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初中生英语掉队问题

来源:文库作者:开心麻花2025-10-221

初中生英语掉队问题(精选5篇)

初中生英语掉队问题 第1篇

一、掉队原因探析

心理障碍是掉队的重要原因。造成学生掉队的原因可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

1. 中学一年级的学生对母语的语言、语法、词汇相当熟悉。

当他们接触一门与母语表达方式迥然不同的新语种时, 由于两种语言的三要素相差甚远, 在接受目的语教育时, 心理上产生一些障碍。这种心理障碍首先表现在语言转换过程的不适应:汉语为方块字, 英语为拼音文字;汉语的字有四声, 英语每个词有重音, 且有连读、失去爆破、辅音同化等方面的问题;汉语的词基本上是双音节, 而英语每个词的音节不一。初学者不掌握目的语这些特点, 一部分学生常常是用学习汉语的规律来指导自己学习英语, 因而产生心理上的不适应。所以, 初学者学习外语的过程, 就是他们不断克服这种旧的认知习惯, 建立新的认知习惯, 克服母语的干扰, 不断扫除心理障碍的过程。这个过程过渡得越快, 外语学习效果就越好;难以克服, 则掉队。

2. 教师对如何克服学习的心理障碍研究不够, 指导跟不上去。

由于教师不掌握学生心理障碍, 单从技术 (知识和技能) 上指导, 矢不中的, 没有收到预期效果。方法的不力, 使这些本来可以争取过来的“同盟军”, 没有争取过来。掉队生队伍的不断扩大使掉队生在心理上也得到“安慰”。他们觉得既然有这么多人都不学英语, 我何必勉强跟着学, 我倒不如把这个时间用到数学、语文上, 用到这些学科上还能有点效果, 用到英语上是白费时间。这种情绪一旦在班里蔓延开来, 则愈加不可收拾, 甚至会影响到一部分“意志不坚定的”中等学生。

3. 现行中学英语教材每节课的份量很重, 对听说技能要求较高。

听说能力的培养也和读写能力的培养一样, 不能单靠听、说这两项能力的训练就能使学生获得, 还要其他方面知识和能力的佐助才能培养出来。在课堂上教师既要讲, 又要引导学生练, 还要考虑如何克服学生的心理障碍等问题。由于教学内容多, 时间紧, 很多学校甚至完不成课时教学计划。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有的学校采用加课时的办法, 有的采取赶进度的办法。加课时导致学生负担过重, 赶进度造成学生消化不良。加之学生年龄小, 自控力差, 贪玩, 不大动脑筋研究自己的学习方法, 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没有及时解决, 便滑了下来。

4. 教师原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使掉了队的学生更加不适应。

有的学生既已掉了队, 这已说明教师原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已不为这部分学生接受, 他们的知识和技能和跟上队的学生比拉了一大截, 要让这部分学生赶上来, 不能只给他们“吃大锅饭”, 要给他们“开小灶”, 他们需要个别帮助。

所以, 为了帮助这些学生必须给他们以特殊的照顾, 用特殊的方法, 其中包括消除心理障碍的方法在内。

5. 有的学生已抱定初中毕业后不继续升学的打算, 他们觉得不值得在英语学习上花费那么多时间和精力。

这一部分学生是不大好争取的。但这部分学生毕竟是少数, 他们的影响力在学生中不大。英语教师可以在课后协同班主任去做这些学生和他们家长的工作, 多给掉队生讲一些身边有远大志向的学生的事例来开导他们。有的掉队生就是在一念之差的驱使下便索性和英语“告别”的。对这样的学生, 教师应该做些个别工作, 使他们回到学习英语的队伍里来。

二、全面、准确地贯彻大纲

克服心理障碍, 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治疗是防止大面积掉队的重要措施:全面、准确地贯彻教学大纲, 对防止大面积掉队有重要意义。

大纲把九年义务教育英语教学目的定为“打好初步的基础”。把中学阶段的英语教学视为实现真实交际的准备阶段, 而不是要求学了英语立即用英语去进行真实的交际。

中学英语教学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点, 这就是在初级阶段要重视听说训练, 在高级阶段要重视阅读训练。在初级阶段如果不抓听说训练, 学生把英语学成聋哑英语, 在后两个阶段便无法学下去。初级阶段重视听说训练并不意味要放弃读写训练。一些学生在初级阶段往往练了嘴皮子, 但在学的时候没有入脑入心, 一动笔, 则“全线崩溃”, 因而掉队。

浅析初中生英语学习掉队问题 第2篇

【关键词】心理障碍 规律和特点 指导

初中一年级学生在刚接触英语时,出于对这一科的好奇和兴趣,很愿意学这一科。由于在学习上遇到一些具体困难得不到及时解决,以致问题成堆、积重难返,天长日久,便由喜欢到畏惧到厌恶以至最后放弃这一科的学习。

一、掉队原因探析

心理障碍是掉队的重要原因。造成学生掉队的原因可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

1.中学一年级的学生对母语的语言、语法、词汇相当熟悉

当他们接触一 门与母语表达方式迥然不同的新语种时,由于两种语言的三要素相差甚远,在接受目的语教育时,心理上产生一些障碍。这种心理障碍首先表现在语言转换过程的不适应:汉语为方块字,英语为拼音文字;汉语的字有四声,英语每个词有重音,且有连读、失去爆破、辅音同化等方面的问题;汉语的词基本上是双音节,而英语每个词的音节不一。初学者不掌握目的语这些特点,一部分学生常常是用学习汉语的规律来指导自己学习英语,因而产生心理上的不适应。所以,初学者学习外语的过程,就是他们不断克服这种旧的认知习惯,建立新的认知习惯,克服母语的干扰,不断扫除心理障碍的过程。这个过程过渡得越快,外语学习效果就越好;难以克服,则掉队。

2.教师对如何克服学习的心理障碍研究不够,指导跟不上去

由于教师不掌握学生心理障碍,单从技术(知识和技能)上指导,矢不中的,没有收到预期效果。方法的不力,使这些本来可以争取过来的“同盟军”,没有争取过来。掉队生队伍的不断扩大使掉队生在心理上也得到“安慰”。他们觉得既然有这么多人都不学英语,我何必勉强跟着学,我倒不如把这个时间用到数学、语文上,用到这些学科上还能有点效果,用到英语上是白费时间。这种情绪一旦在班里蔓延开来,则愈加不可收拾,甚至会影响到一部分“意志不坚定的”中等学生。

3.现行中学英语教材每节课的份量很重,对听说技能要求较高

听说能力的培养也和读写能力的培养一样,不能單靠听、说这两项能力的训练就能使学生获得,还要其他方面知识和能力的佐助才能培养出来。在课堂上教师既要讲,又要引导学生练,还要考虑如何克服学生的心理障碍等问题。由于教学内容多,时间紧,很多学校甚至完不成课时教学计划。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有的学校采用加课时的办法,有的采取赶进度的办法。加课时导致学生负担过重,赶进度造成学生消化不良。加之学生年龄小,自控力差,贪玩,不大动脑筋研究自己的学习方法,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没有及时解决,便滑了下来。

4.教师原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使掉了队的学生更加不适应

有的学生既已掉了队,这已说明教师原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已不为这部分学生接受,他们的知识和技能和跟上队的学生比拉了一大截,要让这部分学生赶上来,不能只给他们“吃大锅饭”,要给他们“开小灶”,他们需要个别帮助。

所以,为了帮助这些学生必须给他们以特殊的照顾,用特殊的方法,其中包括消除心理障碍的方法在内。

5.有的学生已抱定初中毕业后不继续升学的打算,他们觉得不值得在英语学习上花费那么多时间和精力

这一部分学生是不大好争取的。但这部分学生毕竟是少数,他们的影响力在学生中不大。英语教师可以在课后协同班主任去做这些学生和他们家长的工作,多给掉队生讲一些身边有远大志向的学生的事例来开导他们。有的掉队生就是在一念之差的驱使下便索性和英语“告别”的。对这样的学生,教师应该做些个别工作,使他们回到学习英语的队伍里来。

二、全面、准确地贯彻大纲

克服心理障碍,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治疗是防止大面积掉队的重要措施:全面、准确地贯彻教学大纲,对防止大面积掉队有重要意义。

大纲把九年义务教育英语教学目的定为“打好初步的基幢。把中学阶段的英语教学视为实现真实交际的准备阶段,而不是要求学了英语立即用英语去进行真实的交际。

中学英语教学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点,这就是在初级阶段要重视听说训练,在高级阶段要重视阅读训练。在初级阶段如果不抓听说训练,学生把英语学成聋哑英语,在后两个阶段便无法学下去。初级阶段重视听说训练并不意味要放弃读写训练。一些学生在初级阶段往往练了嘴皮子,但在学的时侯没有入脑入心,一 动笔,则“全线崩溃”,因而掉队。

现在不少中学的英语教学迫于升学的压力,不是按大纲要求进行教学,而是跟着升学考试的指挥棒安排教学,即考什么教什么,暂时不考的项目(如语音、会话等)受不到应有的重视。大纲虽然提出考试应包括笔试和口试两部分,但因一些技术方面的问题没有解决,在一些学校,口试尚未纳入英语考试的轨道上来,因而使这些学校在教学上对听说训练在表面上重视,实际上重视不够,措施不够得力;加之中学班大,学生多,教师照顾不过来,造成了当前英语教学质量不高、学生大面积掉队。当然,还有一些学校教师质量不高也是一条重要原因。

参考文献:

[1]《浅谈影响初中生英语学习的因素》,作者:衣建彬。

浅析初中学生英语学习掉队问题 第3篇

一、浅析英语掉队生形成的原因

(一) 内部因素

根据10多年的教学总结, 我将掉队生的几种心理分为以下几种:1、基础型:原来基础比别人差, 上课听不懂;或身体差, 缺课多, 因而掉队了。2、自卑型:性格内向, 缺乏自信, 没有目标, 没有理想, 怕出错误受人耻笑, 不敢问问题, 缺少与老师的情感交流。3、厌学型:在学习中遇到困难, 缺乏毅力, 怕吃苦, 自动放弃。4、被动型:不抓不学, 抓紧就学好, 抓一抓才学一学, 不自觉。5、随意型:平时学习不努力, 无所谓, 家长也管不了, 听之任之。6、骄娇型:从小生活在优越的环境中, 养成了高傲自私和心胸狭隘的性格。怕苦怕累, 盲目骄傲,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逐渐退步, 虽多次失败, 并不感到难为情, 家长宠溺, 没学好反而责怪教师没教好。

(二) 外部因素

1、学校因素。

(1) 小学英语基础没打好。由于农村小学英语教学资源不足, 严重缺乏专职英语教师, 英语教师的素质普遍低下。英语教学根本没有受到学校的重视, 大多数乡村小学根本没有开设英语课。学生英语入门阶段的基础就没打好, 欠缺正确的英语学习方法, 很多学生在五、六年级就不喜欢学英语, 造成了英语掉队生大面积的出现。 (2) 教师英语课堂教学水平低。现在部分农村初中存在英语教师不足的情况。有部分英语教师是其他学科教师转行的或代课的;还有部分教师上进心不强, 教学观念一直没改变, 教学方法陈旧, 采取注入式的教学方法, 课堂气氛沉闷, 学生无兴趣学英语;一些教师不注意学生的信息反馈, 对学生不良的学习习惯没有及时纠正, 欠缺教学的艺术, 知识面狭窄, 调动不起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这些都导致了部分学生的英语学习出现了困难。

2、家庭因素。

在农村多数学生家长只有初高中甚至小学的文化水平, 绝大多数家长不懂英语, 认为学英语在农村没用, 因此, 对子女学英语也不重视。其结果, 孩子没有动力和自制力去刻苦学习, 这是英语掉队生形成的又一原因。

3、社会的因素。

电脑、游戏机、电视节目对学生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大。社会不良青年, 对学生产生各种不良的影响, 个别学生也染上了一些不良风气, 无心学习, 导致了农村初中出现大量英语掉队生。

二、防止英语掉队生形成的教学策略

(一) 帮助学困生克服心理障碍, 建立友好的师生关系

中学生通过几年的小学英语学习, 升入初中时学困生已经遭遇过多次失败, 对英语学习已产生了畏惧情绪。平时老师总是主动接近她们, 用真诚的微笑, 关心的口吻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 让他们感觉到老师是真心实意帮助他们, 并把他们看作朋友, 看作子女, 帮助他们分析心理上的问题, 找出成绩差的原因。

老师在他们面前从不讲侮辱人格、伤害自尊心的语言, 在家长和同学们面前也努力美化他们的形象, 使他们在同伴面前有做人的尊严。从小到大他们听惯了批评声, 对老师的一句真诚的表扬、一个宽容的微笑、一个肯定的眼光、一个轻微拍肩动作都会十分感激, 并产生巨大的学习动力, 甚至会记住恩师一辈子。

(二) 激发学困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逐步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 教师要创造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积极利用各种机会, 向学生宣传学习英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使他们明确学习目的, 让他们充分认识到学好英语对个人发展的积极促进作用, 从而激发他们的内在动力, 克服因基础差、成绩低而导致的恶性循环, 重新唤发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再次, 教师要善于正确评价学生, 捕捉学生学习英语的闪光点, 多用激励教育和赏识教育,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教师不但要善于正确评价学生, 还要教学生学会客观地评价自己, 能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 能看到自己的长处, 树立“别人能做到, 我也能做到”的观念, 逐步培养自信心。

(三) 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现在不少中学的英语教学迫于升学的压力, 不是按大纲要求进行教学, 而是跟着升学考试的指挥棒安排教学, 即考什么教什么, 暂时不考的项目 (如语音、会话等) 不受到应有的重视。“满堂灌”教学导致学生负担过重, 赶进度造成部分学生消化不良, 他们的知识和技能差了一大截, 要让这部分学生赶上来, 不能只给他们“吃大锅饭”, 要给他们“开小灶”, 他们需要个别帮助。

单一的教学方法是乏味的。即使是一个好的方法, 经常用也失去了它的魅力。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认真钻研教材, 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多角度, 多方面激发学困生学习的内在动力, 让他们学会主动学习, 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教师在知识传授中要结合学生的需要和兴趣, 注意提高学生的思想情感素质, 让学生通过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交流和探索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 真正体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初中生英语学习掉队问题浅议 第4篇

【 关键词 】英语学习 初中生 问题

初中一年级学生在刚接触英语时,出于对这一科的好奇和兴趣,很愿意学这一科。由于在学习上遇到一些具体困难得不到及时解决,以致问题成堆、积重难返,天长日久,便由喜欢到畏惧到厌恶以至最后放弃这一科的学习。

一、掉队原因探析

心理障碍是掉队的重要原因。造成学生掉队的原因可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

1.中学一年级的学生对母语的语言、?语法、词汇相当熟悉。当他们接触一 门与母语表达方式迥然不同的新语种时,由于两种语言的三要素相差甚远,在接受目的语教育时,心理上产生一些障碍。这种心理障碍首先表现在语言转换过程的不适应:汉语为方块字,英语为拼音文字;汉语的字有四声,英语每个词有重音,且有连读、失去爆破、辅音同化等方面的问题;汉语的词基本上是双音节,而英语每个词的音节不一。初学者不掌握目的语这些特点,一部分学生常常是用学习汉语的规律来指导自己学习英语,因而产生心理上的不适应。所以,初学者学习外语的过程,就是他们不断克服这种旧的认知习惯,建立新的认知习惯,克服母语的干扰,不断扫除心理障碍的过程。这个过程过渡得越快,外语学习效果就越好;难以克服,则掉队。

2.教师对如何克服学习的心理障碍研究不够,指导跟不上去。

由于教师不掌握学生心理障碍,单从技术(知识和技能)上指导,矢不中的,没有收到预期效果。方法的不力,使这些本来可以争取过来的“同盟军”,没有争取过来。掉队生队伍的不断扩大使掉队生在心理上也得到“安慰”。他们觉得既然有这么多人都不学英语,我何必勉强跟着学,我倒不如把这个时间用到数学、语文上,用到这些学科上还能有点效果,用到英语上是白费时间。这种情绪一旦在班里蔓延开来,则愈加不可收拾,甚至会影响到一部分“意志不坚定的”中等学生。

3.现行中学英语教材每节课的份量很重,?对听说技能要求 较高。听说能力的培养也和读写能力的培养一样,不能单靠听、说这两项能力的训练就能使学生获得,还要其他方面知识和能力的佐助才能培养出来。在课堂上教师既要讲,又要引导学生练,还要考虑如何克服学生的心理障碍等问题。由于教学内容多,时间紧,很多学校甚至完不成课时教学计划。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有的学校采用加课时的办法,有的采取赶进度的办法。加课时导致学生负担过重,赶进度造成学生消化不良。加之学生年龄小,自控力差,贪玩,不大动脑筋研究自己的学习方法,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没有及时解决,便滑了下来。

4.教师原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使掉了队的学生更加不适应。

有的学生既已掉了队,这已说明教师原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已不为这部分学生接受,他们的知识和技能和跟上队的学生比拉了一大截,要让这部分学生赶上来,不能只给他们“吃大锅饭”,要给他们“开小灶”,他们需要个别帮助。

所以,为了帮助这些学生必须给他们以特殊的照顾,用特殊的方法,其中包括消除心理障碍的方法在内。

5.有的学生已抱定初中毕业后不继续升学的打算,?他们觉得不值得在英语学习上花费那么多时间和精力。这一部分学生是不大好争取的。但这部分学生毕竟是少数,他们的影响力在学生中不大。英语教师可以在课后协同班主任去做这些学生和他们家长的工作,多给掉队生讲一些身边有远大志向的学生的事例来开导他们。有的掉队生就是在一念之差的驱使下便索性和英语“告别”的。对这样的学生,教师应该做些个别工作,使他们回到学习英语的队伍里来。

二、全面、准确地贯彻大纲

克服心理障碍,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治疗是防止大面积掉队的重要措施:全面、准确地贯彻教学大纲,对防止大面积掉队有重要意义。

大纲把九年义务教育英语教学目的定为“打好初步的基幢。把中学阶段的英语教学视为实现真实交际的准备阶段,而不是要求学了英语立即用英语去进行真实的交际。

中学英语教学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点,这就是在初级阶段要重视听说训练,在高级阶段要重视阅读训练。在初级阶段如果不抓听说训练,学生把英语学成聋哑英语,在后两个阶段便无法学下去。初级阶段重视听说训练并不意味要放弃读写训练。一些学生在初级阶段往往练了嘴皮子,但在学的时侯没有入脑入心,一 动笔,则“全线崩溃”,因而掉队。

初中生英语掉队问题 第5篇

一、掉队原因探析

心理障碍是掉队的重要原因。造成学生掉队的原因可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

1.中学一年级的学生对母语的语音、语法、词汇相当熟悉。当他们接触一门与母语表达方式迥然不同的新语种时,由于两种语言的三要素相差甚远,在接受目的语教育时,心理上产生一些障碍。初学者学习外语的过程,就是他们不断克服这种旧的认知习惯,建立新的认知习惯,克服母语的干扰,不断扫除心理障碍的过程。这个过程过渡得越快,英语学习效果就越好;难以克服,则会掉队。

2.教师对如何克服学习的心理障碍研究不够,指导跟不上去。由于教师不掌握学生心理障碍,单从技术(知识和技能)上指导,矢不中的,没有收到预期效果。掉队生队伍的不断扩大使掉队生在心理上也得到“安慰”。他们觉得既然有这么多人都不学英语,我何必勉强跟着学。这种情绪一旦在班里蔓延开来,则愈发不可收拾,甚至会影响到一部分“意志不坚定”的中等学生。

3.现行中学英语教材每节课的分量很重,对听说技能要求较高。听说能力的培养也和读写能力的培养一样,不能单靠听、说这两项能力的训练就能使学生获得,还要其他方面知识和能力的佐助才能培养出来。在课堂上教师既要讲,又要引导学生练,还要考虑如何克服学生的心理障碍等问题。由于教学内容多,时间紧,很多学校甚至不能完成课时教学计划。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有的学校采用加课时的办法,有的采取赶进度的办法。加课时导致学生负担过重,赶进度造成学生消化不良。加之学生年龄小,自控力差,贪玩,不大动脑筋研究自己的学习方法,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没有及时解决,便滑了下来。

4.教师原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使掉了队的学生更加不适应。有的学生既已掉了队,这说明教师原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已不为这部分学生接受,他们的知识和技能与跟上队的学生比落了一大截,要让这部分学生赶上来,不能只给他们“吃大锅饭”,要给他们“开小灶”,他们需要个别帮助。所以,为了帮助这些学生,必须给他们以特殊的照顾,用特殊的方法,其中包括消除心理障碍的方法。

5.有的学生已抱定初中毕业后不继续升学的打算,他们觉得不值得在英语学习上花费那么多时间和精力。这一部分学生是不大好争取的。但这部分学生毕竟是少数,他们的影响力在学生中不大。英语教师可以在课后协同班主任去做这些学生和他们家长的工作,多给掉队生讲身边有远大志向的学生的事例来开导他们。有的掉队生就是在一念之差的驱使下便索性和英语“告别”的。对这样的学生,教师应该做些个别工作,让他们回到学习英语的队伍里来。

6.现在不少中学的英语教学迫于升学的压力,不是按大纲要求进行教学,而是跟着升学考试的指挥棒安排教学,即考什么教什么,暂时不考的项目(如语音、会话等)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大纲虽然提出考试应包括笔试和口试两部分,但因一些技术方面的问题没有解决,在一些学校,口试尚未纳入英语考试的轨道上来,因而使这些学校在教学上对听说训练表面上重视,实际上重视不够,措施不够得力;加之中学班大,学生多,教师照顾不过来,造成了当前英语教学质量不高、学生大面积掉队。当然,一些学校教师质量不高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二、全面、准确地贯彻大纲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克服心理障碍,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治疗是防止大面积掉队的重要措施:全面、准确地贯彻教学大纲,对防止大面积掉队有重要意义。

大纲把九年义务教育英语教学目的定为“打好初步的基础”,把中学阶段的英语教学视为实现真实交际的准备阶段,而不是要求学了英语立即用英语去进行真实的交际。

中学英语教学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点,这就是在初级阶段要重视听说训练,在高级阶段要重视阅读训练。在初级阶段如果不抓听说训练,学生把英语学成聋哑英语,在后两个阶段便无法学下去。初级阶段重视听说训练并不意味着要放弃读写训练。一些学生在初级阶段往往练了嘴皮子,但在学的时候没有入脑入心,一动笔,则“全线崩溃”,因而掉队。

初中生英语掉队问题

初中生英语掉队问题(精选5篇)初中生英语掉队问题 第1篇一、掉队原因探析心理障碍是掉队的重要原因。造成学生掉队的原因可归纳为如下几个...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