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杜牧的七言绝句

来源:漫步者作者:开心麻花2025-09-181

杜牧的七言绝句(精选8篇)

杜牧的七言绝句 第1篇

紫薇花杜牧

晓迎秋露一枝新,不占园中最上春。

桃李无言又何在,向风偏笑艳阳人。

赠别杜牧

娉娉袅袅十三馀,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七夕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金谷园杜牧

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

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

将赴吴兴登乐游原杜牧

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

欲把一麾江海去,乐游原上望昭陵。

赤壁杜牧

折戟沈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销二乔。

泊秦淮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寄扬州韩绰判官杜牧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遣怀杜牧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江南春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中秋杜牧

暮云收尽溢清寒, 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 明月明年何处看。

清明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杜牧的七言绝句 第2篇

李益

汴水东流无限春,隋家宫阙已成尘。

行人莫上长堤望,风起扬花愁杀人。

2、《江南曲》

于鹄

偶向江边采白蘋,还随女伴赛江神。

众中不敢分明语,暗掷金钱卜远人。

3、《登第》

孟郊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4、《观祈雨》

李约

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

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5、《从军行》

陈羽

海畔风吹冻泥裂,枯桐叶落枝梢折。

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6、《采莲曲》

戎昱

涔阳女儿花满头,毵毵同泛木兰舟。

秋风日暮南湖里,争唱菱歌不肯休。

1、《感春》

戎昱

看花泪尽知春尽,魂断看花只恨春。

名位未沾身欲老,诗书宁救眼前贫?

2、《城东早春》

杨巨源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3、《醉中赠符载》

窦庠

白社会中尝共醉,青云路上未相逢。

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

4、《题都城南庄》

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5、《塞下曲》

常建

玉帛朝回望帝乡,乌孙归去不称王。

天涯静处无征战,兵气销为日月光。

6、《秋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1、《蛮中》

张籍

铜柱南边毒草春,行人几日到金麟。

玉环穿耳谁家女,自抱琵琶迎海神。

2、《凉州词》

张籍

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

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

3、《乡思》

薛涛

峨嵋山下水如油,怜我心同不系舟。

何日片帆归锦浦?棹声齐唱发中流。

4、《雨过山村》

王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

5、《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郎》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6、《晚春》

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杜牧七言律诗的艺术风格 第3篇

杜牧的七言律诗, 在他的全部诗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他的外甥裴延翰所编次的《樊川文集》二十卷, 前四卷共收各体诗歌261首, 其中七律57首。如果加上宋人编次的《樊川外集》与别集中所收的七律, 数量当更大。

关于杜牧诗歌的艺术风格, 明代胡应麟《诗薮》中有“俊爽若牧之”语, 各家诗评也都肯定了杜牧诗歌整体呈现出来的“俊爽”之气, 我们可以认为杜牧诗歌总的风格是“俊爽”。然而同一诗人所写的不同体裁的作品, 其风格也会在总的风格的基础上呈现某种特征差异。推究杜牧的各体诗, 其古体诗在“俊爽”的基础上显得“浓腴魁垒, 笔酣句健”, 其七绝在“俊爽”的基础上更具有“远韵远神”的艺术魅力。就七律而言, 刘克庄云:“牧于唐律中常寓少拗峭, 以矫时弊。” (《后村诗话》) 杨慎也说:“ (杜牧) 诗豪而艳, 宕而丽, 于律中特寓拗峭, 以矫时弊。” (《升庵诗话》) 可以看出, 杜牧七律呈现出与其他各体诗不同的“拗峭劲健”的风格。

缪钺先生在《〈樊川诗集注〉前言》中也提出:“大凡作律诗与绝句, 劲健者容易失于枯直, 而有韵致者又多流于软弱。杜牧的作品, 独能于拗峭劲健之中, 有风华流美之致, 气势豪宕而又情韵缠绵, 把这两种相反的好处结合起来。”这就很精到地概括出了杜牧七律的艺术风格, 即俊爽与拗峭的完美结合。

一、俊爽

“俊爽”本指人的才华出众, 性格豪爽。《晋书裴楷传》谓:“楷风神高迈, 容仪俊爽。”这里所说的“俊爽”, 则是指杜牧诗歌所呈现出来的清俊爽朗、劲健洒脱的美学特征。内容上多表现为诗人救国救民的豪情壮志;艺术形式上注重雄俊之气的宏放畅达与情感的宣泄激越, 体现出一种浑然贯注而又奋发向上的气势;语言技巧上注重用字的音节铿锵、清丽明朗, 以及巧妙运用叠字、数目字造成的爽落生动的效果。

(一) 杜牧的七律常常表现出对国事自觉的关注和忧虑、批判和希望。他继承了杜甫的以七律为史的传统, 其七律很多是反映了晚唐时期的重大政治内容。如唐武宗会昌二年 (公元842年) , 回纥乌介可汗率兵南侵, 人民纷纷南逃。杜牧有感于边民流离失所, 朝廷无力抵抗, 写了《早雁》:

金河秋半虏弦开, 云外惊飞四散哀。

仙掌月明孤影过, 长门灯暗数声来。

须知胡骑纷纷在, 岂逐春风一一回。

莫厌潇湘少人处, 水多菰米岸莓苔。

全诗以早雁为喻, 句句写雁然句句喻人, 表达了边民受侵略的悲苦。“仙掌月明孤影过, 长们灯暗数声来。”从雁影、雁声两方面穷极早雁失所之悲。而雁过汉宫, 当政者犹沉湎私欲, 无视民瘼, 从中也可看出诗人的讽刺之意。最后两句以安慰的笔调劝早雁时局未稳不忙思归, 虽是对流民的劝慰, 实是作者对朝廷不收复失地的讽刺, 表达了杜牧对国事的批判忧虑之情。

河湟沦陷, 边民涂炭, 杜牧也是忧心孔急, 写诗怀念河湟人民。“牧马驱羊虽戎服, 白发丹心尽汉臣。” (《河湟》) 讽刺朝廷不思收复, 致使“唯有凉州歌舞曲, 流传天下乐闲人”。宣宗大中三年 (公元894年) , 吐蕃衰乱, 河湟人民起义, 唐朝廷乘机里应外合, 收复三州七关。杜牧作诗《今皇帝一诏征兵, 不日功集, 河湟诸郡, 次第归降, 臣获观圣功, 辄献歌咏》, 有“听取满城歌舞曲, 凉州声韵喜参差”之句, 欣喜之情, 溢于言表。《闻庆州赵纵使君与党项战中箭身死长句》歌颂了赵纵英勇战斗为国牺牲的无畏精神, 同时也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报国无门之恨。其他如《皇风》、《过骊山作》、《故洛阳城有感》等都直接地表现了诗人对国事政治自觉的关注和参与。即使是其他一些抒怀酬赠的诗作, 也大都间接地反映了诗人的经世致用之思、有才难报之恨。

杜牧诗歌内容上对国事自觉的关心和忧虑, 在诗歌中表现为由内而外的观照, 这种外向型的观照使其诗显得开朗洒脱, 虽不乏忧虑愁闷, 但终不免开阔宏大的气派。而与“小杜”并称的李商隐由于在诗歌内容的选择上更注重于对自身命运的关注和忧虑, 这种由外而内的观照使其诗显得深情悱恻, 虽有开阔之作, 仍难免情思郁结。这也是二人虽并为晚唐双峰而诗歌风格截然不同的原因。

杜牧的积极用世之感, 也使其诗格调高尚, 气势飞动, 具有一种豪迈俊爽之气。《新唐书》本传称其诗“情致豪迈”就是指杜牧的诗歌内容上多发忧国忧民之思, 而又能具有豪宕雄浑的气势。如杜牧著名的七律《题宣州开元寺水阁, 阁下宛溪, 夹溪居人》:

六朝文物草连空, 天淡云闲今古同。

鸟去鸟来山色里, 人歌人哭水声中。

深秋帘幕千家雨, 落日楼台一笛风。

惆怅无因见范蠡, 参差烟树五湖东。

诗人登临揽胜, 托物抒怀, 气含广宇, 思接千载。首联由眼前景物起六朝兴亡之感, 言昔日的衣冠文物, 尽成荒草, 惟有淡天闲云, 今古所同。笔力贯注, 大有包举宇内、含盖千古之势。颔颈两联写宛溪一带的山色水声、飞鸟居人、深秋帘幕、落日楼台, 一幅壮阔的山川风物秋景图, 明艳生动, 如现眼前。尾联抒发登阁遥望五湖所产生的思慕古人的豪情, 表现了对功成名就后泛舟太湖的英雄人物范蠡的向往。将眼前景和心中情、对古人的思慕和自己的惆怅有机地结合起来, 显得气魄宏伟, 沉雄劲健, 而不失于木质枯直, 有韵致而不流于柔弱无力。薛雪《一瓢诗话》说:“杜牧之晚唐翘楚, 名作颇多, 如《题宣州开元寺水阁》直造老杜门墙, 岂特人称小杜而已哉。”给予这首七律很高的评价。《骚坛秘语》称:“牧之主才, 气俊思活, ”就是指杜牧诗歌气势生动豪迈, 而思绪腾挪跳跃, 善于将历史与现实、过去与现在、此处与彼处、眼前景与心中情融汇在一起, 给诗歌留下无限开阔的空间。这首诗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二) 在诗歌语言上, 杜牧喜欢用一些明艳响亮的词语来营造一种明净生动的氛围, 呈现出清丽、俊秀的风格, 也给全诗笼上一层美妙的氛围。如《商山麻涧》:

山光岚影四面合, 柔柔垂柳十余家。

雉飞鹿过芳草远, 牛苍鸡棚春日斜。

秀眉老父对樽酒, 倩袖女儿簪野花。

征车自念尘土计, 惆怅溪边书细沙。

作者用“山光岚影”、“柔柔垂柳”、“芳草”、“春日”这些明艳生动的词语描绘出一个世外桃源般美好的世界。老父“秀眉”写出老人年迈, 女儿“倩袖”极写女孩的年轻干净, 再加上“簪野花”, 将这种美写到极致。这是一幅多么明净优美的图画, 难怪后人评之:“秀丽如画。”又说:“此诗字字古朴, 字字新颖, 又字字美丽, 披之如身入桃源, 虽竟日坐卧其中, 不厌也。” (《山满楼笺注唐诗七言律》)

(三) 杜牧在七律中还经常巧妙地运用叠字, 使得诗歌音节响亮, 语气铿锵。如《怀钟陵旧游四首》其三:

十顷平湖堤柳合, 岸秋兰芷绿

一声明月采莲女, 四面朱楼卷画帘。

白鹭烟分光, 微涟风定翠

斜晖更落西山影, 千步虹桥气象兼。

其中三处用了叠字“纤纤”、“的的”、“沾沾”, 音节响亮, 神采焕发, 尤显“小杜”风神。《唐诗镜》以为此诗“语气铮铮, 叠字三现”, 就指出了这首诗用叠字造成的音节响亮之美。其它叠字出现的如:

玉子纹楸一路饶, 最宜檐雨竹 (《送国棋王逢》)

芒盖不来云, 仙舟何处水。 (《洛阳长句二首》其一)

君意如鸿高, 我心悬旆正。 (《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 时牧欲赴官归京》)

山光岚影四面合, 垂柳十余家。 (《商山麻涧》)

精神终有立, 才思杳无穷。 (《送刘秀才归江陵》)

以上所引叠字或音节响亮 (的的、落落) , 或余韵悠长 (摇摇、杳杳) , 或使行文疏宕, 都体现了杜牧诗歌的“俊爽”风格。

(四) “小杜”还善以数目入诗, 使他的七律显得明净疏朗、气势磅礴。如以上所举的《商山麻涧》:“云光岚影四面合, 柔柔垂柳十余家。”“四面合”写环境的封闭, 使人有关风景于其中之感;“十余家”写人家之少, 则显环境自然幽静。两个数目字将商山麻涧世外桃源般的宁静优美准确生动地表现出来。再如《怀钟陵旧游四首》其三:“十顷平湖堤柳合, 岸秋兰芷绿纤纤。一声明月采莲女, 四面朱楼卷画帘。千步虹桥气象兼。”一连用了四个数目字“十”、“一”、“四”、“千”, 其中“十”、“四”、“一”是实指, “千”是虚指, 描写得有虚有实, 将钟陵旧地的美景描绘得如在眼前, 既实得可爱可见, 又虚得气象万千。“小杜”驾驭数字的功力可见一斑。其它数目字见于杜牧七律诗中的有:

, 将军携镜泣霜毛。 (《长安杂题长句六首》其一)

飞南幸芙蓉苑, 里飘香入夹城。 (《长安杂题长句六首》其五)

一片宫墙当道危, 行人为汝去迟迟。 (《故洛阳城有感》)

雨晴陌铺江练, 岚嫩峰叠海涛。 (《长安杂题长句六首》其三)

烧战坤灵死, 惨惨终年鸟雀悲。 (《故洛阳城有感》)

里云山何处好, 人襟韵生休。 (《自宣城赴官上京》)

杜牧七律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特别喜欢用“千”“万”这些表示大数量的字眼, 来表现时空的广阔性, 让想象展翅飞翔, 将时空尽量扩充, 在诗歌中形成豪迈磅礴的气势。如《西江怀古》中的名联:“千秋钓舸歌明月, 万里沙鸥弄夕阳。”“千秋”“万里”将江天辽阔之景与诗人的思接千载之情正容含在浩渺无际的空间与悠长永恒的时间之中, 使得场面壮阔雄浑、气势磅礴。《载酒园诗话又编》称赞此联“尤有江天浩荡之景”, 但批评杜牧为“算博士”, 曾主张两句开头各截二字。如果这样, 当然勉强仍可成诗, 但时空的联系不见了, 全诗宏伟阔大的气魄顿消。杜牧这种以大数量词所营造的雄浑豪宕的意境, 也形成了杜牧七律的另一方面拗峭劲健的风格。

二、拗峭劲健

杜牧七律于俊爽之外又别具拗峭之风, 所谓拗峭, 一方面是指用不依律体常格而加以变化的诗句所造成的陡直峻拔的气势, 另一方面是指律诗中所表现出来的与古体诗有某种相似的豪宕雄浑的意境。

按诗法, 律体中不宜杂以古句, 古体中不宜杂以律句。古诗重气势, 讲究劲健古朴;律诗重声韵, 讲究婉转流畅。但是如果将这两种诗体的特点各自推向极端, 则古诗就会质木无文, 板滞呆相;律诗就会华丽柔靡, 流于无力。相反, 如果在正体律诗中穿插安排一些古体诗句, 使之成为变体, 则可使律诗在婉转流动中增加一些质朴劲健、峭拔顿挫的特色。杜牧正是在律诗中穿插了古体诗句, 而使其七律显得拗峭劲健。

对于杜牧七律的“拗峭”, 各家诗评都认为是“时风委靡”“以矫时弊”。这就指出杜牧七律“拗峭”原因之所在。要讲清这个问题, 必须从唐代七律的发展史来讲。律诗是唐代才发展起来的新型诗体, 讲究音韵协和、对仗工整, 所以也是诗歌发展到成熟阶段的诗体。初唐为律诗的草创期, 形式上往往未摆脱古体诗的影响。到了杜甫, 律诗才达到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 将七律的艺术成就发展到成熟繁盛。盛唐很多诗人是写七律的大家, 如王维、李颀等。然而初盛唐诗人的高情壮志往往不得发于工整严密的七律, 而诉诸古体诗, 故律诗在初盛唐诗坛并不占统治地位, 而是在日渐衰落的中晚唐诗坛逐渐占据了统治地位, 特别是晚唐“时风委靡”, 人们再也没有初盛唐时期积极用世、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而是转向普通生活个人命运的关注, 于诗则喜用近体诗, 对七律的形式越来越重视, 使之越来越工整细密, 然而其中所包含的社会内容也越来越少, 充斥着晚唐所独有的“高楼风雨”的感慨和“无可奈何花落去”的哀叹。故诗评认为:“初唐七言律, 质胜于文;盛唐七言律, 文质兼备;大历而后, 文胜质衰。”这是很中肯的评价。杜牧正是在这种“文胜质衰”的情况下“恐流于弱, 特创豪宕峭拔一派, 以力矫其弊”的。

杜牧七言律诗中的“拗峭”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内容上的翻新出奇和不同情感、不同内容在同一首诗中的融合。

清人赵翼在《瓯北诗话》中说:“杜牧之作诗, 立意必奇癖, 多作翻案语, 无一平正者。”就是说杜牧在诗歌内容上喜欢发与前人不同的议论, 表达他个人的独特观点。这当然是大多指杜牧的古体诗和咏史七绝, 但在其七律中也有反映, 如《商山富水驿》:

益戆由来未觉贤, 终须南去吊湘川。

当时物议朱云小, 后代声华白日悬。

邪佞每思当面唾, 清贫长欠一杯钱。

驿名不合轻移改, 留警朝天者惕然。

诗题下原注云:“驿本名与阳谏议同姓名, 因此改为富水驿。”阳谏议即德宗时的谏议大夫阳城, 以直言敢谏为世所敬重。后人为避讳, 将阳城驿改名为富水驿。杜牧在诗中歌颂了阳城的刚直敢言的精神, 并且在尾联提出与时人不同的看法:不应更改驿名, 而应保留原名, 让路经此地赴京任职的官员闻驿名而有所警惕。全诗形象生动, 豪宕劲健, 充分体现了杜牧七律的拗峭风格。

杜牧还善于将不同的情感融汇于一诗之中, 造成拗峭的效果。如其最著名的七律《九日齐山登高》:

江涵秋影雁初飞, 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 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 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 牛山何必泪沾衣。

杜牧写这首诗时为池州刺史任上, 时已年过不惑, 然不过是一地方官, 与他年轻时的建功立业的愿望太不相称了。又正当同样在仕途遭受打击的诗人张祜来访, 心情自然是抑郁的。但难得的是他虽心怀抑郁之情, 却满纸放旷之语。首句“江涵秋影雁初飞”, 俯看秋影映江, 仰观新雁初飞, 将江天辽阔之景形象地描绘出来, 一开始就营造出一个开阔的空间。“尘世”二句谓人生难得欢乐, 遇此佳节, 又得好友相伴, 同登齐山, 当插花满头兴尽而归。刚要发泄抑郁之情, 又立刻转以欢乐之语。所以“但将酩酊酬佳节, 不用登临恨落晖。”只须尽情畅饮, 不必怅惘伤感。最后劝慰古来的人都是这样过去了, 不必像齐景公游牛山那样叹人生短促而流泪。全诗豪迈旷达, 而又抑郁感慨, 似全为放旷语, 实全为伤感语。缪钺先生认为其“抑郁之思而以旷达出之”。《唐宋诗举要》引吴汝纶语曰:“感慨苍茫, 小杜最佳之作。”诚然。

(二) 形式上的不合律法。

首先在于音律上的拗折。如谢榛在《四溟诗话》中说:“杜牧之《开元寺水阁》诗, 此上三句落脚字, 皆自吞其声, 韵短调促, 而无抑扬之妙。”就是批评杜牧《题宣州开元寺水阁, 阁下宛溪, 夹溪居人》这首诗的前三句“六朝文物草连空, 天谈云闲今古同, 写去鸟来山色里”的音韵不协, 难称佳作。殊不知“小杜”是故意为之。这种音律不合的情况在杜牧的七律中是很多见的。如:

此外, 杜牧还善于用句序、词序的变换来制造拗峭的效果。如“百感中来不自由, 角声孤起夕阳楼。” (《登池州九峰楼送张祜》) 将因果倒置, 使得起句突兀峭拔。如改为“角声孤起夕阳楼, 百感中来不自由。”则诗句就显得平实, 而无全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了。类似的还有“江涵秋影雁初飞, 与客携壶上翠微。” (《九日齐山登高》) 语序要换如“薦衡昔日推文举, 乞火无人作蒯通。”就是“昔日薦衡推文举, 无人乞火作蒯通。” (《酬张祜处士见寄长句四韵》) 的倒置。

在七律的句式上, 杜牧还作了改革的尝试, 如《商山富水驿》尾句“留警朝天者惕然”就打破了七言句式前四后三的常格, 变成前五后二, 增强了全诗的豪宕峭拔之感。不过, 这种尝试在杜牧七律中只出现了一处。

(三) 杜牧继承了韩愈以文为诗的写作方式, 善于用散文化的笔法入七律, 亦使得其诗顿锉有力, 豪宕劲健。

主要表现为七律中出现大量的虚词, 而根据诗法, 虚词一般是不入诗的。如《河湟》:

全诗连用七个虚词:曾、亦、旋、忽、虽、尽、唯。用“曾、亦”表示河湟地区曾经有望收复, 紧接着用“旋、忽”迅速地将这种希望打破;“虽、尽”表达河湟人民的忠心及作者的赞叹之情;最后一个“唯”字总领两句, 表达了作者深沉的感慨。虚词的运用使得全诗如一篇政论, 增强了议论的力度, 有效地表达出作者的愤激之情。

其他七律中出现虚词的还有:

(四) 善于营造豪宕雄浑的意境。

杜牧很善于将阔大的空间和悠长的时间融为一体, 把时空结合起来写, 增强其七律雄劲豪宕的气势。如《题宣州开元寺水阁》:“六朝文物草连空, 天淡云闲今古同。”用“草连空”表示空间的阔大, 用“今古同”表示时间的悠长。而诗人怀古感时的满腔豪情正是在这无限的时空中得以充分的表现。《西江怀古》:“千秋钓舸歌明月, 万里沙鸥弄夕阳。”也是时空结合的名联。

此外, 前面提到的杜牧喜用“千、万”等大数目字也能营造豪宕雄浑的意境。

关于杜牧七言律诗的拗折, 翁方纲在《七言律诗钞凡例》中有一段十分精彩的论述:“然晚唐出一杜樊川, 豪荡感激, 竟不拘拘绳尺, 然天地间云行水流, 何非法哉!”指出诗法不能成为死法。杜牧虽不拘于死法, 却能得云行水流自然之趣, 确也是诗史上的一件幸事。

“七言”绝句 第4篇

在测试完了玲珑轮胎杯·第八届“爱我中国车”年度车型评选的15款参评车型后,专家评委们似乎有了答案。

2013年10月13日,“玲珑轮胎杯”2013第八届“爱我中国车”年度车型评选活动在北京圆满结束了实地测试。今年,“爱我中国车”车评组委会力邀国内十大著名院校的汽车专业的“院长评审团”以及国内汽车行业专家组成了“专家评审团”,阵容强大,评审专业,充分显现汽车行业对中国自主品牌车的热情。

今年的“爱我中国车”测评活动先是由企业申报、专家推荐和初选,然后由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的工程师们对参选车型的性能参数进行物理测试(包括百米加速时间、百公里制动距离、怠速及等速噪音等),并由全国知名赛车手进行麋鹿测试,接着由以全国十大汽车院校院长级专家为主体的评委通过实车驾驶体验,并针对动力性、安全性、操控性等方面进行逐项打分,最后在终评会上以打分、排序、辩论、投票等方式得出评选结果,产生了六大奖项。

测试结束后,专家评委们均表示,通过本次实地测评,他们充分感受到了自主品牌车型性能在细节上的提升,注重细节、注重实用性、注重技术创新成为自主品牌汽车企业的主流思潮,同时他们也对解答了中国自主品牌汽车所面临的问题及对车企的建言。

杜甫的七言绝句欣赏 第5篇

绝句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题张氏隐居——杜甫

春山无伴独相求,伐木丁丁山更幽。

涧道馀寒历冰雪,石门斜日到林丘。

不贪夜识金银气,远害朝看麋鹿游。

精选五言绝句七言绝句120首 第6篇

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002《春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003《登鹳(guàn)鹊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004《相思》唐

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xié),此物最相思。005《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006《寻隐者不遇》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007《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008《登乐游原》

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009《独坐敬亭山》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010《草》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011《八阵图》

杜甫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012《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chuàng]然而涕下。013《悯农》 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014《悯农》

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015《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016《夜宿山寺》

李白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017《明日歌》

文嘉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cuō)跎(tuó)。018《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019《风》

李峤[qiáo]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020《何满子》

张祜[hù]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021《渡汉江》

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立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022《访袁拾遗不遇》 孟浩然 洛阳访才子,江岭作流人。闻说梅花早,何如此地春。

023《秋浦歌》李白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024《易水送别》 骆宾王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mò],今日水犹寒。

《 问刘十九》

白居易 绿蚁新醅(pēi)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026《春怨》

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027《哥舒歌》

西鄙人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táo028《玉阶怨》

李白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029《长干行[xíng]二首之一》

崔颢(hào)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030《长干行二首之二》

崔颢(hào)

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同是长干人,生小不相识。

031《塞下曲》

卢纶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032《江南曲》

李益 嫁得瞿[qú]塘贾[gǔ],朝朝误妾期。

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033《蒙学诗》

佚名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034《行宫》

元稹[zhěn]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035《新嫁娘》

王建 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gēng]汤。未谙[ān]姑食性,先遣[qiǎn]小姑尝。036《秋夜寄邱[qiū]员外》

韦应物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037《送灵澈[chè]》

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杳[yǎo]杳钟声晚。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038《怨情》

李白 美人卷珠帘,深坐蹙[cù]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039《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040《感遇》唐

张九龄 江南有丹桔,经冬犹绿林。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041《古郎月行》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金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碧云端。

042《山中》 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043《绝句》 杜甫

江碧鸟逾[yú]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044《人日思归 》 薛道衡

人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045《杂诗》 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qǐ]窗前,寒梅著[zhuó]花未?

046《鸟鸣涧》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047《夏日绝句》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048《子夜吴歌》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dǎo]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lǔ],良人罢远征。049《鹿柴[zhài]》 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050《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huáng]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051《终南望馀雪》 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jì]色,城中增暮寒。

052《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053《弹琴》 刘长卿

泠[líng]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054《送上人》 刘长卿

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

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

055《七步诗》

曹植 煮豆持作羹,漉lù豉chǐ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056《绝句》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057《前出塞》

杜甫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058《所见》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yuè]。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059《劳劳亭》李白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060《梅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061《池上》 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062《听筝》

李端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063《蚕妇》

张俞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064《三闾[lǘ]庙》

戴叔伦 [yuán]湘流不尽,屈子怨何深!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

沅 065《游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066《寻隐者不遇》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067《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068《蝉》 虞世南

垂緌[ruí]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jiè]秋风。069《关山月》

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070《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071《登岳阳楼》

杜 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chè],乾坤日夜浮。

072《马诗》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073《凉州词》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074《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075《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076《早发白帝城》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077《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078《乌衣巷》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079《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yì]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080《出塞》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081《凉州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082《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083《清明》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084《山行》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085《江畔独步寻花》

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xī],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086《题都城南庄》

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087《江南逢李龟年》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088《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089《望天门山》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090《客中行》

李白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091《与史中郎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李白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092《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093《回乡偶书》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cuī]。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094《桃花溪》

张旭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095《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096《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097《闺怨》

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098《逢入京使》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099《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100《滁州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101《月夜》

刘方平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102《夜雨寄北》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03《寄人》张泌

别梦依依到谢家,小廊回合曲阑斜。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104《金缕衣》杜秋娘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105《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106《观书有感》朱熹[xī]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107《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

水光潋滟[liàn yàn]晴方好,山色空濛[méng]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108《题临安邸》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109《赠刘景文》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110《陇西行》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

111《金陵图》韦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112《贾生》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113《寄扬州韩绰判官》杜牧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114《近试上张水部》朱庆馀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115《书湖阴先生壁》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qí)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tà)送青来。

116《马嵬[wéi]坡》

郑畋 玄宗回马杨妃死,云雨难忘日月新。终是圣明天子事,景阳宫井又何人?117《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18《田家》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119《三衢[qú]道中》曾几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120《有约》赵师秀

韦庄的七言绝句《稻田》赏析 第7篇

绿波春浪满前陂,极目连云䎬稏肥。

更被鹭鹚千点雪,破烟来入画屏飞。

【赏析】

这首小诗描写的是江南水乡的田间风光,诗中有画,表现了诗人轻松愉快的心情。

“绿波春浪满前陂,极目连云䎬稏肥”两句,描写的是画面的近景:茁壮的稻禾长势喜人,在春风的吹拂下,层层梯田绿浪翻滚,与云天相接。而后两句“更被鹭鹚千点雪,破烟来入画屏飞”,描写的则是画面的远景:碧波荡漾的稻田之上飞有千万只鹭鹚,它们像点点飞舞的白雪,冲破了烟云而飞到了画屏之中。于是,清水池塘、连天的稻田还有雪白的鸥鹭就组成了一幅宁静淡雅的水墨画。“极目”二字,使得画面无比开阔,令人心旷神怡;“破烟”则透露出一种强烈的生命活力,令人振奋不已;一个“飞”字,突然使这个画面活跃起来,更显得生机盎然。置身于这种和谐自然的画面中,诗人心中的喜悦也自然流露出来。

扩展阅读:韦庄的简介

韦庄(约836年-约9),字端己,长安杜陵(今中国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出身京兆韦氏东眷逍遥公房,文昌右相韦待价七世孙、苏州刺史韦应物四世孙。晚唐诗人、词人,五代时前蜀宰相。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代表作家,并称“温韦”。宋代张唐英曾高度评价其:“不恃权,不行私,惟至公是守,此宰相之任也。”

乾宁元年(894年)韦庄年近六十时方考取进士,任校书郎。李询为两川宣瑜和协使时,召韦庄为判官,奉使入蜀,归朝后升任左补阙。天复元年(9),韦庄入蜀为王建掌书记,自此终身仕蜀。天祐四年(9),韦庄劝王建称帝,任左散骑常侍,判中书门下事,定开国制度,举荐张道古等忠直文人。韦庄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有《浣花集》十卷,后人又辑其词作为《浣花词》。《全唐诗》录其诗三百一十六首。韦庄官终吏部侍郎兼平章事,卒谥文靖。

扩展阅读:韦庄的文学地位

杜牧的七言绝句 第8篇

“韩愈一生,在政治、哲学、文学等方面都有所建树,苏轼说他‘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潮州韩文公庙碑》),从文、道、忠、勇等方面概括韩愈一生的事业,而他的主要成就是在文学方面。”韩愈在文学上既是唐代古文运动领袖,又是著名诗人。他反对齐梁以来的浮靡文风,力倡古文,主张“文道合一,以道为主”,在形式上强调“文从字顺”,“词必己出”,“惟陈言之务去”。他的诗歌创作多用赋体,善为铺陈,又喜吸收古文章法、句式,且好发议论,开以文为诗的先声。韩愈为诗,独辟蹊径,不甘蹈袭前人,笔力雄健,力求新奇,平易清新,朴素无华,生动逼真,自成一家。正如叶燮在《原诗》中所说:“韩愈为唐诗之一大变,其力大,其思雄,崛起为鼻祖。”

一、《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其一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这首诗是写给水部员外郎张籍的。呈,恭敬地送上。水部,唐尚书省六部下属诸司之一,隶于工部,掌水利、水运之事。张十八,指张籍(约766—830年),字文昌,中唐著名诗人。因做过水部郎中,世称“张水部”;做过国子司业,又称张司业;因其在兄弟辈中排行十八,故称“张十八”。员外,古时官职,全称是员外郎。汉代起尚书分曹治事,其职官称郎。唐以后各部设郎中,其地位略低者称员外郎。这首诗写于长庆三年(823年),《千家诗》中把这首诗题作《初春小雨》。

“天街小雨润如酥”,首句写雨的特点。天街,御街,天子脚下的街市,即京城中的街道。唐人喜欢用“天街”指称帝都的街市,如高适作于上元二年(761年)的《酬裴员外以诗代书》中“自从拜郎官,列宿焕天街”、杜牧《秋夕》(一作王建《宫词》)“天街(一作“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润,滋润,沾惠。《易·说卦》:“雷以动之,风以散之,雨以润之……”王充《论衡·雷虚》云:“雨润万物,名曰澍。”酥,酥油,动物乳汁制品,形容初春的小雨落到地上滋润大地,使大地像酥油一样柔腻光滑。雨是小雨,知时而降,润物无声,沾衣欲湿,洗污涤垢,把大地滋润得像酥油一样柔腻光滑。

“草色遥看近却无”,次句写雨后早春特点。遥看,从远处看。近,从近处看。一场春雨过后,万物为之一新,草芽破土而出,远远望去,朦朦胧胧,影影绰绰,仿佛有一片淡淡的草绿颜色,向人们彰显春意盎然的生机,令人顿生欣欣向荣的快意,可是当你怀着喜悦之情走到近前看个仔细时,却发现,地上只有稀稀拉拉的刚刚拱土而出的草锥细芽,哪里还有什么淡淡的草绿颜色呢。黄河流域民间谚语说:“五九六九,隔河看柳。”五九六九之交正是立春时节,那个时候隔着河从远处看柳树,已经有隐隐约约的绿色了,可是到近前一看,却看不到颜色。民间谚语的这两句也正是韩愈“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意思。刚刚冒芽的嫩草,经过细雨滋润,远看淡淡草绿生机盎然,近看却实有似无,不见绿色,诗人通过精细的观察,用传神之笔,兼摄远近,将似有若无的景色刻画得细腻入微,实实令人叹服。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三四两句通过对比赞美早春,歌颂了新生事物的美好。最是,正是,恰好是。春好处,春光美好的时候。处,时,际。绝胜,远远胜过。绝,极,非常,在这里当远远讲。烟柳,飘着柳絮的垂柳,看上去像笼罩着轻烟一样。皇都,京都。诗人认为,嫩草乍出的早春时节,恰恰是一年中春光最好最令人陶醉的时候,比起那满城都是杨花柳絮飘飞仿佛轻烟缭绕一样的暮春景色,不知要胜过多少倍。因为,“遥看近却无”的草色是早春时节特有的美景,象征着春回大地,万物复甦,生机勃勃,欣欣向荣,象征着新生事物有着无限发展的美好前景,字里行间,透露出无限欣喜和期待。

观察细微,语言凝炼是这首诗的突出特点。“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景致多数人都会有过生活体验,却很少有人将其描摹出来,诗人仅用七个字就高度凝炼地将其提炼成绝妙佳句,体察入微,笔力超群,显示了非凡的艺术功力。

对比鲜明,含义深邃是这首诗的又一特点。三四两句,一褒一贬,先扬后抑,鲜明的对比中,充分肯定早春“草色遥看近却无”的特点,赞美了早春温和素淡却生机盎然的春意,其中又包含着对新生事物的赞美和寄予厚望。

二、《晚春》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这是一首描写晚春景物的诗,是《游城南十六首》之一,也题作《游城南晚春》,可知诗中描写的是郊游所见,大约作于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年)。

“草树知春不久归”,首句写群芳争艳之因。草树,概括所有的花草树木。归,回,返回,这里指春天来到人间,不久就要回去了。这是用拟人化的手法来写春天的花草树木,他们仿佛感知到了春天来临之后,不久就要归去,光阴荏苒,时不我待,因此,一方面想方设法挽留春天,一方面要珍惜美好时光,使尽浑身解数彰显自己,吐艳争芳,美化春天。

“百般红紫斗芳菲”,次句写群芳争艳之状。百,众多的,所有的。般,种,样。百般,各种各样的。红紫,以颜色代花,即姹紫嫣红、色彩缤纷的春花。斗,争斗,比赛争胜。《荀子·荣辱》云“凡斗者,必自以为是而以人为非也”。芳菲:形容花草芳香而艳丽。谢朓《休沐重还道中》诗云“赖此盈罇酌,含景望芳菲”、南朝梁顾野王《阳春歌》云“春草正芳菲,重楼启曙扉”。各种各样的草木,知晓春天不久将归,特别珍惜宝贵春光,各逞英姿,争芳斗艳,尽情舒展生命的辉煌,惜春留春,争春扮春,为繁花似锦、铺锦列绣增色生辉。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诗的三四句对杨花榆荚进行评价。杨花,柳絮,庾信《春赋》云“新年鸟声千种啭,二月杨花满路飞”。榆荚,榆树上长的果实。榆树未生叶前先生荚,形似钱而小,联缀成串,也称榆钱,可食。庾信《燕歌行》诗云“桃花颜色好如马,榆荚新开巧似钱”。才思,才气与思路,多指写作诗文的能力,《世说新语·文学》:“桓南郡(玄)与殷荆州(仲堪)共谈,每相攻难,年余后但一两番,桓自叹才思转退,殷云:‘此乃是君转解。’”惟,只,只有。解,理解,懂得,知道。这两句诗字面的意思是,柳絮榆荚是没有本事的,只懂得像雪花那样,纷纷飘落,漫天飞舞。

关于后两句诗的理解,后人可谓见仁见智,莫衷一是。有的理解是劝人珍惜美好时光,勤奋向上,不要像“杨花榆荚”那样因“无才思”而随风飘泊,白首无成。有的将其理解为对“杨花榆荚”的嘲笑,百花争艳,万紫千红,“杨花榆荚”却“无才思”,写不出像样的诗文来。还有的将其理解为是对“杨花榆荚”的肯定,虽乏色少香,却不甘寂寞,尽其微薄之力,避短扬长,克尽全力,为晚春添色。也有的持存疑的态度,刘永济《唐代绝句精华》云:“玩三四两句,诗人似有所讽,但不知究何所指。”

笔者认为,对“杨花榆荚”充分肯定,包含寓意应更切近于韩愈的原意。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导者,又是韩孟诗派的代表人物,作诗喜欢搜罗奇语,雕镂词句,创造瑰奇险怪意象,甚至以丑陋的事物入诗,形成以丑为美的特色。这首诗正是这样。贞元元和年间,元白诗派活跃诗坛,群芳竞秀,繁花似锦,而韩愈却力主用奇字、造拗句、押险韵、避熟就生、因难见巧。不但自己努力实践,独树一帜,还极力鼓励和支持被苏轼称为“郊寒岛瘦”的孟郊贾岛,所以诗中所树立的“杨花榆荚”形象,作者是赞许和肯定的。所谓的“无才思”,倒不妨看作是其自谦之辞,虽无才思,却不甘落伍,不肯藏拙,不畏讥讽,要倾其全力,漫天飞舞,为晚春添色,哪怕只起反衬作用,也不避丑陋,尽其所能。同时也可以这样理解,作者正是通过这一形象,抒发了抑塞不平之气。韩愈有极强的用世之心,曲折艰辛屡遭贬黜的仕途生涯,加剧了他的心理冲突,正是“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红楼梦》第二十七回,林黛玉葬花吟),抒发了对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的愤懑。

运用拟人手法是这首诗的突出特点。“草树”是有生命无感情的生物,作者将其拟人化,竟然能“知”能“斗”还能“解”,彼此间竟会有“才思”高下有无多少之分,字里行间跃动着敢于创新雄奇怪谲之美。

反衬手法是这首诗的又一特点。诗中“百般红紫斗芳菲”,色彩缤纷,光鲜夺目,已令人目不暇接,观赏不已,再用如雪杨花反衬,更显得艳丽斑斓,熠熠生辉。

三、《春雪》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这首诗构思新巧,独具风采,约写于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年)新春飘雪之时。

“新年都未有芳华”,首句写新年前后不见春。新年,即新岁,农历的正月初一,按夏历计算,新年前后是立春节气,标志着春天的来临。《后汉书·百官志二》:“太史令一人……掌天时星历,凡岁将终,奏新年历。”庾信《春赋》云:“新年鸟声千种啭,二月杨花满路飞。”都,读dōu,全(后起义)。李白《留别龚处士》诗“都无人世喧”。华,花。芳华,芬芳的鲜花。新年来临了,却还都没有芬芳的鲜花,立春了,却不见春的信息。一个“都”字透露出急切盼望春天到来的焦急与期待的心情。

“二月初惊见草芽”,次句写初见春色。二月,指夏历二月,按节气计算,二月初正是惊蛰前后,是春草破土萌生时节。初,刚开始,或第一次。惊,惊喜。全句的意思是说,二月开始惊喜地见到春草发芽,表达了焦急的期待中终于见到“春色”的惊喜之情,在这句诗中蕴含着“嫌春色晚”的遗憾和惋惜,因为“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所以见草芽才极大惊喜,结束了“未有芳华”的时日,接下来的就该是满园春色了。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三四两句正面写春雪。这两句用拟人手法,将白雪拟人化,白雪似乎也意识到人们急切地渴望春天来临的焦急心情,也嫌春姑娘脚步太慢,姗姗来迟了,因此早已耐不住寂寞,飘飘洒洒,纷纷扬扬,漫山遍野,故意穿过庭院里的树丛向人们展示飞花的轻盈纯洁,装点关山,美化世界,充当春天来临的使节。这两句诗用神来之笔,紧扣“惊”字,进一步写出内心的惊喜和快慰,“却嫌”一转,“故穿”一合,点明了起句“都未有”,承句“初惊见”的原因,先说果后说因,先静态后动态,增加了诗的意趣和美感。

运用拟人手法是这首诗的突出特点,“白雪”本属无情物,却知“嫌”,能“穿”,会“飞”,并且是故意如此,构思之奇特,形象之新颖,都是独树一帜的。

“以文为诗”是这首诗的又一特点。韩愈写诗喜欢用奇字,造抝句,押险韵,诗歌中常出现散文化的句子。正如沈括所说“韩退之诗乃押韵之文耳,虽健美富赡,而格不近诗”(见魏泰《临汉隐居诗话》)。全诗用“都未有”、“初惊见”、“却嫌”、“故穿”等词语连结,明显地是用散文笔法穿线,勾勒出春雪美景。

参考文献

[1]陈迩冬.韩愈诗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2]钱仲联,徐永福.唐诗鉴赏辞典.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其一[M].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

[3]周啸天.唐诗鉴赏辞典.晚春[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

杜牧的七言绝句

杜牧的七言绝句(精选8篇)杜牧的七言绝句 第1篇紫薇花杜牧晓迎秋露一枝新,不占园中最上春。桃李无言又何在,向风偏笑艳阳人。赠别杜牧娉...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