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处理困难范文

来源:开心麻花作者:开心麻花2025-10-241

处理困难范文(精选9篇)

处理困难 第1篇

1 绝经后取器常遇困难

1.1 生殖道萎缩所致取器困难

1.1.1 阴道

绝经后阴道干燥、萎缩、性生活困难, 致窥阴器置入困难, 可引起阴道壁擦伤、宫颈暴露困难, 难以取器。

1.1.2 宫颈

①生理性萎缩, 特别是既往为选择性剖宫产, 产道未经扩张者, 严重萎缩可致宫颈展平, 穹隆消失, 宫颈钳难于抓取。②宫颈外口、内口或宫颈管因炎症、宫颈手术史 (Leep刀、激光或肌瘤剥出等) 致探针进宫腔困难, 甚或外口难于寻觅。③以往剖宫产后, 子宫下段与腹壁瘢痕粘连, 宫颈被牵引向上展平, 外口处于耻骨弓下, 很难暴露, 宫颈钳不能抓取宫颈, 取器者不能取坐位只能蹲位, 探针垂直向上方探测, 使取器风险增大。

1.1.3 子宫

绝经后子宫萎缩可将IUD包裹, 出现IUD浅或深、部分或完全粘连嵌顿于子宫肌层, 致取器时无IUD感。严重嵌顿者常见于金属圆IUD或宫型IUD, 个别情况牵拉极其困难, 即使术者双脚踏在手术台支架上, 用力牵拉, 手术台可向前方移动, 但IUD却仍不松动, 此时盲目钩取极易造成子宫穿孔、损伤其他脏器, 引起严重并发症, 这种现象务必避免。

1.2 人为因素致取器困难

1.2.1 IUD种类较多, 有些不能长期放置, 如VCu200超过放置年限后可出现脱钩、变形, 如钩取不当易发生残留。

1.2.2 操作不当, 强行钩取, 如金属圆IUD、宫型IUD, 因牵引力大, 断裂后可将部分不锈钢丝弹入肌层或横断于宫腔底部致嵌顿肌层、部分残留, 使再取困难。

1.2.3 放置IUD时未按规范操作, 如在人工流产后、哺乳期、产后放置IUD, 此时子宫柔软、宫腔偏大, 如放置IUD用力不当极易造成肌层损伤、IUD嵌顿。

1.2.4 放置时对生殖道炎症或畸形诊治不明, 进入绝经期后均可造成取器困难。

1.3 合并妇科疾患致取器困难

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妇科常见疾病, 放置IUD后如未长期随访, 因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逐步增长, 致宫颈管变形, 进入宫腔方向曲折, 可出现微小角度变化 (如管道可偏向左、右、上、下或在内口处与进子宫方位发生变化) , 此时如缺乏细心、耐心寻找, 极易进入假道或穿孔。肌瘤和腺肌瘤可突向宫腔, 宫腔变形, 使IUD位于其上方或侧方隐窝中, 致取器困难。笔者曾遇1例探针需紧贴子宫侧壁, 弯曲进入一狭长通道深至16 cm才触及IUD。

1.4 合并内外科疾患致取器困难

绝经后骨质疏松、骨折、关节病变增加, 均给手术操作体位带来不便。高血压患者取器时如突发血压升高迫使手术终止。肥胖、心血管疾患、糖尿病致围手术期出现严重并发症并非罕见, 如扩张宫颈时因迷走神经兴奋, 出现心动过缓、心搏骤停;糖尿病、血糖偏高或隐性糖尿病带器者, 如存在隐性生殖道感染, 术后可出现急性盆腔炎、脓肿甚或败血症等。罕见病例因长期无健康检查, 取器过程出现猝死, 死亡原因多不能明确。

2 取器困难的处理

2.1 取器前详细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

了解受术者身体全面状况至关重要, 可逐一排除高危因素。了解宫颈情况、子宫大小、萎缩程度是手术前估计手术难度的必要步骤。

2.2 辅助检查

术前估计有取器困难需静脉麻醉者应作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心电图检查。术前均需行白带清洁度检测。B超检查了解IUD位置并可发现盆腔异常情况, 对IUD类型不明或VCu200带器者应行腹部X线摄片, 了解IUD形态。

2.3 有进宫腔取器失败史, 再次取器者

应在B超指导下, 用小号扩张器逐步充分扩张宫颈, 但勿快速扩张, 当探入宫腔感狭小, 无IUD感, 应想到有进入假道可能。此时应停止探查并改变探查方向, 如仍失败, 再次手术应在3~6个月假道愈合后施行。B超监护应在膀胱充盈下进行, 因可纠正子宫极度屈曲, 使子宫腔显影清晰。

2.4 取器器械选择及应用

我国大多数采用取环钩取器, 其适用于宫腔狭长, 金属圆环的钩取。在钩取前宫颈内口扩张到至少达6 mm, 可避免IUD牵出困难, 当钩取到IUD有阻力时, 切忌强行拉取, 而应轻轻左右摇动, IUD粘连松解, 用两把止血钳轮替夹住IUD根部, 缓缓拉出IUD, 或剪断用同法牵出残留IUD。近年来应用特制宫内取物钳, 因其前端圆钝, 开张轻便可安全有效地钳取各类IUD及残留部分嵌顿IUD。如VCu200脱扣后, 两环扣可嵌入肌层, 用取物钳钳在近两环扣处分别牵拉后再取出IUD, 可避免环扣残留于肌层。

2.5 宫腔镜 (hysterescopy, HSC) 的应用

当取器失败或IUD断裂残留宫腔时, 应用HSC至关重要。可直视下引导从宫颈内口进入宫腔的方向, 并了解IUD在宫腔内位置、宫腔形态等, 较之B超定位确切。用取器钳取器, 方向性明确使取器便利。但HSC不适用宫颈极度萎缩或宫腔过大者。近年来应用HSC取器偶有死亡病例发生, 为防止并发症, 以下几点应给予关注。

2.5.1 应用HSC取器仅起到定位作用, 操作时间不宜过长, 膨宫液最好不超过1500 ml, 如用量多应严格注意进出量, 二者相差应1000 ml, 可防止水中毒及低钠血症。

2.5.2 取器失败后不可近期应用HSC。 当IUD取器失败后, 子宫内膜特别是子宫角、宫颈内口处, 因血管丰富, 易受到损伤。应用HSC时可因器械进出宫腔次数过多, 或扩张棒及宫腔镜出宫腔速度过快, 及膨宫液混入空气等均可将空气带入宫腔, 经上述损伤开放静脉窦挤入血管造成空气栓塞。空气可进入右心房引起主动脉口与右室间空气闭锁, 而致发绀和极度缺氧;也可逆行至上腔静脉、脊柱旁静脉丛上行脑部引起抽搐、昏迷、休克、心律失常直至死亡。

2.5.3 当HSC膨宫不佳显影不清时, 可能存在膨宫压力过低、镜头被分泌物阻挡或宫腔过大, 如排除这些因素, B超见子宫肌层有液性暗区, 有HSC进入假道可能, 应立即停止手术, 密切观察。

2.5.4 一旦受术者出现烦躁不安、极度恐惧、呼吸困难、发绀明显、胸背痛、心前区压抑感迅速休克, 要想到有空气栓塞存在。需立即采取左侧卧位, 头低于胸部30°, 按摩心脏, 使空气大泡破碎, 迫使进入肺循环。插入多孔静脉导管吸出气体, 直接注入血管活性物质, 输入乳酸林格液, 及麻黄碱、新福林等。

2.6 取器时麻醉选择

处理困难 第2篇

决途径

“>处理劳动争议纠纷面临的困难及解决途径2007-02-06 12:26:56

处理劳动争议纠纷面临的困难以及解决途径

劳动争议案件的审判,是民事案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近年来,××*法院所受理的劳动争议案件,一直处于上升的趋势。2005年全年受理劳动争议案件13件,审结7件,而2006年上半年就已经受理13件,审结3件。民事纠纷,应属于人民内部矛盾范畴,这种纠纷是可以调和的,可以化解的,然而若处理不当,则可能激化矛盾,引起社会不稳定,从而阻碍经济的发展,劳动争议所产生的纠纷,可以说较其他民事纠纷更敏感,更易激化。处理不当,便会造成集体上访,威胁到社会的稳定,所以,如何处理好此类案件是重中之重,但对于如何处理好劳动争议案件,审判部门确实存在一定的困难。

一、形成争议的时间大多久远,有很大一部分纠纷形成属“历史遗留问题”,给查明案件的事实带来了难度。

近年来所受理的劳动争议案件中,有很大一部分案件已经年代久远。我国民诉法规定,民事诉讼一般诉讼时效为两年,然而大多数劳动争议案件发生时都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可以说大大超过诉讼时效,然而当时用人单位在作出处理决定时往往手续不全,处理决定的回执上既无被处理人员的签字,亦无送达人员的文字说明。原告以没有收到决定书为由向本院起诉,导致案件的诉讼时效重新计算。而十多年甚至近二十年前的劳动纠纷现在来审理,必然存在许多困难。比如就当时的政策法规和现在相比,肯定存在一部分差异,用现在 的法律法规去死套从前的案件无异于刻舟求剑;另外由于各种文书疏于管理,许多证据已经遭损坏、遗失。当事人包括证人在内的陈述和证言亦可能产生偏差和出入;当年用人单位的经办人有的已经调换,有的退休,有的调动,有的甚至已经死亡,出庭参审难度大。而用人单位的新负责人往往表示对此案一概不知,这必然对查清案件的基本事实带来难度。往往致使审判工作陷入僵局。

二、劳动争议案件涉及当事人饭碗问题,法院在审理此类案件中不容半点疏忽大意

劳动争议案件相对于其他民事案件来说较为特殊,被告方多为企业,大多穷困,而且有一部分是集体性地进行诉讼。今年上半年,××××公司的此类案件9件,占劳动争议案件总数的70%。劳动争议诉讼大多涉及当事人的身份问题,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吃饭问题。所以,作为法院来不得半点怠慢。必须最大限度地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既要以人

为本,亦要为经济的健康发展护航。如果能够达到双赢,则是最理想的结果。然而,由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计划经济模式向市场经济转型,被各用人单位除名的人员比较普遍。而地方上特别是我们××*来说,安置职工的能力是比较有限的。2005年××*财政收入总共2000多万。如果不管原告的要求合不合法都一并解决地话,每年需1000多万元,超过财政收入的50%,这显然是不可能办到的。因此,既要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又不能给经济发展带来负担。因为经济的发展程度和当地人民的生活稳定以及幸福安康是息息相关的。审判机关在审理此类案件中,既要注意法律的公正,又要考虑到社会效益。既要以人为本,又要有大局意识,这就必然对法院的审判工作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如果二者相冲突时,法院会面临二难选择。

三、引发案件的原因往往不明确,责任不明晰

产生争议的责任在谁?对于大多

数劳动争议案件来说,双方当事人均有责任。用人单位作出处理决定时程序不完备,对此,被除名的劳动者平时也不去理会,认为无所谓,真到退休年龄了,才重新予以重视。就这种情况而言,责任如何划分?劳动争议的诉讼请求一般说来难以量化,大多是解决身份还是不解决的问题。调解难度较大,既然难以量化,也就难以用责任的划分进行量化的判决,而劳动者在单位面前,往往是弱势群体,若处理不当,会造成较大的社会负面效果。

因此,在民事审判中,针对劳动争议案件所要做的工作是非常艰巨的,面临的实际困难亦是客观存在的,各企业单位近年来纷纷进行破产改制,这样无形中必须涉及到各方面的利益冲突,所以近年来劳动争议案件有持续上升的趋势,一方面显示劳动者的法律意识提高,懂得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企业的破产改制中存在的矛盾仍然不少,需要做的工作仍

非常艰巨。而矛盾产生后,最终必然会到法院来解决,作为法院容不得丝毫回避。面对这些困难,该如何解决呢,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作为参考:

一、公生明,廉生威,严格依法办案。

作为法院,依法办案是唯一的宗旨。不依法办案法院就失去了最本质的意义。只要是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我们就必须严格贯彻《劳动法》的相关规定,予以保护。提出的诉请不合法则坚决予以驳回,裁判文书有理有据。有力说服败诉一方的当事人,作好息诉工作。

二、在民事审判同时宣传劳动法的相关规定,协调各部门,充分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现在的社会已走向法治,那么我们的各用人单位必须建立严格的劳动者权益保障机制,不能再像以往那样草率决定,要树立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各负责人要认真学习劳动法,不断提高自己的法律修养和政治素养。

三、及时做好针对劳动争议案件的息诉息访工作,及时向区委、政府、人大等相关部门汇报。

劳动法不是真空里诞生出来的法律,法律维护的是社会的秩序,政府维护的是社会的发展,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因此,针对于劳动争议案件,我们不仅仅要掌握在诉讼中的动向,亦要掌握审判前的来龙去脉和审判后的息访息诉工作。这就必须多向区里汇报,政府可针对本院的汇报,协调各职能部门,建立健全劳动关系的协调机制。各部门不要推卸责任,把当事人当足球踢,只要属于自己所管职能,就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正义感,能解决的,就地解决,不能解决的亦要有好的态度。告知其解决途径,不要当事人一来就让人家吃闭门羹,避免当事人与政府产生敌对情绪,也不要有那种“反正法院会来处理,不关我事”的想法,法院适用的是法律,而社会的和谐,政府的公信力靠的是我们所有的职能机关、所有的干部共同建立的。

因此,在现阶段,在社会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劳动争议案件数量的增长是必然现象,这也是社会进步的表现。然而处理不好,就会给社会的稳定带来隐患。所以,我们要加大调解力度,宣传劳动法的精神,切实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的发展稳定,同时要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不要有等靠要的依赖思想,加快经济建设的步伐,结合本区特点发展工业和旅游业,增加就业点,使本区的经济能够健康稳定地发展。

宫内节育器取出困难的处理方法 第3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统计本中医院2010年3月~2012年3月收治26例宫内节育器取出困难的患者。26例患者中年龄31~55岁, 平均45岁, 其中月经干净3 d的5例、自然分娩的哺乳期间三个月至半年月经来潮的放入8例、剖宫产术后半年至一年中的10例, 人流手术时放置2例, 引产术后放置1例。带环的时间从2~35年之间。年轻女性18例中有10例是人流术2~4次的, 围绝经期女性8例;嵌顿及异位的类型;其中T形IUD 7例, 金属O型IUD10例, 爱母环8例,

1.2 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

14例患者有子宫异常流血史, 8例患者表现下腹痛不适及性生活时下腹痛, 3例患者月经前后及月经期表现大腿放射性痛, 1例无任何不适。其中1例发现脓血便在外科检查中发现圆形IUD异位并嵌入直肠壁上;其中1例为自然分娩4个月放置圆环, 术后12个月因早孕需人工流产时取出节育环, 取器失败, 行彩超报告示“节育器嵌顿入肌层。其中2例为剖宫产后7个月放爱母环, 放入后11个月怀孕, 彩超报告”早孕“环位置下移并嵌顿宫颈肌层, 人流术扩宫到6.5号后在彩超引导下用长弯止血钳取出, 其中1例为带环宫外孕, 盆腔平片提示“节育器位于腹腔右上方, 故考虑IUD异位腹腔”[2]。1例为患者放置节育器10年时妊娠, 行人流术前取环失败, 先做人流术后一周后再次取环在彩超提示下取出[3], 近年来爱母环在临床避孕中使用较多, 因其避孕效果好, 带器时间长, 副作用小, 深受广大育龄妇女的欢迎。但随着时间的延长, 其临床缺陷亦被慢慢发现。

1.3 解决方法

其中16例患者嵌顿程度轻, 在充分扩宫及镇痛下通过彩超指示下用取环器取出, T形环横臂部分嵌入子宫侧壁在彩超下用长弯止血钳夹住横臂近宫壁端上下左右轻轻移动有部分可取出, 部分经过宫腔镜下取出。10例爱母环因为嵌顿在宫颈肌层较深, 通过手术取出[4]。

2 讨论

宫内节育器嵌顿大部分是环型号不符, 哺乳期过早带环或闭经后取的过晚并且平时没有做定期检查, 上环后症状持续存在也未及时就诊的患者。

2.1 节育器嵌顿的原因

(1) 手术者经验不足, 选择环形及大小不符, 患者子宫位置前者为后倾后屈位, 后者为前倾略前屈, 在放置节育器术中应进行较正, 但较正后可能再次回位, 给手术带来了一定困难。 (2) 哺乳期的子宫比较软, 而且薄, 操作不当易造成穿孔。 (3) 放置时间不正确, 环在宫内时间过长, 环本身材质及硬度, 闭经后患者子宫逐渐萎缩, O型环及T型环易嵌顿于宫壁上甚至穿孔异位于子宫外。 (4) 未进行定期复查。 (5) 爱母环的推助器质地较软且无弯度, 节育器放置后两侧壁在张力的作用下嵌入肌层。

2.2 节育器嵌顿引发的后果

(1) 子宫异常出血症状, 包括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 性生活后出血, 主要可能是环刺激内膜所致。 (2) 下腹疼痛和腰部不适, 与子宫收缩与节育器造成的局部慢性炎症有关。 (3) 节育器脱落可导致早孕。 (4) 性生活质量下降;由于月经期时间长, 腹部不适, 性生活时会不适, 久而久之, 患者惧怕从而导致生活质量下降。

2.3 节育器异位的预防

(1) 术前要详细询问病史, 要仔细查清子宫的位置大小, 选择适合患者需要的环型。 (2) 选择节育器类型和型号, 现本院尽量选择宫乐环因其质地柔软有效期长, 副反应少。 (3) 围绝经期妇女应及时取器。我院现在提倡在围绝经期月经紊乱时期建议取环, 因为取环后可降低功血的发生次数和减轻症状, 生殖器官也未出现明显萎缩, 取器较易成功。 (4) 医生在上环时应告诉患者环的种类、形状, 术后并发症, 术后如有异常及时就诊, 使用年限, 上环术后复查的时间。

参考文献

[1]李岩.闭经后子宫腔的变化与宫内节育器的关系.实用妇产科杂志, 2008, 24 (11) :642.

[2]吴玉峰.IUD异位的诊断及处理.实用妇产科杂志, 2008, 24 (11) :650.

[3]孙凤阳, 黄紫蓉.人工流产后立即放置宫内节育器.实用妇产科杂志, 2007, 23 (7) :397.

处理困难 第4篇

【关键词】 剖宫产;娩头困难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6205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2979-01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巨大儿日益增多,加之社会因素的影响,疤痕子宫的出现等因素,剖宫产率也逐渐增加,剖宫产术[1]由于能快速终止妊娠,术式简单,切口美观等易被人们接受。但因各种因素引起的娩头困难,可造成新生儿窒息或产伤,本文就其原因及处理做一简要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自2010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共实行头位剖宫产术2476例,手术过程中,娩头困难者143例,发生率为578%低于文献报道[2-3]。诊断标准:徒手取头时间大于60秒为胎头娩出困难。

12 手术方法 麻醉方式为硬腰联合麻醉(其中7例为局部麻醉),手术为腹膜内的子宫下段横切口的剖宫产。

2 结 果

21 剖宫产娩头困难者时限 剖宫产取头困难者有2例大于180秒,平均时限72秒。

22 剖宫产取头困难的原因 剖宫产取头困难发生率最高的原因为胎头高浮有73例,其中巨大儿42例;其次为医源性因素48例,其中麻醉欠佳25例,娩头技巧16例,切口过小7例;胎头深嵌19例,3例因腹膜、大网膜、肠管严重粘连手术困难。

23 剖宫产娩头困难对母儿的影响 剖宫产娩头困难者母亲阔韧带血肿1例,切口延伸18例,1例延至宫颈口;新生儿轻度窒息44例,重度窒息1例,头皮血肿1例。

3 讨 论

31 娩头困难最常见的原因为胎头高浮,巨大儿,各种社会因素如择时、惧疼等有产科合并症、并发症,头盆不称等各种未临产而选择剖宫产时,胎头不能入盆而高浮,致娩头困难。此种情况一般切口不宜太低,先吸净羊水,徒手娩头前先按压宫底,使胎头下降后再娩仍困难者改用小负压胎头吸引器助胎头娩出,其中一例为内倒转后由足牵引娩出,减少由反复试娩引起的新生儿窒息、吸入性肺炎及产伤等,减少母亲切口组织的损伤。

32 医源性因素中由于初学者技术不熟练致娩头时间长者较多,凡一次娩头失败者,改由助手娩出,以减少对儿头的刺激,因切口过小引起的娩头困难者,果断延长切口,对麻醉效果差者,加用局麻辅助以改善麻醉效果。

33 产程中胎头已深陷,但因各种原因仍需剖宫产者也时有发生。术者可一手上推胎肩,一手下取胎头,为避免手术切口的延裂,不可过早上举胎头,待胎头自盆腔上移至切口处时撬起胎头效果较佳。如此时仍娩头困难,可有助手台下严格消毒会阴后由阴道上托胎头协助术者娩出胎头。

总之,剖宫产手术已较普遍,但如何顺利娩出胎儿是关键。为保障手术的顺利进行,手术者术前应对母体的手术史、胎儿的大小、胎头位置的高低、麻醉方式及效果等均应有充分的了解和应对方案,做到术前准备充分,术中妥善处理,确保母儿安全。

参考文献

[1] 何敏,宋文裕,李冰,等61例剖宫产胎头娩出困难分析[J]现代妇产科进展,1999,8(4):382-383

[2] 盛梅新式剖宫产术娩头困难197例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2,1:54

高中物理学习过程的困难和处理方法 第5篇

高中物理不像初中物理那样简单, 在知识结构和难度上都有很大的提升, 高中物理知识更加难懂、严谨, 知识面也比初中更加广泛, 而且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 但又并不是每一个物理知识都能在生活中找到与之相呼应的实际例子, 这对于物理学习无疑是巨大的挑战。而且很多同学反应上课能听懂老师讲的知识, 但是在真正到了靠自己的能力去解题的时候, 很多同学则是毫无思绪, 不知从何下手。这种情况很容易让同学们产生对物理学习的恐惧, 从而自信心遭到打击失去对物理学习的兴趣。

众所周知, 物理是一门想要实际操作的学科, 一方面需要同学们加强对重点公式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另一方面, 还要学会实践操作, 检验真理, 更好的将知识吸收消化, 把知识真正转化为自己的。但由于种种原因, 我们在学习过程中逐步用“讲实验”代替了“做实验”, 将知识完全理论化, 忽视了实际操作的重要性, “纸上谈兵”虽然让完成了学习任务, 但是由于同学对知识理论的理解消化存在差异, 很难让我们真正领悟比较难懂的知识。这也充分反应了在物理教育过程中, 将实验方法完全理论化的方法是不可取的, 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会打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 全面培养思维方法和思维能力

要学会将物理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但又不能受日常观念的影响, 也不可完全靠主观的联想, 从而造成思维障碍。高中的物理教育, 通常需要学生有较好的抽象思维、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 三种思维同时参与。

首先, 物理学习中需要建立起各种物质结构和运动变化的形象, 因而要培养自己的形象思维能力, 要学会自己观察和实验得到正确的理想化模型、理想化动态形象等。

其次, 鼓励大胆的怀疑、猜测和探索, 培养发展自己的想象力, 从实践中得出结论。

最后, 根据自己所学得的知识, 建立起自己的思维模型和思维方式, 在物理学习中, 正确的思维模型将大大有益于解决难题, 提高学习效率。

(二) 加强对总结性知识的考察

老师所讲授的知识通过学生的消化吸收成为学生学到的知识, 物理问题通过这一认识过程, 经过考察实验才更有效率的被学生理解领悟。不可尽信书上所言, 增强自己的动手能力, 不能让书本经验和老师讲授代替学生自己的思维过程, 这样只能造成机械性的记忆和模仿, 最终阻碍学生自己的学习能力发展和正确思维模型的形成。

(三) 形成一套自己的学习方法

从简单到复杂、从现象到本质、从抽象到具体、从状态到过程、从标量到矢量、从一维到多维、从定性到定量、从演绎到归纳、从零散到系统、从宏观到微观和宇观。

(四) 培养对物理学习的浓厚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培养对物理学习的浓厚兴趣, 只要有了兴趣就有了学习的动力, 善于发现生活中和物理密切相关的小事情, 善于在学习中生活, 在生活中学习。

(五) 提高听课的效率

课堂上用心听讲比课后复习更加有效率, 利用好课堂时间, 认真听讲做好笔记, 做到耳到、眼到、心到、口到、手到, 全身心的投入老师的教学中, 跟着老师的思路走, 不懂得问题要及时记下来, 下课后去询问老师。另外, 在上课前要提前预习, 将不懂的问题做上标注, 在老师讲到这一问题时仔细做笔记, 这样做, 将物理学好就很容易了。

(六) 下课巩固

人的记忆都是呈抛物线, 缓慢减退的。在上课时, 你记得很牢固的知识点, 会随着时间的流逝, 而慢慢的忘记, 所以下课对知识的巩固回非常的重要。首先, 在下课时, 多复习一下学过的知识, 然后做一些相关的题型巩固。同时做一个计划表, 在每周的周末, 将一周学过的物理知识, 相关习题等做个复习, 这样就不怕物理学不好了。

无论学习什么, 兴趣始终是最好的老师, 培养对物理的兴趣非常重要, 因为只有有兴趣, 自己才会不怕辛苦的去钻研。然后, 我们上课的老师, 则是带我们进物理殿堂的精神导师, 上课的听课效率对提高物理成绩也至关重要, 但同时还要培养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 如果能做到上述几点, 学好物理不是问题。

参考文献

[1]王丽颖.如何提高高中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J].学周刊, 2015 (20) :129.

[2]黎东波, 胡晓龙.论高中物理学习的困难及相关策略[J].现代教育科学, 2007 (06) :36-38+45.

[3]唐芝清.物理学习困难生的成因分析[J].零陵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 (03) :145-147.

45例剖宫产娩头困难处理体会 第6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3年1月至2008年1月, 本院第二产程胎头深定35例、胎头高浮于子宫切口以上10例。孕妇年龄21~36岁, 孕周37~42周, 均无明显妊娠合并症。

1.2 娩头困难原因

1.2.1 胎头高浮

其中29例产前检查跨耻征阳性, 占胎头娩出困难64.4%。

1.2.2 胎头深定

8例在试产过程中因胎头机转异常持续性枕横位、枕后位致胎头深定, 占娩头困难17.8%。

1.2.3 麻醉效果欠佳而直接影响胎头娩出

发生7例, 占娩头困难15.6%。

1.2.4 产妇肥胖、巨大儿

术前对胎儿体质量估计不足, 致娩头困难占娩出困难0.06%, 1例子宫行“⊥”型切口娩出胎儿。

2 讨论

剖宫产分娩的主要目的是确保胎儿更安全诞生, 术中娩出胎儿消耗时间与新生儿Apgar评分及预后息息相关。

2.1 娩头困难处理

2.1.1 胎头高浮的处理 胎头浮在骨盆入口上方, 应先破膜、吸净羊水, 使胎头自然下降。当胎头降至子宫切口时, 术者右手可入宫腔屈肘上拖胎头, 助手在宫底推压娩出。若胎头位置较高, 右手可钩住胎儿下颌骨将胎头拉至切口处, 助手宫底推压可顺利娩出胎头, 或用乙状钩也可奏效。

2.1.2 胎头深定的处理 胎头于坐骨棘以下并深深嵌在骨盆腔内, 术者边上推胎肩, 边旋转胎头为枕前位, 或台下助手阴道上推胎头助娩。

2.1.3 麻醉效果欠佳可加用局麻扩大切口, 必要时剪断一侧腹直肌。

2.1.4 产妇肥胖、胎头高浮 可采用臀牵引方式, 尽快娩出胎儿。发现巨大儿立即延长腹壁及子宫切口, 对1例下段较狭窄者做“⊥”切口, 可使胎儿顺利娩出。

2.2 防治措施

2.2.1 选择恰当的腹壁及子宫切口的大小

剖宫产术中腹壁或子宫切口过小导致胎儿娩出困难, 其原因为术者对胎儿大小估计不足, 或子宫下段横切口的弧度不够大, 也可因子宫下段狭窄。对以上情况应立即延长腹壁或子宫切口, 如系子宫下段狭窄则应作“┻”型切口。延长切口必须清楚暴露局部解剖, 避免损伤母儿。

2.2.2 选择恰当的子宫切口位置

子宫下段横切口应选择在胎头枕骨结节或胎儿上方, 相当于半定或已固定的胎先露, 即胎先露已入盆达坐骨棘上3 cm间。否则子宫切口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胎头娩出, 子宫切口的高低应根据胎先露的高低而定。

2.2.3 胎儿因素所致娩头困难

①胎头浮在骨盆入口上方, 尤其是巨大胎儿必须选择子宫下段相当于下2 cm或1.5 cm米处做横切口, 然后破膜吸尽羊水, 这样既可减少羊水栓塞和新生儿吸入性肺炎的发生, 又可使宫内压降低, 宫腔容积缩小, 诱发宫缩。同时借助手在宫底上加压下推宫底的力量, 促使胎儿下降。当胎头降至子宫切口时术者右手才可进入宫腔娩出胎头, 如胎头位置较高, 进入宫腔之右手可钩住胎儿下颌角, 将胎头向下拉至子宫切口处, 再娩出胎头;②胎头深深固定, 胎头最低点位于坐骨棘水平以下, 并深深嵌在骨盆腔内, 是娩头困难最常见的情况, 应采取以下应急措施:选择从解剖学内口正中下4 cm处为切口, 使切口达到最大的弧度和长度, 利于胎头娩出。若在下段子宫切口下方显露胎儿的颈部或胎肩时, 说明胎头深嵌在骨盆腔内, 术者应用示、中两指, 同时左手握住自己的右手腕, 尽量上拉胎肩, 或用示、中两指合力上拉胎肩, 以助胎头娩出。如强行以手法将紧紧深嵌在骨盆腔内的胎头娩出, 则有引起颅骨骨折、脑幕撕裂而导致颅内出血的危险, 此时应改为“┻”型切口, 以先牵胎足以臀牵引方式娩出胎儿。当胎头以枕后位深定于骨盆腔内, 胎儿面部位于子宫切口下方, 以手法娩出失败时, 可行产钳助娩胎头;③臀位胎儿娩出困难, 臀位两臂上举致双上肢及胎头娩出困难, 常发生在骶后位以臀牵引向外牵拉胎体时, 若一臂上举, 则先娩出未上举之胎臂, 后娩出上举之胎臂。当双臂上举时, 可向胎背侧旋转胎体, 依次轻巧地娩出两上臂。若胎臂上举嵌顿时, 则应先将胎体稍向上推, 后向胎背侧旋转胎体, 以利上举之胎臂经胎儿面滑下娩出。如此法无效, 胎臂仍卡在胎头后方时, 术者应伸手入宫腔内, 将上举卡在胎头后方的胎臂轻轻推向胎儿面侧而娩出。胎儿下肢脱入阴道或阴道外口时, 应选择古典式剖宫产术, 先手法娩出胎头, 后娩出胎体及胎儿下肢。

总之, 无论何种原因导致剖宫产术中娩头困难, 都应根据具体情况, 由经验丰富的医生来完成, 以最安全的方法娩出胎儿, 尽最大可能避免新生儿窒息的发生及新生儿的损伤。

参考文献

[1]田杨顺.教你健康分娩.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6:112.

[2]田孝昆, 刘元姣.实用妇产科手术损伤学.科学出版社, 2000:323.

新式剖宫产术娩头困难处理技巧研究 第7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行剖宫产手术时发生胎头娩出困难的产妇200例, 胎头娩出困难的具体情况为:胎头高浮70例, 胎头深嵌56例, 胎头过度仰伸10例, 胎头过大或巨大儿9例, 麻醉效果不佳30例, 切口选择或小切口15例, 原因不明10例。产妇年龄23岁~37岁, 平均年龄 (28.1±5.4) 岁;孕周37周~42周。

1.2 手术方法

均采用硬膜外麻醉。新式剖宫产的手术切口选在孕妇耻骨联合上3 cm处, 切口长度一般为12 cm, 切口呈横向的弧形。逐层分离皮肤, 切开子宫, 排净羊水, 进入宫腔, 准备娩出胎头。若娩头过程持续1 min及以上或1 min之内仍未成功娩出胎头, 或胎头反复滑脱2次及以上均可诊断为胎头娩出困难[1]。此时应结合胎儿的具体情况进行积极处理, 术者及助手互相配合, 避免危急情况发生。

1.3 娩头困难的原因及处理技巧

1.3.1 胎头高浮

当此种情况发生时, 无论选择哪种剖宫产术式, 娩头困难均易发生。新式剖宫产的高位切口对于子宫内的胎儿来说, 存在明显的阻挡作用, 尤其当胎头高浮时, 这种作用则更应该引起重视。大致可以分为两种情况: (1) 对于临产妇来说, 宫口开大, 胎头已有下降趋势, 此时术者与助手协助捞出胎头, 可使其顺利娩出。 (2) 择期手术者, 子宫下段未成型, 子宫肌肉层较厚, 娩出阻力加大;待破膜羊水吸出后, 子宫切口有缩小趋势, 胎头位于切口上方, 造成胎头娩出困难。无论临产妇还是择期剖宫产妇, 胎头高浮时易引起胎头滑动, 使胎头娩出困难加重。因此, 需对胎头高浮的产妇给予重视, 并在术中积极干预, 术者左手或助手双手下推宫底或右手进入宫腔钩住胎儿下颌角, 待胎儿下降枕骨达切口以下, 可协助胎头俯屈至近于正常分娩的屈曲位。

1.3.2 胎头深嵌

通常发生于已经过充分试产的产妇, 胎头下降或已经入盆, 胎头深嵌入骨盆之中。此时剖宫产捞取胎头时相对困难, 需要助手经阴道向上推胎头, 辅助胎头娩出。术者与助手之间的默契配合是关键因素, 推力不宜过大, 否则易造成子宫撕裂或出血。必要时可行臀倒转牵引法。

1.3.3 胎头过度仰伸

术中出现抬头过度仰伸时, 由于子宫在羊水吸净后留给胎儿的空间极小, 过度仰伸的胎头不易恢复俯屈状态, 此时捞取胎头力度应适当轻柔、迅速, 以免胎头滑脱引发胎儿窒息。术前应进行影像学检查, 确定胎儿在宫内的情况, 如果发生胎头过度仰伸应在术前给予相应干预。

1.3.4 胎头过大或巨大儿

通常情况下, 根据产前产妇与胎儿的相关检查, 术者已对胎儿的发育情况有相对全面的了解。通常胎头过大或巨大儿比较难以正常分娩, 因此多数孕妇选择剖宫产术。生产过程中, 胎儿头部较大使胎头娩出的难度加大、娩出阻力增加并更容易诱发胎儿窒息。适当扩大切口, 应用必要的器械辅助以及默契的配合辅助分娩。

1.3.5 麻醉效果不佳

随着剖宫产术的不断更新, 对麻醉的要求也不断提升。术中麻醉的作用在于镇痛和肌松, 若麻醉效果不佳, 则子宫切口周边肌肉不能有效地松弛, 使子宫暴露困难, 限制胎头的顺利娩出。胎头娩出过程中也易造成切口撕裂或者肌肉损伤, 严重者可引发子宫撕裂。麻醉效果不佳的产生原因与麻醉剂量及产妇本身的情况有关。必要时使用产钳帮助胎头娩出。

1.3.6 切口选择或小切口

术中切口位置选择不佳或者切口小均是造成娩头困难的直接因素。由于近年来人们对美感的追求, 多数产妇选择小切口, 以期术后愈合瘢痕较小或不明显, 但其大大增加了娩头的困难性。有些经产妇由于曾经选择剖腹产而使子宫已经存在瘢痕组织, 在娩头困难时更易引发子宫破裂的危险。可适当延长弧形切口约1.5 cm, 或切口上缘多点竖斜剪开。但应避免“T”形切口, 容易造成再次妊娠时子宫破裂。

1.3.7 原因不明

本次研究中有10原因不明的娩头困难。引起胎头娩出径线增加的因素均可造成娩头困难, 或者当术者和助手配合欠佳时, 也加大了娩头的难度。术者自身经验不足, 或操作技术不够娴熟不仅易造成娩头困难, 还能增加分娩风险。

2 结果

胎头娩出的时间范围为35 s~140 s, 其中8例胎儿出现轻度窒息, 未发生中重度窒息, 经过有效干预均正常出院。200例产妇切口全部愈合良好, 定期随访未见并发症的发生。

3 讨论

3.1 新式剖宫产术式全称为改良下腹壁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 是由以色列Stark教授于1996年提出的。与传统术式相比, 其特点鲜明[2]: (1) 切口优势:下腹壁切口采用Joel-Cohen切口, 与当时流行的Pfannenstie切口相比, 位置偏高, 呈横行走向。与肌肉分布方向一致, 更易于分离皮下组织, 尤其是在腹直肌的分离方面, 明显缩短了分离时间, 最大程度减少了不必要的损伤, 使切口更易愈合。 (2) 子宫切口可以一次全层缝合, 提高手术效率。不进行腹膜缝合, 使其自然对合, 避免粘连瘢痕的产生。 (3) 采用宽针距全层垂直褥式缝合, 提高效率, 有效避免瘢痕形成。新式剖宫产在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效率、降低手术损伤、减少出血量、加快术后恢复、缩短疼痛时间等方面优势明显, 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有报道指出, 与传统的剖宫产术式相比新式剖宫产术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然而近年临床资料显示, 由于切口位置的问题, 胎头娩出困难情况仍未得到明显改善。

3.2 本次回顾性分析的资料显示胎头深嵌的发生率较高, 由此可见手术时机的选择和默契配合是避免娩头困难发生的关键。研究结果表明200例应用新式剖宫产术的产妇胎头娩出时间范围为35 s~140 s, 胎头娩出时间基本控制在安全范围。全部胎儿未见中重度窒息情况发生, 仅8例胎儿出现轻度窒息, 且经过有效干预均正常出院。200例产妇切口全部愈合良好, 定期随访未见并发症的发生。说明有效的娩头困难处理技巧能够适当缩短娩头时间, 有效规避严重并发症产生的风险。具体的处理原则总结如下: (1) 有效的术前评估:在术前应充分评估胎儿和产妇的情况, 结合各项检查结果对产妇和胎儿的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在符合剖宫产手术指征的同时, 制定手术麻醉方案, 对手术的风险进行评估, 明确手术流程, 预估术中的危急情况, 并制定准确的应对方案。相关手术设备应准备充分。 (2) 切口选择:根据胎产式、胎方位、胎先露以及产妇脂肪厚度, 结合术者经验, 选择合适的切口, 切忌盲目缩小切口。子宫切口选择在子宫下段最膨隆处。 (3) 胎儿娩出时机判断:一般在羊水抽吸干净之时顺势伸手取头, 此时要求助手配合默契, 协助胎头娩出。 (4) 使用器械协助:常见的助娩器械有产钳、胎头助娩器、吸引器等。

综上所述, 有效的术前评估, 熟练的操作技巧, 灵活的辅助设备以及默契的配合, 是避免新式剖宫产术发生娩头困难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姜树玲, 张启林, 徐永前.胎头助娩器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体会[J].现代妇产科进展, 2007, 16 (3) :234-235.

处理困难 第8篇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在512例阑尾病例中, 阑尾残端处理困难的病例共51例, 男27例, 女24例, 男女性别比为1.125∶1。年龄16~67岁, 平均37.42岁。职业分布:农民23例、农民工18例、服务行业从业人员5例、学生3例、干部2例。51例病例中阑尾炎的主要类型是:急性化脓性阑尾炎39例, 急性坏疽性阑尾炎12例。

1.2 处理

本组51例, 其中12例采取常规办法处理阑尾残端, 切除阑尾后, 再行荷包缝合。其余39例根据阑尾的位置、阑尾的临床类型、盲肠的水肿增厚程度实施不同的方法处理:对阑尾暴露充分的、盲肠水肿增厚不是很严重的, 笔者在阑尾根部两侧梭形切开浆肌层, 将残端压入浆肌层下, 间断缝合浆肌层即可;对阑尾暴露充分的、盲肠水肿增厚很严重的和阑尾暴露不充分、盲肠水肿增厚不是很严重的这两种情况, 在切除阑尾后, 予以单纯结扎, 在盲肠末端采用U字缝合或8字缝合;对阑尾暴露既不充分、盲肠水肿增厚又严重的, 笔者采取单纯结扎处理, 不实施荷包包埋, 仅在残端覆以脂肪垂固定, 同时在右髂窝放置引流管。

1.3 结果

在12例采取常规办法处理阑尾残端, 10例痊愈, 2例发生肠瘘。经过保守治疗两例肠瘘病例均治愈, 瘘口愈合平均时间52.4d。其余39例采取分类的办法处理, 全部痊愈, 无并发症的出现。

2体会

通过本组病例的诊治, 笔者认为对阑尾残端的处理不要拘泥于教科书和平时经验, 要灵活处理。要视阑尾残端及盲肠壁组织病理改变情况而选择适当的处理方式, 针对阑尾形态和病程的发展不同, 对阑尾残端的处理也应该采取不同的方法。阑尾残端若处理不当, 会引起较多的并发症, 如阑尾株炎、残端炎、肠梗阻、荷包脓肿、粪瘘等。结合笔者的处理, 主要有几点体会。

2.1 纠正认识误区

现在的许多外科医生对阑尾手术, 尤其是阑尾残端的处理, 总把教科书上的荷包缝合记得很牢, 但凡是阑尾炎, 残端一定要做荷包缝合处理。其实荷包缝合并非绝对必要。一般地来说, 对急性单纯性的阑尾炎, 由于盲肠充血水肿不明显, 可以实施残端包埋处理;对急性化脓性、坏疽性、甚至是阑尾周围脓肿, 面对充血水肿增厚的盲肠, 不要轻易包埋, 即使包埋也要一定的技巧, 强行实施单纯的荷包缝合, 处理不好的话, 很容易导致肠瘘等并发症的发生。本组病例中按常规办法处理的阑尾残端12例, 全部实施经典的荷包缝合, 虽然处理的很仔细, 采取了多重办法予以保护, 但是还是有2例肠瘘的发生, 给病人和医生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2.2 合理处理阑尾残端

相对来说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坏疽性阑尾炎会导致盲肠充血水肿明显, 质脆, 阑尾根部结扎困难, 盲肠上无法荷包, 按照常规的办法处理阑尾残端有一定的困难。要结合阑尾临床类型、阑尾位置、及盲肠水肿增厚的程度实施不同的处理。笔者主张对阑尾暴露较好的、盲肠水肿不是很严重的可以实施阑尾根部两侧梭形切开浆肌层后的单纯缝合包埋;对阑尾残端因盲肠炎症肿胀明显, 难以实施荷包缝合的, 不强行实施包埋处理, 而是在阑尾残端处理后, 用肠脂垂与阑尾系膜覆盖, 并固定于残端, 这种处理方法也是一种变相的阑尾残端包埋, 还可以保护炎性水肿的盲肠;对实在难以处理的可以实施单纯结扎处理。解决了阑尾残端处理困难问题, 会明显降低了术后粪瘘等并发症的发生, 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收稿日期2009-02-03

处理困难 第9篇

近年来, GPS测量技术的不断发展, 使得工程测量的作业方法发生了历史性的变革。G P S测量利用接收机接收卫星信号, 通过后处理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求得待测点的空间位置。G P S测量具有全能性、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和实时性的精密三维导航与定位功能。GPS技术以其独特而强大的功能使它很快被应用与工程测量、航空摄影测量、工程变形测量、资源调查等诸多领域。但在实施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不足。比如在障碍物较多的城区, 使用G P S测量, 有时候虽接收到信号, 但有的卫星信号处于浮动状态, 或出现假固定或者不能固定, 直接将这些卫星数据进行处理会使得处理的结果误差较大, 甚至会出现误差超限的情况, 如何进行这些困难地区的GPS数据分析与处理一直是从事G P S测量人员热讨的话题。

笔者通过大量研究和实践, 总结出一种处理GPS困难数据的方法。利用双差 (双差是一组特定卫星单差的差分。为计算双差, 一颗卫星被选为参考卫星, 其它卫星是相对与参考卫星来计算) 、L3线形组合 (L3线形组合是针对消除电离层路径延迟而设定的) 消除电离层后GPS数据残差的分析, 删除对测量结果影响较大的卫星, 获得较高的精度。

2、实施步骤

下面以徕卡G P S后处理软件 (L G O) 为例介绍操作步骤:

(1) 新建G P S项目并输入原始数据。

(2) 在窗口空白处单击鼠标右键, 选择“处理参数”;用鼠标左键选择“显示高级参数”, 点击“附加输出”, 选择“残差”, 然后点击“确定”退出。

(3) 在图上条形数据区域空白处单击鼠标右键, 选择“自动处理”;再次单击空白处, 在下拉菜单中选择“处理”, 进行基线解算。数据处理结束后, 先不保存解算结果, 直接进行基线分析。

(4) 在“结果”界面中, 打开基线文件夹, 右键单击某条基线, 在下拉菜单中左键点击“分析”, 点击选择“双差”和“L 3消除电离层”, 对卫星情况进行分析, 剔除不健康卫星。

(5) 回到“项目”页面中, 在“G P S处理”界面上, 右侧条形数据区域空白处单击鼠标右键, 在下拉菜单中选择“处理参数”。在“概要”界面中用鼠标左键单击将不健康卫星剔除。

(6) 重新对基线进行结算。

一般情况下, 通过删除不健康卫星, G P S平差结果可以满足测量的精度要求。如果经过以上处理还不能满足要求, 可以进一步对某个点的卫星数据时段进行修改。具体操作方法如下:在图示界面上右侧该点的条形数据上单击右键, 在下拉菜单中选择“卫星窗口”, 在空白处单击鼠标右键, 选择“开窗 (包含) ”, 对开窗方式进行设置, 选择所需要修改的卫星数据, 用鼠标右键单击其条形图示, 在下拉菜单中用鼠标左键单击选择“编辑窗口”, 对数据时段进行修改, 在“编辑窗口 (包括) ”界面中, 可以对时间段进行修改, 修改完毕后, 用鼠标左键点击“确定”, 之后重新进行基线处理, 数据处理完成后, 在“结果”界面中, 打开基线文件夹, 对基线进行分析。如果需要对其他基线进行修改, 可以重复以上操作。

3、应用实例

某学校进行平面控制测量, 共布设了8个G P S点 (其中有3个点为已知点) , 利用徕卡GPS1200接收机进行数据采集, 并利用徕卡G P S后处理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在原始数据进行自动处理之后, 虽然F检验显示接受, 但是与临界值相差太大, 从处理结果分析可以看出误差较大, 而且有一个点出现了浮动解。

以309-315基线为例进行分析, 可以看出G21卫星对其结果影响很大, 残差达到了1.2 (合理值为0.1以内) , 在去掉G21卫星之后, 残差最大值变为0.03。大大提高了测量精度。

在对卫星进行分析之后删除了G 0 4、G09、G21三颗卫星之后F-检验值变为1.04, 与临界值1.12相差无几, 而且所有点均为固定解, 自由网平差精度高, 完全满足精度要求。

4、结论

通过对双差、L3消除电离层后GPS数据残差进行分析, 删除对测量结果影响较大的卫星, 可以获得较高的测量精度, 满足工程测量的精度要求。该方法在障碍物较多的城区和视野不太开阔的丘陵地区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摘要:本文针对困难地区的GPS数据分析与处理进行了探讨, 以列举操作步骤为主线, 通过对双差、L3消除电离层后GPS数据残差进行分析, 删除对测量结果影响较大的卫星, 提高GPS测量的精度。该方法在障碍物较多的城区和视野不太开阔的丘陵地区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参考文献

[1]刘经南.GPS卫星定位技术进展[J].新乡:全球定位系统.2000.3

[2]余学祥, 徐绍铨.GPS变形监测信息的单历元解算方法研究[J].北京:测绘学报.2002.4

[3]施云江, 曾旭平.GPS网平差观测量选取的理论分析[J].武汉:地理信息空间.2004.2

[4]洪樱, 欧吉坤, 彭碧波.GPS卫星精密星历和钟差三种内插方法的比较[J].武汉:武汉大学学报.2006.6

[5]徐绍铨, 张华海, 杨志强, 王泽民.GPS测量原理及应用[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10

处理困难范文

处理困难范文(精选9篇)处理困难 第1篇1 绝经后取器常遇困难1.1 生殖道萎缩所致取器困难1.1.1 阴道绝经后阴道干燥、萎缩、性生活困难,...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