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溴特罗范文
氨溴特罗范文(精选8篇)
氨溴特罗 第1篇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材料
本次研究选取我院自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拾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共280例, 纳入本次研究患儿均符合毛细支气管炎诊断标准[1], 并排除结核, 先心病, 呼吸道异物堵塞可能。临床症状表现为咳嗽, 咳黏稠痰, 喘憋, 双肺可闻及哮鸣音等。将以上患儿随机均分为两组, 其中治疗组140例, 男81例, 女59例, 平均年龄 (13.5±5.0) 个月, 平均发病时间为 (28.4±3.2) h, 对照组140例, 男83例, 女57例, 平均年龄 (14.2±4.6) 个月, 平均发病时间为 (29.5±2.8) h, 两组患儿在性别, 年龄, 发病时间等一般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儿入院后均给予吸氧, 止咳, 平喘, 雾化, 翻身拍背, 抗感染等治疗, 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氨溴特罗口服液 (北京韩美药品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40317) , 每日2次口服, 每次用药量根据患儿年龄调整:年龄<8个月:2.5mL/次, 年龄8个月~1岁:5.0mL/次;年龄2~3岁:7.5mL/次, 年龄4~5岁:10.0mL/次;年龄≥6岁:15.0mL/次, 两组患儿均治疗7d, 治疗期间观察患儿临床症状 (咳嗽, 咳痰, 喘息, 双肺哮鸣音) 改变情况,
1.4 疗效评价指标
根据患儿临床症状改变情况采用如下标准评价疗效:显效:治疗结束时, 患儿咳嗽咳痰症状消失;喘息好转或消失, 双肺无哮鸣音;有效:治疗结束时, 患儿咳嗽咳痰症状明显好转, 痰量明显下降, 喘息症状缓解, 双肺哮鸣音减轻;无效;治疗结束时, 患儿临床症状及体征无好转或加重, 统计两组患儿中显效, 有效, 无效例数, 计算治疗有效率。治疗有效率= (显效+有效) /本组患儿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检验水准设定为0.05, 当P<0.05说明有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治疗7d后疗效对比
两组患儿治疗7d后对比疗效可见, 治疗组显效81例, 有效49例, 无效10例, 治疗有效率为92.86%, 对照组中显效, 有效, 无效分别为52例, 58例, 30例, 治疗有效率为78, 57%, 治疗组治疗有效率远高于对照组 (P<0.01) , 具体见表1。
3 讨论
由于小儿呼吸道发育尚未完全, 抵抗力相对较弱, 容易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导致毛细支气管炎, 发病时, 患儿气道管壁水肿, 纤毛清除异物能力下降, 肺部弹力纤维尚未发育完全, 导致呼吸道分泌大量黏液无法被及时排出形成痰栓, 增加呼吸道阻力, 表现为喘憋, 气急等症状, 严重者可出现低氧血症[2]。因此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除了抗病毒治疗外, 还须重视及时解除呼吸道阻塞及平滑肌痉挛, 保持气流畅通, 才能有效缓解症状。氨溴特罗口服液为复方制剂, 组分中每毫升含盐酸氨溴索1.5mg, 盐酸克伦特罗1μg。盐酸氨溴索的作用机制为: (1) 通过促进呼吸道黏膜上浆液腺分泌增多, 从而降低黏液腺黏液分泌量。 (2) 破坏痰液中黏蛋白纤维, 使痰液黏度降低, 同时具有活化纤毛功能, 促进纤毛运动, 从而增加排痰量。 (3) 抑制炎症介质释放, 减轻炎症反应, 解除气道平滑肌痉挛状态, 改善患儿通气[3]。盐酸克伦特罗属于选择性β2受体激动剂, 作用于气道β2受体, 使气道平滑肌松弛, 协同氨溴索增强抑制炎症反应及过敏反应, 减轻气道水肿[4]。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 采用氨溴特罗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疗效明显, 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 (92.86%) 明显高于对照组 (78.57%) (P<0.01) , 证明采用氨溴特罗能够有效缓解患儿毛细支气管炎发作时咳嗽咳痰症状, 解除喘憋状态, 恢复正常通气。
综上所述, 在治疗患儿毛细支气管炎时加用氨溴特罗能够有效缓解临床症状, 联合抗病毒治疗取得良好治疗效果,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摘要:目的 探讨氨溴特罗在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将我院收治280例确诊为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吸氧, 平喘, 抗感染抗病毒治疗等常规治疗, 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氨溴特罗口服液, 两组患儿均治疗7d后评价疗效区别。结果 治疗组显效81例, 有效49例, 无效10例, 治疗有效率为92.86%, 对照组中显效, 有效, 无效分别为52例, 58例, 30例, 治疗有效率为78.57%, 治疗组治疗有效率远高于对照组 (P<0.01) 。结论 在治疗患儿毛细支气管炎时加用氨溴特罗能够有效缓解临床症状, 联合抗病毒治疗取得良好治疗效果,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毛细支气管炎,氨溴特罗,疗效
参考文献
[1]胡亚美, 江载芳, 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1199.
[2]龚佳亮.氨溴特罗对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 2012, 10 (1) :73-74.
[3]余嘉璐, 邓力, 刘影, 等.氨溴特罗口服液改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气道功能疗效研究[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11, 26 (4) :301-303.
氨溴特罗 第2篇
【关键词】小儿肺炎;盐酸氨溴索;盐酸丙卡特罗
【中图分类号】R572.2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5)01-0283-01
小儿肺炎是现代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儿科疾病,大部分患儿是由于多种病原体而造成的,该疾病主要临床症状就是发热、咳嗽、咳痰以及气喘与肺部湿啰音,对患儿生命健康有着十分严重影响,严重时可能会造成患儿死亡。因此,在临床上选择一种有效方法对该疾病进行治疗有着重要作用及意义。本文选择2012年4月—2014年6月期间曾在我院儿科接受治疗的肺炎患儿126例,分别以常规方法与盐酸氨溴索结合盐酸丙卡特罗对其进行治疗,现将其研究情况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与方法
资料来源于2012年4月—2014年6月期间曾在我院儿科接受治疗的126例肺炎患儿。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将这些患儿分为两组,分别选择观察组与对照组对两组患儿进行表示。观察组中患儿总数量为53例,其中共有男性患儿30例,女性患儿为23例,患儿年龄最大者为8岁,年龄最小者为6个月,其年龄大小平均数为4.5±1.5岁;对照组中患儿例数为53例,在这些患儿中共有28例男性患儿,另外25例为女性患儿,其中最大年龄者为7岁,最小年龄患儿为5个月,其年龄平均大小为4.4±1.2岁。两组患儿家长均在自愿原则下接受本次治疗,并且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本次研究中所选择两组患儿在年龄以及性别等方面所存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对照组中患儿以常规方法对其进行治疗,即给予患者青霉素钠与氨苄西林对其行静脉滴注,其剂量分别为每天20—40万U/kg与50—100mg/kg,从而对其行抗感染治疗,同时给予患儿止咳颗粒与维生素C以及复合维生素B使其口服,若患儿体温在39℃以上,则应以酒精擦拭或者对其行冰敷处理,利用氨茶碱能够有效防止患儿发生支气管痉。观察组中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以盐酸氨溴索联合盐酸丙卡特罗进行治疗,药物剂量根据患儿年龄确定,盐酸氨溴索每天服用3次,每隔8h使其空腹状态下口服,6个月—1岁患儿每次服用10mg,2—4岁患儿每次服用15mg,5岁以上患儿每次服用30mg;盐酸丙卡特罗每天服用2次间隔12h服用,6岁以下患儿每次服用12.5ug,6岁以上患儿每次服用25ug[1-2]。
1.3疗效判定标准
在经过3d治疗之后,患儿体温恢复至正常,其咳嗽、咳痰以及气促症状得到显著缓解,对其行肺部听诊显示不存在干湿啰音,则表示为显效;在经过5d治疗之后,患儿体温可恢复至正常水平,咳痰、咳嗽与气促症状减轻较明显,对其行肺部听诊,显示湿啰音得到一定缓解,则表示为有效;在经过治疗之后,患儿咳嗽、咳痰以及气促症状未得到改善,甚至出现加重现象,对其行肺部听诊,显示湿啰音无减轻,甚至加重,则表示为无效[3-4]。
1.4统计学分析
选择统计学软件SPSS18.0统计分析患者临床有效率以及症状消失时间与不良反应,对症状消失时间选择X±s进行检验,以%对患儿临床治疗有效率进行表示,对于结果中计量数据与计数资料分别行t检验及χ2检验,在本文研究过程中以P<0.05表示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观察两组患儿治疗效果
通过对患者进行临床治疗,观察组中有效患儿共58例,对照组中患儿有效人数为45例,两组患儿之间所存在差异较明显,两者之间比较情况具体如下表:
组别例数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观察组634018592.1對照组6330151871.4P <0.052.2观察两组患儿症状消失时间
在治疗完成之后,对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进行观察,观察组中患儿消失时间平均为4.8±1.6d,对照组中患儿消失时间平均为6.8±1.2d,两组患儿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存在。
2.3观察两组患儿不良反应
在经过治疗之后,观察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在治疗过程中以及治疗结束后,两组患儿均为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3讨论
小儿肺炎在临床上为常见的一种儿科疾病,对于小儿而言,其呼吸道管腔比较狭窄,并且呼吸道黏膜比较柔嫩,血管较丰富,纤毛的运动功能比较差,其支气管平滑肌比较薄并且比较小,另外咳嗽反应比较低,一旦呼吸道有感染发生,很容易造成分泌物黏稠且增多,导致气道出现阻塞,不易咳出痰液,从而严重影响通气功能。小儿肺炎多是因为多种病原体而导致的,呼吸道受到刺激之后,引起黏膜发生充血肿胀,进而引起气道阻力以及分泌物增加,咳嗽、喘息以及气喘症状加重。因此,在对小儿肺炎治疗方面,应选择祛痰效用方法,将呼吸道内分泌物有效清除,抑制气管痉挛,从而使气道通气能力得到改善,进而对小儿肺炎进行有效治疗。盐酸氨溴索能够使支气管腺体增强黏液分泌功能,从而使痰液稀释,使痰液黏稠性有效降低,另外,该药物能够使肺表面增强活性物质生成以及分泌功能,使气道阻力以及黏液黏附力有效降低,从而顺利排出痰液。盐酸丙卡特罗为强效β2受体兴奋剂,能够使支气管得到有效扩张,疗效比较强,具有较强抗过敏功能,且具有较长作用时间[5-6]。由本文研究结果可知,观察组中有效患儿共58例,对照组中患儿有效人数为45例;观察组中患儿消失时间平均为4.8±1.6d,对照组中患儿消失时间平均为6.8±1.2d。因此,本文选择盐酸氨溴索联合盐酸丙卡特罗对小儿肺炎进行治疗能够得到理想效果。
综上所述,选择盐酸氨溴索结合盐酸丙卡特罗对小儿肺炎进行临床治疗能够取得较理想效果,能够得到较高有效率,使患儿临床症状尽快改善,减轻患儿痛苦,提高其生命治疗,并且无不良反应,安全性比较高。
参考文献
[1]王立平.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治疗小儿肺炎临床疗效观察[J].海峡药学,2012,6(25):234-235.
[2]朱本辉,黄斌,王丽梅.盐酸氨溴索加盐酸丙卡特罗治疗小儿肺炎疗效观察[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2,11(33):9-11.
[3]李永兵.盐酸氨溴索加盐酸丙卡特罗开展小儿肺炎治疗的疗效分析[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2,11(18):581-582.
[4]仇丽华,厉娜.盐酸氨溴索加盐酸丙卡特罗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5(20):1061-1062.
[5]陈蓉蓉.盐酸丙卡特罗(美普清)对于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疗效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23(26):69-70.
氨溴特罗 第3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3月至2010年9月在我科治疗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94例, 均符合毛细支气管炎的诊断标准[2]。全部病例均有咳嗽、咳痰、喘憋、肺部哮鸣音及湿啰音, 排除严重呼吸困难的病例。其中男49例, 女45例, 就诊时病程1~5d, 年龄1~18个月, 其中≤6个月49例, 6~18个月45例。94例患儿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2组, 2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2组一般资料比较, 见表1。
1.2 治疗方法
2组患儿均给予抗感染、化痰止咳、解痉平喘、吸痰、免疫调节、镇静、雾化、翻身拍背等常规治疗, 严重喘憋的患儿加用糖皮质激素琥珀酸氢化可的松5~10mg/ (kg·d) , 静滴, 连用3d, 治疗组在以上治疗基础上加用氨溴特罗口服液治疗 (易坦静, 北京韩美药品有限公司生产) , 未满8个月, 体重4~8kg, 2.5mL/次, 8个月~1岁, 体重8~12kg, 5mL/次, 2~3岁, 体重12~16kg, 7.5mL/次, 4~5岁, 体重16~22kg, l0mL/次, 6~12岁, 体重22~35kg, 15mL/次, 2次/d。疗程均为7d。观察比较, 2组疗效及2组患儿治疗前后在喘憋、咳嗽、肺部哮鸣音及湿啰音等症状、体征变化情况及住院时间、不良反应等。
1.3 疗效判断标准[3]
显效:治疗7d咳嗽喘憋明显减轻, 呼吸平稳, 肺部哮鸣音和湿啰音减少或消失, 肺部阳性体征消失;好转:治疗7d咳嗽喘憋减轻, 气促较前缓解, 肺部哮鸣音及湿啰音减少;无效:治疗7d咳嗽喘憋无好转, 肺部仍可闻及大量的哮鸣音及湿啰音, 肺部体征无变化。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统计软件, 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2组疗效
治疗组总有效率95.74%, 对照组总有效率76.59% (表2) 。
2组患儿治疗效果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5.74%, 对照组总有效率76.59%高, 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2 治疗组的主要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表3)
2.3 不良反应
治疗组1例出现皮疹, 2例出现双手轻微震颤, 均未经过处理, 停药后消失。
3 讨论
毛细支气管炎是由多种致病原感染引起的急性毛细支气管炎症, 以喘憋、三凹征和喘鸣为主要临床特点。病因主要由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 副流感病毒、某些腺病毒及肺炎支原体也可引起本病。其病理改变为毛细支气管上皮细胞坏死和周围淋巴细胞浸润、黏膜下充血、水肿和腺体增生、黏液分泌增多。毛细支气管腔狭窄甚至堵塞, 导致肺气肿和肺不张, 出现通气和换气功能障碍[4]。由于小儿呼吸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 气管、支气管管腔狭窄, 黏液分泌少, 纤毛运动差。肺弹力组织发育差, 血管丰富, 易于充血, 间质发育旺盛, 肺泡数少, 肺含气量少, 易被黏液所阻塞等[5], 因此, 有效地清除气道分泌物、缓解气管平滑肌痉挛、保持呼吸道通畅是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重要环节。氨溴特罗口服液是盐酸氨溴索和盐酸克仑特罗的复合制剂。其中盐酸氨溴索为粘液溶解剂, 可使痰液稀释并增加呼吸道纤毛的摆动, 利于痰液排出[6], 在与抗生素合用时, 氨溴索可增加抗生素在组织中的浓度[7], 有利于抗感染缩短病程, 降低抗生素的用药时间。而盐酸克仑特罗是天然儿茶酚胺类的合成衍生物, 为选择性很强的β受体激动剂, 对支气管平滑肌β2一受体有较高的选择性激动作用, 能有效地解除支气管痉挛, 其作用为舒喘灵的100倍, 其特点是起效快, 维持时间长毒副反应轻[8]。2种药联合产生解痉的协同作用[9]。本文应用氨溴特罗口服液辅助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取得较好疗效, 此外氨溴特罗口服液为草莓口味易于被患儿接受、1d服用2次, 方便、患儿依从性好、无明显不良反应,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摘要:目的 观察氨溴特罗口服液辅助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4例毛细支气管炎的患儿随机分为2组, 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7例。2组患儿均给予抗感染、化痰止咳、解痉平喘、吸痰、免疫调节、镇静、雾化、翻身拍背等常规治疗, 治疗组加用氨溴特罗口服液, 观察比较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的变化。结果 2组患儿治疗效果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5.74%, 对照组总有效率76.59%, 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组在喘憋、咳嗽、肺部哮鸣音、及湿啰音等的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等方面均短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氨溴特罗口服液辅助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安全、有效。
关键词:氨溴特罗口服液,毛细支气管炎
参考文献
[1]王茂贵, 王宝西.现代儿科诊断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6:114.
[2]胡亚美, 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1199
[3]孙传兴.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M].第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2:259.
[4]杨锡强, 易著文.儿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308~309.
[5]胡亚美, 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2:1174~1206.
[6]曹玲.婴幼儿病毒相关性喘息的治疗[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06, 21 (4) :248.
[7]姚坚, 张建辉, 李凯述.国产氨溴索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疗效观察[J].临床肺科杂志, 2007, 12 (1) :17~18.
[8]龙火昆.临床药物手册[M].北京:金盾出版社, 1996:591~592.
氨溴特罗 第4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诊断标准[1]及病例分组
本文72例均为2005年10月至2006年4月期间住院病例。临床诊断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定《中药新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有关诊断标准。
治疗组36例, 男性17例, 女性19例。年龄最大80岁, 最小19岁, 平均46岁, 病程最长26年, 最短3年, 平均12年。对照组36例, 男性18例, 女性18例, 最大76岁, 最小18岁, 平均47岁, 病程最长25年, 最短3年, 平均12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及病情大体相似。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给予易坦净15~20m L, 2次/d, 痰极难咳出者服3次。对照组给予复方甘草片, 每次3片, 3次/d, 急支糖浆 (四川太极) 每次10m L, 3次/d。两组均给予对症处理及应用抗生素。
1.3 疗效标准
治愈:咳嗽、咳痰、喘息完全消失。显效:咳痰、咳嗽、喘息由 (+++) 转 (+) 或由 (++) 转 (–) 。有效:咳痰、咳嗽、喘息症状由 (+++) 转 (++) 或由 (++) 转 (+) 。无效:咳嗽、咳痰、喘息症状无减轻或加重。
2 结果
疗效见表1。
3 讨论
从表1中可以看出易坦净临床治愈, 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祛痰、平喘的作用也高于对照组。
慢性支气管炎病理改变就是气道上皮细胞的纤毛发生粘连、倒伏、脱失, 甚至变性、坏死, 严重时气管周围纤维组织增生, 造成管腔僵硬, 引起气道狭窄, 阻力增加。临床表现为咳嗽、咳痰、喘息、气道黏液增加。由于纤毛脱失, 纤毛运动降低, 黏液不能随纤毛运动排出, 造成痰的积聚。
易坦净是氨溴索和克仑特罗组成的方剂, 氨溴索为黏液溶解剂, 能增加呼吸道黏膜浆液腺的分泌, 减少黏液腺分泌, 降低痰液黏度, 促进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分泌, 增加支气管纤毛运动, 使痰液容易咳出。克仑特罗为选择性β受体激动剂, 有松弛支气管平滑肌, 减轻喘息、增强纤毛运动、溶解黏痰、促进痰液排出。从而减少咳嗽、咳痰。对慢性支气管炎治疗作用明显。笔者认为本组资料中治疗组明显好于对照组, 也就证明了易坦净在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中的优越性。
摘要:目的探讨氨溴特罗口服液 (易坦净) 对慢性支气管炎疗效。方法72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 36例对照组采用复方甘草片、急支糖浆。36例治疗组采用氨溴特罗口服液。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4%, 显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氨溴特罗口服液对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有显著疗效。
关键词:慢性支气管炎,氨溴特罗口服液 (易坦净)
参考文献
氨溴特罗 第5篇
关键词:氨溴特罗口服液,儿童哮喘,盐酸氨溴索糖浆
支气管哮喘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 男孩多于女孩, 由于气道的反应性过度增高, 支气管黏膜水肿, 分泌物多且黏稠, 管壁平滑肌收缩, 致使气道发生可逆性痉挛和狭窄, 导致喘息、胸闷、气促、咳嗽反复发作。在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期, 给予氨溴特罗口服液辅助治疗, 可使症状明显缓解, 而且该药适用于儿童, 口味好, 容易为儿童接受, 服药依从性好, 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适用于大部分具有特异性体质的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患儿。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10月~2009年11月我科收治的111例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患儿, 均符合儿童哮喘诊断标准[1]。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 其中, 男36例, 女24例, 1~5岁者32例, 6~14岁者28例。对照组51例, 其中, 男27例, 女24例, 1~5岁者25例, 6~14岁者26例。两组患儿均有咳嗽、喘息、胸闷等症状, 其中治疗组发热12例, 对照组发热9例。肺部听诊有大量哮鸣音及不同程度湿啰音。X线胸片显示不同程度肺气肿。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病程、症状及体征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1.2 方法
两组均常规抗感染、解痉、β2受体激动剂及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泵吸入, 治疗组给予氨溴特罗口服液, 口服, 12岁以下患儿每次2.5~15 ml, 2次/d。12岁以上儿童每次20 ml, 2次/d;症状明显好转后可减至每次10 ml, 2~3次/d;对严重呼吸困难患者, 最初2~3 d, 口服, 每次20 ml, 3次/d。疗程为7 d。对照组给予盐酸氨溴索糖浆, 口服, 0~2岁患儿每次2.5 ml, 2次/d (相当于每天口服盐酸氨溴索15 mg) ;2~5岁患儿每次2.5 ml, 3次/d (相当于每天口服盐酸氨溴索22.5 mg) ;6~12岁儿童每次5 ml, 2~3次/d (相当于每天口服盐酸氨溴索30~45 mg) ;12岁以上儿童最初2~3 d, 每次口服10 ml, 3次/d (相当于每天口服盐酸氨溴索90 mg) 。然后, 每次口服10 ml, 2次/d (相当于每天口服盐酸氨溴索60 mg) 。疗程为7 d。
1.3 疗效判断标准
完全缓解:7 d内体温恢复正常、咳嗽、闷喘及肺部干湿性啰音消失, X线胸片恢复正常。有效:7 d内体温恢复正常、咳嗽、闷喘及肺部干湿性啰音及胸片好转。无效:7 d内症状、体征均无好转, 甚至加重, 胸片显示肺气肿加重。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资料均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见表1。
与对照组比较, χ2=16.49, Ρ<0.01
3 讨论
近年来我国儿童哮喘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支气管哮喘是气道最常见的慢性非特异炎症性疾患, 可在婴幼儿起病, 并以儿童多发[2]。通过支气管黏膜活检研究儿童哮喘的气道病理和某些发生机制在国内尚未报道, 周春菊等[3]对哮喘患儿的支气管黏膜进行病理观察, 发现哮喘患儿气道浸润的炎症细胞主要是淋巴细胞浸润而非嗜酸性粒细胞, 哮喘患儿存在基底膜增厚, 支气管上皮细胞脱落, 细胞凋亡增加。郭海英等[4]通过病理观察发现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特别是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呼吸道慢性炎性反应性疾病。这种慢性炎症导致气道反应性的增加, 通常出现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 并引起反复发作性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 常在夜间和 (或) 清晨发作、加剧, 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缓解。哮喘治疗包括吸入性糖皮质激素 (ICS) 、长效β2受体激动剂 (LABA) 、ICS加LABA联合疗法、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抗胆碱药及茶碱等。在哮喘急性发作期, 除常规抗感染、解痉、吸入β2受体激动剂及布地奈德混悬液外, 给予氨溴特罗口服液可明显提高疗效, 缩短疗程。氨溴特罗为盐酸氨溴索和盐酸克伦特罗组成的复方制剂。其中盐酸氨溴索为黏液溶解剂, 能增加呼吸道黏膜浆液腺分泌, 降低痰液黏稠度, 促进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分泌, 增加支气管纤毛运动, 使痰液易于排出[5];与抗生素合用可增加抗生素在肺组织的浓度, 增强抗生素在组织的杀菌能力[6]。盐酸克仑特罗为选择性极强的β2受体激动剂, 可持续松弛支气管平滑肌, 缓解气道狭窄, 增加纤毛运动, 溶解黏液, 促进痰液咯出, 祛痰效果良好。尤其能解除支气管平滑肌痉挛, 有效缓解气喘。两种成分在药代动力学上无相互影响, 在药效学上可相互协同。本资料显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氨溴特罗, 治疗组临床控制率、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治疗组患儿咳嗽、喘息、肺部啰音等症状体征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氨溴特罗辅助治疗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疗效显著, 不良反应轻, 且口感好, 易于患儿接受,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陈育智.儿童哮喘的定义及诊断[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07, 22 (9) :643.
[2]曹力, 卢竟, 钱渊, 等.6岁以下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学及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04, 19 (9) :528-531.
[3]周春菊, 赵顺英, 王琳, 等.哮喘患儿气道炎症重塑表现和上皮细胞的凋亡[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07, 22 (8) :62l-624.
[4]郭海英, 陈钦, 周新.咳嗽变异性哮喘33例临床分析[J].新乡医学院学报, 2006, 23 (1) :88-89.
[5]陈新谦, 金有豫, 汤光.新编药物学[M].1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394.
氨溴特罗 第6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与分组
选择具有典型喘息症状的患儿1 4 2例, 均排除支气管异物、结核感染、先天性心脏病、胃食管反流等引起的喘息。142例分为治疗组84例和对照组58例。治疗组男46例, 女38例;喘息性支气管炎35例 (41.7%) , 喘憋性肺炎31例 (36.9%) , 婴幼儿哮喘18例 (21.4%) 。年龄≤6个月15例 (17.9%) , ~1岁2 8例 (3 3.3%) , ~2岁3 2例 (3 8.1%) , ~3岁9例 (10.7%) 。发病到就诊时间2小时至4.5天。对照组男33例, 女25例;喘息性支气管炎30例 (51.7%) , 喘憋性肺炎18例 (31.0%) , 婴幼儿哮喘10例 (17.2%) 。年龄≤6个月10例 (17.2%) , ~1岁18例 (31.0%) , ~2岁22例 (37.9%) , ~3岁8例 (13.8%) 。发病到就诊时间2小时至4.5天。两组年龄、性别、疾病类型、就诊时间大体相似。
1.2 治疗
所有患儿均采用综合治疗, 如控制感染、纠酸、补液、镇静、治疗并发症等。治疗组加用氨溴特罗口服液 (易坦静, 北京韩美药业生产) , 根据体重服用 (4~8kg2.5 m l/次, 8~1 2 k g 5.0 m l/次, 1 2~1 6 k g 7.5 m l/次, 1 6~2 2 k g 1 0.0 ml/次) , 2次/d。对照组加用盐酸氨溴索口服糖浆, 5~10ml/次, 1~2次/d, 并加用特布他林 (2.5 m g/片) 口服, 1~2岁1/4~1/3片, 3~5岁1/3~2/3片, 3次/d。观察两组用药后咳嗽、喘息、痰鸣、肺部哮鸣音或湿啰音改善情况、缓解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3 疗效标准判定
显效:用药2 d内咳嗽、喘息明显减轻, 痰鸣消失, 肺内哮鸣音消失或偶闻, 可以平卧;有效:用药5d内咳嗽、喘息减轻, 痰鸣减少, 肺内哮鸣音及啰音减少;无效: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显效加有效合计为总有效。
2 结果
2.1 两组主要症状体征消失时间
见表1。由表1可见, 治疗组气喘、肺部湿啰音及哮鸣音、咳嗽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总体上, 治疗组的疗程短于对照组。
2.2 两组疗效比较
见表2。由表2可以看出, 治疗组的显效率略高于对照组,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45, P>0.0 5) ;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5.6 1, P<0.0 5) 。总体上, 治疗组疗效好于对照组。
3 讨论
喘息性支气管炎、喘憋性肺炎、婴幼儿哮喘是婴幼儿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 多由病毒感染引起[1], 急性发作常因炎性细胞浸润、支气管平滑肌痉挛、支气管内黏膜水肿、过度黏液分泌及坏死脱落细胞而致痰、喘、咳, 又加上此年龄段毛细支气管正处于发育之中, 管腔狭窄, 易致管腔堵塞, 从而出现喘憋、肺部广泛哮鸣音, 以及呼吸困难, 因此及时采取对症治疗尤为重要。
氨溴特罗口服液是盐酸氨溴索和盐酸克仑特罗的复合制剂, 其中盐酸克仑特罗是天然儿茶酚胺类的合成衍生物, 为选择性很强的β2受体激动药, 对支气管平滑肌β2受体有较高的选择性激动作用, 能有效解除支气管痉挛。其扩张支气管作用为沙丁胺醇的100倍, 平喘作用较特布他林强165倍, 对支气管可显著增强其纤毛运动和促进痰液排出, 从而有助于提高平喘效果。其特点为起效快、作用时间长、毒副反应轻[2]。盐酸氨溴索是一种较新的黏液溶解药, 为溴己新的活性代谢产物, 能促进肺泡活性物质的分泌及气道液体分泌, 促进痰液溶解, 降低痰黏度, 同时还能增强支气管黏膜纤毛运动, 促进痰液排出, 改善通气和呼吸困难, 其祛痰作用明显优于溴己新, 且不良反应少, 耐受性好。两种药物具有各自的作用外还具有协同作用, 可明显增强克仑特罗对支气管的解痉作用[3]。
本研究表明, 该药较常用的氨溴索口服糖浆与特布他林联用比较, 可缩短疗程, 提高疗效, 同时该口服液具有口感好、使用方便的特点, 适合婴幼儿喘息性疾病的治疗。
参考文献
[1]李丽.氧气驱入舒喘灵治疗婴幼儿喘息性疾病116例疗效观察[J].中国临床医生, 1999, 27 (9) :37.
[2]周自永, 王世祥.新编常用药物手册[M].第3版.北京:金盾出版社, 1998:330.
氨溴特罗 第7篇
关键词:氨溴特罗口服液,喘息性疾病,儿童
小儿喘息性疾病包括毛细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和喘息性肺炎, 是儿科常见、多发、危急重症疾病之一, 笔者观察了易坦静辅助治疗小儿喘息性疾病100例的疗效,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6年4月至2009年4月在张家界市永定区妇幼保健院儿科住院患者中按照诊断标准[1], 随机抽取喘息性疾病200例, 男115例, 女85例, 1个月~1岁75例, ~2岁67例, ~3岁32例, ~5岁26例, 其中毛细支气管炎75例, 支气管哮喘57例, 喘息性肺炎68例, 全部病例按1∶1随机分为治疗组100例, 对照组100例, 两组患儿年龄、性别、病情等分布经统计学处理, 均无显著性差异 (P均>0.05) 。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按小儿喘息性疾病常规治疗, 对有合病症者及时相应处理.治疗组加用氨溴特罗口服液 (易坦静, 北京韩美药品有限公司生产) :未满8个月 (4~8kg) 2.5m Ll/次, 2次/d;8个月~1岁 (8~12kg) 5.0m L/次, 2次/d;2~3岁 (12~16kg) 7.5 m L/次, 2次/d;4~5岁 (16~22kg) 10m L/次, 2次/d, 连用7d。
1.3 观察项目与指标
按症状、体征, 在长100mm的可视分析标尺 (VAS) [2]上记录对“咳嗽”、“气喘”、“痰量”、“肺部音”、“安睡状况”等问题评分, 标尺最左端表示消极症状、体征, 标记号+50, 如重咳、重喘、大量痰液、满布音、不能安睡;标尺最右端表示积极症状, 体征标记号+50, 如不咳、不喘、无痰、无音、安睡。评价时间为治疗前、治疗后第3、5和7天。
1.4 疗效评价标准
治疗结束后病儿按临床症状、体征对药物的疗效进行评价。
2 结果
2.1 疗效比较
治疗组和对照组疗效比较见表1。两组患者治疗前的症状、体征评分无显著性差异, 两组在治疗后第3天、5天、7天的症状、体征评分比治疗前有显著性改善,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0.001) , 并随时间延长, VAS值进一步增加。在各评测时间VAS值进行组间比较, 差异亦有显著性意义 (P<0.001) 。
2.2 不良反应
治疗组呕吐2例, 腹泻4例, 对照组呕吐2例, 腹泻4例。氨溴特罗组未出现兴奋失眠、心慌、心悸、肌颤、手抖等β2受体激动剂不良反应。
3 讨论
小儿喘息性疾病在呼吸道感染中发病率高, 是因小儿的气管、支气管较狭小, 软骨柔软, 缺乏弹性组织, 黏膜、血管丰富, 纤毛运动较差;肺部弹力纤维发育较差, 血管丰富, 肺泡数量较少, 造成肺的含血量丰富而含气量相对小;胸廓呈桶状, 以及呼吸潜在力差, 潮气量及气体弥散量小, 气管阻力较成人大, 故易导致阻塞、感染、缺氧、喘息等症状, 并进一步引起多种并发症, 给临床治疗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氨溴特罗口服液是盐酸氨溴索和盐酸克仑特罗的复合制剂, 其中盐酸氨溴索是溴环己铵的有效代谢产物, 它具有: (1) 抗氧化作用:可以清除氧化物OH、OHCl及单核细胞和多型核细胞等炎性细胞的主要产物, 抑制中性料细胞产生的过氧化物和H2O2; (2) 减少炎性介质的释放, 包括组胺、白三烯、IL-4、IL-13、TNF-α、IL-2、干扰素及细胞因子等; (3) 促进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合成; (4) 松弛气道平滑肌, 对组胺诱发的气道平滑肌收缩作用尤为明显[3]。此外, 作为黏液溶解剂, 还可作用于气道分泌细胞, 调节浆液和黏液分泌, 增加溶胶层厚度, 使纤毛运动空间增加;同时增加纤毛摆动的强度和频率, 最终使黏液纤毛装置运输能力提高, 有利于痰液排出[4]。而盐酸克仑特罗是天然儿茶酚胺类的合成衍生物, 为选择性很强的β2受体激动剂, 能有效地解除支气管痉挛, 其作用强度为舒喘灵的100倍, 具有起效快、维持时间长、毒副反应轻等特点[5]。盐酸克仑特罗还有较强的抗过敏和明显增强支气管纤毛活动的作用, 并作用于溶酶体, 能促进黏液溶解, 有利于痰液排出。上述两种成分在药代动力学上无相互影响, 在药效学上可相互协同。笔者体会运用氨溴特罗能迅速缓解临床症状、体征, 同时可避免传统治疗使用氨茶碱、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治疗引起的不良反应。如氨茶碱中毒、消化道出血、骨质疏松等。氨溴特罗口服液口味好, 服用方便, 容易被不同年龄患儿接受, 服药依从性好, 服药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低, 仅6例出现轻微胃肠道症状, 继续服药后症状消失, 考虑与用药可能无关。所有病例未见皮疹等过敏反应。提示氨溴特罗口服液作为一种新型化痰、止咳、平喘制剂, 疗效可靠、依从性高、安全性好, 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诸福堂, 吴瑞萍, 胡亚美.实用儿科学 (下册)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4:37-38.
[2]Leveque FG, Montgomery M, Potter D, et al.A multicenter, randomiz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dosetitration study of oral pilocarpine for treatment of radiation-induced xerostomia in head and neck cancer patients[J].J Clin Oncol, 1993, 11 (6) :1124-1131.
[3]朱科明, 李申, 杨波.沐舒坦对呼吸系统的保护机制[J].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 2001, 22 (1) :49.
[4]洪建国, 李云珠, 陆权, 等.氨溴特罗口服液改善支气管炎患儿呼吸道症状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06, 21 (1) :63.
氨溴特罗 第8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56例患儿全部来自该院儿科门诊, 从2010年2月—2012年1月, 诊断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7版诊断标准[2]经过宣教在知情同意的前提下按照随机抽样的原则将上述患儿分为两组, 观察组130例, 治疗组126例, 观察组男72例, 女58例, 年龄3个月~12岁, 平均 (4.53±1.1) 岁, 对照组男66例, 女60例, 年龄2个月~13岁, 平均 (4.38±1.21) 岁, 两组患儿均经血常规化验, 胸透检查, 排除其他病患, 均无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等并发症。
1.2 方法
两组患儿均常规使用抗生素 (头孢呋辛, 头孢孟多酯钠, 阿奇霉素等) 或者抗病毒药利巴韦林, 发热超过38.5°的给予退热处理,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氨溴特罗口服液剂量为未满8个月, 2.5 mL/次。8个月~1岁, 5.0 mL/次.2~3岁, 7.5 mL/次。4~5岁, 10mL/次。6~12岁, 15 mL/次。12岁以上儿童20 mL/次, 所有年龄段的患儿均口服2~3次/d。疗程均为7 d。
1.3 疗效判断
显效:3 d体温正常, 咳嗽明显减轻, 气促消失, 肺部啰音消散;有效:5 d体温正常, 咳嗽减轻, 气促明显减轻, 肺部啰音减轻;无效:症状体征无任何改善[3]。
2 结果
观察组在控制咳嗽, 痰量、气喘、咳痰困难、缩短病程等方面其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果见表1。对肺部啰音改善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观察组总有效率91.50%, 而对照组总有效率82.53%, 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不良反应:观察组有1例2岁大幼儿在用药第2天出现肌肉震颤, 于停药后24 h内症状消失, 其余未见恶心、呕吐、胃部不适、头痛、心悸等不良反应发生。
3 讨论
氨溴特罗口服液的有效成份是盐酸氨溴索和盐酸克仑特罗, 盐酸氨溴索为溴己新的活性代谢产物, 是一种较新的粘液溶解剂, 能增加呼吸道粘膜浆液腺的分泌, 减少粘液腺分泌, 降低痰液粘度, 促进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分泌, 增加支气管纤毛运动的强度和频率, 使痰液易于咳出。其特点是毒性小, 耐受性好, 口服后1h内生效, 作用维持3~6 h。而盐酸克仑特罗是一种支气管松弛剂, 是天然儿茶酚胺类的合成衍生物, 为选择性很强的β受体激动剂, 有松弛支气管平滑肌, 增强纤毛运动、溶解粘液, 促进痰液排出的作用, 并能对抗过敏物质 (组胺, 5-羟色胺) , 减少咳嗽的诱因。其特点起效快, 口服10~15 min即可起效, 2~3 h达最高血药浓度, 作用维持时间长, 可达6 h以上[4]。两种药物在药动学上无相互影响, 而在药效学上相互协同[5]。小儿呼吸道感染常发生在冬季, 可全年发病, 在人口稠密地区可出现小规模流行。不少门诊病人症状较轻, 由于小儿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气管支气管管腔狭小, 咳嗽排痰能力较差, 粘液分泌少, 纤毛运动差, 肺弹力组织发育差, 血管丰富易于充血, 间质发育旺盛, 肺泡数少, 肺含气量少已被粘液所阻塞等, 所以在治疗上采用祛痰止咳平喘是最重要的对症方法之一[6]。氨溴特罗口服液与抗生素合用, 可增加抗生素在肺组织中的浓度, 减少抗生素的使用时间[7]。氨溴特罗口服可以双管齐下, 止咳, 化痰, 平喘, 促进肺部啰音吸收, 缩短治疗时间, 提高治愈率, 除上述作用外, 氨溴特罗口服还能明显改善气道功能[8]。氨溴特罗口服液为无色澄清液体, 带调味剂的芳香制剂, 香甜口感好, 患儿依从性强, 口服用药服用方便, 减少了肌注和静脉注射用药给患儿带来的痛苦, 适用于各个年龄段儿童, 0岁即可服用。不良反应少疗效可靠, 是安全性能好的新型止咳化痰平喘药物。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杨桂侠, 杨静波, 王怀东.氨溴特罗口服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80例[J].中国民间疗法, 2012, 1 (1) :20.
[2]胡亚美, 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1167-1174.
[3]杨锡强, 易著文.儿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308-309.
[4]陈新谦, 金有豫, 汤光.新编药物学[M].1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 2003:394, 409.
[5]Michel P, Peter E.Ambroxolimproves the broncho-spasmoly-icactivity ofclenbuterol in the guinea-pig[J].Jpharm Pharmacol, 1997, 49:184-186.
[6]陆权, 张灵恩, 正莹, 等.沐舒坦糖浆临床疗效随机对照研究[J].临床儿科杂志, 2003, 21 (1) :50-52.
[7]刘杰.氨溴索辅助治疗毛细支气管炎[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04, 19 (11) :1002.
氨溴特罗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