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癌症大会议题范文

来源:盘古文库作者:开心麻花2025-09-131

癌症大会议题范文

癌症大会议题范文(精选6篇)

癌症大会议题 第1篇

大会议题

一:癌症研究突破和技术创新

第一部分:肿瘤病理生理学

议题110:转移和入侵机制 议题111:原发肿瘤的形成 议题112:肿瘤生长和血管生成 议题113:肿瘤急症 议题114:环境致癌物质 议题115:癌基因的鉴别

第二部分:肿瘤生物标志物

议题120:癌症生物标志物发现和分析的新兴技术

议题121:以癌症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转录为基础的癌症生物标志物 议题122:癌症治疗和发展的生物标志物 议题123:癌症预后的生物标志物 议题124:癌症生物标志物的方法和应用

第三部分:洞察人类癌症

议题1300:癌症系统生物学

议题1301:肿瘤遗传学和癌症表观遗传学

议题1302:癌症基因组学,基因组不稳定性,基因组监控 议题1303:癌症的DNA损伤,DNA修复和有丝分裂 议题1304:癌基因,肿瘤抑制基因,p53和调控 议题1305:癌症的新途径和调控

议题1306:癌症/肿瘤粘附,迁移,侵袭和转移 议题1307:肿瘤血管生成

议题1308:染色质调节,端粒酶与癌症 议题1309:宿主和肿瘤之间的相互作用

议题1310:线粒体与癌症 议题1311:细胞周期和检测点 议题1312:肿瘤微环境相互作用 议题1313:癌症免疫调节 议题1314:杀死肿瘤细胞

议题1315:耐药性和肿瘤微环境之间的机制 议题1316:肿瘤免疫学和免疫治疗 议题1317:癌症分子病理学和毒理学

第四部分:循环肿瘤细胞

议题140:以循环肿瘤细胞为基础的癌症检测新技术 议题141:循环肿瘤细胞生物学和分子表征 议题142:循环肿瘤细胞的分子特征

议题143:癌症的诊断,预后和治疗中的循环肿瘤细胞 议题144:循环肿瘤细胞间关系分析的临床意义

第五部分:癌症干细胞

议题150:癌症干细胞的分子生物学和临床相互关系

议题151:癌症干细胞小生境 议题152:癌症干细胞的可塑性和重组 议题153:癌症干细胞的信号转导途径及启示 议题154:不同癌症干细胞的最新研究

第六部分:代谢和癌症

议题160:模式生物代谢的研究 议题161:癌症有关的应激反应与代谢

议题162:癌症表观遗传学的代谢影响

议题163:新陈代谢和细胞程序性死亡 议题164:代谢,内质网和线粒体

第七部分:癌症研究的创新技术

议题170:蛋白芯片,组织芯片,实验室芯片和微流体 议题171:癌症生物信息学 议题172:动物模型和数学模型 议题173:癌症研究中的纳米技术

第八部分:转化肿瘤

议题180:临床试验中的肿瘤标志物 议题181:癌症个性化医疗 议题182:联合治疗的合理开发战略 议题183:新的临床试验设计和搭配诊断

二:烟草控制和癌症

议题200:烟草控制相关的科学,政策和公共卫生 议题201:日益增长的烟草流行,癌症风险和预防 议题202:烟草致癌性,药理学,机制和生物标志物 议题203:烟草和肺癌 议题204:烟草控制产品和治疗

三:抗癌药物的发现

议题300:抗癌治疗的新靶标,新技术 议题301:药物设计和铅优化

议题302:高通量筛选:靶标,分析及资料库 议题303:抗癌药物发现中的生物标志物 议题304:药理学,ADMET和抗癌药物的发现 议题305:靶向血管生成 议题306:靶向肿瘤干细胞通路 议题307:靶向细胞周期与检测点

议题308:靶向DNA损伤反应,DNA修复,有丝分裂和细胞凋亡 议题309:靶向癌症表观遗传学和表观基因 议题310:靶向核丝氨酸AKTABL的抑制作用 议题318:端粒酶的抑制剂 议题319:C-KIT抑制剂

议题320:抑制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PDGFR)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议题321:新一代蛋白酶抑制剂 议题322:抗癌单克隆抗体发现 议题323:抗癌疫苗和新型佐剂的方法

议题324:基因疗法,和RNAi为基础的抗癌药物发现 议题325:抑制干细胞信号的抗癌药物发现 议题326:设计新的分子抗癌药物而不产生抗药性 议题327:极光激酶及其抑制剂 议题328:BRAF基因靶向治疗黑色素瘤 议题329:靶向对细胞表面蛋白/细胞凋亡 议题330:靶向肿瘤基质相互作用 议题331:T细胞治疗癌症 议题332:靶向激素疗法 议题333:靶向肿瘤代谢 议题334:新型抗癌药物输送系统 议题335:抗癌疗法的临床试验更新 议题336:癌症的靶向基因–病毒治疗

四:临床肿瘤学和医疗实践

第一部分:癌症的诊断和预后

议题410:复发癌的影像检测

议题411:血液检查,分子诊断的癌症生物标志物 议题412:实时PCR技术和其他技术扩增

议题413:成像和诊断:X射线,MRI和MRCP,CT扫描,PET和超声

第二部分:癌症的临床研究

议题4200:实用癌症化疗

议题4201:放射治疗和治疗癌症的医疗器械 议题4202:癌症激素疗法

议题4203:药物基因组学和个性化医学 议题4204:癌症手术和症状管理 议题4205:机器人和肿瘤的微创治疗 议题4206:在临床实践中的抗癌植物药 议题4207:中西医结合和介入方法治疗肿瘤 议题4208: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临床开发

议题4209: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我们学到了什么?

第三部分:多种癌症/实体肿瘤的实例分析

议题4300:肺和纵隔肿瘤 议题4301:乳腺癌 议题4302:食管/胃癌 议题4303:前列腺癌

议题4304:大肠癌,结肠,直肠和肛门癌管理 议题4305:黑色素瘤和非黑色素瘤皮肤癌 议题4306:肾肿瘤,肾细胞癌和肾上腺癌 议题4307:头部和颈部癌症:鼻咽癌,口腔癌 议题4308:恶性血液病

议题4309:骨,肉瘤癌和软组织肿瘤

议题4310:卵巢,宫颈,外阴,阴道,子宫恶性肿瘤和子宫内膜 议题4311:神经内分泌,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和胶质母细胞瘤 议题4312:肝癌

第四部分:癌症的护理和支持护理

议题440:肿瘤护理和临床疼痛管理 议题441:姑息治疗和心理肿瘤 议题442:长期的癌症幸存者的生活质量 议题443:癌症幸存者的研究

五:癌症预防,流行病学和公共健康

议题500:癌症遗传学,流行病学,生物统计和预防

议题501:癌的筛查,监测,高危人群的咨询 议题502:食品致癌和公共健康安全控制 议题503:癌症康复,营养和辅助疗法 议题504:环境与癌症

六:商务网络会议

议题600:技术转让与知识产权:为研究人员提供资金支持和就业机会 议题601:创业由启动创新抗癌科技开始

议题602:展示正在进行实验的潜在抗癌药物和新型诊断方法 议题603:肿瘤研究的一体化服务 议题604:建立一个跨学科的肿瘤团队 议题605:肿瘤学教学工作机会

七:癌症领域领袖论坛

议题700:政府中癌症研究项目的领导者论坛 议题701:非政府组织和基金会的抗癌项目参与者论坛 议题702:领先的动态国际癌症研究计划和共同的基金研究 议题703:研究癌症的工业界行政领导者 议题704:研究癌症的学术界行政领导者 议题705:癌症基因组图谱展望

八:社会和文化活动

议题800:抗癌宣传

议题801:欢迎宴会和文艺演出 议题802:“美丽中国”科技之旅

教育计划,培训课程和讲习班

专场1-1:教育和培训课程场-向杰出的医生和科学家学习经验

议题1:癌症病理学研究进展 议题2:癌症分子学和细胞生物学 议题3:癌症干细胞生物学

议题4:癌症循环生物标志物和分子诊断方法的更新 议题5:成功的癌症手术后护理-从感染到疼痛 议题6:成功的癌症幸存管理

议题7:癌症并发症管理-癌症患者伴有其他慢性疾病 议题8:个性化的癌症治疗:系统生物学的方法进行药物选择 议题9:癌症患者什么时候应用免疫治疗? 议题10:如何参与国际临床研究项目 议题11:存活率护理对策

议题12: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治疗和分子基础上的更新

议题13:HER2阳性乳腺癌的解决方案 议题14:医生如何进行研究,以提高临床护理 议题15:微创手术的进展

议题16:针对临床肿瘤学家的癌症流行病学 议题17:用于检测癌症治疗新方法的试验设计 议题18:妇科肿瘤管理方面的当前主题 议题19:主淋巴管生成和转移的机制

议题20:五大杀手癌症,乳腺癌,肝,胃,前列腺癌,皮肤癌的临床案例研究 议题21:了解肿瘤微环境及耐药性

议题22:癌症诊断的分子成像和临床试验的更新 议题23:癌症全基因组测序:临床医生应该知道什么? 议题24:老年患者化疗毒副反应的预测,预防和治疗 议题25:如何提高药品安全? 议题26:多发性骨髓瘤移植手术和维持治疗 议题27:癌症影像研究

议题28:癌症管理医疗信息的实施 议题29:超声研究入门

议题30:针对非IT人员的生物信息学和生物工程

专场1-2:研讨会部分

议题1:基金写作研讨会 议题2:学写出色的论文手稿

议题3:如何成为肿瘤医院的成功管理者

议题4:如何申请临床实践中的电子健康记录(EHR)议题5:了解临床肿瘤分子生物学 议题6:临床癌症研究方法

议题7:如何为你的癌症研究寻求赞助? 议题8:癌症生物统计 议题9:癌症病理学

议题10:临床肿瘤全基因组序列分析

第九届细胞凋亡和癌症的春天论坛

全会:细胞凋亡在肿瘤学研究中的突破

议题200:细胞凋亡与肿瘤发生 议题201:癌症细胞凋亡的过程

议题202:新陈代谢,表观遗传学和细胞死亡 议题203:癌症治疗的靶标进展

议题204:非典型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依赖的细胞凋亡机制 议题205:凋亡细胞识别及清拆 议题206:线粒体自噬/质量控制

青年科学家研究论坛

议题10:肿瘤方法的发展 议题11:肿瘤技术创新

妇科癌症研究

议题101:如何发现妇女研究领域的女性科学家 议题102:女性在抗击妇科癌症运动中的作用 议题103:女性在支持癌症临床试验中的作用 议题104:非政府组织在防治乳腺癌中的努力 议题105:帮助来自社区慈善癌症研究机构的女性 议题106:对从事癌症研究女性的职业指导

癌症大会议题 第2篇

著名演讲人

Ernest D.Papadoyianis先生,美国Organic Nutrition有限责任公司主席

Charles Gregory Lutz博士,路易斯安纳州立大学教授

Konstantinos I.Stergiou博士,希腊亚里士多德大学鱼类实验室主任

Sandra E.Shumway博士,美国康涅狄格大学教授

Captain Charles Moore博士,美国Algalita海洋研究基金会创始人

Wu-Seng Lung博士,美国维吉尼亚大学教授

Victoria Alday-Sanz博士,西班牙Pescanova公司主管

Tzachi M.Samocha博士,美国德州农工大学教授

Roger Adamson先生,国际海事销售与市场协会(IMASMA)主席

Peter Bodeker先生,新西兰海产品工业理事会首席执行官

Daniel Georgianna博士,美国麻萨诸塞州大学达特茅斯分校教授

Kieran Kelleher先生,世界银行渔业项目组负责人

Marco Saroglia博士,意大利伊苏布利亚大学教授

Ken Whelan博士,爱尔兰都柏林大学教授

Sean Pascoe博士,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海洋与大气研究室海洋资源经济学家

Wenrui Huang博士,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教授

James F.R.Gower博士,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教授

Bergljot Magnadottir博士,冰岛大学教授

Walter S Otwell博士,美国佛罗里达大学教授

George Chiu先生,香港联泰渔业总裁 Simone Panigada博士,意大利特堤斯研究学会副主席

会议议题

专场1:渔业和水产养殖业的全球趋势

专场1-1:全球海洋渔业政策/条例

专场1-2:渔业经济学和社会学

专场1-3:渔业地区发展报告

专场1-4:全球气候变化和渔业

专场1-5:人类活动对渔业和水产业的影响

专场1-6:生物安全

专场2:海洋渔业/水产养殖业科学和创新技术

专场2-1:海洋渔业/水产养殖业遗传学和功能基因组学

专场2-2:海洋渔业养殖上的创新生物技术

专场2-3:鱼类动物学和生理学

专场2-4:电子技术,声学遥感勘测和渔业监测

专场2-5: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在海洋水产养殖和渔业上的应用

专场2-6:高级海水网箱鱼类养殖系统和深海渔业

专场2-7:综合生态养殖系统

专场2-8:再循环水产养殖系统

专场2-9:大规模的水产养殖和渔业

专场2-10:渔业和水产养殖工程学

专场3:海产品物种水产养殖的可持续性

专场3-1:海洋孵化场和幼鱼养殖

专场3-2:浮游生物研究

专场3-3:鲑鱼,鳕鱼和鲱鱼

专场3-4:金枪鱼

专场3-5:鲟鱼

专场3-6:鳟鱼

专场3-7:罗非鱼

专场3-9:石斑鱼(鲈形目)、鲈鱼、比目鱼(蝶形目)、鳗(鳗鲡目)及其他海洋鱼类

专场3-8:斑马鱼(刺鱼目)

专场3-10:鲶鱼、鲤鱼和其他淡水鱼类

专场3-11:甲壳动物养殖

专场3-12:头足类动物:章鱼,鱿鱼,墨鱼,鹦鹉螺

专场3-13:牡蛎、贻贝、扇贝和蛤及其他贝类种类

专场3-14:螺类

专场3-15:海胆和海参

专场3-16:微藻和海藻

专场4:海洋生态系统和水环境管理

专场4-1:生物多样性和保护

专场4-2:还原能力,适应性管理治理

专场4-3:沿海海洋环境

专场4-4:水产资源和环境评估

专场4-5:水质量管理和污染控制

专场4-6:石油泄漏灾害与修复

专场4-7:赤潮

专场5:动物健康和疾病控制

专场5-1:水产动物/鱼类健康管理

专场5-2:水产养殖药物研究和临床水产兽医学

专场5-3:鱼类疾病免疫/疫苗

专场5-4:疾病研究和诊断

专场5-5:饲料配方,水产饲料营养与成分

专场5-6:水产饲料添加剂

专场5-7:海产品化学,毒理学,风险评估和质量控制

专场6:海产品加工,品质和营养

专场6-1:创新的海产品加工技术

专场6-2:海产品储藏和营养成分保存技术

专场6-3:海洋保健品

专场6-4:海产品品质,生物构成和生物化学

专场7:投资,市场及商业

专场7-1:国际海产品贸易渠道、进出口贸易、分配和物流

专场7-2:成功的海产品采购和可持续供应

专场7-3:海产品开发项目投资

专场7-4:有效的品牌发展和市场营销策略

癌症大会议题 第3篇

报道称,虽然自2000年以来,世界各国在推进“千年发展目标”进程方面已经做了很多努力, 但实际上,许多国家的进展并不如人意,或是不平衡或是停滞不前。目标二———普及初等教育的发展速度在过去几年明显放缓,以致到目前为止,仍有5,700万名儿童辍学在家。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Ban Ki-moon)自提出 “全球教育第一倡议”(Global Education First Initia- tive)以来,一直把教育作为全球发展议程的重点, 致力于增加教育机会、提高教育质量和全球公民素质。他说:“我们的努力正开花结果。教育正恢复其应有的在全球议程中的位置……但是我们必须做更多。教育最贫穷以及最边缘化的儿童需要我们有政治魄力以及增加资金的承诺。”

各国元首和政府首脑都同意为实现2015年 “千年发展目标”而做出更大努力,并就共同努力为确保一个强有力的2015年后进程达成共识,其中包括一个新的消除贫困及可持续发展的承诺。 在此之前,在秘书长“全球教育第一倡议”一周年纪念大会上,孟加拉国总理谢赫·哈西娜(Sheikh Hasina)指出,教育应该优先发展,而且必须是免费和强制的,她也强调合格师资的短缺是提供优质教育发展的阻碍之一。

教育援助在十年内首次下降,资金的缺乏可能是实现全民教育的最主要的威胁。世界银行主席吉姆·基姆(Jim Kim)强调,对教育的资金承诺必须要落实在国家的财政预算上。在这周,英国前首相、联合国全球教育特使戈登·布朗(Gordon Brown) 先生安排了一次双边会议,以协调和促进在那些难以达到目标国家的教育融资。

与此同时,民间组织正在积极关注人权在2015年后框架中的讨论,人权问题仍然是最具争议的话题。国际教育组织认为,一个新的发展框架必须要基于人权,尤其是在教育权的基础上,必须从根本上确保人权和人类尊严。此外,国际教育组织担心对“受教育权”的理解存在偏差,比如人们在讨论儿童应有的基本权利,国家应该要为适龄儿童普及初等教育。国际社会有义务为所有儿童提供优质教育,需要应对公共资金不足的挑战,以及向私营部门问责。

癌症大会议题 第4篇

此次华商大会以“加强华商联系,促进世界繁荣”为主题,共同探讨加强彼此之间合作的议题。大会更邀得菲律宾总统阿罗约夫人、中国国家领导人以及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政要担任主礼及演讲嘉宾。

此次大会还针对金融海啸议题展开专门的研讨。担任世界华商大会现任秘书处的香港中华总商会会长蔡冠深表示,华商大会目前已成为“国际平台”,议题设置亦更为务实。金融、经济及与内地合作的议题将成为本届大会的重要议题。

主办机构、菲华商联总会理事长黄祯潭说,此次华商大会得到了菲律宾官方特别是总统阿罗约的重视和支持,阿罗约总统多次过问大会筹备情况,并要求所有部门都要支持华商大会。菲华商联总会亦为此次华商大会专门成立了11个小组委员会,菲律宾方面更将动用约3000名安保警力,确保与会代表的安全无虞。

第十届世界华商大会组委会主席蔡聪妙大使介绍说,有3000位来自全世界各地的华商精英与会。其中,中国代表人数超过800人,菲律宾当地华商人数为1000余人。

癌症大会议题 第5篇

12月16日,第二届互联网大会在乌镇召开,此次大会的主题是“互联互通·共享共治--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在为期2天的大会时间内,共有来自120多个国家的2000多名嘉宾出席论道。其中包括国家主席习近平与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等重要中外领导人,及马云、李彦宏、马化腾、雷军等互联网大佬。网络安全成重要议题

即将过去的2015年,无疑是互联网高速发展的又一年。在大会召开前夕,中国网络空间研究院发布了其编写的《中国互联网20年发展报告(摘要)》。据统计,截至2015年7月,我国网民数量达6.68亿,网民规模全球第一,网站总数达413.7万余个,域名总数超过2230万个,.CN域名数量约1225万个,在全球国家顶级域名中排名第二。中国已经成为举世瞩目的网络大国。此次互联网大会,围绕未来互联网发展的方方面面展开了多项议题讨论。其中网络安全被重点提出,成主要议题方向。(主要议题方向有互联网安全、互联网经济、互联网新媒体、互联网金融)

开幕式习近平主席发表讲话强调互联网安全

图片来源:新浪微博@人民日报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大会开幕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互联网发展新思路。其中关于网络安全,习近平主席表示:保障网络安全,促进有序发展。安全和发展是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安全是发展的保障,发展是安全的目的。

周鸿伟:万物互联时代网络安全形势越来越严峻

“互联网发展到万物互联时代,网络安全形势非但没有减弱,相反会更加严峻。”在第二届互联网大会召开前,360公司董事长兼CEO周鸿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

在周鸿伟看来,在PC互联网时代、移动互联网时代一直存在着安全问题。发展到万物互联时代,安全问题将更加严峻。

“个人隐私,个人财产,企业安全都将面临更大的考验。同时,因为智能设备的特殊性,届时还将面对人身安全的威胁。而这些,都是以后发展中所必须面对和解决的。”周鸿伟总结了互联网将要面临的四个安全问题。

碰撞与交流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各方对于网络安全也愈发重视起来,沃通很高兴看到网络安全能成为此次大会讨论重点。同时,沃通也希望各方大佬带头,加大网络安全意识普及,加强网络安全基础建设,为用户打造更安全的互联网环境。

癌症大会议题 第6篇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会员:

xx新区癌症康复协会就要成立了,这是新区癌症康复事业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xx市癌症康复协会王会长邀请我代表社区参加今天的会议。在此,我向到会的领导以及新区癌症康复会员并通过你们向所辖的癌症患者表示最亲切的慰问。

癌症康复协会的成立意义重大,因为癌症患者最需要康复的指导和帮助,最需要社会的关爱、帮助和鼓励。做好这项工作,无论对个人还是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都是十分有益的,是十分受欢迎的。因为,癌症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目前已经成为多发病、常见病。xx市的发病率、死亡率和全国、全省一样,呈上升趋势。随着癌症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癌症康复期的患者也日益增加,他们在社会上已经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癌症患者的心理、生理遭受了重大打击,生命健康受到严重威胁,家庭的亲情受到影响,经济负担也在加重。所以,他们需要科学的康复指导和帮助,使他们早日恢复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他们需要社会的关爱、理解、支持和帮助,使他们真正融入社会的大家庭。新区癌症康复协会的成立正是适应了广大癌症康复者的需要,顺应了社会发展的潮流。患者通过癌症康复协会,在肿瘤医生、已有康复经验的人指导和帮助下,开展有组织的康复活动,采取心理康复、饮食调理、体能锻炼等措施,实行集体抗癌,医患结合,科学康复。患者之间互相激励,互相鼓舞,创造一个有利于患者康复的良好的氛围,使众多的癌症康复者的分散的个人抗争转化为有组织的集体抗癌力量,使个体的悲观转化为自强不息积极乐观,提高生存质量。一个病友受益,就是一个家庭受益;一个单位受益,更是整个社会的收获。所以做好癌症康复工作,小而言之,是为患者排忧解难;大而言之,是为政府、为社会分忧,做好这项工作,有益于建设和谐稳定的社会。这是造福于广大癌症患者,造福于社会的崇高事业,是社会进步和文明的闪光点,希望社会各界支持癌症康复事业,多给癌症康复者一份关爱,一份温暖,共同关心支持新区癌症康复协会的工作,帮助他们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

xx社区有各类癌症病患者 40余人,并且癌症患者正向着中青年群体蔓延的趋势,社区居民谈癌色变。我在今年春节走访中,有的家庭为了给亲人治病,癌友家庭卖房卖车,耗光了一个家庭的财力、心力。我想作为社区层面,我们要想尽办法帮助这些家庭,除了在经济上给予一定的帮助,我们还要在心理上、精神上给予更大的帮助。今年,xx社区积极与所辖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联系,每月二期定期举办各类健康知识讲座,从心理和生活习惯上积极引导社区居民正确看待癌症。xx年,通过市、区、街道领导多次磋商,我们在率先在新区成立了社区癌症康复工作站。在社区本身就很紧张的办公用房内,专门腾出一个癌症康复俱乐部(在社区卫生服务站二楼)。通过癌症康复俱乐部自治组织,举行各类活动,相互鼓励相互沟通交流,共同抗击癌魔。我们xx社区的经费是政府所拨的行政经费和办公经费,在这笔经费里,xx社区每年要省出一定的费用用以支持社区癌症康复俱乐部正常运作。在社区的日常管理中,癌友的生活也成为了我们关注的焦点。自 xx年,我们社区实行了扁平化管理,设置78名小组长作为管理服务节点,将片区内的癌友、重症病患者登记在册,作为社区民政工作的重点关注对象,凡是有困难的癌友都能及时得到我们的帮助,并且启用了社区党员“爱心基金”,在任何一个时间段,只要癌症病友有需求,我们就会送上关怀。在今后的工作中,xx社区还会一如既往的帮助新区癌症康复协会、社区癌症康复站,帮助癌友抗击癌症,积极开展各类健康知识讲座,尽最大可能去争取救助资金,解决一部分癌友的实际困难。同时,也希望各位癌友可以加入到社区的癌症康复俱乐部来,用积极的心态对待癌症,加强锻炼,开怀身心,乐观的过好每一天!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会员:在这里,我也真诚地希望新区将来成立的癌症康复协会,为千万个癌症康复者的家庭幸福不懈努力,努力推动新区癌症康复事业的发展,为创造和谐的社会,建设和谐的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

最后祝新区癌症康复协会早日成立!

祝癌症病友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癌症大会议题范文

癌症大会议题范文(精选6篇)癌症大会议题 第1篇大会议题一:癌症研究突破和技术创新第一部分:肿瘤病理生理学议题110:转移和入侵机制 ...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