体中国人民的团结一致,生动的演绎了“山川异域,日月同天,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的拳拳之心、举国之力!“幸龙魂不死,风雨而立”的万众一心,与尔同战,可谓惊天地、泣鬼神!

抗疫密切了人们的联系城乡社区干部、志愿者站岗值守,防疫消杀,送菜购药,缓解燃眉之急;医学专家实时在线,科学指导,增强抗疫信心;快递员顶风冒雨,在城市乡村奔波;司机夜以继日,保障物资运输;教师坚守岗位,网上传道授业;新闻工作者深入一线,传递温情和力量。无论是湖北人的付出,医护人员的坚守,患者的坚强,一线工作人员的敬业,志愿者的奉献,复工者的辛勤,无不诠释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中国力量和中国精神!举国上下“医无私,警无畏,民同心。政者、医者、兵者,扛鼎逆行勇战矣!”的不遗余力,举世瞩目。

大爱无言,大爱无疆!在突如其来的疫情面前,人类所表现出的表情只有一个,那就是敬畏生命!隔离距离,但隔离不了爱!大家相互关爱,互相拥抱,相互取暖,共同面对和抵御地球村共同的敌人大自然的肆虐和张狂。就像新闻里说的那样,这个庚子年,爱心比病毒蔓延的要快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举国抗疫的战斗中得到了最好的诠释。生命如诗,爱心如歌那些逆行的身影,那些坚毅的目光,那些憔悴的面容,那些疲惫的身躯,那些默默无闻忙碌的群体在春寒料峭的鼠年,像一股春风,溢满心扉、涨满城池、渲染世界、洒满人间。正像人民日报所言,我不知道你是谁,但我知道你是为了谁!

由此,我可以骄傲地说:生长在这样一个国度,我们是自豪的,生活在这样一方热土,我们是幸运的,生存在同一片蓝天下,我们是幸福的。因为党与我们同呼吸,政府与我们共命运,人民与我们同患难,祖国与我们同荣耀,世界与我们共牵手。

也许,灾难,是“人类共同之舟”吧,就象诺亚方舟一样,天公在降灾于人类的同时也成全了人类。灾难无情,人间有爱!爱心不可替代。但,爱心可以传递,可以创造,可以生长,可以蓬勃发展,可以延绵不断!

这次疫情,让人们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更加懂得珍惜生命,以及对人性的思考和对自然的敬畏。同时,也让我们再次看到了任何困难都打不垮坚强的中国人民。

距离是形式,联系是内容。形式与内容是对立统一的,又是相互依存、共同促进的。隔离距离,是为了更有效的防控、更密切的联系;全方位、全员化、全天候的密切联系,是始于防疫抗疫严格管控隔离距离的措施要求,也是一个政党和国家最终的服务目标。距离,代表秩序。秩序,是现代社会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联系,象征着使命。任何时候,一个国家和政党都不能忘却初心、责任和使命。

防疫抗疫中,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能够发光的萤火虫。黑夜里,正是因为有了逆行的白衣天使,有了无处不在的军人和警员,有了随处可见的社区工作人员,有了无数个“最美快递小哥”汪勇式的志愿者,有了无数个一线普通又平凡的工作人员他们像一枚枚羸弱的萤火虫,集聚在一起努力发光,才让黑夜不那么可怕,才令寒冬不那么冰冷,才使得我们的社会这架大机器,在艰难的时候还能够正常运转,让人们在失望中看到希望,在距离中更加紧密联系,亲眼见证平凡中的伟大和无私!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我坚信,在党中央的领导下,我们一定能够取得抗疫阻击战的最终胜利!

这个鼠年,虽然隔离蜗居在家,我们有了目睹抗击疫情时的感动,也有了见证中华民族团结一致所向披靡的自豪。

这个鼠年,虽然隔离蜗居在家,我们领略了超越自我、挑战生命极限的奇迹,也感悟到了万众一心带给人类的魅力和启示。

这个鼠年,虽然隔离蜗居在家,我们真正看到了一场视觉超级大片热战、热点,我们真正体味到了“热”的真实含义热情、热血。

这个鼠年,虽然隔离蜗居在家,我们真正看到了热望、热诚的累累硕果,我们真正了解了热爱、热烈是怎样的一种力量和怎样的一种景象。

这个鼠年,虽然隔离蜗居在家,我们真正悟出了生命的真谛,破译了团结、创造的密码,我们真正知晓了华夏五千年文明火种永不熄灭的原因。

这个鼠年,虽然隔离蜗居在家,我们真正领悟了“风雨同舟,万众一心,百难兴邦”的真正含义,我们真正看到了中华民族百屈不挠奋勇直前的万丈光芒与宝贵精神。

这个鼠年,同一个中国,同一个目标。同舟共济,共克时艰,与时间赛跑,与病毒抗争,为生命护航。

这个鼠年,我们隔离蜗居在家,在享受中国人一年中最美好时光的同时,更多的是感受和看到了中华民族独特的人性光辉、人格魅力和优秀的意志品质。

这个鼠年,我们为驰援武汉的英雄们喝彩,为坚守岗位的每一位普通人鼓掌,为武汉人民的坚守和永不放弃动容,为全国人民的无私奉献骄傲。

这个鼠年,风雨同行,我们为武汉加油!

这个鼠年,万众一心,我们祝中国平安!

这个鼠年,你我虽然拉开了距离,但我们彼此的心,时刻在一起!

防晒隔离 多重惊喜 第6篇

欧莱雅护肤研究中心经过多年对亚洲人肌肤的深入研究,凭借其在抗紫外线方面特有的专业技术,研发出全新的多重防晒隔离露SPF30。更完善了欧莱雅完美防晒系列产品,能最大程度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欧莱雅多重防晒隔离露SPF30的产品特点及功效:

多重技术

多重保护

多重功效

蕴含欧莱雅专利的、最有效的紫外线A过滤因子麦色滤(Mexoryl SX)

防紫外线A:防止皮肤细胞损伤和黑色素的过度生成

使肌肤更白皙:提供SPF30以上的防晒保护,有效隔离紫外线A和紫外线B,减少晒后色斑的出现,肌肤保持白皙均匀,富有光泽。

含高效紫外线B过滤因子

防紫外线B:保护肌肤的表皮上层,确保对肌肤的最佳保护

含维生素C和维生素E,其它活性复合物

防止自由基:可延缓衰老,保护肌肤免受日常老化因素的伤害

使肌肤更年轻:减少肌肤老化现象,肌肤显得更年轻和光滑。

超薄液体质地: 超薄轻柔的液体质地,在肌肤表面形成一层无形的保护膜,在肌肤获得最佳保护的同时,更拥有完美的亚光效果。

让肌肤完美滋润:每天早晨,可令肌肤处于理想的润泽状态,感觉柔软而有弹性。

欧莱雅多重防晒隔离露SPF30的使用感受:

产品外包装美观,质地轻柔、超薄、清新、吸收迅速;毫无粘腻感,能提供亚光效果,帮助改善化妆效果;能在肌肤表面形成无形的保护层;香味宜人且浓度适量。

欧莱雅多重防晒隔离露SPF30的使用效果:

肌肤保持白皙、清爽、柔滑;色斑和细纹减少,肤色更加均匀、明亮;而且看起来更年轻,触感更有弹性。

欧莱雅多重防晒隔离露SPF30的适用范围:

适合所有成年女性,尤其是20至35岁的女性每日使用,并且不仅仅局限在夏天,全年任何一天均适用。

有一些顾客对防晒品有过敏现象。而引起皮肤过敏的原因有很多。欧莱雅产品上市之前,都经过皮肤专家严格的测试,并进行临床试验,它的过敏率是最低的。日间的防晒是非常重要的,为了让广大消费者放心使用,大家可以做一个简单的适应性测试——将欧莱雅多重防晒隔离露SPF30产品涂抹在手臂的内侧、耳后根皮肤最薄的部位停放10-15分钟后观察,如无红肿、痒痛等现象,就可放心使用。

高压隔离开关的故障及其处理方法 第7篇

1 高压隔离开关

高压隔离开关没有灭弧功能, 在使用中要与交流高压断路器配套后才能应用, 具备隔离电源、改变系统运行方式、倒换母线、分、合小电流电路的功能。同时高压隔离开关在供电系统中, 可以用来分、合空载设备与无负荷电气设备, 输送、分配电能, 高压隔离开关可以保证在检修以及维护高压电气设备中, 工作人员在作业过程中的人身安全。

2 浅析高压隔离开关故障及其原因

2.1 触头过热

高压隔离开关在使用中, 对于开关出头过热的现象, 容易引发故障。对于触头过热, 其故障产生的主要原因有包括:高压隔离开关的高压隔离开关动、静触头电接触方式不合理, 动、静触头的接触面较小, 导致负荷电流增大, 引起触头积尘严重, 减弱弹簧弹性;还有就是在高压隔离开关操作过程中, 由于电弧损伤触头接触表面, 导致触头接触电阻成倍增大, 加快开关触头材料老化, 影响使用。

2.2 开关分、合闸问题

在实际中, 高压隔离开关的主要部件是外露的, 故此受外界条件影响极为明显, 极易出现锈蚀的弊端, 导致高压隔离开关分、合闸不到位, 形成传动杆扭曲变形, 会直接影响设备安全运行。导致这样事故的发生, 多于安装高压隔离开关中, 安装人员没有严格按厂方要求进行安装, 轴销与夹叉处锈死, 还有就是操作机构主传动轴运行中容易锈蚀, 导致轴与轴套间摩擦不断增大, 导致传动轴损坏[1]。由于高压隔离开关不能投切负荷电流, 也不能造成短路电流, 这样会导致空气击穿, 造成拉弧现象, 烧毁电气, 严重的还将会危及人身安全。故此在隔离开关过程中, 倒闸操作要迅速准确, 一次开闭到位, 且在开闭中途不得停留。

2.3 锈蚀问题

高压隔离开关锈蚀, 影响高压隔离开关产品的外观, 降低高压隔离开关传动机械强度, 影响导电性能。高压隔离开关中多是由于产品材料、结构、制造工艺等方面的设计不精, 导致高压隔离开关在使用中不能适应多变外界环境, 也将会成为隔离开关在今后安全运行中的最大隐患。

3 改进高压隔离开关故障处理方法

3.1 优化开关合闸操作

对于高压隔离开关, 由于采用户外式结构设计, 为保证高压隔离开关在雨、风、冰、霜、雪等各种自然环境下的运行稳定, 应该提升高压隔离开关的抗干扰能力管理, 加强高压设备的运行检修工作, 提高高压隔离开关的应用效率与质量[2]。改进开关的转动轴承为密封结构, 这样可以防止雨水、潮气渗入, 并且可以在检修开关时及时补充润滑脂, 延长开关老化变质期限。及时更换轴承及连接部件, 并且对关键部件, 最好应用不锈钢材料进行生产加工, 提升零部件实际使用效益, 降低外界雨雪等复杂环境对高压隔离开关的影响, 降低腐蚀, 提高开关使用寿命。高压隔离开关中开关合闸故障, 也可以做局部更换处理, 有效解决高压隔离开关关合问题。对于高压隔离开关中出现的开关接触发热现象, 应做及时的汇报调度, 减小以及转移负荷, 加强对高压隔离开关的监视工作。

3.2 强化检修工作

针对隔离开关中的接线板接触不良, 增大接触电阻, 在检修时, 可以打开连接部件与连接点, 将接触面的氧化部分锉平, 用砂纸打磨光滑后涂上凡士林减小电阻值, 延长高压隔离开关使用寿命;并且还需要将隔离开关各连接部件的拧紧[3]。加强高压隔离开关检修维护, 在隔离开关安装调整过程中, 应加强高压隔离开关安装工艺质量监管, 做好安装调试工作, 对高压隔离开关每个部件都调整到位, 并定期对其进行复检, 及时补充润滑脂, 并可以对设备进行跟踪检查, 掌握高压隔离开关设备的运行状况, 对于发现故障的高压隔离开关, 应尽快查明原因并排除故障。高压隔离开关中, 也可以重新设计制造连轴节, 增加连轴节斜面长度, 将连轴节齿轮盒加密封盖, 使轴承传动平稳, 减少轴承摩擦力。安装调整隔离开关, 在投入运行前, 进行初验与复验关, 并能够在现场安装中, 认真调试, 做好隔离开关的试验报告, 把缺陷及隐患问题及时解决。

3.3 优化绝缘子设计

高压输电线路中, 因为电压的升高, 为避免支持绝缘子断裂事故, 其气体介质的绝缘强度也该随着其距离的增加而增加, 在高压隔离开关设计中, 其绝缘配置中主要使用瓷绝缘子、有机复合绝缘子、玻璃绝缘子, 增加绝缘子片数、长度, 提高绝缘子串雷击冲击强度, 避免跳闸现象, 降低接触发热故障。高压隔离开关中, 对于高压输电线路建设, 可以采用全双地线, 或者以接地线与一根光缆进行保护, 就会对输电线路起到一定的防雷作用, 把雷电过电压降低到绝缘子闪络电压的控制范围之内, 当雷电过后, 接触高压输电线路防雷保护, 有效避雷, 确保高压隔离开关应用安全。

4 结论

综上所述, 为有效确保高压隔离开关安全运行, 只有充分剖析隔离开关故障原因, 反思高压隔离开关故障发生原因, 加强高压隔离开关检修维护, 使高压隔离开关满足安装工艺与技术要求规范, 重视高压隔离开关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有效降低电气设备损坏的出现。

参考文献

[1]史智萍, 张征, 杨睿.隔离开关的可靠性分析及对策[J].华北电力技术, 2012.

[2]孙晓敏.变电站倒闸操作过程中隔离开关故障处理方法[J].广东电力, 2011.

光纤隔离微机遥控方法研究及应用 第8篇

1 采用光纤隔离的几种遥控方法

当前, 采用光纤隔离的遥控方法主要可以分为三种:1摒弃微机控制, 只使用大规模集成电路, 如:脉冲宽度调制、脉冲相位调制、脉冲幅度调制等, 典型产品主要由HP3779, HP3776等, 这几种使用较多。这种光纤隔离遥控方法虽然具有操作简单的优势, 但是不具有智能控制的功能, 传送信息量较少, 所以应用范围受到一定的限制;2将微机和简单的数据获取系统合二为一, 但是数据获取系统本身并不具备智能微处理器, 以美国多光纤脉冲计数调制电压频率变换遥控装置为例, 优势在于设计简单, 但是具有联机通用性差、不具备微机控制、传送信息量较少等缺点, 所以仅仅应用于控制系统中;3使用较大的计算机专用控制系统, 以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光纤隔离控制系统为例, 采用VAX-750 计算机主控, 虽然系统很复杂, 但是联机通用性不理想, 并且价格昂贵, 仅仅适用于大系统、多参量通信场合[1]。

2 光纤隔离微机遥控装置的研制

众所周知, 光纤具有抗电磁干扰、无电感应、防爆、绝缘鞋好、损耗低、可弯曲、重量轻、体积小等优势, 在核辐射、易燃易爆、高场强、高电压等恶劣环境中具有广泛的应用。通常来说, 在传输距离低于一千米、信号低于30 兆赫兹时, 光纤传输系统可以选择由3DU型光电三极管和0.85 微米短波长的红外发光二极管组成的光纤型光耦合器。本次研究以GG0101 光纤型光耦合器为例, 该设备使用效果较好, 应用范围较为广泛[2]。微机光纤隔离控制系统如图1 所示。

图1 是以微机为基础设计的光纤隔离多级控制系统图, 在图1 中, VFC作为最简单的电压频率变换装置, 主要负责模拟信号的输入和输出, 可以在不同的高电位上进行操作, 并且通过在H-CCU等电位上的VFC和光纤进行信号控制和脉冲计数式通信。G-CCU时在地电位上的计算机控制单元, 而HCCU是在高电位上的计算机控制单元, 二者通过绝缘性能超过每秒100 千伏的光导纤维进行连接, 从而实现计算机异步串行中断通信[3]。此外, G-CCU和H-CCU都带有16 路的模拟输入输出功能, 数字转换精度可以达到0.02%。IBM-PC等型号的计算机可以和G-CCU通过RS232C结构, 实现更高级的数据处理和屏幕监控, 也可以通过自带的可编程输入输出芯片和中央处理器, 配合多为数码显示和模拟表头指示, 实现简单的监控和实时处理功能。

计算机控制单元CCU硬件结构如图2 所示。在图2 中, MPX是指多路转接器, S/H是指采样保持电路, KBD是键盘, 由20 健, 主要负责各个通道参数数据的输入和输出, EPROM是一个2K的只读存储器, 用于数据处理程序和监控程序的保存, SRAM是一个2K的静态随机读写存储器, 主要负责程序运行过程中一些数据的暂时性保存, PIO是可编程并行输入输出电路, 联合CPU可以起到屏蔽中断数字通信的效果, SIO是可编程串行输入输出电路, 联合CPU不能起到屏蔽中断数字通信的效果, TRG是自动复位启动电路, DAC和ADC都是12位的数模变换器, LOC是开机过阈压自锁电路, 主要负责每次开机时输出都为0[4]。同时, H-CCU和G-CCU通过RS232 接口, 并且和IBM-PC等微机联合, 可以组成一个高级监控系统。在IBM-PC等微机中, 可以通过8088 汇编语言, 编写中断异步串行接收字符程序, 并通过参量传递的方式, 将程序返给BASIC, 由BASIC负责对参数进行科学的计算, 进行数据存储等工作, 从而达到充分发挥低级语言和高级语言各自作用的目的。H-CCU和G-CCU软件程序都使用Z80 汇编语言进行编写, 在程序启动时, 首先核对各个系统参数, 对设备进行初始化[5]。串行数据的传送过程不仅要使用溢出校验、帧校验、奇/偶校验等, 还需要设置科学的顺序接收字符标志, 尽量避免混收或者漏收字符情况的发生, 保证各路数据收集无误。

3 系统干扰来源及其抗干扰措施

在实时控制或者实验室检测等应用微机时, 微机很容易受到自身和外界的干扰, 干扰后一般会发生一下五种情况:1显示器突然变暗, 数字频繁不规律跳动;2显示器直接清屏, 接口芯片由原来的输出状态转变为输入状态;3发生“锁机”, 计算机“冷启动”“热启动”都无法进行;4接口电路发生干扰, 计算机输入输出的数码发生错乱, 甚至产生误操作; 程序紊乱, 计算机无法正常运行[6]。在遥控装置现场进行调试的过程中, 经常会发现因同位素分离器注入机周围电磁场感染和电源进线感染非常严重, 所以很容易发生以上五种情况。系统感染的来源主要包括阻性耦合干扰、电磁耦合干扰、静电耦合干扰、微机系统进线干扰等, 其中, 80%的干扰来源于电源进线干扰, 干扰表现为尖峰脉冲和减幅振荡。抗干扰措施除多级电源滤波措施外, 还可以在各集成电路芯片的电源进线上采取滤波措施, 效果较好。也可以在选择全封闭金属屏蔽罩时, 对所有暴露在外面的电源线和信号线进行屏蔽, 绞合多股屏蔽线, 尽量减轻电磁感应干扰造成的影响。实验表明, 屏蔽线使用前后, 系统抗干扰水平有很大的差异。阻性耦合干扰是因为多接地点间的电位差而引发干扰, 针对这种感染采取的抗干扰措施, 在分开模拟地和数字时, 还要实施一点接地, 抗干扰效果较好。此外, 由于H-CCU和G-CCU使用的是光纤连接, 所以需要进行光电电气隔离, 光纤不仅可以隔离高压, 有效避免电磁感应干扰, 还可以使H-CCU和G-CCU在电路上不构成回路, 以免系统发生不稳定震荡[7]。

4 结语

光纤隔离微机遥控装置不仅可以在核物理实验实时参数监控中应用, 而且还可以在高抗干扰、高电位电气隔离环境中应用, 应用范围不断拓宽, 并且从装置本身来看, 日后还会向标准化、系列化方向发展, 不断缩小机箱体积、扩展使用功能, 完善软件的资源, 必要时, 还可以实现多级联网计算机实时监控和数据传递。

参考文献

[1]陈幸, 张文松, 忽满利, 刘兰书, 王舰, 王善鲤.新型高功率光纤隔离器的设计与实验[J].光电子.激光, 2011 (3) :368-371

[2]石垒, 张瑜, 马铁华.光纤隔离型存储测试技术研究[J].工程设计学报, 2011 (5) :382-385

[3]孙友文, 薛瑞丽, 柳春郁, 刘文清, 汪世美.一种新型全光纤隔离器的设计[J].红外与激光工程, 2011 (11) :2187-2190

[4]丁金龙, 高超, 闫志平, 安东华.IGBT的光纤隔离驱动技术在中压大功率SRD中的应用[J].电气传动, 2010 (1) :12-15+46

[5]张汇博, 董志强, 张翠花, 李军海, 何亚蒂.基于V/F转换技术的光纤隔离型高压监控电路[J].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2014 (4) :35-38.

[6]陈强, 李庆民, 丛浩熹, 行晋源, 李劲松.基于多点分布式光纤光栅的GIS隔离开关触头温度在线监测技术[J].电工技术学报, 2015 (12) :298-306.

隔离方法 第9篇

关键词:电网线路,接地故障,数值分析,隔离策略

在10 k V配电线路运行中, 经常容易发生单相接地故障, , 线路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后, 故障电流极小, 故障特征不明显, 故障定位困难, 所以给电网故障检修工作带来一定难度。为此本文提出了中性点经消弧线圈并联电阻接地方式, 该方法既发挥消弧线圈补偿电容电流、提高单相接地故障自恢复概率的作用, 而且利用并联电阻抑制过电压和实现单相接地故障选线, 大大提高了电网故障检测力度, 从而能更快解决故障问题。

1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并联电阻接地方式

1.1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并联电阻接地方式的提出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并联电阻接地方式汲取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的优点, 即单相接地残余电流小、可持续供电, 以及中性点经电阻接地的优点, 即过电压水平低, 满足接地保护动作灵敏度要求等, 弥补经消弧线圈接地或经电阻接地单一运行方式的不足, 既有利于瞬时故障熄弧, 限制甚至消除发生间歇性弧光接地及其他谐振过电压的可能性, 又便于永久性接地故障的检测。

1.2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并联电阻接地方式的构成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并联电阻接地方式下的中性点设备主要由自动调谐消弧线圈 (此处以调容式消弧线圈为例) 、接地电阻器、控制器三部分组成。此外还有提供10k V系统中性点的Z型接地变压器, 用于测量的中性点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线路电流互感器等, 构成方式如图1所示。

图中:

BZ型接地变压器, 提供系统中性点

L消弧线圈, 补偿电网电容电流

C可调电容器组, 调节消弧线圈补偿电流

Rn接地电阻器

PT0中性点电压互感器, 获取中性点位移电压

CT0中性点电流互感器, 获取中性点电流

PT母线电压互感器, 获取母线线电压及开口三角电压

CT1、CT2~CTn线路零序电流互感器

由控制器对电流、电压互感器的测量数据进行计算分析, 完成监测电网电容电流、自动调节消弧线圈电感量、自动控制接地电阻的投切和自动选择故障线路等功能。

在10k V电网中, 根据规程规定, 中性点长期并联电阻Rn取1200欧姆, 发生永久性单相接地故障时中性点并联电阻Rn由1200欧姆变为150欧姆, 为单相接地故障的检测提供了足够的故障信息。

1.3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并联电阻接地方式的工作原理

1.3.1 电网正常运行

当电网正常运行时, 中性点接入消弧线圈, 并在消弧线圈的两端长期并接中性点电阻器, 充分发挥该电阻器抑制串联谐振过电压的作用;若装置采用预调节方式, 则实时跟踪电网参数的变化, 需要调整时, 控制器发出指令自动调整消弧线圈的挡位, 始终保证消弧线圈工作在残流最小的最佳工作点, 等待电网接地故障的发生;若装置采用跟踪调节方式, 则装置只实时跟踪电网参数的变化, 不需要实时调整消弧线圈的挡位, 只在电网发生单相故障时迅速调节消弧线圈的挡位至残流为最小的最佳补偿挡。

1.3.2 瞬时性接地故障或扰动

当电网发生瞬时性单相接地故障或三相合闸严重不同期等扰动时, 若装置采用预调节方式则自动闭锁消弧线圈的调节回路, 若采用跟踪调节方式则快速调整消弧线圈工作在残流为最小的最佳工作点;充分发挥消弧线圈和中性点接地电阻的补偿和限压作用, 促使瞬时性故障自动消失, 有效地限制了铁磁谐振与弧光接地过电压对电网的危害, 避免了由此引发的绝缘薄弱环节击穿、避雷器爆炸、电缆对地击穿短路、虚幻接地等异常现象的发生。

1.3.3 电网发生永久性单相接地故障

当电网发生永久性单相接地故障时, 控制器对中性点并联电阻进行投切, 通过中性点并联电阻的投切, 为故障检测提供了充分的信息, 便于准确快速地检测出单相接地故障。

2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并联电阻接地

方式下的单相接地故障原理分析10k V电网中性点经消弧线圈并联电阻接地方式下发生永久性单相接地故障时, 中性点接地电阻产生的阻性电流只流经中性点至故障线路接地点电源侧的部分, 单相接地故障的电网等效电路如图2所示。

由图2可写出如下公式:

(1) 零序电压:

(2) 故障点总电流:

(3) 非故障线路L1零序电流 (线路L2同) :

(4) 故障线路:

始端零序电流:

故障点电源侧零序电流:

故障点负荷侧零序电流:

通过分析可知:10k V电网中性点经消弧线圈并联电阻接地方式下发生永久性单相接地故障时, 通过中性点电阻的投切, 在流经故障点到电源侧线路的零序电流有功分量存在一个突变量, 可以通过检测此突变量来检测单相接地故障。

3 数值仿真分析

3.1 单相接地故障的隔离策略

在10k V架空线T接用户支线的进线处安装智能检测单元, 若用户支线发生单相接地故障, 智能检测单元通过零序有功增量法检测故障, 根据需要可以加装分界开关, 分界开关经过一定延时后自动分闸, 变电站及馈线上的其他分支用户感受不到故障的发生, 用户支线的单相接地故障被成功隔离。

3.2 单相接地故障隔离的仿真计算分析

以某变电站10k V侧母线所连设备和线路为仿真计算原型, 建立ATP数值仿真模型。

针对047出线制锨厂线41-1号分支末端 (分支内) 发生单相接地故障进行仿真计算, 单相接地过渡电阻设置为1000欧姆, 计算结果如表1所示。

针对047出线制锨厂线7号环网柜016号分支末端发生单相接地故障进行仿真计算, 计算结果如表2所示。

通过分析仿真结果可以得出:区内发生过渡电阻1000欧姆以内单相接地故障时智能检测单元安装处的零序电流有功增量在3.8A以上, 而当区外发生过渡电阻1000欧姆以内单相接地故障时智能检测单元安装处的零序电流有功增量极小, 数值在1m A以下。

4 结论

总之, 通过该方法能对单相接地故障进行准确的隔离, 在此基础上, 电网工作人员还要加强对10k V线路接地故障的运行分析, 积累运行经验, 结合隔离方案, 更快地排除各类运行故障。只有这样, 才能大大提高供电可靠性, 降低供电企业责任事故的发生率, 有利于提高电力企业的生产运行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蔡雅萍.10kV配电网中性点灵活接地方式及接地故障检测系统的研究[J].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2002.

隔离方法 第10篇

关键词:HCNR201芯片,直流电压,检测方法,电气隔离

0 引言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力电子设备被大量应用到电气化铁路牵引、工业生产中电力传动、柔性直流输电、UPS、航空电源、变频调速、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等领域中。在这些电力电子设备中,经常需要将储能设备的直流电压信号采集到控制系统。使用霍尔电压传感器来实现直流电压的隔离和转换是常用方法,但国外生产的高性能电压传感器件的造价较高,而国产传感器在转换精度和电气隔离等性能上比较欠缺,并且价格也不低。

一种性价比较高的直流电压检测方法就是使用线性光耦转换电路,由于线性光耦输入端和输出端是通过光耦进行耦合的,并且芯片本身的电气隔离性能比较可靠,因此不仅能够实现直流电压的高精度检测,而且不会将强电侧电磁干扰耦合到控制系统,从而实现直流电压侧和控制系统的高强度电气隔离。

要实现线性光耦的电气隔离功能,必须保证光耦输入输出侧的电源是隔离的,目前的应用电路多数使用DC-DC电源隔离芯片来为线性光耦两侧提供电源[1,2,3],但在直流电压较高的情况下DC-DC电源隔离性能会受很大影响,从而使得线性光耦两侧的电气隔离性能下降。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输入侧电源供电方案,使得线性光耦两侧能够实现高强度电气隔离,电路中使用了HP公司的高精度线性模拟光耦器件HCNR201。本文对新的检测电路及其工作原理进行分析,并通过实验证明了此方法的精确性。

1 HCNR201的构成和工作原理

线性光耦HCNR201是美国HP公司推出的高精度线性光耦,具有低成本、高线性度、高稳定度、频带宽、设计灵活的优点,通过外接不同的分立器件,可以实现多种光电隔离转换电路。HCNR201是由1个高性能Al Ga As型发光二极管和2个同型号光敏二极管PD1、PD2构成。

输入信号经过电压-电流转化,电压的变化体现在发光二极管的电流IF上,光敏二极管的电流IPD1和IPD2基本与IF成线性关系,线性系数分别记为K1和K2,即满足以下关系:

K1与K2一般很小(HCNR201是0.48%),并且随温度变化较小(HCNR201的变化范围在0.36%~0.72%之间),但芯片的设计使得K1和K2相等。在合理的外围电路设计中,真正影响输出/输入比值的是K3(即传输增益),每只线性光耦输出侧光电流IPD1和输入侧光电流IPD2之比都是一个恒定值(K3约为1±5%)。正是利用这种特性,线性光耦才能达到满意的线性度。

2 直流电压检测电路设计

直流分压和隔离电源电路如图1所示,通过分压电阻R1、R2和R3(均使用0.1%的高精度电阻),将0~400 V的直流电压Udc H转换为0~10 V的弱电信号Udc L。将输入直流电压通过限流电阻R4加载到稳压管Z1两端,并在Z1两端并联滤波电容,就可以得到一个稳定的直流电源VCC1(电压约为12 V)。此电源作为运放U1及线性光耦输入侧的供电电源,它是完全与控制电路隔离的,因此直流电压检测电路两侧只有光路耦合,实现了直流电压侧与控制系统的完全电气隔离,从而避免了直流电压侧电磁干扰传导到控制电路,增强了控制电路的可靠性。

直流电压线性转换电路如图2所示[4,5],Vdc为转换过后的直流电压信号,整个检测电路满足如下关系:

联立公式(1)~(6)求解得到直流电压的如下转换关系:

3 检测电路实验结果分析

本实验设计的直流电压检测范围为:0~400 V,可调直流电源由图3所示的整流电路产生,通过改变可调电源的输入电压来调节直流电压Udc H的幅值。

实验电路中取R6=1.2 kΩ,使得HCNR201的IF约为典型值10 mA。其它电路参数为R1=R2=931 kΩ,R3=47 kΩ,R5=R7=150 kΩ,稳压管工作电压VCC1约为12 V。可以计算得此电路输出电压理论值满足以下关系:

此检测电路的实验数据如表1所示。

由于直流电压输入(Udc H)和输出(Vdc)满足线性关系,根据离散数据的最佳平方逼近原理,设拟合函数为(令x=Udc H,y=Vdc):

则取φ0(x)=1,φ1(x)=x,得到法方程组:

其中i=0、1,将表1中数据带入公式(10),可以求得a0=1.2e-4,a1=0.024 656,则Vdc≈0.024 656Udc H。联立公式(8),计算可得HCNR201的传输增益:K3=0.998 6。本实验中线性光耦HCNR201的线性度为:

直流电压输入Udc H和输出Vdc线性转换拟合曲线如图4所示。

4 结语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线性光耦HCNR201的直流电压检测方法,并根据此方法搭建了相应实验电路。通过运用最佳平方逼近原理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证明了本文提出的直流电压检测方法具有较高的检测精度,并且由于HCNR201输入侧芯片供电电源是通过储能设备的直流电压变换得到的,与控制系统是电气隔离的,因而直流电压侧的电磁干扰不可能通过此检测电路耦合到控制系统,从而提高了检测电路和控制系统的可靠性。

参考文献

[1]谭颖琦,范大鹏,陶溢.基于线性光耦HCNR200的DSP采集电路设计与实现[J].电测与仪表,2006,43(6):46-48.

[2]涂海燕,涂源钊.高压隔离线性光耦TIL300放大电路设计[J].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2002(1):74-75.

[3]张宝生,王念生.基于高线性模拟光耦器件HCNR200模拟量隔离板[J].仪表技术,2005(5):59-60.

[4]杨小晨,王欣.高精度线性光耦HCNR200/201及其应用[J].仪器仪表用户,2003,10(5):41-42.

被隔离的日子…… 第11篇

感染甲流,必须隔离,这除了给被隔离者带来诸多不便,也衍生出许多意想不到的事……

亲情

一家三口默默相守的温情

讲述人:方女士身份:教师

我是初一年级重点班班主任,平时教学任务很紧张,在机关工作的丈夫也是大忙人。本来一家三口2009年的“十一”假期,想好好地享受一下天伦之乐,谁知丈夫“十一”那天值完班,第二天就发烧了,还伴着咳嗽,10月3日凌晨3点多,体温一度高至39.4℃。连月来,甲流宣传深入人心,我俩马上警觉,是否“中招”了?

经医生诊断,丈夫真的是甲流。为避免传染,我们一家三口自我隔离的日子开始了。

平常工作时,经常抱怨说,如果能让自己歇段时间该多好,这下机会终于来了,却又不知如何打发。朋友听到消息,纷纷打来电话表示慰问,就连平日不经常联络的朋友也送来了温暖的问候,真是感动得不得了。有了朋友的支持,白天的日子似乎过得快了起来!

儿子晨晨不懂得什么叫隔离,整天吵着要下楼与小伙伴玩。我就哄他说,其他小朋友都和我们一样,不能出门,以后等小朋友们可以出门时,大家才能一起玩。但好动的晨晨整天呆在家里也实在无聊,幸好家里玩具多,我就陪他玩,或让他看动画片。再无聊时,他就弹钢琴,平时不太主动练琴的他,隔离期间反而花了很多时间弹琴。

当夜幕降临,早早的,我们一家三口就收拾好一切躺在床上,翻看老照片、旧书信。我和老公一起回忆我们12年的相识、10年的恋情,回忆我们的结婚典礼、旅游经历,回忆孩子的出生和他成长的趣事,也憧憬着我们未来的生活……

有一天,老公说:“我现在更体会到和你一起慢慢变老是多么可贵!”

是呀,就是在结婚典礼上,我都没有意识到这句话的真正意义,而现在这句话触动了我。“白头偕老”是那么简单的4个字,然而只有经历了、体会了、感受了,才知道它的涵义。

闭门不出,让我有机会反省,以前我整天忙于工作,对丈夫关心不够,为人母的角色也不是很到位。经过这次隔离后,我们彼此更珍惜夫妻感情,更加关爱对方了。这段经历还让我悟出:身体健康比金钱名利都重要。我们一家人约定,解除隔离后,要全家动员,一起锻炼身体,互相监督,谁没有遵守,谁就擦地板!

自立

4岁男孩学会自己玩

讲述人:芳芳身份:媒体从业者

我的儿子平时有些娇气,遇到点事情就要“妈妈抱”。可能从小到大一直跟在我身边,没有试过一个人独立面对的滋味。

从甲流肆虐开始,儿子所在的幼儿园也严加把关。老师要求每一个孩子早上在家测体温,并且填好体温表带到幼儿园。

这项工作一开始时,由我这个家长来完成。起初儿子不太配合,总是扭来扭去。渐渐地,他变得自觉了,每天早上睁开眼睛就说:“妈妈,我要测体温。”突然有一天,儿子说要自己试试。我把手机给他,告诉他3 min后,自己拿出,并且告诉他怎样读体温表,然后就躲在一边偷偷观察。看儿子在测之前,先用酒精棉擦拭体温表,看看水银柱的位置,甩甩,低于最小刻度线以下时放到嘴巴里,3 min以后他拿出体温表,再用酒精棉擦拭,然后看亮亮的水银柱在什么位置,对应的刻度是多少,摆弄得有模有样,我满意的笑了。

没过多久,儿子所在班级出现了几名感染病例,所以全班停课。我们夫妻俩是双职工,长辈又不在身边,只能由我请了年休,在家一边带孩子,一边见缝插针地写一些文章。

“妈妈,陪我玩。”儿子午睡醒来就嚷嚷。我跟他解释还有工作要做,他也就安静了,自己骑着扭扭车,玩当司机的游戏。完全没有平时黏着大人不放的架势。

恢复上课以后,根据老师的要求,为防止大人带病菌入园,早上送孩子只能送到幼儿园的大门口,家长不能进入教室。儿子班级所在的教室在二楼,我提前训练儿子:上下楼梯要靠右走,就像爸爸妈妈开车一样。走楼梯不要走中间,会影响其他小朋友上下楼梯,等等。第二天,老师反馈说儿子很棒,自己一个人很顺利地走到教室。

看来,一场甲流为我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但也教会孩子自立。有时候,是我们家长多虑了,要相信孩子的能力。

缺席

好友的婚宴只能凭空想象

讲述人:小米身份:外贸公司员工

我一直对甲流没有太多的关注,因为我觉得,非典都扛过来了,对甲流没有必要恐慌。就像一些专家说的那样,基本是每年都有流行感冒,只是2009年我们知道了这个病毒的名字叫“甲流”而已。人类和流感形影相随,而且目前处于可控的境地,没有什么可怕的。

可没想到,甲流很快缠上了我。从医院出来,我马上给单位打电话,一听说我是甲流,办公室主任二话不说,准许请假!

于是我足不出户,真正做了一回“老宅女”。整天都呆在家的日子很清闲,上网看新闻、写博客,很是惬意。但……不好!我马上想起一场重要宴席——闺密叮当的婚礼。

我们是大学室友,大学时代就曾约定结婚时互为伴娘。她老公家境殷实,为我们每位伴娘专门租了漂亮的伴娘礼服。天哪,我当了那么多次伴娘,第一次穿专门的礼服哦。想着无法在婚宴上见到多年未见的大学朋友,想着无法见证盛装下的好友如何步入礼堂,我发烧的脑袋顿时更觉沉重。

好友甚是体谅,叫我安心在家养病。不过临时去找一个替代我的伴娘,也让她忙乱了一阵。

婚礼后,她电话中告诉我,除了我这个甲流患者,还有两个病友,而且其中一个还是她阿姨,结果阿姨一大家子都没有出席,怕是被人说会传染给其他亲友。

“没事,等甲流过去了,我再摆一桌请你们吃。”好友笑着打趣。看来,到时候只能对着DVD,遥想一下当时的盛况了。

空中教室

网络连起师生情

讲述人:龚先生身份:教师

近期,随着甲流疫情的蔓延,不少学校的学生都因出现相关症状而停课在家隔离,我们学校也不例外。所以我除了要完成每天的教学任务外,课余时间还要为在家隔离休息的学生进行辅导。这时,网络就发挥了很大作用,成为被隔离学生和学校之间最重要的沟通纽带。我们学校的每一位班主任老师和学生、家长几乎都建立了飞信联系,以便及时沟通。而校方也早就制订了预案,以确保即使出现停课的情况也不会延误学生的学业。

一般,我会利用课余时间,把每天学校的功课进展情况,用公共邮箱、QQ群或者飞信的形式,跟家长及时沟通。同时我也会根据孩子病情的轻重,给不同的孩子布置不同的作业。

一些家长担心孩子落下学业,此时,我们建议家长试着引导孩子自学,而且这个时候不要过多地提及孩子落下课程怎么办,应该告诉他,在家学习节约了路上的时间,会更加高效和完整地学到知识,一定比正常上课的同学要强。当然,要制订一个计划,不能乱学。可以劳逸结合,不要让孩子感觉到疲惫。有不会的地方,家长尽力咨询解决,这样一来,哪里会比学校的学生学得差呢?

隔离方法 第12篇

关键词:高压隔离开关,常见缺陷,处理方法

隔离开关又名隔离刀闸, 它是高压开关的一种, 在电力系统运行中起着隔离电源、改变系统运行方式、通断小负荷电流、进行倒闸操作等重要作用。高压隔离开关在电力系统中的运行数量很多, 其质量优劣、运行维护好坏将直接影响到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由于受到大气污染、制造工艺、维护管理等因素的影响, 隔离开关在运行中存在锈蚀严重、传动困难、接触不良、瓷瓶断裂、密封不好等问题, 对电力安全生产造成严重。因此, 保证隔离开关良好的运行状态, 进行合理的检修维护管理工作, 提高隔离开关可靠运行的技术改造措施, 尽量避免设备带缺陷运行, 成为隔离开关安全运行的重要保证。下面就谈谈自己对高压隔离开关的常见缺陷及处理方法的肤浅见解。

1 隔离开关运行中常见缺陷

1.1 隔离开关发热

隔离开关的触头材质和制造工艺不良, 国内一般采用镀锌的钢制销轴, 配以黄铜轴套。这些部件大多裸露, 遇雨水潮湿即生锈, 严重时锈死, 不能产生相对运动。如主触头没有搪锡或镀银, 触头虽镀银但镀层太薄磨损露铜, 以及由于锈蚀造成接触不良而发热严重甚至导致触指烧损。电流过大, 超过了额定电流。出线座转动处锈蚀或调整不当造成接触不良, 导电带、接线夹以及螺栓连接部位松动造成接触不良, 从而导致出线座及引线端子板发热。隔离开关的额定电流指隔离开关允许长时间通过的最大工作电流。当隔离开关长期通过额定电流时, 其各部分发热不应超过规定的温升标准。超过了额定电流, 隔离开关导电部分发热就会超过规定的温升标准。触头的接触压力不够, 隔离开关过载, 隔离开关导电部分的回路发生发热。

1.2 瓷瓶断裂

绝缘子在烧制过程中控制不当可能造成瓷件夹生、致密性不均以及水泥胶装不良的问题, 检手段不严也给运行留下隐患, 有缺陷和有隐患的绝缘子没有被检测出来, 被组装成产品后, 对安全运行构成极大的威胁。操作人员在分合隔离开关时操作方法不当、用力过猛也容易造成瓷瓶损坏。水泥胶装剂膨胀产生应力、温度差引起应力、安装时导线拉力过紧产生应力、引线距离长重力大产生应力、操作时产生应力、瓷柱质量不良抗弯强度不够等。除了支持绝缘子外, 旋转绝缘子断裂故障也时有发生, 旋转绝缘子操作时主要受扭力作用。

1.3 隔离刀闸拒分

隔离刀闸拒分故障是由于机构传动部分卡滞、转动轴锈死、动静触头摩擦力过大或操作机构压力降低引起的。经过多年的运行情况来看, 型号为GW4系列的隔离刀闸故障率较高。表现为操作失灵, 容易切断中相拐臂轴销。如拒动或分合闸不到位, 常常发生在倒闸操作时, 影响系统的安全运行。还会发生零部件损坏, 可能发生变速齿轮断裂, 连杆扭弯等。

1.4 隔离开关操作中途停止

隔离刀闸在操作过程中, 由于操作回路过早打开, 回路中有接触不良之处引起。出现中途自动停止故障, 如果触头之间距离较小, 就会长时间的拉弧放电。

2 处理方法

故障处理及事故抢修, 要遵循“先通后复”的原则。在事故处理中, 允许不写操作票, 但除直接危及人身和设备安全外, 所有操作都应严格执行监护制。特别是开关位置及不易看清的部位, 监护人要亲自看。有备用设备, 首先考虑投入备用, 采用正确、可行的方案, 迅速、果断地进行处理和事故抢修, 以最快的速度设法先行送电。并及时通知有关部门再修复或更换故障设备, 恢复正常运行状态。

2.1 发热故障处理

在检修时选用强度高、导电性能好的触头, 触指弹簧压力要调整合适, 刀闸的固定螺栓要全部选用不锈钢材料, 调整触头插入深度和清洁接触面, 使得接触面良好。运行年数长, 设备趋于老化, 触头夹紧弹簧松弛变形, 夹力不够, 导致部分触指与动触头不接触, 使触指与动触头接触面减少, 动静触头存在污垢, 易氧化, 接触电阻过大, 触指上有明显的烧伤坑点。母线停电时, 再停电检修隔离开关。一个半断路器接线的可开环运行, 经现场检查, 满足带电作业安全距离的, 可带电解掉母线侧引下线接头, 然后进行处理。

2.2 瓷瓶断裂故障处理

保证选用的隔离开关的整体设计的结构科学合理, 选择实力强大、质量过硬、信誉可靠的瓷瓶制造企业的产品。值班人员平时要加强对瓷瓶的胶合表面进行认真巡视。应该掌握操作要领和科学的方法, 如在倒闸操作的时候出现操作十分困难的时候, 不可以盲目用劲操作, 适当地加装防污支持瓷柱。

2.3 隔离刀闸拒分故障处理

由于轴销脱落、楔栓退出、铸铁断裂等机械故障, 或因为电气回路故障, 可能发生刀杆与操作机构脱节, 从而引起隔离开关拒绝合闸, 此时应用绝缘棒进行操作, 用板手转动每相隔离开关的转轴。拒绝跳闸。当隔离开关拉不开时, 如系操动机构被冰冻结, 可以轻轻摇动, 找出障碍地点。如果障碍地点发生在隔离开关的接触部分, 则不应强行拉开, 只能改变设备的运行方式加以处理。

2.4 隔离开关操作中途停止故障处理

隔离开关在电动操作中, 出现中途自动停止故障, 如果触头之间距离较小, 会长时间拉弧放电, 大多是由于操作回路过早打开, 回路中有接触不良引起。拉隔离开关时, 若出现中途停止, 应迅速手动将其拉开;合闸时, 若出现中途停止, 且又时间紧迫必须操作时, 应迅速手动操作合上隔离开关;如果时间允许, 应迅速将隔离开关拉开, 将故障排除后再操作。

总之, 在实际生产运行工作中, 要切实加强领导, 改进作风, 按照“严、细、实”的要求抓好“防误”工作。加强对隔离开关的日常维护, 了解隔离开关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其性能, 预想设备运行中可能出现的故障隐患, 采用科学手段加强对设备的运行监视, 保证设备及电网的安全、稳定、可靠运行。

参考文献

[1]王帅.高压隔离开关常见缺陷分析及改进措施[J].硅谷.2010 (14) :158.

[2]张卫东.高压隔离开关常见问题分析[J].硅谷.2011 (01) :140.

隔离方法范文

隔离方法范文(精选12篇)隔离方法 第1篇1 隔离开关的常见缺陷及检修方法1.1 隔离开关底座传动困难因为隔离开关主要部件直接暴露在自然...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