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年级上册期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初二年级上册期中物理知识点总结(精选4篇)
初二年级上册期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第1篇
一、长度
任何测量都需要单位,长度的单位有千米(km)、米(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等。其中米是基本单位,注意各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长度测量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拿到一把刻度尺首先要观察零刻度线、分度值及测量范围。
二、时间
时间主单位是秒(s),时间的单位还有分(min)、小时(h)测试时间的工具有手表、机械停表等。
三、使用刻度尺的方法
要观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在哪里,是否磨损),量程(测量范围)和分度值(两条相邻的最小刻度线间的距离,它决定着刻度尺的准确程度)。
刻度尺要放正,使刻度线紧贴被测物体。
读数时,视线与尺面垂直。
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记录时,结果应包括读数和单位两部分。
初二年级上册期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第2篇
中考试复习
查字典物理网初中频道为您整理了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知识点总结:初二上册物理期中考试复习,希望帮助您提供多想法。和小编一起期待学期的学习吧,加油哦!
1、声音的发生:
(1)、物体的振动产生声。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发声体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
声音的传播:
(1)、声音以气体、液体、固体作介质,通过声波形式传播
(2)、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3)、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在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最慢(4)、声速跟介质种类、介质温度有关。声音在15℃空气中传播速度340m/s
音从产生到引起听觉三个阶段
发声体 介质 耳朵
(振动发声)(声音在介质中以声波形式传播)(接收到声波引起听觉)
声音特性
(1)、音调:声音高低叫音调
音调高低取决于发声体振动频率。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2)、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响度。
响度大小与发声体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3)、音色:音色决定于发声体本身。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音色不同。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1)、噪声: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
(2)、噪声影响人们的工作效率和身体健康
(3)、噪声的控制:A、在声源处减弱 B、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C、在人耳处减弱
声的利用:
(1)、声能传递信息
(2)、声波传递能量
声能传递信息:远处隆隆的雷声预示着可能下大雨;用声呐可以帮渔民获得水中鱼群的信息;蝙蝠是利用回声定位来确定位置和距离、水手能通过号角的回声判断悬崖的距离;医生通过听诊器了解前一段时间病人心、肺的状况;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从异常的声音中发现松动的螺栓;“B“超探 病声波传递能量:用超声波清除眼镜片上的垢迹、清洗精细的机械、、;医生用超声波为病人除去体内的结石回声声音
(1)、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形成回声
(2)、听到回声的条件: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人耳才能把原声和回声区分开
(3)、回声利用:加强原声、测距离
初二上册地理期中复习知识点总结 第3篇
1、从大洲大洋位置看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2、从纬度位置看,大部分位于属于中纬度地区,属于北温带,南部少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
3、国陆地领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
4、国陆上国界线长达20000多千米,相邻的国家有15个。
5、国大陆海岸线长18000多千米,与 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分别是日本、韩国、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
6、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7、全国的行政区域,基本分为省、县、乡三级。
8、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域,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9、人口特点是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速度大。
10、为了使人口数量的增长,同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条件相适应,政府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11、人口分布不均匀,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大,特别是东南沿海更大,西部地区人口密度小。
12、国人口最多的河南省,面积最大的新疆省。
13、各民族中,汉族人口最多,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
14、汉族的分布遍布全国各地,以东部和中部最为集中,少数民族的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东北地区。15 各民放分布具有大杂聚,小聚居的特点。
16、国西部地形多以山地、高原、盆地为主,东部则以平原和丘陵为主,地势的特征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17、第一阶梯青藏高原雄居西南,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号称世界屋脊。
18、一、二阶梯的分界线是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二、三阶梯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19、四大高原是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大盆地四川盆地、柴达木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三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20、黄土高原的特征——沟壑纵横,内蒙古高原的特征——地面平坦,青藏高原的特征——冰川广布,云贵高原的特征——地面崎岖。
21、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是崩塌、滑坡、泥石流。
22、山区包括山地、崎岖的高原和丘陵,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2/3。
23、冬季,国南北气温差别很大,夏季,大多数地方普遍高温。24、1月0℃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分布。
25、冬季最冷的地方是黑龙江漠河,夏季最热的地方是新疆吐鲁番。
26、号称 国“三大火炉”的是重庆、武汉、南京。
27、国从北到南划分为5个温度带是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还有一个地高天寒、面积广大的高原气候区。
28、国年降水量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29、国降水最多的地方是台湾的火烧寮,降水最少的地方是吐鲁番盆地的托克逊。
30、干湿地区的划分是依据气候的干湿程度,四个干湿润是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
31、国南北温差大的主要原因是纬度位置、冬季风。
初二年级上册期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第4篇
语文期中考试
1、萨特(1905-1980),法国哲学家,作家,评论家,著有哲学著作《存在于虚无》等。
2、凄风。苦雨。天昏。地暗。(渲染氛围,无限悲哀)
3、悲哀:残酷的历史使人悲哀
4、美丽:人民不忘历史,成千上万的人来纪念死者
5、真实:眼前所见一切
6、荒缪:47年前纳粹认为种族有优劣之分,已优等民族自居,要消灭劣等民族。
7、迪桑卡的诗(对德国法西斯暴行的最深刻的控诉)
8、明赫白:真诚的忏悔
9、日本人:自私的狡辩
初二年级上册期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