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二年级除法竖式练习题范文

来源:盘古文库作者:开心麻花2025-09-181

二年级除法竖式练习题范文第1篇

(二)》教案

件 教材分析

表内除法

(二)是在学习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继续学习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本单元的学习属于《数学课程标准》中“数与代数”领域的内容,在《数学课程标准》第一学段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首先是对表内除法

(一)单元除法意义的巩固,其次是为三年级学习“多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做好知识储备。着重让学生在熟练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综合应用表内乘除法的计算技能解诀一些简单和稍复杂的涉及乘、除运算的实际问题。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善于模仿。但注意力较弱,解决问题能力欠缺,对应用题不能很好地去分析。所以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应主要采用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玩中体验,玩中创造。在游戏中让学生理解教材中比较抽象的内容,同时将所学课本知识生活化。在平日的教学中,应注重营造愉悦、欢快的学习氛围,运用多种活动增强学生参与的广度和深度,使他们在亲身体验中进行有效的学习,保持他们学习的欲望和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果。理解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解决一个数里有几个几的用除法计算的实际问题是本单元解决问题的一个重要内容。教学中,要密切联系生活实际,通过例题和相关的练习,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求平均分的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让学生经历用

7、

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

数学思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初步尝试运用分析、推理和转化的学习方法。

问题解决:使学生学会综合应用乘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或稍复杂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使学生熟练应用乘法口诀求商;

2、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数量关系的过程,会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应用分析推理将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数量关系转化为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的除法含义。

第1课时

目的目标:使学生明确用

7、

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算理,初步会用

7、

8、9的乘法口诀求商,能算出除法算式的得数。

教学重点: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复习

7、

8、9的乘法口诀。

2、根据图意,列出一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

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出结果的?

二、新授

(一)教学例1

、根据主题图,引导学生布置教室,提出问题。

2、(1)有56面小旗,挂成行,平均每行几面?可以怎样列式?

板书:56÷8=(

)

讨论:怎样计算?

板书:七八五十六,商是7。

(2)如果挂成7行呢?平均每行几面?

板书:56÷7=(

)应该想哪句口诀呢?

3、根据主题图上小朋友的活动,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你能列式计算吗?四人小组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二)完成“做一做”

、出示74

口诀:

(1)启发学生想一想,写出两道除法算式。

(2)分组讨论,想一想商是几,用哪句口诀,怎样想的?

2、再出示余下的题目,由学生独立计算,再交流。

三、巩固练习:练习十一。第1~4题。

四、总结

板书设计

7、

8、9的乘法口诀求商

1、

78=56

56÷8=(7)

口诀:

(七)八五十六

56÷7=(8)

口诀:七

(八)五十六

教学反思:学生有了前面的学习作为基础,这部分的内容掌握起来比较容易,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主,效果不错。

第2课时

目的目标:通过练习使学生熟练的运用乘法口诀,正确迅速的求积求商。

教学重点:巩固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教学难点:能正确迅速的求积求商。

教学过程:

一、复习

、背1----9的乘法口诀。

2、视算

63

2÷4

35÷7

44

5÷5

7

4÷2

1

6÷3

42÷6

268÷2

3364

74

2

30÷5

49÷7

6÷1

21÷3

4÷2

4÷4

77

31

3、用语言表达计算过程

42÷6=?

5÷5=?

二、练习:做练习十一5~12题

第5题:说说可以怎样想?体会乘除法之间的联系。

第6题:理解题意,分析解题步骤,先算出结果,再把除法算式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第7题:引导学生认真看插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在练习本上列式计算。

第9、11题:(1)读题,分析条件和问题,

(2)找出并分析关键句,

(3)列式计算。

第8、

10、12题:计算题,学生可以独立完成。

三、总结。

教学反思:注重数学说理的训练,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所学的知识并能正确运用。

第3课时

目的要求:使学生初步“倍”的概念,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教学重点: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使学生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通过联系一个数里包含几个另一个数,使学生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口算

76=

21÷7=

8÷6=

42÷6=

46=

47=

49÷7=

55=

66=

35÷5=

2、口述算式并解答

(1)把6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几?

(2)6里面有几个2?

3、导入新课

二、新授

(一)教学例2

、指导学生摆小棒,一个三角形用3根小棒,同学们的小棒是老师的6倍,那么一共是多少根?你是怎么想的?(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6倍

3根的6倍就是6个3根,也就是18根。

3倍

?

2、学习“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观察板书,从右往左看:(1)18和3比,18里面有几个3?18是3的几倍?(2)15和5比,15里面有几个5?15是5的几倍?

学生独立思考后,点名回答。使他们明白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就是一个数里有几个另一个数。

3、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

(1)复习“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

提问:“3根的6倍是多少,怎样列式计算?”让每位学生独立列式解答。然后教师板书:36=18

(2)自主探索出“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

提问:“18根是3根的几倍怎样列式计算?”也让学生独立思考,并列式计算。反馈时,请学生说明用除法计算的理由,理解求18是3的几倍就是求18里面有几个3,所以用除法计算。

4、做例2后面的“做一做”。

(1)例2后面的“做一做”供那些对“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尚不是很清楚的同学练习用。练习时,教师应组织他们按程序操作。

)摆好两行三角形。

2)思考两行三角形个数之间的关系。

3)用一句话说出“第一行三角形的个数是第二行三角形的4倍”,并用符号表示出来。

(2)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可让他们完成下列练习。

用学具摆一摆:1)12是3的4倍;2)12是4的3倍。

学生操作时,提醒他们思考:在第一题中,是12和几比?在第二题中,是12和几比?同学之间可以讨论交流。

三、总结

板书设计

6倍

3根的6倍就是6个3根,也就是18根。

3倍

5根的3倍就是3个5根,也就是15根。

8是3的几倍?18÷3=6

5是5的几倍?15÷5=3

教学反思:帮助学生通过联系一个数里包含几个另一个数,使学生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第4课时

目的要求: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乘除混合两步计算的问题的结构特征,掌握这类问题的数量关系及解题方法,能正确的解答这类问题。

教学重点:掌握数量关系及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数量关系及解题方法。

一、复习

、每个同学有3本书,有8个同学,一共有多少本书?

2、有12个梨,每3放一盘,可以放几盘?

二、新授

(一)教学例4

、出示第一幅图,观察图,说出图意。

(1)有几条船?

(2)每条船上有几人?

2、出示第二幅图,提问:碰碰车每辆可坐3人,我们这么多人,要坐几辆车?

3、讨论解决问题。

4、读题,说出已知条件和问题。

5、引导分析,(1)要求要坐几辆车,需要知道哪两个条件?

(2)这两个条件在题里都告诉我们了吗?

(3)必须先算什么?怎么计算?

(4)第2步算什么?

6、让学生交流说出自己的不同的解题方法。

7、小结:先求出这群小朋友的人数,(64=24),再求所需碰碰车的辆数(24÷3=8)

8、引导列出综合算式,64÷3,说明:这是乘除混合运算,计算顺序按从左到右依次进行计算。教师强调书写格式,特别是等号的位置。

(二)比较

、让学生把例4与前面的例题进行比较。

2、使学生体会,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往往需要经过多次计算才能得到合理的答案。

三、巩固练习:练习十三

四、总结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

4、有6条船,每条船坐4人,每辆碰碰车坐3人,这么多人要坐几辆?

(1)624(人)

(2)64÷3

24÷3=8(人)

=24÷3

=8(人)

教学反思:学生对表内除法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并能在熟记口诀的基础上,准确计算

第5课时整理和复习

目的要求:复习有关乘法口诀和用乘法口诀求商的计算内容,整理用1~9的口诀求商的方法,引导学生掌握除法的排列规律。

教学重点:沟通乘、除法的联系,掌握口诀求商的方法。

教学难点:应用表内乘除的知识和倍的概念,来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整理和复习

、用乘法口诀求商

发给学生一张空白的表格,组织学生根据45句乘法口诀写出45道除法算式。

小组为单位,最内选适当的题目列出除法算式。

2、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按一定的规律合作整理排列除法算式。

3、指导复习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1)让学生看第2题的图,用自己的话解读题意。

(2)让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步骤,确立先求全班认输,再求可分的组数,然后计算。

(3)引导学生通过合作交流,体会同一个问题有不同的解题策略。

二、练习十四

第1题:先算出每道题的结果,写在对应动物的下面,然后再将所得7个结果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第2题:采用计时方式,进行百以内加、减、乘、除口算的复习。

第3题:以动物园的鸽子为题材,提出不同的问题,通过问题的解决,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确实有许许多多的数学问题。

第4、6题:以乘除混合运算为主的练习,使学生对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理解和记忆得更牢固。

第5题:通过游戏复习表内乘除和倍的概念,两人一组进行活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第7题:是需通过两步计算才能解决的问题,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独立进行解答。

第8题:是一道开放型问题,以学生游泳为背景,给出多个信息,引导学生从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从中体会数学就在身边,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第9题:是通过游戏复习倍的概念,体会数的大小和数学学习的趣味,培养学生的数感。

第10题:是供学有余力的学生利用混合运算进行逆向推理的练习,先让学生自主探索,自己填上合适的数,然后组织交流,说一说填数的策略。

三、总结。

教学反思:通过整理与复习,学生对表内除法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并能在熟记口诀的基础上,准确计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年级除法竖式练习题范文第2篇

教学内容:

课本第3~4页例题和“试一试、想想做做”第1~4题。 教学目的:

通过动手分一分、摆一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有余数的除法,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初步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综合的能力。 教具准备:

11根(单根)小棒、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笔算6÷3。

指名笔算,反馈时请学生口述计算过程及竖式中各部分名称。 2.分一分,说一说。

(1)把10根小棒,每2根一份。 (2)把10根小棒,每3根一份。

①请学生们动手分一分.回答以下问题。分成了几份,能不能分完?剩下的为什么不再分一份? ②根据分得的结果,分别列出相应的除法算式,说说算式中各部分名称,以及它们所表示的意思。

3.揭示课题。

在平均分一样东西时,结果无非是两种:一种正好分完,另一种分了之后不够再分成一份,有剩余的。但都可以用除法算式来表示,有剩余的情况就叫有余数的除法.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如何计算有余数的除法。(出示课题。)

二、新授

1.出示例题,请学生读题。

(1)学生用小棒代替桃,按要求分一分。 指名请学生将分的过程完整地口述一遍。 请学生列式,(板书:7÷3) 提问:为什么用除法计算,算式中的7和3表示什么? (2)写出竖式 ,提问:分成了几份?也就说明?里面最多

1 有几个3 ? 商写几?(扳书) 提问:每3个一份,分成了2份,共分掉了几个?竖式中怎样算?3和2的积6应写在什么位置上?这个6表示什么意思?

7个桃,分掉了6个,还剩几个?那么在竖式中是怎样得到余下的l的?(完成竖式的板书。) 提问;在竖式中,“1”叫什么? (完成横式的板书 ) (3)请学生完整地说说竖式计算的过程。

2.(1)提问:算式中21表示什么意思?想一想:如果不摆学具,又怎样得到商2?(组织学生讨论,指名发表各自的想法。) (2)小结:因为7里最多有2个3,所以这里商2比较合适。

提问:为什么要用“最多”?(因为余数表示的是剩下的不够再分一份的。) 3.教学试一试。

(1)出示“试一试”,请学生弄清题意。

(2)要求:能不能用刚刚学到的方法,找到合适的商呢?学生计算。 反馈时,说说自己的算法。

指出:在计算18÷5时,可以想18里面最多有几个5,最多有几个?商就是几。 (3)出示:( 18÷5的竖式 )提问:这位小朋友算的对不对,为什么? (余下的8里面还有1个5) 指出;商2,要减去2和5的积10,余下的8里还有1个5,所以18不只有2个5,商2就小了。

出示: 提问:这样算对不对?为什么不对? 指出:商4,就要减去4个5的积20,不够减18里没有4个5,所以商4就大了。 小结;商2小了,商4又大了,那么我们怎样能找出合适的商呢? 4.观察;例题7÷3中的余数1比除数3大还是小?(比除数3小。) “试一试”中的18÷5的余数3比除数怎样呢? 通过观察,比一比这两题里余数和除数的大小,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计算有余数的除法,余数要比除数小。(板书结语) 学生齐读。

三、巩固练习

完成“想想做做”第l题。

2 第(1)题。

(1)读题,学生按要求动手分9根小棒。

提问:分成了几份,还剩几根?9里面最多有几个2,还余几? (2)学生们根据摆的过程,填写竖式。

(3)提问;商4是怎样算出来的?表示什么?余数1呢? 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说说试商的过程。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1)学生分组完成,指名板演。 (2)反馈时分别说说每题的计算过程。

比一比;每一组中上、下两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对比着说说是怎样得到商品的。 3.完成“想想做做”第

3、4题。

引导学生观察图意,弄清题意后,再填写。注意单位名称的不同。

四、全课小结

二年级除法竖式练习题范文第3篇

通过分层的练习,使学生对本知识的学习有了很好的掌握,竖式除法 教学反思。

不足的地方:

因为我觉得除法竖式的格式与加法、减法、乘法都不一样,学习起来有一定难度,教学反思《竖式除法 教学反思》。 因此对除法竖式讲解不很到位。

应改进的地方:

二年级除法竖式练习题范文第4篇

1、掌握除法竖式的写法,会用竖式计算除数是一位数,商也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2、经历自主学习、探索的过程,掌握试商的方法。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态度与习惯。 教学重点:

1、理解除法竖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2、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试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 在括号里最大填几?

2、 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3、之前不仅学习了这些,还学习了根据图示列出有余数的除法算式,接下来我们继续学习一个新的内容“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板书)

二、新探究

1、出示题目,学生读题。

2、学生根据题目要求,动手摆小棒,观察结果如何?

结果:分成3组,但剩下一根没分完。

3、 根据所摆的小棒想一个有余数的除法算式(提问口答) 13÷4=3(组)1(根)(板书) 老师提问各部分名称

4、 根据横式列除法竖式。

3 4 1 3 1 2 1

5、 标名称(上黑板贴)

同学们当小老师打开书本看一下标对没有

6、 竖式中每个数的含义(提问口答)

7、 根据除法竖式回答问题(1)(2)(3)(提问口答)

这种余数为0是有余数除法中的特殊情况

8、 做一做62

1、2

9、 体会试商:学生看书本63页,根据红色字提示,自己独立完成,请一位同学上黑板贴一贴,并说如何想?

小结:想:除数和几相乘的结果接近被除数,而且小于被除数就商几。(商要写在被除数的个位上)

10、63页,做一做

1

11、回顾例题

二年级除法竖式练习题范文第5篇

1、掌握除法竖式的写法,会用竖式计算除数是一位数,商也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2、经历自主学习、探索的过程,掌握试商的方法。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态度与习惯。 教学重点:

1、理解除法竖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2、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试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 在括号里最大填几?

2、 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3、之前不仅学习了这些,还学习了根据图示列出有余数的除法算式,接下来我们继续学习一个新的内容“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板书)

二、新探究

1、出示题目,学生读题。

2、学生根据题目要求,动手摆小棒,观察结果如何?

结果:分成3组,但剩下一根没分完。

3、 根据所摆的小棒想一个有余数的除法算式(提问口答) 13÷4=3(组)1(根)(板书) 老师提问各部分名称

4、 根据横式列除法竖式。

3 4 1 3 1 2 1

5、 标名称(上黑板贴)

同学们当小老师打开书本看一下标对没有

6、 竖式中每个数的含义(提问口答)

7、 根据除法竖式回答问题(1)(2)(3)(提问口答)

这种余数为0是有余数除法中的特殊情况

8、 做一做62

1、2

9、 体会试商:学生看书本63页,根据红色字提示,自己独立完成,请一位同学上黑板贴一贴,并说如何想?

小结:想:除数和几相乘的结果接近被除数,而且小于被除数就商几。(商要写在被除数的个位上)

10、63页,做一做

1

11、回顾例题

二年级除法竖式练习题范文第6篇

(一)(5分钟)

65÷5=

906÷3=

870÷4=

716÷5=

80÷6=

783÷3=

804÷2=

148÷8=

246÷7=

750÷5=

103÷3=

123÷3=

144÷9=

97÷3=

352÷5=

296÷4= 860÷2=

220÷9=

153÷5=

357÷6=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笔算系列练习

(二)(5分钟)

64÷2=

128÷8=

446÷2=

911÷9=

405÷7=

76÷8=

325÷4=

155÷4=

718÷6=

350÷8=

871÷6=

220÷9= 618÷4=

654÷5=

622÷8=

900÷6=

677÷6=

192÷7=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笔算系列练习

(三)(5分钟)

75÷5=

425÷3=

615÷5=

740÷8=

50÷6=

200÷7=

375÷5=

392÷3=

638÷8=

441÷5=

412÷3=

624÷4=

375÷5=

60÷6=

468÷5=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笔算系列练习

(四)(5分钟)

510÷3=

194÷2=

516÷6=

43÷8=

125÷5=

415÷4=

705÷3=

921÷3=

874÷5=

352÷5=

429÷3=

524÷8=

97÷3=

87÷4=

412÷3=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笔算系列练习

(五)(5分钟)

103÷3=

444÷6=

121÷4=

966÷7=

728÷8=

315÷7=

919÷6=

88÷4=

756÷9=

728÷8=

83÷5=

919÷6=

308÷7=

427÷5=

98÷8=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笔算系列练习

(六)(8分钟)

19÷2=

432÷8=

368÷5=

804÷2=

941÷9=

157÷2=

315÷3=

45÷3=

826÷4=

800÷6=

98÷7=

267÷7=

825÷5=

132÷2=

285÷6=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笔算系列练习

(七)(8分钟)

67÷3=

434÷8=

375÷2=

569÷4=

498÷7=

197÷2=

483÷8=

320÷2=

408÷2=

486÷9=

368÷5=

708÷6=

451÷3=

120÷4= 874÷5=

121÷4=

627÷3= 260÷4=

357÷6= 100÷2=

453÷6=

870÷3= 594÷7=

512÷8= 645÷3=

720÷6=

254÷3= 496÷4=

269÷6= 451÷3=

490÷5= 873÷5=

507÷3= 654÷3=

284÷7= 716÷4=

718÷5= 267÷3=

96÷8= 567÷6=

147÷9= 974÷5=

348÷3= 890÷6=

347÷5= 980÷4=

396÷3= 873÷3= 516÷5= 137÷4= 937÷4= 480÷4= 960÷5= 486÷4= 128÷5= 497÷8=

有余数除法练习题(一)

一、填空题:

1、除法算式13÷2=6 1中13是(

),2是(

),6是(

),1是(

)。

2、在□÷7中,如果有余数,余数最大是(

),最小是(

)。

3、49里面最多有(

)个9,余数是(

)。

4、在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

)要比(

)小。

5、在一个余数是8的除法算式中,除数最小是(

)。

6、8的5倍里最多有(

)个9。

7、□里最大能填几?

□4<37

8□<70

54>8□

□6<39

9□<65

8、在有余数的除法中,被除数=(

)。

9、□÷8=5 △,当△最大时,□应该是(

)。

10、19根小棒可以摆(

)个正方形,还剩(

)根。

二、判断:(对的在括号里面画“○”,错的画“●”)

1、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不能比除数大。

(

)

2、49除以8,商5余9。

(

)

3、48÷7和60÷9的商相同,余数也相同。

(

)

4、妈妈将一些糖果平均分给8个小朋友,每人分到9块,还剩9块。(

)

5、一只35元的玩具熊可以换7辆8元的小汽车。

(

)

五、列式计算:

1、被除数是57,除数是7,商几余几?

2、39里面有几个6,还余几?

3、除数是9,被除数是62,商是几?余数是几?

六、开放题:

(

)÷9=8(

)

要使余数最小,被除数是(

)。算式:﹍﹍﹍﹍﹍﹍﹍﹍﹍﹍

要使余数最大,被除数是(

)。算式:﹍﹍﹍﹍﹍﹍﹍﹍﹍﹍

七、找规律

A、

2、

4、(

)、

8、(

)、(

)、

14、16 B、

1、

5、

9、

13、(

)、(

)、25

48>5□

C、

1、

4、

7、(

)、(

)、

16、(

)

D、用 36米长的绳子,做8条彩带,每条长(

)米。剩(

)米。

八、用数学:

1、曾老师在布置教室,把36条彩带挂在教室,每几条一组?可供选择的方案如下所示:

(1)每3条一组

(2)每4条一组

(3)每5条一组

(4)每6条一组

(5)每7条一组

(6)每8条一组 (7)每9条一组

正好分完的方案:______还有剩余的方案:_______

你还知道的正好分完方案有:_______。

2、食堂买来40袋面粉。如果每天吃6袋,可以吃几天?还剩几袋?如果每天吃7袋呢?

3、小刚买来20条金鱼,送给小明4条,剩下多少条金鱼?小刚把剩下的平均放在3个鱼缸,每个鱼缸放多少条金鱼?还剩多少条?

4、一本书共86页,小丽看了30页,剩余的每天看7页,还需要看几天?

5、__________,平均分给6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几张,还剩几张?(补充条件,并解答出来)

6、有32本书,最少拿出几本后就可以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

有余数的除法练习

(二)

1.直接写出得数。

78=

34÷7=

74÷9=

48÷6=

23÷3=

17÷6=

54÷9=

19÷2=

24÷5=

63÷7=

82÷9=

77÷8=

2.填空。

(1)(

)8=56

(

)÷7=7

36÷5=(

)(

)

3(

)=24

81÷(

)=9

40÷9=(

)(

)

61÷(

)=85

25÷5=45÷(

)

(2)在除法中,余数应比除数(

)。 一个数除以4,商是9,余数可能是(

)。

3.列式计算。

(1)把34平均分成7份,每份是多少?还余几?

(2)73除以8,商是几余几?

(3)9除一个数,商是4,余数是3,这个数是几?

(4)63是7几倍?

4.应用题。

(1)姐姐买来一束花,有11枝,每5枝插入一个花瓶里,可插几瓶?还剩几枝?

(2)妈妈买了21米花布,每4米做一个窗帘,可做几个窗帘?余几米布?

(3)老师将15个香蕉平均分给4个同学,每人分几个?还剩几个?

二年级除法竖式练习题范文

二年级除法竖式练习题范文第1篇(二)》教案课件 教材分析表内除法(二)是在学习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继续学习用7~9的乘法口诀求...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